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利用是全球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是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理想切入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的提出,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晋北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主要工作包括复原清代晋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和变化,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主题,本文在充分讨论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登记制度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展开讨论,从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角度展现土地利用的具体状态,并从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最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深入讨论。本文有步骤、有铺垫地对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及驱动因素问题进行讨论,更是以土地利用为平台展开的人地关系探讨。
     土地的自然属性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从自然环境的常态和自然灾害角度对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宏观把握并分析区域特征,初步分析该环境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清代晋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较今寒冷,降水山地多于平地,年季分配不均,境内水环境、土壤、植被等区域差异表现明显。自然灾害讨论中主要对旱灾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旱灾发生频次整体平稳中稍有下降;旱灾发生等级稍呈上升趋势,并将重建旱灾序列与现有雨季序列比对,结果呈现一致性,较好说明清代晋北气候特征及变化。
     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背景,本文对区域土地关系加以关注。研究发现:清代晋北官田、民田格局逐渐形成后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所屯田、赡军地、牧场地等官田民地化;不同区域内至清末出现土地买卖频繁的现象,但原因不同;认为清代(至少在清末)晋北存在永佃制,但分布具有区域性,并且存在不完全永佃和地域特色的永佃;认为土地分配与租佃形态存在区域差异,分成租制比较普遍,不能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租佃关系的形成;清政府对土地买卖、租佃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契税的征收,国家层面的管理需要和地方实情相结合,会受到地方整体环境的制约。晋北土地关系特征反映了晋北农业经济的落后,同时与区域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会对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土地登记制度及田赋税额确定内容的讨论,主要涉及明清山西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制度的演变、税额确定以及田赋征收的区域自主性等问题。通过由明至清山西地区土地清丈、政府对于土地登记的管理以及地方社会的自主性等问题的讨论,对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提出若干看法,包括对于明代万历山西清丈的认识,对于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的认识,以及对于山西册载田赋数据的评价。其中比较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山西折亩广泛存在,清代继续延续这种习惯,并逐渐形成折亩基础上的级差赋税。田赋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目前只能对部分州县土地数字尝试修订。
     在此基础上,对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时空分布进行探讨,包括来自田赋数据的整体考察和来自部分县级数据修订的区域考察。整体讨论了县级册载田赋数据的数值与分布,数据显示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变化不大,土地垦殖在乾隆时期达到峰值,没有继续增长,稍有下降,整体波动不大。又在相关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州县耕地数据进行修订考察,结果显示修订后的明清数据与1953年数据较为符合,各县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各时期田赋税亩相比,要高于田赋税亩的可靠性。其后文章对时间断面下的土地垦殖率和人均耕地进行分析,总体显示本次修订是较为可信的。认为这种修订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不具有全面性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过程总体分为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期,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期以及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期。
     清代晋北农作物种植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作物种类较少,种植结构单一。黍、稷、粟、粱等传统作物普遍种植,麦类作物种植比例不高,很少种宿麦。莜麦、荞麦和胡麻是本区特色作物,种植广泛。稻类作物只在黄河、滹沱河、桑干河沿岸略有种植。随着马铃薯、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晋北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尤其体现在马铃薯的引种及发展方面。晚清罂粟在晋北地区的广泛种植是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罂粟种植屡禁不止,利益的驱动、人为因素等是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文末对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进行总结。
     从民众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农业方面充分展现了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的普遍存在,乡民能够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清代晋北地区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管涔山、芦芽山、五台山等山区,晋西北山区农林转化比较突出,山区乡民已经认识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带来的严重影响,采取了一些护林措施。牧业方面,晋北大朔地区、晋西北宁武、保德等地、五台山地区等都广泛分布草地资源,牧业发达,民众多以牧养为生,充分体现研究区域农牧交错的地域特征。清代晋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雁北、晋西北、五台山等地都广泛分布,与乡民生活息息相关。晋北土盐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土盐的生产及销售与区域土地利用问题关系密切。采集业等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调整,环境压力下的人口外流、出口谋生行为也是本区土地利用状况的一种反映。
     文章最后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大类讨论了清代晋北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问题。关于自然因素的讨论主要从自然常态因素和自然灾害两方面展开论述,人文因素主要从土地垦殖政策、卫所行政化、田赋制度、人口、战争、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注意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具有驱动力,二是如何驱动,驱动力程度如何。研究认为种种人文因素都要落脚于自然因素之上,与之发生综合,作用于土地利用,充分显示晋北地区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这属于第一层面,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层面是制度政策方面的驱动,晋北地方土地利用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显现出其应有的敏感性,第三个层面来自于人口、战争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方面的驱动因素属于第四个层面。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不仅来源于驱动因子的多样,还在于作用机制的复杂,往往并不是某种单一的驱动因子孤立地对土地利用发生作用。
Land us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global change and it is an ideal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and human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land Use Change became the forefront and hot spot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fragile distri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oth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nd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with complex landscape and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recovers the process and change of land use in Northern Shanxi Provence during Qing Dynasty, and analyzes in depth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from multiple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better research the theme, this dissertation expatiates the process and change of regional land use based on the fully discussion of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the physical and social-economical attributes of land, and regional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n it indicates the specific state of land use from the aspect of planting and distribution of crops, and analys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livelihood diversity. Finally, the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is discussed in depth.
     The physical attribute of l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and 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ormal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a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it holds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primarily analyses the restric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land use, particularl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iscuss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rought, it indicates that drought frequency showed a stable trend as a whole with slightly decrease, while the drought level slightly raised. The result showed coherence in comparing the drought sequence with the rainy sequence, which better described the character and change of climate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t'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agrarian relations, since it is an important background of regional land us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many views. The changes, after the taking shape of official and people's land patterns, included the transform of official land to people's land, such as land of military control administration, land of supporting for the army, grass field, school land, etc. And this would impact the data of land tax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henomenon of land sale frequently emerged in different regions for different reasons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Pawning land was popular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frequency of land sale both reflected the restric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mpacted the way and process of land use. It indicates that there had existed permanent tenancy in land use in Northern Shanxi during Qing Dynasty, which distributed regionally. There also existed incomplete permanent tenancy and regional permanent tenancy. Permanent tenancy impacted the increase of producing positivity of renter and land use mode.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re we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land allocation and tenancy, which was a complex issue that related to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vity, and couldn't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enancy relationship in a single factor. The management of land sale and tenancy by government mainly shows on the assessing upon deed tax. The management of country lever needed to be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fact, and would be restricted by regional environment.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content of land tax, it mainly relates to the issues of evolution of the land measurement an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 tax and its reg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I propose a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ncluding the understand of land measurement in Shanxi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evaluation of land tax data in historical books. The main idea is that the discount acres widespread in Shanxi during Ming Dynasty and continued in Qing Dynasty. It gradually led to the differential taxation.
     The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s interpreted; it includes the entire inspection of land tax data and the regional survey of part of the county-level data revision. The overall discussion of the data and distribution of county-level land tax data shows little change in land use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land reclamation reached its peak in Qianlong Period and slightly decreased afterword with an overall stabilit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feasibility, arable land data of part counties are revised, which finally results that the revised data of Ming and Qing was accord with the1953data, and the trend of county data was basically the same, with higher reliability than land tax acres according to the other peri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reclamation rate under time series and per capita arable land, it proved the authenticity of this revision. In some extent, the revision reflects the character of regional land use, with some regional representation rather than comprehensive one.
     The region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crops planting, so the types of crops were few, and the planting structure was simple in Northern Shanxi during Qing Dynasty. Traditional crops, such as broomcorn millet, millet, grain, sorghum, etc. were widely grown, while wheat crops were in small proportion and winter wheat was few. Naked oats, buckwheat and benne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crops and had extensive planting. Rice was only slightly plant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Hutuo River and Sanggan River.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crops such as potatoes, corn,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in northern Shanxi had changed, particularly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tatoes. The extensive planting of the opium poppy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in late Qing Dynasty was another outstanding evidence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change. Cultivation of opium poppy was eliminated after repeating forbiddance, and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change was interests and anthropic factors. The summary in the end of the text is a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 Shanx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elihood diversity of people, it analys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and use patterns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and use were fully demonstrated on agriculture, and the villagers develop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 way of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Woodl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west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such as Guanqin, Luya, and Wutai.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ry into agriculture was significance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Northwest and mountainous villagers had realized the serious effect of deforestation and land reclamation, and they had taken some measures to protect forest. Animal husbandry was popular in Dashuo of Northern Shanxi, Ningwu, Baode and Wutai Mountain area of Northwest Shanxi, because of widely distributed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people mostly lived by herding animals. Thus it fully reflected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 of regional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The coal resources were rich in of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in Yanbei, Northwest Shanxi, Wutai Mountain and other places,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ing of villagers and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velihoods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 Alkaline salt distributed in the Datong Basin and the basin of Northern Shanxi. Its production and sales were relevant with regional land use. The choice of the gathering industry and other livelihood reflected the adjust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adapting on the environment. The population outflow under the ambient pressure and the export behavior to earn a living were also reflections of regional land utilization.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for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and use from the two major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n Northern Shanxi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discussion on natural factor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ormal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a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human factors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 resettlement policy, military control administration, land tax system, population, war, ethnic, religious, and custom. And tow issues are mainly focused during the discussion. Firstly, whether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considering factors was really effective? Secondly, how did the factors drive and in what exten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various human factors must be settled above the natural factors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impact land use, which fully displays the role of natural factors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This belongs to the first level. The second level concerns about the system-policy driver, the local land use revealed the sensitivit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licies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The third level come from the aspects of population, war, and others, while the fourth level is the driving factor of socio-cultural aspects, such as ethnicity, religion, customs, and etc.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and use change was complex and diverse in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complexity not only came from the variety of driving factors, but also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t wasn't just one single driving factor in effecting land use.
