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研究(1928-1937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外先进银行理论知识的传入,特别是中央银行思想的传播,开始出现了自己的中央银行制度。从清末的户部银行到大清银行,再到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或定位为中央银行,或发挥了中央银行的一些职能,但职能均不健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改革币制,整顿金融,更为了支持财政,巩固政权,于1928年正式在上海成立了中央银行。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央银行。而且,中央银行几乎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相始终,与这一时期的货币金融、财政税收,乃至派系斗争,都有着密切关系。
     从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是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创立并取得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中央银行的业务部门,由简到繁;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由少到多;中央银行的实力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突飞猛进。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在这一时期则取得了程度不同的发展。其中,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代理国库、经理内外债等为政府财政提供服务方面,成效最为显著,职能也较为健全。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在这一时期的币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货币发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统一发行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独享发行权的目标未能实现,统一发行的职能终未完成。作为“银行的银行”,本应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中央银行在这一方面乏善可陈,职能最不完善。1935年法币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银行的力量,推动了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国民政府改组中央银行为中央储备银行的计划,为中央银行职能的进一步健全,尤其是成为真正的“银行的银行”,提供了契机,但这一切均因抗战的爆发而中断。
Central bank is the highest-ranking administratiive institution of currency and finance in a country. It is the core of the finanical system, hold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many countries.
     China developed its own central bank in the modern er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input of advanced foreign theories on banking, especially the ideas about central cank. The Bank of Ministry of Households (Hu Bu Bank) and the Great Qing Bank (Da Qing Bank) in Qing period, as well as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during the North Ocean Period were all central banks to some extent for some of them were labeled as central bank and some others functioned as central bank. However, none of them was well-found central bank because the functions were not fully develope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NNG), the Central Bank was formally created in Shanghai in 1928 with the purpose of reforming currency system, modifying finance and supporting taxation. The Central Bank of NNG was the most long-lasting and influential central bank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xisting with Kuomintang's control in Mainland China. It played a crucial part in various important events such as currency, finance, taxation and even factional struggle.
     Central Bank developed rapidly from 1928 to 1937 when the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Its business departments became more complicated. More and more branches were established. Its capacity and standing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t also got some progress in developing its main functions to some degree during this time. As a bank of the government, Central Bank served the government by manageing the national treasury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debts. It fared very well in this respect. As a bank of issuing, Central Ban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forming currency system. It worked well in this issue and layed a foundation for unified issuing of currency. However, Central Bank fail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onopolying the power of issuing currency, even though this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a central bank which is the "banker's bank". Central Bank performed poorly in this reg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currency in 1935 strengthened the power of Central Bank and propelle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functions. A very good opportunity was there while the NNG planed to change the Central Bank into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in order that it could become a real "banker's bank". Unfortunately, all these potential processes were interrupted by the Japanese invasion.
引文
①[美]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45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北京金融志》编委会办公室、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八)中央银行专辑),1993年,第1页。
    ②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③马寅初:《中华银行论》,《马寅初全集》第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400页。
    ④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版,第46-58,174-186页。
    ⑤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中华书局1934年版,凡例第1页。
    ①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32-135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43、245页。
    ③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十卷,第238页。
    ①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8-119页。
    ①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5页。
    ②《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上海金融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0页。
    ③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④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6页。
    ①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4页。
    ①杜恂诚主编:《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①克胥、爱尔金著,陈清华译:《中央银行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3页。
    ①盛慕杰主编:《中央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②盛慕杰主编:《中央银行学》,第15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4卷,第14页。
    ①沈琳译:《中央准备银行的要义》,《银行周报》第20卷第1号,1936年1月14日,第20页。
    ②静如:《战后各国中央银行新形势》,《银行周报》第12卷第37号,1928年9月25日,第5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1、41页。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41页。
    ①甘祠森:《世界货币问题的现在与将来》,《银行周报》第19卷第50号,1935年12月24日,第6页。
    ②贝趋:《中央银行之重要原则(一)》,《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5号,1931年2月中旬,第32页。
    ①静如:《战后各国中央银行新形势》,《银行周报》第12卷第37号,1928年9月25日,第5页。
    ②陈行:《中央银行概论》,银行通讯出版社1948年版,第1页。
    ③静如:《战后各国中央银行新形势》,《银行周报》第12卷第37号,1928年9月25日,第5页。
    ①静如:《战后各国中央银行新形势》,《银行周报》第12卷第37号,1928年9月25日,第5页。
    ②《美国之联邦准备银行》,《钱业月报》第1卷第3号,1921年3月。
    ③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15页。
    ④义农:《美国联邦准备制度述略》,《银行周报》第6卷第20号,1922年5月30日,第5页。
    ①《中央银行之原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6。另见《钱业月报》第9卷第6、7号,1929年;《银行周报》第13卷第21号,1929年6月4日。
    ②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7页。
    ①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页;程霖:《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思想演进》,《财经研究》第31卷第3期,2005年3月。
    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37页。
    ③郑振铎编:《中华传世文选:晚清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2-566页。
    ④《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35页。
    ⑤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第347页。
    ①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第3页。
    ②谢霖,李澂编纂:《银行制度论》,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版,第38、39页。
    ③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第49页。
    ①[美]敦巴著,王建祖、吴宗焘译:《银行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第120-134页。
    ②[日]堀江归一著, 陈震异译:《银行论》,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33-344页。
    ①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①念陶:《禁用外币之必要》,《银行周报》第11卷第12号,1927年4月5日。
    ②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280-281页。
    ③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170页。
    ①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②周伯棣:《近代中国的纸币》(鸦片战争前后到一九一九年),人民日报,1964年11月14日。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6页。
    ④静如:《在华外国银行资力之比较》,《银行周报》第11卷第46号,1927年11月29日。
    ⑤潘世杰:《上海之外商汇兑银行》,《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0号,1934年10月,第2213-2114页。
    ①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183-184页。
    ②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181页。
    ③潘忠甲:《致上海总商会解决关税十大问题意见书》,1925年,第22页。
    ④刘大钧:《改良关税征收制度与征收金币之商榷》,《银行周报》第14卷第4号,1930年1月21日,第48页。
    ①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73页。
    ②士浩:《关税存储机关之改换》,《银行周报》第7卷第29号,1923年7月31日,第18页。
    ③沧水:《闻汇丰银行新屋落成演说词有感》,《银行周报》第7卷25号,1923年7月3日。
    ④黄遵楷编:《调查币制意见书》,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第70页。
    ①《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37页。
    ②《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38-1041页。
    ③周葆鑾:《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3版,第一编第9页。
    ④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44页。
    ⑤《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44页。
    ⑥杨荫溥:《中国之银行业(上)》,《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27页。
    ⑦周葆鑾:《中华银行史》,第一编第16页。
    ①《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45-1046页。
    ②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49页。
    ③《我国中央银行之沿革》,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④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⑤李立侠:《民元以来我国之国家银行》,《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第10页。
    ⑥上海通志馆编:《上海通志馆期刊》第一卷第四期,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3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第1026页。
    ⑦大清银行清理处编印:《大清银行始末记》,1915年,第51页。
    ⑧《大清银行始末记》,第209页。
    ①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47页。
    ②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一),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③《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一),第61、115页。
    ①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③《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第38-44页。
    ①《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第51页。
    ②李立侠:《民元以来我国之国家银行》,《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
    ③宋汉章:《我国银行制度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
    ④《我国中央银行之沿革》,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①《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第21页。
    ②交通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上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③《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上册,第172页。
    ④《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60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金融(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①《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上册,第700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金融(一),第68页。
    ③《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上册,第276页。
    ④杜恂诚:《中国金融通史》第三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4页。
    ⑥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3卷,第35页。
    ①沧水:《中行之英兰化与交行之正金化》,《银行周报》第6卷24号,1922年6月27日。
    ②沧水:《中交问题之总解决》,《银行周报》第6卷24号,1922年6月27日。
    ①耿爱德著,蔡受百译:《中国货币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66页。
    ②《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690页。
    ③《上海造币厂筹备始末记》,《银行周报》第8卷第50号,1924年12月23日。
    ④《各方对于废两改元之意见》,《银行周报》第12卷第17号,1928年5月8日。
    ①《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679页。
    ②《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873页。
    ③《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914页。
    ④戴铭礼:《中国货币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4页。
    ⑤刘秉麟:《辅币问题》,《银行周报》第19卷50号,1935年12月24日。
    ⑥阿瑟·恩·杨格著,陈泽宪、陈霞飞译:《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页。
    ①张家骧:《中华币制史》,民国大学1925年版,第二编第101页。
    ②金国宝:《中国币制问题》,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112页。
    ③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108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⑤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73页。
    ⑥《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74、1076页。
    ⑦《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51页。
    ⑧戴铭礼:《中国货币史》,第60页。
    ①寿熹:《我国纸币发行现况之考察》,《东方杂志》第32卷第17号,1935年9月1日,第5页。
    ②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11卷,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6页。
    ③沧水:《论推行新银辅币之必要》,《银行周报》第4卷第3号,1920年1月20日。
    ⑤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77页。
    ⑥《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暨理由书(三)》,《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2号,1930年4月中旬,第29页。
    ⑦杨荫溥主编:《经济常识》(4),上海经济书局1936年版,第270页。
    ⑧沧水:《交通银行前途之曙光》,《银行周报》第6卷第24号,1922年6月27日。
    ①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一),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12页。
    ②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74页。
    ③徐青甫:《致张公权先生的一封信》,《银行周报》第17卷第40号,1933年10月17日。
    ④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227页。
    ①崔晓岑:《如何使金融市场更有组织》,《银行周报》第15卷46号,1931年12月1日。
    ②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大东书局1930年版,第174页。
    ③刘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3页。
    ④永祚:《上海之金融季节》,《银行周报》第3卷第18号,1919年5月27日。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5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45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01页。
    ④谭平:《国库制度之研究》,民智书局,1929年,第65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5页。
    ①刘泽霖:《银行国有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自序第1页:第8、86页。
    ②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第151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16页。
    ④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162、394、492、546页。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48-49页。
    ②邵仲池:《孙中山创办中央银行的前前后后》,《广东文史资料》(第52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0、22页。
    ④E.Kann: The Central Bank of Canton, Arthur N. 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41.
