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复杂网络与DEA方法的潍坊市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潍坊作为山东半岛都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潍坊市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潍坊市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综合使用DEA、SFA和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科技园区以及工业企业三个层面对潍坊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为地方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评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调整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政策分析工具。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提出本论文选题的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相关本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章最后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为理论概述。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主要包括灰色系统理论、全要素效率评价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经济“中心-外围”理论。
     第三章为基于DEA的潍坊市宏观经济运行效率评价与预测。本部分首先对潍坊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从GDP及其增速、总体投资水平、全社会总体消费状况、进出口总额以及产业结构五个方面考察了潍坊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接下来对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并对潍坊市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方法对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得出,潍坊市的GDP、投资总额和消费支出总额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进出口总额低于省内其他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通过DEA评价的潍坊市全要素生产率良好,但整体发展不均衡,主要原因为行业发展不均衡、资本运转不合理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潍坊市的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明显提高了地区生产率水平,促进了区域产业创新,促进了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的提高。
     第四章为基于复杂网络的潍坊科技园区发展研究。本章首先对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分析了科技园区的产业路径和经营风险,接下来对潍坊市科技园区的规模经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别通过区间层次分析法以及超效率DEA模型对潍坊市科技园区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自有企业发展模式、外部企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模式。从恶意攻击和随机攻击的鲁棒性分析和比较中可以发现,具有多个核心的产业园区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优于前两种园区类型,在招商模式上,产业链招商的优势非常明显。潍坊并不具备全面发展服务外包的条件,潍坊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在于人口基数和稳健的GDP增长水平。潍坊与示范城市的差距主要来自以航空交通线路为代表的交通条件和以高等院校数量为代表的高等人力资源水平。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对潍坊科技园区竞争力进行评价看出,潍坊的得分较低,具备发展新兴科技产业的必要条件,在全国基本处于中上游的水平,与全国领先城市的差距较大。
     第五章为潍坊市企业生产效率评价。主要是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潍坊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不同行业、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以及市场势力四个方面对潍坊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分类统计可以看出,在不同行业分类中,医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较高;在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较高而民营企业技术效率最低;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企业的技术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来看,市场势力过大或者市场竞争对手过多都会导致技术效率的下降。对于潍坊市工业企业来讲,需要着重关注技术效率较低的企业群体,加大对这部分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本部分主要总结了本论文前几章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之上,从宏观、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潍坊市经济发展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本章最后总结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展望。
Weifang as the core city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group,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in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City i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2011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formal rose provide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Weifang City. DEA, SFA and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using three levels from the macro-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Weifa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adjust relevant policie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tool.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present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thesis top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next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related art, the ideas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use of research methods, this chapter Finally, summarize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Ⅱ is Overview theory. This se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article, mainly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gray system theory, the total factor efficiency evaluation theory, the new theory of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periphery ".
     Chapter three for the Weifang City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based on DEA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This section first analysis of the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ifang City, Weifa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visits from five areas of the GDP and its growth rat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vestment,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status,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n dow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ifang City, evaluation and Weifang City, the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Weifang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redicted by gray Markov forecast method. Analyzed Weifang City of GDP, total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showed a rapid growth trend,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is lower than the province of other coastal cities, there i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not stro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urgently to be changed. Evaluation by DEA Weifang Cit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uneven, mainly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capital operation unreasonable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market environment. Weifang City,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with a significant clustering effec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gional productivity levels, promote regio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echnical progress index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fourth chapter is based on a complex network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analyzes the path of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dustry and operational risks empirical research, followed by the economies of scal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Weifang C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inally by 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s well as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Weifang City. By analyz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mod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park including ow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 exter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industry chain model. Can be found from the robus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malicious attacks and random attacks, the industrial park has more than one core ability to withstand risk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first two types of Park industrial chain investment advantage is obvious in the investment model. Does not hav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in Weifang, Weifang advantage of the population base and a prudent level of GDP growth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gap between the city of Weifang and demonstration from the air traffic lines represented by the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he number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behalf of the higher level of human resources.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Weifang seen Weifang lower scores have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basically at the level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country, a big gap between the nation's leading cities.
