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中的胡风文艺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胡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和独特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曾被称为“中国的别林斯基”、“东方的卢卡契”。他早年曾参加“左联”,是“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还是著名的编辑家。胡风文艺思想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渐成熟,到建国初期已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胡风文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文论发展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曲折探索历程,并对建构中国现代文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选择胡风文艺思想作为研究课题,主要考虑到胡风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其文艺思想具有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理论特征,而且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主客观化合论”、“精神奴役创伤”、“世界进步文学支流”、“艺术与人生一致”等创新性理论观点,并与与同时代理论家发生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充分体现出他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坚守,在中国现代文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胡风文艺思想在历史中的特殊位置,分析其主要理论特征,探讨其在中国现代文论建构进程中的特殊作用,有助于我们通过反观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当代文论的建构和发展道路。同时,深入研究胡风文艺思想中的特色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相关问题的理解,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深入分析胡风坚守的知识分子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探索胡风文艺思想对中国当代文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启示,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代文论体系,更好地促进当代文艺实践和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
     本文主要立足当代文论建设的立场,从现代性和话语建构的角度考察胡风文艺思想,试图抛开历史事件的纠葛,借用现代性研究和话语理论中的有关方法,阐释胡风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和历史贡献。本文从分析胡风文艺思想在20世纪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进程中的地位入手,把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结合起来,并兼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其主要特征,考察这些特征在主要理论观点中的体现,进而把握它在中国现代文论话语体系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建构进程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探索对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设和当代文艺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也是主要创新之处。
     胡风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正处于20世纪中国文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一种形式,它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它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其他话语形式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其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建构进程中的位置更加特殊和重要。此外,胡风文艺思想还有复杂多样的理论来源,他不仅直接学习了部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原著,借鉴吸收了苏俄先进的文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鲁迅的文艺思想,还学习借鉴了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想以及卢卡契等“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观点。因此,与同时代的理论家相比,胡风文艺思想不仅有多样的话语构成资源,在文论话语中处于的特殊位置,也带有别具一格的理论特征。胡风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理论特征:一是注重文艺的社会功能作用。胡风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主张文艺关注社会现实,为改造社会现实服务,并反对部分作家无思想的创作倾向。二是高度重视文艺活动的独立性。在他看来,文艺是客观对象生命内容的表现形式。因此,他不仅视文艺和文艺活动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还坚决捍卫文艺作为特殊精神活动的独立性。尤其在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时,他强调政治概念不能替代文艺观念,政治功利性不能涵盖文艺的社会作用,政治要求也无法替代文艺的创作规律,并着眼于维护文艺活动的独立性,试图处理文艺与政治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自由。胡风从不依附别人的理论观点,始终独立思考文艺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自觉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坚决捍卫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这些理论特征与其本人的个性人格融为一体,使其文艺思想的特殊性更加鲜明突出。
     胡风文艺思想的理论特征首先体现在他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阐述中。他始终高扬文艺活动的主体性、自由性,着力维护文艺活动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不仅充分肯定了作家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比如,在阐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时,他强调文艺应自主地反映生活,既不受反映对象的限制,也不受反映方式的制约。在他看来,文艺不仅要反映生活,还要提高生活,不仅要反映生活的真实,更要追求生活中深刻的历史内容。在阐述文艺创作过程时。他强调创作是作家主观与生活客观的化合过程,认为作家主观与客观生活同样重要,两者呈现出相生相克、双向互动的状态,并贯穿于创作的整个过程。其中,作家主观不仅能够运用形象思维把握客观生活,同时也受到了客观生活的制约和克服,因而也能够在创作中得到完善提高。基于此种认识,胡风创造性地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概念。他指出“主观战斗精神”不仅是作家创作的动力之源,也是作家的必备素质,还是作家人格的重要体现。因此,作家只有充分发扬“主观战斗精神”,才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化合,创作出反映生活真实的文艺作品。在阐述文艺批评时,他强调批评家应当开展民主、自由的文艺批评。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不仅需要坚持批评的原则性和严肃性,坚持社会学评价与美学评价相统一的批评标准,还需要不断提高批评家的素质能力,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批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批评的战斗作用,把握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的文艺潮流,从根本上解决文艺的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引导作家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胡风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文艺期刊编辑工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编辑不能任意删改作家的作品,应充分尊重作家的自由创作,强调尽量保持作品原有的特点风格,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督促作家不断创作出有思想力和艺术力的作品。同时,他倡导文艺期刊重视文艺领域内“生人的气息”,积极发现和培养新作家、新作品,并自觉抵御庸俗风气的不良影响。
     胡风文艺思想的理论特征在其艺术观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胡风的艺术观将现实改造与人的解放作为主旨,在文艺与人生等问题上,提出了与其他理论家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强调文艺要把捉人生的真实,不仅要把追求历史内容与追求人生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服务人生”,还要以“改造人生”来推动“社会改造”,最终在“意识斗争”与“社会斗争”的相互作用下,完成“改造社会”与“人的解放”双重任务。在其艺术观中,他发展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提出了“精神奴役创伤”的概念,强调文艺应着力消除民众身上的“精神奴役创伤”:不仅要对“精神奴役创伤”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还要积极与之战斗,坚持不懈地对大众进行思想启蒙。而要完成上述任务,文艺家必须坚持艺术与人生相一致。即文艺家不仅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浓厚情感和激情,还要深入生活,善于向生活学习,坚持走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真正做到忠实于艺术。他特别强调,文艺家忠实于艺术、忠实于现实,可以弥补自己生活经验和世界观上的不足,只有对艺术忠实,才能在艺术上迫近人生。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一种特殊形式,胡风文艺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与以周扬等理论家为代表的其他话语形式展开了激烈交锋,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几次重要论争。在典型问题之争中,双方围绕塑造典型的意义、典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塑造典型的方法等问题展开论争;在“民族形式”及“文艺大众化”之争中,双方围绕“民族形式”的来源、如何发展“民族形式”、“民族形式”与“民间形式”的关系,以及“文艺大众化”的途径等问题展开论争;在文艺中“主观问题之争”中,双方围绕创作的决定性因素、思想认识与主观体验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辩论。这些论争促进了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同时也在客观上维护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形式的多样化格局,对其逐步走向“教条化”、“制度化”的趋向,起到了一定纠偏和延阻作用。另外,胡风还在其著名的“三十万言书”中,就“党对文艺事业的管理原则”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烈呼吁遵循文艺的发展规律,尊重作家的创作自由,积极营造有利于文艺发展的环境氛围,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超前意识。
