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门诗人贬谪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古以来,贬谪即为中国古代官员之噩梦,党争剧烈之时,贬谪尤为惨痛。北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厉行新法,引发新旧党争,反对变法之旧党官员纷纷请外,且阻挠新法施行。哲宗元祐年间,太皇太后高氏辅政,迎旧党官员还朝,尽废新法。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力行绍述,复行新法,旧党官员尽遭贬黜。徽宗即位,改元建中靖国短暂调停,于次年又改元崇宁,党禁顿起,建“元祐党人碑”,旧党官员及不附蔡京者均列名其上,所遭贬责更甚。然元祐党人碑所列三百九人中仅一百一十一人为熙丰间反对变法、元祐间力行“更化”、一直追随元祐重臣、附议反对变法者,且以苏轼、苏辙,及其门下文人贬责最重,创作诗歌最繁,文学影响及社会影响最著。苏门诗人1564首贬谪诗作涵盖其贬谪生活诸多方面,反映出各人不同之贬谪心态、主题取向及时空语象特征,既具有明显共性特点,又颇具文人独特性格,故为本文探讨之中心。
     中国古代文人虽以温柔敦厚、中庸谨重为尚,然自古有“狂”、“逸”人格萌生发展,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中亦有体现。如苏轼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且受陶渊明影响甚重,故而初谪黄州时心怀惴惴,惟求自安,至谪居惠州时渐成淡泊自适,远贬儋州已心无挂碍、旷达自乐,最终形成狂逸融合、超然旷达之贬谪心态。苏辙简洁沉静,黄庭坚超然淡泊,加之受禅宗影响较深,二人贬谪诗作狂、逸之气均未昭彰,哀乐之情隐而不发,少有愤激之情,颇为自持平和,故而诗作冲淡超逸,心态为离狂远逸、内敛沉静。秦观于贬谪期间甚是怀念昔日翰苑生活,对困居贬地之苦痛体味颇深,故而潦倒哀毁,其诗作中之狂气跳过唐之禅悦,嵇、阮之狂逸结合,陶渊明之潇洒超逸,而远溯至屈、贾之哀伤心理,其心态由哀婉而为沉郁、凄厉,狂消逸隐,终于悲苦绝望。晁补之诗作中逸气更为明显,然狂放语汇亦不鲜见,可见其从未忘情于仕宦生涯。张耒则心性坦易,虽迭遭黜责,却能很快调整心态。二人将对三教之圆融和会作为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之武器,两人贬谪心态虽略有不同,然均徘徊于狂逸之间,形成亦狂亦逸、坦易自持之心态特征。
     苏门诗人历贬边地,生活潦倒,故而诗作中多有环境苦恶之记述、生计艰难之哀叹、精神痛苦之展示与借酒遣愁之逃遁。贬地生活虽然艰苦,但苏门诗人受儒家思想熏染多年,忧民之怀未能忘却,依然关心民瘼,为生民所遭苦难心痛不已,尤以苏轼最为明显。然其诗作主题大多集中于水旱蝗灾,极少涉及农事政策,于忧民之怀中足见其唯恐招祸之惧。苏门诗人迭遭贬窜,于生计、精神遭受双重打击,无奈之下,归隐之心日益浓厚,于诗作中多有反映:或寄情于山水,或求助于佛道。然大部分苏门诗人均未能归隐山林田园,只因寻到“吏隐”这一调和途径,求得心安与心灵之解脱,既可享受隐逸之乐,又不辜负忧民之怀。苏门诗人均未曾脱离贬谪羁绊,归隐之思遂相伴始终。苏门诗人历贬边地,于生命沉沦之苦痛中日益沉静,开始思考人生命运、生存价值之最本质问题,故而诗作中多有对死亡之审视,由排斥而至接受,由接受而至超越;亦多有对生命之思考,表达对顽强坚忍、柔美娇艳物事之喜爱,并对日常生活习见之物多所吟咏,表达出对生命之欣喜。
     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中时空意识与语象系统亦颇引深思。苏门诗人于贬谪期间视野顿宽,时空意识涵盖全面,既有古往今来、纵横万里之宏阔,亦有注重现下、一时一地之体悟,故而其诗作既有涵盖万古之情,又重现时当下之感;既有俯瞰天地之势,又重耳闻目见之境。其物象系统亦更为完善,既有品性高洁、文人雅致之松竹等物象,亦有纤细精致、悲苦萦怀之醉酒等语象,极具含蓄浓缩之美、翻新出奇之妙、变俗为雅之奇及形象描绘之趣。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不囿于前人语象系统之限制,更注重内心感悟之表达,变前人含蓄蕴藉之审美为日常生活口语之事象,故而诗作物象种类丰富多样,其特征更符合诗人贬谪心境;事象运用变化万端,将文人雅趣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
Since ancient times, relegation is the nightmare of the Chinese officials. It would becrueler when the party-struggle became fiercer.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thernSong Dynasty party-struggle, this thesis tries to study on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andtheir poems.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includes Su Shi, Su Zhe, Huang Tingjian, QinGuan, Chao Buzhi, Zhang Lei, which can be take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Yuan You Party.Their poems can show main features of the Yuanyou Party. The thesis includes five chapterswith the main contents as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rocess of theNorthern Song Dynasty party-struggle, in order to expurgate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legationpoems of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At first, the thesis mainly analyzed the backgroundof the Yuan You Party-struggle: Ministers with different politics interfering with each otherand the system of remonstration are political factors; the increasing intension of thethree-redundancy problems is the social factor;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in the NorthernSong Dynasty is the cultural factor. Secondly, the thesis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Yuanyou Party-struggle. Since the reform of Wang Anshi in Xining-Yuanfeng period, thereform ideas and the measures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imperial court struggle. Because of the“Wutai poem case”, Su Shi was deported to Huang Zhou. The Old Party officials were alsopunished. After ShenZong was died, the grandma-empress presided over the affairs of country,and the Old Party officials returned to the court. By the opportunity of “the Che Gaiting poemcase”, the New party officials were denounced fiercely. Since then,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Old and New Parties turned the partisan politics to the emotional strife. When ZheZongascended the throne, he executed the new