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
     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Yingzaofashi (营造法式) was an architectural book of regulations, majoring in assessing the project and counting the materials, which was issued for enforcement to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second year of Chong Ning (1103)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beginning of 1919, Zhu Qiqian found the copies of Yingzaofashi and reprinted it, and then the relevant research not only opens the door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 from the multi-direction and multi-level.
     Through careful analyzing the modern research results of Yingzaofashi,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tudy the relevant subjects and the academic schools. And, from many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version research, the measured surve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rms,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diversified research, we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se and sum up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academic logics of Yingzaofashi. Also, as possible a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mmary of research purposes, methods, achievements and impacts, we will demonstrate the typical academic think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different periods, look at the cause and effect, explore the gains and losses, and clarif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exploring the new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logics, promoting the continual improving and deepening and making a breakthrough, and then contributing into improving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revitalizing Chinese Culture.
引文
1 [宋]晁载之:《续谈助》,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 [清]钱曾撰:《丛书集成初编:述古堂藏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
    3 [清]钱谦益撰,潘景郑辑校:《绛云楼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4 [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全四册(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重校正地理新书》卷1,载《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054册(子部·术数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汉语大词典》2.0版光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授权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编辑制作出版,2002年
    7《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
    8《单士元集》第1卷,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67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10《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11《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永乐大典卷之一万八千二百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3《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http://202.112.118.40:918/web/index.htm)
    14《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15《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1~7卷,1930年7月~1945年10月
    16 A·爱因斯坦[美]著,周肇威译:《物理学的进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
    17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瑞典]著,许永全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
    18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年
    19白静等:《建筑图形媒介的发展与比较》,《新建筑》2002年第2期
    20白寿彝:《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载《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23北京图书馆编:《中国版刻图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
    24伯德莱[法]著,耿昇译《清宫洋画家》,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25曹兵武:《反思中国考古新进展》,《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7日
    26曹汛:《叶茂台辽墓中的棺床小帐》,《文物》1975年第12期
    27曹汛:《中国建筑史基础史学与史源学真谛》,《建筑师》1996年总第69期
    28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建筑师》1996年第69期
    30陈春生、张文辉、徐荣编著:《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31陈明达:《再论“保存什么,如何保存”》,《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4期
    32陈明达:《中国建筑概说》,《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
    33陈明达:《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第10期
    34陈明达:《对〈中国建筑简史〉的几点浅见》,《建筑学报》1963年第6期
    35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文物》1981年第5期
    36陈明达:《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建筑学报》1986年第6期
    37陈明达:《未竟之功——零散的回忆》,载《文物出版社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38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39陈明达:《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40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贾珺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41陈生:《关于“保存什么,如何保存”争论》,《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42陈戍国:《关于〈白沙宋墓〉注释的三点意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4卷第4期
    43陈同滨等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上、下),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
    44陈同滨、钟晓青等:《中国古代建筑画》(光盘),1999年
    45陈薇:《中国建筑史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年第4期
    46陈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建筑师》1993年总第52期
    47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建筑师》1996年总第69期
    48陈薇:《木结构作为先进技术和社会意识的选择》,《建筑师》2003年第6期
    49陈薇:《数字化时代的方法成长——21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漫谈》,《建筑师》2005年第5期
    50陈薇:《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营造法式〉解读书评》,《建筑师》2006年总第122期
    51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52陈晓丽:《明清彩画中“旋子”图案的起源及演变刍议》,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53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 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访问时间:2007年6月9日
    54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55陈学勇:《关于才女的种种说法——林徽因传记述评》,《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2期
    56陈宜思、尚刚:《丰厚的工艺美术遗产——纪念朱桂老辞世40周年》,中央文史研究馆等编:《冉冉流芳惊绝代——朱启钤学术研讨会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5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8陈垣:《校勘学释例》(1931年初版,又名《元典章校补释例》),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
    59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60陈志华:《读〈明、清建筑二论〉》,《读书》1991年第1期
    6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62崔富章:《天一阁与〈四库全书〉——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63崔勇:《论20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建筑学报》2001年第6期
    64崔勇:《朱启钤组建中国营造学社的动因及历史贡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65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戴念慈:《中国营造学社的五大功绩》,《古建园林技术》1990年第2期
    67戴念慈:《大木结构》,《南方建筑》1994年第1期
    68单士元:《中国建筑史扩大研究课题意见的商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1979年度年会上的发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第
    1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69丁垚、张宇:《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图标——20年后看〈意匠〉》,《世界建筑》2006年第6期
    70董槐林:“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71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72杜泽逊:《四库采进本之存贮及命运考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年第2期
    73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74方建新编:《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75费海玲:《记录与传承:〈营造法式〉新刊印本专家座谈会并〈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中国藏族建筑〉新书首发式会议侧记》,《建筑创作》2007年第4期
    76费慰梅[美]著,曲莹璞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77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78冯尔康:《杂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载《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彭炳进学术讲座第3辑,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出版社,1999年
    79冯继仁:“巩县北宋皇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1989年
    80冯继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考古学断代》,《文物》1995年第1期
    81冯继仁:“宋代官书《营造法式》和中国建筑文献: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建筑的概念化”,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布朗大学,2006年(Feng Jiren. The Song-Dynasty Imperial Yingzao fashi (Building Standards, 1103) a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Literature: Historical Tradi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Architectural Conceptualization, Thesis of doctor’s degree, Brown Universty.)
    82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83傅海波[德]、崔瑞德[英]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4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4月
    85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86傅熹年:《古建腾辉:傅熹年建筑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87傅熹年:《中国古代的建筑画》,《文物》1998年第3期
    88傅熹年:《中国古代院落布置手法初探》,《文物》1999年第3期
    89傅熹年:《试论唐至明代官式建筑发展的脉络及其与地方传统的关系》,《文物》1999年第10期
    90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91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文物》2001年第1期
    92傅熹年:《陈明达先生的学术贡献》,载袁镜身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1952~2002岁月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93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樊康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1952~2002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94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95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96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97顾孟潮:《21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建筑史学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建筑学报》2000年第3期
    98官巍:“中国古代建筑工官制度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99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1983年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0郭黛姮、徐伯安:《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载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历史教研组编《建筑史论文集》第3辑,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出版,1979年
    101郭黛姮:《丹麦艾尔瑟·格兰女士赠给清华大学宋〈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图样〈永乐大典〉本复印件》,载《建筑史专辑》编辑委员会编:《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2)》第5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102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3郭黛姮:《〈圆明园内工则例〉评述》,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9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104郭黛姮:《伟大创造时代的宋代建筑》,载张家泰、左满砎鞅唷吨泄煅а芯俊返?1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5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第二版,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6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107郭丽萍:《绝域与绝学——清代中叶西北史地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10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109郭志猛:《百卷本中国全史第12卷·中国宋辽金夏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0国家文物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1海野一隆[日]著,王妙发译:《地图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年
    112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13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114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15贺业钜等著:《建筑历史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116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年
    117侯幼彬、李婉贞著:《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18黄逖:《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典籍的专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即将出版》,《人民日报》1982年3月5日
    119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120姜来:《解读中国建筑的理念和精神——〈营造法式解读〉编后》,《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6期
    121蒋淑薇:《从〈庆元条法事类〉看宋代的文书制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122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3井庆生:《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4克利福德·格尔茨[美]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125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美]著,王群译:《尤恩·伍重:跨文化形式与建构的意喻(上)》,《建筑师》2004年第12期
    126孔志伟,“冉冉流芳惊绝代——朱启钤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127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8赖德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的结合——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初识,兼议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方法“科学性”之所在》,《纪念刘敦桢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建筑史学史研讨会》,东南大学:2007年10月
    129李大钊:《史学要论》,载《国学大师讲国学》,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
    130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1李华瑞:《建国以来的宋史研究》,《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
    132李开元:《史学理论的层次模式和史学多元化》,《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理论与方法》上,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33李侃等编著:《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34李乾朗:《台湾传统建筑匠艺》,台北:燕楼古建筑出版社,1995年
    135李乾朗:《林徽因与中国古代研究》,载《林徽因建筑文集》,台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0年
    136李以康:《虚拟现实建模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Andrew I-kang Li and Jin-Yeu Tsou. Virtual Model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 Construction )http://www.arch.cuhk.edu.hk/server1/staff1/andrew/yzfs/yzfs_new/chandiga.htm,访问时间:2009年6月11日
    137李以康:《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Andrew I-kang Li and Jin-Yeu Tsou. A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To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 Construction)http://www.arch.cuhk.edu.hk/server1/staff1/andrew/yzfs/yzfs_new/baden_ba.htm,访问时间:2009年6月11日
    138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中国美术博士毕业论文精粹丛书》,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139李玉安、陈传艺编:《中国藏书家辞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40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
    141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1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4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5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6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工具及其相关工艺研究:石、木加工工具及相关技术”,博士后出站报告,同济大学,2000年
    147李浈:《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148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9李浈:《官尺·营造尺·鲁班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初探》,载贾珺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150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年
    151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4年
    152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3梁思成:《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大公报》1934年3月3日
    154梁思成:《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文汇报》1949年7月10日~12日
    155梁思成:《古建序论》,《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3期
    156梁思成:《拙匠随笔(四):从“燕用”——不祥的谶纬说起》,《人民日报》1962年7月8日
    157梁思成:《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附记》,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辑,1979年
    158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
    159梁思成主编、刘致平编撰:《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上、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60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1~7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61梁思成英文原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 bilingual edition),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6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修订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63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4林从华:《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65林源:《古建筑测绘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66林洙:《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台湾:都市改革派出版社,1991年
    167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168林洙:《建筑师梁思成》,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69林洙:《梁思成与全国重要文物简目》,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170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1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172刘敦桢:《刘敦桢文集》第1~4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986年
    173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174刘敦桢:《刘敦桢全集》第1~10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75刘国胜:“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年
    176刘江峰、王其亨、陈健:《中国营造学社初期建筑历史文献研究钩沉》,《建筑创作》2006年第12期
    177刘江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178刘克明:《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9刘浦江:《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80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1期
    181刘叙杰:《创业者的脚印(上)——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3期
    182刘叙杰:《回眸中的流光掠影:追忆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
    183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年
    184刘致平口述,刘进记录整理:《忆“中国营造学社”》,《华中建筑》1993年第4期
    185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6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87陆锡兴:《从金石学、考古学到古代器物学》,《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188陆锡兴:《宋代壁画墓与〈白沙宋墓〉——纪念〈白沙宋墓〉出版五十年》,《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189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90吕志兴:《宋代法律体系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28卷第2期
    191罗炳良:《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光明日报》2002年12月17日
    192罗检秋:《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3罗哲文:《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3期
    194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5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196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7莫宗江:《〈应县木塔〉读后札记》,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8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199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200彭怒:《关于建筑历史、历史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
    201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2亓敏:“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0年
    203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年代的鉴定》,《文物》1965年第4期
    204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年代的鉴定(续完)》,《文物》1965年第5期
    205祁英涛:《祁英涛古建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年
    20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梁思成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7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08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209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省十年来的文物考古新收获》,《文物》1972年第4期
    210申畅等编:《中国目录学家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211沈起炜、徐光烈编:《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212施坚雅[美]著,新之译:《中国历史的结构》,《史林》1986年第3期
    213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214史箴:《井的意义: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原型的文化渊涵探析》,《建筑师》1997年总第79期
    215宿白:《南宋的雕版印刷》,《文物》1962年第1期
    216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217宿白:《白沙宋墓》第二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18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219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今建筑鉴赏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20汤因比[英]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1唐德刚译著:《胡适口述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222天津大学图书馆《四库全书》数据库(《文渊阁〈四库全书〉内联网版》)
    223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建筑师》1996年总第69期
    224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年第2期
    225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6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
    227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8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国学论丛》第1卷3号,1928年4月
    229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0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231王洁:《建筑与景观解读〈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性》,《华中建筑》2005年第2期
    232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2007年第7次印刷
    233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白马设计学丛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234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5王鲁民:《“着魅”与“袪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叙述》,《建筑师》2005年总第116期
    236王敏颖:《从叶慈到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方法——19、20世纪之交到1930》,载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之五,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7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238王其亨:“清代陵寝地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84年
    239王其亨:《清代陵寝地宫金井考》,《文物》1986年第7期
    240王其亨:《清代陵寝风水:陵寝建筑设计原理及艺术成就钩沉》,《天津大学学报增刊·建筑学——风水理论研究专辑》1989年增刊
    241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
    242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43王其亨:《风水“形势”说与紫禁城建筑群的外部空间设计》,载《禁城营缮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
    244王其亨:《清代陵寝建筑工程样式雷图档的整理和研究》,载清代宫史研究会编《清代皇宫陵寝》,1995年
    245王其亨:《紫禁城风水形势简析》,载于倬云主编《紫禁城建筑研究与保护故宫博物院建院70周年回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246王其亨:《深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建筑学报》1995年第8期
    247王其亨、何捷:《西汉上林苑的苑中苑》,《建筑师》1996年总第72期
    248王其亨:《中国古代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平格模数网理论》(Theory of Modular Gri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terior Space Design),“东亚建筑史国际会议”(2002 Seou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History),韩国:2002年10月;另见Sungkyu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第3卷第2期,韩国成均馆大学,2003年9月
    249王其亨主编,吴葱、白成军编著:《古建筑测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50王其亨:《平格:古代中国的数字高程模型》,“欧盟亚洲合作项目‘景观意识与建筑学教育’国际会议”结题报告,2008年10月
    251王其明、茹竞华:《怀念我们的老师林徽因先生》,《建筑师》总第20期
    252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87年
    253王世仁:《大师与经典——写在〈刘敦桢全集〉出版之前》,《纪念刘敦桢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建筑史学史研讨会》,东南大学:2007年10月
    254王世襄:《谈清代的匠作则例》,《文物》1963年第7期
    255王文奇:《〈营造法式〉中的“转轮经藏”》,《工程建设标准化》1998年第2期;
    256王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器”(读〈华夏意匠〉)》,《读书》1987年第6期
    257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58魏明:《对“保存什么,如何保存”的意见》,《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期
    259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260魏隐儒编:《中国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
    261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262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考古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263巫鸿[美]著,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264吴葱:《在投影之外——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图学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5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
    266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年第4期
    267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华中建筑》2005年第3期
    268吴于廑:《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载《吴于廑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9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70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271肖旻:《杭州闸口白塔的尺度规律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72肖旻:《韩国古建筑实例的基本尺度取值规律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73肖旻:《岭南民间工匠传统建筑设计法则研究初步》,《城市建筑》2005年第2期
    274肖旻:《略议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建筑创作》2008年第5期
    275肖旻:《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华中建筑》2008年第8期
    276肖旻:《梓人之道的求索:试析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建筑营造法研究》,《建筑创作》2008年第9期
    277徐伯安、郭黛姮:《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建筑工人》1981年第4期
    278徐伯安:《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序》,载程建军著《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79徐枫、朱绍秦:《宋代对出版传播的管理和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280徐苹芳:《重读〈白沙宋墓〉》;《文物》2002年第8期
    281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282徐苏斌:《“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载《建筑历史与理论(第6、7合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83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84严辉:《“中国建筑史学”与“建筑考古”的初步对比研究》,《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
    285扬之水:《细节的意义》,《读书》2002年第9期
    286杨秉德:《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新建筑》2005年第1期
    287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的现实意义及其研究的新阶段》,载杨鸿勋、刘托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第5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288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9杨舰、戴吾三编著:《历史上的科学名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90杨松、邓力群辑,荣孟源重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北京:三联书店,1954年
    291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2杨新平:《宋代(辽、金)建筑研究论文目录(1979~2002)》,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293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94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295杨永生、刘叙杰、林洙著:《建筑五宗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296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史解码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97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98伊东忠太[日]著,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据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复印),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261页
    299阴帅可:“青海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300殷力欣:《陈明达“崖墓建筑-彭山发掘报告之一”之校订说明》,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8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301殷力欣:《“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6年第6期
    302殷力欣:《陈明达先生的临终与身后》,《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
    303殷力欣:《旅行与见闻散记(之一)——赴重庆,途经十省市,兼忆陈明达》(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304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5余健、陈小宁:《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势》,《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
    306余明、丁辰、过静珺:《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测绘科学》2004年第5期
    307喻维国等编:《建筑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08袁运开、周瀚光主编:《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309臧尔忠:《古建文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310曾昭奋:《莫宗江教授谈〈华夏意匠〉》,《新建筑》1983年第1期
    311张家泰、左满常主编:《中国营造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2张杰在:《中国古代建筑组合空间透视构图探析》,《建筑学报》1998年第4期
    313张锦秋:《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2月
    314张锦秋:《莫公教我学园林》,《建筑创作》2006年第12期
    315张丽娟、程有庆:《宋本·插图珍藏本》(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316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7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18张十庆:《从“五山十刹图”看南宋寺院家具的形制与特点(上)》,《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年第1期
    319张十庆:《从“五山十刹图”看南宋寺院家具的形制与特点(下)》,《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年第2期
    320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建筑师》1995年总第64期
    321张十庆:《建筑历史研究的深化与提高》,《建筑师》1996年总第69期
    322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3张十庆:《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4张驭寰:《古建筑勘查与探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325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时代建筑》1998年第4期
    326赵辰:《从“建筑之树”到“文化之河”》,《建筑师》2000年总第93期
    327赵辰:《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载贾珺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2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8赵彦昌、于红滨:《从〈庆元条法事类·文书门〉看南宋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浙江档案》2008年第5期
    329哲敏:《“中国建筑概说”一文的缺点和错误》,《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8期
    33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卷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33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32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编:《古迹遗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培训班成果实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3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王其亨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清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33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明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33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3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37中国文化大学中正图书馆交换组:《华冈硕士论文提要》第2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1年
    3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6月
    339周宝珠等主编:《简明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40周学鹰:《才识明达智虑通晓:读陈明达先生著作有感(之一)》,《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
    341朱光亚:《方法论与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研究》,《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
    342朱光亚、龚恺:《古建筑鉴定与分析补遗》(未刊稿)
    343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概况》,吴廷燮主编《北京市志稿(六)?文教志(下)》(1940年初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344朱启钤:《朱启钤自撰年谱》,载《蠖公纪事——朱启铃先生生平记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345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46诸葛忆兵:《宋代文史考论》,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
    347竹岛卓一:《营造法式の研究》第1~3册,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1970~1972年
    348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49邹其昌:《经典设释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理论体系建构——兼论潘谷西先生的〈营造法式解读〉的学理价值》,《美与时代》2006年第6期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载《自然辩证法》,1971年版,第27~28页。
    ②吴于廑:《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载《吴于廑文选》,2007年,第24页。
    ③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卷,2006年版,第18页。
    ④罗炳良:《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光明日报》2002年12月17日。
    ①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②刘江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③陈芬芳:“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④朱启钤:《中国营造学会开会演词》,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以下简称《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⑤参见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0页。
    ⑥参见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
    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修订本)》,2005年版,第16页。
    ②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
    ③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0~11页。
    ④刘敦桢:《宋〈营造法式〉版本介绍》(作于1965年11月10日),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2007年,第229页。
    ⑤陈明达:《大木作研究·绪论》,1981年,第2~5页。
    ⑥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该文由王其亨根据1982年(11月19日、12月16日、17日)听陈明达讲授《法式》专题课程时的记录整理而成。
    ①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第148~151页。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单士元《中国建筑史扩大研究课题意见的商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1979年度年会上的发言》;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的现实意义及其研究的新阶段》、《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顾孟潮《21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建筑史学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朱光亚《方法论与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研究》;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深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张十庆《建筑历史研究的深化与提高》;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彭怒《关于建筑历史、历史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等等。
    ③参见肖旻:“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指导,2003年;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张十庆指导,2005年;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傅熹年、王贵祥指导,2007年。
    ④参见邹其昌:“《营造法式》艺术设计思想研究论纲”,博士后出站报告,清华大学,2005年;项隆元:《〈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2009年。
    ⑤郭黛姮:《〈营造法式〉研究回顾与展望》,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0辑,2004年3月。该文首次发表于2003年8月浙江宁波举行的“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③1970~1972年,竹岛卓一将数十年对《法式》的研究成果整理为《〈营造法式〉の研究》一书出版。此外,还曾发表若干《法式》研究论文,如:《〈营造法式〉通解》,《建筑史》1940年第5期;《宋代に于ける方位の决定と水盛法》,《建筑史》1940年第2期;《宋代の頭と秤肘につぃて》,《古建筑》1953年第8期;《中国之建筑技法》,《古建筑》1953年第9期;《〈营造法式〉と工程做法(世界建筑全集)》,东京:平凡社,1961年;《〈营造法式〉の价值》,《建筑杂志》1969年第1期。(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1999年)
    ④丹麦学者顾迩素(Else Glahn)在1981年第5期的《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发表《十二世纪的中国建筑规范》(Chinese Buiding Standards in the 12th Century),将宋《法式》推向国际正统的科学研究领域,影响甚大。(参见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时代建筑》1998年第4期)。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71年版,第219页。
    ②《孟子·万章下》
    ③白寿彝:《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载《中国史学史论集》,1999年,第304页。
    ④朱光亚:《方法论与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研究》,《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
    为清仁和朱学勤结一庐旧藏钞本,虽然封面题影宋钞本,实际是据“张蓉镜本”传抄而来(参见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2003年,第250页)。
    ①朱启钤:《石印〈营造法式〉前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
    ②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③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载“陶本”《法式》附录,1925年。
    ④李之郇:字伯雨,号莲隐,清安徽宣城人,藏书多善本,藏书处名“瞿硎石室”,后归丁丙八千卷楼继藏甚多。
    ⑤参见王英姿:《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第81~83页。
    ⑥齐耀琳(1863年~?):字震岩,吉林伊通人。1916年任江苏省省长。
    ⑦参见朱启钤:《石印〈营造法式〉前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柳和成:《〈营造法式〉版本及其流布述略》,《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6期,第75页。
    ⑧朱启钤:《石印〈营造法式〉前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
     ①齐耀琳:《石印〈营造法式〉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
    ①梁思成:《营造算例·初版序》(作于1932年),载《梁思成全集》第6卷,2001年,第123页。
    ②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③如后来在“陶本”汇校过程中发现“丁本”卷3第11页缺“水槽子”正文二行,“马台”标题一行,卷6缺第2页全页共22行,卷28第5页缺8行以及1933年刘敦桢、梁思成、单士元及谢国桢以“故宫本”与其他众本汇校时发现“丁本”缺卷4“大木作制度”中“五曰慢栱”一条,等等?ú渭奠淠辏骸缎掠?陶湘仿宋刻本〈营造法式〉介绍》,载“新印陶湘仿宋刻本”《法式》,2007年)
    ④《法人德密纳维尔评李明仲〈营造法式〉》,载《汇刊》第2卷第2册,1931年9月。该文刊出后,曾得到英国建筑史学家叶慈的高度评价:德国德米维尼君M.P.Demieville所写之评论,即系以此石印本为背景。该项评论,可谓西方著作家对于中国建筑学惟一有文学上价值之贡献,因其所作之《营造法式》概论实能与文学史书并驾齐驱也。(《英·叶慈博士〈营造法式〉之评论》,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法国之德米维尼君M.P.Demieville曾著《法式》评论一书,该书可谓为欧美著作家,对于中国建筑学,最有价值之贡献。然直到今日,此种关于建筑之著述,较之关于他种中国学术者,量质均远不能及。(《英·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内有涉及〈营造法式〉之批评》,载《汇刊》第1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①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②傅增湘(1872~1949年):字润沅,后改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四川江安人。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909年任直隶提学使,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长。
    ③罗振玉(1866~1940年):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近代考古学家、藏书家。收集古书甚富,1922年购原历史博物馆卖出旧书9000袋15万斤大内文书,建“库书楼”,并收藏有《永乐大典》残本数册。
    ④祝书元(1882年~?):字读楼,河北大兴人(今属北京)。擅诗文。
    ⑤郭葆昌(1867~1940年):字世五,别号觯斋,河北定兴人。著名书画收藏家、制瓷家、鉴赏家。
    ⑥吴昌绶,生卒不详。字伯宛,号印丞,晚号松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撰有目录学著作《宋金元词集现存卷目》1卷、《宋元人词目》1卷,另与傅增湘在缪荃孙原稿基础上,增补编辑了《嘉业堂藏书志》。
    ⑦章钰(1864~1934年):字式之,号茗簃,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近代藏书家、校勘学家。辛亥革命后久寓天津,以收藏、校书、著述为业,世称校勘精审。家有藏书处“四当斋”,储书万册。著有《四当斋集》、《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正》、《胡刻通鉴正文校字记》等书。
    ⑧陶珙(1868~1932年):字矞如,又字希泉,陶湘兄,江苏武进人。好藏书,积书数万卷,精校刻,每得善本,必钩稽参校,旁证博考,并较早使用西法,影印《辍耕录》等书。
    ⑨阚铎(1875~1934年):字霍初,号无水,安徽合肥人。1930年加入学社,学社成立之时任常务,为编纂兼日文译述。后曾任文献部主任。1930年4月受朱启钤委托,将“陶本”与“四库本”、“丁本”重新校对,写就《仿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为编纂营造词汇赴日访问日本术语委员会,九·一八事变后退出学社。
    “四库本”所据底本之一的“天一阁本”后不知去向,是否由官方发还,已难确定(参见杜泽逊:《四库采进本之存贮及命运考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年第2期,第30~32页;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60页)。此外,关于“陶本”汇较底本之一的“四库本”,陶湘在《识语》中自述有“文渊、文溯、文津”三种(载“陶本”《法式》,1925年);而1933年谢国桢在《〈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中记“(朱启钤)爰属武进陶兰泉先生湘取文溯本,……互相勘校”(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因而“陶本”校对时是否有“文渊、文津”二本,存疑待考。《四库全书》未提及“故宫本”,因而“四库本”编写之时“故宫本”是否已收入故宫殿本书库一事待考。
    11蒋汝藻(1877~1954年):字孟苹,号乐庵,吴兴(今湖州)南浔人,大藏书家,有“传书楼”、“密韵楼”等藏书楼。陶湘曾指蒋氏藏《法式》钞本“字雅图工,首尾完整,可补丁氏脱误数十条,惟仍非张氏原书”(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谢国桢曾据陈征芝《经堂书目》卷3跋推断此本来源:“此从影宋本传钞。陈氏之书大半归周季贶,季贶挂误远戌,所藏遂归吴中蒋凤藻香生”。(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12朱启钤在《重刊〈营造法式〉后序》中曾记:“庚辛(1921年)之际远涉欧美……还国以来,搜集公私传本,重校付梓”(载“陶本”《法式》,1925年);在自传年谱中记:“民国十二年(1923年)癸亥前年与陶兰泉校印李明仲《营造法式》,今始告成”(载《蠖公纪事——朱启铃先生生平记实》,1991年,第6页),
    ①阚铎:《仿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①《宋史·艺文六》卷207记:“李诫《新集木书》一卷。”
    ②锡寇克Arnold Silcock:《介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载《汇刊》第2卷第1册,1931年4月。
    ③参见刘敦桢:《故宫钞本〈营造法式〉校勘记》,作于1933年4月,载《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1979年10月;傅熹年:《介绍故宫博物院钞本〈营造法式〉》,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92页。
    ①惟挽近故宫殿本书库,发现钞本《法式》,有钱遵王之印,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二字;卷后且有平江府一条,与丁本相同,行款格式,皆与内阁所发现号称崇宁本之格式皆同。(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傅熹年将“故宫本”与“绍定本”比较之后,发现各卷的叶数、总行数均相同,卷中每叶各条的起止处在版面上的位置也都相同,只有个别条的次行第一字偶有上移或下错之处,但并未改变该条在版面上的位置,可能是抄写不严谨所致。故就整体而言,“故宫本”与宋本版面相同,也证明它所自出的述古堂旧藏本源出这个宋本。(参见傅熹年:《介绍故宫博物院钞本〈营造法式〉》,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93页)
    ②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③单士元(1907~1998年):北京人。192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历史及金石之学。1930年底入学社,纂有《明代建筑大事年表》、《明代营造史料》、《清代建筑大事年表》及《明代宫苑考》等。建国后,任职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负责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史》初稿之明代至鸦片战争时期。其后曾长期担任故宫博物院主管业务副院长等职,主持故宫大型古建筑维修和保护项目。
    ④《汇刊》第4卷第1期《本社纪事》记此次校勘参与人员为“刘敦桢、谢国桢、单士元、林炽田四人”,谢国桢在《〈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中记为“刘敦桢、梁思成、单士元诸先生及桢等”,刘敦桢在《故宫钞本〈营造法式〉校勘记》中记为“与谢刚主(即谢国桢)、单士元二君”,故可推断1933年的这次校勘至少有刘敦桢、梁思成、谢国桢、单士元、林炽田五人参加。
    ⑤据傅熹年考证,明《永乐大典》所收《法式》源于宋“绍定本”(参见傅熹年:《介绍故宫博物院钞本〈营造法式〉》,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95页)。据《四库全书》可知乾隆时内府尚藏有“永乐大典本”《法式》。现残存卷34彩画图样1卷(《永乐大典》第18244卷),缺一页四图。在现存《法式》各版本中,该本图样品质以线条流畅、结构清晰称最。原件藏英国大英图书馆,丹麦女汉学家艾尔瑟·格兰曾将藏于该馆的“永乐大典本”《法式》残卷复印件赠与清华大学建工系(参见郭黛姮:《丹麦艾尔瑟·格兰女士赠给清华大学宋〈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图样〈永乐大典〉本复印件》,载《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2)》第5辑,1980年7月)。1960年,中华书局将当时收集到的《永乐大典》730卷以朱墨套印32开线装本出版,其中包含《法式》残卷;1985年,又将新近收集的67卷以同样款式影印。1986年,将两者合并共797卷,影印出版16开精装本,附印《永乐大典目录》60卷。
    ⑥乃由刘敦桢、梁思成、单士元诸先生,及桢等用“丁本”相校,复取陶氏刻本与文津本及《续谈助》相校,其图样则用《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二百四十四漾字韵《营造法式》卷三十四残本像片相校,可以补旧本不足者甚多。(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⑦校勘故宫本及文津阁本《营造法式》:本社整理《营造法式》一书,除前述调查实例另绘新图外,于版本校雠,亦未忽视。本岁三月,陶兰泉先生于故宫图书馆发见抄本《营造法式》一部,原庋南书房,行数字数体裁,与宋绍兴本残页像片一致,除卷六小木作制度,脱第二页全页外,其大木作“慢栱第五”一条,全文俱在,大木间架诸图,与彩画花纹颜色标注等,异常精审,能与书中原则大体符合,当为抄本中最善之一部。又热河文津阁四库全书,抄录最晚,校勘最精,现藏国立北平图书馆,所收《营造法式》一书,脱简与讹误较少,卷三十二天宫楼阁佛道帐,及天宫壁藏二页后,复有“行在吕信刊”与“武林杨润刊”题名各一行,疑当时直接录自绍兴本,惜所用宣纸过厚,致各图临摹失真,颇为遗憾。以上二书,经刘敦桢、谢国桢、单士元、林炽田四人详校二遍,于丁本、陶本文字,厘正多处。(《本社纪事·校勘故宫本及文津阁本营造法式》,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⑧该识语曾冠以《故宫钞本〈营造法式〉校勘记》之名发表于《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识语所在“丁本”《法式》有刘敦桢以朱砂批注的汇较记录。刘敦桢对《法式》的研究批注可参见刘叙杰整理的《宋·李明仲〈营造法式〉校勘记录》,载《刘敦桢全集》第10卷,2007年。
    ⑨由“故宫本”弥补了卷3“石作制度”中“门砧限”内“城门将军石”之后的21个字:“止扉石:其长二尺,高八寸(上露一尺,下栽一尺入地)”(参见陈明达:《读〈营造法式注释〉(卷上)札记》,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年4月,第27页)以及同卷“水槽子”条,卷6补版门条22行,卷23补壁藏10行等多处(参见傅熹年:《介绍故宫博物院钞本〈营造法式〉》,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94~495页)
    ①此时刘敦桢已有北平智化寺的测绘研究(1931年暑期);梁思成已有对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1932年4月)、广济寺三大士殿(1932年6月)的测绘研究。
    ②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法式》卷4记:“五曰慢栱(或谓之肾栱),施之于泥道瓜子栱之上,其长九寸二分,每头以四办卷杀,每办长二分,骑袱及至角则用足材。”
    ③参校人员谢国桢、梁思成、刘敦桢对此事均有记录: (刘敦桢:《故宫钞本〈营造法式〉校勘记》,作于1933年4月,载《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1979年10月) 惟有“故宫本”,这一条独存。“陶本”和其它各本的一个最大的缺憾得以补偿。(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9~10页)。为此,朱启钤后来还与陶湘商酌,特地重刻“陶本”卷4第三至十一叶,补入“幔栱”一条三行?书版此前已售与商务印书馆,故现在通行的各种“陶本”均缺此条。200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法收集到陶湘补刻的九页,替换原本缺文部分,出版新印“陶本”《法式》(参见傅熹年:《新印陶湘仿宋刻本
    ①刘敦桢:《故宫钞本〈营造法式〉校勘记》,载《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1979年10月。
    ②原文如此。
    ③刘敦桢:《宋〈营造法式〉版本介绍》,作于1965年,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2007年,第229页。
    ④[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第1册,2009年,第440页。
    ⑤参见傅熹年:《介绍故宫博物院钞本〈营造法式〉》,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93页。
    ①参见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第16页。
    ②北京图书馆编:《中国版刻图录》第1册,1960年,第27页。
    宋刻本书很多在书口处(指上鱼尾以上部分)镌刊本版大小字数,下鱼尾以下的部分镌刊刻工姓名。(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96年,第98页)
    
