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后形而上学与美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试图立足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探讨美学的可能性。
     “可能性”问题框架决定了,美学既不是一个僵化体系的残骸,也不是彻底的“无”。在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基础上自我生长着的美学,介于这两者之间。形而上学给美学提供了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往复并激活这一“中间地带”思想张力的潜能。但如果对形而上学做“形而上”(抽象、僵化)的理解,以上的构想就根本不可能付诸实施。“后形而上学”破除了对形而上学所做的“形而上”的理解,将形而上学视为西方思想无限自反、一再回归自身根基之批判性的标示;而“后形而上学”恰恰是对这一标示之“标示性”的自觉。这样,以“后形而上学”对西方思想所做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为美学可能性问题提供了本体论保障。
     在本体论基础之上伸展开来的美学学科,并不能彻底将形而上学的思想“债务”一笔勾销。美学在对这笔债务的承认和担当中进行着自我建构。这门学科的自我建构过程,也是承继了形而上学传统的现代性所进行的自我辩白。美学的自我生长,作为现代性的标志性事件,在这种“建构”和“辩白”中,将形而上学的债务以“后形而上学”的方式予以重述。这些债务包括,第一,对整全世界的追求和这一追求的辩证表达。形而上学所预设的非中介的整体世界,美学以对“感性”、“美”、“自由”等所做的辩证表达,赋予其现代性的血肉。第二,近代认识论所提供的理论言说框架,仍然是美学自我表达的基本语法。任何试图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从存在层面、而且从表述层面轻率抛弃的理论,都忽视了美学自我建构的复杂性。第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设定(理式、存在、上帝、主体、语言等等),从“形式化”的外在先天设定,转换为内在精神之“魂”。在“形而上学”已经不具有社会机体凝聚力和意义构型力的现代性中,辩证地表达这种精神性追求,具有为现代性“招魂”的意义。以上“债务”并非仅仅具有消极意义,在建构现代世界方面,它们同样会转化为积极因素。要想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深入形而上学自我批判的内在史中,完整而本质地经历形而上学自啮其心的艰难历程,经受这一历程中重重辩证法的折磨。本研究在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程序中经受了这一过程。
     尼采对形而上学毒害史作出系统诊断,并以“生命”为号召,呼吁对西方思想进行根本性疗救。在疗救的极端处境中,尼采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疗救本身的“形而上学性”。疗救的强烈愿望和疗救自身的毒害性,两厢对照,使尼采自陷绝境。尼采被逼到思想的边缘,也将形而上学带到边缘。这一边缘站位,正是“形而上学”自反性的极端呈露。“生命”成为尼采用以警惕任何一种形而上学迷误的醒目灯塔。尼采以“凡有生命之处,就有美”作为生命美学的总纲。由于“生命”时刻提醒对形而上学的迷误的警惕,生命美学就成为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标示,生命美学也成为对于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经受”。
     海德格尔以“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激活了形而上学中内蕴的自反性。在有可能掉入“无”的“存在”,与定形化的“存在者”之间,用“真理”和“艺术”作诱饵,诱使我们进入美学得以萌生的本体论领域之中。在形而上学自我批判的历史中,海德格尔确认了古希腊意义上的本质性的“美”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美学”的弹性对峙,即,正是在本质性的“美”不再可能的现代性中,“美学”科学诞生了;“美学”既是对本真“美”的回应和保存,又是对它的“遮蔽”和“遗忘”。海德格尔将这一遗忘过程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作了互文性阐发,提示了回归本真美的可能性,要求我们至少对这一“遗忘”本身不再遗忘。这样,海德格尔的美学就是形而上学自反性即“后形而上学”的映照。“存在论差异”既是对形而上学自反本质的揭发和呈现,也是对美学自我生长之可能性的本质确认。海德格尔以形而上学自我嬗递的历史为背景进行的美学发生学探源,天然具有现代性批判的意义。
     通过对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经受”,在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基础上阐发的“美学发生学”,与以鲍姆伽登为标志和开山者的“美学发生学”,形成呼应。参照后一种美学发生学,前一种发生学可以看作是美学的“内史”和“前史”。作为“前史”的“美学发生学”,自觉地与任何一种僵化的美学体系保持距离。把美学保持在“前史”状态中,是一项本质而艰辛的思想任务。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s on the ontological basic of Western metaphysics.
     The question pattern of "possibility" determines, Aesthetics is neither an ossified system nor a thorough "no". It is, on the contrary, an self-developed organism which is somewhere betwixt and between. Metaphysics energizes Aesthetics to move back and forth in between, and in turn, activate western thought as a whole. "Post-metaphysics" eradicate the rigid understanding of metaphysics by interpreting it as a sign of the reflextive western thought, and by means of that, open the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s. "Post-metaphysics", as the self-awareness, self-reflection and self education of the western thought, give birth to Aesthetics on the ontological basic.
     Stretching and developing on the ontological basic of metaphysics, Aesthetics inherits and bears the encumbrances of metaphysics.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Aesthetics is itself a defence of "modernity", which is the lineal heir to metaphysical traditional, and the symbolic event of modernity. In the Constructing and defence process, arguments and encumbrances of metaphysics are reiterated in changed ways. The main reiteration includes:firstly, the pursuit of entirety and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pursuit. The immediate entirety of metaphysics is refreshed by "aesthesis", "beauty" and "freedom" in the modern world. Secondly, the modern epistemological frame is still the basic grammer of the externalization of Aesthetics. Binary opposition cannot be abandoned perfunctorily, at least on the externaliza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 Thirdly, the transcendental configurations (Idea, Sein, God, Subject, Language, etc.) have been transformed from formal stipulations to the essence of western thought. In modernity, when the social cohesion collapsed, and the formative function of significance failed, Aesthetics functions as a spiritualism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encumbrances of metaphysics are not only debts, they can also play as the Resources and odds in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Aesthetics. To accomplish the transform from debts to odds, It is necessary to withstand the Theoretical Torments and pai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taphysical reflections. The study carries on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withstanding.
     Nietzsche probes the history of metaphysical infection, and diagnoses the western in the name of "life" and for life's sake. He appeals to treatment. In the extreme circumstance of treatment, Nietzsche acknowledges the metaphysical trait of the treatment itself. By admitting the metaphysical trait of his treatment, Nietzsche is forced by himself to the edge of thought.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thought, Nietzsche also carries forward the metaphysics to its own edge. The edge is the very exposure of the self-reflection of metaphysics. "Life" is the lighthouse settled by Nietzsche to avoid any kind of metaphysics.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beauty", is the basic creed of Nietzsche's Aesthetics. Nietzsche's "life Aesthetics" is thus the symbol of the possibility of metaphysics and the withstanding of it as well.
     Heidegger activates the intrinsic reflection of metaphysics with the "ontological discrepancy" between "Sein" and "Das Seiende", and induces us to the ontological basic which is between "nothingness" and ossified "Das Seiende" by "truth" and "Arts". Heidegger confirms the confrontation of Greek "beauty" and the modern Aesthetics in the history of Metaphysics. It is just at he modern time, when the Greek "beauty" is impossible, the modern Aesthetics comes into being; Aesthetics is response and preservation of "beauty", as well as the block and forgetting of the latter. The forgetting of "Das Seiende" and that of Greek "beauty" explain each other. Heidegg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s, and appeals us to keep the "ontological discrepancy" in mind, or at least not forget the "forgetting" itself. Thereafter, Heidegger's Aesthetics mirrors the self-reflection of Metaphysics. Heidegger's 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s, is intrinsically a critique of modernity.
