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茶船古道的历史成因、发展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Historical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Ancient Tea-ship Road
  • 作者:杨麦
  • 英文作者:YANG Mai;Wuzhou Daily;
  • 关键词:茶船古道 ; 西江流域 ; 茶楼文化 ; 下南洋 ; 华工 ; 锡矿开发 ; 保健功效
  • 英文关键词:ancient tea-ship road;;Xijiang river basin;;Tea House culture;;going to the south of the sea;;tin ore development
  • 中文刊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机构:梧州日报;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03
  • 语种:中文;
  • 页:42-54
  • 页数:13
  • CN:45-1360/Z
  • ISSN:1674-3083
  • 分类号:TS971
摘要
茶船古道是发端于明末清初,为输出梧州六堡茶而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这条水上运输通道以茶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上万公里的航运线路为纽带,在数百年间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这条运输线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及外、由境内向境外逐步展开的递进模式,它在发展的高峰期与东南亚地区的大开发,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华工"下南洋"的风潮相伴相生,深深影响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消费需求。对茶船古道进行挖掘和研究,对于多视角多层面地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往和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The ancient tea-ship road originate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nd formed a unique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 for exporting Wuzhou Liubao tea. With tea as the medium, ship as the main carrier, and more than 10,000 kilometers of shipping lines as the link, this water transport channel has continuous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route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transport channel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it was an inside-out, gradually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progressive mode. The peak of its development in history was accompanied by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 Asia, as well as the trend of Chinese laborers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of China "going to the south of the sea", which has deeply affected the daily living habits and social consumption demands of residents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route. The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tea-ship road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China's cultural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levels.
引文
[1]马士成,杨麦,龙志荣,等.六堡茶大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75.
    [2]苏海文.介绍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产销情况[J].中国茶讯,1951,2(7).
    [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供销合作社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153.
    [4]广西农业通讯编委会.广西农业通讯[Z].1945.
    [5](清)张廷玉.志[M]//(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42.
    [6]李衡宙,李家诜.苍梧县志(民国三十年稿)[Z].1941.
    [7]赵尔巽.交通[M]//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211.
    [8]广西省政府.广西一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35:75.
    [9]日本东亚国之会.支那省别全志(第二卷)·广西省(第二篇)[M].日本东亚国之会,1917:104.
    [10]郭镇安.省茶叶改进工作组工作报告(1952年11月14日)[R].现藏于苍梧县档案馆(档案编号:038-001-0028-011).
    [11]吴子先.香港茶叶行[J].广东茶叶,1995(2):34.
    [12]广西农学院热作分院,广西区土产公司茶叶培训班.区茶叶干训讲义(又称《茶叶初制与毛茶初评》)[Z].1981.
    [13]中国茶叶广西支公司.一九五四年加工计划草案[Z].1954.
    [14]苍梧县志[Z].苍梧县博物馆藏,1874:17.
    [15]赵尔巽.食货[M]//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215.
    [16]六堡乡史志编委会.六堡乡志[Z].1986:37.
    [17](清)徐珂.饮食[M]//(清)徐珂.清裨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72.
    [18](清)金武祥.栗香随笔[M].清光绪二十一年刊本,1895.
    [19]招荫庭.梧州市的饮食业[J].梧州史志,1986(4).
    [20]广西省贸易公司苍梧支公司.苍梧县茶叶产区工作总结(1952年5月)[R].现藏于苍梧县档案馆(档案编号:056-001-0002-003).
    [21]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
    [22]李果,黄智威,麦嘉奇,等.香港早期茶楼的特色与发展[J].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科论文库.
    [23]刘开颂.澳门历史(1940—1949)[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38.
    [2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交通[M]//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82.
    [25]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之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4.
    [26]陈蕴茜.澳门港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前景[J].江苏社会科学,1999(4).
    [27]广西对外贸易委员会驻梧州口岸办事处.梧州口岸外经贸志[Z].1991:84.
    [2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125.
    [29]容县专员公署.关于茶叶座谈会的总结(1957年6月19日)[R].现藏于苍梧县档案馆(档案编号:026-001-0012-019).
    [30]招荫庭.梧州市的饮食业[J].梧州史志,1986(4).
    [31]杨璐.寻访南洋老六堡[J].三联生活周刊,2014(28).
    [32](清)赵学敏.研茶[M]//(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4.
    [33](清)吴趼人.劫余灰[M]//钟贤培.吴趼人小说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316—317.
    [34]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9.
    [35]吴尊任.广西特产物品志略[M].文化印刷出版社,1937.
