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两湖平原的三个乡镇为田野,以乡村混混与村庄生活的互动为研究对象,展示和理解转型期村庄社会性质的变迁。
     1980年代,当农民从人民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青春期的“无聊”年轻人走到一起,组成了独特的乡村江湖。乡村江湖中洋溢着畸形的英雄主义,争勇斗狠、爱慕虚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年轻人并不敢在村庄内过于放肆,因为熟人社会能对他们及其家庭构成约束。当乡村江湖危及村庄基本秩序时,国家便开始治理,治理遵循了熟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利用了熟人社会的“本土资源”,乡村江湖因此衰落了一段时间。
     不久后,1990年代的乡村“混混”重组了乡村江湖。此时的乡村江湖不再爱慕虚名,转而追逐实利,而国家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乡村江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乡村混混抓住了时代机遇,通过关系网络形成了稳定的组织结构,乡村江湖实现了联盟格局和城乡一体化,其中有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面对乡村江湖联盟格局,乡村治安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在江湖联盟格局中,上层混混可以有效规避国家的打击,下层混混因有充足来源而打击不尽。
     当关系组织化的乡村混混插入到村庄中,就成了村庄中的“超级权势”,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生态。在乡村混混的超级权势面前,村民实在太渺小,村干部和村集体的软弱则是普遍现象,甚至有时国家政权力量也显得软弱无力。乡村混混成了村庄秩序的主导者,成为村级治理和村庄生活中暗着起实际作用的力量。他们改变了熟人社会内部的诸种微观权力关系,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原则。在这一背景下,“有才无德”的村干部、“好混混”都怪异地出现在村级治理的舞台上。村庄生活和村级治理日益受乡村混混支配,日益呈现出暴力化景象。
     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村民的行为准则不再是人情,行为不再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他们不再顾及情面、讲究互让,而是为了利益动辄求助于乡村混混,倚仗于暴力。乡土逻辑变异使得村庄道德秩序濒临瓦解,村庄因而不再是“熟人社会”。尽管村民之间可能还互相熟识,但村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乡村社会的秩序机制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去熟人社会化”,是“农村社会灰色化”。
While farmers were liberated from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s during the 1980s, the youth without job came together and formed their unique village corner, which was permeated with malformed heroism, and characterized with competing for hegemony and adoring fame. However, young people dared not to go too far in villages, because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posed a constraint upon them and their families. As soon as the village corner endangered the basic rural order, state power intervened, by using local resources and following the mainstream values in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village corner declined for some time.
     Before long, village hunhuns reorganized and formed new village corner in 1990s. At this point, the village corner no longer pursued fame , but turned out to be materialistic. What is even worse was that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generated great opportunities to the village corner. Village hunhuns seiz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y founded a stabl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rough network. The village corner was unifi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network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It even ha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mechanism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change, the rural security force is powerless against village corner, for upper level hunhuns in village corner can effectively evade from the hitting of the state, and there are sufficient lower level hunhuns to join the organization.
     The organized hunhuns made themselves the super power in the village, and they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ecology of the village. The villagers are too weak in front of the super power, the village cadres and village collective are also weak. Sometimes even the state power is weak. The village hunhuns dominate the villages, play an actual role in village governance, and they are not negligible in farmers’lives. They change all kinds of micro-power in the acquaintance community, ev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uman relationships. In this context, capable village cadre without virtue and good hunhun absurdly come to the stage of village governance.
     Village is dominated by the village hunhun, and shows a scene of violence. Earth-bound logic has been changed, traditional norms in village are no longer followed. Villagers do not take human feelings and faces into accounts, they will resort to hunhun and rely on violence even for small interests. The village moral order is on the edge of collapse, and the village is no longer an acquaintance community. Although villagers a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basic principle of farmers’relationships, their action logic, and village order mechanisms have all been changed fundamentally. This is gray of the rural society.
