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京兆韦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其族姓源于黄帝姬姓,产生于战国中期,定型于秦汉。其家族诞生于西汉中叶,至曹魏时期成为关陇士族之一员。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京兆韦氏逐渐摆脱区域性的限制而质变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士族家族。
     进入隋唐,韦氏家族政治、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表现为:有唐一代韦氏家族成员拜相者共计二十位,势冠全唐;家族仕宦率极高,尤其是高品级官吏的仕宦人数急剧增加;家族成为皇室通婚之重要对象,共有近三十位成员与皇室成员进行婚姻来往;家族广泛与山东、江南、关陇地区的一流士族联姻,此举密切其与各地士族的交往,扩大家族影响,韦匡伯、韦嗣立家族可谓典型。导致家族繁盛的主要原因有二:一,凭籍门荫与科举,双轨并进,占据宦途要津,保持家族政治地位之不坠。二是充分利用家族固有影响,通过婚姻关系,扩充其政治关系和影响。此二者,如鸟之双翼,共保韦氏家族在唐代的富贵。
     由于受到科举取士制的影响,韦氏家族文化的文学性逐渐加强。其成员在诵习经书的同时,文学修养亦日渐提高。此外,从其交往的情况看,有唐一世但凡知名的文学家皆与韦氏成员有过诗文交往。而且,从唐代文人的接受角度看,韦氏家族成员的作品亦多为雅俗两界所称赏。最后,就具体创作情况言,韦氏共有诗文总数千余首(篇),留有姓名的文学家近百人,为后世所激赏的作品数十篇,并产生两位著名的诗词名家,即韦应物和韦庄。有唐一代,韦氏家族在文学创作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于当时享有盛誉。
     韦应物、韦庄、韦絢、韦瓘等是韦氏家族诗(文)名较著的成员。本文在相关章节对韦絢生卒年和平生宦迹进行考证,并对其作品《刘宾客嘉话》的版本和文学意义加以阐发。通过对韦瓘生平考辨,推定其为《周秦行纪》的作者,并又对《周秦行纪》的主题和创作时间加以研究。韦应物是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成果颇多,通过对韦应物诗的深入分析,着重探讨韦应物的族内交往诗和悼亡诗中所透射出来的家族情怀和家族意识。韦庄是晚唐时期韦氏的重要人物,通过对其文学活动进行研究,着力发掘晚唐五代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其相关文学活动的文学史意义。
     整体来看,韦氏家族在唐代不仅具有较高的家族地位,而且其家族文化也异常繁荣,其家族文学活动更是对唐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Master Wei clan in Jingzhao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oble clans.Its clan-surname which is sourced of Huangdi's surname-Ji,gave rose to middle=aged of the Warring States,feel into a pattern in Qin & Han dynasty.Its clan was born in middle age of West=Han dynasty,and became one member of Guan-Long noble clans in time of Cao-Wei.In time of Sixteen-countries and North-South-Dynasty,Master Wei clan in Jingzhao area free of district of limits gradually and then qualitative changed as noble clan which had strongly influence to whole country.
     When it came into Sui and Tand dynasty,Master Wei's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tus has been unprecedently improved.It showed as follows:there were totally 20 chancelors came from members of Master Wei clan in Tand dynasty.Its clan had high percentage of be an official,especially the number of be an official with high grade increase extremely;Its clan became important inter-marry target for imperial family,including nearly 30 memebers carry on inter-marry with members of imperial family;Its clan formed an alliance by marriage with first-class clans of areas of Shandong,Jiangnan and Guan-Long extensively,this acitivity build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clans of other regions and Master Wei clan,extended its clan-influence,clans of Wei Kuangbo and Wei Sili can be called as models.The major reasons for clan-prosperity including two points:first of all,according to hereditary official position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as two roads that carried on at the same time to conqued key posts of official career in order to keep clan's political status.In addition,make full use of firmly-clan influence with marrage-relationship to extend its political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to keep stability of clan-social-status.Those two reasons as bird'wings to protect Master Wei clan's wealth and rank in Tang dynasty.
     Under circumsta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 influence,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of clan-culture of Master Wei clan has been enhanced gradually.With its members chanted and studied scripture at the same time,their accomplishment has been imporved day by day.We can see it from content of "scripture book-annals"in two of Tang Shu.In addition,from condition of association,all of famous writers had relationship with members of Master Wei clan on poetical works-commuciation.However,from viewpoint of acception by literati,works by members of Master Wei clan were suit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At last but not least,in the state of specific creation,they wrote over 1,000 poems,among those literatis,nearly 100 person left their names,among those poetical works,nearly 50 were appreciated by later ages.There were famous poetry-writer emerged from Master Wei clan,one is Wei Yingwu,the other is Wei Zhuang,at aspect of literature-creation,no matter what on quantity or on quality, Master Wei clan all gained excellent achievement with high reputation at that time.
     Wei Yingwu,Wei Zhuang,Wei Xun,Wei Guan etc.are all famous members who gain high fame on literature creation in Master Wei clan,This thesis do textual research on Wei Xun's life-and -death-year and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rocess of his official career in correlated chapters and sections,and elucidate his work Liu Bing Ke Jia Hua's edition form and literatural meaning.According to do textual distinguishment-research on Wei Guan's life,conjecture that he is author of Travel Notes In Zhou and Qin Dynasty,and do research for theme and time of creation about this book.Wei Yingwu was hot point of literatural research of Tang dynasty who gained many achievements.Accoeding to deeply analyse his poetry,mainly discuss about his inter-clan commuciation- poems and mourn-poems which appears clan-feelings and clan-realization.Wei Zhuang is key person of Master Wei clan in late Tang dynasty.According to do research on his literature activities,deeply explore influence of literatural creation under social culture background in late Tang dynasty and Five-Dynasties period and literitural historical magnificent meaning for correlational literatural activies with him.
     In a wod,not only had Master Wei clan gained high clan-status in Tang dynasty,but also gained extremely flourishing on clan-culture,its clan-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o significantcontribution for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引文
[1]班固撰,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卷三《宗族》,中华书局,1994年,第93页。
    [2]许慎著:《说文解字》卷七上,中华书局,1963年,第141页。
    [1]毛汉光著:《中古山东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与姓族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本第三分.第20页.
    [1]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三《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689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中华书局,1962年,第883页。
    [3]陈彭年等著,周祖谟校录:《广韵校录》,中华书局,2004年,第176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三下《宰相世系四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5页.
