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地区秩序是权力分配、制度构建和观念认同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的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实力的增长导致了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对美日、美韩关系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中国的负责任行为和信任措施建设使东盟国家对中国积极进行接触,这些推动了东亚权力结构向多极化发展。中国对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创设与参与拉动了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了东亚一体化进程,缓解了地区安全困境,增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可预期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认同建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安全观和和谐世界是推动东亚国际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力量。和平发展的中国将会以何种方式构建东亚地区秩序?中国没有扩张和称霸的历史,现时也不具备称霸的条件,权力分配结构的失衡限制了中国的政策选择,未来东亚不会回到“以中国为中心”的过去。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东亚近年来的制度建设、认同变迁将限制中美之间形成两极均势秩序。中国的努力方向是以地区一体化推动地区整合,凸显东亚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东亚国家的共同发展,是东亚地区崛起的新进程。
Regional order is the result of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stitution building and the identity, The rise of power changes the regional power structure; enhances the capacity to provide regional public goods and topics; the values are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by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transforming power structure to multi-polar in East Asia. It is true that power shift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U.S., and peaceful transfer of power is possible. Japan not only considered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as a threat, but also an opportunity.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ensure a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stronger of China's influ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Japan conflict, the Japanese are likely to continue return to Asia.
     With China's regional influence increase, South Korea's foreign policy have to give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China facto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s diplomacy may be depend on that whether China and America can format a stable bilateral relations or not. ASEAN think that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make East Asia facing an uncertain situation. ASEAN has taken the balance of power strategy, strengthened security ties with U.S. and Japa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bring China into the track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SEAN also actively contact with China. How to choose policy between balance and contact,depending on the threat perception to the China.
     The creation of regime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a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egional order. It helps to lay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roots, and build balanced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optimizing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xpand the opening-up. Meanwhile, China's institutional behavior stimulat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lleviate security dilemmas, motivate the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enhance mutual trust.
     China promotes regional identity of the East Asian.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onfucianism renaissance. East Asian value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 culture, it is a symbol of a formation of identity. China's reg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s a part of identity and order in East Asia.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lays a key role in cultural evolution. China from the "revolutionaries" to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dentity will transform Locke culture to Kant in East Asia,peaceful coexistence, the new security and the harmonious world concepts are to prove it.
     What Pattern of Order will be built by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 has no history of expansion and hegemony, at present, do not have the conditions of the hegemony, restric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mbalance in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policy choices, the future of East Asia will not return "to China as the center" of the past;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hina and and East Asia in recent years, institution building, identity change will limit the formation of the bipolar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China and U.S.; China's efforts i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highlight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 East Asia "self" attribute to achie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 ,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the rise of a new process in East Asia.
引文
①杨洁勉著:《大合作——变化中的世界和中国国际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②[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②[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版序第23页。
    ③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05),pp.64-99.
    ④庞中英:《亚洲地区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第48页。
    ①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20页。
    ①胡锦涛:《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0年2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6/content_1439621.htm
    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0.htm
    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人民网,2005年12月2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965180.html
    ③王毅:《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求是》2007年第23期,第61~63页。
    ④宿景祥:《中国和平崛起与东亚的未来》,《当代世界》2004年第1期,第14页。
    ①郭树勇:《论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6期,第5页。
    ②吴建民:《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合作》,《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第21页。
    ③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第2页。
    ④参见[美]罗伯特·S.罗斯:《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36~43页。
    ⑤金迪:《和平崛起: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62页。
    ①[英]巴瑞·布赞等著,朱宁译:《新安全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②Bruce M.Russett,“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Rand McNally,1967,p.11.
    ③Joseph S.Nye,Jr.(ed.),“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Readings”,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8,p.vii.