     Chapter five is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Weifang City. Applic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Weifang C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rom four different industries, firm size, ownership structure, as well as market forces conduc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Weifang City. As can be see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industrie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different corporate structure of property rights, higher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lowest technical efficiency; businesses of all size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 scale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point of view, the market forces are too large or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too much will lead to a decline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Weifang City, you need to focus on the less efficient technology enterprise groups, and policy support to increase this part of the enterprise.
     Chapter VI for the research finding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Prospects. This section summarized the main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the main poi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the basis of these conclusions, from the macro,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level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ifang City, this chapter concludes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s well as the outlook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黄晖,金凤君.技术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1年8月:1341-1344
    [2]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5月:35-42
    [3]张唯实.中国区域生产效率与经济发展软投入的统计考量[J].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3期:8-11
    [4]薛俊波.基于DEA的区域效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10月:168-171
    [5]计志英.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的中国沿海区域经济效率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9月:63-65
    [6]陈青青,龙志和,林光平.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3月:271-278
    [7]王涛,陈雪梅.对我国区域经济效率的一项综合比较研究[J].产经评论,2011年7月:135-140
    [8]戴永安,张曙霄.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54-62
    [9]郭磊,刘志迎,周志翔.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1月:138-143
    [10]李邃,江可申,郑兵云.基于链式关联网络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以江苏为研究对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1月:131-137
    [11]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J].科学学研究,2005年4月:258-264
    [12]白俊红,江可申,李蜻.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51-61
    [13]李蜻,白俊红,谭清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及DEA方法.系统工程,2008年12月:1-7
    [14]刁丽琳,张蓓,马亚男.基于SFA模型的科技环境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科研管理,2011年4月:143-151
    [15]张宗益,张莹.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08年12月123-127
    [16]刘和东.中国区域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1年4月:548-556
    [17]岳书敬.中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科研管理,2008年9月:173-179
    [18]于明超,申俊喜区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一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1期:182-192
    [19]王俊能,许振成,胡习邦等.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10,30(4):565-570
    [20]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10月566-570
    [21]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95-109
    [22]曾贤刚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103-110
    [23]邓波,张学军,郭军华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期:92-99
    [24]徐盈之,管建伟.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财经研究:2011年1月:112-123
    [25]杨骞.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能源效率——基于2000-2006年省际数据的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70-75
    [26]王春丽,张伟.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区域差异比较统计研究2011年6月:41-46
    [27]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3期:83-86
    [28]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110-119
    [29]汪曲,杜紫嫣.人力资本、制度与区域效率-基于中国省际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年8月:87-92
    [30]王志平,陶长琪.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月:1762-1783
    [31]曲红贤,郑瑾.产业集群集体效率的价值演变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8月:63-67
    [32]王亮.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效率提升研究[J].企业研究,2011年9月:78-79
    [33]李胜兰.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企业合作效率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利学版),2008年第5期:200-206
    [34]王海杰.模块化产业集群及其组织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2月:67-72
    [35]龙开元.产业集群集体效率及其指标体系:基于企业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7月:37-40
    [36]唐敏,张廷海.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效率改进[J].经济管理,2004年第13期:36-40
    [37]刘克,王岚.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效率研究:制度理论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3月:11-19
    [38]彭红斌,陈娟.基于DEA模型的汽车产业集群的效率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学报,2011年第5期:83-87
    [39]梁棋,左和平.中国陶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4期:87-89
    [40]娄策群,王方.信息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8年5月:657-661
    [41]陈娟,彭红斌.汽车产业集群的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184-186
    [42]李崟,潘瑾.基于知识溢出的创意产业集群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13-17
    [43]薛婕,周景博,罗宏,赵娟,路超君.基于DEA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2月:141-143
