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灾异与秩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书·五行志》为汉代班固所撰,系中国正史之一——《汉书》中的一部志书,汇编了从春秋鲁隐公至西汉王莽七百余年间的重要灾异记录,同时选摘了西汉灾异学家对这些灾异的解说。从唐朝始,因被认为是对灾异与人事的“任意附会”,该文本就一直为主流观念所批判;时至近现代,受科学主义影响,灾异学说及支撑其后的阴阳五行观一同遭到了学界的否定。近年来,除对文本中的史料价值进行发掘之外,有学者从政治关系、道德教化等角度,试图重新认识该文本存在的价值。但这些少量的研究,大都拘囿于传统的帝王政治和道德伦理的框架,未能给予文本更多方位的理解和审视。
     笔者基于相关的人类学理论和视角,认为《汉书·五行志》是西汉儒家灾异学家出于避免社会危机、控制社会秩序的目的,运用阴阳五行观,将灾异与人事进行对应和关联,并使之标准化的一个文本。要深入“理解”这个文本的意义,除了剖析文本内容和结构之外,还需了解它所依托的社会政治、文化和信仰背景,并厘清交织其背后的群体行为动机,以及个体的利益诉求。
     在西汉帝国的时空中,尽管政权已由分散走到统一,经济也从凋敝走向复苏,但由于族群多样导致的习俗信仰庞杂,加上尖锐的政治和利益争斗,社会处于危机四伏的不稳定状态。在此背景之下,为了帝国安宁、皇脉永存,西汉皇帝在调整社会管理策略的同时,寻求超自然力量的有效协助,使得弥漫于社会的神秘气息更加浓重。君主的这些需求,为灾异解说进入国家政治提供了机会。在如此的社会氛围中,西汉儒家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和上帝信仰等观念来改造传统儒学,使得儒学由边缘走向至尊地位。在其建构的上天、天道、圣王、贤人互为一体的神圣政治秩序中,儒家自我塑造为“天道”传授者的形象,通过灾异解说以传达上天警示,谋求化解社会危机,并形成专门从事研究灾异学的群体——灾异学家及灾异学派。这个学术群体在灾异与人事间寻求标准化的对应模式,以期找到社会失序的确切起因。
     《汉书·五行志》中近四百个案例,为我们呈现了灾异学家如何将灾异与人事进行标准化对应的样本。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内容,笔者采用了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其中蕴含着结构和机理:一,文本中的每一条灾异记录可拆解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灾异,后一部分为人事;二,文本中记录了约四百条灾异现象,灾异学家将归置于四十六种灾异类型,这些类型又被置入五行结构;三,人事部分描述不同层面的社会失序,叙述者将社会失序的起因指向君主的行为失范,然后将君主的失范行为划分为约五十种类型,同样置入五行结构;四,根据“五行”对应机制,灾异与人事得到对应。
     文本还记录了灾异与人事的其它对应机制,其分属于不同的灾异学流派。笔者通过对文本中不同对应流派的分析比照,寻找其间的异同点,进一步剖析灾异与人事关联的根本原理。其实,不同流派都遵循同类相感的基本原理,在同类属性事物间进行互相推演。其主要差异在于属性的划分方式,一些灾异学家从“阴阳”属性上寻找灾异与人事间的同一关系,也就是说,同属阴(或阳)的灾异和人事之间因互相感应而关联。另一些灾异学家从“五行”属性上寻找灾异与人事间同一关系,即强调同属五行(木火土金水)中某一行的灾异和人事因互相感应而关联。灾异学家精心设计灾异与人事对应机制,使得国家层面上的社会危机得到预测和警戒,社会失序获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剖析文本中灾异解说机理的同时,笔者还关注儒家灾异学家的行为活动及其对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因熟稔天文律历占卜等自然学问,又籍“六经”为经世原则参与社会管理,灾异学家被称为“经术士”。儒生和术士的双重身份使他们企图打通自然和社会两个世界,寻求两者间互相模拟的可能。灾异学家及其学说所起的积极作用在于,以阴阳五行统摄混乱的信仰世界,以天道的力量来固化等级伦理,在某种程度稳定了社会秩序。而随着灾异学说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不断显现,原先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力量的功能逐渐丧失,转而沦为利益集团斗争的工具。时至西汉末期,直接利用灾异解说参与政治斗争的行为,达到泛滥的地步,不仅造成社会的另一种失序,且使灾异学说失去信服力。
Five Elements Chi, a part of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compiles thesignificant calamiti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u Yingong to Wang Mang andcommentary by Former Han Dynasty calamity researcher towards them. Since TangDynasty, the text is repelled by mainstream notion due to its arbitrary connection ofcalamities with human affairs, whereas it’s still negated, together with the theory of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as its substratum, in modern times due to the rise ofscientism. In these years, besides exploring textual historical material, some scholarsattempted to deliver its value at political or moral viewpoints, but these handfulresearch are all analysis restricted in the frame of traditional imperial politics andmoral, which leads to the limited outcome.
