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周礼》中所见天神祭祀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周礼》中所记载的天神祭祀为研究课题,选取了与天神祭祀有关的对象、时间、地点、玉器、牺牲、服饰、祀法和乐舞等八个专题(以下简称八个专题),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周礼》的记载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及考古资料,对八个专题进行考证和辨析,从而回答了这八个专题是什么;第二,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祭祀上帝的时间、服饰上的虎、蜼、龙等动物以及祭祀乐舞进行再考察,从而进一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三,重点论述天神祭祀的政治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对《周礼》中记载的天神:昊天上帝、五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和雨师等对象进行考证。其中,昊天上帝是昊天和上帝的合称,昊天指自然之天,包括日、月等天体,上帝指感生帝,其来源于太阳崇拜;五帝不是确指,只是统称;星是指岁星、荧惑、太白、辰星和镇星等五星;辰是指日月会合的十二次;司中、司命是指文昌宫附近的四颗星或者指文昌宫中的第五星和第四星;风师和雨师是古人对风和雨的崇拜。
     第二章,对天神祭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讨论。首先,祭祀昊天的时间为冬至日,祭祀上帝的时间为夏正建寅月的上辛日,祭祀五帝的时间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季夏六月,祭祀日月的时间分别为春分和秋分,祭祀星、辰、司中、司命、风师和雨师的时间为夏至祭祀地祗之后;其次,祭祀昊天和上帝的地点在南郊,祭祀五帝的地点在四郊,祭祀日月的地点分别为东郊和西郊,祭祀星辰地点在四郊,祭祀司中、司命的地点在南郊,祭祀风师和雨师的地点分别为西郊和北郊。
     第三章,本章主要考察了天神祭祀中所用的玉器、牺牲和服饰。首先,祭祀昊天用苍色的圆璧,祭祀上帝用四圭有邸之玉器,祭祀五帝分别用青圭、赤璋、白琥和玄璜,祭祀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和雨师用一圭之璧。其次,祭祀天神用体形完整的纯色牛牲,其中,祭祀昊天和五帝牛牲的颜色与所用玉器同色,祭祀上帝牛牲的颜色为赤色。同时,祭祀天神所用牺牲的来源、饲养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最后,关于天神祭祀的服饰,一方面,祭祀时,王要佩大圭和镇圭,还要用缫藉来盛放玉器;另一方面,祭祀昊天、上帝、五帝、司中、司命、风师和雨师时,王者要戴冕。并且,祭祀昊天、上帝和五帝时,王者要穿黑色裘衣和带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虎、蜼、水藻、火、粉米、黼、黻等的衮衣。而其他的天神祭祀则要穿青裘和玄衣纁裳。此外,天神祭祀中的服饰还与数字五和十二有关。
     第四章,重点讨论了祭祀方法和乐舞。具体说来,首先,祭祀方法中的禋祀是以烟气上升而祭祀,用来表达精诚之意,实柴是指将牺牲和币帛放在柴上燔烧,槱燎是指积柴而燔烧。依据祭祀对象的不同又有区别:祭祀昊天和上帝时,要烧柴升烟且演奏音乐来降神,燔烧牺牲以歆神,用玉以礼神。祭祀日、月、星、辰时要燔燎柴上的牺牲和币帛。祭祀司中、司命以燔烧牺牲和用玉为主。祭祀风师要以杀牲后散其腥血为主。祭祀雨师要以烧柴为主。同时,这三种祭祀方法又有隆杀之别;其次,祭祀昊天的乐舞要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合成宫、角、徵、羽四调,要金奏升歌以降神,合乐兴舞以祭神,且其合乐兴舞环节要以乐舞《云门》为主。祭祀上帝、五帝、日、月、星、辰时金奏要用黄钟之宫起调毕曲,升歌要用大吕之宫起调毕曲,同时还有《云门》之舞。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时金奏要以姑洗之宫起调毕曲,升歌要以南吕之宫起调毕曲,还有《大韶》之舞。
     第五章,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论述:首先,对祭祀上帝的时间——上辛日进行再考察,“辛”字具有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成熟时的悲辛和再生时的新喜两种原始意义,所以才在辛日祭祀上帝以祈谷;其次,对服饰中的虎、蜼、龙等动物进行再考察,服饰中的虎、蜼、龙等动物在巫术中能够帮助巫师沟通天地,所以才在祭祀的服饰上出现,以帮助王等祭司人员祭祀天、帝神灵。再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我们认为《云门》之乐的演奏在远古时期与巫术有关,即通过演奏《云门》之乐可以役使动物。此外,表演《云门》之舞时,表演者以鼓和管乐器为舞器。最后,论述了天神祭祀的政治意义,即通过祭祀天神所体现的神圣的规则性和秩序性,王者以强调社会伦理和血缘伦理,从而达到加强政治统治的目的。