    [44]周坷慧,甄峰,姜劲松.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率比较研究一一以南京“晨光1865”园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7月:88-96
    [45]谢科范,刘弊.重点城市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134-136
    [46]张静.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效率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9月:129-133
    [47]李嵘.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效率分析.科技和产业,2008年1月:6-9
    [48]张炳,毕军,黄和平,刘蓓蓓,袁婕.基于DEA的企业生态效率评价:以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企业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4月:159-166
    [49]石晓军,龚晓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评价:基于DEA的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19-22
    [50]彭涛,李林军,陆宏芳产业园生态效率评价一一以九发生态产业园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7):1611-1616
    [51]岳宏志,朱承亮.我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2001-2007年[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总第142期):36-43
    [52]刘志迎,叶秦,孟令杰.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5期:133-137
    [53]钟祖昌.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9月:80-90
    [54]万伦来,鹿立林,刘子农.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第2010年2月:39-44
    [55]杨钟馗,杨俊,胡玮.基于DEA的中国能源产业生产效率及生产率变动分析[J].技术经济,2009年10月:38-44
    [56]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46-56
    [57]张炳南,冯根福.中国黄金产业效率分析—以中国黄金上市公司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81-84
    [58]谢伟,胡玮,夏绍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3月:144-149
    [59]陈修德,梁彤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一一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8月:1198-1205
    [60]韩晶.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一一基于SFA方法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年3月:467-472
    [61]刘彦平,刘玉海.中国钢铁产业动态生产效率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J].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1期:167-170
    [62]李道和,郭锦墉,朱述斌.中国柑橘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43-47
    [63]沈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趋势与空间收敛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7月:49-53
    [64]刘军,武朋孽,刘玉海.中国电信产业产出效率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5月:47-52
    [65]杨淑云,于良春.中国电力产业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5月:15-20
    [66]成力为,孙玮,王九云.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7期:45-58
    [67]成力为,孙玮,王九云.要素市场不完全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基于三阶段DEA-windows的内外资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J].科学学研究,2011年6月:930-938
    [68]王连芬,张少杰.我国汽车产业区域间规模与效率的因子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38-45
    [69]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60-64
    [70]陈立雄.我国2009年房地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估与分析[J].建筑经济,2011年第3期:76-79
    [71]彭中文,何新城.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效率溢出——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6月:122-132
    [72]刘明,张冶曼,聂锐.区域分割下的石油产业链效率测评[J].经济纵横,2009年第19期:103-105
    [73]吕涛,聂锐,刘明.煤炭产业链的区域效率评价及优化策略[J].煤炭学报,2009年7月:1003-1007
    [74]冯锋,马雷,张雷勇.两阶段链视角下我国科技投入产出链效率研究—基于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数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0月:21-26
    [75]巩永华,李帮义,公彦德.捆绑销售下产业链价格决策、利益分配机制及效率分析—以移动互联网为例[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9月:556-562
    [76]邹雪城,童乔凌,叶杨等.集成电路产业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ist函数与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集成电路,2011年第7期:15-23
    [77]李泉,陈宏民.基于双边市场框架的软件产业效率与福利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8月:361-364
    [78]李琳.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信息产业效率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6期:84-86
    [79]李新春,李胜文,张书军.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单要素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5月:68-77
    [80]李向东,李南,白俊红等.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52-61
    [81]江剑,官建成.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年12月:1325-1332
    [82]李再扬,杨少华.中国省级电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8月:129-139
    [83]田露,张越杰.中国肉牛产业链组织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4个省份233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87-91
    [84]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127-137
    [85]魏峰,荣兆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的比较和分析——基于2000-2009年20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研究[J].经济评论,2012年第3期:75-81
    [86]张晨,张宇.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J].经济学家,2011年2月:16-25
    [87]宗寒.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与刘瑞、石磊先生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39-45
    [88]陈波,张益锋.我国国有企业高效率论一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38-50
    [89]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因素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20-28
    [90]胡智勇,林初昇.中国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J].地理学报,2008年10月:1073-1084
    [91]王争,史晋川.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114-127
    [92]严兵.效率增进、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生产率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16-27
    [93]徐晋,贾馥华,张样建.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率[J].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66-80
    [94]吴延兵,米增渝.创新、模仿与企业效率——来自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77-95
    [95]贺聪,尤瑞章.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29-42
    [96]潘雄锋,刘凤朝.中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及其收敛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第2期:59-64
