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战国秦汉货币文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货币是记录文字的有效载体之一。货币作为记载文字的载体,相对于其他载体如贝壳、丝帛等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有其材质上的不同,也是因为其功效的特殊。货币作为在流通中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其上的文字也标志了它的特殊身份。关于钱币文字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清代就有专著论述。战国秦汉货币文字是个丰富的体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体系。随着新的出土材料的证实,很多铭文的释读都经受着实践的检验。很多专家学者为此写了大量的文章和专著来论述这些货币上的文字,有修正有创新。货币文字的复杂性使得对它的释读有相当的难度,在与《说文解字》这类对古文字的释读专著相对照时,并不会完全一致。古代汉字经过现代汉字的简化,已经失去了最初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构字方式能识别的原貌。对战国秦汉的货币文字进行研究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文对战国秦汉货币文字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中国钱币文字资料丰富,研究历史悠久,意见分歧。本文重在疏理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归纳前贤时彦的理论认识,以展示钱币文字的整体面貌,有些地方,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对战国时代龟贝和布币上的文字进行释读和考析。战国时代龟贝上的文字主要是指当时楚国境内流通的货币上记载的文字。南方楚国的文化和中原各国的文化大不相同,通过货币上的文字也能窥豹一斑。布币的文字经历了空首布、平首布、圆足布、方足布这几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货币代表着不同的文字载体,但其上的文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载体的变化必然带来文字形体和释读的不同方式。
     二是对战国时代刀币家族的文字释读。刀币是个很大的家族,主要在齐、燕这两个国家使用。其中齐国的大刀币上的铭文的释读,众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尽管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谁最接近历史的真相还需要探讨。齐、燕两国都通行带有“明”字的大刀,同时对周边国家的铸币文字也有影响,但是它们并不是相同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文字的演化发展。
     三是对圜钱文字的考证。圜钱是最终通行中国历史的货币形式,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圜形方孔的钱币上注明文字,标示其价值和通行的年代区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首先使用圜钱的国家是战国时代的齐、燕和秦,最终由秦朝统一全国,把圜钱定为统一的文字载体。经历汉代圜钱,把货币文字定为五铢,其文字有了明显的定型,但是其中仍然能看出构字的差别和文字形体的不同。
     四是分别对货币四大家族上的文字艺术进行了探讨。古钱币的价值不仅记载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书法以钱币为载体,记载了历史的沿革,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如东周布币、战国刀币到秦统一后的圆形方孔钱,无一不是既设计钱币外形,又考虑到钱文的布局,使钱文和钱币形神兼备,推陈出新。本节就钱币上文字的合文,钱纹的使用,文字的布局,传形等书法艺术现象进行探讨。其次,以国别为界浅析一下各国钱币钱文的艺术风格。春秋战国时代,贝币、布币、刀币、圜钱四类形制不向的货币分别流通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域。此时,在一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不仅形制不同,同时也形成了地域风格明显的货币文字特色。如,中原三晋地区的货币文字最具特色,钱文工而不板,千变万化;燕明刀文字不拘格调,自由奔放;齐大刀文字俊秀挺拔,笔势优美,以及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上的小篆等书法艺术。
The words are the important sign of Human civilization. Currency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the written record. Currency as a vector text records relative to other carriers such as shellfish, silk, etc. are unique, not only has its different materials,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special effects. In the circulation of currency exchange as the universal equivalent, the text is also a sign of its special status. On the text of money, it is related to lo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Qin Dynasty are on the.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rring States a rich text monetary system is an evolving system updated. With the discovery of new materials that many of the inscriptions are experienc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st in practice.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write a lot of articles and monographs on these currencies to the letter, that there has been innovation. Currency text to the complexity of its interpretation is quite difficult, and "things" such ancient writing team dedic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contrast, and not totally consistent.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the simplification, has lost its initial pictograms, Pictophonetic, was planned, to note the name of identification, such as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mode. Qin and Han dynast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currency text study is still an arduous task.
     In this paper, the Qin-Han Dynasties currency characters from the five major research areas.
     First,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urtles and Bu currency Pui the text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Warring States Period turtles Pui the text on the state of Chu was mainly refers to the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recorded text. South Chu 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far different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States, through currency text can also reflected Glimpse. Bu currency text experienced air first cloth, the first-cloth, round foot cloth, the cloth that adequate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Different types of currency representing different vector text, but the text is not immutable. The carrier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changes in body tex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ways.
