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外语教育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生,与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处在共时态的空间中。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就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追求现代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在近代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折射出中国近代思想和社会的变迁。
     本论文旨在分析与探讨世界化语境嬗变中的近代中国外语教育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而非纯粹的外语教育史。论文的整体构架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外语教育的各个侧面为纬,描述和探讨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世界意识语境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所传递的社会文化意义,借以透析在中西文化关系中外语教育所体现的主体应对策略——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辨证互动规律,从而揭示出外语教育与中西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勾画出入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本论文以“世界化”、“世界性”与“民族性”为主体概念,探讨了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变迁与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外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西学东渐背景下官方倡导,民间参与,以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增强了解世界力度,提高与世界接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运动。它的变迁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零星到系统、由保守到开放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国家门户开放的过程,一个民族的思想开放、心理开放的过程,一个勇于直面世界、接纳异己、表达自我的过程。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始终是垫衬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历史的浓重底色。所以,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史实是近代中国如何走向和融入世界的历史。
     论文分六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不足分析、研究目标与创新、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整个论文的写作作一简要交代与说明。
     第一章主要描述与分析滥觞时期外语教育作为近代国人特殊的“睁眼看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862-1900)。其总特点表现为强民族性弱世界性:课程地位低于母语,外语教育规模小;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直接工具主义,即培养政治外交与商贸经济所需要的普通译人;在内容上以翻译官文、商业用语为主,文化教育内容少;在方法上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重翻译技巧训练;外语还被迫作为其它学科的教学语言;此时的外语学人在文化边缘的狭缝中职微言轻,事业道路上备尝艰辛。总体而论,在国人世界化意识初步觉醒的背景下,外语教育表现为对于表层西方文化有所吸纳,而对深层文化则是无知少涉,戒心的浓厚与底线的困守使得此时期外语教育的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而急功近利的工具意识甚强,特别是与日本同时期的外语教育环境比较,国人的保守意识很强,体现出国人在世界化趋势面前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倾向,因此外语教育的成就有限。但此时开办外语教育毕竟是国人被迫走向世界的一种回应与选择,是中国走向世界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主要是叙述与分析制度化时期外语教育作为国人“主动走向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901-1921)。其总特点表现为强世界性与弱民族性:外语教育成“热”成“潮”,开始普及化、制度化,成为中学的必修课,高小的必选课,课程地位反而超过母语,教育价值取向上体现为间接的工具主义,即把外语教育作为学习西方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内容上表现为语言教育与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双语教育迅速发展;教学方法从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过渡为以阅读教学为主;文化边缘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世界性特性更加突出。显然,经历了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刺激与盘剥之后,在“亡国灭种”的危局下,国人表现出强烈的西方文化认同倾向。
     第三章主要是叙述与分析民族化改革时期外语教育作为国人“主动改造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922-1949)。其总特点体现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协同发展:外语与母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渐处平衡;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为综合化,具有了从工具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的倾向;外语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性、交际性、民族性等新内涵,较好地体现了实际的语用环境,跨文化教育意识增强;外语教育的方法则倾向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产生了一些以直接法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对殖民性质的外语教育进行了抵制与批判,显示出可贵的民族精神。总之,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前后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世界化劲力,国人的世界化意识里开始蕴涵和萌动理性自觉的成分,外语教育的世界性因素与民族性特性辨证互动,使得外语教育的跨文化交往性质得以凸显。这是外语教育对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化趋势的合理应对与促进,体现了国人理性的多元文化认同倾向。
     第四章的任务是分析和总结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社会功能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余论部分主要论及近代外语教育的历史事实对我们的六点启示。六点启示也权作本文研究的几点结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是外语教育的基本品格,发展外语教育应树立开放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取向;反对文化帝国主义与全盘西化依然是当代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实乃一种跨文化素质教育;中外文化同构是外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从“权利”到“资源”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意识导向;加强民族文化认同视野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history turning into world histor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synchronizes with its cosmopolit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s the process that it opens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pursues modernization.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plays a very specia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modem China melts into the world system. Its development not on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but also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thoughts and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therefor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it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under a cosmopolitanized circumstance that is ever-changing, rather than to focus 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tself. With time order being its longitude and aspect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ts latitude,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traits of change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under different world consciousness circumstances as well as on the socio-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conveys. The main body countermeasures manifested b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world, namely the rules of dialec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smopolitan and nationality, are thoroughly analyzed to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hinese, western cultures, therefore, draws the outline of the track that Chinese people get to know the world and propel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t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re explored with cosmopolitanization, cosmopolitan and nationality as conceptional frame.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s a government-initiated and civil-participated educational mov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with learning western science, strengthening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upgrading ability to gear to international world as main purposes. Its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from passiveness to positiveness, from fragmentation to system, and from conservation to opening up. It is also a process that a country opens its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a process that a nation opens it mind and heart, a process of boldly facing the world, accepting difference and self expressi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has always been a heavy background colo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henc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m China is actually a history that modern China melts into the world,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paper falls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consists of five aspects regarding the reasons, values, reviews and weak points analysis, goals and innovations,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which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illumination on the whole paper.
     Chapter 1 mainly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as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opening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initial period (1862-1900). It bear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strong nationality and weak cosmopolitan, course status lower than native language, small scale, direct toolism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 characterized by training common translators needed by politics, diplomatics, economics and commerce, translation mainly involving in official and commercial documents and rarely i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materials, and grammar translation being the main method with emphasis on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skills. Foreign languages are forced to be the teaching languages of other disciplines;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experience all kinds of hardships in a low social status. In gener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liminary awakening of Chinese cosompolitanization consciousnes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ows certain degree absorption of western superficial cultures with no knowledge and involvement of its in-depth cultures. Strong wariness and stubbornly sticking to bottom line lead to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lack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nsciousness, but full of toolism consciousnes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Strong conservative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comparing with Japanes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nvironment, embodies Chinese people's inclination of narrow nationalism cultural recognition in the trend of cosmopolitanization, which attributed to limited achiev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However, the commenc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after all a countermeasure and choice taken by Chinese people who are forced to go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lso an important step which promotes China's link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chapter 2, thought motivation and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a phenomenon of positively moving towards the outside world in systematic period (1901-1921)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t fea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smopolitan and weak nationalit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eing hot and fashionable, being popular, systematic and becoming compulsive course of middle school and selectiv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course status much higher than native language, indirect toolism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 characterized by tak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 of learning western natur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western culture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terms of education contents with natural science being the main content of educa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education methods changing from grammar translation to reading education, significant upgrade of social status of cultural marginal person, and cosomopolitan being more prominent. Obviously, there is a strong recognition towards western culture by Chinese who had experienced sepa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fter the defeat of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and were in danger of nation-conquered and race-extinct.
     In chapter 3, elaborations and analysis on thought motivation and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a phenomenon of voluntarily transforming the world in reform period (1922-1949)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Generally, it features the synergic progress of cosmopolitan and nationality, criticism about and counteraction to colonial natur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hich embodies valuable national spirit, equal statues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native language in schoo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ness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the tendency of transforming from toolism to humanism, new connotations in living, social and national aspects appearing in the cont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hich well represents the actual pragmatic environment featuring strengthened consciousnes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ethods turning to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direct methods as main body. Above all,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two World Wars, facing the cosmopolitanized opponents that are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Chinese cosmopolitanization consciousness start to be rational and self conscious. The dialec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smopolitan factors and nation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underlines the intercultural exchange nature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t is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 to and promotion of cosmopolitan trend post the two World Wars b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hich reflects rational multicultur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In chapter 4, main characteristics, social functions, exist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Epilogue provides analysis on the enlighten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research subject that need to be deepened and further explored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eaturing cosmopolitanization vision. The enlightenment part also serves as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take open nationalism cultural recognition orientation as fundamental guidelin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a long and stable term, because it is basic charac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integrate its cosmopolitan and nationality; it is still one of important tasks for our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fight against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whole- westernization; the ess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an inter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 isomorphism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is the basic principal when compiling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from rights to resources is the consciousness orientation when constituting policy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引文
[1]因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础外语教育,为方便起见,文中一律用“外语教育”指称“基础外语教育”。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45页。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
    [2]“语言世界图景”概念源自[德]威廉·冯·洪堡特,其基本内涵指语言通过观念或文化世界图景所折射的现实世界.详见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3][德]威廉·冯·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0页。
    [1]“两会”委员谢克昌:《质疑现行英语教育》,见httP://nrww.edu.cn/20040308/3100644.shtznl;中国教育报:《炮轰大学英语考试制度:英语考试“祸国殃民”?》,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xxz/edu/2003-10/29/contentl48309.htm;顾海兵:《中国公共外语教育反思》,见http://www.nan#angdaily.com.cn/zm/20040923/xw/sd/200409230019.aSp;《打倒英语帝国主义?》,见新浪网.英语学习htrn http://vvww.sina.com.cn_.
    [1]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认同论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曼(Schumann,1976年)和安德森(Andersen,1980年)。文化认同论者认为第二语言(一般指外语)获得是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学生对所学语言之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决定学生对第二语言掌握的好坏,而文化认同又是由学生自身与目标语言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近来决定的。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之中,前者是第一性的,它决定学习环境的好坏;后者是第二性的,它只是在前者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时才起作用。
    [1]吴利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反思》,《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0 日。
    [1]Wasters,M.Globaliz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32、315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3页。
    [3]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5页。
    [1]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该论著对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题目的确定给予了一定的启发。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2]Anthony D.Smith,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Polity Press,UK,1995.19.
    [3][日]猪口邦子著,杨伯江译:《后霸权体制与日本的选择》,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1页。
    [4][美]罗兰·罗伯森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化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5]Susantha Goonatilake,The self wandering between cultural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The Decolonization of Imagination:Culture,Knowledge and Power,Jan Nederveen Pieterse&Bhikhu Parekh,(eds.)Zed Books Ltd,London&New Jersey,1995.279.
    [6]Robert F.Amove,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World-System Analysis,Philip G.Altbach,Robert F.Arnove &Gail P.Kelly,(eds.)Comparative Education,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New York,1982.453.
