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土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对20世纪中国文学话语中的农民问题进行关注,从文学思想史的角度,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农民”的叙述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图及其与话语权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究20世纪知识分子在关于农民的言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中国现代性追求和探索的心路历程,对启蒙话语、现代化话语、革命话语、人民性话语等与中国农民有关的叙述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一章 “关于农民”的观念史及其话语解读
     在现代中国社会,“农民”一词具有愚昧、落后、狭隘、浅薄、自私等一系列与现代性标准背离的文化批判色彩。关于农民的这些观念并非古已有之,它的产生和被强化是现代性观念的结果。在传统与现代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话语的参照系下,农民成了落后(相对于“先进”)、愚昧(相对于“文明”)、守旧(相对于“进取”)、迷信(相对于“科学”)和礼教(相对于“民主”)等传统社会性质的标志。对农民的这一观念是整个20世纪对农民进行批判和改造言说的预设。
     第二章 颓败风景里的村庄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农村给人的印象总是破落和颓败的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国家民族的隐喻,对这种颓败风景和农民生活境况的描述一方面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觉醒和国家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一方面则隐含有革命和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主张。对村庄的发现也许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想特色,这使知识分子从以往关于乡村的浪漫田园的幻象中转过身来重新审视现实的生活,文学的美学原则随之也发生了转向。
     第三章 劣等国民的魂灵——启蒙话语的反思
     知识分子以现代文明的眼光审视下,农民的愚昧、落后、迷信等劣根性是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改造国民性的启蒙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主潮。但启蒙话语由于过于功利和急切,再加上知识分子对农村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对农民的生活往往以某种粗略的想象和观念去展示,启蒙话语对农民的性格成因和生存状况都显得隔阂。
     第四章 沉默的多数——对现代化话语权力的反思
     农民作为失语的一群,无论是对农民的批判还是为他们代言,农民都成为一个被言说的客体。对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下,改造农民文化和人格成为时代的主题,现代化话语权力对农民造成了一种压迫。深入地了解农民的生存现状,要比简单粗暴地所谓改造农民、实现“人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对现代化进行反思和对中国农民问题重新进行思考。
     第五章 关于贫穷的道德观
     贫穷光荣、贫穷代表正义这些革命时期的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意图。贫穷的道德
This paper probes the discourse on the peasant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20~(th) century, using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sociology, economic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for reference. By way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at the angle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oughts,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the ideological intention hidden in the narrative of the peasant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studies its relations with discourse right. With thi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of the 20~(th) century pursing modernization which is represented in their discourse on the peasant, and analyzes the narrative of the peasants in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revolution discourse, discourse of people nature and so on.
    (1) The history of the views on the peasant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its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society, the word of peasant has a depreciative meaning with barbarism, backwardness, narrow-mindedness, meagerness, selfishness and so on, all of these deviate from the modernity standards. These views on the peasants are not from the beginning, but is produced and impressed by the modernity idea. Based on the serial dual opposites i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peasants, who are backward (opposite to advanced), barbaric (opposite to civil), conservative (opposite to enterprising), superstitious (opposite to scientific) and feudally polite (opposite to democratic), have become the symbol of traditional society. In the whole 20~(th) century, these views on the peasants are the supposition to criticize peasants and reform peasants.
    (2) The village in the desolate scene.
    In the 20~(th)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ountry is always desolate in one's impression, being the symbo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etaphor of the nation. The description of this desolate scene and peasant's life shows the awareness of modernity and the affi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cludes the proposi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the urgency of revolu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cerning on the village is characteristic in the 20* century thoughts, and it makes intellectuals turn from their imagination on village to a new observation on the real life. And then there is a change direction in the aesthetical rules of the literature.
    (3) The soul of inferior nation——and reflection on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n the eye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peasants' deep-rooted bad habits, such as barbarism, backwardness, superstition, are obstacles to social progress, therefor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f overcoming these habits becomes a main stream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a. However, because the movement is too utilitarian and too urgent, and the intellectuals can't know the country deeply, and always show the peasants' life with rough understanding,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s estranged from the forming cause of peasants' habits and the peasants' life condition.
