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英语语言教学要么从人——主体的角度出发,偏向极端的主观性,过度强调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要么从语言——客体的角度出发,囿于纯粹的客观性,消极看待人的他主性和受动性;要么从环境——外在的因素出发,侧重外因的决定性,无视语言的生成性和学习者的流变性。本研究以生态哲学、教育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为指导,在反思传统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融整体相关性与动态平衡性、多元共存性与和谐共生性、开放性与交互性以及差异性与标准性为一体的英语教学与研究新的模式——英语教学生态模式。该模式多视角考查了语言学习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作为教授主体的教师、作为学习资源的语言以及作为语言学习场域的环境等英语教学生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创造性地引进突现理论对语言及语言生成观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借由符担性将语言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统整起来,把语言学习过程理解为多维时空尺度的流变性,并用价值多元性对语言教学评价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从而全面地、生态地诠释了新的英语教学理念,以期改变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尴尬局面。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后,本研究发现“费时低效”一直以来是我国英语教学备受质诟的隐忍之痛。为了改变我国英语教学的尴尬局面,本论文希望在生态哲学的框架下构建一个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从理论上推进了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向前发展,也将为广大英语教学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如何实施有效英语教学的范型。
     第二部分英语教学的本真与特性。通过对英语教学相邻学科的比较,本研究从语言学、教育学和生态学等视角阐释了英语教学的本真及特点,并认为生态化英语教学是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语言生态环境下,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以英语语言知识为载体,以英语教师为引导,在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异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英语语言概念体系,培养英语为母语使用者语言与思维“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促进学习者主体全面发展的动态、统一、和谐、平衡与循环的互动交往活动。英语教学除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外,跨文化性也是其重要的特性。
     第三部分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行为主义英语教学模式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学生通过重复操练和强化就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认知主义英语教学模式把语言学习当做一种复杂知识技能的认知和习得过程,学习者通过接触语言,然后配合一些训练就能融合语言知识与技能,从而学习英语语言。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强调英语语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随着人们对英语教学本真的认识逐渐明朗化,英语教学模式也在变革中得到了发展。
     第四部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内涵及特征。本部分以生态思维为贯穿模式建构的主线,把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始终作为英语语言、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和学习环境构成的立体多维复合体,全面、整体、动态、和谐地阐释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内涵。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特征包括整体相关性与动态平衡性的统一、多元共存性与和谐共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交互性的辩证统一以及差异性与标准性的包容统一。
     第五部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理论依据。借由生态哲学、教育生态学以及生态语言学相关理论框架,本部分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为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第六部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操作程式。本部分围绕英语生态教学目标确定、英语生态教学内容选择、英语生态教学方法选用以及英语生态教学评价设计等四个基本环节对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深入剖析。
     第七部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支持系统。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但是本论文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生态课堂构成“四因素”学说的主要观点,从教师、学生、语言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等英语教学的四个基本生态要素着手讨论了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支持系统。
     第八部分结束语。全球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当代社会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危机,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既有的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备受质诟的“费时低效”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英语教学生态危机的现实反映。因此就英语教学而言,生态价值观不适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教师、语言及生态环境进行和谐融合与统一,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一生态要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合适位置,才可能真正使我们的英语语言教学得到可持续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生态化英语语言教学模式将会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对和谐的守望,即在构建英语教学师生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彻底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氛围,从而保持人与环境的平衡,使我国英语教学真正避免在生态摇摆中残存和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问题有新意。国内外语言教学更多的是从语言学、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等视角对其进行论述、研究,而本研究以生态哲学为方法论,从生态理论出发,全面、动态的理解英语教学生态观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生态模式。
     (2)方法论新。本研究是较早把生态学作为方法论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整体、全面、动态、和谐的进行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建构。
     (3)基本观点新颖。本研究首次全面地进行语言教学生态化审视,把教师、学生、英语语言及教学环境作为英语教学的生态要素纳入英语教学交往互动活动中进行辩证考察。
Traditionally, English teaching either paid attention to the learner, who is the subject of learning, emphasizing too much on autonomy, consciousness, and motility, or the language, which is object of leaning, paying too much on objection and passivity, or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external causes, but ignoring emergence of language and dynamics of learners. So it seldom included all of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olistic and dynamic of ecology of philosophy, educational ecology and eco-linguistics, the research reflected the evolution of teaching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to establish a new English learning model: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includes the four ecological elements of student, teacher, languag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balance. In the ecological model,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 of learning, the teacher is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the language is th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s the key external factors to affect language learning. The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sees language as emergent, not rule-governed, nor even modeled, while the ecological model of language learning borrows affordance to explain that language learning is a relational process between agent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is a state of dynamics of multiple time scales and spaces. As for evaluation,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uses multi-value to test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By importing ecology into English learning, the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may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with time costing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China.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Part Ⅰ is the Introduction. After check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English teaching,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ow efficiency with time costing is on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s for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like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Additionally, this part mentions the research aims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whole dissertation.