     纵观中国现代文论史,胡风文艺思想虽处于特殊位置,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主流话语形式一起,为现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作出了突出贡献。它以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对思想启蒙的执着,促进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同时,以其对文艺活动特殊性、独立性的坚守,对人的精神和人的解放等问题的关注、对文艺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视,以及对作家创作自由的捍卫,弥补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建构中的部分缺憾。此外,它对文艺问题的独立思考、对理论和艺术的独特追求,以及坚持艺术与人生一致、从不回避思想交锋的态度,也为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胡风文艺思想启示我们: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必须注重价值的多样性和系统的开放性,这样才能避免教条僵化,保持旺盛的理论创造力;而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应坚持自己的理论和艺术追求,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坚守自由精神,通过艰辛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为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u Feng was not only a famous poet and distinctive literary theorist ,but also a art crititist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once called "Chinese Belinskiy" and "oriental Lukacs". He once joined "League of Leftist Writers", was also the key writer in the schools of literature ,which called "July". Comparing with other writers , he had edited several literature publication such as "July" , "hoped". Before liberation, these publication had produced very big effect among writers who lived in the area of Guo Min Dang ruled . Hu Feng literary theory takes form in upper century thir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it gradually mature.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had already comparatively entire theory system.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w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at modern Chinese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commented on. It was also that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develops organic ingredient in organism's habits. The theory's process of taking form , development and maturing had report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at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literature moves . It had also reflected modern Chinese Marxism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had probed with circuitous course and developed difficultly. The process had made especially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 ever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o.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based on his literature and art practice and independent mind conscientiously, applied Marxist basal principle , corrected the thorough thinking having been in progress in connection with literature and art problem. He had suggested several notion such as "the subjective battle spirit ", "objective chemical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comment on" , "spirit of slavery trauma ","branch of progressive world literature", etc .These notion had started in a new train of thought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and art problem. Hu feng's literary thoery also had provided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drawn resource to us ,how to study relevant problem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today . Dur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theory, Hu feng had a few of fierce collision with coeval literary theorist which happened in the theory viewpoint. These collision had deepened the research to problem of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in literary theory circles. His distinctive theory character of person and personality spirit had 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which was especially reflected as the spirit of practice, the democratic and free spirit, defending tenacious truth spirit and "showing solicitude for the life " feelings and so on. These spirit had especially shown his personality being independent to the intellectual and spirit liberty which he had defended through his life.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look back at the course of morden Chinese Marxism literary theory's development, and probe the construction road that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comments on today , we must study Hu Feng's theory which was the key of the couers. Olny based on thorough analysis to his theory's perticularity, we could prob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commenting on construction to today's Chinese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guide today's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etical work and literature and art practice developing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This text is constructed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modernization and utterance. It trys to put modernity studying and utterance studies's relevance method in progress studying , in order to reveal the "heavy history fog" which misleads people. So it can expound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from a new angle. This text is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 constuction of position, trys to put historic research and current study together, and use comparison research of method. The study starts from analysising the position of Hu feng's theory with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progress commences in 20 centuries,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literatary theory, investigat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on in his main theory and notion. then wants to hold his theory's function in the constuction progress of morde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Marxist litarary theory. It also investigates his theory's important meaning and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literary theory. At last, the text gets related 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loan to morde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ture practice's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mainly train of thought, is also the mainly creative place.