    ⑤《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①静如:《纸币前途之危机》,《银行周报》第10卷第48号,1926年12月14日。
    ②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91页。
    ③洪葭管主编:《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5、33页。
    ⑤霭庐:《广州中央银行挤兑风潮观》,《银行周报》第11卷第34号,1927年9月6日。
    ⑥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52页。
    ⑦《武汉金融志》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银行史料》,1987年,第113页。
    ⑧《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21日,转引自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44页。
    ①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45页。
    ②陈行:《我国中央银行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6、7号,1947年2月17日。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52-53页。
    ④《武汉银行史料》,第126页。
    ⑤静如:《武汉金融恐慌记》,《银行周报》第11卷第38号,1927年10月4日。
    ⑥《我国中央银行之沿革》,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⑦《汉口中央银行被劫》,《银行周报》第11卷第46号,1927年11月29日。
    ⑧《湖北省政府委派保管员接收中央银行汉口分行之报告》,《银行周报》第11卷第50号,1927年12月27日。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4页。
    ②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台湾“国史馆”1986年印行,第561页。
    ③霭庐:《广州中央银行挤兑风潮观》,《银行周报》第11卷第34号,1927年9月6日。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4页。
    ⑤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第92页。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68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3页。
    ②《中央银行之原则(陈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6。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1页。
    ④朱镇华:《中国金融旧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67页。
    ②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③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三全大会中之财政部工作报告(中)》,《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
    ④《上海中央银行筹备处成立》,《申报》1927年4月10日。
    ⑤《中央银行改名孙文银行》,《申报》1927年5月25日;《国立孙文银行积极筹备》,《申报》1927年6月1日;《中央银行周行长之谈话》,《申报》1927年6月5日。
    ⑥《上海中央银行定期开幕》,《银行周报》第11卷第24号,1927年6月28日。
    ⑦《财政部咨发行中央银行券》,《银行周报》第11卷第34号,1927年9月6日。
    ①《上海中央银行暂不发行兑换券》,《银行周报》第11卷第36号,1927年9月20日。
    ②《周佩箴谈中央银行》,《申报》1927年6月7日。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5-6页。
    ④《中央银行筹备经过及筹设调整各地分支行处附西北军提走甘省行现金引起纸币贬值》,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31。
    ⑤《中央银行行长周佩箴因病辞职》,《申报》1927年10月1日。
    ⑥《陈健庵新任上海中央银行行长》,《银行周报》第12卷第4号,1928年2月7日。
    ⑦《中央银行筹备经过及筹设调整各地分支行处附西北军提走甘省行现金引起纸币贬值》,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31。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520-522页。
    ②《日本银行章程、中央银行章程、财政部钱币司分科职掌、国华银行组织规程草案、各国中央银行组织大纲及私人函稿等》,上海市档案馆藏,国华商业银行档案,档号:Q278-1-102。
    ③卓遵宏:《中央银行之初建及初期发展(1927-1935)》,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四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④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一),第200页。
    ⑤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六),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2页。
    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69页。
    ①经济会议秘书处编:《全国经济会议专刊》,1928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第93页。
    ②《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220页。
    ③《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1页。
    ④《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5页。
    ⑤《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8页。
    ⑥《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38页。
    ①《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2、75页。
    ②《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3-74,544页。
    ③《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6页。
    ④《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7页。
    ⑤《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35页。
    ⑥《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181、546页。
    ①《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7页。
    ②《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8页。
    ③《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44页。
    ④《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46页。
    ⑤《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46页。
    ⑥《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9页。
    ⑦《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39页。
    ⑧《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541页。
    ⑨《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79页。
    ⑩《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182页。
    11《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185页。
    ①《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176页。
    ②《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96-97页。
    ③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版,第二类审查报告一第18页。
    ④《全国财政会议汇编》,第二类《财政部十七年度财政施行大纲》第4页。
    ⑤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①《厘定中央银行制度商榷书》,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39。
    ②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第92页。
    ③毛知砺:《张嘉璈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台湾“国史馆”1996年版,第303页。
    ④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第92页。
    ⑤张公权:《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4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8年版,第62页。
    ⑥《中国银行辟谣》,《申报》1928年7月24日。
    ⑦[美]小科布尔著,杨希孟、武莲珍译:《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⑧《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银行周报》第12卷第49号,1928年12月18日。
    ⑨《中央银行条例与17年金融公债条例》,《银行周报》第12卷第39号,1928年10月9日。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页。
    ②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③《中央银行积极筹备》,《银行周报》第12卷第40号,1928年10月16日。
    ④《中央银行开幕讯》,《银行周报》第12卷第41号,1928年10月23日。
    ⑤《中央银行承买道胜银行旧址》,《申报》1928年11月13日。
    ⑥《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⑦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①《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②耿爱德:《一九二八年中国之财政与金融(下)》,《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李立侠:《民元以来我国之国家银行》,《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
    ③彭信威:《民国建国中银行的地位》,《东方杂志》第38卷第1号,1941年1月1日,第44页。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第529-532页。
    ②裕孙:《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银行周报》第12卷第49号,1928年12月18日。
    ③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④谦益:《中央银行国营论》,《钱业月报》第8卷第2号,1928年2月。
    ⑤裕孙:《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银行周报》第12卷第49号,1928年12月18日。
    ⑥佟燥章:《我国银行制度之检讨》,《中国经济》第3卷第1期,1935年,第2页。
    ⑦《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⑧寿充一,寿乐英编:《中央银行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①《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②《中央银行昨日开幕》,《申报》1928年11月2日。
    ①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207页。
    ②裕孙:《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银行周报》第12卷第49号,1928年12月18日。
    ①谦益:《中央银行国营论》,《钱业月报》第8卷第2号,1928年2月。
    ②陈行:《我国中央银行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6、7号,1947年2月17日。
    ①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②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③《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④《清理广东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的计划、方案等有关文件及帐表(中英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6。
    ⑤《中央银行筹备经过及筹设调整各地分支行处附西北军提走甘省行现金引起纸币贬值》,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31。
    ⑥宇苍《整理广州中央银行之借箸谈》,《钱业月报》第9卷第11号,1929年11月。
    ⑦《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⑧业务局:《拟请对于广东中央银行速为适当之处置以期推广行务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①卓遵宏:《中央银行之初建及初期发展(1927-1935)》,《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四集),第35页。
    ②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120页。
    ③马寅初:《中国银行制度问题》,《马寅初全集》第四卷,第154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0页。
    ②《南京总商会呈请收回中央辅币券》,《银行周报》第12卷第35号,1928年9月11日。
    ④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第91页。
    ⑤《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60页。
    ①《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217页。
    ②《全国经济会议专刊》,第211页。
    ③《陈光甫日记》,第60页。
    ④《中央辅币券定期兑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⑤《辅币券无限制兑现》,《银行周报》第13卷第9号,1929年3月12日。
    ⑥发行局:《请发行十进辅币券以利市面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⑦《财部收回中央汉钞》,《银行周报》第13卷第4号,1929年1月22日。千家驹编:《旧中国公债史资料(1894-1949年)》,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175页。
    ①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第109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前言第3页。
    ②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8页。
    ③《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535、537页。
    ④裕孙:《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银行周报》第12卷第49号,1928年12月18日。
    ①李健青:《记中央银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页。
    ②朱斯煌:《银行经营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1页。
    ③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2页。
    ④[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93页。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91页。
    ⑥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第24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199页。
    ②《中央银行及中央银行业务局情况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9。
    ③孔祥熙:《抗战以来的财政》,胜利出版社1942年11月初版,第19页。
    ④李立侠:《孔祥熙与中央银行》,《孔祥熙其人其事》,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①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127页。
    ②朱汇森主编: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2页。
    ③《中央银行秘书处通函汇编》(1928年11月至1931年12月),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33。
    ④《中央银行调整组织附各局经理任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档号:二-3124。
    ⑤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3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407。
    ②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215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6页。
    ①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经研究室编辑发行:《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第A22页。
    ②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40页。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42页。
    ④即业务局总经理唐寿民、发行局总发行李觉、秘书处总秘书陈清华三人辞职。
    ⑤古僧编著:《孔祥熙与中国财政》,(台北)博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8页。
    ①李立侠:《孔祥熙与中央银行》,《孔祥熙其人其事》,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孔祥熙与我——李毓万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1989年10月27日,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编辑部,第189页。
    ③[美]小科布尔著,《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236。
    ④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版,第257页。
    ⑤蔡志新:《孔祥熙经济思想研究》,山西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22页。
    ① 宇乾:《中央银行副总裁陈健庵先生》,《银行通讯》新第14、15期,1947年2月,第27页。
    ②[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218页。
    ①《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下)》,《银行周报》第12卷第50号,1928年12月25日。
    ②检查专员林天吉:《拟请各行处运送本券应谋经济办法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7页。
    ②李立侠:《二十年来中央银行之稽核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25页。
    ③《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0号,1930年4月上旬,第25页。
    ④《汇兑局正式成立》,《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2号,1932年9月,第270页。
    ①《中央银行调整组织附各局经理任免中央银行呈》,总字第947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档号:二-3124。
    ②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第390页。
    ③《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①刘元功:《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简述》,寿充一、寿乐英编:《中央银行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②《中央银行调整组织附各局经理任免中央银行呈》,总字第946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档号:二-3124。
    ③《中国中央银行简史(英文)》,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2500-81。
    ④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第340-341页。
    ①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第399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76-779页。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189-190页。
    ④《中央银行筹设信托局》,《银行周报》第19卷第32号,1935年8月20日。
    ⑤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第339、342页。
    ⑥《中央银行总行添设经理美贷棉麦事务处》,《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第1542页。
    ①《中央银行决设贷购美棉麦事务处》,《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8号,1933年8月,第1192-1193页。
    ②李健青:《记中央银行》,《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册),第368页。
    ③张公权:《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4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第64页。
    ①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92页。
    ②《中央银行理事会议事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35。
    ③卓遵宏:《中央银行与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1927-1937)》,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编:《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94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46页。