Based on in-depth research into the events of Heaven Sacrifice recorded in Rites of Zhou, the paper focuses on eight subjects related to Heaven Sacrifice—objects of sacrifice, times for sacrifice, places for sacrifice, jade for sacrifice, sacrifice offerings, costumes for sacrifice, methods of sacrificeping and music and dance for sacrifice(short for eight special subjects). In the pater, efforts are concentrated on three aspects:1) explaining in details what the eight special subjects were by verifying and analyzing them based on the documents in Rites of Zhou and other reference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2) explaining in turn why, with great emphasis 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imes for sacrifice, the animal patterns of tiger, wei, and dragon on costume and music and dance for sacrifice;3) expounding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embodied in Heaven Sacrifice.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centered on the verifying of sacrificeed deities recorded in Rites of Zhou, such as, Haotianshangdi(昊天上帝), Five Emperors, the Sun, the Moon, Xingchen(星辰), Sizhong(司中), Siming(司命),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Among them, Haotianshangdi is the combination of Haotian and the God. The former refers to Heaven of Nature, including celestial bodies, like the sun and the moon, while the latter means Ganshengdi(感生帝),originating from the sacrifice of the Sun. Five Emperors is a general term with no specification. In fact, Xingche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at is, Xing(星)—the five stars Jupiter, Mars, Venus, Mercury and Saturn, and Chen(辰)—the twelve times when the Sun and the Moon meet. Sizhong and Siming represent the four stars close to Wenchang Palace or the fifth and fourth stars inside it. As for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they were brought into being out of the ancients' sacrifice of wind and rain.
     Chapter Two revolves around the research into times and places for Heaven Sacrifice. As for the former, Haotian Sacrifice took place on Winter Solstice, Sacrifice of the God on the Shangxinri(上辛日)in January of calendar of Xia Dynasty, Sacrifice of Five Emperors on Beginning of Spring, Beginning of Summer, Beginning of Autumn, Beginning of Winter and in June of late summer, Sacrifice of the Sun and Sacrifice of the Moon respectively on the Spring Equinox and the Autumnal Equinox, and Sacrifice of Xing, Chen, Sizhong, Siming,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on the Summer Solstice, just after Sacrifice of Diqi(地祇). When it comes to the latter, Haotian Sacrifice and Sacrifice of the God were conducted in southern suburbs, Sacrifice of Five Emperors in suburbs, Sacrifice of the Sun and Sacrifice of the Moon respectively in eastern and western suburbs, Sacrifice of Xing and Chen in suburbs, Sacrifice of Sizhong and Siming in southern suburbs, and Sacrifice of Wind Master and Sacrifice of Rain Master respectively in western and northern suburbs.
