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传播中的大学生DV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2000年春北京大学电影学院成立实践社起,DV进入中国大学校园已有十年。十年间,从民间社团组织起步,到电视媒体介入得以进步,再到网络媒体参与实现大范围普及,大学生DV最终在网络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传播渠道和生存空间。大学生DV增加了网络传播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用DV影像在网络中建立起了虚拟的校园生活镜像,对于网络生态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伴随着《清华夜话》、《完美动物》、《我的太阳》、《狗样年华》等一批大学生DV在网络中“走红”,大学生DV开创了一种新的话语叙述方式和校园文化形态。
     大学生DV没有通过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渠道进行传播,而是选择了新兴的网络媒体,这是大学生DV在创作上能够保持独立和个性的根本原因。作为民间独立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DV是民间DV在校园的延伸,同时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特征。身处校园和网络两个环境之中,大学生DV形成了独特的品格。这种品格所具有的魅力为主流的电视媒体所欣赏和借鉴,对主流电视媒体话语叙述产生影响。大学生DV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网络媒介环境熏陶和浸染,本文把大学生DV置于网络传播中,作为一种反映当前文化的典型话语文本进行考察。
     大学生DV出现十年之间不乏专家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众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忽视了大学生DV的传播渠道和生存环境——互联网,鲜有论述把大学生DV和网络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互联网是大学生DV乃至更多民间DV的首要传播渠道和生存环境。作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单一媒体的界限,形成了一种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催生了流行、时尚、多元的网络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大学生DV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把大学生DV放在网络传播中考察大学生DV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论文在《序言》中首先概括了大学生DV的基本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解答了DV的概念、大学生DV的传播渠道以及大学生DV在传播过程中所包含的“大学生”、“DV”、“电脑”、“网络”、“校园”等基本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论文主体分四章详细论述网络中大学生DV的传播现象:首先,简要叙述大学生DV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的思想脉络,进而从媒介话语角度描述大学生DV的生存现状;其次,分析大学生DV选择网络作为第一传播渠道的原因,并以个案为例详细解剖大学生DV网络传播的流程;再次,从校园文化和网络流行文化角度分析大学生DV创作的思想根源,并试图探索大学生DV和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探讨大学生DV对于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有何具体意义;最后,分析当前大学生DV存在的问题,论证大学生DV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是推动其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在主流影视媒体的夹击下,网络中的大学生DV仍然是弱势的,其未来发展充满挑战。然而,大学生DV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影像传播的话语垄断,找到了一种民间话语叙事的校园视角,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生DV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意义不容忽略。大学生DV要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保持自身创作独立、自由的风格,不断汲取网络流行文化和校园时尚文化的营养,逐步完善民间DV社团组织,必须积极正面、放眼长远地去引导,大学生DV才会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
     大学生DV是当前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互联网中反映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像话语。本论文涉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艺学等领域,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文本分析、个案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着重探讨了网络媒介生态和大学生DV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学生DV对于校园文化和网络传播的意义,并对网络传播中大学生DV的生存和发展提出建议。
The DV has entered Chinese universities for ten years since the Practice Community of Peking University Film School founded. During the ten years, the DV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tarted from the civil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has make progress with the TV media intervention, and has spread with intervention of network media, afterwards, it has found the most suitable spreading channel and existing space in the networks. This kind of DV has added the contents and has enriched the culture of the networks, and has formed the virtual campus living image in the networks by DV images, thus has perfected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network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 set of videos, such as the Night talking in Tsinghua, perfect animals, My Sun,the DV of college students creates a new discourse narr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forms.
     The DV doesn’t sprea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annel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nstead of choosing the network media,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at it can hold independent and individuality from the traditional medi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lk independent videos, the students DV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folk, meanwhile holding the features of campus culture. The DV of students forms its own style since it is in the environment of campus and networks. This style has been appreciated and adopted by the television medias and has influenced their narration. The expanding influence of the students DV cannot independent to the networks edification and affection. Seeing that, this thesis considers and researches the DV of students as a typical discourse in the networks spreading.
