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海派文学的研究主要以消费文化、现代性研究等文化研究理论为依据,从海派文学的叙事方法、观察人物的角度、感受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审美表现的形式中深入分析它与当时都市生活和消费文化的联系。文章挖掘出海派文学的意义在于: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历史的现代化进程和人类现代生活处境相通的物质状态、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和情感状态,及其蕴涵的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态度的置疑。以消费文化理论解读海派文学成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对其产生不同角度的深刻的理解,更可以揭示海派文学的产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介入,特别是与消费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此外这项研究对我们理解当代消费文化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也很有帮助。
The tex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e researching theory such as consuming culture and modern research, from the narrating methods, observing character points and feeling life’s ways of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deep analyzing about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ty’s life and consuming culture in the aesthetic form. The revealing about the Shanghai school writer has intervened in the circle of the capital pretty deep, the combination point is the unity of aesthetics and capital: literature and commodity, art feeling has combined with the city’s life style. Art can not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from its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so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must will take the eternal mark of the commodity’s culture. Without Shanghai city’s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commodity culture’s expansion, there are not any matu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The main part of the text includes five chapters. Analyzing from the consum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will be expressed in the Shanghai school’s articles, it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ergence of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economy capital, culture capital in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especially the consuming culture. The meaning of unearthing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is: from the different point to express the historical modernization and human’s modern life’s goods condition, spirit condition, notion condition and feeling condition in different ways, also doubt about the life way, belief and attitude of the tradit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analyzing and definition of the old Shanghai’s consuming cultural language background. The modern Shanghai is a industry and commerce society which keeps the same pace with the global capitalism, in this society, human’s society consciousness goes through the absolutely different change with the other cities and areas in China. The citizen’s daily life, consuming consciousness, value of life, beautiful ideas and self-belief are all influenced by a kind of new notion, the consuming culture formed itself Shanghai school modern literature. Shanghai walks in the rank of the global great cities and finds its literature’s expression ways. This chapter analyzes about the cultural logic of consuming culture, also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old Shanghai’s consuming cultural language in both theory and fact.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desire narrate of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and reveals the consuming essence of the desire narrate from one of the consum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 the aesthetics about the daily life. Consuming is not a passive receiving, but a positive and powerful course; the consuming target is not only the detail commodity, but also a kind of signed relationship; consuming activity is not an organism activity any longer, but a kind of culture, it can not only satisfies the consuming desire, but also establishes a larger and deeper desire. No matter the new feeling group, aestheticism/decadent group description about sexy desire one’s lost, or the“bleak”comes from the love and hate of Zhang’ailing’s novel, they all reveal the human’s los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uming culture. From this point, we can find the Shanghai school novel’s desire narrate and the modernization which is against the main times spirit, where the spirit pain that citizen cannot say clearly are from definitely.
     The third chapter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bjectify”aesthetic ways of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 and the objectify logic of consuming culture. It mainly analyzes from the female figure form and commodity love these two parts of the Shanghai school aestheticism writer life style and the related art interest are what named“objectify”.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s female body’s aesthetic, the special feeling about city and the commodity love trend of character in composition, all of these express this logic abundantly.
     The forth chapter analyzes that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consuming culture, Shanghai school culture and Shanghai school literature’s compositions both have a kind of a visual trend, this visual trend gradually replaces the print culture, and the trend is obvious. The image consuming reflects the cultural logic of consuming culture most typically. Shanghai school culture has displayed a pretty apparent trend. This trend shows on the illustrated of the pub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s narrate begins to trend to the imaginary narrate principle. The different between literature text and imaginary text becomes less and less. I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terature’s narrate and imaginary narrate, the imaginary narrate trend comes out gradually in the compositions of Shanghai school writer. About this point, the text will prove it by the relationship chiefly.
     The fifth chapter is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colony environment to Shanghai, on the basis of the post-colony theory, analyzes how the Shanghai school writer acquire their cultural status belief under the post-colon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rough consuming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With the double effect of the post-colonialism and consuming, the new feeling group writer’s hollow one’s lost cannot be incompatible with then nation-------country, because their aesthetic keynote is grasping the moment drunk, tasting their international status pleasant in the moment of the commodity’s stare or exchange. However, the city space’s meaning Zhang’ailing wanted to express is a mix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ew and old cultural abnormal product’s communicational city’s orient meaning.
引文
① 吴福辉:《游走双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4 页。
    ①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5页。
    ② 迪克·海布迪奇:《作为形象的物:意大利踏板摩托车》,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38 页。
    ③ 伊丽莎白·威尔逊:《时尚和后现代身体》,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87 页。
    ① 玛丽·道格拉斯、贝伦·伊舍伍德:《物品的用途》,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1 页。
    ②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46 页。
    ③ “内爆”指的是符号的自生性,是借自麦克卢汉的概念。与之相对的“外爆”指的是资本主义 17 世纪后的向外扩张,它把现代社会的模式带向全球。内爆是在没有现实作为标准,没有原形作为起源的情况下,符号按自己的结构大量衍生,一个符号的意义取决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区分,符号的衍生造成符号间的不断冲撞,重新区分,再行定义,相互替换,符号开始无限膨胀。符号的非指涉性、不确定、漂浮性、偶然性都在此过程中呈现出来了。在符号的衍生中不断内爆出的符号世界就是一个使真实消失了的超真实世界。
     ① 张竞生:《张竞生文集》,上卷,江中孝编,广州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30 页。
     ①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61-162页。
     ①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版,第 85 页。
    ①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3页。
     ①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73 页。
     ① 芭芭拉·克鲁格作品:《I shop therefore I am》,见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05 页。
     ① 参见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97-131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32 页。
    