    (4) The silent most——and reflection on the discourse right of modernization.
    As a group without discourse right, the peasants are the objects of being talked, no matter they are criticized or expressed by others. In the urgency of modernization, reforming peasant culture and their personality becomes a subject of the era, and the discourse right of modernization brings oppress on the peasan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know deeply the peasants' life condition, than to rudely reform the peasants or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 We should reflect modernization and rethink the problem on Chinese peasants.
    (5) On the moral concept of poor.
    Poor is honored and just, such discourse in revolution period has ideological intention. The moral concept of poor coming from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equalitarianism is a kind of discourse strategy to divide social stratums, make friends and enemies, stir up class hatred, legalize
引文
① 参看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载《当代电影》1987年第3—4期。
    ② James Watson, "Introduction: Class and Class Formation in China Society." In J. Watson ed.,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① [美]Myron L.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us Vol. 122(2). p155.
    ②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1页。
    ③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3页。
    ① [美]Myron L.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us Vol.122(2). p156.
    ② [美]Myron L.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us Vol. 122(2). p157.
    ③ 参看潘逸阳:《农民主体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页。
    ②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 参看 李锦:《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本书反映了中国建国后党的政策对农民命运的主宰关系。
    ①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④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328页。
    ①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② 任不寐:《“农民问题”的问题》,见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5004.html
    ① [美]Myron L.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us Vol. 122(2). p158.
    ② 鲁迅: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自序,见《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4页。
    ① 鲁迅: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见《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① 秦晖:《农民中国》,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 赵树理《给长治地委××的信》,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513—1515页。
    ①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1—652页。原载1919年2月20—23日《晨报》,署名:守常。
    ① 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② 李泽厚:《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① 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Ⅱ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页。
    ① 鲁迅:《呐喊》自序,见《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②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① “遥望”的见解来自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中《鲁迅:“忏悔贵族”的乡村遥望》的启发。
    ② 周作人:《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310页。
    ① 转引自(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5—56页。
    ② 转引自(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6页。
    ③ 参看《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④ 转引自(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8页。
    ①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三十七年版,第17-18页。
    ① 潘光旦:《派与汇(代序)》,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一书的附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323页。
    ① 何士光:《同父老乡亲们共呼吸——写<乡场上>的一点体会》,见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6页。
    ②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5页。
    ③ 卢周来:《穷人的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① 葛红兵:《让农民发声,还是让农民沉默?——我对尤凤伟<泥鳅>的批评》,载《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① 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反驳可参考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一书中的第六章《“风俗美”的另一面》,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 秦晖:《农民学·丛书》总序,见《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 参看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转引自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②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4—596页。原载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署名:李大钊。
    ③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页。原载1919年2月20—23日《晨报》,署名:守常。
    ④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0页。
    ① 李锦:《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1—92页。
    ① 任不寐:《“农民问题”的问题》,见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5004.html
    ② 参看康正果的《风骚与艳情》,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① 卢周来:《穷人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281页。
    ② 卢周来:《穷人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Ⅱ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页。
    ③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4页。
    ④ 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载《读书》2004年第4期。
    ① 温铁军:《解构现代化》,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① 梁漱溟:《梁漱溟自述》,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页。
    ② 梁漱溟:《梁漱溟自述》,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①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180页。
    ①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0—121页。
    ② 可参看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版)、尹虹《十六、十七世纪前期英国流民问题研究》(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相关论述。
    ① 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3—214页。
    ② 转引自卢周来:《穷人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③ 同上。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舨,第76页。
    ② 转引自卢周来:《穷人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③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5—286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 翦伯赞:《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②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③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④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①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③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①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③ 转引自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③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8页。
    ③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④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③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④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⑤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605页。
    ③ 参看黎辛《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载《新文学史料》1995第2期。
    ④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①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5—1496页。
