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节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节日是时间的框架,人们是通过设置节日来安排时间的。节日又不仅仅是时间的框架,还是人们的生活时间。节日又是一个巨大的舞台,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等在这里集中表现。节日还是社会的晴雨表,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变化甚至是极微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之中;反过来,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的细微变化也能折射出时代和区域的特色与差异。它是观察民族文化流变、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由此,对节日生活和节日文化的研究就构成了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唐代是我国节日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唐代节日的深入研究是节日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解读唐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本文是对我国节日发展史的断代研究。本文以为,一项成功的节日断代研究应该描述和解释节日在这个代内的“新情况”,即不仅要呈现节日这一文化现象发展到唐代所呈现的整体特点,还应该揭示代内节日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某个具体节日在代内的阶段性发展。为此,本文主要依据《全唐诗》、《全唐文》和一些笔记小说资料,从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视野出发,对于节日发展到唐代呈现的特点,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以及若干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进行了具体研究。此外,鉴于当前民俗史研究主要还是民俗事象研究,缺乏对民俗生活尤其缺乏对民俗主体应有的关注这一现状,基于“在社会科学的方法逻辑里,唯有将个人行动时‘主观意义’一起纳入科研范围内,所得到的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解释作用”这一认识,该文对于俗民个体(行动者)进行了格外关注。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唐代节日概说》,共分三部分,一为“唐代节日的名目与类别”,它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唐代节日的基本状况和类型分别进行了描述和划分。根据节日出现时间与唐建国时间的先后关系对节日所做“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的类别划分,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分析的框架。二为“唐代节日的特征”,主要探讨了唐代节日的特征,即“新旧并存”,“具有更加浓厚的娱乐性色彩”,“节日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性和地缘性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在志缘关系的基础之上”,“节日及节俗活动中宗教因素普遍存在”,“节日中假同的广泛设置”,“胡风弥漫”,等等,这是对唐代节日所做出的横向的、总体的考察。三是“唐代节同发展的历史分期”,将唐代节日在唐代的发展分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开元年间至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统治时期”、“安史之乱始至唐代宗时期”、“唐德宗时期至唐灭亡”等四个历史时期,这是对唐代节日整体的动态和纵向考察。
     第二章《新兴节日研究》,是对几个唐代新兴节日的研究。其中,“建构的节日之一——政策过程视角下的玄宗诞节”和“建构的节日之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中和节”,是从政策学的角度对于建构型节日的研究,既揭示了这两个节日各自发展的脉络,又对起源相同但命运极为不同的这两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以庆诞为内容的唐玄宗诞节带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以顺天应时、重农务本为内涵的中和节则具有超个体的普适能力。”在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因政策实施产生的建构型节日是统治者以官方的名义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强行介入,突显的是统治者的意志”;“建构型节日对民众日常生活改变的深度和强度不同,其自身的命运休咎也不一样,而这主要取决于对节日从内涵到活动的设计是否正当、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政策实施的力度大小、实施环境的是否适宜。”
     第三部分“清明节作为独立节日的兴起”,从关注清明日在唐人生活和意识中的状态入手,确认了它在中唐时期已成为部分人心目中的独立节日,并从寒食节的盛行、改火之制的复兴、节假日的设置等几方面解释了清明节日之所以在此时成为独立节日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它们之所以能够作为清明独立成节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有助于时人去关注和重视清明日,并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清明日举行类似的活动,从而将清明从“寒食节的一部分”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
     附录部分是“关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的补充说明”,指出八月十五在唐代已是节日无疑,虽然它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也不像后世那样拥有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就中秋节的起源,本文并不主张只有一种原因,而认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更符合事物的本来。
     第三章是“传统节日研究”,共分两部分,分别选取了上巳节、社日作为分析的对象,关注它们在唐代变迁的状况,并试图对造成变迁的原因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以上巳节在唐以前的状况为参照,指出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体现在“以祓除不祥为目的的水边活动减少,踏青游玩成为上巳节的重要习俗活动”;“文人的集会由高雅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皇帝的招宴盛行且官员的上巳游宴制度化了”;“初唐以后的上巳节弥漫着一种寻欢作乐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盛唐中唐时期表现尤为明显”;等等。上巳节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盛唐和中唐时期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相对富足的经济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中滋生出来的普遍的娱乐倾向、唐人的创新性、最高统治者对这一节日的取用等等,都是上巳节变化的原因。
     第二部分“春秋二社:作为唐代乡村社会民众的节日”,在对社日的标志性时间与标志性习俗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于社日在唐代变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指出,作为唐代传统节日的社日节,它从唐代以前官方与民众对社日节俗活动不断的反复实践那里获得了基本的生存力量;当唐朝建立,它又为官方所支持,为乡村民众所需要,从而获得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呈现出兴盛的态势。本文还指出,官方对社日节支持的意图与乡村民众对社日活动参与的动机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一致性,却又并非完全相同。当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目的以官方的名义对祭社活动表示支持并以礼制加以约束和指引之时,民众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并没有完全遵循官方的礼制规定从事,他们往往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进行选择和实践。
     第四章是对节日俗民个体的研究。不同个体在节日传承和变迁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但正是诸多个体在节日中的选择和实践传承着或改变着节日的整体面貌。本章以李隆基和白居易为分析对象,但在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于李隆基,更多地偏向于探讨他在唐代节日中扮演的角色,进而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俗民个体的实践对具有集体性特征的节日习俗之传承、变迁的重要作用;于白居易,则更多地偏向于展示他的节日生活并阐释它何以如其所是,由此希望阐明超个人的社会文化与个人的人生经历、人生观念等如何通过个人对民俗规范的实践——遵循、利用而不是盲从——而在节日生活中打上习俗的、时代的、情境的和自我的烙印。
     在探讨唐代节日变迁的基础之上,本文在结语部分对唐代个体行动者与唐代超个体的节日文化之间关系进行了总结。一方面,节日在唐代的传承和新变、唐代节日呈现的整体面貌,都直接取决于处于特定场域中的一个个行动者个体的节日生活。当我们把节日民俗看成一种对于人们在什么时间过节、以何种方式过节进行约束和指导的规则的时候,节日在唐代的传承和新变、唐代节日呈现的整体面貌,就取决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对节俗规则的选择(不选择既定的民俗规则行事也是一种选择)和实践。因此,可以说,作为行动者的唐人之选择和实践,才是唐代节日传承和变迁的决定性力量。由于唐代(与其他朝代具有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同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从而使唐代成为我国整个节日发展链条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环。另一方面,唐朝节日习俗又型塑着唐朝个体行动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纳异胸襟、创新精神。而所有这些又都直接作用于唐朝个体行动者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对节日习俗规则的选择和实践。
The festival is the frame of time, and people arrange time by means of setting festivals. The festival is not only the frame of time, but also the life time of man. In addition, the festival is a big stage, on which the concept of value, moral consciousness, the mode of thinking, the pattern of behavior and aesthetic taste, etc. are all epitomized. Furthermore, the festival is a barometer of society, for even the slightest changes of the social life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imes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festival culture and the festival life. On the contrary, the slightest changes of festival life and culture can reflect the features and distinctions of regions and times as well. So festival is a window 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Hence the study of festival life and culture on the history becomes a significant subject of historical studies.
     Tang Dynasty is a significant era on the festival history. So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e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s well as a key to comprehend the society of Ta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stival by period. The article claims that a successful study of festival by period is supposed to describe and interpret festival's "new cases"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at is to say, it should not only unfold the festival's characteristics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ang Dynasty, it should also reveal the stages of festival development within this period and in particular, the periodic progress of a specific festival. Therefore, based on Complete Poetry of Tang, Complete Writings of Tang, and some other data such as some notes and novels, from views of many subjects, including history, folklore, sociology, and politics, this article makes a specific study on festival's characteristics in Tang dynast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festivals in this period of time, and som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Furthermore, in view of some traditional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Folk overlooking the current subject issues,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in the method and logic of social science, only if the subjective thoughts of the individual is taken in accounts of the ran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uld the acquired knowledge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nterpretation, this article concerns in particular the folk-individual (actor) and his or her subjective thoughts.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I i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Items and Types of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which, on the basis of complete data, describes and classifies the basic cases and types of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respectively. The division of festival's types based o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festivals and the chronological relation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ang Dynasty provides the analytical frame for further study. Part two is "Characteristics of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examin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festival in Tang, i.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festivals and the new ones", "more marked hue of entertainment", "the outdoor festival activities in a great sense realizing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tie of blood and geography and com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spiritual tie", "religious elements existing widely in activities of festival and custom", "wide establishment of the holidays for festivals", "permeation of barbarian fashion", and so on. This part describes festival at the times horizontally and totally. Part three is "Festival's Historical Stages of Tang", which divides festival's development into four historical stages, "festivals during Gaozong and Zhongzong Times", "festivals from Kaiyuan to Xuanzong Times before Anshi Rebellion", "festivals from Anshi Rebellion to Daizong Times", "festivals from Dezong Times to the end of Tang". This part describes Tang's festivals dynamically and longitudinally.
     Chapter II is the "Study of Emergence of New Festivals", including three parts and an appendix, which makes a study of new festivals during Tang Dynasty. Part one "Constructive festivals I—Xuanzong-Birth-Festival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Process" ; Part two "Constructive Festivals II-Zhonghe Festival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th parts aim to study the constructive festiva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process, revealing the progressive veins of each festival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which have the same starting but different ending. This comparison leads to a conclusion: Xuanzong-Birth-Festival aiming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birthday has strong individual color, while Zhonghe Festival aiming at complying with weather and seas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e and attending to the basic has the universal adaptation which excels the individual.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this article advances that the constructive festivals resulted from the implement of the policies are just rulers' interposition by force into common people's daily life, which reveals the will of the rulers; "different constructive festivals has different depth and range, and different destiny, which depends on whether from the content to the design of the festival's activity is proper, reasonable, or possible, and whether the policy's strength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suitable.
     Part Three is "The Emergence of Qingming Festival as an Independent Festival", which through probing the state of Qingming Festival in the life and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of Tang establishes that it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festival in the hearts of some people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evalence of Cold Food Festival, the revival of changing fire regul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so on. As far as the author is concerned, the reasons' why the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independence of Qingming Festival lies in the facts that they help people at that time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it and carry out similar activities simultaneously on that day, and thus transform Qingming from a part of Cold Food Festival into an independent festival. The attached part is an additional explanation about the emergence of Mid-autumn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declaring that it is undoubted that August 15~(th) had been a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though it had not been a national holiday yet, nor had it so colorful custom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a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As to the origin of Mid-autumn Festival, this article insists that various factors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rather than single out one reason, which is perhaps more in accordance to the nature of the issue.
     Chapter III is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composing of two parts which choose respectively Shangsi Festival and Spring amd Antumn Sacrifices as the objects of analysis, concerning their states of transformation in Tang Dynasty, and attempting to interpret th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Part On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gsi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s of Shangsi Festival before Tang Dynasty, this part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es of Shangsi Festival in Tang reflects in "decreasing the activities on shore of water which aims at getting rid of ill luck , instead going for picnic becomes the major custom activities in Shangsi Festival"; "the meeting of men of letters developing from being elegant to being secular "; " the prevalence of king's banquet and the institutionalizing of official's Shangsi feast"; "the permeation of the playful mood in Shangsi Festival in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which is more obvious in Middle Tang Dynasty", etc. The changes of Shangsi Festival are the result of collective functions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relatively peaceful political situation, relatively flourishing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ree cultural situation which produce the popular tendency of entertainment. Besides, the originality of people in Tang and the use of this festival by the supreme ruler, etc.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hanges of Shangsi Festival.
