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革”后相当一批中国作家笔下的儿童不再以天真、幼稚的形象出现,而着重表现他们曾经被忽视和压抑的一些特征,着力探讨儿童的焦虑和恐惧、暴力崇拜和攻击性行为、性、死亡、饥饿、自杀等,构成了创伤性的童年书写。本文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试图全面展现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
     第一章回顾了20世纪精英话语和政治话语从不同层面对儿童话语进行了改写和重塑的过程,指出“五四”时期“金色童年”的神话书写和革命叙事中“红色接班人”的小英雄神话书写正是儿童的创伤经验被改写和压抑的过程。“文革”以后,在对十年浩劫的伤痛反思中,儿童神话遭到质疑,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肇始,创伤性童年书写开始浮出水面,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一股新的创作潮流。
     从第二章开始,本文分四个专题对“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进行归类、分析。第二章分析了“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亲子关系和儿童焦虑的书写,概括出童年期家庭伦理的三种变异书写和亲子冲突的三种叙事模式,从身份焦虑和欲望焦虑两个角度分析了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儿童焦虑书写,以方方的《风景》为例进行了文本细读。
     第三章回溯了儿童世界中暴力崇拜和英雄情结形成的过程,分析这两种情结的巨大影响,以及文学表现的呈现方式,概括了小说中儿童暴力书写的三种表现形式;以“文学叙述”的童年书写为视点,分析了“文革”题材小说中的儿童暴力书写;最后,我们选取苏童的中篇小说《刺青时代》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儿童“小拐”追逐暴力,又被暴力所排挤的创伤体验。
     第四章从性别写作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创伤“性”书写,一类以男孩的性书写为主,写出传统文化观点等多重力量对儿童性的压制以及儿童的反抗;另一类以女孩的性书写为主,写出女孩对性的探寻以及由性带来的创伤。最后我们通过余华两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和《兄弟·上》的对读来分析文学叙事对儿童性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想象。
     第五章分析了死亡与童年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指出童年死亡书写的几种模式,其次重点分析了一类特殊的童年死亡现象:自杀的儿童,试图剖析出这一创伤事件背后的文化现象;最后,我们以莫言的创作为个案分析饥饿的童年书写背后折射出的创伤主题。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writers in China wrote about children no longer naive, childish appearance, but they wrote about some features neglected and suppressed, focused on the anxiety and fear in children, violenc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worship , sex, death, suicide, hunger, etc., constitute a traumatic childhood writing. This literary phenomena of this detailed study, 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s, try to fully displaythe trauma of childhood fiction writing in China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ocial discourse of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discourse for the rewrite and reshape the "Children worship" during "54" and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of the myth of the "Red successors," the little hero myth, the myth of the build process, Childhood trauma has been rewritten, reset. The first chapter back a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Dispelling the myth of the build process, Section I of 54 from the intellectual discourse during the "Children's Worship" formation, to the creation of Bing Xin and Lu Xun, for example, introduced "golden childhood," the construction of myth and repressed childhood trauma situation. Section I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was a symbol of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became a "red successor" of the process, mainly in "Little Soldier", "Sparkling Red Star" modeled on two revolutionary children's novels, pointed out that "Little Hero" is to build the myth of repressed childhood trauma and rewriting synchronization. Finally, we return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calle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ispelling the myth of children after traumatic childhood and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re.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four thematic paper on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after the traumatic childhood fiction writing a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Chapter II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after the trauma of nove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 with anxiety of writing, summarize the three types of childhood family relations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writing variations of the three narrative modes, from the status anxiety of both anxiety and desire a point of view of Chin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iction writing anxiety of children, the last to square the novel "Landscape" as an example the text read.
     Chapter III of violence back in the children's world heroes of complex formation of worship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ext written in three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violence and trauma that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writing. Focu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 the traumatic childhood of Chinese fiction written in the unique perspective that is used in children's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author's childhood memories, text performance and writing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angles of this particular literary phenomenon and select the Su Tong's novella "Tattoo Time" to the text read.
