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教唆犯的性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教唆犯的性质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唆者与被教唆者具有怎样的关系。中西方国家基于社会客观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传统。对于教唆犯的性质,两大法系在立法、司法以及理论上的界定是有差别的,相同的行为在不同的立法下,判例结果迥异。目前,我国学者对教唆犯性质的研究一般借鉴德日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在共犯框架下以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作为理论基础开展研究。问题是,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司法现实差异很大,大陆法系的共犯采取的是正犯与共犯相区分的二元参与体系,而我国的共同犯罪采取的是不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单一正犯体系,套用大陆法系理论来解释我国教唆犯性质的做法忽视了我国在共犯参与体系上的特殊性,这种脱离实际的探讨虽然从理论上符合推理的逻辑,却不能客观、整体把握历史的真实。不能做到“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理论研究难说妥当。
     教唆犯的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只有立足于我国社会传统和立法、司法实践的讨论,才能准确界定教唆犯的性质。因此,研究教唆犯的性质问题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我国立法、司法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应当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把握法律现象,认识到社会经济生活对法的制约作用,正确把握和再现我国社会特定的传统下客观存在的立法以及司法现象,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从教唆犯本身来谈教唆犯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中的很多观点对于本选题的研究是有指导意义的,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犯罪是藐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的论断分别从本质以及本质属性上阐述了什么是犯罪,本文结合该论断界定了教唆犯的概念及可罚性。本文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以及法学研究的“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方法,深入我国立法、司法实践的实际,找出并分析了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教唆犯性质界定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际相矛盾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启示,对我国及域外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立法、司法与理论研究现状进行考察,并对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各种学说进行评析和批判,提出教唆犯修正的独立性说,在修正的独立性视野下探讨了教唆犯的犯罪构成以及立法完善。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概念及本质的论断探讨了我国教唆犯的概念内涵及可罚性根据,主张对教唆犯的内涵界定离不开本国刑法的现实规范。根据马克思主义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主张教唆犯的处罚根据是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性,罪犯企图制造犯罪,而教唆犯则企图制造罪犯,教唆犯的本质是特定犯意的制造者。
     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述的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考察了我国以及域外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立法、司法与理论研究现状。在对两大法系的不同界定进行比较分析后,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主张各国对教唆犯的性质界定之所以有较大差异是由于立法及司法传统的不同。进而主张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把握和再现我国社会特定传统下客观存在的立法以及司法现象,而不是孤立、静止地从教唆犯概念本身来谈教唆犯的性质。
     第三,根据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原则,对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各种理论进行批判,主张我国教唆犯修正的独立性。法的逻辑推演与法的现实发展应当相一致,对教唆犯的性质界定应当从我国的刑法规范上获得认识。我国刑法在共同犯罪问题上采取的是单一正犯体系,教唆犯修正的独立性之主张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立法与司法的现实情况。
     第四,在我国教唆犯修正的独立性视野下,探讨了教唆犯的犯罪构成及立法完善。例如,主张教唆犯的犯罪客体具有多元化特征;教唆内容包括犯罪行为以及基于刑事政策需要处理的特定违法行为。在立法方面,建议将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从共同犯罪中移除,作为单独犯罪规定于刑法分则中,增设第295条之一“教唆罪”;增设232条之一“教唆他人自杀罪”。
The research of the nature of instigator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that what kind of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gator and being instigator. Based on social conditions,differentcountries differ from different legislative traditions. The nature of the instigator of the twolegal systems in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 and theoretical definition is different. At present,China's mainland scholars research the nature of the instigator based on the theory ofGerman and Japanese civil law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problem is that our nationallegis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vil law, judicial reality.The theories of subordinate qualityof complicity and independency quality of complicity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zierungsSystem, but China's criminal law has adopted Einheits system, apply the civil law theory toexplain the nature of the practice abettor ignored the particularity of our system. Although itis comply logical reasoning in theory, but it can not objective and overall to grasp the truthof history. The theory is not in line with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y and logic," so it’sdifficult to say properly.
     The nature of instigator ultimately depend on each country's history and tradition,only the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s of our society and legislative of judicialpractice can accurately define the nature of instigator.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must proceed from reality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based on China's legislative,judicial actual situation, to analyze specific issues,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and practice, history and logic is consistent. Grasp the legal phenomenon from thestand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cogniz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restraining effect on the law, to grasp and reproduce specific traditions of our societyunder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henomenon, rather than inisolatedly talking.
     Many points of Marxist thought in criminology is instructive for the topics of study,for example, Marx and Engels on the "crim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solatedindividual struggle against the ruling","crime is a social order in contempt most obviousextreme performance,"the thesis essentially elaborated on what is a crime. This paperdefines the thesis the concept and abettor the punishment. This emphasis on the use ofMarxist jurisprudenc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and Legal Studies of the"empirical analysis","normative analysis" approach, in-depth China's legislative, judicialpractice of the actual,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nature of the instigator. This paperdiscusses the Marxist criminology and its methodology revelation about our country andextraterritorial nature abettor legislative, judici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status, and is currently on the instigator of the various doctrines assessment and criticism,propose amendments independence of the instigator,then explores the instigator of thecrime constitution and legislatio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instigator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of crime of Marx andEngels, meaning advocated abettor define reality without their criminal specification.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arxism advocatedinstigator penalty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angers of vicious criminals attemptto create crime, and abettor is an attempt to create criminals, instigator is the essence of aparticular manufacturer of mens rea.
     Secondly, according to Marxist philosophy expounded general and speci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instigator of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it’s different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the reason is due to different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traditions. Further claims to adhere tomaterialism, to analyze specific issues, correctly grasp and reproduce the tradition of our society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specific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henomenon, rather thanisolated, static concept itself from the instigator.
     Third, critically analysize various theories of China's criminal law scholars on thenature of the instigator, advocated the independence of instigator our country‘s criminallaw. Law logical deduction and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should be consistentwith the definition, the nature of instigatorr should be knowledge from the country'scriminal law. China's criminal law on the issue in the crime of committing a single system,the nature of amendments independence of instigator corrected based on the assertion ofour country, in line with our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realities.
     Fourth, discussed instigator of crime constitution and legislation. For example,advocates the object with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riminal behavior and specificoffenses based on the criminal policy. In terms of legislation, proposed to remove PenalCode Article29, paragraph2, from section of "joint crimine", as a separate crimeprovisions in the Criminal Law.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Modify Article29,paragraph2;Creat a new crime of "Instigate " as Article295.a.; Creat a new crime of"Crime of instigatting suicide" of article232.
引文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4页。
    ②刘佳雁:《海峡两岸刑法中教唆犯理论之比较研讨》,《台湾研究》1995年第2期。
    ③[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0页。
    ①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②这句名言始自坎托诺维茨(Kantorowicz),《犯罪学与刑法改革月刊》(Monatsschrift für Lriminologie undStrafrechtsreform),Cal Heymanns Verlag,1910年,第306页。之后,这句名言就为宾丁(Binding)所认可,直到今天,大量学者都在引用这句名言。转引自[德]克劳斯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罚体系》(第二版),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③[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冯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第1页。
    ④[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补正版),钱叶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中文版序言。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0页。
    ②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0页;[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第2版),成文堂2008年版,第796页;[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79页;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 S.655。
    ②转引自[日]木村龟二:《犯罪论的新构造》(下),有斐阁1978年版,第136页。
    ③[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④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55.
