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中心思想:21世纪中日相互依赖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日本依然坚持以“强权优势”为主的东亚地缘经济战略,这必然与崛起中的中国发生冲突,并且限制了中日两国在地缘经济上的互惠协作;而作为东亚合作机制的东亚新地区主义将促成中日两国经济民族主义的融合,化解大国间的竞争与危机,由此中日地缘经济关系也将从战略竞争转变为战略协作。
     冷战终结后,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的角逐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的博弈。21世纪以市场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当代经济民族主义成为民族主义的主流和常态。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双重性,既有保守、竞争的特性,又谋求开放与合作。左右经济民族主义保守或开放的标尺是政府对国家利益和地区形势的战略判断。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制约下的地缘经济关系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民族主义的互动决定了地缘经济关系的主要结构。
     同属于东亚经济民族主义,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建立在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念基础上,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而日本经济民族主义建立在强国优势战略,地区制衡战略的基础上,继续寻求维护“中心”主导“边缘”的旧秩序的延伸,并因而制约、疏远中国。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日经济民族主义必然发生碰撞。而竞争与合作势必成为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本质内容。
     中日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既是经济全球化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中日两国经济民族主义互动的产物。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构成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上的双重因素。1.按照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而构成的经济互补关系.2.地缘战略上中心与边缘的动态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先发国与后发国之间的矛盾、竞争与冲突,这是南北矛盾在东亚两大国之间的具体体现。3.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制约下的中日经济伙伴关系。这是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两国之间相互依赖加强的结果。制度化的相互依赖依然会导致相互竞争和彼此合作。但其中竞争是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有序竞争,这种竞争属于战略协作的形式之一。而这种伙伴关系包含了有序竞争关系的战略互惠合作。
     三者辩证统一,构成了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内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雁行秩序下的中日垂直分工逐步瓦解,日本从意识到地区分工上丧失了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以垂直分工为主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也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21世纪中国试图发展为“世界的工厂”和“世界的市场”,力图通过融入世界市场尽快实现以工业化为主的民族经济的现代化。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对外全面开放的同时,寻求自力更生,争取技术本土化,从而成为制造业大国。在地区战略上,中国积极打造“大中华经济圈、中国-东盟圈、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圈”为三环的,以中国为核心的立体式东亚经济安全与合作体系。
     依据长期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坚持日本主导,制约中国的东亚地缘战略,联合西方发达国家制衡中国在亚洲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试图维持中国-东盟的均势。日本的强权战略,无疑是中日战略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制度性的矛盾妨碍了中日之间的战略合作,也阻碍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中日两国只有在亚洲意识的指导下,从共同的东亚地缘利益出发,建立有效的磋商机制,并在新的战略高度上实现中日两国的产业衔接。进而以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契机实现全面,深入开展战略互惠合作,才能预防地区危机,转化中日战略竞争态势,最终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而东亚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新东亚区域主义的整合也将是中日经济民族主义的融合。中日关系也将因此演变为战略伙伴关系。
The main idea of the paper is that Japan's Geo-economic strategy of power's predominance means alienating China, therefore it holds back the strategic reciproc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Only by New East-Asia-Regionalism can China and Japan unite Chinese economic nationalism with Japanese economic nationalism. As a result, the Geo-economic relations of Sino-Japan would translate strategic competition into strategic cooperation.
     After cold war, economic factor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re exists the trend for Geo-political game change to Geo-economic game. Contemporary economic nationalism is due to decide big power's Geo-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mutual actions between economic nationalism would figure out the structure of Geo-economic relations.
     As to Contemporary Economic Nationalism on 21 century, it has double characters, protective and cooperative, just likes two sides of one coin. Correspondingly, protectionism leads to competition, door-open policy leads to cooperation. It depends on national strategy defined by national interest.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markets rule works together.
     Both belong to east Asian economic nationalism, Chinese economic nationalism emphasizes on reformation, self-dependence and building-up new prope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however, Japanese economic nationalism insists the power's predominance and regional balance-quo in order to maintain traditional Coreness -Peripherality - order. Since China has been arising while Japan declined, China's geopolitical status has promoted. At the same time, East Asian work-division has transformed from vertical integration to horizontal integration. Regardless the changing of interdependence situation, Japan still sticks to alienate China by its regional strategy, according to which Japan should act as the center of East Asia, but China (even Large-Chinese-Circle) act as the periphery. That breaks out strategic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big powers in East Asia.
     My paper intends to witness the sequential evolvement of Sino-Japanese Geo-economic relation, and pays much more importance in analyzing Sino-Japan strategic relations as well as East Asia's regional integration. As a logic result, the thesis made subsequent propositions about devotion to creative new East Asia's regionalism in which common Asian regional interest is taken as superiorit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terdependence, New East Asia's regionalism is sure to be the joint point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proper settlement of divergence.