     Many scholars and expert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is kind of DV, and have made many research results with high academic values. However, most of them have ignored the networks--which is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environment of students DV, few of them combined the two together. The network is the primary channel and existing environment for both students DV and other folk DVs. As“the fourth media”,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s goes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single media and forms a visual networks space. The networks space develops its culture of fashion, fad and multiplex, which i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DV. This thesis put the students DV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o study its existing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main creation.
     In the preface, the thesis generalizes the factors that the DV involve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the concept of the DV, the channels of students DV,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ctors “the college students”“DV”“computer”“networks”and“campu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spreading of students DV in the network. First, gives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udents DV development, and then describes its existing situations from the aspect of media discourse. Secondly,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 students DV chooses the networks as the main spreading channel, give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Thirdly,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its creation from the campus culture and network popular culture, and try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DV and other culture types, the meaning of this kind of DV to the campus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Finally,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and problems, proves that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udents DV have is the motiv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DV is still weak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mainstream film and television media, its development is full of challenge. However, this kind of DV has broken the monopoly of traditional media to the image spreading, and has found the campus perspective of folk narration, and has formed the campus culture with time characteristic. The meaning of the exis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DV cannot be ignored. In order to make new breakthrough in future, the DV has to hold the style of independent and free, absorb the network popular culture and campus fashion culture, perfect the folk DV community, only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 DV can develop well.
     The DV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kind of means of nowadays social popular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s a video discourse to reflect the“explosion”of youth popular culture in the networks. This thesis involves the cross topics in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analyzing, using the method of text analysis, case study, document indexing.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students DV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students DV to the campus culture and network spreading,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exist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V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引文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序言。
    [2]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页。
    [3]徐蕾:《DV法则:生活比电影更精彩》,《传媒》,2003年,第1期。
    [4]方睿彦:《DV——自由书写和影像话语》,《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1卷第3期,第39页。
    [5]王文华:《我国DV现象研究及对高校DV创作倾向的探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8页。
    [2]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1版,第569页。
    [1]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5页。
    [2] 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3] CN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09年3月。
    [4]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夏冬梅、杜永利:《中华青年影像大展颁奖盛典,用嘘声鼓掌》,《中国青年报》2003年04年15日。
    [2]蔡平:《从底层开始》,《中国青年报·冰点》,2002年12月4日。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3页。
    [1]吴珊:《个人影像从校园发芽》,《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2日。
    [2]王建磊:《校园DV:四年长路一瞥》,《大众DV》,2006年5月。
    [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 [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2003年7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第2页。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3页。
    [2]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3页。
    