    ⑤[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有斐阁1975年版,345页。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304页。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②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③转引自[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394页。
    ④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⑤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4页。
    ⑥参见[日]牧野英一:《刑法研究》(第l卷),有斐阁1919年版,第14页。
    ①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4页。
    ②参见[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有斐阁1959年版,第390-397页。
    ③参见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页。
    ④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⑤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140页。
    ①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②[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①Vgl. 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 S.685.
    ②参见[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英] 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马清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页;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刘士心:《美国刑法中的犯罪论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张旭主编:《英美刑法论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袁益波:《英国刑法的犯罪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③See George Fletcher, Basic Concepts of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u Press,1998,pp.197-198;Sanford H. Kadish,Complicity, Case and Blame:A Stud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ctrine, Cal. L. Rev., Vol.73,1985, p.323; GeorgeFletcher, Rethinking Criminal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8, pp.640-641; K.J.M Smith, A Modern Treatiseon the Law of Criminal Complicity, Oxford Universuty Press,1991, pp.120-124.
    ①Regina v.Rechards,[1974]Q.B.776.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上议院在1987年的Regina v.Howe,[1987]1All. E.R.771,799案中推翻了Regina v.Rechards案的判决。转引自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①参见刘斯凡:《共犯界限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王志远:《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江溯:《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若干辩驳》,《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②赵秉志、魏杰:《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家》1999年第3期。
    ③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④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
    ⑤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赵秉志、魏杰:《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家》1999年第3期。
    ⑥郑健才:《刑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221页。
    ⑦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①参见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②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司明灯:《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性质》,《法学与实践》1993年第4期。
    ③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④参见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朱道华:《教唆犯二重性说之否定》,《法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⑤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⑥耿文田:《教唆犯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页。
    ⑦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冯卫国、王东海:《教唆犯从属性说的中国式展开》,《法治研究》2012年第4期。
    ②王昭武:《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与展开》,《刑法论丛》2008年第11期。
    ③参见杨诚:《教唆犯理论上三个难题之我见》,赵秉志等:《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1981届-1988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页;方嘏风:《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独立性》,《法学与实践》1992年第5期;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④参见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法学研究》1986年第3期;张明楷:《关于教唆犯的几个问题》,《青年法学》1985年第1期。
    ⑤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页。
    ①金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②朱道华:《教唆犯二重性说之否定》,《法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③参见韩玉胜、李凤梅:《教唆未遂之理论界定》,《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④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期;李凤梅:《教唆行为实行性再论》,《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⑤参见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吴情树、闫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李凤梅:《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李凤梅:《教唆行为实行性再论》,《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⑥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①庞正:《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理论脉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公丕祥:《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的形成》,《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第3期。
    ①邸瑛琪、房清侠:《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9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7-378页。
    ②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3页。
    ③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3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①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3页。
    ②邸瑛琪、房清侠:《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7-3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92页。
    ①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
    ②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
    ③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
    ④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①[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
    ③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④黄文艺:《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基本问题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0期。
    ⑤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6页。
    ①李龙主编:《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②黄文艺:《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基本问题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0期。
    ③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259页。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第1页。
    ②李龙主编:《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①蔡伟、李其瑞:《经济、社会和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三个方法论贡献》,《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②《列宁全集》第28卷,第364页。
    ③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①蔡伟、李其瑞:《经济、社会和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三个方法论贡献》,《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②房文翠、郭艺:《逻辑与经验:现代实证主义法学方法与借鉴——以哈特新分析法学方法为视角》,《政法论丛》2006年第1期。
    ①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参见[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65页。
    ①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
    ②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283页。
    ③徐久生译:《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④肖怡译:《芬兰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⑤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⑥参见[日]山口邦夫:《19世纪德国刑法学研究》,八千代出版股份公司1979年版,第92页。
    ①潘灯译:《西班牙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米良译:《越南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④吴光侠译:《泰国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⑤卞建林等译:《加拿大刑事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⑥刘仁文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⑦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①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吴光侠译:《泰国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③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页。
    ⑤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①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③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④参见林文肯、茅彭年:《共同犯罪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3页。
    ⑤参见周密:《中国刑法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⑥参见周密:《中国刑法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85页。
    ⑦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参见肖常伦、应新龙:《谋遣教令教唆造意》,《法学》1984年第3期。
    ②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③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④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①《晋书刑法志》
    ②参见肖常伦、应新龙:《谋遣教令教唆造意》,《法学》1984年第3期。
    ③参见《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5页。
    ④参见《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9页。
    ⑤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①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②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89页。
    ③李光灿:《论共犯》,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④吴文翰:《略论共犯中的几个问题》,《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
    ⑤高格:《关于共同犯罪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吉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⑥魏克家:《略论教唆犯》,《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⑦高铭暄:《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⑧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中南政法学院院报》1986年第3期。
    ⑨林文肯、茅彭年:《共同犯罪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⑩马克昌、杨春洗、吕继贵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9页。
    ①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②参见魏智彬:《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③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④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6页。
    ⑤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⑥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
    ⑦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页。
    ⑧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0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3页。
    ③清华大学周光权教授在《人民检察》2010年第23期发表文章《造意不为首》,从“主犯、从犯区分的一般理论”、“确定造意者作用的立场:共犯从属性说”、“确定造意者作用的方法论:先客观再主观”等方面论述了其主要观点:“对于提起犯意的人,通常都应该是从犯,只有在造意后又着手实行、针对未成年人提起犯意、为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造意等极其罕见的场合,才有成立主犯的余地。因此,实务中流传甚广并深入人心的造意为首观念,可能并不正确,亟待改变。”对此,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雄红文主任分别在《人民检察》2011年第4期发表《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作用地位的认定——也谈“造意”不为首》(以下简称“雄文”),从“国际刑法立法”、“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教唆犯对危害结果的控制效果”、“构建诉讼和谐”、“司法产生的导向”等方面论述了其不同观点:“造意应为首,即教唆犯一般应认定为主犯,只有在间接教唆、教唆帮助犯等极其罕见的场合,才有成立从犯的余地。”而其在《检察日报》2011年2月16日第003版发表的《造意应为首》一文更是从文章标题上就直截了当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从内容上看,二位作者是将造意者等同于教唆犯了。
    ④《晋书刑法志》
    ⑤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8页。
    ①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83页。
    ①[日]高桥则夫:《共犯处罚根据论的新状况》,《现代刑事法》2003年第9号,第31页。
    ②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③[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共犯理论》,成文堂1988年版,第94页。
    ④[日]川端博:《刑法总论讲义》(第2版),成文堂2006年版,第506页。
    ⑤大谷实:《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2007年版,第401-402页。
    ⑥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①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页。
    ②参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第2版),王昭武、刘明祥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页。
    ①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页。
    ②参见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页。
    ①[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②Vgl.Hans-HeinrichJescheck, ThomasWeigend: LehrbuchdesStrafrechtsAllgemeiner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 S.685.
    ③[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4页。
    ④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①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0-351页。
    ②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马克昌先生似乎也有此误解,参见马克昌:《马克昌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①[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②[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③张明楷:《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人民检察》2010年第13期。
    ④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0-351页。
    ⑤黎宏:《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⑥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⑦陈家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⑧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⑨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刑事法评论》(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①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2页。
    ②[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8页。
    ①参见[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①转引自[日]木村龟二:《犯罪论的新构造》(下),有斐阁1978年版,第136页。
    ②[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55.
