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法律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代社会,国家考试作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衡量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其无以替代的功用。但有考试就有作弊,二者如影随形。考试作弊行为破坏了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极大地损坏了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并危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对考试作弊行为理应进行遏制、惩罚。随着广大考生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涉及国家考试处罚方面的诉讼越来越多。由于现行国家考试法规的位阶较低、松严无度、处罚不一,执法机关在处理考试纠纷和作弊处罚时陷入了“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困境,考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对于各种各样的国家考试应如何规范,国家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应由什么样的机构及组织根据何种标准予以认定,如何处罚国家考试中的作弊人员,对被处罚人员不服处罚决定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济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国家考试法治化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家考试作弊处罚是国家考试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制国家考试作弊处罚,对于有效遏止考试作弊行为、制约考试行政机关的权力及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国家考试法律制度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相关原理,对国家考试、国家考试作弊的概念以及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概念和特点加以阐述,明确了本文研究的范围。第三部分对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国家考试作弊处罚法律存在着实体规则、程序规则以及救济途径方面的问题,并阐述了国家考试作弊处罚进行法律规制的意义。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具体途径,即首先明确了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基本原则,为作弊处罚立法、执法确立了指导思想;其次,分别从立法、程序以及救济途径等方面提出了规制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具体措施,以实现依法治考的目的。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examin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hiring qualified personnel fairly, not only for the state, also for all walks of life. However, there is cheating examination act Closely with it. Cheating in examination damaged the principles of open, fair and just. It greatly destroyed the seriousness and credibility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and endangered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refore, cheating on examinations should be prevented and punished.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orm law concerned China's national examinations, with the increase awareness of the law in majority of candidates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litigation about penalties in national examination being sued, but the trial fall into a plight which there are no specific provisions and can not quote directly. So how to regulate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s, which institution and organizations have the power, what are the standards,
     How to punish the cheat, and how can they attain the effective relief in time, these are the issues we can not evade about the rule of law in national examina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punishment of Chea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national examination legal syste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effectively preventing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 restricting the powers of the executive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andidates, and it is also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research in the legal syste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d the significance of topics and the statu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s, the concept of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 als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nishment, which defined the scope of the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third part analyzed the necessary of the punishment of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 expound the issues about entity rules , procedural rules and the relief, als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for legal punishment. In Part four, agains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ird part, provided the specific ways for improving the national exam’s cheating punishment, firstly, it should be made clea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heating punishment and made a guiding ideology for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secondly, separating from the Legislation, procedures and ways to improve national relief of Cheating punishmen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ministering the test.
引文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7页。
    
    ①胡晓春:“权利保障视野下的国家考试立法”,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徐明:“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舞弊行为的防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新华社:“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处分83名考研作弊考生”,http://news.sohu.com/43/33/news144393343.shtml
    ②湛中乐:“国家教育考试中考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处理及其法律救济”,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宪政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③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①李化德、李亦成:“治理考试作弊应当纳入法律规范”,载《考试研究》,2007年4月。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8-13条。
    ②王海、周焕芝:“从法律视角看考试规章制度”,载《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期。
    
    ①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②王学辉、谭宗泽:《新编行政法学》,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③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32条。
    ①周永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②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4)一中行初字第281号。案情简要:2003年11月郭萌参加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全国联考的英语考试,在评卷过程中被专家认定为试卷雷同中的作弊行为,学位委根据《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则》对其作出了考试作弊处罚决定。郭萌不服,故以学位办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③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4)一中行初字第85号,转引自湛中乐:“国家教育考试中考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处理及其法律救济”,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宪政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①何淼淼:“实现社会考试法制化的途径研究”,http://www.bjeea.cn/223492248199757824/20080409/29280.shtml
    ②[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社1991年版,第64页。
    ③“考试诚信不能单靠自律还要靠硬约束”,http://cet.hjenglish.com/page/31080/
    