    [1]吕新雨:《南方周末》2006年01月05日,第1143期。
    [2]冷冶夫:《警惕DV纪录片‘导演现象’》,《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1日,第16版。
    [3]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页。
    [4]冷冶夫:《DV的记录价值》,人民网http://tv.people.com.cn/GB/40029/74126/74127/5039163.html。
    [1]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69页。
    [2]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69页。
    
    [1]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42页。
    [2]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4页。
    [1] [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载陶东风、金元浦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 [美]米歇尔:《图像转向》,载陶东风、金元浦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闵大洪:《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
    [1]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98页。
    [2]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史安斌译,2004年9月,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90页。
    
    [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1版,第570页。
    [2] [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2003年7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第3页。
    [1]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16页。
    [2]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16页。
    [3]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2页。
    [4]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33页。
    [5] 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1]张高云:《清楚叙事: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青年文化的变异性考察》,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高校教师硕士论文。
    [2]冷冶夫:《DV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广告人》,2007年,第5期。
    [1] [加]迈克尔·雷布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岳西宽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2]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年》,昆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3]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第225页。
    [4]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第225页。
    [1] [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7页。
    
    [1]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周宗伟:《浅析当代青年中‘无厘头’文化的流行》,《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1]左伟清、刘尚明:《‘恶搞’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当代传播》,2008年02期。
    [2]左伟清、刘尚明:《‘恶搞’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当代传播》,2008年02期。
    [3]李要师:《娱乐:网络媒介下的‘山寨’的本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24页。
    [2]陆玉林、常晶晶:《青年流行文化:一种互动分析中的界定》,《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1]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27页。
    [1]陆玉林、常晶晶:《青年流行文化:一种互动分析中的界定》,《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1]南方周末编辑部:《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南方周末》2008年新年献词,2008年1月3日。
    [2]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3页。
    [1] 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80页。
    [2]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57页。
    [1]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57页。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页。
    [2]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60页。
    
    [1]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59页。
    [2]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王世雄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页。
    [3]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王世雄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7页。
    [4]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王世雄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9页。
    
    [1] 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2]万钧:《价值——反说?正说?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冷冶夫:《DV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声屏世界》,2007年5月。
    [2]《道格玛宣言》,又称DOGMA95。
    [1]鲍昆:《艺术评论》,2005年,第6期,第28页。
    [2]鲍昆:《艺术评论》,2005年,第6期,第28页。
    [1]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13页。
    [1]陈帆的:《中国DV初期发展白皮书》。
    [1]肖同庆.影像史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3]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年[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8年版.
    [4]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5]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凤凰卫视之《DV新时代》.DV完全手册:一个人的影响[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
    [8]万钧.价值——反说·正说·戏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9]凤凰·DV新时代栏目组.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0]陶东风,金元浦.文化研究(第三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11]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2]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
    [13]陆士桢.青少年参与和青年文化的国际视野[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
    [1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5]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6]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7]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18] [法]布尔迪约,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第1版.
    [19]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王世雄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0]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1版.
    [2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M],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3] [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4] [美]米歇尔.图像转向[M],载陶东风、金元浦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5]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6]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27]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28]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
    [29]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
    [30]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1] [加]迈克尔·雷布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宽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32]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3]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4]闵大洪.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J],《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
    [35]胡智锋.‘DV新世代’——中国非职业影像运动[J],《中国广影视报》,2003年总第28期.
    [36]彭吉相.‘人人都是影视艺术家’——DV文化:多媒体视象文化的新成员[J],中国广播影视报2003年第26期.
    [37]左伟清刘尚明.‘恶搞’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传播》,2008年02期.
    [38]李要师.娱乐:网络媒介下的‘山寨’的本质[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9]周宗伟.浅析当代青年中‘无厘头’文化的流行[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40]陆玉林、常晶晶.青年流行文化:一种互动分析中的界定[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41]张高云.清楚叙事: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青年文化的变异性考察[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2]王文华.我国DV现象研究及对高校DV创作倾向的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3]方睿彦.DV——自由书写和影像话语[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1卷第3期.
    [44]徐蕾.DV法则:生活比电影更精彩[J],《传媒》,2003年,第1期.
    [45]于丹.热爱视觉:关注中国DV文化发展[J],《中国广播影视报》,2003年总第5期.
    [46]冷冶夫.DV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J],《声屏世界》,2007年5月.
    [47]冷冶夫.警惕DV纪录片“导演现象”[N],《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1日.
    [48]蔡平.从底层开始[N],《中国青年报·冰点》,2002年12月4日.
    [49]吴珊.个人影像从校园发芽[N],《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2日.
    [50]夏冬梅、杜永利.中华青年影像大展颁奖盛典,用嘘声鼓掌[N],《中国青年报》2003年04年15日.
    [51]夏冬梅、杜永利.用嘘声为校园DV鼓掌[N],《中国青年报》,2003年04月15日.
    [52]南方周末编辑部.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N],《南方周末》2008年新年献词,2008年1月3日.
    [53]李宏宇.铁西区:工厂就是主人公[N],《南方周末》,2003年4月17日,C22版.
    [54]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EB],中华传媒网.
    [55] 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年1月.
    [56] CN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2009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