    ①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7 页。
    ②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5 页。
    ①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38 页。
    ②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11 页。
    ③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25 页。
    ① 梁得所:《广告与思想》,载《大众》第七期,1934 年 5 月。
    
    ①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33 页。
    ②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版,第 152 页。
     ① 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阎素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25 页。
    ①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64 页。
    ②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74 页。
     ①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74-175 页。
    
    ①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0 页。
    ② 迷云:《现代人的娱乐姿态》,发表于《新文艺》,1930 年 2 月 15 日,第一卷第 6 号。
     ①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见《现代传播》,2002 年第3 期。
     ① 贾植芳:《海派文化长廊·小说卷·总序》,见《穆时英小说全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 2 页。
    ②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版,第 19 页。
     ①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 34 页。
     ①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0 页。
     ①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0 页。
     ①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李小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 77-79 页。
    ① Sigmund Freud ,Civilization and Discountents,见周宪:《20 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9 页。
     ① 施蛰存:《将军底头》自序,见《施蛰存代表作》,于润琦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12 页。
     ① 转引自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第 154 页。
     ① 施蛰存:《石秀》,见《施蛰存代表作》,于润琦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45 页。
     ① 施蛰存:《巴黎大戏院》,见《施蛰存代表作》,于润琦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38 页。
     ① 施蛰存:《巴黎大戏院》,见《施蛰存代表作》,于润琦编,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38 页。
    ② 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134 页。
    
    ①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 页。
    ②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4 页。
    
    ①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 87 页。
    ②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32 页。
     ①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52 页。
    ①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3 页。
    ②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4 页。
    ③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103 页。
    ④ 张爱玲:《<传奇>初版扉页题词》,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 7 页。
    ① 张爱玲:《谈看书》,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四卷,第 129 页。
    ②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4 页。
    ③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4 页。
    ③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3 页。
    ①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4 页。
    ②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第 47-53 页。
    ①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 92页。
    ②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1 页。
    ③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1 页。
    ④ 泰奥菲勒·戈蒂耶,《阿贝杜斯》序言,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7 页。
     ① 波德里亚:《邪恶的透明》,刘成富、全智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3 页。
     ① 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高叔平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第 46 页。
    ①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特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辨证法》,洪佩郁、阙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 年版,第 7-10 页。
    ②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8页。
     ① 波德莱尔:《纨绔子》,转引自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 28 页。
     ① 转引自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第 146 页。
    
    ① 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8 页。
    ② 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1-145 页。
     ① 《金屋》第一卷,第二页,插页广告,1929 年。
     ① 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59-260 页。
     ① 李察·基尔曼:《颓废:一个名词的奇特生涯》,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65 页。
    ② 施蛰存:《施蛰存·序》,应国靖编,香港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40 页。
     ① 叶灵凤:《读书随笔》,第一集,三联书店,1988 年版,第 343 页。
    