    ①李致忠:《宋版书叙录》,1994年,第321~322页。
    ②原文如此,应为卷十三。
    ①据傅熹年回忆,他曾见过王世襄过录的朱启钤在《法式》上的批注,其中必定含有很多朱启钤对《法式》校勘、研究和认识,但此本目前下落不明。(据傅熹年院士访谈,2009年4月24日)。
    ②陈明达(1914~1997年):湖南祁阳人。1932年加入学社,协助梁思成、刘敦桢调查研究古代建筑,担任测量和绘图工作。1953~1960年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期间,担任古代建筑保护、管理、修缮等技术工作,编写《应县木塔》和《巩县石窟》两部专著。1976年至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工作,撰成《〈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晚年撰写《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并留有大量《法式》研究遗稿。
    ③除本文所及《法式》版本研究相关文献之外,其他还有: 1、林洙:《〈营造法式〉编修及版本》,载《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40~42页。2、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2003年,第729~730页。3、曹汛:《〈营造法式〉崇宁本——为纪念李诚〈营造法式〉刊行九百周年而作》,《建筑师》2004年第2期。4、王英姿:《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5、柳和成:《〈营造法式〉版本及其流布述略》,《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6期。6、项隆元:《〈营造法式〉版本流传》,载《〈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第52~60页。
    ④见2001年《梁思成全集》第7卷《注释·序》。中和使用上,都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又如第四卷“大木作制度”中“造栱之制”,关于角拱的“斜长”的小注,“假如跳头长五寸,则加二分五厘……”。按直角等腰三角形,其勾股若为5寸,则其弦应为7.07l寸强.因此,“加二分五厘”,显然是“加二寸五厘”之误。至于更准确地说“五厘”应改做“七厘”。(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12~13页)
    ①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3页。
    ②梁思成:《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2页。
    ③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0页。
    ④刘敦桢:《宋〈营造法式〉版本介绍》,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第229页。
    ⑤底本有“丁本”、“陶本”两种,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所藏“陶本”也有刘敦桢的批注。
    ⑥据刘敦桢哲嗣刘叙杰回忆,刘敦桢50年代在南京工学院任课时仍不断以授课所得进行批注。(据刘叙杰教授访谈,2008年10月9日)
    ⑦刘敦桢:《宋·李明仲〈营造法式〉校勘记录》,载《刘敦桢全集》第10卷,2007年。
    ⑧参见陈薇:《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营造法式解读〉书评》,《建筑师》2006年总第122期。
    ⑨参见《陶本〈营造法式〉校勘表》,载《〈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234~241页。
    ⑩刘敦桢:《宋〈营造法式〉版本介绍》,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第229页。11据傅熹年院士访谈,2009年4月24日。12侯幼彬:《难忘的1965》,载《建筑百家回忆录》,2000年,第152页。
    ①底本为“陶本”,1932年手抄全本《法式》,包括文字和图样。(参见殷力欣:《“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6年第6期,第142页)
    ②底本为1954年“万有文库本”《法式》缩印普及本。
    ③参见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④日本学者竹岛卓一曾在“陶本”《法式》的基础上,取“石印本”(即“丁本”)、“静嘉堂本”、“东大本”互校,独立完成了校勘、句读和注释的工作。并解说《法式》术语3300余条。(参见竹岛卓一:《〈营造法式〉の研究》第1~3册,1970~1972年)
    ①陈仲篪:《宋永思陵平面及石藏子之初步研究》,载《汇刊》第6卷第3期,1936年9月。
    ②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
    ②杜仙洲:《宋〈营造法式〉勘误记》,载《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2005年。
    徐怡涛:《“抄”、“杪”辨》,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7辑,2003年5月;
    李灿:《“杪栱”“抄栱”探析》,《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③曹汛:《〈营造法式〉的一个字误》,载《建筑史论文集》第9辑,1988年6月;
    王其明:《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几个常用字读音的探讨》,《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1期。
    