引文
1 苏东水等主编:《东方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2 Saul B.Cohen: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a Divided World.London:Maidun,1964,p.23
    3[美]斯皮克曼著:《和平地理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7页
    4 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5 Klaus Dodds,Geopolitics:a Changing worl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p.3
    6[英]哈·麦金德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5页。麦金德在1904年向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一篇讲演稿《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Pivot of History),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勾勒出了两大世界力量体系,即以俄罗斯为中心的“陆权”体系和以英国为中心的“海权”体系。
    7 Richard Rosecrance,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NewYork,Basicbooks,1986,p.6
    8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Random House,New York,1988,pp.438-439
    9[澳]约翰·伯顿著,马学印、谭朝洁译:《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10[美]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11 有关内容参见Edward Luttwak,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o-Econom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East-West Order,Marline Nijhoff Publishers,1994
    12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9-405页
    1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著,罗荣渠等 译:《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页
    1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页
    15[英]汤因比著,刘北成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3-428页
    16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7[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18 Robert O.Keohane & 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third edition,2001,Addion Wesly Longman,Inc.p.7
    19 同上pp.10-14
    20 冯昭奎,“推动中日关系再次正常化”,《环球时报》,2004年11月12日
    21 杨伯江,“从理性思考探索跨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9期
    22 1961年,戴维·辛格在其论文《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讨论了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因素。他的宏观层次是国际体系,这是最全面的外部因素;他的微观层次是国内因素,这是从国家内部分析国家对外行为的途径。David Singer,“the level-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Theoretical Essay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1
    1 参见 M.A.Heilperin,Studies in Economic Nationalism,Paris,Librarie Minard,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罗荣渠等译:《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页
    6 刘中民,“关于冷战后全球民族主义的多维思考”,《世界民族》,1995年,第2期
    7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117页
    8 陈安国:《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9 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0[埃]G·A·阿明,“依附性发展”,载《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11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12 2004夏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展望》(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发文(" Ricardo and Mill Rebut and Confirm Argument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Supporting Globalization")对自由贸易精神提出了质疑。认为自由贸易可能损害一国的福利。
    13 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14[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15 同上,第29、30页
    16 同上,第31、32页
    17 同上,第33、34页
    18 Laura Lahay,"Mercantilism ",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Edition by David R.Henderson,A Time Warner Company,1993
    19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曾正式提出“经济爱国主义”,其主旨是把阻止外国资本并购民族产业等扶持法国民族企业的政府行为作为民族利益的需要。他强调,“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的企业掌握成功的手段,这就是经济爱国主义的全部意义所在。这当然不是要将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是要构筑保护主义屏障,而是要集中我们的所有能量,掌握有效工具,以合法的武器同美国和中国进行竞争。”参见《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在法国第十四届使节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8月29日,http://www.ambafrance-cn.org/spip.php?article1988
    20[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著,张世鹏等译:《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中央的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21[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5页
    22 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23 Richard Cooper,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N.Y.McGraw-Hill,1968,preface
    24[日]山本吉宣著,桑月译:《国际相互依存》,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56-60页
    25 张蕴岭:《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8页
    26 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欧洲》,1999年,第2期
    27[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1页
    28 进入21世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把发展教育和培训、建立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推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也是有类似的目的。
    29[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30 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139、140页
    31 同上,第47页
    32 陈峰君,“论东亚经济民族主义”,《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2期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2[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 陈峰君,“论东亚成功的综合要素:东亚经济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夏季卷
    4[日]青木昌彦等编辑:《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作用》,东洋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6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页。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人民日报》,1982年9月8日,第一版
    8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9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414、415页
    10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8页