    [2]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11”条《大唐赠并州大都督淮阳王韦君(洞)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83页。
    [3]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71”条《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卿扶阳县开国公护军事韦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3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原州诸军事检校原州都督群牧都副使赐紫金鱼袋赠太仆卿上柱国修武县开国男京兆韦府君(衡)墓志铭》,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大中161”条《唐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嗣初妻京兆韦夫人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76页。
    [6]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4页。
    [7]何光岳著:《楚源流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8]洪兴祖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95页。
    [9]黄怀信注:《逸周书校补注释》第五十六篇《尝麦解》,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15页。
    [10]张玉春译注:《竹书纪年译注》,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朱熹注:《诗经集传》卷八《商颂·玄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8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四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5页。
    [3]左丘明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一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11页。
    [4]左丘明撰,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50页。
    [5]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1页。
    [6]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2页。
    [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3-14页
    [1]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2页。
    [2]左丘明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11页。
    [3]左丘明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晋语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6页。
    [1]司马迁著:《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553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1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1924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4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三《韦玄成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20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518页。
    [4]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卷六《保位权》,中华书局,1975年,第3518页。
    [5]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42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序》,中华书局,1962年,第3594页。
    [2]陈明著:《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7页。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6页。
    [5]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宣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15页。
    [2]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二《韦叡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220页。
    [3]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卷四“东汉功臣多近儒”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90页。
    [4]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二十六卷《韦彪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917页。
    [5]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二十六卷《韦彪传附韦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921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五“桓帝延熹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1773页。
    [1]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卷五“累世经学”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100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608页。
    [3]江藩著:《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第3352页。
    [5]皮锡瑞著:《经学历史》之《经学极盛时代》,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6]宋翔风撰,梁运华点校:《过庭录》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192页。
    [1]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卷七十九《仲长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587页。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卷十六《仓慈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512页。
    [3]许倬云著:《求古篇》,(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502页。
    [4]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二十六卷《韦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921页。
    [5]史念海在《长安史迹丛刊·代总序》(《游城南记校注》附,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中指出:此谚语出《辛氏三秦记》,而是书不见载于《隋书》及两《唐书》的《经籍志》、《艺文志》,但《水经注》(卷四、卷一九)、《三辅黄图》、刘昭《续汉书郡国图志》皆征引过《辛氏三秦记》,而诸书所记,皆为秦汉都邑宫室园囿地理,该书当由于汉时人士之手笔,成书的时间应在汉代。
    [6]关于士族形成的时间,史学界未有定论。目前主要有“西汉说”、“两汉之际说”、“东汉说”、“东汉中后期说”“魏晋说”等几种观点。本文采取大陆学界之主流观点,即魏晋说。不过又认为,其雏形在东汉已出现,但魏晋方定型。
    [1]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2]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3]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尚名节”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102页。
    [4]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操》,中华书局,1959年,第15页。
    [5]范晔撰 李贤注:《后汉书》卷六十七《范滂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207页。
    [6]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746页。
    [1]赵岐撰,挚虞注:《三辅决錄》,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2]赵岐撰,挚虞注:《三辅决録》,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3]唐长孺著:《东汉时期的大姓名士》,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41页。
    [4]赵岐撰,挚虞注:《三辅决绿》,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页。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刘劭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21页。
    [3]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卷九《笔墨》,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54页。
    [4]房玄龄撰:《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6页。
    [5]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四《思幸传序》,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2页。
    [6]魏收撰:《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3014页。
    [7]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8页。
    [1]房玄龄撰:《晋书》卷六五《王导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6页。
    [2]李百药撰:《北齐书》卷四五《颜之推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618页。
    [3]房玄龄撰:《晋书》卷八八《孝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6页。
    [4]房玄龄撰:《晋书》卷六七《郗鉴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7页。
    [1]房玄龄撰:《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83页。
    [2]房玄龄撰:《晋书》卷九一《儒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61页。
    [3]魏收撰:《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22页。
    [4]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都曾下过征召汉族士人的诏书,详见《北史·魏道武帝纪》、《魏书·太宗纪》。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四上《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1页。
    [2]令狐德棻撰:《周书》卷三十一《书夐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46页。
    [1]此处所言之全国仅指北魏、北周,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则需等到隋唐建立大一统政权以后。韦氏家族之社会、政治影响,则与此种政治环境亦关系甚巨。
    [2]魏收撰:《魏书》卷四十五《韦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2页。
    [3]李百药撰:《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626页。
    [4]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二《韦叡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220页。
    [5]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卷二“韦氏”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205页。
    [6]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二《韦叡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220页。
    [7]张琳著:《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二《韦叡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221页。
    [2]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二《韦叡传附族弟韦爱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227页。
    [3]姚思廉撰:《梁书》卷四三《韦粲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06页。
    [4]田余庆著:《北府兵始末》,《纪念陈寅格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4页。
    [5]沈约撰:《宋书》《州郡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211页。
    [1]魏征撰:《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65页。
    [2]魏征撰:《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66页。
    [1]魏征撰:《隋书》卷四十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79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一上《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9页。
    [3]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一雨零二《韦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5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64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零一《韦虚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7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54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6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2页。
    [6]关于京兆韦氏在唐代的宰相人数说法不一,具体情况详见本文《绪论》第2页“注2”。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明003《郑故大将军舒懿公之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页。
    [1]令狐德棻撰:《周书》卷三十一《韦孝宽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35页。
    [2]令狐德棻撰:《周书》卷三十一《韦孝宽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38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5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三《韦巨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5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十四《王世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227页。
    [2]魏征撰:《隋书》卷四十七《韦寿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71页。
    [3]魏征撰:《隋书》卷五十九《元德太子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437页。
    [4]周绍良等撰:《唐代墓志汇编》永隆017《大唐故幽州范阳县令杨府郡夫人韦氏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81页。
    [5]魏征撰:《隋书》卷五十六《杨汪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94页。
    [1]吴钢撰:《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文□□容韦氏(尼子)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八十三《诸帝公主》,中华书局,1975年,第3647页。
    [3]欧阳修撰:《新唐书》卷七十四上《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7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韦氏(珪)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5]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十六《太宗诸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64页。
    [6]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永淳025《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03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上元014《唐故右骁卫大将军兼检校羽林军赠镇军大将军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薛国公阿史那贞公墓志之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01页。
    [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礼泉县昭陵文管所:《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2期,第136页。