     Second i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knife coins famil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Knife coins is a big family, mainly in the Qi, Yan two countries. Qi knives coins which the reading of the inscriptions, all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Although they have their own views, but who is closest to the truth in history also needs to be addressed. Qi, Yan both with the passage "that" the word machetes, whil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lso affect Mint text, but they are not the same. By comparison, we can see the evolution of text
     Third, the research is about the text on the Won money. Won passage of money is the ultimate form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currency, will have its own advantages. Won-shaped hole in the side of the coin, annotated text, marking its value and the passage of the region, is a natural choice of history. Won the first to use state money - is the era of the Warring States, Qin Yan and ultimately from the Qin Dynasty unified the country, won the money as a unified text vector. Won Han Dynasty experienced money, the money [for five baht, its language has obvious stereotypes, but one can still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figuration and the different body text.
     Fourth,we will disscussed the character art on the four kinds of currency. The value of ancient coins records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and also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text. Calligraphy recorded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and embodies the value of their own.For example,the Bu currency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the knife currency of Chan Kuo,and round currency of Qin state, the designers are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coin shap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haracter, so that the character and shape of currency unit the form and spirit,finding something new in what is old. In this section,we will disscuss the unity of character,the use of profiling,the arrangement of text,Chuan-xing and so on.
     Fifth, we will talk about the artistic styles that breakdown by countri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Pui coins, Bu currency, knife currency, and round currency were in circul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this time, in a country scope,not only the diffent framework of the currency was in circulation, but also formed a regional style currency for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currency in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is most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ever-changing; Yanming knife currency have an informal style of unrestrained; The character of knife currency in Qi state is tall and straight,and the handwriting is graceful. We will also talk about the small seal script of Wu-zhu currency in the Han Dynasty.
引文
[1]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束》[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罗福颐:《古玺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束》[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30页。
    [1]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2-53页。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275页。
    [1]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78页。
    [1]朱活:《齐鲁及齐鲁币制》[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7年,(1)。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2]冯耀堂:《安徽临泉出大批楚国铜贝》[J],《文物》,1985年,(6),88-89页。
    [3]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13页。
    [4]漢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漢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页、2898页、3622页、4779页。此论证过程是在吉发涵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的。
    [1]本节各条具据黄锡全:《<汗简>注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前释“东“,后1075页释文为“东(有释束)”。丁福保《古钱辞典》下编46页释文为“癸”。张颔《古币文编》列入束。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束》[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罗福颐主编:《古玺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76页。下引古玺文均见此书。
    [3]“少曲”地名从李学勤先生说,见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J],《古文字研究》第八辑。
    [4]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J],《考古学报》,1980年3期,298页。
    [1]黄锡全:《<汗简>注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86页。
    [2]黄锡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释文校订》[J],《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辑,1993年10月。
    [3]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474-475页。
    [4]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3页。
    [1]吴荣曾:《战国布币地名考释三则》[M],《吕国钱币》,1992年,(2)。
    [2]陈邦怀:《永孟考略》[J],《文物》,1972年,(11)。
    [3]李学勤:《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2)。
    [1]臧厉和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1]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528页。
    [2]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州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J],《文物》,1982年,(1)。
    [3]李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J],《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151-166页。又见其,《出土文献研究续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王国维:《水经注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08页。