    ②发行局:《拟请多设分支行处以尽本行职责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③《中央银行添设分行》,《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1页。
    ①汉行:《拟请添设各埠办事处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①《中央银行粤分行开幕》,《银行周报》第20卷第48号,1936年12月8日。
    ②《滇省请设中央分行》,《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24号,1929年12月15日。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90页。
    ④黔行:《拟请次第设立安顺等县办事处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⑤皖行:《拟请于国内重要县镇设立汇兑所以利汇款推广发行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⑥卓遵宏:《中央银行与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1927-1937)》,《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第19页。
    ⑦《芜湖金融调查》,《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1号,1934年11月,第2417页。
    ①《本行消息》,《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5号,1932年12月,第877页。
    ②浦处:《拟请函请军事最高机关通令所属机关转饬各驻在地经收人员关于汇解饷款及存放公款均应由本行办理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③《石友三兵变中央银行徐蚌行处受损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60。
    ④发行局:《拟请多设分支行处以尽本行职责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⑤发行局:《拟请多设分支行处以尽本行职责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⑥渝行:《拟请多设小规模之办事处以期推广发行而利业务进展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⑦《中央筹设西康分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46号,1936年11月24日。
    ①浔行:《拟请多设办事处统一国库便利发行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②发行局:《拟请多设分支行处以尽本行职责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③发行局:《拟请多设分支行处以尽本行职责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①《福建人民政府接收中央银行福州厦门行处现金物品清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32。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3号,1934年3月,第606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95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75页。
    ②顾金宏:《中外中央银行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刘锡良等编:《中央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③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22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35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8页。
    ③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26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37-38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75页。
    ③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24页。
    ④沧水:《国库制度之比较观(下)》,《银行周报》第4卷第10号,1920年3月30日。
    ⑤《国民政府颁行法令大全》上,第1355-1356页。
    ①《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②夏晋熊:《二十年来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③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2页。
    ④汉行:《拟请财部建议凡有中央银行设立之处由我行直接代收国税款项》,《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①霭庐:《关税问题面面观(二)》,《银行周报》第12号第11号,1928年3月27日。
    ②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127页。
    ③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第47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95页。
    ⑤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129页。
    ⑥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8页。
    ⑦《中央银行办理海关税收合同有关文件第一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6(1)。
    ⑧马寅初:《我对于中国新式金融业之观察(上)》,《银行周报》第17卷第16号,1933年5月2日。
    ①孔祥熙:《抗战以来的财政》,第18页。
    ②邹学藩:《论盐税行政权丧失之弊害及收回之可能》,《银行周报》第11卷第12号,1927年4月5日。
    ③《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8号,1933年8月,第1155页。
    ④《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3号,1935年3月,第674页。
    ⑤《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4号,1935年4月,第891页。
    ⑥蚌行:《拟请总行向总税务司及稽核总所商订关税盐税统一合约以便一体办理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⑦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97页。
    ⑧《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下),第873页。
    ①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76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115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116页。
    ④《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收解各款的训令等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6102。
    ①《财政部关于各机关不得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将国税悉数存入该行事宜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672(1)。
    ②《财政部关于各机关不得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将国税悉数存入该行事宜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672(1)。
    ③《财政部有关外汇均由中央银行关金汇兑科照汇事宜的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479。
    ④上海市档案馆藏,审计部上海市审计处档案,档号:Q123-1-2812。
    ⑤《中央银行稽核处、秘书处、总裁通函》,业字第六三号通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070。
    ⑥《财政部关于各机关不得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将国税悉数存入该行事宜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672(1)。
    ①《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收解各款的训令等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6102。
    ②万处:《为杜绝觊觎拟请严令各机关公款悉存本行以重国库而厚实力》,《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③业务局:《本行存息应酌量减低以轻本行负担而应潮流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④《中央银行稽核处、秘书处、总裁通函》,业字第七十号通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070。
    ①《中央银行稽核处、秘书处、总裁通函》,会字第六十一号通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070。
    ②津行:《拟请函咨财政部及呈请国民政府转饬审计部凡机关存款及报销应附我行所出之凭证以资查核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③赣行:《拟请转呈国府对于各机关公款如有违令擅存其他银行严定罚则以符功令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④业务局:《各分支行处应竭力紧缩存放并尽力吸收公款转存业局以厚中枢实力当由业局优给存息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⑤《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29页。
    ⑥赣行:《拟请对于公款存入本行信用可靠之机关如有商请借款酌予从宽办理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⑦《金城银行史料》,第340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46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00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00页。
    ②楚声《读宋子文氏中央银行开幕宣言以后》,《钱业月报》第8卷第10号,1928年11月。
    ③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第29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⑤胡善恒:《公债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6页。
    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37页。
    ①胡善恒:《公债论》,第27-28页。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03、308页。
    ①《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收解各款的训令等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6102。
    ②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98页。
    ③《财政部关于各机关不得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将国税悉数存入该行事宜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672(1)。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03页脚注。
    ⑤《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第601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55页。
    ②《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卷65》,国民政府训令第39号。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89页。
    ⑤《中央银行国库局拟关于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发行之意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6102。
    ①俞鸿钧:《二十年来之中央银行与中国金融》,《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2页。
    ②《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第352页。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88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94页。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8页。
    ①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28页。
    ②夏晋熊:《二十年来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39页。
    ③《中央银行国库局拟关于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发行之意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6102。
    ①《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关于中央银行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91-1。
    ②《厘定中央银行制度商榷书》,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39。
    ③《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①《中央银行经理公债收付》,《银行周报》第13卷第5号,1929年1月29日。
    ②《中央银行扩充业务》,《申报》1928年11月16日;《内债基金拨存中央中交三行》,《银行周报》第12卷第45号,1928年11月20日。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51页。
    ④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九卷,第462页。
    ⑤《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599页。
    ⑥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69页。
    ①卓遵宏:《中央银行与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1927-1937)》,《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第22页。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73页。
    ③京行:《请准各分行以过剩资金买卖有价证券以资利用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141页。
    ⑤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143页。
    ⑥《中央银行业务局关于债券等业务与财政部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9670(1)。
    ①[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203、85页。
    ②[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203页。
    ③《中央银行扩充业务计划》,《银行周报》第18卷第16号,1934年5月1日。
    ④《中央银行业务局关于债券等业务与财政部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9670(1)。
    ⑤《中央银行扩充业务计划》,《银行周报》第18卷第16号,1934年5月1日。
    ⑥《中央银行业务局关于债券等业务与财政部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9670(1)。
    ⑦《财政部关于归还债款问题给中央银行公函留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财政部档案,档号:三(1)-2824。
    ①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85页。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73页。
    ③吴景平、龚辉:《1930年代初中国海关金单位制度的建立述论》,《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47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③张悦联:《海关金单位》,《银行周报》第17卷第1号,1933年1月17日。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48页。
    ⑤潘世杰:《海关金单位述要》,《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第1326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50页。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173页。
    ③张悦联:《海关金单位》,《银行周报》第17卷第1号,1933年1月17日。
    ④林奇致宋子文函,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31。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80、42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268-270页。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251页。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434页。
    ①许毅主编:《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275-291页。
    ③《中央银行国库局关于向美贷棉麦经理处收拨款项及经委会经费事项的文书(1934.7-12)》,财政部公函沪库字第238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5482。
    ①潘世杰:《限制标金外汇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②杨荫溥:《中国金融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56页。
    ③《中央银行国库局拟关于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发行之意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6102。
    ④《国际汇兑新标准中央银行正式挂牌》,《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⑤潘世杰:《海关金单位述要》,《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第1334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8页。
    ②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③张光地:《财部限制外汇取缔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④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第527页。
    ①刘攻芸:《二十年来中央银行之外汇管理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②张光地:《财部限制外汇取缔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79页。
    ④《财部取缔标金外汇之投机》,《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第2页。
    ⑤张光地:《财部限制外汇取缔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①杨荫溥:《中国金融研究》,第256页。
    ②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6页。
    ③《国际汇兑新标准中央银行正式挂牌》,《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④程绍德:《银价问题与吾国之外汇与物价》,《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2号,1934年2月,第246页。
    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62页。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390-391页。
    ②《政府实行增征白银出口税》,《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1号,1934年11月,第2452页。
    ③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0。
    ④潘世杰:《征收白银出口税后之外汇问题及其对策》,《银行周报》第18卷第41号,1934年10月23日。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146页。
    ⑥《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下),第999页。
    ①杨荫溥:《中国金融研究》,第258页。
    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关于中央银行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91-1。
    ③《外汇平市委员会由香港购进现银》,《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2号,1935年2月,第371-372页。
    ④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5页。
    ⑤刘攻芸:《二十年来中央银行之外汇管理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10页。
    ⑥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06页。
    ⑦程绍德:《外汇平市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42号,1934年10月30日,第17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55页。
    ②《民国二十三年会计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2号,1936年12月,第2093页。
    ③《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4号,1930年5月中旬。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90页。
    ⑤耿爱德:《十年来中国外汇之回顾(续)》,《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4期,1936年4月,第1141、1149页。
    ⑥《一月以后上海将无现金》,《银行周报》第15卷第9号,1931年3月17日。