     Chapter Three i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into jade for sacrifice, sacrifice offerings, costumes for sacrifice. First, pale round jade was used for Haotian Sacrifice, Siguiyoudi(四圭有邸之玉)for Sacrifice of the God, Qinggui(青圭),Chizhang(赤璋),Baihu(白琥) and Xuanhuang(玄璜)for Sacrifice of Five Emperors, Yiguizhibi(一圭之璧)for Sacrifice of the Sun, the Moon, Xing, Chen, Sizhong, Siming,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Second, intact-shaped and pure-colored cattle served as sacrifice offerings for Heaven Sacrifice:cattle with the same color as the chosen jade were required for Sacrifice of Haotian and Five Emperors, red cattle for Sacrifice of theGod. Besides, there were strict regulations on where the desired cattle came from and how they had been raised. Last but not least, special costumes were required for Heaven Sacrifice. During the sacrifice, the King was supposed to wear Dagui(大圭)and Zhengui(镇圭),with the jade contained in Saoji(缫藉).Also, the King would wear the crown while sacrificeing Haotian, the God, Five Emperors, Sizhong, Siming,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In addition, during the sacrifice of Haotian, the God and Five Emperors, the King would be dressed in black Qiuyi(裘衣) and Gunyi(衮衣)patterned with the sun, the moon, starts, mountains, dragons, huachong(华虫), tigers, wei(蜼), algae, fire, fenmi((粉米),fu((?)), fu((?)) and so on. As for the other sacrifices, the King would wear qingqu(青裘) and xuanyixunshang(玄衣愿裳).What's more, the costumes for Heaven Sacrifice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numbers Five and Twelve.
     The focus of Chapter Four is on the research into the sacrificeping methods and the chosen music and dance. First, in Yinsi(裎祀),smoke was made rise into the sky to convey absolute sincerity, in Shichai(实柴),sacrifice offerings and bibo(币帛) were set in flames on burning wood, and in Youliao(槱燎),wood was piled up and set on fire. In fact, what specific methods were applied depended on the objects of sacrifice. During the sacrifice of Haotian and the God, burning wood, rising smoke and moving music were used to guide the God; sacrifice offerings were set in flames to xinshen(歆神);rare jade was offered to entertain the God. During the sacrifice of the Sun, the Moon, Xing, Chen, sacrifice offerings and bibo were set in flames on burning wood. Meanwhile the difference of sacrificeping methods existed in Heaven sacrifice. Between the sacrifice of Sizhong and Siming, mainly by setting sacrifice offerings and offering jade, the sacrifice of Wind Master, mainly by killing the cattle and spreading the blood, and the sacrifice of Rain Master, mainly by setting wood on fire. Second, the music and dance performed for the sacrifice of Haotian, pentatonic scales of gong(Do), shang(Re), jue(Mi), zhi(Sol), and yu(La) mix into four tones of gong(宫), jue(角),zhi(徵), and yu(羽). The deity was guided down by jinzou(金奏)and shengge(升歌),and entertained by dance in the music, Yunmen (《云门》)in particular. Jinzou for the sacrifice of the God, Five Emperors, the Sun, the Moon, Xing and Chen was to start with and end with huangzhongzhigong(黄钟之宫),while shengge with dalvzhigong(大吕之宫),accompanied by Dance of Yunmen. As for the sacrifice of Sizhong, Siming, Wind Master and Rain Master, jinzou would start with and end with guxizhigong(姑洗之宫),while shengge with nanlvzhigong(南吕之宫),accompanied by Dance of Dashao(《大韶》).
     Chapter Five is centered on the research into and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 further research into shangxinri—the time for the sacrifice of the God, the character "xin(^)" carried two original meanings—one the misery of ripening, or ending and the other the happiness of rebirth, during the growth of plants. That was why the sacrifice of the God was conducted on xinri(辛日) to pray for a good harvest. Second, further research into creature patterns on the costumes, such as tigers, wei and dragons, which were said to help the wizard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Heaven. That was why they appeared on the costumes for sacrifices—to bring a link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deities. Third, after consulting relevant referenc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laying of the music Yunme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witchcraft, through which creatures could be driven at will. Besides, while performing the dance of Yunmen, the performers danced, drums and wind instruments in hand. Finally,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embodied in Heaven Sacrifice is pointed out:by highlighting the sacr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follow in Heaven Sacrifice, the King intended to stress social ethics and family ethics and in turn strengthen his rule over his country.