     In my opinion, Five Elements Chi is a text, orchestrated by Confucians, aimingat avoid social crisis and stabilize the social order by dint of Yin-Yang Theory andFive-Elements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text, we need reveal the politic andcultural background, not merely analyze the text itself. Besides, clarification of bothgroup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Former Han Dynasty, regime was unified from dispersive and the economywas revived from collapsed; however the tribal variety and sundry conventions hasfundamentally jeopardized the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belief circumstance at the time,the emperor resorted to supernatural power for bless in order to perpetuate theirreign, which result in an even denser mysticism atmosphere. Confucians in theFormer Han Dynasty establish themselves as the prophets bring truth about as torealize their ideal social orders and gain dignity, right catering the demand of theemperor. Taking calamity as the warn from the god of the misbehavior of theemperor, the calamity researcher vest themselves the special power to link the godwith the subcelestial world and explain the calamity, and thus centralize theConfucianism from the brink of then academic world. They mix Confucianism, theory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faith in god, etc. and theoretically construct asanctioned order, through which they seeking a standard correlating model in orderto find the primary reason of social disorder.
     Five Elements Chi has recorded nearly400calamities and its annotation, a sohuge group of data that I have to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by means ofconstruction analysis: Firstly, the calamity record are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respectively the natural calamity and the man-made one who are related in acorresponding mechanism. Secondly, all the calamities are found to fall into46categorie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construction. Thirdly,man-made part depicts social disorder at various strata, all of which is imputed tothe misbehavior of emperor. All the misbehavior falls into about50categories alsocan be attributed to five elements construction. Lastly, the Five Elementcorresponding mechanism realized a correspondence of natural calamity andman-made one.
     There existed several different mechanism of corresponding relevancy, whereastheir rationales are all the same, that is, the homogeneous, of certain element, are allinter-deducible. Some calamity researcher tried to find out the Yin-Yang induction, arelevancy existing between calamity and ‘Yin-Yang’-homogeneous human affairs.However more of them, including the authors of Five Elements Chi, strive for the‘Five-elements’ induction between calamity and ‘five elements’-homogeneoushuman affairs Thereupon, the human-related disorder can be deducted through thecorresponding mechanism when something of calamity falls. The meticulouslydesigned model could predict and warn social disorder at country level, as well ascontrol the deterioration of i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 I observe the author group of FiveElements Chi and thei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together with impression to societymanagement. The group is dubbed as ‘Confucian and warlock’ in the late FormerHan Dynasty, which contains the double role of. As Confucian, they attend, bolstered by “six meridians”, the society management. While as warlock, theymaster natural science in aspects such as astronomy, calendar, divination, etc., anddevoted to connect the nature with human society, an established relevancy theywish to divine. The success of calamity researcher is from constructing theConfucian doctrine of heaven by combining Confucianism and theory of Yin-yang,which consolidating caste and ethics by the power of Heaven's way since the faith isentirely reigned by Yin-yang and Five-elements from a chaos. The social order isstabilized once emperor’s behavior is constricted by calamity commentary. On theother hand, their gradually loomed defect doomed it to accessory of politics from atheory actively stabilizing the society. In the very late of Former Han dynasty,calamity theory is abused and fell to one of the political weapon, resulting inveritably another social chaos, where the calamity theory perished step by step.
引文
①[汉]班固:《汉书》卷27《五行志》。
    ①[唐]刘知己:《史通》卷19《外篇》。
    ①[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4《五行志》。
    ②[宋]郑樵:《通志》卷74《灾祥略·序》。
    ③柴德庚:《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版,第86页。
    ④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收入《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277页。
    ①陈其泰:《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演变》,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3期。
    ②陈其泰:《<汉书·五行志>》平议》,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③王培华:《中国古代灾害志的演变及其价值》,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①向燕南: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②游自勇:《论班固创立<汉书·五行志>的意图》,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
    ③吴祖春:《<汉书·五行志>的礼学实质》,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④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⑤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与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①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①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①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吕理政:《天、人、社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0年。
    ③同上。
    ④P.Steven Sangren: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87.