     By withstanding the extremely possibility of metaphysics, a covert history of the birth of Aesthetics is revealed. The genetic study of Aesthetics, which begins with Baumgarten, is different and mirrors that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lf-awareness of metaphysics. linked and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the latter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inner history" or "pre-history" of Aesthetics. The "pre-history" of Aesthetics is conscientious of its distance from any rigid system. To maintain Aesthetics in the "pre-history" situation, is a tough and tasking mission of thought.
引文
①参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第四章之“四契机”分析。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37、46、55、73页。
    ①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康德、叔本华、克罗齐、黑格尔,50-70年代是马克思,80-90年代是弗洛伊德、尼采、萨特、海德格尔。
    ②围绕实践美学所形成的热烈讨论,可参见严昭柱、董学文主编《哲学和美学的根基》之附录:《关于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美学和实践存在论美学及文学本体论研究研究论文索引》。(严昭柱、董学文:《哲学和美学的根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绪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礼记·大学》:“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②针对“积淀说”,刘晓波提出质疑,认为“‘积淀说’对美的本质的规定”,“是理性、社会本体论”刘晓波指出“他(李泽厚)认为美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直觉和情感之中有理解和想象,也就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社会的个体,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自由的形式。虽然李泽厚与中国当代的大多数美学家相比,给了感性、个体以更重要的地位,虽然他也承认艺术不只是认识,但是这种差别只是量上的,是五十步笑百步,是形式上的折中。而在根本意义上,李泽厚仍然是重理性轻感性、重社会轻个体。在他那里,人的最后归宿不是感性的解放、个人的自由,而是将感性化于理性之中,个体同化于社会之中…按照李泽厚的积淀说推论,理性、本质、社会是内容,是意味:感性、现象、个体是形式,是表现手段;内容积淀为形式,也就是理性、社会、本质表现为感性、现象、个体,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手段。因此,李泽厚的理论在根本上仍是理性社会主宰论,他的‘积淀’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国化。”(刘晓波:《选择与批判——与李泽厚对话》,上海:上
    ①见W·哈曼:《后现代异端:作为原因的意识》,载格里芬主编,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宗教》,孙慕天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美]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成穷、田作虹译,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①[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刘放桐等编《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④[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④[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⑤[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⑥[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作者序”,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⑦[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⑧[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①[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6-580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6-577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④[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①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③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6页。
    ④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6页。
    ⑤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06页。
    ⑥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⑦张文喜:《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⑧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占典形而上学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⑨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6页。
    ①贺来:《形而上学元意识:一种需要反思的哲学意识》,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②田海平、马英林:《拯救辩证法: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任务》,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③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03期。
    ④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03期。
    ⑤参见曾志的《后形而上学语后现代主义》(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张世远的《形而上学危机与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赵海峰的《拒斥形而上学:后现代文化的发生》(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11期)以及龚群的《从主体哲学到交互主体哲学——后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02期)。
    ①方朝晖:《“西学”在“中学”中的命运:形而上学之例》,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3期。
    ②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批评的批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③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批评的批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墨哲兰:《“把形而上学带到其边缘状态”——重返<林中路>》,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叶秀山:《康德的“批判哲学”与“形而上学”》,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5期。
    ③关于康德“理性”概念所蕴含的思想张力,尤西林《康德“理性”及其现代失落》(参见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一文作了深入而本质的阐发。康德“理性”既限制“知性”又牵引“知性”的特征,使得它“不仅是认识的一种能力(或阶段),而且是一种生存境界,一种主体性或人类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第67页)康德为“理性”赋予的思想张力,与海德格尔作了“无化”处理的“存在”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种“致性”只有从形而上学自我批判的内在精神中才能得到互证式阐发。
    ④竭长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05期。
    ①常健:《反形而上学还是后形而上学》,载《文史哲》2002年第6期。
    ②2002年8月4-5日,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云南大学共同举办的“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这表明,中国思想界已自觉将“形而上学”作为一项思想“课题”来对待了。(详见“中国学术论坛”,网址http://www.FRChina.net)
    ③海德格尔:《尼采》(下)“译后记”,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58-1159页。
    ④这里无暇就以《易》“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形而上”对译metephysical作出评判。
    ①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②关于宗教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思想家并没有取得一致。康德将两者看做在内在精神上一致的并列思想类型;黑格尔试图以辩证法取代宗教,但他的辩证法大厦却被视作“辩证神学”;尼采将基督教看做形而上学“中”的一个典型:海德格尔把存在置于“上帝”之上,认为宗教还只是一种着眼于“存在者”的“实证科学”;等等,但“宗教”和“形而上学”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需要借助另一方才能做出充分的自我阐释,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③同一时期的马克斯·韦伯指出,艺术已经脱离了赖以寄身的宗教,独立出来。因而,审美也越来越取代宗教,为人们提供某种世俗的“救赎”。(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V),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526-529页。)
    ④2006年11月4日,潘知常作客中国学术论坛网聊天室,以“‘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美学的百年迷途!”为题,与网友探讨当代美学走向。详见“跨文化交流网”,网址http://www.transcultures.org/data/detail.php.2006-11-23
    ⑤蔡元培的演讲与著名的韦伯讲座不仅在思想规定性之本质上接近,而且在时代性上接近,甚至在具体时间上也很接近。因而可以说,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韦伯讲座和蔡元培的演讲,立足中西方不同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思想之本质性的呼应。
    ⑥尤西林:《审美的无限境界及其人文本体论意义》,见《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47页。
    ⑦尤西林:《审美的无限境界及其人文本体论意义》,见《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①汤拥华:《西方现象学美学局限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批评的批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③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④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①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1页。
    ②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1页。
    ③刘兴章:《论柏拉图哲学中人的感性存在之放逐》,载《学习与探讨》,2008年第3期。
    ④陆杰荣:《形而上学的“真实”与形而上的“真实”》,载《求实学刊》,2003年第1期。
    ⑤刘旭光:《形而上美学的意义与价值》,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①尼采:《四大谬误》,见《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9-46页。
    ②关于“第三者悖论”,可参拙文《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问题的初步暴露》,载《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参见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章《欧洲虚无主义》
    ②刘旭光:《形而上美学的意义与价值》,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③如果将美学置于18世纪理性化时代以来的欧洲自由精神的主脉中,看做欧洲精神的必需,则我们有理由对有别于理论美学的一切实用性美学暂不作评论。这种实用美学虽然并非不能看做技术理性的必需因而属于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但却因其非辨证的技术性表达而无权享有理论的位置。
    ①阿尔都塞“传唤理论”,可参见《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法)阿尔都塞著,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P361-372。
    ①倭铿:《道德与艺术—生活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1997年,北京:学林出版社,第344页。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4页
    ①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现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3-4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克服》,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9页。
    ②转引自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第300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②尼采的这一看法与海德格尔将现代科技视为形而上学极端化的看法不谋而合。
    ①[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5页。
    ②[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3页。
    ③[德]石里克:《哲学的未来》,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第16页。
    ④[美]卡尔纳普:《科学的世界概念:维也纳学派》,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46-447页。
    ⑤参见《技术的追问》、《科学与沉思》(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⑥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78年,导言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9页。
    ②“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可以看做是感性精致化的突出形式,这种对感性自身的过分文饰恰恰使人们丧失了感性的鲜活性。
    ①参见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十章“横向理性”
    ②同上,第442页。
    ③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38-440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52页。
    ②[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2-33页。
    ③尼采在柏拉图主义中发现的“高贵的谎言”、真理与生命的两难选择、智慧树与生命树的抉择、雅典与耶路撒冷的对立)
    ④[英]柯拉科夫斯基:《形而上学的恐怖》,唐少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①诺瓦利斯:《诺瓦利斯选集》(Aufbau Verlag1983年版),转引自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41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9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9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克服》,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91-70页。
    ②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4页。
    ③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克服》,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1页。
    ①参见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13节西方美学史上的六个事实。
    ②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的故事来自于《圣经》旧约全书中创世纪的第11章。故事讲述的是天地万物创造之初,天下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的。人们在往东迁移的时候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以传扬他们的名,免得人们分散在各地。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人们从那里分散到各地,人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人们分散在各地,所以那城名就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①“每一种本质性的思想都毋庸置疑地贯穿于一切拥护者和反对者。”参见《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10页。
    ②黑格尔对于康德“理性”的著名批判,可以看做这一冲动的典型表达。
    ③[德]施密特:《现代与柏拉图》“序言”,郑辟瑞、朱清华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①套用海德格尔的话,我们是将我们的思想作为“图像”了。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③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扭螺丝的工人这一隐喻所刻画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所论述的,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受到压制,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最终溺陷于生活碎片中而失去完整世界。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①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418页。
    ②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433页。