    ①参见徐怡涛:《“屋楹数”与〈营造法式〉关系考》,《华中建筑》,2002年第6期。
    ②吴梅:“《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研究和北宋建筑彩画考察”,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4年。
    ③参见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第29页。
    ①参见《四库全书总目》。
    ②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③相关研究有钟晓青《〈营造法式〉篇目探讨》(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9辑,2003年10月);项隆元对《法式》卷、篇的探讨(载项隆元:《〈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2009年)。
    ①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1页。
    ②《英叶慈博士以永乐大典本〈营造法式〉花草图式与仿宋重刊本互校之评论·译者按》,载《汇刊》第l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③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第52页。
    ④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第17页。
    ①柳和成:《〈营造法式〉版本及其流布述略》,《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6期,第74页。
    ③今检文津阁本《营造法式》,在看详中“墙”条引“博雅”,在“院”字下注“音犯”二字。按宋朝刻书,对本朝各皇帝的名字,都略去不书,注以“犯御名”等宇,以示“尊君”之意,谓之避讳。至清修《四库全书》,对前朝皇帝无避讳之必要,遇这类字完全恢复了原状。今文津阁本于此注“音犯”二字,原来应该是“音桓”二字,“桓”字犯宋钦宗赵桓(1126~1127)的讳,依其它钞本《营造法式》例,在这里应注为“音犯渊圣御名”六字。但因钞书人的疏忽,未能改写干净,遗留下“音犯”二字的痕迹,由此可以推知天一阁本必是影钞宋绍兴本。但在四库全书修成后,此本下落不明。(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
    ④参见傅熹年:《〈营造法式〉的流传历程》,《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6月19日。
    ⑤李诫《营造法式》三十六卷十本,阁宋本抄。([清]钱曾撰:《丛书集成初编:述古堂藏书目》卷4,1935年版)
    ⑥[清]钱谦益:《绛云楼题跋》,1958年版,第38页。
    ⑦明赵美琦《脉望馆书目》有《营造正式》一册,赵氏殁后书归钱氏述古堂,目有《营造正式》一卷,殆赵氏所藏均未列撰人姓氏。《读书敏求记》有鲁班《营造正式》六卷。钱曾跋称规矩绳尺为千古良工模范,然非出于班手云云。未知与赵氏所藏是一是二。(陶湘:《石印〈营造法式〉前序·按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⑧[清]钱谦益:《绛云楼题跋》,1958年版,第38页。
    ⑨参见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
    ⑩钱氏盖本诸牧斋,故《绛云书目》有《法式》六册(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
    ①转引自“陶本”《法式》附录。
    ②静嘉堂文库成立于1907年,位于日本东京。
    ③[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第1册,2009年,第440页。
    ④[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第1册,2009年,第440页。
    ⑤据傅熹年院士访谈,2009年4月24日。
    ③参见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2年第2期,第16页。
    ④参见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2003年,第252页。
    ⑤参见竹岛卓一:《〈营造法式〉の研究》第1册,1970年,第14、20页。
    ①说到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就与得失,我认为,首先是开创了一门学科——中国建筑史,而且是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而成的。这种研究不是外国人那种皮毛的研究,而是通过文献与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创造了一门学科。(2000年10月《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罗哲文教授专访》,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第281页)中国营造学社对待历史问题是采取互证的方法,文献考证和法式互释,从而得出研究结果。归根到底,“以史为纲,论从史出”,这是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治学方法,也是它的研究目的。(2000年10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郭湖生教授专访》,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第293页)
    ②王其亨:《历史的启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理论》,载于《古迹遗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培训班成果实录》,2008年,第30页。
    ③朱启钤:《重刊〈营造法式〉后序》,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③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④《社事纪要》,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①刘南策:江苏常州人。北洋大学土木系毕业,留学日本。陶湘女婿,1925年参与“陶本”大木作图样影绘工作。曾任北平政府技正。敌伪时期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建筑总署处长,任职期间做了一些保护北平古建筑的工作,曾与基泰公司合作主持测绘北平故宫。(引自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30页)
    ②宋麟征:早年在青岛德国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后随朱启钤从事工程方面工作。参与朱启钤对《元大都宫苑考》的研究工作。他与高密两人共同完成了宫苑考的全部图纸。解放后历任机械工业部、故宫、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引自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34页)
    ③林徽因(1904~1955年):原名林徽音,1935年改为此名,福建闽侯人。1924年与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1931年加入学社,期间与梁思成等人一道调查古建筑数十处,撰写专著、论文即调查报告多篇。1937年6月与梁思成赴山西考查,凭着敏感的专业嗅觉发现了佛光寺大殿为唐建的直接证据。1943年,参与梁思成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外,还撰写了其中的第六章——宋、辽、金部分。在梁思成的学术生涯中,不能忽视其妻子林徽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林徽因可以说是梁思成在开创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事业上的最有力的合作者。(相关研究可参见赵辰:《作为中国建筑学先行者的林徽因》,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1辑,2005年;陈学勇:《关于才女的种种说法——林徽因传记述评》,《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2期;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载《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2009年) 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绪言中曾特别指出:“归来研究,得内子林徽音在考证及分析上,不辞劳,不惮烦,与以协作”。1954年梁思成在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中也指出林徽因在他编写该书的过程中助力尤多:“林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林宣回忆梁、林外出调查古建筑时,两人的侧重明显不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林徽因更善于思考建筑的本质问题:“如梁先生和他第一个助手莫宗江先生到目的地总是直奔斗栱?菸夜鄄欤窒壬炊浴胺绺?特征”如“开间规律”、“生起”和“侧脚”观察入微。归来后必定要对照“法式”的“经典定义”详加考证。其工作量有时反而超过梁先生。蓟县“山城”的环境气氛和“廊院形制”都是她第一个发现的”(林宣:《林徽因先生的才华与年华》,载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2000年,第48页)。林徽因基于广博而深厚的中、西学功底,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前沿性的整体思维,为中国建筑学术作出了基础性和方向性的重大贡献。1932年她发表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被视为“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奠基”(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年,第314~315页);在《平郊建筑杂录》中提出的“建筑意”则是对建筑审美价值的创造性定义。
    ④陈植(1902~2002年),字直生,浙江杭州人。建筑师。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1931~1952年同建筑师赵深、童寯在上海合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建国后历任之江大学建筑系主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建筑师等职务。
    ⑤即如调查旅行、照相及雇用匠作、翻译外籍等类工作,连年为经济、人材所限,多未实行。(《本社纪事·本社二十年度之变更组织及预算》,载《汇刊》第2卷第3册,1931年11月)
    ①参见刘江峰:“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第116~130页。
    ②《营造法式》卷三十下昂侧样,与日本唐招提寺及辽佛宫寺塔,大体略同。即出跳自四铺作至八铺作,虽皆具下昂,而下昂之水平华栱,亦仅限于二拽架,可知唐、宋二代下昂制度,属于同一系统内也。迨李氏《营造法式》问世,已自旧制踵事增华,每跳皆有外拖瓜栱,外拖万栱,及外拖横枋矣,故后者当创于宋初,即西历十一世纪间,非唐代旧规,极为显著,滨田氏所云“层叠密接”盖即指此。补注:前述柱上之华栱内端,或固定于柱身内,……?制胶庾刺麻芏宋尴麓怪住@钍稀队?法式》卷三十下昂侧样,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及我国山西应县辽佛宫寺塔,大体略同,即出跳自四铺作至八铺作,虽皆具下昂,而下昂之水平华栱,亦仅限于二拽架,可知唐、宋二代下昂制度,属于同一系统内也。(刘敦桢:《法隆寺与汉六朝建筑式样之关系》,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0年3月)
    ③此文描述古代建筑多用清式术语,1982年收入《刘敦桢文集》第1卷后更改为《法式》术语,如将“辅间平身枓科”改为“补间铺作”等,可见学术进步。
    ④《本社纪事·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继续补助本社经费函》,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①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19~20页
    ②傅熹年:《朱启钤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倡导者和引路人》,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2009年,第465页。
    ③《日本伊东忠太博士讲演支那建筑之研究》,载《汇刊》第1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④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1999年,第111页。1931年5月,关野贞与竹岛卓一两位学者到河北调查清东陵,路过蓟县时偶然发现独乐寺观音阁,他们将研究成果刊载第二年八月的《美术研究》上。(李乾朗:《林徽因与中国古代研究》,载《林徽因建筑文集》,2000年)。
    ⑤参见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朱启钤》,2006年,第2~3页。
    ①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参见[日]伊东忠太著,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1984年版,第3页)通览日本的中国研究文献就会发现,在梁思成、刘敦桢等开始研究中国建筑之前,日本研究者伊东忠太和关野贞都曾提到过东方建筑史的研究只能由日本人来完成。(参见关野贞:《支那古代文化的遗迹》,1918年;伊东忠太:《支那建筑史》,1925年。转引自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1999年,第7页)
    ②《本社纪事·函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继续补助本社经费》,载《汇刊》第5卷第2期,1934年12月。
    ③A HAN TERRA– COTTA MODEL OF A THREE STOREY HOUSE,中译文:《一个汉代的三层楼陶制明器》(英若聪译),载《梁思成全集》第1卷,2001年。
    ④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载《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2009年,第351页。
    ⑤(栖霞寺舍利塔)至民国十九年重修……开我国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其计划人乃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央大学建筑系卢树森、刘敦桢二教授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202~203页)
    ①参见林洙:《建筑师梁思成》, 1996年,第29~30页。
    ②改组:年度七月依照改组计划,分为文献、法式两组,聘定社员梁思成君为法式主任,于九月一日开始工作,选定测绘助理邵力工、宋麟征。适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因九·一八之难来平,本社酌量收容高级生中成绩较优者数人,在梁君指导之下,从事辅助绘图工作。文献主任由社员阚藿初君充任,十月,阚君辞职,由社长朱启钤先生兼任。《本社纪事·改组》,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③关于梁思成1931年正式入学社工作的具体月份目前有四种说法:
    1、如前注《本社纪事·改组》记“本年度七月依照改组计划,分为文献、法式两组,聘定社员梁思成君为法式主任,于九月一日开始工作”;另朱启钤写于1932年3月的《本社纪事》(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指出“梁君到社八月,成绩昭然”,由此推断梁思成入社时间当为1931年7月间;
    2、梁思成自述为是年秋季入学社工作(参见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0页);
    3、梁思成遗孀林洙记为9月(参见林洙:《建筑师梁思成》,1996年,第30页,另见《梁思成年谱》,载《梁思成全集》第10卷,2001年,第102页);
    4、曹汛在《林徽音先生年谱》中记“1931年6月,梁思成受朱启钤之邀到学社担任法式部主任,6月25日梁家在北总布胡同3号定居”(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载《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2009年,第352页)。综上,学社于1931年7月改组,遂聘梁思成为法式部主任,而正式开始工作则在9月。
    ④参见《本社纪事》,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①《本社纪事·旅行未果》,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②1931年11月8日、26日,日本侵略者两次策划指挥了天津的“便衣队暴乱”,均被东北军组成的天津保安队击溃。按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所记:“廿年秋,遂有赴蓟计划。行装甫峻,津变爆发,遂作罢。至廿一年四月,始克成行。”(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以及1932年3月《汇刊》第3卷第1期《本社纪事》记“于预定出发前两日,天津便衣队暴动”推算,梁思成计划出行的日期当在11月10日。
    ③参见《本社纪事》,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④参见《刘敦桢全集》第10卷《附录一·刘敦桢先生生平纪事年表》,2007年。
    ⑤《本社纪事》,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①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②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序》,1981年版,第2页。
    ③刘敦桢:《贺朱启钤老先生九十大寿函》,载《刘敦桢全集》第10卷,2007年,第204页。
    ④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概况》,载《北京市志稿(六)?文教志(下)》,1990年,第186页~190页。
    ⑤林徽因:《清式营造则例·绪论》,载《梁思成全集》第6卷,2001年,第16页。
    ①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0页。
    ②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第43页。
    ③以司隶之官,兼将作之役,所与往还者,颇有坊巷编氓,匠师耆宿,聆其所说。(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④我中华古国宫室之制,数千年来踵事增华。递演递进,蔚为大观。溯厥原始,要不外两大派:黄河以北,土厚水深,质性坚凝,大率因土为屋,由穴居进而为今日之砖石建筑。迄今山陕之民,犹有太古遗风者,是也。长江流域上古洪水为灾,地势卑湿,人民多栖息于木树之上,由巢居进而为今日之楼榭建筑。故中国营造之法,实兼土、木、石三者之原质而成。泰西建筑则以砖石为主,以木为骨干者绝稀。此与我国不同之点也。(朱启钤:《石印〈营造法式〉前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
    ⑤《本社纪事·本社致英庚款董事会函》,载《汇刊》第2卷第3册,1931年4月。
    ⑥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①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②向者已云营造学之精要,几有不能求之书册,而必须求之口耳相传之技术者。然以历来文学,舆技术相离之辽远,此两界殆终不能相接触。于是得其术者,不得其原,知其文字者,不知其形象。自李氏书出,吾人然后知尚有居乎两端之中,为之沟通煤介者在,然后知吾人平日,所得于工师,视为若可解若不可解者,固犹有书册可证。吾人幸获有此凭藉,则宜举今日口耳相传,不可长恃者,一一勒之于书。使如留声摄影之机,存其真状,以待后人之研索。非然者,今日灵光仅存之工师,类已踯躅穷途,沈沦暮景,人既不存,业将终坠,岂尚有公于世之一日哉。(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③通过与清工部《工程做法》的比较,朱启钤对反映“匠作传统”手抄小册的价值及形成有深切判断,并推测这种抄本很可能也是《法式》的形成源头之一,突出了匠传抄本的重要性:“此种手抄小册,乃真有工程做法之价值。彼工部官书,注重则例,于‘做法’二字,似有名不副实之嫌……自此种抄本小册之发见,始憬然工部官书标题之中‘做法’二字,近于衍文。彼李明仲《营造法式》,亦合诸种原稿而成,故于看详、总释、制度、功限,各自为类,而以‘法式’命名。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当日如有此类算例在内,价值更当增重也。”(朱启钤:《营造算例缘起》,载《汇刊》第2卷第1册,1931年4月)这些见地也深刻影响了梁思成,可参见其《清式营造则例》序文。
    ④直至书将成印,我尚时时由老年匠师处得到新的智识;……我得感谢两位老法的匠师,大木作内栱头昂嘴等部的做法乃匠师杨文起所指示,彩画作的规矩全亏匠师祖鹤洲为我详细解释。(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序》,1981年版,第2页)莫宗江回忆梁思成的工作时说“《清式营造则例》就是他一边学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一边向老工匠学,学的过程就把图画出来,只二十几天就画了一大摞。”(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60页)
    ⑤参见《本社纪事·清式营造则例》,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另参见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前言》,2006年版。
    ⑥参见《本社纪事·编订营造算例》,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1932年学社出版单行本《营造算例》,1934年补入《牌楼算例》,作为《清式营造则例》辅刊付梓。
    ⑦参见《本社纪事》,载《汇刊》第4卷第3、4期合刊本,1933年12月;《汇刊》第5卷第2期,1934年12月。
    