    [7][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252页。
    [1]胡氏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英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Selected Readings j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2]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311页。
    [1]这是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交给教育部的一份报告。笔者的资料引自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李良佑、刘犁编:《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有关这些论文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文后的参考文献“论文”类。
    [1][法]布罗代尔:《历史著作》,1969年巴黎版,第25页。转引自杰费里.巴勒克拉夫著:《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1]孙广勇:《教育史料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法]安多旺·莱昂著,樊慧英、张斌贤译:《当代教育史》,光明日报社1989年版,第49页。
    [1]周洪宇:《论教育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百年跨越--教育史学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2]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12日。
    [3]转引自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12日。
    [4][法]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居译:《长时段:历史与社会科学》,见布氏论文集《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1]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5页。
    [2]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3][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4]笔者认为,汤因比的文明形态理论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文明类型划分的权威。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曾先后存在过23种文明:埃及社会、米诺斯社会、苏末社会、赫梯社会、巴比伦社会、印度河流域社会、中国商代社会、玛雅社会共8种文明为第一代文明。古代希腊社会、叙利亚社会、古代印度社会、古代中国社会、安第斯社会、墨西哥社会、尤卡坦社会共7种文明为第二代文明。现在依然存在的西方社会、东正教社会(内分拜占庭与俄罗斯两种)、伊斯兰教社会(包括伊朗社会与阿拉伯社会)、印度社会、中国社会、朝鲜-日本社会共8种文明为第三代文明。在这些文明中有的是亲子代之间的嬗递关系,有的则是空间上的并存关系。
    [1][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2]赵林:《人类文明的演化趋势--兼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4]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对“文化边缘人”的概定为:“边缘人知识分子”(marginal intelectual)乃是指同时生活于存在某些彼此冲突的价值标准或行为规范的两个文化之间的某一社群。也称“文化边际人”,心理学家称“文化过渡人”。见叶南客:《边际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1]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9页。
    [2]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页。
    [3]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4]姚莹:《中复堂全集康献纪行》(三),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3779页。
    [5]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2页。
    [1]《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1-42页。
    [2]王韬:《拟上当事书》,《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页。
    [3]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第1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页。
    [4]《申报》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5]《洋务运动》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1]汤彝:《绝英吉利互市论》,《鸦片战争文学集》,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985页。
    [1]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公司1945年版,第68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4]邰爽秋等选编:《中小学课程问题》,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版,第99页。
    [1]《郭嵩焘日记》第1卷“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3页。
    [2]《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96、553页。
    [3]《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3页。
    [4]《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9页。
    [5]《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四年正月初九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6页。
    [6]《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02页。
    [7]《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16页。
    [1]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55页。
    [2]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55页。
    [3]《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91页。
    [4]《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三年三月初一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5]《郭嵩焘日记》第3卷“光绪三年二月初八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页。
    [1]《郭高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90-191页。
    [2]曾永玲:《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8页。
    [3]冯桂芬、马建忠:《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4]冯桂芬、马建忠:《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1]冯桂芬、马建忠:《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111页。
    [2]冯桂芬、马建忠:《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3]王韬:《代上苏抚李宫保书》,《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页。
    [4]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第1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页。
    [5]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3、1532页。
    [6]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1]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2]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3]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4]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5]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6]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1]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文襄公全集》第120卷,北平文化斋1928刊行,第20页。
    [1]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文襄公全集》第120卷,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行,第20页。
    [2]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文襄公全集》第120卷.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行,第20页。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第100卷“公牍15”,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行,第25页。
    [2]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文襄公全集》第120卷,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行,第20页。
    [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57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2、105页。
    [2]本表主要参考了夏东元编的《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5页)以及朱有瓛主编的
    [3]《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0页)所提供的史料编制而成。
    [1]本表主要根据高时良、宝鋆、朱有瓛、陈学恂、苏精、Biggerstaff等所编辑的相关史料整理、汇编而成。相关书籍详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版第43、51-52、153-154、390页。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1985年版第159-161页。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九册第4921页。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瓷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5、103、111、116-117页。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86-690页。Biggerstaff,Knight.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37、69、210-218.
    [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张君励,1887-1969,上海宝山人,少年时曾入上海广方言馆肄业,在馆学习六年。
    [1]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666-2671页。
    [2]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
    [3]光绪六年二月二十九日(1880.3.29),美国驻广州领事蔡贤(F.D.Cheshire)向美国驻华公使西华(G.F.Seward)写信报告说,广东同文馆完全在满洲将军的控制之下,他握有管控该馆任何事务的人权.见Biggerstaff,Knight.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NewYork: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1,37footnote 48.
    [4]转引自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92-193页。
    [1]本表主要根据高时良、宝鋆、朱有瓛、陈学恂、苏精、Biggerstaff等所编辑的相关史料整理、汇编而成.相关书籍详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版第43、51-52、153-154、390页.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1985年版第159-161页。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九册第4921页。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5、103、111、116-117页。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86-690页。Biggerstaff,Knight.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New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37、69、210-218.
    [2]《顺天府复尹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疏》,引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73页。
    [1]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5页。
    [2]表1-6、1-7系笔者根据多种资料整理而成。主要有黄炎培的《清季各省兴学史》,胡思敬的《戊戌履霜录卷四:二十一省新政表.戊戌变法档案史料.234-326》(转引自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20页),吕达的《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及李良佑等编的《中国英语教学史》。
    [1]《南菁书院大事记》,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
    [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48页。
    [2]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3]此表根据多种教会教育史资料信息自制而成。其中“外语课程设置”项中的“无”是一个约数,有的学校的确是全无外语课程,而有的到了60年代后增设了一点外语课程,但课时极少,教学也很不规范,笔者对这种情况权作“无”处理。
    [1]露懿思:《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2]郭查理:《齐鲁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Held at Shanghai,Mav 720,1890,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449.
    [4]郭查理:《齐鲁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柯约翰:《华中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3]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2页。
    [4]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5]《华北捷报》1865年7月12日。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6]熊月之:《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1]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2]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Held at Shanghai,May 720,1890,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577.
    [3]《怵目惊心的罪证-记中国协和医学院控诉美帝国主义罪行展览会》,《新华月报》,1952年第7期。
    [4]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Held at Shanghai,Mav 720,1890,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457-459.
    [1]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1页。
    [2]本文使用“外语”教科书这一概念仅指纯外语语言教科书,不包括当时还有的“外文科学教科书”。
    [3]《出版大事年表》,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二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实藤惠秀认为,“教科书”词汇是从日本输入的,见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1页。关于“益智书会”情况,参阅王宏凯:《清末“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史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4]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4页。中国近代外语教科书首先出现于教会学校。鸦片战争以前,在马六甲英华书院,传教士已用西方教科书教育中国学生。鸦片战争后,开设于中国各地的教会学校,很多是中西教科书并用。
    [1]此表根据多种教育史资料以及回忆录整理而成。主要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六日《申报》上的广告、张静庐辑注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一\二编”、付克的《中国外语教育史》、周越然的《书与回忆》、苏精的《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张晓芳的《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李良佑等的《中国英语教学史》及邹振环的《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编纂》《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表中打有“*”号的表示是当时很流行的教科书:打有“◇”号的表示笔者的推测。因为在京师同文馆刚刚成立之时尚没有现成的外文语言教科书。根据奕訢“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的奏折内容推测,早期京师同文馆的教科书除了用外国教习自编教科书外,就是当时上海、广东两地最流行的外文学习书籍了。表中打“◇”的书籍正是两地流行的外语学习书籍,所以笔者推测它们很有可能被作为同文馆早期的教科书。
    [2]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1985年版,第206页。
    [1]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Held at Shanghai,Mav 720,1890,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372.
    [1]邹振环:《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编纂》,《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2]周越然:《书与州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204页。
    [3]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47页。
    [2]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5页。
    [3]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1]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4-85页。
    [2]李楚材辑:《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04页。
    [3]A.P.R Howatt:《英语教学史》(英文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1]《清实录》十三“高宗实录”(五),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178-179页。
    [1]Broomhall Marshall.Robert Morrison,A Master Builder.London: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1924.120-121.
    [2]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99页。
    [3]中国近代史料从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页。
    [4]马建忠:《适可斋记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91页。
    [1]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页。
    [2][日]安藤彦太郎著,卞立强译:《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3][日]依田意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4][日]依田意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5]“通词”相当于我国当时的“通事”。
    [6][日]依田意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7]《增订海外交通史话》,转引自田鹏毅:《略论锁国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日本研究》1994年第2期。
    [1]《魏源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8页。
    [1]西里尔·E·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9-60页。
    [2]J.A.Brownell:Japan's Second Language-A Critical Stud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in the Japanese Schools in the 1960's.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4.
    [3]冯桂芬、马建忠:《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109页。
    [1][日]福泽谕吉著,马斌译:《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4-85页。
    [2]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3][日]依田意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4]威廉·亨德:《广州番鬼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鸦片战争》(一),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第271页。
    [5]冯桂芬、马建忠著:《中国启蒙思想文库--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6]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8页。
    [1][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著,顾昕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1]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2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1页。
    [2]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从书》第1辑第2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26页。
    [3]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2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41页。
    [4]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从书》第1辑第2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57页。
    [1]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2]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4]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页。
    [5]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6-517页。
    [1]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9页。
    [2][日]福泽谕吉著,马斌译:《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5页。
    [3][日]福泽谕吉著,马斌译:《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5页。
    [4][日]福泽谕吉著,马斌译:《福泽谕吉自传》,商务日印书馆1995年版,第295-299页。
    [1]李良佑、张(?)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210页。
    [1]《武汉文史资料》第23期,1986年版。转引自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2]《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第13条)。
    [1]史朝主编:《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2]《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第14条)。
    [3]《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第14条)。
    [4]Daniel 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8.85.
    [5]曾永玲:《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5-267页。
    [1]李鸿章:《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李鸿章全集》第2册,卷19“奏稿”,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51页。
    [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217页。
    [3]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4]Biggerstaff,Knight.The Earliest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Massachusett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168.