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was form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important period, which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s were in terms of transforming to being modernized during 20 century. As a form of modern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Hu feng's theory had brought the important effect in the course of morden Chinese literary thoery discourse s'construction in 20 century. Because Hu feng's theory stermed from complicated theory source, and made the relation with other form discourse always in strained state, It staied in very peculiar and important lo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morde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and Marxism literary discouese.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has main three theory sources : which is Soviet and Russian's literary theory, west life philosophy and modern literary theory comment on, Lu Xun"s literary theory effect. In addition, he also received Belinskiy and Lukacs' literary theory which was once called "alternativ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Comparing with other literary theorist,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either from the source of a theory or the system of discourse to the locations, and othe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principal character concentrates on three aspect: First, with a strong sense of the reality of caring; Hu Fe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literature and art must be concerned that social reality, the real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oppose some writers without thinking of the creative tendencies. Seco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artistic practice. In his view, art is an objective content of the performance targets of life, therefore, he will visual arts and literature practice as a part of life, resolutely safeguard the Arts as a special spirit of the independence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 he stressed that his political concept can not substitute for artistic concepts, not covered political utility of the social role of literature and art, political demands irreplaceable works of literary. He focused on preserving the independence of literary to deal with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need to struggle. Third, He attached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artists as freedom of the spirit of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He uphold Lu Xun Literary theory of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and insisted on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dependent thinking, upholding the integrity and independence of intellectuals free personality. Thes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his personality spirit of integration,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is more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theoretical character is is more outstanding to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is reflected firstly in his realistic theory.Hu Feng's realitistic theory always hold high the principal of literature's Subjectivity and freedom. He tried to maintain the independence of literary. This was fully reflected in five aspects :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In his view, the literature should reflect life independently .It was unrestricted from the target and reflecting the manner. Literature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life, but also improve the living so that truly reflects life. Second,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e subjectiv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He believes that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 the creation equally important. literary creation is a proces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utual fighting, Compounded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subjective need to use image thinking to grasp the objective targets and also need to continuously achieve self-improvement. Third, in literary creation, writers need to carry forward the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He stressed that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creative power, but also the qualities which writers require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ersonality spiritual strength. Fourth, Literary Criticism should be carried out democraticly and freely. He stressed that literary criticism should not only uphold the aesthetic and sociological assessment evaluation unit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lay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ultural Critical Function. In his view,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he nature of ideological movements, which not only needs excellent writer with the main attributes, but also needs a democratic and free environment. Fifth, the Editing should respect for the spirit of the freedom of writer's creation attribute. It should not only respect the writer's creation, but als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guiding. It should be good at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new writers, and to be ware of "philistine" and other vulgar habits' influ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was a very good performance in his artistic concept. He looked the reality of transformation and liberation as a keynote. So, his views and understanding is different with others. First, he stressed that literature need to explore the real life. Literature should not only take the pursuit of historical content and life closely integrated, but also uphold the "For Life" pursuit. He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transform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His ultimate aim was to establish a new society. Secondly, he stress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centrated on the Elimination of people the "spirit of slavery trauma". literature should not only address the "spirit of slavery trauma", but also strive to eliminate it. Thirdly, he stressed that artists must adhere to the same art and life. Therefore, artists should not only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life, strong emotion and passion, but also go deep into life, and be good at learning to life. The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asses and be faithful to the arts. He also pointed out that faithful to the art, faithful to reality, artists could make up for their life experience and world view of the inadequate. Only the faithful of the art, artists could be approached from the art to life.