    ③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433页。
    ①想想叔本华、尼采对生命的隆重设定。
    ②[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页。
    ①[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①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上海:学林出版社,第2-3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④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166页。
    ⑤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166页。
    ⑥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166页。
    ①自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第166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7-128页。
    ③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④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53页。
    ①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61-162页。
    ②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
    ③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
    ④[法]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⑤[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⑥[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⑦参见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①[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②[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③[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④[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①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①在笔者看来,颜翔林著《后形而上学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正是对“后形而上学”的非辩证性误用。
    ②参见刘旭光:《形而上美学的意义与价值》,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①[德]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②关于这一区分,可参见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59页。
    ①[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
    ②[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
    ③[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8页。
    ②陈越:《哲学与政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0页。
    ③陈越:《哲学与政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1-367页。
    ④陈越:《哲学与政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①[德]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7页。
    ②见拙文《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性的初步暴露》,载《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212页。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212页。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8页。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21页。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57页。
    ④[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58页。
    ⑤[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61页。
    ⑥[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61页。
    ⑦[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82页。
    ⑧[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83页。
    ⑨[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第484页。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85页。
    ②[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导言,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页。
    ③[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导言,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页。
    ④[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导言”,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页。
    ⑤《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4页。
    ⑥参见《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以及《海德格尔选集》第111-120页,第40、41节等。
    ⑦《时间概念史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47页。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发挥了海德格尔的此在与时间的本质关联。(“时间就是此在。”参见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71-274页,第75-282页。)
    ①石敏敏:《普罗提诺的“是”的形而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8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之Ⅰ《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②[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5页。
    ③[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2-123页。海德格尔在“分裂”后加注:1931年第三版:存在学差异。1949年第五版:作为“存在”的无。
    ①[法]让-吕克·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03页。
    ②[法]让-吕克·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26页。
    ③[法]让-吕克·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05页。
    ④参见《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第一部分第三章。
    ⑤参见《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时间概念史导论》、存在与时间》等文献。
    ⑥[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9页。
    ①马丁·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北京:商务书馆,2009页。
    ②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页。
    ①[德国]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德国]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德国]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①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3页。
    ②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3页。
    ①《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见《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54页。
    ②《形而上学中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7页。
    ③《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7页。
    ①本质[essentia]与实存[existentia]的区分支撑着一切形而上学。(参见《尼采》第十章《回忆到形而上学中去》。)
    ②《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7页。
    ③《所思·道路》,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63页。
    ①《所思·道路》,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63页。
    ②《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3页。
    ③海德格尔对于“思想”有着不同于“精确性”的另外的要求。
    ④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6-208页。
    ①海德格尔:《尼采》第十章《回忆到形而上学中去》,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见《路标》,第374-377页。
    ③《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④《黑格尔的经验概念》,见《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⑤《词语》,见《在通往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5页。
    ①参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见《演讲与论文集》。
    ②《什么召唤思?》,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213页。
    ③《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825页。
    ④《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1247页。
    ⑤海德格尔谈到了,“澄明”所允诺的“思想和存在以及它们的互为互与的在场”见《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1255页。
    ⑥《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244页。
    ①[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8-609页。
    ②海德格尔直接以“尼采”标示尼采思想的“实事”,见《尼采》之“前言”,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页。
    ①[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②[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2页。
    ③萨弗兰斯基在《尼采思想传记》第十五章中勾勒出的“尼采影响史”显示出,尼采思想深层规范着20世纪以来的思想主流,其影响之深广远未受到充分领会。(参见[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5-409页。)
    ④[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断裂》第一部第四章,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①[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①[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②[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③[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3页。
    ①[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4页。
    ②[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4页。
    ③[德]尼采:《偶性的黄昏——或怎样同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2页。
    ①禁欲主义的僧侣开出的三种药方:“生命力的全面窒息”、“机械活动”、“微不足道的快乐”。(参见[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93-95页。)
    ②参见[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序言·二”(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中白发老人的话,尼采是带着“自己”的灰上山的,但这自己的“灰”正是西方思想两千名年的“馈赠”。
    ③[德]尼采:《看哪这人:尼采自述》之《悲剧的诞生》,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④[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①[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②[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③普罗透斯Proteus是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Poseidon的仆人,被视为能预言的、但由于其形态的多样性又总是难以捉摸的老海神。
    ④[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⑤[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之“幻觉与谜团”,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⑥参见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下)”,第二节“瓦格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⑦[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锺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3页。
    ⑧[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①[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②[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③[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④[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①[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7页。
    ②[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③[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④[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①[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注3。
    ②[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③[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40页。
    ④[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⑤[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⑥[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⑦[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⑧[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⑨[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⑩[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①[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①《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46-650页。
    ②[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①[德]F.W.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89页。
    ②[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94页。
    ③[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④[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95页。
    ⑤[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⑥[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20页。
    ⑦[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另见《漫游者及其影子》第14节。
    ①《道德之谱系》第三部分,转引自[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 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②[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③[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①[德]尼采:《曙光》之《前言》3,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①[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42-45页,第54-57页。
    ②尼采:“《联邦报》的一位瑞士编辑……竟然这样理解我的著作的意义:我想用它废除一切正派的情感。”(参见[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1页。)
    ③[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1页。
    ④“奥,阿里阿德涅,你本身就是迷宫:人们再也摆脱不了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25页。
    ①《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8页。
    ②《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8页。
