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苗族民间信仰视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湖南省靖州县三锹乡地笋苗寨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ao Folk belief——A Case Study of Disun Miao Village in Jingzhou County, Hunan Province
  • 作者:徐艳
  • 英文作者:Xu Yanbo;Southwest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Yun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苗族 ; 民间信仰 ; 生态环境 ; 地笋 ; 口述
  • 英文关键词:Miao;;Folk belief;;ecological environment;;Disun;;oral account
  • 中文刊名:保山学院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shan University
  • 机构: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保山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01
  • 语种:中文;
  • 页:24-31
  • 页数:8
  • CN:53-1215/Z
  • ISSN:1674-9340
  • 分类号:X321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和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特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信仰,并反作用于环境;湖南省靖州县三锹乡地笋苗寨苗民在探索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禁忌习俗等朴素生态意识的民间信仰,从而有效的维护了地笋苗寨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了本地的可持续发展。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nationalities. A specif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reates a specific national culture,including folk beliefs, and counteracts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Miao people in Sanchu Township, Jingzhou County,Hunan Province have gradually formed the folk belief of simpl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uch as nature worship, ghost worship, taboo custom and so on. Thus effectively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引文
[1]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9(4):134~139.
    [2]金蓉镜.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二九六号湖南省靖州乡土志(全)[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3](清)严如煜.苗防备览[M].道光癸卯年(1843年)重镌,绍义堂藏板:374~379.
    [4]金泽.中国民间信仰[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3.
    [5](明)郭子章.黔记.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刻本,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6](清)龚柴.苗民考·小方壶斋舆地丛钞[M].杭州古籍书店影印版,1985.
    [7]凌纯声,芮逸夫.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159.
    [8]臧国书,李艳萍.论罗平布依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36(2):28~32.
    (1)方云霞的《湘西苗族祭司巴代研究——以凤凰县山江镇为例》,该文章主要对巴代和巴代文化内涵做了研究。王惠宁的《苗族巴岱信仰伦理思想研究——基于湘西龙鼻村的调查》,该文主要探讨了龙鼻村的苗族巴岱信仰基本情况以及巴岱信仰中蕴含着许多极具价值的伦理思想或观念。
    (2)刘丽、卫钰的《苗族的民间信仰及区域差异》,该文章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阐述了苗族崇龙习俗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苗族崇龙习俗与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的关系。杜鹏的《苗族历史移民群体民间信仰变迁研究——以鄂西南官坝苗族为例》,该文章探讨了官坝苗族民间信仰各时段的异同以及争取自身文化传统生存发展空间的民间智慧。
    (3)施云南的《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文化浅析》,该文从非人格化和人格化的超人力信仰探讨了苗族的信仰习俗。
    (4)刘自学、赵文敏的《论苗族民间信仰的社会意义及社会功能探析》,该文探讨了苗族民间信仰具有民间信仰具有族群认同、道德教化等社会功能;霍晓丽的《苗族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区构建关系研究——以湘西山江苗族为例》,该文认为苗族民间宗教信仰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积极的一面,它可以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维持社区的常态秩序、增强民族认同和社区整合、展演传统文化等,有利于社区的稳定发展。
    (5)秀梅、安晓平的《论卫拉特蒙古民间信仰习俗中环境保护意识》,该文主要探讨了古老游牧民族卫拉特蒙古在长期游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民间信仰和禁忌习俗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原始的朴素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分析。程宇昌的《明清鄱阳湖地区民间信仰研究》,该文对明清鄱时期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民间信仰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民间信仰对保护水环境、防止污染、护水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等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令昕陇、徐伟的《新城镇化视阈下的民间信仰生态功能研究》主要论述了民间信仰对于现在城镇发展所起的生态保护功能。但这些对民间信仰所蕴含的生态功能并非专制的是苗族的民间信仰。
    (1)WXT,女,1953年生,农民,长期居住于地笋,无外出务工经历。
    (1)WCG,男,1970年出生,农民。
    (1)WJH,男,1954年出生,农民。
    (2)LHG,男,1960年出生,农民。
    (3)DSL,男,1957年出生,农民。
    (1)WCF,男,1975年出生,农民。
    (2)WZK,男,1973年出生,农民。
    (3)HXW,男,1962年出生,农民。
    (1)WMJ,男,1971年出生,农民。
    (1)WXT,女,1958年,农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