引文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83页。
    4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参见《礼记集解》孙希旦所引,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3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1页。
    1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王与之:《周礼订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毛应龙:《周官集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6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7惠士奇:《礼说》,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
    8江永:《周礼疑义举要》,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
    9林泰辅:《<周官>著作时代考》,见《周公と其时代》,太仓书店,1914年。
    10蒙文通:《从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论<周官>成书年代》,见《蒙文通文集》,第三卷,巴蜀书社,1995年。
    11刘起釪:《<洪范>成书时代考》,《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12崔述:《<周官>作于战国之世》,见《崔东壁遗书·丰镐考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皮锡瑞:《三礼》,见《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
    14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1933年第11期。
    15郭沫若:《<周官>质疑》,见《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五卷,《金文丛考》,科学出版社,2002年。
    16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
    17范文澜:《范文澜经学讲演录》,见《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8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19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
    20金春峰:《<周官>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求索》,1992年第1期。
    21赵伯雄:《<周礼>胥徒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2陈连庆:《<周礼>中所见的奴隶》,《史学集刊》,1989年第2期。
    23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参见裘锡圭先生所说。裘锡圭:《“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4期,第6-7页。
    3为避免与正文中的相关内容重复,本文为历代经师的经学研究成果做综述时,不引用原文,且不注出其详细出处,读者可参考正文相关章节中的内容。
    4杨天宇:《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文史哲》,2004年第3期;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陈中浙:《儒家“六天”说辨析》,《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5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2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3姜亮夫:《楚辞通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5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1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2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3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4杨朝明:《鲁国郊天之礼探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6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1杨天宇:《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文史哲》,2004年第3期。
    2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3陈晓明:《<周礼>祭祀用玉考》,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陈晓明:《<周礼>祭祀用玉考》,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陈晓明:《<周礼>祭祀用玉考》,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3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4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514页。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岑仲勉:《天亡簋全释》,见《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中华书局,2004年。
    4黄彰健:《论衣礼与商代周祭制度》,《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2期。
    5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6王贵生:《周初燎祭仪式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
    7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521页。
    8焦智勤:《卜辞燎祭的演变》,《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
    9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1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2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3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
    4杨天宇:《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文史哲》,2004年第3期。
    5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7李绍连:《殷的“上帝”与周的“天”》,《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8张荣明:《论周代上帝观》,《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1期。
    9张荣明:《周代“天”神说驳证》,《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0林少雄:《天人合一:中国祭祀礼仪的文化意蕴》,《上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1杜勇:《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12王振红:《<史记>天之观念的与时递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3吾淳:《春秋末年以前的宗教天命观与自然天道观》,《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
    14张继涛:《先秦社会对上帝的祭祀》,《南都学坛》,1989年第2期。
    15徐迎花:《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郊祀制度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何宏波:《先秦玉礼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7吴土法:《先秦天子大祀牺牲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曹建敦:《周代祭祀用牲礼制考略》,《文博》,2008年第3期。
    2李白:《周代郊天礼的起源、命名、时间及用牲考辨》,《历史教学》,2011年第16期。
    3许科:《古代燎祭用物及其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孙汝洁:《周代冕服与周礼》,《管子研究》,2006年第4期。
    5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7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
    8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9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方建军:《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11洛秦:《中国古代乐器艺术发展历程》,载《音乐知识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
    12王安潮:《从早期的石磬形制看石磬的起源》,《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298页。
    4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5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5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2页。
    1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宋叶时:《礼经会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宋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明王应电:《周礼图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8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9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0页。
    2李维宝、陈久金:《传统星座的五帝座考证》,《天文研究与技术》,2010年第2期,第183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98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5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8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98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8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7页。
    6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2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30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10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8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4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4页。
    1郑玄注、贾公彦疏及孙诒让正义中所说的灵威仰等五帝,依据《天官·大宰》贾公彦疏为: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拒和黑帝汁光纪。详见下文所引。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5页。
    3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7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6页。
    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第136页。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2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26页。
    5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6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33-34页。
    7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91页。
    8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18页。
    1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载《观堂集林(外二种)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2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2页。
    3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2页。
    4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3页。
    5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载《观堂集林(外二种)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6参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载《观堂集林(外二种)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
    7参见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
    8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28-53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1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28页。
    4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289页。
    5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290页。
    1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295-2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4页。
    2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0页。
    3德费尔巴哈著,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4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7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437页。
    7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8宋叶时:《礼经会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宋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页。
    1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26页。
    2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第24页。当然,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我们取杨向奎先生之说,下文同。
    3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1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1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9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0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5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5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2-138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0页。
    9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1987年,第1311页。
    1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2姜亮夫:《楚辞通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35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3页。
    4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6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6页。
    8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6页。
    9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6页。
    1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293页。
    4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6页。
    5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0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0页。
    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315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2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2页。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2793页。
    4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6页。
    5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1-1313页。
    7参见孙作云:《<楚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参见杨华:《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
    9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7页。
    10饶宗颐:《诗言志再辨——以郭店楚简资料为中心》,载《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姜亮夫:《文字朴识·释中》,载《姜亮夫全集》第十八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73-7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3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5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64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7页。
    7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8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1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
    2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0页。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