    ①[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有斐阁1975年版,第345页。转引自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304页。
    ②[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③Max Emst Mayer:Der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Lehrnuch,2Aufl.1923, S.391.转引自姚万勤:《论教唆自杀可罚性对共犯理论的动摇》,《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4期。
    ④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354页。
    ①[日]大判明371220刑录102415——让不满10岁的幼儿盗窃的案件(间接正犯);仙台高判昭27927判特22178——让不满13岁的少年盗窃的案件(间接正犯)。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②利用具有是非辨别能力的刑事未成年人的事例:[日]最决昭58921。(《刑集》第37卷第7号第1070页)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③[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
    ④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4-355页。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②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③转引自[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394页。
    ④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⑤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4页。
    ⑥参见[日]牧野英一:《刑法研究》(第l卷),有斐阁1919年版,第14页。
    ⑦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4页。
    ①参见[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有斐阁1959年版,第390-397页。
    ②参见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页。
    ③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④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140页。
    ⑤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相关判例见帝国法院刑事判决31,395(396);57,272(273);70,26(27)及联邦法院刑事判决9,370。转引自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S.655.
    ①德国联邦最高法院,1955年11月17日判决——刑三庭1955年第358号。《联邦最高法院刑事判例集》,第8卷,第261-263号。转引自[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最高法院判例刑法总论》,何庆仁、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192页。
    ②参见《帝国法院刑事判例集》,第59卷,第370页。转引自[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最高法院判例刑法总论》,何庆仁、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页。
    ③陆青译:《日本破坏活动防治法》,《外国法学》1982年第2期。
    ①[日]大判明371220刑录102415;仙台高判昭27927判特22178。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
    (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②[日]渡边忠嗣:“利用具有是非辨别能力的刑事未成年人的事例(最决昭58921)”,法学家803号92页;《刑集》第37卷第7号第1070页。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③黄源盛纂辑:《晚清民国刑法史料辑注》(上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300页。
    ④黄源盛纂辑:《晚清民国刑法史料辑注》(下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891页。
    ⑤黄源盛纂辑:《晚清民国刑法史料辑注》(下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193页。
    ⑥自1935年至今,《中华民国刑法》历经十几次修正,现行台湾刑法典为2010年修正之版本。
    ①黄源盛纂辑:《晚清民国刑法史料辑注》(下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272页。
    ②黄源盛纂辑:《晚清民国刑法史料辑注》(下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273页。
    ①See George Fletcher, Basic Concepts of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u Press,1998,pp.197-198;Sanford H. Kadish,Complicity, Case and Blame:A Stud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ctrine, Cal. L. Rev., Vol.73,1985, p.323; GeorgeFletcher, Rethinking Criminal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8, pp.640-641; K.J.M Smith, A Modern Treatiseon the Law of Criminal Complicity, Oxford Universuty Press,1991, pp.120-124.
    ②Regina v.Rechards,[1974]Q.B.776.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上议院在1987年的Regina v.Howe,[1987]1All. E.R.771,799案中推翻了Regina v.Rechards案的判决。转引自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③参见[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中文译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6-307页。
    ①参见[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中文译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308页。
    ②See Sanford H. Kadish, Complicity, Case and Blame:A Stud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ctrine,Cal. L. Rev., Vol.73,1985, p.323;George Fletcher,Rethinking Criminal Law,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8, pp.640-641.
    ③刘仁文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④参见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⑤Richard G. Singer,John Q. La Fond: Criminal Law,王秀梅等注,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⑥参见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135页。
    ①参见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108页。
    ②刘仁文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③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8页。
    ④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⑤Fred E. Inbau,James R. Thompson, Andre A. Moenssens, Cases and Comments on Criminal Law,3rd Ed.,theFoundation Press,Inc.1983,p.467.
    ①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②卞建林等译:《加拿大刑事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③赵秉志、罗德立主编:《香港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6页。
    ④赵秉志、罗德立主编:《香港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①何勤华:《大陆法系变迁考》,《现代法学》2013年第1期。
    ②参见甘雨沛等主编:《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①参见刘斯凡:《共犯界限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王志远:《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江溯:《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若干辩驳》,《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②赵秉志、魏杰:《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家》1999年第3期。
    ③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④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
    ⑤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赵秉志、魏杰:《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家》1999年第3期。
    ⑥郑健才:《刑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221页。
    ⑦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①参见李光灿、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②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司明灯:《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性质》,《法学与实践》1993年第4期。
    ③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④参见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朱道华:《教唆犯二重性说之否定》,《法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⑤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⑥耿文田:《教唆犯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页。
    ⑦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冯卫国、王东海:《教唆犯从属性说的中国式展开》,《法治研究》2012年第4期。
    ②王昭武:《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与展开》,《刑法论丛》2008年第11期。
    ③参见杨诚:《教唆犯理论上三个难题之我见》,赵秉志等:《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1981届-1988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页;方嘏风:《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独立性》,《法学与实践》1992年第5期;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④参见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法学研究》1986年第3期;张明楷:《关于教唆犯的几个问题》,《青年法学》1985年第1期。
    ⑤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页。
    ①金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②朱道华:《教唆犯二重性说之否定》,《法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③参见韩玉胜、李凤梅:《教唆未遂之理论界定》,《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④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期;李凤梅:《教唆行为实行性再论》,《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⑤参见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吴情树、闫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李凤梅:《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李凤梅:《教唆行为实行性再论》,《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①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法学研究》1982年第1期;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②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③马克昌、高铭暄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①马克昌、高铭暄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
    ②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8-379页。
    ④参见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⑤于志刚、许成磊:《再论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定性》,《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①参见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4页。
    ②参见[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50页。
    ③[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①Vgl.Wessels/Beulke:StrafrechtAllgemeinerTeil, DieStraftatundihrAufbau, C.F.Müller,2010,40.Aufl., S.187.
    ②[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③[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第2版),成文堂2008年版,第779页。
    ④参见[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6-67页。
    ⑤陈家林:《浅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
    ①蔡墩铭:《刑法总论》,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222页。转引自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②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③陈家林:《浅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
    ④周光权:《论正犯的观念》,《人民检察》2010年第7期。
    ⑤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48-349页。
    ⑥参见《奥地利刑法典》第12条、《意大利刑法典》第110条、《巴西刑法典》第25条、《挪威刑法典》第58条、《丹麦刑法典》第32条等。
    ①[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译者序。
    ②参见徐久生译:《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参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第2版),王昭武、刘明祥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76页。
    ④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354页;陈家林:《共同犯罪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叶良芳:《实行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5页;谭堃:《单一制正犯体系之质疑》,《法治研究》2013年第2期。
    ⑤王昭武:《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与展开》,《刑法论丛》2008年第11期。
    ①参见刘斯凡:《共犯界限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刘斯凡:《单一正犯体系初论》,《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2期。
    ②王志远:《共犯制度的根据与拓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1页。
    ③钱叶六:《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④姚万勤:《论教唆自杀可罚性对共犯理论的动摇》,《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4期;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刘艳红:《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的类型化考察》,《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江溯:《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若干辩驳》,《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研究》,《刑事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5页;江溯:《犯罪参与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江溯:《区分制共犯体系的整体性批判》,《法学论坛》2011年第11期;刘洪:《我国刑法共犯参与体系性质探讨》,《政法学刊》2007年第4期;王太宁、王君伟:《我国共犯模式的合理选择》,《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等等。
    ⑤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的类型化考察》,《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江溯:《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若干辩驳》,《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
    ⑥参见陈子平:《刑法总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38页。
    ①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参见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研究》,《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5页。
    ③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1页。
    ④Gallas T terschaft und Teilnahme, Materialien,Ⅰ,1954.S.128.
