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上银行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金融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银行的经济实质仍属于金融服务或者产品的范畴,但是由于服务方式的改变,调整网上银行业务参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会有所改变。传统的民商法体系在调整这种新型关系的时候不具备足够的针对性,这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种种问题的出现。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立论,从安全保障义务理论本身法理出发,结合网上银行业务特点界定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并作出合理性分析,最终希望结合上述论述就完善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体系作出设想。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从安全保障义务起源和发展出发,探讨其法理依据,并就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性质作出分析;其次,结合安全保障义务特点,分析我国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市场实践及问题,以及国内外对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再次,从传统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出发,分析网上银行的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和网络银行面临问题的联系,最终就网络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界定并就其合理性做出分析;最后,在综合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安全保障义务体系的构建,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体系范围,加入特殊归责原则等。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rnet bank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mmerce,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substance of the internet banking is still in the scope of financial services or product. Bu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volv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body should be changed because of the the changes in services mod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in the traditional system does not have enough direction to adjust the new relationship, which led to various problems of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is written from above-mentioned view. It starts from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bligations of the legal theory itself, then defines the obligations of 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combined the features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makes the reasonable analysis. Ultimately, it makes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obligations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discus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First, it starts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obligations, explores its legal basis and the nature, content of the security obligations. Second,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internet banking market practice and issues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security obl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Thir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banking compared with the security oblig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bank. Then analyze the conne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the problems the internet banking facing. And then defines the obligations of 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combined the features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makes the reasonable analysis. Finally, discuss the way to build a clear 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oblig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discussion, such as clearing the scope of the 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obligation, adding the special liability principle and so on.
引文
1周柑若:《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66-867页.
    2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257页.
    3黄松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4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62页.
    5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6王利明、公不样:《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若干问题释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7张民安《侵权法报告》.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8 BGH NJW 1975,108.判决原文如下"Es gilt vielmehr der allgemeine,seit Jahren von der Rechtsprechung entwickelte Grundsatz,dass derjenige,der Gefahrenquellen'schafft',d.h. sie selbst hervorruft oder andauern…alle nach Lage der Verhaltnisse erforderlichen Sicherungsmassnamen zum Schutze anderer Personen zu treffen hat." Vgl. Larenz/Canaris,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Band Ⅱ/2 · Besonderer Teil,13.Aufl.,Munchen,1994, S.400.
    9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10 Dieter Medicus. Schuldrecht Ⅱ. Besonder Teil.12. Aufl.. Munchen 2004.
    11林美惠:《侵权行为法上交易安全义务之研究》.第9页.
    12 Erwin Deutsch, Allgemeines Haftungsrecht,2.Aufl.,Koln/Berlin/Bonn/Munchen 1996.
    13 BGHZ 58.40
    14王军:《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15克里斯带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俊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16马荣伟:《解读人身损容赔司法解释中的隐喻》.方圆2004年第1期.第58页.
    17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俊权行为法》(下).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18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侵权法重述--纲要》.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19涂文:债法现代化要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第123-133页.
    20林美惠:侵权行为法上交易安全义务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9年.第1-15页..
    21张德斌等:《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2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3期.第98页.
    23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Internet Banking:Comptroller's Handbook. October.1999.p.1.
    24 Monetary of Singapore Guidelines On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internet Banking Technology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June 2003.p.2.
    25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09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http://finance.eastmoney.com/091212,1258656.html.
    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1日网http://finance.eastmoney.com/091212,1258656.html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1日
    26网易财经:《网银危机》http://money.163.com/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2日.
    27孙辉,陈良:《两起网上银行服务纠纷判例及其启示》.银行家2007年第4期.第112页.
    31胡奎,张黎:《网上银行发展的法律思考》.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39页.
    32新华网:《<电子支付指引>遭遇操作难题大宗交易搁浅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ec/2005-11/09/content_3753114.htm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5日.
    33 Pamela Samuelson, Privacy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52 Stan. L. Rev.1125(2000); Jerry Kang, Information Privacy in Cyberspace Transactions,50 Stan. L. Rev.1193,1198-99(1998).
    34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页..
    35王小飞、谷福生、林淮、吴帆:《银行卡安全责任亟待立法调整》.法制文萃报.2005年3月3日.第2版.
    36李文君:《网上银行纠纷:权责如何划分》.银行家.2007年第3期.第11页.
    37长江网:《要严格规定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www.cjn.cn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5日
    41张立先、李军红:《网上银行业务纠纷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济南金融2004年第3期.第51页.
    42简·考夫曼温、本杰明·赖特:《电子商务法》第四版.张楚、董涛、洪永文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7页.
    43 Code of Banking Practice(2nded. March 1994), Article 20.3 and Article 20.4
    44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45王蜀黔:《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
    46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227页.
    47 EC Dir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 data and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such data, art.22、23转引自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48郑顺炎:《银行在ATM服务中的注意义务》.金融法苑.2000年第12期.第22页.
