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在学科最初出现之时,是作为学术知识的分类或学问的分支,其本身并不具有教学的含义,但却与教育、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实质上所有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抑或是教育形式改变之后所带来的结果。1尤其自中世纪大学形成以来,学科便是大学的细胞,大学则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阵地。大学内结合本学科专业继承人才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互动下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分化与融合。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学术日益专门化的情势下,特定类别的知识在大学往往作为一门专门的教学科目来对待,在界定“学科”一词的含义时,既强调知识分类、分门,又无法回避在大学中以教学科目为载体的事实。而以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和师范教育兴起为机缘创立起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其发展历程更是如此。
     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的创立和中国近代新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教育史作为培养教师的主要教学科目,被列为大学堂和师范学堂的正式科目。中国教育史学科从一开始就以作为大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中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其他系的“通习科”或选修课,通过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把中国教育史这一知识类别带入国人的视野。并在此过程中,从最初引介日本教育史方面的著述到国人编译、自著中国教育史教材和著作,从仅仅作为教学课堂的讲授内容到结合近代中国新教育历程开展本国教育历史研究,中国教育史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内容、知识范围和知识体系,成为一门近代意义上的“学科”。
     新中国建立后,在向苏联学习建设以“学院—专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培养党的专门人才影响下,早期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班的设立,通过学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讲授知识、传承学术,不仅开始形成以大学为中心的中国教育史研究阵地,促进学科的规范化发展和具备完备的学科形态,而且初步形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教育史学科知识体系。遗憾的是,“文革”中,中国教育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因为政治运动的席卷,几乎陷入停顿之中。
     改革开放后,源自研究领域基本理论的澄清、学科体系的反思和高校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的重新开设,中国教育史学科得以恢复与发展。一方面,在大学正规学位制度推进下,中国教育史学科硕、博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在培养本学科的专业学术继承人的过程中,采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知识传授和学术探究,既培养中国教育史学科专业学术人才的队伍,又成为该时期学科发展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在大学教学和科研互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并在研究观念的转变、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的拓展方面都形成自身的特点,从而推动着该学科的规范与拓展。
     而进入新世纪初年以来,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的挑战,尤其是大学内中国教育史课程地位削弱、学科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现实,研究者从呼吁课程建设的改革、转变学科研究范式的探寻、倡导研究重心的下移等多角度展开对学科本身的反思和前瞻,既拉开中国教育史前沿研究的序幕,也使得该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势态。
     本研究正是鉴于学科与大学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和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本身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内中国教育史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为观察视角,运用历史文献研究和口述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教育史学科专业学术人才培养过程的考察和学术传承的分析,探讨中国教育史学科是如何在教学和研究的互动下形成、衍变和拓展,从而展现出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图景。
In terms of the history of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s, they initially were the categories of academic knowledge or the branches of knowledge, and they didn't have the meaning of the teaching by themselves, but there ar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 and instruction, all of disciplines actually recognized the education as their origin of producion, or they were results that were brought by the forms of education.Since the formation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 disciplines were the cells of university, meanwhhile, the university was the main base promoting academic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account of the cultivating manner of inherited talents combining their disciplin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disciplines acquired developing differentiating and integrating. This was the reason why, under the conditons of the modern academics increasingly oriented specialization, the knowledge of specific categories was often considered as a professional teaching discipline in universities. When defining the implication of discipline, people not only highlighted the classifictions or caterogies of knowledge and but also can not avoid the fact that various disciplines of a university put the teaching subject as their carrier. So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which was founded by the system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ris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had the same experience.
     At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the creation of new schools and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new modern school system - "Guimao Academic System",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was a main teaching subject educating teachers and was regarded as formal subject in Large Schools and the Normal Schools. From the beginning China's educational history was known as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particularly in 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Teachers College, and as an elective course or a general course in other departments. Through the way of imparting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was brought into people's vision as a category of knowledge. From initially introducing and translating the Japa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o self-edited and and self-compiled the handouts and work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from only putting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as a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classroom to treating it as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istory of education connecting with new Chinese education, during this developing process,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had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contents of knowledge, scopes of knowledge and systems of knowledge. So it became a "discipline"with a modern sense.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duing to the affluence of learning the Soviet Union to buil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College-professional" oriented,China had founded a professional study class about educational history of early China.By way of training methods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teach the knowledge and pass the academics,the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re recognized as the centre of study bases about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normalizating development of subject and its completing form are promoted. The knowlegde system of subject about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was initially found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Unfortunately, according to political movement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like the other subjects came to a standstill.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owing to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basic theories about researching ranges, the reflection of subject system, and the creation of a course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bout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was recovered and developed. On the one hand, under the promotion of formal degree system of university, the subject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started to enroll the postgraduates of master and doctor. During the process of educating academic heirs for the profession, through adopting the means of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universities carried out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loring the academic, which not only training professional academic talented workform about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but also became the very important platform of the new developing era.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university, since the 1980s,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had gained numerous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field. It had forme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se aspects, such as the transform of research conceptual,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extension of research fields, and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content, all of which accelerated the spec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But since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ew century, facing challenges of the new times and society, especially, the status of courses of China's educational history was weakened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living space of subject continually was compressed. Bases on these facts, the researchers called for reform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qiring for changing research paradigm, placing the gravity of research down, and hav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many perspectives, researchers should reflect on the subject itself, and forward it, which can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show a kind of new tren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mutual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discipline and the University,and is buil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presenting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itself, and takes the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exploring academic as study perspectives, and applies research methods combinat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with oral history,and inspects the cultivating process about academical talent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analysizes the passing of academics,and explores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how to form, to evoluve, and to develope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sequent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developing picture of the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引文
1 [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52页。
    1 实际上,查阅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危机论”方面的文章,笔者发现,中国教育史学科自我反省意识的苏醒几乎与当时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危机论”同步出现,而该学科的“危机论”又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史学危机”有关,早在80年代末期,有研究者就撰文呼吁面对当前的“史学危机”,中国教育史研究工作者“要努力改变旧的研究范式和思维方法,调整原来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认识水平”,将这种危机意识当作一种动力和鞭策。也有学者认为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界的不断改革,相比较于一些新兴教育学科的生机勃发,像中国教育史这样的传统学科却越来越显得缺乏应有的现实感和时代感,认为中国教育史学应该与时俱进,自我反思。而真正掀起中国教育史学科“危机论”的热潮则是在进入新世纪的初年,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变革,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课的中国教育史课时被减少,内容被压缩等现状,不少学者对此展开讨论。参见高时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反思——从当前史学忧患意识论中国教育史学建设前景》,《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2期;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黄书光:《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自我意识及其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洪明、黄仁贤:《“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9届学术年会暨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综述》,《教育评论》2004年第6期。