引文
①[英]阿弗里德·马歇尔著,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②朱道林主编:《土地管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③郝晋珉主编:《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④郝晋珉主编:《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⑤陈百明、张凤荣:《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地理研究》,2011年第30卷第1期,第1-9页。
    ①[美]伊利、莫尔豪斯著,滕维藻译:《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6页。
    ②[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③[英]R.J.约翰斯顿,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91页。
    ④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126—150页。
    ①清代所谓晋北地区,主要指太原、阳曲以北地区,包括临县、方山的一部分(中北部),也称作山西北路,它由永宁州、忻州、代州、岢岚州、宁武府、大同府、朔平府及口外七厅——清水河、丰镇、托克托、萨拉齐、和林格尔、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宁远组成,“七厅”现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地。见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第10-16页。本文研究区域的这种选择,一个是由于土地利用研究要与现代数据相衔接,另外也是出于区域一致性的考虑,并且田砚宇等对口外热察绥地区近300年耕地变化已有具体探讨。
    ①参考李家洋等:《区域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1卷第5期,第441-页。谭少华、倪绍祥:《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5卷第5期,第84—89页。满志敏:《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3卷第2辑,第5-11页。
    ①谭少华、倪绍祥:《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5卷第5期,第84—89页。
    ①谭少华、倪绍祥:《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5卷第5期,第84—89页。相关信息还可参考史培军等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以及http://www.igbp.net/, http://www.ihdp-cnc.cn/, http://www.globallandproject.org/等相关网站。
    ②傅伯杰、陈利顶、丘杨等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还可参考傅伯杰有关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评价的研究,详见傅伯杰著:《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③任志远、张艳芳等著:《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任志远、李晶、王晓峰著:《城郊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动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刘彦随、杨沭河、查勇等著:《农牧交错区土地退化机制与优化配置:陕西榆林典型区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⑤颉耀文、陈发虎:《民勤绿洲的开发与演变:近200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①史培军、李晓兵、杨劼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与优化模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②葛全胜等:《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地理学报》,2000年55卷6期,第698—706页。葛全胜等:《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38卷2期,第197-210页。何凡能等:《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24卷6期,第878—888页。刘纪远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研究》,2003年第22卷第1期,第1-12页。刘纪远等:《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科学通报》,2009年54卷21期,第3251-3258页。田砚宇:《热察绥地区过去3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Yu Ye, Xiuqi Fang,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note on sources, methods and patterns,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35 (2009) 311-329叶瑜等:《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39卷3期,第340-350页。
    ③葛全胜等著:《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④方修琦、叶瑜、葛全胜等:《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地理科学》,2005年第25卷第2期,第129—134页。韩茂莉、张一、方晨等:《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地理研究》,2008年第27卷第5期,第1118-1128页。吕妍、张树文、杨久春:《基于地名志的东北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第12卷第2期,第174—179页。曾早早、方修琦、叶瑜:《基于聚落地名记录的过去300年吉林省土地开垦过程》,《地理学报》,2011年第66期第7期,第985-993页。
    ⑤牛俊杰、赵景波:《山西土壤水环境与植被建设》,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①王晗:《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关系研究——以清至民国陕北黄土高原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阎建忠、张镱锂、朱会义等:《生计方式演变——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年,第58—59页。
    ③阎建忠、张镱锂、摆万奇等:《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第21卷第3期,第83—89页。
    ④张丽萍、张镱锂、阎建忠等:《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地理学报》,2008年第63卷第4期,第377—385页。
    ⑤朱利凯、蒙吉军、刘洋等:《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7卷第1期,第133—140页。
    ①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②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
    ③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④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⑤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⑥史念海:《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⑦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①[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②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③[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④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⑤高寿仙:《关于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回顾——以理论模式和问题意识嬗变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68—77页。有关地域社会论的发展及研究,还可参看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72—83页。日本史学界地域社会史的研究理念对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也多有影响。
    ⑥[日]岸本美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契约文书研究会的30年》(栾成显译),《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第12—14页。
    ⑦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第19--57页。
    ⑧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①谭其骧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对古代黄土高原环境变迁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加剧源于西汉时期开始的大规模屯垦,其后多有争论,近年来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任世芳等学者则应用历史资料与现代考察、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后,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西汉、北宋黄河中游的农垦,全部或绝大部分是在土壤侵蚀轻微的范围之内,即河滩地和河谷川地,这两个朝代的严重水患可能是由于原始游牧对草坡的压力越来越大。任世芳等学者提出从西汉到明中叶,农垦并非该区土壤侵蚀的主因,直到明弘治年代以后开始垦种坡地,土壤产生轻微侵蚀,而清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350年,人日急剧增长,陡坡地大量开垦,是土壤侵蚀加速时期。王尚义等学者认为在明代以前,汾河上游地区农垦不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坡地的开垦时代在清乾隆至光绪朝之间,土壤侵蚀量比明代之前略有增加,但仍不在侵蚀总量中占主要成分,清光绪朝到现代的一百三十余年间自然力导致的沟蚀仍然占总侵蚀量的70%左右,农垦只在土壤侵蚀因素中占次要地位。相关论文有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第23—35页;王尚义:《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地理学报》,2003年第58卷第1期,第73—82页;王尚义、任世芳:《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85—394页;任世芳、孟万忠、赵淑贞:《历史时期三川河湫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9卷第4期,第17—35页;王尚义、任世芳、孟万忠:《六百年来汾河上游人口压力增长与环境状态演变之关系》,《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3期,第452-460页。
    ②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③侯仁之:《侯仁之文集》第三部分“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④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刘新卫、陈百明、汪权方:《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第538—542页。谭少华、倪绍祥:《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5卷第5期,第84—89页。
    ②刘燕华等:《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19卷第6期,第889—895页。
    ③杨伟兵教授曾总结过目前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研中亟待解决的四个科学问题:册载土地纳税单位到面积单位的科学转换;数据统计范围的科学重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分类目标和系统;驱动力分析中的人文变化综合因素。见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我想我的看法和杨教授一致,不可能对上述难点逐一解决,只是达到一种相对讨论,以有利于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研究的推进。
    ④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98—213页。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35—150页。
    ⑤在此之前,学界关于明代耕地数字的问题也多有研究,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先生认为《明实录》所记为田、地数,而《大明会典》所记为田、地、山、荡四类土地数;藤井宏先生提出誊写错误,并肯定《明太祖实录》记载耕地数较为可靠;梁方仲先生提出亩法不同是明代册籍登记数字分歧的主要原因;吴晗先生认为数字都是可信的,增长的原因在于垦辟荒地和全面丈量;樊树志实际从万历清丈中已经发现数字极高,但也认为原因是誊写错误,何炳棣亦支持藤井宏说。顾诚先生追本朔源,从数字记载源头找依据,开启了明代土地数字研究的新门路。
    ①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47-62页。
    ②江太新:《关于清代前期耕地面积之我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45-49页。
    ③万红:《明代与清初全国耕地数的历史比较》,《中国农史》,2000年第19卷第4期,第34-40页。
    ④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8页。
    ⑤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二、三章的论述。关于梁与何谁最先提出纳税单位这一概念的论述,可参见赵赟《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⑥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⑦陈锋:《清代亩额初探——对省区“折亩”的考察》,《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第76-83页。
    ⑧郭声波:《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及其它》,《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34-42页。
    ①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②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耿占军:《试析清代陕西的折丁、折田问题》,《中国农史》,2000年第19卷第1期,第67—71页。
    ④侯甬坚:《雍正末年陕境黄土高原民、屯土地数字试解》,《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年。
    ⑤葛全胜等:《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13卷8期,第825—832页。
    ⑥何凡能等:《清代关中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地理研究》,2003年22卷6期,第687—697页。
    ⑦赵赞:《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⑧傅辉:《河南土地数据初步研究——以1368—1953年数据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20卷1期,第105—114页。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⑨田砚宇等:《清代漠南蒙古耕地数字性质考释——以热察绥地区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4卷第2期,第144—151页。
    ⑩叶瑜等:《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39卷3期,第340—350页。Yu Ye, Xiuqi Fang,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note on sources, methods and patterns,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35 (2009) 311-329.
    ①主要有乌敦:《20世纪科尔沁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霍岳飞:《明代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张洁、陈星:《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历史演变》,《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7年第43卷第5期,第544--555页。赵云:《清至民国时期固原地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朱永超、李晶、任志远:《近3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耕地与人口变化趋势及相关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9卷第3期,第84—89页。还有其他相关研究或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或与环境变化相关,恕难一一列出。
    ②王社教:《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中国农史》,2007年1期,第42--49页。
    ③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郭松义:《清朝政府对明军屯田的处置和屯地的民地化》,《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4期,第45—53页。
    ⑤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第15—22页。
    ⑥明清卫所制度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除了前面也曾提到的一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外,相关论述还可参见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4期。因为我研究中关注的程度只在政区层面,所以对于其他研究成果不做详细讨论。
    ⑦邓庆平:《州县与卫所:政区演变与华北边地的社会变迁——以明清蔚州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樊树志:《明清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第61一67页。
    ③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④赵冈:《永佃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⑤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⑥曹树基:《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9—71页。
    ⑦李三谋、李震:《清代永佃权性质重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18卷第3期,第19-25页。
    ⑧李三谋、李震:《民国前中期土地租佃关系的变化》,《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第149-154页。
    ⑨《晋西北兴县二区十四个村的土地问题研究(报告大纲)(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张闻天选集传记组、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⑩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佃农的土地经营及地租负担——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二》,《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第97-117页。
    11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租形态研究——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一》,《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77页。
    12郭松义:《清代农村“伙种”关系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13—18页。
