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申报》受国内外环境、办刊人思想、报业之间竞争等因素影响,对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非常关注,报道了大量这方面内容。《申报》报道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主要栏目为《新闻》、《时评》和《自由谈》,其中在《时评》和《自由谈》中对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分析和点评。《申报》在报道时充分发挥时效性、真实性、连续性、情感性、频繁性、多样性的新闻特点,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憾。
     《申报》报道中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急赈、工赈、移民垦荒、遣资回籍、防疫等措施,也有针对儿童(包括灾童、婴幼儿、孤儿),东北难民、贫民、乞丐残废、出狱犯、不幸华侨等特殊人群的保障。《申报》对政府和民间慈善组织非常关注,大量报道了两者在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中作用,同时对两者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府在社会保障中职能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多元化、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交流的加强、新型手段的运用、传统与近代并存等等。但是军阀混战、日本侵华、财政不济、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当时社会保障的发展,而国民政府又把进剿红色政权当作首要大事,更是使得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迟缓。
     《申报》对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报道一方面为社会保障学发展进程理论提供相关支持材料;另一方面引导了全社会对下层民众和灾民的关注,提高了民众的社会保障意识,在灾害救助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政府舆论监督作用。但是通过与《大公报》在报道社会保障问题上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申报》在关注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上商业性强,无论思想层次还是内容比起《大公报》都逊色很多。
Affected b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 editor's ideas,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ress company and other factors,"Shun Pao"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vulnerable group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an, and reported a large number of these aspects."Shun Pao" reported tha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ocial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s "News","Commentary" and "Free Talk", in which the "Commentary" and "Free Talk" made analyse and review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Shun Pao" gives full play to the timeliness of reports, authenticity, continuity, emotionality, frequency,-the diversity of news characteristics, also gives the reader a strong shock.
     During reporting,"Shun Pao" is extensive covers vulnerable groups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both acute relief, work relief, immigrants who worked hard to repatriate capital back to the membership, vaccin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but also for children (including disaster childre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orphans), refugees from Northeast, the poor, beggars, crippled, criminal who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unfortunate overseas Chinese and protection for other special populations."Shun Pao"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 lot of reports reported the functions at vulnerable groups of social securit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reports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ulnerable groups of social security has a distinctive character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 functions of social security, raised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 unemployment become the focus of concern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usage of new mean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oexist and so on. However Warlordism, Japanese invasion, financial incompetence, corruption and a range of issu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while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prioritized that exterminate the communist regime is the primary event, which delay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career in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Shun Pao"'s reports on social security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Republican on the one hand provide relevant support material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ories of social security. On the other hand guided the attention to the lower classes and the victims all over the whole society, improved people's awareness of social securi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aster relief, and playe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to some extent. Compared with "Ta Kung Pao" about social protection for vulnerable groups., it is clear that the "Shun Pao" is much stronger in the commercial concerned about social protection for vulnerable groups., regardless of ideology or content level "Shun Pao" is more inferior than the "Ta Kung Pao".
引文
①周建卿:《中华社会福利法制史》,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79页
    ①刘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我见》《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第117页
    ②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第15—16页
    ③刘伟:《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39页
    ④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97页
    ①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89页
    ②刘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我见》《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第117页
    ③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98页
    ④陈曼娜等:《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9页
    ①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前线》,2001年第5期,第21页
    ②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前线》,2001年第5期,第23页
    ③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第98页