    ① 叶灵凤:《禁地》,《灵凤小说集》,现代书局,1931 年版,第 426-427 页。
    ② 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萧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0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88-89 页。
    ② 乔治·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25 页。
     ① 乔治·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25 页。
    ②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21页。
     ①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第 145 页。
    
    ①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3 页。
    ②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 页。
    ③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2 页。
    ④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7 页。
     ① 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钟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69 页。
    ① 巴克摩斯:“The Flaneur,the Sandwichman and theWhore:The Polities of Loitering”,见史书美:《现代的诱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364 页。
    ② 巴克摩斯:“The Flaneur,the Sandwichman and theWhore:The Polities of Loitering”,见史书美:《现代的诱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364 页。
    
    ①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第 141 页。
    ②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精编》,钱理群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第 242 页。
    ① 周作人:《上海气》,余之、程国兴编,旧上海风情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第 8 页。
    ② 拉斐尔前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 1848年开始的一个艺术团体(也是艺术运动),由 3 名年轻的英国画家所发起—约翰·艾佛雷特·米莱、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艺术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① 转引自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44 页。
    ②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 页。
     ① 鲁迅:《比亚兹莱画选》小引,见《鲁迅全集》,第 7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338 页。
     ① 叶灵凤:《叶灵凤小说全编》,上卷,贾植芳、钱谷融编,学林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34页。
    
    ①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编》,贾植芳、钱谷融编,学林出版社,1997 年版,第 445 页。
    ② 章克标:《银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7 页。
     ① 周小仪:《唯美主义和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32 页。
    ① 向培良:《暗嫩》,见刘钦伟编《中国现代唯美主义作品选》,花城出版社,1996 年版,第756 页。
    ②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33页。
     ① 汪民安等编:《后身体:文化、权利与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6-37页。
    ② 叶灵凤:《叶灵凤小说全集》,学林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06 页。
     ①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58 页。
    
    ① 刘呐鸥:《现代表情美造型》,见《妇人画报》,1934 年 5 月。
    ② 穆时英:《电影的散步·性感与神秘主义》,见《晨报》,1935 年 7 月 7 日。
     ① 柯林·坎贝尔:《购物、快感和性战争》,见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1 页。
    ① 转引自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见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97-198 页。
    ② 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见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 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9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 出版社,1972 年版,第 254 页。
     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版,第 18 页。
    
    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版,第 18 页。
    ②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版,第 19 页。
     ① 叶灵凤:《叶灵凤小说全集》,学林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00 页。
     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版,第 21-22页。
    ①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63页。
    ②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63页。
     ① 乔纳森·E·谢勒德等:《隐秘的欲望:当代广告中的恋物癖、本体论和表征》,见吴琼等编《形象的修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79 页。
    ② 张爱玲:《鸿鸾喜》,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4 页。
    
    ① 张爱玲:《鸿鸾喜》,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4 页。
    ② 张爱玲:《鸿鸾喜》,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4 页。
    ① 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见《张爱玲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 18 页。
    ② 张爱玲:《倾城之恋》,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84页。
    
    ① 转引自杨泽编:《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180 页。
    ② 张爱玲:《鸿鸾喜》,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5 页。
    ①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 页。
    ②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99 页。
     ① 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见《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57 页。
     ① 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见《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58 页。
    ① 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2 页。
    ②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99 页。
    ③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7页。
     ①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 78 页。
     ① 转引自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51 页。
     ①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 17 页。
     ①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 页。
    ① 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33 页。
     ①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35 页。
    ② 吴福辉:《作为文学(商品)生产的海派期刊》,见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 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8 页。
    ① 见《简明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96 页。
    ② 刘呐鸥:《影片艺术论》,见《电影周报》,1932 年,第 2 期。
    ③ 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年版, 第 137 页。
     ① 欧外·鸥:《中华儿女美之隔别审判》,见陈子善选编《脂粉的城市——〈妇人画报〉之 风景》,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72 页。
     ① 张竞生:《张竞生文集》,第一卷,广州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40 页。
     ① 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见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69 页。
    