     Children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ex" even though the number of written works is not much, but there is in literary circles, prompting a huge response to childhood "nature" opened up new material written. Chapter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two trauma "sex" written by children of various forces of repression, the resistance of the boys preferred approach is to suppress and destroy, they used self-hate and other means to suppress the instinct impulse; Another way is peeping in the peep, children not only close to a sexual object, but also encountered the dark corner of another nature: incest, sexual betrayal and other variations. Writer is to write the girl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is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attitude behind the female sex traumatic experience. Finally, we by Yu Hua, "crying in the rain" and "Brothers ? the" two novels of the tim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terary narrative on children, "" Words of different imagination.
     Chapter V of the death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Childhood deaths in perspective, fear of death of children, child deaths and killings of children constitutes a child and death of several modes of writing. In addition, suicide constitute the extreme forms of child deaths; II we selected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of fiction writing children committed suicide, the analy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ulture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traumatic events. Hunger as a special class of near near death experience of life, was constantly speech and expression, writer Mo Yan's writing about childhood hunger, has a unique meaning and value. Finally, we analyze the case of Mo Yan's writing is written behind the hunger of childhood trauma reflects the theme.
引文
1施战军:《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3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4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6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7陆士桢等编著:《中国儿童政策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8朱自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9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10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1方卫平,王坤建主编:《儿童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2孔宝刚主编:《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13 http://www.baidu.com/s?wd=%C9%D9%C4%EA
    14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5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16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7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8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9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6页。
    20 (奥)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7页。
    21(美)丹尼尔·夏克特:《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高申春译,黑龙江: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22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1页。
    23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24 (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50页。
    25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6王文胜:《“十七年文学”中的创伤叙事——以《红岩》为例》《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
    27李敏:《叙事与语境———以《班主任》和《伤痕》中的创伤叙事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8朱大可:《国家修辞和文学记忆——中国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修复机制》《文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29黄进:《童年研究:一场观念和方法上的革命》《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5期。
    30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31熊秉真:《童年忆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3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204页。
    3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34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5页。
    3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36鲁迅:《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141页。
    37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
    38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选集·杂文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39周作人:《儿童问题之初解》,转引自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40周作人:《祖先崇拜》《周作人恬适人生散文选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41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42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43谈凤霞:《论五四文坛的“童心崇拜”》《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4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90年版,第43-44页。
    45冰心:《繁星·二》《冰心文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61页。
    46冰心:《可爱的》《冰心文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47冰心:《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新冰心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6页。
    48冰心:《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新冰心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7页。
    49冰心:《最后的使者》《新冰心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5页。
    50冰心:《冰心全集·自序》,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51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序》,转引自杨剑龙:《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
    52林丹娅:《冰心儿童观及其写作意义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5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序,转引自林丹娅:《冰心儿童观及其写作意义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54柯西璐:《五四小说对儿童的发现》《闽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5熊秉真:《童年忆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版,第18页。
    56熊秉真:《童年忆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版,第25页。
    57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转引自(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页。
    58董玉玲:《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59周菡:《儿童群像与文化符号——试论鲁迅笔下的儿童群像与民族文化理想》《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60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61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62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0-83页。
    63鲁迅:《与幼者》《热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64鲁迅:《从孩子照相谈起》《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6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1页。
    66唐小兵:《现代经验与内在家园:鲁迅<故乡>精读》《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67杨朝蓉,许敬:《诗化了的童年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社戏><故乡>中的童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68鲁迅:《从孩子照相谈起》,《鲁迅全集(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1页。
    69鲁迅:《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33页。