policy again, and the Old Party officials wererelegated to the remote areas once more. During Chongning period, Cai Jing fabricated “theYuanyou Party Monument”, the Old Party officials and those who wasn’t subordinated to CaiJing were columned their names on it and got crueler punishment. All of the group of poetsled by Su Shi were relegated successively, and wrote lots of poetr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Yuan You Party officials and the summary ofthe relegation poetries of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classification of the Yuanyou Party officials. The thesis divided them into ten types, andregarded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Yuanyou Party officials,and let them to be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section shows how the group of poetsled by Su Shi formed. In order to make the objects of study clear, the third section mainlyanalyzed the relegation history of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of their poem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the relegation ment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group ofpoets led by Su Shi. This thesis uses the “madness” and “leisu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scholars as analytical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relegation mentalitycharacteristic. The first section is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madness” and “leisure” andintroduce the representatives. The second section is to analyze the type of the relegationment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includes Su Shi’s “Combinationof Madness and Leisure, Aloof and Broad-minded”, Su Zhe and Huang Tingjian’s “Awayfrom Madness and Leisure, Quiet and Introverted”, Qin Guan’s “Disappearance of Madnessand Leisure, Misery and Despair”, Chao Buzhi and Zhang Lei’s “Both Madness and Leisure,Calm and Self-sustaining”. From their relegation poem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relegation ment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ose six people is also seen.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the theme of their relegation poems. In the relegationarea,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led a burdensome life. It can be seen in their relegationpoems that their means of subsistence was deficient, and they felt very lonely. Although the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was relegated to the distant area and their ambition of patrioticwas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y also worried about people, so there are lots of poems aboutanxiety for peopl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group of poets ledby Su Shi had a more and more intense complex of hermitage. They envied Tao Yuanming’shermitage to pastoral, but they didn’t want to abandon their officials identity, so they turn toofficial seclus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feeling at ease. The group of poets led by Su Shi lived in the border areas for long-term, got very har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arms, so theydiscussed death and life for many times. In their poems, there are both thinking about deathand lief of lif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space-time consciousness and poetic imagery systemof the relegation poem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When they were relegated, the group ofpoets led by Su Shi had a broad vision. The space-time consciousness and poetic imagerysystem of their poems were encompassing, both wide and narrow, both distant and close, bothliterary atmosphere objects, such as pine tree and bamboo, and common life things, such aswine and drunk etc.. There are lots of subtle concentrated, refurbished surprisingly, turn triteto elegant, image depicting wonderful scenes in the relegation poems. This shows the groupof poets led by Su Shi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xpress the inner perception and turn subtle andrefined objects to ordinary things.