     Part Two is "Spring and Autumn Sacrifices: the Public Festival of Country in Tang Dynasty", which on the basis of delineation of the marked time and marked custom of the festival,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the changes of Spring and Autumn Sacrifices in Tang and points out that as two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ang, they acquires the fundamental strength of being from the constant practices of the festivals by officials and mass before Tang Dynasty. And when Tang Dynasty is founded, supported by local officials and needed by the public in the countryside, the two festivals therefore acquires more powerful vigor and energy and shows a tendency of prevalence. 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s that the goal of the official to support Spring and Autumn Sacrifices is in some degree in conformity with that of the public in the countryside who attend the activities, but the two are not completely in0
     agreement. When rulers in name of the government support the sacrifice activities and try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m, the public in their practices do not act in obedience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officials completely, instead they carry out their choices and practices from the needs of their own.Chapter IV is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Festival Folklore". Different individual functions differently in the herita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estivals, but it is the choices and practice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that hand down or change the collective features of festivals. The subjects of this chapter are Li Longji and Bai Juyi, but the research focuses are different. As to Li Longji, the study tends to center on the roll he played in festivals, and thus illustrates that the once ignored individual pract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l in the herita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llectively-featured festival custom; while as to Bai Juyi,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his festival life and its reasons, therefore the article tends to demonstrate how super-individual social culture,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life concept, etc. stamp the brands of circumstance of time and custom as well as the brand of self on festival life via the practices(adherence, utilization rather than blind obedience) of individual on folk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s of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the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al summary on the principles of herita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festival in Tang in the conclusion part, which points out that "the heritag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ity of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depend directly on each festival life of individual in a specific register. And when we view festival folklore as a regulation which regulates and guides people when and how to have a festival, the heritag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ity of festivals in Tang Dynasty depend on the choice and practice of regulation made by a specific individual (the choice of non-definite folk regulation is also a choice), thereby, the choice and practice of Tang people as actors are the decisive strength of herita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ang festival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actors in Tang(Ta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dynasties in terms of politics , economics and culture) respect the tradition with a broad heart which absorb the dispari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choose and practice the colorful festival activities, which makes Tang Dynasty the most sparkling ring in the chain of whole festiv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interactions between festivals and individuals' life style and their spirit world in the Tang dynasty. Festivals constrained people's life rhythm, made their daily life more colorful, produced and maintained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s, excited individual's pass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life, as well as cultivated their awareness of identity, feeling of community and the open mind to other nations. All thes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dividual's daily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mpacted their choice and practice of festival activities.
引文
① [英]埃蒙德·R·利奇:《关于时间的象征表示》,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01页。
    ② 周星:《谈谈当代中国节庆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第10-13页。
    ① 张勃:《一部研究节日文化的力作——<立春风俗考>评介》,《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170-176页。
    ② 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第68-76页。
    ③ 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第33-36页。
    ① 康新民:《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中国民间文化》1992年第2期,第145-147页。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黑龙江民族从刊》1992年第4期,第98-102页。
    ② 张祥龙:《节日现象学刍议》,靳希平主编《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28页。
    ③ 庞朴:《寒食考》,《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第32-37页。
    ④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⑤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⑥ 范红:《端午节起源新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⑦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① 陈熙远的《中国夜未眠——明清城市的元宵、夜禁与狂欢》,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09-341页。
    ② 贺学君:《论四大传说与节日习俗》,《南风》1991年第1期,第60-68页。
    ③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9-29页。
    ④ 程蔷:《从日本年俗看中日民俗之异同》,《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第26-30页。
    ⑤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民国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第65页。
    ① 参见《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5。这里只列举与我国节日相关的论文。
    ② 张泽咸:《唐代的节日》,《文史》第37辑,第65-92页。
    ① 张弓:《敦煌春月节俗探论》,《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② 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③ 谭蝉雪:《敦煌祈赛风俗》以及《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唐宋敦煌岁时佛俗——八月至十二月》,分别载《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第65-71页、2000年第4期第65-71页、2001年第1期第93-104页、2001年第2期第73-81页。
    ④ 刘礼堂:《唐代长江上中游民俗文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2)。
    ⑤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
    ⑥ 武复兴:《唐代诗人笔下的长安节日风俗(上、下)——读唐诗札记》,《人文杂志》1982年第6期、1983年第1期,赵克尧:《从唐诗看唐代七夕风俗与士庶心态》,《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李霞锋、李桂英:《试析杜诗中的唐代节日民俗》,《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2期。张浩逊:《从诗歌看唐代的节令文化》,《吴中学刊》1998年第3期,第37-42页。刘衍军:《论唐宋除夕诗的生命意蕴》,《南都学刊》2003年第2期,第61-63页。刘衍军:《试论唐人除夕题材诗歌》,《新余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第46-49页。刘衍军:《从节俗诗歌看中唐妇女的狂欢》,《求索》2004年第1期。戴怡:《唐诗寒食考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3期,第63-66页。张传曾:《寒食节的社会风情画》,《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聂济东:《中后唐时七夕乞巧心理之社会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0-63页。何海华:《从寒食清明诗看唐代风俗》,《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姚伟钧:《汉唐节日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② 马新:《唐代出现的寒食扫墓之俗》,《民俗研究》1988年第1期。王赛时:《唐代节令游戏》,《唐都学刊》1994年第2期。王赛时:《唐代的节宴》,《烹饪史话》1999年第11期。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张传曾:《寒食节的社会风情画》,《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李心浅:《汉唐长安的岁时习俗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8增刊。
    ③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④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藏嵘、王宏凯著:《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高华、徐吉军主编,吴玉贵著:《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徐杰舜主编,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宣著:《汉族风俗史(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
    ① 徐杰舜主编,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宜著:《汉族风俗史(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77页。
    ② [日]守屋都美雄:《中国古岁时记研究》,帝国书院1963年版;[日]中村乔:《中国岁时史研究》,朋友书店 1993年版。
    ③ [日]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第365-385页。
    ④ [日]丸山裕美子的《唐宋节假制度的变迁——兼论“令”和“格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 2001年版。
    ⑤ [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① [美]邓迪斯著,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第2页。
    ① [德]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 《光明日报》1999年1月29日第7版。
    ① 齐涛、刘德增:《中国民俗的历史分期》,《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①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124页。
    ② (唐)元结:《次山集》卷七《问进士》,上海古出版社 1992年版。
    ③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夙慧》,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309页。
    ① 笔者原则上认为,虽然类书“荟萃成言,裒次故实,兼收众籍,不主一家”,多有将前代故事采撷入书的,但参之以其他文献记载,这四种书籍所记,大致反映了唐代的节日状况。
    ② 据《唐会要》卷三六载,《艺文类聚》乃欧阳询受诏编撰,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奉上。本文所使用版本为(唐)欧阳询撰,汪绍盈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③ 据《唐会要》卷三六载,《初学记》为开元十五年由集贤学士徐坚奉上。本文所使用版本为(唐)徐坚等辑:《初学记》,京华出版社 2000年版。
    ④ 据《四库全书总目》云:“《文献通考》载《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后六帖》三十卷,宋知抚州孔传撰,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本文使用版本为(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四库全书本。
    ⑤ 本文所使用版本为(唐)韩鄂编、(明)沈士龙、胡震亨校,[日]长泽规矩也编:《岁华纪丽·书叙指南·事林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
    ① 因为佛经中记载佛诞日有两个,即二月八日和四月八日,张泽威先生在述及佛诞日时将二者都说到,而且在该部分内容中还提到了十二月八日。如此,一个“佛日”的标题下实际上涉及三个节日。加上社日有春社和秋社之分,所以下面才有19个节日之说。
    ② 张泽咸:《唐代的节日》,《文史》第37辑,第65-92页。 安于床下,则当月有孕矣。”见该书第12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① (唐)丘光庭《兼明书》:“《礼记·月令》曰: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不云其牛别加彩色。今州县所造春牛或赤或青或黄或黑,又以杖扣之而便弃者。”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 (唐)李涪《刊误》卷上:“今天下州郡立春日制一土牛,饰以文彩,即以彩杖鞭之,既而碎之,各持其土,以祈丰稔,不亦乖乎?”四库全书本。
    ③ 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全唐诗》卷九六,第1041页。”
    ④ 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全唐诗》卷二二九,第2493页。
    ⑤ 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仙舆暂下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觞。……唯有裁花饰簪鬟,恒随圣藻狎年光。”《全唐诗》卷九三,第1009页。韦庄《立春》:“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全唐诗》卷六九六,第8013页。冷朝阳《立春》:“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全唐诗》卷三○五,第3472页。
    ⑥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立春日,艮风来,宜大豆,又熟。”见该书第8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⑦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正月)十四日,立春。市人作莺卖之。人买玩之。”见该书第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⑧ 王諲《十五夜观灯》:“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全唐诗》卷一四五,第1471页。
    ⑨ 张说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全唐诗》卷八九,第982页。
    ⑩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祀门户土地:《岁时记》云:‘望日以柳枝插户上,致酒脯祭之。’《齐谐记》云:‘吴县张成,夜于宅东见一妇人,曰:“我是地神,明日月半,宜以糕糜、白粥祭我,令君家蚕桑万倍。”后果如言。今人效之。谓之粘钱财。’”见该书第18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11 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全唐诗》卷五四一,第6221页。
    12 薛能《丁巳上元日放三雉》:“婴网虽皆困,褰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全唐诗》卷五六一,第6509页。
    13 张说有《耗磨日饮二首》,其一云:“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全唐诗》卷八九,第979页。
    14 严维《晦日宴游》:“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全唐诗》卷二六三,第2922页。