    ①[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3页。
    ②[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9页。
    ③《敌基督者·前言》,刘小枫译,转引自张文涛:《尼采六论——哲学与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②[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③[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105页。
    ④[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84页。
    ①[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上),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②[德]尼采:《偶像的黄错——或怎样用锺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9-30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8页。
    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02页。
    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80页。
    ③[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0页、第388页。
    ④[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0页、第559页。
    ⑤[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24页。
    ⑥[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45页。
    ⑦[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45页。
    ⑧[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33页。
    ⑨[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3页。
    ⑩[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3页。
    ①尼采自己倒是追究过,他将道德这个“先验”问题转换为“人在什么条件下为自身构造善与恶的价值判断”,并“对价值的价值提出疑问”。(参见[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之《前言》,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7-148页。
    ③参见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编第四章“作为我们时代的哲学家和永恒的哲学家的尼采”。
    ④[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6页。
    ①“惟当你们把我全部否弃时,我才意愿回到你们身边。”(参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赠予的德性”第3节,第92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6-147页。
    ④[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1页。
    ⑤[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63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1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④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315页。
    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62页。
    ②“它(山上的树)越是想长到高处和光明处,它的根就越是力求扎入土里,扎到幽暗的深处,——深入到恶里去。”(参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山上的树》,孙周兴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①《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查拉图斯特拉的演讲”,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22页
    ①转引自[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①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33、1037页。
    ②吉尔·德勒兹:“尼采的生活就像一个游牧者,他沦落为幻影,在不停地迁徙。
    ①[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93-96页。
    ②[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③[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①[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之《前言》一,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②[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之《前言》一,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①不能忘了尼采对于苏格拉底以降的哲学家道德作为“堂吉诃德式行径”的评判。(参见[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45页。)
    ②《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6页;另见[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79页。
    ①关于“属地”可参见康德关于哲学“领地”的论述。(参见《判断力批判·导言》之Ⅱ“一般哲学的领地”,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10页)。
    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4页。
    ③参见《论道德的谱系》中关于道德起源于“非道德”的探讨。
    ①正如海德格尔就自己与“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却不在”这一问题遭遇那样。见《形而上学导论》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①[德]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30页。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7页。
    ①[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128页。
    ①参见《尼采思想传记》第二章(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德]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③[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2页。
    ①[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②《尼采与哲学》之二《能动与反动》,参见[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舞曲》,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
    ①《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查拉图斯特拉之序言·二》:“什么也不要给人类……你宁可取走他们一点负担,与他们一起担着——这样对他们最有好处了:只要你乐于这样做”。([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②尼采以“对跖点”来概括他与瓦格纳的关系。他们两人都围绕生命之困厄展开理论,但是瓦格纳所充分展示开的柏拉图主义疗法,与尼采本人的正视困厄、激化病情的疗法恰恰形成对比。(参见《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之《我们是对跖人》,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这种同源而对立的关系,可以借用来阐明在尼采思想中“痛苦”和“创造”两者围绕“生命”形成的相生相对关系。)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3页。
    ①《艺术的形而上学》,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①转引自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61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崇高者》,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崇高者》,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②对高贵者的赞扬,尼采更多的是借助于更富“动感”的登高隐喻。(参见[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崇高者》,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无瑕的知识》,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流氓痞子》,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第四部《蜜之祭品》,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4-305页。
    ④[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第四部《蜜之祭品》,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5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②“大耳朵”之喻,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救赎》,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8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山上的树》,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④《善恶之彼岸》128条。(参见《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①尼采拨弄语言,只是在它挡住了自己投向生命的目光时才顺手翻检一下。同样不可将尼采哲学中的“解释学”因素过分夸大,尼采的“完全没有道德的现象,而只有对现象的一个道德的解释”这句话(《善恶之彼岸》108条),常被好心的解释学家解释成一个解释学信条,甚至教条。这句话中的“解释学”因素必需受到限制。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于任何一种理论形态的“学”说中,而是始终心系“生命”。
    ①当查拉图斯特拉以为那些高等人已经忘却形而上学之恩怨,成为真正的“痊愈者”,从而心怀欢喜时,却闻到了“芬芳的烟雾和熏香”,原来,这些高等人又将那头驴子当成神来崇拜了,还念着“虔诚而奇特的连悼文”。(参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之《唤醒》,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402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之《退职的》,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6页。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读与写》,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②[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读与写》,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山上的树》,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①[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67页。
    ①[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67页。
    ②[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2页。
    ③《快乐的科学》之《第二版前言》,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43页。
    ④[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25页。
    ①《快乐的科学》之《第二版前言》,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②海德格尔语。(参见《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③[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自我克服》,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④“根本上我只爱生命——而且说真的,当我恨生命时我爱之最甚。”(参见[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舞曲》,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⑤[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之《读与写》,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第43-44页。
    ①尼采《全集》KSA版,第11卷,216页,手稿26[254],1884年夏至秋,转引自《尼采遗稿选》,君特·沃尔法特编,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注①”。
    ②尼采《全集》KSA版,第5卷,第208页。
    ③尼采《全集》KSA版,第5卷,第22页。
    ④从“我要”的意志到“权力意志”的逻辑关系,”可参见《编者后记——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爱恩的两张脸》,君特·沃尔法特编《尼采遗稿选》,虞龙发译,第229-239页。
    ①参见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遗稿选》,君特·沃尔法特编,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87页“页下注”
    ①[德]尼采:《旧牌与新牌》,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①[德]尼采:《曙光》168节,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②[德]尼采:《曙光》168节,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③[德]尼采:《曙光》168节,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①[德]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55页。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58页。
    ③随着政治哲学的当代勃兴,“公正”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政治哲学的整体论域中探讨“公正”,远非本文所能。(参见[德]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56页。)就美学的“公正”而言,当代哲人阿多诺的探讨值得注意。阿多诺认为,只有在美学中,公正才能够被完整地表述。在政治中,公正概念是无以实现的。政治公正导致差异的消失,而美学认识到并公正地对待差异。(参见阿多诺:《否定辩证法》,转引自[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0页。)如果“非同一性”思想不致僵化为“非同一性”教条(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无所立足、不断迁移的能指游戏,正是把“非同一性”教条化所致),即成为尼采所批判的“犬儒主义形而上学”,则对于美学公正优先性的论证,是稳妥可信的。)
    ①[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之《舞曲》,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②[德]尼采:《曙光》47节,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关于“两院制”,可参见萨夫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第十章。萨夫兰斯基尝试解释,尼采在面 对“狂热的、有活力”的生命进程与知识学的确定性时,试图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把握。但尼采最终采用的,是以现象学方式面对两者。(参见[德]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9-236页。)
    ①《艺术与生命》,见《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德语国家美学文选》(增补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023页。
    ②《艺术与生命》,见《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德语国家美学文选》(增补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023页。
    ①节选自“自由鸟”王子之歌14。(《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3-416页。)
    ①《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83-884页。
    ①《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47-648页。
    ②《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48页。
    ③《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49页。
    ④《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0页
    ①《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2页。
    ②《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3页。
    ③孙周兴译为“促逼”。(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页。)
    ④《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6-658页。
    ⑤《符号》,见《思的经验》,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
    ⑥《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60页。
    ①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6页。
    ①《形而上学的存在-神学-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4页。
    ②《形而上学的存在-神学-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6页。
    ③《形而上学的存在-神学-逻辑学机制》,见《形而上学的存在-冲学-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26-827页。
    ④《语言》,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18页;《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7页。
    ⑤《语言》,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①《什么是哲学》,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596页。
