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构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空间构成的角度对购物中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成都市为范例对我国区域型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构成逻辑、模式与形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商业组团的概念和内部商业空间质量量化分析的方法。根据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本文主要由七个章节组成。
     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主体,提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列出了研究框架。
     第二章,首先对研究主体进行了限定,明确了研究范围。对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外部城市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空间构成上将购物中心从城市综合体中剥离出来,结合商业地产实际运营情况,对购物中心的空间概念进行了完善和解析。
     第三章,提出了五个影响我国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构成的逻辑生成者,站在其各自的角度分析了他们的需求和利益,梳理出了四种逻辑观念,这对商业空间的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的构成模式与形态进行了研究,探讨其空间构成元素及空间组合形式。提出了商铺组团的概念,研究了商业动线的构形,为第五章的实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第六章的商业空间质量分析做下了铺垫。
     第五章,以成都市为范例,选取了成都市内三个典型的区域型购物中心即王府井购物中心、锦华万达广场、凯丹广场,参照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以实际案例回应了前文的研究结论。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的空间模式进行了分类与总结。
     第六章,本章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购物中心内部商业空间形态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个技术因子,以利商业平面为基础进行量化计算,并用正向演算实例和逆向推导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七章,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城市区域型购物中心的未来进行展望。
The research objective of the thesis is the inner commercial space of city-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Starting from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hopping cen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osi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followed by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logic, pattern and shape of inner commercial space of China's 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by using Chengdu as an example, we co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Aggregation and the qualitatively quantifying analysis method of inner commercial spac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In Introduction, we show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explicitly defin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come up with potenti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area, and then determine the framework of this research.
     In Chapter2, we confin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nd its boundary. We then fu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and the outer-part of city synthesis, isolate the shopping center from the city synthesis from the angle of special composition. Finally, taking the real tim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into consideration, we complete the concept of space of shopping mall.
     In chapter3, we come up with five important logic generators that determine the inner commercial space of city-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And based on th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se five logic generators, we then summarize four logic concepts, which are meaningful to the composition of commercial space.
     In Chapter4, on the basis of Chapter3, we further probe the composition pattern and shape of inner commercial space of shopping centers, and we discuss the composition factors and its special combination form. We then co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Aggregation, analyze the design of passage way inside shopping center. In all, we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Chapter5and make a start for the quality analysis in Chapter6.
     In Chapter5, we pick up three representative shopping centers---Wangfujing. Jinghua and Kaidan from the city of Chengdu, and using the method and theories mentioned in Chapter3&4, analyze their commercial space separately, and by researching these three cases we reexamine the conclusion and theories in the previous chapters. Finally, we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spacial pattern of city-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in China.
     In Chapter6,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cases, we come up with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ly quantifying analysis of the inner space of commercial shopping mall. We find three technological factors, and do qualitatively quantifying calculation by the business graphics. We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on the basis of forward computation and reversal experiments.