    2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1 参见王越、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毛礼锐、郭齐家:《中国教育史研究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四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4期;阎国华:《继往开来创新立业——谈教育史研究》,《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 许椿生:《从教育史学科的演变回顾教育史研究》,《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1期。
    2 诸如江铭:《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姜智、韩红升、赵会可:《中国教育史研究十五年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等。
    3 王炳照:《教育史》,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4 参见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黄立志:《读<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思》,《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4期。
    1 马立武:《20世纪的中国教育与教育史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9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9年第4期。
    2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序言,福州: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 需要指出的是,说中国教育史学科在20世纪之前没有创生,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古代就没有中国教育史的相关研究,实际上在该学科成立以前,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零碎的教育史研究、有关教育方面的史料考证等等,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只是因缺乏系统的理论表述和自觉的学科独立意识,没有明确的界定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等,处于学科成立前的孕育期,亦可以称之为一种潜学科的状态。甚至有学者详细指出,从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开始活动之时起,中华民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随之拉开了帷幕,而且对教育的认识、思考、记录也随之展开,“并伴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记录教育家生平言论和教育活动的书籍,如《论语》、《孟子》等,尤其是出现了专门的教育论著,如《管子》中的《弟子职》、《荀子》中的《劝学》、《礼记》中的《大学》、《学记》、《乐记》等篇,但它们依然是夹杂在其他论著之中的”。直到中国近代,在学习西学热潮的中,伴随着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学科体制”的建立,中国教育史学科才得以真正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参见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 参见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 在中国近代,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学科体制”,不但构建了我国近代以来新的学科知识体系,主宰着以后学术发展的主要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摧毁了我们对传统知识结构的认知。参见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序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 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四部概论》,台北: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5页。
    3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序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9页。
    4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一,第1页。
    5 罗志田:《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 在我国,中国教育史课程在师范学校乃至整个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随着各个时期教育政策的不同而一直变化着。最初是1904年《癸卯学制》中规定大学堂、进士馆和师范学堂中均开设教育史科目,如经学科大学中有“中外教育史”课程、优级师范学堂中所有文、史、理、生四类学科在第二、第三学年均开设“应用教育史”、“教育史”课程;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中的《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规定预科及本科开设近世教育史课程;1913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标准,民国时期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教育史课程不仅是师范院校教育专科的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如国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师范类系科的必修课程;而到了1939年,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院课程标准中则规定教育史为教育学系的必修科目,并细化成中国教育史、西洋教育史两门,其他如公民训育学系、国文学系、英语学系则开设中国教育史、西洋教育史以及中外教育家研究之类的选修课;建国后,最初学习苏联,包括教育史在内,教育学、心理学三门课程作为师范院校中教育学系的重点课程,中国教育史不仅是作为教育系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师范类其他各系的必修课;文革期间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系或教育学科教研室停办,中国教育史课程理所当然地被取消停开了。文革后,大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中国教育史课程也恢复开设,但中国教育史课程仅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学系的专业必修课,不再作为师范院校其他系、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且建国后,中国教育史自身也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开设各种细化的相关课程,如教育文献研究、教育史学、各种断代和专题的教育史课程等等。主要参见陈元晖、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3年版,第679-688页;李友芝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出版地、出版时间不详,第197,203-205,392-397页;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许椿生:《从教育史学科的演变回顾教育史研究》,载《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1期;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编辑,《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294、300、500-501页。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的《中国教育史》,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和出版时间多有争议,一般认为于1910年完稿,1925年出版。
    1 参见《辞海》,中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7页。
    2 国外一些著名的辞书,如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关于discipline有6条含义,在1981年出版的《世界辞书》中有9条解释,1989年出版的《牛津大词典》(第一卷)、1972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解。一般而言,discipline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指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即学科规训。而关于学科规训方面的含义在此暂不讨论,这是另一个研究主题。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者通常从三层含以上定义学科:一是学问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三是学术的组织。参见王长纯、曹运耕、王晓华:《学科教育学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庞青山:《大学学科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1页。
    3 [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52页。
    1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5页。
    2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26页。
    3 参见[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页。
    4 参见张斌贤:《教育史研究与大学的发展——从<中世纪大学>说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福州: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5 Geiger. Roger, To Advance Knowledge: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ities,1900-194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i Press.1986.转引自《学科·知识·权力》,[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21页。
    1 从文本到文本的分析,作为一种内在理路(“内史”)的研究方式,一直为学术史、学科史研究所普遍采用。近年来,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史学界的影响,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开始社会科学化,不再是从文本到文本,而是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导引下,重新注重文本与语境的互动,重新回到“外史”,回到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的交叉叙事。参见许纪霖:《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读书》1999年第7期。
    2 白寿彝:《座谈中国史学史之史》,《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 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 [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3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经费的有限,笔者不可能对国内各大高校内所有中国教育史研究者进行访谈,只能选具有代表性和能取得联系、愿意合作研究的相关人员开展访谈。
    1 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 张之洞在《致上海罗叔芸(振玉)一文中称:“连日与仲弢、念劬谈编教科书,此教育根基,关系极重,著手极难,非亲往日本以目击为考定不可,似非专恃购来图书所能模仿。鄙人极注重于此,欲请阁下主持,率四五人如陈士可等,即日东渡,竭数月之力,见实事,问通人,创立稿本。”参见《张文襄公全集》卷174,电牍53,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同时罗振玉著的《扶桑两月记》亦提到:“辛丑冬十一月初四日,渡日本视察教育事务,奉南皮新宁两宫保命也”,可印证之。参见罗振玉著:《扶桑两月记》,壬寅三月教育世界社印,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2 参见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3 《教育世界》这本期刊可谓中国近代介绍和传播西方教育理论的一扇“窗口”。该杂志创刊于1901年5月,是由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等人发起创办的,该刊最初在武昌创始,后因要寄到上海刊印发行,于是改移至上海。每月上、下旬各出一期,从未间断,自1901年5月创刊到1908年1月停刊,持续了约7年之久,共出166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杂志。尽管该刊物“当时发行量不大,所以给社会上的影响也不深”,甚至“有的一般头脑冬烘的先生们对《教育世界》这四个字都不理解”,但该教育专业杂志仍然是当时私人创办的教育杂志中发行量最大、影响也较广的一种。“在当时中国对西方教育理论的介绍寥若星辰、对西方教育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之际,《教育世界》起到了开拓和先锋的作用”。参见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版,第23页;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教育世界》,上海:教育世界杂志社,1901-1908。
    4 罗振玉:《日本教育大旨》,《教育世界》,第23册,壬寅年三月上,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5 《教育世界》第21册,壬寅年二月上,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6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遽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83-585页。
    1 此中亦可看出罗振玉、陈毅等君游学日本,介绍日本学制,为张之洞参订癸卯学制提供信息资源,并受其的影响即能在编订并最终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窥见一斑。并有王国维之言印证:“今日之奏定学校章程,草创之者沔阳陈君毅,而南皮张尚书实成之。”参见《教育世界》第118号,转引自张瑞瑶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2 《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3-404页。
    1 康有为:《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2 康有为:《大同书》,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1 梁启超:《论师范》,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2 梁启超:《论师范》,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3 罗振玉:《教育私议》,《教育世界》,第一册第一篇,上海:教育世界杂志社1901年。
    4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1页。
    1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1页。
    2 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4页。
    3 马君武:《法兰西近世史》,译本序言,上海:出洋学生编辑所1946年版。
    4 支那少年编译:《支那四千年开化史》,弁言,支那翻译会,1903年版。
    5 刘师培:《周末学术总序》,转引自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历史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1 《通州师范学堂章程》,朱有珊:《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2 《通州师范学堂章程》,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318、224-234页。
    1 本表格参照《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学科程度章第二”制定,参见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1 《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3-404页。
    2 根据《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优级师范学堂之学科分为三节:一、公共科,二、分类科,三、加习科。其中分类科学科分为四类:第一类以中国文学、外国语为主;第二类以地理,历史为主;第三类以算学、物理学、化学为主;第四类以植物、动物、矿物、生理学为主,对这四类学科来说,人伦道德、经学大义、教育、心理、体操,则一概通习无异致。参见《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页。
    3 《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页。
    1 《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
    2 《龙门师范学校暂定章程》,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330页。
    1 《奏定进士馆章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39页。
    2 《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3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0-21页。
    1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附录,第5-9页。
    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93页。
    2 《奏定学务纲要》,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0页。
    1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丛书之六,民智书局出版社发行,民国十八年十一月,1929年版,第23页。
    2 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 主要参考目前对近代在华的日本教习的研究较多的我国学者汪向荣以及日本学者阿部洋的研究成果,其关于在中国师范馆中执教于教育科目(包括中外教育史课程在内)相关的日本教习的资料参见汪向荣著,《日本教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7-68,164,166页。
    4 汪向荣:《日本教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8、164、166页。
    5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附录,第5-9页。
    1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174,电牍53,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2 罗振玉:《扶桑两月记》,光绪壬寅三月教育世界社印,转引自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3 《奏定学务纲要》,遽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页。
    4 《教育世界》,第23册,壬寅年三月上,上海:教育世界杂志社,1901年。
    5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3页。
