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针刺阳陵泉、丘墟穴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通过在B超下观察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与胆之原穴丘墟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胆腑之下合穴与原穴对于胆腑疾患是否有特异性作用。方法:采用同体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34例已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其中脱落2例,实际观察32例。由同一名超声诊断医师专门测定针刺前后胆囊容积,并比较胆囊收缩率。结果:将针刺前后胆囊容积进行比较,三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胆囊收缩率,阳陵泉组与丘墟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丘墟组与阳陵泉配伍丘墟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陵泉组与阳陵泉配伍丘墟组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阳陵泉穴、丘墟穴皆可影响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二穴配伍对胆囊收缩有协同作用。
Objective:Through observe the immediate effect on gallbladder contraction function to the chronic cholecystitus patient with acupuncturing Yanglingquan Point and Qiuxu Point,in order to testify whether they have speci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points and the gallbladder. Method:Choosing self-comparision method in order to reduce error,34 cases diagnosed as chronic cholecystitus patient were observed, among whom 2 cases had lost, so in fact 32 cases were observed. Specially determines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acupuncture by identical ultrasound diagnosis doctor about the gallbladder volume,and comparing the gallbladder shrinkage. Results:The gallbladder volume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 the acupuncture around,three groups have statistics significance(P<0.05). Regarding to the gallbladder shrinkage,there is no statistics difference between acupuncturing Yanglingquan Point and Qiuxu Point(P>0.05),and is statistics difference between acupuncturing Qiuxu Point and both two point(P<0.05),and is remarkable statistics difference between acupuncturing Yanglingquan Point and both two Point(P<0.01). Conclusion:Acupuncture Yanglingquan point and Qiuxu point all may affect the chronic cholecystitus patient's gallbladder contraction function,and there will be have synergism use them both.
引文
[1] 李青芳,姜月华.胆道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及其联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9 (17) 5;28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S],1995, 134~137.
    [3]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年 6 月第 1 版,2000 年 5 月第 6次印刷.
    [4] 李振吉.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2005 年 1 月第4 次印刷.
    [5] 敖英芳,张武.胆囊超声测量参数与实际容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际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0 年第 6 卷第 2 期.
    [6] 郭振武.实用胆囊外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 年 9 月.
    [7] 顾树南.胆道外科学.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8] 张朝佑.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年 7 月.
    [9] 严振国.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 11 月.
    [10]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11] 陈树林,李育良.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中国针灸.1996,16(12).
    [12] 张茹华.电针阳陵泉穴对兔胆囊压力变化的影响.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 年19 卷第 3 期.
    [13] 刘玉群.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对家兔胃胆运动及其相关脑肠肽影响的研究.湖南中医学院 2003 届博士毕业论文.
    [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 5月第 1 版.
    [2] 胡涛,田明.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 52 例.上海针灸杂志,2005 年 3 月第 24卷第 3 期.
    [3] 李景义,魏秀兰,李桂芬.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 140 例.上海针灸杂志,2003年 4 月第 22 卷第 4 期.
    [4] 王新奇.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36 例.新疆中医药,2000 年第 18 卷第 1 期(总第 69 期).
    [5] 秦芝秀,吕建辉.胆囊炎的超声诊断与针药合治疗效分析.实用医技杂志 1995年 2 卷 4 期.
    [6] 黄东源.健脾利胆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 42 例.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 年10 月第 17 卷第 5 期.
    [7] 王奎军.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 72 例小结.甘肃中医,1998 年第 11 卷第 3 期.
    [8] 潘纪华.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 74 例.上海针灸杂志,2005 年 6 月第 24 卷第 7期;
    [9] 兰崴.针刺治疗胆囊炎 68 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 年第 20 卷第 11 期.
    [10] 赵洪才,刘学伦.期门刺血为主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48 例.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第 13 卷第 8 期
    [11] 刘涛,刘菊秀.辨证取穴治疗胆囊炎 42 例.中国针灸 2004 年 10 月第 24 卷 10期.
    [12] 张永臣.针刺治疗胆囊炎 41 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8 年第 12 期.
    [13] 孙振华,李生荣,陈梅,李宝山.针刺治疗胆囊炎 68 例体会.武警医学,2002年 3 月第 13 卷第 3 期.
    [14] 沈麒根,黄德仙.针灸治疗胆囊炎 100 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3 年 05期.
    [15] 孟昭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 90 例.中医外治杂志,2004 年 4 月 10 卷第2 期.
    [16] 贾春明,程康杰,盖景彬.穴位埋藏肠线治疗慢性胆囊炎 120 例临床疗效观察.辽宁医学杂志,1995 年 9 月第 3 期.
    [17] 宋宏杰,宋洪涛,宋永贵.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2000年第 9 期.
    [18] 潘清容,杨廷辉,冷钰玲.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 32 例体会.遵义医学院学报,1996 年 6 月第 19 卷第 2 期.
    [19] 毛智荣.耳穴贴压法治疗慢性胆囊炎 43 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 2003 年第 31卷第 3 期.
    [20] 曾昭源、陈宗良.体针加耳穴治急慢性胆囊炎 73 例临床观察.江西中医院 2001年 8 月第 32 卷 4 期.
    [21] 石尚忠.耳体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8 年第 11 期.
    [22] 王宗江,李福臻.耳穴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胆囊炎 80 例.中国针灸 2000 年第 8期.
    [23] 安志民.中药贴敷法治疗慢性胆囊炎 60 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9 年4 月第 5 卷第 2 期.
    [24] 张茵.火针火罐治疗慢性胆囊炎 20 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 年第 8 卷增刊(上).
    [25] 马宁,戚宏.温通膏穴位外敷治疗慢性胆囊炎 116 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 年第 4 卷第 6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