     In Chapter7we make a summation of the thesis and propose some ideas about the future of China's city-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引文
[1]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2012-2013》,2011
    [2](美)彼特·卡尔索普著,郭亮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美)罗格D·布莱克韦尔、保罗w·米尼德、詹姆斯F·恩格尔著,吴振阳、彭红英、徐虹等译《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编著《购物中心开发设计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编写,时启亮、王慧译《购物中心管理精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106-2000零售业态分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美)卡尔索普著,郭亮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美)罗伯特·F.勒斯克、帕特里克·M.邓恩、詹姆斯·R.卡弗著《零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七版,2010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106-2004零售业态分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唐赤华、戴克商编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发布《购物中心业种分类》,2007
    [3](美)马斯洛著,马良诚等译《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军、王砥主编《消费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106-2004零售业态分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6](美)戴维·路易斯、达瑞恩·布里格著,江林、刘伟萍译《新消费者理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美)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C)著,袁开红译《购物中心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编著《购物中心开发设计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段宏斌编著《商业地产改变中国》,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3]刘军、王砥主编《消费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老子著,李翰文译注《道德经》,凤凰出版社,2012
    [1]段进,[英]比尔·希利尔等著《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美]彼特·卡尔索普著,郭亮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美]罗格D·布莱克韦尔、保罗W·米尼德、詹姆斯F·恩格尔著,吴振阳、彭红英、徐虹等译《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美]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编著《购物中心开发设计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美]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编写,时启亮、王慧译《购物中心管理精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5.[美]罗伯特·F.勒斯克、帕特里克·M.邓恩、詹姆斯-R.卡弗著《零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七版,2010
    6.[美]戴维·路易斯、达瑞恩·布里格著,江林、刘伟萍译《新消费者理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9.[美]BRIAN J.L.BERRY等著,王德等译《商业中心与零售业布局》,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7
    10.[美]马斯洛著,马良诚等译《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德]施苔芬妮·舒普,《大型购物中心》,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港]贝斯出版有限公司汇编《商业环境与空间》,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3.[中]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2008-2009》,2010
    14.[中]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2009-2011》,2011
    15.[中]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2012-2013》,2012
    16.[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106-2000零售业态分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17.[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106-2004零售业态分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8.[中]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发布《购物中心业种分类》,2007
    19.[中]唐赤华、戴克商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0.[中]刘军、王砥主编《消费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中]段宏斌编著《商业地产改变中国》,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22.[中]陈骏凯《商业策动地产》,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3.[中]刘念雄《购物中心开发设计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4.[中]张庭伟等编著《现代购物中心——选址·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5.[中]顾馥保主编《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6.[中]吕一林,《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7.[中]彭志强,《商业模式的力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8.[中]陈建明,《商业房地产投资融资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中]陈建明,《购物中心招商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0.[中]陈建明,《中国超级购物中心投资开发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1.[中]吴怀东,《购物中心策划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32.[中]阮如舫,《商业地产新纪元——购物中心全盘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3.[中]段进,[英]比尔·希利尔等著《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张宇,《大型购物中心的动态化设计——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建筑学报,2010
    2.王子岩、赵晨光、孙健,《顶级百货店设计研究——以青岛海信广场为例》,建筑学报,2009
    3.杨益华,《郊外型购物中心的设计探索——从中关村国际商城永旺购物中心谈起》,建筑学报,2009
    4.黄瓴、许剑锋、吴宏,《区域整体开发:“重庆金融街”城市设计解析》,建筑学报,2010
    5.朱铁麟、凌海、姚琳,《天津银河购物中心设计》,建筑学报,2010
    6.李蕾,《现代商业休闲街区的设计解读——场景.文化.城市》,建筑学报,2009
    7.贺静、张杰,《城市边缘住区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发展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建筑学报,2011
    8.胡越,《定制设计的困境》,建筑学报,2011
    9.孟清芳,《“奥特莱斯”的设计实践》,建筑学报,2010
    10.高栋、李蕾,《社区营造中社区商业的价值》,时代建筑,2009
    11.霍兵,《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时代建筑,2010
    12.易水,《商业空间的创造与整合》,时代建筑,2005
    13.高丕基,《商业环境与可变性设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
    13.刘宏梅、周波、王波,《复合空间品质的塑造——成都春熙路步行街城市设计》,规划师,2006
    14.刘念雄,《公共交通与郊区购物中心》,城市建筑,2009
    15.费腾,《从美国北岸购物中心谈郊区购物中心的设计特点》,城市建筑,2005
    16.张泽颖,《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研究》,商业时代,2011
    17.杨忠振、贾鹏.,《城市购物中心空间布局的优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2)
    18.王先庆、王晓春《基于AHP分析的大型购物中心聚客力研究》,商业研究,2010(4)
    19.李莉、曹亮功《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购物中心交通空间可识别性研究——以厦门加州城市广场为例》,福建建筑,2011.02
    1.梁文流,大型购物中心市区发展模式研究——复合性城市生活空间的创造,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2.徐飞鸣,购物中心商业动线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徐彤,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营销学,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陈红宇国内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发展模式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