    ①独乐寺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位于蓟县城内,寺中现存辽代建筑有观音阁和山门。
    ②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①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朱启钤》,2006年,第3页。
    ②参见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年。
    ③郭黛姮:《建筑史解码人·梁思成》,2006年,第24页。
    ④傅熹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校注,载《梁思成全集》第1卷,2001年。
    ⑤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朱启钤》,2006年,第3页。
    ①丁垚:《辽代建筑系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8年。
    ②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建筑构图分析》,载《文物与考古论集》,1986年。大约六年后,陈明达在晚年完成了重要学术著作——《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此文不仅再次证明了独乐寺的价值,还开启了古代建筑研究及方法的新天地(详见本文第四章)。
    ③上述泥道栱,即今之正心瓜栱涑泶础队旆ㄊ健匪健奥龞怼笔恰!队旆ㄊ健肪硭挠懈鳀砻停?谓“造栱之制有五”,而所释只四碇杏旨奥龞怼敝龞砀羌吹谖逯謻矶钏耪摺5砣?大木作图样中,又有慢栱图,其形颇长迨浇ㄖ校胫瓜嗤叱啤巴驏怼保嫌锫蛲簦势涿?称无可疑也。(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④刘敦桢:《中国木结构建筑造型略述》,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2007年,第227页。
    ⑤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载《汇刊》第4卷第2期,1933年6月。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年版,第286页。
    ②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2001年1月,第73页。
    
    ①宝坻广济寺俗称西大寺,位于宝坻城内西街,寺内三大士殿建于辽圣宗太平五年(1025年)。
    ②《本社纪事·调查辽代寺刹》,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③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①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②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③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60页。
    ①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载《汇刊》第4卷第2期,1933年6月。
    ②由于当时没有在文献中找到摩尼殿的建造年代,梁思成根据形制判断其最晚为北宋所建。1978年摩尼殿大修时,在阑额及斗栱构件上发现发现多处题记,证明此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参见河北省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修缮委员会:《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发现宋皇祐四年题记》,《文物》1980年第3期)
    ③参见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④梁思成后来在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再次强调:“开元寺钟楼已大经后世修改。其外貌已全非原形。外檐下层似为金元样式,上层则清代所修,内部四柱则极壮大,其上斗栱雄伟,月梁短而大,以形制论,大有唐代遗构之可能。”(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106页)
    ①《本社纪事·二次调查正定》,载《汇刊》第4卷第3、4期合刊本,1933年12月。
    ②调查山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大同自北魏建都后,辽金二代复置陪都于此,华严寺为奉安辽帝后铜石像地点,与善化寺同为当地巨刹。经梁思成刘敦桢二君详细调查,知二寺内有辽建筑六所,金建筑三所,并有辽代壁藏,为海内稀有之珍物,均经摄影测量,于本期汇刊内发表。(《本社启事·调查山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③调查山西应县佛宫寺塔:塔建于辽道宗清宁八年,八棱五层;高六十余公尺,阅时八百七十余载,在今日已知范围,为故内最古最巨之木塔,本岁九月经本社梁思成君测量摄影,其报告书将于汇刊五卷内注销。(《本社启事》,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①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66页。
    ②梁思成、刘敦桢:《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载《汇刊》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
    ③梁思成、刘敦桢:《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载《汇刊》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
    ①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②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载《梁思成全集》第3卷,2001年,第357~358页。此文是梁思成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关于建筑历史的英文演讲稿。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应写于1940年(《梁思成全集》第3卷,林鹤、李道增注,第332页)
    ①参见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第72页。
    ②《调查录》中的部分内容,后来由刘敦桢以论文形式发表,有《云南之塔幢》,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另有《云南古建筑调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部分)、《丽江县志稿》,载《刘敦桢文集》第3卷,1987年版。此外还有刘致平:《云南一颗印》,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梁思成撰写的《调查录》后来冠名以《西南建筑图说(二)——云南部分》收入《梁思成全集》第3卷。(参见《梁思成全集》第3卷,王世仁注,第253页)
    ③该成果限于当时条件未能出版,其中一些内容,后来由学社部分成员以论文形式发表,记有莫宗江:《宜宾旧州坝白塔宋墓》、卢绳:《旋螺殿》,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刘致平:《成都清真寺》,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刘敦桢:《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部分)、《川康之汉阙》、《四川宜宾旧州坝白塔》,载《刘敦桢文集》第3卷,1987年版;陈明达:《汉代的石阙》,《文物》1961年第12期。2001年《西南建筑图说(一)——四川部分》收入《梁思成全集》第3卷(参见《梁思成全集》第3卷,王世仁注,第137页)
    ④《复刊词》,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⑤罗哲文:《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3期。
    
    ②参见陈明达:《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营造学社”词条。
    ③参见崔勇:《朱启钤组建中国营造学社的动因及历史贡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6~27页。
    ④关于学社的成就和贡献,很多学者都曾做过总结论述,此不赘引。主要文献可参见:
    戴念慈《中国营造学社的五大功绩》,《古建园林技术》1990年第2期;
    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年第4期;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2002年;
    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
    罗哲文《中国营造学研究·序》,载《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2005年;
    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朱启钤》,2006年,等等。
    ①温玉清选取《文物参考资料》及《文物》中有关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论文114篇,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内容取向进行主题分类,并对论文作者进行分析,证明学社对于1949年以后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有重要影响。(参见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108、254页)
    ②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120页。
    
    ①莫宗江:《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
    
    ①陈仲篪:《识小录》,《汇刊》第5卷第4期,1935年6月。
    ②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③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1935年出单行本。
    ①梁思成、刘敦桢:《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载《汇刊》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
    ②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载《汇刊》第6卷第4期,1937年6月。
    ③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2002年1月,第72页。
    ④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①参见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访问时间:2007年6月9日。
    ②王世仁:《大师与经典——写在〈刘敦桢全集〉出版之前》,《纪念刘敦桢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建筑史学史研讨会》,东南大学:2007年10月。
    ③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绪言》中指出:“作为初步报告,所以称‘纪略’者,因记而不考故曰‘纪’,纪而不详故曰‘略’。至于详细报告,则将俟诸日后,作‘中国营造学社专刊’第五、六两集出版。”(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载《汇刊》第4卷第2期,1933年6月)
    ④参见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⑤林徽因、梁思成:《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载《汇刊》第5卷第3期,1935年3月。
    ①陈从周:《瘦影——怀梁思成先生》,载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2000年,第14页。
    ②《汇刊》创刊于1930年7月,初为不定期刊物,1932年第3卷第2期改为季刊,并以登载详细实例调查报告为主;1937年夏出至第6卷第4期,因北平沦陷,停止工作;1944~1945年,在李庄石印出版了第7卷第1、2两期,共计7卷22期。(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营造学社”词条)
    ③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香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页。
    ④费慰梅:《梁思成传略》,载《图像中国建筑史》,2001年版,第29页。
    ⑤张驭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评介》,《中国科技史杂志》1987年第5期。
    ⑥古建筑调查报告专刊:本社近年来调查之古建筑,非《汇刊》篇幅所能容纳者,由梁思成刘敦桢二君,另编《古建筑调查报告》专刊行世。(《本社纪事》,《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5卷第4期,1935年6月)
    ①《复刊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②《日本伊东忠太博士讲演支那建筑之研究》,载《汇刊》第1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③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④文中梁思成特别提到1929年世界工程学会中,关野贞提出《日本古建筑物之保护》一文,为研究中国建筑保护问题之绝好参考资料(参见关野贞:《日本古代建筑物之保存》,吴鲁强译,《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①蔡方荫、刘敦祯、梁思成:《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②刘敦祯、梁思成:《修理故宫景山万春亭计划》,载《汇刊》第5卷第1期,1934年3月。
    ③刘敦桢:《定兴县北齐石柱》,《汇刊》第5卷第2期,1934年12月。
    ①梁思成:《杭州六合塔复原状计划》,《汇刊》第5卷第3期,1935年3月。
    ②王其亨:《历史的启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理论》,载于《古迹遗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培训班成果实录》,2008年,第31页。
    ③杂项:一、参加芝加哥博览会;二、组织北平学术团体联合展览会。(《本社纪事》,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辽金斗栱腜停罕旧缥占坝熘镀鸺庵乒沤ㄖP投嘀郑┱估兰把芯?之用。现已将国内最古木建筑独乐寺观音阁,照原物二十分之一大小,制成木模型一座,并制其它辽金斗
    ①具体实践事项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1995年,第94~95页
    ②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③20世纪之后,中国建筑遇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问题,那就是“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开始的时候,问题并不是落后在“新”、“旧”交替的是非,而是“中”、“西”或者说“华”、“洋”之争。……其实,在这个时期,不但中国建筑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整个中国文化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一些人在走“全盘西化”的道路,其中一些人则回过头来“整理国故”,在两个极端之中有一部分人用现代的方式、方法,或者说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研究。(李允鉌:《华夏意匠》,2005年版,第434页)
    ④欧风东渐,国人趋向西式,弃旧制若土苴。迺欧美人来游东土者,观宫阙之轮奂,惊栋宇之翚飞,翻群起研究,以求所谓东方式者,如飞瓦、复檐、科斗、藻井诸制,以为其结构奇丽,迥出西法之上,竞相则仿。(朱启钤:《石印〈营造法式〉前序》,载“丁本”《法式》,1919年)
    ①参见王鲁民:《“着魅”与“袪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叙述》,《建筑师》2005年总第116期。
    ②林徽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③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年,第329页。
    ④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⑤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载《汇刊》第6卷第2期,1935年12月。
    ⑥《建筑史解码人·赵辰》,2006年,第392页。
    ①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2005年版,第18页。
    ②梁思成、刘敦桢:《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载《汇刊》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刘先觉回忆刘敦桢在断代上十分谨慎,并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法:“他在研究中国古建筑时,决不轻易判断年代,而是先查周围的碑刻,再查当地志书,然后再搭架子细看脊檩或大梁上的题记,接着再细细对照各部分的构件及形式和法式的异同,最后才作出考证的判断。”(刘先觉:《忆三位建筑先师》,载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2000年,第142页)
    ③1933年梁思成、刘敦桢主导的大同古建筑调查,一部分建筑虽为略测,但仍包括“择要摄影,及测量殿之平面,与材栔斗栱比例”,可见“材栔”之重要?核汲伞⒘醵罔澹骸洞笸沤ㄖ鞑楸ǜ妗罚亍痘憧?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
    ④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⑤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2001年,第364页。
    ⑥林徽因、梁思成:《平郊建筑杂录》(续),此文曾在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大公报艺术周刊》发表,略加删改转载于1935年6月《汇刊》第5卷第4期。
    ①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84页。
    ②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载《汇刊》第6卷第1期,1935年9月。
    ③刘敦桢:《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纪略》,载《汇刊》第5卷第4期,1935年6月。
    ④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⑤文殊殿年代无文献可稽,但就其各部作风论,当属北宋中叶。(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续》,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
    ⑥梁思成: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载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修订本)》,2005年版,第506~507页。
    ⑦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载《汇刊》第3卷第1期,1932年3月。
    ⑧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载《汇刊》第4卷第3、4期合刊本,1933年12月。
    ⑨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绪论》上,2005年版,第3页。
    ⑩林洙:《中国建筑史?后记》,载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修订本)》,2005年版,第517~518页。
    ①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②观音阁他层及山门虽有较繁杂之补间铺作,而简单如阁之下檐,只略具后代补间铺作之雏形,而于功用上仍纯为“隋唐的”者,实罕见之过渡佳例也。(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222页。
    ④卢绳(1918~1977年):字星野,江苏南京人。1942年加入学社,与林徽因、莫宗江一同协助梁思成撰写《中国建筑史》,并对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进行测绘调查。1944~1952年,先后执教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北京大学工学院、唐山工学院建筑系。1952年任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副教授,1950~60年代,先后参与或主持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紫禁城、沈阳故宫、明十三陵、清东西陵等古建筑测绘与研究。
    ⑤郭黛姮:《建筑史解码人·梁思成》,2006年,第25页。
    ⑥1942年着手编写,1944年完成初稿。限于抗战时期财力困难和此书所需图片较多,出版一事暂时搁置。1954年曾油印发行50册,供各高校建筑学教学参考。1981、1998年先后由台湾明文书局出版社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以单行本正式发行;2005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再次出版单行本《中国建筑史》。1984年收入《梁思成文集》第3卷,2001年收入《梁思成全集》第8卷。
    ①1944年完成,1984年在美国出版,引起很大反响,199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汉英双语版,2001年收入《梁思成全集》第8卷。
    ②参见梁思成著、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2001年版。
    ③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2001年版,第96页。
    ①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考古三十年1949~1979》,1979年。
    ③参见国家文物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99年。
    ④1958年4月,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简称“建研院历史室”)正式成立。在当时的建工部部长刘秀峰、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汪之力等的支持下,由梁思成、刘敦桢、汪季琦、刘祥祯等研究室领导具体主持,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包括南京分室)基本形成了全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科核心力量,成为20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最为兴盛的黄金时期。(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2002年,第141~149页) 1964年12月,建筑科学研究院撤销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南京分室,1965年完全撤销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的编制,至1965年底,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彻底解散。
    ⑤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168页。
    ⑥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2002年,第141~149页。
    ⑦张驭寰:《忆三晋古建筑考察》,载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2003年,第264~265页。
    ①1980年代末,萧默所著《敦煌建筑研究》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高峰时期魏晋至隋唐建筑研究的空白。该书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而言,不仅为实物匮乏的年代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是拓展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实物结合《法式》研究的典型代表,并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学术界对《法式》的认识。(参见萧默:《敦煌建筑研究》,1989年)
    ②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载《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1986年。
    ③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在持续不辍的实物研究基础上,对大木结构真实情况的探求也越来越客观,例如祁英涛在开善寺大殿的研究中,纠正了过去认为一座建筑只用一个标准材的概念:“我们又仔细的按结构层次将测量的尺寸进行校核比较,发现它的用材方法基本上是由下到上逐层减小的,……开善寺大殿的用材,与过去我们认为一座殿的建造只用一个标准材的概念有了显著的不同”。(祁英涛:《河北省新城县开善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第24页)
    ④参见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358页。
    
    ①陈明达:《大木作研究·绪论》,1981年,第4页。
    ②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第47页。
    ③陈明达:《大木作研究·绪论》,1981年,第2页。
    ①陈明达:《大木作研究》,1981年,第5页。
    ②1950年代初,大批苏联专家受聘来华工作,协助改造和重建新中国的教育制度。1952年秋季起,中国的大学从一年级开始普遍采用苏联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向苏联学习的最重要举措,就是通过对高等院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之后,凡设有建筑系的高等院校均开设了中国建筑史课程。(参见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114~116页)
    ③参见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1952~2002论文篇》,2002年,第320~325页。
    ④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载《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1986年。
    ⑤单霁翔:《义县奉国寺·序》,2007年。
    ⑥祁英涛(1923~1988年):河北易县人,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在建筑历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古建筑保护原则的制定、保护维修工程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导以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多有贡献。1947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49年进入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自1952年起,先后就任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古代建筑修整所、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曾主持山西永乐宫搬迁中对壁画的保护、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复原、河北隆兴寺摩尼殿修缮设计等重要文物保护工程。
    ⑦祁英涛:《河北省新城县开善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第28页。
    ⑧相关文献参见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年代的鉴定》,《文物》1965年第4期;
    
    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年代的鉴定(续完)》,《文物》1965年第5期;
    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各时代特征概论》,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1992年。
    ①朱光亚、龚恺:《古建筑鉴定与分析补遗》(未刊稿),
    ②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载《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1986年。
    ②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载《汇刊》第6卷第4期,1937年6月。
    ③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2001年版,第159页。
    ④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
    ⑤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时代建筑》1998年第4期。
    ①丁垚:《辽代建筑系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8年。
    ②朱光亚:《法内之式与法外之法——宋〈营造法式〉内外》,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第27页。
    ③学社调查测绘的早期建筑有:独乐寺2座、广济寺三大士殿、隆兴寺3座、开元寺钟楼、华严寺3座(海会殿已毁)、善化寺4座、应县木塔、净土寺大殿、文水圣母殿、易县开元寺3座(已毁)、金华天宁寺大殿、孔庙金代碑亭2座、玄妙观三清殿、济源奉仙观三清殿、济源济渎寝宫、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太原晋祠2座、新城开善寺大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已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繁峙正觉寺大殿。
    ④陈明达:《唐宋木结构建筑实测记录表》,载《建筑历史研究》,1992年,第231~240页。
    ⑤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的官方资料统计,1961年~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六批227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唐、五代、宋、辽、金时期木构建筑有百余座。到目前为止,山西已发现宋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106座,其中唐代四座,五代三座,宋、辽、金时期的99座,占全国同时期木结构建筑的70%以上。这些建筑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以晋东南为最;规模之宏伟,以大同和雁北地区为冠,时代最早,以南禅寺为先例。(参见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概述》,《山西文物》1982年第1期)
    ⑥参见王其亨:《蓟县独乐寺·序》,2007年。
    