    15 姚合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一写道:“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全唐诗》卷四九八,第5669页。
    16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晦日,汲井花水(凌晨第一次汲出的井水)服,令髭发不白。”见该书第17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17 《旧唐书》卷一三:“宰臣李泌请中和节日令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种稑之种,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问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以祈年谷,从之。”见该书第36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 王季友《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全唐诗》卷八八三,第9977页。
    19 (唐)尉迟枢:《南楚新闻》:“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裳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见(元)陶宗仪:《说郛》卷四六。
    20 可参见张弓:《敦煌春月节俗探论》,《中国史研究》1989第3期。
    21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八日沐浴。八日拔白。”见该书第49页,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① 崔颢《上巳》:“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全唐诗》卷一三○,第1327页。
    ② 杜甫有《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全唐诗》卷二三二。
    ③ 《绀珠集》卷七:“上已祓禊,赐近臣细桞弮,云带之免虿毒瘟疫。”四库全书本。
    ④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三日天阴或雨,蚕善。”见该书第77页,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⑤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载唐岁时节物:“三月三日则有镂人。”见该书第2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⑥ 郭郧《寒食寄李补阙》:“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万井闾阎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烟。”《全唐诗》卷三○九,第3494页。
    ⑦ 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其一云:“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全唐诗》卷三八五,第4337页。
    ⑧ 白居易《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全唐诗》卷四四五,第4997页。
    ⑨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全唐诗》卷一二五,第1259页。
    ⑩ 李山甫《寒食二首》:“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全唐诗》卷六四三,第7364页。
    11 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全唐诗》卷七一七,第8239页。
    12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载唐时节物:“寒食则有假花,鸡球,镂鸡子,子推蒸饼,饧粥。”
    13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四库全书本。
    14 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前后相邻,共有不少习俗活动,如宴饮,出游、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拔河、吃鸡子、镂鸡子等,列举这些习俗所本的资料,此处不再注明。
    15 史延《清明日赐百僚新火》:“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全唐诗》卷二八一,第3194页。
    16 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全唐诗》卷四四○,第4897页。
    17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清明日,修蚕具、蚕室,宜蚕。”见该书第101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18 民间多有在四月八日造像之举。如《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中载有“乾符三年四月八日巡礼碑”、“乾符六年四月八日巡礼碑”、“中和二年四月八日巡礼碑”、“佛说药师经”等,分别见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金石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第58、60、63、20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
    19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体》记载:“贞元后,每岁二月八日,总章寺佛牙开,至十五日毕。四月八日,崇圣寺佛牙开,至十五日毕。”见该书第18页,中华书局 2002年版。
    ①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收蟾蜍,合—切疳疮药。”见该书第125页,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② 杜甫《牵牛织女》诗中有:“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全唐诗》卷二二一,第2339页。
    ③ 罗隐《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全唐诗》卷六五六,第7539页。
    ④ 沈佺期有《七夕曝衣篇》,《全唐诗》卷九五,第1027页。
    ⑤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洛阳人家……乞巧,使蜘蛛结万字,造明星酒,装同心脍。”四库全书本。
    ⑥ (唐)白居易原撰,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卷四:“斫饼。”下注云:“《唐六典》膳部有节日食料。注谓七月七日斫饼。”
    ⑦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七日乞巧:是夕于家庭内设筵席,伺河鼓、织女二星见天河中,有奕奕白气光明五色者,便拜,乞贵子。”见该书第170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⑧ 《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
    ⑨ 《太平广记》卷三四:“时中元日,番禺人多陈设珍异于佛庙,集百戏于开元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6页。
    ⑩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十五日取佛座下土著脐中,令人多智。”见该书第170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11 崔备、柳公绰、张正一、徐放、王良士等人均有《奉和中秋夜锦楼玩月》诗,《全唐诗》卷三一八。
    12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胡琴铮(?)指拨刺,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全唐诗》卷四四四,第4968-4969页。
    13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之二:“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之三:“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全唐诗》卷八九,第980页。
    14 万楚《茱萸女》云:“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花向高髻,结子置长裾。”《全唐诗》卷二六,第361页。
    15 白居易《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全唐诗》卷四二九,第4730页。
    16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五夜钟初动,千门日正融。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率舞皆群辟,称觞即上公。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全唐诗》卷二八一,第3191页。
    17 腊日在汉代为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魏晋时期分别以冬至后第三个辰日和第三个丑日为腊日,所谓“魏以土而用辰,晋又金而取丑”。唐代前期分设蜡、腊二祭,如《旧唐书·礼仪志》云:“季冬寅日,蜡祭百神于南郊……卯日祭社稷于社宫,辰日腊享于太庙……”后来开元中重定礼仪,将蜡祭并入腊祭。如《通典》卷四四《大蜡》载:“开元中制仪:季冬腊日蜡百神于南郊之坛,若其方不登,则阙之。”
    18 令狐楚《为人谢赐口脂等并历日状》:“赐前件口脂、腊脂、红雪、紫雪各一合,并历日一卷等者。”《全唐文》卷五四一。
    19 姚合《腊日猎》:“健夫结束执旌旗,晓度长江自合围。野外狐狸搜得尽,天边鸿雁射来稀。苍鹰落日饥唯急,白马平川走似飞。蜡节畋游非为己,莫惊刺史夜深归。”《全唐诗》卷五○二,第5712页。
    20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祀灶”:“腊炙:是月收腊祀余炙,以杖头穿,竖瓜田角,去虫。”见该书第243、258页,农业出版社 1981年版。
    21 过腊一日为小岁日。白居易有《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全唐诗》卷四四三、卷四五七,第4956、5184页。据《旧唐书·礼仪志》,“蜡之明日又祭社稷于社宫,如春秋二仲之礼。”《旧 唐书》卷二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1页。
    ①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乙》载:“岁除日,太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僮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然蜡炬,燎沉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是日,衣冠家子弟多觅侲子之衣,着而窃看宫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页。
    ②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全唐诗》卷八九,第979页。
    ③ 张说《岳州守岁》:“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全唐诗》卷八七,第956-957页。
    ④ 张子容《除日》诗云:“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全唐诗》卷一一六,第1178页。
    ⑤ (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41页。
    ⑥ 薛能《除夜作》:“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全唐诗》卷五五八,第6478页。
    ⑦ 丁仙芝《京中守岁》:“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全唐诗》卷一一四,第1156页。储光羲《秦中守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全唐诗》卷一三九,第1416页。
    ⑧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廿九日暮际,道俗共烧纸钱。”见该书第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⑨ 杜甫《社日两篇》之一:“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全唐诗》卷二三一,第2536页。
    ⑩ 由于唐代诞节很多,并非固定于一日,当天活动亦有所不同,但多有百官献贺、皇帝宴赏之类内容,下文将对诞节专作论述,此不赘。
    11 《唐会要》卷五○:“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敕:诸州元元皇帝庙,自今已后每年二月降生日,宜准西都福唐观,一例设斋。”见该书第879页,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
    1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002年3月印刷),第328-329、330页。
    ①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28-665页。
    ② 张泽咸:《唐代的节日》,《文史》第37辑,第65页。
    ③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第8-12页。
    ④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第8页。
    ⑤ 关于立春习俗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可以参阅简涛《立春风俗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① 当然从理论上还可根据新兴节日在唐帝国历史上的命运分为仅在唐朝传承的节日和传承于后代的节日。
    ②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4页。
    ① 高丙中:《中国节日框架的建构与重构》,《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②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藏嵘、王宏凯著:《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③ 姚伟钧:《汉唐节日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④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4页。
    ① 据萧放先生研究,《荆楚岁时记》大约成书于作者宗懔居留长安的时期,在公元554年至565年之间。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② 参见(南朝)宗懔原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③ (南朝)宗懔原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25页。
    ④ 《全唐诗》卷四六、六一、六九、七○、七三、九二、九三、九六、一○三、一○六。
    ⑤ 《全唐诗》卷五一、八一、三四一,第626、878、3823页。
    ① (南朝)宗懔原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89-96页。
    ② 《全唐诗》卷三,第27-28页。
    ③ 《全唐诗》卷二七五,第3117页。
    ④ 《五月五日洛水竞渡船十只请差使于扬州修造须钱五千贯请速分付》,《全唐文》卷一七三,第1761页。
    ①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3页。
    ② 《唐会要》卷五○,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879页,。
    ③ 《册府元龟》卷五四,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601页。
    ④ 《唐大诏令集》卷八○,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16-417页。
    ⑤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① (唐)谷神子撰、穆公校点:《博异志·崔玄微》,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② 《全唐诗》卷八八五,第10000页。
    ③ 《唐会要》卷二三《寒食拜扫》,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39页。
    ④ 《全唐诗》卷四七四、二九八,第5377、3374页。
    ⑤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
    ① 齐涛:《中国民俗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125页。
    ② 李适:《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三日书怀因示百僚》,《全唐诗》卷四,第44、46页。
    ③ 冷朝阳:《立春》,《全唐诗》卷三○五,第3472页。
    ④ 长孙正隐:《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并序》,(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七,四库全书本。
    ① 《唐会要》卷二九“(贞元)五年正月十一日敕”,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44页。
    ② 《类说》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73-28页。
    ③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的习俗主要有:“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又:“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④ (唐)刘肃撰,恒鹤校点:《大唐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⑤ (唐)张鷟撰,恒鹤校点:《朝野佥载》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40页。
    ① 长孙正隐:《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并序》,(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七,四库全书本。
    ② 《太平广记》卷二六,第172页。
    ③ 韦庄:《纪村事》,《全唐诗》卷六九六,第8013页;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全唐诗》卷一二六,第1278页;张演(一作王驾):《社日村居》,《全唐诗》卷六○○,第6938页;张籍:《吴楚歌词》,《全唐诗》卷三八六,第4360页。
    ④ 白居易:《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全唐诗》卷四二九,第4730页。
    ⑤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乙》,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页。
    ① Ranner. Hugo, S. J: Man at Play, or Did You Ever Practise Eutrapelia? London: Burns&Oates, 1965. 转引自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2-123页。
    ② 《唐会要》卷二三,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439页。
    ③ 具体内容详见《旧唐书》卷九九。
    ① 元稹:《竞舟》,《全唐诗》卷三九八,第4465页。
    ② 张子容《除日》诗云:“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春书,《辞源》释为春帖子)。”可见人们要在窗户上张贴春书。《全唐诗》卷一一六,第1178页。张说《岳州守岁二首》诗则云:“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说明至少岳州有着插桃枝以辟恶的习俗。《全唐诗》卷八九,第979页。段成式《酉阳杂俎》则明确提到时人“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疬也。”此外,悬幡也是当时除夕常见的做法。薛能有诗《除夜作》提到:“,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全唐诗》卷五五八,第6478页。
    ③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8页。
    ①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44页。
    ② 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全唐诗》卷六五九,第7567页。
    ③ 胡曾:《寒食都门作》,《全唐诗》卷六四七,第7417页。
    ④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一,《全唐诗》卷六九九,第8040页。
    ⑤ 杜甫:《清明》,《全唐诗》卷二二三,第2379页。
    ⑥ 郑准:《江南清明》,《全唐诗》卷六九四,第7993页。
    ⑦ (元)陶宗仪:《说郛》,四库全书本。
    ⑧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Harmondsworth: Penguin. 转引自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第262页。
    ⑨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全唐文》卷五九七,第6032页。
    ⑩ 当然社会交往也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但日常的交往(主要指工作或家务劳动中的交往)主要是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节日交往侧重于社会关系的经营与维护,以及对人们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