    ⑦《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为求调查宋子文将中央银行现金运送海外详情致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函》,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101-8。
    ①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3页。
    ②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90页。
    ③盛慕杰:《中央银行学》,第109页;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71页。
    ①瞿荆洲:《中国金融市场资力之窥测》,《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23页。
    ②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③岩双:《中央银行之紧张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3页。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72页。
    ①发行局:《拟呈请行政院令各省市严行取缔钱业于废两后所定种种券现歧视办法》,《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②发行局:《拟呈明政府废两用元以利本券发行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③《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361页。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229-230页。
    ⑤《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365页。
    ⑥《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91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90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234-235页。
    ③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一九二八—一九四九)》,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④《财政部令银钱业现交宝银》,《银行周报》第17卷第50号,1933年12月26日。
    ⑤《财政部公函》沪字第403号,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297。
    ⑥《中央银行致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函》业字第6233号,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297。
    ①《中央银行致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函》业字第6318号,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297。
    ②《财政部令银钱业现交宝银》,《银行周报》第17卷第50号,1933年12月26日。
    ③《废两改元实施后中央银行调查各银行所存宝银数目和上海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上报的来往文书》,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297。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87页。
    ⑤《财政部令中央银行限期收清各旧币》,《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第1445页。
    ⑥《中央银行奉令成立杂色银料兑换处》,《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3号,1935年3月,第619页。
    ①《中央银行收兑各地杂银》,《银行周报》第19卷第37号,1935年9月24日。
    ② Arthur N.Young to Mr.E.A:Goldenweise,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③青行:《拟请推广本钞流通逐渐统一发行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④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①静如:《纸币发行与集中公库之研究》,《银行周报》第7卷第46号,1923年11月27日。
    ②马寅初:《公库制问题》,《银行周报》第19卷第6号,1935年2月19日。
    ③张公权:《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4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第64页。
    ④《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363页。
    ①谦益:《各银行之采用比例准备制》,《钱业月报》第9卷第8号,1929年8月。
    ②《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③卓遵宏:《中央银行之初建及初期发展(1927-1935)》,《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四集),第46页。
    ④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09页。
    ⑤潘连贵:《上海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⑥谦益:《记中央银行兑换券之发行》,《钱业月报》第9卷第10号,1929年10月。
    ⑦《日本银行章程、中央银行章程、财政部钱币司分科职掌、国华银行组织规程草案、各国中央银行组织大纲及私人函稿等》,上海市档案馆藏,国华商业银行档案,档号:Q278-1-102。
    ①E.Kann著,受百译:《论废除银汇与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13卷第20号,1929年5月28日。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6页。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12页。
    ④《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⑤陈行:《我国中央银行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6、7号,1947年2月17日。
    ⑥李健青:《记中央银行》,《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册),第347-350页。
    ⑦《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⑧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①《中央银行现制之解剖》,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
    ②耿爱德:《国民政府之纸币政策》,《银行周报》第13卷第1号,1929年1月1日。
    ③谦益《记中央银行兑换券之发行》,《钱业月报》第9卷第10号,1929年10月。
    ④耿爱德:《国民政府之纸币政策》,《银行周报》第13卷第1号,1929年1月1日,第8页。
    ⑤《中央银行收买大批现洋》,《申报》1928年11月1日;《兑换券十足准备》,《申报》1928年10月30日。
    ⑥《中国中央银行简史(英文)》,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2500-81。
    ①老彭:《中央银行兑现风潮纪略》,《银行周报》第13卷第9号,1929年3月12日。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02页。
    ③《赣财厅通令不准拒收中央钞票》,《银行周报》第13卷第44号,1929年11月12日。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57页。
    ⑤赣行:《钞类发行要能因势利导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⑥《中央银行发行钞券苏浙皖等地请设处所兑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档号:一-2464。
    ⑦发行局:《拟请于本埠添设兑换所以便兑现现兑而增券信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⑧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第561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60页。
    ②发行局:《拟呈请政府取缔他行纸币以期统一发行权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③《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联行领用中央银行钞券事项与各发行来往文书》,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873。
    ④《本行发行局添设代兑机关》,《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21号,1931年7月下旬,第38页。
    ①潘连贵:《近代中国的领券制度》,《中国钱币》,2007年第1期。
    ②兑换券流通额及准备金一览表,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③《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关于统一领用中央银行暗记券事的通函》,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1524-5。
    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联行领用中央银行钞券事项》,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870。
    ①冯薰:《经营银行概论》,锡成公司1928年版,第88页。
    ②《中央银行关于废止存放同业推行票据贴现制度刍议及建议书意见》,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8。
    ③抚处:《为推广发行本券以冀二年后获得发行专权拟请转陈财部暂时规定存放同业及经理军饷为中央银行特权他行不得染指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④《中央银行今日开幕》,《申报》1928年11月1日。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78页。
    ⑥《中央银行发行局通函汇编(1928年至1940年)》发通第一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9(1)。
    ⑦《中央银行发行局通函汇编(1928年至1940年)》发通第七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9(1)。
    ①《中央银行稽核处、秘书处、总裁通函》业发字第一号通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070。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84页。
    ③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53页。
    ④郭荣生:《中国省银行史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影印版,第192页。
    ⑤《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第364-365页。
    ⑥郭荣生:《中国省银行史略》,第192-193页。
    ⑦《财部撤销江苏银行发钞权》,《银行周报》第13卷第6号,1929年2月5日。
    ⑧戴铭礼:《论江苏银行发行权之取消》,《银行周报》第13卷第6号,1929年2月5日。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30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85页。
    ③《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第A21页。
    ④青行:《拟请推广本钞流通逐渐统一发行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⑤《财部限制银行滥发纸币》,《银行周报》第19卷第6号,1935年2月19日。
    ⑥《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第396-397页。
    ⑦寿熹:《我国纸币发行现况之考察》,《东方杂志》第32卷第17号,1935年9月1日,第11页。
    ①《财部限制钞票用纸进口》,《银行周报》第19卷第22号,1935年6月11日。
    ②程绍德:《民国二十二年之上海金融》:《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号,1934年1月,第23页。
    ①程绍德:《民国二十二年之上海金融》,《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号。1934年1月,第26页。
    ②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1页。
    ③《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暨理由书(三)》,《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2号,1930年4月中旬,第34页。
    ④《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24号,1930年5月中旬,第15页。
    ⑤《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9号,1930年6月,第36页。
    ⑥《调查:南昌之金融》,《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2·3号,1933年2、3月,第270页。
    ⑦《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4号,1931年2月上旬,第22页。
    ①《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29号,1931年10月中旬,第32页。
    ②黔行:《拟请次第设立安顺等县办事处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③《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7号,1935年7月,第1567页;《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9号,1935年9月,第2076页。
    ④卓遵宏:《中央银行之初建及初期发展(1927-1935)》,《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四集),第50页。
    ⑤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8页。
    ⑥陈行:《我国中央银行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6、7号,1947年2月17日。
    ⑦寿熹:《我国纸币发行现况之考察》,《东方杂志》第32卷第17号,1935年9月1日,第11页。
    ①《废两改元之经过》,《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2·3号。1933年2、3月,第313页。
    ②财政年鉴编辑处编:《财政年鉴续编》,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第十一篇金融第13页。
    ③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④杨荫溥:《中国金融研究》,第39页。
    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283页。
    ⑥《中央银行发行局通函汇编(1928年至1940年)》,发通第九十四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9(1)。
    ⑦《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07页。
    ⑧《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33页。
    ⑨《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37页。
    ⑩《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40页。
    ①《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50页。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4号,1936年4月,第1271页。
    ③《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1号,1937年1月,第68页。
    ④《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3号,1936年3月,第1007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076。
    ⑥一庄:《发行辅币券之简史》,《银行周报》第10卷第47号,1926年12月7日。
    ⑦裕孙:《上海发行辅币券之新纪元》,《银行周报》第10卷第47号,1926年12月7日。
    ⑧金国宝:《中国币制问题》,第57页。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第363页。
    ②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126页。
    ③青处:《请印发十进辅币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④徐处:《拟请发十进位之辅币券以维市面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⑤发行局:《请发行十进辅币券以利市面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⑥《中央银行发行局通函汇编(1928年至1940年)》,发通第三十二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9(1)。
    ⑦《陈行私人函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649(1)。
    ①李骏耀:《中国纸币发行史》,中国货币史银行史丛书编委会编:《民国小丛书》(中国货币史银行史卷第二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②《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30号,1931年10月下旬,第30页。
    ③《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4号,1932年11月,第650页。
    ④《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1号,1933年1月,第145页。
    ⑤《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8号,1933年8月,第1228页。
    ⑥《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1号,1932年8月,第103页。
    ⑦《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12号,1933年12月,第2277-2278页。
    ⑧《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311页。
    ⑨发行局:《本行应谋统一辅币券之发行权并请政府切实取缔各地钱票钱筹等非法私币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①《陈行私人函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649(1)。
    ②蚌处:《拟请铸造十进银辅币以调剂市面而减少本行发行十进辅币券之损失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③扬行:《拟辅助政府推行新辅币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④发行局:《拟请建议政府订定发行辅币券为本行特权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65-66页。
    ②《关金兑换券发行办法》,《银行周报》第15卷第16号,1931年5月5日。
    ③戴铭礼:《中国货币史》,第125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68页。
    ⑤张悦联:《海关金单位》,《银行周报》第17卷第1号,1933年1月17日。
    ⑥ Memorandum o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5.
    ⑦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49页。
    ① Arthur N.Young to Mr.E.A.Goldenweise,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②姚庆三:《中国金融问题之回顾与前瞻》,《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1933年2月16日,第33页。
    ③R.G.Hawtrey著,沈麟玉译:《中央银行技术之研究》,《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第32页。
    ①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34页。
    ②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第1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6、74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7页。
    ②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93页。
    ③扬行:《拟请对于本行所在地各储蓄银行之准备金实行送由本行保管以符法令而昭慎重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④《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582页。
    ⑤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一九二八—一九四九)》,第180页。
    ⑥《储蓄法第九条银行公会呈复财部遵办》,《银行周报》第18卷第32号,1934年8月21日。
    ⑦《储蓄存款保管会正式成立》,《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①《储蓄银行准备金实行解交保管库》,《银行周报》第18卷第41号,1934年10月23日。
    ②《储蓄银行法问题告一段落》,《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9号,1934年9月,第1982页。
    ③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3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财政方面》,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7年版,第389页。
    ④《上海以外储蓄银行交存保证准备办法》,《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2号,1934年12月,第2075页。
    ⑤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3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财政方面》,第145页。
    ⑥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⑦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29页。
    ⑧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① Memorandum for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Arthur N. 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5.