    70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5页。
    71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72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页。
    
    73白培德,李杨:《文化与文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98页。
    74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75杨经建:《论中国文学中的“复仇”叙事》《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
    76李杨:《五十——七十年代中国经典文学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77李杨:《五十——七十年代中国经典文学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78徐光耀:《小兵张嘎》,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79孙先科:《“革命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及其成长——“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陶东风:《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80李杨:《五十——七十年代中国经典文学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81《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0页。转引自李杨《五十——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第54页。
    
    82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83叶志良:《国家的仪式——新中国儿童主题电影的身体建构》《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84申景梅:《“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成长模式解析》《小说评论》,2009年第15期。
    85翟建农:《红色往事》,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1年版,第263页。
    86叶志良:《国家的仪式——新中国儿童主题电影的身体建构》《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87薛凯洲:《闪闪的红星背后的艰辛》《人民文摘》,2007年第9期。
    89李达:《抗战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4期。
    90李学武:《蝶与蛹——当代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
    91王文玲:《政治批判工具与好儿童——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中的儿童形象》《现代语文》,2007年第9期。
    92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162页。
    9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9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95王小平:《红色童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6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9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9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99涂光群:《刘心武创作<班主任>》《五十年文坛亲历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100涂光群:《刘心武创作<班主任>》《五十年文坛亲历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101涂光群:《刘心武创作<班主任>》《五十年文坛亲历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102毕飞宇:《沿途的秘密》,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103林大中:《“控诉文学”及其他(谈刘心武的〈醒来吧,弟弟〉)》《读书》,1979年第1期。
    
    104张法:《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江汉论坛》,1998年第9期。
    10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106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107 (奥)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4-215页。
    108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
    109王美芳,王玉廷:《学前儿童焦虑状况的追踪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110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111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112俞国良:《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版,第1期。
    113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序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115转引自高小泓:《“家”神话坍塌下的女性成长——试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6转引自范荣:《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17转引自范荣:《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18刘传霞:《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的政治叙述》《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119转引自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120陈染:《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北京:作家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121同上。
    122 (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123陈少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124荆歌:《创作自述》《口供》,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25陈染:《巫女和她的梦中之门》《陈染文集·沉默的左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140页。
    126 (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127张洁:《飞越黄花地》《少年世界》,2001年第5期。
    128陈雪梅《:从和谐到疏离与反叛—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书写的观照《》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29刘传霞:《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的政治叙述》《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130铁凝:《午后悬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
    131王安忆:《流水十三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32铁凝:《大浴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33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艰难地行走》,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34残雪:《污水上的肥皂泡》《新创作》,1985年第1期。
    135池莉:《池莉文集3细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36 (法)西蒙娜.波伏娃:《女人是什么》,王友琴、郭希淳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6月版,第61页。
    137 (法)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页。
    
    138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139范中杰:《论转型时期亲子关系的转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40贺桂梅:《伊甸之光——徐小斌访谈录》《花城》,1998年第5期。
    141张文红:《伦理叙事和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42荆歌:《创作自述》《口供》,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43张闳:《中国文化的集体‘弑母’焦虑》,思与文网站,2003年第11期,华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144刘宁等:《上海核心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第2期。
    145蔡秋红:《城市核心家庭亲子关系和谐状况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6范中杰:《论转型时期亲子关系的转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47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9页。
    148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6页。
    149 (美)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150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7页。
    151 (奥)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4-215页。
    152郜元宝:《作为小说家的本性——重读王安忆小说》《上海文学》,1991年第12期。
    153王安忆:《忧伤的年代》《花城》,1998年第3期。
    
    154祝亚峰:《20世纪90年代成长小说的叙事与性别———从“60年代生”人的成长小说谈起》《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55刘玲:《拉康欲望理论阐释》《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
    156 (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苏彦捷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20页。
    157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3页。
    158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59 (美)蒂利希:《存在的勇气》,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160艾伟:《少年杨淇佩着刀》《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61艾伟:《回故乡之路》《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162佘华:《自传》《余华作品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
    163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演讲新篇》,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4页。
    164唐小兵:《残存的现代主义:关于自我的叙事》《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181页。