    [3]魏征撰:《隋书》卷四十六《李雄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60页。
    [1]魏征撰:《隋书》卷五十六《杨汪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94页。
    [2]刘昫撰:《旧唐书》卷五十四《王世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232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八七“武德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5837页。
    [2]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篯隋唐史论集》之《宇文化及之杀炀帝及其失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1页。
    [3]魏征撰:《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79页。
    [1]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校点:《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3页。
    [2]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篯隋唐史论集》之《宇文化及之杀炀帝及其失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0页。
    [3]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永淳025《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03页。
    [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韦氏(珪)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2]王溥撰:《唐会要》卷三《内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文□□容韦氏(尼子)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九十八《韦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2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十五《韦云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33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九《高祖诸子》,中华书局,1975年,第3541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一《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64页。
    [2]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九“李适”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114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八“景龙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2页。
    [2]陈寅恪著:《记唐代的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
    [3]黄永年著:《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09页。
    [4]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一“匡赞”,中华书局,1984年,第6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八“景龙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10页。
    [2]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九“景龙二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20页。
    [3]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九“景龙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5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六《节愍太子重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38页。
    [2]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八“景龙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2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十一《韦庶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3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50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5]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十一《韦庶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1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仁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4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仁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1页。
    [4]刘昫等撰:《旧庸书》卷八十八《韦仁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6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0页。
    [2]有关东山宴饮的具体情况,详参本文第九章第三节。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33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5]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九“上官昭容”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48-50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九“景龙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3页。
    [2]鲁华峰著:《唐中宗与初唐宫廷诗的新变》,见《中国唐代文学会第14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编,2008年,第26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一《中宗韦庶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1页。
    [1]钱穆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香港《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
    [2]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5页。
    [3]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6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韦见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78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7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三《韦处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4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七七《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75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708页。
    [6]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721页。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405页。
    [8]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7页。
    [9]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29页。
    [10]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1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九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350页。
    1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7页。
    1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98页。
    1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405页。
    15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三二《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2349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1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五八,中华书局,1983年,第2616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六,中华书局,1983年,第5147页。
    [4]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六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7944页。
    [5]陆心源编:《唐文拾遗》卷二七,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72页。
    [6]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九下《韦叔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64页。
    [1]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97页。
    [2]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四“主司失意”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56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3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4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0页。
    [6]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唐故乡贡进士京兆韦府君(行素)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287页。
    [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62页。
    [9]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七《韦渠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9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六《唐故太常卿赠刑部尚书韦公墓志铭并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5146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八《韦执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3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七七《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74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六《后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44页。
    [5]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大唐故黄门侍郎兼修国史赠礼部尚书上柱国扶阳县开国子韦府君(承庆)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青州户曹参军京兆韦府君(挺)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
    [1]朱仁夫著:《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53页。另外,《新唐书》云韦陟“善楷书”,而《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云韦陟“善隶书”(2958页),不知何据。
    [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4]飞白,传为汉代工匠所创,蔡邕发明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其势若飞,故后世以飞白名之。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74《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怀素)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6页。
    [1]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十,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97页。
    [2]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十,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97页。
    [3]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唐朝名画录》,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4]黄休复撰:《益州名画录》卷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62页。
    [5]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753页。
    [6]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757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九八《韦万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5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六四《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中华书局,1985年,第7944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大唐故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上柱国临都县开国男京兆韦公(泰真)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4]李昉编:《太平御览》卷五七三“歌(四)”,中华书局,1960年,第2587页。
    [1]李昉编:《太平御览》卷五七三“歌(四)”,中华书局,1960年,第2588页。事又见《碧鸡漫志》卷五、《乐府杂录》。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三二《韦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31页。
    [3]翟博著:《中国家训经典》,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页。
    [1]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中华书局,1993年,第189页。
    [2]李隆基注,邢昺疏:《孝经》卷六《纪孝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九八《韦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2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思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28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思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29页。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大唐故黄门侍郎兼修国史赠礼部尚书上柱国扶阳县开国子韦府君(承庆)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7]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0页。
    [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7页。
    [9]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韦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82页。
    [10]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七七《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74页。
    1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7页。
    [1]吴刚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九《韦贯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58页。另,唐代有两韦温,另一为中宗时人,为韦后之从父兄。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7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京兆府兵曹参军韦公(文度)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218页。