    ①龚祥瑞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233页。
    ②胡肖华:《走向责任政府——行政责任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①谭宗泽、王学辉:《新编行政法学》,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①古口安平:“程序公正”,载《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宋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②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③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62页。
    ④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59-62页。
    ⑤[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①张治勇:“美国防考试作弊的经验和启示”,载《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
    ②“趣闻奇闻珍闻”,载《中外法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③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④罗豪才、王锡锌:《行政法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⑤应松年:《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
    ①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2-73页。
    ②章剑生:《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①湛中乐:“国家教育考试中考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处理及其法律救济”,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宪政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0页。
    ②倪洪涛:“行政案卷制度论纲”,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③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0页。
    ②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0条。
    ②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③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页。
    ④姜明安:《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
    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3条。
    ③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42页。
    [1]劳凯声.教育法论[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3年版.
    [2]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一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周佑勇.行政法原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5]李化德,李春茹主编.教育考试立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6]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上海:中国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胡锦光.行政处罚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廖平胜.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王学辉,谭宗泽著.新编行政法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0]章剑生.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2]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3]罗豪才,王锡锌.行政法论丛(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应松年.比较行政程序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5]胡肖华.行政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胡肖华.走向责任政府——行政责任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7]湛中乐编.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宪政论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翁岳生.行政法学(上、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9]叶俊荣.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M].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版.
    [20]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上海:三联书社.1991年版.
    [22]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3]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4]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4年行政审判案例卷)[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6]张正钊,韩大元主编.比较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李长城.我国考试法立法刍议[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周永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J].中国法学,1997,(1).
    [3]刘天伦.考试立法与设立权威性独立考试体制的思考[J].前进论坛,1997,(4).
    [4]王海,丁俊丽,李光泉.从考试制度现状论国家考试立法的迫切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5]谢文俊.考试作弊处罚的正当程序研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6]周名峰,黄群财.论考试基本法的价值及其构成[J].高教探索,2004,(4).
    [7]杨亮庆.美国逮捕托福考试作弊留学生:作弊也是犯罪[N].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7日4版.
    [8]冀纯堂,王海.试论我国考试活动的现状与规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9]徐苏刚.论教育考试的法治建设[J].湖北招生考试,2004,(12) (下半月).
    [10]倪洪涛.行政案卷制度论纲[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
    [11]王蔚清.考试立法探析[J].中国考试,2005,(4).
    [12]周鸿雁.论考试管理公正[J].湖北招生考试,2005,(6)(下半月).
    [13]张治勇.美国防考试作弊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5,(9).
    [14]杨旸.大学生考试作弊处理中的法律保护[J].湖北招生考试,2005,(7).
    [15]吴宏.考试法:是“管理法”还是“控权法”[N].检察日报,2005年11月30日,第006版.
    [16]孙照国,孙东平.受教育权行政法救济的基本手段[EB/OL].2006.10.23.http://www. 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21048
    [17]周佑勇.以法治考——用权力保护权利[J].湖北招生考试,2004,(2).
    [18]蒋极峰.构建考试法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6,(1).
    [19]林文学.从国家司法考试看考试立法[J].中国考试,2006,(4).
    [20]韩锦鹏.我国公民考试权利初探[J].考试研究,2006,(4).
    [21]余汉章.对大学生四六级考试引发教育行政诉讼案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9).
    [22]朱世宽.首例国家司法考试试卷雷同行政案庭审纪实[J].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6,(10).
    [23]陈春生.国家教育考试违纪作弊处罚立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24]胡晓春.权利保障视野下的国家考试立法[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25]郑白兴.论以刑法规制国家考试作弊[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26]徐明.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舞弊行为的防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27]李林,赵伟丰.考试作弊处罚的规范化[J].研究中国成人教育,1999,(4).
    [28]于洪卫.论高校处罚考试作弊的适度原则[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报,2000(6).
    [29]肖磊.试论高校考试作弊处罚的性质、法律依据与程序[EB/OL].2005-11-21.http://www. hbksw.com/ksw/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34
    [30]刘斌.大学生考试舞弊处理的法学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2).
    [31]赵亮宏.关于教育考试的立法工作[J].教育与考试,2007,(2).
    [32]尚武.考试权的法律解读[J].中国考试,2007,(3).
    [33]李化德,李亦成.治理考试作弊应当纳入法律规范[J].考试研究,2007,(4).
    [34]王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制化的对策与研究[J].甘肃教育,2007,(6).
    [35]李化德,李亦成.国家考试的现实反思与立法对策[J].中国考试,200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