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金融机构风险具有外部性,金融风险最终的承担者是政府(财政)和公众。我国国有金融资产在金融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属于战略性经济资源,是国家直接或者间接出资形成,表现为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和享有的各项权益。我国的国有金融企业经过改革,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同时,也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有金融资产多头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壮大。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并适当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分析了金融的“二重性”作用,论证金融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强调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在金融领域加强国有控制力的必要性,必须保持国有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重点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国有控股。笔者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阐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实践的意义,围绕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授权经营、国有金融企业资本投入和经营绩效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国有金融机构国家所有权管理的目标模式和实现方式。
Finance has the special statu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Financial institution has its external risk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he final undertaker of financial risks.In our China,the State-owned financial assets which belongs to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and is funde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by state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in financial enterprises, representing the state capital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enterprises and enjoying all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inance. After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financial enterprises, the diversified ownership of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was realized, corporate governance was constantly improved, whil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te-owned financial assets were also proposed. At present,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overlapping management of the state-owned financial asset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hina's state-owned financi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s a guide, and modern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on property rights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financial duality, demonstrate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a strateg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state control in the financial field under 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China,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be maintained and the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After 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property system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o the practice of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enterprises,and deeply analyzes following issues such as: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uthorized operation, state-owned financial enterpris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ate-owned financial assets, then proposes the objectives mode and realization way of state ownership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引文
①王国刚.中国金融60年:在风雨前行中的辉煌发展[J],财贸经济;2009(9)
    ②财政部《全国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数据资料2008年》,2009年8月
    ③金融国资谁主沉浮[EB/OL],http://bolg.sina.com.cn/s/blog-620705a4010030eb/html,200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条和第三条
    ②《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暂行办法》(财政部部令43号)第三条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3-618页
    ②陈征等《(资本论)与中国当代经济》[M],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第367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5-68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6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528页
    ①邓子基、陈少晖.国有资本财政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0页
    ①刘维刚、张丽娜.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7(2)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②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J],福建论坛,2008(1)
    ③吴宣恭.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①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列宁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③《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0页。
    ⑤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1页
    ①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09页
    ②同上,第6-8页
    ①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页
    ②同上,第420页
    ③刘诗白.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权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09-08
    ①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②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③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172页
    ①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页。
    ②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173页
    ③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①A.Berle&G.Means,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