    [5]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九辑),《大唐故华阴郡参军韦府君(正己)墓志铭》,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452页。又见《碑林集刊》第11期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同州录事参军京兆韦府君(冰)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九辑),《大唐故通议大夫行仪王府司马上柱国武阳郡开国公韦府君(英)墓志铭》,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371页。
    [8]吴钢等编:《伞唐文补遗》(第三辑),《大唐故黄门侍郎兼修国史赠礼部尚书上柱国扶阳县开国子韦府君(承庆)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9]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二《韦处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4页。
    [10]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26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29页。
    [2]吴刚主编撰:《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同州录事参军京兆韦府君(冰)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69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九辑),《大唐故泸州都督府参军韦君(昱)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350页。又见《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30页。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中华书局,2007年,第3页。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彭州刺史上柱国京兆韦府君(慎名)墓志》,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368页。
    [8]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七七《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5页。
    [9]周绍良等撰:《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95”条《大唐故韦府君(希损)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19页。
    [10]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60页。
    [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纳言王上轻车都尉博昌县开国男韦府君(仁约)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7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三《韦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87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五八《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7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九《韦贯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53页。
    [5]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大唐故黄门侍郎兼修国史赠礼部尚书上柱国扶阳县开国子韦府君(承庆)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同州澄城县主薄韦府君(孟明)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四辑《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明州诸军事守明州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韦府君(埙)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虚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7页。
    [9]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53页。
    [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纳言博昌县开国男韦府君(思谦)夫人琅琊太君王氏(婉)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9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大唐故明州刺史御史中丞韦公(埙)夫人太原温氏(瑗)之墓志》,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同州录事参军京兆韦府君(冰)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大唐故汝州刺史李府君夫人邓国夫人韦氏(小孩)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唐故朝散大夫赠鲱鱼袋守同州长史京兆韦公夫人乐安县君孙氏(娩)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第补遗》第七辑《唐故尚书屯田员外郎于府君(申)夫人京兆韦氏(懿仁)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六辑《唐故太子洗马韦公(敬)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76页。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18条”《唐故尚书屯田员外郎于府君大人京兆韦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62页。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司功郎中杨府君夫人韦氏(净光严)扶阳郡君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天宝098”条《大唐右卫仓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太原郭密之故妻京兆韦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00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六辑《唐韦氏小女子(豸娘)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491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四辑《唐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嗣初妻京兆韦丈人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唐故乡贡进士韦府君(瓒)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19《大唐故魏国太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92页。另,该墓志中没有墓主裴觉之夫的名号。但根据其子嗣和父祖以及宦途履历等情况,可以得知河东裴觉之父当为京兆韦氏彭城公房之韦顼。
    [6]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唐故奉义郎行京兆府泾阳县丞韦府君(柏尼)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7]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人中161条”《唐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嗣初妻京兆韦夫人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76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成通053”条《□□□□□□□□□□□州昆山县令乐安孙公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18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大理寺丞韦府君夫人徐氏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大周洛阳县尉尔朱公(杲)夫人韦氏墓志铭》,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4]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五十二《后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2186页。
    [5]吴钢等编:《补遗》第六辑《我大唐故天平郡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赠司徒杨公(汉公)夫人越国太夫人韦氏(媛)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199页。
    [6]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19”条《大唐故魏国太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92页。另,该墓志中没有墓主裴觉之夫的名号,但根据其子嗣和父祖以及宦途履历等情况,可以得知河东裴觉之父当为京兆韦氏彭城公房之韦顼。
    [7]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唐故奉义郎行京兆府泾阳县丞韦府君(柏尼)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吴刚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司功郎中杨府君夫人书氏(净光严)扶阳郡君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故京兆韦氏(顼)夫人张氏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40页。
    [3]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19”条《大唐故魏国太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92页。另,该墓志中没有墓主裴觉之夫的名号,但根据其子嗣和父祖以及宦途履历等情况,可以得知河东裴觉之父当为京兆韦氏彭城公房之韦顼。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唐故乡贡进士韦府君(瓒)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兴元002”条《有唐东都安国寺故上座韦和上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37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18”条《唐故龙花寺内外临坛大德韦和尚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032页。
    [2]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464”条《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惠隐禅师塔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76页。
    [3]此部分论述可参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版)之第六章《唐代关中士族与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和《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版)之第十一章《寡母教孤:对唐代士族教育的一个突出现象的考察与分析》的论述(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页。
    [2]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1]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2]毛汉光著:《唐代统治阶层的社会变动》,台湾政治大学1968年高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第239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172-1173页。
    [2]王谠撰:《唐语林》卷四“企羡”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6页。
    [3]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录》卷三“制科”条,中华书局,2005年,第19页。
    [1]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九六六《请更定三考奏改并及第人数奏》,中华书局,1983年,第10038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八《加尊号后郊天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819页。
    [2]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0-291页。
    [3]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页。
    [4]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录》卷三“贡举”条,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5]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录》卷三“制科”条,中华书局,2005年,第18-19页。
    [6]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全集校注》卷四《赠张童子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9页。
    [2]王谠撰:《唐语林》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8页。
    [3]王定保撰:《唐摭言》卷八“为乡人轻视而得者”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9页。
    [4]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网,中华书局,2002年,第78页。
    [5]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六四《寒素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9057页。
    [6]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条,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1]需要说明的是,唐代各士族家族的具体分房分支情况,现已不可知。上文中的数据主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但世系表中所列各族的房支都是有宰相出现的,至于那些未能拜相的房支必然还有很多。所以,各大家族房支的具体情况必定大于上文的统计数据。
    [2]此处提到的南方士族群,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由南迁的关陇和山东士族与南方本地的士族结合而形成。就表面看来,形似与当年东晋时期的侨姓与吴姓,但因政治环境的变化二者实有本质不同。有关内容可参看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之《从士族籍贯迁徙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年版;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
    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切问集》(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4]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4-75页。
    [1]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卷二二“唐武宗会昌五年正月制”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803页。
    [2]裴庭裕撰,田庭柱点校:《东观奏记》卷中“韦澳厘革京兆府进士明经解送等第”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108页。
    [3]洪迈撰:《容斋四笔》卷五“韩文公荐士”条,中华书局,2007年。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七《韦保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2页。
    [5]王定保撰:《唐摭言》卷八“通榜”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2页。
    [6]王定保撰:《唐摭言》卷八“听响卜”,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5页。
    [1]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九“敕赐及第”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98页。
    [2]李昉编著:《太平广记》卷二二八,中华书局,1961年,第1750页。
    [3]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二载冬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0页。
    [4]此处据《北史》和《隋书》中的相关记载进行统计,具体情况如下:韦孝宽食封一万户;韦国成食封三千户;韦洸食封三千二百户;韦艺食封一千八百户;韦世康食封二千五百户;韦寿食封五千八百户。
    [1]李浩著:《唐代园林别业考录·细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附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9页。
    [3]李昉编著:《太平广记》卷二三七“韦陟”条,中华书局,1961年,第1820页。
    [4]冯贽编撰,张力伟点校:《云仙杂记》,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17页。
    [5]趙令畤等撰,孔凡礼点校:《侯鲭錄》卷六“足谷翁”条,中华书局,2002年,第158页。
    [6]李昉编著:《太平广记》卷二六九“韦公干”条,中华书局,1961年,第2113页。
    [1]康骈之撰:《剧谈录》卷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3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九五《寓居对》,中华书局,1983年,第8331页。
    [1]毛汉光著:《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台湾政治大学1968年高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第385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3]二馆分别是指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前者有生员三十人,后者有生员二十人。但其入学的资格要求特别严格,“以黄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见《新唐书·选举志上》)