    13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第69—84页,续刊《中国农史》,1989年第1期,第74—82页。
    ①萧正洪:《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31-41页。
    ②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17卷第3期,第79-87页。
    ③乌廷玉:《近代山西省的租佃关系》,《晋阳学刊》,1989年第6期,第80-82页。
    ④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第10-16页。李三谋、曹建强:《清代北方农地使用方式》,《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第114-122页。
    ⑤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7卷第4辑,第114—125页。
    ②赵赟、满志敏、葛全胜:《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1500—190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67—74页。
    ③相关研究可见赵珍:《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政策与生态环境变迁》,《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76—83页。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6期,第878—888页。杨红娟、侯甬坚:《清代黄龙山地垦殖的政策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0卷第1辑。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第86-93页,等等。这部分研究注意到了历史时期的垦荒政策、赋税制度等政治方面的影响,将其纳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考查范围,结合国际驱动力研究成果及趋势,我认为这种思路本身是可取的。
    ④李大海:《山地垦荒与社会变迁:清代黄龙山区地方开发史的再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38--46页。文章注重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常规“人地关系”的探讨模式予以质疑,包括前揭所提垦殖政策影响环境变迁等讨论模式,认为清初黄龙山地区垦荒高潮的出现,并非国家制度、政策层面简单的类似普及“恩惠”的影响所及,更非所谓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地矛盾”紧张所致,而是地方社会历史发展内在逻辑的自然呈现。从学术理念上看,这种思想注重对区域问题的重新思考,强调区域社会内部的发展张力,关注区域内部由自然、人文密切联系而产生的内在机制。而土地利用变化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开展的初衷来自于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期望通过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建立模型,以达到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模拟和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两种初衷不同、切入点不同、关注重点不同的目光同时投向人、地域、社会与环境这个界面,就会产生一定的思想碰撞,在我看来,这种质疑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目前正在探索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拓展思路。正如我前面提到目前驱动力研究都是在首先承认有驱动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程度分析(当然这其中存在常规的辨识),但是总体来讲缺乏定性研究,再如驱动因素的考察,现在很多研究者都呼吁应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社会驱动,重视这种驱动的复杂性。对我个人研究而言,虽然能看到这种碰撞的存在,并且在研究中也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却以我现有的能力,只能一定程度上强化这种意识,加强定性研究的力度,注重互动关系的把握,某种程度上,我的研究思想中融入了这种碰撞。
    ①吕卓民:《明代西北农牧业地理》,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②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③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④李心纯:《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⑤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第10-16页。
    ⑥李三谋:《清代“摊丁入亩”制度》,《古今农业》,2001年第3期,第51-55页。
    ⑦王杰瑜:《政策与环境:明清时期晋冀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⑧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⑨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行龙:《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⑩行龙、马维强、常利兵著:《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除了前面注释中提到的文章外,还可参见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王尚义:《晋商贸易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王尚义教授在国内最早提出创建历史流域学的构想,其论文《关于创建“历史流域学”的构想》一文,连续刊载于2009年11月19日、21日、25日的《光明日报》上,《新华文摘》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此构想一经提出,即在学界引起广泛反响。2011年11月太原师范学院在五台山举办了首届历史流域学学术研讨会。
    ⑧安介生:《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书中汇集了作者自1996年博士毕业以来在各种刊物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性文章,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古代史,另一个是山西地方史。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上、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③安介生:《晋学研究之“三部论”》,《晋阳学刊》,2007年第5期,第23-27页。安介生:《晋学研究之“区位论”》,《晋阳学刊》,2010年第5期,第10—16页。文中对于山西地方的各个区域进行分述,讨论其区位研究价值,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④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第116—124页。
    ⑤胡英泽:《水井碑刻里的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7卷第2期,第40—45页。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55—78页。
    ⑥胡英泽:《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7—139页。其后秦晖教授又在《田园诗与狂想曲》2010年再版序言中对此有所回应,而胡英泽博士亦再发文阐明自己观点,详可参见胡英泽:《近代地权研究的资料、工具与方法——再论“关中模式”》,《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134—148页。
    ⑦胡英泽:《营田庄黄河滩地鱼鳞册及相关地册浅析——一个生态史的视角》,《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胡英泽:《清代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第4期,第37—49页。其中所用资料为作者在山、陕黄河小北干流搜集的40余种民间修造的黄河滩地鱼鳞图册,在此之前,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较多的有直隶获鹿县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71年)的编审册,安徽休宁县保留下来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民国时期的鱼鳞图册,浙江兰溪清代鱼鳞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藏的安徽休宁县、江苏长洲等地的鱼鳞图册,清代至民国时期关中东部的地册等等,章有义、赵岗、秦晖等学者都对地册所反映的土地所有、土地买卖、租佃等地权问题予以研究。
    ⑧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出版了两本有关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的论文集,其一为曹树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另一 部为李文海、夏明方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两书均收录诸多学者所著多篇相关论文。2008年主要有两本以灾害和社会应对为主题的著作问世,其一为陈业新:《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二为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①吕卓民:《自然灾害与农业生产——以明代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38卷2期,第323—328页。
    ②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③如郝平对于山西“丁戊奇荒”的研究,郝平:《山西“丁戊奇荒”述略》,《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4卷6期,第10一13页;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等等。张正明、张梅梅:《明清时期山西的旱涝等灾害》,《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前揭2007年出版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论文集中,收录行龙所著《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及郝平著《近代太原县的灾害与基层社会——以《退想斋日记》为中心》两篇论文,注重对局部区域内灾害与社会的探讨。
    ④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2000年。
    ⑤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⑥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⑦韩昭庆:《荒漠 水系 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①见[英]H·C·达比著,姜道章译:《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十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0页。
    ①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分省全志》第17卷《山西省》《第一编山西省总论》,大正九年(1920年),见于《山西旧志二种》附录中翻译版本。
    ①田蕙纂辑,王有容校刊:《应州志·序》(万历二十七年),1984年应县县志办公室标点铅印本。
    ②乾隆《应州续志》卷3《田赋志》,乾隆34年刻本。
    ③谢尚:《山西阳高县二年来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人民黄河》,1958年第4期,第19—22页。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33《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②陆耀:《切问斋集》卷8《保德风土记》,乾隆57年刻本,收于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10辑1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③竺可桢:《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视察报告》,《科学通报》,1955年第12期,第4—8页。
    ④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雍正11年刻本。
    ⑤光绪《岢岚州志》卷10《风土志》,光绪10年刻本。
    ⑥光绪《岢岚州志》卷5《赋役》,光绪10年刻本。
    ①以上有关现代地理描述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地理志》第二编《自然地理》,中华书局,1999年。山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编委会:《山西水旱灾害》第二章《水旱灾害的成因背景》第一节《自然地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郭裕怀、刘贯文主编:《山西农书》第三章《山西地貌特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
    ②《杨家坡村历年卖地统计》,山西省档案馆,A88-3-29。
    ③光绪《山西通志》卷62-63《田赋》,光绪18年刻本。
    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见《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中国科学A辑》,1973年第2期,第168—189页。
    ②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588页。
    ③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第553—560页。
    ④易亮、刘禹、宋惠明等:《山西芦芽山地区树木年轮记录的1676AD以来5~7月温度变化》,《冰川冻土》,2006年第28卷第3期,第330-336页。
    ⑤李强、刘禹、蔡秋芳等:《山西宁武地区1686年以来年降水重建》,《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6期,第999-1006页。
    ①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地理志》第二编《自然地理》,中华书局,1999年。郭裕怀、刘贯文主编:《山西农书》第三章《山西地貌特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
    ②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分省全志》第17卷《山西省》《第一编山西省总论》,大正九年(1920年),见于《山西旧志二种》附录中翻译版本。
    ③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5页。
    ④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25—33页。
    ⑤《偏关志》上卷《风土》,《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八号》,据清道光间刊民国四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⑥乾隆《直隶代州志》卷1《舆地·风俗》,乾隆50年刻本。
    ⑦雍正《朔平府志》卷2《节气》,雍正11年刻本。
    ①光绪《山西通志》卷66《水利略一》,光绪18年刻本。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33《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33《水利》,雍正12年刻本。前后文中忻、代二州水利资料均来自于雍正《山西通志》。
    ③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①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②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③雍正《山西通志》卷31《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④康熙《山西通志》卷12《水利》,康熙21年刻本。
    ⑤康熙《山西通志》卷12《水利》,康熙21年刻本。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②道光《大同县志》卷4《疆域》,道光10年刻本。
    ③雍正《山西通志》卷29《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33《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②民国《保德州乡土志》第三章《水》,民国5年石印本。
    ③民国《保德州乡土志》第三章《水》,民国5年石印本。
    ④民国《保德州乡土志》第三章《水》,民国5年石印本。
    ⑤雍正《山西通志》卷32《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⑥雍正《山西通志》卷32《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①乾隆《应州续志》卷3《田赋志》,乾隆34年刻本。
    ②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③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①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②黎翔风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19《地员第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③乾隆《大同府志》卷13《赋役》,乾隆47年刻本。
    ④光绪《岢岚州志》卷5《赋役》,光绪10年刻本。
    ①牛俊杰、赵景波:《山西土壤水环境与植被建设》,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②田蕙纂辑,王有容校刊:《应州志》卷1《风俗》(万历二十七年),1984年应县县志办公室标点铅印本。
    ③关楚珍:《改良山西砂土粘土碱土之方法》,《山西农学会刊》,1939年第1、2期合刊。
    ①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地理志》第二编《自然地理》,中华书局,1999年。郭裕怀、刘贯文主编:《山西农书》第三章《山西地貌特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
    ②本段资料均出自康熙《山西通志》卷5、卷6《山川》,康熙21年刻本。
    ③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④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①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第753页。
    ②乾隆《广灵县志》卷1《方域志·灾祥》,乾隆19年刻本。
    ③雍正《朔平府志》卷11《外志·祥异》,雍正11年刻本。
    ④道光《大同县志》卷2《星野·岁时》,道光10年刻本。
    ①光绪《忻州志》卷39《灾祥》,光绪6年刻本。
    ②光绪《忻州志》卷39《灾祥》,光绪6年刻本。
    ③光绪《续修崞县志》卷8《志餘·变异》,光绪8年刻本。
    ④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第770页。
    ⑤雍正《定襄县志》卷7《灾祥志》,雍正5年刻本。
    ⑥乾隆《保德州志》卷3《风土·祥异》,乾隆50年刻本。
    ⑦乾隆《广灵县志》卷1《方域·灾祥》,乾隆19年刻本。
    ⑧光绪《定襄县补志》卷1《星野志·祥异》,光绪6年刻本。
    ⑨光绪《定襄县补志》卷1《星野志·祥异》,光绪6年刻本。
    ⑩光绪《续修崞县志》卷8《志余·灾荒》,光绪8年刻本。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25《祥异》,乾隆47年刻本。
    ②乾隆《保德州志》卷3《风土·祥异》,乾隆50年刻本。
    ③雍正《阳高县志》卷5《祥异》,雍正7年刻本。
    ④乾隆《保德州志》卷3《风土·祥异》,乾隆50年刻本。
    ⑤雍正《朔平府志》卷11《祥异》,雍正11年刻本。
    ⑥同治《河曲县志》卷5《祥异》,同治11年刻本。
    ⑦张青瑶:《公元19世纪前晋北地震活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24卷7期,第93—97页。
    ①乾隆《崞县志》卷5《祥异》,乾隆22年刻本。
    ②雍正《定襄县志》卷7《灾祥志》,雍正5年刻本。
    ③顾功叙:《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0-112页、第69页。
    ④王汝鹃编著:《山西地震碑文集》“清·崞县南魏家庄重修龙王庙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05页。
    ⑤乾隆《广灵县志》卷1《方域志·灾祥》,乾隆19年刻本。
    ⑥同治《河曲县志》卷5《祥异》, 同治11年刻本。
    ⑦雍正《定襄县志》卷7《灾祥志》,雍正5年刻本。
    ①冯利华:《干旱等级和旱灾程度的定量表示法》,《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230—236页。