    ②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③同上,第179页
    ④M.詹森等.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②B. Holmstrom & J. Tirole, "The Theory of the Firm",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orth Holland,1989.
    ③R. Clark, "Agency Costs versus Fiduciary Duties",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Boston, 1985.
    ④O. Hart,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4 (1983).
    ①E. Fama,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l.88(1980).
    ②S. Grossman, "Takeover Bids, the Free 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1980)
    ③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第343页
    ①同上,第344页
    ②同上,第344页
    ③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④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①杨记军、逯东、杨丹.银行政府所有权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8)
    ②朱苏明.金融危机下的银行国有化[J],经济师,2009(11)
    ①王顺,梅国辉等.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化内在经济决定性[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1)
    ①杨记军,逯东,杨丹.银行政府所有权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8)
    ①2009年4月,金融稳定论坛(FSF,现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稳健薪酬行为原则》(Principles for Sound Compensation Practices),对金融企业薪酬制度提出一系列原则,目的是强化薪酬行为监管,减少导致金融企业过度冒险开展业务的薪酬激励措施。
    ②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改革金融服务行业的薪酬实践(征求意见稿)》:1、薪酬委员会成员专业性要求。2、明确薪酬的设定程序。3、风险管控的员工薪酬应与其承担的重要职责相称。4、评价财务业绩主要是利润,并考虑当前和未来的风险。5、绩效薪酬就与长期业绩挂钩。6、非财务业绩指标纳入评价体系。7、当衡量长期激励计划的业绩时,应根据风险做适当调整。8、薪酬总额中应有相当比例的固定薪酬。9、奖金的发放应实行递延发放。10、薪酬递延需综合未来各方面因素。
    ③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薪酬制度通知(征求意见稿)》:1、董事会负责设计、执行金融企业所有员工的薪酬规章,发布薪酬制度并定期复议。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报告一次薪酬政策的执行及发展情况。2、薪酬制度必须是简单易懂、透明、可强制执行和着眼于长远。3、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应用,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具有控制职能的部门的积极参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定期审查薪酬系统的设计与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汇报。4、薪酬制度的结构和水平应符合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并能够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这里的风险包括金融企业经营中所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员工承担的战略或经营责任越重大,所承担的风险越应该被考虑进其薪酬中,并要酌情考虑那些规模及发生概率都无法估计的风险。5、金融企业长期的经济利润决定员工的可变薪酬,但发放给员工的可变薪酬不能够超过金融企业的长期经济利润。6、依照可持续标准批准可变薪酬,任何人违反金融企业内部或外部规章,都将被取消可变薪酬。专项报酬应进行单独披露,如果大于一定数额,需先经董事会同意。7、递延薪酬在锁定期不能取出,而通常多于3年的锁定期会相应赋予员工参与金融企业未来发展及风险控制的机会。8、为使执行控制职能的部门薪酬制定不引起与部门目标的利益冲突,这些部门的可变薪酬必须与金融企业的业绩一致,且不能与部门的业绩、特定产品和正在监管的交易挂钩。9、董事会每年公布一份薪酬报告,反映薪酬政策的执行情况,此报告也可按部门披露薪酬报告。10、在理由充分的特殊情况下金融企业可以偏离以上原则,但必须披露。
    ①注:1974年,新加坡政府决定由财政部(投资司)负责组建一家专门经营和管理原国家投入到各类国有企业资本的国家资产经营和管理公司,即淡马锡公司。淡马锡公司按照新加坡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注册成立,根据当时政府委托,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有企业的股权被授权由其经营。政府赋予它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②引自《淡马锡的公司治理》[EB/OL],http://www.mie168.com
    ①许闲.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J],银行家,2009(7)
    ①李怀舟.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82页
    ①李怀舟.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6-87页
    ① Canada: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Update, IMF Country Report No.08/59, February 2008
    ②巴曙松,王淼.次贷危机中的加拿大银行业[J],深圳金融,2008(11)
    ①王顺、梅国辉、赵勇.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经济必然性分析[J],海南金融,2009(9)
    ②杨记军、逯东、杨丹.银行政府所有权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8)
    ①张政军.对国资委定位与股东权责的认识和思考[C],国研专稿,2009年12月
    ①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金融企业改革[C],http://10.128.1.4:180/
    ①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C],2008年12月
    ①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金融企业改革[C],http://10.128.1.4:180/
    ①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金融企业改革》[C],http://10.128.1.4:180/
    ①王国刚.中国金融60年:在风雨前行中的辉煌发展[J],财贸经济,2009(9)
    ①财政部《全国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数据资料》2005-2008年
    ①根据《关于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 (中央编办函 [2003]81号)除明确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由财政部负责外,还提出“涉及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投资在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转让、划转,由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金融资产转让划转的合规性(是否符合金融和利用外资等政策)审查管理,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商务部等部门继续按各自职能分别负责”。
    ①汤巾.上海金融改革三头并进[J],财经,2009(24)
    ②资料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政府部门职能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2405/node12674/index.html
    ③上海出台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意见[N],上海金融报,2009年8月14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二条。
    ①王鸿: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论[M],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73页
    ①财政部.关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调查[R],2006年7月
    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主席令20066第2号)
    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主席令20066第2号)
    ①朱巧玲.产权制度变迁的多层次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236页
    ①资料来源:财政部《2008年全国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数据资料》