    [97]傅晓霞.企业研发效率测度与比较——以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103-112
    [98]华海岭,高月妓,吴和成.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4月:43-50
    [99]王俊.政府R&D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93-107
    [100]耿子扬,汪贤裕,张莉.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5月:67-72
    [101]王坚强,阳建军.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0年7月:73-80
    [102]霍明,郭伟,邵宏宇,刘建琴.我国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SBM模型四阶段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年8月:1-5
    [103]李云鹤,李湛,唐松莲.企业生命周期、公司治理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14卷,第3期:110-121
    [104]李长玲,纪雪梅,支岭.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0期:56-61
    [105]齐金升,姜振寰,吴冲.企业技术效率国际比较研究——以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8年10月:1006-1013
    [106]冯婕,汪方军,李勇.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9月:762-765
    [107]邓学平,王旭,AdaSukFungNg等.我国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分析[J].系统工程,2008年6月:1-9
    [108]张先郁.移动通信运营企业营销效率的DEA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10月:270-271
    [109]管曦,杨江帆.中国精制茶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J].茶叶科学,2011,31(2):160-165
    [110]姜岩,周宏.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率及效率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1期:45-48
    [111]杨子刚,郭庆海.粮食物流企业供应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38家粮食物流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6期:44-48
    [112]高莹,李卫东,尤笑宇.基于网络DEA的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效率评价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5期:176-183
    [113]李文启.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46-56
    [114]王然,邓伟根.企业家精神对我国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年3月:30-37
    [115]吴振球.李华磊.我国上市零售企业行业内并购技术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36-39
    [116]夏业良,程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7期:55-65
    [117]赵世勇,陈其广.产权改革模式与企业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改制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71-81
    [118]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6):48-52
    [119]徐琼.金融发展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4):9-11
    [120]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29-35
    [121]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45-53
    [122]徐文娟,欧佩玉.我国企业实施ERP对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0月:134-141
    [123]朱松,夏冬林.稳健会计政策、投资机会与企业投资效率[J].财经研究,2010年6月:69-79
    [124]杨琅玲,杨子平.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所有权配置效率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2010年第4期:107-109
    [125]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J].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95-106
    [126]李长江.商业行业产权结构调整及其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第2期:24-26
    [127]李青原,唐建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13卷,第3期:60-69
    [128]苏蕊芯,仲伟周,刘尚鑫.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率关联性分析——以深市上市公司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1月:75-85
    [129]韩清,朱平芳,郭蓉.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统计研究,2011年10月:66-75
    [130]刘新梅,沈力,张凤茜.基础设施产业放松规制对企业效率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年第2期:11-18
    [131]刘红霞,索玲玲.会计稳健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9月:53-63
    [132]刘羽芬,刘小元,李永壮.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台湾面板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75-80
    [133]徐希燕.扁平化与企业效率[J].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8-13
    [134]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3-18
    [135]Charnes A, W.W.Cooper&Rhodes,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2.No.6,1978,429-444
    [136]Caves D W, Christensen L R, Diewert W E.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and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J].Econometrica,1982,50:1938-1414
    [137]Fare, R., S. Grosskopf, M. Norris and Z. Zhang,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1):66-83
    [138]Farrell, M.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General,1957(3):253-281
    [139]Fujita, M., et al.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 MIT Press,1999.
    [140]Dixit, A.K.&Stiglitz, J.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141]Krugman, P.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142]Venables, A.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6,37:341-359.
    [143]Krugman, P.&Venables, A.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857-880.
    [144]Fujita, M.&Thisse, J. The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45]Ottaviano, G. I. P.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1,31:51-77.
    [146]Ottaviano, G. I. P., Tabuchi, T.&Thisse, J.F.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2,43,(2):409-436.
    [147]Kim, S.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Trends in US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881-908.
    [148]Amiti, M. New trade theory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A survey of evidence [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s Policy,1998,14:45-53.
    [149]Brulhart, M. Trading places: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J]. Journal of The Common Market Studies,1998,36:319-346.
    [150]Surico, P.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ing returns [J]. Journal of Economics Surveys,2003,17(5):693-7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