    ④薛晓明:《转型时期弱势群体问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⑤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郑功成著:《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张左己主编:《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陈红霞的:《社会福利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王子今、刘悦斌、常宗虎:《中国社会福利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③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④陈竹君:《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福利政策研究》,《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⑤林琳:《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⑥姜春燕:《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⑦董根明:《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书馆,1998年版
    ②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振济政策》,独立出版社,1942年印行
    ③陈续先:《社会救济行政》,正中书局印行,1943年初版
    ④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⑤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⑥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⑦夏明方:《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王俊秋:《中国慈善与救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王娟:《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周秋光:《红十字会在中国(1904—192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⑥薛毅、章鼎著:《章元善与华洋义赈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⑦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⑧马真:《南京国民政府救灾体制研究(1927—1937)》,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⑨莫子刚:《略论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救灾政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⑩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吴德华:《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①孔祥成:《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李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荒中的腐败问题析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衡芳珍:《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立法研究》,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④刘玉梅:《简论1928—1949年国民政府的荒政——以河北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⑤杨琪、徐林:《试论华洋义赈会的工赈赈灾》,《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⑥蔡勤禹:《民国慈善团体述论》,《东方论坛》,2001年第4期
    ⑦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⑧马真、于德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团体机构述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⑨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⑩刘招成:《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述论》,《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1张礼恒:《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团体统计(1930年前后)》,《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12薛毅:《华洋义赈会与民国合作事业略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1期
    13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考察》,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①周秋光、曾桂林:《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②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③武艳敏:《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④武艳敏:《五十年来民国救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⑤周秋光:《民国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⑥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事业初探(1927—1937)》,《史林》,2003年第6期
    ⑦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⑧王倩、宋红梅:《1927—1937年南京社会保障事业初探》,《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⑨宋士云:《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⑩李琼:《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欧阳晴:《民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2王晓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事业考察(1927—1949)》,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3钟霞、甘庆华:《近代广西慈善事业》,《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4孟丽:《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事业研究(1927—1937)》,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5小滨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6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一以安徽省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①朴敬石:《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②谭玉秀:《1927—1937年中国城市失业问题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③易艳:《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谭玉秀、范立君:《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解决失业问题透视》,《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5期
    ⑤谭玉秀、范立君:《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职业介绍与失业安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⑥谭玉秀、李莹:《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治理失业对策透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⑦陈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业人群再就业状况述略》,《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⑧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⑨岳宗福:《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①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吴亦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立法述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④岳宗福、聂家华:《国民政府社会保险立法述论》,《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⑤岳宗福:《近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⑥陈竹君:《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福利立法初探》,《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⑦王莹:《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⑧龙天贵:《国家责任与社会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⑨饶水利:《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6》,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⑩夏慧玲:《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7)》,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1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
    13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国民政府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1935年
    14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15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版