    ①傅熹年:《试论唐至明代官式建筑发展的脉络及其与地方传统的关系》,《文物》1999年第10期。
    ②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著:《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修缮工程报告》,1993年;
    柴泽俊等编著:《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2000年;
    杨新编著:《蓟县独乐寺》,2007年。
    ①参见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②余明、丁辰、过静珺:《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测绘科学》2004年第5期。
    ③张荣、刘畅、臧春雨:《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第28页。
    ④三维扫描技术作为一个新近出现的测绘手段,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没有接触过三维扫描的专业测量人员也仅了解其基本原理,对于系统的性能、使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精度以及后续的处理等细节问题缺乏了解。与此同时,设备标称的mm级精度是有条件的,实际工作中往往达不到。目前三维扫描系统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厂家采用各自的方式去描述产品的性能和特点,各种产品间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也没有统一认可的检定标准。这就导致使用人员在扫描中无法把握扫描的质量。(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
    ⑤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载《汇刊》第3卷第3期,1932年9月。
    ④朱启钤:《重刊〈营造法式〉后序》,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⑤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⑥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①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②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③《本社纪事》,载《汇刊》第1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④参见刘江峰、王其亨、陈健:《中国营造学社初期建筑历史文献研究钩沉》,《建筑创作》2006年第12期,第156页。
    
    ①阚铎:《营造辞汇纂辑方式之先例》,载《汇刊》第2卷第1册,1931年4月。
    ②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1999年,第105页。
    ③《参观日本现代常用建筑术语辞典编纂委员会纪事》,载《汇刊》第2卷第2册,1931年9月。
    ②《本社纪事·编订中之营造辞汇》,载《汇刊》第2卷第3册,1931年11月。
    ③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1995年,第52页。
    ④参见《社事纪要·编集辞汇资料》,载《汇刊》第1卷第2册,1930年12月;
    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阚铎离开学社,这项工作不了了之。(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1995年)
    ①阚铎:《仿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②需要指出的是,此后学社又吸收众多新人入社,如梁思成、刘敦桢等专才。朱启钤遂将很多旧有成果交付新人担纲,其如《营造算例》、《哲匠录》、样式雷图档等,分别交给梁思成、梁启雄、刘敦桢等人继续整理研究,并陆续署名发表,充分表现出朱启钤成全后进的大家风范。因此本文推断,梁思成、刘敦桢入社并开展实物测绘研究后,朱启钤很可能将“改编《营造法式》为读本”的计划交付他们来实现。
    ③《本社纪事·古籍之整理》,载《汇刊》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
    ④《本社纪事》,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①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4卷第1期封三(1933年3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4卷第2期封三(1933年6月)。
    ②《本社纪事·函请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本社经费》,载《汇刊》第5卷第2期,1934年12月。
    ③王世襄:《四川南溪李庄宋墓》,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④陈仲篪:《识小录》,载《汇刊》第5卷第3期,1935年3月。另有《识小录》(续),载《汇刊》第5卷第4期,1935年6月;第6卷第2期,1935年12月。
    ①参见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
    ②罗哲文后来回忆到:“这时重点的研究项目是梁思成先生的宋李明仲《营造法式》的注释和研究工作,一直到离开李庄时都在进行。由于他经常到重庆去奔走经费和其他公务,研究工作时断时续,但一直在进行着。大木作一章就是在李庄完成的。”(罗哲文:《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3期)
    ①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8~9页。
    ②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1页。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此文为梁思成为同济大学三十六周年纪念《工学院特刊》所作。(参见《编辑后语》:载《汇刊》第7卷第2期,1945年10月)
    ④《致Alfred Bendiner的三封信》,载《梁思成全集》第5卷,2001年,第12页。
    ①《对以梁思成为首的复古主义建筑理论的批判》,《建筑学报》1955年第1期。
    ②高汉、陈干:《论“法式”的本质和梁思成对“法式”的错误认识》,《新建设》1955年12月号。
    ③文章努力论证《法式》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在《法式》中发现了阶级斗争。他们希望“画出‘营造法式’或‘法式’原有的面貌。这样的工作可能有助于探求在时髦的外衣下掩盖着混乱的、糊涂的、错误的建筑思想的梁思成(以及他所代表的复古主义者),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他们称梁思成“歪曲了‘法式’的本意,阉割了‘法式’的精髓”。(王军:《城记》,2003年版,第160~161页)
    ④王军:《城记》,2003年版,第201页。
    ⑤2000年9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专访》,载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259~260页。
    ①参见《朱启钤年表》,载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第105页。
    ②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1页;另参见参见林洙、楼庆西、王军:《梁思成年谱》,载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9卷,2001年,第110页。
    ③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8~9页。
    ④《梁思成全集》第7卷前言,2001年,第3页。
    ⑤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3页。
    
    ①参见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2~14页。
    ②参见林洙、楼庆西、王军:《梁思成年谱》,载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9卷,2001年,第110页。
    ③2000年9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专访》,载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259~260页。
    ①《梁思成全集》第7卷前言,2001年,第3页。
    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年提出出版《注释》,清华大学先提交了《注释》上册刊印,出于慎重起见,下册准备待资料汇集充分之后再提交出版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注释》下册一直未出。(参见2000年9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专访》,载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259~260页)
    ③徐怡涛:《建筑史解码人·徐伯安》,2006年,第167页。
    ①陈明达:《读〈营造法式注释〉(卷上)札记》,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年4月。
    ①《梁思成全集·编校后记》第7卷,2001年,第524页。
    ②参见刘敦桢1964年对当时已经发现的小木作实例的相关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4年版,第260页)
    ③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
    ①徐伯安、郭黛姮:《雕壁之美,奇丽千秋——从〈营造法式〉四种雕刻手法看我国古代建筑装饰石雕》,载《筑史论文集》第2辑,1979年5月。
    ②郭黛姮、徐伯安:《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载《建筑史论文集》第3辑,1979年。
    ③徐伯安:《〈营造法式〉斗栱形制解疑、探微》,载《建筑史论文集》第7辑,1985年。
    ④参见徐怡涛:《建筑史解码人·徐伯安》,2006年,第166~170。
    ⑤郭黛姮:《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腏啤罚亍督ㄖ仿畚募返?5辑,1981年。
    ⑥郭黛姮:《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载《建筑史论文集》第9辑,1988年6月。
    ⑦参见萧涵:《建筑史解码人·郭黛姮》,2006年,第257~261页。
     ①《读〈营造法式注释(卷上)札记〉》以及《〈营造法式〉研究札记》的少部分章节刊于《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年4月。
    ②丁垚:《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配图整理前言》(未刊稿),2007年。
    ①参见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自序》,2005年。
    ②参见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242~266页。
    ③《〈营造法式〉解读》对难解的小木作藻井辅以结构示意图和若干图片,对佛道帐、牙脚帐、转轮经藏、壁帐等一一对应原文作立面、剖面、大样示意或复原图,弥补了《法式》以往研究的一大空白。(陈薇:《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营造法式〉解读书评》,《建筑师》2006年总第122期)
    ①陈薇:《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营造法式〉解读书评》,《建筑师》2006年总第122期。
    ①徐振江:《清式建筑与宋代建筑名词对照》,《古建园林技术》1988年第3期;《古代建筑细部名类》,《南方文物》1989年第4期;余健:“中国早期建筑若干称谓考”,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1990年。
    ②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5版,2004年。
    ①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②关于李庄时期《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工作,详见本文第二章;对《法式》注释的整理工作,详见本文第三章。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21页。
    ④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
    ⑤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载《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10月。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11~21页。
    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14页。这个认识,与后来陈明达明确的斗栱为横架、纵架之交接结点的观点十分相似。
    ②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版。
    ①刘敦桢:《中国木构建筑造型略述》(写于1965年10月12日),载《刘敦桢全集》第6卷,第227~228页。
    ②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1页。
    ③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2页。
    ①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2001年版,第63页。
    ②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文物》1981年第5期。
    ③傅熹年:《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序》,1998年,第1~3页。
    ④2000年9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傅熹年院士专访》,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
    
    ①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第44页。
    ②参见《应县木塔·编后记》,2001年版,第243页。
    ①参见陈明达:《山西——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
    ②陈明达:《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前言》,1985年。值得指出的是,梁思成在1930年代受惠于清代匠师的直接指导,对清代建筑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在《中国建筑史》中就提到了清代沿袭“侧脚”的做法:“建筑物立面所有柱高都相等(“角柱不生起”)宋代那种柱高由中央向屋角逐步增加的做法(“生起”)已不再继续。柱身虽稍呈锥形,但已成直线,而无卷杀。这样清代建筑比之宋代,从整体上显得更僵直一些,但各柱仍遵循略向内倾(“侧脚”)的规定。”(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2001年版,第115页)
    ③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年版,第36页。
    ①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年版,第43页。
    ②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③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④陈明达:《对“中国建筑简史”的几点浅见》,《建筑学报》1963年第6期;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文物》1981年第5期;陈明达:《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建筑学报》1986年第6期;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王其亨根据陈明达生前授课录音整理),在《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陈明达:《从营造学社谈起》(1988年陈明达接受天津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访问,殷力欣据陈明达录音整理整理),载《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1998年) 1986~1989年间,陈明达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中国建筑史”部分编写工作之后,深感有加强“学术史”研究的必要,遂计划撰写《中国建筑史学史》,并于1991年前后草拟了写作提纲。(参见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
    ①梁思成作于学社时期的《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研究手稿一直珍藏于中国文物研究所,2006年由《建筑创作》首次刊出(参见梁思成:《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建筑创作》2006年第4期)。
    ②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2001年版,第63页。
    ①参见《应县木塔·编后记》,1980年版。
    ②陈明达:《应县木塔·前言》,1980年版。
    ③1966年由文物出版社在文革前夕发行第一版(小8开精装),1980年9月发行第二版(大8开精装)。全书约12万字,38页实测图,142帧照片,附木塔历史年表和铭刻题记的录文。再版有1978年陈明达补作的附记,主要记述了一些初版后新的认识和理解。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调查记》,介绍塔的现状,并汇录实测结果。下篇为《寺塔之研究》,主要就木塔的历史沿革、原状、设计手法以及平面空间构图、斗栱的发展和殿堂、厅堂构架的区别、艺术处理等诸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几个有关的建筑发展史问题。
    ④引自1980年9月陈明达填写的《科学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之“著作与论文的登记”部分,殷力欣提供。
    ⑤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年版,第43页。
    ⑥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年版,第47页。
    ⑦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2001年版,第62页。
    ⑧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年版,第58页。
    ⑨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2001年版,第59页。
    ⑩参见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陈明达》,2006年,第60~61页。11傅熹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应县木塔”词条。
    
    ①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陈明达》,2006年,第60页。
    ②参见周学鹰:《才识明达智虑通晓:读陈明达先生著作有感(之一)》,《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
    ②莫宗江:《〈应县木塔〉读后札记》,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2002年,第89页。
    ③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2001年版,第59页。
    ④陈明达:《应县木塔·附记》,1980年版。
    ①许多学者常将该书名误写为《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②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
    ③陈明达:《未竟之功——零散的回忆》,载于《文物出版社三十年》,1986年。
    ④当时还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的王贵祥曾受老师之托写文章对这些扭曲的观点进行驳斥,并得到莫宗江、徐伯安、郭黛姮等学者的指导和支持?ú渭督ㄖ方饴肴恕ね豕笙椤罚?006年,第322~323页)
    ⑤据王其亨回忆,陈明达生前曾多次强调,他下决心深入研究《法式》,就是为了更深刻的批判这种谬误观点。
    ⑥陈明达、杜拱辰:《从〈营造法式〉看北宋的力学成就》,《建筑学报》1977年第1期。
    ⑦傅熹年:《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序》,1998年,第1页。
    ①黄逖:《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典籍的专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即将出版》,《人民日报》1982年3月5日。
    ②贺业钜等著:《建筑历史研究》,1992年,第232~261页。
    
    ①参见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陈明达》,2006年,第61~62页。
    ②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①何建中:《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十个问题的讨论》,载《〈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267~309页。
    ②殷力欣:《“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6年第6期,第142页。
    ③参见王其亨:《蓟县独乐寺·序》,2007年。
    ④陈明达:《我的业务自传》(1980年9月),引自《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⑤该文后来发表于1986年出版的《文物与考古论集》。
    ①参见《蓟县独乐寺·编校后记》,2007年。
    ③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陈明达》,2006年,第62~63页。
    ④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下)》,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2002年6月,第29页。
    ⑤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下)》,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2002年6月,第29页。
    ①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下)》,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2002年6月,第30页。
    ②据王其亨日记,1984年3月14日他发现普陀峪万年吉地龙蝠碑亭竖向设计图后,随即临摹复印送给陈明达。前此,王其亨还在3月2日发现了普陀峪定东陵等平格模数网设计方案图,也曾向陈明达禀报。
    ③参见王其亨:《蓟县独乐寺·序》,2007年。
    ①参见殷力欣:《陈明达先生的临终与身后》,《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
    ②王其亨:《蓟县独乐寺·序》,2007年。
    ③陈明达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空余时间,陈明达常常用数学题和围棋来进行思维训练。(2000年9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刘叙杰教授专访》,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4年,第229页)他的性格偏于内向,平时说话不多,思维敏捷,并善于思考。(参见刘叙杰:《回眸中的流光掠影:追忆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7年第8期,第128页)
    ④陈明达对文献利用和考证方法具有很客观的认识,他曾指出有些学者对中国古代学科划分以及类书划分的质疑是因为没有把这种分类方式放在中国古代背景下,是一种不够历史的行为。中国古代对学科分类的方法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只有理解了这种方法才能灵活运用古代类学成果。(据殷力欣对陈明达的回忆,2008年7月)
    ⑤殷力欣:《“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6年第6期,第145页。
    ⑥参见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⑦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①采自1988年天津大学建筑系学生受王其亨教授委托对陈明达的采访录音。
    ②陈明达:《我的业务自传》(1980年9月),引自《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③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殷力欣注:“原稿至此仅存标题。整理者曾在陈明达先生生前(1993年秋)记录下一段谈话似与此文相关,现补充到文内,或许对理解陈先生的学术观点有参考价值”。
    ④殷力欣:《“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建筑创作》2006年第6期,第148页。
    ①参见《建筑史解码人·傅熹年》,2006年,第204~205页。
    ②刘致平、傅熹年:《麟德殿复原的初步研究》,《考古》1963年第7期;
    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文物》1973年第7期;
    傅熹年:《唐大明宫玄武门及重玄门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傅熹年:《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93第1期;
    傅熹年:《对含元殿遗址及原状的再讨论》,《文物》1998年第4期。
    ③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2页。
    ①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2页。
    ②参见《建筑史解码人·傅熹年》,2006年,第206页。
    ③傅熹年:《福建的几座宋代建筑及其与日本镰仓“大佛样”建筑的关系》,《建筑学报》1981年第4期。
    ④傅熹年:《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载《建筑历史研究》第1辑,1982年。
    ①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前言》第二卷,2001年,第6页。
    ②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前言》第二卷,2001年,第8页。
    ③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3页。
    ①王贵祥:《为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作解——读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载《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2008年,第213~214页。
    ②《建筑史解码人·傅熹年》,2006年,第206~207页。
    ①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
    ②王贵祥:《为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作解——读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载《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2008年,第215页。
    ③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后记》,2001年,第208页。
    ④参见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1998年,第473页
    ⑤目前的相关研究有:宾慧中、路秉杰:《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安徽建筑》2003年第3期;王晓帆:《材分制与斗口制》(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⑥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后记》,2009年,第497~498页。
    ⑦据傅熹年院士访谈,2009年4月24日。
    ⑧参见王贵祥:《为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作解——读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载《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2008年,第215~216页。
    ①王其亨、何捷:《西汉上林苑的苑中苑》,《建筑师》1996年总第72期。王其亨以清代样式雷建筑图为例,指出具有平格网的图纸仅是设计阶段中的过程图,最终呈与皇室阅览或存为宫廷档案的图纸,为美观起见,均去掉平格。故今日所见兆域图不存平格网,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还原,可以确定战国中山王兆域图应当也是经过平格模数设计而成的。
    ②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 1999年。
    ③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明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④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王其亨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清代陵墓建筑》,2003年。
    ①王其亨:《中国古代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平格模数网理论》(Theory of Modular Gri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terior Space Design),“东亚建筑史国际会议”(2002 Seou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History),韩国:2002年10月。该文后来收入韩国成均馆大学于2003年9月出版的Sungkyu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第3卷第2期。
    ②协办单位有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东方图书馆。
    ③清代皇家陵寝系列论文:
    汪江华:“清代惠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王蕾:“清代定东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曾辉:“清代定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李洁:“清代慕陵个案研究——兼昌西陵、慕东陵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陈书砚:“清代崇陵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继续深化为博士论文; 清代皇家园林系列论文:
    苏怡:“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清代皇家园林与北京城市生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1年;
    张威:“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张龙:“济运疏名泉,延寿创刹宇——乾隆朝清漪园山水格局与建筑布局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继续深化为博士论文“颐和园样式雷建筑图档综合研究”,2009年;
    张凤梧:“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样式雷图档》所反映的圆明园变迁史”,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继续深化为博士论文“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2009年;
    殷亮:“宜静原同明静理,此山近接彼山青——清代皇家园林静宜园、静明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①系统成果预计2009年内发表。
    ②王其亨:《平格:古代中国的数字高程模型》,“欧盟亚洲合作项目‘景观意识与建筑学教育’国际会议”结题报告,2008年10月。
    ①王其亨:《平格:古代中国的数字高程模型》,“欧盟亚洲合作项目‘景观意识与建筑学教育’国际会议”结题报告,2008年10月。
    ②关于“风水形势说”,详见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中的系统论述(2005年版)。
    ①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②梁思成、刘敦桢:《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载《汇刊》第4卷第3、4期,1933年12月。
    ③采自1988年天津大学建筑系学生受王其亨教授委托对陈明达的采访录音。
    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98年版,第26~27页。
    ⑤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绪论》(六稿),载《梁思成全集》第5卷,2001年,第458页。
    