    11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12 胡鞍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分为承前启后、相互连接的四个阶段:①1977年之前,被视为基本封闭的经济体,与经济全球化基本无缘,是世界贸易小国,居世界第27位,占世界出口比重也是历史的最低点。②1978-1991年,启动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低度开放经济。③1992-2000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中度开放经济,对外开放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但还不是开放型经济,主要特征是数量扩张型贸易增长(成为世界第八大贸易国);④2001-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前沿,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改进并重的又快又好的贸易增长方式,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形成高度开放经济,成为世界开放型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参见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13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471页
    14 同上,第551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16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201页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宦乡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版,第225页
    18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19[日]猪口孝,“从日本的角度透视中国的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20 日本综合研究所开发机构编:《90年代日本的课题》(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768页
    21 进出口和贸易通常是旧重商主义最主要的管制对象。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译本),1997年版,第505-509页
    22[日]小宫隆太郎:《日本产业、贸易的经济分析》,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年版,第7页
    23 陈淮编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24[日]新藤宗幸:《行政指导》(中译本),长春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第133页
    25[美]威廉·内斯特编著:《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26 http://www.kantei.go.jp/jp/senryaku/index.html
    27[美]威廉·内斯特编著:《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7页
    28 Nicholas Spykman,America's Strategy in Worm Politics,Harcourt Brace,1942,p.7
    29 萨本望,“新型的地缘经济学”,《世界知识》,1995年第5期
    30 金熙德:《中日关系:复交30周年的思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1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一般称其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他在该书中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推进阶段、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经济起飞阶段就是指经济发展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他认为起飞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次突变。一国经济要能起飞,必须具备3个相互有关的条件:①提高生产性投资率,使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②建立和发展一种或多种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即主导部门;③进行制度上的变革,迅速出现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推动现代部门的扩张。三个条件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参见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章。
    32 冯昭奎,“如何分析中日矛盾”,《外交评论》,2006年第8期
    1 功能性合作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和投资为主要形式,以互相谋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这种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民间和地方政府。参见张蕴岭:《东北亚区域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2 日本经济企划厅编:《世界经济白书》,大藏省印刷局,1994年版,第120、125页
    3[日]细谷千博:《日美关系资料集1945-1997》,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第143、144页
    4[日]吉田茂:《大矶随感》(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9页。
    5 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496页
    6 中国同时还提出政治三原则:日本政府不能敌视中国;不追随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不阻碍中日关系向正常化方向发展;共同坚持政治和经济不能分开的“政经不可分原则”。
    7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8 具体过程参见宋成有、李寒梅等著:《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42页
    9[日]《内阁制度百年史》编纂委员会:《历代内阁总理大臣演说集》,大藏省印刷局,1986年版,第790页
    10[日]田中明彦:《日中关系1945-1990》,东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11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368页
    12 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13 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对日本棉纺织工业史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经历了“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三个阶段。因为这一过程在图表上呈倒“V”型,像大雁排成飞行雁阵,他把这三个阶段称之为“雁行形态”。
    14[日]小岛清:《雁行型经济发展论》,第2卷,文真堂,2003年版,第104-106页
    15 日本经济企划厅:《经济白皮书》,平成6年版,第304页
    16[日]吉田茂:《十年回忆》(中译本),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第154页
    17 张健:《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页
    18 马黎明:《当代日本与中日关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9 吴寄南主编:《站在新世纪入口的日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157页
    20[日]内滕昭:《中国的市场经济化与日中经济竞争》,学文社,1998年版,第193页
    21 产业内垂直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日益复杂,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在新型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不仅表现为产业层次的高度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的递进,而且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
    22 金熙德,“后雁行模式时代的中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23 江瑞平,“当前中日经贸关系中的若干问题——以中国西部开发为中心的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1期
    1 Hans J.Morgenthau & Kenneth W Thompson,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th edition,by Alfred A.Knopf,Inc.1985,p.5
    2 转引自华俊编著:《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3 Karl Deutsch,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entice,Hall,Inc.1978,preface and introduction
    4 Robert O.Keohane & 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third edition,2001,Addion Wesly Longman,Inc.p.7
    5 同上pp.10-14
    6 同上p.18
    7[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8[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9 周小兵,“东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解决”,《当代亚太》,2005年第4期
    10 张雨,“从雁行模式到“10+3”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5期
    11 Address of Former President Fidel Valdez Ramo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The 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ESI),Global Forum 2000:"The World to Come-Value and Price of Globalization ",Ronald Reaga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Washington DC,May 17,2000
    12 王林生,“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危机”,《世界经济》,1999年第1期
    13 #12
    14 参见[日]《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11月18日
    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147页
    16[日]《经济学人》,1995年,8月22日号
    17 日本经济产业省:《通商白皮书2001年》,第一章“以东亚为舞台的大竞争时代”