    ①[美]詹姆斯·沃森:《神的标准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收于《中国大众宗教》,韦思谛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83页。
    ①[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邢克超译,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第6页。
    ②[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236页。
    ③[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7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27《天官书》。
    ②[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0页。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9页。
    ②同上:第512页。
    ①[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②[美]基辛:《文化人类学》,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0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
    ②[汉]班固:《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③严可均:《全汉文》卷1《罢兵赐复诏》。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
    ①[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
    ①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与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马新等:《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164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25《郊祀志》。
    ①[汉]桓宽:《盐铁论》卷7《散不足》。
    ②[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②[汉]班固:《汉书》卷1《高帝纪》。
    ③[汉]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
    ③[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
    ④[汉]班固:《汉书》卷9《元帝纪》。
    ⑤[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
    ⑥黄有汉:《中国古代宗庙制度探源》,河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7期,第12页。
    ⑦[春秋]墨子:《墨子》卷9《非命下》。
    ①[汉]班固:《汉书》卷1《高帝纪》。
    ②[汉]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
    ③[汉]班固:《汉书》卷23《刑法志》:“廷史路温舒上疏,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其余“九失”不见记载。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①[晋]韩康伯:《周易注疏》卷11《系辞上传》。
    ②[晋]韩康伯:《周易注疏》卷12《系辞下传》。
    ①[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5《郊义》。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9《观徳》。
    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6《服制》。
    ⑤[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为人者天》。
    ①[汉]刘安:《淮南子》卷2《俶真训》。
    ②[汉]刘安:《淮南子》卷4《墬形训》。
    ③[汉]刘安:《淮南子》卷7《精神训》。
    ④[汉]郑玄:《礼记注疏》卷46《祭法》。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
    ②[宋]张栻:《孟子说》卷2《公孙丑》。
    ①[汉]班固:《汉书》卷127《日者传》。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20页。
    ①[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建波等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建波等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魏]王弼:《周易注疏》卷3《上经》。
    ②[魏]王弼:《周易注疏》卷10《下经》。
    ①[魏]王弼:《周易注疏》卷10《下经》。
    ②[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洪范》。
    ①[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7《庄公七年》。
    ②[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3《隐公九年》。
    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26《庄公七年》。
    ①[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傳》卷1《春》。
    ①[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傳》卷2《夏》。
    ②[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傳》卷3《秋》。
    ③[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傳》卷4《冬》。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85《谷永传》。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0《五行对》。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胜》。
    ①[汉]班固:《汉书》卷63《武五子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③[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卷56《董仲舒传》;卷56《楚元王传附刘向刘歆传》。
    ①孔子的《春秋》三传是:[春秋]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战国]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战国]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
    ①[汉]郑玄《礼记注疏》卷22《礼运》。
    ①[汉]班固:《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47《文三王传·梁平王襄传》。
    ③[汉]袁康:《越绝书》卷9《外传计倪》。
    ④[汉]班固:《汉书》卷44《淮南王安传》。
    ⑤[汉]孔臧:《孔丛子》卷下《连丛子·鸮赋》。
    ①[南唐]徐锴:《说文系传》卷34《通论》。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14篇下《子部》段玉裁注。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
    ④[唐]孔颖达:《尚书注疏》卷7《商书》。
    ⑤[晋]郭璞:《尔雅音释》卷9《释虫》。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1篇上《示部》。
    ②[战国]荀况:《荀子》卷11《天论篇》。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7篇下《疒部》。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4篇上《目部》。
    ②[宋]陈彭年:《广韵》卷3《上声》。
    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9《庄公二十五年》。
    ④[宋]陈经:《尚书详解》卷47《吕刑》。
    ⑤[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7《商书》。
    ⑥[汉]班固:《汉书》卷87《扬雄传》。
    ①[汉]李明复:《春秋集义》卷12《庄公》。
    ②[明]吴桂森:《周易像象述》卷3《豫利建侯行师》。
    ③[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25《读书之序》。
    ①[汉]班固:《汉书》卷75《翼奉传》。
    ②[汉]王充:《论衡》卷14《谴告篇》。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8《度制》。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12篇下《亡部》。
    ②[吴]韦昭:《国语》卷17《楚语》。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11篇上《水部》。
    ②[晋]范宁:《春秋谷梁注疏》卷15《襄公六年》。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3篇下《支部》。
    ④[战国]韩非:《韩非子》卷15《难一》。
    ⑤[魏]何晏:《论语注疏》卷18《微子》。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9篇下《危部》。
    ②[宋]黄升:《花庵词选》卷2《宋词·苏子瞻》。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2篇下《辵部》。
    ⑤[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21《宣公元年》。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
    ②[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7《哀公四年》。
    ①[荷]FrankAnkersmit:Reply to Professor Zagorin,History and Theory:Contemporary Readings,1999.
