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下国学语汇的选择——从中西文化隔膜、误读到互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ho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vocabulary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cultural barriers and cultural misreading to culture mutual read
  • 作者:李申曦
  • 英文作者:LI Shenxi;
  • 关键词:中华文化 ; 文化传播 ; 隔膜 ; 误读 ; 互读 ; 国学语汇
  • 中文刊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3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6YJCH144)
  • 语种:中文;
  • 页:131-134
  • 页数:4
  • CN:21-1475/C
  • ISSN:1671-7031
  • 分类号:G125;H03
摘要
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遇。自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以来,中西文化间的对话长期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中国对西方文化存在隔膜,西方对中国文化也有许多误读。以往的隔膜与误读,要求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冷静而坚实地选择恰当的国学语汇诠释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在中西文化互读的模式下做全面、整体的比观。选择恰当的国学语汇,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的文化精神,使中国文化的发展同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提高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引文
[1]田辰山.中西文明比照视野的21世纪尼山新儒学[G]//尼山圣源书院.尼山铎声:“当代儒学创新发展”专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64.
    [2]陈国明.“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J].学术研究,2010(11):144.
    [3]吴秀明,方爱武.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6):9-10.
    [4]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
    [5]史传龙,贾德江.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4.
    [6]王晓路.“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以“龙”和“Dragon”为例的词语文化轨迹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16.
    [7]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8-58.
    [8]潘娜娜.从多维视角解读西方对中国的误读[J].江汉论坛,2012(4):73.
    [9]宋开之.略论文化误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8-22.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24.
    [11]曹胜高.《河伯》“以女妻河”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2):96.
    [12]姜可雨.跨国传播视阈下受众研究的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74.
    [13]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克服文化比较中的不对称性[J].求是学刊,2014(4):1.
    [1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2007(1):5.
    [15]刘春晓.《老子》的“道”与《圣经》的“道”[G]//梁冬梅.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92.
    (1)宋开之认为,如果遇到的文化事实是非对应性的,就可能产生误解。他将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理解方竭力从自己的文化意义库中搜寻相近符号的意义解释,以“我”为出发点去理解对方的文化意义;第二,缘于语词、语法结构及逻辑推导等的“坎限”,而无法与即使相同意义的文化框架(或符号系统)做对应的“解构”(做结构的或逻辑的解释);第三,主观而自觉的文化误读。参见文献[9]。
    (2)田辰山:《让世界了解儒学真面目必经中西哲学阐释之途》,载《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2013年,第27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