    18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仅为1400万美元。此后形成了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80年代初对经济特区的投资;第二个高潮出现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投资波及到整个沿海一带;第三个高潮出现在2000年以后,其背景是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54.5亿美元,约占中国引进外资总量的9%左右。
    19 根据日方统计,2006年,日中双边贸易额为2100.8亿美元,增长11.5%。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927.5亿美元,增长16%;从中国进口1183.4亿美元,增长9%。日方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从2001—2006年,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比重由11.8%升至17.5%,而同期日美贸易比重则由24.5%降至17.2%。参见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日本 2007》,第3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assay/view.asp?news_id=5778
    20 主要国家对外依存度=(输入量-输出量)/(国内生产量+输入量-输出量)×100%
    21 小泉首相在2004年声称“在经济上中国需要日本更甚于日本需要中国”。参见[日]船桥洋一,“日本的世界”,《朝日新闻》,2004年5月13号
    22 黄范章主编:《东亚经济蓝皮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23[日]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强势日中经济关系——重要在于维持“强势”》,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2005年1月3日报告
    24[日]内阁府:《经济财政白皮书》平成17年版,第7页
    25 日本外务省编:《外交青书》,平成17年版,第40页
    26 新华社2005年4月21日电
    27 新华社2005年1月22日电
    28[日]伊藤元重:《日中经济关系的经济分析》,东洋经济新报社,2003年版,第89页
    29 江瑞平,“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与中日经济关系转型—兼析日本得自中国经济崛起的利益”,《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第6期
    30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2007版贸易投资白皮书》http://www.meti.go.jp/report/data/g51128aj.html
    31 2000年,中国对《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外合作企业经营法》、《外资企业经营法》这三部利用外资的主要法律作了修改,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外汇平衡、优先使用国产配件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要求。2001年,颁布了《有关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相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的暂定实行规定》、《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 理规定》、《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等。以使之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32 “产业空心化”(Hollowing-Out)是指由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母国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与就业大幅减少、竞争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等较严重经济问题的一种经济现象。
    33 2000年度,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对北美直接投资占25.3%、对欧洲占50.2%、对亚洲占12.2%,对华仅占2%,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不是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原因,而且尚存有进一步扩大的余地。参见(日)财务省发表的《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http://www.meti.go.jp/report/data/g51128aj.html
    34 张季风,“日本政局对其经济及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亚非纵横》,2007年第5期
    35 刘昌黎:《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作用、问题、对策》,《日本学刊》,1999年第6期
    36[日]山下一仁,“惟有日本落后于国际标准”,《经济学家》,2004年3月23号
    37 陆建人,“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当代亚太》,2006年第1期
    38[日]关志雄:《中日互补关系:2000年以后的变化》,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c030912.html
    1 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ory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也称为“波特菱形”(Porter's Diamond),探讨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以及它们经济繁荣的来源。波特列举了一些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除了自然资源以外的要素,分别是:来自成熟消费者的较大需求(需求条件),受教育的熟练劳动力(要素条件),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以及相关支持性供应商的存在(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此外,他还讨论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政府的角色和机会等。参见[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
    2 冲突与竞争在概念存在区别,竞争只是冲突的一种低级形式。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表现 为冲突形式。竞争升级为冲突的条件是:竞争各方间的对抗性升级,他们在追求己方目标的同时也在阻挠对方实现目标的努力,他们会努力压制竞争对手。参见胡平:《国际冲突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1页
    3 经济战主要表现为五方面:高技术产业化的争夺战、高科技人才的争夺战、战略资源的争夺战、贸易保护战和国际货币汇率的价格战。参见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244页
    4[美]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版,1997年版,第177页。
    5 中国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的金柏松认为,中日经贸摩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1)以农产品为主的贸易摩擦阶级;(2)日元贬值以抑制中国产品的进口阶段;(3)以苛刻的检疫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阶段。发生这一系列磨擦的主要原因有:两国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采取的对策不同,两国经济增长差异,以及两国政治、社会、人为的各种因素等等。参见李建伟,米新丽,“中日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于《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6 徐长文,“中日经济开始转凉”,《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8日。
    7 Haruhiko Kuroda,Masahiro Kawai,"Time for a switch to global reflation",http://www.shijie.Org/article/sjzs200224/1090.html
    8[日]中曾根康弘著,联慧译:《日本21世纪的国家战略》,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9 孙承:《日本与东亚:一个变化的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0[日]上村幸治,“被迫选择是与中国竞争还是共存”,《经济学人》,10月9日号
    11 时殷弘,“东亚的安全两难与出路”,《国际政治》,2001年第4期
    12 金熙德,“后‘雁行模式'时代的中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宦乡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版,第220页
    14 参见《大平正芳的政治遗产》,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409页
    15 《朝日新闻》,1979年9月3日
    16 傅骊元:《东亚经济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17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日开谈FTA时机仍未成熟”,《东方早报》,2005年05月20日
    18[日]白石隆,“日本必须与东盟实行经济合作并牵制中国”,《读卖新闻》,2003年6月5日
    19 参见《日本の FTA戦略》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policy.html
    20 日本2003年《通商白皮书》,平成十五年版,第105页
    21 金柏松,“日本政府在打哪些经济牌夸大中国存在投资风险”,《中国青年报》,2006年04月07日
    22 “日印首脑发表共同声明,加强安全保障合作,牵制中国”,[日]《产经新闻》2007年8月23号
    23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0年12月正式提出了包括日本、“四小”、东盟、中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东亚经济集团”构想(后改称为“东亚经济协议体”)
    24 小泉首相在新加坡发表的外交政策讲话,见[日]《每日新闻》,2002年1月15
    25[日]五百旗头真主编,吴万虹译:《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2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27[日]《读卖新闻》1996年3月4日
    28 “麻生外相在第166届国会上的外交演讲”,http://www.cn.emb-japan.go.jp/fpolicy/seisaku070126-1.html
    29 “安倍访问印度提大亚洲构想,排除中国”,中新网8月23日电
    30[美]罗伯特·杰维斯 著,秦亚青 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页