    ①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1年版,第243页。
    ②梁思成:《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79页。
    ③参见肖旻:《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2006年,第19页。
    ①该文首次发表于1989年末承德召开的“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后来发表于《建筑学报》1990年第3期,但因杂志社在编辑过程中去掉了原文重要的“宋《营造法式·材份制度》与黄钟律”分析表,以及不适当的删节文字,以致引起误读。例如,高潮对此文曾提出质疑,在1992年《建筑学报》第7期上发表《〈营造法式材分制度的数理含义及审美观照探析〉一文质疑》。后因获见《建筑师》1990年总第37期上的“宋《营造法式·材份制度》与黄钟律”分析表,以及1992年在“第二届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营造法式〉材分制度模数系统律度谐合问题辨析》一文后,对王其亨的研究表示充分认同,并予致歉。
    ②王鲁民:《“材分八等”在建筑史上的意义》,《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都铭:《试论“材分八等”的数理渊源》,《时代建筑》1998年第3期。
    ①张十庆:《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唐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1~3),《古建园林技术》1991年第2~4期。
    ②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载《东方建筑研究》(上册),1992年。
    ③韩寂、刘文军对《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等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八等级用材制度可能是由分别适用于殿堂、厅堂的几套不同的材等制度综合形成的。参见:韩寂、刘文军:《材份制构成思疑》,《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韩寂、刘文军:《对〈营造法式〉八等级用材制度的思考》,《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1期)。
    ④张十庆:《〈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1),《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5期;张十庆:《〈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2),《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⑤张十庆:《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试论从〈营造法式〉至〈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华中建筑》1999年第4期
    ⑥张十庆:《〈营造法式〉研究札记——论“以中为法”的模数构成》,《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2002年4月。
    ⑦张十庆:《部分与整体——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发展的两大阶段》,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1集,2005年7月;张十庆:《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建筑师》2005年总第117期。
    ⑧参见杜启明:《宋〈营造法式〉设计模数与规程论》,《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其他研究还有:杜启明:《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4期;杜启明:《关于宋〈营造法式〉中建筑与结构设计模数的研究》,载《古建筑石刻文集》,1999年。
    ⑨潘谷西:《〈营造法式〉初探》一、二、三、四系列论文(《南京工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1981年第2期、1985年第1期、《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5期);郭黛姮:《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腏啤罚亍督ㄖ仿畚募返?5辑,1981年;何建中:《〈营造法式〉材份制新探》,《建筑师》1991年总第43期;何建中:《如何正确理解“以材为祖”》,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綦伟琦:《中国古代“材分八等”探究》,载《第二届中国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辑》,杭州:2001年;国庆华《中国木工中的“材分”制度:八等材之间的疑点》,载《营造》第1辑,2001年8月;杨国忠、王东涛《〈营造法式〉“材分八等”科学意义研究》,《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3期;杨国忠、王东涛、陶冶《〈营造法式〉材分制科学意义研究》,载《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2005年。
    ①钟晓青《关于“材”的一些思考》,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3辑,2008年8月;徐怡涛《唐代木构建筑材份制度初探》,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8辑,2003年7月;李容准“唐宋大木模数基准现象的探讨”,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3年;李灿《〈营造法式〉中椽材间广屋深的模数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1期。
    ②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年第2期,第82页。
    ③王贵祥:《与唐宋建筑柱檐关系》,载《建筑历史与理论(1982~1983年度)》第3~4集,1984年;王贵祥:《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面与立面比例规律的探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王贵祥:《唐宋单檐木构建筑比例分析》,载《营造》第1辑,2001年8月;王贵祥:《唐宋时期建筑平立面比例中不同开间级差系列探讨》,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0辑,2004年3月。
    ④比如我们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见到的所谓“方圆”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论著,数学论著,音乐论著中都有出现,尤其在音乐中,更以所谓“方圆相涵”的原理,作为乐律计算的基本理论。在者所谓“方圆相涵”的原理之中,实际就包含了倍的比例关系,圆的直径恰是相涵其中的内接正方形边长的倍。(王贵祥:《与唐宋建筑柱檐关系》,载《建筑历史与理论(1982~1983年度)》第3~4集,1984年,第142页)
    ①何建中:《唐宋单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1期;傅熹年《关于唐宋时期建筑物平面尺度用“分”还是用尺来表示的问题》,《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3期。
    ②相关成果还有:肖旻:《韩国古建筑实例的基本尺度取值规律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肖旻:《杭州闸口白塔的尺度规律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肖旻:《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肖旻:《试析山东两座古代建筑的尺度规律》,《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③肖旻:《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2006年,第3页。
     ①《建筑史解码人·王贵祥》,2006年,第328页。
    ①参见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1952~2002论文篇》,2002年,第321页。
    ②很多学者都曾对《华夏意匠》的特点和成就作出评论,此不赘述。相关文献参见: 龙庆忠:《华夏意匠·序言》,2005年版;
    曾昭奋:《莫宗江教授谈〈华夏意匠〉》,《新建筑》1983年第1期;
    陈薇:《中国建筑史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年第4期;
    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年第2期;
    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时代建筑》1998年第4期;
    赵辰:《从“建筑之树”到“文化之河”》,《建筑师》2000年总第93期;
    丁垚、张宇:《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图标——20年后看〈意匠〉》,《世界建筑》2006年第6期。
    ①丁垚、张宇:《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图标——20年后看〈意匠〉》,《世界建筑》2006年第6期。
    ②书中引用《法式》达35次,超出其他文献颇多。(参见刘江峰:“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第172页。)
    ③李允鉌:《华夏意匠》,2005年版,第429页。
    ④李允鉌:《华夏意匠》,2005年版,第213页。
    ⑤王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器”——读〈华夏意匠〉》,《读书》1987年第6期,第110~111页。
     ①参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第531~54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卷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1992年。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2月正式立项,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
    ③创立建筑艺术史体制;中国建筑艺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历史分期;建筑艺术的中国特色、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各民族风格的不同特征、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传统文化如儒法诸子、释、道、风水理论及民间风俗等对建筑艺术的作用及其合理内核;建筑空间、形体构图及环境艺术手法;建筑装饰及建筑色彩史;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的互动关系;家具艺术史;中外特别是中国与近邻国家建筑文化交流史及比较研究;建筑艺术概念、文化的决定性作用及传统的继承。(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1999年,第1~15页)
    ④参见宋启林:《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建筑艺术史〉》,载《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2008年。
    ①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2002年,第141~149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史》教学小组:《中国建筑史》勘误,《古建园林技术》1998年第2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三,《古建园林技术》1998年第4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1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五,《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2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六,《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3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七,《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4期;
    臧尔忠:《中国建筑史》勘误八,《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1期。
    ①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五版,2004年,第247~276页。
    ②刘江峰:“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年,第168页。
    ③崔勇:《论20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建筑学报》2001年第6期,第33页。
    
    ①参见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总序》,2008年。
    ②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第433~450页。
    
    ①徐伯安:《〈营造法式〉斗栱形制解疑、探微》,载《建筑史论文集》第7辑,1985年;
    王鲁民:《说“昂”》;《古建园林技术》1996年第4期;
    吴玉敏:《从唐到宋中国殿堂型建筑铺作的发展》;《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1期;
    韩一城:《〈营造法式〉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探析——宋式斗栱型制的“总铺作数”觅踪》,载《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成都:1999年;
    韩一城:《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1期;
    马炳坚:《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营造法式〉学习扎记》,《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2期;
    何建中:《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2期;
    张十庆:《南方上昂与挑斡做法探析》,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2002年6月;
    张十庆:《〈营造法式〉栱长构成及其意义解析》,《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②马晓:《附角斗的缘起》,《华中建筑》2003年第5期;
    马晓:《附角斗的缘起(续)》,《华中建筑》2003年第6期;
    马晓:《缠柱造与通柱造》,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马晓:《附角斗的流变——元明清时期附角斗的功能及其演化》,《华中建筑》2004年第2期;
    马晓:《附角斗与缠柱造》,《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
    ③何建中:《〈营造法式〉斗尖亭榭簇角梁的应用——苏南小亭的启发》,《古建园林技术》1998年第2期;
    杜启明:《面壁亭与簇角梁制度》,载《建筑历史与理论》第6、7合辑,2000年7月;
    李灿:《〈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2期;
    白志宇:《善化寺大雄宝殿脊槫增长构造与〈营造法式〉制度之比较》,《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2期;
    徐怡涛:《公元七至十四世纪中国扶壁栱形制流变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李灿:《〈营造法式〉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李灿:《〈营造法式〉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3期。
    ④何建中:《何谓〈营造法式〉之“槽”》,《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1期;
    朱永春:《〈营造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建筑师》2006年第6期。
    ⑤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①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4年版,第260页。
    
    ①曹汛:《叶茂台辽墓中的棺床小帐》,《文物》1975年第12期,第49页。
    ②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
    潘谷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研究》,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1997~2007),2007年。
    ③张十庆:《睒电窗小考》,《室内设计与装修》1997年第2期;
    赵琳:《释欢门》,《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第2期;
    徐振江:《“〈营造法式〉小木作”几种门制度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4期;
    张驭寰:《直棂窗与版棂窗》,《中华建筑报》2003年7月18日;
    张亦文:《〈营造法式注释〉卷上“乌头门与灵星门”误作同类门的献疑》,《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石宏超:《〈营造法式〉中的窗何以如此“简陋”?》,《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年第6期;
    张驭寰:《〈营造法式〉门窗简释》,《中国建材报》2005年8月1日。
    ④王文奇:《〈营造法式〉中的“转轮经藏”》,《工程建设标准化》1998年第2期;
    张十庆:《中日佛教转轮经藏的源流与形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⑤梁思成:《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266页。
    
    ①郭黛姮:《宋〈营造法式〉五彩遍装彩画研究》,载《营造》第1辑,2001年8月;
    陈晓丽:“对宋式彩画中碾玉装及五彩遍装的研究和绘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1年;
    刘畅:《“旋子”、“和玺”与〈营造法式〉彩画作》,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吴梅:“《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研究和北宋建筑彩画考察”,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4年;
    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
    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色彩初探》,载《艺术与科学》卷2,2005年。
    ②吴葱:《旋子彩画探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4期;
    陈晓丽:《明清彩画中“旋子”图案的起源及演变刍议》,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2002年1月。
    ③徐振江:《唐代彩画及宋〈营造法式〉彩画制度》,《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1期;
    李斌:《〈营造法式〉彩画制度浅析》,载《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①参见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第9~17页。
    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陶本”《法式》是唯一一部在色彩方面复原了《营造法式》彩画作全部图样的著作,但其准确性已经遭到了全面的否定;莫宗江、郭黛妲、陈晓丽、吴梅等学者的研究,均试图从《法式》的制度出发,对图样进行较为准确的复原,但都属于各个类型的举例,未能达到全面和系统的理想程度。(参见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第12页)
    ②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载有3幅宋《法式》理想构架和立面示意图。(参见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4年版)。
    ③参见参见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年,第30页。
    ④徐伯安、郭黛姮:《雕壁之美奇丽千秋——从〈营造法式〉四种雕刻手法看我国古代建筑装饰石雕》,载《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1979年10月。
    ⑤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载《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五十年纪念论文》,1986年。
    ⑥陈明达曾指出:“《营造法式》记载下来的东西是很严肃认真的,所以前后一贯;在进行研究时,就能够前后对照,发现很多信息。过去研究《营造法式》,遗下来一种毛病:研究“大木作”就看第四、五卷的《大木作制度》,而对第十七、十八、十九卷的《大木作工限》就不屑一看,其他像《小木作制度》、《诸作功限》、《诸作料例》等等就更不在话下。这样一来,很多一对照就能发现的问题,就迟迟没有能够解决。“(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1999年9月)
    ⑦王其亨:《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辨析》,《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2期。
    ⑧沈克:《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⑨吴梅:《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华中建筑》2001年第5期;吴梅、濮东璐:《立灶——读解宋〈营造法式〉之立灶制度》,《华中建筑》2002年第1期。
    ⑩徐振江:《〈营造法式〉瓦作制度初探》,《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1期。11刘书芳:《〈营造法式〉内砖作技术初探》,《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第58页。
    ②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玄武门及重玄门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①郭湖生:《有关〈营造法式〉中几个问题的研究》(未刊稿),1983年2月。
    ②参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1985年,第508~523页。
    ③潘德华:《安勘绞割展拽》,《古建园林技术》1991年第4期;何建中:《〈营造法式〉安装工限——也谈安勘、绞割、展拽》,《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3期;武存虎:《山西忻州地区传统凿石工序(一)——兼谈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所述工序的对应关系》,《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④参见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5年,第131页。
    ⑤该论文主要包括营造机构、工料、营造技术、组织管理和功限、料例等。文中首先对营造技术的基本要素“工”、“料”问题进行了探讨。考察宋代营造机构的发展沿革及其构成并讨论宋代工匠、役夫的成分、地位以及主要建材的使用和木料来源。以宋代工程管理着重考察了宋代营造团队的构成、运作以及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营造工序部分则依次对营造各个环节逐一探讨,营造技术部分择要讨论了若干具体技术问题。论文最后探讨了《法式》功限、料例的条文及内容。首先对诸条文性质、编撰背景、编撰过程和方法进行考察;其次,着重讨论条文的形式构成规律,并考察其历史沿革;最后,以大木作功限、料例为研究对象,力求挖掘它们所蕴含的有关建筑制度、建筑营造技术方面的有价值信息。
    ⑥关于《法式》用工制度,可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有: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有关厢兵及募兵制度的内容(1982年);漆侠《宋代经济史》中的“工匠的团行组织和匠师制度”(1988年);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中的“行役制度”(1997年)。
    
    ①参见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5年,第17页。
    ②彭怒:《关于建筑历史、历史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建筑学报》2002年第6期。
    ③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2002年版,第3页。
    ①冯继仁:“巩县北宋皇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1989年。
    ②《图画见闻志》6卷,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年)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之间的绘画发展史。郭若虚著。郭若虚,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生卒年不详。
    ③参见王其亨、刘江峰:《〈营造法式〉文献编纂成就探析》,《建筑师》2007年第5期。
    ④田边泰著,梁思成译:《大唐五山诸堂图考》,载《汇刊》第3卷第3期,1932年9月。
    ①《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卷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张择端(1085~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
    ②崔延和:《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与艺术特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谭刚毅:《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和商业建筑研究》,《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4期;
    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王洁:《建筑与景观解读〈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性》,《华中建筑》2005年第2期;
    张健:《北宋东京寺院与官宅——〈清明上河图〉筑二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洁:《从“表层”定量解读描绘的街路景观——〈清明上河图〉的量化研究》,《华中建筑》2006年第8期;
    王洁、龚敏:《从表层定量解读描绘的街路景观——〈清明上河图〉的成分分析》,《华中建筑》2007年第8期。
    ③王洁:《建筑与景观解读〈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性》,《华中建筑》2005年第2期。
    
    ①刘国胜:“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年。
    ②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4月;
    张十庆:《从“五山十刹图”看南宋寺院家具的形制与特点》,《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年第1期;
    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2000年;
    ①严辉:《“中国建筑史学”与“建筑考古”的初步对比研究》,《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
    ②陈明达:《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第10期。
    ③宿白:《白沙宋墓·再版说明》,2002年版。
    ④陆锡兴:《从金石学、考古学到古代器物学》,《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报告的主体正文尽量不掺入主观推测和解释。在介绍三座墓葬之外,还根据考古发掘所得墓葬的材料,结合已发现的宋辽金时代的考古资料、《法式》和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就墓葬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正文之外作了大量超出正文很多的详细注释。其中,对墓室壁画中一事一物的诠解与定名,引证文献,排比已知的实物与图像材料,对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细致梳理,皆由注释部分完成。关于《白沙宋墓》注释的成就,得到很多学者认可,相关评述参见:徐苹芳《重读〈白沙宋墓〉》,《文物》2002年第8期;陈戍国《关于〈白沙宋墓〉注释的三点意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4卷第4期;扬之水《细节的意义》,《读书》2002年第9期;陆锡兴《宋代壁画墓与〈白沙宋墓〉——纪念〈白沙宋墓〉出版五十年》,《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⑤徐苹芳:《重读〈白沙宋墓〉》,《文物》2002年第8期。
    