    [2]臧励和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束》[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何琳仪:《余亡布币考——兼述三孔布地名》[J],《中国钱币》,1990年,(3):《三孔布币考》[J],《中国钱币》,1993年,(4)。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
    [1]周法高:《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1975年。
    [2]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49页;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841等页。
    [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009页;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60页。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87页;滕壬生:《楚简帛文字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434页。
    [3]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39页。
    [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99页。
    [1]李学勤 唐云明:《元氏青铜器与西周的邢国》[J],《考古》,1979年,(1);孙淼:《夏商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354页。
    [2]黄锡全:《赵国方足布七考》[J],《华夏考古》,1995年,(2)。
    [3]何琳仪:《尖足布币考》[J],《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991年,(16)。
    [1]黄锡全:《山西稷山新出空首布布文初探》[J],《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化研究所编集,1997年。
    [2]与“大”、“夫”有时混同,如金文吴、昃等字,可参考何琳仪、黄锡全《“瑚琏”探源》,吉林大学《史学集刊》1983年1期,收入黄锡全《古文字论丛》,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J],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82页。
    [3]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1-43页。
    [1]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11页。
    [1]朱浩:《古钱新探》[M].齐鲁书社,1984年,52页。
    [1]朱浩:《古钱新探》[M].齐鲁书社,1984年,55页。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73-75页。
    [1]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88页。
    [1]智龛:《“蒙阳”布》[J],《中国钱币》,1990年,(3)期。
    [2]黄锡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释文校订》[J],《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印,1993年10月。
    [1]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卷八“免”字条下所录强运开、郭沫若、吴大澂诸家之说。
    [2]高明 葛英会:《古陶文字征》[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3]《甲骨文字释林》认为“象人戴羊角之帽”,即后来之髳、髦,此字象人戴羊冠形。
    [1]张守中:《中山王会器文字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157页。
    [1]黄锡金《先秦货币研究》[M].中华书局,2001年,94页。
    [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盟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1]李家浩:《战国货币考(七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2]李学勤 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J],《考古》,1979年,(1)。
    [3]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09页。
    [1]何琳仪:《韩国方足布四考》[J],《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8),1992年。
    [2]陈邦怀:《永盂考略》[J],《文物》,1972年,(11)。
    [1]黄锡全:《<汁简>注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95页。
    [2]见《金文诂林》卷五“于”字条下所录文。
    [3]见《古字通假会典》825、840、837等页。又,“于”作为等列连词用同“与”,可参考杨树达:《词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471页注①。
    [2]裘锡圭:《战国货币(十二篇)》[J],《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2)。
    [1]张颔:《古币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两篇)[J],《语言研究》,1987年,(1)。
    [2]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365-368页。
    [3]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下1200页释郎、鄫、葛邑等。《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释郑。
    [4]裘锡圭释“狼皋”合文,见安徽《文物研究》七期中李家浩《战国官印考释》注⑥。
    [5]汤余惠释负黍,见《战国铭文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卷三·1033引。
    [1]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101页(尔),339页(句)。
    [2]蚌埠人民印刷厂制版印刷,1992年6月。
    [3]刀文见张颔《古币文编》,陶文见高明 葛英会《古陶文字征》。
    [1]见张颔《古币文编》,高明 葛英会《古陶文字征》,罗福颐主编《古玺文编》。
    [2]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J],《考古学报》,1980年,(3)。
    [1]李家浩:《战国布考》[J],《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980年。
    [2]张文芳 田光:《内蒙古凉城新出“安阳”、布同东范及相关问题探论》[J],《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1997年。
    [3]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29页。
    [4]曾怀疑此布读为“代王”,指代王嘉,但战国文字“王”不如此作,而应释“玉”,故未主此说。
    [5]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2-108页。
    [1]徐永年:《封吴国的稱量货币——青铜塊的探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2]《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古文字研究》第十辑。
    [1]山东省钱币学会:《齐币图释》[M],齐鲁书社,1996年,17-21页。
    [1]此纪年有异,可参考方诗铭 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4页;刘翔 刘蜀永《(?)羌钟铭》[J],《考古与文物》,1982年,(2)。
    [2]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13-316页。
    [1]于中航:《试论齐、燕刀的起源及始铸年代》[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1]孙敬明:《刀币蠡测》[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2]孙敬明:《中国古代货币通考》(上)[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1]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研究概述》[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年。
    [2]山东省淄博市钱币学会:《齐国货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9页。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142页。
    [1]郑家相:《燕刀面文“明”字问题》[J],《文物》,1959年,(1)。
    [2]《易·离》:“象曰:明两作离。”虞注:“两谓日与月也。”《系辞》:“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业,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所谓《祕书》“日月为易”之说,应是讲日月阴阳转易之义,而并非指日月之字为易。
    [1]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40页。
    [1]可参见下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明”下引诸家。
    [2]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89页。
    [1]黄锡全:《湖北出土两件铜戈跋》[J],《江汉考古》,1993年,(4)。