引文
①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6页
    ①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页。
    ②刘红红:《超越与执着——张耒与秦观贬谪心态之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87页。
    ③蒋长栋:《一个尚待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贬谪文学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蒋长栋:《一个尚待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贬谪文学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刘铁锋:《关于“贬谪文学”的语词考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7—51页。
    ②程新:《论贬谪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59—60页。
    ③侯永平:《贬谪文学史纲》,《科教导刊》,2011年8月上,第250—252页。
    ④李红岩:《我国贬谪文学和贬谪诗人类型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第200—202页。
    ⑤徐书奇:《古代“贬谪文学”探析》,《文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21—23页。
    ①陶涛:《论发端于屈原的逐臣文学》,《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60—62页。
    ②刘戈:《幽怨起骚人——迁谪文学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初探》,《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19—21页。
    ③许连军:《迁谪现象的文学与文化价值评判》,《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44页。
    ④刘勇:《论文学活动中作家主体的审美心理:以贬谪文学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4—57页。
    ⑤辛文:《苏轼贬谪心态面面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3—112页。
    ①李越深:《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第37—41页。
    ②唐玲玲:《寄我无穷境:苏轼贬儋期间的生命体验》,《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第8—12页。
    ③朱靖华:《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新东方》,1996年第6期,第14—18页。
    ④成杰:《苏轼前后贬谪思想之异同》,《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69—172页。
    ⑤王怡梅:《从贬谪黄州的创作看苏轼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6—17页。
    ⑥王红升:《从东坡词看苏轼贬谪时期的佛老心态》,《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4月下,第199—201页。
    ⑦范会俊:《苏东坡谪居海南的生活与思想》,《海南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第97—101页。
    ⑧张英:《“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23—27页。
    ⑨马云:《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贬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65—69页。
    ⑩毛水清:《略论苏轼在广西的活动及创作》,《南宁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第23—26页。
    11陈继明:《苏轼在琼州的生活及创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88—92页。
    12梁大和:《苏东坡贬惠年表》,《惠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52—58页。
    13韩敏:《苏轼谪居海南事迹系年》,《海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第48—51页。
    14巨传友:《东坡贬谪诗的意趣及表现特征》,《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50—53页。
    15韩敏:《苏东坡与黎族士人黎子云》,《海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第17—21页。
    16李显根:《试论苏轼贬谪期间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82—84页。
    ①黎国器:《苏轼与民俗》,《海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第87—93页。
    ②昌庆志:《苏轼贬谪生涯与北宋岭南文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29—33页。
    ③刘勇:《白居易、苏轼贬谪诗文意蕴之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第41—46页。
    ④张亚祥:《白居易与苏轼怀古诗数量比较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14—16页。
    ⑤张再林:《“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第22—26页。
    ⑥毛妍君:《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江淮论坛》,2010年第3期,第171—175页。
    ⑦萧庆伟:《论苏轼的和陶诗》,《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第40—45页。
    ⑧李显根:《试论苏轼的“师陶情怀”与精神创新》,《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第77—83页。
    ⑨赵雅娟:《论陶渊明对苏轼贬谪生活之影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3—51页。
    ⑩何阿珺:《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之卷,第54—62页。
    ①吴增辉:《从“省之又省”到圆融三教——党争及贬谪与苏辙的思想蜕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9—24页。
    ②廖文华,陈小芒:《苏辙两谪筠州的心态与文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97—99页。
    ③李寅生:《试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其贬谪诗》,《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34—39页。
    ④李金荣:《论地域文化给予贬谪文人的回报》,《文艺争鸣》,2009年第11期,第125—127页。
    ⑤朱小峰:《秦观诗的创作分期及其诗风流变》,《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19—222页。
    ⑥张彦,蔡念念:《论秦观两广诗的艺术成就》,《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7—21页。
    ⑦朱小峰:《秦观岭南诗思想解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7—28页。
    ①刘红红:《超越与执着——张耒与秦观贬谪心态之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87—89页。
    ①合浦,治今广西合浦;九真,治今越南清化;日南,治今越南顺化。
    ②敦煌,治今甘肃敦煌县西;朔方,治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黄河南岸。
    ③[日]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162页。
    ④(南朝)沈约:《立左降诏》,《梁文纪》卷七,第12页。
    ①魏殿金:《宋代适用于犯罪官员的资格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83—96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职官志》,《宋史》卷一六一。
    ①有宋一代,凡监诸场、院、库、务、局、监等各种税收(如盐、茶、酒等),库藏(如粮科院、市舶库、籴纳库、支盐仓等),杂作(如都作院、作院、船场、冶铸监场等),专卖(如酒务、都盐场、酒麴务、矾场等)事务官,总称为监当官。
    ②折杖法:将笞、杖、徒刑折为臀杖或脊杖,行刑完后即予释放;流刑则于处以杖刑后在本地服劳役一年至三年不等,不必远窜。
    ①(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页。
    ②宋代散官共有十等,从高到低依次为:节度副使、节度行军司马、防御副使、团练副使、州别驾、州长史、州司马、州司士参军、州文学参军。
    ①李红岩:《我国贬谪文学和贬谪诗人类型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第200—202页。
    ②侯永平:《论贬谪文学学》,《教育科研》,2011年第18期,第57—62页。
    ①田宝:《贬谪文学与超越意识——以苏轼黄州岭海时期创作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尚永亮:《贬谪文化和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①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四四,咸平二年二月乙酉条。
    ②(宋)李焘:《长编》卷五二,咸平五年八月癸未条。
    ③分别见(宋)李焘:《长编》卷一零七,天圣七年三月癸未条;卷一二二,宝元元年十月丙寅条;卷一五三,庆历四年十一月己巳条。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卷三。
    ②(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苏轼文集》卷五一。
    ③(宋)秦观撰,徐培钧笺注:《主术》,《淮海集笺注》卷一二。
    ④台湾学者梁天锡在《北宋台谏制度之演变》一文中统计为15人,见台湾《宋史研究集》第九辑;罗家祥在《北宋仁、英两朝台谏》中又补上8人,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57页。
    ①梁启超:《王安石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②(宋)宋祁:《上仁宗论三冗三费》,《宋名臣奏议》卷一零一。
    ③(宋)苏辙:《上神宗乞去三冗》,《宋名臣奏议》卷一零三。
    ④(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王安石变法》,《宋史纪事本末》卷八。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禁军上》。