    ①李松森.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199页
    ②注:国际社会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认识,是从“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连锁而不能倒”(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和“复杂而不能倒”(too complicated to fail)的概念逐步引申而形成的,其特征主要是:1、组织机构、业务种类具有系统性。2、资产投向、负债来源具有重要性。3、风险传递、损失转嫁具有连锁性。4、潜在威胁、最终损失具有准公共性。5、服务功能、市场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③邓子基、陈少晖.国有资本财政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①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C],http://10.128.1.4:180/news/2009/08/18
    ②李松森.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208页
    ①王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体系构建论[M],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80-87页
    ①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中国经济出版1995年版,第133页。
    ②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③同上,第332页
    ④杨远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
    ②王力.境外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经验[J],银行家,2007(5)
    ①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①财政部.继续深化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c],2007年6月
    ①所谓巴塞尔协议是指1988的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银行监管规定,即以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监管核心,通过关注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监测商业银行在存款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受损失前,其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①中国证监会《关于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证券公司评审暂行办法》(2004年8月13日)规定,申请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条件是: 1.最近一年净资本不低于十二亿元;2.最近一年流动资产余额不低于流动负债余额(不包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客户委托管理资金)的百分之一百五十;3.最近一年对外担保及其他形式的或有负债之和不高于净资产的百分之十,因证券公司发债提供的反担保除外;4.最近一年净资本不低于净资产的百分之七十;5.设立并持续经营三年以上(含三年),且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颁布)第130条,第150条
    ②《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解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66页
    ①注: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充分权衡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情况下,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②高咏梅:《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创新:一种可能的新制度安排》,http://www.cnki.net
    ①《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解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42-43页
    ①邓子基、陈少晖.国有资本财政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①温秀、张宇哲.“红色金融家”限价[J]《财经》,2008(12)
    ①根据财政部金融司《2008年度全国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数据资料》计算。
    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③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数据计算。
    ①根据各省2008年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整理计算。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陈征.《资本论》解说(1-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 陈征选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6. 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 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 陈征、李建平、郭铁民主编.资本论和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 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李建平、李建建、黄茂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论三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13.邓子基、陈少晖.国有资本财政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14.杨远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15.柳随年、吴敢群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6.李宗植、张润君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卓元、黄范章、利广安主编.20年经济改革.回顾和展望[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
    18.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监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何秉孟主编.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刘贻清、张勤德主编.“郎旋风”实录—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大讨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3.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4.毛连程,公共财政理论和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5.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斯坦利.埃金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志刚.金融风险宏观与微观透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7.武志.中国地方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田光伟.金融监管中的市场约束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0.刘晓勇.银行管理有效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1.柳欣、郭金兴、王彩玲.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周道许.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33.张忠军.金融业务融会与监管制度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傅罡、李向军、李永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王梦奎主编.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36.刘丽巍.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一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郭福春.股权激励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松森.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0.朱巧玲.产权制度变迁的多层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2.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3.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8.《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0.《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十六大、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中、下).新华网