    11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是血缘、地缘还是业缘、志缘,都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基础的一种抽象和概括,看似 彼此互不包容。但具体到两个人的关系时,却完全可能同时存在以上四种关系,换句话说,完全可能有两个人既有血缘上的联系,又生活居住在同一个区域,而且从事同样的职业,并具有相同的志趣和爱好。不过,在具体的社会交往中,哪种关系起到更基础的作用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① 关于私社,可以参看宁可:《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杨际平:《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郭峰:《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郝春文:《<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几个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傅晓静:《唐五代乡村民间结社研究》(山东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② 宁可:《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③ 傅晓静:《唐五代乡村民间结社研究》(山东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④ 《唐国史补》卷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事,“进士何儒亮,自外州至,访其从叔,误造郎中赵需宅,白云:‘同房。’会冬至,需家致宴挥霍,需曰既是同房,便令引入就宴。姊妹妻女并在座焉。儒亮食毕徐出,需细审之,乃何氏子也。需大笑。儒亮岁余不敢出,京师自是呼为何需郎中。”从中可见冬到日合家欢宴的情景。(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又元稹有《寒食日》诗,描写到:“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全唐诗》卷四一五,第4589页。罗隐有诗《七夕》,诗中有“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句。《全唐诗》卷六五六,第7539页。都可见节日交往会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家庭中展开。
    ①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2298-2299页。
    ② (唐)范摅撰,阳羡生校点:《云溪友议》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2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三载:“庚辰,上降诞日,命沙门、道士加文儒官讨论三教,上大悦。”卷二二载:“其年二月,则天又御明堂,大开三教,内史邢文伟讲孝经,命侍臣及僧、道士等以次论议,日昃乃罢。”李隆基有《答张九龄贺论三教批》等。
    ①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 [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 《魏书》卷一○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5页。
    ④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四库全书本。
    ⑤ (北魏)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
    ⑥ (北魏)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32~133页。
    ⑦ (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112页。
    ① 三节放假情况可详见下面关于节日放假的具体阐述。
    ② 七月十五日,还有道教徒的积极参与。此点详下。
    ③ 张弓:《敦煌春月节俗探论》,《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25-126页。
    ④ 《唐会要》卷二○,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03页。
    ① 《全唐诗》卷二六五,第2944页。
    ② (唐)苏鄂撰,阳羡生校点:《杜阳杂编》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3页。
    ③ 《唐会要》卷二○,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60页。
    ① (唐)苏鄂撰,阳羡生校点:《杜阳杂编》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7-1398页。
    ②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页。
    ③ 《太平广记》卷八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32页。
    ④ 关于七月十五作为节日的由来,主要有五种说法,一为来自祭祖节日说;二为来自道教说;三为来自道教、但很早即与佛教盂兰盆节混同说;四为来自佛教说:五为来自佛道二教说。杨琳先生曾经对这五种说法进行详细考辨,指出七月十五是来自佛教的节日。其说甚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312页。
    ⑤ 《太平广记》卷三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6页。
    ⑥ 《太平广记》卷三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771页。
    ⑦ 道家有三元,“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唐六典》卷四,“三元斋”注。
    ① 《全唐诗》卷二七○、卷四六三,第3024、5268页。
    ② 详见下面关于唐代节日放假的具体阐述。
    ③ 《上元夜六首》之二,《全唐诗》卷五四,第668页。
    ④ 《禁正月五月九月屠宰诏》,《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537页。
    ⑤ 晋郗超《奉法要》中说:“已行五戒便修三月六斋。岁三斋者,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五月一日至十五日,九 月一日至十五日。”[梁]僧佑:《弘明集》卷一三,四库全书本。
    ① 以上引文皆见《唐会要》卷四一,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732-734页。
    ② 十斋日指十个行持八关斋戒的日子,即每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八关斋戒包括(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装饰香华蔓,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倡伎,(7)不睡不坐高大华丽之床,(8)不食非时食。
    ① 贞元六年正月二十八日敕云:“每年中和节及九月九日,自今已后,逼节放三日开屠。”对禁屠钓的禁断稍稍有所松动,不过,这里仅仅允许在中和节和重阳节前三日开屠,而没有涉及其他节日。
    ②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页。
    ③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547页。
    ④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注》卷五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3385页。
    ⑤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注》卷五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3381页。
    ⑥ 休沐即常假,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宋代官吏十日一休沐,明代官吏半月一休沐。
    ⑦ (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3125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3390页。
    ② [日]]丸山裕美子《唐宋节假制度的变迁——兼论“令”和“格敕”》中引用他人研究资料指出,“居延汉简中中,也有夏至前后休假五天的记录;以及从《汉官旧仪》所记伏日休假一天等资料来判断,夏至、伏日等节日休假都是汉代以来的制度。”参见该文正文及注1,《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66-372页。
    ③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66-372页。
    ④ 丸山裕美子的“节假之变迁表”中尚有中秋、九月朔、田和授农,因为中秋和九月朔,在开元七年令、二十五年令、元和令和格敕中均无假,故而未列。至于田假和授衣假,开元七年令、二十五年令和元和令中都标明各放15天。但笔者以为,田假和授衣假与节日无关,故而不列。另外,此表最后一列内容为笔者所加。
    ①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页。
    ②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二二,《假宁·给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9-270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6页。
    ①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
    ① [日]圆仁:《大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
    ② 罗隐:《市傩》,《全唐文》卷八九六,第9352页。
    ③ 正如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所说:胡是”一种很含糊的称谓,它既包含了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国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外国人,也包括了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国之内,与唐朝从属关系不确定,或属于不同政权的中国周边地区的民族;在很多情况下,还指称生活在唐朝境内,已经归属唐朝,但人种与汉族不同的各民族的人群;甚至有时还指前代就已移居唐朝境内,已经完全汉化的非汉族人群。”其中“历史上的中国”是指“18世纪年代到19世纪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版图。”《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5页。
    ④ 鲁迅:《看镜有感》,《鲁迅全集》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0~301页。
    ⑤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247页。
    ⑥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唐六典》卷一八《鸿胪寺》。
    ⑦ (唐)长孙无忌编纂:《唐律疏议》卷六,《名例》,四库全书本。
    ①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47页。
    ② 陈鸿:《东城老父传》,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第89页。
    ③ 《全唐诗》卷四一九,第4617页。
    ④ 唐敬宗生日未设节,但放假一天,故虽无节之名,却有节之实。
    ⑤ (唐)苏鹗撰,阳羡生校点:《杜阳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7页。
    ⑥ 唐中宗时,吕元泰曾经上书对两京民间流行泼胡寒戏提出质疑,其中有“胡服相欢,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安可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语,《新唐书》卷一一八,第4277页。
    ⑦ 《全唐诗》卷一七九,第1832页。
    ⑧ 《全唐诗》卷三五四,第3972页。
    ①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②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开成四年八月“十五日,寺家设餺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仍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续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其渤海为新罗罚,才有一千人向北逃去,向后却来,依旧为国。今唤渤海国之者是也。”([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67页。)虽然笔者以为八月十五也是唐人的节日,并非只有新罗人才过,后文有专门论述。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做出新罗人是在“保持本国节日传统”的判断,因为从圆仁的记载中显然可以看出,法花院的新罗老僧是把它视为本国传统节日的,而且过节的目的在于“追幕乡国”。而参之以其他记载,可知重八月十五确是新罗人的传统。比如《旧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叙述新罗的风俗时说:“又重八月十五日,设乐饮宴,赉群臣,射其庭。”又《册府元龟》卷九五九《外臣部·土风》载:“至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
    ③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72、75页。
    ① 李斌城等主编:《唐代文化·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① 《唐大讯令集》卷一○八,学林出版社 1992年版,第514、515页。
    ② 《册府元龟》卷三三,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356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6089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6270-6271页。
    ② (唐)刘肃撰,恒鹤校点:《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0-291页。
    ③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九引《景龙文馆记》,四库全书本。
    ④ 《旧唐书》卷七,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49页。
    ⑤ 崔知贤:《上元夜效小庾体》,《全唐诗》卷七二,第785页。
    ⑥ 《全唐诗》卷一○一,第1079页。
    ① 《唐会要》卷二三《寒食拜扫》载:“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见该书第439页,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
    ② 《新唐书》卷五一,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346页。
    ③ 《册府元龟》卷二,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21页。
    ④ 《册府元龟》卷八五,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1013-1014页。
    ⑤ 《册府元龟》卷一一○,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1311页。
    ⑥ 《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敕》,《唐大诏令集》卷八○,学林出版社 1992年版,第414页。
    ① 《全唐诗》卷八七,第957页。
    ② 王諲:《十五夜观灯》,《全唐诗》卷一四五,第1471页。
    ③ 《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052页。
    ④ 崔颢(?—754):《上巳》,《全唐诗》第一三○卷,第1327页。
    ⑤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全唐诗》卷一二五,第1259页。
    ⑥ 崔颢:《七夕》,《全唐诗》卷一三○,第1326页。
    ①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87页。
    ② (唐)杜佑:《通典》卷二:《食货二·田制》下,四库全书本。
    ③ 《旧唐书》卷一二○,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457页。
    ④ 《册府元龟》卷一二,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21页。
    ① 《册府元龟》卷五六,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626-627页。
    ② 《唐大诏令集》卷一○九,学林出版社 1992年版,第519页。
    ③ 《全唐诗》卷二四五,第2757页。
    ④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495页。
    ⑤ 《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27页。
    ⑥ 《旧唐书》卷一三七,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762页。
    ⑦ 《陈寅恪文集之六: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87页。
    ① (唐)张籍:《贾客乐》,《全唐诗》卷三八二,第4287页。
    ②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27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67页。
    ④ 《册府元龟》卷六四,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719页。
    ⑤ 《册府元龟》卷六四,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719页。
    ① 黄正建:《唐代官员宴会的类型及其社会职能》,《中国史研究》,1992 (2),97-98页。
    ② 《旧唐书》卷一六,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85-486页。
    ③ 《旧唐书》卷一四,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20页。
    ① 《全唐诗》卷四九八,第5669页。
    ② 《全唐文》卷五五七,第5640页。
    ③ 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全唐文》卷六二八,第6337页。
    ④ 桓景故事为:“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① 《全唐诗》卷二四六,第2766页。
    ② 《全唐诗》卷五四一,第6221页。
    ③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赛神》,《全唐诗》卷三四三,第3850页。
    ④ 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⑤ 《全唐诗》卷六六三,第7601页。
    ⑥ 在后文《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我们将以上已节为例具体说明节日生活的世俗化倾向。
    ① 参见郑新立主编:《现代政策研究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孙光:《政策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第14页。
    ① 李元素:《请禁以降诞日为节假奏》,《全唐文》卷六九五,第7133页。
    ②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四,中华书局 1958年版,第25页。
    ③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版,第78-79页。
    ①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3页。
    ② 《全唐文》卷二二三,第2252-2253页。
    ① 李降基:《答百寮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手诏》,《全唐文》卷三○,第336-337页。
    ② 参见《全唐诗》卷三、二八八、三二二。
    ③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542页。
    ① 《册府元龟》卷二,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21页。
    ② 《旧唐书》卷九,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222页。
    ③ 分别载《全唐诗》卷二○二、《李太白文集》卷二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文苑英华》卷六一三、五九○。
    ④ 《旧唐书》卷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95页。
    ① 《大唐开元礼》卷九七,四库全书本。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6786页。
    ③ 《旧唐书》卷九,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95页。
    ④ 《唐会要》卷二二,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427页。
    ① 《册府元龟》卷三三,中华华局 1960年影印本,第360-361页。
    ② 《全唐诗》卷三,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38页。