    16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17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①罗国辉、刘永晋:《从<申报>报道看上海的乞丐(1927—1937年)》,《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王晴晴:《<申报>办报理念之民生关怀—对30年代<申报>社会新闻透视》,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③蔡虹:《<申报>与晚清灾荒救济》,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④夏燕燕:《从灾荒报道看<申报>的民生关怀意识—1872—1908年<申报>灾荒报道研究》,安徽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⑤孙敏:《1912—1919年间<申报>慈善广告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⑥赵玉青:《从<申报>相关文论看晚清(1876—1904年)义赈》,扬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⑦葛凤:《<大公报>与近代灾荒救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章博:《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①《论本馆作报本意》,《申报》,1875年10月11日,第1版
    ②《本报原始》,《申报》,1947年9月20日,第17版
    ③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0页
    ④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0页
    ⑤刘少文:《1872—2008中国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①徐载平、徐瑞芳编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②徐载平、徐瑞芳编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③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④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⑤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①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②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③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25—126页
    ①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页
    ②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235页
    ①秦绍德:秦少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②《今后本馆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60周年》,《申报》,1932年11月30日,第6版
    ③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④秦绍德:秦少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⑤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72页
    ⑥《今后本报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六十周年》,《申报》,1932年11月30日,第6版
    ①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11页
    ①《今后灾民之衣的问题》,《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7版
    ②《本报六十年来之鳞爪》,《申报》,1932年4月30日第12版
    ③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④《幕前致辞》,《申报》,1932年12月1日,第19版
    ⑤天虚我生:《灾赈之我见》,《申报》,1931年8月22日,第17版
    ①刘五书: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J],史学月刊,1997(2),第70页
    ②莫子刚:略论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救灾政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1),第100页
    ③吴德华: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J],武汉大学学报,1992(3),第114页
    ④李侃等:《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26页
    ①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民国21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②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民国22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上),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990年,第7页。
    ③董根明: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5),第41页
    ①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②《申报总录后》,《申报》,1875年2月4日,第1版
    ③史量才:《申报发行二万号纪念》,载《申报二万号特刊》1928年11月19日(1)
    ④《今后本报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六十周年》,《申报》,1932年11月30日,第6版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76页
    ②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65页
    ①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65页
    ②《本报原始》,《申报》,1947年9月20日,第17版
    ③秦少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
    ①《刘瑞恒等到济,勘察黄河水灾》,《申报》,1933年9月14日,第3版
    ②宋军著:《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③《汉口全市被淹》,《申报》,1931年8月3日,第4版
    ④《要闻》,《申报》,1931年8月5日,第9版
    ⑤《汉口水势又涨》,《申报》,1931年8月8日,第4版
    ⑥《武汉防险处惩治防水主管人员》,《申报》,1931年8月20日,第12页
    ⑦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①天虚我生:《我于申报之感想》,《申报》,1932年4月30日,第12版
    ①《国府救灾会订购美麦合同》,《申报》,1931年9月27日,第14版
    ①《日本募款赈济中国水灾》,《申报》,1931年8月28日,第11版
    ② 《日人踊跃捐款赈华灾》,《申报》,1931年8月31日,第10版
    ①《孔祥熙昨日欢迎日本慰灾代表》,《申报》,1931年9月19日,第13版
    ②《武汉灾民拒受日方赈米》,《申报》,1931年9月21日,第10版
    ③《日本赈品原轮退还》,《申报》,1931年9月26日,第14版
    ④《急赈会拒绝日本赈款》,《申报》,1931年9月25日,第15版
    ①《熊朱由汉赴湘》,《申报》,1931年12月16日,第8版
    ①《惠生慈善社筹办急赈》,《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4版
    ②《为办赈者进一言》,《申报》,1931年8月27日,第8版
    ③大孩子:《救灾》,《申报》,1937年6月13日,第18版
    ①《国府对鄂水灾拨发粮款急赈》,《申报》1931年9月12日,第3版
    ②《苏民厅散发急赈款项》,《申报》1931年8月13日,第4版
    ③《社会局布告续发灾区救济金》,《申报》,1935年12月10日,第8版
    ①《黄灾会续制棉衣十万套运鲁冀豫灾区》,《申报》,1933年12月2日,第14版
    ②《华洋义赈会救济黄河水灾棉衣》,《申报》,1933年2月12日,第9版
    ③《黑龙江水赈会垫款购粮运往灾区》,《申报》,第1931年9月12日,第7版
    ④《苏省党部发起募捐赈衣运动》,《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8版
    ⑤《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四章,第4页
    ①《中国济生会捐赠豫省灾民棉衣》,《申报》,1933年12月8日,第11版
    ②《华洋义赈会陕省赈务之报告》,《申报》,1930年1月22日,第14版
    ③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四章,第13—14页
    ④《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序言,第3页
    ⑤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国民政府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1935年,第二章,第7页
    ①《社会局昨议收容办法》,《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3版
    ②《收容灾民办事处成立》,《申报》,1931年9月2日,第17版
    ①《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4日,第13版
    ②《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13版
    ③《市收容灾民所消息》,《申报》,1931年9月28日,第10版
    ④《收容灾民办事处成立》,《申报》,1931年9月2日,第17版
    ⑤《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13版
    ①《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5日,第13版
    ②《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13版
    ③《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5日,第13版
    ④《潘局长谈本市收容灾民状况》,《申报》,1931年9月19日,第13版
    ⑤《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5日,第13版
    ⑥《潘局长谈本市收容灾民状况》,《申报》,1931年9月19日,第13版
    ①《社会局昨议收容办法》,《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3版
    ②《收容灾民办事处成立》,《申报》,1931年9月2日,第17版
    ③《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5日,第13版
    ④《市收容灾民所消息》,《申报》,1931年9月28日,第10版
    ①《市府设收容所收容大批灾民》,《申报》,1931年9月14日,第13版
    ②《沪收容灾民所结束》,《申报》,1931年10月23日,第11版
    ③《收容灾民办事处结束》,《申报》,1931年11月20日,第15版
    ④《鄂省灾情概况》,《申报》1931年9月21日,第11版