     Part Ⅱ i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learning. After analysizing the neibough subjects, such as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author thinks that English teaching is an activit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emerging with the culture acquisition and thinking training in mother cultural context. During the activity, the teacher should be a guider for the learning, and the students learned the language of their own volition. Anyhow, the language learning is an activity of dynamic, unification, harmony, equivalence and recycling process.
     Part Ⅲ i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models. The model of behaviorism in English learning regarded language learning as formation of habits. The behaviorism saw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as being based on stimulus-response ad reinforcement. The cognitive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respec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processing similar to the learning and processing of any other complex skill. The model of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itself constitutes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s quintessentially social rather than individual. The critical on the previous model of language learning focuses on language learning but dislodges its central modernist assumption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can follow the route of eco-linguistics and ecology.
     Part Ⅳ i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The learner, teacher, language and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re the four basic elements of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The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is dissertation has four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s integrity and dynamics, multiples and harmony, openness and interactivity as well as differenti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Part Ⅴ is the theories of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Philosophy of ecology is the basic theory for the model. Holism and dynamics theor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glish learning. Educational ecology emphasizes that educational system should be regarded as whole system with teacher,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uch as classroom, students' psychology. Eco linguistics emerged in the1990's as a new paradigm of linguistic research which took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embedded, but also the ecological context in which societies are embedded. The field of ecolinguistics has developed considerably, a recent development being the application of ecolinguistics to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by the Language&Ecology Research Forum.
     Part VI is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The first step is to choos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al purposes. The second step is to select learning material. The third step focuses on the methods selection for the learning. And the last step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learning.
     Part VII is support conditions of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ning. English learning is a process of complex eco-system. Borrowing the main ideas of Four-factor of eco-class, the dissertation thinks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the model to consider the students as a learning subject, teacher as a teaching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as learning resources and classroom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Only does the model balance the weight of these four ec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possibl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with time costing in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Part VIII is the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of low efficiency with time wasting of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i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eco-crisis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the dissertation would like to impor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language education. Ecologically, English learning should balance the placement of students, teacher, languag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ecology system. Ecological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can bring hope for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by multiplying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changing the teaching ideas and influenc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cre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Firstly, the origination of the research field. Traditionally, English learning was focu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pedagogy or psycholog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do som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Secondly, the cre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Philosophy can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researchers to make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of English learning by importing ecological method.
     Thirdly, new view of the learning model. The dissert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irst papers which take English learning a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by emerging students, teacher, English languag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uch as classroom into one model.