    49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2页.
    50余素梅:《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51 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转载于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第34页.
    52 Peterson v. 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转载于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53韩良等:《网络银行与现行法律的变革》.法制日报.2004年12月9日.第2版.
    54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55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56《合同法》第60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及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57丁洁:《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http://www.chinaeclaw.com/readArticle.asp?id=1008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8日.
    58杨立新.袁雪石.陶丽琴:《侵权行为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289页.
    59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
    60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61连金英:《对银行网络安全民事责任的探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9页.
    62齐爱民.:《电子合同的民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63连金英:《对银行网络安全民事责任的探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9页.
    64邢玲:《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河北法学.2008年第26卷.第116页.
    65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最高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评论与展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1-272页.
    66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67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页.
    68丁洁:《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http://www.chinaeclaw.com/readArticle.asp?id=1008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8日.
    [1]周柑若:《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66-867页.
    [2]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257页.
    [3]黄松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4]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62页.
    [5]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6]王利明、公不样:《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若干问题释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7]张民安《侵权法报告》.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8]BGH NJW 1975.108.
    [9]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10]Dieter Medicus. SchuldrechtⅡ. Besonder Teil.12. Aufl.. Munchen 2004.
    [11]林美惠:《侵权行为法上交易安全义务之研究》.第9页.
    [12]Erwin Deutsch, Allgemeines Haftungsrecht, 2. Aufl., Koln/Berlin/Bonn/Munchen 1996.
    [13]BGHZ 58.40
    [14]王军:《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15]克里斯带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俊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16]马荣伟:《解读人身损容赔司法解释中的隐喻》.方圆2004年第1期.第58页.
    [17]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俊权行为法》(下).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18]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侵权法重述--纲要》.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19]涂文:债法现代化要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第123-133页
    [20]林美惠:侵权行为法上交易安全义务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9年.第1-15页.
    [21]张德斌等:《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2]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3期.第98页.
    [23]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Internet Banking:Comptroller's Handbook. October.1999. p.1
    [24]Monetary of Singapore Guidelines On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internet Banking Technology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 June 2003. p.2
    [25]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09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http://finance.eastmonev.com/091212.1258656.html.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1日
    [26]网易财经:《网银危机》.httn://monev.163.com/.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2日.
    [27]孙辉,陈良:《两起网上银行服务纠纷判例及其启示》.银行家2007年第4期.第112页.
    [28]黄蕾:《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4期.第58页.
    [29]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1页.
    [30]胡奎,张黎:《网上银行发展的法律思考》.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39页.
    [31]新华网:《<电子支付指引>遭遇操作难题大宗交易搁浅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ec/2005-11/09/content 3753114.htm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5日.
    [32]Pamela Samuelson, Privacy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52 Stan. L. Rev. 1125(2000); Jerry Kang, Information Privacy in Cyberspace Transactions, 50 Stan. L. Rev.1193,1198-99 (1998).
    [33]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页.
    [34]王小飞、谷福生、林淮、吴帆:《银行卡安全责任亟待立法调整》.法制文萃报.2005年3月3日.第2版.
    [35]李文君:《网上银行纠纷:权责如何划分》.银行家.2007年第3期.第11页.
    [36]长江网:《要严格规定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www.cjn.cn.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5日
    [37]15 U.S.C. 1693a(6)
    [38]王铁栋:《电子支付风险责任划分与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96页.
    [39]张立先、李军红:《网上银行业务纠纷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济南金融2004年第3期.第51页.
    [40]简·考夫曼温、本杰明·赖特:《电子商务法》第四版.张楚、董涛、洪永文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7页.
    [41]Code of Banking Practice (2nd ed. March 1994), Article 20.3 and Article 20.4
    [42]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2004年.中国金融出版社.第35页.
    [43]王蜀黔:《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
    [44]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227页.
    [45]EC Dir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 data and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such data, art.22、23.转引自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46]郑顺炎:《银行在ATM服务中的注意义务》.金融法苑.2000年第12期.第22页.
    [47]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2页.
    [48]余素梅:《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49]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转载于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50]Peterson v. 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转载于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51]韩良等:《网络银行与现行法律的变革》.法制日报.2004年12月9日.第2版.
    [52]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53]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54]丁洁:《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http://www.chinaeclaw.com/readArticle.asp?id=1008.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8日.
    [55]杨立新.袁雪石.陶丽琴:《侵权行为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289 页.
    [5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
    [57]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58]连金英:《对银行网络安全民事责任的探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9页.
    [59]齐爱民.:《电子合同的民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60]连金英:《对银行网络安全民事责任的探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9页.
    [61]邢玲:《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河北法学.2008年第26卷.第116页.
    [62]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最高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评论与展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1-272页.
    [63]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64]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页.
    [65]丁洁:《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http://www.chinaeclaw.com/readArticle.asp?id=1008.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