    [2]黄锡全 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考释》[J],《考古》,1991年,(9)。
    [3]“眼”当是个后起形声字,可能出现于秦汉。先秦古文字中至今尚未有从目从艮的“眼”。先秦除“目”表示眼外,明、明当是从目分化出的“眼”。读若犷者,与眼、睛音类同。前者读为光明之别,后者读为光明之明,后者读为眼睛之“眼”。有关从诸字的释读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见林沄《王、士同源及相关问题》,1994年纪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论文。裘锡圭《古文字学概要》称之为“一形多义”,陈炜湛称“异字同形”,见《古文字研究》六辑《甲骨文异字同形例》。
    [1]张玉春:《说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5)。陈胜长:《释内、外、上、下》[J],《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
    [2]裘锡圭:《说(?)白人大代表师武》[J],《考古》,1978年,(5)。
    [1]李家浩:《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中的异读现象》[J],《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2)。
    [2]黄季刚先生主此说,见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高亨纂著《古字通假会典》109、126、120等页。“言易”桥足布读“圜(银)阳”,见裘锡圭:《战国货币(十二篇)》[J],《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2)。
    [1]杨鲁安:《清陈介祺临拓齐法化范墨本概述》[J],《中国钱币》,1987年,(4)。
    [1]山东省钱币学会:《齐币图释》[M],齐鲁书社,1996年,115-116页。
    [2]朱活:《泰山之阴齐币论》[J],《管子学刊》,1994年,(2)。
    [1]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载:“博山之香峪村,刨出一窖数百枚,文不能辨,惟‘卅'字可识。”
    [2]丁福保:《古钱大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
    [1]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3]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山东省钱币学会:《齐币图释》[M],齐鲁书社,1996年,100-101页。
    [1]以上关于齐尖刀的论述,具参见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175-180页。
    [1]丁昌五、程纪中:《山东青州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J],《中国钱币》,1990年,(3)。
    [2]史庭耀:《试谈博山刀与齐明刀的关系》[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1年。
    [1]朱活:《古钱新典》(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79页,104页,129页,113页。
    [1]丁昌五、程纪中:《山东青州发现一批截首刀》[J],《中国钱币》,1990年,(3)。
    [1]山东省钱币学会主编:《齐币图释·齐币铭范》[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2]山东省钱币学会主编:《齐币图释·小刀篇》[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3]裘锡圭:《战国平阳刀币考》[J],《中国钱币》,1988年,(2);《战国货币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2)。
    [4]朱活:《古钱新典》(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79页,104页,129页,113页。
    [5]张光明:《齐明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齐国货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1]孙敬明:《刀币蠡测》[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2]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币探索》[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年。
    [3]于中航:《试论齐、燕刀的起源及始铸年代》[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4]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J],《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张光明:《齐明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齐国货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50-151页。
    [1]朱活:《齐鲁及齐鲁币制》[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7年。
    [2]裘锡圭:《战国货币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2)。
    [3]石永士 王素芳:《试论“(?)”字刀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3年,(6)。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9页。
    [2]孙敬明:《刀币蠡测》[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3]于嘉芳:《齐刀币渊源初考》[J],《管子学刊》,1997年,(1)。
    [1]于中航:《试论齐、燕刀的起源及始铸年代》[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2]徐正大:《浅谈齐国刀币与燕国刀币的关系》[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年。
    [1]朱浩:《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263页。
    [1]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25页。
    [2]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J],《考古学报》,1980年,(3)。
    [1]王献唐:《那罗延室稽古文字》[M],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2]山东省钱币学会:《齐币图释》[M],齐鲁书社,1996年,80-81页。
    [1]朱浩:《古钱新探》[M].齐鲁书社,1984年,163页。
    [1]刘鹏:《再谈秦半两》[J],《甘肃金融》,2003年,(5)。
    [2]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2-53页。
    [1]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282-287页。
    [2]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287-297页。
    [1]周世荣:《湖南零陵出土的东汉砖墓》[J],《考古》,1964年,(9)。
    [1]以前释读见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下编51-61页。释“大刀”者,见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与发展》附“裘锡圭先生来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又见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和《战国货币考》所附“校编追记”,中华书局,1992年。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
    [2]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13页。
    [3]何琳仪:《古币丛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1]以上具见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9-10页。
    [1]以上具见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74-78页。
    [1]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131-133页。
    [1]朱活:《古钱新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1]以上以下具见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61-68页。
    [1]以上以下具见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292-293页。
    [1]以上以下具见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J],《甘肃金融》,2000年,(4)。
    [1]山东省淄博市钱币学会:《齐国货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2]河南省巩义市钱币学会:《钱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3]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卫月望:《古钱索引》[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5]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6]山东省钱币学会:《齐币图释》[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7]千家驹 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8]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丁福保:《古钱大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