    ②《什么是哲学》,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03-605页。
    ①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还有所谓“真理的本质”和“本质的真理”(见《真理的本质》);另有“语言的本质”和“本质的语言”(参见《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7页)。
    ①《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1页。
    ②《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652页。
    ①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169页。
    ①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7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之《Ⅱ·追溯“在”这个词的语法和语源》绝不可仅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做是对“在”的语源分析,对这一“词”的分析直接关系着“存在”这个“物”的内在结构。
    ②海德格尔:《给理查森的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78页。
    ③海德格尔的不同却连贯的形象,与尼采形而上学批判中的一连串侧影形成有趣的对照。(可参见本论文尼采部分之“第四节、回旋舞曲,或,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周旋”。)
    ①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①《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4-35页。
    ②《现象学之基本问题·导论》,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4页注①。
    ③《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67页。
    ①《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4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4页。
    ③《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①《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27页。
    ②《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59-260页。
    ①《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67页。
    ②《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56-257页。
    ③《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57页。
    ④《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62页。
    ①《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62页。
    ①《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页。
    ①《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页。
    ②《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页。
    ③《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3页。
    ①《<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论》,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0-451页。
    ②《<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论》,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0-451页。
    ③《<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论》,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0-451页。
    ④《艺术作品的本源》,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003页。
    ①《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29页。
    ②《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4页。
    ③《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3页。
    ④《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5-36页。
    ⑤《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6页。
    ⑥《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6页。
    ①《<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34页。这种态度与康德的形而上学奠基迥然有别。
    ②“从存在者向存在看,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超越。”见《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65页。
    ③另译“本有”等,相关讨论见孙周兴:《大道与本有:再论海德格尔的Ereignis之思》,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57-259页。
    ④《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8页。
    ①《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34页。
    ②《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5页。当代学人倪梁康以“零与形而上学”为题进行的思考,具有“形而上学揭秘”的意义。见参见倪梁康:《零与形而上学 从数学、佛学、道学到现象学的有无之思》,载《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四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1-189页。
    ①“超越线”就是“关于线”,语词解释见《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5页,译注①。
    ②《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6页。
    ③“线”之不可跨越,可以借助于几何学上对于线的规定来理解。“线”没有宽度,但却不是“无穷窄即使跨越过它,在跨过之前和跨过之后,跨越者依然处在同样的地方。但对于几何学的“线”的借用,仅止于此。因为即使是几何学,依然是一门表象性思维支配着的科学,依然是着眼于存在者的。海德格尔谈到几何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④《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7页。
    ⑤《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87页。
    ①《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87页。
    ②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之《Ⅰ.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6页。
    ①《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0页。
    ②《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96页。
    ③《存在与时间》第六节《解构存在论历史的任务》,这项工作原计划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二部来进行,但第二部并没有写出,因而,似乎这项工作就搁浅了。实际并非如此,在一部书的一部分里没有进行的工作,海德格尔毕生进行的“存在之思”,证明了这项工作的彻底性。
    ④《存在与时间》第六节《解构存在论历史的任务》,陈嘉映 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6页。
    ①《无蔽》,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92页。海德格尔从赫拉克利特的箴言“人们如何能在永远不灭的东西面前隐蔽自身?”中听到了“持续涌现者”。
    ②“经验”这个词“乃是表示存在者之存在的名称”,“经验乃是存在。”(《黑格尔的经验概念》,见《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第218页。)
    ③《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24页。
    ④《语言的本质》:“在语言上获得一种经验。”(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①《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8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2-173页。
    ③《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68页。
    ①《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9页。
    ②《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9页。
    ③《面向存在问题》,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9页。
    ①《命运》,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9页。
    ②《尼采》第三章第7节《作为“逻辑学”的西方形而上学》。(参见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15页。)
    ①《物·后记》,见《演讲与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93页。
    ①(《诗人何为?》,《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P281-283)
    ②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页。
    ①《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6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6页。
    ③《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8页。
    ④《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8页。
    ⑤《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5-199页。
    ⑥《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8-149页。
    ①《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5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8页。
    ③《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8页。
    ④《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9页。
    ⑤《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3页。
    ⑥《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3页。
    ⑦《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3页。
    ①《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2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6页。
    ③《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9页。
    ④《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9页。
    ⑤《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9-180页。
    ①《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9页。
    ②《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0页。
    ③《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1-212页。
    ④《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1页。
    ⑤《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1页。
    ⑥《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7页。
    ⑦《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8页。
    ⑧《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9页。
    ⑨《语言的本质》,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0页。
    ①参见《尼采》之第一章第8节:“作为情绪、激情和感情的意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45-57页。
    ①参见《尼采》第五章第28节:“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和人的本性”。(《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3页。)
    ②参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③对文化“异乡人”(stranger)的分析,可参见[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第二章“矛盾性的社会建构”。(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3-84页。
    ②《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0页。
    ③《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0页。
    ①第四个事实。《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1页。
    ②《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3页。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4页。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2页。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4页。
    ②《尼采》第一章第13节在回顾西方美学史上的六个基本事实之前,首先在现代学科中勾勒出“体系”对于美学的规定和约束.
    ③《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96页。
    ①汉译本六页半。(《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2-99页。)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7页。
    ①《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2-123页。
    ②《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7页。
    ③《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8页。
    ①《现象学与神学》,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②《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中国当代美学从萨特热转向海德格尔热,正是以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信条来阐释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被抛”。上世纪80年代思想新启蒙的语境赋予这种阐释以权威性,并以萨特化了的此在之被抛作为“主体性”的萌生之源。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5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导论》之第二章第七节:探索工作的现象学方法,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2 48页
    ①海德格尔:《赫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二版“前言” 种接受,又是一种深化的超越’”。([美]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论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1页。)
    ①“伟大的思想家们会在一句突然附加的从句中道出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且点到为止……它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像照在旷野百合和庭院玫瑰的寂静之华丽中的晨光一般。”([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73页。)在论述谢林的自由论时,海德格尔特意引尼采为同调,挑明尼采与谢林的“沉默”的哲学深义。在尼采《朝霞》的一本赠送样书中有这样的诗句:“谁有朝须报知许多,/也就向自己内心作许多沉默。/谁有朝须点燃闪电,/就必须长期是云。”([德]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表达“永恒轮回”学说的方式本身就是“问题”。见《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16页。
    ③参见[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3页;海德格尔:《同一律》,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④参见[德]尼采:《曙光》,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175节: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科学与沉思》。
    ①“没有人在心灵和宇宙中寻找那种不可动摇的确定性之难以理解的圣杯”。([英]莱斯泽克·柯拉柯夫斯基:《形而上学的恐怖》,唐少杰、左言新、赵翔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页,第74页。)
    ②[德]吕迪格尔·萨夫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十五章,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9页。
    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34页。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34页。
    ③[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36页。
    ④[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37页。
    ①参见[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三章,第8-9节。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32页。尼采是否只是在“反超越”的意义上使生命“从自身而来并且进入自身”呢?如果海德格尔如此来理解尼采的生命规定性,那么生命如何可能调动起形而上学的真理在“保存”方面的秘密呢?与海德格尔的判断不同,我们在尼采的生命规定性中看到的,是借着生命的矛盾性在形而上学的“内在”与“超越”之间激发出的紧张关系,见“多重紧张驱动着的生命之轮:或,生命美学的动力结构分析”