    ①[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6《桓公十八年》。
    ①[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卷5《桓公十八年》。
    ②[晋]范宁:《春秋谷梁注疏》卷4《桓公十八年》。
    ①[汉]班固:《汉书》卷97《外戚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99《王莽传》。
    ①[魏]何晏;《论语注疏》卷1《颜渊》。
    ②[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9《季秋》。
    ②[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虞书》。
    ③[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①[美]基辛:《文化人类学》,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02页。
    ②[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晋]郭璞:《尔雅音释》卷2《释言》。
    ②[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卷14《送友人》。
    ①[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199《祥瑞》。
    ①[汉]郑玄:《毛诗注疏》卷21《小雅》。
    ②[汉]班固:《汉书》卷9《元帝纪》。
    ①[宋]黄升:《花庵词选》卷5《宋词·柳永》。
    ②[陈]徐陵:《玉台新咏》卷1《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
    ①[春秋]墨翟:《墨子》卷10《经上》。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
    ①[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97页。
    ①[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②同上,第132-142页。
    ③[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汉]高诱:《吕氏春秋》卷13《有始览》。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同类相动》。
    ①[美]基辛:《人类学绪论》,张恭启等译,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25页。
    ①[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6《春秋》。
    ①[清]张尚瑗:《左传折诸》卷首上《先正评说》。
    ②[晋]范宁:《春秋谷梁传注疏》序。
    ③[晋]范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9《僖公二十年》。
    ④[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1《僖公二十年》。
    ①梁启超:《阴阳五行学说之来历》,收入《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278页。
    ①[晋]范宁:《春秋谷梁注疏》卷5《桓公十六年》。
    ②[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隐公九年》。
    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13《僖公十六年》。
    ④[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38《襄公二十八年》。
    ⑤[晋]韩康伯:《周易注》卷7《系辞》。
    ⑥[晋]韩康伯:《周易注疏》卷11《系辞》。
    ①[吴]韦昭:《国语》卷2《越语》。
    ②[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3《季春纪》。
    ③[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上。
    ①[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①[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阳尊阴卑》。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王道通三》。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阳尊阴卑》。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阳尊阴卑》。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5《郊义》。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楚庄王》。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2《阴阳终始》。
    ①[美]P·StevenSangren:HistoryandMagicalPowerinaChineseCommuni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33
    ②[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6《求雨》。
    ①[魏]王肃:《孔子家语》卷6《五帝》。
    ②梁启超:《阴阳五行学说之来历》,收入《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279页。
    ①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洪范》。
    ①[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3《虞书·大禹谟》。
    ②[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38《襄公二十七年》。
    ③[吴]韦昭:《国语》卷4《鲁语》。
    ④[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6《夏书》。
    ①[吴]韦昭:《国语》卷16《郑语》。
    ②[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51《昭公二十五年》
    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53《昭公二十九年》。
    ④[战国]荀况:《荀子》卷3《非相篇》。
    ⑤[战国]荀况:《荀子》卷14《乐论篇》。
    ⑥[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53《昭公二十九年》。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26《历书》。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27《天官书》。
    ①[汉]班固:《汉书》卷74《魏相传》。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26《历书》。
    ③[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①[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2《有始览》。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
    ①[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②[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①[汉]班固:《汉书》卷9《元帝纪》。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0《五行对》。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五行之义》。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生》。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胜》。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顺逆》。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4《治乱五行》。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4《五行变救》。
    ①[法]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页。
    ①[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7页。
    ②[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③[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5页。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四时之副》。
    ①[春秋]卜子夏:《子夏易传》卷8《周易系辞》。
    ①[法]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③同上,第31页。
    ④[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生》。
    ②[法]帕斯卡尔:《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5页。
    ③笔者注:更为复杂的是,一个事物的五行属性并非单一,在不同的功能体系中,所属的“行”是不同的。“行”的归属问题另有约定,涉及极为专业的一套规则,在此不做讨论。
    ④[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洪范》。
    ①[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洪范》。
    ①[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卷11《周书·洪范》。
    ①[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宋]張虙:《月令解》卷1《孟春之月》。
    ②[魏]王肃:《孔子家语》卷6《五帝》。
    ①[汉]陆贾:《新语》卷下《资执》。
    ②[汉]桓宽:《盐铁论》卷11《论功》。
    ①[汉]班固:《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
    ②[汉]班固:《汉书》卷71《于定国传》。“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47《孔子世家》。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①[汉]班固:《汉书》卷71《隽不疑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③[汉]班固:《汉书》卷75《夏侯始昌传》。
    ④[汉]班固:《汉书》卷75《眭弘传》。
    ⑤[汉]班固:《汉书》卷30《楚元王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75《翼奉传》。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47《孔子世家》。
    ②同上。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99《叔孙通传》。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辕固生传》。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①[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②[汉]班固:《汉书》卷73《韦贤传附韦玄成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90《袁盎传》。
    ②[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8篇上《人部》。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③[战国]韩非:《韩非子》卷20《人主》。