    ④陈峰君、祈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⑤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3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24页。
    ③周光辉:《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载郑慧主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④[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⑤[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5页。
    ⑥[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⑦[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①庞中英:《亚洲地区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第42页。
    ②[英]罗斯玛丽·福特:《中国与亚太的安全秩序:“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9页。
    ③吴昕春:《地区秩序及其治理机制》,《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9期,第56页。
    ①[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等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79页。
    ②[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等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84页。
    ③[美]罗伯特·W.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④[美]罗伯特·W.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202页。
    ⑤[美]罗伯特·W.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①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4页
    ②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34页。
    ①[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③Joanne Gowa,“Rational Hegemons,Excludable Goods,and Small Groups:An Epitaph for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World Politics,No.41,1989,p.309.转引自周丕启:《霸权稳定论:批判与修正》,《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第13页。
    ④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1967~1977”,in Oie Holsti ed: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Bouler co. Westview Press,1980,p.132.转引自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第22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①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②[美]麦乔治·邦迪著,褚广有等译:《美国核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③Robert S. 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 (Spring 1999), p.83.转引自倪峰:《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第14页。
    ④[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342页。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②[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222页。
    ③[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19页。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0页。
    ②《2008年美俄战争曾一触即发》,《参考消息》2010年2月4日,第3版。
    ③[英]马丁·怀特著,[英]赫德利·布尔、卡斯滕·霍尔不莱德编,宋爱群译:《权力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22页。
    ④Hans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p.174.转引自: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②[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82页。
    ①关于“两极秩序更为稳定”的具体论述,请参见[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235页。
    ②参见John J. Mearsheimer,“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The Atlantic Monthly, Vol.266,No.2,August 1990,pp.35-50.
    ③参见John J. Mearsheimer,“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1.15, No.1,(Summer 1990),pp.5-56.
    ④[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页。
    ①赵怀普:《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兼论“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第47~48页。
    ②邝艳湘:《和平还是冲突: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后果》,《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第44~45页。
    ①江泽民:《在以色列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中国经济网,2006年6月16日。http://gov.ce.cn/home/gwygb/2000/17/200606/16/t20060616_7383735.shtml
    ②[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③[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何曜译:《战争的原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④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页。
    ①Stephen D. 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 Stephen D. 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2
    ②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e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Westview Press,1989,p.3.
    ③权威性是指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成员认可或达成的规则,代表了某个领域的行为准则;制约性是指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关联性是指国际制度随着行为体之间交往的频繁会不断扩展。详见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43~44页。
    ④李晓燕:《从“合作”到“和谐”:国际制度的作用趋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28页。
    ①[美]约翰·伊肯伯里:《中国的崛起:权力、制度与西方秩序》,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②[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③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40~41页。
    ④俞正梁:《国际无政府状态辨析》,《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52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
    ②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40~41页。
    ①邝艳湘:《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世界和平》,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4页。
    ②潘忠岐:《制度与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与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第37页。
    ③Robert O.Keohane and Lisa L.Martin,“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Summer1995)pp.39-51.
    ④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①[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②[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④[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6页。
    ⑤[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7页。
    ①朱锋:《论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第56页。
    ②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29页。
    ③耿协峰著:《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④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0页。
    ⑤朱锋:《论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第56页。
    ⑥王学玉:《论地区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8期,第33页。
    ①[英]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著,朱宁译:《新安全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王学玉:《论地区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8期,第35页。
    ③刘雪莲:《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及中日关系》,载刘清才主编:《21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与国家关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①刘杰著:《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67页。
    ③简清国,林茂竹主编:《英汉多功能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建宏出版社(台湾)1997年版,第744页。
    ①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Norms,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National Security”,in Peter J . Katzenstein(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p.59,转引自[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61页。
    ②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224.
    ③Paul Kowert and Jeffrey Legro,“Norms,Identity,and Their Limits:A Theoretical Reprise”,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p.453.
    ④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⑦[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284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288页。
    ①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25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④Alexander 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20, No.1(Summer1995), p.73.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0~452页。
    ①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 1997), pp.12-13,67.转引自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国际论坛》2000年第1期,第4页。
    ②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国际论坛》2000年第1期,第4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①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9页。
    ②[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分析框架》,载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序第8~9页。
    ③[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分析框架》,载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13页。
    ②[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③[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④[美]约翰·伊肯伯里著,门洪华译:《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⑤Peter J.Katzenstein,“Regionalism and Asia”,New Political Economy,Vol.5,No.3,2000,p. 354.
    ①[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分析框架》,载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⑤[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分析框架》,载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⑥建构主义认为观念认同与行为体之间存在着双向建构关系,这里只涉及观念认同对行为体的单向建构。
    ①Anthony D. Smith,“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68.1(1992), p.70. http://www.crassh.cam.ac.uk/uploads/documents/National%20identity%20and%20the%20idea%20of%20European%20unity.pdf
    ②张鸿石:《论基督教与欧洲外交》,《欧洲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5页。
    ①Christopher Dawson,“Christianity and European Culture”,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n Press,1998,p.134.