    [4]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两监”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页。
    [5]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两监”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页。
    [6]王溥撰:《唐会要》卷三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40页。
    [1]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乡贡”条,中华书局,1957年,第8页。
    [2]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8页。
    [3]孙国栋著:《唐宋史论丛》,(香港)龙门书店,1980年,第223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三二《韦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二《韦处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6页。
    [6]封演撰:《封氏闻见录》卷二《典籍》,中华书局。2005年,第11页。
    [7]严耕望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263页。
    [8]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一上《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9页。
    [9]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虚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1页。
    [10]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5页。
    1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叔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49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三二《韦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9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九《韦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52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七《韦丹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29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古同州澄城县主薄韦府君(孟明)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5]韩愈撰,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004页。
    [6]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9页。
    [7]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中华书局,1956年,第8037页。
    [8]杜佑撰,王文锦点校:《通典》卷一七《选举五》,中华书局,1988年,第417页。
    [9]毛汉光著:《中古社会史论》之《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34-334页。
    [1]韩昇著:《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移与社会变迁》,《切问集》(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2]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二“争解元”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7页。
    [3]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一“两监”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73页。
    [5]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3页。
    [6]钱易撰:《南部新书》甲卷,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7]徐松撰,李建超增订:《增订两京城坊考》卷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杨于陵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94页。
    [1]钱穆著:《新亚学报》第五卷第二期,第54页
    [2]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7页。
    [3]关于此点,可详参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4-87页。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第63、64页。
    [1]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68页、172页。
    [2]杜佑著,刘俊文、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五“选举·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84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常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46页。
    [4]戴肇辰、史澄等撰:《广州府志》卷三八《名宦志》,(台湾)成文出版社(依光绪五年刊本),1966年,第722页。
    [5]刘崇远撰:《金华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6]李玘、刘梧撰:《惠州府志》卷十三《人物传》,书目文献出版社(依嘉靖刊本),1991年,第917页。
    [7]郭棐撰:《粤大记》卷二十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73页。
    [9]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韦虚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1页。
    [10]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唐右庶子韦公(聿)夫人故荥阳县君郑氏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1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承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1页。
    1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28页。
    1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49页。
    1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5页。
    1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八《韦执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3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64”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98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0页。
    [3]杜佑撰:《通志》卷二五《氏族·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4]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2页。
    [5]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四“白敏中”条,中华书局,1961年,第1830页。
    [1]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0-83页。
    [1]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五四,中华书局,1956年,第8243页。
    [2]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六五,中华书局,1956年,第8643页。
    [3]孙国栋著:《唐宋史论丛》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香港)龙门书店1980年版,267页。
    [1]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9页。
    [2]王寿南著:《唐代公主之婚姻》,见《唐代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第180页。
    [1]魏征撰:《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65页。
    [2]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明○○三《郑故大将军舒懿公之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页。该志又见韩理洲辑《全隋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3]李延寿撰:《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诸王·元德太子昭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74页。
    [4]魏征撰:《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79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8页。
    [1]陈寅恪著:《论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一三七卷《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9页。
    [1]王寿南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版,第713页。另可参《旧唐书》卷一四一《田绪传》、《全唐文》卷六一五《田绪碑》。
    [2]刘昫等撰:《旧唐书》一五六卷《于頔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30页。
    [3]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八十三《诸公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75页。
    [5]刘昀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二《王廷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88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九十八卷《韦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2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七《韦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69页。
    [3]王钦若等编,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三》,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6378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九下《韦表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79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二《韦处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4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四二《韦处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4页。
    [3]关于韦机其人,《旧唐书》卷一八五上《良吏传》上《韦机传》曰:祖元礼,隋浙州刺史。父恪,洛州别驾”,“子馀庆”,“馀庆子岳”,“岳子景骏”。《新唐书》卷一○○、《元和姓纂》卷二八《八徽·韦》均作“韦弘机”。故有学者认为:韦机当为韦弘机,因避孝敬皇帝李弘讳而去弘字。存疑。
    [4]王钦若等编,周勋初校订:《册府元龟》卷六○六《学校部十》,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6993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韦渠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28页。
    [2]王钦若等编,周勋初校订:《册府元龟》卷六○六《学校部十》,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6993页。
    [3]王钦若等编,周勋初校订:《册府元龟》卷六○六《学校部十一》,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7001页。
    [1]权德舆:《全唐文》卷四九七《唐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南康郡王赠太师韦公先庙碑铭并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5063页。
    [1]周祖离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70页。
    [2]该数字是将诗歌作者数与散文作者数相加而得出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韦氏家族有些成员不仅进行诗歌创作,也还有散文作品流传,故为避免重复计算,所以该数字是去除重复后的结论。后面带*号的数字同。
    [1]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与元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89页。
    [3]元结、顾况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48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承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1页。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承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1页。另见王钦若编著、周勋初等校订之《册府元龟》卷五五一《词臣部二》,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6311页。
    [6]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五《韦元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76页。
    [1]王兆鹏编著:《唐宋词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1]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一九《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中华书局,1990年,第226页。
    [2]《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武集》一五卷,今并佚。”而吕温《唐古京兆尹韦公神道碑》记载“撰《家祭仪》三卷,《文集》一五卷。”疑《韦武集》与《文集》为同一书。
    [3]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五《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1页。
    [5]《浣花集》为韦庄弟书霭为其所编,此书卷数各书记录均不一致,《崇文总目》记为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为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则又记为一卷。当前学界普遍流行的本子又多为十卷,不知何据。今暂以当前流行的十卷本为准。
    [6]脱脱撰:《宋史·艺文志》,其生平见《新五代史》卷二八、《旧五代史》卷六七有传,另可参《唐明宗纪》、《登科记考》等。
    [7]《又玄集》在元明清的版本流传情况,可参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94-195页。
    [8]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卷四《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441页。
    [1]据韦绚自序,《刘宾客嘉话》原名《刘公嘉话录》,《新唐书·艺文志三》即著录“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三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作《刘公嘉话》一卷。《崇文总目》卷二作《嘉话录》。《宋书·艺文志》著录“《刘公嘉话》一卷,又《宾客嘉话》一卷”,应为同一书。它书征引又或作《刘禹锡佳话》、《嘉话》、《宾客嘉话》,当都是同书的异称。其他方面的情况见本章第四节的相关论述。
    [2]郭英德等著:《中国文学接受史》“绪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与元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89页。
    [2]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五《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
    [1]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故青州户曹参军京兆韦府君(挺)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2]吴钢编著:《全唐文补遗》第一缉《唐故乡贡进士京兆韦府君(行素)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
    [3]吴钢编著:《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纳言王上轻车都尉博昌县开国男韦府君(仁约)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4]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卷四《盛山十二诗序》,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440页。
    [5]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五《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11页。