    ①《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四章,第7—8页
    ②《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四章,第6页
    ③《寺庙将作灾民收容所》,《申报》,1931年8月24日,第13版
    ④《鄂省救灾工作近况》,《申报》,1931年9月16日,第9版
    ⑤《难民区绝粮》,《申报》,1937年11月12日,第7版
    ①《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四章,第9页
    ②《礼记注疏》卷十《檀弓下》
    ③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25页
    ④《饥寒交迫下施粥厂就食人数激增》,《申报》,1936年1月8日,第12版
    ①影呆:《闸北施粥厂一瞥》,《申报》,1936年2月18日,第18页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29—330页
    ③《济生会历办北平粥厂纪要》,《申报》,1929年10月31日,第13版
    ①《上海社会局筹议冬令救济》,《申报》,1929年11月10日,第14版
    ②王娟:《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2页
    ③《赣垣贫民众多》,《申报》,1936年1月1日,第22版
    ④《无锡慈善家在陕赈灾》,《申报》,1931年2月16日,第8版
    ⑤影呆:《闸北施粥厂一瞥》,《申报》,1936年2月18日,第18页
    ①《鄂省救灾工作近况》,《申报》,1931年9月16日,第9版
    ②《北平冬赈增款办粥厂》,《申报》,1930年1月17日,第16版
    ③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292页
    ④《河北省工赈计划》,《申报》,1929年10月29日,第8版
    ⑤《豫西实行工赈筑路》,《申报》,1928年10月8日,第6版
    ⑥《救委会举办各县工赈》,《申报》,1933年8月2日,第10版
    ①《府令拨款举行工赈》,《申报》,1931年9月23日,第10版
    ②《水灾救济会拟定工赈办法》,《申报》,1931年10月23日,第7版
    ③《湘省实施冬季工赈办法》,《申报》,1929年10月22日,第8版
    ①《国府水灾救济会工赈计划》,《申报》,1931年12月15日,第7版
    ①《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六章,第28页
    ②刘五书: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J],史学月刊,1997(2),第76页
    ③《工赈》,《申报》,1929年10月19日,第7版
    ①《工赈》,《申报》,1929年10月19日,第7版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9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①《黄河尾闾淤荒灾民移往开垦》,《申报》,1936年5月18日,第8版
    ②《陕北匪区田地分给难民》,《申报》,1936年4月5日,第3版
    ③《陕省府将西安贫民移至陕北垦殖》,《申报》,1936年2月8日,第8版
    ④《预筹移民新疆计划》,《申报》,1930年7月23日,第6版
    ①《浙江实行移民济荒》,《申报》,1930年1月18日,第8版
    ②《浙江实行移民济荒》,《申报》,1930年1月18日,第8版
    ③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4—75页
    ④《灾民三万运东北垦荒》,《申报》,1930年3月17日,第7版
    ⑤《江苏省安置灾民垦荒办法》,《申报》,1930年2月27日,第9版
    ①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9页
    ②《东三省救济直鲁难民办法》,《申报》,1928年1月6日,第9版
    ③《南京市府资遣沪难民》,《申报》,1932年2月23日,第6版
    ④《沪地难民运回赣籍》,《申报》,1932年3月12日,第7版
    ⑤《沪黄灾会资送河北难民回籍》,《申报》,1933年12月26日,第10版
    ①《济生会资遣河南难民回籍》,《申报》,1930年12月1日,第16版
    ②《外轮义务运灾民》,《申报》,1931年11月5日,第15版
    ③《湖社遣送同乡回籍》,《申报》,1937年11月4日,第6版
    ④《崇海慈溪同乡会遣送难民回籍》,《申报》,1937年10月29日,第5版
    ⑤《救济遣送简报》,《申报》,1937年9月5日,第2版
    ⑥《松江红会请免费遣送难民》,《申报》,1937年9月18日,第6版
    ①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332页
    ②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475页
    ③《遣送救济消息》,《申报》,1937年9月11日,第2版
    ④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⑤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69-370页
    ⑥《救济水灾会设卫生防疫组》,《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4版
    ⑦《灾区卫生工作计划》,《申报》,1931年8月21日,第10版
    ①《国府救济水灾委员会讯》,《申报》,1931年9月2日,第17版
    ②《救济水灾会将设武汉分会》,《申报》,1931年8月22日,第3版
    ③《鄂省水灾近讯》,《申报》,1931年9月9日,第10版
    ④《刘瑞恒昨赴汉》,《申报》,1931年8月19日,第4版
    ⑤《卫生署派员赴汉防疫》,《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3版
    ⑥《救济水灾会设卫生防疫组》,《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4版
    ⑦《刘瑞恒赴汉防疫报告》,《申报》,1931年9月11日,第14版
    ①《鄂省水灾续讯》,《申报》,1931年7月31日,第9版
    ②《湖北赈款交商会主持》,《申报》,1931年9月29日,第11版
    ③《鄂代表报告灾区实情》,《申报》,1931年9月7日,第9版
    ④《武汉水灾续志》,《申报》,1931年8月7日,第9版
    ⑤《红会组防疫救护队》,《申报》,1931年8月20日,第13页
    ⑥《红会派员赴办理防疫等工作》,《申报》,1931年9月1日,第17页
    ⑦《红会汉救护队续报》,《申报》,1931年9月16日,第13版
    ①《红会汉口救护队要讯》,《申报》,1931年9月19日,第13版
    ②《红会汇款赈汉灾》,《申报》,1931年9月20日,第18版
    ③《红会分配赈款》,《申报》,1931年9月26日,第15版
    ①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现代化》,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②《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7章,第9页
    ③《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7章,第41页
    ①《红会收养灾区妇孺现况》,《申报》,1929年9月2日,第14版
    ②《红会留养灾童之情况》,《申报》,1929年10月14日,第14版
    ③《工部局赞助灾童留养院》,《申报》,1929年9月29日,第14版
    ④《红会头批灾童乘新铭轮船抵沪》,《申报》,1929年10月31日,第13版
    ⑤《第二批灾童昨抵沪》,《申报》,1929年11月15日,第14版
    ⑥《红十字会战区放赈与灾童运沪》,《申报》,1929年12月2日,第14版
    ①《红会待遇灾童概况》,《申报》,1929年11月18日,第13版
    ②《中华慈幼协济会消息》,《申报》,1930年2月2日,第14版
    ③《中华慈幼协会派员协救水灾难童》,《申报》,1935年9月5日,第13版
    ④《中华慈幼协济会注重灾童职业教育》,《申报》,1930年2月13日,第15版
    ①《红会赴营口放赈完毕》,《申报》,1931年1月22日,第10版
    ②《慈幼会关于儿童卫生之重要报告》,《申报》,1931年1月27日,第14版
    ③《马鸿逵收容西北灾童》,《申报》,1931年4月12日,第10版
    ④《朱庆澜谈办理灾童教养》,《申报》,1936年7月20日,第13版
    ①《全国儿童救济灾区儿童办法》,《申报》,1935年9月27日,第13版
    ②《陆伯鸿氏创立大育婴堂》《申报》,1936年7月23日,第13版
    ③《大育婴堂已开始建筑》,《申报》,1936年8月3日,第13版
    ④《南京市社会处关于普育堂改组计划书》,《申报》,1928年12月17日(首都市政周刊)
    ⑤《南京大加整顿普育堂》,《申报》,1928年4月24日,第18版
    ①《社会局改善育婴事业》,《申报》,1933年5月7日,第14版
    ②《太嘉宝救济院将收容年老残废》, 《申报》,1936年1月13日,第9版
    ③《上海县协助慈幼事业》,《申报》,1930年8月15日,第14版
    ①方舟:《上海孤儿院印象记》,《申报》,1936年8月21日,第1版
    ②《上海市“饿星期五”活动捐资助蒲石路圣德孤儿院之孤儿》,《申报》,1936年4月4日,第14版
    ③《妇女节制会建筑慈母寄宿舍》,《申报》,1930年11月12日,第16版
    ①《中华慈幼协会筹设婢女救济院》,《申报》,1936年7月7日,第13版
    ②《宁波成立贫民助产所》,《申报》,1929年12月5日,第9版
    ③方舟:《中国救济妇孺会留养院访问记》(本埠增刊),《申报》,1936年8月1日,第2版
    ④方舟:《中国救济妇孺会留养院访问记》(本埠增刊),《申报》,1936年8月3日,第1版
    ①《院令华北各省安置东北难民》,《申报》,1932年6月23日,第4版
    ②《行政院令各省市救济东北难民》,《申报》,1932年6月24日,第6版
    ③《行政院决定救济东北难民办法》,《申报》,1933年12月20日,第3版
    ④《中央允拨十万元救济东北难民》,《申报》,1933年12月23日,第6版
    ⑤《十九军官兵节食救济东北难民》,《申报》,1932年9月16日,第10版
    ①《三公司售款提拯东北难民》,《申报》,1932年10月9日,第16版
    ②《驻印领馆募捐赈救东北难民》,《申报》,1933年9月22日,第12版
    ③《沈兵工厂被难人员到沪》,《申报》,1931年10月7日,第16版
    ①《沈兵工厂被难人员昨向市府请愿救济》,《申报》,1931年10月13日,第14版
    ②《沈兵工厂被难人员昨日续向水灾会请愿》,《申报》,1931年10月14日,第14版
    ③《赈务会维持沈阳被难工人》,《申报》,1931年10月20日,第11版
    ④《维持沈阳兵工厂工友》,《申报》,1931年10月21日,第15版
    ①《首都社会局调查贫民生活》,《申报》,1929年7月1日(首都市政周刊)
    ②《津市府筹设贫民村》,《申报》,1930年3月18日,第7版
    ③《内部通令建筑平民住舍》,《申报》,1928年10月3日,第9版
    ④《京市建平民住屋》,《申报》,1928年9月14日,第4版
    ②《平民住宅陆续竣工》,《申报》,(1928年11月19日)(首都市政府周刊)
    ①《吴淞为救济平民建筑平民住所》,《申报》,1930年8月8日,第14版
    ②《平民福利会平民新村竣工》,《申报》,1935年12月7日,第11版
    ③《市政当局添设贫民借本处》,《申报》,1936年7月25日,第12版
    ④《社会局函请保护贫民借本处》,《申报》,1928年7月8日,第13版
    ①《贫民借贷问题》,《申报》,1929年4月1日(首都市政周刊)
    ②《善联会开办南北市临时庇寒所》,《申报》,1928年1月5日,第16版
    ③《南市贫民庇寒所人数拥挤》,《申报》,1928年1月17日,第14版
    ④《南北市庇寒所成立》,《申报》,1929年12月4日,第15版
    ⑤《太嘉宝救济院将收容年老残废》,《申报》,1936年1月13日,第9版
    ①《今日助盲运动》,《申报》,1936年4月4日,第14版