    1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2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3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王韬等编:《近代译书目》2003年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4 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80年版,第47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库2001年版,第27、178-179页。
    3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1 廖鸾扬:《介绍几本关于日本教育史的专书》,《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2卷第8期。
    2 “明治教育思想史”、“西洋教育史”辞条,城户幡太郎编,《教育学辞典》,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版。
    3 [日]能势荣著、叶瀚译:《泰西教育史》,上海金粟斋译书社1901年版,第1页。
    1 [日]狩野良知:《支那教学史略》,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02年版,第1页。
    2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65页。
    1 “明治教育思想史”、“西洋教育史”辞条,城户幡太郎编,《教育学辞典》,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版。
    2 《教育世界》,第23册,壬寅年三月上,上海:教育世界杂志社,1901年。
    1 蔡振生:《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 中岛半次郎著,周焕之‘韩定生译:《中外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7页。
    2 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页。
    3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第三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20页。
    1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2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王韬等编:《近代译书目》,2003年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第三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21页。
    1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5页。
    1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一,第3页。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五,第28页。
    2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五,第28页。
    3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四,第5页。
    4 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卷一,第1页。
    1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2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3 王凤喈:《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页。
    1 王凤喈:《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4页。
    2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绪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3版,第1页。
    3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4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绪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3版,第1页。
    5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6 姜琦:《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7-9页。
    7 姜琦:《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3页。
    1 蔡香芹:《中国学制史》,自序,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1-2页。
    2 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序,北京: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版,第1页。
    3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1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丛书之六,民智书局出版社发行,民国十八年十一月,1929年版,第23-24页。
    2 “新教育”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教育运动指的是“1919年2月,以《新教育》杂志的创刊为标志,在中国近代教育领域里,掀起了一场持续约六年的轰轰烈烈的‘新教育’改革运动。”参见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也学者将新教育运动时间定为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1912-1930)由蔡元培、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等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群体为主角,由众多一线教师和国外教育专家积极参与,以民间教育力量为主体,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本土化为基本目标,包含众多专门化教育运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现代化改革运动。“新教育运动”是民国前期(1912-1927)由蔡元培、黄炎培、蒋梦麟、郭秉文、陶行知、胡适等人发起倡导,以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为主导力量,由众多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和教育中国化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改革运动。参见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新教育运动”的改革对象是传统的封建旧教育,改革目标是建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教育。在性质上,它既不同于清末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发起主持的洋务教育运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主持的维新教育运动这类近代的“新式教育运动”。当然,它与民国中后期的各种教育运动也有明显区别。参见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
    3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1 舒新城:《道尔顿制到底有什么优点,行道尔顿制到底有什么条件》,《教育与人生》第八期,1923年12月。
    2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教育杂志》14卷11号、1922年11月。
    3 参见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年-1928年)》,北京:中华书局1941年,第235、237、239页。
    4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前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2 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年-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240页、第371页。
    3 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年-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371页。
    4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稿选存》,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页。
    5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中华教育界》1928年第17卷2期。
    1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第178页。
    2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中华教育界》1928年第17卷第2期。
    3 舒新城:《教育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172页。
    4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5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中华教育界》1928年第17卷2期。
    1 王炳照:《教育史》,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2 王炳照:《教育史》,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2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3 马叙伦(1885-197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02年毕业于杭州养正书塾,曾任上海《选报》、《国粹学报》编辑,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一生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等职。
    实际上,早在教育部举行成立大会之前,即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已任命马叙伦为教育部部长,钱俊瑞、韦悫为副部长。教育部成立后,钱俊瑞任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2 方晓东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3 建国初所谓的“重起炉灶”,并非是指完全彻底的推翻以前的旧教育,而是批判的继承。对中国教育史学科也是如此,强调的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批判继承,对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4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5 刘立德:《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9期
    1 转引自刘立德:《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9期。
    2 [苏]米丁斯基著、叶文雄译的《世界教育史》,北平:五十年代出版社1949年版,1953年再版。期间该书还于1950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再版。另外当时作为教材参考得比较多还有[苏]康斯坦丁诺夫著、邵鹤亭等译《世界教育史纲》(多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出版。
    3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4 沈灌群(1908-1989),江苏如皋县人,号子元。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系。1932年7月毕业后在中大实验学校从事文史教学和实验教育科学研究。抗战爆发后,曾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任中学历史教科书编辑,后又任高教司《高等教育季刊》编辑和大学课程编辑等工作,并兼任国立艺专和国立音乐学院副教授。1944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留学,攻读西方教育史和比较教育专业,1946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46年转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继续深造,深入研究美国、德国等国教育。1947年回到上海,受聘为任复旦大学教育学系教授。1951年起一直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晚年为培育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后继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2月25日,因心力衰竭在上海逝世。参见孙培青、李国钧主编:《沈灌群教育论稿》,序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 金林祥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1 参见沈灌群:《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草案》,孙培青、李国钧主编:《沈灌群教育论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241页。
    3 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等编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而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同年出版。
    4 参见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37页。
    5 祁焕森编:《中国教育史》,山西师范学院一九五三年度上学期教育系三年级用,山西师范学院印,1953年版,第1页。
    1 沈灌群:《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草案)》(教育系用,1952年10月),孙培青、李国钧主编:《沈灌群教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237页。
    2 祁焕森编:《中国教育史》,山西师范学院一九五三年度上学期教育系三年级用,山西师范学院印,1953年版,第1页。
    3 王炳照:《教育史》,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1 [苏]阿尔辛杰夫:《从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战赂谈几个问题》,载《人民教育》1950年第3期。
    2 [苏]福民:《苏联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1952年第9期。
    3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4 曾昭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民教育》,1952年第9期。
    5 高奇著:《新中国教育历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6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1 参见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5页;方晓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2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20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01页。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4 华东师范大学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参见袁运开、铁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第6页。
    5 杰普莉茨卡娅女士来华后,还曾担任上海市教育局顾问,与教育局领导研究如何领导学校订计划、如何提高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水平等,为上海市中学校长做《校长如何领导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报告,辅导上海中学教师顾巧英进行生物课公开教学并总结其先进教学经验。参见袁运开、王铁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另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班(1955-1956)上的学生江铭、张惠芬回忆,娥·芙·杰普莉茨卡娅女士作为苏联专家来华东师大指导和帮助教育系的专业创办、编写教学计划、教材讲义等,同时兼任校长顾问。她曾获苏联教育科学硕士学位,尽管职称还是讲师,职称不是很高,但在教育实践方面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听课和分析课的水平和能力都是不错的。她非常热心的帮助教育系的教学工作,介绍苏联教育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6 关于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开设时间的先后问题上,苗春德在《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载《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一文中曾经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东北师大曾办过中国教育史研究班,但具体时间和状况未曾详说,笔者也曾就此问题向苗老师请教过,得知其亦是听闻东北师大的老师说起过,和笔者一样并未找到相关的史料文献来证明。且孙培青教授在《永远怀念敬爱的导师》一文中也说道:“我是经考试录取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史研究班的学员,1956年-1958年在孟校长指导下学习中国教育史。”所以在本文中,笔者暂将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班的建立作为最早创办的教育史研究班,如果日后查到了相关材料再进行修正,特此说明。