    ②张艳梅:《清代四川旱灾时空分布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张艳梅:《清代四川旱灾时空分布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赵景波,李艳芳,董雯等:《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干旱区研究》,2008年第25卷第6期,第872—876页。
    ⑤卜风贤:《中国农业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研究》,《中国农史》,1996年第15卷第4期,第38—46页。
    ⑥张伟兵,史春生:《区域场次特大旱灾划分标准与界定——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例》,《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第30卷第1期,第19-23页。
    ①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①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②同治《河曲县志》卷5《祥异》,同治11年刻本。
    ③光绪《怀仁县新志》卷1《分野·祥异》,光绪31年刻本。
    ④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①参见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93—213页。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35—150页。张海瀛:《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其中关于洪武之后的时间说法,为张海瀛先生所提。
    ①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第15—22页。
    ②《清世祖实录》卷50,“顺治七年八月壬寅”。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5《户部·田赋·屯田》。
    ④光绪《山西通志》卷58《田赋略一》,光绪18年刻本。
    ⑤光绪《山西通志》卷58《田赋略一》,光绪18年刻本。
    ①《晋政辑要》卷9《户制·田赋一》,光绪13年刻本。
    ②“山西巡抚农起为佐领鄂永武将高祖所遗杀虎口外牧场地亩悉数上交事咨呈(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47《兵部·马政》。
    ④“绥远城将军贻谷奏报杀虎口等处驿站私垦地亩拟请归官垦放缘由折(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①“署绥远城将军瑞良奏为酌拟杀虎口等处已放驿站地亩改办官租并妥筹办法折(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②王建革先生认为蒙地的所有结构是一种层层分割的结构,提出占有权分割的概念,主要涉及国家、蒙旗、蒙民和汉民的分割占有关系,并认为中蒙土默特地区占有权形态多样化。相关论述见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张研:《清代经济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
    ④《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4《户部·田赋·学田》。
    ⑤雍正《定襄县志》卷2《建置志》,雍正5年刻本。
    ⑥雍正《定襄县志》卷2《建置志》,雍正5年刻本。
    ①杨国桢着:《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8年。
    ②张传玺:《契约史买地券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③安介生、李钟:《清代乾隆晋中田契“契尾”释例》,《清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02—108页。
    ①山西省档案馆,B33—1—34。
    ②山西省档案馆,B33—1—36。
    ①山西省档案馆,B33—1—37。
    ②山西省档案馆,B33—1—38。
    ①山西省档案馆,B33—1—37。
    ①《晋省全省水田数目及地价之增涨》,《中外经济周刊》,106号,页41,1925年4月4日,见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②《晋省全省水田数目及地价之增涨》,《中外经济周刊》,106号,页41,1925年4月4日,见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③在当地,土地分为平、塔、梁三种,平地即地势基本上是平的地,梁地即一般常见之土山地,地势高,地面起伏不平,塔地,当地指不高的山丘,地势也是平的,没有平地平,但程度不大。三种地中又各分为三等,上平地指土色主黄的好土壤,中平地指不平不塔的地,下平地指土壤不好,砂土、石头地。上塔地指土壤好,不是红格梁石头地,中塔地指土壤不好,多是红格梁石头地,下塔地指土壤不好,位置也不好,边沿接着梁地的地块。上梁地指没有边、崖,地势好的地,中梁地指有些坡、崖,高低不平的程度比上梁地大的地,下梁地则是指几乎全是坡崖,地势直上直下。
    ①《杨家坡村卖地典地抓地(押地)调查材料之二典地》,山西省档案馆,A88—3—29。
    ②《杨家坡村卖地典地抓地(押地)调查材料之二典地》,山西省档案馆,A88—3—29。
    ③李三谋、李震:《清代永佃权性质重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18卷第3期,第19—25页。
    ①“山西代州刘全将典地十五亩转典与赵文弼承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清代土地占有关系与佃农抗阻斗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22页。
    ②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这部调查报告整理的资料源自清末民国初的两次民事习惯调查,一次是清末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年间的各省民商事习惯调查,一次是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年由北京政府司法部进行的各省民商事习惯调查。对于这两次习惯调查资料进行最早的整理编纂工作,是1923年由施沛生等编纂的《中国民事习惯大全》,其后,1926年北京政府司法部开始大规模整理编纂清末民初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资料,最后一次整理是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的整理,其主要成果是将1926年北京政府司法部所编的《民商事习惯调查录》之民国时代民事部分加以修订,就是这里所引的这部调查报告录。所以这份调查报告录的资料能够反映清末民初的一些旧有习惯。
    ③“山西静乐县民孙勤佃种出典之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清代土地占有关系与佃农抗阻斗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36页。
    ①“山西忻州刘拐虎子因母丧绝卖田地后求改活契致被殴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清代土地占有关系与佃农抗阻斗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04页。
    ②杜家骥编:《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88页。
    ③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④对目前已整理出版的乾隆、嘉庆《刑科题本》资料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晋北地区各县,只要涉及就逐一摘抄,并非只针对典地或典地某种类型的节录。
    ⑤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租形态研究——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一》,《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66—181页。史建云:《近代华北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第80-91页。李力:《清代民间土地契约对于典的表达及其意义》,《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第111-122页。刘高勇:《论清代田宅“活卖”契约的性质——与“典”契的比较》,《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第22—32页。
    ①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②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③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④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①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5页。
    ②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5页。
    ①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②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8—359页。王建革先生认为蒙地所有权属于一种占有权,这是占有权下一种永佃权买卖的现象。
    ③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租形态研究——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一》,《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80页。
    ④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①范郁文:《晋北边境三县农民生活概观》,《新农村》,1935年第24期。
    ②萧正洪:《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31-41页。
    ①梁祥厚:《晋北忻定盆地概略》,《西北论衡》,1937年第5卷第5期,第42--44页。
    ②梁祥厚:《晋北忻定盆地概略》,《西北论衡》,1937年第5卷第5期,第42--44页。
    ③同治《河曲县志》卷5《风俗类》,同治11年刻本。
    ①“山西岚县佃农李京打死地主未立雇工文券”,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第755页。
    ②方行:《清代租佃制度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0页。
    ③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
    ①默人:《山西五寨农村概况》,《申报月刊》1935年7月15日,第4卷第7号。
    ②《兴、岚、崞、交城等县租地统计》,山西省档案馆,A88—3—7—1。
    ③《土地问题材料》,山西省档案馆,A88—3—18—3。
    ①《朔县减租减息回赎土地报告》,山西省档案馆,A88—3—4—1。
    ②范郁文:《晋北边境三县农民生活概观》,《新农村》,1935年第24期。
    ①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
    ②祁之晋:《“土地村有”下之晋北农村》,《国闻周报》,1936年第13卷第11期,第21—26页。
    ③方行:《清代租佃制度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0-117页。
    ①“山西河曲县张兴海将地出租秋收扣算种子工本余粮主佃四六分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第208页。
    ②“山西马邑县王苟汉给地主卢守素伴种秋后对分粮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第88页。
    ③“山西岢岚州吴应强租种闫待用地亩收粟主二佃一分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第234页。
    ④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17卷第3期,第79—87页。
    ①[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②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③胡英泽:《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7—139页。胡英泽:《近代地权研究的资料、工具与方法——再论“关中模式”》,《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134—148页。
    ①其中押租制在山西全省而言都比较少见,据民国《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的统计,清末民国山西一省之内只有几个县有押租制。
    ①山西省档案馆,B33—1—34。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45《户部·杂赋·田房税契》。
    ③安介生先生认为乾隆十四年以后增设一组编号,形成两组编号,即布字和县字两组编号,这肯定是没问题的,我仔细看后发现,无论是汾阳县郝世富田契还是五台县闫义合田契,以及其后本区道光、咸丰、同治的契尾,其中布字和县字的编号为同一数据,所以从编号相同这点来看,这个布字和县字编号究竟具有什么意义还是可以再考虑。布字是放在契约正文里面业户契银之后,布字二字是印刷体,而县字放在抬头契尾这两字中间,并要写在钤印之处,是手写体,我粗浅认为这个县字组编号可能起到分类明晰和备查方便的功能,甚至可能有防止作弊涂改的功能。并且编号是一样的,说明只显示一种编号关系,从清政府颁布的条例看,这应该是整个布政司下的编号。
    ④《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45《户部·杂赋·田房税契》。
    ①史念海:《战国时期的“插花地”》,《河山集·七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04--519页。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72《户部·田赋·归辖改征》。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72《户部·田赋·归辖改征》。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5《户部·田赋·丈量》。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72《户部·田赋·归辖改征》。
    ④光绪《山西通志》卷62—63《田赋》。
    ⑤雍正《山西省赋役全书》第四册。
    ①《曾忠襄公批牍》卷4“右玉县李令禀现已筹办各条及筹办而尚未举行事宜由”,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忠襄公全集本。
    ①[美]王业键著,高风等译:《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②陈登原:《中国田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版,第2页。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5《户部·田赋·丈量》。
    ②赵冈、陈钟毅著:《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③张海瀛著:《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①张海瀛著:《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
    ②张海瀛著:《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6页。
    ③李裕民点校,李宏如倡印,万历《繁峙县志》《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300“太原府田赋考”。
    ①张海瀛著:《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8页。
    ①万历版《汾州府志》我不得见,这两条记载摘自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②乾隆《汾州府志》卷7《田赋》,乾隆36年刻本。
    ③康熙《静乐县志》卷4《赋役》,康熙39年原本,民国间石印本。
    ①光绪《定襄县补志》卷4《田赋》,光绪6年刻本。
    ②光绪《定襄县补志》卷4《田赋》,光绪6年刻本。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10《田赋10》(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1《田赋1》(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5《户部·田赋·丈量》。
    ①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卷5《杂志》,光绪7年刻本。
    ②道光《大同县志》卷4《疆域·水利》,道光10年刻本。
    ①“山西巡抚彰宝奏遵旨勘明右卫牧厂余地作速招民开垦收租以充兵饷折(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②张研:《清代经济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这八次丈量分别在顺治、康熙、乾隆时代进行。
    ③民国《介休县志》卷18《名宦录》,民国19年铅印本。
    ①民国《介休县志》卷10《财赋略》,民国19年铅印本。
    ②民国《介休县志》卷18《名宦录》,民国19年铅印本。
    ③光绪《山西通志》卷64《田赋略七》,光绪18年刻本。
    ④光绪《解州志》卷4《田赋》,光绪7年刻本。
    ⑤光绪《山西通志》卷58《田赋略一》,光绪18年刻本。
    ⑥初建朋:《清末山西省阳曲县土地分布格局探讨——在GIS下以《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为基础》,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⑦《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⑧该地亩册计一函十二册,原为单补生先生所收藏,当我联络单先生时,此书己转让他人,单先生也没有留下图像资料,故而不得见。但是单先生撰《鱼鳞册——清代光绪地亩册》一文存于博客,该文对于这部地亩册的版式、品相等方面的介绍,册中部分丈量资料的举例,以及《绛州清丈地亩条约》的收录、部分地亩册图片等内容,对于了解此次清丈,还是非常重要的资料。该文网址http://shanbusheng.blshe.com/post/3314/96531
    ①《光绪八年巡抚张奏筹办清丈案》,《晋政辑要》卷9《户制·田赋一》。
    ②《晋政辑要》中附有《同治六年介休县高崇基清丈章程》和《光绪七年解州马丕瑶清丈章程》,详细的介休丈清图册没有见到,找到《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一册,所记清丈章程内容与《晋政辑要》中所附内容一致。
    ③《同治六年介休县高崇基清丈章程》,《晋政辑要》卷9《户制·田赋一》。
    ④《同治六年介休县高崇基清丈章程》,《晋政辑要》卷9《户制·田赋一》。
    ⑤《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之《解州清丈地粮章程》,光绪7年刻本。
    ①《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之《解州清丈地粮章程》,光绪7年刻本。
    ②《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之《解州清丈地粮章程》,光绪7年刻本。
    ③《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清丈首要四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④《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点地章程九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①《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丈地谕单并章程十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②《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抽丈章程三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③民国《解县志》卷6《名贤传》,民国9年石印本。
    ④单补生:《鱼鳞册——清代光绪地亩册》,见http://shanbusheng.blshe.com/posst/3314/96531
    ①《绛州清丈地亩条约》,见http://shanbusheng.blshe.com/post/3314/96531
    ②《同治六年介休县高崇基清丈章程》,《晋政辑要》卷9《户制·田赋一》。
    ③《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之《解州丈清地粮以后永定章程》,光绪7年刻本。
    ①《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阳曲县丈清地粮以后永定章程四十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②《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之《点验山内地契章程十一条》,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③乾隆《浮山县志》卷12《田赋》,乾隆10年刻本。
    ④同治《浮山县志》卷18《宦绩》,同治13年刻本。乾隆本此处内容字迹模糊故而不取。
    ⑤民国《浮山县志》卷15《财政》,民国24年铅印本。
    ⑥民国《临县志》卷10《财赋略》,民国6年铅印本。
    ①民国《偏关志》卷上《风土》,民国4年铅印本。
    ②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③《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99《太原府部汇考·太原府学校考》。
    ④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⑤民国《山西风土记》《职业篇第三》,见于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任根珠点校《山西旧志二种》,中华书局,2005年。