    [11][清]鲍康 李佐贤编:《古泉匯 续泉匯》(上、中、下)[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2][汉]许慎:《说文解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3]陈绿寿:《中国古钱币》[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14]唐石父:《中国古钱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5][汉]许慎著 班吉庆、王剑、王华宝校点:《说文解字校订本》[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4年。
    [16]何林:《钱币学词汇简释》[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17]中国钱币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8]陈介祺:《陈介祺批校古泉匯 附续泉滙》[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19]李圃:《古文字诂林》[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3]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24]朱活:《古钱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25]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27]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8]张颔:《古币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9]商承祚 王贵忱 谭棣华《先秦货币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30]朱活:《古钱新谭》[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31]朱活:《古钱新典》(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32]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年。
    [33]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P],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34]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5]周伯棣:《中国货币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
    [3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7][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8][宋]范晔[唐]李贤等:《后汉书·马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9]陶霞波:《古币文新鉴》[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40]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1][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42][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3][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4]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M],《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5][春秋]管子:《管子》[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46]栗劲:《秦律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47][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8][战国]商鞅等:《商君书·垦令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49][晋]崔豹:《古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
    [50][清]倪模:《中国钱币文献丛书(7).古今钱略》(全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1][清]马国翰:《中国钱币文献丛书(13).红藕花轩泉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2][清]鲍康:《中国钱币文献丛书(15).观古阁丛刻九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3][清]王锡棨:《中国钱币文献丛书(18).泉货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4]丁福保:《古钱学纲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55]邱思达:《中国近现代铸币图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56]卢东海:《中国古代厌胜钱谱》[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57]千家驹 郭彦岗:《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8]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59]邱恩达:《古钱百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60]何琳仪:《古币丛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骈字骞:《试论楚国货币文字“巽”》,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论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2]汤余惠:《关于全字的再探讨》[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64]唐石父 高桂云《燕国明刀面文释“明”之新证》[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65]朱德熙:《古文字考释四篇》[M],《古文字研究》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6]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束》[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7][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8]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69]黄锡全:《山西稷山新出空首布文初探》[M],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化研究所编集《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70]张守中:《中山王会器文字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1]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72]何琳仪:《贝地布币考》[M],《陕西金融·钱币专辑》(4),1990年。
    [73]李家浩:《战国货币考》(七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74]黄锡全《<汗简>注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75]徐永年:《封吴国的稱量货币——青铜塊的探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76]罗福颐:《古玺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77]臧厉和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78]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79]李零:《出土文献研究续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80]王国维:《水经注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8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8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
    [83]周法高:《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1975年。
    [84]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5]滕壬生:《楚简帛文字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86]孙淼:《夏商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87]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8]高明 葛英会:《古陶文字征》[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89]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盟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90]杨树达:《词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1]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92]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