引文
1山湘县公安局:“三月份社情反映”,《公安工作简报》第六期,一九八〇年四月一日。
    2山湘县公安局:“当前社会治安情况综述”,《公安工作简报》第六期,一九八三年五月十八日。
    1临江县公安局:“流氓、打架、哄抢案件又有发生,各地务必引起重视、加强工作”,《情况反映》第四十七期,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1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教育厅:“关于维护学校秩序的通告”,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2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公社挖出了六个抢劫流氓盗窃团伙”,《政法简报》第十五期,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
    
    1临江县公安局:“××公社发生一起聚众打砸抢事件”,《重大情况摘报》第十一期,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五日。
    1资料来自临江县公安局局长1986年的工作报告。
    2临江县公安局:“关于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全县敌情、社情综合与分析”,《情况反映》第四十八期,一九八六年七月十四日。
    1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公社挖出了六个抢劫流氓盗窃团伙”,《政法简报》第十五期,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
    2临江县公安局:“××破获两起敲诈勒索案件”,《重大情况摘报》第十期,一九八九年六月三十日。
    1临江县公安局:“流氓、打架、哄抢案件又有发生,各地务必引起重视、加强工作”,《情况反映》第四十七期,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2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派出所新挖出三个重大盗窃团伙及其活动特点”,《政法简报》第三十四期,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1临江县公安局:“××乡开展打架流氓犯罪的专项斗争声势大效果好”,《情况反映》第五十九期,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三日。
    1临江县公安局:“大力整顿治安促进安定团结”,《情况反映》第四十二期,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2临江县公安局:“苦心教‘浪子’迷途返正道”,《情况反映》第三十九期,一九八二年八月七日。
    1临江县公安局:“苦心教‘浪子’迷途返正道”,《情况反映》第三十九期,一九八二年八月七日。
    1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我县又依法判决了四百五十三名犯罪分子”,《政法简报》第三十九期,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
    1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除恶务尽大快人心”,《政法简报》第九期,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2中共临江县委政法办公室:“我县又依法判决了四百五十三名犯罪分子”,《政法简报》第三十九期,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
    1临江县公安局:“抓获偷鸡贼”,《临江公安简报》第二十四期,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
    2临江县公安局:“××破获十二起耕牛被盗案”,《临江公安简报》第五十一期,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五日。
    3临江县公安局局长:“在全局科、所、队长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九二年十月八日。
    1临江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重大抢劫案”,《临江公安简报》第六十四期,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2临江县公安局:“××派出所打击车匪路霸成绩显著”,《临江公安简报》第五十三期,一九九一年七月一日;临江县公安局:“××派出所打击车匪路霸有进展”,《临江公安简报》第六十七期,一九九一年八月二日。
    3临江县公安局:“两线告捷便衣跟车抓现行”,《临江公安简报》增刊第三十五期,一九九〇年十月十八日。
    1临江县社会治安整顿指挥部办公室:“调查深挖除恶务尽”,《情况反映》治安整顿专辑之十,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1临江县公安局:“群众举报诈骗犯落网”,《临江公安简报》第十三期,一九九一年元月八日。
    2临江县公安局:“一九九八年上半年治安情况分析”,《临江公安简报》第二十五期,一九九八年七月十四日。
    1山湘县公安局:“县城召开万人宣判大会,声势浩大严惩刑事犯罪活动,打响了第一枪”,《公安工作简报》第八期,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二日。
    2山湘县公安局:“县城召开万人宣判大会,声势浩大严惩刑事犯罪活动,打响了第一枪”,《公安工作简报》第八期,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二日。
    
    1山湘县公安局:“宣判大会大得人心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犯罪分子魂飞丧胆”,《公安工作简报》第八期,一九八三年十月三日。
    2“坚持思想上的疏导工作是搞好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临江县人民检察院文件1983年第2号。
    1山湘县公安局:“关于××乡非正常死亡的情况调查”,《公安工作简报》第十二期,一九八五年五月七日。
    1临江县公安局:“滩桥耳目建功”,《情况反映》第十八期,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日。
    1临江县公安局:“我县在春季破案战役中半月挖出十一个犯罪团伙”,《情况反映》第十三期,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2临江县公安局局长吴必新在全局科、所、队长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九二年十月八日。
    3临江县公安局:“大胆使用特情”,《临江公安简报》第十三期,一九九一年元月八日。
    1湖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陈训秋同志致各市、州、县(区)公安(分)局长的信,二〇〇一年八月八日。
    1参见我在河南平豫调查时收集的平豫、滑县、安阳等县市学习“宁陵经验”的相关工作体会材料。
    2临江县公安局:“‘月访百户’重实效,同铸铁壁显声威”,《临江公安简报》第十八期,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二日。
    1山湘县公安局:“奋战五小时擒拿抢劫犯”,《公安工作简报》第十期,一九八〇年四月六日。
    1临江县革命委员会公安局:“高山挡不住破案人”,《情况反映》第十六期,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1]波兰尼. 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布劳. 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布迪厄、华康德. 1998.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 1995.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5]曹锦清. 2000.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陈柏峰. 2005.暴力与屈辱:陈村纠纷解决的法律民族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7]陈柏峰. 2006a.“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三层结构”.未刊稿
    [8]陈柏峰. 2006b.“村落纠纷中的‘外人’”.社会第4期
    [9]陈柏峰. 2006c.“秋菊的‘气’与村长的‘面子’”.未刊稿
    [10]陈柏峰. 2007a.“法律民族志与当代中国法律社会学的使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陈柏峰. 2007b.“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未刊稿
    [12]陈柏峰. 2007c.北方村庄的派性政治与日常生活.未刊稿