    1955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招收教育史、数学分析、普通物理、电工及无线电技术、植物学、普通自 然地理专业研究生班,招生112人。以上内容均参见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孙培青:《永远怀念敬爱的导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1页;袁运开、王铁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北京师大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 并明确规定1953年创办的教育学研究班(包括进修班)的培养目标为:苏联专家在编订教学计划时首先指出必需培养出这样的教育学教师,能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以忠于中国人民、忠于共产党和忠于政府的精神来培养中学教师,能掌握苏维埃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高深知识,能不仅会讲课,而且还会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因此时间较短(原订一年半,后改为两年),教学计划仍是比较全面的。专业课包括:教育学(并配合教育史的讲授),政治理论课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还有一般科学课,如俄文,心理学课程,还有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行政学年工作规划》,1955年1月-1957年10月,目录号:22-4-1,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培养研究生工作,是自一九五三年四月设立中国革命史研究班开始的。一九五三年暑假,陆续增设了数学分析、普通物理、分析化学、动物学、植物学、普通自然地理和教育学等七个研究班,招收研究生113人。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二年来培养研究生工作总结(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2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年暑假全国高等师范学校选拔及考试办法》,目录号:22-1-222,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班上大部分同学回忆,该班共在1955年暑假通过招生考试甄选后,共有27人被录取。但笔者查阅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发现,据华东师范大学1955-1956学年研究生人数统计表显示,1955年10月31日教育学研究班共36人,其中女生26人,教育史研究班共26人,其中女生9人。估计材料上记录有误。参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年暑假全国高等师范学校选拔及考试办法》,目录号:22-1-222,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张民鳌老师毕业于建国初期最好的俄语学校——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据班上学生回忆,当时张老师的俄语水平在本校俄语系是非常高的。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3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简讯》(1956年5月——1956年7月),目录号:22-4-8,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2 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3 孟宪承(1894-1967),江苏武进人。191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外文系。1918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1920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1年转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回国后,曾任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授。并历任第四中山大学秘书长、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教育部部长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1967年7月19日病逝于上海。参见周谷平等选编:《孟宪承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侯怀银:《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家传——孟宪承》,http://huaiyin.usors.cn,2006年。
    4 张瑞璠(1919-2007),湖北巴东人。1944年考入复旦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2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教育学心理学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史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史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参见黄书光:《张瑞璠与教育史学科建设》,未刊稿。
    1《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2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20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22页。
    3 李涛著:《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4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20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22页。
    5 卢培青:《“一边倒”战略之是非观》,《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增刊,第57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0页。
    1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编,《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47页。
    2 参见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
    3 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1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孙培青:《永远怀念敬爱的导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 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第2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5 参见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二):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61年6月-1962年5月)》,未刊稿。
    1 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 邵鹤亭(1902-1966),江苏宜兴人。1920年常州中学毕业,后入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任江苏省立第一师范、第二女师、苏州中学教员,省立如皋中学校长。1928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哲学,获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即任省立常州中学校长,1934年辞职。后历任苏州中学校长,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晏阳乡村建设学院院长。1945年2月,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50年起,任教育部参事和北师大教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参见侯怀银:《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家传——邵鹤亭》,http://huaiyin.usors.cn,2006年。
    3 瞿菊农(1901-1976),原名世英,别号菊农,江苏武进人。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教于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霍金等教授,是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生。1926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自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研究部主任、代总干事长,重庆乡村建设育才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铁道部参事室专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参见侯怀银:《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家传——瞿菊农》,http://huaiyin.usors.cn,2006年。
    4 毛礼锐(1905-1992),字振吾,江西省吉安县人。1924年考入东南大学教育系。1935年自费赴英国留学,入伦敦皇家学院教育系。1936年转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课程,1937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先后受聘为河南大学、四川教育学院、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1949年后,受聘为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主任。“文革”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1992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参见毛祖桓、王炳照:《略评毛礼锐的教育史学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苗春德、何红玲:《教育史学界的巨擘——纪念毛礼锐教授诞辰100周年》,《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 陈景磐(1904-1989),字瞻岩。福建福州市人。1927年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后在该校研究院学习。1929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任福州三十一中学教师兼教务主任。1931年在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专攻教育,1934年获燕京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后,任河南开封豫中中学校长。1938年至194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回国后,陈景磐受聘于闽北武基督教设立德协和大学,亲自讲授教育行政、教育史等课程。后在国立厦门大学任教育系任教。1948年至1950年出任福建协和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和代理校长职责,兼任教育系主任。1950年后,陈景磐到北京,受聘于燕京大学,任教育系教授。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后,一直担任北师大教育系教授,1989年11月2日因病去世。参见郭齐家选编:《陈景磐教育论文选》,序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邱椿(1896-1966),江西宁都人。1920年留学美国,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遂以教授名义再次留学柏林大学。曾被聘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回国后,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厦门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正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革”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迫害致死。参见侯怀银:《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家传——邱椿》,http://huaiyin.usors.cn,2006年。
    7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知识分子政策上,当时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逐步为1957年被错误划分为右派的知识分子脱帽,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也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依靠已有的老专家,培养党和人民的新的高校教师时,其中难免也有着党和国家的实际考虑。在北师大中国教育史研究班上,同学们能够感受得到这种政治气氛。当时提出“要培养一批年轻的搞教育史的专门人才,目的就是从老先生的手里,把知识接过来,就是我们自己来培养教育史学科的专门人才,逐步取代老先生他们掌握的教育史知识。”而且觉得“这些老先生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但他们毕竟是解放前的, 不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专门人才,从政治思想条件来说,很难符合新中国对这个学科的要求,另外他们的年龄也慢慢偏大了,下面要培养专门人才来接班,所以要办一个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1 参见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培养计划》(1961年11月15日),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2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1 《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一)》,2009年3月25日。
    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宋元强老师口述资料》,2009年5月22日。
    1 《华东师大研究班教学计划(草案)(1955-1957)》,《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1957年度研究班教学计划,目录号22-1-212,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1 《华东师大研究班教学计划(草案)(1955-1957)》,《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1957年度研究班教学计划》,目录号22-1-212,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3 当时仅有的参考书是教育部规定的米丁斯基的《世界教育史》和康斯坦丁诺夫的《世界教育史纲》。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3 [苏]娥·芙·杰普莉茨卡娅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版。
    4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5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6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3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关于编写教育史教学大纲的意见》,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目录号22-1-194,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杰普莉茨卡娅在《教育史讲义》一书也讲到这一点,尽管有些极端,她认为:“虽然我们并不否认教育史有很大的一般教养的意义,但是必须预先警告教师和大学生们要防止在教育史的课程中过多地钻研文化史和哲学史的问题。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并不是在一般教养方面,而是在专业方面,对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作为一门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的教育史,应该教导未来的教师批判地对待教育理论,从而帮助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避免错误。”参见娥·芙·杰普莉茨卡娅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版,第3页。该书还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出版。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培养计划》(1961年11月15日),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1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孟先生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他上课总是自己一个人过来,不要陪同,包括第一堂课也是如此,从不讲究排场。孟先生的低调、不张扬还可以从另外一件小事中看出来。据江铭、张惠芬老师回忆,1951年秋季开学时,他们作为刚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新生,在学校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孟宪承先生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他走上礼堂的主席台只简单的说了一句:“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学典礼开始,请常溪平校长(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讲话。”等常书记讲话完毕,他再走上主席台说:“散会。”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3 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P24
    1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5页。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21页。
    1 孟宪承编:《新中华教育史》,新国民图书社1932年版,第3-4页。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二):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61年6月-1962年5月)》,未刊稿,第52页。
    3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谈话录——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与教育问题(1961年3月-1963年4月)》,未刊稿,第35页。
    4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谈话录——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与教育问题(1961年3月-1963年4月)》,未刊稿,第49页。
    5 张爱勤:《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90页。
    6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页。
    3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谈话录——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与教育史问题(1961年3月-1963年4月)》,未刊稿,第27页。
    4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38页。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5页
    3 据江铭老师回忆,有一次他去孟宪承先生家“约谈”,孟老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给他看,毛笔字写的蝇头小楷,非常整洁,简直像是一件艺术品。《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1 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2 参见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孙培青:《永远怀念敬爱的导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2页。
    1 张爱勤:《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98页。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培养计划》(1961年11月15日),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培养计划》(1961年11月15日),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2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藏。
    1 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3 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 《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二)》,2009年3月27日。