    ②《南京市社会处关于普育堂改组计划书》,《申报》,1928年12月17日(首都市政周刊)
    ③《犯人出狱救济会成立》,《申报》,1929年11月6日,第15版
    ④《沪绅关炯之等创设释放犯救济会》,《申报》,1929年12月22日,第14版
    ⑤《沪出狱囚犯救济会召开年会》,《申报》,1930年11月12日,第16版
    ①《外蒙难民请予救济》,《申报》,1932年6月8日,第7版
    ②《蒙会救济南来蒙民》,《申报》,1932年9月3日,第8版
    ③《救济外蒙难民办法》,《申报》,1932年9月11日,第4版
    ④《松江县新闻》,《申报》,1929年7月12日,第11版
    ⑤《松江县对取缔后之卜巫星相人员实行生活救济》,《申报》,1929年7月23日,第9版
    ①《上海社会局向市府呈送救济盲人根本办法》,《申报》,1929年1月31日,第2版
    ②《国府赈济婆罗洲灾侨》,《申报》,1930年10月13日,第14版
    ③《国府赈济婆罗洲灾侨》,《申报》,1930年10月13日,第14版
    ④《赈委会拨款救济坤甸侨胞火灾》,《申报》,1930年10月8日,第16版
    ⑤《赈委会救济留日侨胞》,《申报》,1931年9月27日,第9版
    ①《(沪)市教育局代垫发留日回国生膳宿津贴费》,《申报》,1931年10月28日,第10版
    ②《粤侨务会收容失业归侨》,《申报》,1935年9月20日,第8版
    ③谦:《华侨被逐》,《申报》,1934年10月26日,第2版
    ④《闽人电请政府积极救济华侨》,《申报》,1934年3月9日,第10版
    ⑤《越南继起排华,增加重税没收财产》,《申报》,1935年5月29日,第9版
    ⑥《荷属爪哇继起压迫华侨》,《申报》,1935年6月11日,第9版
    ⑦《捷克华侨被逐》,《申报》,1935年2月28日,第7版
    ①《侨务局设法救济归国难侨》,《申报》,1935年4月30日,第10版
    ②《侨务局等昨商救济难侨》,《申报》,1935年5月5日,第7版
    ③《失业侨民一批赴侨乐村垦牧》,《申报》,1935年2月15日,第1l版
    ①《皖侨乐村落成》,《申报》,1935年2月18日,第9版
    ②《粤侨务会收容失业归侨》,《申报》,1935年9月20日,第8版
    ①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392页
    ②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392页
    ③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8页
    ④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①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05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4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第21页
    ①《蒋主席到汉决定救灾办法》,《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3版
    ②《蒋主席蒞汉后决定鄂灾救济办法》,《申报》,1931年8月31日,第10版
    ③《蒋主席在鄂省府演说救灾》,《申报》,1931年9月2日,第4版
    ④《蒋主席到汉视察水灾》,《申报》,1931年8月29日,第3版
    ⑤《蒋主席视察武汉水势》,《申报》,1931年9月1日,第3版
    ⑥《蔡元培报告水灾惨重与救济方策》,《申报》,1931年9月15日,第10版
    ①《吴敬恒邵元冲在纪念周报告水灾问题》,《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0版
    ②《中宣部为赈济水灾告全国同胞书》,《申报》,1931年8月26日,第4版
    ③《国务会议令内、财两部迅拟赈灾办法》,《申报》,1931年8月5日,第8版
    ④《国府令拨款兴行工赈》,《申报》,1931年9月23日,第10版
    ⑤《国府明令告诫全国官吏》,《申报》,1931年8月29日,第4版
    ⑥《国府发表救灾令7件》,《申报》,1931年9月2日,第3版
    ①《国府公布办赈人员奖励条例》,《申报》,1931年10月28日,第8版
    ②《内部派员赴7省视灾》,《申报》,1931年8月4日,第9版
    ③《实部规定补济水灾办法》,《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4版
    ④《实部拟具救荒提案》,《申报》,1931年9月27日,第9版
    ⑤《交部电令赈品一律免费速运》,《申报》,1931年9月11日,第9版
    ⑥《交通部订定水灾电报优待办法》,《申报》,1931年8月17日,第13版
    ①《铁部通令粮食运费减等收取》,《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14版
    ②《铁部同人认募赈款》,《申报》,1931年10月3日,第8版
    ③《铁部募赈获嘉奖》,《申报》,1931年10月29日,第7版
    ④《教育界捐资赈灾办法》,《申报》,1931年9月4日,第12版
    ⑤《农业推广会拟具救灾计划》,《申报》,1931年9月18日,第4版
    ⑥《财部核准关于赈务免税护照径由水灾会发给》,《申报》,1931年9月8日,第3版
    ①《海部调舰驶汉救灾》,《申报》,1931年8月23日,第17版
    ②《海军界捐资助赈》,《申报》,1931年8月24日,第13版
    ①《赈务委员会劝募各省水灾急赈启事》,《申报》,1931年7月30日,第2版
    ②《赈委会派员视察灾情》,《申报》,1931年8月6日,第4版
    ③《视察水灾专员》,《申报》,1931年8月12日,第4版
    ①《许世英昨招待金融界》,《申报》,1931年8月13日,第13版
    ②《申报》,1931年7月30日,第2版
    ③《十六省有水灾赈委会促国人注意》,《申报》,1931年8月5日,第4版
    ④《赈委会议定赈款分配办法》,《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4版
    ⑤《赈委会电汇三省赈款》,《申报》,1931年8月23日,第17版
    ⑥《李组绅昨晨飞汉》,《申报》,1931年8月23日,第17版
    ⑦《赈委会决定赈灾办法》,《申报》,1931年9月10日,第4版
    ⑧《赈委会规定各省放赈办法》,《申报》,1931年8月22日,第4版
    ①《赈委会公布放赈十诫》,《申报》,1931年9月8日,第13版
    ②《国府设立救济水灾委员会》,《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13版
    ③《救济水灾会设卫生防疫组》,《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4版
    ④《国府成立救济水灾委员会》,《申报》,1931年8月17日,第13版
    ⑤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第35页
    ⑥《救济水灾委员会经办各项事宜》,《申报》,1931年8月20日,第13页
    ①《水灾救济委员会负责筹备救济》,《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13版
    ②《水灾会联络组成立》,《申报》,1931年8月22日,第13版
    ③《张嘉璈主席宣言》,《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13版
    ④《救济水灾委员会要讯》,《申报》,1931年8月30日,第13版
    ⑤《国府救济会委员名单》,《申报》,1931年8月24日,第13版
    ⑥《救灾会聘高等顾问》,《申报》,1931年9月19日,第4版
    ①《国际救济委员会开会》,《申报》,1931年8月23日,第17版
    ②《水灾救济委员会负责筹备救济》,《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13版
    ①《朱庆澜等定今晨飞汉》,《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3版
    ②《昨晨朱庆澜等飞汉》,《申报》,1931年8月28日,第13版
    ③《林白愿意参加救灾工作》,《申报》,1931年9月21日,第10版
    ④《林白昨乘机赴汉勘灾》《申报》,1931年9月30日,第15版
    ①《林白夫妇飞测运河长江灾区报告》,《申报》,1931年9月28日,第10版
    ②《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8章,第6页
    ③《上海社会局编制失业统计》,《申报》,1928年10月24日,第15版
    ①《国府令行政院办理国民失业救济》,《申报》,1930年5月8日,第7版
    ②《救济国民失业问题》,《申报》,1930年5月16日,第8版
    ③《救济国民失业问题》,《申报》,1930年5月23日,第6版
    ④《命令》,《申报》,1930年5月28日,第4版
    ⑤《失业问题研究委员会将在各省设研究机关》,《申报》,1930年5月29日,第7版
    ⑥《救济沪西区日厂工人》,《申报》,1932年3月23日,第2版
    ⑦《青市当局救济失业工友》,《申报》,1929年11月8日,第6版
    ①《沪社会局筹开平民工厂救济战区失业工人》,《申报》,1933年7月27日,第13版
    ②《市社会局救济失业工人》,《申报》,1933年9月9日,第19版
    ①《南京市失业工人之处置》,《申报》,1930年1月15日,第8版
    ②《内政部拟定救济失业计划》,《申报》,1930年5月26日,第7版
    ③《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3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59页
    ④《职指所征求人才》,《申报》,1933年4月14日,第10版
    ①《京市救济失业方法》,《申报》,1931年1月20日,第6版
    ②《农工商局规定解雇日期》,《申报》,1928年1月11日,第14版
    ③《市农工商局举办市内失业职工登记》,《申报》,1928年2月7日.第14版
    ④《商务印书馆救济旧职工》,《申报》,1936年5月21日,第11版
    ①岳宗福:《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396页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37页
    ②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8、510、512、530页
    ③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295页
    ①《宁绍救灾团赴汉》,《申报》,1931年8月22日,第14版
    ②《宁绍救灾会粮食运汉》,《申报》,1931年8月24日,第13版
    ③《宁绍急救会昨开委员会》,《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4版
    ④《宁绍急救汉灾会昨开大会》,《申报》,1931年9月3日,第17版
    ①《四明公所派船运柩》,《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4版
    ②《济生会办理各省灾赈》,《申报》,1931年9月2日,第18版
    ③《济生会办理武汉急赈》,《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4版
    ④《济生会办理武汉急赈》,《申报》,1931年8月25日,第14版
    ①《朱弃尘查赈武汉报告书》,《申报》,1931年9月6日,第17版
    ②《济生会所接武汉办赈经过之报告》,《申报》,1931年9月14,第13版
    ③忻平等:《民国社会大观》,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2—644页
    ①《市童子军总动员水灾募捐办法》,《申报》,1935年10月24日,第9版
    ②《吴市长昨发告市民书为童军劝募赈捐事》,《申报》,1935年11月9日,第9版
    ①《童子军对内募赈成绩圆满》,《申报》,1935年11月16日,第12版
    ②《童军募赈昨日结束》,《申报》,1935年11月21日,第10版