    ②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③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7页。
    ⑤章立凡选编:《章乃器文集》(上卷),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0页。
    ①刘锡良等编著:《中央银行学》,第197页。
    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关于中央银行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91-1。
    ③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第59-60页。
    ①《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②陈行:《中央银行与经济社会》,《商业杂志》第4卷第2号,1929年,第3页。
    ③《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④《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⑤林崇墉:《二十年来中央银行贴放业务之演进》,《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55页。
    ⑥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28页。
    ①《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② 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③萧燕宾:《中国银行业之趋势》,《钱业月报》第11卷第12号,1931年12月。
    ④京行:《拟请变通营业方针准各分行开做拆放贴现重贴现发展本行效能案》,《中央银行二十年行务会议提案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3。
    ⑤济行:《提请施行贴现重贴现并由信托局实行押汇及附带保险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⑥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8页。
    ①厦行:《擬请励行贴现重贴现政策以尽中央银行职责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②浔处:《拟请准各分支行处办理确实商业票据贴现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③济行:《提请施行贴现重贴现并由信托局实行押汇及附带保险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④《中央银行国库局拟关于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发行之意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6102。
    ⑤《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600-601页。
    ⑥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一九二八—一九四九)》,第191页。
    ⑦《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①徐肇钧:《中国票据与金融市场》,《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15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183页。
    ③《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④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8页。
    ⑤《骆清华函市商会督促实施承兑汇票》,《银行周报》第19卷第46号,1935年11月26日。
    ①蚌行:《为实施同业重贴现可否减省手续拟请公议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45页。
    ③林崇墉:《二十年来中央银行贴放业务之演进》,《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55页。
    ④《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关于中央银行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91-1。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128页。
    ⑥陈行:《中央银行概论》,银行通讯出版社1948年版,第109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110页。
    ②曹康伯:《重贴现与公开市场政策之运用》,《银行周报》第21卷第19号,1937年5月18日。
    ③侯树彤:《我国银行制度能胜任管理通货乎》,《东方杂志》第33卷第7号,1936年4月1日,第45页。
    ①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内债问题研究(1927-1937)——以内债政策及运行绩效为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②黄泽民:《中央银行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③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第39页。
    ④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62页。
    ⑤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62页。
    ⑥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抗战前十年之中国》,(台北)龙田出版社1980年影印初版,第101页。
    ⑦《中央银行国库局拟关于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发行之意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6102。
    ①《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②《法币施行后一年来之上海金融市场》,《中行月刊》第13卷第6期,1936年12月。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46页。
    ④《请废止存放同业推行票据贴现制度刍议》,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48。
    ⑤《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⑥《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1-805。
    ①《中央银行加入票据交换所》,《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第526页。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第587页。
    ③《联准会第36次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1935年12月30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会档案,档号:S177-1-7。
    ④《中央银行加入票据交换》,《银行周报》第20卷第2号,1936年1月21日。
    ⑤《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廿五年份业务报告》,《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3号,1937年3月,第497页。
    ⑥《一年来上海金融市况》,《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1号,1937年1月,第93页。
    ⑦《法币施行后一年来之上海金融市场》,《中行月刊》第13卷第6期,1936年12月。
    ⑧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①京行:《拟请按照规定办理票据交换及各银行间之划拨结算以增进票据之流通而发挥本行之效能案》,《第三届行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274。
    ②潘恒敏:《一年来金融杂记》,《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0号,1936年10月,第2638页。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74-75页。
    ④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1949年,第166-167页。
    ①程绍德:《上海金融组织中之银钱业联合准备委员会》,《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第421页。
    ②程绍德:《上海金融组织中之银钱业联合准备委员会》,《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第422页。
    ③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6页。
    ④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6页。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1页。
    ⑥王延松:《国难声中应如何稳定金融》,《银行周报》第17卷第20号,1933年5月30日。
    ⑦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1949年,第85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1949年,第171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49页。
    ③林崇墉:《二十年来中央银行贴放业务之演进》,《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第55页。
    ④《1928年中国之财政与金融》,《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
    ⑤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8页。
    ⑥施正康:《困惑与诱惑: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投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9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页。
    ②《中国中央银行简史(英文)》,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2500-81。
    ③《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上册,第613页。
    ④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71页;《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放款调查市面》,《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第95页。
    ⑤卓遵宏:《金融恐慌与中央银行的发展》,中华民国史专题第一届讨论会秘书处编辑:《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一),台湾“国史馆”1992年版,第467页。
    ⑥《财部令各银行尽力放款》,《银行周报》第19卷第8号,1935年3月5日。
    ①《钱业月报》第15卷第8号,1935年8月15日。
    ②吴景平:《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第274页。
    ③《金融紧张中安渡四底》,《银行周报》第19卷第17号,1935年5月7日。
    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5页。
    ①《上海钱庄史料》,第241页。
    ②《上海钱庄史料》,第242、243页。
    ③朱斯煌《银行经营论》,第301页。
    ④《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关于中央银行发展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91-1。
    ⑤孔祥熙:《民国廿三会计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下),《银行周报》第20卷第45号,1936年11月17日。
    ⑥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8页。
    ⑦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8页。
    ①《中国中央银行简史(英文)》,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2500-81。
    ②陈光甫:《怎样打开中国经济的出路》,《新中华创刊号》,1933年1月10日。
    ③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23-24页。
    ④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3页。
    ⑤姚庆三:《中国金融问题之回顾与前瞻》,《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1933年2月16日,第33页。
    ⑥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83页。
    ①厦行:《擬请励行贴现重贴现政策以尽中央银行职责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7号,1935年7月,第1567页。
    ③关处:《吸收存款以谋集中运用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④业务局:《各分支行处应竭力紧缩存放并尽力吸收公款转存业局以厚中枢实力当由业局优给存息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①赣行:《拟请呈请国府将国家银行与普通银行营业界线划分以重事权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327页。
    ③黄鉴辉:《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④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83页。
    ⑤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83页。
    ①《兰州之金融》,《银行周报》第18卷第14号,1934年4月17日。
    ②《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0号,1935年10月,第2315页: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第2604页;第5卷第7号,1936年7月,第2023页。
    ③《中央银行理事会议事录》,1936年4月27日第97次理事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35。
    ④《成都分行三台办事处二十五年下上期业务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344(15)。
    ⑤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33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115页。
    ②蚌处:《拟请准许各地分支行处承做当地工厂放款以扶植工商业而利民生并发展本行业务推广发行案》,《中央银行第二次行务会议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10183。
    ③《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1页。
    ①《中央银行上海分行元旦对同人训话纪要》,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2-1。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第A31页。
    ②潘恒敏:《廿一年度上海各银行及信托公司营业之统计》,《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6、7号,1933年6、7月,第912页。
    ③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0-41页。
    ④ F.B.Lynch to T.V.Soong,1931.4.12,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Box42.
    ⑤李荫南译:《中国新式银行之现势(四)》,《银行周报》第19卷第33号,1935年8月2日。
    ⑥[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204页。
    ①岩双:《中央银行之进展与银行制度之将来》,《东方杂志》第30卷第14号,1933年7月16日,第41页。
    ②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446页。
    ③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④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①陈清华:《中央银行之资本及其连类问题》,《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11号,1929年6月1日,第30页。
    ②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③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四卷,第59页。
    ④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86页。
    ⑤郭荣生:《民国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7页。
    ⑥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①徐堪:《徐可亭先生文存》,徐可亭先生文存编印委员会1970年5初版,第31-35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81-82页。
    ③《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一),第385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35页。
    ②《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第A39页。
    ③孔祥熙:《最近之财政金融》,中央党政训练团党政训练班1944年5月印行,第8页;转引自:蔡志新:《孔祥熙经济思想研究》,第177页。
    ④郭荣生:《民国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第96页。
    ①吴景平:《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第273页。
    ②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
    ③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三),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0页。
    ④毕秉燮:《读工商复兴委员会对增加筹码意见书后》,《银行周报》第19卷第38号,1935年10月1日。
    ⑤《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一),第388页。
    ①吴中凡:《健全通货与抵制外钞》,《钱业月报》第15卷第6号,1935年6月。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6页。
    ③孔祥熙:《最近之财政金融》,中央党政训练团党政训练班1944年5月印行,第8页;转引自:蔡志新:《孔祥熙经济思想研究》,第177页。
    ④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44-45页。
    ⑤祝世康:《我国通货管理的前因后果》,《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年1月1日,第86页。
    ①王承志:《中国金融资本论》,光明书局1936年版,第256页。
    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第88-91页。
    ③《胡孟嘉兼任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银行周报》第19卷第21号,1935年6月4日。
    ④《叶琢堂兼任四明银行总理》,《银行周报》第19卷第21号,1935年6月4日。
    ⑤《杜月笙任通商银行董事长》,《银行周报》第19卷第22号,1935年6月11日。
    ①[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228页。
    ②姜佐宣:《最近各国货币制度》,《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2号,1935年2月,第266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174-175页。
    ①《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第418页。
    ②古僧编著:《孔祥熙与中国财政》,第111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142页。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38页。
    ⑤耿爱德:《对于货币金融现况之解剖》,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786。
    ⑥祝世康:《我国通货管理的前因后果》,《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年1月1日,第85页。
    ⑦《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92页。
    ①China monthly trade report,1934.9.1, Arthur N.Young Papers,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Box110.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55页。
    ③Memorandum concerning the resources needed for currency reform,1935.4.19,Arthur N.Young Papers,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5.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55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172页。
    ①《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402-403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316-317页。
    ②权时:《新币制的前途》,《银行周报》第19卷第48号,1935年12月10日。
    ③龙永贞:《我国币制改革后应注意之若干问题》,《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第2452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第193页。
    ⑤《津汉粤三埠设立准备分会》,《银行周报》第19卷第45号,1935年11月19日。
    ⑥Arthur N.Young to Dr. Stanley K. Hornbeck,1936.2.3,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42。
    ①姚庆三:《中国金融问题之回顾与前瞻》,《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1933年2月16日,第34页。
    ②《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第411页。
    ③《新货币政策实行以后》,《银行周报》第19卷45号,1935年11月19日。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31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06页。
    ⑥《中国农民银行》,第188页。
    ⑦《中国农民银行》,第189页。
    ⑧《中国农民银行》,第190页。
    ①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32页。
    ②《中国农民银行》,第191页。
    ③《中国农民银行》,第193-194页。
    ④《中国农民银行》,第384页。
    ⑤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97页。
    ⑥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33页。
    ①陈行:《中央银行概论》,第20页。
    ②龙永贞:《我国币制改革后应注意之若干问题》,《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第2448页。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第A63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07页。
    ②寿进文:《战时中国的银行业》,1944年,第98页
    ③李荫南:《银本位制欤汇兑本位制欤》,《银行周报》第20卷第19号,1936年5月19日。
    ④《银行周报》第19卷第44号,1935年11月12日。
    ⑤瞿荆洲:《我国新货币政策广义》,《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第2430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374页。
    ②《宋子文发表谈话》,《银行周报》第19卷第44号,1935年11月12日。
    ③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第285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82页。
    ⑤《一年来上海金融市况》,《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1号,1937年1月,第87页;《美汇挂长之前因后果》,《银行周报》第20卷第6号,1936年2月18日。
    ⑥《英汇单位计算之新规定》,《银行周报》第19卷第47号,1935年12月3日。
    ①《一年来上海金融市况》,《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1号,1937年1月,第86页。
    ②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5页。
    ③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17页。
    ④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08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37-238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68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11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15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43页。
    ⑤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69页。
    ⑥钱俊瑞:《中美白银协定透视》,见吴小甫编:《中国货币问题丛论》,光明书局1936年版,第450页。
    ①杜恂诚主编:《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②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52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45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46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68页。
    ①马寅初:《中国之新金融政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56页。
    ②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52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60页。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59页。
    ⑤《中央银行发行局致财政部》,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档号:Q53-1-46。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第275、316页。
    ②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第187页。
    ③孔祥熙:《抗战以来的财政》,胜利出版社1942年11月初版,第24页。
    ④朱斯煌:《银行经营论》,第30页。
    ①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第272页。
    ② Memorandum on the currency situation,1936.7.20,Arthur N.Young Papers,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2.
    ③孔祥熙:《民国廿三会计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下),《银行周报》第20卷第45号,1936年11月17日。
    ④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345页。
    ⑤《宋子文发表谈话》,《银行周报》第19卷第44号,1935年11月12日。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70页。
    ②黄元彬:《新货币政策成功之关键》,《银行周报》第20卷第15号,1936年4月21日。
    ③权时:《读罗斯爵士临别赠言感言》,《银行周报》第20卷第25号,1936年6月30日。
    ④《中国组织中央准备银行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17号,1936年5月5日。
    ⑤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六卷,第279页。
    ⑥ H.H.Kung to Sir Frederick Leith-Loss,1936.2.9,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7.
