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可能补语在北方官话里的不对称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n Asymmetric Phenomenon of Complement That States "Can" in Northern Mandarin
  • 作者:孙利萍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
  • 学位年度:2003
  • 导师:李一平
  • 学科代码:050103
  •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3-05-01
摘要
本文尝试对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跟普通话相比,呈现不对称的现象,进行较全面的考察。
    本文首先在“引论”中指明研究对象,限定研究范围,指出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几乎不用“得”,大部分用{VC了}/{V不C}的不对称形式,偏离了普通话[V得C]/[V不C]的对称形式;然后在“描写”部分从相当于普通话的A、B和C类形式及宾语的位置四个方面进行较充分的描写;在“解释”部分拟从历时演变角度,即构成可能补语的标志“得”和“了”的虚化过程,进行解释,并从方言类型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最后是“结论”,指出对这种不对称现象考察的必要性。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symmetric phenomenon between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complement that states " can" in northern dialects by 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Chinese.
    I. Introduction .This part designates the target and scope of study, pointing out that the asymmetric form {VCle}/{VbuC}is used widely, instead of word "de "in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complement that states " can" in northern dialects, which deviates the symmetric form{Vde C}/{VbuC}.
    II. Description. The paper in this part makes a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asymmetric phenomenon from four aspects: form A B C and object position which are equal to Standard Chinese.
    III Explanation. This part studies the asymmetric phenomenon from dialect typology and tries to explain it from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main markers "de " and " le" of complement that states "ca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th the necessity to study this asymmetric phenomenon in the conclusion part.
引文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陈淑静 1998 《平谷方言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侯精一 1999 《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黄伯荣 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
     蒋绍愚 1995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 ,《中国语文》第3
    期。
     柯理思 1995 北方官话里表示可能的动词词尾“了” ,《中国语文》第4期。
     2000 论表示说话者主观判断的“V不了”格式及其语法化过程,原
     载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一期。
     2001 从普通话里跟“得”有关的几个格式去探讨方言类型学,《语
     言研究》第2期。
     李晓琪 1985 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语文研究》第4期。
     李宗江 1994 “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中国语文》第5期。
     刘 坚等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
     刘月华 1980 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吕叔湘主编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凤如 2000 《金乡方言志》,齐鲁书社。
     钱曾怡 2001 《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
     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研究》第4期。
     太田辰夫 1958 《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7。
     汪国胜 1998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语言研究》第1期。
     吴福祥 1998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 《中
    国语文》第1期。
     2002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