    2 参见《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二)》,2009年3月27日。另据班上学生回忆:邵鹤亭先生原来是学哲学的,后来研究教育史,所以他常常是从哲学层面上来讲教育史。他不赞成教育家还有政治上的定性,即认为某个教育家是革命的、进步的还是保守的、落后的教育家,但这个观点在当时肯定是受批判的。另外他讲得更多是教育思想不能用唯物论和唯心论来判别,他认为唯物、唯心论是哲学上的问题,而且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哲学上的唯心和唯物来划分的,在这个问题上他讲了好多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上的贡献,以及被我们批判为唯心主义的教育家,他都特别有兴趣讲,并讲到哲学层次上,我印象比较深,后来也批判过他的观点,又加强了印象。他曾说“聪明的唯心主义者比愚蠢的唯物主义者更接近唯物主义”这话,并且反复讲,后来在阶级斗争中,有人把这话拿出来批判他,认为他污蔑唯物论、美化唯心论。他当即解释说,这话不是他说的,是列宁说的,后来一查果然是列宁说的,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查得到。但邵先生承认自己说过“马克思哲学是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唯心论”这话,认为费尔巴哈是唯物论者,但他是机械唯物论者,黑格尔是唯心论者,但他有丰富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才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没有费尔巴哈也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没有黑格尔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从黑格尔中获得的智慧和影响远远超过从费尔巴哈那中获得的智慧和影响。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1 《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一)》,2009年3月25日。
    1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宋元强老师口述资料》,2009年5月22日。
    3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宋元强老师口述资料》,2009年5月22日。
    1 [苏]娥·芙·杰普莉茨卡娅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版,第3页。
    2 [苏]娥·芙·杰普莉茨卡娅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第5页。
    3 《华东师大研究班教学计划(草案)(1955-1957)》,《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1957年度研究班教学计划,目录号22-1-212,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4 娥·芙·杰普莉茨卡娅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版,第2、3页。
    1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一1957年5月)》,未刊稿,第11页。
    3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9页。
    4 另外,张爱勤在《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文中也提出:“由于孟宪承对马列主义学说的认识不是假借各种翻译和宣传,而是直接建立在对马列主义外文原著深刻研究的基础上,所以,在对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教育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而是更倾向于关注教育史研究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从而使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史学观带有一定的科学理性色彩。”而孟老在中国教育史研究班上讲授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一课也反映出其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教育历史问题。张爱勤:《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85页。
    1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谈话录——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与教育史问题(1961年3月-1963年4月)》,未刊稿,第12页。
    2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6页。
    3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1页。
    4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1 页。
    1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2页。
    2 按照孟宪承的看法,当时学界提出的“西周封建说”和“东汉以后封建说”两种观点都是不足信的,因为从经济制度来说,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废封建置郡县,废井田开阡陌,诸侯没有了,诸侯的土地也没有了,土地所有制也改变了;从社会思想意识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大变动时期,而思想大变动的物质基础就在于经济的大变动。所以“西周封建说”是不可靠的。而汉代对农民定徭役、除赋税,以及意识形态上尊崇儒家思想的历史事实,就更足以说明“东汉以后封建说”的不可信了。而关于郭沫若和侯外庐等学者提出的“战国封建说”,孟老基本上是持一致观点的,而只是大概的指出历史分界线应划在周与秦之间。参见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9、10页张爱勤:《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88、189页。
    3 《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0页。
    4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01日。
    5 参见江铭、张惠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思导师孟宪承教授》,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 孟宪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第11页
    1 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二):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61年6月-1962年5月)》,未刊稿,第56页。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1965年,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3 从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来看,与研究班开班时最初的导师划分有所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增添了黄济、高奇两位老师一起负责指导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参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1965年,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1 具体而言,因为“严格说起来,教学大纲仅是对中国教育史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它表现的是一个教材体系,而不是学科体系。”参见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瞿葆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8页。
    2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1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89页。
    2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3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4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5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92页。
    6 张爱勤:《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孟宪承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210页。
    1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72页。
    2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3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1 李忠著:《中国教育史问题的反思与应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页。
    2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 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0页。
    1 孙以楷《“有教无类”辩——驳赵纪彬、唐晓文对“有教无类”的曲解》,《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3 张瑞璠:《再评孔丘的“有教无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4 皇侃:《论语义疏》,转引自孙乃沅《怎样评价“有教无类”》,《齐鲁学刊》,1978年第6期。
    1 何寿昌:《应把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再提高一步》,载《孔子教育思想笔谈》,《教育研究》,1980年第3期。
    1 张瑞璠:《可以肯定的东西要多一些》,载《孔子教育思想笔谈》,《教育研究》,1980年第3期。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3 《孔子教育思想笔谈》,《教育研究》,1980年第3期。
    4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5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1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二)》,2008年12月02日。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页。
    2 董纯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开幕词》,《教育研究》,1979年第2期。
    3 《全国教育史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筹备会议纪要》,《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附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4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二)》,2008年12月02日。
    1 《教育史研究会首次年会纪略》,《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1 王天一:《教育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2 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新建设》,1957年第6期。
    3 杨荣春:《思想遗产的批判和继承标准》,《学术研究》,1963年第3期。
    1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2 王天一:《教育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3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4 张瑞璠:《对古代道德教育能否批判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5 赵一民:《论中国教育史的批判继承》,《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26页、30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2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3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4 王天一:《教育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5 王天一:《教育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比如在有学者再谈及研究中国教育史方法论问题时,尽管认为必须把阶级分析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但仍强调要牢牢把握住阶级斗争的基本线索。参见赵一民:《论中国教育史的批判继承》,《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材料(论教育史的研究)》,第26页、30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2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瞿葆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9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之前,1961年,根据中央召开文科教材会议精神,北师大教育史教研室承担编写“中国教育史”(古代和近代)教材的任务。为此,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于1961年6月21日约请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中华书局的金灿然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邱汉生先生等与编写者们座谈讨论“中国古代教育史大纲”,、同时初步讨论了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史人物的评价、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等问题,但由于这主要是就当时中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而展开的一些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参见《关于中国教育史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载《文汇报》,1962年1月25日。
    3 《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二)》,2008年12月02日。
    1 韩达:《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的讨论》,《教育研究》,1981年第4期。
    2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孙培青:《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2 张瑞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阶段(提纲)》,《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韩达:《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的讨论》,《教育研究》,1981年第4期。
    2 韩达:《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的讨论》,《教育研究》,1981年第4期。
    3 陈景磐:《略谈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中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教育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大纲》,《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5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2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3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教育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大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4 周德昌:《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几个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1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2 邵祖德:《从教学看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学科体系问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材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馆藏。
    3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1 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509-510页;刘立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建设反思与前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5期。
    2 1961年4月,中宣部召开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这次会议根据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共同提交的草案修改制定了《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规定四年制和五年制教育专业均开设教育史课程。并委托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校的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中国教育史教材。这些教材是建国后中国教育史工作者认真地、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按社会发展形态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进行的研究,突出了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影响,贯穿了阶段分析的方法,初步确立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些学科规范。参见刘立德:《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9期。
    3 该书是1962-1964年间,北京师大教育史教研室受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工作办公室委托编写的,由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执笔,在编写过程中,为提高质量,北京师大校长陈垣于1961年6月21日约请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中华书局的金灿然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邱汉生先生等座谈讨论“中国古代教育史大纲”,与编者们讨论教材的编写。
    4 陈景磐先生于1961年、1962年曾为北京师大本科生和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编写了《中国近代教育史讲义》《中国近代教育史稿》。1962年,他受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工作办公室的委托,在上述两教材的基础上,又编写了这部新教材。初稿写成后,曾送一些兄弟院校和有关单位征求意见,经过几度修改,1965年全部完成。
    5 该书是陈元晖先生在北京师大授课时的讲义,1962年12月整理成书稿,作为交流讲义在高等师范院校使用。
    6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7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800页。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 参见《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6年版,第269页、272页;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205页。
    1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1页、283页。