引文
①苏军:《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的时候到了》,载《文汇报》2002年8月30日。
    ②束定芳著:《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束定芳著:《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吴文:《渝东南地区农村地区英语师资调查报告》,长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结题报告,2009年。
    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与期望——大学英语教改研讨会纪要》,载《外国语》2003年第3期。
    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与期望——大学英语教改研讨会纪要》,载《外国语》2003年第3期。当然,随着这几年“教育硕士”的推广和普及,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是实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只是教师的学历结构相对提高而已。
    ④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载《外国语》2002年第6期。
    ⑤胡明扬:《我的外语学习与教学》,载《外国语》2002年第5期。
    ⑥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载《外语界》2002年第4期。
    ① Cheng, L. The washback effect of a public examination change on teachers' perceptions towards their classroom teaching. In L. Cheng & Y. Watanabe (Eds.),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 (pp. 147-170). Mahwah, NJ:Erlbaum.2004.
    ② Long, M. H.,& Crookes, G.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 TESOL Quarterly,1992 (26) 27-56.
    ①刘颂浩著:《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73页。
    ②刘振前:《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述评》,载《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2期。
    ①戴维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①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①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②邢强:《维果茨基的调节概念及其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载《国外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③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④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⑤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①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载《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①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载《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②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①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②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③尚晓青:《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载《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载《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②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①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②李沂:《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载《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①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①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②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庄智象、束定芳著:《论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载何英玉和蔡金婷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8-74页。
    ②冯志伟著:《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与性质》,载何英玉和蔡金亭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①冯志伟著:《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与性质》,载何英玉和蔡金亭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①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②如果一个中国华侨的小孩在美国学习汉语,那么汉语对这个小孩来说就是继承语(Heritage language,有人译为“遗产语言”;有的人也称之为Community language'‘社区语言”,Minority language'‘少数语言”Home language“家庭语言”),而他就是一名继承语学习者(Heritage language learner)。对他的汉语语言能力以及影响这种能力形成的内外因素进行描述和解释,这就是继承语语言习得(Heritage Language Acquisition)的主要研究任务。
    ①吴文、郑红苹:《20世纪英语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嬗变》,载《教育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②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③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吴文、郑红苹:《20世纪英语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嬗变》,载《教育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① Littlemore:Communicative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ast Asian classrooms. Language Teaching, 2002 (40):243-249.
    ② Nunan, D..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ESOL Quarterly,2003 (37):589-613.
    ③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吴文、郑红苹:《20世纪英语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善变》,载《教育史研究》2011第1期。
    ②黄振远、陈维振著:《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8-39页。
    ③付克著:《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①黄振远、陈维振著:《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0页。
    ②课程教材研究所:《20实际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①李良佑等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99页。
    ②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①胡守敏、李森:《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学研究范式》,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③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④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20世纪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⑤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模式和模式转换》,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①[美]莫里斯·比格著,张敷荣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②施良方、崔允漷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③ Brown,H.D著:《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4页。
    ①吴文:《PTP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实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①杨小微著:《现代教学论》,陕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②裴娣娜编著:《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①李希贵等:《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学校自我诊断模式》,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②[美]莫里斯·比格著,张敷荣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①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②吴文、郑红苹:《论乔姆斯基的语言进化论倾向》,载《外国语》2012年第1期。
    ①吴进业、花清亮著:《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5页。
    ①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靳玉乐、于泽元著:《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③[美]齐科等著,赖春、赵勇译:《第二次达尔文革命——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②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模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①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5.