    ③《红十字会赴战地开展救护》,《申报》,1930年5月17日,第16版
    ①《红十字会救护伤兵之情形》,《申报》,1930年6月7日,第13版
    ②《河南旅京救灾会积极进行》《申报》,1928年11月19日,第9版
    ③《闸北战区灾民之众多》,《申报》,1932年9月17日,第14页
    ④《红会派员赴汉办理防疫等工作》,《申报》,1931年9月1日,第17页
    ①《当局亟应注意募捐团体》,《申报》,1932年2月20日,第6版
    ②《中央救灾组织方针》(贝克顾问),《申报》,1936年1月30日,第9版
    ③《假名骗钱之汉灾乞赈团》《申报》,1931年9月5日,第15版
    ①《中央救灾组织方针》(贝克顾问),《申报》,1936年1月30日,第9版
    ②《水灾救济委员会负责筹备救济》,《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13版
    ③《社会局召集各团体讨论收容难民善后办法》,《申报》,1932年4月24日,第4版
    ④《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五章,第5—6页
    ⑤《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五章,第8页
    ①《上海市财政局维持闸北慈善事业》(上海特别市市政周刊),《申报》,1929年7月19日(第2版)
    ②《各省水灾急赈会今日开成立大会》,《申报》,1931年8月6日,第14页
    ①《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监督公益慈善团体暂行规则》,《申报》,1928年12月13日,第2版
    ②《社会局严令解散沪西慈善团》,《申报》,1933年3月22日,第10版
    ③《内政部派员来沪查察慈善团体》,《申报》,1933年8月24日,第13版
    ④《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监督公益慈善团体暂行规则》,《申报》,1928年12月13日,第2版
    ①《社会局监督公益团体》,《申报》,1929年3月5日,第16版
    ②《沪组织整理委员会整理慈善团体财产》,《申报》,1930年9月4日,第16版
    ③《京市社会局解散旧式慈善机关》,《申报》,1936年5月4日,第8版
    ④《救灾团体应受社会局监督》,《申报》,1931年9月13日,第12版
    ①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一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37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①《中央决定拨款救济鲁豫灾民》,《申报》,1933年9月2日,第4版
    ②《中央拨款赈济绥蒙雪灾》,《申报》,1936年4月2日,第7版
    ③《灾债条例全文》,《申报》,1931年8月27日,第10版
    ④《赈灾公债基金仍用盐税担保》,《申报》,1931年9月17日,第4版
    ①《财部拨款救济鲁灾》,《申报》,1936年3月24日,第5版
    ②《陕赈务会请发公债》,《申报》,1931年1月22日,第7版
    ③《陕省催发陕灾公债》,《申报》,1931年2月10日,第9版
    ④《上海市商会催发赈陕公债》,《申报》,1931年3月8日,第14版
    ①《国府令停发赈灾公债》,《申报》,1931年11月21日,第9版
    ②《赈委会推销赈灾公债》,《申报》,1929年2月21日第10版
    ③《赈债承销问题》,《申报》,1931年9月12日,第4版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51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26—28页
    ①《国府令文武官吏捐俸赈灾》,《申报》,1929年3月1日,第8版
    ②《中央政治会议规定公务员捐赈办法》,《申报》1931年8月27日,第4版
    ③《中政会通过捐俸肋赈办法》,《申报》,1934年11月1日,第10版
    ④《公务员捐俸助赈业已拨款完竣》,《申报》,1936年4月28日,第4版
    ⑤《立法院通过救灾附加税征收条例》,《申报》,1931年11月29日,第10版
    ⑥《关税将附征赈灾捐》,《申报》,1931年12月1日,第4版
    ①《海关今日开始征收赈灾附捐》,《申报》,1931年12月1日,第14版
    ②《四全代会预算将再加以缩减》,《申报》,1931年9月1日,第8版
    ③《中央一五七次常会核减四全会经费移充赈灾》,《申报》,1931年9月4日,第11版
    ④《赈务处向国外募款》,《申报》,1929年4月3日,第7版
    ⑤《外部令使馆筹组海外赈灾分会》,《申报》,1931年9月5日,第3版
    ⑥《中央特派财政大员赴美募赈》,《申报》,1931年8月18日,第4版
    ⑦《国民政府令制定救济准备金法》,《申报》,1930年10月19日,第4版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9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519页
    ②蔡勤禹著:《国家、社会与弱视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③《申报》,1931年8月7日,第2版
    ④《国府水灾财务组报告》,《申报》,1931年11月7日,第15版
    ①《财务组续收赈款》,《申报》,1931年9月9日,第13版
    ②《中政会通过购买美麦条件》,《申报》,1931年9月4日,第4版
    ③《国府电令驻美使馆向美接洽贷麦》,《申报》,1931年9月5日,第4版
    ④《美总统宣告接受赊麦条件》,《申报》,1931年9月6日,第4版
    ①《美麦大纲在京商安》,《申报》,1931年9月17日,第4版
    ②《美麦开始运华》,《申报》,(1931年9月23日,第10版
    ③《国府已与美政府订定赊麦合同》,《申报》,1931年9月26日,第15版
    ④《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2章,第3页
    ①《许世英昨招待金融界》,《申报》,1931年8月13日,第13版
    ②《南洋侨胞轸念祖国水灾》,《申报》,1931年11月8日,第14版
    ①一薛:《失业后》,《申报》,1932年6月15日,第1版
    ②《退伍兵之末路》,《申报》,1928年8月26日,第19版
    ③《沪失业西侨边白俄在内共约千余人》,《申报》,1933年5月26日,第9版
    ①《北平失业官僚九批到沪》,《申报》,1928年11月8日,第15版
    ②《机械攘夺人工》,《申报》,1930年10月27日,第5版
    ③《社会问题研究会昨日开始》,《申报》,1924年11月15日,第14版
    ④《世界经济与失业问题》,《申报》,1930年2月12日,第8版
    ⑤松夫:《劳动者失业的原因》,《申报》,1933年4月10日,第2版
    ⑥《市政府调查失业人数》,《申报》,1931年12月1日,第16版
    ①邓佑治:《如何解决我国之失业问题》,《申报》,1933年4月10日,第12版
    ②《农矿部之救济失业意见》,《申报》,1930年6月9日,第7版
    ③邓佑治:《如何解决我国之失业问题》,《申报》,1933年4月10日,第12版
    ④《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失业生调查统计》,《申报》,1936年6月30日,第16版
    ①《专科以上校友应设职业介绍机关》,《申报》,1934年10月25日,第14版
    ②《教部再通令各专校速组织职业介绍机关》,《申报》,1935年11月10日,第16版
    ①《市教育会征求人才》,《申报》,1936年7月23日,第15版
    ②《冀察政会救济失业大学毕业生》,《申报》,1936年7月15日,第16版
    ③敬:《要求文凭兑现》,《申报》,1936年5月29日,第1版
    ①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5页
    ①《比瑞两国人士热心筹赈消息》,《申报》,1931年11月19日,第15版
    ②《意庚款内拨款购买救灾器械》,《申报》,1931年11月1日,第6版
    ③《罗马教皇捐款助赈华灾》,《申报》,1931年8月16日,第8版
    ④《美红会捐助鲁灾赈款》,《申报》,1933年9月14日,第7版
    ①《德国小姐表演京剧为黄河灾民请命》,《申报》,1933年9月16日,第18版
    ②《曹州德教士报告鲁西灾情》,《申报》,1933年9月1日,第4版
    ③《国联派员赴汉勘灾》,《申报》,1931年10月26日,第6版
    ④《国联所派之赈灾专家来华》,《申报》,1931年10月26日,第11版
    ⑤《国际联盟会代草具体善后计划》,《申报》,1931年9月7日,第4版
    ⑥《国联议会通过卫生委员团扶助中国救灾案》,《申报》,1931年9月10日,第10版
    ⑦《国联会通过救济中国水灾》,《申报》,1931年9月18日,第3版
    ①《中国红十字会捐助英红会国产品》,《申报》,1937年4月27日,第11版
    ②《美国中西部水灾严重》,《申报》,1937年1月23日,第7版
    ③《美国严寒蔓延及十二州》,《申报》,1937年1月24日,第7版
    ①《美国水灾奇重》,《申报》,1937年1月26日,第8版
    ②《美国大水灾六十万人流离失所》,《申报》,1937年1月27日,第7版
    ③《各慈善团体筹组赈助美灾委员会》,《申报》,1937年2月1日,第17版
    ④《各慈善团体筹款二十万元救济美国水灾》,《申报》,1937年2月2日,第13版
    ⑤《中央银行允拨垫二十万元救济美水灾》,《申报》,1937年2月5日,第14版
    ①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19页
    ①《国府决定工厂法及工厂法施行条例施行日期》,《申报》,1931年2月1日,第3版
    ②《社会局昨布告推行工厂法》,《申报》,1931年8月8日,第13版
    ①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55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395—396页
    ②《上海市社会局公布职工退职待遇办法》,《申报》,1928年12月15日,第16版
    ③《沪社会局续布职工待遇及服务规则》,《申报》,1928年12月16日,第16版
    ①《女工生产获得保障》,《申报》,1930年2月26日,第16版
    ②《四部会商起草劳工强制保险法》《申报》,1933年3月19日,第9版
    ③琼声:《筹办劳工保险》,《申报》,1935年8月15日,第一版(本埠增刊)
    ①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民国21年中国劳动年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第133—138页
    ②遗生:《劳动保险之利益》,《申报》,1923年10月2日,第1版
    ③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民国21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二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④《市总工会开会促办劳动保险以救济失业》,《申报》,1934年4月29日,第10版
    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第17页
    ⑥《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第113页
    ①《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第213—214页
    ②《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第288页
    ③《沪总商会对职工退职待遇之异议—主张举办劳动保险》,《申报》,1928年4月13日,第14版
    ④《沪市府呈请速订失业工人保险办法》,《申报》,1930年2月24日,第13版
    ⑤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7—8页