    ④[汉]班固:《汉书》卷75《夏侯胜传》。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①[汉]班固:《汉书》卷25《郊祀志》。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③[汉]班固:《汉书》卷97《外戚传·孝武李夫人传》。
    ④[汉]班固:《汉书》卷75《京房传》。
    ⑤[汉]班固:《汉书》卷75《焦延寿传》。
    ⑥[汉]班固:《汉书》卷75《翼奉传》。
    ⑦[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
    ①[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
    ①[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25《郊祀志》。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
    ②[汉]班固:《汉书》卷25《郊祀志》。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生》。
    ⑤[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相生》。
    ①[汉]班固:《汉书》卷25《郊祀志》。
    ①[汉]班固:《汉书》卷75《翼奉传》。
    ①[英]Mary Douglas:Risk And Blame,Routledge,2003,5。
    ②[汉]班固:《汉书》卷97《外戚传·孝成许皇后传》;《汉书》卷27《五行志》。
    ①[汉]班固:《汉书》卷98《元后传》;《汉书》卷27《五行志》。
    ②[宋]程颐、程颢:《二程遗书》卷15《关语录》。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春秋]老子:《道德经》,上海:泰东图书局,1926年版。
    [春秋]墨翟:《墨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春秋]卜子夏:《子夏易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战国]荀况:《荀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战国]韩非:《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年版。
    [汉]陆贾:《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汉]刘安:《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汉]刘向:《说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汉]桓宽:《盐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汉]袁康:《越绝书》,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汉]孔臧:《孔丛子》,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
    [汉]扬雄:《扬子法言》,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汉]王充:《论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汉]郑玄:《毛诗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汉]郑玄:《礼记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魏]何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魏]王肃:《孔子家语》,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吴]韦昭:《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晋]郭璞:《尔雅音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晋]康伯:《周易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晋]韩康伯:《周易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晋]范宁:《春秋谷梁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陈]徐陵:《玉台新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隋]萧吉:《五行大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刘知己:《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南唐]徐锴:《说文系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程颐、程颢:《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郑樵:《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宋]刘牧:《易数钩隠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陈经:《尚书详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陈彭年:《广韵》,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版。
    [宋]朱熹:《朱子语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李明复:《春秋集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鲍云龙:《天原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司马光:《类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苏轼:《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张栻:《孟子说》,北京:现代出版社,2004年版。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宋]黄升:《花庵词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明]吴桂森:《周易像象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清]朱鹤龄:《尚书埤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清]张尚瑗:《左传折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
    [美]詹姆斯·沃森《:神的标准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收于《中国大众宗教》,韦思谛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版。
    吕理政:《天、人、社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0年
    任应秋:《阴阳五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版。
    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苏志宏:《秦汉礼乐教化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邝芷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孙广德:《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说的政治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柴井上聪:《先秦阴阳五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松长:《汉帛书阴阳五行甲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柴德庚:《史籍举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五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姚圣良:《先秦两汉神仙思想与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孙开泰:《邹衍与阴阳五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秦勇:《中国传统文化五行说与人类社会发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朱炳祥、崔应令:《人类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筱红:《神秘的五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与理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芹庭:《易经五行灾异说》,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版。
    张明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人格》,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胡化凯:《金木水火土:中国五行学说》,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年版。
    闻晨植:《五行结构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
    于元:《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芮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久大文化公司,1991年版。
    [英]Mary Douglas:Risk And Blame,London:Routledge,2003.
    [英]奈杰尔·拉波特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帕斯卡尔:《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邢克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荷]Frank Ankersmit: Reply to Professor Zagorin,History andTheory:Contemporary Readings,1999.
    [美]P.Steven Sangren: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Commun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基辛:《文化人类学》,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
    [美]基辛:《人类学绪论》,张恭启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王启发译,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版。
    陈其泰:《<汉书·五行志>》平议》,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陈其泰:《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演变》,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3期。
    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培华:《中国古代灾害志的演变及其价值》,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向燕南:《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游自勇:《论班固创立<汉书·五行志>的意图》,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吴祖春:《<汉书·五行志>》的礼学实质》,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