     As a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During his literary theory was formating and developing, In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he made several fierce conflicts with Zhou Yang and other theorists. It is in this controversy on several occasions that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whole system of discourse. Such as,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controversy, the two sides debated 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a typical, typical's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and the creation way of typical issues. When discussed "national form" and "Popular Arts"issues, the two sides debated around the sources of "national form",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orm", "national form"and Civilians, "Popular Literature" and other issues. When discussed "The main role in the creation"issue, the two sides debated around "Creation of the decision factors", "Thought and the role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issues. These arguments on some issues promoted the in-depth thought and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objectively safeguard th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system "diversifying", Prevent and correct its "unifi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endenc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was in a very special plac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odern Chinses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System, but had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s same as the discourse form which Located in the mainstream. This shows that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itself had great vitality and vigor. Hu Feng's literary theor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 This revealed to 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s discourse, we must look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heory, Focus on the value of diversity and the openness of the system, and Aim at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void the rigid dogma, and Maintain strong theoretical creativity. Another,every Literary theorist should Adhere to his own theory and the pursuit of artistic. Only through hard work and solid research, can they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build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引文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
    [1]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樊骏:《胡风—尚未结束的话题》,《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3]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1]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3年第2期。
    [2]周扬:《我们必须战斗》,《人民日报》第一版,1954年12月10日。
    [1]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3页。
    [1]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3][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4页。
    [2]周燕芬:《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2]傅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理论的发轫及检讨》,《文艺报》2001年4月3日
    [3]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1]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362页。
    [1]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汪晖:《预言与危机》,《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2]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和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3]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周燕芬:《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赵炎秋:《列夫·托尔斯泰文艺思想试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俄]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13页。
    [1][苏]高尔基:《文学书简》,曹葆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11页。
    [2]汪介之:《回望与沉思—苏俄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1]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2]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3]汪介之:《回望与沉思—苏俄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4][俄]别林斯基:《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29页。
    [1][俄]别林斯基:《乞乞科夫的经历或死魂灵》,《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14页。
    [2][俄]别林斯基:《莱蒙托夫诗集》,《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07页。
    [3]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4][俄]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讲话》,《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75页。
    [1]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85页。
    [2]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3][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册,汪建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页。
    [4][匈]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李诸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5]胡风:《“形象思维”观点的提出和发展》,《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1][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册),汪建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页。
    [2][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册),汪建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3页。
    [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2]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3]范际燕:《胡风文艺思想的源脉与特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第10期。
    [1]范际燕:《胡风文艺思想的源脉与特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第10期。
    [1]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页。
    [1]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47页。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35页。
    [1]范际燕:《胡风文艺思想的源脉与特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第10期。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43页。
    [1]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358页。
    [1]李丕显:《胡风文艺思想的基本特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周燕芬:《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2页。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6页。
    [3]胡风:《先从冲破气氛和惰性开始》,《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1]胡风:《林语堂论》,《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2]胡风:《在武汉》,《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3]胡风:《愿和读者一起成长》,《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9页
    [4]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4页。
    [2]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页。
    [1]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2]胡风:《关于抽骨留皮的文学论》,《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胡风:《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胡风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2]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1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4-545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121页。
    [3]狄其骢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1页。
    [4]史笃:《反对歪曲和伪造马列主义》,《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3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105页。
    [5]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卜召林、董燕:《戴着镣铐跳舞——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二元论态势》,《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2]胡风:《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3]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1]胡风:《关于“主题积极性”及与之相关的诸问题》,《胡风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2]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3]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1]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1]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胡风:《大众化问题在今天》,《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
    [3]周扬:《文学的真实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4]胡风:《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2页。
    [1]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2]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1]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2]邱运华等:《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46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页。
    [4]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1]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2]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3]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4]汪介之:《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支克坚:《周扬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40页。