    ①吴文:《PTP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实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①吴文:《PTP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实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①王天平著:《追寻完整的人——教学活动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②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邢强:《维果茨基的调节概念及其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载《国外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②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③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④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⑤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⑥田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启示》,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3期。
    ①李沂:《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载《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②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①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载《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②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③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④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谢爱华:《突现论:科学与哲学的新挑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
    ②谢爱华:《突现论:科学与哲学的新挑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
    ③谢爱华:《突现论:科学与哲学的新挑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
    ④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②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③吴文:《社会文化视野下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②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②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③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②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著:《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1页。
    ①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②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黄远振、陈维振著:《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②钱俊生、余谋昌著:《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20年》,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①吴文:《<生态语言学>述介》,载《中国外语教育》2009年第6期。
    ②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②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吴文:《<生态语言学>述介》,载《中国外语教育》2009年第3期。
    ①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0页。
    ①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②龚孟伟:《“和合”思想与“和合教学文化”的共同体的建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
    ①吴文、李森:《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①钟启泉、崔永漷、张华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①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Stern,H.H著:《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①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②孟凡丽:《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文化适应——教学论建设必须关注的课题》,载《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3期。
    ③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①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②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①吴文、李森:《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①[美]威伦等著,李森、王纬虹主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美]威伦等著,李森、王纬虹主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②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美]大卫A.威尔顿著,吴玉军等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304页。
    ④ Ambrose A. Clegg, J r. Games and Simulations in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In James P. Shaver.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 earning.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991:523。
    ⑤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3页。
    ①[美]威伦等著,李森、王纬虹主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②耿泉香:《“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载《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③[美]威伦等著,李森、王纬虹主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①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①[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译:《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②姚小平:《我的外语,我的路》,http://www.douban.com/note/87902178.
    ①本部分英汉对比实例多数引自王治奎主编的《大学汉英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王力著:《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
    ①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载《外语研究》1992年第2期。
    ②王治奎编著:《大学汉英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③本部分为导师开设的博士研究生课程《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进展》的部分教学内容及其编著的《文化视野中的教学论》(待出版)的部分章节内容。
    ①本部分为导师开设的博士研究生课程《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进展》的部分教学内容及其编著的《文化视野中的教学论》(待出版)的部分章节内容。
    ①钱乘旦等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页。
    ②[美]康马杰著,南木等译:《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8-37页。
    ③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241页。
    ①[德]曼海姆著,艾彦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
    ② Richards, J. 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③曾葡初著:《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④陶明天:《制约小学英语教材开发的环境因素与对策研究》,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0期。
    ①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78页。
    ① IB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 UNESCO.1984,1986,1992,2004. National Reports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C] Geneva:IBE & UNESCO.
    ②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本研究时间五段划分主要是将50年代以前按照惯用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分段点,战后三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了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化情况:1945-1969为战后复苏、1970-89美苏争霸到苏联解体、1990-99美国独霸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①苏安华:《初中英语教学环境分析》,载《教学月刊》1998年第10期。
    ①王天平著:《追寻完整的人——教学活动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1][苏]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2][英]丹皮尔著,李衍译:《科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4]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
    [5]王力著:《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7]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8][苏]巴班斯基著,赵维贤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付克著:《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奥地利]波普尔著,舒炜光译:《客观知识——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美]康马杰著,南木等译:《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2]李良佑等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3]钟启泉著:《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瞿葆奎主编,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李聪明著:《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学生书局1989年版。
