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基本功能,社会整合机制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整合目标特有的内在属性、功能和运行方式,包括内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推动、相互制约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是指党为了实现转型期协调、均衡、公正、合作的社会整合目标,通过构建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制度整合机制和价值整合机制以及这三种整合机制之间的有效配合与协调,将社会分散的、多元的、异质的要素纳入到一个既定的结构性框架之内,实现社会各要素的一体化。这三种机制之间的配合、协调与动态平衡,就构成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机制。其中,利益整合机制决定了社会整合的本质;制度整合机制代表了社会整合的规范化水平;价值整合机制制约着社会整合的方向。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是在社会转型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保障。
     对于执政党而言,社会整合机制的构建既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矛盾的解决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本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以社会转型为背景,以社会整合为主线,以时代条件的变化对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挑战为切入点,以提高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有效性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科学有效的转型期社会整合机制这个核心和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试图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逻辑结构的论证,揭示中国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的自身转型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本论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的动机和目的、核心概念及相关说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
     第一章主要从社会整合与政党功能、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目标及执政党社会整合机制的构建三个方面对执政党社会整合机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第二章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三次社会整合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阐释。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之初以拨乱反正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为中心目标的第一次社会整合、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目标的第二次社会整合、十六大以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心目标的第三次社会整合。
     第三章主要从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分化、中国特色公民社会不断崛起及价值观分化四个方面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整合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重点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机制:各方面利益关切的统筹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的不断强化与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转型期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重点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整合机制:法理型执政模式的构建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强调要不断加强社会冲突调适机制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
     第六章重点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整合机制:共享价值观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功能的重塑。通过对执政党意识形态与价值整合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性的着力点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正确方向。
Social integration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to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inherent property of specific objectives, function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the ruling party,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systems and their mutual promotion and mutual restriction process with each oth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party of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s in transition to achieve coordination, balance, fairness, cooper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goals, the interests of integration through building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system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value of integration mechanisms, and effective between the three mechanisms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social dispersed, diverse, heterogeneous elements into a structural framework established withi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element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se three mechanisms, coordination and dynamic balance, to constitut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ransiti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Among them, the interests of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to decide on the nature of social integ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mechanism represents the normative level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 value of integration mechanism is restricting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maintain.
     For the ruling part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is neither a single, more than once, but the tim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a resolution of social conflicts continue to adjust the dynamic process. This paper adheres to the Marxist theory of party building and social organism theory,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main line to change the ruling party era,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 social integration ruling of the goals, focus on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re mechanisms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mes, theory with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of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ttempt to transition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rgument, found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elf-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hre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volves some of the major explanations of the motiv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core concepts and instruction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udy the basic logical framework.
     The first chapter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functions, the ruling party's goal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s rul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the ruling party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 analysi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systematic combing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Includ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party's focus of work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ral goal of the first social integration,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round stage in order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goal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second the Sixteenth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been centered on the third goal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the trends from the interests of the deepening divide, the social trend of deepening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ety continues to rise and Gong Min values deepening tendency of polarization four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Transforming Society Gong Chandang realize the challenges Youxiaozhenghe and difficulties.
     Chapter IV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he interests of all concerned co-ordin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concept of innovation.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ransition by expression of interest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people and ideas in-depth analysis, the transition to establish a soun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path of choice.
     Chapter V analyzed the system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ransi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s: legal-power Mode and change the wa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ressed the need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social conflic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Party system,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governance, democratic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law, the legal construction type power mode.
     Chapter VI analyzed the valu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ransi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values and ideolog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unctions remodeling.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uling ideology and value theory,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socialist ideology of inclusive focus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enhancing the appeal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ohesiveness of the right direction.
引文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34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8日。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页。
    ②David Harrison: 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PP56,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 1988.
    ③米切尔·罗斯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②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17页。
    ③郑杭生:《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④张雄:《历史转折论—一种实践主体发展哲学的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⑤靳江好,王邪强:《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五大特征》,《暸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6期。
    ⑥胡鞍钢:《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⑦胡鞍钢:《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4日。
    
    ①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②周玉萍,武杰:《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社会转型》,《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王刚:《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化与整合》,《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④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⑤应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光明日报》,2008年10月21日。
    ①蒋树声:《和谐社会:寻求、探索与实践》,《群言》,2007年第3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页。
    ①[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②高新民:《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学习时报》,2004年2月19日。
    ③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②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简明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④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⑤王邦佐、罗锋《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0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03页。
    ②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96页。
    ②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①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与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215页。
     ①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②张艳涛:《整合力:当代中国发展新思维》,《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①[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115页。
    ①左宏愿:《论执政党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稳定》,《唯实》,2008年第8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②《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①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①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92页。
    ①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163-16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页。