    [1]胡风:《致梅志》,《胡风全集》第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1]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2]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1]戴光忠:《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9页。
    [2]包忠文:《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2页。
    [1]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页。
    [2]贾植芳:《片断的回忆》,《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
    [1]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周扬:《文学的真实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1]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的序》,《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25页。
    [2]胡风:《给为人们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9页。
    [3]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4]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1]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2]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76页。
    [3]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1]胡风:《论战争时期的一个战斗的形式》,《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
    [2]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3]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4]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9、30页。
    [2]胡风:《M·高尔基断片》,《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1]胡风:《文艺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2]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3]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的序》,《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26页。
    [1]胡风:《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6页。
    [3]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1]周扬:《文学的真实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
    [1]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53页。
    [2]胡风:《创作之路》,《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3]胡风:《创作之路》,《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1]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56页。
    [2]胡风:《置身在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1]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2]胡风:《置身在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1]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2]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46页。
    [1]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2]王丽丽:《在文艺和意识形态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1]荃麟:《论主观问题》,《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84页。
    [2]胡风:《略论文学无门》,《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3]徐文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4]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8页。
    [2]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99页。
    [3]蔡仪:《批判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论文艺思想》,《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3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77页。
    [4]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2]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3]童庆炳:《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1]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1]胡风:《致朱谷怀》,《胡风全集》第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2页。
    [2]鲍昌:《我们必须和胡风的文艺思想划清界限》:《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卷,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35、36页。
    [1]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2]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1]胡风:《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34页。
    [2]童庆炳:《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3]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2]童庆炳:《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3]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75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6页。
    [1]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2]胡风:《七年忌》,《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1]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2]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2]鲁贞银[韩]:《鲁迅的“主见”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3]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8页。
    [1]童庆炳:《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1]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2]胡风:《文学与生活》,《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420页。
    [1]胡风:《为了电影艺术底再前进》,《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2]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3]胡风:《人生·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1]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页。
    [1]胡风:《人生·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2]胡风:《人生·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
    [2]胡风:《人生·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0页。
    [3]狄其骢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5、26页。
    [2]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8页。
    [1]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2]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1]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2]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2页。
    [1]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1]胡风:《编者、读者和作者》,《胡风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1]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1]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2]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页。
    [2]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3]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1]胡风:《<文艺笔谈>序》,《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2]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208页。
    [1]刘忠:《胡风的“五四”新文艺观与现实主义理论》,《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6页。
    [3]胡风:《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生长起来的》,《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8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7-558页。
    [1]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5年第2期。
    [2]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50页。
    [3]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
    [1]胡风:《置身在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2]刘忠:《胡风的“五四”新文艺观与现实主义理论》,《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4]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2]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3]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1]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页。
    [2]胡风:《关于创作的二三理解》,《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1页。
    [3]蔡仪:《批判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论文艺思想》,《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3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77页。
    [1]胡风:《创作之路》,《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2]胡风:《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胡风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3]胡风:《关于现实与现象的问题及其他》,《胡风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1]胡风:《略论文学无门》,《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2]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72页。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2]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48页。
    [1]昌切:《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自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2]周扬:《现实主义试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页。
    [3]周扬:《典型与个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页。
    [1]冯雪峰:《关于人物及其他》,《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0、646页。
    [2]周扬:《典型与个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164页。
    [1]胡风:《典型的混乱》,《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页。
    [2]冯雪峰:《论典型的创造》,《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3]蔡清富:《冯雪峰文艺思想论稿》,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4]周扬:《现实主义试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
    [1]冯雪峰:《论典型的创造》,《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2]冯雪峰:《论典型的创作》,《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转引自《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0页。
    [1]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页。
    [2]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6页。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1]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6页。