    ①参见《尼采》第一章第25节“对感性的新解释以及艺术与真理之间的激烈分裂”。([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3页。)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37页。
    ③[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37页。
    ④参见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史导论》第二章第九节“对‘现象学’这一名称的阐明”。(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⑤参见[德]海德格尔:《尼采》(上)第一章第25节“对感性的新解释以及艺术与真理之间的激烈分裂”。([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3页。)
    ⑥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1页。
    ⑦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2页。
    ⑧[德]君特·沃尔法特:《尼采遗稿选》,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尼采》第一章第25节“对感性的新解释以及艺术与真理之间的激烈分裂”。([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3页。)
    ②[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38页。
    ③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生命美学标示出生命勃发之力,因而是“伟大的”;但在尼采那里,“强力意志’只是其多重形而上学面具之一,崇高并非仅仅来自强力意志,还来自与多形态形而上学周旋以后对生命的无条件肯定。因此可以说,海德格尔还没有将尼采“生命”之悖论性置于应有的高度;甚至可以说,超越生命的所有悖论,才达到了尼采本人的高度。
    ①参见《尼采》第一章第十三节《美学史上的六个基本事实》。([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6页。)
    ②见拙文《海德格尔论美学之可能性》,载《晋阳学刊》2010年第6期。
    ①[美]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论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99页
    ②鲍姆伽登:《美学》,见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③鲍姆伽登:《美学》,见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④见拙文《感性问题之于美学的启示与意义》,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⑤这里甚至谈不上二元构架,因为只有当“不清晰的认识”具有“清晰”的潜能时,才具有意义。因而,这里实际上是“清晰性认识”的“一元叙事”。(鲍姆伽登:《美学》,见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 5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9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9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9页。
    ④“(尼采)在三个方面根本改变了审美化。第一,他表明现实整个地(而不仅仅是它的先验结构)是被‘造就’的:事实总是‘与事实有关的’。第二,现实的产生是通过虚构的方式进行的:凭借直觉、基本意象、主导隐喻、幻想等等形式发生的。第三,他冲破了单一和普遍世界的界限:如果说现实是生产的结果,那么变化着的世界的出现,也必须得到认真的考虑。”([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0页。)
    ⑤[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页,第576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页,第583页。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页,第593页。
    ③艾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②参见Scienza nuova (P52)而詹姆斯·哈里斯命名为“文雅的”艺术(Three Treatises,1744,p.25)。
    ①勒内·笛卡尔:《开场白》(Praeambula),载于《哲学著作》(Oeuvre-sphilosophiques)第1卷,F.阿尔基埃编,巴黎:加尼埃出版社,1963年,第45页。(转引自[法]雅克·施兰格等:《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徐友渔编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页。)甚至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序言中也表达了一种戴着面具宣教的必要性。女神对巴门尼德说:“……你应该懂得所有的事物和真理的真实核心,真理像舆论那样使人信服,尽管这些真理是骗人的……在思想上注视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思想使这些东西确实存在。”(同上,第3页。)
    ②如果没有将这些“坚硬”的思想家之思想的“坚硬性”摆在明处,我很怀疑用“诗人哲学家”来概括他们的合理性。当然,这一质疑并不具体针对某一著作或某一理论家。
    ③见拙文《感性问题之于美学的启示与意义》,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①转引自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②在资本主义与先锋派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曾不断地分析和确认,资本主义启动的怀疑甚至破坏力量鼓励艺术家拒绝信赖陈规,不断试验新的表达方法、风格和材料。(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17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页。
    ②所谓“消灭”艺术,当然是一种夸张性表述,准确说,是美学即艺术哲学自觉将“艺术”的危机摆在其理论前台。“历史地来看,黑格尔的确不是发现艺术在近代面临困难的第一个哲学家和美学家,在他之前和与他同时,其他人同样也看到和讨论到这一问题。但是黑格尔第一个对问题作了深刻而多方面的分析和讨论。由于这一点,他才有可能成为上世纪、特别是本世纪形成他的论点的影响史,使得他的论点在今天成为对他的美学进行研究的第一个问题,而就其内在意义来说,他的论点所涉及的事实也是当代西方美学和艺术的第一个问题,因为这是艺术本身兴衰和存亡的问题,是试图建立当代哲学美学的可能性和困难的问题。”(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一段问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序第1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5页、第132页。
    ②关于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和泛神论的关系,可参见[加拿大]查尔斯·泰勒《黑格尔》第一章《新纪元的目标》(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①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笛卡尔、康德建构主体——拉康、德里达解构主体;康德确定最高理性——尼采拆解理性;德国古典哲学确定主体生的“新大陆”——后现代主义自我放逐于“游牧思想”和“语言游戏”中··
    ①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3页。
    ②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页。
    ③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9页。
    ④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9页。
    ⑤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509页
    ⑥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5页。
    ⑦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页。
    ①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5页。
    ②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5页。
    ③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5页。
    ④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6页。
    ⑤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6页。
    ①“对历史的思辨辩证法的规定恰恰导致了这样一点,即:黑格尔始终受到阻碍,未能把[A λ η θ ε τ α]无蔽及其运作专门当做思想之实事来考察,而且这正是在那种把‘纯粹真理王国’规定为哲学的‘目标’的哲学中发生的事情。因为,当黑格尔把存在理解为无规定的直接的东西时,他就把存在经验为由规定着和理解着的主体所设定起来的东西了。因此,他就可能使希腊意义上的存在即ε σ τ ι ν无法从那种与主体的关联中脱身,并且可能把存在释放到主体的本己本质之中。”(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7页。)
    ②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页。
    ③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页。
    ④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6页。
    ⑤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21页。
    ①“(黑格尔的)完成仅仅作为哲学史的整个进程而存在(ist),在此进程中,开端与完成一样本质性地保持着:黑格尔与希腊人。”(参见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08页。)
    ②当代学人张志扬以“偶在论”标示出西方思想之终结与开端的一体性。参见张志扬:《日本学人之鉴——海德格尔忧虑东方艺术与西方概念相遇》(哲学网:http//www.zhexue.com.cn/html/philosophy/west.)张氏以“偶在论”对西方哲学的规整是以探寻中国思想的源点为问题意识的,参见张志扬的《西学中的夜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偶在论的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偶在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以及《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在绝对与虚无之 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①见拙文《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性的初步暴露》,载《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①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②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③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④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⑤鲍姆伽登:《美学》,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⑥[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9页。
    ⑦见拙文《感性确定性之于美学的启示和意义》,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⑧[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39页。
    ⑨[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39页。
    ⑩[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路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0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页注①。(下划线为引者所加。)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页。(下划线为作者所加。)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406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④《美学》,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86页。
    ⑤《美学》,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88页。
    ⑥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89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②《美学》,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86页。
    ①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17页
    ①“因果论。这种‘相互关系’始终还需要解释:‘自然规律’就是一种解释”。见[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49页。
    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3页。分别见海德格尔和尼采部分的论述。
    ③[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50页。
    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52页。
    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4页。
    ③刘小枫:《德语美学文选·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海德格尔:艺术是“最可透视”的。(参见[德]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反形而上学”的谱系,可参见[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8页。
    ②孔德:《实证哲学教程》,转引自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1页。
    ①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②在当代最“潮”的计算机科学中,不规则、不确定的“云计算”向确定性代表的“钟”的思维的挑战以及二者以笛卡尔主义为根基的深层一致性,已经为思想界所把握。见段永朝《瞄准笛卡尔:信息技术思想困境的根源——云计算的“台词”与“潜台词”》,载《读书》2011年第2期,第70-80页。
    ①《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②[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译者前言第12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3-50页。
    ④转引自郑召利:《现代性重建与理性重建》,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第47页。
    ⑤他指出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和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都对科学作了彻底的自我反思,但却受到实证主义的束缚,所以没有能够实现他们自己所开创的克服实证主义的可能性。“皮尔士和狄尔泰都触及到了认识的兴趣基础。但都没有对这种基础本身加以反思。他们未能形成指导认识的兴趣的概念,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所追求的东西。"(J. Habermas, Erkenntnis und Interesse, Ffm.:Suhrkamp 1991, S.244转引自[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译者前言第11页。)
    ⑥“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他所谓的社会合理化过程——实际上,是 有目的合理行为的制度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管理体制中——可以被理解成复杂的合理性制度具体化的进展。”(参见《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 段怀清译,严锋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①参见《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之《理性辩证法》中关于“批判理论”的三个缺点的论述(第46页)。面对荷内思的设问“修正批判理论缺陷的方法便是接受一种建立在语言学理论之上的交往理斛的概念?”时,哈贝马斯作出肯定的回答。(同上,第48页)
    ②《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严锋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0页。
    ③《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严锋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④“合理性很少涉及知识的内容,而主要是涉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如何获得和运用知识。”就是说,“合理性概念仅涉及所描述知识的运用”。(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⑤《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严锋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46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0-41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④[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⑤[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⑥[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⑦当然,哈贝马斯只需指出“画蛇”于其上的现代祛魅世界的背景,就能证明交往理性的合法性了。兹不详述。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④[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⑤[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 50页。
    ①“交往理性的提出意味着现代性已经超出了传统形而上学语境,形而上学不再寄身于理性的逻各斯中,而只能在日常行为的合理性中获得支撑,日常实践与交往是后形而上学的安身之所。交往理性的提出实现了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向多维理性观的转向。”(参见车玉玲《现代性视阈下的后形而上学》,载《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81页。)类似这样的以“后形而上学”彻底清扫掉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很有市场的,但却是似是而非的。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9-33页。
    ③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lated by E. B. Ashton, New Yor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3, p.385.