    [1][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4页。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3]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开放思潮泛指主张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思潮,如本文指的西化思潮、留学思潮、外语教育思潮等。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3]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4]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页。
    [1]《社说--责难国民篇》,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2]孙恒:《中国与西洋文明》,《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冬季第4号。
    [3]芮玛丽:《导言》,转见科文:《历史三调序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4]梁启超:《过渡时代》,《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30页。
    [1]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2]顾颉刚:《致傅斯年》,《学术林集》第1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0页。
    [4]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著作选》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5]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陈独秀著作选》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1页。
    [6]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著作选》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6页。
    [7]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著作选》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6页。
    [8]胡适、余英时:《胡适与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1页。
    [9]胡适:《<吴虞文录>序》,《胡适文集》第2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0页。
    [10]沈昌晔:《论文化的创造致张季同先生》,《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中篇),龙文书店1935年版,第109页。
    11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下)》,《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169页。
    12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中)》,《岭南学报》1936年第5卷第2期。
    [1]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3号。
    [2]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1919年),《鲁迅全集》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6-337页。
    [3]佚名:《日本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之消长》,《译书汇编》1902年7月25日第5期。
    [4]吕学海:《我们对于西化的态度》,《今日评论》1941年第5卷第5期。
    [5]孙恒:《中国与西洋文明》,《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冬季第4号。
    [6]钱玄同:《回语堂的信》,《语丝》1925年第23期。
    [7]《游学译编叙》,《游学译编》1902年第1期。
    [1]《革命长辈谈勤工俭学》,《中国青年》1958年第5期。
    [2]《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游学译编》1903年第6期。
    [3]《劝同乡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游学译编》1903年第6期。
    [4][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9页。
    [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73页。
    [2]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3]陈学恂,田正平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5页。张之洞指出,留学日本有五大好处,所以“西洋不如东洋”。五大好处是:路近省费,可多遣;去华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访行。
    [4]李良佑、张日昇、刘梨:《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5]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359页。
    [7]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8]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395页。
    [9]Hunt,Michael H.The American Remission of the Boxer Indermnity:A Reappraisal.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3(May.1972):539-559.
    [10]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页。
    [1]刘志强、张学继著:《留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2]吴云:《旅法华人近五十年之奋斗生活》,《东方杂志》第25卷第8期。
    [3]《留英俭学会意趣书》,《东方杂志》第9卷第9期。
    [4]《教育消息》,《浙江教育行政周报》1930年第27、第30期。
    [5]《教育消息》,《浙江教育行政周报》1930年第39期。
    [1]《教育论》,《游学译编》1902年第1期。
    [2]骆时驾:《论世界主义之教育》,《教育周报》1914年第48期。
    [3]《蔡孑民先生莅世界语学会之演说》,《教育周报》1913年第15期。
    [5]孙增大:《论教育之神圣》,《教育周报》1913年第4期。
    [6]燃:《新语问题之杂答》,《新世纪》1908年7月25日第44号。
    [7]B.Karlgren:The Chinese Language,New York,1949.4.
    [1]前行:《中国新语凡例》,《新世纪》1908年第40号。
    [2]燃:《新语问题之杂答》,《新世纪》1908年7月25日第44号。
    [3]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底变迁》(1924),《钱玄同文集》第2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14页。
    [4]《本报附注》,《新世纪》1908年第40号。
    [5]庄启:《外国文直接法》,《教育杂志》1915年第7卷第2号。
    [6]《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5辑,第731-732页。转引自罗志田:《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观念异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杨度:《支那教育问题》,转引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8]转引自罗志田:《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观念异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9]鲁迅:《准风月谈.重三感旧》,王得后编、李庆西注:《鲁迅杂文全篇》(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页。
    [1]郭查理:《齐鲁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第430页。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此》,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3页。
    [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5]此两则广告均引自《新教育》1920年第2卷的第2-3期。
    [6][美]大卫.奥格威著,庄淑芬译:《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7]徐铸成:《谈老申报》,《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第10页。
    [8]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8年第17期(下册),第141页。
    [1]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8年第17期(下册),第142页。
    [2]德清县教育参观团报告室编:《德清县教育参观团报告书》(1918年印行),第97页。
    [3]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3-4页。
    [4]Chiang Monlin,Tides from the West:A Chinese Autobiograph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7.59.
    [5]董小燕:《严复思想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92页。
    [2]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沈善洪主编:《蔡元培选集》(上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3]贺麟:《严复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页。
    [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359页。
    [5]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0页。
    [6]王杖主编:《严复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0页。
    [7]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53页。
    [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六),转引自:王民、王亚华:《<天演论>与近代中国社会》,《桶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第3期。
    [9]牛仰山、孙鸿霓:《严复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胡适:《四十自述》,亚东图书馆1933年版,第99页。
    [2]陈旭麓:《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0页。
    [1]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9-562页。
    [2]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3]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5-286页。
    [4]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1页。
    [5]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4页。
    [6]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页。
    [7]严复:《英文汉诂》“序言”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1]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页。
    [2]严复:《英文汉诂》“序言”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3]严复:《英文汉诂》“序言”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4]严复:《英文汉诂》“序言”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5]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4页。
    [6]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4-155页
    [7]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9-561页。
    [1]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5-286页。
    [2]张元济图书馆(海盐县)编:《出版大家张元济》,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3]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27页。
    [4]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6-287页。
    [5]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5页。
    [6]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1-562页。
    [7]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5-286页。
    [1]严复:《英文汉诂》“序言”一,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页。
    [1]本小节课程表格内容、原始数据的获得,综合参考了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以及《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二次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教育杂志》(1909-1948)、张文昌的《中等教育》、吕达的《中国近代课程史论》等书刊。
    [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1]唐文治:《发邮传部咨文,正课之后拟添设西文补习课》,转引自李良佑、张日昇、刘黎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5页。
    [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95页。
    [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0页。
    [4]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5]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95页。
    [1]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95页。
    [2]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陈启天:《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台北文星书店1962年版,第166页。
    [2]《中国革命的现在和未来》,转引自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1]此数据为笔者根据外语在学制中的实有课时数核算而得。另外,王伦信的《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第98页也提供有相同数据。
    [2]《教育世界》1916年第119期,。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4]《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教育杂志》1911年第10 号。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2]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4]以下关于课程标准内容的叙述,均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8-499页。笔者根据英文奉对部分语句作了必要的用词方面的调整。笔者参考英文奉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nfsunesco/pdf/REC-78_E.PDF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16页,这里的cross难以描绘跨文化教育的特征,因为cross更强调“跨多种文化之上的比较视点”,而inter则强调文化之间的关联。
    [1]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3-44页。
    [2]C.Verma&C.Bagley,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Personality,Attitudes and Cognitions,St Martin's Press,1988.198.
    [1]表2-8与表2-9均根据以下资料整理而成:吕达的《中国近代课程史论》第176-177;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第102-105页;江山野主编的《中国中学课程设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342页;《浙江教育官报》第1-4 期:《教育周报》1913年第1-15期、1917年第126期-138期。
    [1]《教育普及论》,《警钟日报》(上海)1904年6月3日。
    [2]《湖南女学之调查》,《警钟日报》1904年10月8。
    [1]梁实秋:《清华八年》,《梁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3]庄俞:《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7号。
    [4]张其韵:《“科学”与“科学化”》,《科学的中国》第10卷第1期,转引自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5]上海交通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交通大学志:1896-199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曹刍:《中学校的几个紧要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2]《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156页。
    [3]《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页。
    [4]《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163页。
    [4]中国名校丛书:《天津南开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2、55-60页。
    [5]省立绍兴中学编:《浙江省立绍兴中学五十周年纪念册》,省立绍兴中学1947年刊行,第131页。
    [6]蔡元培:《我的教育经验》,《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第339页:
    蒋梦麟:《两潮》,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2-43页。
    [1]《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2]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年版,第66-91页。
    [3]潘光旦于1913年入清华学校中等科学习,粱实秋于1915年入校。
    [1]粱实秋:《清华八年》,《梁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李正西,任合生编:《粱实秋文坛沉浮录》,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119-120页。
    [3]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年版,第66-91页。
    [1]《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163页。
    [2]束定芳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第2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3]这里的“部”包括清廷的学部和民国的教育部。
    [4]《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
    [5]《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
    [6]《京师大学堂编书处章程》,《政艺丛刊书·政书通辑》卷四,转引自吴洪成:《中国学校教材史》,西南林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7]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定学堂章程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第195页。
    [1]《京师大学堂编书处章程》,《政艺丛书.政书通辑》卷四,转引自吴洪成:《中国学校教材史》,西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2]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80页。
    [4]“附录”,《编译各书章程》(三).《学部官报》第68期。
    [1]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1-212页。
    [1]王建辉:《近代教育与近代出版》,《编辑之友》2001年第6期.
    [2]王建辉:《近代教育与近代出版》,《编辑之友》2001年第6期。
    [3]王建辉:《近代教育与近代出版》,《编辑之友》2001年第6期.