    ②参见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4~235、255~269页。
    ③郑先武:《“安全复合体”与区域秩序建构:一种理论阐释》,《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第50页。
    ④[美]卡尔·多伊奇著,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页。
    ①孙吉胜:《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5期,第28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①[美]迈克尔·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载[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韩召颖译:《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②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5页。
    ③[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④[美]罗伯特·考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232、784页。
    ①这7个文明是: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2页。
    ②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2页。
    ①[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4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③王日华:《古代中国体系的基本单位、结构及其特征》,《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2期,第48页。
    ④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32页。
    
    ①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②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④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7页。
    ⑤陈秀武:《论日本型“华夷秩序”的虚像》,《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第59页。
    ①David Kang,“Getting Asia Wrong——The Need for Analytical Framework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No.4(Spring 2003), p67.
    ②[日]滨下武志:《朝贡贸易体制与近代亚洲》(“国际政治”)第82号(1986年)42-55页。转引自[日]山本吉宣主编,王志安译:《国际政治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64页。
    ③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4页。
    ④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架构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6页。
    ⑤J. K. Fairbank and S. Y. 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No.2,Jun 1941,p.140.转引自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0页。
    ⑥郝祥满:《天朝礼制体系下的东亚“封建社会”》,《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第262页。
    ①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3页。
    ②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架构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8页。
    ③[日]滨下武志:《东亚国际体系》,载[日]山本吉宣主编,王志安译:《国际政治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49页。
    ①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42
    ②[日]滨下武志:《朝贡贸易体制与近代亚洲》(“国际政治”)第82号(1986年)42-55页。转引自山本吉宣主编,王志安译:《国际政治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49页。
    ③[日]滨下武志:《朝贡贸易体制与近代亚洲》(“国际政治”)第82号(1986年)42-55页。转引自[日]山本吉宣主编,王志安译:《国际政治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62页。
    ①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5页。
    ②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40页。
    ③王正毅著:《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2-324页。转引自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279页。
    ④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5页。
    ①Alvin So,and Stephen W.K. Chiu, East Asia and the World-Economy, Newbury Park, CA:Sage,1995,ch.1.转引自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②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④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⑤[美]乔万尼·阿瑞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赛尔登:《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的崛起》,载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①[美]乔万尼·阿瑞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赛尔登:《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的崛起》,载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3页。
    ③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④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I)》,2003年第4期,第6页。
    ⑤祈怀高、梅毅:《华盛顿体系与大东亚新秩序比较研究》,《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65页。
    ①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I)》,2003年第4期,第8页。
    ②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I)》,2003年第4期,第9页。
    ③参见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8~219页。转引自《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I)》,2003年第4期,第9页。
    ④周彦:《论日本与近代东亚国际关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51页。
    ①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I)》,2003年第4期,第10页。
    ②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①王辑思:《美国霸权的逻辑》,载王辑思总主编,秦亚青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④[美]迈克尔·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载[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韩召颖译:《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88页。
    ⑤Charles Krauthammer,“The Unipolar Mo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0,No.1 (1990-1991), pp.23-33.
    ①Charles Krauthammer,“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The National Interest,No.70(winter2002-2003),pp.7-8.
    ②李滨:《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第9~11页。
    ③[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韩召颖译:《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⑤《统计显示美国去年军费开支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新华网,2008年6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09/content_8334957.htm
    ①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第23~24页。
    ②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部分。
    ③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第55页。
    ④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第55页。
    ①William C. Wohlforth,“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p.13.
    ②有学者认为,冷战后形成了针对美国的“软均势”。参见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No.1(Summer 2005),pp.7-45;焦世新:《“软均势论”及其实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第57~63页。
    ③李滨:《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第12页。
    ④朱锋:《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态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33页。
    ①Frank C. Darling,United States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Permanency and Change,Asian Survey,Vol.14,No.7(July,1974),p. 608.
    ②参见[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620页。
    ①张锡镇:《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新进展》,《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3期,第25页。
    ②张锡镇:《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新进展》,《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3期,第25页。
    ③《美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参考消息》2009年7月23日,第2版。
    ④参加东亚峰会的三个基本条件为:系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组织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①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5页。
    ②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于铁军:《东亚的军事同盟》,载阎学通金德湘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②Joseph Nye,“East Asian Security: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5.