    4姜亮夫:《楚辞通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5参见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孙作云:《<楚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6页。
    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
    8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9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考古》,1973年第1期,第56页。
    10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11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12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天问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85页。
    1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66页。
    3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页。
    4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5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4页。
    1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68页。
    2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9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6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38页。
    5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9页。
    6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9-200页。
    7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1郑玄认为此处所载是鲁国祭天,时日为建子之月的辛日,其不同于周天子祭天。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3参见《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所引,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4-145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8页。
    1参见《礼记集说》卫湜所引,宋卫湜:《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元陈澔:《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明王应电:《周礼图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0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8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9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9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9页。
    2郑玄认为此处是周天子祭天,时间为建寅之月,而不同于鲁国的冬至之月辛日祭天。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4页。
    1许兆昌先生就曾指出:其一,“即此月的辛日有可能均出现在冬至日之前,而尤其是此月的上辛日。”如此,则阳气尚未衍生,也就难以说“冬至阳气新用事”了;其二,倘若辛日后于冬至之日,则可以保证阳气胜于阴气。“而如果以为所用辛日必须为冬至之后的辛日,又有可能出现冬至日之后并无辛日的现象。这是因为,冬至日是根据太阳历确定的,而所谓子月、丑月、寅月等,则是根据太阴历来确定的。中国传统历法中这种阴阳合用的方式,完全可能造成冬至之月在冬至日后并无辛日的问题。”参见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5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2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88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88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88页。
    5许兆昌先生曾就此指出:“实际上,如果依孔疏郊祭是迎‘长日之将至’,则何必夏正建寅之月。殷正建丑之月,周正建子之月,又何尝不能迎‘长日之将至’?”可从。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6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2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2页。
    4关于祭祀上帝的时间,郑玄两存其说。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0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6页。
    3参见《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所引,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5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005页。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06-10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8宋叶时:《礼经会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9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0明王应电:《周礼图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43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1页。
    1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7页。
    2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7页。
    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
    4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6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6页。
    6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989年,第236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8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9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9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8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7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8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8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1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5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4-1434页。
    8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98页。
    7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543-544页。
    8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7页。
    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77页。
    1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67-81页。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70页。
    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71页。
    4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第5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5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9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8宋叶时:《礼经会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2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5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5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0页。
    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414页。
    3《周礼·小司寇》中就记载有关国危、国迁和立君等的政治大事,都要询问国人。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7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6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6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8页。
    8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229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5页。
    1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1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3页。
    1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6-1577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6-1577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9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0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9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99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056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7页。
    10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41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0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0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1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4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4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1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3-143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3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元敖继公:《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1页。
    5清盛世佐:《仪礼集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2-1093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1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2页。
    2杨华:《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第3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5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2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1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1页。
    1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4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5-1396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1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2页。
    5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84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8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68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93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7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340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340页。
    1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6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1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7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7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9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7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1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7页。
    3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35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7页。
    5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41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8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765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1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1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13页。
    4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6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8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8页。
    10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1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15页。
    1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15页。
    1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8页。
    1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8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6宋卫湜:《礼记集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8页。
    6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4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79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43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3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38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38页。
    9参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第11、117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1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5页。
    1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15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24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25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25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3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4页。
    10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26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8页。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92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39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6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8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8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71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4页。
    1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64、137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2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2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2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5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5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0页。