    ②王忠厚:《北宋“三冗”弊政述评》,《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4页。
    ③(清)赵翼:《宋制禄之厚》,《廿二史札记》卷二五。
    ④同上。
    ⑤王忠厚:《北宋“三冗”弊政述评》,《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4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宋庠、宋祁传》,《宋史》卷二八四。
    ①(清)赵翼:《宋科场处分之轻》,《廿二史札记》,卷二五。
    ②(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
    ③(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四。
    ④(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
    ①王忠厚:《北宋“三冗”弊政述评》,《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6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食货下一·会计》,《宋史》卷一七九。
    ③邓广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①(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条。
    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
    ③(清)永瑢等:《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卷五。
    ④(清)永瑢等:《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资治通鉴后编》卷三二。
    ⑤(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①(宋)刘彝:《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
    ②(宋)吕陶:《应制举上诸公书》,《浮德集》卷十。
    ③(清)永瑢等:《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宋史全文》卷一一。
    ④(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二。
    ⑤(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零。
    ②(元)脱脱等:《宋史·富弼传》,《宋史》卷三一三。
    ③(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王安石变法》,《宋史纪事本末》卷八。
    ①(宋)吕诲:《上神宗皇帝论王安石奸诈十事》,《宋名臣奏议》卷一零九。
    ②(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王安石变法》,《宋史纪事本末》卷八。
    ③(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临川文集》卷七三。
    ④(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临川集》卷四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七。
    ①(元)脱脱等:《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
    ②(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五。
    ①(宋)苏轼:《再上皇帝书》,《东坡全集》卷五一。
    ②(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一,“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集”条。
    ①(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九,元丰二年七月己巳条。
    ②(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苏轼文集》卷十。
    ③(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宋史》卷三三八。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五,元丰八年四月庚寅条。
    ②(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元祐更化》,《宋史纪事本末》卷十。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元丰八年六月丁亥条。
    ④罗家祥:《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七,元祐元年二月丁亥条。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元祐元年二月乙酉条。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七,元祐元年二月丁亥条。
    ①(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元祐更化》,《宋史纪事本末》卷十。
    ②(宋)王岩叟:《上哲宗乞罢青苗免役保甲》,《宋名臣奏议》卷一零八。
    ①(元)脱脱等:《宋史·吴处厚传》,《宋史》卷二三零。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五,元祐四年四月壬子条。
    ③(元)脱脱等:《宋史·范纯仁传》,《宋史》卷三一四。
    ④(明)杨士奇等:《去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八。
    ①(元)脱脱等:《宋史·邢恕传》,《宋史》卷四七一。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五,元祐四年五月庚辰条。
    ①(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下,《栾城后集》卷十三。
    ①(清)王夫之:《宋论·哲宗》,《宋论》卷七。
    ②(元)脱脱等:《宋史·陈瓘传》,《宋史》卷三四五。
    ①(宋)杨仲良:《逐元祐党人》上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零一。
    ②同上。
    ③同上。
    ①(宋)杨仲良:《禁元祐党人》上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①(宋)杨仲良:《禁元祐党人》上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元符二年十一月甲申条。
    ①(元)脱脱等:《宋史·陆佃传》,《宋史》卷三四三。
    ②(元)脱脱等:《宋史·叶涛传》,《宋史》卷三五五。
    ①(清)陆心源:《王汾传》,《元祐党人传》卷二。
    ①罗家祥:《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页。
    ①罗家祥:《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页。
    ①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②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5页。
    ①(宋)晁补之:《上苏公书》,《鸡肋集》卷五一。
    ②关于晁补之初识苏轼年龄有十七岁、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一岁、二十二岁五种说法。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罗凤珠遍考史料后认为,前三种说法有误,晁补之时年应为二十一或二十二岁。
    ③(宋)晁补之:《及第谢苏公书》,《鸡肋集》卷五二。
    ①(宋)杜大珪:《晁太史补之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三四。
    ②(元)脱脱等:《宋史·晁补之传》,《宋史》卷四四四。
    ①(宋)谢深甫:《庆元类法事条·编配流役》,《庆元类法事条》卷七五。
    ①林语堂:《苏东坡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26页。
    ①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四。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六。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①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②同上。
    ③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①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②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宋史》卷三三八。
    ①叶嘉莹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驼庵传诗录——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77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宋史》卷三三八。
    ①(宋)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六。
    ①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65页。
    ①湛芬:《论张耒的多元人格理想与基本人生价值取向》,《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6页。
    ①叶嘉莹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驼庵传诗录——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82页。
    ①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第70—79页。
    ②(宋)苏轼:《与沈睿达二首》,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3页。
    ①顾之京:《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支叹〉的创作成就》,河北大学中文系、古籍所编:《詹锳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②(宋)苏轼:《与钱济明十六首之四》,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3页。
    ③(宋)苏轼:《与程正辅七十一首之十九》,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66页。
    ①蒋寅:《古代诗歌中的“吏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1页。
    ②同上。
    ③秦东陵侯少平以布衣种瓜于长安,被称之“瓜隐”。后有汉施延种瓜自养,姚俊常种瓜灌园,亦被称之“瓜隐”。
    ④清李魁春喜种竹、善画竹,并名其斋为“竹隐”。
    ⑤乐元淑爱莲,且居于莲湖,被称为“莲隐”。