    ①马克昌:《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7页。
    ②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③[德]克劳斯罗克辛:《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劳东燕译,载《刑事法评论》2009年第2期;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3页。
    ④[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9页;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4页;Vgl.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und ihr Aufbau, C.F. Müller,2010,40. Aufl., S.190; 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 S.651.
    ⑤Vgl.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 C.F. Müller,2010,40. Aufl., S.188.
    ⑥Claus Roxin: Strafren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Ⅱ, Besondere Erscheinungs-formen der Straftat, Verlag C. H.Beck,2003, S.9-10.
    ⑦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62-363页。
    ⑧Claus Roxin: Strafren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Ⅱ, Besondere Erscheinungs-formen der Straftat, Verlag C. H. Beck,2003, S.10.
    ⑨参见[韩]金日秀、徐辅鹤:《韩国刑法总论》(第十一版),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2页。
    ⑩王志远:《单一正犯体制初步》,《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①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47.
    ②刘斯凡:《共犯界限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③参见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研究》,《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5页。
    ④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①参见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吴情树、闰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
    ②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475页。
    ①[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48-349页。
    ②参见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社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320页;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
    ①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治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②参见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期;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页。
    ③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②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①冯卫国、王东海:《教唆犯性质之检讨与从属性说之提倡》,《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何庆仁:《刑法保护谁》,《刑法论丛》2010年第7期。
    ③臧冬斌:《刑法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立法调整和司法实现》,《法学家》2002第3期。
    ④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第1页。
    ②参见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
    ①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89页。
    ①参见刘佳雁:《海峡两岸刑法中教唆犯理论之比较研讨》,《台湾研究》1995年第2期;韩忠谟:《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204页;赵秉志:《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郑健才:《刑法总则》,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218-224页;蔡墩铭:《中国刑法精义》,汉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243页;张灏铭:《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223-224页;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07-409页。
    ②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③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77页。
    ④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9-383页。
    ⑤参见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①邸瑛琪、房清侠:《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91页。
    ②[日]木村龟二,《刑法的基本概念》,有斐阁1949年版,第98页。
    ③Wessle/Beulk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C.F.Müller,2010,40. Aufl.,S.2.
    ④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103页。
    ⑤李希慧、童伟华:《“犯罪客体不要说”之检讨》,《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⑥倪业群、陈英辁:《论犯罪客体要件的重构》,《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①UlrichLocwcnheim,AnstiftungdnrchUnterlassung,Diss,Frankfurta.M.1962.S.65.
    ②参见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91页。
    ①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②[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7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 S.691.
    ④LotharWoerner.TaterschaftundTeilnahmebeimunechtenUnterlassungsdelikt.Diss.Tubingen.1958.5.75-77.
    ⑤PeterLubberger.StrafbaresTeilnahmedurchUntcrlassung.Diss.Heidelberg.1962.55.105-106.
    ⑥参见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324页。
    ⑦[日]大判昭9929刑集131245。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7页。
    ①王觐:《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253页。
    ②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7.
    ③[日]大判昭9929集131245。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
    ④[日]大判明43623录161280、最判昭26126集5132485。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
    ⑤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7.
    ⑥[德]联邦法院刑事判决6,359(361);7,234(237);多塞尔多夫州高等法院,《南德国法学家报》,1948年第479页。转引自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 S.687.
    ⑦德国旧刑法典第48条曾经明确列举了教唆的方法。《刑法典》第48条第1款规定的教唆方法主要有:给予礼品、承诺、威胁、滥用威望或权力、导致产生错误。但该条款的结束语“或其他方法”表明,上述列举之教唆方法只不过是个例子,任何一种方法,包括打赌、请求和恳求,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包括规劝某人不要为一定的行为,均可被认为是教唆方法。应该注意的只是,强制和威胁不能转变为“强迫”。[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①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第93-95页。
    ②参见刘佳雁:《海峡两岸刑法中教唆犯理论之比较研讨》,《台湾研究》1995年第2期。
    ③[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日]植松正:《刑法概论总论》(再订版),劲草书房1974年版,第374页。
    ④[日]团藤重光编:《注释刑法》(2),有斐阁1981年版,第776页。
    ①[日]大决大13331集3256。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②[日]最判昭26126刑集5132485。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7页。
    ③参见[日]大判大5913录221335。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④参见[日]大判明44615录171180。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⑤参见[德]帝国法院刑事判决34,327(328)。转引自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S.688.
    ⑥[日]泉二新熊:《日本刑法论》,有斐阁1939年版,第684页。
    ⑦[日]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成文堂1929年版,第380-381页。
    ⑧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⑨武琴:《从王柏山故意伤害案分析概然性教唆犯问题》,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李春刚:《犯罪对象不确定的概然性教唆犯的认定与处罚》,《人民法院报》2010年04月29日第007版;李正文:《概然性教唆犯之罪责刑考量》,《人民司法》2009年第5期;冀祥德、王琪:《刑事司法中的概括故意教唆》,《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冀祥德、王琪:《从个案看概括故意教唆》,《法制日报》2002月12日。
    ①冀祥德、王琪:《刑事司法中的概括故意教唆》,《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②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页。
    ①魏东:《教唆犯诠释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②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7.
    ④[德]帝国法院刑事判决72,26(29)转引自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 Aufl.,S.687.
    ⑤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①[俄]斯库拉托夫:《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②[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373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9.
    ④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⑤[日]香川达夫:《刑法讲义总论》(第3版),成文堂1995年版,第383页;[日]井田良:《讲义刑法学·总论》,有斐阁2008年版,第489页;[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上卷》(重订版),有斐阁1937年版,第442页;[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第三版),创文社1990年版,第405页;[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414页;[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17页;[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页。
    ①参见储槐植:《建议修改犯罪故意定义》,《法制日报》1991年1月24日。
    ②贾宇:《犯罪故意概念重构》,《法律科学》1996年第2期。
    ①参见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②[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页。
    ③[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84年版,第412页。
    ④[日]佐伯千仞:《刑法讲义》(总论),有斐阁1981年版,第354页。
    ①[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页。
    ②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317页。
    ③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④李凤梅:《教唆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6页;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243页;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第273页。
    ⑤参见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页。
    ⑥参见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⑦参见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165页。
    ①参见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220页。
    ②[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7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9.
    ④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9页。
    ⑤[日]曾根威彦:《刑法总论》(第4版),有斐阁2008年版,第258页。转引自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1页。
    ⑥[日]大审院1899年3月14日《大审院刑事判例录),第5辑第3卷,第64页。转引自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1页。
    ①[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改订准备版)(下卷),成文堂1993年版,第365页。
    ②[日]佐伯千仞:《刑法讲义(总论)》,有斐阁1981年版,第345页。
    ③Hans-Heinrich Jescheck, 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Drucker&Humblot,1996,5.Aufl.,S.689.
    ①[日]最高裁判所2006年11月21日《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60卷第9号,第770页。转引自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2页。
    ②参见[日]最判昭25711集471261。转引自[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③[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
    ④[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⑤[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
    ⑥[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
    ①Vgl.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en und ihre Aufbau, C.F. Müller,2010,40.Aufl. S.308.
    ②Vgl.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en und ihre Aufbau, C.F. Müller,2010,40.Aufl. S.308.