    2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22页。
    4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229页。
    5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7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9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91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8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49页。
    4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0页。
    5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9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73页。
    7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90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9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2页。
    1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81页。
    1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81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74-157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14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10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3页。
    4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3页。
    6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31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3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5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6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54页。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06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5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6页。
    10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6页。
    11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7页。
    1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9、2528、252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27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1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7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2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8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30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30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3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9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83页。
    4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参见《礼记集解》孙希旦所引,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3页。
    6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1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1、1622页。
    2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4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83页。
    5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8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3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页。
    5参见《礼记集解》孙希旦所引,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3页。
    6参见《礼记集解》孙希旦所引,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3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0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1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0-163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1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99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99页。
    4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3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89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89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26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6页。
    10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1页。
    1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7明王应电:《周礼图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4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7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8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1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2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2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4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34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0页。
    1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6页。
    2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2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692页。
    8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4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72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40页。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4页。
    1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3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62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62页。
    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64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58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18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4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30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298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6-21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61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28-52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7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28页。
    3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3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页。
    5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299-1300页。
    6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7页。
    8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516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8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1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14页。
    4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84页。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6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1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5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2页。
    1宋罗泌:《路史》卷四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3页。
    4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39、1444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32页。
    2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4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1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1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51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492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8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9清金鹗:《求古录礼说》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0册第426页。
    1同时,以上所引简文也以杨华先生的释读为准。杨华:《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第30页。
    2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学者见仁见智,我们认为其成书于战国中期前后。参见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9页。
    5宋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明王应电:《周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2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1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2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3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5页。
    3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5-1776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7页。
    5宋王安石:《周官新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如《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天文训》等。
    2李纯一:《<管子·地员篇>中的五行说》,《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第9页。
    3李纯一先生认为,五声音阶仅与五色、五味和五牲相配的记载出现于战国中期的《管子·地员篇》中,可从。李纯一:《<管子·地员篇>中的五行说》,《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第9页。基于此,我们认为《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同音乐相关之内容可与同样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周礼·大司乐》对照讨论。
    4夏野:《中国古代音阶、调式的发展和演变》,载中国音乐史学会编《古乐索源录》(《中国音乐·增刊》),1985年10月,第69页。
    5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页。
    1宋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8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8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7页。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58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2参见《周礼正义》孙诒让所引,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6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9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7页。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00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0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00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5页。
    4宋王昭禹:《周礼详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4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9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84页。
    1关于《礼记·郊特牲》所载:“郊之用辛也”,清人孙希旦说:“郊之用辛,谓正月上辛祈谷之祭也”,可从。所以,我们认为此即是《周礼》中记载的对祈谷帝兼感生帝——上帝的祭祀。参见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0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1陈久金:《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120页。
    2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4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第161页。
    1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7期。
    2陈久金:《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7页。
    3参见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文物世界》,2001年第1、2期。
    4李维宝、陈久金:《“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第4期,第414页。
    5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载刘梦溪主编,何崝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
    6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10页。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90页。
    2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1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1页。
    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24页。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15-317页。
    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15页。
    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33页。
    1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第535页。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17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70页。
    4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7页。
    1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7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2页。
    3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4页。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三联书店,2006年,第355页。
    6袁行霈:《<山海经>初探》,《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3辑,第7-35页。
    7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8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24页。