    [16][美]皮亚杰著,范祖珠译:《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7]毛祖桓著:《从方法论看教育学的发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8]李秉德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9]钱乘旦等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美]莫里斯·罗格著,张敷荣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钟启泉、李其龙主编:《教育科学的新进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2]刘克兰著:《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张武升著:《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陈佑清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李宇明著:《儿童语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周流溪著:《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会员:《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1]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2]束定芳、庄智象著:《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董远骞著:《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6]李森著:《教学动力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8]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9]滕大春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施良方、崔允漷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张传燧著:《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4]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捷克]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王治奎编著:《大学汉英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李秉德,李定仁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9]刘放桐著:《现代西方哲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陈佑清著:《教育活动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1]舒远招著:《从进化的观点看知识——福尔迈进化认识论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2]靳玉乐、黄清著:《课程研究方法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王立菲著:《现代外语教学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6]蔡宝来著:《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反思和构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李定仁、徐继存著:《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8][德]克罗恩著,李其龙译:《教学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20世纪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鲁子问著:《英语教育动态原则与真实原则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61]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2]靳玉乐、李森等著:《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63]吴进业、花清亮著:《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陈琳、王蔷、程晓棠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译:《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王策三著:《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黄甫全著:《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郭华著:《教学社会性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郭华著:《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李群著:《论交际教学法下的语法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美]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德]曼海姆著,艾彦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英语》(新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美]大卫·A.威尔顿著,吴玉军等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84]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5]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6]何克抗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史迪芬·平克著,洪兰译:《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钱俊生、余谋昌著:《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89]束定芳著:《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版。
    [90]杨小微著:《现代教学论》,陕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1]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2]何英玉、蔡金婷主编:《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3]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与性质》,载何英玉和蔡金亭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4]庄智象、束定芳著:《论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载何英玉和蔡金婷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5]靳玉乐、于泽元著:《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6]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7]裴娣娜编著:《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8]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9]熊川武、江玲著:《理解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曾葡初著:《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3]刘颂浩著:《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104][美]齐科著,赖春、赵勇译:《第二次达尔文革命——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5]陈晓端著:《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杨小微、张天宝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7][美]威廉·威伦等著,李森、王纬虹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8]李森编:《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9][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10]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1]徐继存、赵昌木著:《现代教学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2]刘道义著:《外语基础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13]黄远振、陈维振著:《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4]郝文武著:《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6]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7]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著:《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李沂:《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载《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2]胡文仲:《交际教学法初探》,载《外国语》1982年第5期。
    [3]李筱菊:《浅谈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载《现代外语》1984年第1期。
    [4]李观仪:《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可行否》,载《外语教学》1990年第1期。
    [5]张晖:《关于交际教学法的几个问题》,载《山东外语教学》1990年第2期。
    [6]李连瑞:《简论交际教学法》,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7]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载《外语研究》1992年第2期。
    [8]辛斌:《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9]廖廷弼:《波普尔进化认识论述评》,载《学术论坛》1996年第1期。
    [10]罗新红:《对交际教学法的几点质疑》,载《国外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
    [11]陈晓端:《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综述》,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10期。
    [12]李瑛、吴长镛:《交际法得失论——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交际教学法实验的调查报告》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1期。
    [13]苏安华:《初中英语教学环境分析》,载《教学月刊》1998年第10期。
    [14]苏贤贵:《生态危机与西方文化价值的转变》,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15]何云峰:《进化认识论评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6]孟建国:《语言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理论发展透析与反思》,载《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3期。
    [17]舒远招:《什么是进化认识论》,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8]耿泉香:《“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载《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9]王牧华:《另一双眼睛看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模式初探》,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0]邢强:《维果茨基的调节概念及其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载《国外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1]戴维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22]廖小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程实践》,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1期。
    [23]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专辑)。
    [24]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载《外国语》2002年第6期。
    [25]胡明扬:《我的外语学习与教学》,载《外国语》2002年第5期。
    [26]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载《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27]鲁子问:《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简述》,载《学科教育》2002年第6期。
    [28]苏军:《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的时候到了》,载《文汇报》2002年8月30日。
    [29]田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启示》,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3期。
    [30]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载《外语界》2002年第4期。
    [31]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3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组:《挑战与期望——大学英语教改研讨会纪要》,载《外国语》2003年第3期。
    [33]乐眉云:《自然发生论:语言习得新理论》,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