    [13]陈柏峰. 2008a.“规则之治时代的来临?”.法律和社会科学第3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14]陈柏峰. 2008b.“地方性共识与农地承包的法律实践”.中外法学第2期
    [15]陈柏峰、郭俊霞. 2007a.“公的承载者:老掌盘子与小组长”.三农中国网
    [16]陈柏峰、郭俊霞. 2007b.“也论面子——村庄生活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7]陈宝良. 2005.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陈玉凡. 1996.“新形势下的刑事特情工作”.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19]戴炎辉. 1979.清代台湾之乡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邓小平. 199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1]邓燕华. 2006.“地下‘六合彩’在农村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第1期
    [22]董磊明. 2006a.“村庄纠纷调解的研究路径”.学习与探索第1期
    [23]董磊明. 2006b.“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24]董磊明. 2006c.“新庄村的纠纷调解”.未刊稿
    [25]董磊明. 2007.“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6]董磊明、聂良波. 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未刊稿
    [27]杜赞奇. 1996.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8]冯小双. 2002.“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29]费孝通. 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0]费孝通. 1990.“人的研究在中国”.读书第10期
    [31]费孝通. 2001.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
    [32]费孝通. 2006.“乡土重建”.乡土中国.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
    [33]费孝通、张之毅. 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4]费正清. 2001.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35]福柯. 2003.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6]弗里德曼. 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7]傅剑锋、成希. 2007a.“水面下的秘密力量”.南方周末8月9日
    [38]傅剑锋、成希. 2007b.“刀尖上的‘无间道’”.南方周末8月9日
    [39]傅衣凌. 1988.“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
    [40]龚春霞. 2007.“村庄中的‘私物’、‘他物’和‘公物’”.三农中国网
    [41]韩敏. 2007.回应革命与改革.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2]韩丁. 1980.翻身.北京:北京出版社
    [43]贺雪峰. 2003a.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4]贺雪峰. 2003b.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5]贺雪峰. 2004.“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6]贺雪峰. 2005a.“为什么要深度农村社会调查”.博览群书第10期
    [47]贺雪峰. 2005b.“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管理世界第11期
    [48]贺雪峰. 2005c.“现代化进程中的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探索与争鸣第7期
    [49]贺雪峰. 2006a.“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的深化”.读书第11期
    [50]贺雪峰. 2006b.“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51]贺雪峰. 2006c.“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52]贺雪峰. 2006d.“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53]贺雪峰. 2006e.“小亲族与派性”.未刊稿
    [54]贺雪峰. 2006f.“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和进路”.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55]贺雪峰. 2007a.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待出版
    [56]贺雪峰. 2007b.论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待出版
    [57]贺雪峰. 2007c.“个案研究与区域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58]贺雪峰. 2007d.“中国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未刊稿
    [59]贺雪峰. 2007e.“关于中国农村区域类型的想像”.三农中国网
    [60]贺雪峰. 2007f.“川西平原的院子”.三农中国网
    [61]贺雪峰. 2007g.“川西平原乡村善治的关键”.三农中国网
    [62]贺雪峰. 2007h.“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63]贺雪峰. 2007i.乡村的前途.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64]贺雪峰. 2007j.“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65]贺雪峰. 2007k.“取消农业税后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66]贺雪峰. 2008.“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空间的变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
    [67]贺雪峰、仝志辉. 2002.“论村庄社会关联”.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68]何清涟. 1998.现代化的陷阱.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69]怀特. 1994.街角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70]黄宗智. 2000a.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71]黄宗智. 2000b.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72]黄光国. 2006.“中国人的人情关系”.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73]黄海. 2007.“湖南P县D乡黄村调查报告”.“转型期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区域比较与治理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7年1月
    [74]黄闯. 2006.“楚江白洋村调查报告”.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75]霍布斯邦. 1998.盗匪:从罗宾汉到水浒英雄.郑明萱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6]吉登斯. 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
    [77]吉尔兹. 1994.“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
    [78]季卫东. 1999.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9]蒋成树. 2000.“巡访村警制与农村派出所改革”.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5期