    ①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②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第52页。
    ①“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February 2006.http://www.defenselink.mil/pdfs/QDR20060203.pdf
    ②[美]罗伯特·J.阿特:《美国、东亚和中国崛起:长期的影响》,载朱峰、[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③[美]迈克尔·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载[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韩召颖译:《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200页。
    ④[美]迈克尔·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载[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韩召颖译:《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185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50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A.F.K Organski,“World Polit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Chapter 1.转引自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2页。
    ②[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③[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26页。
    ①张骥:《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第42页。
    ②朱锋:《权力转移理论述评》,《欧洲》1998年第1期,第22页。
    ③朱锋:《权力转移理论述评》,《欧洲》1998年第1期,第22页。
    ④朱锋:《权力转移理论述评》,《欧洲》1998年第1期,第22页。
    ⑤[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⑥[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6页。
    ①[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A. F. K. Organski,World Politics,Alfred A. Knopf,1958,Ch.1.转引自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25页。
    ③[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⑤[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张春:《权势和平转移与中国对美战略选择》,《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第69页。
    ②[美]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③张骥:《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第43页。
    ④[美]罗纳德·塔门、亚采克·库格勒:《权力转移与中美冲突》,《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3期,第12页。
    ⑤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0页。
    ①Joseph E. Stiglitz and Shahid Yusuf,“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ord Bank, 2001, p. 111.
    ②《中国正在拯救当今资本主义》,《参考消息》2009年7月9日,第16版。
    ③[美]杰克·斯奈德著,于铁军译:《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6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国际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⑤《伊战年底开支将超过越战》,《参考消息》2009年4月13日,第3版。
    ①时殷弘:《美国权势的变迁》,《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第26页。
    ②刘江永:《美国霸权异化现象耐人寻味》,《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第28页。
    ③《美承认“撇开”联合国付出高昂代价》,《参考消息》2009年8月14日,第2版。
    ④[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503页。
    ⑤[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国际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⑥[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国际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①《金融危机本质:美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新浪网,2008年9月22日。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080922/02405326704.shtml
    ②《美国医疗改革奥巴马志在必得(上)》,新华网,2009年9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12/content_12035814.htm
    ③《美参议院决定停产更多F-22‘猛禽’战斗机》,新华网,2009年7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7/22/content_11748410.htm
    ④《美国宣布放弃东欧反导计划》,新浪网,2009年9月18日。http://news.sina.com.cn/w/2009-09-18/153316320754s.shtml
    ⑤[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503页。
    ①《世界进入文明“转换期”》,《参考消息》2009年2月5日,第3版。
    ②《世界新秩序重心向中国倾斜》,《参考消息》2009年5月7日,第16版。2009年中国GDP实际增长率为8.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2月25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③《世界新秩序重心向中国倾斜》,《参考消息》2009年5月7日,第16版。
    ④《中美强国地位大转换开始加速》,《参考消息》2009年4月22日,第16版。
    ①《世界面临建立新秩序空前机遇》,《参考消息》2009年1月14日,第3版。
    ②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0页。
    ③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0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国际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⑤[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4页。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9-480页。
    ②[美]杰弗里·勒格罗:《意图转变: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应对》,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③Aaron Friedbre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Is Conflict Inevitabl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No.2(Fall 2005),p14.
    ④转引自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52页。
    ⑤图1和图2都引自Alstair Iain Johnston,“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Spring 2003, pp.13-14.
    ①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7月12日,第1版。
    ②甄炳禧:《合作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③《中国学当“超级大国”》,《参考消息》2009年5月7日,第16版。
    ④朱峰、[美]罗伯特·罗斯:《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载朱峰、[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页。
    ①[美]黄靖:《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的演变》,《新远见》2007年第7期,第51页。
    ②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①阎学通、孙学峰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②参见唐小松:《三强共治: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2期,第10~15页。
    ③《中国经济规模前年已成世界第三》,《参考消息》2009年1月15日,第8版。
    ④金熙德:《中国与东亚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9期,第29页。
    ①李建民著:《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②朱锋:《权力变更、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18页。
    ③James F. Hoge,Jr. ,“A Global Power Shift in the Making——Is the United States Ready?”,Foreign Affairs,Vol.83, No.4, July/August,2004, p.3.