    ①徐怡涛:“长治、晋城地区的五代、宋、金寺庙建筑”,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3年。
    ②莫宗江:《涞源阁院寺文殊殿》,《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③徐怡涛:《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2002年6月。
    ①参见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陈明达》,2006年,第62页
    ②参见陈明达:《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序》,1992年。
    ③高大峰、赵鸿铁等:《中国古建木构架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张鹏程、赵鸿铁等:《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第4期;张鹏程、赵鸿铁等:《斗栱结构功能试验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第1期;高大峰、赵鸿铁等:《中国古建木构架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变形及内力特征》,《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第1期;高大峰、赵鸿铁等:《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斗栱竖向承载力的试验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第3期;薛建阳、赵鸿铁等:《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第6期。
    ④张十庆《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宋〈营造法式〉与日本〈延熹木工寮式〉的比较》,《华中建筑》1992年第3期。
    ①王昕、刘先觉:《从〈建筑十书〉与〈营造法式〉的比较看中西文化的不同》,《华中建筑》2001年第5期;贺从容:《〈建筑十书〉与〈营造法式〉中的建筑模数》,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2009年2月。
    ②喻维国:《〈营造法式〉900年祭》,《建筑创作》2003年第11期。
    ③李以康:《十二世纪中国的建筑准则〈营造法式〉》,载《建筑史论文集》第20辑,2004年3月。
    ④报告获得的两个基本成果为:(1)以“考工学”设计学形态来考察中国设计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意蕴;(2)以《营造法式》的深入探讨挖掘出了以《周易》体系和《周礼》体系(或称为《易》《礼》体系)为核心的中国设计思想理论体系源头。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法式》设计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精神,下篇主要释读《法式》文本相关篇什。(参见邹其昌:“《营造法式》艺术设计思想研究论纲”,博士后出站报告,清华大学,2005年)
    ⑤司丽霞:“北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陈望衡:《〈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美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⑥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二分册“机械工程”,1999年版。
    ⑦他们在史学方法论上所接受的训练往往都不够完善,对于方法论的探索研究也多为在研究过程中一种自发性的体验和总结;或是根据其成长背景、专业教育、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外延发展而来。(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第3页)
    ②刘敦桢:《玻璃窑轶闻》,载《汇刊》第3卷第3期,1932年9月。
    ①陈薇:《用多媒体技术演绎唐宋建筑》,《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另参见陈薇:《宋式建筑推衍:宋〈营造法式〉多媒体教学研究》,载《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主义论文集》,南京:2003年。
    ①陈薇:《数字化时代的方法成长——21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漫谈》,《建筑师》2005年第5期。
    ②董槐林:“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③林哲:《以管窥豹犹有一得——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①陈明达《营造法式》批注本(底本为195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本),内附陈明达不同时期批注。②A·爱因斯坦[美]著,周肇威译:《物理学的进化》,第66页。
    ①陈振孙(1183年~约1261年),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撰有《直斋书录解题》22卷。
    ③“今书总三十六卷,篇目三百五十八,与看详所载相符,并无残缺并省”(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④梁思成:《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15页。
    ⑤钟晓青:《〈营造法式〉篇目探讨》,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9辑,2003年10月,第149页。文后附录“《营造法式》篇目统计表”列总篇数为349,而按其各卷篇目数字相加应为359篇。
    ⑥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240~241页。
    ③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修订本,2005年版,第16页。
    ⑤陈仲篪:《〈营造法式〉初探》,《文物》1961年第2期,第12页。
    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4年版,第242页。
    ⑦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7页。
    ⑧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5页。
    ①陈明达:《大木作研究·绪论》,1981年,第1页。
    ②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9辑,1999年9月,第47页。
    ③李允鉌:《华夏意匠》,2005年版,第424。
    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1985年,第524、527页。
    ⑤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1987年,第97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李诫”词条。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著作和工师”词条。
    ⑧《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营造法式》”词条
    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古代建筑”词条。
    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历史”词条。11《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李诫”词条。
    ①张十庆《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宋〈营造法式〉与日本〈延熹木工寮式〉的比较》,《华中建筑》1992年第3期,第49页。
    ②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2003年,第611、613、616页。
    ③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五版,2004年,第39页。
    ④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1页。
    ⑤傅熹年:《新印陶湘仿宋刻本〈营造法式〉介绍》,载(新印陶湘仿宋刻本)《法式》,2007年。
    ⑥傅熹年:《〈营造法式〉的流传历程》,《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6月19日。
    ⑦王其亨、刘江峰:《〈营造法式〉文献编纂成就探析》,《建筑师》2007年第5期,第78页。
    ⑧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2008年,第433页。
    ⑨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2008年,第483页。
    ①朱启钤:《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纪念》,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②涉及古代词语,《辞源》、《辞海》的编纂出版始自20世纪初,但夙未收录“看详”;历经更新,1981年版的《辞源》和1989年版的《辞海》,以及1993年出齐的《汉语大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均收录了“看详”一词。
    ③《法人德密那维尔评宋李明仲〈营造法式〉》,载《汇刊》第2卷第2册,1931年9月。
    ④谢国桢:《〈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载《汇刊》第4卷第1期,1933年3月。
    ⑤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6页。
    ⑥梁思成:《注释》·《劄子》,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5页。
    ⑦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1984年,第242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营造法式》”词条。
    ②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2003年,第612页。
    ③值得指出的是,1919年石印“丁本”《法式》以来,《看详》卷置于全书前,使该书的逻辑结构完整性得以恢复,也体现了建筑史学界对“看详”意义的深刻认知。对比之下,《四库全书》编者收录《法式》,忽视了《看详》卷的意义,未计入总36卷,仅作为“补遗”附于书末,实际割裂了它和正文的内在关联。
    ④《辞源》1983年修订本,2006年,第2208页。
    ⑤《汉语大词典》2.0版光碟。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官府往来文书”词条。
    ⑦《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2000年,第4128页。
    ⑧《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宋代法规”词条。
    ①《宋会要辑稿》。
    ②宋代法律文本中“看详”篇幅常逾“净条”,如前引黄降奏言诏下刑部,刑部言:“元丰敕令格式看详卷共二百二十册,难以颁降。”但为完善法律,“看详”仍常与“净条”一并颁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4载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八月“宰臣章惇、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大理少卿刘赓进呈新修篜须妨?格式……又言:‘所进看详册稍多,乞止进净条入内,余付有司’。上令皆进入”。
    ③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第二版,2000年,第15页。
    ④1、断例:即判案的成例。宋代规定,“法所不载,然后用例”(《宋史·刑法志》)。例本是补法之不足,但
    ①关于李诫生卒年月,梁思成根据生平推测其享寿不过四十五至五十岁(参见梁思成:《注释·序》,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7页)。后来又有学者通过官职制度推测李诫荫补郊社斋郎时最低年龄为21岁,生年为英宗治平初年,即1064年。(参见左满常:《有关〈营造法式〉及其作者的几个史实辨析》,载《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2005年,第92页)。《墓志铭》记李诫卒年为大观四年(1110年);1930年学社纪念李诫逝世820周年,所做“宋李明仲先生像”说明、《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纪念》、《祭文》、《征求宋李明仲逸书遗迹启示》等文字中均记李诫殁于“1110年3月21日,农历为2月29日”;梁思成在《注释》中记李诫“于大观四年二月壬申(公元1110年2月23日即旧历二月初三)卒”;1992年,李致忠在《影印宋本〈营造法式〉说明》中记“李诫卒于大观四年二月壬申,即公历1100年2月21日”。本文经核对中西历,李诫卒日当为1110年2月23日,即农历二月初三。
    ②此画像为学社成员陶洙据李诫平生、性行(《李诫·墓志铭》),参稽相书所做。(参见《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纪念·李明仲画像之意匠(附录一)》,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③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源于汉魏,成于南北朝。体式以双句即俪句或偶句为主,修辞讲究对仗、声律,注重用典。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宋时又称四六文。
    ④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7~8页。梁思成尚曾稽考《序》中典故,但并不完全(同前,第3页)。
     ①《序》文句读参考梁思成:《注释》,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第3页。
    ①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1980年,第245页。
    ①此表主要参考资料为:《李诫·墓志铭》;阚铎:《李诫补传》,载“陶本”《法式》,1925年;左满常:《有关〈营造法式〉及其作者的几个史实辨析》,载《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2005年。
    ②李诚《进新修营造法式序》自具衔名称“通直郎管修盖皇弟外第专一提举修盖班直诸军营房等臣李诫(诚)”,传世《营造法式》南宋绍定刊本署衔名称“通直郎管修盖皇帝外第专一提举修盖班直诸军营房等臣李□(诚)奉圣旨编修。”这个署名是李诚进呈新修《营造法式》时的官职,“修盖皇弟外第”指的是建造懿亲宅以处五王,故称五王府,又名棣华宅,取《诗经》“棠棣之华”的旧典,以喻兄弟,借“棣”指“弟”。皇弟外第工程始建于元符元年三月,当时的李诚还没有官至将作少监。崇宁二年正月十九日,李诚进编修《营造法式》《剳子》自称“敕通直郎试将作少监提举修置外学等李诚”。崇宁二年李诚打报告乞用小字镂版颁行海行《营造法式》时,己官至通直郎试将作少监。官至将作监则是崇宁三年的事。李诚新修《营造法式》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崇宁二年镂版颁行。(曹汛:《〈营造法式〉崇宁本——为纪念李诚〈营造法式〉刊行九百周年而作》,《建筑师》2004年第2期)
    ③主要内容参考《李诫·墓志铭》及朱启钤《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纪念》(载《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④“按”所指为《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纪念》所言,下同。
    ①李诫还同姚舜仁一起,奉旨参考宫内所藏明堂旧本图样,经过详细的考究和修改,于崇宁四年八月十六日(1105年)进新绘“明室图”样。(梁思成:《注释》徐伯安补注,载《梁思成全集》第7卷,2001年)
    ②《宋会要辑稿》卷7200。
    ③李致忠:《影印宋本〈营造法式〉说明》,载《古逸丛书三编》之四十三《影印宋本〈营造法式〉》,1992年。
    ①《庆元条法事类》80卷,附录2卷,南宋谢深甫监修。
    ②参见蒋淑薇:《从〈庆元条法事类〉看宋代的文书制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96页;赵彦昌、于红滨:《从〈庆元条法事类·文书门〉看南宋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浙江档案》2008年第5期,第55~56页。
    ③朝廷在江左,典笈散亡殆尽,省曹台阁,皆令老吏记忆旧事,按以为法。(庄绰:《鸡肋编》卷中)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
    ⑤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上,2004年版,第411页。
    ⑥陶湘:《识语》,载“陶本”《法式》,1925年。
    ①项隆元在《〈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一书中也对李诫名字做了相关考证分析。(参见项隆元:《〈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2009年,第29~30页)
    ①朱启钤:《题姚承祖补雲小筑卷》,载《汇刊》第4卷第2期,1933年6月。
    ②潘谷西:《〈营造法式〉初探(一)》,《南京工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③参见张十庆《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试论从〈营造法式〉至〈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华中建筑》1999年第4期。
    ④相关研究还可参见张十庆在《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一书中对“《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部分的探讨。(张十庆:《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2002年,第147~171页)
    ⑤王辉:“《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营造法式》中江南木构技术因素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1年;王辉:《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华中建筑》2003年第3期;王辉:《从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古代江南建筑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载《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2007年。
    ①项隆元:《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时代特征与浙江宋元时期建筑的地方特色》,《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项隆元:《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②另见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2005年,第5~14页。
    ③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9集,1999年9月,第46页。
    ④据王其亨《法式》研究笔记。
    ⑤参见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2003年,第729页。
    ①《重校正地理新书》卷1,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054册(子部·术数类),2002年
    ②书中记《法式》作者为“李诚”。
    ③王其亨曾将《重校正地理新书》所引《法式》内容与“陶本”相校,笔者经再次核对后,将校勘记录附于本文附录1。
    ④有学者认为与宋并存的辽、金、西夏诸国,其社会文化包括建筑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他们虽然未曾颁布过类似《法式》的规范,但各类建筑特别是官式建筑的兴造都甚为频繁,而且大多通过中原建筑精华的传播加以吸收,《法式》对他们的影响是间接的。(参见刘叙杰:《哲匠薪传千秋宝笈——纪念宋〈营造法式〉颁行一千周年》,第23页)
    ⑤参见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续》,载《汇刊》第7卷第2期。后来梁思成在1954年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中对误判之事作出了更正说明。(载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第506页)
    ①《书影》(又名《因树屋书影》)10卷,明末清初周亮工撰。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缄斋,号栎园。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②引自《仿宋重刊營造法式校記附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③《读书敏求记》4卷,清钱曾著。钱曾(1629~1701年),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江苏常熟人,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
    ④《述古堂藏书目》4卷,宋板书目1卷,清钱曾撰。
    ⑤引自柳和成:《〈营造法式〉版本及其流布述略》,《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6期,第74页。
    
    ①相关研究有《敦煌宋代窟檐》,《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
    辜其一:《敦煌石窟宋初窟檐及北魏洞内斗栱述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57年第1期。
    ②指“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同。
    ③聂连顺、林秀珍、袁毓杰:《正定开元寺钟楼落架和复原性修复(上)》,《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1期;
    聂连顺、林秀珍、袁毓杰:《正定开元寺钟楼落架和复原性修复(下)》,《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2期。
    ④徐振江:《平顺天台庵正殿》,《古建园林技术》1989年第3期。
    王春波:《山西平顺晚唐建筑天台庵》,《文物》1993年第6期。
    ⑤酒冠五:《山西中条山南五龙庙》,《文物》1959年第11期。
    ⑥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5、6期。
    罗哲文:《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发现唐、五代的题记和唐代壁画》,《文物》1965年第4期。
    柴泽俊:《五台佛光寺》,《山西文物》1982年第3期。
    冯永谦:《佛光寺和大云院唐、五代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柴泽俊:《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形制初析》,《五台山研究》1986年第1期。
    傅熹年:《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载《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贠安志:《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南禅寺与佛光寺彩塑艺术分析》,《文博》1989年第5期。
    柴泽俊:《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形制初探》,载《柴泽俊古建筑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史红帅:《唐两京佛光寺考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金磊:《重走五台山佛光寺的发现之路》,《建筑》2004年第1期。
    孙志虹:《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记山西南禅寺和佛光寺》,《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第8期。
    张霞、张放陶:《唐代木构建筑的“双璧”——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山西科技》2007年第1期。
    张荣、刘畅、臧春雨:《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
    伊铭:《大唐双姝——南禅寺及佛光寺》,《科学之友》2007年第5期。
    吴保安:《五台山佛光寺古建筑避雷原因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4期。
    郑丽云:《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的科学思想》,《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①《山西五台县发现一千一百多年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期。
    陈明达:《南禅寺》,《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
    《南禅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
    祁英涛、柴泽俊:《南禅寺大殿修复》,《文物》1980年第11期。
    柴泽俊、刘宪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文物》1980年第11期。
    柴泽俊:《五台南禅寺大殿修缮复原工程设计书》,《文物》1980年第11期。
    柴泽俊:《南禅寺大殿修缮工程竣工技术报告》,《文物保护技术》1982年第1辑。
    祁英涛、柴泽俊:《五台南禅寺大殿修复工程报告》,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编《建筑历史研究》第1
    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出版,1982年10月。
    柴泽俊:《五台南惮寺》,《山西文物》1983年第1期。
    《南禅寺大殿》,《山西地震》1986年第3期。
    祁英涛:《南禅寺大殿复原工程简介》(1986年5月),载祁英涛著、中国文物研究所编《祁英涛古建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年。
    赵云旗:《论南禅寺的雕塑艺术》,《五台山研究》1987年第6期。
    谭树桐:《敦煌唐塑和南禅寺彩塑艺术的比较研究(摘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贠安志:《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南禅寺与佛光寺彩塑艺术分析》,《文博》1989年第5期。
    张志兰:《从南禅寺屋角部分做法分析其它的屋角部分的发展演变》,《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2期。
    孙志虹:《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记山西南禅寺和佛光寺》,《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第8期。
    张霞、张放陶:《唐代木构建筑的“双璧”——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山西科技》2007年第1期。
    伊铭:《大唐双姝——南禅寺及佛光寺》,《科学之友》2007年第5期。
    段智钧:《南禅寺大殿大木结构用尺与用材新探》,载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林秀珍:《河北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文物春秋》1995年第1期。
    ③酒冠五:《大云院》,《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
    杨烈:《山西平顺县古建筑勘察记——大云寺》,《文物》1962年第2期。
    李春江:《山西省平顺大云院的壁画与彩画》,《文物》1963年第7期。
    ④《平遥镇国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
    《平遥镇国寺大殿》,《建筑学报》1981年第4期。
    王英杰:《古朴典雅胜景迷人——山西平遥镇国寺建筑探秘》,《中国房地信息》2000年第9期。
    王玉宾、赵昌本:《走近平遥镇国寺》,《山西日报》2003年1月8日。
    姚雅欣:《山西平遥镇国寺三佛楼佛传故事壁画考略——兼谈山西佛传故事壁画发展脉络》,《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镇国寺:见证五代时的彩塑巅峰》,《旅游时代》2008年第12期。
    
