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等教育行政程序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根据《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高等院校享有教育自主权。依据以上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性质上就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而高等院校享有的教育自主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公权力,禁止随意滥用。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自主权如何界定,高等院校在实施教育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怎样的法律程序等,这些问题法律却没有明确的作出规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行为程序的无序,也使一些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自2000年起,我国内地的法院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就受理了数十起高等院校教育纠纷案。不断涌现的高校学生诉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行为程序缺乏正当性的案件,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量的高等院校在教育行政行为程序中缺乏正当程序制度,同时我国教育行政程序的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法治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以法律的眼光来审视高等院校教育行政程序的问题,以正当法律程序制度来规范高等院校的教育行政行为程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高等院校和高校教育自主权的法律概念进行界定,并在对比国外高等院校法律地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作为一种行政法主体的性质。第二、三、四章分别从高校行政行为程序、高校行政行为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正当教育行政行为程序的制度构建三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第二章从高校教育行政行为程序和正当法律程序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正当法律程序对我国高校教育行政行为程序的启示。第三章从三个类型化的具体案例入手,重点论述了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程序缺失正当程序的实证原因以及法律原因,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具体论述了完善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程序的对策,包括具体制度的构建,相关理念等。
Under the "Education Law",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gree Regulations", "Higher Education Law"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njoy autonomy of education. Pursuant to these laws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Chin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s in the natur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uthoriz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body.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education have, in essence, is also a public authority to prohibit the indiscriminate use. However,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ow to define the autonomy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guided how to conduct the proceedings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have no clear laws provided for.This l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on the conduct disorder, but also, some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receiving infringement. Since 2000, the Court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just a few years time on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dozen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disputes. Emerg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llege students v. misconduct cases, reflecting China's current behavior of a large number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gram, lack of due process system, while China'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gram system itself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the rule of law are maturing Today, a legal perspective to look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so as to due process of law system to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program,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first of al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to define the legal concept of autonomy, and in contrast to the legal status of foreig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analysi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n administrative law of the main character. Second, third and four chapters respectively, procedures for administrative actions from the colleg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on the conduct problems, as well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build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on the conduct of specific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hapter II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conduct procedures and due process of law start with the basic theory.Analysis of due process procedures on the conduct of our univers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piration. Chapter III from three specific cases of the type of start my colleg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focuses on the lack of due process procedures for empirical reasons and legal reasons, for a better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laid a theoretical basis. Specified in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perfect response to my univers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fic systems,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so on..
引文
1李卓宝.论高等教育的特征与大学的职能. [J].中国高等教育,1995(04).
    2刘鲁吉,程芳.《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申素平.《尽快理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3第17期.
    4申素平.《尽快理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3第17期.
    5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28页.
    6 [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M]龚觅等译.郑戈校.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422页.
    7翁岳生.《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292页.
    8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9张维平、马立武.《美国教育法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58页.
    10周佑勇.《行政法原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1王成栋、刘雪梅.《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中国行政法》.载于《行政法论丛》第6卷,第125页.
    1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43页.
    
    13 [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王笑红译,汪庆华校.法律出版社,2002版.29-30页.
    14 [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王笑红译,汪庆华校.法律出版社,2002版.29-30页.
    15潘佳铭.《美国宪法“正当程序原则”以其人权记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16光复书局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大美百科全书》第九卷,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8 202-203页,due process of law词条。
    17光复书局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大美百科全书》第九卷,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8 202-203页,due process of law词条。
    18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19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刘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260页。
    20 [美]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0-83页。
    21 [美]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0-83页。
    22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孙增霖译.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117、123、126页。
    2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M]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24汪进元.《论宪法程序》载于.宪政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3,第177页
    
    25陈驰.《正当行政程序之价值基础》.[J]现代法学,2005.第二期
    26谭舒尹.《如何理解正当法律程序》[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第十一期。
    
    27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版
    28靳国胜.《论大学生受教育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第一期
    29 http://news.sohu.com/20061116/n246424360.shtml
    30梁彗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5版.103-104。
    31王利明.《我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的构建》[J].法学家,2003年第4期.
    32秦惠民.《管理行为的合理与合法》[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6第七期.
    34苏智欣.《中美高等学校学科教育比较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1998第二期.
    35汤自军.《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程序保障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第十一期
    36尹力.《我们离正当程序还有多远》[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第二期.
    37罗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J]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38戴维斯教授在他的《自由裁量的正义》一书中,对行政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扩张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这一基础上,他进一步探讨了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制约的法律途径.
    39 [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列文著《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概要》[M]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0 [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41甘文《WTO与司法审查》.载于《宪法与行政法论文选粹》.法制出版社,2004版
    