    ① 《全唐诗》卷八八,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966页。
    ② 《绀珠集》卷十,四库全书本。
    ③ 《旧唐书》卷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95页。
    ④ 《新唐书》卷五,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36页。
    ⑤ 上述资料出自《册府元龟》卷二、三七。《文苑英华》卷六三五中载有张九龄的《贺论三教状》。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6821页。
    ① 《新唐书》卷二二,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77页。
    ② 陈鸿:《东城老父传》,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第87页。
    ③ 参见《全唐诗》卷二六五、二七○、三○一、五一一。
    ① 娄成武、魏淑艳:《公共政策学》,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17-122页。
    ②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二,四库全书本。
    ③ (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印版,第5页。
    ① 转引自(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35页。
    ② (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页。
    ③ (唐)虞世南编,(明)陈禹谟注:《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四库全书本。
    ① (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119页。
    ② 《唐大诏令集》卷七三载武德九年正月《亲祀太社诏》:“是以吉日惟戊,亲祀太社,率从百寮,以礼九谷。”《旧唐书》卷六载载初三年(692) “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七日。”但中宗时,神龙元年(705)三月“丙午,改秋社依旧用仲秋”。事见《旧唐书》卷七。《唐六典》卷四:“仲春上戊祭太社,以后士氏配焉,祭太稷,以后稷氏配焉。仲秋之月及腊日亦如之。”《唐会要》卷十:“武德、贞观之制,仲春、仲秋时戊日祭大社大稷。”《旧唐书》卷二四:“仲春仲秋二时戊日祭太社太稷。”《大唐开元礼》卷一:“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祭太稷,以后稷氏配。”
    ①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551页。
    ② 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3-219页。
    ③ 《通典》卷一五,四库全书本。
    ① 如扬州长史曾经进献毛龟,萧颖士作《为扬州李长史作千秋节进毛龟表》提到在江都县崇虚观讲《圣注道德经》时,玄元皇帝座隅有毛龟出现。“翠毫金介,烁日霏烟,迹殊生育,来缘感召。应陛下长灵之期,符先圣谷神之妙。知来藏往,实见于兹。休征委集,万方幸甚,手舞足蹈,倍百恒情。”因此进献。《全唐文》卷三二二,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3268页。
    ② 比如开元十八年千秋节曾赐“四品已上金镜、珠囊、缣彩,赐五品已下束帛有差”。
    ③ 陈鸿:《东城老父传》,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第87页。
    ① 《全唐文》卷二五,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292-293页。
    ② 《唐会要》卷八二,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1518页。
    ① 《全唐诗》卷二二○,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2325页。
    ② 《通典》卷一二《食货·轻重》记载天宝八载(749)官仓的存粮共有粟米9600万石。卷七《食货》《历代盛衰户口》和《丁中》记载官办统计天宝十四载(755)全国有8914709户,人口52919309。杜佑则估计全国实有户口要高于统计户口,实有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资治通鉴》卷二一二载当时物价非常便宜,开元十三年(725),“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又《唐语林》卷三载当时社会秩序安定,所谓“路不拾遗,行不赍粮”。等等。
    ③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 1994年版,第506页。
    ④ 转引自(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 1994年版,第506页。
    ⑤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6242-6243页。
    ① (唐)李濬《松窗杂录》载:“何皇后始以色进,及上登位不数年,恩宠日衰。……忽一日泣诉于上曰:‘三郎独不记何忠脱新紫半臂,更得一斗面,为三郎生日汤饼耶?何忍不追念于前时!”上闻之戚然改容,有悯皇后之色。”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社 2000年版,第1214页。
    ②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四,中华书局 1958年版。
    ① 《全唐文》卷三八五,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3917页。
    ② 《册府元龟》卷二,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21页。
    ③ 《唐会要》卷八二,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1518页。
    ④ 《全唐诗》卷二三二,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2570页。
    ⑤ (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五六,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1229页。
    ⑥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四,中华书局 1958年版,第25-26页。
    ⑦ 李元素:《请禁以降诞日为节假奏》,《全唐文》卷六九五,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7133页。
    ① 《册府元龟》卷二,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21页。
    ① 转引自李元素:《请禁以降诞日为节假奏》,《全唐文》卷六九五,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7133页。
    ① 宝应元年假期减为1天。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上元二年)“九月,甲申,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见该书第7115-7116页,中华书局 1956年版。又(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壬》:“上元二年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内人为佛菩萨象,宝装饰之。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结彩被坚执锐,严侍于座隅。焚香赞呗,大臣近侍作礼围绕。设斋奏乐,极欢而罢,各赐帛有差。”见该书第148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唐会要》卷二九:“永泰元年太常博士独孤及上表曰:故元宗生日命曰天长节,肃宗生日命曰天平地成节,并以饮食宴乐,布庆万方,使赐及同轨,风流后代。”见该书第543页,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
    ③ 宝应元年假期减为1天。
    ④ 天兴节被普遍认为是唐代宗的诞节。其依据是永泰元年独孤及有《请降诞日置天兴节表》,但《唐会要》卷二十九指出,“表奏,不报”,可见并末采纳独孤及的建议。又《册府元龟》卷二载永泰二年诞辰,“诸道节度使进献珍玩、衣服、名马二十余万计,以陈上寿”时,并末说天兴节,亦可见天兴节只是提议而末成为正式的政策规定。见该书第22页,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
    ⑤ 《册府元龟》卷二:“(代宗)宝应元年四月即位,十月,宰臣等上言今月十三日皇帝降诞日,望准天长节休假三日。帝以山陵未毕不许。宰臣又上言休假一日,从之。”见该书第22页,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
    ⑥ 《唐会要》卷二九记载:“初,代宗时,每岁端午及降诞日,四方贡献者数千,悉入内库。”见该书第543页,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
    ⑦ 《册府元龟》卷二载:“(贞元十二年)四月庚辰,帝降诞之日,近岁尝以其日会沙门道士于麟德殿讲论……帝大悦,颁赐有差。”见该书第22页,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
    ⑧ 《唐会要》卷二九记载:“永贞元年十二月,太常奏,太上皇正月十二日降诞……并请休假一日,从之。”见该书第545页,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
    ⑨ 《唐会要》卷二九记载:元和四年闰三月敕:“其诸道进献,除降诞、端午、冬至、元正,任以上贡,修其庆贺,其余杂进。除二日条所供外,一切勒停。”又载,元和七年二月“癸卯,降诞节,宰臣旧例进衣一副,惟李 吉甫方同恩泽,别进马二匹,赐通天犀带以答之。”见该书第546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① 《旧唐书》卷一五载,元和十三年二月乙亥,“御麟德殿,宴群臣,大合乐,凡三日而罢,颁赐有差。”见该书第4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 《唐会要》卷二九载,宝历元年(825)四月,“中书门下奏皇帝降诞日,准故事,休假一日,从之。”见该书第546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③ 《旧唐书》卷一六载,长庆三年,“敕应御服及器用在淮南、两浙、宣歙等道合供进者,并端午诞节常例进献者,一切权停。”见该书第50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 《唐会要》卷二九记载长庆元年七月六日敕:“自降诞之辰,百官于紫宸殿称贺毕,诣昭德门,外命妇光顺门,并进名奉贺皇太后。缘去年降诞称贺,百官与命妇同集光顺门,群情以为非便,故改其仪。”见该书第546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⑤ 《册府元龟》卷二记载:“宝历元年六月敕:降诞日,文武百僚于紫宸殿称贺及诣光顺门奉贺皇太后,自今已后宜停。国朝本无降诞日贺仪,盖长庆初尚书左承韦绶率情上疏行此礼,至是方罢。”见该书第23-24页,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⑥ 《唐会要》卷二九载(开成)五年四月,“中书门下奏请以六月一日为庆阳节,休假二日,著于令式……依奏。是年文宗崩,武宗纂嗣,以诞庆日为庆阳节。”见该书第547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⑦ 《旧唐书》卷一七载:开成二年八月甲申,诏曰:“庆成节朕之生辰,天下锡宴,庶同欢泰。不欲屠宰,用表好生……恐中外臣庶不谕朕怀,广置斋筵,大集僧众……自今宴会蔬食,任陈脯醢,永为常例。”又十月庚子,“庆成节,赐群臣宴于曲江,上幸十六宅,与诸王宴乐。”见该书第5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 《旧唐书》卷一七载:大和七年十月壬辰,“上降诞日,僧徒、道士讲论于麟德殿。”见该书第5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唐会要》卷二九载是日,“上于宫中奉迎皇太后,与昆弟诸王宴乐,群臣诣延英门奏觞,上千万寿,天下州府,并置宴一日,从之。”
    ⑨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二:“诞日设斋用乐”:“开成五年以六月十一日为庆阳节,天下州府常设降诞斋行香,京城内宰臣与百官就大寺,设僧一千人斋,仍许量借教坊乐官充行香。”四库全书本。
    ⑩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四“郑颢”条记载:“旧史云颢絪之子,尚宣宗女万寿公主,因寿昌节上寿回,梦一宫殿,与数十人纳凉联句。”四库全书本。
    11 杜牧:《樊川文集》卷一二载有《寿昌节宴谢赐音乐状》和《又谢赐茶酒状》。
    12 《唐会要》卷二九记载:会昌六年六月,“中书门下奏,请以降诞日为寿昌节,天下州府,并置宴一日,以为庆乐,前后休假三日,永著令式。从之。”见该书第548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13 《唐会要》卷四一记载大中五年五月敕:“寿昌节,天下不得屠杀。”见该书第734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14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八五记载:唐释知玄“属寿昌节讲赞,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四库全书本。
    15 《旧唐书》卷一九载:咸通七年“七月,沙州节度使张义潮进甘峻山青骹鹰四联、延庆节马二匹、吐蕃女子二人。”见该书第66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 (元)陶宗仪:《说郛》卷二四“优人滑稽”条记载:“咸通中优人李可及,滑稽谐戏,独出辈流……尝因延庆
    ① 《旧唐书》卷一九载:咸通七年“七月,沙州节度使张义潮进甘峻山青骹鹰四联、延庆节马二匹、吐蕃女子二人。”见该书第66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 (元)陶宗仪:《说郛》卷二四“优人滑稽”条记载:“咸通中优人李可及,滑稽谐戏,独出辈流……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必次及优倡为戏,可及褎衣博带,摄齐以升,坐称三教论衡。”四库全书本。
    ③ (唐)李涪《刊误》卷下“进献奇零”:“戊戌岁阅报状,见润州节度进应天节白金二千六百五十七两。”四库全书本。
    ④ 天佑元年敕停。
    ⑤ 《旧唐书》卷二○载:天佑元年八月,“甲寅,中书奏:‘皇帝九月三日降诞,请以其日为乾和节。’从之。”“瘐中,敕:‘乾和节文武百寮诸军诸使诸道进奏官准故事。于寺观设斋,不得宰杀,只许酒果脯醢”。《册府元龟》卷二记载:“臣等商量以降诞日为干和节……请依令式休假献贺,从之。”见该书第786-7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 明代徐应秋的《玉芝常谈荟》卷一中有关于唐迄宋诸帝诞节的集中记载。
    ① (宋)范祖禹:《唐签》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② 《新唐书》卷二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7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52页。
    ①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四库全书本。
    ① 参见《全唐诗》卷二六五、二七○、三○一、五一一。
    ① (宋)曾慥编:《类说》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73-28页。
    ②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7页。
    ① 《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37页。
    ① 《魏书》卷七·一《裴粲传》载:“前废帝初……复为中书令。后正月晦,帝出临河滨,粲起于御前再拜曰:‘今年还节美,圣驾出游,臣幸参陪从,豫奉宴乐,不胜忻戴,敢上寿酒。”见该书第1573页。
    ② (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③ 转引自(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④ 《全唐诗》卷八四,第911页。
    ⑤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66页。
    ⑥ 白居易《中和节颂》中对中和的解释是:“中者揆三阳之中,和者酌二气之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 中气,以播和风。”梁肃在《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中这样解释:“原夫中以立天下之本,和以通天下之志,明君所以搃万邦也,奉时以协气,播气以授人。”符载在《中和节陪何大夫会燕序》中解释:“中和,王节也。万国承之,乐洪庆也。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发生之盛气曰春。春之于孟也,萌动而方微,于季也,发泄而过强。唯仲春木德乃茂,沃生人之恺乐,洗万物之枯槁,当三阳之正中,凝四气之太和,以正星鸟,以推律度。”等等。
    ① (宋)张淏撰,张宗祥校录:《云谷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页。
    ①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7页。
    ① (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② 以上内容末标明出处者均出自《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9、376、385、387、394、396、397页。
    ③ 参见《全唐诗》卷一○九、三二○。
    ①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27页。
    ② 《全唐诗》卷三○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40页。
    ③ 这次宴会因为二月一日下雪的缘故移到了二月七日举行。
    ④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7页。
    ⑤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04页。
    ⑥ 《唐会要》,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44页。
    ① 《全唐文》卷五一八,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5262页。
    ② 《全唐文》卷六九○,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7068页。
    ③ 《旧唐书》卷一四,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20页。
    ① 《全唐诗》卷三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62页。
    ② 脱脱:《辽史》卷五三《礼志》“岁时杂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78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9页。
    ④ 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记载:“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藏于秘阁。”《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页。
    ⑤ 《全唐文》卷五七二,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5782页。
    ⑥ 《全唐文》卷六一二六,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6325页。
    ① 《旧唐书》卷一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8页。
    ② (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③ 《旧唐书》卷一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6页。
    ① 《十三经(全一册)》之六《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53页。
    ② (宋)卫湜撰:《礼记集说》卷四○,四库全书本。
    ③ 张九龄有《谢赐尺诗状》,《全唐文》卷二八九;李隆基《答张九龄谢赐尺批》,《全唐文》卷三七,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406页。
    ①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4页。
    ② (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③ 王纬,字文卿,并州太原人。举明经,以书判入等,累官彭州刺史、检校庶子兼御史中丞、西川节度营田副使。贞元中检校工部尚书。十四年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全唐文》卷六二六。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4455、4456页。
    ④ (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四库全书。
    ⑤ (宋)周密:《武林旧事》,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⑥ 《绀珠集》,四库全书本。
    ⑦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① 《大金集礼》卷三二,四库全书本。
    ② 其他三首为《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连天观望春忆毘陵翟园》、《过扬子桥》,分别载(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六、八、一六、三○,四库全书本。
    ③ (宋)刘昌诗撰:《芦浦笔记·芦浦笔记原叙》,四库全书本。
    ④ (宋)廖行之撰:《省斋集·原跋》,四库全书本。
    ① (南朝)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81页。
    ①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5页。