    ①《国内要电》,《申报》,1931年8月20日,第3版
    ②《国内要电》,《申报》,1931年9月7日,第4版
    ③《朱庆澜改今日赴汉》,《申报》,1931年8月26日,第3版
    ④《戴季陶捐廉赈川灾》,《申报》,1937年5月13日,第4版
    ⑤《赈委会办理水灾急赈》,《申报》,1931年8月13日,第4版
    ⑥《交部在黄河水灾区设临时电台》,《申报》,1933年2月1日,第18版
    ①《朱庆澜昨抵京谒蒋请发赈灾公债》,《申报》,1931年3月21日,第3版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9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523页
    ③《首都纪闻》,《申报》,1931年8月27日,第9版
    ④《内部厉行仓储制度》,《申报》,1932年9月1日,第8版
    ①《蒋委员长主张各县筹办积谷,函知六省府主席》《申报》,1932年9月17日,第8版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57页
    ③《蒋委员长调查十省仓储情形》,《申报》,1934年10月4日,第8版
    ④《行政院通过实施仓储总检查》,《申报》,1934年11月14日,第6版
    ①《内部派员抽查浙储仓》,《申报》,1935年2月13日,第4版
    ②《内部派员抽查赣储仓》,《申报》,1935年2月15日,第11版
    ③《内部司长查验杭仓储》,《申报》,1935年2月16日,第12版
    ④《湘浙皖赣等九省储藏食粮调查》,《申报》,1935年2月11日,第9版
    ⑤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463页
    ⑥《政院通过建仓积谷办法》,《申报》1936年11月11日,第4版
    ①何冰:《仓储制度之检讨》,《申报》,1933年10月16日,第12版
    ①《河北省府通电乞赈》,《申报》,1928年7月31日,第7版
    ②《陕灾存臻急待赈救》,《申报》,1929年12月19日,第7版
    ①《晋陕赈灾情形》,《申报》,1930年1月14日,第6版
    ②《湖南省赈务会报告》,《申报》,1930年1月24日,第10版
    ③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02页
    ④沈怡:《水灾与今后中国之水利问题》,《东方杂志》,第28卷,第22号,第37页
    ⑤《华洋义赈会筹募国际赈款》,《申报》,1931年8月15日,第4版
    ①《许世英纠正美红会对华灾谬论》,《申报》,1929年12月27日,第16版
    ②《三十万难民啼饥号寒,直同人间地狱》,《申报》,1937年11月22日,第6版
    ③《五万难民乞望各界援助》,《申报》,1937年11月26日,第5版
    ④《南市难民区待赈者共二十万人》,《申报》,1937年11月28日,第5版
    ①《救济经费已达二百万元》,《申报》,1937年12月2日,第5版
    ②《国府救灾会赈款收支情形》,《申报》,1932年1月27日,第15版
    ③《万辟建议最后救灾办法》,《申报》,1932年5月15日,第9版
    ④《抗日勿忘救灾》,《申报》,1931年12月3日,第7版
    ①樊英:《中国经济现状鸟瞰》,《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第8页
    ②王力:东北沦陷对中国经济之影响述略[J],兰台世界,2012(2),第29页
    ③《蒋主席发表告被灾同胞书》,《申报》,1931年9月4日,第11版
    ④《中宣部为赈济水灾告全国同胞书》,《申报》,1931年8月26日,第4版
    ①《蒋介石关于剿共区域赈灾之公电》,《申报》,1932年10月1日,第11版
    ②《蒋介石关于剿共区域赈灾之公电》,《申报》,1932年10月1日,第11版
    ③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4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页,第131页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4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5页
    ⑤郭成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①忻平著:《民国社会大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2页
    ②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1997(4),第144页
    ③《上海市政周刊》,《申报》,1929年6月1日
    ④《潘公展讲市社会行政概况》,《申报》,1931年2月24日,第9版
    ⑤国民政府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37页
    ⑥《赈灾委员会缩小范围》,《申报》,1929年12月25日,第8版
    ①《豫陕甘灾情奇重》,《申报》,1928年11月22日,第7版
    ②《国府会议通过拨华侨捐款30万赈灾》,《申报》,1928年7月14日,第7版
    ③《各省赈款之分配》,《申报》,1928年9月9日,第9版
    ④《中央救灾组织方针》,《申报》,1936年1月30日,第9版
    ⑤《何键电何成俊湘省谷米不能驰禁》,《申报》,1931年8月18日,第10版
    ①《芜湖粮站盗卖赈麦案》,《申报》,1932年7月1日,第12版
    ②《湘赈又起纠纷》,《大公报》,1932年3月26日,第5版
    ③《救济水灾委员会等代表彻查皖北赈务舞弊案》,《申报》,1932年8月2日,第9版
    ④《救济水灾会稽核组彻查皖北赈务纠纷案》,《申报》,1932年8月6日,第14版
    ①《监察院弹劾皖赈务舞弊》,《大公报》,1932年9月15日,第4版
    ②《监院弹劾皖赈舞弊人员》,《申报》,1932年9月13日,第3版
    ③《皖北赈务舞弊案》,《大公报》,1932年10月19日,第5版
    ④孙语圣:1931年皖北赈务舞弊案[J],民国春秋,1998(5),第25页
    ⑤《中央救灾组织方针》,《申报》,1936年1月31日,第8版
    ①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行,2009年,第29页
    ②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行,2009年,第31页
    ①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民国21年中国劳动年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四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556—-558页
    ②《工部局对于(工厂法)态度》,《申报》,1931年8月1日,第14版
    ①《上海有二万乞丐》,《申报》,1932年1月20日,第11版
    ②柳:《救丐与恤贫》,《申报》(时评),1936年3月19日,第4版
    ③《乞丐贪食毕命》,《申报》,1931年11月20日,第15版
    ④《查送乞丐入教养院》,《申报》(上海特别市市政周刊),1928年7月26日
    ⑤《乞丐持蛇勒索》,《申报》,1937年6月22日,第12版
    ⑥柳:《救丐与恤贫》,《申报》(时评),1936年3月19日,第4版
    ①《捕收乞丐分别教养》,《申报》,1928年8月9日,第1版
    ②《救济京市乞丐办法》,《申报》,1934年7月19日,第9版
    ③《平市设乞丐收容所》,《申报》,1930年12月4日,第6版
    ④《津社会局大捕乞丐》,《申报》,1934年8月9日,第8版
    ⑤《青岛乞丐收容所近况》,《申报》,1929年12月9日,第7版
    ⑥《本市各界筹备乞丐救济院》,《申报》,1936年4月27日,第18版
    ①《查送乞丐入教养院》,《申报》(上海特别市市政周刊),1928年7月26日
    ②《淞沪教养院昨日收容乞丐游民》,《申报》,1930年3月17日,第15版
    ③《淞沪教养院昨在南北市收容游民》,《申报》,1930年3月31日,第15版
    ④《淞沪教养院近讯》,《申报》,1928年4月14日,第14版
    ①《三公司职工为开除工友开紧急会议》,《申报》,1928年1月28日,第13版
    ②《三公司失业工友后援会开会纪》,《申报》,1928年2月1日,第13版
    ③《三公司职工失业团宣言要旨》,《申报》,1928年2月5日,第14版
    ①《报界工会援助三公司被开除职工》,《申报》,1928年2月5日,第14版
    ②《农工商局调解三公司劳资纠纷》,《申报》,1928年2月6日,第13版
    ③《三公司解雇纠纷已解决》,《申报》,1928年2月8日,第14版
    ④《三公司解雇工友已领到津贴》,《申报》,1928年2月12日,第14版
    ①《黄河被灾区域,共五省五十二县》,《申报>,1933年8月31日,第3版
    ②《宁夏黄水横流》,《申报》,1933年9月19日,第8版
    ①《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启事》,《申报》,1931年8月14日,第6版
    ②《急赈会昨开常务会议》,《申报》,1931年9月3日,第17版
    ③《二次拟款清单》,《申报》,1931年9月26日,第15版
    ④《厦江声报募赈结束》,《申报》,1931年10月14日,第15版
    ①《朱庆澜电谢江声报》,《申报》,1931年10月17日,第15版
    ②《财政部准拨公债百万元救川灾》,《申报》,1937年4月10日,第10版
    ③《财部拨公债赈济川灾现正接洽抵押现款》,《申报》,1937年4月15日,第9版
    ④《中央拨款川赈灾公债》,《申报》,1937年4月16日,第4版
    ⑤《刘湘电迎朱庆澜入川》,《申报》1937年4月18日,第10版
    ⑥《朱庆澜飞渝放赈》,《申报》,1937年4月20日,第3版
    ①《川省急赈共凑成二百万元,由曹仲植负责查入定25天内办竣》,《申报》,1937年4月25日,第4版
    ②《戴季陶捐廉赈川灾》,《申报》,1937年5月13日,第4版
    ③《新加坡华侨关怀川灾,募得赈款已九千元》,《申报》,1937年5月18日,第6版
    ④《川绅称未领得赈款,财部已去电查究,传川省府划留赈款》,《申报》,1937年5月21日,第3版
    ⑤《赈会电川省府催发赈款》,《申报》,1937年5月25日,第3版
    ⑥《刘湘通电否认划留赈款》,《申报》,1937年5月25日,第3版
    ①时评:《赈款保障问题》,《申报》,1937年5月25日,第5版
    ②《川省府赈款拨交散放》,《申报》,1937年6月2日,第4版
    ③《川省赈款分汇各县》,《申报》,1937年6月6日,第3版
    ①《从三种利害说到救灾问题》,《大公报》,1931年8月24日,第2版
    ①《征求水灾特稿》,《大公报》,1931年8月24日,第4版
    ②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①刘少文:《1872—2008年中国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②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2页
    ①张礼恒摘编: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团体统计(1930年前后)[J],民国档案,1996(3)
    ②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3页
    ③陈凌霎:《现代各国社会救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序言,第2页
    ①岳宗福:《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96页
    ①[英1格尔斯著,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G].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国民政府实业部编.《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劳动年鉴》[G].台湾:台湾文海有限公司出版社,1990年版.