    ③参见[日]大判大12712刑集2718。转引自[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9页。
    ④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4版),有斐阁2008年版,第316页;[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第2版),成文堂2008年版,第892页。
    ①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3页。
    ②参见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③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吴情树、闰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
    ④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法学研究》1986年第8期;杨兴培:《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
    ①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王志远:《论我国共犯制度存在的逻辑矛盾》,《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①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昌:《犯罪构成的分类》,《法学》1994年第10期。
    ③刑法第295条规定的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
    ①于志刚、许成磊:《再论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定性》,《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②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①刘仁文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②张绍谦:《略论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行为的定性及处理》,《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
    ③Bingding,Lehrbuch des Gemeinen Deutschen Strafrechts, BT1,1902,S.25.转引自王钢:《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
    ④参见冯军:《刑法的规范化阐释》,《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
    ⑤冯军:《刑法中的自我答责》,《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⑥王钢:《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
    ⑦钱叶六:《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中国法学》2012年第4期。
    ①参见钟文彬:《教唆他人自杀定性新探》,《现代法学》1988年第4期;于志刚、许成磊:《再论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定性》,《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康均心:《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江西法学》1997年第6期;冯凡英:《教唆、帮助自杀行为刍议》,《人民检察》2004年第2期;钱叶六:《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中国法学》2012年第4期。
    ②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463页。
    ③参见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1993年第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8-12页。
    ④姚万勤:《论教唆自杀可罚性对共犯理论的动摇》,《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4期。
    ⑤王志远:《论我国共犯制度存在的逻辑矛盾》,《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①参见张军、姜伟、郎胜、陈兴良:《刑法纵横谈》(分则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②参见张军、姜伟、郎胜、陈兴良:《刑法纵横谈》(分则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③参见陈兴良:《判例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3-204页。
    ①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各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②王志远:《论我国共犯制度存在的逻辑矛盾》,《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③于志刚、许成磊:《再论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定性》,《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③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①参见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第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9]陈洪兵.共犯论思考.北京: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10]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1]陈瑾昆.刑法总则讲义.吴允锋勘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2]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13]陈兴良.共同犯罪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陈新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5]陈子平.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6]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17]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崔永东.全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9]戴建国.宋代刑法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邸瑛琪,房清侠.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1]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3]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4]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5]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6]高绍先.中国刑法史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7]耿文田.教唆犯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28]公丕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9]侯廷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0]江溯.犯罪参与体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1]贾济东.中国刑法全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2]贾济东.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3]贾济东.外国刑法学原理(大陆法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4]黎国智.马克思主义法学论著选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5]黎宏.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6]李凤梅.教唆犯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7]李光灿、吕世伦.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8]李光灿.论共犯.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
    [39]李光灿.论共同犯罪.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40]李海东.日本刑事法学者(下).北京:法律出版社,东京:成文堂,1999.
    [41]李立丰.美国刑法犯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42]李龙.法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43]李韧夫.中英美刑法基本问题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44]林山田.刑法通论.(上册),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
    [45]林钰雄.新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6]刘士心.美国刑法中的犯罪论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7]刘斯凡.共犯界限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48]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9]马克昌、莫洪宪.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0]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52]孟宪东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3]宁汉林,魏克家.大陆法系刑法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4]任海涛.共同犯罪立法模式比较研究.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55]任岳鹏.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视域下的“法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6]任岳鹏.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7]阮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58]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9]童德华.外国刑法导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60]王觐.中华刑法论.姚建龙勘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1]王牧、张凌.中日犯罪学之比较研究:中日犯罪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4),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
    [62]王秀梅.美国刑法规则与实证解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63]王雨田.英国刑法犯意研究:比较法视野下的分析与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64]王永杰.从普适性到地方性: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65]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6]王志远.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7]魏东.教唆犯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68]武步云.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69]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70]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71]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72]袁益波.英国刑法的犯罪论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73]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4]张晋藩等.中国刑法史新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
    [75]张明楷.法益初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6]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7]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78]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79]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北京:高等敎育出版社,2003.
    [80]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1]赵秉志.刑事法判解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
    [82]赵秉志.英美刑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3]中国法学会研究部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84]朱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85]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86]蔡伟、李其瑞.经济、社会和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三个方法论贡献.江海学刊.2007,1.
    [87]陈兴良.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6.
    [88]陈兴良.设定性教唆.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8.
    [89]陈雄飞.论“教唆未遂”与“未遂的教唆”.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5.
    [90]陈雄飞.英美法系教唆犯罪论要.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3.
    [91]陈毅坚.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中外法学.2010,5.
    [92]樊晓磊.马克思主义法学正义观的多元视角.法学杂志.2011,10.
    [93]房文翠、郭艺.“逻辑与经验:现代实证主义法学方法与借鉴——以哈特新分析法学方法为视角.政法论丛.2006,1.
    [94]冯亚东,周光权.教唆犯理论研究的系统总结与学术创新之作.社会科学研究.2005,1.
    [95]付子堂.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拓展:研究动态与问题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96]高德胜,杨金玉,刘娜.两岸四地教唆犯立法比较研究.行政与法.2007,2.
    [97]郝守才.论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法商研究.2000,1.
    [98]郝晓玲,王拓.教唆未遂的可罚性论争.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0.
    [99]何立荣,杨欣.教唆自杀行为之可罚性新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4.
    [100]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法学研究.2004,5.
    [101]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哲学研究.2010,10.
    [102]黄文艺.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基本问题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10.
    [103]李凤梅.古典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研究.刑法论丛.2009,18.
    [104]李凤梅.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法学杂志.2009,1.
    [105]李凤梅.教唆行为实行性再论.西部法学评论.2011,6.
    [106]李其瑞,邱昭继.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源流、方法与价值.法律科学.2012,5.
    [107]李希慧.试论教唆犯的处罚.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8,12.
    [108]李希慧.试论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法学评论.1992,3.
    [109]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法学研究.2011,1.
    [110]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现代法学.1996,6.
    [111]马克昌.论教唆犯.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5.
    [112]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刑法论丛.2005,9.
    [113]皮勇.论网络自杀协议犯罪场与控制对策.法学评论.2006,6.
    [114]齐文远,刘代华.论教唆犯应被规定为独立犯罪.刑法论丛.1999,2.
    [115]钱叶六.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中国法学.2012,4.
    [116]钱叶六.教唆行为的实行行为性之否定.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9.
    [117]钱叶六.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法学研究.2012,1.
    [118]宋玉波.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主要流派述评.现代法学.1994,1.
    [119]万选才.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法律适用.2012,5.
    [120]王钢.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法学研究.2012,4.
    [121]王莉.试论教唆犯的性质.河北法学.2011,11.
    [122]王志远.论我国共犯制度存在的逻辑矛盾.法学评论.2011,5.
    [123]吴情树,闫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6.
    [124]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法学研究.1982,1.
    [125]肖本山.“教唆未遂”诠释新解.法学评论.2007,1.
    [126]肖常纶,应新龙.谋遣教令教唆造意.法学.1984,3.
    [127]熊红文.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作用地位的认定.人民检察.2011,3.
    [128]阎二鹏,陈广秀.教唆犯属性的逻辑认定.宁波大学学报.2008,6.
    [129]杨金彪.分工分类与作用分类的同一.环球法律评论.2010,4.
    [130]姚万勤.论教唆自杀可罚性对共犯理论的动摇.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4.
    [131]伊文嘉,李凤梅.以教唆犯独立说应对教唆性群体事件的模式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6.
    [132]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安徽大学学报.1983,2.
    [133]张明楷.部分犯罪共同说之提倡.清华大学学报.2001,1.
    [134]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法学研究.1986,3.
    [135]张明楷.论教唆犯的性质.刑事法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136]张永红,吴茵.教唆自杀新论.法学杂志.2011,1.