    [4]里明:《晚清教科书编辑述论》,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5]《学务刍育》,《申报》1906年9月7日。
    [6]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2页。
    [7]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81页。
    [1]如《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凡例》、《学部通行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暂用书目文》、《学部第一次审定高等小学暂用书日表》、《学部第一次审定中学堂初级师范学堂暂用书目凡例并表》等。其中《学部第一次审定高等小学暂用书目表》、《学部第一次审定中学堂初级师范学堂暂用书目凡例并表》对高等小学与中学常的外语教科书书目作了规定。这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2]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167-168页。
    [1]《学部慎重教科书籍之通饬》,《盛京时报》1910年10月28日。转引自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169页。167页
    [2]《会议政务处奏议覆御史赵炳麟奏财政学务亟须整顿折》,见[日]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清末篇)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6年版,第636-637页。
    [3]《教科书之发刊概况》,《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开明书局1934年版,第167页。
    [1]张蓉:《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新式教科书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本表主要根据《教育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的广告、上海图书馆馆藏《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目》(“文化救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苦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
    [1]本表主要根据《教育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的广告、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目》(“文化教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言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
    [2]伍光建(1866-1943),原名光鉴、号昭泉。广东新会人。1886年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后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对天文、数学、物理以及欧美文学等颇有造就。回国后,曾先后担任天津水师学常教员、复旦大学教授等职务,后从事英语翻译50余年。前后翻译文史哲类著作130余种。翻译作品备受读者欢迎,茅盾对他的翻译作品评价很高。如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及《续侠隐记》等是我国最早用白话文翻译的小说,影响很广。他亦是商务印书馆邀请的外语教科书的编辑之一,翻译、编纂与校订了一些有影响的教科书,为外语教科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3]邝富灼(1869-1938),字耀西,西名Fong F.sec.广东新会人。幼年随父至美做劳丁.在艰辛的劳动之余.刻苦学习英语。1902年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08年回国,任广州方言学堂英文教员。后受聘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英文部主任,负责两书翻译和外语教科书的组织与编写工作,曾编译、编写、校订过大量的英语敦科书,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外语教科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李良佑、刘梨:《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第19-34页。
    [1]如笔者见到了1935年版次的《英文汉沽》(1904年初版),该书后附有“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国难后第二版”的字样,可见即使国难中这本教材还不断再版。《民国总书目》关于邝富灼的《共和国教科书中学英文法》有“1913年初版,1919年18版”的说明,可见每年不止出版一次;关于甘永龙的《共和国教科书中学英文读本》有“1913年初版,1921年15版”的说明,几乎每年要出版两次;关于邝富灼的《新世纪英语读本》有“1910初版,1920年29版”的说明,几乎平均每年要出版3次;关于伍光建的《帝国英文读本》有“1907年初版,1912年11版”的说明;关于苏本铫的《共和国英文读本》有“1913年初版,1919年5月13版”,每年平均亦有两次之多:关于(美)吉斯特的《英文格致读本》有“1911年3月初版,1918年2月5版”的说明。以上详情请见《民国总书目》第2、83-85、203-344页。
    [1]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96页。
    [1](美)吉.古斯特(Gee.Nathaniel Gist)。1901年来华.任苏州东吴大学堂生物系主任。后任罗氏医社医预教育顾间,1930年返美。著有《植物学教程》、《被遗弃的阶层:略记中国的乞丐》等。
    [2](美)吉·吉斯特(Gee.Nathaniel Gist)著,邝富灼校:《英文格致读本》,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封页5。
    [1]刘永昌:《论近今教育之大弊》,《教育研究》1917年第4期
    [1]周越然编:《英语模范读本》第二册(Life in America)、第三册(Life in London),商务印书馆1918年初版、1921年版、1933年版。原课本目录序号采用的是Lesson Ⅰ,Lesson Ⅱ-- 这种形式,本文为了方便起见,一律改为Lessonl、Lesson2 的形式。
    [1]周越然编:《英语模范读本》第3册“导言”,1918年初版,本书为1933年版。导言本为英文,中文系笔者自译.
    [2]甘永龙、邝富灼编订:《中学英文读本》“序言”,《共和国教科书系列》,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2页。
    [1]胡适:《四十自述》,亚东图书馆1933年,第108页。
    [1]梁实秋:《清华八年》,《梁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梁实秋:《清华八年》,《梁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3]李正西,任合生编:《粱实秋自述》,《粱实秋文坛沉浮录》,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106页。
    [4]粱实秋:《实秋杂忆》,《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5页。
    [1]粱实秋:《清华八年》,《粱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3页。
    [2]周作人:《流年感忆》,《岗作人选集》,上海万象出版社1937年版,第8页。
    [3]颐实:《比较言语学上国民智育观》,《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20号。
    [4]李良佑、刘犁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第45页。
    [1]《学部审定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广告》,《申报》1911年9月7日。
    [1]《图书月报》,1916年第1期。
    [2]周越然:《六十回忆》,钱谷融主编:《周越然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63页。
    [3]引自英语教科书《英文初范》,商务出书馆1905年版,封二广告页。
    [1]《教育杂志》1910年第4号。
    [2]《教育评论》1907年第6期。
    [3]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和印刷业》,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77页。
    [3]Books from the Commercial Press,Rev.Silsby Editor,Educational Department,The Chinese Recorder,Dec.1904.
    [4]茅盾:《教科书大倾销》,《申报》1933年7月15日。
    [1]钱炳寰:《中华书局大事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页。
    [1]商务印书馆编:《英文初范》,商务印书馆1905年初版。笔者所见的是该书1908年印行的第11版,第2-3页。
    [2]商务印书馆译定:《英语捷径·后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1908年初版),第3页。该书版权页未署译者名。
    [1]甘永龙、邝富灼编订:《中学英文读本》“序言”,《共和国教科书系列》1914年版,第2页。
    [2]甘永龙、邝富灼编订:《中学英文读本》“序言”,《共和国教科书系列》1914年版,第3页。
    [3]甘永龙、邝富灼编订:《中学英文读本》“序言”,《共和国教科书系列》1914年版,第3页。
    [4]李登辉、杨锦森:《新制英文读本》“序言”,中华书局1916年版.第3页。
    [4]陆殿扬:《清末以来英文教学概观》,《江苏教育》1935年第4期。
    [1]李廷翰:《小学校国文科读法之研究》,《中华教育界》1915年第4卷第8期。
    [2]陆殿扬:《清末以来英文教学概观》,《江苏教育》1935年第4期。
    [3]周越然:《英语教学法》,《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6号。
    [1]转引自[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8页。
    [2]转引自[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页。
    [1]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0页。
    [2]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页。
    [3]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页。
    [4]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版,第409-410页。
    [5]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488-490页。
    [1]龚书铎:《辛亥革命与文化》,《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2]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79页。
    [3]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08页。
    [4]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491页。
    [1]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538-539页。
    [1]本段资料主要来自笔者对周越然著《书与回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言言斋西书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钱谷融主编《周越然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所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
    [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胡适:《归国杂感》,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474页。
    [1]《破恶声论》,《河南》1918年第8期。
    [2]庄俞:《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7号。
    [3]王业兴:《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交融与中国近代化的进展》,《史学月刊》1993年第4期。
    [4]魏绍昌《孽海花资料》,转引自彭明等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5]《教育泛论》,张栅、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4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2]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1932年第42号。
    [1]关于废汉文而学习世界语或英文或法文是西化“近路”的观点,由于史料所限,笔者朱能找到具体提出者是谁.但是据史料推测,西化派中当时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以致使得主张充分世界化的胡适也未免有些担心起来。他秉着慎重态度著文提醒同一战线的人士说:“中国文字问题,我不配开口,但仔细想来,总觉得这件事不是简单的事,须有十二分的耐性,十二分的细心,方才可望稍稍找出一个头绪来。若此时想‘抄近路',无论那条近路是世界语还是英文,还恐怕挑起许多无谓之纷争。”(《致钱玄同》,《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8-289页)。
    [2]转引自杨效春的《英文在我国中学课程里应占什么位置》,《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作者杨效春用以上言辞来批评当时一些人一心西化、只学外文贬低国文的不良风气。
    [3]胡适:《论评所谓“中国奉位的文化建设》,《独立评论》第145号。
    [4]艾伟:《英语教学心理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57年版,第69-83页。
    [5]李儒勉:《国家主义与中学教学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2期。
    [6]王慧:《我的英语教学经验》,《教与学》1935年第2期。
    [1]李儒勉:《国家主义与中学英文教学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2期。
    [2]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股编:《中华民国19年广东全省中等教育报告录刊》1932年刊行,第11-12页。
    [3]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股编:《中华民国19年广东全省中等教育报告录刊》1932年刊行,第54页。
    [4]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股编:《中华民国19年广东全省中等教育报告录刊》1932年刊行,第115页、69页、332页、224页。
    [5]此表根据浙江省立台州中学编《六年来之台中》(1935年)第86-89页提供的史料整理而成。
    [1]胡叔共编:《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素描》,上海国华学社出版1939年版,第81页。
    [2]《七千余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登记调查》,《浙江教育行政周报》1933年第4卷50号。
    [3]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1期。
    [4]赵廷为:《我国教育上的外国语问题》,《教育杂志》1929年第21卷9号。
    [5]李熙照:《教授外国语要顾到学生的脑力》,《大公报》1948年3月28日。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
    [1]程湘帆:《外国语言在小学课程上之位置》,《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3期。
    [2]朱景远:《中学英语教学之商榷》,《教与学》1936年2月号.
    [3]彬然:《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中学生》1947年9月号。
    [4]《现行教育法令大全》,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18-19页。
    [5]杨承芳:《英语学习法》,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1-2页。
    [6]图联教育考察团著:《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119-120页。
    [7]《北大日刊》1928年6月26日。转引自:李良佑,张日舁、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1]复汉种者:《新国史略》,《江苏》第6期。转引自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2]粱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3]余一:《民族主义论》,《浙江潮》1903年第1期,。
    [4]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独立评论》1935年5月12日第150号。
    [5]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王新命:《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转引自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3]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18页。
    [4]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30页。
    [5]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18页。
    [1]仲九:《教育改造的方法》,《中华教育界》1920年第10卷第3期。
    [2]余家菊:《评教育联合会之学制改造案》,《中华教育界》1921年第11卷第7期。
    [3]《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宣言》,黄季陸主编:《革命文献.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第5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版,第1页。
    [1]郭为藩主编:《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上),台北广文书局1981年版,第18页.
    [2]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27页.
    [3]舒新城:《论道尔顿精神答余家菊》,《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
    [4]李璜:《本国化的教育与外国化的教育》,《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7期。
    [5]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教育研究》1927年第2期。
    [6]罗廷光:《什么是中国教育目前最需要的》,《时代公论》1932年第8号。
    [1]何炳松:《本杂志的使命》,《教育杂志》1934年第24卷第1号,。
    [2]刘天予:《我们应当自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教育》1929年第1期。
    [3]朱宕潜:《新时代的教育本位何在》,《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3号。
    [4]李华兴主编:《民困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10页。
    [1]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刊行,第2-5页。
    [2]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2-5页。
    [3]胡适:《归困杂感》,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1-472页。
    [1]国联教育考察团:《中等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109页。
    [2]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刊行,第6页。
    [1]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15-17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2]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18-19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次数百分比为:各科答喜欢某类学科之次数,对各科被调查学生数之百分比.如以国文科而言,有兴趣于国文类之次数百分比为41.9%。其意为百人中答有趣于语文类学科者计41.9次。
    [3]胡叔共编:《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素描》,上海国华学社出版1937年版.第77页。
    [4]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24-25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1]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27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2]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27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3]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53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1]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29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2]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出版1932年刊行)第29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3]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出版1932年刊行)第36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4]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出版1932年刊行)第38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1]根据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刊行)第39页提供的数据整理成表。
    [2]欧元怀:《教育危言》,《教育杂志》1948年第33卷第1号。
    [1]《一个中学生的自述》,《教育杂志》1935年第26卷第1号.