    165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见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6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167 (美)David 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168 (美)David 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169张文新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4期。
    170 (美)David 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171 (英)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讲演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5页。
    172李杨:《五十——七十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73李杨:《五十——七十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74刘广涛:《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175初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见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理论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7页。
    176莫伟民,何琼:《“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图书出版物》《党史文苑(纪实版)》,2007年第5期。
    17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178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152页。
    179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80艾伟:《河边的战争》《江南》,2004年第2期。
    181艾伟:《河边的战争》《江南》,2004年第2期。
    182艾伟:《河边的战争》《江南》,2004年第2期。
    183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54-55页。
    18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185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186苏童:《少年血·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87苏童:《少年血·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88 (德)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万俊人主编《20世纪西方论理学经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8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9页。
    190转引自朱自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191转引自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192转引自关勋夏:《“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读恩格斯<暴力论>》《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93同上。
    19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195张海林:《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崇拜》《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3期。
    196转引自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197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3页。
    198倪伟:《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余华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199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00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201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202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203苏童:《年复一年》,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苏童研究资料》,济南:山东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7页。
    204苏童:《过去随谈》,《寻找灯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205朱大可:《记忆的红皮书之八:领与袖的红色风情》《花城》,2006年第4期。
    206蔡翔:《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何谓文学本身》,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207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社版,1984年版,第237页。
    208转引自(美)丹尼尔·夏克特:《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209 (美)丹尼尔·夏克特:《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210 (美)丹尼尔·夏克特:《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211 (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50页。
    212 (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51页。
    213 (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49页。
    214张清华:《天堂的哀歌》《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215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16张永杰,程远中:《第四代人》,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99页。
    217王一川:《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218陈染:《我的人生旅途》《散文百家》,2003年第20期。
    219格非,任赟:《格非传略》《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
    220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文学评论》,1997年3期。
    221苏童:《少年血》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22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3倪伟:《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224许子东:《“红卫兵—知青”视角的“文革记忆”》《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
    
    225许晖:《“六十年代”气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226艾伟:《关于小说的几点想法》《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227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连书店,2000年版,第196页.
    228洪治纲:《窥探:解开历史的真相——中国60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229刘秀芳,张清华:《性、政治、历史恐惧及其它——关于荆歌的长篇小说<枪毙>》《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236 (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5页。
    237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91页。
    238转引自(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107页。
    239杨雄,姚佩宽:《青春与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240杨雄,姚佩宽:《青春与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41杨雄,姚佩宽:《青春与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42转引自(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244 (美)David 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245 (美)David 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246南帆:《文学、革命与性》,见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247《关于小说<今夜月儿明>的讨论》《儿童文学选刊》,1985年第1期。
    248蒋晖:《当代写作中的性别话语》,见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万年雪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页。
    249苏红,任永梅:《对我国性教育的历史追溯、比较分析及其反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50 (美)杰克·卜德:《中国文明中的性》,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251《名家点评“身体写作”:毁誉交加的“性描写”》《谈性正浓》,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52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253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0页。
    254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91页。
    255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0页。
    256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在提出性的“潜伏期”理论的同时也承认,“一部分幼儿期的性冲动似乎躲过了这些力量,成功地在性活动中表现了自己。”(《性欲三论》第91页)但是他并未就此有进一步的描述。
    257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369页。
    258转引自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259福柯:《性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60《“文革”前后的男女“作风问题”》《半月选读》,2008年第7期。
    261《“文革”前后的男女“作风问题”》《半月选读》,2008年第7期。
    262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263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264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65转引自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266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267卢晓辉:《解读文化中的性快感》,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268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57-58页。