    2 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主页关于中国教育史专业的介绍http://www.bnu.edu.cn/kxyj/kxyj_zdxk_gjzd4.htm
    3 陈学恂(1913-1991),江苏江阴人。1935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教育系毕业后留校。曾任浙江大学讲师。建国后历任浙江师范学院讲师,杭州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20世纪30、40年代,与孟宪承、庄泽宣等主要进行教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49年后,主要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见董远骞:《忆敬爱的陈学恂老师》,《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4期;《杭州市志(社会科学篇)》,http://wforum.zixia.net/elite.php?file=%2Fgroups%2Fzixia%2FGeography%2Fsmthjh%2Fgeochina%2F13%2F3 %2Fhangzhou%2F00000008.txt
    4 参见《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5 此统计截止到2007年,参见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6 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全编写组编,韩建华等编写:《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全统计资料(1978—1992)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7 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全编写组编,韩建华等编写:《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全统计资料(1978—1992)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1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2 田正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祝贺<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三十周年》,《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1 《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2 1979年时,北师大毛礼锐教授开始招收教育史硕士研究生,实为中国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毛先生于1980年开始招收外国教育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见程方平:《崇尚学术指点人生人师风范——怀念恩师毛礼锐教授》,《中国教师》,2006年8月第27期。
    3 程方平:《崇尚学术指点人生人师风范——怀念恩师毛礼锐教授》,《中国教师》,2006年8月第27期。
    4 董远骞:《忆敬爱的陈学恂老师》,《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 《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3日。
    2 程方平:《崇尚学术指点人生人师风范——怀念恩师毛礼锐教授》,《中国教师》,2006年8月第27期。
    3 《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1 《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2 《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3日。
    1 参见周谷平记录,陈学恂讲述:《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史(初稿)》,1988年7月,未刊稿。
    2 比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先生针对中国近代教育受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影响的特点,曾不断翻阅国内外著作、杂志、期刊,编辑成《中国留学史资料》一书。参见陈学恂:《中国留学史资料》,1988年5月,手稿。
    3 杨荣春(1909-2004),广东龙川县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教育系本科。1945年任广东省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副教授,讲授教育概论、先秦教育思潮、教育哲学等课程。1948年起转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建国初期,继续在中山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主任,1961年起任教育系主任,讲授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等课程。十年动乱结束后,专门从事中国教育史教学和研究工作。1980年起,在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中国教育史研究工作。参见李永川:《悼念策遐先生》,http://www.chetianqing.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6;王建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悼念杨荣春先生》,《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2期。
    4 周德昌(1926-2009),海南省琼山市人。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1952年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曾任该校教育系教授、教育系主任;兼任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教育学科组组长。曾讲过教育学、外国教育史、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史以及中国教育史各门分支等多门课程。参见《周德昌教授简介》,《教育史研究》,封面人物介绍,1996年第3期。
    1 并且每次上课结束,两位导师都会提出下一次上课的学习要求,并开列阅读书目,比如杨荣春先生在讲授元代教育史之前,要求学生查阅《元史·选举志一》、《元史·刑法志二》、《续文献通考·选举考》(元朝部分)、《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元朝部分)等古籍资料。参见王建军:《学海回忆(初稿)》,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2 高希裴:《中国教育史纲》,北京:北平进学社1935年版,第1页。
    3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4 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 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 《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2 《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3 熊明安从1987年开始招收中国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直到1997年退休,并在这段时期出版发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教学思想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等著作。
    1 参见《西南师范大学熊明安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26日。
    2 王建军:《学海回忆(初稿)》,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1 王建军:《学海回忆(初稿)》,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1 参见《华南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9月14日;王建军:《学海回忆(初稿)》,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2 王建军:《学海回忆(初稿)》,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1 《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2 关于各大高校中国教育史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参见文后的附录。
    3 《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3日。
    1 参见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而陈学恂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有7卷,所有卷目在2009年全部出齐,《中国近代教育史》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出版,参见《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2 《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1 《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3日。
    2 《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1 江铭:《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 田正平:《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 参见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前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1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总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 郭齐家:《总体架构专题深入——评<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总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 《华南师范大学熊明安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26日。
    2 田正平、肖朗:《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转引自参见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3刘云杉:《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8年版。
    4 田正平、陈桃兰:《清末民初教育小说的译介与新教育思想的传播》,《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观念世界的教育变革——现代小说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刍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5 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前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6 王炳照:《教育史》,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2 刘校静:《教育制度史的创新性研究——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 杨洁:《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2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该研究也被学者称之为最明显也是最成功的运用口述史学研究方法开展教育史研究的案例。参见于述胜:《教育口述史漫议》,《中国教师》,2009年5月,第31页。
    3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由毛礼锐、沈灌群主编,李国钧、王炳照具体负责组织编写,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卷1985年出版,第二卷1986年出版,第三卷1987年出版,第四卷和第五卷1988年出版,最后一卷于1989年出版。
    1 华潜玉:《中华教育历史长河的缩影——评《中国教育通史》,《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4期。
    2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前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3 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总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 华潜玉:《中华教育历史长河的缩影——评《中国教育通史》,《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4期。
    2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3 关于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早在1937年,任时先曾著《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于1984年由上海书店再版。该书可谓中国教育史学界第一本研究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专门著作,而在此之前只有舒新城编著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任时先的《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书中运用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和“三民主义”来分析总结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思想发展,并概括其特点在于:原始时代的教育思想是以生活习惯为中心,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是贵族专有的教育、儒家的道德教育和养成支配人才的治术教育,半殖民地社会的教育思想则是始终在新旧两种势力中动荡不定。参见任时先著:《中国教育思想史》,编辑大意、绪论,上海:商务出版社1937年版,第4页、第444页。
    1 由陈学恂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有7卷,其中先秦分卷1991年出版,宋元分卷2000年出版,明清分卷1995年出版,近代分卷2001年出版,现代分卷1994年出版。所有卷目在2009年全部出齐。
    2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3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前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前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2 杨焕英:《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硕果——读<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教育研究》,1995年第8期。
    3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马镛:《以史为鉴服务当代——<读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博览群书》,2002年第4期。
    3 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总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4 刘校静:《教育制度史的创新性研究——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瞿葆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3页。
    1 马立武:《20世纪的中国教育与教育史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9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9年第4期。
    2 参见王越、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四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4期;毛礼锐、郭齐家:《中国教育史研究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阎国华:《继往开来创新立业——谈教育史研究》,《教育 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 姜智、韩红升、赵会可:《中国教育史研究十五年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1此观点参见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 黄明喜:《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原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 曾天山:《教育史研究的新思维》,《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 参见郭娅:《论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26、31、41页;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黄明喜:《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与基本原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4 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5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6 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年,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方面的研究包括:曾天山的《教育史研究的新思维》(载《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陈桂生的《“教育史学”辨》(载《教育史研究》1995年第4期)、杜成宪和邓明言合著的《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郭娅的《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等等。
    1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42页。
    3 曾天山:《教育史研究的新思维》,《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
    4 肖会平、周洪宇:《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
    1 李和平:《教育史学功能及其内在三层次结构论》,《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 张传燧:《<教育史学>的反思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 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12日。又参见李力:《学术性:两难境地的必然选择——中国教育史学科功能定位刍议》,《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4 肖会平:《教育史学的发展规律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 黄明喜:《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与基本原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 申国昌、周洪宇:《论教育史研究中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2 张斌贤:《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与外国教育史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维”》,《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 黄书光:《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自我意识及其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