    ⑥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⑦施沛生编:《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张道纯:《察哈尔省田赋研究》第三节《田地亩法》,萧峥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②张道纯:《察哈尔省田赋研究》第四章《田赋经征》,萧峥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③蔚县行政区划的演变涉及到明代山西大同府的蔚州(辖广灵、广昌、灵丘三县)和万全都司的蔚州卫,清康熙三十二年蔚州卫改蔚县隶直隶宣化府,雍正六年蔚州改隶直隶宣化府(广灵、广昌、灵丘三县仍隶大同,至雍正十年,广昌改隶直隶易州),直至乾隆二十二年,蔚县并入蔚州,隶直隶宣化府。
    ④《自然村调查大纲》(1941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7—2。
    ⑤《关于临县减租工作调查材料》(1942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25--4。
    ⑥《晋西北行署申培林、王熊关于兴县杨家坡村雇工会议调查记录及有关雇工的材料》(1941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32。
    ①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0《地亩大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449页。
    ①《临县榆林马家庄两自然村土地调查材料(1942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1—1。
    ①嘉靖《广平府志》卷6《版籍志》,嘉靖29年刻本。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2《户部·田赋》。
    ①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②这一点张海瀛先生《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一书中已经有所反映,这里重又提出是为了论述完
    整以及强调。
    ①乾隆《汾州府志》卷7《田赋》,乾隆36年刻本。
    ②[美]王业键著,高风等译:《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①关于光绪《山西通志》田赋数据的全面性讨论在王社教教授《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2007年)一文中做过详细说明,这里采用此说,并且光绪《山西通志》卷58《田赋》下案:“赋役全书修于道光末年,所列存留各款,仍多旧额,又不详耗羡之数。……此外名目繁多,或款数未定,或有定款而无定数。”
    ①王社教:《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第42-49页。
    ①《古丰识略》卷23《村庄》。
    ②安介生:《清代山西口外蒙古地区政区建置述论》,《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34—546页。
    ①“阿道克达春禀稿”,光绪《归绥道志》,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第1154页。
    ①结合全国编修背景,清代山西省编修《赋役全书》,主要出现在顺治、康熙、雍正、嘉庆、道光时期,其中
    ①光绪《山西通志》卷58《田赋略一》。
    ②刘伟毅主编:《山西方志概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8年,第9页。
    ①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山西省农业建设厅、统计局编印,《山西省农林水利统计资料汇编(战前-1956年)》第一册,1957年11月。
    ①满铁经济调查会:《北部山西经济调查书》(1935年6月),黑龙江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第1辑)》,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4》(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②静乐县属于汾河上游地区,位于管涔山区,王尚义先生等曾对汾河上游的人口与耕地的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流域内的五县进行了耕地的修订(见王尚义、任世芳、孟万忠:《六百年来汾河上游人口压力增长与环境状态演变之关系》,《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3期,第452~460页),其中就有对静乐县的修订。对于明代的耕地修订,文章中依据成化《山西通志》中的记载对明代的耕地进行修订,那么这样使用的话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坐落静乐县的卫所屯田是否算在内共同修订,因为通志中并没有将屯田坐落州县的地亩记载清楚;另一个是通志中所记载的洪武、永乐、成化等时期田赋均为一千八九百顷,而通过我前文的分析,这个田赋数据很显然是折成官大亩后上报的数据,所以明代数据有问题。文中对于清代耕地数据的修订,静乐县的数据采用乾隆《山西志辑要》中田赋数据,该数据均为乾隆初年原额,所以显然也是折亩过的数据,而对于光绪时期的数据用光绪《山西通志》的田赋数据乘以修正系数2.433,此修正系数来源于阳曲县清丈后数据与光绪田赋数据的比例,但恐怕这个比例不具备普遍性。所以较之于本文所做的修订,我对王先生文中的修订持保留意见。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只是结合我的研究,对其中的一个县土地数字的修订提出一点看法,并没有对文中全部结论表示看法,因为我并没有相应深入研究。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13《赋役》,乾隆47年刻本。
    ②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户口》,雍正11年刻本。
    ③顺治七年十二月佟养量揭帖《清军镇压姜壤时大同等城遭屠戮及地方荒凉残破情形》,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4页。
    ④乾隆《忻州志》卷1《户役赋税》,乾隆12年刻本。
    ⑤康熙《灵丘县志》卷2《食货志》,康熙23年刻本。
    ⑥雍正《重修岚县志》卷四《田赋》,雍正8年刻本。
    ⑦民国《保德州志》卷4《田赋》,民国21年铅印本。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13《赋役》,乾隆47年刻本。
    ②乾隆《大同府志》卷13《赋役》,乾隆47年刻本。
    ③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户口》,雍正11年刻本。
    ④岳宏誉:《荒地详文》,康熙《灵丘县志》卷4《艺文》,康熙23年刻本。
    ①“《马首农言》序”,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②吴其溶著:《植物名实图考》卷1《谷类》,中华书局重印商务印书馆旧本,1963年。
    ③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②宋应星著,管巧玲、谭属春整理注释:《天工开物》,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8页。
    ③宋应星著,管巧玲、谭属春整理注释:《天工开物》,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8页。
    ④光绪《山西通志》卷100《风土记下·物产》,光绪18年刻本。
    ⑤在本章的论述中,比较多的引用了《马首农言》及寿阳县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研究区域资料的缺乏,农书方面可资利用的、与研究区域最相关的资料就来自于《马首农言》,寿阳县的情况也可以为之参考,故而这样讨论。
    ⑤光绪《寿阳县志》卷10《风土·物产》,光绪8年刻本。
    ①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种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②光绪《寿阳县志》卷10《风土·物产》,光绪8年刻本。
    ③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①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②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③出自《诗经·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④王念孙:《广雅疏证》卷第十《释草》,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⑤宋应星著,管巧玲、谭属春整理注释:《天工开物》,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4页。
    ⑥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①道光《大同县志》卷8《风土·物产》,道光10年刻本。
    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页。
    ③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④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⑤道光《繁峙县志》卷3《物产门》,道光16年刻本。
    ⑥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物产》,雍正13年刻本。
    ⑦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⑧光绪《怀仁新志》卷4《风俗·物产》,光绪31年刻本。
    ⑨宣统《怀仁县志》卷11《物产》,宣统2年铅印本。
    ⑩《辞海·农业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第171页。
    11雍正《朔州志》卷7《赋役志·物产》,雍正13年刻本。
    ①乾隆《宁武府志》卷9《风俗》,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②光绪《神池县志》卷9《物产》,光绪6年修,民国抄本。
    ③乾隆《宁武府志》卷3《城池》,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④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物产》,民国7年铅印本。
    ⑤雍正《重修岚县志》卷15《物产》,雍正8年刻本。
    ⑥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⑦光绪《续修崞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光绪8年刻本。
    ⑧乾隆《应州续志》卷1《方舆志·风俗》,乾隆34年刻本。
    ⑨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⑩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①乾隆《直隶代州志》卷1《舆地·风俗》,乾隆50年刻本。
    ②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③道光《大同县志》卷8《风土·物产》,道光10年刻本。
    ④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⑤道光《偏关志》卷上《地理·风土》,民国4年铅印本。
    ⑥康熙《灵丘县志》卷1《方舆志·风俗》,康熙23年刻本。
    ⑦雍正《朔州志》卷7《赋役志·物产》,雍正13年刻本。
    ⑧咸丰《古丰识略》卷4《天部·节气》,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影印本,1981年。
    ⑨雍正《定襄县志》卷7《灾异》,雍正5年刻本。
    ⑩宋应星著,管巧玲、谭属春整理注释:《天工开物》,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5页。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②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种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③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①韩茂莉:《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第44—56页。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③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2《谷类》,中华书局,1963年。
    ④光绪《山西通志》卷100《风土记下·物产》,光绪18年刻本。
    ①该项资料来自于(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一书,该书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内部发行。该书参考了诸多县志、中国经济年鉴(民国二十三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等诸多统计资料,并结合日本陆军山冈部队本部在山西的实地调查,全书分县叙述,所记资料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4编《农林植物》,1937年。
    ②宣统《怀仁县志》卷11《物产》,宣统2年铅印本。
    ①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1979年第6期,第25—31页。
    ②翟乾祥:《我国引种马铃薯简史》,《农业考古》,1987年2期,第24—26页。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第20卷第2期,第91—92页。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利技史料》,2004年第25卷第1期,第49—53页。
    ③谷茂、马慧英等《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77—81页。谷茂、信乃诠:《中国栽培马铃薯最早引种时间之辨析》,《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第80—85页。
    ④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2期,第16—27页。
    ⑤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利技史料》,2004年第25卷第1期,第49—53页。
    ⑥尹二苟:《《马首农言》中“回回山药”的名实考订——兼及山西马铃薯引种史的研究》,《中国农史》,1995年第14卷第3期,第105—109页。
    ⑦张正明、张梅梅:《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经济问题》,2002年第12期,第75—77页。
    ⑧梁四宝:《马铃薯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30卷第4期,第92--96页。
    ①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6《蔬类·阳芋》,台南:台南北一出版社,1975年,第136页。
    ②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土产》,民国7年铅印本。
    ③道光《大同县志》卷8《风土·物产》,道光10年刻本。
    ④李戴恩:《严公德政记》,光绪《浑源州续志》卷9《艺文》,光绪7年刻本。
    ⑤康熙《浑源州志》上卷《风俗》,康熙元年刻本。
    ①《辞海·农业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第192页。
    ②光绪《沔县志》卷1《地理志·物产》,光绪9年刻本。
    ①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第69—84页,及1989年第1期,第74—82页连载。
    ②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利技史料》,2004年第25卷第1期,第49—53页。
    ③毕沅:《兴安升府疏》,《三省边防备览》卷14《艺文》。
    ④这个信息来自于2010年我在浑源等地的田野调查。
    ①地梨这一称呼见山西神池县人李秉所写《山西神池县马铃薯的栽培及利用》一文,刊于《农业推广通讯》1944年第8期,称“马铃薯……山西俗名为山药蛋或地梨”;又在雍正《山西通志》卷31《水利》中见到怀仁县“南河,县南五十里,内产地梨,居民赖以救荒”,虽然名称相同,但恐怕此地梨非彼地梨。
    ①王尚义:《晋商贸易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王尚义:《晋商贸易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大同市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编《晋商史料全览·大同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④纪昀:《乌鲁术齐杂记》,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二帙。
    ⑤许檀:《清代山西归化城的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83-92页。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4编《农林植物》,1937年。
    ②民国《沁源县志》卷2《农田略》,民国22年(1933年)铅印本。
    ③民国《平顺县志》卷3《物产》,民国间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2,据整理铅印本影印,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年。
    ④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4编《农林植物》,1937年。
    ①李秉:《山西神池县马铃薯的栽培及利用》,《农业推广通讯》,1944年第8期。
    ②李秉:《山西神池县马铃薯的栽培及利用》,《农业推广通讯》,1944年第8期。
    ③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旧志二种》之《山西风土记》(民国二三十年),中华书局,2006年。
    ①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旧志二种》之《山西风土记》(民国间稿本原本),中华书局,2006年。
    ②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分省全志》第17卷《山西省志》,民国九年(1920年),见于《山西旧志二种》附录中翻译版本。
    ③《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民国21年(1932年),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填。
    ④[美]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1929—1933)》,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⑤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4编《农林植物》,1937年。
    ①《日伪山西省长子、五寨、崞县、静乐、长治、晋城等县果树、蔬菜、特产及农作物产量调查表》(1943年8月至1944年),山西省档案馆,B48—5—50。
    ②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土产》,民国7年铅印本。
    ③《日伪山西省长子、五寨、崞县、静乐、长治、晋城等县果树、蔬菜、特产及农作物产量调查表》(1943年8月至1944年),山西省档案馆,B48—5—50。
    ④《日伪山西省方山、繁峙、汾阳、祁县、盂县、沁水等县农产物调查表》(1943年2月至1944年5月),山西省档案馆,B48—5—54。
    ⑤《晋西北行署申培林、王熊关于兴县杨家坡村僱工会议调查记录及有关健工的材料》(1941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32。
    ①吴其溶:《植物名实图考》卷6《蔬类·阳芋》,台南:台南北一出版社,1975年,第136页。
    ②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土产》,民国7年铅印本。
    ③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4编《农林植物》,民国26年(1937年)。
    ④[美]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1929—1933)》,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实际上这个食物消费统计资料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于大同所记均为山药,不见马铃薯,其实当地所称山药即是马铃薯,又还有静乐等县统计的有山药和马铃薯,比例不符合,而其后的作物比例表中马铃薯比例又很高,很可能是统计时将山药和马铃薯弄混了,但是尽管这样,对我们而言,还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⑤[美]h凯著,张履鸾译:《中国农家经济》第10章《食物消费》,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①吴亿:《晋北人民的饭食》,《西北论衡》,1937年第5卷第4期。
    ②《晋西北行署申培林、王熊关于兴县杨家坡村僱工会议调查记录及有关僱工的材料》(1941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32。
    ③《晋西北行署申培林、王熊关于兴县杨家坡村僱工会议调查记录及有关僱工的材料》(1941年),山西省档案馆,A88—3—32。
    ④李秉:《山西神池县马铃薯的栽培及利用》,《农业推广通讯》,1944年第8期。
    ⑤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3页。
    ①周宋康编《分省地志·山西》,中华书局,1939年。