    ⑦ Arthur N.Young to H.H.Kung,1934.9.15; Memorandum o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Box 45。 ①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Box 44。
    ② Confidential Meno to H.E. the Minister of Finance,Central Reserve Bank Project,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Box 47。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50-253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第309页。
    ②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第310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第309页。
    ②《中央储备银行法草案内容》,《银行周报》第21卷第13号,1937年4月6日。
    ③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54页。
    ①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11页。
    ②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第257-267页。
    ①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译者序言第5页。
    ②曹康伯:《重贴现与公开市场政策之运用》,《银行周报》第21卷第19号,1937年5月18日。
    ③沈参廷:《我国银行业概况及今后动向》,《钱业月报》第16卷第6号,1936年6月。
    ④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3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财政方面》,第480-481页。
    ⑤ H.H.K to Sir Frederick Leith-Loss,1936.2.9,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Box 47。
    ⑥《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第273页。
    ⑦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420页。
    ⑧《孔祥熙陈立廷等关于中央银行诸事宜往来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632(1)。
    ⑨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第312页。
    ⑩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一九二八—一九四九)》,第57页。
    11朱斯煌:《银行经营论》,第299页。
    ①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第273页。
    ②四联总处秘书处编印:《四联总处文献选辑》,1948年,第205页。
    ①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②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92页。
    ①四联总处秘书处编印:《四联总处文献选辑》,1948年,第204-205页。
    ②《各行处代理省金库之往来洽办案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2364。
    ① Arthur N.Young to Mr.E.A.Goldenweise,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②楚声:《读宋子文氏中央银行开幕宣言以后》,《钱业月报》第8卷第10号,1928年10月。
    ③上海市档案馆编:《陈光甫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④《陈光甫日记》,第60页。
    ①《陈光甫日记》,第63页。
    ②《陈光甫日记》,第60页。
    ③《陈光甫日记》,第60-61页。
    ④《陈光甫日记》,第74页。
    ⑤《陈光甫日记》,第59页。
    ⑥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四卷,第154页。
    ⑦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四卷,第394页。
    ①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91页
    ②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③徐钓溪编著:《最新银行论》,中华书局1930年版,第19-26页。
    ④徐钓溪编著:《最新银行论》,第63-64页。
    ⑤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第184-185页。
    ⑥《中央银行之原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三九六(2)-16。
    ⑦崔晓岑:《中央银行论》,第231页。
    ①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13页。
    ②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5页。
    ③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六卷,第4页。
    ④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146页。
    ⑤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44页。
    ⑥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45-246页。
    ⑦吴承禧:《中国的银行》,第132-135页。
    ①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0页。
    ②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第118-119页。
    ③《陈光甫日记》,第63-67页。
    ④《陈光甫日记》,第62-63页。
    ⑤《陈光甫日记》,第152、153、157页。
    ⑥崔晓岑:《中央银行论》,序言第15页。
    ①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第132页。
    ②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第170页。
    ③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六卷:第283页。
    ④马寅初:《公库制问题》,《银行周报》第19卷第6号,1935年2月19日。
    ⑤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八卷,第248、249页。
    ⑥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十卷,第238页。
    ⑦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第183-184页。
    ②《陈光甫先生言论集》,第186页。
    ③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第118、101页。
    ①魏友棐:《孔财长财政报告书概观》,《钱业月报》第15卷第6号,1935年6月。
    ②四联总处秘书处编印:《四联总处文献选辑》,1948年,第205页。
    ③《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5号,1934年5月,第1053页。
    ④《宋子文发表谈话》,《银行周报》第16卷第23号,1932年6月21日。
    ① Arthur N.Young to Mr.E.A.Goldenweise,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Box 46.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全宗号:·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二·财政部档案,全宗号:三· 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三九六
    2、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上海分行档案,全宗号:Q53· 国华商业银行档案,全宗号:Q278·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69·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审计部上海市审计处档案,档号:Q123·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会档案,档号:S177
    3、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藏● Arthur N.Young Papers,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Stanford University
    ·财政部钱币司编印:《币制汇编》,1919年。
    ·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编:《全国经济会议专刊》,1928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
    ·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编:《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经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4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经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5年),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5年。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编:《财政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经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经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7年。
    ·张一凡、潘文安主编:《财政金融大辞典》,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编:《财政年鉴续编》,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
    · 中央银行人事处编印:《中央银行同人录》,重庆,1944年。
    ·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金融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编:《财政年鉴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 《国民政府颁行法令大全》上册。
    ·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编:《各国中央银行条例纂要》。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 千家驹编:《旧中国公债史资料(1894-1949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
    ·卓遵宏编著:《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一),台北:国史馆,1985年。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1912-192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 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台北:国史馆,1986年。
    · 寿充一编:《孔祥熙其人其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刘鸿儒主编:《经济大辞典·金融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卓遵宏编著:《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二),台北:国史馆,1987年。
    ·卓遵宏编著:《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三),台北:国史馆,1988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旧上海的金融界》,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金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924-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一)、(二)、(三),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
    ·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北京金融志》编委会办公室、北京市档案馆编辑出版:《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八)中央银行专辑),1993年。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货币金融大事记》,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年。
    ·交通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
    ·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经济工商编)第14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 刁仁德主编:《现代金融词典》,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旧中国的工商金融》,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经济金融(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 洪葭管主编:《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二版。
    ·张嘉璈:《一年半以来之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通信录》1919年第45期。
    · 永祚:《上海之金融季节》,《银行周报》第3卷第18号,1919年5月27日。
    · 沧水:《论推行新银辅币之必要》,《银行周报》,第4卷第3号,1920年1月20日。
    · 沧水:《国库制度之比较观(下)》,《银行周报》第4卷第10号,1920年3月30日。
    · 义农:《美国联邦准备制度述略》,《银行周报》第6卷第20号,1922年5月30日。
    ·沧水:《中行之英兰化与交行之正金化》,《银行周报》第6卷24号,1922年6月27日。
    · 沧水:《中交问题之总解决》,《银行周报》第6卷24号,1922年6月27日。
    ·沧水:《交通银行前途之曙光》,《银行周报》第6卷第24号,1922年6月27日。
    ·沧水:《闻汇丰银行新屋落成演说词有感》,《银行周报》第7卷25号,1923年7月3日。
    · 士浩:《关税存储机关之改换》,《银行周报》第7卷第29号,1923年7月31日。
    · 静如:《纸币发行与集中公库之研究》,《银行周报》第7卷第46号,1923年11月27日。
    · 《上海造币厂筹备始末记》,《银行周报》第8卷第50号,1924年12月23日。
    · 一庄:《发行辅币券之简史》,《银行周报》第10卷第47号,1926年12月7日。
    ·裕孙:《上海发行辅币券之新纪元》,《银行周报》第10卷第47号,1926年12月7日。
    · 静如:《纸币前途之危机》,《银行周报》第10卷第48号,1926年12月14日。
    · 念陶:《禁用外币之必要》,《银行周报》第11卷第12号,1927年4月5日。
    · 邹学藩:《论盐税行政权丧失之弊害及收回之可能》,《银行周报》第11卷第12号,1927年4月5日。
    · 《上海中央银行筹备处成立》,《申报》1927年4月10日。
    · 霭庐:《我之取缔外钞观》,《银行周报》第11卷第14号,1927年4月19日。
    · 《中央银行改名孙文银行》,《申报》1927年5月25日。
    · 《国立孙文银行积极筹备》,《申报》1927年6月1日。
    · 《中央银行周行长之谈话》,《申报》1927年6月5日。
    · 《周佩箴谈中央银行》,《申报》1927年6月7日。
    · 《上海中央银行定期开幕》,《银行周报》第11卷第24号,1927年6月28日。
    · 霭庐:《广州中央银行挤兑风潮观》,《银行周报》第11卷第34号,1927年9月6日。
    · 《财政部咨发行中央银行券》,《银行周报》第11卷第34号,1927年9月6日。
    · 《上海中央银行暂不发行兑换券》,《银行周报》第11卷36号,1927年9月20日。
    · 《中央银行行长周佩箴因病辞职》,《申报》1927年10月1日。
    · 静如:《武汉金融恐慌记》,《银行周报》第11卷38号,1927年10月4日。
    · 静如:《在华外国银行资力之比较》,《银行周报》第11卷第46号,1927年11月 29日。
    · 《汉口中央银行被劫》,《银行周报》第11卷46号,1927年11月29日。
    · 《湖北省政府委派保管员接收中央银行汉口分行之报告》,《银行周报》第11卷50号,1927年12月27日。
    · 《陈健庵新任上海中央银行行长》,《银行周报》第12卷第4号,1928年2月7日。
    · 霭庐:《关税问题面面观(二)》,《银行周报》第12号第11号,1928年3月27日。
    · 《各方对于废两改元之意见》,《银行周报》第12卷第17号,1928年5月8日。
    · 《中国银行辟谣》,《申报》1928年7月24日。
    · 《南京总商会呈请收回中央辅币券》,《银行周报》第12卷第35号,1928年9月11日。
    ·静如:《战后各国中央银行新形势》,《银行周报》第12卷第37号,1928年9月25日。
    · 《中央银行条例与17年金融公债条例》,《银行周报》第12卷第39号,1928年10月9日。
    · 《中央银行积极筹备》,《银行周报》第12卷第40号,1928年10月16日。
    · 《中央银行开幕讯》,《银行周报》第12卷第41号,1928年10月23日。
    · 《兑换券十足准备》,《申报》1928年10月30日。
    · 《中央银行收买大批现洋》,《申报》1928年11月1日。
    · 《中央银行今日开幕》,《申报》1928年11月1日。
    · 《中央银行昨日开幕》,《申报》1928年11月2日。
    · 《中央银行开幕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3号,1928年11月6日。
    · 霭庐:《中央银行开幕矣》,《银行周报》第12卷第44号,1928年11月13日。
    · 《中央银行承买道胜银行旧址》,《申报》1928年11月13日。
    · 《中央银行扩充业务》,《申报》1928年11月16日。
    · 《内债基金拨存中央中交三行》,《银行周报》第12卷第45号,1928年11月20日。
    · 霭庐:《希望于中央银行者》,《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 《中央辅币券定期兑现》,《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 《中央银行添设分行》,《银行周报》第12卷第47号,1928年12月4日。
    · 耿爱德:《国民政府之纸币政策》,《银行周报》第13卷第1号,1929年1月1日。
    · 《财部收回中央汉钞》,《银行周报》第13卷第4号,1929年1月22日。
    · 《中央银行经理公债收付》,《银行周报》第13卷第5号,1929年1月29日。
    · 《财部撤销江苏银行发钞权》,《银行周报》第13卷第6号,1929年2月5日。
    · 戴铭礼:《论江苏银行发行权之取消》,《银行周报》第13卷第6号,1929年2月5日。
    · 《辅币券无限制兑现》,《银行周报》第13卷第9号,1929年3月12日。
    · 老彭:《中央银行兑现风潮纪略》,《银行周报》第13卷第9号,1929年3月12日。
    · 《三全大会中之财政部工作报告(中)》,《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
    · 《1928年中国之财政与金融》,《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
    ·耿爱德:《一九二八年中国之财政与金融(下)》,《银行周报》第13卷第13号,1929年4月9日。
    ● E.Kann著,受百译:《论废除银汇与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13卷第20号,1929年5月28日。
    · 陈行:《中央银行之原则》,《银行周报》第13卷第21号,1929年6月4日。
    · 陈行:《中央银行之原则》,《钱业月报》第9卷第6、7号,1929年6、7月。
    · 《赣财厅通令不准拒收中央钞票》,《银行周报》第13卷第44号,1929年11月12日。
    ·刘大钧:《改良关税征收制度与征收金币之商榷》,《银行周报》第14卷第4号,1930年1月21日。
    · 《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暨理由书(三)》,《中央银行旬报》第2卷第12号,1930年4月中旬。
    · 贝趋:《中央银行之重要原则(一)》,《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5号,1931年2月中旬。
    · 《关金兑换券发行办法》,《银行周报》第15卷第16号,1931年5月5日。
    · 《本行发行局添设代兑机关》,《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21号,1931年7月下旬。
    · 《宋子文发表谈话》,《银行周报》第16卷第23号,1932年6月21日。