    31 “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展优势”,是通过比较后发展国家某阶段与先发展国家相应阶段的生产方式,由于存在先发展的范本,后发展国家具有路径选择的有利形势。参见Alexander 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Respectiv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32 参见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页
    33 1996年,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的代表在荷兰瓦森纳开会并签署《瓦森纳协定》
    34 李光辉,“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展望”,《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2期
    35 《人民日报》,2007年1月15日电
    36 日外相妄言日本能成亚洲领导者,用援助拉拢东南亚”,新华网2005年12月12日电
    37 王新奎,“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WTO多边贸易体制及其特征”,华民、韦森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38 参见:罗汉春,“应对贸易摩擦多发期”,《中国外资》,2005年 第2期;许丛琳,“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出国的影响”,《亚太经济》,2004年第4期。
    39 中国明确电网电力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新华社2006年12月18日电
    40 从经济总量的排位来看,中国以美元计算的GDP,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照现行汇率计算,2006年达2.68万亿美元,与排名世界第三的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从2004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截至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达到10663亿美元。参见中共十七大新闻中心:“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成 就”,2007年09月30日,http://www.cpcnews.cn/GB/104079/6336257.html
    41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8号
    42 据中国台湾网2006年8月28日消息,台湾知名人士、前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8月27日在深圳中国企业家论坛呼吁,两岸四地共同构建“大中华经济圈”,以实现“互惠互利、双贏共荣”。
    43[日]国分良成,“冷战后中日关系转变的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5期
    1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3期
    2 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Economy,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278
    3 《邓小平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4 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访日期间,与安倍晋三首相举行了会谈,双方再次确认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即战略互惠关系),而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内涵是:相互支持和平发展,增进政治互信。保持并加强两国高层往来。努力提高各自政策的透明度。扩大和深化两国政府、议会、政党的交流与对话。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在能源、环保、金融、信息通信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充实和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及全球性课题。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在开放、透明、包容等三项原则基础上促进东亚区域合作。
    5[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6 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页
    7 中新网2005年2月26日电
    8 新华网2005年3月25日电
    9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于2007年工2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方代表团长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等出席。日方代表团长为外务大臣高村正彦,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农林水产大臣若林正俊等出席。
    10 在“10+3”框架下已开辟了17个合作领域,建立了48个合作机制,其中部长级机制有14 个,各类合作项目超过100个。
    11 据中新社新加坡11月20日电:2007年12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峰会通过了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提出了实现东亚和平、稳定、繁荣的目标,为“10+3”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峰会批准了《2007-2017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工作计划》,还强调了坚持东盟在本地区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和“10+3”的主渠道地位。
    12 Alexander 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1995,p.73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14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
    1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4/03/content_4376516.htm
    16[日]《福泽谕吉全集》,岩波书店,1958年版,第5卷,第297页、384页,第9卷,第195页
    17 王厚双,“雁行模式与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日本研究》,1999年第4期。
    18[日]若宫启文:“战后日本政治中的亚洲意识”,《中央公论》,1995年2月号
    19 199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就历史问题发表讲话。村山真诚地反省了日本在历史上对其他亚洲国家进行侵略的错误,并表示要与那些国家建立基于深刻理解与相互信赖的关系。此次讲话精神为其后历届日本政府所沿袭。
    20 http://wto.mofcom.gov.cn/column/ddgk.xml
    21 余潇枫等著:《非传统安全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22[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23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表示要“把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在政策上将“经济安全”定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从而改变了美国传统国家安全战略中军事、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之间的“主辅关系”。1999年12月,美国白宫公布了《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该报告认为,“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密不可分,美国本土的经济繁荣依赖于战略物资进出口贸易的稳定”,“为了保证经济的繁荣,美国还应拥有在国际发展、金融和贸易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参见王永县主编:《国外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与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24 廖少廉、陈雯等著:《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5 日本2002年《经济白皮书》,http://www.meti.go.jp/report/whitepaper/index.html
    26[日]小岛朋之,“日中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日本《外交论坛》,2007年1月号
    1 参见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29页
    2 俞正梁,“建构全球政治新范式”,载于楚树龙、耿秦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3 庞中英,“论东亚地区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4 Edward D.Mansfield;Helen V.Milner,"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3,No.3(Summer 1999),pp.589-627.
    5 Peter J.Katzenstein,"Open Regionalism:Cultural Diplomacy and Popular Culture in Europe and Asia",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Boston,MA,August 29-September 1,2002
    6 Bjorn Hettne,"Globalization,the New Regionalism and East Asia",Selected Papers Delivered at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Global Seminar'96 Shonan Session,2-6 September 1996,Hayama,Japan
    7 庞中英认为,地区合作与地区整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地区整合体现地区合作的更高阶段和成果。见庞中英,《地区化、地区性与地区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8 Bjorn Hettne,"Globalization,the New Regionalism and East Asia" Selected Papers Delivered at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Global Seminar'96 Shonan Session,p.2-6 September 1996,Hayama,Japan。