    4 高时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反思——从当前史学忧患意识论中国教育史学建设前景》,《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 黄书光:《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自我意识及其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
    2 高时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反思——从当前史学忧患意识论中国教育史学建设前景》,《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2期。
    3 洪明、黄仁贤:《“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9届学术年会暨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综述》,《教育评论》,2004年第6期。
    1 孙培青:《教育史学科未来的几个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 孙培青:《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18、19页。
    4 闫广芬:《教育史研究问题:范式的反思——基于教育史研究的自我经验》,《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第30页,2009年10月。
    1 参见洪明、黄仁贤:《“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9届学术年会暨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综述》,《教育评论》2004年第6期;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 参见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 参见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作者在文中具体分析了西方近代“理论-实践”思维模式的形成实际上是“工程-技术”生产的隐喻,是经验科学一般模式的普遍化。而在刚引进和翻译的国外教育史著述(包括日本和西方的教育史著作在内) 中,亦是从理论与实际(实践)两个层面去建构教育史的学科结构方式。
    1 研究者提出的行动逻辑这一概念似乎更多是强调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形成的本身就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参与教育的行动、活动过程,期间有着复杂的思想、利益和价值博弈。参见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周洪宇、申国昌:《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史学新走向》,《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第6-10页;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 该学者认为教育实践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实践,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培养或塑造符合一定时代需要的现实人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包括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也包括教育活动。而狭义的教育实践,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具体体现为学校教育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活动机制。教育活动也不等同于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是专指直接以促进人的有价值发展为目的的具体活动的总称,也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方式的总合。“教育活动史”不等于宏观的、涵盖了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活动史的“教育实践史”,也不等于具体而微的各种教育行为史。参见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 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第10页。
    1 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2 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1 自法国年鉴学派以来,不仅拓展了如比较史、地理史、系列史、历史人类学等,而且开拓了心态史、精神史的研究。这对20世纪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90年代在国际史坛日益引人注目的史学流派如意大利的微观史学、德国的日常生活史和美国的新文化史相互呼应。参见丁钢:《教育历史研究的知识图景》,《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绪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3页;[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35页;[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2 [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18页。
    1 参见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 田正平、陈胜:《教育大变革下的士人心态——<恽毓鼎澄斋日记>阅读札记》,《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3 田正平、叶哲铭:《微观视野下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相关人类学著作的若干启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 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孙崇文:《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7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 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刘云杉:《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8年版。
    1 如布罗代尔所言:危机是一种科学的正常状态:不感受到危机的科学,是处在停滞状态的科学。参见《“年鉴派”对社会科学的冲击》(The Impact of the "Annales" School on the Social Sciences),载《评论》(Review),1987年第1卷第3期,第260页。转引自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绪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2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1.《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一)》,2008年12月1日。
    2.《华东师范大学江铭教授、张惠芬教授口述资料(二)》,2008年12月2日。
    3.《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一)》,2009年3月25日。
    4.《河南大学苗春德教授口述资料(二)》,2009年3月27日。
    5.《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宋元强老师口述资料》,2009年5月22日。
    6.《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日。
    7.《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6月23日。
    8.《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9.《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7日。
    10.《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11日。
    11.《西南师范大学熊明安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7月26日。
    12.《华南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9月14日。
    13.《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口述资料》,2009年12月16日。
    14.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一):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56年9月—1957年5月)》,未刊稿。
    15.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讲录(二):中国古代教育史专题(1961年6月—1962年5月)》,未刊稿。
    16.孙培青整理:《孟宪承谈话录——关于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与教育史问题(1961年3月—1963年4月)》,未刊稿。
    17.黄书光:《张瑞璠与教育史学科建设》,未刊稿。
    18.王建军:《学海回忆》,2009年10月5日,未刊稿。
    19.陈学恂讲授、周谷平记录:《中外教育交流史》,1989年,未刊稿。
    20.陈学恂讲授、周谷平记录:《中国教育史文献与选读》,1987年,未刊稿。
    21.陈学恂讲授、周谷平记录:《名著选读》,1988年,未刊稿。
    22.陈学恂讲授、周谷平记录:《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史(初稿)》,1988年,未刊稿。
    23.陈学恂编辑:《中国留学史资料》,1988年5月,未刊稿。
    1.《首任校长孟宪承宣传活动系列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访谈录》, 2006年6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藏。
    2.《首任校长孟宪承宣传活动系列专访——浙江大学周谷平、赵卫平、董远骞教授访谈录》,时间不详,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藏。
    3.《华东师范大学二年来培养研究生工作总结(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4.《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年暑假全国高等师范学校选拔及考试办法》,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5.《华东师大研究班教学计划(草案)(1955-1957)》,《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1955-1957年度研究班教学计划》,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6.《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简讯》(1956年5月—1956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
    7.《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培养计划》(1961年11月15日),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8.《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藏。
    9.《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档案,1965年,北师大档案馆馆藏。
    1.《教育世界》,上海:教育世界杂志社,1901-1908年。
    2.《教育杂志》,上海:教育杂志社,1909-1948年。
    3.《翻译世界》,上海:支那翻译会社编辑发行,1902年。
    4.《广益丛报》,重庆:广益丛报馆编辑发行,1903年。
    5.《安徽教育月刊》,安徽教育月刊编辑处,1918-1943年。
    6.《直隶教育杂志》,天津:直隶学务公所图书课庶务处,1905-1909年。
    7.《直隶教育官报》,天津:直隶学务公所图书科,1909-1911年。
    8.《学部官报》,北京:学部图书局,1906-1911年。
    9.《中华教育界》,上海:中华书局,1912-1950年。
    10.《牖报》,日本东京:牖报社事务所,1907-1908年。
    11.《新民丛报》,日本横滨:新民丛报社发行,1902-1907年。
    12.《东方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04-1948年。
    13.《新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925年。
    14.《新教育评论》,北京:新教育评论社发行,1925-1927年。
    15.《教育公报》,北京:教育部发行,1914-1924年。
    16.《人民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0-1953年。
    17.《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藏,1933年。
    18.《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藏,1916年。
    19.《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务汇报》,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藏,1936年。
    20.《北京师大周刊》,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馆藏,1976-1989年。
    21.《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十周年纪念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出版地出版时间不详。
    22.《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1918年。
    2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6期),上海图书馆胶卷缩微本。
    1.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中国教育史》,1910年撰成,1925年出版。
    2.杨游编:《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3.戴克敦编著:《教育史讲义》,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4.[美]卫理口述、范熙庸笔述:《日本学校源流》,上海:江南制造局1899年版。
    5.[日]能势荣著、叶瀚译:《泰西教育史》,上海:金粟斋译书社1901年版。
    6.[日]熊谷五郎著:《十九世纪教育史》,《教育丛书初集》,(清)教育世界社出版1901年版。
    7.[日]原亮三郎著、沈弘译:《内外教育小史》,《教育丛书初集》,(清)教育世界社出版,1901年版。
    8.旧]中岛半次郎著,周焕之、韩定生译:《中外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9.蔡振:《西洋教育史讲义》,普通古籍油印本1912年版。
    10.李步青:《新制教育史》,北京:中华书局1915年版。
    11.余寄:《教育史要览》,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12.张华年编纂:《新体教育史讲义》,商务印书馆,1918年版。
    13.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3版。
    14.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版。
    15.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6.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
    17.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8.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19.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
    21.舒新城:《教育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舒新城:<我和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
    23.舒新城:《蜀游心影》,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2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稿选存》,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25.舒新城:《中国教育建设方针》,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26.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28.庄泽宣:《西洋教育制度的演进及其背景》,上海:中华书局1938年版。
    29.庄泽宣:《各国教育比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30.庄泽宣:《我的教育思想》,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31.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2.孟宪承、张瑞璠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33.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4.周谷平等选编:《孟宪承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5.孟宪承编:《新中华教育史》,上海:新国民图书社1932年版。
    36.郭齐家选编:《陈景磐教育论文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陈景磐纪念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陈元晖:《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9.陈元晖:《陈元晖文集(上、中、下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1993年版。
    40.邱椿:《学制》,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1.姜琦、邱椿:《欧战后之西洋教育》,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42.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上、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3.贺国庆、朱文富主编:《滕大春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沈灌群:《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5.孙培青、李国钧主编:《沈灌群教育论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6.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6卷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7.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家评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年版。
    49.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0.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51.陈景磐、陈学恂:《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53.瞿葆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4.丁钢主编:《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10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6年版。