    2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3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4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5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6参见《山海经笺疏》郝懿行所引,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7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台北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8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第3页。
    9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第3页。
    10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104页。
    1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53页。
    2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55页。
    3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65页。
    4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5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6参见姜亮夫:《屈原》,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1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0-81页。
    2许兆昌先生就曾指出:“先秦时期,巫术和早期宗教行为往往也纠缠在一起,难以做出清楚的划分。”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788页。
    4参见《楚辞补注》洪兴祖所引,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2页。
    5汉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
    6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7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1于此,许兆昌先生指出:“《吕氏春秋·古乐》所记,是远古乐舞的创作过程,其通篇的叙述,便是要论证‘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所造也’,故其文往往对古乐首创及增修的过程详细叙述。而《周礼》一系所记,则显然是六代之各代的代表乐舞,故往往对乐舞的首作与增修并不做特别的区分与强调”。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2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3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3309页。
    5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3309页。
    6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7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182页。
    1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第38页。
    2参见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文物世界》,2001年第1、2期。
    3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3-62页。
    4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4页。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第372页。
    7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8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9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1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40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40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40页。
    5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6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1马叙伦先生说:“英英当读为彭彭”。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2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3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98-999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1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2参见《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所引,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18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18页。
    6江林昌先生在论述虞代之乐时,就认为磬与皮鼓有关。参见江林昌:《论虞代文明》,《东岳论丛》,2013年第1期,第68页。
    7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31页。
    8清郭庆藩编,王孝渔整理:《庄子集释》,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650页。
    9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71页。
    10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71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46页。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46页。
    1百兽中的熊,学者们通过对《天问》中“伯禹腹鲧”及鲧“化为黄熊”的记载研究认为,熊与鳄鱼有关。参见姜亮夫:《屈原赋今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97页;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180-186页。
    2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6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页。
    5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1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1参见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1-312页。
    2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97页。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97-1798页。
    6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21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9页。
    9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845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9页。
    1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845页。
    1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96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9页。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130页。
    3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页。
    4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04页。
    2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4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8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页。
    6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1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1-382页。
    2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2页。
    3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
    4何崝:《日字构形与商代日神崇拜及人头祭》,《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85页。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1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页。
    3高亨:《老子正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4高亨:《老子正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4页。
    5高亨:《老子正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0页。
    6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17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4-1605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5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2页。
    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175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92页。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178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08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2页。
    2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383-384页。
    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174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1-174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16页。
    [1][元]敖继公.仪礼集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元]陈友仁.周礼集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
    [3][宋]陈祥道.礼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
    [4][清]黄以周.礼书通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清]郝懿辰.礼经通论[M].王先谦编.清经解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6][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清]惠士奇.礼说[M].清经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8][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M].清经解本.
    [9][清]金鹗.求古录礼说[M].续修四库全书本.
    [10][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M].文渊阁四库全书.
    [11][清]孔广森.礼学卮言[M].阮元编.清经解本.
    [12][宋]林之奇.周礼讲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
    [13][清]凌廷堪.礼经释例[M].清经解本.
    [14][元]毛应龙.周官集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
    [15][宋]聂崇义.三礼图集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
    [16][清]秦蕙田.五礼通故[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宋]王安石.周官新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
    [21][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明]王应电.周官集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
    [23][宋]王与之.周礼订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
    [24][宋]王昭禹.周礼详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
    [25][宋]叶时.礼经会元[M].文渊阁四库全书.
    [2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阮校本.
    [2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M].阮校本.
    [28][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阮校本.
    [29][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
    [1]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汉]班固.汉书[汉].北京:中华书局,2011.[3][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丰镐考信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清]郭庆藩编,王孝渔整理.庄子集释[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7][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85.
    [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清]焦珽琥.冕服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汉]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8][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英]爱德华泰勒注,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6.
    [4]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6]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55.
    [7]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8]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9][德]费尔巴哈,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0]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五卷,金文丛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M].齐鲁书社,1998.
    [14]江林昌.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6]姜亮夫.楚辞通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7]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十八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8]姜亮夫.屈原赋今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19]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
    [20]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21]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2]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3]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4][日]林泰辅.周公と其时代[M].东京:太仓书店,1914.
    [25]刘梦溪主编,何崝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6]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三卷[M].成都:巴蜀书社,1995.
    [27]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8]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9]钱玄.三礼字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0]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M].北京:中西书局,2011.
    [31]饶宗颐.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2]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3]沈文倬.菿闇文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4]孙作云.《楚辞》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35]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6]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37]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8]萧兵.楚辞新探[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39]徐复观.《周礼》成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M].台北:学生书局,1980.
    [40]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1]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42]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43]杨宽.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4]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5]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6][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47]张舜徽.中国史论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48]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83.
    [49]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0.
    [50]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1]曹建敦.周代祭祀用牲礼制考略[J].文博.2008,3.