    ①夔、龙,相传为舜时二位名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①指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曾数次投奔蘧伯玉。孔子赞其为真正君子:君王有道,则辅政治国;无道,则归隐山林。
    ②指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世遂以“箕颍”指代隐居之人或隐居之地。
    ③又名习家池、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凤凰山南麓。史载为东晋襄阳侯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所建,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家习凿齿曾隐居于此。张耒于诗作中借以表达归隐之思。
    ④《后汉书·逸民传·严光》载: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苏辙、张耒于诗作中借以表达归隐之思。
    ⑤相传为秦朝末年隐居商山之“商山四皓”所作,后泛指隐逸避世之歌或词。苏门诗人于诗作中借以表达归隐之思。
    ⑥钱穆以为“沮溺”为春秋时隐者长沮、桀溺,后泛指避世隐士。苏门诗人借以表达归隐之思。
    ⑦(宋)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栾城后集》卷二一。
    ⑧梁实秋:《陶渊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研究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页。
    ①(宋)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栾城后集》卷二一。
    ②(宋)范温:《潜溪诗眼》,《宋诗话辑佚》,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62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①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2页。
    ①王立:《永恒的眷恋:悼祭文学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①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②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72页。
    ③陈晓明:《本文的审美结构》,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④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73页。
    ①周裕锴:《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第68页。
    ①周裕锴:《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第68页。
    ①周裕锴:《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第75页。
    [1]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2](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清)王文诰辑订:《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
    [5](明末清初)吴之振:《宋诗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宋)苏辙撰,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宋)王安石:《临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10](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校点:《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1](宋)张耒撰,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2](唐)刘禹锡撰,卞孝萱校点:《刘禹锡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宋)晁补之撰,乔力笺注:《晁补之词编年笺注》,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
    [15](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6](宋)黄庭坚:《黄庭坚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7](宋)苏轼撰,薛瑞生笺证:《东坡词编年笺证》,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18](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9](宋)黄庭坚,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宋)黄庭坚撰,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1](宋)秦观撰,周义敢等编校:《秦观集编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宋)黄庭坚撰,(宋)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4](宋)晁补之:《鸡肋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版。
    [25]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6]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杨希闵:《宋黄文节公庭坚年谱》,《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曾枣庄:《苏辙年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秦子卿:《秦淮海年谱考订笺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王兆鹏:《两宋词人年谱》,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6]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7]孔凡礼撰:《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8]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9](宋)施宿编,王水照整理:《东坡先生年谱》,《宋人年谱丛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宋)王宗稷编:《东坡先生年谱》,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明)傅藻编:《东坡纪年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宋)孙汝听编:《苏颖滨年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黄编:《山谷年谱》,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曾枣庄编:《李之仪年谱》,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易朝志《:晁补之年谱简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28—36页。
    [16]李朝军:《晁说之年谱简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22—28页。
    [17]李朝军,毛晓华:《晁端礼年谱》,《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83—87页。
    [1](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宋)王明清:《挥麈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7](宋)黄庭坚:《宜州家乘》,台北:台北新兴书局,1978年版。
    [8](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
    [9](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台北:台北新兴书局,1983年版。
    [12](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6](明)杨士奇等辑:《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7](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8](清)秦缃业,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9](宋)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0](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1](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2](宋)李廌:《师友谈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3](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
    [2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5](宋)许覬:《彦周诗话》,《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6](清)何文焕编:《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7](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8](清)永瑢等:《文渊阁四库全书》。
    [1]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2]梁实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曾枣庄:《苏轼评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颜中其编注:《苏东坡轶事汇编》,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