    9 Peter J·Katzenstein,A World of Region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p.25
    10 Norman D.Palmer,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pp.2-19.
    11 Craig N.Murphy,"Global Governance:Poorly Done and Poorly Understood",International Affairs(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Vol.76,No.4.(Oct.,2000),pp.789-803
    12 David Greenaway and Chris Milner,"Multilateral trade reform,regionalism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in Reginalism and Globalization:Theory and Practice.Edited by Syjal Lahiri,Routledge Reprinted 2002,p.162
    13 Ronald J.Yalem,"Regionalism and World Order",International Affairs,Vol.38,No.4.(Oct.,1962),pp.460-471
    14 James H.Mittelman & Richard Falk,"Global Hegemony and Regionalism",in James H.Mittelman,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146
    15 Paul Masson,"Globalization:Facts and Figures",IMF Policy Discussion Paper PDP01/4
    16 Bruce E.Moon,"Review:Regionalism is Back! Now What?"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42,No.2(Nov.,1998),pp.338-342
    17 John Gerard Ruggie," Multilateralism: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6(Summer,1992),pp.569-574
    18 John Ravenhill,APE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acific Rim Regionalism,Camn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28
    19 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04页
    20 Yamazawa,"Japan and the East Asian economies:Prospects and retrospect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IDE APEC Study Center,Working Paper Series,03/04-No.1,March 2004
    21 Lipsey,Rechard,"Economic Unio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1972,New York,Macmi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Vol.7,PP.541-542
    22 Robert Gilpi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330
    23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4 《中日韩IT领域共同宣言》在2002年9月召开的中、日、韩三国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共同宣言包括如下内容:在“培育产业和标准相结合的IT产业”、“亚洲文化遗产数字化”、“促进信息通信行政高效率的竞争和在制定通信市场管制方案方面的合作”“召开亚洲标准化论坛”“共同开发可自动翻译三国语言的网络技术”等项目方面展开相互合作。
    25 "Joint Repor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Strengthening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China,Japan and Korea",October 2003,Trilateral Joint Research b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Japan,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of Korea.P.2
    26 2003年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份题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报告指出:“中日韩三国建成的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拥有近15亿消费者、7万多亿美元GDP、近两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的自由贸易区。这一地区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自由贸易区将给三国带来更大的利益。”参见张蕴岭主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27 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2005年1月12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亚洲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http://fukuoka.china-consulate.org/chn/xwdt/t182419.htm
    28 新华社2004年6月22日电
    29 Yun Chunji,"Japan's FTA Strategy and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Bloc",Japan in the World,March 2002.
    30 1997年,日本大藏省大臣宫泽喜-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提出了建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的倡议,这个倡议设想由中国、日本、韩国及东盟各国组成一个组织,共集资1000亿美元来为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但它很快被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否定。次年,宫泽喜一提出了“新宫泽构想”,设想的集资额降为300亿美元,其中150亿美元用于满足遭受危机的国家中长期的资本需求。这一提案受到了各方欢迎。2000年2 月,按照“新宫泽构想”,几个危机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获得了200亿美元贷款。正是从“新宫泽构想”开始,日本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日趋积极。
    31 http://www.meti.go.jp/hakusho/index.html
    32 金熙德:《日本抢占东亚合作制高点》,《环球时报》,2004年7月12日。
    33 日本首先在国内发表“东亚EPA构想”。参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在2006年4月7日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上的讲话。(日)《每日新闻》,2006.04.08《经济产业大臣二阶说明“东亚EPA构想”》
    34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7页
    35 David E Rapkin,"The United States,Japan,and the power to block:the APEC and AMF cases",the Pacific Review,Vol.14,No.3(2001),pp.373-410
    36 Joseph Gdeco,"The Maastdch Treaty,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and the Neo-realist Research Programm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1(1995),p.111
    37 “温家宝称中国无意谋求东亚合作主导权”,综合新华社2005年12月13日电
    1 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Economy,Princeton,New Jersey,Pd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p.51-54
    2 Jeseph S.Nye,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Harper Collins Collage Publisher,1993,p.190
    1.Alexander 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Respectiv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Edward Luttwak,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o-Econom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East-West Order,Marline Nijhoff Publishers,1994
    3.Hans J.Morgenthau & Kenneth W.Thompson,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th edition,by Alfred A.Knopf,Inc.1985
    4.John Ravenhill,APE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acific Rim Regionalism,Camn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Karl Deutsch,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enticehall Inc.1978
    6.Klaus Dodds,Geopolitics:a Changing worl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7.M.A.Heilperin,Studies in Economic Nationalism,Paris,Librarie Minald,1960
    8.Nicholas Spykman,America's Strategy in World Politics,Harcourt Brace,1942
    9.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Random House,New York,1988
    10.Peter J ·Katzenstein,A World of Region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11.Richard Cooper,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N.Y.McGraw-Hill,1968
    12.Richard Rosecrance,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Basicbooks,1986
    13.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Economy,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4.Robert O.Keohane & 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third edition,Addion Wesly Longman,Inc.2001