    [2]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6页。
    [1]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5页。
    [1]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2页。
    [1]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2页。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3]冯雪峰:《论通俗》,《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73页。
    [1]胡风:《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2页。
    [2]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8页。
    [1]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764页。
    [2]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8页。
    [2]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7页。
    [1]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43页。
    [2]冯雪峰:《论典型的创造》,《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2]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2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17页。
    [3]冯雪峰:《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
    [1]蔡清富:《冯雪峰文艺思想论稿》,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1]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2]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页。
    [1]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页。
    [1]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
    [2]胡风:《对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一理解》,《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4页。
    [3]鲁迅:《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36页。
    [1]徐中玉:《胡风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2]鲁迅:《拿来主义》,《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67页。
    [1]胡风:《略论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2]胡风:《关于文学遗产》,《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2页。
    [2]李衍柱、李戎:《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1]梁知:《论胡风与毛泽东在文艺思想上的主要分歧》,《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
    [1]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7页。
    [2]李衍柱、李戎:《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马克思著,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1-4卷,[苏]里夫希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3、1985年版。
    6、《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苏]里夫希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英]柏拉威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苏]弗里德连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马克思主义和美学》,[民主德国]汉斯·科赫,佟景韩译,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列宁选集》1-4卷,[苏]列宁著,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2、《列宁论文学与艺术》,[苏]列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毛泽东论文艺》,毛泽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14、《毛泽东论文学和艺术》,毛泽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5册,毛泽东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6、《别林斯基选集》第2、3卷,[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980年版。
    17、《别林斯选集》第5卷,[俄]别林斯基著,辛文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8、《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册,[匈]卢卡契著,汪建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9、《卢卡契自传》,[匈]卢卡契著,李诸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20、《审美特性》(一、二),[匈]卢卡契著,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文学书简》,[苏]高尔基著,曹葆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2、《论文学》,[苏]高尔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3、《现代性的后果》,[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4、《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5、《流动的现代性》[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26、《可选择的现代性》,[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陆俊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话语与社会变迁》,[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8、《话语分析基础知识》,[法]埃利亚、萨尔法蒂著,曲辰译,天津人民出版2006年版。
    29、《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英]波特、斯雷尔著,肖文明等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美]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著,施家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1、《苏联作家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32、《鲁迅论文艺》,鲁迅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3、《鲁迅论创作》,鲁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4、《鲁迅论文学与艺术》,鲁迅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5、《胡风全集》第1-10卷,胡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胡风回忆录》,胡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周扬文集》第1、2卷,周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8、《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周扬著,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
    39、《雪峰文集》第2卷,冯雪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0、《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1-4册,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41、《文学艺术的春天》,何其芳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42、《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范际燕、钱文亮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3、《胡风论》,徐中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胡风论》,支克坚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周扬论》,支克坚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冯雪峰论》,支克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7、《冯雪峰文艺思想论稿》,蔡清福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48、《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王丽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文学与革命——周扬文艺思想研究》,孙书文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0、《胡风传》,戴光中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1、《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李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李辉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53、《鲁迅与胡风》,黄乔生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仁们》,万同林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
    55、《我与胡风》,晓风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6、《胡风:死人复活的时候》,梅志、晓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57、《我所亲历的胡风案》,王文正口述,沈国凡采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58、《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9、《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马驰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60、《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狄其骢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1、《文艺与意识形态》,谭好哲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现代性与民族性》,谭好哲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周忠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现代性的张力》,周宪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6、《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刘小枫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7、《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途径》,胡春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语境与话语》,王冬竹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9、《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宋剑华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0、《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李衍柱、李绒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1、《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艾晓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方维保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3、《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林伟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朱晓进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王建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汪介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邱运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笔走龙蛇》,陈思和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79、《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裴毅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0、《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2、《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3、《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4、《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杜书瀛、钱竞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5、《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包忠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6、《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吴中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7、《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庄锡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8、《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Georg Lukacs,The MIT press,1971.
    2、Studies in European Realism,Georg Lukacs,New York,Crosset & Dunlop,1964.
