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地轮作休耕发展特征及建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程玉龙 ; 张文斌 ; 黄裕飞 ; 严宇
  • 关键词:轮作 ; 休耕 ; 特征 ; 建议
  • 中文刊名:现代农业科技
  • 英文刊名: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江苏省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 出版日期:2019-10-11 12:49
  • 出版单位:现代农业科技
  • 年:2019
  • 期:19
  • 基金:2018年度苏州市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项目(SNG2018102)
  • 语种:中文;
  • 页:188+192
  • 页数:2
  • CN:34-1278/S
  • ISSN:1007-5739
  • 分类号:S344.11
摘要
轮作休耕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介绍轮作休耕技术概念以及粮食安全理念的变化,分析了轮作休耕的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了根据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掌握好"藏多少粮于地、藏多少粮于技"的平衡点以及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等建议,并对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展望。
        
引文
[1]杨庆媛,陈展图,信桂新,等.中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当前轮作休耕制度的思考[J].西部论坛,2018,28(2):1-8.
    [2]钱晨晨,黄国勤,赵其国.中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应用进展[J].农学学报,2017,7(3):37-41.
    [3]赵其国,滕应,黄国勤.中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战略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1):1-5.
    [4]寻舸,宋彦科,程星月.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4):681-687.
    [5]张慧芳,吴宇哲,何良将.我国推行休耕制度的探讨[J].浙江农业学报,2013(1):166-170.
    [6]郑红明.抓住时机试点休耕[J].中国粮食经济,2016(3):35-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