    (1)据梧州市茶产业服务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
    (1)作者于2016年5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黑石组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7岁的茶农陈式才告知。
    (2)作者于2016年5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合口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92岁的车进良告知。车进良在20世纪30年代时,曾受雇于六堡镇上的“英记”茶庄和“源盛”茶庄。
    (1)作者于2016年6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合口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4岁的老船工李育恒告知。
    (2)作者于2016年6月在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1岁的老船工麦瑞清告知。
    (3)作者于2016年6月在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0岁的老船工麦振文告知。
    (4)作者于2016年6月在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0岁的老船工麦振文告知。
    (1)作者于2016年5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四柳村作田野调查时,由当时77岁的茶农易良成告知。
    (2)作者于2016年7月在苍梧县师寨镇大昌村、永生村,以及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作田野调查时,由当地多名老人告知。
    (3)作者于2016年8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作走访采录时,由当时82岁的邓炳强告知。邓炳强的祖父是一名清末时期从广东郁南进入六堡镇创办“文记”茶庄的茶商。
    (4)作者于2017年7月至11月期间,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的六堡茶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田野调查与走访采录时,综合相关信息所得出的结论。
    (1)作者于2016年6月在梧州作走访采录时,由原梧州市港航集团负责人张荣告知。
    (2)作者于2017年4月在梧州作田野调查时,由原梧州地区土产公司干部侯绍海告知。
    (3)作者于2016年8月在梧州作田野调查时,由原梧州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熊燕萍告知。
    (4)作者于2016年10月至11月期间,在南宁横县、钦州灵山、桂林三地作走访采录与田野调查时,综合三地的原国营茶厂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采访得出的结论。
    (5)作者于2016年8月在梧州作田野调查时,由原梧州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熊燕萍告知。
    (1)作者于2017年5月在香港作走访调查时,由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黄鹏绪告知。
    (2)作者于2017年6月在澳门作走访调查时,由原澳门英记茶庄掌柜卢章雄告知。
    (3)作者于2017年5月在香港作走访调查时,由原桂江公司总经理伍慎隆告知。
    (1)作者于2017年6月在澳门作走访调查时,由澳门南光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展京告知。
    (2)作者于2017年7月至11月期间,对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的十七家茶企销售市场,以及两国民众的饮茶习惯开展了走访调查,综合调查结果作出了上述结论。
    (3)作者于2017年9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作走访调查时,由马来西亚唐艺轩茶文化推广机构负责人赵美玲告知。
    (4)作者于2017年9月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作田野调查时,由矿工出身的茶叶藏家巫昆仑告知。
    (5)作者于2017年8月在印尼雅加达作走访调查时,由印尼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陈杜栋告知。
    (6)作者于2017年9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以及10月于新加坡作走访调查时,由新加坡白新春茶庄、广珍茶庄,以及马来西亚广汇丰茶业公司、建源茶业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告知。
    (1)作者于2017年11月在马来西亚怡保作田野调查时,于原霹雳州矿务局旧藏简介中获知。
    (2)作者于2017年10月在新加坡作走访调查时,于牛车水华人博物馆馆藏资料中获知。
    (3)作者于2017年9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作走访调查时,由广汇丰茶业公司负责人刘伟才告知。
    (1)作者于2017年11月在马来西亚怡保作田野调查时,分别对梁瑞生茶庄,以及陈春兰茶行的历史进行了核对考证。
    (2)作者于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在马来西亚柔佛巴鲁、马六甲、芙蓉、吉隆坡、槟城、怡保、金宝、太平、安顺等地作田野调查和走访采录时,分别对六堡茶在当地的销售和使用进行了核对考证。
    (3)作者于2016年5月在苍梧县六堡镇九城村做田野调查时,由当时82岁的陈成联告知。陈成联的父亲生于1870年,年轻时长期在西江沿线贩茶。
    (1)作者于2016年5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做田野调查时,由当时62岁的蒋永春告知。
    (2)作者于2017年5月在香港做走访采录时,由当时89岁的制茶师傅黄新告知。黄新从1948年至今,辗转香港、泰国、越南、中国内地等地制作六堡茶和普洱茶。
    (1)作者于2016年10月在南宁横县做走访采录时,由原横县茶厂黄锦河告知,并于原梧州茶厂厂长郭维深处得到证实。
    (2)作者于2017年5月在香港做走访采录时,由原德信行茶叶经果组职工林圣光告知。
    (3)作者于2017年5月在香港做走访采录时,由永生祥茶业公司董事经理郑永琨告知。
    (4)作者于2017年6月在澳门做走访采录时,由澳门华联茶业公司创始人曾志挥告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