    [2]针对当时中学生课业负担霞而毕业后生活无着落的现状,许多社会人士在报刊上发表“救救中学生”的呼声。参见张文昌:《于修改中学课程的几点意见》,《育杂志》1935年第26卷第1号。
    [3]邓实:《语言文字独立第二》,《癸卯政艺从书》上篇,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8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4]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人种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3号。
    [5]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ina-Report of the China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1921-1922.Shanghai,1922.372.
    [6]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090页。
    [7]李镛:《敬告新时代中学生》,上海大方书局1947年版,第87页。
    [1]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2]戴洛(J.Tailer):《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转引自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3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4]熊正德:《帝国主义最近的文化侵略》,《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18卷第9期。
    [5]赵顺成:《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奴化教育》,《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建国教育》第7卷第5号。
    [7]《建国教育》第9卷第1号。
    [8][日]氏义良:《华北文化工作的重点》,《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咨料》第68册,第203页.
    [9]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24页。
    [1]《建国教育》第9卷第1号.
    [2]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41页。
    [3]《教育杂志》第21卷第4号。
    [4]国民党中央设计局调查委员会编印:《伪满教育文化总检讨》,1945年油印本,第197页。
    [1]张文昌:《对于部颁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的意见》,《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8卷第9期。
    [2]李儒勉:《国家主义与中学教学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2期。
    [3]李儒勉:《国家主义与中学教学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2期。
    [1]王世杰:《英语教学与中等教育问题》,《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2号。
    [2]王世杰:《中国教育的几个根本问题》.黄季睦主编:《革命文献.抗战前教育概况与讨论》(第55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版,第54-55页.
    [3]赵廷为:《我国教育上的外国语问题》,《教育杂志》1929年第21卷第9号.
    [4]毛得胜:《国文不可忽视》,《宁波中学生》1934年10月。
    [5]贾丰臻:《教育宜保存国粹》,《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2号。
    [6]黄季陸主编:《抗战前中等教育》,《革命文献》第57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第147页,
    [7]黄季陵主编:《抗战前中等教育》,《革命文献》第57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第157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2-83页.
    [2]关于杨效春的观点,可参见李儒勉在《国家主义与中学教学问题》中对其总结。另外他本人在《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8期(1924)发表的文章《英文在我国中学课程里应占什么位置》办有此种观点的表达。李儒勉就是看了他的文章后才作出以上的总结。
    [1]以上来信均引自杨效春:《英文在我国中学课程里应占什么位置》,《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
    [2]朱光潜:《中学校英文教学法示例》,《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1]林砺儒:《中学课程外国语科之评价》,《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4号。
    [2]朱经农:《关十初中课程的讨论(一)》,《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3号。
    [3]林本:《修订现行中学课程商榷》,《教育杂志》1948年第33卷第1号。
    [4]杨效眷:《英文在我国中学课程里应占什么位置》,《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
    [5]齐泮林:《如何改革我国中学课程》,《中等教育季刊》1929-1930合订本(四川)第1卷第1期。
    [6]齐泮林:《如何改革我网中学课程》,《中等教育季刊》1929-1930合订本(四川)第1卷第1期。
    [1]“训练转移论”是当时外语教育界的一个流行理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外语学习即使对社会、对学生不能带来实际有用的价值。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官能,发展学生智力。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当时教育界流行的“形式教育论”的变种。
    [2]齐泮林:《如何改革我困中学课程》,《中等教育季刊》1929-1930合订本(四川)第1卷第1期。
    [3]庄俞:《小学课程研究》,《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号。
    [1]朱经农:《对于初中课程的讨论(六)》,《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7号。
    [2]赵廷为:《我国教育上的外国语问题》,《教育杂志》1929年第21卷第9号。
    [3]程湘帆:《外国语言在小学课程上之位置》,《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3期。
    [4]曹匆:《中学校的几个紧要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5]赵廷为:《初级中学的外国文课程》,《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6]王岫虚:《新学制中学课程私议》,廖世承:《新学制中学的课程》,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46页。
    [7]沈亦珍:《遵循心理科学途径解决外语教学问题》,《大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1948年3月28日。
    [1]李熙谋:《教授第二外国语要顾到学生脑力》,《大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1948年3月28日。
    [2]孙贵定:《学第二外国语,徒废学生时间》,《大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1948年3月28日。
    [3]邓实:《东西洋二大文明》,转引自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06页。
    [1]杨廉:《改进中等教育之意见》演讲,《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4年第5卷第42号。
    [2]王捷三:《初中英语应改为选修科案》(1939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提案),转引自:李良佑,张日昇、
    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3]钱穆:《谈中学教育》.转引自吴自强:《今日中学教育之危机》,《教育杂志》1948年第33卷第2号。
    [4]方正:《中学生对民族文艺应有的修养》,《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3年第5卷第8号。
    [5]睦殿扬:《学习英语要用英文思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2年第3卷第38号。
    [6]陸殿扬:《外国语学习法》,《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2年第3卷第32号。
    [7]陸殿扬:《学习英语要用英文思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2年第3卷第38号。
    [1]陆殿扬:《英语教材之荫要素》,《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3年第4卷第8号。
    [2]陆殿扬:《英语教材之两要素》,《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3年第4卷第8号。
    [3]王世杰:《英语教学与中等教育问题》,《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2号。
    [4]陆殿扬:《英语教材之两要素》,《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3年第4卷第8号。
    [5]蒋石洲:《英语教学上理想与事实的冲突》,《中等教育》(福建)1935年第8期
    [1]陆殿扬:《英语教材之两要素》,《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3年第4卷第8号。
    [2]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515页。
    [3]《大公报》“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1948年3月28日.
    [4]《大公报》“本报第15次时事问题座谈会‘外国语教学问题'记录”,1948年3月28日.
    [5]刘仲平:《为对日问题告教育界》,《中华教育界》1928年第17卷第6期。
    [6]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1933年第61号。
    [7]曹刍:《中学校的几个紧要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8]寿勉成:《我国大学之教材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3号。
    [9]赵廷为:《初级中学的外国文课程》,《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1]张其的:《“科学”与“科学化”》,《科学的中国》第1卷第1期,转引自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上海人民小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曹刍:《中学校的几个紧要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3]上海交通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交通大学志:1896-199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4]《初中以下学校之教科书除外国语外不得采用外国文课本》,“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下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588页.
    [5]任氏对调查进行了说明,就科目方面.“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普通科课程标准,规定属于理科的学科,为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及算学。……大学一年级的普通理科,亦以这四科为最重要”.就被调查的学校方面.对全国公私立大学颇具规模的理学院30处发出文卷,得到回信20处:对全国立案的高中200处发出文卷,得到回信109处.
    [6]此表依据任鸿隽所作的高中、大学一年级理科教科书两个统计表而制。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1933年第61号。
    [7]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1933年第61号。
    [8]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1933年第61号。
    [1]庄俞:《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7号。
    [2]庄俞:《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7号。
    [3]陈兼善:《中学校之博物学教授》,《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6期。
    [1]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1933年第61号。
    [2]寿勉成:《我国大学之教材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3号。
    [3]曹刍:《中学校的几个紧要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4]曹善平:《关于中学理科教科书之我见》,《中等教育季刊》(1931-1932)合订本(四川)第2卷第1期。
    [5]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尚风样:《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2页。
    [3]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4]杨逸群:《小学校实施道尔顿制的我见》,《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3期。
    [5]张沛霖、钟子岩:《英语教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4页。
    [1]陆殿扬:《革新的外国语学习法》,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16页。
    [2]庄启:《外国文直接法》,《教育杂志》1915年第7卷第2期。
    [3]陆殿扬:《清末以来英文教学概观》,《江苏教育》1935年第4期。
    [4]陆殿扬:《英语教学最高准则--知难行易》,《英语教学》1948年第1期。
    [1]周越然:《英语教学法》,《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6号。
    [2]朱光潜:《中学校英文教学法示例》,《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
    [3]林汉达:《初中标准英语读本》“序言”,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页。
    [4]林语堂:《英文学习法》,中学生社编:《中学各科学习法》,开明书局1936年版,第2-3页。
    [5]林语堂:《开明英语语法》,开明书局1933年版,第87-89页.
    [1]明铃:《英语教学当以直接法为主要方法,以间接法为次要方法》(英语组议案).《新教育》1925年第2卷(1-3期)装订本。
    [2]张士一:《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问题》,《中央大学教育丛刊》1933年第1卷第1期。
    [3]张士一:《一个语言教学的新理论》,《英语教学》1948年第1卷第1期:
    张士一:《英语教学上的四熟主义》,《教与学》1935年第1卷第2期。
    [4]Arthur Schlesinger,Jr.,Missionary Enterprise and Theories of Imperialism.John K.Fairbank,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Americ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364.
    [1]王之春:《国朝柔远记》第13卷,光雅书局1882(光绪八年)印版,第13-14页。
    [2]张钦士编:《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燕京华文学校1927年版,第377-378页。
    [3]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务指导委员会宣传部编:《不平等条约研究集》,上海《民国日报》社1929年版,第44页。
    [4]陈启天:《与朱经农君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11期。
    [1]余家菊:《收同教育权问题答辩》,《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8期。
    [2]《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恽代英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0-824页。
    [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各种方式》,《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4]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630页。
    [1]李慷:《谈奴化教育问题》,《教育阵地》1941年第4期。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23页。
    [3]潘鹪年:《演苍年史》第22页,转引自乇鸿宾等主编:《东北教育通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24-525页.
    [4]刘仲平:《为对日问题告教育界》,《中华教育界》1928年第17卷第6期。
    [5]“蒋介石致何应钦电”,转引自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1]“蒋介石致蔡元培电”,转引自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2]卢绍稷:《抗日救国声中教育上应有之设施》,《申报》1931年10月17日。
    [3]《现行教育法令大全》,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152页.