    [1]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0页。
    [1]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集注释》卷四《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441页。
    [2]陆心源编著:《唐文拾遗》卷一八《韦希损墓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563页。
    [1]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74”条《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官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6页。
    [2]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大唐故普安郡司马韦君(豫)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98页。
    [3]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正议大夫行仪王傅上柱国奉明县开国子赐紫金鱼袋京兆韦府君(济)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4]陆心源编著:《唐文拾遗》卷二七《唐故银青光禄大大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吏部尚书京兆韦公(武)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72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七《韦渠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9页。
    [2]权德舆著:《权载之文集》卷三五《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十二《韦安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4]吴钢等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大唐故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上柱国临都县开国男京兆韦公(泰真)墓志铭》,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5]周绍良等编:《唐代墓志汇编)“大中一○二”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29页。
    [1]赵昌平著:《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2]赵昌平著:《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二《李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747页。
    [2]唐代文馆的设立源于武德四年设立的修文官,贞观初与原秦府文学馆合并为弘文馆,属门下省,神龙元年十月改修文馆为昭文馆,次年又改为修文馆,景云二年三月复改为昭文馆。中宗即位再改为修文馆。参《唐会要》卷六十四“弘文馆”条。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二《李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747页。
    [2]贾晋华著:《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3]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中记载:“中宗与韦后以正月望夜幸其第,赉赐不赀”可见帝后对其的优遇,中华书局,1975年,第4349页。
    [4]据《唐会要》卷六十四记载,修文馆学士建置于景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景龙学士的最后一次活动是在景龙四年(710年)五月,中宗于下月暴卒。其总共存在时间为两年,但在此短短两年里,据相关史料记载,却举行了近七十余场次颇富文学性的活动,
    [5]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第114页。
    [1]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九“李适”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208页。
    [2]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九“李适”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209页。
    [3]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九“中宗景龙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7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页。另,《资治通鉴》记此次活动为景龙三年八月己巳日,而《旧唐书》却记为该年八月乙巳日,二者前后相差五天。于此存疑。
    [5]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页。
    [6]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一七《九日登高诗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7]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页。
    [1]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十一,巴蜀书社,1989年,第154页。
    [2]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九“景龙三年甲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8页。
    [3]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九“李适”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209页。
    [4]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九“景云元年夏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41页。
    [5]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9页。
    [1]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2]杜晓勤著:《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256页。
    [3]王世贞撰:《艺苑卮言》卷四
    [4]其时,韦氏家族诗歌创作上的这一特点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受当时诗美观念影响的产物。中宗时期,诗坛即已流行场面阔大、风格高举的诗风。这从上官婉儿对沈、宋诗歌的评语即可见出。《唐诗纪事》卷三记载,在景龙三年的一次宫廷宴会上,上以婉儿为判,令百官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为题赋诗,评其高下。上官氏评沈佺期诗曰“词气已竭”,而赞宋之问诗曰“犹陟健举”,并以宋诗为胜。所谓“健举”,即谓诗歌既要有阔大的气势,又体式精美、含蓄蕴藉。在盛大的宫廷诗会上,以“健举”为主要标准,词气萎竭的诗作“纸落如飞”,而众人“乃服,不敢复争”,从中不难窥见,这一诗美理想已成为当时时代共识。
    [5]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60年。另,本章所引诗作,如无特别说明,皆出自《全唐诗》,恕不一一标注。
    [1]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八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5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二六《东山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2277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5页。《唐诗纪事》系此事于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1]赵昌平著:《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八八《韦承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4页。
    [3]该诗《全唐诗》又称“一为马周作”。然据《旧唐书》卷七十四《马周传》记载:马周为贞观年间人,籍属清河,一生仕途顺畅,太宗朝官至中书令,并无南贬经历(详见《旧唐书》卷七四《马周传》第2612页),故无作贬诗之可能。故本处认为此诗当为韦承庆所作。
    [1]闻一多著:《唐诗杂论》“四杰”,三联书店,1999年,第31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一六《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33页。
    [2]李浩著:《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45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二六《东山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2277页。
    [4]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九“中宗景龙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8页。
    [1]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三《陕西》,中华书局,2005年,第2554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3页。
    [2]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七载十一月”,中华书局,1956年,第6891页。
    [1]徐扬杰著:《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页。
    [2]刘知几撰,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五《邑里》,世界书局,1935年,第14页。
    [1]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2]张华撰,吴汝霖、高时显辑校:《博物志》,《四部备要》本。
    [3]韦应物著,孙望校笺:《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第313页。
    [1]宋敏求撰,毕沅校正:《长安志》卷十一,(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1931年,第255页。
    [2]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万年县”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3]可参韦诗《经武功旧宅》。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载:“武功,唐属关内道京兆府,为畿县,东至府一百四十里。”。明康海修撰、光绪二十年刊本《武功县志》卷一地理志载韦应物宅,谓“应物长安人,渔阳兵乱后,流落失职,是更折节读书,屏居于武功,然莫知何里。”
    [4]参韦诗《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扶风,唐时属关内道凤翔府,为次畿县,在武功县以西。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扶风县志》卷八谓:“扶风精舍,唐韦应物故居。”
    [5]参韦诗《过昭国里故居》。据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卷三考订,长安城西南昭国坊有韦应物故宅,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6]参《同德精舍旧居伤怀》,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第270页。
    [7]韦应撰:《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韦应物一家四方墓志录文》,见《文汇报》2007年11月4日第八版,安迪录文。
    [1]孙望著:《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第263页。又据宋敏求《长安志》卷七载西京外郭城朱雀街东第一街有兰陵坊,其东南隅为尚书右仆射韦代价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的记载于此同,惟改“尚书右仆射韦代价宅”为“天官尚书韦代价宅”耳。韦待价即为韦应物之曾祖父,《旧唐书》卷七七、《新唐书》卷九八均有传,本诗题注称兰陵,实即其曾祖父兰陵坊旧居,亦指其曾祖父韦待价也。另据《长安志》卷九载朱雀街西第二街有怀贞坊、卷一○载朱雀街第三街有崇贤坊,以兰陵坊例此,故知崇贤坊当为韦应物祖父司门郎中、梁州都督韦令仪故居所在。怀贞坊则为韦应物父韦銮的旧居所在。由此可见,题注中“崇贤、怀贞”实谓其祖父韦令仪、父韦銮矣。
    [2]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卷二“韦氏”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169页。
    [1]韦纾撰:《唐故朝散大夫秘书省著作郎致仕韦公玄堂志》,文见陆耀遹撰《金石萃编》卷一○。
    [2]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733、734页。
    [3]通读韦应物之诗集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长辈,韦诗常呼其辈分,如处士叔;对于晚辈则亦会表明其身份,如从侄等;对平辈中之年长者,也会在其名后加上兄;只有对平辈中年幼者,才会直呼其名。韦应物写给韦宾的诗名曰《答宾》,并无任何表示辈分和长幼的词汇,按照韦应物诗题的一般习惯,宜为其弟。
    [1]韦应物著,孙望校笺:《韦应物诗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209页。
    [1]韦应物著,孙望校笺:《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第9页。
    [2]傅璇琮著:《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283页。
    [3]韦应物撰:《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见《文汇报》2007年11月4日第八版,安迪录文。
    [4]李浩著:《韦应物家族墓志补论》,见《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版)之附论五,中华书局,2008年,第284页。
    [5]韦应物撰:《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见《文汇报》2007年11月4日第八版,安迪录文。
    [6]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集校注·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八九,中华书局,1983年,第4115页。今存《又玄集》的韦庄自序仅云:“时光化三年七月日”,见傅漩琮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79页。
    [2]夏承焘著:《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2、23页。
    [3]《又玄集》在我国久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京都大学清水茂先生将其国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官板本制成胶片,寄给杭州大学夏承焘先生,随后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以影印,于是这部在我国失传了几百年的古箱又得以重新流传。但是对《又玄集》的研究工作并没有随之展开,仅有夏承焘先生作于1957年的一篇简短的《又玄集后记》和1993年龚祖培先生在《文史》第三十八辑发表《〈又玄集》考述一一兼及辨伪与〈全唐诗)补遗》较具特色,但都缺乏对其全面研究。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杜甫》,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4页。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603页。
    [3]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附录《樊晃杜工部小集序》,中华书局,1979年,第2237页。
    [4]傅璇琮、李珍华著:《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第26页。
    [1]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601页。
    [2]冯贽编,张力伟点校:《云仙杂记》,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55页。
    [3]元结、顾况等编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48页。
    [4]元结、顾况等编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48页。
    [1]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第367-371页。
    [2]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六八“韦庄”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1831页。
    [3]李昉编著:《太平广记》卷一六五“韦庄”条,中华书局,1961年,第1210页。
    [1]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附录四《序跋书录题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83页。
    [2]陈寅恪著:《韦庄秦妇吟校笺》,见《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129页。
    [3]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卷四十《前蜀列传·韦庄》,中华书局,1983年,第593页。
    [4]元结、顾况等编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48页。
    [1]陈友琴编著:《古典文学资料汇编》(白居易卷),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
    [1]陈寅恪著:《韦庄《秦妇吟)校笺》,见《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121页。
    [2]陈寅恪著:《韦庄(秦妇吟》校笺》,见《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125页。
    [1]冯友兰著:《读(秦妇吟校笺)》,见《国文月刊》一卷八期。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二百下《黄巢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94页。
    [2]俞平伯著:《读陈寅恪(秦妇吟)校笺》,《文史》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2年,第237页。
    [1]徐嘉瑞著:《(秦妇吟)本事》,见《国文月刊》第二十七期,1944年