    [34]李群:《论交际教学法下的语法教学》,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5]刘振前:《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述评》,载《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2期。
    [36]孟凡丽:《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文化适应——教学论建设必须关注的课题》,载《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3期。
    [37]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8]谢爱华:《突现论:科学与哲学的新挑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
    [39]詹颖:《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8期。
    [40]赵璐、柴文华:《中国古代进化思想》,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1]吴文:《PTP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实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4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43]方文礼:《意义协商与外语焦点式任务型教学》,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1期。
    [44]胡一宁:《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探索》,载《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
    [45]李震:《中国本土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46]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47]王艳芳:《从一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谈“任务型教学模式》,载《中国民族教育》2005年第1期。
    [48]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载《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49]杨宇芬:《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活动》,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0]张亚伟:《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载《电化外语教学》2005年第1期。
    [51]韩晓丽、何慧:《任务型教学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项阶段性实验报告》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2]李森、胡守敏:《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学研究范式》,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3]盛珍珍:《关于“焦点式”任务型教学的几点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54]王焰:《主题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5]王荷红:《走出任务型教学的认识误区》,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56]袁玲玲:《论英语任务型教学及其任务设计》,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1期。
    [57]周美霞:《浅谈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定位》,载《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8]邓杰、邓颖铃:《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研究——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载《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
    [59]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载《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60]刘贵华、朱小曼:《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61]刘希环:《“任务型”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载《吉林教育》2007年第11期。
    [62]牛瑞英:《<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63]宋维华: 《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分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4]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5]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6]潘广文、李森:《教师的教学决策:内涵、构成及意义》,载《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
    [67]朱敏秋、杨炳奎:《“任务型教学”的误区与纠偏策略》,载《大众科学》2008年第7期。
    [68]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20年》,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69]董粤章、张韧:《语言生物机制研究的新视野:FOXP2与人类语言能力》,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0]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71]张东、李森:《教学论研究三十年: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
    [72]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载《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73]李森、赵鑫:《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重要进展和未来走向》,载《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74]吴文:《<生态语言学>述介》,载《中国外语教育》2009年第6期。
    [75]杨行胜:《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76]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77]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模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78]张东、李森:《课程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
    [79]李森、石建壮:《教学思维变革三题》,载《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
    [80]狄国伟:《任务型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载《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第5期。
    [81]李希贵等:《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学校自我诊断模式》,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82]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模式和模式转换》,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83]龚孟伟:《“和合”思想与“和合教学文化”的共同体的建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
    [84]李森、赵鑫:《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4期。
    [85]陶明天:《制约小学英语教材开发的环境因素与对策研究》,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0期。
    [86]吴文、李森:《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87]吴文、郑红苹:《20世纪英语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嬗变》,载《教育史研究》2011年第1期。
    [88]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89]吴文、郑红苹:《论乔姆斯基的语言进化论倾向》,载《外国语》2012年第1期。
    [90]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91]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92]袁春艳:《当代国际外语教学法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93]赵昱:《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94]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福建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95]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教学活动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96]张妹:《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西南大学2010届博士学文论文。
    [97]姚小平:《我的外语,我的路》,http://www.douban.comm/note/87902178。
    [1]Skinner, B. F.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M], New York, Free Press,1953
    [2]Quine, word and object[M], New York:Wiley,1960.
    [3]Lieberman, P.& R. Mccarthy,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speech[OL]. (http://www.emurdoch.com/illustration.html).
    [4]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5]Lantolf, J. P. and Frawley, W.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and Vygotskyan psycholinguisics:implications for L2 instruction [A]. In A. Manning, P. Martin and K. McCalla(eds). The tenth LACUMforum 1983, [C] Columbia, SC:Hornebeam Press, 1984.
    [6]IB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 UNESCO.1984,1986,1992,2004. National Reports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C] Geneva:IBE & UNESCO.
    [7]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 London:Longman.1985.
    [8]MacWhinney. B competition and teachability[C]. In M. L. Rice & R. L. Schiefebusch (Eds). The teachability of languge. Baltimore:Brookes,1989.
    [9]Pingker, Learnability and cognition: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M]. Cambridge: MIT Press,1989.
    [10]Campbell, Epistemological roles for selection theory[C]. In N. Rescher(Ed). Evolution, cognition and reslism.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0.
    [11]Ambrose A. Clegg, Jr. Games and Simulations in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In James P. Shaver.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 earning.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1991.
    [12]Pinkerson, H. J. Teacher without goals/Students without purposes [M]. New York: MaGraw-Hill,1993.
    [13]Coughlan, P.& Duff. Same task, different activities:Analysis of a SLA task from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A]. In. J. P Lantolf and G. Appel (eds),1994.