    ② 《旧唐书《卷一三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2页。
    ③ (宋)曾慥编:《类说》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73-27页。
    ①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145页。
    ②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版,第211页。
    ③ 杨琳指出:“寒食与清明并提也说明社会上有了以清明为节的意识,但它并不独立,只是意味着清明是寒食节中重要的一天而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又黄涛在《清明节的起源、变迁与公假建议》中指出:“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④ 刘伯根、华景杭编:《中华传统文化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版,第676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1页。
    ② 关于取新火,下文将有详细说明,此处公引一处资料为证。
    ③ 分别见《全唐诗》卷一四七、三四七、六八三、二八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79、3881、7846、3199页。
    ① 《全唐诗》作者小传云:窦常,字中行,大历中及进士第。隐居广陵之柳杨著书,二十年不出。后淮南节度杜佑辟为参谋。元和间,自湖南判官入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出刺朗州、固陵、浔阳、临川四郡,入为国子祭酒,致仕。卒赠越州都督。《全唐诗》卷二七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30-3033页。
    ② 《全唐诗》作者小传云:陈润,大历问人,终坊州鄜城县令。诗出《全唐诗》卷二七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61页。
    ③ 《全唐诗》卷三三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08-3709页。
    ④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⑤ 黄涛:《清明节的起源、变迁与公假建议》,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第215、217、222页。
    ② 可参见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对前人有关寒食节起源请观点的思考”部分,《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可参见王赛时:《唐代的寒食节》,《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
    ④ 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⑤ (南朝)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24页。
    ① 转引自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② 对于曹操的“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这句话,人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原因出在“皆”字身上。一种可以认为“皆”是指地点,指将这四个地方都包括在内,这就意味着这四个地方都只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这天禁火寒食;另一种理解是“皆”指的是时间,即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都要绝火寒食。这两种解释按字面意义理解都是不错的,但可以肯定其中一种与历史真实不相符合,而我们又无法找到一个三国时代的太原人或者上党人问他一问,所以只能从事理上加以推测。如果照第一种理解,即这四个地方都只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这一天禁火寒食的话,那么曹操还有没有发布《禁绝火令》的必要呢?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那天,基本上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相对应,就是说寒食节的节期是处在仲春季节的,虽然北方为“冱寒之地”,但此时天气也已经相当暖和了。以经验推知,人一天不吃饭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妨碍,仲春季节也是一样,更何况寒食并不是戒食,还有些食物可吃。因此,清明时节一天冷食,“老少赢弱”不当“有不堪之患”。不过,“老少赢弱有不堪之患”恰恰是曹操颁布禁绝火令的原因,这说明它是一种业已发生的事实。如此看来,如果我们依了第一种解释,显然与事理不通。相比而言,第二种解释可能与事实更加接近。但在一般人看来,禁火寒食一百零五天,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不过,它倒可以恰当地解释为什么曹操对于违令者采取那些不可谓不酷的惩罚措施。当然,《禁绝火令》中的说法不一定是历史真实真实而确凿的反映。与其他文献记载相参照,我们可以推断,在曹操颁布此令的公元206年,这四地全部绝火寒食105天有些夸张。事实上,寒食节自产生以来,其节期就没有完全同一过。曹操所以那么肯定地说,原因之一大概因为他对于这一习俗只是有所“闻”。实乃道听途说,难免有误解的地方。更可能的是他有意误解,从而赋于他禁断绝火寒食的法令以更大的合理性。
    ③ 石勒禁寒食事见《晋书·载记第五》,魏孝文帝禁断寒食事见《魏书·高祖本纪》。
    ④ 《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贾思勰志》认为《齐民要术》约成书于533-544年。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1页。
    ⑤ 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醴酪第八十五》,《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贾思勰志》,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89页。
    ① 《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贾思勰志》,齐鲁书社2001年版,24-25页。
    ② 《荆楚岁时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一部以年度周期的岁时民俗为记述对象的专项民俗志,也是一部记述荆楚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区域民俗志。它以时为序,记录了荆楚一带民众在从元旦到除夕诸多节令中的典故与时俗。《荆楚岁时记》的作者是南朝梁人宗懔。宗懔,字符懔,又字怀正。约生于公元502年,卒于565年。祖籍南阳陧阳(今河南邓县),西晋永嘉之乱中,八世祖宗承因军功官封柴桑县侯,除授宜都郡守,后死于任上,子孙遂定居江陵。至宗懔出生之时,宗家已世居江陵近二百年。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宗懔来说,他对江陵怀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情怀,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充满热爱和眷恋。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遇害,宗懔则与数万百姓一起被俘,押解长安。“及江陵平,与王褒等入关。周文帝以懔名重南土,甚礼之。”背井离乡的宗懔在北国政权的礼遇中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对《荆楚岁时记》颇有研究的萧放先生认为:“回忆故里的生活成为他晚年的精神排遣,在这种思想动机之下,宗懔有心将江汉故里的日常生活记述成文,《荆楚岁时记》很可能成于这一时期,虽然我们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③ 《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3-37页。
    ④ 转引自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第47页。
    ⑤ 关于沈佺期的生卒年,学界有以下几种看法:(1) 吴海林、李延沛编著的《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认为,沈佺期生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卒于开元二年(714),享年58岁,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连波、查洪德校注的《沈佺期诗集校注》所附查编《沈佺期年谱》亦持此说;(2) 闻一多《唐诗大系》认为沈佺期约生于显庆元年,卒于开元四年(716);(3) 陆侃如、冯沅君著的《中国诗史》认为沈佺期约生于公元650年(高宗永徽元年),卒于公元714年(开元二年);(4) 刘开扬《谈沈佺期、宋之问、李峤、杜审言等人的诗》一文则认为,沈佺期约生于公元656年(高宗显庆元年)。卒于713年(玄宗开元元年)。杜晓勤:《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载 http://libweb.zju.edu.cn:8080/renwen/site/guoxue/Newbook/book22/duxiaoqin/20centure-03-6.htm。
    ① 《唐会要》卷二三《寒食拜扫》载:“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见该书第439页,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② 杜淹,“字执礼,如晦叔也。材辩多闻。秦王引为文学馆学士。及即位,召为御史大夫。俄检校吏部尚书。所荐引赢四十人,后皆知名”。转(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四库全书本。诗云:“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从。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全唐诗》卷三○,第435页。
    ③ “唐终始二百九十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曰《宝应五纪历》,曰《建中正元历》,曰《元和观象历》,曰《长庆宣明历》,曰《景福崇玄历》而止矣。”无论哪种历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参见《新唐书·历志》卷二十五至三十。圆仁《大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圆仁曾在开成五年的正月十五日得到当年历日抄本,其中标明了节气的具体日期。见该书第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① 汪宁生:《改火与易水》,《古俗新研》,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150页。
    ② 钟肇鹏、孙开泰、陈升校释:《管子简释》,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③ 钟肇鹏、孙开泰、陈升校释:《管子简释》,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97页。
    ④ 《居延汉简甲乙编》10·27、5·10二简,中华书局 1980年版。
    ① 《十三经(全一册)》之四《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81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0页。
    ③ 《隋书》卷六九,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01页。
    ④ 语出天宝十三年敕:“礼标纳火之禁。语有钻燧之文,所以燮理寒燠,节宣气候,自令以后,寒食并禁火三日。”
    ⑤ 《唐会要》卷二九,第543页。关于“礼标纳火之禁”,其依据当是《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周礼·夏官·司爟氏》“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纳火,民亦如之”等说法。“语有钻燧之文”当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话:“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① 这种观点认为寒食禁火与古老的改火习俗有关。持此说的近现代中国学者当推李玄伯、汪宁生、裘锡圭、杨琳诸先生。李玄伯:《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收于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80页。汪宁生:《古代礼俗丛考》,收于作者论文集《古俗新研》,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54页。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收于作者论文集《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4-554页。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210页。
    ②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禁火寒食(不火食)的禁忌性质可由《新论·离事》中“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后汉书·周举传》中:“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曹操《禁绝火令》中“云有废者,乃致雹雪之灾”等语可知。
    ① 阙名:《辇下岁时记》,《说郛》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18页。
    ② 此诗作于892年秋至900年间,参见齐涛:《韦庄诗词笺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目次第11-12页。
    ① 《全唐文》卷七五八,第7873-7874页。
    ② 张籍:《北邙行》,《全唐诗》卷三八二,第4283页。
    ③ 唐代寒食节的禁火是相当严格的。天宝年间有明确的规定,禁火三天。元稹的《连昌宫词》中提到“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街中燃烛本常事,寒食节期间有特敕方才允许,可见火禁之严。
    ① 《全唐诗》卷二九八,第3374页。
    ② 《唐会要》卷八二,第1518页。相关记载亦可见于他书。如《唐六典》卷二载内外官史则有假宁之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册府元龟》卷六○载:“二十四年二月壬戌,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又“(大历)十三年诏:‘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又(贞元)“六年三月丙午,加寒食假宁七日。”见该书第672、673、674页,中华书1960年版,。
    ③ (唐)郑余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
    ④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1、83、153、181页。
    ① 《全唐诗》卷三○一,第3437页。
    ② 《全唐诗》第三六二卷,第4049页。
    ③ 《全唐诗》第五三四卷,第6096页。
    ④ 《全唐诗》卷三一八,第3585页。
    ⑤ 《全唐诗》卷六○七,第7007-7008页。
    ⑥ 《全唐诗》卷三○一,第3434-3435页。
    ⑦ 《全唐诗》卷七七四,第8775页。
    ⑧ 《全唐诗》卷五三六,第6119页。
    ⑨ 《全唐诗》卷五一○,第5810页。
    ① 《全唐诗》卷六○○,第6936页。
    ② 《全唐诗》卷六四九,第7459页。
    ③ 《全唐诗》卷六七○,第7658页。
    ④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325页。
    ① 孙机:《中秋节·秋千镜·月宫镜》,孙机、杨泓《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4页。
    ②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2博士论文),第44页。
    ① 《全唐诗》卷二七○,第3019页。
    ② 《全唐诗》卷五四二,第6266页。
    ①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 陶思炎:《风俗探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宋兆麟:《中国生育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③ 成林:《“三月三”溯源》,《民俗研究》1991年第2期。
    ④ 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⑤ 小南一郎著,孙昌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⑥ [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 《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第32-34页。
    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6-119页。
    ②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第96页。
    ③ 《十三经(全一册)》之四《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38页。
    ④ 《宋书》卷一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86页。
    ⑤ (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后汉书》卷一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10、3111页。
    ⑥ 笔者以为孙思旺提到的第一点很有价值,他强调了节日之形成乃在于特定时间与特定习俗的结合。
    ⑦ 孙思旺:《上巳节渊源名实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⑧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① 《十三经(全一册)》之三《毛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39页。
    ②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 1934年版。
    ③ 《晋书》卷二一,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71页。
    ①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② (唐)徐坚等辑:《初学记》,京华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2页。
    ③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④ (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71页。
    ⑤ 所谓曲水流觞,即三月三日人们至水边相聚时,将酒斟于带有双翅的酒杯即“羽觞”或曰“耳杯”内,令其顺着宛曲的流水漂浮游动。谁有幸饮到杯中酒,要看流杯(流觞、泛觞)是否漂到他的面前。
    ⑥ 《隋书》卷七,中华书局 1973年版,第146页。
    ⑦ 《宋书》卷一五,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386页。
    ⑧ 《南齐书》卷九,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149页。
    ① (唐)欧阳询撰,汪绍盈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年版,第1004页。
    ② 《南齐书》卷四七,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821页。
    ③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八,“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④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⑤ 阮瞻:《上巳会赋》,《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⑥ (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63页。
    ① 民国时期的不少地方志资料中还有对文人雅集禊饮的记载。在甘肃张掖,“三日,士庶出城踏青,游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见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页。在山西临晋、灵石,文人学士也在这天饮酒赋诗。在河北丰润,文士雅集禊饮。在山东莘县,“士夫、名贤选山水胜处,携具相招,饮酒赋诗,即古修禊之义”。见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第327页。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现在。浙江绍兴,近年来成立了兰亭书会。每逢三月三,书会成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流,雅集兰亭,纪念书圣,切磋书法艺术,举办书法展览。
    ② 宗懔《荆楚岁时记》对“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的按语云:“周处、吴徽注《吴地记》,则又引郭虞三女。并以元巳日死,故临水以消灾。所未详也。”见《荆楚岁时记译注》第72页。
    ③ (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后汉书》卷一四,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3111页。
    ④ 《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85-386页。《南齐书》卷九,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49页。
    ① [梁]吴均:《续齐谐记》,转引自(唐)欧阳询撰,汪绍盈校:《艺文类聚》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年版,第63-64页。