    [9]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日]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17]陆侃如:《中国诗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8]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陈晓明:《本文的审美结构》,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0]庆振轩:《两宋党争与文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1]邓广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罗家祥:《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23]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4]张节末:《狂与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5]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6]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8]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3]王水照:《苏轼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4]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6]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8]王立:《永恒的眷恋——悼祭文学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9]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3]萧庆伟:《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江立中:《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46]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8]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9]张晶:《心灵的歌唱: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罗家祥:《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2]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54]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5]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6]朱易安,傅璇琮等:《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57]蒋长栋编:《贬谪文学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58]叶嘉莹:《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版。
    [59]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聂石樵:《楚辞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1]湛芬:《张耒学术文化思想与创作》,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62]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王运涛:《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65]傅璇琮,蒋寅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朱光潜:《谈美》,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年版。
    [67]尚永亮主撰:《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9]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0]梁启超:《王安石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71]聂石樵:《屈原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72]林语堂:《苏东坡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73]叶嘉莹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驼庵传诗录——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1]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蔡阿聪:《论盛唐文人的沦谪心态》,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李朝军:《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张丽华:《苏门六君子交谊考论》,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梁银林:《苏轼与佛学》,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6]徐宇春:《苏轼唱和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滕春红:《北宋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8]孟宪浦:《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0]孙海燕:《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1]张英:《唐宋贬谪词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2]郭茜:《东坡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3]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4]金恩景:《苏门四学士词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5]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6]彭文良:《苏轼诗词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7]梁瑞:《唐代流贬官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8]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9]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0]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1]严宇乐:《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22]阮延俊:《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23]郑永晓:《黄庭坚的诗论与晚年诗歌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00年。
    [24]蔺文龙:《由尊屈到崇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5]刘薇:《秦观诗歌创作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6]白锐:《惟有东坡居士好,姓名高挂在黄州——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生存样态及其文学、书法创作》,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7]陈海丽:《张耒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8]邹运月:《晚唐贬谪诗人和贬谪文学》,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9]吕明:《唐代贬谪文学的构成及其审美趋向》,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0]程建虎:《唐代逐臣别诗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1]宋先红:《“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32]王伟:《新旧党争与秦观词风嬗变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33]沈雪明:《“贬谪文化”现象与古今游记文学》,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4]刘铁锋:《论唐代贬谪文学创作的情感》,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5]刘会想:《论秦观的人格个性及其诗词文创作》,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6]雷宁:《秦观的思想观念简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7]袁宝:《从庙堂到江湖的人生咏叹》,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8]宋纯:《秦观、黄庭坚词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9]刘春梅:《晁补之词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0]赵晓星:《论苏轼、苏辙唱和诗》,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1]宋彩凤:《张耒散文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2]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士人心态》,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3]赵春玲:《论山谷词的雅俗两极》,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4]刘红红:《绍圣以后党争与张耒后期诗歌创作》,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5]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6]林春香:《秦观诗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7]赵芳:《苏轼海南创作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8]于玉蓉:《苏轼黄州词论略》,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9]马迎:《苏诗:归隐情结与意象体现》,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0]王惠梅:《唐宋岭南词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1]田宝:《贬谪文学与超越意识——以苏轼黄州岭海时期创作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2]王娟云:《北宋贬谪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3]马海霞:《张舜民及其诗歌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4]夏向军:《北宋贬谪词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5]翟晴:《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