    15.Robert Gilpi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16.Address of Former President Fidel Valdez Ramo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The 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ESI),Global Forum 2000,"The World to Come-Value and Price of Globalization",Ronald Reaga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Washington DC,May 17,2000
    17.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 1, 1995,
    
    18.Bjorn Hettne, "Globalization, the New Regionalism and East Asia" , Selected Papers Delivered at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Global Seminar's 96 Shonan Session, 2-6 September 1996, Hayama, Japan
    
    19. Bruce E. Moon, "Review: Regionalism is Back! Now What?",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42, No. 2 (Nov. 1998)
    
    20. Craig N. Murphy, "Global Governance: Poorly Done and Poorly Understood",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 Vol. 76, No. 4. (Oct.2000)
    
    21. David Greenaway and Chris Milner, "Multilateral trade reform, regionalism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gi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Syjal Lahiri, Routledge Reprinted 2002
    
    22.David P. Rapk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he power to block: the APEC and AMF cases",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4 No. 3 (2001)
    
    23. David Singer, "the level-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24. Edward D. Mansfield; Helen V.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Summer 1999)
    
    25. James H. Mittelman & Richard Falk, "Global Hegemony and Regionalism", in James H. Mittelman, 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 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26. Joseph Grieco, "The Maastrich Treaty,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and the Neo-realist Research Programm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1(1995)
    
    27.Jeseph S. Nye,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Harper Collins Collage Publisher, 1993
    
    28. John Gerard Ruggie, "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 (Summer1992)
    
    29. "Joint Repor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Strengthening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Japan and Korea", October 2003, Trilateral Joint Research b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Japan,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of Korea
    
    30.1aura Lahay, "Mercantilism ", 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Edition by David R. Henderson, A Time Warner Company, 1993
    31.Lipsey,Rechard,"Economic Unio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1972,New York,Macmi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Vol.7
    32.Paul Masson,"Globalization:Facts and Figures",IMF Policy Discussion Paper PDP01/4
    33.Peter J.Katzenstein,"Open Regionalism." Cultural Diplomacy and Popular Culture in Europe and Asia",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Boston,MA,August 29-September 1,2002
    34.Ronald J.Yalem,"Regionalism and World Order",International Affairs,Vol.38,No.4.(Oct.,1962)
    35.Saul B.Cohen: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a Divided World.London:Maidun1964
    36.Yamazawa,"Japan and the East Asian economies:Prospects and retrospect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IDE APEC Study Center,Working Paper Series,03/04-No.1,March 2004
    37.Yun Chunji:"Japan's FTA Strategy and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Bloc",Japan in the World,March 2002
    38.Haruhiko Kuroda,Masahiro Kawai,"Time for a switch to global reflation",http://www.shijie.Org/article/sjzs200224/1090.html
    3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1.[澳]约翰·伯顿著,马学印、谭朝洁译:《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2.[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著,张世鹏等译:《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3.[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英]哈·麦金德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5.[英]汤因比著,刘北成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美]斯皮克曼著:《和平地理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8.[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9.[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51.[美]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罗荣渠等译:《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美]鲁杰主编,苏长河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5.[美]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56.[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7.[美]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58.[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0.[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6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62.[美]威廉·内斯特编著:《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美]熊玠著,余逊达、张铁军译:《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5.《大平正芳的政治遗产》(中译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66.[日]《福泽谕吉全集》,岩波书店,1958年版
    67.[日]内滕昭:《中国的市场经济化与日中经济竞争》,学文社,1998年版
    68.[日]青木昌彦等编辑:《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作用》,东洋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69.[日]小岛清:《雁行型经济发展论》,文真堂,2003年版
    70.[日]小宫隆太郎:《日本产业、贸易的经济分析》,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年版
    71.[日]细谷千博:《日美关系资料集,1945-1997》,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
    72.[日]新藤宗幸:《行政指导》,长春出版社,1996年版
    73.[日]吉田茂:《大矶随感》(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74.[日]吉田茂:《十年回忆》(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1965年版
    75.[日]《内阁制度百年史》编纂委员会:《历代内阁总理大臣演说集》,大藏省印刷局,1986年版
    76.[日]山本吉宣著,桑月译:《国际相互依存》,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77.[日]田中明彦:《日中关系,1945-1990》,东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8.[日]伊藤元重:《日中经济关系的经济分析》,东洋经济新报社,2003年版
    79.[日]五百旗头真主编,吴万虹译《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80.[日]中曾根康弘著,联慧译:《日本21世纪的国家战略》,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
    81.日本经济企划厅编:《世界经济白书》,大藏省印刷局,1994年版
    82.[日]内阁府:《经济财政白皮书》 平成17年版
    83.日本外务省编:《外交青书》,平成17年版
    84.日本经济策划厅:《经济白皮书》,平成6年版