    ①[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②[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③[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④[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①[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②[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③[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④[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5页。
    ⑤[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5页。
    ⑥[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P306)
    ⑦[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⑧[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7页。
    ①[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②[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③[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7页。
    ④[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⑤[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⑥[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10页。
    ①[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②[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出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见《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10页。
    ①《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编译后记”,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74页。
    ①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Blackwell,1958.
    ② Hilary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③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42页。
    ④[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⑤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①W·哈曼:《后现代异端:作为原因的意识》,载格里芬主编,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②[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宗教》,孙慕天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③[美]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成穷、田作虹译,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④参见杨足仪的《关于第三种形而上学》(载《全国新书目》2008年13期),以及车玉玲的《现代性视阈下的后形而上学》,载《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80-85页。
    ①参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38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9-33页。
    ③尼采:《查拉图斯持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①参见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性》,台北: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第169页。
    ②(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6页。
    ③ Jurgen Habermas, Modernity-An lncomplete Project, Seattle, Washington:Bay Press,1995, p.8.
    ①Jurgen Habermas, 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 Seattle, Washington:Bay Press,1995, p.8-9.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①郭军、曹雷雨:《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2页。
    ①王德胜将“消解耐心和信心”作为伸张“感性意义”的嘹亮号角。他是在“日常生活美学”论域内揭示感性的积极意义时,对思想家的“耐心和信心”表态的:“感性本身作为人的日常生活意义表象又具有了一种‘反构造性’,它直接与人的身体感觉相对应并且不断激化人的身体感受的敏锐性,从而进一步瓦解了人对意义构造的持久期待,也消解了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实现深刻性判断的耐心和信心。”并且认为,“在‘日常生活美学’的阐释指向上,取消意义构造的艰苦努力、不断趋于事实本身而非深度理性,最终使得美学本身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感性陈述也变得流畅起来。”(参见《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实际上,如果没有在“对意义构造的持久期待”中经受思想的“艰苦努力”,试图轻松“取消”“意义构造的艰苦努力”,所趋向的“事实本身”固然是“非深度理性”的,但却绝非“流畅”的,而是“流俗”的。王氏“太轻松”(想想查拉图斯特拉对侏儒的批评,见尼采部分的论述)地看待思想自我克服的过程,而没有对“反构造性”做海德格尔现象学式的理解。海德格尔是用现象学的生成过程来克服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框架的,个中艰辛正是思想的“艰苦努力”。
    ②思想与其“领地”的本质性关联,康德做出了最精到的分析,见《判断力批判》导言Ⅱ“一般哲学的领地”。(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10页。)
    ③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善恶之彼岸》前言,一,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①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97-102页。
    ①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载《学术月刊》2010年1月,P102。
    ②李泽厚:《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见《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463页。
    ③朱光潜:《劳动生产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83页。
    ④蔡仪:《论朱光潜美学的实践观点》,见《美学论著初稿》(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813页。
    ①蔡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探》(下),载《文艺研究》1982年4期。
    ②蔡仪:《论朱光潜美学的实践观点》,见《美学论著初稿》(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817-818页。
    ③刘刚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④蒋孔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见《美在创造中》,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
    ⑤杨恩寰:《评美学研究中的几种实践观点》,载《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⑥刘晓波:《选择与批判——与李泽厚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⑦李泽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载《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⑧参见潘知常:《实践美学的本休论之误》(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03期),以及《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衡网”)。
    ⑨参见杨春时:《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03期),以及《走向“后实践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⑩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野》,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①《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载“学衡网”。
    ②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①薛富兴:《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9页。
    ②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
    ③颜翔林:《一种思维转向:怀疑论美学》,载《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颜翔林:《怀疑论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莫其逊:《元美学引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邓晓芒、易中天1989年出版的《走出美学的迷惘》于10年后易名为《蓝与黄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再出修订版,该著第五章提出“新实践美学论纲”。另见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张玉能:《人的自身生产与审美和艺术》,载《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4期)。
    ⑥吴炫:《否定主义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颜翔林:《后形而上学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⑧王一川:《修辞论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有关“后理论”,可参拙文《文学和理论:“后理论”语境中的相关性》,载《汕头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③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
    ⑤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4页。
    ⑥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⑦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⑧主观派:高尔泰、吕荧;客观派:蔡仪;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客观社会派:李泽厚。四派划分依据蒋孔阳的《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参见《蒋孔阳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63页。
    ①有关中国固有思想资源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对比研究,恕本文不能提供哪怕是线索性的思路。杨国荣著《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是在中西哲学比较视野中思考形而上学问题的代表。
    ②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陈伯海:《“肉身”也能“证道”——论审美活动中的身心关系》,载《文史哲》,2010年05期。
    ②“(人的身体)在经历了一千年的清教传统之后,对它作为身体和性解放符号的‘重新发现’,它在广告、时尚、大众文化中的完全出场……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见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如果“身体”能够“彻底取代”“灵魂”,并且成为“救赎物品”,则“身体”就是马尔库塞“新感性”的别名,是革命的新号角;而作为“救赎物品”,“身体”更是充当了形而上学“超越叙事”中的“辩证中介”,并在对其“中介性”的自觉中牢牢执守着形而上学的经典任务。海德格尔批评尼采在颠倒了形而上学的等级制度以后却依然执守着形而上学等级制度,那么波德里亚这里的“身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果如斯言,这是在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后对它的第几次“拟仿”呢?
    ③张再林,李军学:《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蕴涵与特征》载《河北学刊》2010年02期;赵晓红,康孝云:《魏晋士人的身体美学与隐喻》,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方英敏:《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身体美学阐释》,载《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④曾繁仁:《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与未来发展》,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载《文艺研究》2003年03期。
    ②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③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①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②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③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①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不是没有“生活”,只是没有将这个词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词”。当理论界关于“生命美学”的讨论逐渐密集起来时,学者们又蜂拥而至传统思想中,开始新一轮挖矿运动了。(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3期;王确:《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3期;常康:《李贽“自然人性论”审美意蕴的哲学解读——兼论泰州学派倡导“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载《前沿》2010年第3期;刘悦笛:《儒家生活美学当中的“情”:郭店楚简的启示》,载《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曾婷婷:《试析李渔生活美学的精神主旨——以《闲情偶寄》为线索》,载《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刘辉成:《建立在死亡意识上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新释》,载《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林舒:《琉璃工房——一种生活美学的实践》,载《福建艺术》2006年第3期;张筱园:《<闲情偶寄>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对于中国思想固有资源的新一轮掠夺式开采与以往毫无二致,同样是由西方思想家的著述引发的,理论工具的西方来源毋庸置疑。见刘悦笛:《马克思的“生活美学”——兼与维特根斯坦、杜威比较》,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构的中西源泉》,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彭锋:《实用主义与生活美学——舒斯特曼美学述评》,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
    ②语见颜翔林著《后形而上学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严昭柱,董学文.哲学和美学的根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5]刘晓波.选择与批判——与李泽厚对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汪济生.实践美学观解读——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张文喜.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19]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0]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21]汤拥华.西方现象学美学局限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2]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3]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4]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M].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5]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6]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现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7]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8]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9]美.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2008.
    [30]洪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1]陈启伟.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2]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78.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4]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36]英.柯拉科夫斯基.形而上学的恐怖.唐少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9.