6]王生平:《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主题探略》,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7]马明玉:《苏轼贬谪期间书信研究》,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58]曾锐铭:《贬谪诗意象衔接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59]龙艳辉:《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苏轼贬谪词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60]熊星宇:《宋代黄州谪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61]蔡薇:《海南流贬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62]周进:《苏轼、张耒黄州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63]何小明:《黄庭坚纪行诗研究》,赣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64]谢姝:《贬谪诗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5]李杰:《南宋贬谪词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6]肖艳华:《黄庭坚贬谪巴蜀时期诗词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7]刘海迪:《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诗歌自然意象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8]赖仕贤:《黄庭坚贬谪时期尺牍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六期刊论文类
    [1]王忠厚:《北宋“三冗”弊政述评》,《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3—18页。
    [2]毛水清:《略论苏轼在广西的活动及创作》,《南宁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第23—26页。
    [3]范会俊:《苏东坡谪居海南的生活与思想》,《海南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第97—101页。
    [4]黎国器:《苏轼与民俗》,《海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第87—93页。
    [5]陈继明:《苏轼在琼州的生活及创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88—92页。
    [6]韩敏:《苏东坡与黎族士人黎子云》,《海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第17—21页。
    [7]吴慧:《秦观在北宋词坛的地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7—15页。
    [8]程杰:《关于秦观生平、思想的琐见》,《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第71—74页。
    [9]韩敏:《苏轼谪居海南事迹系年》,《海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第48—51页。
    [10]朱德才:《秦少游的“复雅归宗”》,《文史哲》,1987年第1期,第55—61页。
    [11]赵治中:《梦断春去愁如海——秦观贬官处州时期生活与创作述评》,《丽水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第11—17页。
    [12]李越深:《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第37—41页。
    [13]俞浩胜:《秦观“女郎诗”的审美意义》,《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第41—43页。
    [14]韩经太:《论宋人平淡诗观的特殊指向与内蕴》,《学术月刊》,1990年第7期,第52—58页。
    [15]李俊清:《〈栾城集〉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2期,第11—14页。
    [16]于翠玲:《从北宋时代特征论秦观的生活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第95—102页。
    [17]徐培钧:《论秦观咏史诗》,《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34—38页。
    [18]梁大和:《苏东坡贬惠年表》,《惠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52—58页。
    [19]孙昌武:《苏轼与佛教》,《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第61—72页。
    [20]王达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诗》,《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第1—11页。
    [21]萧庆伟:《车盖亭诗案平议》,《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50—56页。
    [22]王水照:《论洛蜀党争的性质与意义》,《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87—96页。
    [23]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第70—79页。
    [24]罗龙炎:《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第49—52页。
    [25]杨胜宽:《试论苏轼与秦观用情的不同方式》,《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13—20页。
    [26]唐玲玲:《寄我无穷境:苏轼贬儋期间的生命体验》,《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第8—12页。
    [27]李寅生:《试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其贬谪诗》,《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34—39页。
    [28]朱靖华:《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新东方》,1996年第6期,第14—18页。
    [29]李一飞:《论秦观的诗文创作》,《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58—64页。
    [30]周建国:《论新党舒亶及其文学创作》,《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第69—77页。
    [31]成娟阳:《秦观词的语象分析》,《邵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第54—58页。
    [32]胡可先:《黄庭坚词系年考证》,《文献》,1998年第4期,第50—66页。
    [33]萧庆伟:《熙丰、元祐党争的特质及蜕变》,《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49—53页。
    [34]萧庆伟:《论熙丰、元祐党争的文化背景》,《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58—64页。
    [35]沈松勤:《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27—44页。
    [36]王珏:《苏轼、秦观的词与宋人的尊体意识》,《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3—46页。
    [37]陶涛:《论发端于屈原的逐臣文学》,《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60—62页。
    [38]刘复生:《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第114—119页。
    [39]蒋长栋:《一个尚待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贬谪文学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40]莫砺锋:《论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85—95页。
    [41]萧庆伟:《论苏轼的和陶诗》,《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第40—45页。
    [42]孙琴安:《关于秦观绝句的评价》,《江南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9—21页。
    [43]刘尊明:《20世纪秦观词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2期,第18—22页。
    [44]金强,葛金芳:《北宋文官政治与熙丰党争》,《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08—110页。
    [45]周裕锴:《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第68—75页。
    [46]巨传友:《东坡贬谪诗的意趣及表现特征》,《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50—53页。
    [47]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69—75页。
    [48]魏殿金:《宋代适用于犯罪官员的资格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83—96页。
    [49]朱小峰:《秦观岭南诗思想解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7—28页。
    [50]莫砺锋:《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第1—16页。
    [51]程梅花:《论苏辙立足老子的哲学思想》,《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76—77页。
    [52]湛芬:《论张耒的多元人格理想与基本人生价值取向》,《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6—30页。
    [53]许连军:《迁谪现象的文学与文化价值评判》,《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44页。
    [54]李显根:《试论苏轼贬谪期间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82—84页。
    [55]成杰:《苏轼前后贬谪思想之异同》,《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69—172页。
    [56]张惠民:《简论苏轼的文化人格》,《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54—63页。