    [2]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2.
    [3]陈久金.天干十日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2.
    [4]陈久金.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与四象概念的形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
    [5]陈久金.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3.
    [6]陈连庆.《周礼》中所见的奴隶[J].史学集刊.1989,2.
    [7]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1936,20.
    [8]陈晓明.《周礼》祭祀用玉考[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9]陈中浙.儒家“六天”说辨析[J].孔子研究.2002,3.
    [10]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
    [12]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J].文史.第6辑.
    [13]何崝.日字构形与商代日神崇拜及人头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14]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J].文物.1973,7.
    [15]黄彰健.论衣礼与商代周祭制度[J].中国史研究.2002,1、2.
    [16]焦智勤.卜辞燎祭的演变[J].殷都学刊.2001,1.
    [17]江林昌.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心不在中原[J].东岳论丛.2007,2.
    [18]江林昌.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J].殷都学刊.2009,2.
    [19]江林昌.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0,10.
    [20]江林昌.论虞代文明[J].东岳论丛.2013,1.
    [21]金春峰.《周官》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J].求索.1992,1.
    [22]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J].社会科学战线.1981,4.
    [23]李纯一.《管子·地员篇》中的五行说[J].中国音乐学.1994,4.
    [24]李白.周代郊天礼的起源、命名、时间及用牲考辨[J].历史教学.2011,16.
    [25]李绍连.殷的“上帝”与周的“天”[J].史学月刊.1990,4.
    [26]李维宝、陈久金.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发掘[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3.
    [27]李维宝、陈久金.“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4.
    [28]李维宝、陈久金.论中国十二星次名称的含义和来历[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9,1.
    [29]李维宝、陈久金.传统星座的五帝座考证[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0,2.
    [30]李学勤.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5.
    [31]李学勤.从金文看《周礼》[J].寻根.1990,2.
    [32]刘起釪.《洪范》成书时代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0,3.
    [33]彭林.《周礼》五行思想新探[J].历史研究.1990,3.
    [34]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J].燕京学报.1933,11.
    [35]裘锡圭.“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J].文史哲.2007,4.
    [36]孙汝洁.周代冕服与周礼[J].管子研究.2006,4.
    [37]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J].考古.1973,1.
    [38]王贵生.周初燎祭仪式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1.
    [39]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J].文物世界.2001,1、2.
    [40]吴土法.《周礼》宗祀乐事官联考[J].杭州大学学报.1997,2.
    [41]吴土法.先秦天子大祀牺牲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42]吴泽.《周礼》司命新考[J].中华文史论丛.1985,1.
    [43]许兆昌.论先秦时期瞽朦的社会功能及历史地位[J].史学集刊.1996,2.
    [44]许兆昌.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J].史学集刊.1997,3.
    [45]许兆昌.胤征羲和事实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
    [46]许兆昌.“樂”字本义及早期樂与藥的关系[J].史学月刊.2006,11.
    [47]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48]许兆昌.虞舜乐文化零证[J].史学集刊.2007,5.
    [49]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J].山东大学学报.1954,4.
    [50]赵伯雄.《周礼》胥徒考[J].中国史研究.2000,4.
    [51]杨朝明.鲁国郊天之礼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2]杨天宇.周人祭天以祖配天考[J].史学月刊.2005,5.
    [53]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J].中国史研究.1990,4.
    [54]杨天宇.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J].文史哲.2004,3.
    [55]杨华.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06,春之卷.
    [56]杨华.上古中国的四方神崇拜和方位巫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1.
    [57]杨向奎.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J].管子学刊.1988,3.
    [58]袁行霈.《山海经》初探[J].中华文史论丛.1979,3.
    [59]张鹤泉.周代郊天之祭初探[J].史学集刊.1990,1.
    [60]张继涛.先秦社会对上帝的祭祀[J].南都学坛.1989,2.
    [61]张荣明.论周代上帝观[J].社会科学辑刊.1991,1.
    [62]张荣明.周代“天”神说驳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63]赵中华.“三礼”鬼神观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J].考古.2004,2.
    [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4,7.
    [66]朱琨.《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D].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