    [4]《现在教育设施的根本谬误和今后所应取的途径》,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79页。
    [5]《现行教育法令大全》,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48-249页。
    [1]《教育部令初级中学入学试验免试外国语》,转引自《浙江教育行政周报》1930年第41期.
    [2]《读经与读外国语》,《中学生》1934年第46号。
    [3]本课程表内容、原始数据综合参考了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教育年鉴》、《教育杂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等书刊。
    [4]《高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页。
    [1]章育才:《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教育杂志》1939年第29卷第1号。
    [2]本课程表内容、原始数据综合参考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教育年鉴》、《教育杂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等书刊。
    [1]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2]本课程表内容、原始数据综合参考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教育年鉴》、《教育杂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等书刊。其中1948年的课时统计没有把第二外国语课时统计在内。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4页。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2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36页。
    [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这里从1902年开始,是年清政府颁行学堂章程,新政教育改革正式启动。
    [2]金兆梓:《我在中华书局三十年》,《学林漫录》(第4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页。
    [3]资料来源:1.《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
    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
    [4]这只是指一般而言的。初中和高中修业年限,可依地方情形自定为4年或2年。
    [1]本表主要根据‘教育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的广告、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目》(“文化教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言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本表书目不包括新学制前出版的但新学制后仍在改编使用的外语教科书。
    [1]关于《钦定学堂章程》与《奏定学堂章程》的制定与内容分析,参阅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清代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332页。
    [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32,564页。
    [3]吴相湘、刘绍唐:《第一次中国教育年签》第1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45页。
    [1]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1930年代,中国教育界就中国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中学外语教育是关注的一个重点。一些刊物,如《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中等教育》、《教与学》、《中学生》、《教育研究》等纷纷发表看法,对中学外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涉及中学外语教学多个方面.这次讨论,是在1932年外语课程标准范围内的讨论,强调外语教育要切适国情.外语课时要调整,教科书的编写要渗透民族主义教育。
    [2]本表主要根据《教育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的广告、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目》(“文化教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言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本表书目不包括此前出版的,但仍在改编使用的外语教科书。
    [1]本表主要根据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目》(“文化教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言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
    [2]陸步青编:《国民英语读本》“编辑大意”,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2页。
    [3]赵溪乐编:《中学英文选》“编辑大意”,文化学社1948年版,第2页。
    [1]陸殿扬:《清末以来英文教科书概观》,《江苏教育》1935年第4期.
    [2]参见王宠惠的《文学的英语读本》、钱兆和的《中学英文读本》、沈步洲的《新中华教科书高等英文法》、沈彬的《新中华英语混合读本》、李培恩的《三民主义英文读本》、吴献书的《实验英文读本》、林汉达的《标准英文读本》等教科书。
    [1]李培恩:《三民主义英文读本》“序言”,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页。
    [1]参见林语堂的《开明英文读本》、王宠惠的《文学的英语读本》、钱兆和的《中学英文读本》、沈步洲的《新中华教科书高等英文法》、沈彬的《新中华英语混合读本》、吴献书的《实验英文读本》、林汉达的《标准英文读本》等教科书。
    [1]李登辉编:《文化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2]林语堂编:《开明第一英文读本》,开明书局1945年版。
    [3]林语堂编:《开明第二英文读本》,开明书局1946年版。
    [4]李唯建编:《初中英文读本》,中华书局1943年版。
    [5]李登辉编:《文化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中文目录系笔者所译。
    [1]李登辉:《文化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2]李登辉:《文化英文读本》“第18课”,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69页。
    [3]李登辉:《文化英文读本》“第18课”,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69页。
    [1]李登辉:《文化英文读本》“第34课”,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33页。
    [2]李登辉:《文化英文读本》“第42课”,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70-171页。此段文字的原文为I feel the same as you do about studying.We must work hard for our motherland and ourselves.And I think that those boys who do not study are very foolish,and are wasting their precious chance as well as their money.They will feel sorry when they are out of school,and find they cannot find good work to do.
    [3]这是笔者参阅多种外语教科书的总结。
    [1]詹文浒编:《初中活用英语读本》,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32页。类似对话另见林语堂:《开明第二英文读本》,开明书局1947年版,第108-109页。
    [2]参见邝富灼等编:《初学英文轨范》,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117-123页。
    [1]参见《教育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的广告、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汇编》以及《民国总书日》(“文化教育分册”的第83-344页及“语言文字分册”的第195-276页)等。
    [2]林汉达编:《高中英文读本》(第三册)“序言”,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4页。
    [3]黎诣远:《刘仙洲与清华大学》,钟叔河、朱纯主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页.
    [4]转引自《浙江教育厅训令703号》,《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0年第44期。
    [5]蔡元培:《固化教科书问题》,《申报》1931年4月27日。
    [6]李华兴主编:《民困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1页。
    [1]赵溪乐编:《中学英文选》“编辑大意”,文化学社1948年版,第2页。
    [2]葛传椝编:《高中英文选》“编辑大意”,上海竞文书局1948年版,第2页。
    [3]艾伟:《英语教学心理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57年版,第93页。
    [4]李儒勉:《道而顿制与中学英语教学》,《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
    [1]廖世承:《东大附中道而顿制实验报告》,中华书局1926年版。
    [2]李儒勉:《道而顿制与中学英语教学》,《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
    [1]《杭县教育杂志》1923年4月。
    [2]李儒勉:《道而顿制与中学英语教学》,《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2]艾伟:《英语教学心理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57年版,第69-83页。
    [3]舒新城:《道尔顿制可有的弊端》,《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2期.
    [4]舒新城:《现代教育方案》“序”,商务印书馆1930年。
    [5]《陈鹤琴伞集》第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6]郭戈:《李廉方的教育实验述评》,《教育实验与研究》1991年第2期。
    [1]关于张士一的情境教学思想参见他的下列文章:《一个语言教学的新理论》,《英语教学》1948年第1期;《怎样解决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江苏教育月刊》1937年第6卷1-2期:《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江苏教育》1934年第1期。
    [2]张文昌:《英语教学的社化》,《教育通讯》第4卷第2期,1947-1948年装订本。
    [1]张文昌:《英语教学的社化》,《教育通讯》第4卷第2期,1947-1948年装订本。
    [2]张文昌:《英语教学的社化》,《教育通讯》第4卷第2期,1947-1948年装订本.
    [3]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股编:《中华民国19年广东全省中等教育报告录刊》1933年刊行,第332页。
    [4]史梦鱼等摘录:《清波中学生生活之一斑(学生日记摘录)》(1932年),第9-10页。
    [5]《我们的一课》,《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年刊》,1949年刊行。
    [1]张士一:《英语教学上的四熟主义》,《教与学》1935年第2期。
    [2]张士一:《英语教学上的四熟主义》,《教与学》1935年第2期。
    [3]张士一:《英语教学上的四熟主义》,《教与学》1935年第2期。
    [4]张士一:《英语教学上的四熟主义》,《教与学》1935年第2期。
    [1]陆殿扬:《英语常用字量研讨》,《教与学》1935年第2期。
    [1]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2]于力:《敌占区儿童所受的奴化教育》,《教育阵地》1943年第4期。
    [3]于力:《敌占区儿章所受的奴化教育》,《教育阵地》1943年第4期。
    [1]《学习口语的感想》,《青岛教育周刊》第2卷第45期,“学生文艺”第23-24页,转引自余子侠、宋荣恩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2]《新中华民国》,《青岛教育周刊》第1卷第8期,“儿童文艺”第21-22页,转引自余子侠、宋荣恩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3]《中口亲善》,《青岛教育周刊》第1卷第8期,“儿童文艺”第25页,转引自余子侠、宋荣恩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4]段忠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6]王岳川主编:《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1]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2]《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3月23日。
    [3]北京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北京出版社 1987年版,第125页-126页。
    [1]陈丕忠:《“关东州”殖民奴化教育亲历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张向一:《边区小学教育的概况》,《晋察冀日报》1943年1月23日。
    [3]北京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
    [4]董琦:《在桦川国高偿受的奴化教育》,孙邦主编:《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满铁总裁室地方残务整理委员会编:《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上卷).转引自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1]《文教月报》第20号。
    [2]《奉天教育》第5卷第8号。
    [3]《文教月报》第19号。
    [4]陈尊三:《我经历的奴化教育》,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201页。
    [5]孟昭民:《我经历的伪满教育》,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6]穆景元:《我经历的伪满农村小学》,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165页。
    [1]《文汇报》1946年1月22日.
    [2]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版,第491页。
    [3]葛德基:《基督教中学校第六届统计年报》,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1938年印行。
    [1]资料来源:《私立贝满女中职教员一览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5,永9109;《私立汉口博学中学民国26年一学期教职员一览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5,永8452;《晏成概况》,苏州晏成中学1934年出版;《私立东吴大学第一中学校章程》,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3,永6;《绍兴县私立越光中学组织规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5,永8325;《秀州钟》,嘉兴秀州中学1936年出版;《铭贤学校一览》,山西太谷铭贤学校1930年出版.上海清心中学、惠中中学、南洋模范中学资料见:《上海中等教育概况》,上海教育局编,1931年、1935年。
    [2]朱有璩、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页。
    [3]汪祥庆:《中等学校各科教学用书调查报告》,华北基督教教育协会1936年印行。
    [1]转引自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1]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2]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转引自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著:《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1页。
    [2][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Heidegger,M.Briefuber Humanismus,Wegmarken,Frankfurt,Klosterman,1978.318.转引自徐友渔:《语言与哲学》,北京三峡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
    [3]王形成、秦麟征编:《全球学研究与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1]《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96-197页。
    [2][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19页。
    [1]粱启超:《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21、122页。
    [1]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页。
    [2]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1]《议定中国学界宗旨》,《大公报》1906年7月17日。
    [2]《学部之宗旨》,《岭东日报》1907年3月26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4-425页。
    [2]周胜臬:《学看外国文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丛书”之六,1939年印行,第73页。
    [1]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3]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99页。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332页。
    [2]龚书铎:《中国近代义化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0页
    [1][英]安东尼·古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2]《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页。
    [1]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文襄公全集》第120卷,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行,第20页。
    [1][美]毕乃德著,曾钜生译:《洋务学堂》,杭州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1]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95页。
    [2]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3]周胜臬:《学看外国文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丛书”之六,1939年印行,第98页
    [4]严复的观点参见前文第二章第一节“天演之声:严复的外语教育思想与两学传播”。
    [5]参见前文第三章第四节第二日“外语教育目标的双重属性”。
    [6]庞朴:《蓟门散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1]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0-23页。
    [2]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3页.