    ② 萧子范《家园三日赋》,《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③ 阮瞻:《上巳会赋》,《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④ 《南齐书》卷九,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149页。
    ① 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九,“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资治通鉴》卷一八三有类似的记载。
    ② 颜延之《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云:“虞风载帝狩,夏谚颂王游。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德礼既普洽,川岳遍怀柔。”沈约《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云:“宴镐锵玉銮,游汾举仙軷。荣光泛彩旄,修风动芝盖。淑气婉登晨,天行耸云旆。帐殿临春御,帷宫绕芳荟。渐席周羽觞,分墀引回濑。穆穆玄化升,济济皇阶泰。将御遗风轸,远侍瑶台会。”《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八,“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③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七,“上巳部”,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①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543页。
    ② 《全唐诗》卷五八五,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6775页。
    ③ 陈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全唐诗》卷八四,第917页。
    ④ 《全唐文》卷一三一,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1314页。
    ① 《全唐诗》卷一一七,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1182页。
    ② 《全唐诗》卷六○三,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6971页。
    ③ 《全唐诗》卷六八七,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7903页。
    ④ 宋之问:《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席序》,《全唐文》卷二四一,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2436页。
    ⑤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庭泛舟》,《全唐诗》卷二四九,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2795页。
    ⑥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全唐诗》卷一五一,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1567页。
    ⑦ 《全唐文》卷六九○,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7066页。
    ① 《全唐文》卷二四一,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2436页。
    ① 《全唐文》卷二四一,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2436页。
    ② 高球:《三月三日宴于明府山亭(得烟字)》,(唐)高瑾:《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全唐文》卷七二,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787、788页。
    ③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并序》,《白居易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2298-2299页。
    ④ 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全唐诗》卷四六八,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5329页。
    ① 徐彦伯,先天元年致仕,开元二年卒。《唐书》有传。刘宪,《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传,前者见卷一九零,后者见卷二百零二。主要活动于武则天到李隆基执政期间。韦嗣立,主要活动于武则天到李隆基执政时。
    ② 陈希烈,《唐书》有传。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
    ③ 《全唐文》卷五一,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562页。
    ④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44页。
    ⑤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46页。
    ⑥ 《全唐文》卷八二,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862页。
    ① 据《唐会要》卷二九,这次上巳赐宴改在三月十三日举行,原因是“两公主出降,府司供帐事殷”。见该书第547页。
    ② 上述资料出自《旧唐书》诸皇帝的本纪以及《唐会要》卷二九。
    ③ 《全唐诗》卷四九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564-5565页。
    ④ 《全唐文》卷五九七,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6032页。
    ① 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全唐文》卷六二八,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6337页。
    ① 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全唐文》卷五五六,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5629页。
    ② 刘驾:《上巳日》,《全唐诗》卷五八五,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6775页。
    ③ 《全唐文》卷五九七,中华书局 1983年影印版,第6032页。
    ① 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绝句》,诗云:“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女唱儿歌去踏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只亏郎罢优轻杀,攂子双担挈酒瓶”。
    ② 陆游有《上巳临川道中》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可见女子于三月三采桑。
    ③ 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均有《上巳玉津园赐宴》诗,韩琦有《上巳琼林苑赐筵》,欧阳修有《三日赴宴口占》等,均可为证。
    ④ 苏轼有《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词无伦次),孔平仲有《上巳饮于湖上》,葛胜仲的《临江仙·上巳九曲池流杯》等可为证。
    ① (汉)班固:《白虎通义·社稷》,四库全书本。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166页。
    ③ 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233页。
    ④ 《十三经(全一册)》之六《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166页。
    ⑤ 《十三经(全一册)》之四《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52页。
    ① 《十三经(全一册)》之二《毛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95页。
    ② (汉)司马迁著,吴顺东等译:《史记全译》卷二八,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864页。
    ③ (汉)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74页。
    ④ 王廙:《春可乐》,《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⑤ (南朝)宗懔原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55页。
    ⑥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三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⑦ (汉)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49页。
    ① (汉)司马迁著,吴顺东等译:《史记全译》卷二八,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864页。
    ② 按《大唐开元礼》的规定,皇帝、州、县都要官方致祭。
    ③ 常裒:《谢社日赐羊酒等表》、《社日谢赐羊洒海味及茶等状》,《全唐文》卷四一八。
    ④ 白居易:《社日谢赐酒饼状》,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3385页。
    ⑤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92页。
    ⑥ 张籍《吴楚歌词》中有“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句,可以为证。诗载《全唐诗》卷三八六,第4360页。
    ①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赛神》,《全唐诗》卷三四三,第3850页。
    ② 但这个时期祭社并不仅仅局限于社日,十二月大蜡之后,还要在社宫祭社。《旧唐书·礼仪志》卷二四。
    ③ 《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23页。
    ④ 《全唐文》卷五九二,第5987页。
    ⑤ 比如清朝时修《香山县志》载当地“八月上戊祭社”。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页。《雷州府志》载:“二月上戊乡民祭社,祈谷欢饮。是夕,击鼓逐疫。”
    ① 以清代所修地方志资料来看,吴桥县在二月二日这天“乡村咸祭赛十地神”,长子县在“立秋后第五戊日为社”,通州一带,“社日祀土神,春祈而秋报也。或以三月初三日,或以九月初九日,祭毕受胙”。嘉兴府则以“二月十八日为春社”,又罗田县在“仲春初戊日为社,每坊合为祭赛,名曰坐社”。见《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社日部》所引地方志资料。
    ② “秋座局席系社邑举行的秋季祭社等会聚、饮宴活动。”而“乙亥年”怀疑为大中九年,即公元855年。此解释见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3页。
    ③ 李隆基:《饬敬祀社稷诏》,《册府元龟》,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361-362页。
    ④ 《大唐开元礼》卷七一,四库全书本。
    ⑤ 在唐代,祭社仪式的供品有过一些变化。据《文献通考》,开元十九年正月曾经下敕:“其春秋二时社及释奠,天下诸州府县等并停牲牢,唯用酒脯,务存修洁,足展诚敬。”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下敕,又恢复了用牲之制:“春秋祈报,郡县常礼。比不用牲,岂云血祭?阴祀贵臭,神何以歆?自今以后,州县祭祀,特以牲牢,宜依例程。”
    ① 《全唐诗》卷七三九,第8427页。
    ① 参见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社司转帖”之“春座、秋座、座社等局席转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2-242页。
    ② 张演:《社日村居》,《全唐诗》卷六○○,第6938页。殷尧潘:《郊行逢社日》,《全唐诗》卷四九二,第5563页。罗隐:《寄池州郑员外》,《全唐诗》卷六六二,第7590页。
    ③ 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6期。
    ④ 向春阶等编著:《酒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年版,第1-2页。
    ① 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92页。
    ② 《大唐开元礼》卷七一,四库全书本。
    ③ 《旧唐书》卷一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84页。
    ④ 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承》,《全唐诗》卷二一九,第2311页。
    ⑤ 元稹:《古社》,《全唐诗》卷三九六,第4451页。
    ⑥ 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0页。
    ⑦ 宁可:《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5第1期。
    ① 宁可先生所说“兼具上述两类社的职能”的社应该被视为私社的第三种类型。
    ② 大中九年(855)的一份敦煌文书《九月廿九日社长王武等再立条件》(伯三五四四)中就有“社内每年三斋二社,每斋人各助麦斗,每社各麦一(豆斗),粟一(豆斗)”的规定。
    ③ 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44页。
    ④ 关于转帖,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中有如下解释:“转帖是唐宋间敦煌习见的类似通知单的文书,适用于成员居住分散的组织和团体。它一般写明因何事、带何物、在甚么时间、到甚么地点去聚集,迟到者、不到者以及迟帖延误者的罚则,发帖的时日和发帖者的职务、姓名、后面列上被通知者的姓名、被通知者接到转帖后,在自己的姓名右下角写上‘知’字或在姓名右侧和笔加一墨点等表示已知的记号,再转给下一个人,如此接力或下传,直至最后一个人,再转回到发帖者手中。”见该书第69页。
    ⑤ 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37页。
    ① 《册府元龟》卷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56页。
    ② 《新唐书》卷一○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083页。
    ③ 《旧唐书》卷八五,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2816页。
    ① 《册府元龟》,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361-362页。
    ② 《全唐诗》卷一八八,第1918页。
    ③ 《旧唐书》卷八五,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2816页。
    ④ 《册府元龟》卷三三,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356页。
    ⑤ [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87页。
    ⑥ 元稹:《古社》,《全唐诗》卷三九六,第4451页。
    ⑦ 《诸里祭社稷》,《大唐开元礼》卷七一。
    ① [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① 见《大中九年(八五五)九月廿九日社长王武等再立条件》(伯三五四四),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页。
    ② 见《显德六年(九五九)正月三日女人社社条》(斯五二七),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23-24页。这则文书虽是显德六年的,不属唐代,但距唐不远,且它是“再立条件”,初立时当距唐更近,故而为证据差可。
    ③ 正如一些学者已经指出的,“仪式作为社会认同与社会动员的方式之一,既可以有整合、强固的功能,又可能具有瓦解、分化的作用。”(郭于华:《导论: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2页。)在笔者看来,节日中仪式的整合、强固功能是主流,而瓦解、分化作用是支流。事实上,很多学者都通过自己的人类学研究证明了节日(不仅仅是指社日)仪式的整合功能。赵世瑜先生在其《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火系》(中也明确指出:“上古村社的重要凝聚力量之一,就是社祭活动。”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238页。
    ① 关于狂欢的反规范性,或曰反秩序性,可参考[前苏联]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亦可参见赵世瑜:《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129-135页。
    ② 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49-52页。
    ③ 《太平广记》卷二五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第1955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8页。
    ② 《册府元龟》卷六三,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707页。
    ① 《旧唐书》卷五,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98-99页。
    ② 从两次下诏的时间来看,很可能第一道所下诏书已经在地方上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感,才不得不下第二道以对原有政策作局部调整以应付新局面。
    ③ 李隆基:《加应道尊号大赦文》,《全唐文》卷三九,第430页。
    ④ 在有的社条中有拥护国家拥护皇帝的文字,一方面反映了民众的国家意识,另一方面大约也有籍以赢得官方认可的意图。比如《大中九年(八五五)九月廿九日社长王武等再立条件》(伯三五四四)中写明结社三个目的中首要一个便是“为圣主皇帝”。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页。
    ⑤ 如敦煌文书《大中九年(八五五)九月廿九日社长王武等再立条件》(伯三五四四)规定:“社内每年三斋二社……其社官录(事)行下文帖,其物违时,罚酒一角……其社二月、八月。其斋社违月,罚麦一硕,决杖卅,行香不到,罚麦一斗。”又《敦煌郡等某乙社条一道(一)》(斯五六二九)、《某甲等谨立社条(文样)》等中均有关于春秋二社的规定。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2页、36页、42页。
    ①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65页。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页。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页。
    ④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65页。
    ① (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校点:《开元天宝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732、1728、1730、1738页。
    ① 《旧唐书》卷二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052页。
    ② 李隆基:《千秋节赐父老宴饮敕》,《全唐文》卷三五,第389页。
    ③ (唐)刘肃撰,恒鹤校点:《大唐新语》卷七,《容恕第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278页。
    ④ 《答张九龄谢赐药批》,《曲江集》卷十五,四库全书本。
    ① 《旧唐书》卷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95页。
    ② 《全唐文》卷二五,第292页。
    ③ 按韦伯的解释,目的理性是指“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的期待”,“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动者本人所追求的和经过理性计算的目的的‘条件’或‘手段’”。价值理性是指一种信仰,是“有意识地坚信某些特定行为的一—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值,无关于能否成功”。情感是指“当下的情感和感觉状态”。传统是指“根深蒂周的习惯”。[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1-35页。
    ④ 张九龄:《曲江集》卷一五。四库全书本。
    ⑤ 李隆基:《答张九龄谢赐药御批》,张九龄《曲江集》卷一五。四库全书本。
    ① 《天长节推恩制》,《全唐文》卷二五。
    ② 张九龄:《曲江集》卷一五,四库全书本。
    ① 李隆基:《许百官旬节休假不入朝讯》,《全唐文》卷三二,第358页。
    ② 《全唐文》卷二四,第277页。
    ③ (唐)刘餗撰,恒鹤校点:《隋唐嘉话》“逸文”,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77-978页。
    ① 以上内容均出自《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439页。
    ② [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482页。
    ③ 《唐会要》卷二九,中文出版社 1978年版,第543页。
    ④ 《(开元)二十六年正月敕》,《唐会要》卷二九,第543页。
    ⑤ 《唐会要》卷八二,第1518页。
    ⑥ 《旧唐书》卷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8页。