    52.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解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5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财政法规汇编(金融卷)上、中、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4.金融稳定理事会材料汇编[R],财政部内部信息网,2009年
    55.王国刚.中国金融60年:在风雨前行中的辉煌发展[J],财贸经济2009(9)
    56.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J],福建论坛,2008(1)
    57.朱春燕.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58.孙天琦、高冬民.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7)
    59.林后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5)
    60.佘传奇、刘庆卫.浅谈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J],广西金融研究2006(9)
    61.徐慧泉、杨朝军.中央汇金模式下的金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J],上海金融2005(5)
    62.刘维刚、张丽娜.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7(2)
    63.刘诗白.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权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09(8)
    64.杨记军,逯东,杨丹.银行政府所有权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8)
    65.朱苏明.金融危机下的银行国有化[J],经济师,2009(11)
    66.王顺,梅国辉等.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化内在经济决定性[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1)
    67.蔡四平、李思维、王修华、罗璇.国有金融资产现状分析与交易微观平台构建[J],理论探索2005(12)
    68.李思维、蔡四平、王修华、刘红娜.我国新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
    69.李艳宁、李思维.论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3)
    70.解春植.国有金融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探讨[J].福建论坛,2005(11)
    71.许闲.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J],银行家,2009(7)
    72.李怀舟.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
    73.钟咏梅.上海国有金融资产(股权)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年
    74.汪海波.中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1979-2003)[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
    75.钱江一.财政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财政监督2006(9)
    76.巴曙松,王淼.次贷危机中的加拿大银行业[J]深圳金融2008(11)
    77.王顺、梅国辉、赵勇.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经济必然性分析[J],海南金融2009(9)
    78.张政军.对国资委定位与股东权责的认识和思考[C],国研专稿,2009(12)
    79.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金融企业改革[C]国研专 稿,2008年
    80.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C].国研专稿,2008年
    81.汤巾.上海金融改革三头并进[J],财经,2009(24)
    82.王力.境外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经验[J],银行家,2007(5)
    83.方文鹏.财政参与防范金融风险完全必要[J],金融信息参考1997(12)
    84.陈青文、马小华、郑青等.国外财政金融监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J]2007(6)
    85.福建省财政厅课题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加强地方金融财政监管的对策研究[C],2007
    86.凌华薇、张宇哲.金融国资谁主沉浮、辩析淡马锡[J].财经.2006(25)
    87.凌华薇、张宇哲.万亿金融国资管理的挑战.定位金融国资出资人.叫停股票增值权之后[J].财经.2008(6)
    88.温秀、张宇哲. “红色金融家”限价[J].财经.2008(12)
    89.于宁、温秀等.金融限薪令争议[J].财经.2009(7)
    90.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资本市场.2009(4)
    91.李扬.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J].当代财经2009(3)
    92.易培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3)
    93.周小亮.危机成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和中国和谐改革发展之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9(4)
    94.孙学工、杜飞轮.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信息研究2008(11)
    95.占硕.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研究[J].财经研究2005(1)
    96.杨艳.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内在联系[J],四川财政2002(4)
    97.彭成.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兼与地方财政风险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
    98.劳海燕.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金融管理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03(12)
    99.张海泽.地方政府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途径[J],济南金融2004(8)
    100.刑泽平.对地方金融实施财政监管的四点建议[J],山西财税2006(7)
    101.罗飞.对国有金融机构财政监督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四川财政2001(10)
    102.曹栓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8)
    103.赵兴罗.防范与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财政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7(9)
    104.马元月.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对策[J],山西财税2000(3)
    105.谢平.防范和金融风险的财政性措施[J],财贸经济1999(9)
    106.吴金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财政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5)
    107.尹希果、陈刚、潘杨.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改革[J],财经研究2006(10)
    108.邓晓兰.化解金融风险与防范财政风险关系探析[J],西南金融2000(9)
    109.魏琳.加强财政监督防范金融风险[J],江西财税与会计1998(3)
    110.黄家俊、孙玲.加强地方金融财政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J],上海会计2003(7)
    111.李勇.加强金融财务确保地方财政金融安全[J],中国财政2003(3)
    112.沈莹.加强金融行业财政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财政监督2006(4)
    113.李学春.建立财务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J],中国财政2003(3)
    114.陈凤娣.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制度缺陷及其防范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4)
    115.汪水文.金融行业财政监管机制思考[J],武汉金融2004(7)
    116.原崇信.强化财政职能支持金融创新[J],山西财税2000(10)
    117.龙芳.试论财政部门对金融监管的重新定位[J],财政监督2006(4)
    118.陈纪瑜、田发.试论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7)
    119.汪水文.谈中央金融机构财政监管机制[J],决策与信息2005(9)
