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直接表现为核心区域之间的竞争。泛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域,加强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基于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理论,运用截面数据比较分析了泛长三角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动情况,阐述生产力水平、要素禀赋、市场化水平和行政垄断等因素对区域分工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而区域行政垄断是妨碍区域合作的重要阻力,据此我们提出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促进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总体原则和主要对策。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reflects i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re areas directly. Strengthening economic connecting and corporation has profound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whil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zones of china.
     Based on theory of industrial division, by means of cross-sectional data comparis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gether with its changing trend in Pan-Yangtze River Delta. then we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productivity level、factor endowment、market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What is mo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actual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 using the panel data model.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areas have the path-dependence of relationship and the mail resistance factor to region corporations is region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So,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引文
[1] Kruga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2]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3] Talor,P.J.[M].Distance Decay Models in Spatial Interaction,1975
    [4] Todaro, M.P.A Moda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5] Walter Isard[M].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Aldershot,Hants,England; Brookfield,Vt.:Ashgate,1998.
    [6] Webber,M.J.and Joseph,A.E.Spatial Diffusion Processes: A Model and an Approximation Method[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78
    [7]奥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8年
    [8]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9]陈建军,吕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企业内地域分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4期:18-28
    [10]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19-26
    [1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113-122
    [12]陈皙、卜玉宏.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9期:84-86.
    [13]丁敏.基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11-13
    [14]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建构研究[J/OL].长三角联合网: http://www.yangtze.org.cn/
    [15]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议建构研究[J/OL].长三角联合网: http://www.yangtze.org.cn/
    [16]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77-96
    [17]付强.产业结构趋同与地区行政垄断[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45-51
    [18]何亦,童牧.长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结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期:115-117.
    [19]洪世键,黄良浩.我国区域分工演变和未来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35-38
    [20]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洪银兴,张建华.发展现代农业的都市圈基础[J].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11-18
    [22]胡国良.长三角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国家分工瓶颈制约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7期:66-69
    [23]黄松玲,黄红发.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动力分析[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22-27
    [24]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5]金永红,奚玉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与产业能级提升对策[J].经济纵横.2006年第10期:6-8
    [26]李俊.打造长三角科技中介服务一体化联盟[J].决策参考.2005年第7期:24-26
    [27]刘石慧,王正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11月,第29卷第11期:48-55.
    [28]刘志迎,唐义春.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消费导刊,2009年12月:37-39
    [29]刘志迎,张晓敏.泛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与上海经济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18-24
    [30]陆亚琴.区域贸易合作理论与实践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5-7
    [3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2]毛东俊.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现象研究--一个分工视角的考察[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1月
    [33]潘文卿,刘起运.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方法与指标[J].统计研究,2004年,第10期:47-51.
    [34]裴瑱.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与整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35]钱方明.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兼对江浙模式的应用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6]邱瑞平,杨海水.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地域分工[J].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109-112
    [37]沈立江,葛立成.长三角一体化理论新视角[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38]施组麟,白永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卷第3期:47-51.
    [39]石敏俊,金凤君.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6月,第61卷第6期:593-603.
    [40]孙爱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化得合意性分析[J].产业经济,2006年9月:40-41
    [41]谭成文,杨开忠.京津第三产业分工协作特征[J].经济地理,1999年第6期:55-61
    [42]谭福河等.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第17期:81-83
    [43]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50-56
    [44]涂妍.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月:19-24
    [45]王红霞.泛长三角边界之争[J].中国改革,2007年第10期:41-43
    [46]王洪庆,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1月:1-5
    [47]王建军.分工的限制性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6年第33期
    [48]王良健,侯文.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经济互补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99-103
    [49]王瑛.解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28-31
    [50]王忠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J].调查研究报告.2007年第261号:1-21
    [5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52]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2月:51-55
    [53]殷君伯,刘志迎.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54]殷醒民.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产业分工模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42-53
    [55]袁恩桢.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回顾与展望[J].江南论坛.2003年第5期:18-21
    [56]张国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1月
    [57]张敏,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11月,第15卷第6期:787-792.
    [58]张祥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57-62.
    [59]张宗新.长三角经济成长中的资本市场功效及其完善[J].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23-33
    [60]赵丽,夏永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区域分工协作现状及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浅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35-41
    [61]赵连阁,胡颖莹.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的新认识[J].经济纵横.2007年4月:60-63
    [6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中国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63]钟昌标.中国区域产业整合与分工的政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59-63
    [64]周国富,陈玲.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51-54
    [65]朱舜,高丽娜.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果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