    [14]De Guerrero. M. C. M. From and function of inner speech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J. P. Lantolf and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994.
    [15]Donato, R. Collective scaffold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J. P. Lantolf and G. Appel (eds.), Vygos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4:33-56.
    [16]Lantolf, J. P. and Appel, G.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 Norwood, NJ:Ablex,1994.
    [17]McCaffery, S. The use of private speech by adult ESL learn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proficiency [A]. In J. P. Lantolf and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1994.
    [18]Ushakova, T. N. Inner speech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experimental-theoretical approach [A]. In J, Lantolf and G Appel (eds) Vyg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1994.
    [19]Lantolf, J. P.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play in the acquisition of Span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 In W. R. Glass and A. T. Perez-leroux (eds),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the acquisition Spanish [C]. Somerville, MA:Cascadilla Press,1997.
    [20]Hurford, James R, Studdert-Kennedy, Michael & Knight, Chris (eds.). Approaches to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social and cognitive bas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第一届语言进化国际研讨会)
    [21]Richards, J. 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2]Broner, M. and Tarone, E. Is it fun? Language play in a fifth grade Spanish immersion classroom[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Starnford, CT. March,1999.
    [23]Donato, R. Socio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the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A]. In J. P. Lantolf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2000.
    [24]Knight, Chris, Studdert-Kennedy, Michael & Hurford, James R. (eds.). The evolutionary emergence of language:social function and the origins of linguistic for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第二届语言进化国际研讨会)
    [25]Kramsch, C. Social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L2 learning [A]. In Lantolf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OUP.2000.
    [26]Lantolf, J. P.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7]Pavlenko, A.& J. P. Lantol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lves [A]. In J. P. Lantolf(ed), Sociocu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OUP,2000.
    [28]Sullivan, P. Playfulness as mediating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Vietnamese classroom[A]. In J P. Lantolf (ed),2000.
    [29]Van Lier, L. From input to affordance [A]. In Lantolf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OUP,2000.
    [30]Verity, D. P. Side affects: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In J. P. Lantolf (ed),2000.
    [31]Ohta, A. S. Japanes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what the voic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ll us about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A]. In H. Nata (ed) Advances in Japanese pedagogy[C]. Columbia, OH: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re, 2001.
    [32]Lantolf, J. P & P. Genung. "I'd rather switch than fight":An activity theories study of power, success and failure in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A]. In C, Kramsch (e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Ecological Perspectives[C]. London:Continuum Press,2002.
    [33]Lantolf, J. P.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In [41]Robert. B. K.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4]Stern, H. H著: 《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5]Wray, Alison (ed). The transition to langua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第三届语言进化国际研讨会)
    [36]Deutscher, G. The Unfolding of Language:An Evolutionary Tour of Mankind's Greatest Invention[M].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2005.
    [37]Tallerman, Maggie (ed.). Language origins:perspectives on evolu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第四届语言进化国际研讨会)
    [38]Lantolf, J. P.and Thorne.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9]Lantolf, J. P & M. E. Poehner. Sociocutural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M]. London:Equinox,2007.
    [40]Lantolf, J. P. Conceptual knowledge and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sociocutural perspective[A]. In S. Fotos & Nassaji (eds), Form Focused Instruc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Studies in Honour of Rod Ellis [C]. Oxford:OXP,2007.
    [41]Poehner, M. E. Dynamic Assessment:A Vygotskian Appraoch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L2 Development [M]. Berlin:Springer,2008.
    [42]Botha, Rudolf P.& Knight, Chris (eds.). The prehistory of langua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a.
    [43]Botha, Rudolf P.& Knight, Chris (eds.). The cradle of langua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b.
    [44]Fitch, W. T.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Frawley, W. and Lantolf, J. P. 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a Vygotskyan perspective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5, (6).
    [2]De Guerero, M. C. M The din phenomenon:mental rehearsal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7, (20).
