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外交70年专家谈(之三)——全球治理、军事外交、中东欧合作、中等国家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lobal Governance, Military Diplomacy, China-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operation, and Middle Power Relationships — Chinese Diplomacy at Seventy: Review and Outlook(Part Ⅲ)
  • 作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70外交年课题组 ; 杨洁勉
  • 英文作者:SIIS Study Group;
  • 关键词:全球治理 ; 军事外交 ; 中东欧合作 ; 中等国家关系
  • 英文关键词:global governance;;military diplomacy;;China-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operation;;middle power relationships
  • 中文刊名:国际展望
  • 英文刊名:Global Review
  • 机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9-15
  • 出版单位:国际展望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5-36+157
  • 页数:33
  • CN:31-1041/D
  • ISSN:1006-1568
  • 分类号:D822
摘要
自2019年1月以来,为了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外交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组牵头组织了十场专题研讨会,邀请百位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刊选编部分专家观点,连续刊发专家谈。本期主要选编全球治理、军事外交、中东欧合作及中等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为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坚定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积极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军事外交已经成为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等并驾齐驱,共同为中国国家利益护航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对于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有关专家一方面探讨了中东欧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与"16+1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合作的特殊性与创新性,以及"当务之急"与应对之策。对于中国与以色列、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的双边关系,也从历史经验总结、前瞻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突出强调了全方位发展这些双边关系的重要性。
        This Part Three of the series of articles marking China's diplomacy at seventy deals with China's role in global governance, conduct of military diplomacy,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middle powers. The authors agree that guided by the vision of the human race as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 future, China's active diplomacy in the recent years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motion of free trade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global governance on the other. Military diplomacy has been elevated as another front in China's overall diplomacy, alongside economic diplomacy and public diplomacy With respect to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ome experts analyz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hifting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s for the 16+1 model and at the same time highlight the uniqueness and creativity in the model.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that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with middle powers like Israel, Turkey, Canada, Australia, Mexico and Brazil have to be strengthened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to advanc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common prosperity.
引文
(1)按照相关报告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本辑“专家谈”的报告人为刘宏松、夏立平、龙静、高晓川、余建华、邹志强、汪诗明、钱皓、张琨、牛海彬。选编时主要基于专家提供的报告提纲,部分报告参照的是速记稿。依行文需要,编者对有关标题进行了必要调整。
    (1)报告人:刘宏松,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
    (1)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东南学术》2018年第1期,第10-17页。
    (2)郝立新、周康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6期,第1-7页。杨金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变革中国方案》,《东岳论丛》2018年第5期,第31-37页。
    (3)王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期,第25-29页。
    (4)乔玉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4期,第20-26页。
    (5)耿步健、沈丹丹:《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价值基础》,《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3-18页。
    (6)姚巧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重构的中国方案》,《学习论坛》2018年第8期,第5-11页。
    (1)陈凤英:《十九大报告诠释全球治理之中国方案: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与作用》,《当代世界》2017年第12期,第16-19页。
    (2)保健云:《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来自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国家治理》2018年第3期,第37-44页。
    (3)王秋怡:《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及其贡献》,《当代世界》2018年第4期,第54-57页。
    (4)沈雅梅:《探析全球治理转型中的“中国方案”》,《和平与发展》2017年第6期,第1-15页。
    (5)李丹:《论全球治理改革的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4期,第52-62页。
    (1)庞中英:《“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类型与实施方略》,《学术界》2018年第1期,第5-12页。
    (2)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2版。
    (1)郝立新、陈康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第1-7页。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与我委沟通交流》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16年11月11日,http://www.ndrc.gov.cn/gzdt/201611/t20161111_826245.html。
    (3)刘宏松:《政治机会与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中的政策倡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4期,第31-37页。
    (1)《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成果清单》,新华网,2017年6月4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6/04/c_1121081995.htm。
    (2)Tim Buckley,Simon Nicholas,and Melissa Brown,“China in 2017 Continued to Position Itself for Global Clean Energy Dominance,”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January 9,2018,http://ieefa.org/ieefa-report-china-continues-position-global-clean-energy-dominance-2017/.
    (3)报告人:夏立平,同济大学智库首席专家、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教授。
    (1)报告人:龙静,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1)报告人:高晓川,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
    (1)2019年4月加入“16+1合作”的希腊在2006年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法]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著:《论战争与和平》,宁暄、姚纪恩、青雯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370页。
    (2)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合作协议附加条款规定,中方提供85%的融资但最多只能承建54%的工程。
    (1)报告人: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1)潘光、余建华、王健:《犹太民族复兴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页。
    (1)肖宪:《当代中国-中东关系》,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
    (1)报告人:邹志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1)报告人:汪诗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
    (2)Thomas Wilkins,“Australia and Middle Power Approaches to Asia Pacific Regionalism,”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2,No.1,2017,p.112;and Troy Bramston,Paul Keating:The Big-Picture Leader,Brunswick:Scribe Publications,2016,pp.414-428.
    (3)澳大利亚对本国身份的定位也随时间和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轴心国家”或“关键国家”(pivotal power)、“中等国家”(middle power)、“前20强”(top 20 power)和南太平洋地区的“超级大国”(superpower)等。参见Darren J.Lim and Victor A.Ferguson,“Power in 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2,No.4,2018,p.306.
    (1)Julie Bishop,“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The Coalition Approach,”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0,No.5,2016,p.455.
    (2)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Year Book Australia 2012,Canberra: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2,p.192;and Tristram Sainsbury,“Do We Need More Economics in Australian Economic Diplomacy?”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0,No.6,2016,p.615.
    (1)汪诗明主编:《澳大利亚华人发展报告(2018)》,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澳大利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19年4月,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dyz_681240/1206_681242/1206x0_681244/。
    (3)Ron Huisken,“How to Think about Australia’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1,No.6,2017,pp.563-567;Tony Abbot,“The National Security Case for the Abbott Government,”Quadrant,Vol.,No.4,2016,pp.13-14.
    (1)“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在华人社区活动上的讲话”,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网站,2018年10月4日,https://china.embassy.gov.au/bjngchinese/181005pmspeech.html。
    (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6年的统计,至2016年2月,全世界共有267个区域贸易协定。“区域主义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一个流行特征。”参见Edward Best and Thomas Christiansen,“Regionalism i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in John Baylis,Steve Smith,and Patricia Owens,eds.,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p.364。
    (1)报告人:钱皓,上海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教授。
    (1)报告人:张琨,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2)《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比例)》,世界银行网站,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E.TRD.GNFS.ZS?locations=MX。
    (1)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具体可以参见墨西哥外长赴美谈判自拍的华为照片,《墨西哥外长赴美谈关税机场自拍背景却是华为》,观察者网,2019年6月1日,https://news.sina.com.cn/w/2019-06-01/doc-ihvhiqay3037386.shtml;亦可以参考墨西哥外长2019年6月访华所发表的言论,见《向美发出“信号”?墨西哥外长访华寻商机》,参考消息网,2019年7月5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90705/2384626.shtml。
    (2)报告人:牛海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