    [80]金守信. 1995.“农村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新尝试”.公安研究第1期
    [81]强世功. 1997.“‘法律’是如何实践的”;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2]强世功. 1998.“‘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比较法研究第3期
    [83]强世功. 2001.“惩罚与法治:中国刑事实践的法社会学分析(上)”.刑事法评论第9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4]强世功. 2003.法制与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5]孔飞力. 1990.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6]李昌平. 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87]李国庆. 2005.“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第6期
    [88]李文治、江太新. 2000.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9]李继宏. 2003.“城乡心理和生活世界”.人文杂志第4期
    [90]梁漱溟. 1987.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
    [91]梁漱溟. 199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年版
    [92]林语堂. 2000.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
    [93]林琳. 2006.“三泉印象”.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94]刘大可. 2004.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北京:方志出版社
    [95]刘灿. 1994.“巡访制:农村基层公安工作新探索”.人民公安第10期
    [96]卢晖临. 2005.“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第4期
    [97]卢晖临、李雪. 2007.“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98]鲁迅. 1981.鲁迅全集(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9]罗兴佐. 2006.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00]罗兴佐. 2002.“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第2期
    [101]罗兴佐. 2007.“乡村社会中的混混”.三农中国网
    [102]罗瑞卿. 1957.“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草案的说明”. 10月22日
    [103]罗义云、陈涛. 2007.“楚江罗祠村调查报告”.“转型期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区域比较与治理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7年1月
    [104]吕德文. 2006a.“村治研究的传统与现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05]吕德文. 2006b.“村庄政治中的庄外的庄里人”.三农中国网
    [106]吕德文. 2007a.“乡土如何本色”.三农中国网
    [107]吕德文. 2007b.“治理‘钉子户’”.未刊稿
    [108]马克思. 1995.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09]马若孟. 1999.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10]马源源. 2006.“盐井村调查报告”.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111]马源源. 2007.“安徽肥西滨湖村调查报告”.“转型期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区域比较与治理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7年1月
    [112]毛泽东. 199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13]毛泽东. 199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14]毛泽东. 197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15]明恩浦. 2006.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
    [116]内山雅生. 2001.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7]诺内特、塞尔兹尼克. 2004.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8]欧阳静. 2007.“农民公私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南北差异”.未刊稿
    [119]裴宜理. 2007.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0]齐美尔. 200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1]瞿同祖. 2003.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北京:法律出版社
    [122]任恩顺. 1996.“梅县农村社区警务改革新思路”.人民公安第23期
    [123]荣敬本等. 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24]荣娥. 2006.“走向原子化的村庄”.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125]桑本谦,2005,《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26]申端锋. 2007a.“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评论(香港).第3期
    [127]申端锋. 2007b.“农民行动单位视阈中的小亲族”.江海学刊第4期
    [128]申端锋. 2007c.“具体的私与抽象的公”.未刊稿
    [129]沈延生. 1998.“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第6期
    [130]施坚雅. 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1]寺田浩明. 1998.“权利与冤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
    [132]斯科特. 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33]宋丽娜. 2006.“三泉村的村庄治理”.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134]苏力. 1996.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5]苏力. 2000.送法下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6]苏力. 2007.“费孝通、儒家文化和文化自觉”.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137]孙远东. 1999.“论乡村地痞对农村基层行政的影响”.开放时代第3期
    [138]唐皇凤. 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开放时代第3期
    [139]谭同学. 2007.治理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140]陶驷驹. 1993.“重温毛主席的教诲.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人民日报12月22日
