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及应用前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佳健 ; 徐军
  • 关键词:稻作系统 ; 淡水养殖 ; 富营养化 ; 稻鱼共生系统
  • 中文刊名:吉林农业
  •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of Jilin
  • 机构: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与海洋资源服务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4-01
  • 出版单位:吉林农业
  • 年:2019
  • 期:07
  • 语种:中文;
  • 页:77
  • 页数:1
  • CN:22-1186/S
  • ISSN:1674-0432
  • 分类号:S964.2
摘要
稻鱼共生系统作为我国首个被列入联合国农业组织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国际上有着显著的地位。这是因为稻鱼共生系统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多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浙江省青田县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有名的农业示范区,保留了原始的稻鱼共生系统,因此,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试点地区。该地区依靠稻鱼共生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稻鱼共生系统对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平衡的能力,因而对于修复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长三角区域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和应用前景。
        
引文
[1]高飞.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效果的分析[J].养殖与饲料,2018(10):38-39.
    [2]冯金飞,李凤博,吴殿星,方福平.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及应用前景[J].生态学报,2014,34(16):4480-44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