    [3]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4]金大钟:《21世纪的亚洲及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5]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转引自罗祸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6]笔者参考徐迅的《民族主义》及罗祸惠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关于民族主义的众多定义后作出的一个理解性定义。
    [1]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2]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1]R.Arora&C.Duncan,Multicultural Education:towards good practic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6.241.我国最早提出外语教育的跨文化教育本质属性的学者,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所知,应是胡文仲教授。参见本文导言部分的文献综述。
    [2]M.W Apple(1986),Teachers and Texts:A Politic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London&New York:Routledge&Kegon Paul Ltd.112.
    [1]李胜熙:《学英语,徒废我们时间》,《宁波中学生》1934年12月。
    [2]苏联教育科学院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3][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1]戴文容:《从(东方主义)到(文化帝国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72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1][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2]张东荪:《知识与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3]Bolinger,D.Aspects of Languag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89
    [4]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0页。
    [1]王奇生:《留学与救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5-57页。
    [1]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4页。
    [2]转引自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礼1999年版,第90页。
    [4]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5]李良佑、刘犁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编者的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2]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8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69页。
    [1]《论排外宜有别则》,《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页。
    [2]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礼1983年版,第656页。
    [1]Chaire,Krarnsch.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301-302.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3]《列宁选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4]M.Nakosteen,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The Ronald Company,1965.19
    [5]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美]罗兰·罗伯森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2]Nicholas C.Burbules,Carlos Alberto Torres(ed.)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critical perspective,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0.6.
    [1]戴路:《关于文化全球化的几点思考》,《中国青年报》2001年12月6日。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保护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1][英]马克思·A·埃克斯坦\哈罗德.J.诺亚:《比较教育的从属理论:一种新的简单化理论》,《教育展望》(中文版)第6期。
    [2]张正东:《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外语是把双刃剑》,《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3]张正东:《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外语是把双刃剑》,《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4]转引自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李力、文旭主编:《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李力、文旭主编:《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阮炜:深圳大学文学院英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4]阮炜:《英语族的悲哀》,《读书》2002年第12期。
    [5]阮炜:《学外语的人为什么没文化》.http://www.tecn.cn
    [1]布尔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Walter Kaufmann,The Inevitability of Alienation in Richard Schacht,Alienation(Garden City,New York:Doubleday and Co.,1970).I.
    [3]Benjam I.Schwartz,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2.
    [1][美]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2][德]恩思特.卡希尔:《人论》(中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3][美]萨丕尔:《语苦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76页。
    [4][美]萨丕尔:《语苦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76页。
    [5][俄]洛尔德基帕尼泽:《乌申斯基教育学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6][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1]崔录、李玢编著:《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1]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2]Bvram,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Ixd,1989.143.
    [3]从丛:《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叫日报》2000年10月19日。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增刊)。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转引自张忠霞:《学英语:被全球“重塑”的全球化产业》,《新华每日电迅》2005年3月19日。
    [2]吴启迪:《教育部2005年第2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有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2月25日,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8745.htm.
    [3]李莉:《少儿英语市场的战国纷争》,《北京晚报》,2003年3月8日。
    [1]关于外语教育的批评文章多见于一些外语期刊杂志、教育杂志,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报刊杂志如《求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教育报》、《文汇报》、《21世纪人才报》等.有影响的如屠雨迅在2004年第6期《求足》杂志上发表的《我国外语教育应该重新考虑定位》:杨艾详的《炮轰大学英语考试制度》(《21世纪人才报》,2003年10月29日),该文分四篇发表,分别为:《英语考试祸国殃民?》、《公共英语教育考试制度是一个失败》、《英语究竟有多少用?》、《一个海归的真实体验》;谢克昌的《今天如何学外语》:顾海兵的《中国公共外语教育反思》,(《南方周末》,2004年9月29日);杨嫒嫒、王颍、张敏《英语越来越热,汉语越来越不会使了》(《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3月19日):耿银平《“汉语保卫战”应该打响了》(《光明日报》,2004年6月15日);王立成《网语、外语攻城略地汉语“纯度”告急》(《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6月19日)等等。另外网上的批评文章更是不胜枚举,如人民网上一个化名为“(?)遢道人”于2003年9月1日写的《打倒英语-对英语教育问题的研究心得》。还有像广西民族学院周建新、李雪岩、龙耀三位作者写了一系列批评我国外语教育制度的义章,影响也不小。
    [1]张正东:《探讨外语教学目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第8期。
    [1]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4页。
    [3]胡适:《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27页。
    [4]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5][德]威廉·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人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2]余志鸿、黄国营土编:《语言学概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4]群鼓,李馨亭编著:《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页。
    [1]Nunan,D.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k Region.(?).TESOL QUARTERLY,Yol.37,No.4,Winter,2003.(589-613).
    [1]Nunan,D.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k Region.[)].TESOL QUARTERLY,Yol.37,No.4,Winter,2003.(589-613).
    [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困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页。
    [1]参见1、刘长江:《外语教育中本族语文化的迷失与回归》,《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2、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外语界》2003年第4期。3、吴淑琼:《外语教育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黄成夫:《本族文化与目标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交融整合》,《高教论坛》2003年第4期。
    [1][南美]保罗·科埃略著,孙成敖译:《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2]联合国教科义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5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卷宗号:全宗号5,永8325;全宗号5,永9109、永8452:全宗号3,永6。
    2、上海申报馆:《申报》,1872年创刊。1880-1900。
    3、教育世界社发行:《教育世界》,1901年创刊。
    4、《大公报》,1915年创刊。
    5、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1905年创刊。
    6、学部图书局编辑发行:《学部官报》,1906年创刊
    7、《游学译编》,1902年创刊。
    8、教育部编审处编辑发行:《教育公报》,1914年创刊。
    9、教育部总务司编辑发行:《教育部公报》,1929年创刊。
    10、《教育杂志》编辑部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教育杂志》(上海),1909年创刊。
    11、新教育共进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主编:《新教育》,1919年创刊。
    12、正中书局发行:《教育通讯》,1938年创刊。
    13、《教育季刊》(上海),1925年创刊。
    14、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主编:《教育丛刊》,1919年创刊。
    15、中华书局发行:《中华教育界》,1912年创刊。
    16、中等教育协进社主编:《中等教育》,1921年创刊。
    17、福建省政府教育厅主编:《中等教育》,1942年创刊。
    18、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主编:《中等教育》,1942年创刊。
    19、《中等教育季刊》(成都),1940年创刊。
    20、浙江学务公所出版:《浙江教育官报》,1908年创刊。
    21、《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29-1935年)。
    22、正中书局发行:《教与学》,1935年创刊。
    23、《中学生》(上海),1930年创刊。
    24、《文教月报》,1932年创刊。
    25、《外国语》(上海),1979年创刊。
    26、《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1957年创刊。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987年版。
    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5、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全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992年版。
    8、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鑫圭、唐良炎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2、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国第一次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
    13、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国第二次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5、丁致聘编:《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台北国立编译馆1970年版。
    16、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年报》,中华书局1948印行。
    17、汪祥庆编:《中等学校各科教学用书调查报告》,华北基督教教育协会1936年版。
    18、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编:《全国中等教育概况(中华民国十八年度)》,南京人陆印书馆1932年版。
    19、教育部统计室编:《全国中等教育统计(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0、上海市教育局编:《上海教育统计(1932-1933)》,上海市教育局1934年印行。
    21、“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22、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报告》,教育部1939年刊印。
    23、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4、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
    26、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书》,台北文海出版 社1966年版。
    27、李楚材辑:《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8、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9、《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30、[日]多贺秋五郎著:《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民国篇)》,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1976年)版。
    31、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科院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1-3辑)》,中华书局1993年版。
    33、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4、《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35、黄季陆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讨论》、第57辑《抗战前中等教育》,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1983年)版。
    36、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1辑《抗战时期之中等教育》.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版。
    37、李清悚,顾岳中编:《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8、钱钟书:《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39、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0、《现行教育法令大全》,世界书局1930年版。
    4l、《高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商务印书馆1936年印行。
    42、《解放前上海的学校》,《上海文史资料选编》第5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3、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股编:《中华民国19年广东全省中等教育报告录刊》,1932年印行。
    44、浙江省立台州中学编:《六年来之台中》,1935年印行。
    45、胡叔共编:《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素描》,国华学社1939年出版。
    46、施谦:《浙江中等学校学生在学时兴趣、毕业后出路》,浙江教育厅1932年出版。
    47、黄建荣编:《中学生生活素描汇编》,中学生书局1934年版。
    48、史梦鱼等:《清波中学生学生日记摘录》,清波中学1931年铅印本。
    49、湖南省教育厅第一科编:《湖南省中等以上学校概况调查统计》,湖南省教育厅1935年铅印本。
    50、福建省教育厅编:《福建省五年来中等教育》,福建省教育厅1939年铅印本。
    51、上海市教育局编:《上海市中等教育概况》,上海市教育局1948年印行。
    52、台山县立中学编印:《20年来之台中:台山县立中学》,台山县立中学1927年印行。
    53、浙江省教育厅编:《三年来浙江中等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1932年印行。
    54、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教育参观团编:《苏浙教育考察记》,1921年印行。
    55、许绍槺:《十年来浙江教育概况》,1944年印行。
    56、钟道赞等编:《22年教育部视察员视察各省市教育报告录编》,1933年印行。
    1、李良佑、刘犁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束定芳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第2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钟淑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第100卷,“公牍”15,北平文化斋1928年刊印。
    6、曾永玲:《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2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
    9、茅盾:《我走过的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毛荣贵:《英语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梁启超:《梁任公文存》,上海教育书店1936年版。
    12、《梁实秋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廖世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6、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18、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
    19、廖世承主编:《实行新学制后之东大附中》,1924年印行。
    20、曹伯言选编:《胡适自传》,黄山出版社1986年版。
    21、胡适:《四十自述》,亚东图书馆1933年印行。
    2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张明高、范桥编:《林语堂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山版社1990年版。
    25、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6、吕淑湘:《吕淑湘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7、钱谷融主编:《周越然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周越然:《书与回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潘乃谷、潘乃和编:《潘光旦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文选集》第1卷(上),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
    32、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33、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张元济图书馆(海盐县)编:《出版大家张元济》,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6、《中国基督教中等教育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印行。
    37、鲁迅编著:《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谢洪赉编,平湖、甘永龙校订:《华英进阶》,商务印书馆编译1919年版。
    2、严复:《英文汉诂》,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3、(美)吉.吉斯特原著、邝富灼校:《英文格致读本》(1-4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4、周越然编:《英语模范读本》(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5、周越然编:《英语模范读本》(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6、李登辉编:《文化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7、李培恩编:《三民主义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8、林语堂编:《开明第二英文读本》,开明书店1946年版。
    9、林语堂编:《开明第一英文读本》,开明书店1944年版。
    10、谢大任、徐燕谋编:《现代英文选》,龙门联合书局1947年版。
    11、杨雨人、邵亚琴、温世吕等编:《模范英文选》,存实学社1933年版。
    12、苏州中学教员英文研究会编:《高中英文选》,中华书局1947年版。
    13、李儒勉编:《高中英语读本》,中华书局1946年版。
    14、陈竹君编:《基本英文文法》,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15、钱歌川编:《英文法初步》,中华书局1947年版。
    16、钱歌川编:《日用英文尺牍》,北新书局1934年版。
    17、葛传椝编:《高中英文选》(第一、三册),上海竟文书局1947年版。
    18、李登辉编:《中华英文尺牍大全》,中华书局1923年版。
    19、赵溪乐等编:《中学英文选》,文化学社1949年版。
    20、李唯建编:《初中英语读本》(第三册),中华书局1942年版。
    21、李唯建编:《初中英文读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43年版。
    22、邝富灼等编:《初学英文轨范》,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23、商务印书馆译定:《英语捷径·后编》,商务印书馆1946版。
    24、商务印书馆编:《英文初范》,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
    25、林汉达编:《高中英文读本》(第三册),世界书局1935年版。
    26、甘永龙、邝富灼编订:《中学英文读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艾伟:《英语教学心理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57年版。
    2、杨承芳:《英语学习法》,开明书店1948年版。
    3、张沛霖、钟子岩:《英语教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
    4、陆殿扬:《革新的外国语学习法》,世界书局1933年版。
    5、周越然:《小学外国语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6、陈东林:《英语教学法概论》,中华书局1948年版。