    [3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8]德.施密特.现代与柏拉图[M].郑辟瑞,朱清华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3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丹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0]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2]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M].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4]维科.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5]法.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M].秦海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6]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M].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7]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8]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9]德.黑尔德.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3]陈越.哲学与政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4]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M].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6]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57]石敏敏.普罗提诺的“是”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9]法.让-吕克·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M].方向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0]德.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1]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M].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3]德.海德格尔.思的经验[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4]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5]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6]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7]海德格尔.赫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8]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M].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9]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M].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0]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1]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2]德.F.W.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M].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73]德.吕迪格尔·萨夫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M].靳希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4]张祥龙.海德格尔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5]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M].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76]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7]德.尼采.看哪这人:尼采自述[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8]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9]叶松荣.西方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0]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1]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M].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2]德.尼采.曙光[M].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83]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84]张文涛.尼采六论——哲学与政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5]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86]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M].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7]德.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8]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9]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遗稿选[M].君特·沃尔法特编.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0]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德语国家美学文选(增补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91]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2]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9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4]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95]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96]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7]美.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论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8]德.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M].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99]英.莱斯泽克·柯拉柯夫斯基[M].形而上学的恐怖.唐少杰,左言新,赵翔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0]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1]艾勃拉姆斯.镜与灯[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02]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3]法.雅克·施兰格等.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M].徐友渔编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4]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5]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6]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7]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一段问题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8]加拿大.查尔斯·泰勒.黑格尔[M].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09]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0]张志扬.西学中的夜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1]张志扬.偶在论的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12]张志扬.偶在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3]张志扬.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在绝对与虚无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4]郑元者.美学观礼[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11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16]刘小枫.德语美学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7]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8]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9]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21]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2]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12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宗教[M].孙慕天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24]美.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M].成穷,田作虹.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1988.
    [125]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性[M].台北: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90.
    [126]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7]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28]郭军,曹雷雨.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9]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30]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31]蔡仪.美学论著初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32]刘刚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33]蒋孔阳.美在创造中[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
    [134]刘晓波.选择与批判——与李泽厚对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35]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36]薛富兴.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7]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138]莫其逊.元美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9]邓晓芒,中天.蓝与黄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140]吴炫.否定主义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1]颜翔林.后形而上学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42]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3]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4]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5]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146]蒋孔阳.蒋孔阳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47]章辉.实践美学[M]: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8]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9]颜翔林.怀疑论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50]匈.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51]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2]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李泽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J].文艺研究,1994,(2).
    [2]贺来.形而上学元意识:一种需要反思的哲学意识[J].学术研究,2008,(4).
    [3]田海平,马英林.拯救辩证法: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任务[J].社会科学战线,2003,(6).
    [4]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3).
    [5]曾志.后形而上学语后现代主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1).
    [6]张世远.形而上学危机与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1).
    [7]赵海峰.拒斥形而上学:后现代文化的发生[J].学术交流,2006,(11).
    [8]龚群.从主体哲学到交互主体哲学——后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9]方朝晖.“西学”在“中学”中的命运:形而上学之例[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3).
    [10]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批评的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11]墨哲兰.“把形而上学待到其边缘状态”——重返《林中路》[J].哲学研究,2005,(2).
    [12]叶秀山.康德的“批判哲学”与“形而上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3]竭长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J].学习与探索,2010,(5).
    [14]常健.反形而上学还是后形而上学[J].文史哲,2002,(6).
    [15]刘兴章.论柏拉图哲学中人的感性存在之放逐[J].学习与探讨,2008,(3).
    [16]陆杰荣.形而上学的“真实”与形而上的“真实”[J].求实学刊,2003,(1).
    [17]刘旭光.形而上美学的意义与价值[J].哲学动态,2008,(6).
    [18]尤西林.有别于艺术学的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
    [19]吴国林.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J].哲学动态,2009,(4).
    [20]德.石里克.哲学的未来[J].哲学译丛,1990,(6).
    [21]赵周宽,妥建清.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性的初步暴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2]尤西林.摹状词与审美判断—美学与本体论[J].学术月刊,1995,(9).
    [23]赵周宽.海德格尔论美学之可能性[J].晋阳学刊,2011,(2).
    [23]赵周宽.感性问题之于美学的启示与意义[J].学术论坛,2010,(6).
    [23]郑召利.现代性重建与理性重建[J].教学与研究,2010,(1).
    [23]车玉玲.现代性视阈下的后形而上学[J].文史哲,2007,(3).
    [23]颜翔林.一种思维转向:怀疑论美学[J].湘潭大学学报,1998,(1).
    [23]杨足仪.关于第三种形而上学[J].全国新书目,2008,(13).
    [23]车玉玲.现代性视阈下的后形而上学[J].文史哲,2007,(3).
    [30]王岳川.大国文化与正大气象——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N].中华读书报,2010-8-4(19).
    [31]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J].文艺争鸣,2010,(3).
    [32]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J].学术月刊,2010,(1).
    [33]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J].学术月刊,2002,(1).
    [34]张玉能.人的自身生产与审美和艺术[J].西北师大学报,2010,(4).
    [35]蔡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探[J].文艺研究,1982,(4).
    [36]杨恩寰.评美学研究中的几种实践观点[J].辽宁大学学报,1985,(2).
    [37]李泽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J].文艺研究,1994,(6).
    [38]潘知常.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J].学术月刊,1994,(3).
    [39]杨春时.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1994,(3).
    [40]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学术月刊,1995,(8).
    [41]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4).
    [42]陈伯海.“肉身”也能“证道”——论审美活动中的身心关系.文史哲,2010,(5).
    [43]张再林,李军学.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蕴涵与特征[J].河北学刊,2010,(2).
    [44]赵晓红,康孝云.魏晋士人的身体美学与隐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5]方英敏.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身体美学阐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0,(3).
    [46]曾繁仁.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与未来发展[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1).
    [47]王梦湖.生态美学——一个时髦的伪命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8]王祖哲.“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2).
    [49]仪平策.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2003,(2).
    [5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J].国外社会学,1994,(5).
    [51]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5).
    [5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53]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10).
    [54]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J].文艺争鸣,2010,(13).
    [55]王确.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J].文艺争鸣,2010,(13).
    [56]常康.李贽“自然人性论”审美意蕴的哲学解读——兼论泰州学派倡导“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J].前沿,2010,(3).
    [57]刘悦笛.儒家生活美学当中的“情”:郭店楚简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9,(4).
    [58]曾婷婷.试析李渔生活美学的精神主旨——以《闲情偶寄》为线索[J].名作欣赏,2009,(2).
    [59]刘辉成.建立在死亡意识上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新释[J].柳州师专学报,2007,(3).
    [60]林舒.琉璃工房——一种生活美学的实践[J].福建艺术,2006,(3).
    [61]张筱园.<闲情偶寄>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社会科学家,2005,(S1).
    [62]刘悦笛.马克思的“生活美学”——兼与维特根斯坦、杜威比较[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10).
    [63]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构的中西源泉[J].学术月刊,2009,(5).
    [64]彭锋.实用主义与生活美学——舒斯特曼美学述评[J].文艺争鸣,2010,(9).
    [65]段永朝.瞄准笛卡尔:信息技术思想困境的根源——云计算的“台词”与“潜台词”[J].读书,2011,(2).
    [65]http://www.FRChina.net
    [66]http://www.transcultures.org/data/detai].php.2006-11-23
    [67]http://shwomen.eastday.com/shekebao/xs/hwgd/u1a1312.html
    [68]http://www.zhexue.com.cn/html/philosophy/west.
    [1]Hei degger.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s,Bloomington & Indianapoli 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2]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lated by E. B. Ashton, New Yor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3.
    [3]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 Blackwell,1958.
    [4]Hilary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5]Jurgen Habermas, 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 Seattle, Washington:Bay Press,1995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Frederick C. Beise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Bernd Magnus, Kathleen Higgin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Nietzsch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8]Fred Rush,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r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9]Karl Amerik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erman Ide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0]Paul Guye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1]A. A. Long,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Greek, Philosoph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2]Stephen K. Whit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berm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3]A. S. McGTrad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dieval Philosoph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4]Theodor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7.
    [15]WT. Jones, The Classical Mind,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