    ④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48页。
    ⑤[日]高原明生:《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新局面与中日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主编:《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①《李鹏会见小泉纯一郎》,《人民日报》2002年4月5日,第1、3版。
    ②高兰:《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转型》,《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第64页。
    ③[美]詹姆斯·多尔蒂、[美]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拉格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④杜浩:《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参见倪乐雄:《从陆权到海权的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22~32页。
    ②[英]巴里·布赞著,刘永涛译:《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前言第3页。
    ③刘雪莲:《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及中日关系》,载刘清才主编:《21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和国家关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①《日报称日本经济日益依赖中国》,《参考消息》2008年8月23日,第4版。
    ②《第六次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闭幕》,新浪网,2004年12月5日。http://news.sina.com.cn/o/2004-12-05/20244439773s.shtml
    ①参见李文:《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日本学刊》2006年第4期,第37~48页。
    ②武寅:《论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8页。
    ③《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参考消息》2007年3月13日,第4版。
    ①张季风:《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提升合作新高度》,《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9期,第58页。
    ②Chung Mini Lee.,“China’s Rise,Asia’s Dilemma”,The National Interest,fall 2005.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2751/is_81/ai_n15753421/
    ③孙承:《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日本学刊》2009年第2期,第39页。
    ④Yukio Hatoyama,“A New Path for Japan”,The New York Times , August 26, 2009.
    ①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2005,p.67~68.
    ②《世界面临建立新秩序的空前机遇》,《参考消息》2009年1月14日,第3版。
    ③《日本担心成为亚洲配角》,《参考消息》2008年11月20日,第3版。
    ④[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01页。
    ①Norimitsu Onishi,“U.S. Needs Japan’s Diplomacy,but Tokyo Isn’t Taking”,The New York Times,June 25,2006.
    ②《日本企业盈利主要靠亚洲》,《参考消息》2009年6月5日,第4版。
    ③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23页。④王屏:《日本民主党的外交安全政策取向》,《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36期,第58页。
    ⑤《日民主党称若执政将深化中日关系》,《参考消息》2009年8月5日,第1版。
    ⑥《日本或转向“全方位外交”》,《参考消息》2009年9月2日,第3版。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②[日]五百旗头真著,吴万虹译:《战后日本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9页。
    ①[美]罗伯特·罗斯:《大国政治、影响范围与东亚和平》,《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8页。
    ②[美]罗伯特·罗斯:《大国政治、影响范围与东亚和平》,《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8页。
    ③杨红梅:《论韩中合作伙伴与维持韩美同盟》,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④[日]坂田恭代(Yasuyo Sakata):《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与中国因素:机会与挑战》,神田外语大学网,http://www.kuis.ac.jp/icci/member/kenkyuin/sakata/ronko/sakata3.pdf.
    ①Zhao Lin,“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Graduate Conference Series,No.31,2006,p.4.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fileadmin/stored/pdfs/IGSCwp031.pdf
    ②《中国对韩国投资期待突破》,人民网,2007年12月20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677236.html.
    ③王生:《韩国疏美亲中现象剖析》,《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2期,第90页。
    ④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2005,p.79.
    ⑤这四点建议是:在政治上增进互信;在经济上扩大合作;在人文上相互借鉴;在国际事务上加强沟通。见《中韩双边关系》,人民网,2007年3月2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80175/80180/5532541.html
    ①《中韩双边关系》,人民网,2007年3月2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80175/80180/5532541.html
    ②Zhao Lin,“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Graduate Conference Series,No.31,2006,p.2.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fileadmin/stored/pdfs/IGSCwp031.pdf.
    ③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第60页。
    ④王宜胜:《中韩安全关系的现状及前景展望》,《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4期,第51页。
    ⑤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2005,p.79~80.
    ⑥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第65页。
    ①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p.4.
    ②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p.3.
    ③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p.3~4.
    ④郭宪纲:《韩美同盟寻求新定位》,《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第29页。
    ⑤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 ,p.4.
    ①L. Gordon Flake,“The Future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and Korea’s Role”,East Asia,Vol.21,No.2,Summer 2004,p.67.
    ②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6.
    ③杨红梅:《论韩中合作伙伴与维持韩美同盟》,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④崔志鹰:《韩美同盟关系的新变化及未来走向》,《当代韩国》2006年冬季号,第22页。
    ⑤[韩]《朝鲜日报》,2005年10月26日。转引自韩献栋:《结构、行为、朝核危机和东北亚安全》,《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期,第43页。
    ⑥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p.5.
    ①[韩]李元烨:《“疏美亲华”:韩国的热闹话题》,《世界知识》2004年第14期,第39页。
    ②王生:《韩国疏美亲中现象剖析》,《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2期,第87页。
    ③David C. Kang,“Forging an Enduring Foundation for U.S.-ROK Relations”,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http://www.mansfieldfdn.org/programs/program_pdfs/rok_us_kang.pdf
    ④[美]罗伯特·罗斯:《大国政治、影响范围与东亚和平》,《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8页。
    ⑤[日]坂田恭代(Yasuyo Sakata):《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与中国因素:机会与挑战》,神田外语大学网。http://www.kuis.ac.jp/icci/member/kenkyuin/sakata/ronko/sakata3.pdf.