    85.日本综合研究所开发机构编:《90年代日本的课题》(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
    85.日本2003年 《通商白皮书》,平成十五年版
    86.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 《2007版贸易投资白皮书》http://www.meti.go.jp/report/data/g51128aj.html
    87.《日本のFTA戦略》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policy.html
    88.[日]白石隆,“日本必须与东盟实行经济合作并牵制中国”,《读卖新闻》,2003年6月5日号
    89.[日]船桥洋一,“日本的世界”,《朝日新闻》,2004年5月13号
    90.[日]小岛朋之,“日中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日本 《外交论坛》,2007年1月号
    91.[日]国分良成,“冷战后中日关系转变的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5期
    92.[日]猪口孝,“从日本的角度透视中国的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93.[日]关志雄:《中日互补关系:2000年以后的变化》,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c030912.html
    94.[日]上村幸治,“被迫选择是与中国竞争还是共存”,《经济学人》,10月9日号
    95.[日]若宫启文,“战后日本政治中的亚洲意识”,《中央公论》,1995年2月号
    96.[日]山下一仁,“惟有日本落后于国际标准”,《经济学家》,2004年3月23号
    97.#12
    98.[日]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强势日中经济关系——重要在于维持“强势”》,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2005年1月3日报告
    99.陈安国:《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0.陈淮编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1.楚树龙、耿秦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4.傅骊元:《东亚经济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5.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华俊编著:《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107.胡平:《国际冲突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8.黄范章主编:《东亚经济蓝皮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0.《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1.廖少廉、陈雯等著:《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版
    112.马黎明:《当代日本与中日关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13.倪世雄等 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4.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16.宋成有、李寒梅等著:《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117.苏东水等主编:《东方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孙承:《日本与东亚:一个变化的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19.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0.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121.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22.余潇枫等著:《非传统安全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4.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5.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7.王永县主编:《国外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与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8.吴寄南主编:《站在新世纪入口的日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9.张健:《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0.张蕴岭:《东北亚区域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31.张蕴岭:《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2.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宦乡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版
    133.《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34.陈峰君,“论东亚经济民族主义”,《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2期
    135.陈峰君,“论东亚成功的综合要素:东亚经济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夏季卷
    136.冯昭奎,“如何分析中日矛盾”,《外交评论》,2006年第8期
    137.冯昭奎,“推动中日关系再次正常化”,《环球时报》,2004年11月12日
    138.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139.刘中民,“关于冷战后全球民族主义的多维思考”,《世界民族》,1995年第2期
    140.陆建人,“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当代亚太》,2006年第1期
    141.江瑞平,“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与中日经济关系转型-兼析日本得自中国经济崛起的利益”,《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第6期
    142.江瑞平,“当前中日经贸关系中的若干问题--以中国西部开发为中心的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1期
    143.金柏松,“日本政府在打哪些经济牌 夸大中国存在投资风险”,《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7日
    144.金熙德,“后‘雁行模式'时代的中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145.金熙德,“日本抢占东亚合作制高点”,《环球时报》,2004年7月12日。
    146.李光辉,“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展望”,《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2期
    147.刘昌黎,“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作用、问题、对策”,《日本学刊》,1999年6期
    148.罗汉春,“应对贸易摩擦多发期”,《中国外资》,2005年,第2期;
    149.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3期
    150.庞中英,“地区化、地区性与地区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151.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欧洲》,1999年,第2期
    152.庞中英,“论东亚地区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153.萨本望,“新型的地缘经济学”,《世界知识》,1995年,第5期
    154.时殷弘,“东亚的安全两难与出路”,《国际政治》,2001年,第4期
    155.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56.徐长文,“中日经济开始转凉”,《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8日
    157.许丛琳,“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出国的影响”,《亚太经济》,2004年,第4期
    158.王厚双,“雁行模式与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日本研究》,1999年,第4期。
    159.王林生,“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危机”,《世界经济》,1999年第1期
    160.杨伯江,“从理性思考探索跨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9期
    161.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62.张季风,“日本政局对其经济及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亚非纵横》 2007年第5期
    163.张雨,“从雁行模式到“10+3”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5期
    164.周小兵,“东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解决”,《当代亚太》,2005年第4期
    165.《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16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人民日报》,1982年9月8日
    167.《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8号
    16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169.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2005年1月12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亚洲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 http://fukuoka.china-consulate.org/chn/xwdt/t182419.htm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2.中国海关:http://www.customs.gov.cn/YWStaticPage/default.htm
    3.日本 《世界经济白皮书》:http://www.kantei.go.jp/jp/kanpo-shiryo/2000/0202/SIRY0202.htm
    4.中日贸易动向:http://www.near21.jp/data/trade/japan/ja-chi/main.htm
    5.日本企划厅:http://www.epa.go.jp
    6.日本贸易促进机构:http://www.jrtro.go.jpOtop-jOindex.html
    7.日本2002年以前的 《通商白皮书》:http://www.meti.go.jp/hakusho/index.html
    8.日本2002年至2007年的 《通商白皮书》:http://www.meti.go.jp/report/whitepaper/index.html
    9.日本经济战略会议的资料:http://www.kantei.go.jp/jp/senryaku/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