    7、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A.P.R Howatt:《英语教学史》(英文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李赋宁:《英语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3、吕淑湘:《中国人学英语》,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鲁子问主编:《基础英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15、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辑:《外语教育革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
    16、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李力、文旭主编:《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群鼓、李馨亭编著:《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0、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冯增俊主编,称莹、董华等著:《中小学外语课程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廖世承:《中学教育》,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2、廖世承:《新学制中学的课程》,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3、张文昌:《中等教育》,中华书局1938年版。
    4、陈启天:《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台北交星书店1962年版。
    5、张文昌:《中学教务研究》,民智书局1933年版。
    6、袁伯樵:《中等教育》,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
    7、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田正平、肖朗主编:《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陈学恂、田正平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3、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4、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6、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7、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主编:《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9、余子侠、宋恩荣:《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余子侠:《工科先驱 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2、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23、宋恩荣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25、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6、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8、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吴洪成:《中国学校教材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吴洪成:《历史的轨迹-中国小学教育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5、徐珍:《中国教学法演进》,群言出版社1996年版。
    36、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7、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9、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陈科美、金林祥主编:《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周谷平:《近代两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2、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3、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4、留学生丛书编委会:《中国留学史萃》,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版。
    45、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6、吴式颖、阎国华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7、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8、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9、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1、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2、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3、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4、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1994年版。
    55、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6、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7、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8、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1-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993年陆续出版。
    59、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0、黄中:《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1、申晓云:《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2、杨宏雨:《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63、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版。
    65、章开沅主编:《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6、章开沅主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8、吴洪成:《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0、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山版社1996年版。
    71、王忠欣:《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2、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3、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4、[英]约翰·洛克著,杨汉麟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5、[加]许美德、[法]巴斯蒂,黄慰堂等译:《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0、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段忠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岳川主编:《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熊月之:《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刘大连:《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19、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0、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
    21、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22、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4、罗荣渠、牛大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6、罗志田:《昨大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版。
    28、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9、罗志田:《雨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
    30、罗志田:《语境: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彭明等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叶南客:《边际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罗检秋:《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宋荐戈:《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6、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8、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1、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4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3、李树喜:《中国人才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44、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45、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6、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8、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
    5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三联书店2002年版。
    53、王形成、秦麟征编:《全球学研究与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54、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5、《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56、余志鸿、黄国营主编:《语言学概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
    57、徐思益等:《语言的接触与影响》,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8、袁炎:《语言的接触与语言的演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9、徐友渔:《语言与哲学》,北京三峡出版社1996年版。
    60、王福祥、吴汉缨编:《文化与语言》(论文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61、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2、李述一、李小兵:《文化的冲突与抉择》,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3、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4、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5、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
    67、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
    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英]汤恩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沈清楷译:《对话论理学与真理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张博森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76、[英]布赖恩·福斯特著,李荫华译:《变化中的英语》,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7、[美]肯尼迪·卡兹纳著,刘丰海等译:《世界的语言》,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78、[美]罗宾·洛克夫,黄长著、林书武译:《语言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79、[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0、[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1、[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82、[德]恩思特.卡希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4、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5、[美]罗兰·罗伯森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6、[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7、[日]安藤彦太郎著,卞立强译:《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8、[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9、[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0、[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9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顾良等译:《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92、[美]菲利普.巴格比,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美]费止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96、[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夏莉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外交人才的学校-京师同文馆》,《历史教学》1998年第6期。
    2、赵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3、顾卫星:《京师同文馆外语教育特色简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杨红军:《京师同文馆旧闻》,《北京档案》2002年第4期。
    5、雷均:《京师同文馆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及其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7期。
    6、姚进凤、 贾永堂:《京师同文馆及其在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惰性”分析-从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说起》,《云南教育》2002年第12期。
    7、杨荣军:《京师同文馆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9期。
    8、刘华:《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顾卫星:《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10、郝淑霞:《京师同文馆的俄语教学》,《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第2期。
    11、梅婷:《京师同文馆教学模式对当代外语教学的启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北方论丛》2005年第4期。
    13、孟旭:《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和实践》,《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4、陈向阳:《京师同文馆组织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15、康小莉:《浅析同文馆英语教学方法》,《理论界》2006年第1期。
    16、曾钜生:《略论上海广方言馆》,《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7、邹振环:《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18、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1期。
    19、胡德映:《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第4期。
    20、胡壮麟:《一个英语教师的独白》,《外国语》2003年第5期。
    21、胡小君:《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2、张国强:《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一),《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7期。
    23、张国强:《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二),《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8期。
    24、张国强:《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三),《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9期。
    25、龙耀、李雪岩;《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3期。
    26、魏桂兰:《21世纪外语教育之管见》,《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
    27、程雨民:《外语教育中公众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外语界》2006年第6期。
    28、鲁子问:《外语教育规划:提高外语教育效率可能途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5期。
    29、张正东:《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2-5期。
    30、王桂英:《外语教育革命的回顾》,《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第2期。
    31、范东生:《论我国外语教育的沿革、现状、症结及对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2、姚小平:《外语教育和中文教育-从《奏定大学堂章程说起》》,《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33、桂诗春:《对当前外语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34、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2期。
    35、余子侠:《晚清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与教会教育的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36、杜成宪、张继玺:《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问题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7、张斌贤:《教育科学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38、张斌贤:《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39、黄书光:《论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艰难探索》,《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40、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语编辑室:《建国以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第3期。
    41、屠雨迅:《我国外语教育应该考虑重新定位》,《求是》2004年6期。
    42、粟高燕:《论全球化背景下余家菊民族性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
    43、粟高燕:《论交往理论视野下的中外教育交流》,《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4、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5、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46、赵厚勰:《雅礼会在华教育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7、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6年。
    48、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阎锡山与山西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49、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0、冉春:《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1、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表现》,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2、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以日本政府主导的事业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3、陆克俭:《发现与解放-中国近代儿童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4、胡小君:《近代中国基督教中学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5、张永广:《沟通基督教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桥梁-华中大学教育学院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6、沈晴:《民国时期著名中学的办学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7、冯乐璋:《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58、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A.P.R.Howatt: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Buck,Peter:American Science and Modern China,1876-1936,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3,Bailey,Paul John:Reform the people: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Popular Educa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Edinburch University Press,1976.
    4,Paul Monroe:Principle of Secondary Education,Macmillan Company,1914.
    5,George Ransom Twiss: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Shanghai China,1925.
    6,The 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22)Nan Chang Chief,Peiping,China,June 30,1929.
    7,Chang Chai -Hsuan:Tendencies towards A Democratic System of Educational in China.Shanghai,1922.
    8,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ina:A Study Made An Eucational Commission Representing the Mission Boards and SOcieties Conducting Work in China.New York:Committee of Reference and Counsel of the Foreign Mission Conference of North America,1922.
    9,Edmunds,Charles K: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19.
    10、 Borthwick,Sally: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Era.Stanford,Californi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2.
    11、 James E.Sheridann:China in Disintegration,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 1912-1949,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5.
    12、 Knight Biggerstaff: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1.
    13,Warren I.Cohen: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14,Robert Phillipson:Linguistic Imperiali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Chaire,Kramsch.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6,Walter Kaufmann,The Inevitability of Alienation in Richard Schacht,Alienation(Garden City,New York:Doubleday and Co.1970.
    17,Benjam I.Schwartz,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18,Bvram,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Lxd,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