    [1]黄永年著:《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第507页,又见《秦妇吟通释》,见载陕西师范大学《唐诗论丛》第一辑,1988年版。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542页。
    [2]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65页。
    [3]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之《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7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二零,中华书局,1983年,第7414页。
    [2]房玄龄撰:《晋书》卷五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3]罗联添著:《(刘宾客嘉话录)校补与考证》,《幼狮学志》二卷第1、2期,1963年出版,后收入罗著的《唐代文学论集》。
    [4]陶敏著:《韦绚及其(刘宾客嘉话)》,《文史》2002年第2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132页。
    [5]李延寿撰:《南史》卷十三《彭城王义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7页。
    [6]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602页。
    [1]李剑国著:《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95页。
    [2]唐兰著:《(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文史》第4辑,中华书局,1965年,第105页。
    [3]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737页。
    [1]陆心源编著:《唐文拾遗》卷二八,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87页。
    [2]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七“韦绚”条,中华书局,1961年,第1399页。
    [3]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下》,中华书局,1981年,第222页。
    [4]吴廷燮撰:《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第514页。
    [5]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五○,中华书局,1956年,第8104页。
    [6]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62页。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八《韦执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4页。
    [1]范摅撰:《云溪友议·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页。
    [2]明《顾氏文房小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1]唐兰著:《(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文史》第4辑,中华书局,1965年,第105页。
    [2]《玉海·艺文类》引《宋两朝艺文志》
    [1]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二《韦夏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96页。
    [1]莫休符撰:《桂林风土记》,四库从书本。
    [2]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731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九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7140-7142页。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9页。
    [5]王溥撰:《唐会要》卷五十六《省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40页。
    [6]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四七,中华书局,1982年,第504页。
    [7]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中华书局,1984年,第48页。
    [1]郑樵撰:《通志》卷七三《金石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847页。
    [2]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五四九,中华书局,1960年,第6360页。
    [3]彭定球等编:《全唐文》卷五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6377页。
    [4]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617页。
    [5]吴廷燮撰:《唐方镇年表》卷七“桂管”条,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4页。
    [6]陈思撰:《宝刻丛编》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
    [1]李德裕著:《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外集卷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82页。
    [2]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敬宗宝历元年春正月辛亥”条《考异》篇,中华书局,1956年,第7841页。
    [3]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牛僧孺奇士”条,中华书局,2002年,第26页。
    [1]贾黄中撰:《贾氏谈录》,守山阁从书本。
    [2]晁公武撰,孙猛点校:《郡斋读书志校正》,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2页。
    [3]冯时可撰:《雨航杂录》卷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4]胡应鳞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三二《四部正讹下》,中华书局,1958年,第420页。
    [5]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四部正讹上》,中华书局,1958年,第383页。
    [6]汤显祖撰,袁宏道参评,屠龙点阅:《虞初志》卷三《周秦行纪》,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421页。
    [7]冯梦龙撰:《情史》卷二十《昭君》
    [8]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前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12页。
    [9]李剑国著:《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34页。
    [1]岑仲勉著:《隋唐史》第四十五节,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418页。
    [2]傅璇琮著:《李德裕年谱》,齐鲁书社,1984年,第421页。
    [3]张洎撰:《贾氏谈录》,守山阁从书本。
    [4]陈文新著:《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6页。
    [1]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页。
    [2]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部“四部正伪”,中华书局,1958年,第420页。
    [3]张洎撰:《贾氏谈录》,守山阁从书本。
    [4]征之以史,我们发现,中国历史上之党争与文学多有关系。唐代牛李党争亦不例外,关于此,可详参付锡壬所著《牛李党争与唐代文学》之第三章《党争与文学》和第四章《党争与文士》,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出版。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六二《韦夏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96页。
    [1]李昉编著:《文苑英华》卷三七二《杂文》,中华书局,1966年,第1902页。
    [2]王梦鸥著:《唐代小说研究》第二集,台北艺文印书馆,1973年。
    [3]刘开荣认为,《周秦行纪论》和《牛羊日历》两文在一定程度上即等于是对《周秦行纪》的注疏和解释,该说甚是。文详见刘氏《唐代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81页。
    [1]本文所引《周秦行纪》原文均见李昉《太平广记》卷四八九《杂记文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4018-4020页。
    [2]李德裕著:《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外集卷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82页。
    [3]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88页。
    [1]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敬宗宝历元年春正月辛亥”条《考异》篇,第7841页。
    [2]钱易撰:《南部新书》已集,中华书局,1958年,第64页。
    [3]据载,白居易母亲因落井而死,白居易日后作《新井诗》即被人视为不孝,遂终生成为名教罪人。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29页。
    [1]李德裕著:《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外集卷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82页。
    [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73页
    [3]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一六“木星入斗”条,中华书局,2002年,第306页。
    [1]例如《白猿传》被认为是蓄意污蔑欧阳询,《李娃传》被认为是影射郑亚、郑畋,当与《周秦行纪》的消极影响有关。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云:“唐人挟私忿腾虚谤,良可发千载一笑。”意即指此。
    [2]卞孝萱著:《唐代小说与政治》,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
    [3]刘开荣著:《唐代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87页。
    [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李宗闵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1页。
    [2]此事件亦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元和三年夏四月”条中有记载,见《通鉴》第7649页。学界大多以此为牛李党争的起因。然台湾冯承基先生则认为牛李党争的导火索当为李吉甫的被贬,将牛李党争的开始定为穆宗长庆元年(《牛李党争始因质疑》,见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八期)。本文从前说。
    [3]冰华居士辑:《合刻三志》目录作《异遇传》,注:“即《周秦行纪》”
    [1]王重民著:《敦煌古籍叙录》卷三《子部上》,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228页。
    《论语正义》: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礼记训纂》:朱彬撰,饶钦农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
    《诗经集传》:朱熹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周礼正义》: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
    《周易正义》:王弼注,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孝经注疏》:李隆基注,邢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春秋左传正义》:左丘明撰,杜预注,孔颖达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语集解》: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
    《楚辞章句疏证》:王逸章句,黄灵庚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
    《楚辞补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春秋繁露》:董仲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白虎通疏证》:班固撰,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
    《经学通论》: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4年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方诗铭、王修龄辑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世本八种》: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中华书局,2008年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
    《汉书》:班固撰,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房玄龄撰,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
    《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
    《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
    《周书》: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1971年
    《隋书》:魏征撰,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
    《唐律疏议》: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唐六典》: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
    《通典》: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
    《通志》: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唐会要》:王溥撰,何泉达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贞观政要》:吴兢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博物志校证》:张华撰,范宁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
    《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因话录》:赵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国史补》:李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摭言》:王定保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剧谈录》:康骈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云溪友议》:范摅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大唐新语》: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东观奏记》:裴庭裕撰,田庭柱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隋唐嘉话》:刘??撰,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唐语林校正》:王谠撰,周勋初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
    《封氏闻见录》:封演撰,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
    《酉阳杂俎》:段成式撰,方楠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北梦琐言》: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云仙杂记》:冯贽编,张力伟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
    《金华子》:刘崇远撰,中华书局,1985年
    《南部新书》:钱易撰,中华书局,1958年
    《侯鲭录》:赵令峙等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
    《容斋随笔》:洪迈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
    《过庭录》:宋翔风撰,中华书局,1986年
    《雨航杂录》:冯时可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虞初志》:汤显祖著,袁宏道参评,屠龙点阅,中国书店,1986年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撰,中华书局,1958年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劳格、赵钱撰,岑仲勉考订,徐敏霞、王桂珍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
    《登科记考补证》:徐松撰,孟二冬补证,燕山出版社,2003年
    《史通通释》:刘知几撰,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元和姓纂》: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中华书局,1994年
    《古今姓氏书辨证》: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三辅决录·三辅故事·三辅旧事》:赵歧等撰,张澍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两京新记辑校》:韦述、杜宝撰,辛德勇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
    《唐两京城坊考》:徐松撰,方俨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增订两京城坊考》:徐松撰,李建超增订,三秦出版社,2006年
    《二十二史札记校证》: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中华书局,1955年
    《读通鉴论》:王夫之撰,中华书局,1976年
    《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著,钟哲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85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编,中华书局,1983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补,中华书局,2005年