    5、国民政府实业部编.《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G].台湾:台湾文海有限公司出版社,1990年.
    6、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G].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7、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G].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8、王宗洲主编.《中国劳动法规全书(1912—1949)》[G].黄河出版社,1989年.
    9、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G].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
    10、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1、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G].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年.
    12、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1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报告书》[R].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
    15、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国民政府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R].1935年.
    16、张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G].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17、国民政府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提要》[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8、湖北水灾善后委员会编.二十年湖北水灾赈济汇编(奖惩)[G].湖北:汉口文德印务有限公司,1934年.
    19、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0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
    20、申报年鉴[Z].上海:上海申报年鉴社,1933年.
    1、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8—193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蔡勤禹著.《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王子今、刘悦斌、常宗虎.《中国社会福利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4、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书馆,1998年.
    5、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6、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7、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5年.
    8、孔庆泰主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9、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1、岳宗福.《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M].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12、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张静如、卞杏英:《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张钟汝、范明杯著:《城市社会保障》[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17、郑功成等著.《中华慈善事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
    18、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62年.
    19、宋军著:《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20、杨荫溥著.《民国财政史》[M].北京:财政出版社,1985年.
    21、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
    22、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薛毅、章鼎著.《章元善与华洋义赈会》[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25、孙绍骋著.《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6、夏明方.《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7、夏明方等主编.《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28、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9、张连红.《整合与互动—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1927—1937)》[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
    30、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劳工政策》[M].重庆: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
    31、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刑必信.《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M].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
    33、徐载平、徐瑞芳编著:《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34、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35、李侃等:《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6、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37、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39、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40、徐铸成:《报海旧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1、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
    42、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现代化》[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43、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4、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忻平等:《民国社会大观》[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46、郭成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47、张左己:《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
    48、王俊秋.《中国慈善与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2008年.
    49、覃有土、樊启荣.《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50、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51、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5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4、邱涛.《中华民国反贪史—其制度变迁与运行的衍异》[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朱邦兴、胡林阁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56、王娟.《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57、周秋光.《红十字会在中国(1904—1927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9、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0、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何家伟.《国民政府公务员俸给福利制度研究(1928—1949)》[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62、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4、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65、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6、龚德才.《中国新闻事业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8、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9、谢圣远.《社会保障发展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70、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71、王芝琛.《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72、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73、杨光辉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
    74、郭汾阳、丁东.《报馆旧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75、童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76、何军、王兰芳.《劳动与社会保障》[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7、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8、韩克庆.《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79、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80、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1、岳经纶.《中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回顾与前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82、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3、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84、吴亦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5、陈淑君.《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
    86、章晓懿.《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87、魏新武.《社会保障世纪回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8、孙光德.《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3年.
    89、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0、王科武.《中国之农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91、向春华.《社会保险法原理》[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11年.
    92、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93、齐海鹏.《社会保障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4、颜鹏飞、李名炀、曹圃.《中国保险史志1805—194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1、岳宗福.《民国时期的灾荒救济立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岳宗福、聂家华.《国民政府社会保险立法述论》f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论嬗变与立法诉求》[J].《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4、岳宗福.《近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刘孟信.《1927—1937年南京行政制度研究》[J].《学海》2000年第4期
    6、经盛鸿.《近代南京地区灾害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7、陈竹君.《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福利政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8、陈竹君.《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福利立法初探》[J].《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9、蔡勤禹.《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J].《东方论坛》2002年第5期
    10、张莉清、陈竹君.《试析南京国民政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原因》[J].《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1、周秋光、曾桂林.《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J].《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12、周秋光.《民国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3、朴敬石.《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4、毕素华.《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5、朱英.《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6、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7、马真、于德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团体机构述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8、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9、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事业初探(1927—1937)》[J].《史林》2003年第6期
    20、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J].《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21、王倩、宋红梅.《1927—1937年南京社会保障事业初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2、武艳敏.《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3、武艳敏.《五十年来民国救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4、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5、蔡勤禹.《民国慈善组织募捐研究—以华洋义赈会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6、刘招成.《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述论》[J].《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7、宋士云.《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J].《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28、刘景.《试论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J].《理论探索》2007年第6期.
    29、刘五书.《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J].《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30、莫子刚.《略论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救灾政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1、吴德华. 《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J].《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32、董根明.《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3、张礼恒摘编.《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团体统计(1930年前后)》[J].《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34、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5、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6、能德成.《历史殷鉴——民国四川一次赈灾腐败纪实载》[J].《四川档案》2000年第4期
    37、田彩凤.《陈达先生年谱》[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8、孔祥成.《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9、李琼.《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0、欧阳晴.《民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1、杨琪、徐林.《试论华洋义赈会的工赈赈灾》[J].《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42、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3、潘国琪.《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4、李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荒中的腐败问题析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5、衡芳珍.《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6、龙天贵.《国家责任与社会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7、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8、林琳.《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9、于洋洋.《民国时期产业工人的劳动状况》[D].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50、饶水利.《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6》[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51、夏慧玲.《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7)》[D].湖南师范大 学,2006年硕士论文
    52、王莹.《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3、姜春燕.《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54、王晓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事业考察(1927—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5、刘敏.《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地区战争难民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6、章博.《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57、孟丽.《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事业研究(1927—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8、谭玉秀.《1927—1937年中国城市失业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59、易艳.《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60、李丽颖.《(申报)与中国新闻史之最》[J].《兰州学刊》2001年第5期
    61、张建省、陈亚楠、唐振伟.《(申报>打造影响力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1期
    62、曾宪明.《(申报>、<大公报>1925—1935十年间广告手法评析》[J].《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63、彭巍然.《(申报)媒介形象的自我宣传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月
    64、孙会、宋维山.《近代报纸广告的社会价值—以<申报)、<大公报)为例》[J].《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65、李振.《论(申报)的“义利兼顾”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2期
    66、阳海洪、阳海燕.《美查时期<申报>与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化》[J].《长沙 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7、葛凤.《(大公报>与近代灾荒救济》[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8、王儒年.《(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69、王晴晴.《(申报)办报理论之民生关怀——对30年代(申报>社会新闻透视》[D].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70、李强.《(申报)商业广告宣传策略研究(1927—1937)》[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1、熊炜.《(申报>史量才时期对上海公民社会架构的贡献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72、董黎丽.《(申报·自由谈>研究——以黎烈文主编时期为主》[D].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3、何晶.《简论鼎盛时期的(申报)(1931—1935)》[D].四川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74、代雅静.《经营报纸—史量才报刊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5、马丽.《三、四十年代<大公报)民生观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6、鲁旭.《试论<申报)的经营策略与特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论文
    77、周亚丽.《戊戌变法前<申报>国际时事评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78、孔祥利.《社会转型我国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3期
    《东方杂志》、《申报》、《大公报》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