    3、The theory of Novel,Georg Lukacs,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3.
    4、The Young Lukacs,Lee Congdon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3.
    5、Lukacs and Brecht,David Pik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5.
    6、Marxism and Modernism:An Historical Study of Lukaes,Brecht,Benjamin and Adorno(Paperback),Eugene lun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7、Soviet Marxism,Herbert Marcu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
    8、Marxist esthetics,Arvon Henri,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3.
    9、Marxist models of Literary realism,George Bisztra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
    10、Guide to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Chris Bullock and David Peck,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1.
    1、《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评价问题》,朱寨,《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2、《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童庆炳,《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3、《胡风—尚未结束的话题》,樊骏,《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4、《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温儒敏,《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
    5、《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陈思和,《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6、《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陈思和,《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7、《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思考》,徐文玉,《江淮论坛》1990年第2期。
    8、《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2月。
    9、《现代性:胡风、路翎与鲁迅传统正脉》,高旭东,《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2期。
    10、《回忆胡风先生》,彭燕郊,《黄河文学》2002年第6期。
    11、《胡风与中国现代文艺主潮》,支克坚,《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12、《从鲁迅到毛泽东——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革命文艺思潮的变化,兼论周扬和胡风在变化中的地位》,支克坚,《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8期
    13、《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文艺报》1953年第2期。
    14、《我们必须战斗》,周扬,《人民日报》(第一版)1954年12月10日。
    15、《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周燕芬,《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6、《论胡风文艺思想的动态形成》,周燕芬,《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7、《执守与突破——胡风现实主义理论再思考》,周燕芬,《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理论的发轫及检讨》,傅莹,《文艺报》2001年4月3日。
    19、《预言与危机》:汪晖,《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20、《胡风文艺思想的源脉与特色》,范际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第10期。
    21、《胡风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际燕,《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2、《胡风文艺思想的基本特色》,李丕显,《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3、《论胡风超前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李丕显,《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4、《对立与互补——胡风“理论刀子”说辩诬》,李丕显,《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5、《历史的误会——胡风、何其芳比较研究》,李丕显,《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6、《文艺理论家胡风、冯雪峰的独立人格》,李丕显,《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7、《戴着镣铐跳舞——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二元论态势》,卜召林、董燕,《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28、《鲁迅的“主见”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韩]鲁贞银,《浙江学刊》2003 年第2期。
    29、《胡风的批评论(胡风理论成熟的几个阶段及特征)》,[韩]鲁贞银,《黄河文学》2003年第2期。
    30、《胡风的“五四”新文艺观与现实主义理论》,刘忠,《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
    31、《论胡风与毛泽东在文艺思想上的主要分歧》,梁知,《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
    32、《胡风文艺思想研究述评》,张大伟,《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3、《多维透视:胡风的价值取向》,张大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4、《“主观战斗精神”与“精神奴役的创伤”—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主体性特质》,赵顺宏,《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
    35、《回到历史的原初语境——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的再思考》,黄曼君,《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36、《胡风文艺思想及“三十万言书”的批判反思》,罗爱玲,《引进与咨询》,2005年第9期。
    37、《历史哲学观念与个体生命意识——胡风文艺思想评析》,李俊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38、《胡风文艺思想的整体思维特征》,王丽丽,《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39、《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上、下),王丽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2期。
    40、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上)》,王丽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1、《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中)》,王丽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2、《文艺与意识形态交错纠缠的开始——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与胡风事件》,王丽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3、《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独到贡献》,张联,《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
    44、《文艺论争中的乔冠华与胡风》,茆贵鸣,《文史精华》,2006年第3期。
    45、《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胡风文艺思想剖析》,姜玉琴,《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46、《胡风主观战斗精神与创作主体的哲学美学阐释》,陈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7、《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型人格建构思想》,张玲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8、《中国独特现实主义的“路”与“发展轮廓”的探讨——胡风文艺思想述评》:岳凯华,《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49、《启蒙主义: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点》,曾凡解、陈金琳,《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