    55.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12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8年版。
    58.安徽省教育史研究会编:《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论文集》,出版地不详,1983年版。
    59.《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讨论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资料中心馆藏,1980年版。
    60.上海图书馆编著:《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二卷中册、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1.周邦道:《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初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62.[日]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版。
    63.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4.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6.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郑金州、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郑晓沧著,王承绪、赵端瑛编:《郑晓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0.曹孚著、瞿葆奎等选编:《曹孚教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滕大春:《外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北京师大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2年版。
    73.王淑芳、邵红英主编:《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74.胡艳、米靖:《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75.吴惠龄、李壑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册)》,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76.琚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7.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8.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3年版。
    79.李友芝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一、二、三、四册)》,出版地、出版时间不详。
    80.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82.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编辑:《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北京:开明书店1934年版。
    8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85.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87.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版。
    89.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晴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0.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1.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台湾三民书局出版1985年版。
    93.何兆武、陈啟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94.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袁运开、王铁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华东师范大学大事记(1951-198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7.杜公卓主编:《丽娃河畔逸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8.华东师大校史党史编委会:《华东师范大学校史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9.俞立中主编:《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100.华东师大教科所高教研究室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101.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2.国家教委、刘晖、候春山编:《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3.周洪宇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4.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05.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7.杨孔炽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福州: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
    108.卡特林娅·萨里莫娃、欧文·约翰宁迈耶著,方晓东译:《当代教育史研究 与教学的主要趋势》,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10.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11.[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2.[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宋恩荣、吕达主编:《当代中国教育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4.(英)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5.何兆武、陈能啟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16.[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7.[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8.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9.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商务出版社1937年版。
    120.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1.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2.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4.蒙荫昭等主编:《广西教育史》,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5.李喜平主编:《辽宁教育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126.熊贤君等主编:《湖北教育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7.蔡寿福主编:《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8.熊明安等主编:《四川教育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9.张大民主编:《天津近代教育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0.刘海峰等主编:《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1.吕型伟主编:《上海普通教育史(1949-198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32. Charles E. McClelland, The German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Modern Learned 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from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Hitler Er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33. Theodore S. Hamerow, Reflections on History and Historians,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87.
    1.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2.丁钢:《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
    3.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1期。
    4.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5.丁钢:《教育历史研究的知识图景》,《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
    6.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周洪宇、申国昌:《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史学新走向》,《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8.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10月。
    9.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0.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王越、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
    12.韩达:《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的讨论》,《教育研究》,1981年第4期。
    13.滕大春:《试论<外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和教材建设》,《教育研究》,1984年第1期。
    14.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5.毛礼锐、郭齐家:《中国教育史研究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
    16.江铭:《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7.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四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8.姜智、韩红升、赵会可:《中国教育史研究十五年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19.苗春德:《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0.毛祖桓、王炳照:《略评毛礼锐的教育史学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1.苗春德、何红玲:《教育史学界的巨擘——纪念毛礼锐教授诞辰100周年》,《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2.程方平:《崇尚学术、指点人生、人师风范——怀念恩师毛礼锐教授》,《中国教师》,2005年第8期。
    23.施克灿、周慧梅:《敬业乐群乐观豁达——王炳照先生的学术人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7月。
    24.张诗亚:《“不读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忆骥雄先师与<外国教育史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5.曹大为:《曹孚与曹孚的教育思想》,《中外教育》,2002年第12期。
    26.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7.周谷平:《纪念著名教育家孟宪承教授逝世三十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年第3期。
    28.金锵:《殚精研究,锐意发明——忆孟宪承教授的治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4期。
    29.董远骞:《教育学大师孟宪承的教学和治学作风——纪念孟宪承老师诞生106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3期。
    30.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31.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32.金锵、吴式颖:《四十年来的外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4期。
    33.《教育史研究会首次年会纪略》,《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34.《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简述》,《教育研究》,1986年第1期。
    35.金锵:《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教育研究》,1980年第1期。
    36.李德馨、轩辕轲:《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活动综述》,《教育研究》,1982年第8期。
    37.吴琅高:《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综述》,《教育研究》,1984年第1期。
    38.赵祥麟,:《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几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
    39.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0.张斌贤:《再谈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教育研究》,1987年第8期。
    41.赵卫:《也谈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教育研究》,1988年第10期。
    42.李文奎:《也谈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现实感》,《教育研究》,1989年第5期。
    43.张斌贤:《再论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现实感》,《教育研究》,1989年第5期。
    44.吴越:《略谈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45.刘传德:《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第7期。
    46.赵卫等:《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47.许椿生:《从教育史学科的演变回顾教育史研究》,《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1期。
    48.高时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反思——从当前史学忧患意识论中国教育史学建设前景》,《教育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9.曾天山:《教育史研究的新思维》,《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1期。
    50.吴洪成:《学人不萎风范长存——怀念陈学恂先生》,《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3期。
    51.陈学飞:《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五十年回眸》,《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52.张斌贤:《全面危机中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53.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能不能分享“科学”的美名?》,《教育评论》,1996年第6期。
    54.杜成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几种教育史观试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2期。
    55.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6.邓小泉、杜成宪:《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论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7.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8.张斌贤:《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与外国教育史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维”》,《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9.刘小强:《学科建设路线与高等教育学的选择》,《江苏高教》,2008年第1期。
    60.廖其发:《论2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1.金林祥:《<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4期。
    62.田正平:《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史学科体系几点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2期。
    63.崔运武:《论舒新城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第4期。
    64.于述胜:《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65.于述胜:《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解读舒新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理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6.张济洲、黄书光:《舒新城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7.王建军:《忧患下的史作——论舒新城的教育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8.李云海:《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理论探索》,《职业圈》,2007年第7期。
    69.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0.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河北大学硕士生论文,2003年。
    71.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2.杨洁:《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73.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方文,《智慧之树常青——纪念陈元晖先生》,学术批评网,2005年10月10日,www. acriticism. com.
    2.侯怀银,《20世纪中国教育学家传》,http://huaiyin.usors.cn,2006。
    3.周洪宇、余子侠教授承建,教育部“十五”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学科(教育学科)站点教育史项目,http://hoe.peizheng.edu.cn/jiaoyushi.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