    120.阎坤、陈新平.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4(10)
    121.黄志强、董友贵.析金融与财政关系的扭曲[J],财经科学1994(5)
    122.彭刚.新金融概念下的财政监管[J],新疆金融2003(2)
    123.王金龙.要充分重视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相关性的研究[J],理论前沿2002(12)
    124.王金龙.有效控制财政、金融风险及其相互恶化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5)
    125.徐放鸣、张天强、刘野樵.对建立我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的思考[C].财政部金融司,2004年
    126.潘东、彭小兵.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径选择[J],上海金融2007(4)
    127.喻桂华.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刍议[J],南方金融2005(1)
    128.马红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创新设计[J],探讨专刊2003(4)
    129.曾斌、秦川.地方金融变迁中的制度供给有效性分析[J],特区经济2006(8)
    130.刘建武.对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6(4)
    131.周建松.发展地方金融打造金融强省[J],浙江金融2007(1)
    132.李少波.围绕终极目标摆动正六个关系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J],河北金融2006(9)
    133.董彦岭.我国金融地方化趋势与地方金融发展战略[J],海南金融2007(4)
    134.周天勇.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原由和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135.白靖宇.国企产权改革的关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1)
    136.高伟彦,张春霖.借鉴国际经验管理中国的国有企业资产[R].世界银行研究报告,2003年
    137.熊丽清.俄罗斯银行业的现状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1(5)
    138.王仲兵.关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几个理论问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39.张文魁,丌长东.瑞典、韩国、新西兰国有资产管理框架[J].中外企业文化,2003(10)
    140.刘振沛,王继凯.对国有银行资本金财务绩效评价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6)
    141.孙章伟.国有银行所有权安排的经济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12)
    142.宋冬林,金成晓.论国有资本的人格化经营[J].经济研究,1996(5)
    143.从亚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版图告急”[J].董事会,2005(10)
    144.刘锋,王敬伟.加拿大金融监管框架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4(1)
    145.上海出台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意见[N],上海金融报,2009-8-14
    146.宁德海.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4-3-9
    147.楼继伟.国有银行国有出资人职能缺位问题对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6-21(004)
    148.刘雪梅.8000亿国有金融资产谁“当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8-7
    149.刘纪鹏.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看两行股改模式[N].金融时报,2004-9-23
    150.王兆星.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N].金融时报,2003-12-15
    151.刘煜辉.银行改革要确保金融控制权[N].上海证券报2005-12-13(A06)
    152.张文魁.新国资体制核心.中央和地方的产权边界划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6-2
    153.银行产权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三论2005国有银行改革[N].国际金融报,2005-12-28
    154.张卓元.产权有序流动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N].人民日报,2005-3-11
    155.丽静.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国际谋略[N].财经时报,2006-12-4(B03)
    156.郭田勇,王望.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实现模式的现实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5-8-29
    157.唐双宁.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促进中外资银行双赢[N].经济日报,2005-11-3
    158.孙铭.金融国资委一咏三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2-23
    159.郎咸平.银行改革无关产权[EB/0L].http://finance.sina.com.cn/g/20021224/1719294324.shtml,2002-12-24
    160.蔡元庆.董事责任的追究和经营判断的原则[EB/OL],www.economiclaws.net
    161.刘明康.中国银行业改革外资持股可上升至20%[EB/OL],http://newsl.jrj.com.cn/news/,2003-10-17
    162.陈道富.中国金融业对外的现状[EB/OL].http://10.128.1.4:180/news/2007/03/12
    163.高咏梅.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创新[EB/OL], http://www.cnki.net
    164.国有资本退出模式选择[EB/OL].http://www.gzii.gov.cn,2004-9-10
    165.国有资本的放大与控制[EB/OL].http://www.gzii.gov.cn,2003-12-9
    166.淡马锡的公司治理[EB/OL]. http://www.mie168.com,
    167.谢平.纵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职能[EB/0L].新华网,2004-12-30.
    168.王一江,田国强.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与外资作用[EB/OL].http://www.frc.com.cn,2004-1-7
    1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70.《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条例》(2000年国务院令282号)
    171.《关于继续做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金[2003]133号)
    172.《关于做好地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通知》(财金[2006]9号)
    173.《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6]82号)
    174.《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财政部令43号)
    175.《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00]32号)
    176.《财政部关于股分有限公司国有股份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管字[2000]200号)
    177.《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42号)
    178.《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财金[2009]169号)
    179.《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05号)
    180.《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8号)
    181.《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及交易管理的通知》(闽国资产权[2004]71号)
    182.《福建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183.《福建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暂行办法(闽国资委[2002]2号)
    18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185.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Overview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2003.
    186.Vito and Howell H.Zee Tax Policy for Emerging Markets:Developing Countries, IMF Working Paper,WP/00/35,March 2000.