    [3]Saville-Troike, M Private speech:evidenc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 'silent' period. [J]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88, (15).
    [4]Pinker. Sand Bloom, P. Natural language and natural selection[J]. Brain and Behavior Science,1990, (13).
    [5]Aljaafreh, A. And Lantolf, J. P Negative feedback as regu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78).
    [6]Appel, G. And Lantolf, J. P. Speaking as mediation:a study of L1 and L2 text recall task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78).
    [7]Donate R and D. McCormick. A sociocutur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ole of mediation[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78).
    [8]Hall, J. K. "Aw, man, where you goin'?":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nteractional competence[J].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1995, (6).
    [9]Lantolf, J. P. and Pavlenko, A.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 (15).
    [10]De Guerrero, M. C. M. Krashen's i+1 and Vygotsky's ZPD:Really two very different notions. [J] TESOL-GRAM,1996, (23).
    [11]Villamil, O and De Guerrero, M. C. M. Peer revision in the L2 classroom: social-cognitive activities, mediating strategies, and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6, (5).
    [12]DiCamilla, F.& M. Anton. The function of repetition in the collaborative discourse of L2 learners: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7, (53).
    [13]Anton, M.& F. J. DiCamilla. Socio-cognitive function of L1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in the L2 classroom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8, (54).
    [14]Dunn, W.& J. P. Lantolf. Vygotsky'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Krashen's i+1:incommensurable constructs; incommensurable theories [J]. Language Learning, 1998, (48).
    [15]MacNeilage, P., The Frame/Content Theory of Evolution of Speech Production [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8, (21).
    [16]Swain, M and Lapkin, S.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wo adolescent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orking together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 (82).
    [17]Broner, M. and Tarone, E. Is it fun? Language play in a fifth grade Spanish immersion classroom[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Stamford, CT. March,1999.
    [18]De Guerrero, M. C. M. Inner speech as mental rehearsal:the case of advanced L2 peer revisions [J].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1999, (10).
    [19]De Guerrero, M. C. M and O. Villamil. Activating the ZPD:mutual scaffolding in L2 peer revision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0, (84).
    [20]Lantolf, J. P.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a mediated process[J]. Language Teaching, 2000, (33).
    [21]Nassaji, H. and Swain, M. A Vygotskyan perspective towards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the effect of random Vs negotiated help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rticles[J]. Language Awareness,2000 (1).
    [22]Ohta, A. S Interaction routines and soci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yle in adult learners of Japa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0 (2).
    [23]McCafferty, S. C., R. F. Roebuck and R. P. Wayland. Activity theory and the incidental learning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J]. Language Awareness,2001, (10).
    [24]Hauser, M., N. Chomsky & T. Fitch. 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 is it, who has it, and how does it evolve? [J]. Science,2002, (298).
    [25]Kinginger, C. Defin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n U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2002, (23).
    [26]Thorne, S. L. Artifacts and culture-of-us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J].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chnology,2003, (7).
    [27]Lantolf, J. P & M. E. Poehner. Dynamic assessment of L2 development:bring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 (1).
    [28]Fitch, T., M. Hauser & N. Chomsky.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guage faculty: Clarif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Cognition.2005, (97).
    [29]Pinker, S.& R. Jackendoff. 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s special about it? [J]. Cognition,2005, (95).
    [30]Poehner, M. E. Beyond the test:L2 dynamic assessment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mediation learning[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7, (91).
    [31]Choi, S.& J. P. Lantolf. Representation and embodiment of meaning in L2 communication:Motion events in the speech and gesture of advanced L2 Korean and L2 English speakers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8, (30).
    [32]Lee, J. Gesture and private spee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8, (30).
    [33]Lantolf. J. P & T. G. Beckett. Sociocu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Language Teaching.2009, (42).
    [34]Lieberman, P.& R. Mccarthy,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speech[OL]. (http://www.emurdoch.com/illustration.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