    50、《胡风文学实践的整体倾向》,高文波,《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1、《论胡风对抗战文学的贡献》,高文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2、《略论胡风的文学编辑》,高文波、郭明红,《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3、《论胡风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贡献》,高文波,《理论月刊》2005年第9期。
    54、《胡风的话语方式》,文贵良,《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55、《胡风的现实主义:置身作为存在样式的开放》,文贵良,《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56、《渗透与超越:从战争意识角度理解胡风话语》,文贵良,《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57、《强力的叙述——胡风文艺理论文本的话语分析》,红苇,《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58、《胡风文艺理论中的黑格尔因素》,红苇、周斌,《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59、《逆境中创新精神的坚守——卢卡奇、胡风比较研究》,刘艳坤、任平《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0、《胡风:鲁迅精神的传人》,刘扬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1、《胡风、周扬关于典型理论的论争》,曹新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62、《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廖超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3、《“对象是民族的现实,方法是现实主义”——胡风文艺思想新论》,胡健,《聊 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4、《胡风文艺思想的现代性》,辛雅静《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65、《胡风剧评思想初探》,陈坚,《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66、《胡风诗论的合理性与偏颇性—胡风诗论辨析》,霍俊明、岳志华,《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67、《两种合理性的冲突——胡风和“讲话派”文学批评标准比较》,胡海,《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68、《复调视野中的胡风文学理论》,傅异星,《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9、《艾青与胡风文艺思想之比较》,王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0、《胡风启蒙主义文艺观浅析》,张仲良,《江汉论坛》2003年12期。
    71、《陪都时期的胡风文论与抗战文论》,王开国,《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72、《胡风与“五四”》,李康仁,《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73、《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胡风文学理论的独特意义》,李怡,《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4、《求真意志与现代意识—胡风对鲁迅阐释的文化取向》,蔡敏、黄晓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5、《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论述评》,向宝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6、《论胡风的“潜在写作”》,杨汉云、周利梅,《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
    77、《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三驾马车:周扬胡风冯雪峰论》,盛夏,《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4期。
    78、《诗格与人格:胡风诗论解悟》,赵金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8期。
    79、《五四传统、主观精神与语言现实主义——“民族形式”论争中胡风语言观的现实主义色彩》,赵黎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80、《胡风编辑活动的主体性:以《七月》、《希望》为例》,王学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1、《胡风启蒙文学观新论》,张光芒,《人文杂志》2003年第3期。
    82、《论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的特殊意义》,周葱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3、《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冯志明,《党史文汇》2006年第6期。
    84、《话语伦理学的一次文学实践——以胡风事件为例》,朱鉴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85、《抗战后期国统区“论主观”问题的发生》,黄晓武,《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86、《“两个口号”论争与民族主义话语》,黄晓武,《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87、《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牛汉、何启治、李晋西,《当代》2008年第1期。
    88、《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何言宏,《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
    89、《舒芜和“胡风集团”案件》,伍宇,《上海戏剧》1997年第6期。
    90、《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林贤治,《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4期。
    91、《胡风事件留下的思考》,夏永安,《炎黄春秋》2003年第8期。
    92、《关于舒芜先生的是非》,张业松,《书屋》2000年第11期。
    93、《周扬的位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孙书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4、《论争中的周扬文艺思想研究》,孙书文,《文史哲》2002年第3期。
    95、《丁玲与胡风》,杨桂欣,《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1期。
    96、《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上、中、下),李欣宇,《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10、11期。
    97、《“胡风派”的鲁迅研究及其与主流派的歧异》,吕东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98、《鲁迅、胡风和周扬》,谢长安,《书屋》2004年第8期。
    99、《片断的回忆》,贾植芳,《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
    100、《关于胡风反对客观主义的斗争》,闻敏,《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3期。
    101、《大众化与新文学路向之争——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的再思考》,庄锡华,《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2期。
    102、《未实现的可能性——胡风关于建国后文艺报刊的想象及其他》:孙晓忠,《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103、《今日研究胡风与沈从文的意义》,吴福辉,《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04、《回忆与思考——关于“胡风事件”》,黎之,《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3期。
    105、《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杨春时,《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106、《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张涛甫,《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7、《论三次批判运动与共和国初年的文学范式》,辜也平,《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
    108、《建国初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历史启示》,黎见春,《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