    ①林钊:《福州华林寺大雄宝殿调查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王贵祥:“福州华林寺大殿”,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1981年。
    钟晓青:“福州华林寺大殿复原”,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1981年。
    祁英涛:《福州华林寺大殿》,《福州历史与文物》1983年第1期。
    钟晓青:《华林寺大殿以不迁为好》,《福州文物》1983年第1期。
    杨秉伦、王贵祥、钟晓青:《福州华林寺大殿》,载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9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②林钊:《莆田元妙观三清殿调查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1期。
    程建军:《莆田元妙观东岳殿彩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
    陈文忠:《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建筑初探》,《文物》1996年第7期。
    郑军:《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及山门彩绘的保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第2期。
    ③《敦煌宋代窟檐》,《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
    ④吴国智:《开元寺天王殿建筑构造(一)》,《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第3期。
    吴国智:《开元寺天王殿建筑构造(二)》,《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第4期。
    吴国智:《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落架大修工程的勘测设计》,《古建园林技术》1989年第1期。
    路秉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价值新发现”,同济大学校庆报告会,1992年5月。
    曾秋潼:《潮州开元寺天王殿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广东史志》1998年01期。
    达亮:《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艺术》,《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⑤邓其生:《梅庵初探》,《广东文博》1983年第2期。
    吴庆洲:《肇庆梅庵》,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8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
    ⑥祁英涛:《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复原工程一方案及说明》、《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复原工程二方案及说明》(1955年),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正定隆兴寺》,《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祁英涛:《正定隆兴寺简介》(1984年7月),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聂金鹿,林秀珍:《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斗栱修配与安装纪实》,《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第2期
    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中国古代建筑——正定隆兴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张秀生等编:《正定隆兴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刘友恒:《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刘友恒:《消失的瑰宝——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宋代壁塑》,《文物春秋》2006年第2期。
    
    ①祁英涛:《摩尼殿新发现的题记的研究》(1979年3月),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河北省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修缮委员会:《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发现宋皇祐四年题记》,《文物》1980年第3期。
    李士连:《浅谈摩尼殿的建筑构造与修缮原则》,《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1期。
    孔祥珍:《牟尼殿主要木构件承载能力和节点榫卯研究》,《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3期。
    祁英涛:《隆兴寺摩尼殿修缮工程简介》(1986年5月),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聂金鹿:《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斗栱修配与安装纪实》,《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第2期。
    韩昌凯:《摩尼殿修缮施工油活操作纪实》,《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1期。
    ②罗将:《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复工程竣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余鸣谦:《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建筑的初步分析》,《历史建筑》第12期,1958年。
    刘友恒、杜平:《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③祁英涛:《对少林寺初祖庵大殿的初步分析》,载《建筑史专辑》编辑委员会编《科技史文集》第2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10月。
    王辉:《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华中建筑》2003年第3期。
    张十庆:《北构南相——初祖庵大殿现象探析》,载贾珺主编《建筑史》第22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④李震:“济渎庙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3月。
    李震、徐千里、刘志勇:《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华中建筑》2003年第6期。
    余晓川、朱春平:《济渎庙考略》,《山西建筑》2004年第19期。
    张家泰:《〈济渎北海庙图志碑〉与济渎庙宋代建筑研究》,河南大学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营
    造学研究》第1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林钊:《莆田玄妙观三清殿调查记》,《文物》1957年第11期。
    任俊臣:《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和老子像碑》,《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
    郁永龙:《江南名观玄妙观》,《中国道教》2000年第5期。
    ⑥杨烈:《长子县崇庆寺千佛殿》,《历史建筑》1959年第1期。
    
    ①酒冠五:《山西慈林山法兴禅寺》,《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
    田素兰:《山西法兴寺新考》,《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②李有成:《定襄县关王庙构造浅探》,《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04期。
    ③梁济海:《开化寺的壁画艺术》,《文物》1981年第5期。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开化寺宋代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王宝库:《高平市开化寺》,《五台山研究》1995年第4期。
    ④岳树明:《原起寺》,《沧桑》1996年第3期。
    
    ①《太原晋祠圣母殿宋塑宫女像》,《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期。
    柴择俊编:《晋祠》,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刘永德:《晋祠风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
    高寿田:《晋祠圣母殿宋、元题记》,《文物》1965年第12期。
    晋祠文物保管所编:《晋祠》,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柴泽俊:《太原晋祠》,《山西文物》1982年第2期。
    于振生:《古建筑群――晋祠》,《建筑》1984年第4期。
    朱希元:《太原晋祠》,《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2期。
    祁英涛:《晋祠圣母殿研究》,《文物世界》1992年第1期。
    任毅敏:《晋祠圣母殿现状及其变形原因》,《文物世界》1994年第1期。
    常文林:《浅论晋祠圣母殿的建筑结构》,《城市研究》1994年第2期。
    彭海:《晋祠圣母殿勘测收获——圣母殿创建年代析》,《文物》1996年第期。
    彭海:《文化的烙印:晋祠文物透视》,太原:山西文物出版社,1997年。
    柴泽俊等编著:《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杨连锁:《晋祠胜境》,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德一:《晋祠揽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凤:《晋祠》,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
    晋博:《中国祠祀建筑群——晋祠》,《今日山西》2003年第2期。
    牛慧彪:《晋祠圣母殿建筑年代考》《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李钢,董晓阳主编:《中国晋祠:中英文本》,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李艳蓉、张福贵:《忻州金洞寺转角殿勘察简报》,《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
    ③史国亮:《阳泉关王庙大殿》,《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2期。
    ④李会智:《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文物世界》1996年第1期。
    
    ①高寿田:《山西晋城青莲寺塑像》,《文物》1963年第10期。
    常亚平、卢宝琴:《晋城市古青莲寺大佛殿设计构想》,《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1期。
    李会智、高天:《山西晋城青莲寺史考》,《文物世界》2003年第1期。
    ②邓保平:《冶底的岱庙与岱庙的冶底》,《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1期。
    ③辜其一:《江油县圌山云岩寺飞天藏及藏殿勘查记略》,《四川文物》1986年第4期。。
    黄石林:《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文物》1991年第4期。
    李云生:“窦圌山道教飞天藏探究——兼谈佛教转轮经藏”,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91年。
    左拉拉:《云岩寺飞天藏及其宗教背景浅析》,载贾珺主编《建筑史》第21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中国建筑研究室窦学智、戚德耀、方长源调查,窦学智执笔:《余姚保国寺大雄宝殿》,《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王士伦:《保国寺和六和塔》,《浙江日报》1961年4月5日。
    宁波市文管会:《谈谈保国寺大殿的维修》,《文物与考古》1979年9月第102期。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文物》1980年第2期。
    林士民:《保国寺》,《文物》1980年第2期。
    杨新平:《保国寺大殿建筑形制分析与探讨》,《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第2期。
    郑彭龄:《古代建筑之瑰宝——保国寺》,《浙江档案》,1996年第7期。
    董益平、竺润祥、任茶仙:《宁波保国寺大殿静力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浙江温州,2002年。
    余如龙:《保国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董益平、竺润祥、俞茂宏、余如龙:《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倾原因浅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4期。
    
    余如龙:《保国寺大雄宝殿的构造与价值》,《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宁波:2003年。
    林浩、林士民:《保国寺大殿现存建筑之探索》,同上。
    徐炯明、沈惠跃:《解读保国寺的堪舆美学》,同上。
    符映红:《试论保国寺古建筑的科技保护》,同上。
    项隆元:《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时代特征与浙江宋元时期建筑的地方特色》,同上。
    肖金亮:《宁波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同上。
    项隆元:《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包志禹摘编:《江南名刹保国寺》,载萧默主编、王贵祥副主编《建筑意》第4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戚德耀:《近半个世纪前调查保国寺的回忆》,载萧默主编、王贵祥副主编《建筑意》第4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刘畅、孙闯:《保国寺大殿大木结构测量数据解读》,载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原为单檐歇山,清增为重檐。
    ②孙荣芬:《山西平遥慈相寺的建筑特征》,《文物春秋》2004年第5期。
    ③祁英涛:《河北省新城县开善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刘智敏:《新城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原则及工程做法》,《文物春秋》2004年第5期。
    刘智敏:《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3期。
    ④《涞源发现辽代建筑——阁院寺文殊殿》,《光明日报》1960年8月20日。
    冯秉其、申天:《新发现的辽代建筑——涞源阁院寺文殊殿》,《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莫宗江:《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载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历史教研组编《建筑史论文集》第2辑,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79年5月。
    王宏印:《阁院寺文殊殿壁画复盖考》,《文物春秋》1995年03期。
    徐怡涛:《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⑤王鹤龄、赵仲珊:《奉国寺纪略》,奉国寺住持发行(非卖品)1941年。
    东北博物馆:《义县奉国寺调查报告》,《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
    于倬云:《辽西省义县奉国寺勘查简况》,《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3期。
    杜仙洲:《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文物》1961年第2期。
    王晶辰:《奉国寺》,《辽宁文物》1980年第1期。
    沈滨、关魁武:《奉国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邵福玉:《奉国寺》,《文物》1980年第12期。
    曹汛:《义县奉国寺无量殿实测及整治图说》,《文物保护技术》1981年第1期。
    张连义:《解读〈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白鑫:“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彩画调查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07年4月。
    建筑文化考察组编著:《义县奉国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温玉清:《“以材为祖”:奉国寺大雄殿大木构成探赜》,载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⑥员海瑞、唐云俊:《善化寺》,《文物》1979年第11期。
    《善化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丛燕丽:《唐风古韵善化寺》,《沧桑》2005年第1期。
    白志宇:《善化寺大雄宝殿脊槫增长构造与〈营造法式〉制度之比较》,《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2期。
    ⑦张丽:《西京华严寺概论》,《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王银田、曹彦玲:《大同华严寺研究》,《文物世界》1999年第2期。
    杨俊芳:《大同华严寺的历史考察》,《沧桑》2008年第3期。
    ①梁思成:《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建筑创作》2006年第4期。
    杨鸿勋、傅熹年:《优秀的古典建筑之一——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筑学报》1957年第1期。
    陈明达:《应县木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66年。
    孟繁兴:《略谈应县木塔的抗震性能》,《文物》1976年第11期。
    晋文:《应县木塔》,《文物》1976年第11期。
    祁英涛、李世温、张畅耕:《山西应县释迦塔牌题记的探讨》,《文物》1979年第4期。
    文物出版社编辑:《应县木塔: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祁英涛:《应县木塔几项碳十四年代测定》(1981年9月),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马良:《应县木塔建筑年代与始因疑问》,《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
    陈国莹:《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自重估算》,《古建园林技术》1983年第3期。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张畅耕等:《应县木塔后加构件的装设年代》,载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金良生:《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实测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焦玉强:《应县木塔营建始因有重大发现,可能为契丹仁懿皇后倡建》,《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1日。
    陈国顺、贾蕾、郭文生:《山西应县木塔环境地质及活动断层的研究》,《山西地震》1998年第1期。
    陈国顺、郭文生、贾蕾:《山西应县木塔损坏的原因及其环境地质研究概述》,同上。
    陈国顺、贾蕾:《山西应县木塔周围的自然环境概况》,同上。
    贾蕾、陈国顺、郭文生等:《用工程地质方法分析应县木塔塔基土的稳定性》,同上。
    郭文生、李喜和、陈国顺:《用工程物探方法研究应县木塔西北侧活动断层及塔基土和地下水的分布》,同上。
    随坤、郭文生、陈国顺:《用工程测量方法研究应县木塔损坏的原因》,同上。
    张永权:《应县木塔台基年代考》,孙进己等主编《中国考古集成(华北卷)》第16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
    刘光勋:《山西应县木塔变形原因之浅见》,《山西地震》1999年第2期。
    孟繁兴、张畅耕:《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4期。
    张畅耕、宁立新、支配勇:《契丹仁懿皇后与应州宝宫寺释迦塔》,《辽金史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马良编著:《应县木塔》,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铁英:“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肖旻:《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洪海军:《佛宫寺释迦塔与中国楼阁建筑》,《文物世界》2005年第2期。
    杜成辉:《山西应县木塔建于辽代的又一佐证——元好问的几首吟应县木塔诗》,《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
    ②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汇刊》第3卷第2期,1932年6月。
    文展:《记新剥出的蓟县观音阁壁画》,《文物》1972年第6期。
    蓟县文物保管所:《独乐寺》,《文物》1976年第1期。
    罗哲文:《谈独乐寺观音阁建筑的抗震性能问题》,《文物》1976年第10期。
    曹汛:《独乐寺认宗寻亲——兼论辽代伽蓝布置之典型格局》,《建筑师》1984年总第21期。
    张家骥:《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建筑师》1984年总第21期。
    祁英涛:《高度防震性能的天津独乐寺观音阁》(1984年7月),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王其亨:《蓟县独乐寺环境保护规划》,载《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年会论文集》,1984年。
    宿白:《独乐寺观音阁与蓟州玉田韩家》,《文物》1985年第7期。
    纪烈敏:《独乐寺观音阁壁画》,《天津史志》1986年第1期。
    韩嘉谷:《独乐寺史迹考》,《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
    
    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建筑构图分析》,载《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杨泓:《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塑十一面观音像》,《文物天地》1988年第2期。
    王令强:《千年古刹独乐寺》,《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11日。
    郭黛姮:《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载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9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张威:“中国古代楼阁暨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95年。
    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下),载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傅熹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校注》,载《梁思成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陈明达著,王其亨、殷力欣增编:《蓟县独乐寺》(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新:《蓟县独乐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①张十庆:《罗源陈太尉宫建筑》,《文物》1999年第1期。
    ②李婧:“甘肃武都广严院建筑调查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年。
    ③王在民:《广州光孝寺》,《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12期。
    王在民:《广州光孝寺大殿修葺工程开工》,《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徐续:《光孝寺大殿》,《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广州文管会:《关于徐续“光孝寺大殿”内容的几点更正》,《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期。
    粤博:《广州光孝寺》,《文物》1982年第4期。
    邓其生:《广州光孝寺年代考》,《广州研究》1985年第6期。
    程建军:《广州光孝寺修复规划管窥》,《南方建筑》1992年第3期。
    曹劲:“广州光孝寺建筑与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④颜华:《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文物》1995年第1期。
    肖旻:《试析山东两座古代建筑的尺度规律》,《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⑤曹国正:《济源奉仙观三清大殿浅析》,《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2期。
    ①《临汝风穴寺》,《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
    《临汝风穴寺一文读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古代建筑修整所:《临汝白云寺》,《文物》1961年第2期。
    常法定:《千年古刹风穴寺》,《河南城建高专学报》1997年第2期。
    周昆叔:《考察风穴寺古建筑环境——中国环境考古随笔之三》,《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
    ②张智:《山西长子县天王寺》,《历史建筑》1959年第1期。
    ③《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的建筑年代已得到有力证据》,《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期。
    山西云岗石窟文物保管所:《华严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员海瑞、唐云俊:《华严寺》,《文物》1982年第9期。
    杨爱珍:《大同辽代华严寺东向的原因及其题记和造像》,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柴泽俊:《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结构形制研究》,载张驭寰,郭湖生主编《中华古建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大同市古建筑勘察组:《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实测》,同上。
    张丽:《西京华严寺概论》,《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王银田、曹彦玲:《大同华严寺研究》,《文物世界》1999年第2期。
    柴泽俊:《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结构形制研究》,载《柴泽俊古建筑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王银田、曹彦玲:《大同华严寺研究》,《文物世界》1999年第2期。
    焦春兰:《从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的抢修看古建筑保护的现实意义》,《城建档案》2004年第4期。
    李玉明:《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壁画内容浅析》,《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④李有成:《山西定襄洪福寺》,《文物世界》1993年第1期。
    ①张亚平、赵晋樟:《山西繁峙岩山寺的金代壁画》,《文物》1979年第2期。傅熹年:《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编《建筑历史研究》第1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出版,1982年10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岩山寺金代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李有成、廉考文:《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古建园林技术》1986年第4期。柴泽俊、张丑良:《繁峙岩山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②吴静品:《长治北石槽三嵕庙西配殿构造浅析》,《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③滑辰龙:《太阴寺大雄宝殿修缮设计》,《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4期。
    ④李会智、赵曙光、郑林有:《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文物世界》1998年第2期。李会智:《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文物季刊》1998年第2期。师振亚:《陵川西溪二仙庙》,《文物世界》2003年第5期。
    ⑤《西溪二仙庙后殿建筑历史痕迹解析》,载贾珺主编《建筑史》第23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高爱国:《“三楚名山”话玉泉》,《湖北文史资料》1997年第3期。高爱国、周天裕:《“三楚名山”玉泉寺》,《法音》1998年第1期。
    ②展海强:“山西柳林香严寺保护与修缮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③郭黛姮、徐伯安:《平顺龙门寺》,《科学史文集·建筑史专辑(2)》第5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7月。冯冬青:《龙门寺保护规划》,《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1期。
    ④徐怡涛:《山西平顺回龙寺测绘调研报告》,《文物》2003年第4期。
    ⑤滑辰龙:《普照寺大殿修复设计》,《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3期。滑辰龙:《沁县普照寺大殿勘察报告》,《文物季刊》1996年第1期。
    ①李良娇:《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建筑初步分析》,《历史建筑》第1辑,1959年。冯永谦:《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修缮工程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柴泽俊编:《朔州崇福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林哲:《以管窥豹犹有一得——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②祁英涛:《山西太原晋祠献殿修缮工程的设计工作》,《古建筑通讯》1957年第1期。赵怀鄂:《晋祠献殿》,《文物世界》1996年第1期。
    ③李会智:《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2期。阎雅娟:《则天圣母庙的悬塑走龙》,《文物世界》2000年第3期。李春耕:《无字碑前说女皇——拜谒则天庙》,《今日山西》2003年第4期。
    ④滑辰龙:《佛光寺文殊殿的现状及修缮设计》,《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第4期。
    ⑤李小涛:《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文物》1996年第12期。
    ⑥村田治郎:《山西省应县净土寺》,《佛教芸术》第1期,1948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