    [137]赵秉志,魏杰.论教唆犯的未遂.法学家.1999,3.
    [138]周光权.造意不为首.人民检察.2010,23.
    [139]朱道华.教唆犯二重性说之否定.法学杂志.2010,10.
    [140]朱道华.论教唆行为的法律本质.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2.
    [141]朱力宇,刘建伟.新康德主义法学三论.法学家.2007,5.
    [142][德]格吕恩特·雅科布斯.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王世洲译,比较法研究.2004,1.
    [143][日]中山研一.牧野英一的刑法理论.甘雨沛译,国外法学.1981,5.
    [144][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德国刑法教科书(第十四版).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145][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1——犯罪论.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46][德]格尔德·克莱因海尔,扬·施罗德.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许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47][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2卷):犯罪行为的特别表现形式.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148][德]克劳斯·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二版),蔡桂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9][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50][德]乌尔里希·齐白.全球风险社会与信息社会中的刑法二十一世纪刑法模式的转换.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151][俄]JI.B.伊诺加莫娃—海格.俄罗斯联邦刑法(总论)(第二版),黄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53][韩]金日秀,徐辅鹤.韩国刑法总论(第十一版),郑军男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54][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韩]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5][美]乔治·P·弗莱彻.刑法的基本概念.蔡爱惠、陈巧燕、江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5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57][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59][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60][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6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162][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3][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冯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4][日]高桥则夫.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戴波、李世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5][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66][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167][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通义.陈承泽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68][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补正版).钱叶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69][日]山口厚.刑法总论,付立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70][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第2版).王昭武、刘明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171][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日本法学家论日本刑事法.李海东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
    [172][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73][日]庄子邦雄.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174][日]宗冈嗣郎.犯罪论与法哲学.陈劲阳、吴丽君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75][苏]帕舒卡尼斯.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杨昂、张玲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76][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7][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78][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79][英]休·柯林斯.马克思主义与法律.邱昭继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180][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81]赵秉志,罗德立主编.香港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82]刘仁文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83]卞建林等译.加拿大刑事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84]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85]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86]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187]庄敬华,徐久生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88]徐久生译.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89]肖怡译.芬兰刑法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0]潘灯译.西班牙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91]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92]米良译.越南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93]吴光侠译.泰国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94] John M. Scheb,Criminal law,Wadsworth,2012.
    [195] John Kleinig,Ethics and criminal justice: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8.
    [196] John Kleinig: Ethics and criminal justice,an introduction,Cambridge,U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97] George Fletcher: Basic Concepts of Criminal Law,Oxford Universitu Press,1998.
    [198] George Fletcher: Rethinking Criminal Law,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8.
    [199] Criminal law,John M. Scheb,John M. Scheb II. Belmont,CA: Wadsworth,2012.
    [200] Jerold H.: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Constitution: leading Supreme Court casesand introductory text,West Pub. Co.,2010.
    [201] Douglas N. Husak: The 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202] John C.Klotter: Criminal law,Anderson publishing,2004.
    [203] Andrew Ashworth: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Oxford;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3.
    [204] Thomas J. Gardner,Terry M. Anderson. Belmont,CA: Criminal law,WadsworthThompson Learning,2003.
    [205][edited by] Michael T. Molan.: Criminal law.150leading cases,Old BaileyPress,2002.
    [206] Criminal law,Revision workbook. Old Bailey,2002.
    [207] Leo Katz,Michael S. Moore,Stephen J. Morse,Foundations of criminal law,LawPress,China,2005.
    [208] Joshua Dressler: 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Lexis Pub.,2001.
    [209] Andrew Ashworth,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10] Barry W. Hancock,Paul M. Sharp.,Public policy,crime,and criminal justice,PearsonCuston Pub.,2003.
    [211] Bernd Schünemann(Hrsg.), Die Stellung des Opfers im Strafrechtssystem,Heymanns,2000.
    [212] Joshua Dressler,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Lexis Pub.,2001
    [213] Claus Roxin,Bernd Schunemann,Bernhard Haffke,Strafrechtliche Klausurenlehremit Fallrepetitorium,C. Heymanns,1982.
    [214] Georg Freund,Strafrecht,AT,Springer,2009.
    [215] S awomir Morawski,Systeme der Ein-und Abstufung der Tatschwere im Strafrecht:ein deutsch-polnischer Vergleich,Duncker&Humblot,2011.
    [216] Ying Wang, Der strafrechtliche Schutz des Urheberrechts: eine vergleichendeUntersuchung zu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Strafrecht, Duncker&Humblot;2011.
    [217] Georg Freund,Strafrecht,Allgemeiner Teil: personale Straftatlehre,Springer,2009.
    [218] Helmut Frister,Strafrecht,allgemeiner Teil: ein Studienbuch,Beck,2009
    [219] Constantin Rehaag,Prinzipien von T terschaft und Teilnahme in europ ischerRechtstradition,Duncker&Humblot;2009.
    [220] Andreas M. Günther,T terschaft und Teilnahme im südafrikanischen Recht: einerechtsvergleichende Studie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commonpurpose rule,Edition Iuscrim,2003.
    [221] Kai Hamdorf,Beteiligungsmodelle im Strafrecht: ein Vergleich von Teilnahme undEinheitst tersystemen in Skandinavien, sterreich und Deutschland,editioniuscrim,2002.
    [222] Baumann,Weber,Mitsch,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Ernst und WernerGieseking,2003,11. Auflage.
    [223] Beling,Die Lehre vom Verbrechen,Scientia,1906,2. Auflage.
    [224] Carl Schmitt,The Crisis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The MIT Press,1985.
    [225] 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d.2,Besondere Er-scheinungsformender Straftat,C. H. Beck,2003.
    [226] 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d.1,Crundlagen,Der Aufbau derVerbrechenslehre,3. Aufl.,C. H. Beck,1997.
    [227] 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Verlag C.H. Beck,2006,4. Auflage.
    [228] Claus Roxin,T 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De Gruzter Recht,2006,8. Auflage
    [229] Claus Roxin,Einfuhrung in das neue Strafrecht,Beck,1975
    [230] Claus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Verlag C.H. Beck,2006,4.Auflage.
    [231] Hans-Heinrich Jescheck,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Teil,Drucker&Humblot,1996,5. Auflage.
    [232] Kristian Kühl: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Franz Vahlen,2008,6. Auflage.
    [233]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C.F.Müller,2010,40. Auflage.
    [234] Stratenwerth,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Franz Vahlen,2011,6.Auflage.
    [235] Baumann,Weber,Mitsch: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Ernst und WernerGieseking,2003,11. Auflage.
    [236] Günter Stratenwerth,Lothar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Die straftat,VerlagFranz Vahlen,2011,6. Auflage.
    [237] Harro Otto: Grundkurs Strafrecht,Allgemeine Strafrechtslehre,De GruyterRechtswissenschaft Verlag,7. Auflage.
    [238] Wolfgang Naucke: über Generalklauseln und Rechtsanwendung imStrafrecht,J.C.B. Mohr,1973.
    [239] Theodor Lenckner,Wertausfüllungsbedürftige Begriffe im Strafrecht und der Satznullum crimen sine lege,JuS1968,Heft6.
    [240] Beling: Die Lehre vom Verbrechen,Scientia,1906,2. Auflage.
    [241] Hans Welzel: Naturalismus und Wertphilosophie im Strafrecht,Deutsches Druck-und Verlags-Haus,1935.
    [242] M.E. Mayer: Der 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C. Winter,1915.