    [57]刘戈:《幽怨起骚人——迁谪文学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初探》,《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19—21页。
    [58]李显根:《试论苏轼的“师陶情怀”与精神创新》,《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第77—83页。
    [59]蒋寅:《古代诗歌中的“吏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1—58页。
    [60]张其凡,金强:《宋代“谪宦”类型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34—135页。
    [61]王德军:《苏轼“平淡”美的意蕴及其思想渊源》,《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43—45页。
    [62]尹占华:《论张耒的诗》,《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1—16页。
    [63]张再林:《“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第22—26页。
    [64]王辉斌:《论苏轼豪放词在北宋的尴尬》,《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32—34页。
    [65]马玉臣:《熙丰党争新论》,《东方论坛》,2005年第1期,第83—86页。
    [66]尹占华:《论秦观的诗》,《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第88—95页。
    [67]梅俊道:《论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35—37页。
    [68]邱美琼,胡建次:《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90—95页。
    [69]王书华:《苏轼苏辙对荆公新学的批判》,《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10页。
    [70]王书华:《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第29—35页。
    [71]朱刚:《论苏辙晚年诗》,《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第51—63页。
    [72]罗家坤:《黄庭坚、陶渊明诗歌承传关系浅谈》,《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7—40页。
    [73]朱晓慧:《水意象与秦观的情感世界》,《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20—25页。
    [74]徐书奇:《古代“贬谪文学”探析》,《文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21—23页。
    [75]廖文华,陈小芒:《苏辙两谪筠州的心态与文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97—99页。
    [76]刘华民:《宋词次韵现象探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53—58页。
    [77]张煜:《苏辙与佛教》,《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87—91页。
    [78]韩丽霞:《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7—29页。
    [79]刘铁锋:《关于“贬谪文学”的语词考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7—51页。
    [80]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第56—63页。
    [81]木斋:《论少游体》,《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05—155页。
    [82]孙振涛:《浅论秦观诗歌的“伤心”情致》,《集宁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第8—11页。
    [83]付定裕:《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文史杂志》,2007年第3期,第31—33页。
    [84]阮堂明:《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第80—90页。
    [85]王红升:《从东坡词看苏轼贬谪时期的佛老心态》,《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4月下,第199—201页。
    [86]刘红红:《超越与执着——张耒与秦观贬谪心态之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87—89页。
    [87]刘勇:《白居易、苏轼贬谪诗文意蕴之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第41—46页。
    [88]陈蔚蔚:《苏轼苏辙交游异同略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27—30页。
    [89]辛文:《苏轼贬谪心态面面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3—112页。
    [90]杨世利:《北宋贬降官叙复法述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7—50页。
    [91]李亮伟:《论苏轼山水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37—43页。
    [92]程新:《论贬谪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59—60页。
    [93]陈文苑:《析苏辙〈老子解〉的核心概念——“性”》,《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14页。
    [94]朱小峰:《秦观诗的创作分期及其诗风流变》,《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19—222页。
    [95]何阿珺:《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之卷,第54—62页。
    [96]刘尊明:《试论秦观的个性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24—27页。
    [97]王世立:《从秦观前期的几首词看秦观早年的旷达》,《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第146—149页。
    [98]李显根:《苏轼、秦观岭南诗随缘自适与体察民生精神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67—170页。
    [99]范立舟:《〈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第4—8页。
    [100]李真真:《蜀党的立党及成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8—42页。
    [101]姜海军:《苏轼与程颐易学思想之比较》,《周易研究》,2009年第5期,第61—68页。
    [102]刘忆攀:《试论宋代诗歌的“学术同化”现象》,《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77—378页。
    [103]李金荣:《论地域文化给予贬谪文人的回报》,《文艺争鸣》,2009年第11期,第125—127页。
    [104]李红岩:《我国贬谪文学和贬谪诗人类型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第200—202页。
    [105]刘勇:《论文学活动中作家主体的审美心理:以贬谪文学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4—57页。
    [106]蒋寅:《忧生与逃世:作为心态典型的阮籍》,《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84—93页。
    [107]赵雅娟:《论陶渊明对苏轼贬谪生活之影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3—51页。
    [108]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第156—160页。
    [109]毛妍君:《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江淮论坛》,2010年第3期,第171—175页。
    [110]吕斌:《近百年来秦观生平及作品情况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25—28页。
    [111]叶平:《苏轼、苏辙的“性命之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86—92页。
    [112]李显根:《苏轼与秦观相知相契探因》,《求索》,2010年第11期,第200—202页。
    [113]昌庆志:《苏轼贬谪生涯与北宋岭南文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29—33页。
    [114]陈怡:《试论秦观诗歌的思想价值》,《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7页。
    [115]吴国富:《高道蹇拱辰的修炼思想及其对苏轼的影响》,《中国道教》,2011年第2期,第25—29页。
    [116]张英:《“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23—27页。
    [117]马云《: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贬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65—69页。
    [118]张彦,蔡念念:《论秦观两广诗的艺术成就》,《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7—21页。
    [119]吴小娟:《从相煎到友爱:看唐宋文人士子的兄弟情怀》,《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第18—20页。
    [120]侯永平:《贬谪文学史纲》,《科教导刊》,2011年8月上,第250—252页。
    [121]侯永平:《论贬谪文学学》,《教育科研》,2011年第18期,第57—62页。
    [122]孙斯提:《秦少游诗歌研究述评》,《职大学报》,2012年第3期,第46—49页。
    [123]王怡梅:《从贬谪黄州的创作看苏轼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6—17页。
    [124]张亚祥《:白居易与苏轼怀古诗数量比较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14—16页。
    [125]吴增辉:《从“省之又省”到圆融三教——党争及贬谪与苏辙的思想蜕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9—24页。
    [126]刘欢萍:《历代黄庭坚、陈师道诗歌优劣之争考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8—3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