    42林品《权利的法哲学—黑格尔法哲学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页.
    43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M]刘辛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44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冶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2-23页.
    45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孙增霖译.人民出版社2001版46页.
    46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M].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版195页.
    47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实践与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411页
    [1]郑良信.教育法学通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郑良信.公共管理法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光礼.教育与法律——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4]徐亚文.程序正义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姚云.美国高等教育法治研究[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劳凯声.教育法治评论第一辑[M].教育出版社,2002.
    [7]劳凯声.教育法治评论第二辑[M].教育出版社,2003.
    [8]劳凯声.变革中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吴殿朝,崔英楠,王子幕.国外高等教育法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11]皮纯协.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1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3]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4]梁彗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5.
    [15]姚云.《与学校对簿公堂——校园官司启示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章剑生.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判解[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7]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M].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
    [18]李晓燕.教育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9]黄葳.教育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0]罗豪才.行政法从论[M].法律出版社,2000.
    [21]坎宁安,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3](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M].商务印书馆,2006.
    [24](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5](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 2、期刊论文
    [1]郑春燕.程序的价值视角[J].法学,2002(3).
    [2]谭舒尹.如何理解正当法律程序[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1).
    [3]尹晓敏.高校管理中学生程序性权利研究[J].教育科学,2005(8).
    [4]尹力.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程序法保护[J].教育科学,2002(2).
    [5]张义清,赵晓晓.高校学生听证制度法律问题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6]钟家全.我国程序法运行现状与程序优位理念重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7]邓志宏.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论美国行政程序法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3(8).
    [8]戴桂洪.论正当的行政法律程序[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9]张林.大学生权利保护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4(6).
    [10]王俊.高校特别权力关系与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J].高教探索,2005(6).
    [11]申素平.尽快理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3第17期.
    [12]白平则.论学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实现与保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
    [13]杨昌宇,许军.特别权力关系之于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兼论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救济的可能[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14]刘艺.浅谈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法律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15]刘鲁吉,程芳.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16]伍梅.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探讨[J].高教论坛,2005(8).
    [17]黄艳芳.从覃某状告学校一案谈依法治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
    [18]刘群.从依法治教到依法治校-----2005年教育法治综述[J].人民教育,2005第23期.
    [19]姚云.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的特征[J].教育研究,2004(5).
    [20]王立法.学生申诉权的规范与运用[J].教育评论,2005第4期.
    [21]刘显华,谭晓玉.我国高校大学生权利救济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22]高志和.试论高等学校受教育者的申诉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4期.
    [23]胡肖华.论学校纪律处分的司法审查[J].法商研究,2001第6期.
    [24]宋显忠.程序正义及其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第3期.
    [25]唐仲清.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关联及其相对独立价值学[J].学术探索,2003(5).
    [26]程雁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J].法学,2000年第4期.
    [27]王俊高.校特别权力关系与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J].高教探索,2005年第6期.
    [28]张学亮.法学视野中的高校校规[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29]蒋后强,刘丹.完善高校内部学生管理规定的立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
    [30]张卫红.权力法治程序正当体制协调[J].人大研究,2002年第11期.
    [31]朱坚.关于高校学生权益保护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2]文正邦,伍操.邓华平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兼论学校教育管理行为侵权的行政法救济体系建构[J].政法论丛,2005(12).
    [33]李娟.我国学生听证制度的实证现状与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34]汤自军.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程序保障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35]郭相宏.赵肖筠.美国“正当程序”对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8).
    [36]杨炳超.论美国宪法的正当程序原则———兼论我国对该原则的借鉴[J].法学论坛,2004(11).
    [37]赵颂平.程序辨义——《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之解读[J].研究生法学,第50期特刊.
    [38]余功文,赵宏声.大学生的权利保护与高校的依法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2(2).
    [39]尹晓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理想程序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40]朱芒.日本《行政程序法》中的裁量基准制度———作为程序正当性保障装置的内在构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1]欧仁山.论高等学校对司法审查的回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2]黄宝印.美国教育管理的法律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
    [43]刘泽军,项进,吴光.正当法律程序与高校法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6)
    [44]尹力.我们离正当程序还有多远[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45]靳国胜.论大学生受教育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1)
    [46]吴莉.论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7]王利明.我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的构建[J].法学家,2003年第4期.
    [48]朱峰.从刘燕文诉北大案看行政正当程序的评判标准[J].司法实务研究,200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