    269艾伟:《少年杨淇佩着刀》《水上的声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70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271陈建宪:《<白水素女>》:性禁忌与偷窥心理》《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
    272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出版社,2005年版。
    273柯云路:《关于<蒙昧>的背景资料》《蒙昧》,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页。
    274蔡翔:《旧时王谢堂前燕——关于王朔及王朔现象》,王晓明等选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396页。
    275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轮》,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79页。
    276孙卓然:《日常矛盾与原始仪式并置――中西方当代少年小说对少女成长问题的表现》,朱自强:《儿童文学新视野》,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7王晓明:《在创伤记忆的怀抱中》《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78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79林白:《空心岁月》,《林白文集4》,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28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65页。
    281魏微:《流年》,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82魏微:《一个年龄的性意识》《姐姐和弟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28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284吴义勤等:《女性私语与精神还乡—丁丽英<时钟里的女人>、魏微<一个人的微湖闸>》《小说评论》,2002年第5期。
    
    285魏微《尖叫》《暧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286福柯:《性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87林舟,齐红:《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林白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5期。
    288林白:《空心岁月》《林白文集4》,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289戴锦华:《陈染:个人的和女性的》《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290潘延:《对“成长”的倾注——近年来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291戴锦华:《陈染:个人的和女性的》《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292池莉:《池莉文集3细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93虹影:《小折》,见李敬泽:《粉红夜》: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294徐小斌:《羽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95赵牧:《全球化与性别认同》《天涯》,2005年第1期。
    296王瑶,钱胜,王文霞:《女性强奸受害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医学与社会》,2008年第4期。
    297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87页。
    298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99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300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30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30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303转引自孙晓青,张旭:《中国婚“变”60年:什么决定我们的婚姻?》http://news.qq.com/a/20090718/000454_6.htm
    304 1990年,《青春期》教材出版,中学开始开展性健康教育。1994年,中国性学会在经历了15年的酝酿和学术准备后,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
    305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306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人性观念变化史性解冻的1978-2006》http://xian.qq.com/a/20060909/000010_3.htm
     307(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308余华:《意大利文版自序》《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09陈晓明:《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评余华《细雨与呼喊》《余华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310余华:《兄弟上·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封底。
    311余华:《<兄弟>在法语世界》《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312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第1期。
    313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314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315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316鬼子:《艰难的行走》,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317傅丽萍:《恐惧信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18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319转引自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320朱萍:《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颠形象》《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321转引自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32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23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演讲新篇》,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9页。
    324钟丽思:《顽童时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25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326苏童:《少年血·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327张瑞英:《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文史哲》,2006年第3期。
    
    328铁凝:《大浴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329苏童:《苏童创作自述》,孔范今等主编:《苏童研究资料》,济南:山东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72页。
    330余华:《生与死,死而复生》《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331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332余华:《自传》《余华作品集》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384页。
    333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334余华:《小说的世界》《天涯》,2002年第1期。
    335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页。
    336刘小枫:《诗人自杀的意义》《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337刘小枫:《诗人自杀的意义》《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338刘小枫:《诗人自杀的意义》《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339 (瑞典)Danuta Wasserwan:《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版,第24页。
    
    340西西,建平:《心理危机低龄化亟待关注》《扬子晚报》,2001年6月15日。
    341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2页。
    342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4页。
    343库少雄:《儿童自杀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44艾伟:《创作自述》《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45艾伟:《创作自述》《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346盛子潮:《艾伟小说的一种读法》《南方文坛》,1999年第5期。
    347艾伟:《回故乡之路》,见小说集《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348艾伟:《回故乡之路》《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349艾伟:《回故乡之路》《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350艾伟:《回故乡之路》《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351刘传霞:《饥饿的政治文化诗学——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饥饿叙事》《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352刘传霞:《饥饿的政治文化诗学——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饥饿叙事》《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353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的创作财富》《莫言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354莫言:《丰乳肥臀》,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355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356莫言:《吃相凶恶》《莫言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6页。
    357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的创作财富》《莫言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358莫言:《饥饿与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59贺仲明:《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60莫言:《透明的红罗卜》《莫言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61莫言:《丰乳肥臀》,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362转引自夏明芳,康沛竹:《三年自然灾害——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中国大饥荒》《中国减灾》,2008年第1期。