    [93]马飞海 王庆正:《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
    [94]方诗铭 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95]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M],北京:三联出版社,1958年。
    [96]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7]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98]夏渌:《评康殷文字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99]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00]山东省钱币学会主编:《齐币图释·齐币铭范》[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101]山东省钱币学会主编:《齐币图释·小刀篇》[M],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102]王献唐《那罗延室稽古文字》[M],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1]《郑州岗杜附近古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
    [2]《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2)。
    [3]《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72年,(2)。
    [4]《酒泉、喜峪关晋墓的发掘》[J],《文物》,1979年,(6)。
    [5]高至喜:《湖南古代墓葬概况》[J],《文物》,1960年,(3)。
    [6]黄增庆:《广西贵县新牛岭第三号西汉墓葬》[J],《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3)。
    [7]石永士王素芳:《试论“(?)”字刀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3年,(6)。
    [8]吴振武:《释战国文字中的从“(?)”从“联”之字》[J],《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
    [9]裘锡圭:《战国平阳刀币考》[J],《中国钱币》,1988年,(2)。
    [10]裘锡圭:《战国货币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2)。
    [11]张龙海:《齐国故城出土的刀币范》[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12]王克让等:《河南镇平县馆藏的楚国蚁鼻钱》[J],《华夏考古》,1995年,(2)。
    [13]李家浩:《试论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J],《考古》,1973年,(3)。
    [14]黄锡全:《楚币新探》[J],《中国钱币》,1994年,(2)。
    [15]尤仁德:《楚铜贝币“(?)”字释》[J],《考古与文物》,1981年,(1)。
    [16]刘志一:《(?)字新考》[J],《江汉考古》,1992年,(3)。
    [17]赵海洲:《鬼脸钱异议》[J],《安徽钱币》,1995年,(2)。
    [18]李家浩:《战国货币文字中的“(?)”与“比”》[J],《中国语文》,1980年,(5)。
    [19]刘宗汉:《释战国货币文字中的“全”与“比”》[J],《中国钱币》,1985年,(2)。
    [20]何琳仪:《百邑布币考》[J],《史学集刊》,1992年,(1)。
    [21]陈铁聊:《一种常见的古代货币——明刀》[J],《文物》,1959年,(1)。
    [22]郑家相:《燕刀面文“明”字问题》[J],《文物》,1959年,(1)。
    [2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二)[J],《考古学报》,1955年。
    [24]王海航:《非为明刀应为燕刀》[J],《文物春秋》,1990年,(1)。
    [25]曹锦炎:《释犊》[J],《史学集刊》,1983年,(3)。
    [26]黄锡全:《赵国方足布七考》[J],《华夏考古》,1995年,(2)。
    [27]何琳仪:《尖足布币考》[J],《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991年,(16)。
    [28]黄锡全:《尖足空首布新品“下(?)”考》[J],《中国钱币》,2000年,(2)。
    [29]李学勤 唐云明:《元氏青铜器与西周的邢国》[J],《考古》,1979年,(1)。
    [30]陈邦怀:《永孟考略》[J],《文物》,1972年,(11)
    [31]黄锡全:《古币三考》[J],《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996年增刊1。
    [32]裘锡圭:《战国货币(十二篇)》[J],《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2)。
    [33]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J],《考古学报》,1980年,(3)。
    [34]刘鹏:《再谈秦半两》[J],《甘肃金融》,2003年,(5)。
    [35]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J],《甘肃金融》,2000年,(4)。
    [36]吴荣曾:《战国布币地名考释三则》[J],《吕国钱币》,1992年,(2)。
    [37]李学勤:《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 刊》,1980年,(2)。
    [38]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州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J],《文物》1982年,(1)。
    [39]李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J],《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
    [40]何琳仪:《余亡布币考——兼述三孔布地名》[J],《中国钱币》,1990年,(3)。
    [41]何琳仪:《三孔布币考》[J],《中国钱币》,1993年,(4)。
    [42]智龛:《“蒙阳”布》[J],《中国钱币》,1990年,(3)。
    [43]何琳仪:《韩国方足布四考》[J],《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8),1992年。
    [44]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两篇)[J],《语言研究》,1987年,(1)。
    [45]李家浩:《战国布考》[J],《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980年。
    [46]张文芳 田光:《内蒙古凉城新出“安阳”、布同东范及相关问题探论》[J],《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1997年。
    [47]刘翔 刘蜀永《(?)羌钟铭》[J],《考古与文物》,1982年,(2)。
    [48]于中航:《试论齐、燕刀的起源及始铸年代》[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49]孙敬明:《刀币蠡测》[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7年。
    [50]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年,(3)。
    [51]黄锡全:《湖北出土两件铜戈跋》[J],《江汉考古》,1993年,(4)。
    [52]黄锡全 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考释》[J],《考古》,1991年,(9)。
    [53]张玉春:《说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5)。
    [54]陈胜长:《释内、外、上、下》[J],《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
    [55]裘锡圭:《说(?)白人大代表师武》[J],《考古》,1978年,(5)。
    [56]李家浩:《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中的异读现象》[J],《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2)。
    [57]杨鲁安:《清陈介祺监拓齐法化范墨本概述》[J],《中国钱币》,1987年,(4)。
    [58]张光明:《齐明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齐国货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59]丁昌五、程纪中:《山东青州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J],《中国钱币》,1990年,(3)。
    [60]史庭耀:《试谈博山刀与齐明刀的关系》[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1年。
    [61]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币探索》[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年。
    [62]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J],《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3]朱活:《齐鲁及齐鲁币制》[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7年,(1)。
    [64]于嘉芳:《齐刀币渊源初考》[J],《管子学刊》,1997年,(1)。
    [65]徐正大:《浅谈齐国刀币与燕国刀币的关系》[J],《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年。
    [66]周世荣:《湖南零陵出土的东汉砖墓》[J],《考古》,1964年,(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