    [141]仝志辉. 2004.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2]仝志辉、贺雪峰. 2002.“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43]涂尔干. 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144]涂尔干(迪尔凯姆). 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45]韦伯. 1995.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46]韦伯. 2004.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7]王习明. 2007.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48]王铭铭. 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9]王铭铭. 2004.溪村家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50]王仲芳. 1989.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群众出版社
    [151]王小军. 2007.“路东村调查总报告”.“转型期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区域比较与治理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7年1月
    [152]吴重庆. 2005.“乡土儒学资源的再生”.天涯第4期
    [153]吴毅. 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4]吴毅. 2005.“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第2期
    [155]吴毅. 2007.小镇喧嚣.北京:三联书店
    [156]吴毅、李德瑞. 2007.“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开放时代第2期
    [157]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 2005.“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开放时代.第4期
    [158]肖业炎、张艳. 2002.“农村地痞恶势力类型、危害及其治理”.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159]徐勇. 1991.“重心下沉:90年代学术新趋向”.社会科学报11月14日
    [160]徐勇. 1992.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161]徐勇. 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62]徐昕. 2005.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63]徐财松. 2006.“三泉村治”.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164]杨柳. 1999.“模糊的法律产品”.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165]杨善华. 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6]杨华. 2007a.“地方性、国家性与村庄构成”.未刊稿
    [167]杨华. 2007b.传统村落生活的逻辑.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68]杨华. 2008a.“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未刊稿
    [169]杨华. 2008b.“初论‘血缘共同体’与‘关系共同体’”.未刊稿
    [170]杨华. 2006.“湘南宗族型村落灰色势力调查”.三农中国网
    [171]杨代根、谈天国、曾维平. 2003.“改革创新.整合警力资源”.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5期
    [172]杨懋春. 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73]于建嵘. 2003.“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战略与管理第5期
    [174]于建嵘. 2005.“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175]袁松. 2007.“豫东付楼村村治模式”.未刊稿
    [176]翟中东. 2004.犯罪控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77]张仲礼. 1991.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78]张厚安. 2001.“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179]张厚安. 1992.中国农村基层政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80]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 2000.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81]张莉. 2001.“论社区警务与群众路线”.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182]张继成. 2002.“事实推定的逻辑基础”.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83]张柠. 2005.土地的黄昏.北京:东方出版社
    [184]赵晓力. 1997.“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85]郑戈. 1997.“规范、秩序与传统”.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86]郑浩澜. 2006.“‘村落共同体’与乡村变革”.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7]郑谊. 2006.“盐井村调查报告”.董磊明主持:楚江仙居村治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188]周荣德. 2000.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上海:学林出版社
    [189]钟瑞庆. 2001.“农民负担问题中所体现的冲突解决方式”.中外法学第5期
    [19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3.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朱晓阳. 2003.罪过与惩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3]朱晓阳. 2004.“‘延伸个案’与一个农民社区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194]朱晓阳. 2007.“‘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95]朱晓阳. 2008.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6]邹谠. 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7] Beattie. 1979.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 Decker & Winkle. 1996. Life in the Gang:Family. Friend. and Viol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 Hagedorn & Macon. 1998. People and Folks:Gangs. Crime and the Underclass in a Rustbelt City. Chicago:Lake View Press.
    [200] Ho Ping-ti. 1962.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rin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Columbia Univeristy Press.
    [201] Hsiao Kung-ch’üan. 1960.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 Moore. 1991. Going Down to the Barrio: Homeboys and Homegirls in Change. Philadephia: Temple press.
    [203] Riis. 1892/1971. The Children of the Poor. New York: Arne Press.
    [204] Schoppa. 1982.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5] Thrasher. 1927. The Ga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6] Sommer. 2000.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