    ① 刘呐鸥:《现代表情美造型》,《妇人画报》,1934 年 5 月。
    ② 穆时英:《电影的散步·性感与神秘主义》,《晨报》,1935 年 7 月 17 日。
     ① 刘呐鸥:《游戏》,见《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3 页。
     ① 刘呐鸥:《影片艺术论》,载《电影周报》1932 年第 2,3,6,7,8,9,10,15 期。
    ① 刘呐鸥:《开麦拉机构——位置角度机能论》,载《现代电影》第七期,1934 年 6 月 15 日 现代电影社出版。
    ② 刘呐鸥:《开麦拉机构——位置角度机能论》,载《现代电影》第七期,1934 年 6 月 15 日 现代电影社出版。
    ① 刘呐鸥:《电影形式美的探求》,见《万象》,1934 年第一期。
    ① 雷切尔·鲍尔比:《推销道连·格雷》,见周小仪、童庆生《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介绍、研 究及影响》,《译林》2002 年,第 4 期。
    
    ① 禾金:《造型动力学》,《小说》,第 9 期,1934 年 10 月 1 日。
    ② 见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1 页。
     ①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见《公墓》,现代书局,1933 年,第 204 页。
    ① 霍塞:《出卖的上海滩》,商务印书馆,1962 年版,第 38 页。
    ②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版,第 61 页。
    ① 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16-17 页。
    ② 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41 页。
     ① 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44 页。
    ① 霍米·芭芭:《纪念法侬:自我、心理和殖民条件》,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 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3 页。
    
    ① 见《文化研究》第 3 辑,天津社会科学院,2002 年版,第 156 页。
    ② 见《思想文综》第 5 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12 页。
     ① 见《思想文综》第 5 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 页。
     ① 《思想文综》第 5 辑,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 页。
     ①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7 页。
     ① 弗朗西斯·纽斯特:《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湖南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138-139页。
    ① 张爱玲:《金锁记》,见《张爱玲全集》,第一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 39 页。
    1.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陈平原:《20 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唐正序、陈厚诚:《20 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8.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9.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
    11.解至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2.张新颖:《20 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4.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吴福辉:《游走双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6.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新星出版社,2005。
    17.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8.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9.[英]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萧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0.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
    21.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美]史书美:《现代性的诱惑》,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3.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型》,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4.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2005。
    25.李永东:《租界文化与 30 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
    26.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7.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8.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
    29.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0.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1.姚玳玫:《想象女性——海派小说 1892-1949 的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2.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4.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5.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36.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7.杨泽:《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8.李岩炜:《张爱玲的上海舞台》,文汇出版社,2003。
    39.魏可风:《张爱玲的广告世界》,文汇出版社,2003。
    40.张爱玲:《张爱玲文集》,(1-4 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41.[英]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荣如德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42.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3.刘绍铭等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4.水晶:《替张爱玲补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5.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6.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7.许子东:《呐喊与流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8.张竞生:《张竞生文集》,广州出版社,1998。
    49.陈子善选编:《朱古律的回忆——文学<良友>》,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50.陈子善选编:《脂粉的城市——<妇人画报>之风景》,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51.素素:《前世今生》,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52.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
    53.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4.施蛰存:《蝴蝶夫人》,京华出版社,2005。
    55.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6.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7.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8.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9.黄志伟、黄莹编著:《为世纪代言——中国近代广告》,学林出版社,2004。
    60.钱慧思主编:《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1.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2.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3.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4.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5.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 年代与文化领导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6.郭军等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7.[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69.[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0.[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72、[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4.[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6.[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7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9.[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0.[法]波德莱尔:《1846 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1.[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3.[德]弗里德雷克·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4.[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0。
    8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7.[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8.[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
    89.[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0.[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91.[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商务印书馆,1994。
    92.[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3.[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4.[德]齐奥尔特·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95.[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96.[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8.[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9.[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0.[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2.[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3.[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4.[美]詹姆斯·特威切尔:《美国的广告》,屈晓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5.[美]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任海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6.[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0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等译,作家出版社,1986。
    108.[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09.[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10.[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昆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1.罗兰·巴尔特等著:《形象的修辞》,吴琼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