    363转引自上海大学赖英晓博士论文:《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若干节点为例》,第4页。
    364张闳:《内部的风景》,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365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366金汉:《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昆仑》,1987年第1期。
    367张华:《儿童地位与社会文明》《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368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69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29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鲁迅选集·杂文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鲁迅:《热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恬适人生散文选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90年版
    冰心:《冰心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徐光耀:《小兵张嘎》,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李心田:《闪闪的红星》,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苏童:《少年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苏童:《刺青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苏童:《寻找灯绳》,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铁凝:《大浴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铁凝:《玫瑰门》,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铁凝:《午后悬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余华:《兄弟·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余华:《余华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虹影:《饥饿的女儿》,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魏微:《流年》,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魏微:《姐姐和弟弟》,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徐小斌:《羽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白:《林白文集》(1-4),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柯云路:《蒙昧》,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荆歌:《枪毙》,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荆歌:《口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荆歌等:《谈性正浓》,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王朔:《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艾伟:《水上的声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艾伟:《越野赛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艾伟:《水中花》,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莫言:《莫言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莫言:《四十一炮》,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莫言:《拇指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小平:《红色童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池莉:《池莉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王安忆:《忧伤的年代》,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南海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安忆:《流水十三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王安忆:《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卷一墙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迟子建:《迟子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东西:《耳光响亮》,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
    陈染:《私人生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陈染:《与往事干杯》,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陈染:《无处告别》,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陈染:《不可言说》,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残雪:《残雪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丁丁:《小牲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钟丽思《顽童时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毕飞宇:《毕飞宇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秦文君:《秦文君小说系列》,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陈丹燕:《中国少女心理小说集》,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
    鬼子:《艰难地行走》,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
    韩少功:《暗香》,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作家》,1984年第4期
    王彪:《病孩》《收获》,1993年第5期
    王彪:《成长仪式》《收获》,1997年第4期
    虹影:《小折》,见李敬泽主编《粉红夜》,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人民文学》,1999年第6期
    韩东:《小东的画书》《收获》,1996年第2期
    温亚军:《男人的刀子》《记忆中的妹妹》,见《驮水的日子》,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丁天:《数学课》,见李敬泽主编《粉红夜》,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金瓯:《铁皮》,见李敬泽主编《粉红夜》,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冯文颖:《扁少女》,见李敬泽主编《粉红夜》,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范小天:《儿童乐园》,《收获》1990年第3期
    叶兆言:《记忆中的文革开始》,《收获》2005年第3期
    费振钟:《革命与我们如此之近》,《收获》2005年第3期
    万方:《遥远的文革》,《收获》2005年第6期
    野莽:《乡下少年》,《人民文学》1997年第9期
    丁天:《幼儿园》《北京文学》,1996年第8期
    丁天:《数学课》《人民文学》,1996年第6期
    王彪:《阳光与风景》《人民文学》,1996年第11期
    迟子建:《日落碗窑》《中国作家》,1996年第4期
    迟子建:《逆行精灵》《钟山》,1997年第3期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埃里克松:《童年与社会》,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加)马克思·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儿童的秘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卡伦·荷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美)jerry·burger:《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奥)阿德勒:《超越自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美)丹尼尔·夏克特《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讲演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奥)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奥)弗洛伊德:《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张杰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法)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加)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瑞典)Danuta Wasserwan:《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德)埃里希·弗罗姆著,王建康译:《人性的追求》,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李杨:《五十——七十年代中国经典文学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万俊人主编:《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许子东:《呐喊与流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苏童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胡健玲主编:《儿童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张清华主编:《女性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陆士桢,魏兆鹏,胡伟编著:《中国儿童政策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朱自强编:《儿童文学新视野》,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向向,24GE编:《成长现场-电影中的童年和青春》,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李维:《童年事件-儿童心理社会发展最新报告》,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版
    何卫青:《小说儿童――1980-2000:中国小说中的儿童视野》,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岳麓出版社2005年版
    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学武:《蝶与蛹——当代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世纪: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岳麓出版社,2005年版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志扬:《创伤记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南帆:《问题的挑战》,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陶东风主编:《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翟建农:《红色往事》,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1年版
    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