    · 《汇兑局正式成立》,《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2号,1932年9月。
    · 《本行消息》,《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5号,1932年12月。
    · 陈光甫:《怎样打开中国经济的出路》,《新中华创刊号》,1933年1月10日。
    · 张悦联:《海关金单位》,《银行周报》第17卷第1号,1933年1月17日。
    · 《调查:南昌之金融》,《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2·3号,1933年2、3月。
    · 《废两改元之经过》,《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2·3号,1933年2、3月。
    · 马寅初:《我对于中国新式金融业之观察(上)》,《银行周报》第17卷第16号,1933年5月2日。
    · 王延松:《国难声中应如何稳定金融》,《银行周报》第17卷第20号,1933年5月30日。
    · 潘恒敏:《廿一年度上海各银行及信托公司营业之统计》,《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6、7号,1933年6、7月。
    · 《中央银行决设贷购美棉麦事务处》,《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8号,1933年8 月。
    · 《中央银行总行添设经理美贷棉麦事务处》,《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
    ·潘世杰:《海关金单位述要》,《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
    · 《财政部令中央银行限期收清各旧币》,《中央银行月报》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
    · 《财政部令银钱业现交宝银》,《银行周报》第17卷第50号,1933年12月26日。
    ·程绍德:《民国二十二年之上海金融》,《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号,1934年1月。
    · 程绍德:《银价问题与吾国之外汇与物价》,《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2号,1934年2月。
    · 《兰州之金融》,《银行周报》第18卷第14号,1934年4月17日。
    · 《中央银行扩充业务计划》,《银行周报》第18卷第16号,1934年5月1日。
    · 《开封银行业现状》,《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5号,1934年5月。
    · 《储蓄法第九条银行公会呈复财部遵办》,《银行周报》第18卷第32号,1934年8月21日。
    · 《国际汇兑新标准中央银行正式挂牌》,《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 《财部取缔标金外汇之投机》,《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 《储蓄存款保管会正式成立》,《银行周报》第18卷第36号,1934年9月18日。
    ·潘世杰:《限制标金外汇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 张光地:《财部限制外汇取缔投机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号,1934年9月25日。
    · 《储蓄银行法问题告一段落》,《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9号,1934年9月。
    ·潘世杰:《上海之外商汇兑银行》,《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0号,1934年10月。
    ·潘世杰:《征收白银出口税后之外汇问题及其对策》,《银行周报》第18卷第41号,1934年10月23日。
    · 《储蓄银行准备金实行解交保管库》,《银行周报》第18卷第41号,1934年10月23日。
    · 程绍德:《外汇平市问题》,《银行周报》第18卷第42号,1934年10月30日。
    · 《芜湖金融调查》,《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1号,1934年11月。
    · 《政府实行增征白银出口税》,《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1号,1934年11月。
    · 《上海以外储蓄银行交存保证准备办法》,《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2号,1934年12月。
    ● R.G.Hawtrey著,沈麟玉译:《中央银行技术之研究》,《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
    · 《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放款调查市面》,《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
    · 《外汇平市委员会由香港购进现银》,《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2号,1935年2月。
    · 姜佐宣:《最近各国货币制度》,《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2号,1935年2月。
    · 马寅初:《公库制问题》,《银行周报》第19卷第6号,1935年2月19日。
    · 《财部限制银行滥发纸币》,《银行周报》第19卷第6号,1935年2月19日。
    · 《中央银行奉令成立杂色银料兑换处》,《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3号,1935年3月。
    · 《财部令各银行尽力放款》,《银行周报》第19卷第8号,1935年3月5日。
    · 《金融紧张中安渡四底》,《银行周报》第19卷第17号,1935年5月7日。
    · 《胡孟嘉兼任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银行周报》第19卷第21号,1935年6月4日。
    · 《叶琢堂兼任四明银行总理》,《银行周报》第19卷第21号,1935年6月4日。
    · 《财部限制钞票用纸进口》,《银行周报》第19卷第22号,1935年6月11日。
    · 《杜月笙任通商银行董事长》,《银行周报》第19卷第22号,1935年6月11日。
    · 李荫南译:《中国新式银行之现势(四)》,《银行周报》第19卷第33号,1935年8月2日。
    · 《中央银行筹设信托局》,《银行周报》第19卷第32号,1935年8月20日。
    · 《中央银行收兑各地杂银》,《银行周报》第19卷第37号,1935年9月24日。
    · 毕秉燮:《读工商复兴委员会对增加筹码意见书后》,《银行周报》第19卷第38号,1935年10月1日。
    · 《宋子文发表谈话》,《银行周报》第19卷第44号,1935年11月12日。
    · 《津汉粤三埠设立准备分会》,《银行周报》第19卷第45号,1935年11月19日。
    · 《新货币政策实行以后》,《银行周报》第19卷45号,1935年11月19日。
    · 《骆清华函市商会督促实施承兑汇票》,《银行周报》第19卷第46号,1935年11月26日。
    ·龙永贞:《我国币制改革后应注意之若干问题》,《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
    ·瞿荆洲:《我国新货币政策广义》,《中央银行月报》第4卷第11号,1935年11月。
    · 《英汇单位计算之新规定》,《银行周报》第19卷第47号,1935年12月3日。
    · 权时:《新币制的前途》,《银行周报》第19卷第48号,1935年12月10日。
    · 甘祠森:《世界货币问题的现在与将来》,《银行周报》第19卷第50号,1935年12 月24日。
    · 刘秉麟:《辅币问题》,《银行周报》第19卷50号,1935年12月24日。
    · 佟燥章:《我国银行制度之检讨》,《中国经济》第3卷第1期,1935年。
    · 瞿荆洲:《中国金融市场资力之窥测》,《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
    · 杨荫溥:《中国之银行业(上)》,《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
    · 徐肇钧:《中国票据与金融市场》,《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
    · 程绍德:《近数年来上海金融之恐慌及其建设》,《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
    · 沈琳译:《中央准备银行的要义》,《银行周报》第20卷第1号,1936年1月14日。
    · 《中央银行加入票据交换》,《银行周报》第20卷第2号,1936年1月21日。
    · 《中央银行加入票据交换所》,《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
    · 程绍德:《上海金融组织中之银钱业联合准备委员会》,《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2号,1936年2月。
    · 《美汇挂长之前因后果》,《银行周报》第20卷第6号,1936年2月18日。
    · 黄元彬:《新货币政策成功之关键》,《银行周报》第20卷第15号,1936年4月21日。
    · 《中国组织中央准备银行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17号,1936年5月5日。
    · 李荫南:《银本位制欤汇兑本位制欤》,《银行周报》第20卷第19号,1936年5月19日。
    · 叶攸康:《币制改革后之中央银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22号,1936年6月9日。
    · 沈祖杭:《准备集中问题之检讨》,《银行周报》第20卷第23号,1936年6月16日。
    · 权时:《读罗斯爵士临别赠言感言》,《银行周报》第20卷第25号,1936年6月30日。
    · 潘恒敏:《一年来金融杂记》,《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0号,1936年10月。
    · 孔祥熙:《民国廿三会计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下),《银行周报》第20卷第45号,1936年11月17日。
    · 《中央筹设西康分行》,《银行周报》第20卷第46号,1936年11月24日。
    · 《中央银行粤分行开幕》,《银行周报》第20卷第48号,1936年12月8日。
    · 《民国二十三年会计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2号,1936年12月。
    · 《法币施行后一年来之上海金融市场》,《中行月刊》第13卷第6期,1936年12 月。
    · 《一年来上海金融市况》,《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1号,1937年1月。
    · 《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廿五年份业务报告》,《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3号,1937年3月。
    · 《中央储备银行法草案内容》,《银行周报》第21卷第13号,1937年4月6日。
    ·曹康伯:《重贴现与公开市场政策之运用》,《银行周报》第21卷第19号,1937年5月18日。
    · 李立侠:《民元以来我国之国家银行》,《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
    · 宋汉章:《我国银行制度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1号,1947年1月6日。
    · 陈行:《我国中央银行之演进》,《银行周报》第31卷第6、7号,1947年2月17日。
    · 宇乾:《中央银行副总裁陈健庵先生》,《银行通讯》新第14、15期,1947年2月。
    · 李立侠:《二十年来中央银行之稽核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夏晋熊:《二十年来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 俞鸿钧:《二十年来之中央银行与中国金融》,《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刘攻芸:《二十年来中央银行之外汇管理业务》,《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林崇墉:《二十年来中央银行贴放业务之演进》,《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0号,1948年10月。
    ·大清银行清理处编印:《大清银行始末记》,1915年。
    · 谢霖、李澂编纂:《银行制度论》,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
    ·黄遵楷编:《调查币制意见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 [美]敦巴著,王建祖、吴宗焘译:《银行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 [日]堀江归一著, 陈震异译:《银行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 周葆燮:《中华银行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3版。
    · 徐沧水编:《民国钞券史》,上海:银行周报社,1924年。
    · 潘忠甲:《致上海总商会解决关税十大问题意见书》,1925年。
    · 张家骧:《中华币制史》,北京:民国大学出版社,1925年。
    · 金国宝:《中国币制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冯薰:《经营银行概论》,无锡:锡成公司,1928年。
    ·谭平:《国库制度之研究》,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
    ·孙祖荫:《各国中央银行比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耿爱德著,蔡受百译:《中国货币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3卷影印版。
    ·梁钜文:《中央银行制度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
    ·克胥、爱尔金著,陈清华译:《中央银行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 徐寄庼编辑:《增改最近上海金融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民国丛书》第四编第33卷影印版。
    ·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印:《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1933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印:《民国二十一年度中国重要银行营业概况研究》,1933年。
    ·杨荫溥编:《经济新闻读法》,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
    ·戴铭礼:《中国货币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 陈天表:《中央银行之理论与实务》,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 上海通志馆编:《上海通志馆期刊》第一卷第四期,1934年3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3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
    ·刘振东:《中国货币改造问题与有限银本位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 [日]吉田虎雄著,周伯棣编译,《中国货币史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施伯珩:《上海金融市场论》,上海:上海商业珠算学社出版,1934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印:《民国二十二年度中国重要银行营业概况研究》,1934年。
    ·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印:《民国二十三年度中国重要银行营业概况研究》,1935年。
    ·崔晓岑:《中央银行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4卷影印版。
    · [美]甘末尔著,李百强译:《甘末尔货币论》,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5年。
    · 周伯棣:《货币与金融》(二),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德意日三国最近之银行业》,中央银行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章乃器、钱俊瑞、骆耕漠、狄超白合著:《中国货币制度往那里去》,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第4版。
    · 张辑颜:《中国金融论》,上海:黎明书局,1936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3卷影印版。
    ·吴小甫编:《中国货币问题丛论》,货币问题研究会出版发行,1936年。
    ·杨荫溥主编:《经济常识》(4),上海:经济书局,1936年。
    ·杨荫溥:《中国金融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王承志:《中国金融资本论》,上海:光明书局,1936年。
    · 胡善恒:《公债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章乃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
    · 黄元彬:《白银国有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 周伯棣编:《白银问题与中国货币政策》,上海:中华书局,1936。
    · 张素民:《白银问题与中国币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赵兰坪:《现代币制论》,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
    · 魏友棐 著作发行:《现阶段的中国金融》,上海,1936年。
    · 崔晓岑:《币制与银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林维英著,朱义析译:《中国之新货币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余捷琼:《中国的新货币政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 马寅初:《中国之新金融政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 马咸:《法币讲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朱斯煌:《银行经营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34卷影印版。
    ·沈雷春主编:《中国金融年鉴》,上海: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
    ·钱承绪:《中国之金融组织:战前与战后》,上海:中国经济研究会,1941年。
    ·杨志鹏、王梅魁:《我国近十年来货币政策之演进》,青岛:青岛书屋,1941年。
    ·孔祥熙:《抗战以来的财政》,重庆:胜利出版社,1942年。
    ·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1943年。
    ·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经济讲座》第一集,1943年。
    ·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编辑发行:《各国银行制度》,1943年。
    ·财政部财政研究委员会、金融研究委员会编:《十年来之财政金融研究工作》,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印,1943年。
    · 财政部钱币司编:《十年来之金融》,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印,1943年
    · 李骏耀:《中国纸币发行史》,重庆: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出版发行,1944年,中国货币史银行史丛书编委会编:《民国小丛书》(中国货币史银行史卷第二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影印版。
    ·杨承厚:《中国公库制度》,重庆: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出版发行,1944年。
    ·寿进文:《战时中国的银行业》,编者自刊,1944年。
    ·刘泽霖:《银行国有论》,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
    · [英]霍曲来著,谭寿清译:《中央银行经营论》,上海:世界书局,1947年。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上海:银行周报、银行学会,1948年。
    · 陈行:《中央银行概论》,上海:银行通讯出版社,1948年。
    · 杨培新:《新货币学》,华东新华书店总店出版,1948年。
    · 杨培新:《经济新闻读法》,上海:致用书店,1948年第三版。
    · 经济资料室编:《宋子文豪门内幕》,光华书店,1948年。
    ·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1949年。
    · 吴群敢:《在华外商银行的概况》,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1949年。
    · 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 [日]宫下忠雄著,吴子竹编译:《中国银行制度史》,台北:美华印刷厂,1957年。