    187.Canada: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Update, IMF Country Report No.08/59,February 2008
    188.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 Housing Now-Canada-Date Released, August 2007
    189.Asli Demirguc-Kunt and Ross Levine.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Public Enterprise Reform[R],The World Bank,1994
    190.Berle&GMeans,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
    191.Holmstrom & J. Tirole, "The Theory of the Firm",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orth Holland,1989.
    192.R. Clark, "Agency Costs versus Fiduciary Duties",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Boston,1985
    193.Hart,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4 (1983)
    194.E. Fama,"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l.88(1980)
    195. S. Grossman, "Takeover Bids, the Free 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1980)
    196.William P.Mako and Chunlin Zhang. Management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ortfolio:Lessons for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R], World Bank Office,Beijing,2003
    197.Chang,C.and Y.Wang.On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5,(19)
    198.Francois Bourguignon and Claudia Sepulveda. Privatization in Development:Some Lessons from Experience[R], The World Bank,2009
    199.Che,J.and Y.Qian.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Community government,and Corporate Governance:Understanding China'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J].Journal of Lo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8,(14)
    200.David H.Scott.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r], The World Bank,2007
    201.Laffont,J.J.and D.Martimort.The Theory of Incentives:The Principal-Agent Model[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202.DBRS Comments on the Mortgage Markets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Date of Commentary:September 6,2007
    203.Perspective on Sub-prime Lending,ING Clarion Research & Investment Strategy Fall 2007
    204.Shahid Yusuf, Kaoru Nabeshima and Dwight H.Perkins. Under New Ownership Privatizing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05.Li,D. A Theory of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s:The Case of the Chinese Non-state Sector[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5,(23)
    206.Weitzman,M.L.and C.Xu.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18)
    207.Abarbanell,J.S.,and Bonion,J.P.Bank privatization in Poloand:The case of Bank Slaski.[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7,(25)
    208.Abel,I.,and Siklose,P.L.Secrets to the successful Hungarian bank privatization. The benefits of foreign ownership through strategic partnerships [J].Economic Systems,2004,(28)
    209.Bolin,J.P.,Hasan,I.,and Wachtel,P.Privatization matters:Bank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5,(29)
    210.9.Mary S,John N.Public Enterprise Reform. The Lessons of Experience[R],1993
    211.Ira W Lieherman,Stilpon S.Nestor,Raj M Desai.Between state and Market.Massive Priv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cs[R].The World Bank,1997
    212.B. Holmstrom & J. Tirole, "The Theory of the Firm",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orth Holland,1989.
    213.R. Clark, "Agency Costs versus Fiduciary Duties",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Boston,1985.
    214.James R.Barth,Gernard Caprio,Jr.,and Ross Levine.Banking 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Do Regulation and Ownership Affec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R],1998
    215.Sonya D K.Corporate Governance in Balgarian State-owned Banks[J].Post-Communist Economics,1999,11(2)
    216.Hart,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4 (1983).
    217.E. Fama,"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l.88(1980).
    218.S. Grossman, "Takeover Bids, the Free 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1980).
    219.Berle & G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220. Asia Credit Research,JP Morgan Securities(Asia Pacific)Limited. South Korea Banking Sector Update[R],2002,(10)
    221.YV Reddy.Public Sector Bank and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 the India Experience[R].NewYork,2002,(4)
    222. Alchian,A.A.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 in A Alchian,Economic Forces at Work,Indiennapolis Liberty press,1977
    223.North,D.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24.Cheung, steven 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nn[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
    225.Donald Higgins,The Processes of Reorganizing Local Government in Canada,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un.,1986
    226.Meyer Aaron,Jim Armstrong,and Mark Zelmer,An Overview of Risk Management at Canadian Banks,Financial System Review.June 2007
    227.Walter Enger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Financial System Review. June 2005
    228.Greg Caldwell, An Analysis of Bank Closure Policy under Alternative Regulatory Structures, Financial System Review. December 2005
    229.Edgardo Demaestri, Diego Sourrouille, Integrated Financial Supervision: Experiences in Selected Countries,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Technical Papers Series,December 19,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