    ②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6卷《1910—195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123页。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9页。
    ②成化《山西通志》卷6《土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一七四》,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③光绪《五台新志》卷2《水利》,光绪年间刻本。
    ④光绪《五台新志》卷2《水利》,光绪年间刻本。
    ①光绪《五台新志》卷2《风俗》,光绪年间刻本。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33《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③光绪《定襄县补志》卷4《田赋·物产》,光绪6年刻本。
    ④康熙《山西通志》卷12《水利》,雍正12年刻本。
    ⑤乾隆《直隶代州志》卷2《田赋·物产》,乾隆50年刻本。
    ⑥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⑦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⑧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⑨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⑩康熙《静乐县志》卷4《赋役志·物产》,康熙39年原本,民国间石印本。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②道光《大同县志》卷八《风土·物产》,道光10年刻本。
    ③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物产》,雍正13年刻本。
    ④康熙《保德州志》卷3《土产》,康熙49年原本,民国21年重修铅印本。
    ⑤康熙《山西通志》卷5《山川》,康熙21年刻本。
    ⑥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分省全志》第17卷《山西省志》,民国九年(1920年),见于《山西旧志二种》附录中翻译版本。
    ⑦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⑧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物产》,乾隆47年刻本。
    ①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物产》,雍正13年刻本。
    ②陆耀:《切问斋集》卷8《保德风土记》,乾隆57年刻本,收于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10辑1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③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④民国《偏关志》卷上《地理类·风土》,民国4年铅印本。
    ⑤光绪《定襄县补志》卷4《田赋·物产》,光绪6年刻本。
    ⑥光绪《岢岚州志》卷10《风土·物产》,光绪10年刻本。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②陆耀:《烟谱》《生产第一》,昭代丛书本。
    ③宣统《怀仁县志》卷11《物产》,宣统2年铅印本。
    ④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①李三谋:《鸦片在山西的危害》,《晋阳学刊》,1990年第6期,第24--25页。
    ②王金香:《近代山西烟祸》,《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38--43页。
    ③吴朋飞、侯甬坚:《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第37—46页。
    ④《曾忠襄公奏议》卷8《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近代史资料丛刊》第44辑,文海出版社。
    ⑤《禁种罂粟片(光绪八年六月月十二日)》,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一册)》《奏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⑥《陈明禁种莺粟情形折(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一册)》《奏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⑦《清朝续文献通考》卷52《征榷考24》《洋药》。
    ⑧光绪《左云县志稿》卷1《天文志·风俗》,光绪间修,民国间石印本。
    ⑨吴朋飞、侯甬坚:《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第37—46页。
    ①《曾忠襄公奏议》卷8《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近代史资料丛刊》第44辑,文海出版社。
    ②《札各属禁种罂粟(光绪八年十月)》,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四册)》卷86《公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山西旅行谈》(宣统二年四月初七日本会特别讲演),讲师璀伯(口译陶履恭,笔述王延祉),《中国地学杂志》,1910年5期。
    ④民国《合河政纪》《内务篇·第八章卫生》,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①《陈明禁种莺栗情形折(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一册)》《奏议》,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札各属禁种罂粟(光绪八年十月)》,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四册)》《公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万历《忻州志》《物产》,万历36年刻本。
    ①郭文韬编著:《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②本段几条资料见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种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③民国《灵石县志》卷12《谚语》,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八七号,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④民国《灵石县志》卷12《谚语》,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八七号,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①关于晋北州县亩产量的问题,李三谋先生已经做过详细的研究,见《清代晋北农业概述》、《清代北方农地使用方式》等文章,从我查到的资料看,情况基本相符,这里就不重复论述,只是资料中均显示“亩产……斗……”,这个亩是地方亩还是清代的标准亩,斗是大斗还是小斗,还需考量。因为在满铁调查资料中,记晋北地区普通年每亩产量,“高粱四至五大斗,小麦三大斗,粟六斗,黍四至五大斗,马铃薯1040斤,燕麦二至五大斗”,见满铁经济调查会:《北部山西经济调查书》(1935年6月),黑龙江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第1辑)》,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资料中斗、大斗同时出现,所以关于地方亩制和地方容积的问题非常重要,这里仅作关注,期待以后有所发现。
    ①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一文提到“所谓人与环境适应即指人类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调整自己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行为,是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该文发表于《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2000年9月)。
    ②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萧正洪:《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2000年12月),第83—91页。侯甬坚:《一方水土如何养一方人——以渭河流域人民生计为例的尝试》,《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第138—148页。刘炳涛:《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域环境与村民营生方式选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期,第87—95页。
    ③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第10-16页。李心纯、林和生:《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晋商的兴起》,《晋阳学刊》,2006年第4期,第30-34页。王杰瑜:《政策与环境:明清时期晋冀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万历《忻州志》《物产》,万历36年刻本。
    ②乾隆《直隶代州志》卷1《舆地·风俗》,乾隆50年刻本。
    ③乾隆《直隶代州志》卷1《舆地·风俗》,乾隆50年刻本。
    ①光绪《代州志》卷5《赋役志》,光绪8年刻本。
    ②乾隆《五台县志》卷2《星舆志·山川》,乾隆45年刻本。
    ③乾隆《五台县志》卷2《星舆志·形胜》,乾隆45年刻本。
    ④光绪《五台新志》卷1《疆域》,光绪年间刻本。
    ⑤光绪《五台新志》卷1《气候》,光绪年间刻本。
    ⑥光绪《五台新志》卷1《气候》,光绪年间刻本。
    ⑦光绪《五台新志》中记为“番薯,俗名回回山药”,道光《大同县志》中记有“白薯,其大如拳,俗名回子山药”,何炳棣先生认为此是番薯,而尹二苟先生认为这个回子山药应是马铃薯,笔者认为两县志所记均为马铃薯而非番薯。五台县南北气候不同,愈北愈寒,大同也是风高霜早,无霜期短,番薯喜温暖多光,耐旱耐碱却不耐霜,显然不适宜在这两地种植。而马铃薯性喜冷凉高燥,最宜沙土种植,所以从习性上讲马铃薯较为符合。关于这个问题,论文前面章节已有详细论述。
    ①光绪《五台新志》卷2《水利》,光绪年间刻本。
    ②光绪《五台新志》卷2《土田》,光绪年间刻本。
    ①光绪《五台新志》卷2《土田》,光绪年间刻本。
    ②乾隆《五台县志》卷2《星舆志·民业》,乾隆45年刻本。
    ③光绪《五台新志》卷2《风俗》,光绪年间刻本。
    ①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卷案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7页。
    ②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免粮卷案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7页。
    ③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五台山各寺免粮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1页。
    ①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五台山各寺免粮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1页。
    ②康熙《静乐县志》卷4《赋役》,康熙39年原本,民国间石印本。
    ①《曾忠襄公奏议》卷8《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近代史资料丛刊》第44辑,文海出版社。
    ②道光《大同县志》卷8《风土》,道光10年刻本。
    ①光绪《浑源州续志》卷9《艺文·严公德政记》,光绪7年刻本。
    ②康熙《浑源州志》上卷《封建志》,康熙元年刻本。
    ③乾隆《应州续志》卷3《田赋志》,乾隆34年刻本。
    ④乾隆《应州续志》卷9《艺文志·覆苏大中丞通饬兴修农田水利等事宜禀》,乾隆34年刻本。
    ⑤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①道光《大同县志》卷尾《杂志·志余》,道光10年刻本。
    ②访谈时间:2010年4月8日下午。访谈地点:朔州市应县义井乡哑忽庄(清代应州属大同府;义井乡哑忽庄在应县县城正北稍偏东方向)。访谈对象:郝大爷,62岁;王奎王大爷,60岁。
    ①祁之晋:《“土地村有”下之晋北农村》,《国闻周报》,1936年第13卷第11期,第21—26页。
    ②雍正《朔平府志》卷2《节气》,雍正11年刻本。
    ③雍正《朔平府志》卷3《方舆志·风俗》,雍正11年刻本。
    ④雍正《朔平府志》卷3《方舆志·风俗》,雍正11年刻本。
    ①民国《保德州乡土志》《地理·山》,民国5年石印本。
    ②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③同治《河曲县志》卷5《风俗类》,同治11年刻本。
    ④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⑤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⑥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一章农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①嘉靖《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②张正明等编著《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民山碑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③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史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4《山川》,乾隆47年刻本。
    ②张正明等编著《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民山碑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④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五章林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⑤民国《合河政纪》《实业篇·第五章林业》,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①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之“重修清居禅寺禁伐山林植碑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通志》第九卷《林业志》,中华书局,1992年,第9页。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47《兵部·马政》。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65《户部·蠲恤》。
    ④民国《山西风土记》《职业篇第三》,见于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任根珠点校《山西旧志二种》,中华书局,2005年。
    ①光绪《神池县志》卷9《物产》,光绪6年修,民国抄本。
    ②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③道光《偏关志》卷上《地理类·风土》,道光26年增修,据民国4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7,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年。
    ④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乾隆47年刻本。
    ⑤光绪《天镇县志》卷4《列女传》,光绪16年刻本。
    ⑥山西省农业建设厅、统计局编印《山西省农林水利统计资料汇编(战前-1956年)》,第三册。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2年刻本。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5编《矿业》,1937年。
    ③《明英宗实录》卷287,见李峰、张焯主编《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288页。
    ④乾隆《保德州志》卷3《风土》,乾隆50年刻本。
    ①光绪《怀仁县新志》卷4《风俗·物产》,光绪31年刻本。
    ②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乾隆47年刻本。
    ③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民国7年铅印本。
    ④《清高宗实录》卷149;《朱批奏折》,第263页,转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第445页。
    ⑤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白炳文墓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9页。
    ⑥光绪《五台新志》卷2《生计》,光绪10年刻本。
    ①光绪《五台新志》卷2《生计》,光绪10年刻本。
    ②光绪《续修崞县志》卷1《舆地志·山川》,光绪8年刻本。
    ①光绪《繁峙县志》卷1《地理志·物产》,光绪7年刻本。
    ②同治《河曲县志》卷3《疆域类》,同治11年刻本。
    ③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卷13《漯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同治《河曲县志》卷5《风俗类》,同治11年刻本。
    ⑤同治《河曲县志》卷5《物产类》,同治11年刻本。
    ①康熙《灵丘县志》卷3《艺文志》,康熙23年刻本。
    ②民国《保德州乡土志》卷2《保德州乡土志格致》《第一章·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①《刑科题本》,转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第444页。
    ②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师王竹泉著:《山西煤矿志》,首都国民印务公司,1929年。
    ③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编著:《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47《物产》,雍正11年刻本。
    ②光绪《怀仁县新志》卷4《风俗·物产》,光绪31年刻本。
    ③民国《保德州乡土志》《格致志·物产》,民国5年石印本。
    ④《朱批奏折》,转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第598页。
    ⑤《朱批奏折》,转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第598页。
    ⑥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史》第5卷《明清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89页。
    ①复宿:《晋北盐务调查》,《新农村》,1933年第3、4期合刊。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5编《矿业》,1937年。复宿《晋北盐务调查》和本书中的资料基本一致,本文下面用到的一些民国时期的资料来源于两份资料的综合,特此说明。
    ③光绪《怀仁县新志》卷4《风俗·物产》,光绪31年刻本。
    ④光绪《山西通志》卷28《府州厅县考六·雁平道一》,光绪18年刻本。
    ⑤民国《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八月,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填,第48页。
    ①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②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③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④民国《马邑县志》卷1《赋役志》,民国7年铅印本。
    ⑤乾隆《宁武府志》卷4《田赋》,乾隆15年刊本,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①光绪《忻州志》卷8《风俗·物产》,光绪6年刻本。
    ②光绪《续修崞县志》卷1《舆地志·山川》,光绪8年刻本。
    ③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卷5《五台山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第103页。
    ④乾隆《保德州志》卷1《因革·市集》,乾隆50年刻本。
    ⑤民国《保德州乡土志》《地理·水》,民国5年石印本。
    ①陆耀:《切问斋集》卷8《保德风土记》,乾隆57年刻本,收于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10辑1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②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第78—83页。
    ③同治《河曲县志》卷5《风俗类》,同治11年刻本。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乾隆47年刻本。
    ②民国《左云县志稿》卷1《风俗》,民国间抄本。
    ③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记》,光绪16年刻本。
    ① Weijian Zhou, M.John Head, Lin Deng. Climate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its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83-85 (2001) 285-292.