    ·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献可编著:《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在华银行发行纸币概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谭玉佐:《中国重要银行发展史》,台北:中国新闻出版公司,1961年。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 Arthur N.Young, 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1937-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 Arthur N.Young,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徐堪:《徐可亭先生文存》,徐可亭先生文存编辑委员会印行,1970年。
    · 刘振东编:《孔庸之(祥熙)先生演讲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版。
    · 郭荣生:《中国省银行史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影印版。
    · 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
    ·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3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财政方面》,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7年。
    ·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4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8年。
    · 《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上海金融史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 古僧编著:《孔祥熙与中国财政》,台北:博学出版社,1979年。
    · 《周佩箴先生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 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抗战前十年之中国》,台北:龙田出版社,1980年影印初版。
    · 阿瑟·恩·杨格著,陈泽宪、陈霞飞译:《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 郭荣生编著:《民国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郑亦芳:《上海钱庄(一八四三-一九三七)—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蜕变》,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丛刊,1981年。
    ·姚崧龄编著:《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
    · 《武汉金融志》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近代货币史料》,1982年。
    ·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 中国通商银行编:《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一八九六-一九四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中国近代金融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张公权著,杨志信译:《中国通货膨胀史(一九三七—一九四九年)》,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卓遵宏:《中国近代币制改革史(一八八七—一九三七)》,台北:国史馆,1986年。
    ·萧清:《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简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 《武汉金融志》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银行史料》,1987年。
    ·寿充一,寿乐英编:《中央银行史话》,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美]小科布尔著,杨希孟、武莲珍译:《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盛慕杰主编:《中央银行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
    ·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编:《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编:《近代中国金融业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 陈旭麓、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 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
    ·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史(一九一二-一九四九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 洪葭管:《金融话旧》,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
    ·孔祥贤:《大清银行行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 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朱镇华:《中国金融旧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
    ·南京金融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编:《民国时期南京官办银行》(南京金融志资料专辑一),南京金融志编辑室发行,1992年。
    ·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
    · 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
    · 黄鉴辉:《中国银行业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
    ·梅远谋:《中国的货币危机——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的货币改革》,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
    · 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
    ·钟祥财:《法币政策实施前后中国的货币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 毛知砺:《张嘉璈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台北:国史馆,1996年。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11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章立凡选编:《章乃器文集》(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 董长芝、马东玉主编:《民国财政经济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 刘锡良等:《中央银行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
    · 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郑振铎编:《中华传世文选:晚清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 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吴景平:《宋子文政治生涯编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 吴景平:《宋子文思想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 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 马寅初:《马寅初全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 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施正康:《困惑与诱惑: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投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 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一九二八—一九四九)》,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孟天祯:《孔祥熙前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黄泽民:《中央银行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
    · 巴图:《民国金融帝国》,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年。
    · 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杜恂诚主编:《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孔祥毅主编:《中央银行通论》(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 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 叶世昌、李宝金、钟祥财:《中国货币理论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内债问题研究(1927-1937)——以内债政策及运行绩效为中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 Zhaojin Ji. A History of Modern Shanghai Banking: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hina's Finance Captilism, New York, M.E.Sharpe,2003.
    ·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 《上海金融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金融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潘连贵:《上海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 [日]久保亨著,王小嘉译:《走向自立之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许毅主编:《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 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兰日旭:《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以近代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分析为中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杜恂诚:《中国金融通史》第三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 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 袁远福:《中国金融简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顾金宏:《中外中央银行制度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年。
    · 蔡志新:《孔祥熙经济思想研究》,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7年。
    · 巫云仙:《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 杜恂诚、严国海、孙林:《中国近代国有经济思想、制度与演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刘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 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
    ·孙建华:《近代中国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1840-194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万立明:《上海票据交换所研究(1933-195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伯棣:《近代中国的纸币》(鸦片战争前后到一九一九年),人民日报,1964年11月14日。
    ·李廷江:《孙中山委托日本人建立中央银行一事的考察》,《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
    ·卓遵宏:《国民政府与币制改革(一九二七—一九三七)》,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四册社会经济,台北,1986年。
    ·邵仲池:《孙中山创办中央银行的前前后后》,《广东文史资料》(第5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重威:《旧中国中央银行兴衰的三个阶段》,《上海金融》1988年第7期。
    · 《孔祥熙与我——李毓万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1》,1989年10月27日,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编辑部。
    · 於以震:《旧中国的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上海金融》1989年第9期。
    · 刘冰:《旧中国中央银行的兴衰》,《民国档案》1990年第4期。
    ·卓遵宏:《中央银行之筹建及初期发展(一九二七—一九三五)》,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四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 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席长庚:《旧中国的中央银行概况》,《金融科学》1992年第3期。
    ·卓遵宏:《金融恐慌与中央银行的发展》,中华民国史专题第一届讨论会秘书处编辑:《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一),台北:国史馆,1992年。
    ·吴景平:《宋子文与中央银行》,《上海金融》1993年第9期。
    ·卓遵宏:《孔祥熙的财政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行:《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1993年。
    · 卓遵宏:《法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的发展(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至二十六年六月)》,国父建党革命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编:《国父建党革命一百周年学术讨论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
    · 卓遵宏:《中国货币金融改造与抗日准备(1932-1937)》,胡春惠主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出版,1995年。
    ·席长庚:《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大清银行》,《经济师》1998年第2期。
    ·刘慧宇:《中国近代中央银行体制演变刍议》,《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
    ·宋士云:《试论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银行》,《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刘慧宇:《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组建及其角色定位》,《民国档案》1999年第3期。
    ·刘慧宇:《宋子文与中央银行的筹设》,《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4期。
    ·刘慧宇:《孔祥熙与中央银行的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5期。
    · 刘慧宇:《20世纪初中国中央银行的筹设及其背景评析》,《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
    · 李立侠、朱镇华:《中央银行的建立及其在上海的活动》,《旧中国的工商金融》,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0年。
    · 李桂花:《论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形成时间、制度类型与功能演进》,《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 吴景平:《孙中山建立近代银行的思想主张与实践》,《民国档案》2001年第2期。
    ·刘慧宇:《中央银行与国民政府货币现代化改革》,《民国档案》2002年第2期。
    ·刘慧宇:《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论》,《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 杜恂诚:《天生的畸形儿——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银行家》2003年第5期。
    · 魏浩然、王培文:《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设立的负面效应》,《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2期。
    ·程霖:《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思想演进》,《财经研究》第31卷第3期,2005年3月。
    ·卓遵宏:《中央银行与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1927-1937)》,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编:《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 陈争平:《民国中央银行的创建者宋子文》,《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6日。
    ·万立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库制度的演进》,《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李永伟:《晚清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发展论——以政府主导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为视 角》,《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 戴建兵:《隐性中央银行:甲午战争前后的外商银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吴景平、龚辉:《1930年代初中国海关金单位制度的建立述论》,《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 潘连贵:《近代中国的领券制度》,《中国钱币》2007年第1期。
    · 潘健:《论立法变革对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
    · 贺水金:《南京政府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绩效评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李永伟:《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之国库经理制度发展论——以政府主导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为视角》,《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第10卷第6期,2008年12月。
    ·兰日旭:《近代中国中央银行职能缺失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分析》,吴春梅主编:《安大史学》第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 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 魏浩然:《中国中央银行的现代化(1928-1945)——以银行立法为视角》,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 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 张秀丽:《南京国民政府发行准备政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申报》、《银行周报》、《钱业月报》、《东方杂志》、《银行月刊》、《中行月刊》、《交行月刊》、《中央银行月报》、《中央银行旬报》、《中国经济》、《新中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