    [243] René Bloy: Die Beteiligungsform als Zurechnungstzpus im Strafrecht,Duncker&Humblot,1985
    [244] Friedrich-Christian Schroeder: Der T ter hinter dem T ter,Ein Beitrag zur Lehrevon der mittelbaren T terschaft,Duncker&Humblot,1965
    [245] Jürgen-Peter Graf: BGH-Rechtsprechung Strafrecht2010,De Gruyter,2011
    [246] Claus Roxin: T 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De Gruzter Recht,2006,8. Auflage
    [247] Karl Von Birkmeyer: Die Lehre von der Teilnahme und die Rechtsprechung desDeutschen Reichsgerichts: Kritische Studien,Otto Liebmann,1890
    [248] Johannes Nagler: Die Teilnahme am Sonderverbrechen Ein Beitrag zur Lehre vonder Teilnahme,Wilhelm Engelmann,1903
    [249] Edwin Baumgarten,Das Recht der Personlichkeit und der Zweckgedanke inTheorie und Praxis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von der Carolina bis auf Feuerbach,Schnürlen,1907
    [250] Wilhelm Meyer: Die Teilnahme an Fahrlassig Begangenen Handlungen,AugustSpiess,1897
    [251] Max Rumpf: Die Teilnahme an Unerlaubten Handlungen nach dem BGB,GStallingschen Buchhandlung,1904
    [252] H. Fr Habermaas: Die Ideale Konkurrenz der Delikt,Ferdinand Enke,1882
    [253] Günter Stratenwerth,Was leistet die Lehre von den Strafzwecken?,1995.
    [254] Günther Jakobs,Staatliche Strafe-Bedeutung und Zweck,2004.
    [255] Hans Welzel,Das Deutsche Strafrecht,11. Aufl.,1969.
    [256] Hans-Heinrich Jescheck,Thomas Weigend,Lehrbuch des Strafrechts,AT,5.Aufl.,1996.
    [257] Edwin Baumgarten,Das Recht der Personlichkeit und der Zweckgedanke inTheorie und Praxis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von der Carolina bis aufFeuerbach,Schnürlen,1907
    [258] Friedrich-Christian Schroeder,Der T ter hinter dem T ter,Ein Beitrag zur Lehrevon der mittelbaren T terschaft,Duncker&Humblot,1965
    [259] Günter Stratenwerth,Lothar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Die straftat,VerlagFranz Vahlen,2011,6. Auflage.
    [260] H. Fr Habermaas,Die Ideale Konkurrenz der Delikt,Ferdinand Enke,1882
    [261] Hans Welzel,Naturalismus und Wertphilosophie im Strafrecht,Deutsches Druck-und Verlags-Haus,1935.
    [262] Hans-Heinrich Jescheck,Thomas 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Teil,Drucker&Humblot,1996,5. Auflage.
    [263] Harro Otto: Grundkurs Strafrecht,Allgemeine Strafrechtslehre,De GruyterRechtswissenschaft Verlag,7. Auflage.
    [264] Hellmuth Mayer,Strafrecht,Kohlhammer,1953.
    [265] Hellmuth v. Weber,Zum Aufbau des Strafrechtssystems,Fromman,1935.
    [266] Johannes Nagler: Die Teilnahme am Sonderverbrechen Ein Beitrag zur Lehre vonder Teilnahme,Wilhelm Engelmann,1903
    [267] Joseph B. Treaster,How Old Ties Helped Wrap the Marsh Deal,The New YorkTimes,Feb.5,2005
    [268] Jürgen-Peter Graf: BGH-Rechtsprechung Strafrecht2010,De Gruyter,2011
    [269] Karl H. Schmid,Journalist’s Privileg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An Analysis of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s Decisions from1973to1999,(2002)
    [270] Karl Von Birkmeyer: Die Lehre von der Teilnahme und die Rechtsprechung desDeutschen Reichsgerichts: Kritische Studien,Otto Liebmann,1890
    [271] Kristian Kühl: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Franz Vahlen,2008,6. Auflage.
    [272] M.D.Bayles: Principles for legal Procedure,in Law and Philosophy,1986.
    [273] M.E. Mayer: Der 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C. Winter,1915.
    [274] Max Rumpf: Die Teilnahme an Unerlaubten Handlungen nach dem BGB,GStallingschen Buchhandlung,1904
    [275] Max Weber,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276] Michael Grunert,Grenzen normativer Tatherrschaft bei Mittel-barerTaterschaft,Boch umer U ni versitat,2002.
    [277] Peter L. Strauss. Administrative Law,The Hidden Comparative Law Course. JapanLegal Education,2006.
    [278] René Bloy,Die Beteiligungsform als Zurechnungstzpus im Strafrecht,Duncker&Humblot,1985.
    [279] Renewal Bloy,Die Beteiligungsform als Zurechnungstypus,Duncker&Humblot,1985.
    [280] Skinner,L.&Berry,K. B. Anatomically Detailed Dolls and Evaluation of ChildSexual Abuse Allegations: Psychometric Considerations,17(4) Law and HumanBehavior (1993)
    [281] Stratenwerth,Kuhle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Verlag Franz Vahlen,2011,6Auflage.
    [282] Theodor Lenckner,Wertausfüllungsbedürftige Begriffe im Strafrecht und der Satznullum crimen sine lege,JuS1968,Heft6.
    [283] Volker Haas,Kritik der Tatherrschaftlehre,ZStW,Bd.119,Heft3,2007.
    [284] Walter Gropp,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3. Aufl.,Springer,2005.
    [285] Wessels,Beulke,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C.F.Müller,2010,40. Auflage.
    [286] Wilhelm Meyer,Die Teilnahme an Fahrlassig Begangenen Handlungen,AugustSpiess,1897
    [287] Wolfgang Naucke,über Generalklauseln und Rechtsanwendung imStrafrecht,J.C.B. Mohr,1973.
    [288] Johannes Wessels,Werner Beulke,Strafrecht,AT,Müller,2010.
    [289] Michael Baurmann,Zweckrationalit t und Strafrecht. Argumente für eintatbezogenes Ma namenrecht,1987.
    [290] Michael K hler,Strafrecht AT,1997.
    [291] Radoslaw Czupryniak,Berücksichtigung generalpr ventiver Gründe bei derStrafzumessung in Deutschland und Polen,2011.
    [292] Bingding,Lehrbuch des Gemeinen Deutschen Strafrechts,BT1,1902.
    [293] Claus Roxin,Pr vention und Strafzumessung,in: Wolfgang Frisch/W. Schmid(Hrsg.),Festschrift für Hans-Jürgen Bruns zum70. Geburtstag,1978.
    [294] Claus Roxin,Sinn und Grenzen staatlicher Strafe,in: JuS1966.
    [295] Claus Roxin,Strafzumessung im Lichte der Strafzwecke,in: Hans Walder(Hrsg.),Lebendiges Strafrecht,Festgabe zum65.Geburtstag von HansSchultz,Staempfli,1977.
    [296] Claus Roxin,über die mutma liche Einwilligung,in: Günter Stratenwerth u.a.(Hrsg.),Festschrift für Hans Welzel zum70. Geburtstag am25. M rz1974,deGruyter,1974.
    [297] Claus Roxin, Zur jüngsten Diskussion über Schuld,Pr vention undVerantwortlichkeit im Strafrecht,in: Arthur Kaufmann (Hrsg.),Festschrift fürPaul Bockelmann zum70. Geburtstag am7. Dezember1978,Beck,1979.