    ①郭裕怀、刘贯文主编:《山西农书》,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78—81页。
    ②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土》,乾隆47年刻本。
    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4页。
    ②杨维岳:《忻州志》《物产》,万历36年刻本。
    ③道光《大同县志》卷8《风土》,道光10年刻本。
    ①周宋康编《山西》第二编《地文志》,中华书局,1939年。
    ②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旧志二种》之《山西乡土志》,中华书局,2006年。
    ③周宋康编《山西》第一编《绪论》,中华书局,1939年。
    ④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分省全志》第17卷《山西省》《第二编城市》,大正九年(1920年),见于《山西旧志二种》附录中翻译版本。
    ①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②雍正《阳高县志》卷5《祥异》,雍正7年刻本。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70《户部·蠲恤》。
    ②光绪《山西通志》卷68《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③光绪《山西通志》卷69《水利》,光绪18年刻本。
    ④雍正《定襄县志》卷7《灾祥志》,雍正5年刻本。
    ①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②《皇朝政典类纂》《田赋》,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文海出版社,1973年。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3《田赋3》(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④《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4》(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18《官蹟》,乾隆47年刻本。
    ②“山西宣府大同两镇请求复设屯牧道以利屯垦”,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③“屯租过重,宣、大兴屯道请求减低租率”, 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①“顺治后期山西大同府属各州县开垦额”,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46页。
    ②顺治《浑源州志》上卷《赋役志》,顺治18年刻本。
    ③岳宏誉:《荒地详文》,康熙《灵丘县志》卷4《艺文》,康熙23年刻本。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1《田赋》(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②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第78—83页。
    ③《清世宗实录》卷53,“雍正五年丁未二月庚辰”。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二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⑤《清高宗实录》卷265,“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甲申”。
    ⑥《清高宗实录》卷1303,“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四月壬子”。
    ①《清仁宗实录》卷226,“嘉庆十五年庚午二月己酉”。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47《兵部·马政》。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48《兵部·马政》。
    ④《清穆宗实录》卷59,“同治二年癸亥二月壬寅”。
    ⑤《清德宗实录》卷68,“光绪四年戊寅二月己酉”。
    ①《皇朝政典类纂》卷3《田赋·田制》,《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文海出版社。
    ②《清德宗实录》卷490,“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一月戊子”。
    ③韩昭庆:《荒漠 水系 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④光绪《新修清水河厅志》卷16《风俗》,光绪9年刻本。
    ⑤光绪《归绥道志》卷21《风土记》(光绪三十三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
    ⑥光绪《归绥道志》卷21《风土记》(光绪三十三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
    ⑦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⑧《山西巡抚喀尔吉善等乾隆七年十月十五曰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5《户部·田赋》。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2《户部·田赋》。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清世宗实录》卷23,“雍正二年八月丁酉”。
    ①乾隆《应州续志》卷3《田赋》,乾隆34年刻本。
    ②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雍正11年刻本。
    ③雍正《朔平府志》卷7《赋役》,雍正11年刻本。
    ①高成龄:《议覆提解耗羡疏》,《皇朝经世文编》卷27《户政》。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4《户部·田赋》。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二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8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24,“雍正二年九月甲寅”。
    ②李三谋:《清代“摊丁入亩”制度》,《古今农业》,2001年第3期,第51-55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193,“乾隆八年五月辛亥”。
    ④《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7《户部·户口》。
    ①《清宣宗实录》卷74,“道光四年丁丑”。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7《户部·户口》。《清宣宗实录》卷74,“道光四年丁丑”。《清宣宗实录》卷302,“道光十七年戊申”。
    ③《清仁宗实录》卷364,“嘉庆二十四年十一月壬午”。
    ④乾隆《兴县志》卷9《户口》,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①乾隆《兴县志》卷9《户口》,乾隆28年刻本。
    ②乾隆《兴县志》卷9《户口》,乾隆28年刻本。
    ①季廷樑:《清核兴邑粮徭碑记(顺治十七年)》,乾隆《兴县志》卷17《艺文》,乾隆14年刻本。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68《户部·蠲恤》。
    ①详细数据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74“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及田地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8页。
    ①如关于东北地区、口外蒙地的研究等。
    ①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50页。
    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丙编中第五本)“宣大巡按张鸣骏残题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355页。
    ③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1页。
    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丙编中第五本)“宣大巡按张鸣骏残题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355页。
    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丙编中第八本)“山西巡抚祝世昌揭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243页。
    ③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526-546页。
    ④顺治七年十二月佟养量揭帖《清军镇压姜瓖时大同等城遭屠戮及地方荒凉残破情形》,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5页。
    ①顺治七年十二月佟养量揭帖《清军镇压姜壤时大同等城遭屠戮及地方荒凉残破情形》,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4页。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68《户部·蠲恤》。
    ③《巡抚白公如梅请蠲荒地逃丁钱粮疏》,光绪《左云县志》,民国间石印本。
    ①分别出自《诗经·小雅》的《采薇》、《出车》和《六月》,显示了戍边战士要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玁狁作战以及玁狁时常南侵等情况。
    ②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③安介生著:《历史民族地理(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36页。
    ①张子荣:《山西基督教宗派述略》,《三晋文化研究论丛》,1994年,第157—203页。
    ①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之“普乐院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之“永垂不朽”,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②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之“究五台番僧侵占墓塔地基状(山西巡抚卢案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①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俗》,乾隆47年刻本。
    ②乾隆《大同府志》卷7《风俗》,乾隆47年刻本。
    ③嘉庆《五寨县志》卷1《风俗》,嘉庆14年刻本。
    ④王尚义著:《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⑤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92页。
    ①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资源科学》,2001年第23卷第3期,第39—41页。
    ②除了绪论中分析的原因外,关于驱动因素复杂,难免挂一漏万的情况,笔者曾向周伟洲教授请教,周老师指出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前揭摆万奇先生文中也曾提到驱动力的层次性,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划分系统层次。另据杨伟兵教授著《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一书中将若干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关于自然常态因素的制约作用这一点,在本文中表现也比较突出。因此,我也将驱动因素进行层级分析,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①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25—33页。
    ①[英]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四版,2010年,第392页。
    ②[法]克拉瓦尔著,郑胜华等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第196页。
    ①[英]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66页。
    ②[英]汤森·克莱尔著,张青瑶译:《郡与区域——1700—1830年中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移民关联》,《历史地理》,第2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1页。
    ③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第12页。
    ④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第40页。
    ①侯甬坚教授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即在于按照约定俗成的学术研究规则,分区分级分时段分要素直至综合地、真实地展现人类时空发展全景,同时提出历史地理学需要做的三项工作: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历史上不同地域人群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逐步复原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历史发展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便尽可能真实展现人类时空发展全景。见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②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英]R.J.约翰斯顿,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89页。
    ②[英]A.R.H.贝克著,阙维民译:《论历史地理学的实践与原理》,《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2页。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贺长龄、魏源编:《清朝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
    [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
    [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道光年间刻本。
    [清]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二十四年上海书局石印本。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十通”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198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清代土地占有关系与佃农抗租斗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杜家骥编:《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
    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黑龙江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第一辑)》,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山西省档案馆藏:契约汇集案卷,全宗号:B33,目录号:1,案卷号:34、36、37、38。
    山西省档案馆藏:晋西北行署案卷,全宗号:A88,目录号:1—6,案卷号:4、7、18、29。
    [清]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
    [清]陆耀:《切问斋集》,乾隆五十七年刻本,收于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十辑十九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抄》,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曾忠襄公批牍》,光绪二十九年曾忠襄公全集本。
    萧荣爵编:《曾忠襄公奏议》,沈云龙主编:《近代史资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9年。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1987年。
    李峰、张焯主编:《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管巧玲、谭属春整理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石声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清]黄辅辰编,马宗申校释:《营田辑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4年。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华书局重印商务印书馆旧本,1963年。
    [明]李侃修,胡谧纂:成化《山西通志》,明成化十一年,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
    [清]穆尔赛等修,刘梅等纂:康熙《山西通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雍正《山西通志》,雍正十二年刻本。
    [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光绪《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刻本。[清]海宁辑:《晋政辑要》,光绪十三年刻本。
    [清]李培谦、华典修,阎士骧、郑起昌纂:道光《阳曲县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明]高汝行纂修:嘉靖《太原县志》,明嘉靖三十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清]员佩兰修,杨国泰纂:道光《太原县志》,道光六年刻本。
    [清]王嘉谟纂修:康熙《徐沟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
    [清]王勋祥修,泰宪纂: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刘文炳纂修:民国《徐沟县志》,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
    [清]王勋祥修,王效尊纂:光绪《清源乡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胡文烨等纂修:顺治《云中郡志》,顺治九年刻本。
    [清]黎中辅纂修:道光《大同县志》,道光十年刻本。
    [清]张坊纂修:乾隆《天镇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
    [清]洪汝霖、鲁彦光修,杨笃纂:光绪《天镇县志》,光绪十六年刻本。
    [清]宋起风原本,岳宏誉增订:康熙《灵丘县志》,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清]雷棣荣、严润林修,陆泰元纂:光绪《灵丘县补志》,光绪七年刻本。
    [清]李长华修,姜利仁纂,汪大浣续修:光绪《怀仁县新志》,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清]马俊显、刘熙春纂修:宣统《怀仁县志》,宣统二年铅印本。
    [明]刘以守纂修:崇祯《山阴县志》,崇祯二年刻本。
    [清]房裔兰修,苏之芬纂:雍正《阳高县志》,雍正七年刻本。
    [清]李焕斗修,王五鼎纂:康熙《广灵县志》,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清]郭磊等纂修:乾隆《广灵县志》,乾隆十九年刻本。
    [清]杨亦铭等纂修:光绪《广灵县补志》,光绪七年刻本。
    [清]张崇德纂修:康熙《浑源州志》,康熙元年刻本。
    [清]桂敬顺纂修:乾隆《浑源州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清]贺澍恩修,程续等纂:光绪《浑源州续志》,光绪七年刻本。
    [明]田蕙纂辑,王有容校刊:《应州志》(万历二十七年),1984年应县县志办公室标点铅印本。
    [清]吴炳纂修:乾隆《应州续志》,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清]汤学治纂修:光绪《应州再续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刘士铭修,王霷纂:雍正《朔平府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清]侯树屏纂修,方叔裔续修:康熙《朔州志》,顺治十七年刻本,康熙十二年增刻本。
    [清]王嗣圣修,王霷纂:雍正《朔州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明]宋子质修,王继文纂:万历《马邑县志》,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陈廷章修,霍殿鳌纂:民国《马邑县志》,民国七年铅印本。
    [清]袁大选修,李翼圣纂,侯凯增订:嘉庆《左云县志》,雍正七年修,嘉庆八年增修本。
    [清]李翼圣原本,余卜颐增修,蔺炳章增纂:光绪《左云县志》,光绪七年增修嘉庆本,民国间石印本。