    ①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经济政策汇编(1981—1983)》(上),农村读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51-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12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19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30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五次大争论,转自华程网www.huachengnz.com原文链接:http://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7559_2.html。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1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55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33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7日。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王沪宁:《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复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①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③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57页。
    
    ①《贫富差距扩大威胁社会和谐》,《参考消息》, 2009年5月27日。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③《贫富差距扩大威胁社会和谐》,《参考消息》,2009年5月27日。
    ④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①王仁贵:《三十年高收入行业的变迁》,《瞭望》,2009年第20期。
    ②王新亭:《垄断行业有多肥》,《经济导报》, 2006年8月28日。
    ③王小鲁:《灰色收入与贫富差距》,《经济观察报》,2007年6月11日。
    ①张雷、程林胜等:《转型与稳定》,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05页。
    ①梁栋:《当代中国贫富矛盾调查》,《时代经贸》,2006年第7期。
    ①[美]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①向春玲、张玉洁、周海忠:《2008年社会学热点研讨综述》,《学习时报》,2009年2月23日。
    ②陈光金:《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7年11月15日。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4页。
    ②时宪民:《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结构分化与双二元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1993年11月,第55页。
    ③参见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陆学艺:《建构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2月24日。
    ①《数据》,《时事资料手册》,2009年第3期。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388页。
    ②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
    ③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页。
    ②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①姜艳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价值观》,《前进》,2008年第3期。
    ②赵智奎、马砚、孙应帅:《改革开放30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2月3日。
    ①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沙健孙、李文海、龚书铎、梁柱:《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光明日报》,2005年3月15日。
    ①胡锦涛:《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8年第1期。
    ②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②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①张建明、樊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②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①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②阎志刚:《转型时期应加强对社会冲突的认识和调控》,《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②《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9页。
    ①[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①《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页。
    ②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中共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72-2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69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78-27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99-400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537页。
    ①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①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
    ①陈成文、高妮妮:《从科塞的冲突理论看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
    ①[美] 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96-39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调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张启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探索——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求是》,2007年第12期。
    ②郑易平、龚海林:《浅论政治文明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文明》, 2006年第4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322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3页。
    ②靳江好王郅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①蓝玲:《构建和谐社会需建立健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调节机制》,《求实》,2005年第12期。
    ②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③任剑涛:《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构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②《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①黄志高:《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演变与认知》,《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①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9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金冲及:《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19-72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28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33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8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页。
    ③《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光明日报》,2004年9月16日。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②[英]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69页。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②[美]杰克·C·普拉诺、密尔顿·格林贝格:《美国政治学词典》,莱因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③[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
    ⑤转引自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安德鲁·文森:《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②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 457页。
    ③参见[匈]乔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8页。
    ⑤转引自[法]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⑥[法]路易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页。
    ⑦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52、553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4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牛先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6年年会综述》,《学习时报》,2006年8月10日。
    ①尹保云:《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改革》,2000年第12期。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3、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4、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8、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李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0、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2、林尚立:党内民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3、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4、咸台灵: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25、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0。
    26、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研究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
    27、王长江、张晓燕、张荣臣:党代会常任制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2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0、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2、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3、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4、李拓: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35、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7、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8、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39、邓伟志:和谐社会散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0、白钢:乡镇改革:乡镇选举、体制创新与乡镇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1、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2、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3、李建华: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5、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6、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47、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8、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9、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0、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1、李君如: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5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3、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4、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5、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6、严书翰: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转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57、闫健编: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8、王振海、刘京希、高旺、马宝成、陈强:社会场域中的政治—政治社会学的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59、褚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有序参与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60、张乃和:现代公民社会的起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1、商红日:政府基础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2、陆道平:乡镇治理模式研究—以昆山市淀山湖镇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张雷、程林胜:转型与稳定[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靳江好,王邪强.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五大特征[J].暸望新闻周刊,2007,(46)
    2、胡鞍钢: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06-04。
    3、周玉萍,武杰.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社会转型[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 1 :80。
    4、王刚: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化与整合[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 2。
    5、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 5。
    6、应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N].光明日报,2008-10-21。
    7、蒋树声:和谐社会:寻求、探索与实践[J].群言,2007, 3。
    8、高新民: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N].学习时报,2004-04-19.
    9、王邦佐、罗锋: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7)。
    10、张艳涛:整合力:当代中国发展新思维[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6。
    11、王沪宁: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5,2。
    12、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13、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J].战略与管理,2002,(1)。
    14、贫富差距扩大威胁社会和谐[N].参考消息, 2009-05-27。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6、贫富差距扩大威胁社会和谐[N].参考消息, 2009-05-27。
    17、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18、王新亭:垄断行业有多肥[N].经济导报, 2006-08-28。
    19、王小鲁:灰色收入与贫富差距[N].经济观察报,2007-06-11。
    21、梁栋:当代中国贫富矛盾调查[J].时代经贸, 2006, (7)。
    22、向春玲、张玉洁、周海忠:2008年社会学热点研讨综述[N].学习时报,2009-2-23。
    23、陈光金: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7-11-15。
    24、时宪民: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结构分化与双二元社会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1993年11月, 55。
    25、陆学艺:建构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2-24。
    26、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J ].战略与管理,2002,1。
    27、姜艳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价值观[J].前进,2008(3).
    28、赵智奎、马砚、孙应帅:改革开放30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2-3。
    29、沙健孙、李文海、龚书铎、梁柱:警惕历史虚无主义[N].光明日报,2005-3-15。
    30、胡锦涛: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8(1)
    31、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32、张建明、樊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J].教学与研究,1998,(3)。
    33、阎志刚:转型时期应加强对社会冲突的认识和调控[J].江西社会科学,1998,(5)。
    34、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35、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10-09。
    36、陈成文、高妮妮:从科塞的冲突理论看我国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2009,8。
    37、张启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探索——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J].求是,2007,12。
    38、郑易平、龚海林:浅论政治文明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J].道德与文明, 2006,4。
    39、靳江好王郅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40、蓝玲:构建和谐社会需建立健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调节机制[J].求实,2005,12。
    41、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J].浙江学刊,2005,1。
    42、任剑涛: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构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43、黄志高.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演变与认知[J].学术论坛,2004(6).
    44、牛先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6年年会综述[N]学习时报,2006-8-10。
    45、尹保云: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意识形态[J].中国改革,200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