    ② 钱理群:《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③ 参看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社2001年版。
    ④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4页。
    ⑤ 王瑶:《赵树理的文学成就》,收于《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6页。
    ⑥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15页。
    ①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②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18—319页。
    ①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群益出版社1951年版。
    ① 参看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词》,见《史学与传统》,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21页。
    ②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
    ① 任不寐:《灾变论——寻找另外一个中国》第三章第五部分。http://www.51shuo.com/ebook/798.html
    ② 李慎之《“封建”二字不可滥用》(原载《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转载于网上《新观察文摘》。http://www.fsx.com.cn/scholar/000503/6.htm
    ③ 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词》,见《史学与传统》,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6—7页。
    ④ [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① [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① 翦伯赞:《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① 以上引文均见郭于华 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①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3页。
    ②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③ 可参看吴晗 费孝通等著的《皇权与绅权》里的有关分析。上海观察社三十七年版。
    ④ [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① 见《光明日报》1978年10月17日第4版。
    ② 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第167页。
    ① 见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4—295页。
    ② 见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6页。
    ③ 见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303页。
    ④ 见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⑤ 张铁夫:《再论普希金的文学人民性思想》,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⑥ 《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2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页。
    ① 《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2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② 《光明日报》1956年4月8日“文学遗产”栏目。
    ① 周恩来1963年4月19日在中央宣传部召开的文艺工作会议和中国文联三届全委二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② 胡乔木1982年3月26日给胡绩伟信,见胡绩伟《从华国锋下台到胡耀邦下台》Brampton,Ont.,Canada:明镜出版社,1998年版。http://www.lys6320.sunbo.net/show_hdr.php?xname=JUG7L01&dname=ELMJMOl&xpos=147
    ① 柳青:《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载《文艺学习》1954年第5期。
    ② 严家炎:《关于梁生宝形象》,载《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① 注:这段文字似乎在后来的单行本里不知由于何种原因被删掉了,本文根据的是小说初版,载于《钟山》1991年第一、二期。
    ②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①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1—65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Ⅱ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
    ② 黄宗智:《走出二元对立的语境》,载《中国改革》 005年第一期。
    ①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中国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页。
    ① 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1.
    ② 摩罗:《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我是农民的儿子》,载《天涯》2004年第6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Ⅳ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页。
    ① 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① 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乡村》,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① 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①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8—99页。
    ① [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3页。
    ① 孙犁:《鲁迅的小说》,见《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魂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408页。
    ② 《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见《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① 参看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见《中国现代小说史》附录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Ⅰ—Ⅳ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
    巴赫金:《巴赫金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作家出版社,1998年。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
    卢纳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
    汉·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伊夫·瓦岱讲演:《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书馆,2001年。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华夏出版社,2001年。
    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
    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2002年。
    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学林出版社,1999年。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艾恺:《最后的儒家 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黄树民:《林丰寸的故事—1949年之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年。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
    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梁漱溟:《梁漱溟自述》,漓江出版社,1996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1996年。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三十七年版。
    翦伯赞:《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
    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
    李泽厚:《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锐:《李锐反“左”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
    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
    雷颐:《被延误的现代化》,大象出版社,2002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许纪霖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温铁军:《解构现代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秦晖:《农民中国》,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卢周来:《穷人的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潘逸阳:《农民主体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锦:《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丁抒《人祸》,思想的境界网站(www lyg 1999.126.com)
    任不寐:《灾变论》,长城文化网(www.meet-greatwall.org)
    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博库网上书店2001年4月,www.bookoo.com.cn
    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陈桂棣 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钱理群:《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王福湘:《悲壮的历程——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唐再兴等编:《赵树理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
    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学林出版社,2003年。
    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王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三联书店,2000年。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I),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历代农民问题文学资料》,中华书局,1959年。
    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Myron L.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m China: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easant'. Daedalus Vol.122(2)
    James Watson: Introduction: Class and Class Formation in China Society. In J. Watson ed.,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