    [明]杨维岳纂修:万历《忻州志》,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清]周人龙原本,窦容邃增订:乾隆《忻州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清]方戊昌修,方渊如纂:光绪《忻州志》,光绪六年刻本。
    [清]王时炯修,牛翰垣纂:康熙《定襄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
    [清]王时炯原本,王会隆续纂修:雍正《定襄县志》,雍正五年刻本。
    [清]郑继修等修,邢澍田纂:光绪《定襄县补志》,光绪六年刻本。
    [清]黄图昌纂修:康熙《静乐县志》,康熙三十九年原本,民国间石印本。
    [清]梅廷谟修,俎夏鼎纂:雍正《续静乐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清]吴重光纂修:乾隆《直隶代州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清]俞廉三修,杨笃纂:光绪《代州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周三进纂修:康熙《五台县志》,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清]王秉韬纂修:乾隆《五台县志》,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清]徐继畲纂修,孙汝明、王步墀续修:光绪《五台新志》,同治四年修,光绪九年续修刻本。
    [清]邵丰鍭、顾弼修,贾瀛纂:乾隆《崞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清]赵冠卿、龙朝言修,潘肯堂等纂:光绪《续修崞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明]万历《繁峙县志》,李裕民点校,李宏如倡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清]吴其均纂修:道光《繁峙县志》,道光十六年刻本。
    [清]何才价修,杨笃纂:光绪《繁峙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清]王克昌修,殷梦高纂:康熙《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清]王克昌原本,王秉韬续纂修:乾隆《保德州志》,乾隆五十年增刻康熙本。
    [清]吴大猷编:光绪《保德州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修,民国五年石印本。
    [清]曹春晓纂修:道光《河曲县志》,道光十年刻本。
    [清]金福增修,张兆魁、金钟彦纂:同治《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清]崔长清等修,谷如墉纂:光绪《神池县志》,光绪六年修,民国抄本。
    [清]吴光熊修,史文炳纂:光绪《岢岚州志》,光绪十年刻本。
    [清]秦雄褒纂修:乾隆《五寨县志》,乾隆十六年刻本。
    [清]明卢承业原本,清马振文增修:道光《偏关志》,明万历三十一年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增修。
    [清]谢汝霖纂修:康熙《永宁州志》,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清]姚启瑞修,方渊如纂:光绪《永宁州志》,光绪七年刻本。
    [清]程云修,孙鸿淦纂:雍正《兴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清]程云原本,蓝山增修:乾隆《兴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
    [清]张启蕴修,孙福昌、温亮珠纂:光绪《兴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石荣暲编:民国《合河政纪》,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七一号,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明]陈棐撰:嘉靖《广平府志》,明嘉靖刻本。
    [清]沈继贤修,常大异纂:雍正《重修岚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清]贾酉、张乾元修,张华、皇甫奎纂:乾隆《浮山县志》,乾隆十年刻本。
    [清]孙和相修,戴震纂:乾隆《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清]钟秀、张会纂:咸丰《古丰识略》,咸丰十年影印本,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81年。
    [清]马丕瑶、魏象乾修,张承熊纂:光绪《解州志》,光绪七年刻本。
    [清]马家鼎、白昶修,张嘉言、祁世长纂:光绪《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文秀修,卢梦兰纂:光绪《新修清水河厅志》,光绪九年刻本。
    [清]光绪《归绥道志》(光绪三十三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
    张赓麟、黄廷槐修,董重纂:民国《介休县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李凯明修,耿步蟾纂:民国《灵石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八七号,
    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68年。
    石璜纂修:民国《平顺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2,据民国间修整理铅印本影印,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年。
    胡宗虞修,吴命新等纂:民国《临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
    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包括明至清《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康熙《山西宁武守御所志》、乾隆《宁武府志》、咸丰《续宁武府志》、《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
    太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太原府志集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包括永乐、万历、顺治、乾隆《太原府志》。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旧志二种》,中华书局,2006年。
    (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内部发行。
    周宋康编:《山西》,北京:中华书局,1939年。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1937年。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大同市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
    员会编:《晋商史料全览·大同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施沛生编:《中国民事习惯大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萧峥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山西省农业建设厅、统计局编印,《山西省农林水利统计资料汇编(战前-1956年)》,1957年11月。
    《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填,1932年。
    雍正《山西省赋役全书》。
    《阳曲县丈清地粮图册》,光绪18年刻本(据光绪11年抄本刊印)。
    《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光绪7年刻本。
    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正明等编著:《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
    (法)克拉瓦尔著,郑胜华等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
    (美)白凯著,林枫译:《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美)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1929—1933)》,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美)卜凯著,张履鸾译:《中国农家经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美)德怀特·希尔德·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美)韩森著,鲁西奇译:《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美)王业键著,高风等译:《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
    (美)伊利、莫尔豪斯著,滕维藻译:《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四版,2010年。
    (英)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安介生:《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登原:《中国田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
    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葛剑雄主编,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6卷《1910—1953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顾功叙:《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郭文韬编著:《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郭裕怀、刘贯文主编:《山西农书》,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
    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
    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裕民辑:《山西古方志辑佚》,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内部),1985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林蒲田:《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2000年。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吕卓民:《明代西北农牧业地理》,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
    牛平汉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
    山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编委会:《山西水旱灾害》,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唐启宇编著:《中国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
    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王杰瑜:《政策与环境:明清时期晋冀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王尚义:《晋商贸易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万茂主编:《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学典主编:《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毓瑚编著:《中国农学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编著:《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
    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许牧、张小华主编:《中国土地管理利用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
    严星、林增杰主编:《地籍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8年。
    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翟旺、米文精:《山西森林与生态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张传玺:《契约史买地券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张海瀛:《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萍:《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张闻天选集传记组、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张
    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张研:《清代经济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张正明、赵云旗编:《山西历代人口统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赵冈:《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周听:《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赵赞:《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璀伯(口译陶履恭,笔述王延祉):《山西旅行谈》(宣统二年四月初七日本会特别讲演),《中国地学杂志》,1910年5期。
    范郁文:《晋北边境三县农民生活概观》,《新农村》,1935年第24期。
    复宿:《晋北盐务调查》,《新农村》,1933年第3、4期合刊。
    关楚珍:《改良山西砂土粘土碱土之方法》,《山西农学会刊》,1939年第1、2期合刊。
    李秉:《山西神池县马铃薯的栽培及利用》,《农业推广通讯》,1944年第8期。
    梁祥厚:《晋北忻定盆地概略》,《西北论衡》,1937年第5卷第5期。
    默人:《山西五寨农村概况》,《申报月刊》1935年7月15日,第4卷第7号。
    祁之晋:《“土地村有”下之晋北农村》,《国闻周报》,1936年第13卷第11期。
    吴亿:《晋北人民的饭食》,《西北论衡》,1937年第5卷第4期。
    安介生、李钟:《清代乾隆晋中田契“契尾”释例》,《清史研究》,2010年第1期。
    曹树基:《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陈锋:《清代亩额初探——对省区“折亩”的考察》,《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樊树志:《万历清丈述论——兼论明代耕地面积统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方行:《清代租佃制度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傅伯杰、陈利顶、丘杨等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傅辉:《明代土地数据登记制度研究——以洪武二十六年河南数据为例》,《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葛全胜等:《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地理学报》,2000年55卷6期。
    葛全胜等:《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13卷8期。
    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郭声波:《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及其它》,《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
    郝志新、郑景云、伍国凤等:《1876—1878年华北大旱:史实、影响及气候背景》,《科学通报》,2010年第55卷第23期。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1979年第6期。
    何凡能等:《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24卷6期。
    胡英泽:《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
    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李三谋、李震:《清代永佃权性质重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18卷第3期。
    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
    刘纪远等:《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科学通报》,2009年第54卷21期。
    刘燕华等:《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19卷6期。
    邱仲麟:《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租形态研究——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一》,《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王社教:《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萧正洪:《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辛德勇:《由元光河决与所谓王景治河重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文史》,2012年第1辑。
    许檀:《清代山西归化城的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
    叶瑜等:《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39卷3期。
    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张萍:《风俗所见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以民国时期陕北为例》,《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7卷第4辑。
    赵赞:《技术误差:折亩及其距离衰减规律研究——明清土地数据重建的可行性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竺可桢:《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视察报告》,《科学通报》,1955年第12期。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英]A.R.H.贝克著,阙维民译:《论历史地理学的实践与原理》,《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英]汤森·克莱尔著,张青瑶译:《郡与区域——1700—1830年中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移民关联》,《历史地理》,第2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Ge Q S, Hao Z X, Tian Y Y et al. The rainy season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29(2011)16-23.
    Yu Ye, Xiuqi Fang,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note on sources, methods and patterns,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35 (2009) 311-329.
    Madelene Ostwald, Deliang Chen, Land-use change:Impacts of climate variations and policies among small-scale farmer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Land Use Policy,23 (2006)361-371.
    Weijian Zhou, M.John Head, Lin Deng, Climate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its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83-85 (2001) 285-292.
    Xunming Wang, Fahu Chen, Zhibao Dong,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ic and human factors in desertification in semiarid Chin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6 (2006) 48-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