    [298] Franz von Liszt,Der Zweckgedanke im Strafrecht,in: ZStW3(1883).
    [299] Günther Jakobs, Das Strafrecht zwischen Funktionalismus undalteurop ischem“Prinzipiendenken, in: ZStW107(1995).
    [300] Günther Jakobs,Vermeidbares Verhalten und Strafrechtssystem,in: GünterStratenwerth u.a.,(Hrsg.),Festschrift für Hans Welzel zum70. Geburtstag,1974.
    [301] Hans Welzel,Macht und Recht (Rechtpflicht und Rechtsgeltung),in: WilhelmWegener (Hrsg.),Festschrift für Karl Gottfried Hugelmann zum80. Geburtstagam26. September1959, Band II.
    [302] Hans Welzel,über den substantiellen Begriff des Strafgesetzes,in: PaulBockelmann u.a.(Hrsg.),Probleme der Strafrechtserneuerung. Festschrift fürEduard Kohlrausch zum70. Geburtstag,1944.
    [303] Hans-Heinrich Jescheck,Die Krise der Kriminalpolitik,in: ZStW91(1979).
    [304] Hans-Heinrich Jescheck,Rechtsvergleichende Bemerkungen zur Neugestaltung desMindestprogramms der Défense Sociale,in: Haus-Dieter Schwind,Festschrift fürGünter Blau zum70. Geburtstag,1985.
    [305] Hans-Heirich Jescheck,Wandlungen des strafrechtlichen Schuldbegriffs inDeutschland und sterreich,in: JBl1998.
    [306] Chatzikostas,Die Disponibilitt des Rechtsgutes Leben in inher Bedeutung für dieProbleme von Suizid und Euthanasie,2001.
    [307] Vgl.Donatsch,in:Schweizerisches Strafgesetzbuch,Kommentar,2006.
    [308] Vgl.Moos,in:Wiener Kommentar StGB,2.Aufl.(35.Lfg)2002.
    [309] Skinner v.Guar.Trust Life Ins.Co.,813F.Supp.2d865,870n.3(S.D.Ohio2011)
    [310] Gallas T terschaft und Teilnahme,Materialien,Ⅰ,1954.
    [311] Max Emst Mayer:Der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Lehrnuch,2Aufl.1923.
    [312]大谷実.刑法講義総論(第4版).东京:成文堂,2012.
    [313]大谷実.刑法講義各論(第3版).东京:成文堂,2009.
    [314]大塚仁.刑法概説総論(第4版).东京:有斐閣,2008.
    [315]山口厚.刑法総論(第2版).东京:有斐閣,2007.
    [316]山口厚.刑法各論(第2版).东京:有斐閣,2010.
    [317]山口厚.刑法入門.东京:岩波書店,2008.
    [318]山口厚.新判例から見た刑法.东京:有斐閣,2006.
    [319]山口厚.新判例から見た刑法(第2版).东京:有斐閣,2008.
    [320]山口厚.基本判例に学ぶ刑法総論.东京:成文堂,2010.
    [321]山口厚.基本判例に学ぶ刑法各論.东京:成文堂,2011.
    [322]山中敬一.刑法総論(第2版).东京:成文堂,2008.
    [323]西田典之.刑法総論(第二版).东京:弘文堂,2010.
    [324]西田典之.刑法各論(第六版).东京:弘文堂,2012.
    [325]西田典之,山口厚,佐伯仁志.判例刑法総論(第5版).东京:有斐閣,2009.
    [326]前田雅英.刑法総論講義(第5版).东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1.
    [327]前田雅英.刑法各論講義(第5版).东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1.
    [328]中山研一.概説刑法1.东京:成文堂,2011.
    [329]川端博.レクチャー刑法総論.东京:法学書院,2005.
    [330]高橋則夫.刑法総論.东京:成文堂,2010.
    [331]高橋則夫.对话による犯罪解决.东京:成文堂,2007.
    [332]高橋則夫.规范论と刑法解释论.东京:成文堂,2007.
    [333]高橋則夫.刑法总论讲义案.东京:成文堂,2006.
    [334]曾根威彦,刑法各論(第五版).东京:弘文堂,2012.
    [335]阿布純二,板倉宏,内田文昭等.刑法基本讲座.(第4卷)(未遂、共犯、罪数论),东京:法学書院,1992.
    [336]大越義久.共犯の処罰根拠.东京:青林書院新社,1981.
    [337]大塚仁.新·旧両派の理論.东京:日本評論社,1983.
    [338]宮本英脩.判例評釈.东京:成文堂,1991.
    [339]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东京: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340]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5版),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11.
    [341]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理論刑法学の最前線Ⅰ.东京:岩波書店,2001.
    [342]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理論刑法学の最前線Ⅱ.东京:岩波書店,2006.
    [343]山口厚.刑法入門.东京:岩波書店,2008.
    [344]山中敬一.刑法总论(第2版).东京:成文堂,2009.
    [345]山中敬一.法学院讲义刑法总论.东京:成文堂,2005.
    [346]松宫孝明.過失犯論の現代的課題.东京:成文堂,2004.
    [347]松原芳博.犯罪概念と可罰性.东京:成文堂,1997.
    [348]西田典之.共犯と身分.东京:成文堂,1982.
    [349]佐伯千仭.共犯理論の源流.东京:成文堂,1987.
    [350]川端博.刑法讲话I总论.东京:成文堂,2005.
    [351]川端博.共犯论序说.东京:成文堂,2001.
    [352]川端博.事实の错误の理论.东京:成文堂,2007.
    [353]川端博.刑法总论讲义(第2版).东京:成文堂,2006.
    [354]福田平.全订刑法总论(第4版).东京:有斐阁,2004.
    [355]福田平.刑法各论.全订第3版增补.东京:有斐阁,2002.
    [356]福田平.刑法总论.全订第3版增补.东京:有斐阁,2001.
    [357]井田良.讲义刑法学总论.东京:有斐阁,2008.
    [358]神山敏雄.不作为をあぐる共犯论.东京:成文堂,1994.
    [359]生田胜义.行为原理と刑事违法论.东京:信山社,2002.
    [360]守山正、安部哲夫编著.初学者刑事政策.东京:成文堂,2008.
    [361]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成文堂,2009.
    [362]松原久利.违法性の错误と违法性の意识の可能性.东京:成文堂,2006.
    [363]藤本哲也.刑事政策慨论(全订第6版).东京:青林书院,2008.
    [364]藤木英雄著.船山泰范补订.刑法(第3版补订2版).东京:有斐阁,2008.
    [365]町野朔编.环境刑法の综合的研究.东京:信山社,2003.
    [366]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第3版,东京:创文社,1990.
    [367]庄子邦雄.刑法总论(第3版).东京:青林书院新社,1996.
    [368]庄子邦雄.近代刑法思想史研究.东京:NTT出版,1994.
    [369]宗冈嗣郎.犯罪论と法哲学.东京:成文堂,2007.
    [370]佐伯仁志、道垣内弘人.刑法と民法の对话.东京:有斐阁,2001.
    [371]浅田和茂.刑法总论(补正版).东京:成文堂,2007.
    [372]桥本正博.“行为支配论”正犯理论.东京:有斐阁,2000.
    [373]日高义博.违法性の基础理论.东京:成文堂,2005.
    [374]山本雅子.实质的犯罪论の考察.东京:成文堂,2007.
    [375]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理论刑法学の最前线Ⅰ.东京:岩波书店,2001.
    [376]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理论刑法学の最前线Ⅱ.东京:岩波书店,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