    ⑦ 《册府元龟》卷六○,中华书局 1960年影印本,第673页。
    ① (唐)刘餗撰,恒鹤校点:《隋唐嘉话》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颗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3页。
    ② 其实关于李隆基的传说不仅仅是节日传说,还有其他传说。孙永如曾作《唐明皇传说及其文化意蕴》一文,从传说内容上进行分类,指出有关李隆基的传说有图谶符命、崇道封神、度曲游宴、宠幸杨贵妃安禄山等四个类别。见郑学檬、冷敏述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78-388页。这里,笔者突出强调的是传说所依附的时间,故而以“节日传说”概括。
    ③ (唐)郑如诲撰,丁如明校点:《明皇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978页。
    ④ (唐)牛僧孺撰,穆公校点:《玄怪录》卷三,《开元明皇幸广陵》,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380-381页。
    ⑤ (唐)柳宗元撰,曹中孚校点:《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① 《太平广记》卷二二、二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第147、172页。
    ② 王重民、王庆菽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223-224页。
    ③ (唐)郑綮,丁如明校点:《开天传信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3页。
    ① [德]皮柏著,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三联书店 1991年版,第27页。
    ② (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校点:《开元天宝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732页。
    ③ 《新唐书》卷一六八,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5135页。
    ④ 例如“贞元四年正月诏:‘比来常参官,请假往东郊拜扫,多旷废职事。自今以后,任遣子弟,以申情礼。’”但这一“任遣子弟,以申情礼”的诏令怕难以满足“常参官”们的扫墓要求,于是政府又颁布诏书,对于官员的扫墓活动进行了新的规定。比如“元和元年三月戊辰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畿内听假日,往还他州府奏取进止。” “长庆三年正月敕:‘寒食扫墓,著在令文。比来妄有妨阻,朕欲令群下皆遂私诚,自今以后,文武百官有墓茔域在城外并京畿内者,任往拜扫。但假内往来,不限日数。有因此出城,假开不到者,委御史台勾当。仍自令以后,内外官要觐亲于外州及拜扫,并任准令式年限请假。’”
    ①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后文所引白居易诗文皆出自该书,故注时皆简称《笺校》。
    ① 笔者以为地方性也应对节日生活造成影响,但从白居易的节日诗文中,似乎看不出地方性的影响,故不在此展开讨论。
    ② 《笺校》,第1651页。
    ③ 《笺校》,第2099页。
    ① 可参见(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6、57、71、85、122页。
    ② 《笺校》,第2298-2299页。
    ③ 《笺校》.第803、858页。
    ④ 《笺校》,第325、861、591、1169页。
    ⑤ 程蔷、董乃斌先生将节俗诗界定为因民俗节日而作(大多即作于节日当天,)或反映此类节日风俗的诗篇。《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52页。
    ① 《陈寅恪文集之六: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87页。
    ② (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第197页。
    ③ 比如贞元八年诏:在京宗室,每年三节,宜集百官列宴会。若大选集,赐钱一百千。非大选集,钱三分减一。又诏:三节宴集,先已赐诸衙将军钱,其率府已下,可赐钱百千。《唐会要》卷二九。
    ④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第284、285页。
    ① 《中和日谢恩赐尺状》,《笺校》第3384页。
    ② [两汉]扬雄:《法言》卷一二“君子”,四库全书本。
    ③ [美]蒂利希著,成显聪、王作虹译:《存在的勇气》,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39-40页。
    ① 《笺校》,第2099-2100页。
    ② 《笺校》,第1516页。
    ① 《笺校》,第2594-2595页。
    ② 白居易:《与元九书》,《笺校》,第2793页。
    ① 白居易作于会昌元年(时年70岁)的《闰九月九日独饮》中有“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的句子,若据此推断,白居易持九月长斋当始自宝历二年,即他55岁那年。但宝历二年直到大和六年(时年61岁),白居易有关重阳节的诗共有4首,从中均看不出他有持斋的做法。而从作于大和八年的《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中“居士荤腥令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一句来看,似乎此时刚持斋不久。“十五年”之说或许是因为作诗的需要。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44页。
    ①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20页
    ② 皮柏说:“节日的庆祝为:那些一直存在着的在平日积累的对世界的赞同出于特定的原因通过不同常日的方式去庆祝。”转引自简涛:《立春风俗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1页。
    ② 这里的不同因素,指构成行动者节日生活的诸要素,即节俗、时尚、个体的生命意识、个体的身份、社会网络、 人生经历、其他习俗规则、情境等。
    ① 《册府元龟》卷六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707页。
    ① 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有“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句,《全唐诗》卷四九八。
    ① 拉尔夫·林兹勒、彼得·赛特尔撰,方永德译:《庆典·前言》,载[美]维克多·特纳编,方永德等译,潘国庆校《庆典》,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第1页。
    ② Ranner. Hugo, S. J: Man at Play, or Did You Ever Practise Eutrapelia ? London:Burns & Oates, 1965.转引自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3页。
    《十三经(全一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汉)扬雄:《法言》,四库全书本。
    (汉)司马迁著,吴顺东等译:《史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汉)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汉)刘歆,(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汉)班固:《白虎通义·社稷》,四库全书本。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南朝)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南朝)僧佑:《弘明集》,四库全书本。
    (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四库全书本。
    (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魏)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四库全书本。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长孙无忌编纂:《唐律疏议》,四库全书本。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载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杜佑:《通典》,四库全书本。
    (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范摅撰,阳羡生校点:《云溪友议》,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唐)高彦休撰,阳羡生校点:《唐阙史》,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谷神子撰,穆公校点:《博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韩鄂编、(明)沈士龙、胡震亨校,[日长泽规矩也编:《岁华纪丽·书叙指南·事林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唐)康骈撰,萧逸校点:《剧谈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李涪:《刊误》,四库全书本。
    (唐)李复言撰,穆公校点:《续玄怪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李濬:《松窗杂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2005年版。
    (唐)李玫撰、李宗为校点:《纂异记》,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版。
    (唐)刘肃撰,恒鹤校点:《大唐新语》,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刘觫撰,恒鹤校点:《隋唐嘉话》,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牛僧孺撰,穆公校点:《玄怪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欧阳询撰,汪绍盈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唐)丘光庭:《兼明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苏鄂撰,阳羡生校点:《杜阳杂编》,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韦绚撰,阳羡生校点:《刘宾客嘉话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吴兢:《贞观政要》,四库全书本。
    (唐)徐坚等辑:《初学记》,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唐)虞世南编、(明)陈禹谟注:《北堂书钞》,四库全书本。
    (唐)元结:《次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张鷟撰,恒鹤校点:《朝野佥载》,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张九龄:《曲江集》,四库全书本。
    (唐)赵磷撰:曹中孚校点:《因话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郑綮撰,丁如明校点:《开天传信记》,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郑如诲撰,丁如明校点:《明皇杂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唐)郑余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绀珠集》,四库全书本。
    (五代)刘崇远撰,阳羡生校点:《金华子》,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孙光宪著,林艾园校点:《北梦琐言》,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唐摭言》,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校点:《开元天宝遗事》,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尉迟偓撰,恒鹤校点:《中朝故事》,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严子休撰,阳羡生校点:《桂苑丛谈》,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后晋]刘啕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四库全书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四库全书本。
    (宋)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宋)廖行之:《省斋集》,四库全书本。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四库全书本。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古今岁时杂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宋)王应麟辑:《玉海》,四库全书本。
    (宋)王应麟撰,(清)阎若璩笺:《困学纪闻》,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版。
    (宋)卫湜:《礼记集说》,四库全书本。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四库全书本。
    (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杨万里:《诚斋集》,四库全书本。
    (宋)曾慥编:《类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张溟撰,张宗祥校录:《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年版。
    (宋)周密:《武林旧事》,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宋)周密:《武林旧事》,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大金集礼》,四库全书本。
    (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黄时鑑点校:《通制条格》,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明)曹学俭:《蜀中名胜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陶宗仪:《说郛》,四库全书本。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陈梦雷编纂,(清)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
    (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德]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约瑟夫·皮柏著,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三联书店1991年版。
    [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邓迪斯著,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美]蒂利希著,成显聪、王作虹译:《存在的勇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维克多·特纳主编,方永德等译,潘国庆校:《庆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前苏联]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日]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牧田谛亮、诹方义纯编:《唐高僧传索引》,宗青图书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五年版。
    [日]小南一郎著,孙昌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中村乔:《中国岁时史研究》,朋友书店1993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着,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金石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岑仲勉:《唐史余渖》,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吴玉贵著:《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陈演恪:《陈寅恪文集之六: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编:《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程存浩:《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中华书局2002年版。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初探》,黄山书社1998年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高肩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中华书局2006年版。
    管士光:《唐人大有胡气:异域文化与风习在唐代的传播与影响》,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年版。
    郭峰:《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文明》,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简涛:《立春风俗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靳希平主编:《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志慧:《唐代文苑风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林金德:《政策研究方法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刘伯根、华景杭编:《中华传统文化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娄成武、魏淑艳:《公共政策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马铭浩:《唐代社会与元白文学集团关系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1991 年版。
    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齐涛:《韦庄诗词笺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齐涛:《中国民俗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藏嵘、王宏凯著:《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宋兆麟:《中国生育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孙光:《政策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孙机、杨泓:《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陶思炎:《风俗探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汪丁丁主编:《自由与秩序: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汪宁生:《古俗新研》,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重民、王庆菽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岳麓书社2005年版。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
    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志东:《唐代社会牛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武复兴:《唐长安旧事》,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
    向春阶等编著:《酒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79年版。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谢思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徐杰舜主编,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宣著:《汉族风俗史(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忱石编:《唐会要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1年版。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再林:《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以白居易、苏轼为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版。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郑新立主编:《现代政策研究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郑学檬、冷敏述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唐史研究会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四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