    《文苑英华》:李防编,中华书局,1966年
    《太平广记》:李昉编,中华书局,1955年
    《太平御览》:李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册府元龟》:王钦若等编,周勋初等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代墓志续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2005年
    《全唐文补遗》(1-9辑):吴刚主编,三秦出版社,1994-2007年
    《唐人选唐诗新编》(十种):傅璇琮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
    《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维集校注》:王维著,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李太白集》:李白著,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
    《李白全集编年校注》:李白著,安旗注,巴蜀书社,1990年
    《杜诗详注》:杜甫著,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
    《韦应物集校注》: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韦应物事迹系年校注》:韦应物著,孙望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
    《权载之文集》:权德舆著,吕幼樵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刘禹锡集》: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刘禹锡著,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韩愈著,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韩昌黎文集注释》:韩愈著,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
    《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稹集》:元稹著,冀勤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
    《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元稹著,杨军笺校,三秦出版社,2002年
    《李卫公会昌一品集》:李德裕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
    《韦庄词校注》:韦庄著,刘金城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韦庄集笺注》:韦庄著,聂安福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才子传校笺》: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7年
    《唐诗纪事校笺》: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
    《唐诗品汇》:高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音癸签》:胡震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诗别裁集》:沈德潜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诗品注》:钟嵘撰,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后村诗话》: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郡斋读书志》:晁公武撰,孙猛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说文解字》:许慎著,徐铉校订,中华书局,2004年
    《唐朝名画录》: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
    《益州名画录》:黄休复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安徽师大文学院编:《中国唐代文学会第14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年
    卞孝萱:《唐代文史论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曹道衡:《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与沈玉成合著),中华书局,1996年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合著),中华书局,2003年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史余沈》,中华书局,2004年
    《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隋书求是》,中华书局,2004年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
    陈尚君:《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韦应物一家墓志的学术价值》,见《文汇报》2007年11月4日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
    《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唐代士族之家不愿娶公主之原因考述》,见《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
    邓文宽:《近十年唐代士庶问题研究述评》,见《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年
    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
    邓文宽:《唐前期三次修譜牒浅析》,见《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
    《李德裕年谱》,齐鲁书社,1984年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
    《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翰林学士传论》,辽海出版社,2005年
    《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傅乐成:《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见《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傅锡壬:《牛李党争与唐代文学》,(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
    高明士:《隋代的教育与贡举》,见《唐代研究论集》(第三辑),(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顾怀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
    韩国磐:《关于汉唐时士庶的几个问题》,见《隋唐史论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编
    韩理洲:《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三秦出版社,1995年
    《全隋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4年
    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见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撰的《切问集》(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柳芳氏族论中的一些问题》,见《唐代研究论集》(第二辑),(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胡如雷:《门阀士族兴衰的根本原因及士族在唐代的地位与作用》,见《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宽重:《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黄永年:《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
    《树新义室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六-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黄约瑟:《港台学者隋唐史论文精选》,三秦出版社,1990年
    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与傅璇琮合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邝士元:《试论魏晋士风不竞之成因》,见《魏晋南北朝研究论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1年
    李贵录:《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诗史之际:唐代文学发微》,商务印书馆,2000年
    《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
    林巨兴:《唐代改革家韦执谊评传》,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怀德:《韦庄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刘健明:《唐刘知几的谱牒之学》,见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编《史薮》(第三卷),1998年
    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1947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出版社,1996年
    卢建荣:《唐代彭城刘氏宗族团体研究》,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罗联添:《唐代文学论集》,学生书局,1989年
    罗宗强:《唐诗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一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湾)稻乡出版社,2002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卓民:《长安韦杜家族》,西安出版社,2005年
    马骥:《新发现的唐韦应物夫妇及子韦庆复夫妇墓志简考》,见《文汇报》2007年11月4日。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唐代统治阶层的社会变动》,台湾政治大学高级研究生毕业论文(1968年)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古大族著房之研究--北魏高祖至唐中宗神龙年间五姓著房之婚姻关系》,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五十六本第四分
    《中古山东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与姓族谱》,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本第三分
    《关陇集团婚姻圈之研究--以王室婚姻圈系为中心》,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一分
    《李渊崛起之分析》,见《唐代研究论集》(第三辑),(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关中郡姓婚姻关系之研究》,见《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宁志新:《门阀士族衰落与衰亡原因探微》,见《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牛志平:《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家训”与家内秩序》,见《隋唐史论》,三秦出版社2006年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见《新亚学报》第五卷第三期。
    《国史新论》,三联出版社,2005年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史念海:《河山集》,三联出版社,1963年
    《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宋德熹:《唐代后半期门阀与官宦之关系》,见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孙国栋:《唐宋史论丛》,(香港)龙门书店,1980年
    孙望:《韦应物事迹考述》,见《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4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
    唐长孺:《江篯隋唐史论稿》(吴宗国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兰:《(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见《文史》(第四辑),中华书局,1965年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田廷柱:《隋唐士族》,三秦出版社,1990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士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北府兵始末》,见《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
     《也谈所谓‘唐代士族之家不愿娶公主'问题》,见《文学遗产》2002第2期。
    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向》,(台湾)麦田出版社,2002年
    王梦鸥:《唐代小说研究》(第二集),(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年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寿南:《唐代公主之婚姻》,见《唐代研究论集》(第一辑),(台湾)新文丰出版股有限公司,1999年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魏英敏:《孝与家庭伦理》,大象出版社,1997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吴雪美:《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编,2000年
    吴煜汝,胡可先等:《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吴在庆:《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态与文学》,黄山书社,2006年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向淑云:《唐代婚姻法与婚姻实态》,(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
    萧华荣:《华丽家族》,三联出版社,1994年
    《簪缨世家》,三联出版社,1994年
    萧锦华:《唐初收复东都洛阳考》,见《史薮》,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编,1998年
    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许殿才:《中国史学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许倬云:《两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求古篇》,新星出版社,2006年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
    杨东晨:《杜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韦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至十世纪敦煌的家族与家庭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姚微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关东豪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史家、史学与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勋初、余历雄:《师门问学录》,凤凰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唐代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中国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袁行霈自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年
    《从游士到儒士》,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
    《从唐代墓志看士族大姓通婚》,见《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赵昌平:《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北京出版社,2006年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张蕴:《西安南郊毕原出土的韦氏墓志考(一):平齐公房和郧公房成员》,见《文博》1999年第6期
    《西安南郊毕原出土的韦氏墓志考(二):阆公房成员》,见《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关于西安南郊毕原出土的韦氏墓志初考(三):逍遥公房和李夫人墓志》,见《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嘉猷:《南北史表》,商务印书馆,1937年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与赵超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朱丽霞:《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家庭史》(全三册),三联书店,1998年
    [法]马塞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日]佐藤正光:《南朝门阀贵族文学》,汲古书院,1997年
    [日]妹尾达彦:《韦述的两京新记与八世纪前叶的长安》,见《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日]布目潮沨:《唐初的贵族》,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译》(第3册),中华书局,1992年
    [日]池田温:《唐初氏族志研究--关于(敦煌名族志)残卷》,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译》(六朝隋唐部分),中华书局,1992年
    [日]渡边义浩:《三国政权の构造と名士》,汲古书院,2003年
    [日]冈村繁:《冈村繁全集》(第三卷《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加拿大]大卫·切尔:《家庭生活的社会学》,中华书局,2005年
    [英]崔维泽:《从敦煌文书看唐代统治阶层的成分》,见《唐史论文选集》(Arthur.F.Wright等著,陶晋生 等译)幼狮文化实业公司印行,1990年
    [英]Larry J.Griffin,Marcel van der Linden:New methods for Social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