    ⑥Scott Snyder,“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The U.S. Approach”,Asian Perspective,Vol.32,No.2,2008,p.104.
    ⑦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p.6.
    ①Zhao Lin,“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Graduate Conference Series,No.31,2006,p.4.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fileadmin/stored/pdfs/IGSCwp031.pdf.
    ②Banning Garrett and Bonnie Glaser,“China’s Pragmatic Posture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Vol.9,No.2,1997,p.87.
    ③中等国家是指处于大国(夹缝)中间的力量并至少包含两个变量:一是这个国家应该是地区性大国或有地区影响力国家;二是这个国家在两极分化的大国意识形态领域处于中性或中间地带。参见:Andrew F. Cooper,Richard A. Higgott and Kim Richard Nossal,“Relocating Middle Powers: Australia 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p.17.也有学者将中等国家定义为“在能力措施上达到了相对于它所在地区的中等水平,逐步显示出以对国际争端的妥协倾向、在全球议题上的多边主义为特点的外交政策行为和‘良好的国际公民’形象”。参见:Jeffrey Robertson,“Middle Powers and Korean Normalization: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Revisited”,Policy Forum Online,http://www.nautilus.org/fora/security/08034Robertson.html
    ④杨红梅:《论韩中合作伙伴与维持韩美同盟》,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①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第67页。
    ②郭宪纲:《美韩同盟寻求新定位》,《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第30页。
    ③L. Gordon Flake,“The Future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and Korea’s Role”,East Asia, Vol.21,No.2,Summer 2004,p.67.
    ④Sunhyuk Kim and Wonhyuk Limi,“How to Deal with South Korea”,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0, No.2, Spring 2007,p.78.
    ⑤L. Gordon Flake,“The Future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and Korea’s Role”, East Asia, Vol.21, No.2, Summer 2004, p.67.
    ①Derek J. Mitchell,“Does Popular Sentiment Matter?/What’s at stake?”, Derek J. Mitchell(ed.)Strategy and Sentiment: South Korean vie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S.-ROK Alliance, June 2004,CSIS, p7.转引自:杨红梅:《论韩中合作伙伴与维持韩美同盟》,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②Bard Glosserman,Vivian Brailey Fritschi,“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 and Four-Way Cooperation with Japan and China”,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issuesinsights_v05n06.pdf
    ③Bard Glosserman,Vivian Brailey Fritschi,“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 and Four-Way Cooperation with Japan and China”,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issuesinsights_v05n06.pdf
    ④Bard Glosserman,Vivian Brailey Fritschi,“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 and Four-Way Cooperation with Japan and China”,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issuesinsights_v05n06.pdf
    ⑤王生:《韩国外交的美国情结与现实抉择——接近美国并不会疏远中国》,《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第29页。
    ①郭宪纲:《韩美同盟寻求新定位》,《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第29页。
    ②Bard Glosserman,Vivian Brailey Fritschi,“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 and Four-Way Cooperation with Japan and China”,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issuesinsights_v05n06.pdf.
    ③David C. Kang,“Forging an Enduring Foundation for U.S.-ROK Relations”,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http://www.mansfieldfdn.org/programs/program_pdfs/rok_us_kang.pdf
    ④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第68页。
    ①Zhao Lin,“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Graduate Conference Series,No.31,2006,p.2.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fileadmin/stored/pdfs/IGSCwp031.pdf.
    ②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第67页。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①Lee Kuan Yew,“ASEAN Must Balance China in Asia”,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Vol.18,July 2001,p.20.转引自曹云华:《东盟与大国关系评析》,《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第132页。
    ①唐小松、刘江韵:《论东盟对中美的对冲外交困境及其原因》,《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第18页。
    ②代帆、金是用:《安全与发展:菲律宾对华政策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①陈奕平著:《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②何胜:《越美关系步入成熟期》,《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6月27日,第45页。
    ③Gershman J.“Fighting Terrorism, Understanding Democracy in Indonesia”,Foreign Policy in Focus,2001, ( September): 2.转引自仇朝兵:《“9·11“事件后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军事关系的正常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42页。
    ④肖欢荣、刘欣宜:《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8期,第6页。
    ①[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②Derek da.Cunha(ed.),“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 p.72.
    ③Deney Roy,“Southeast Asia and China: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ugust,2005.
    ④Deney Roy,“Southeast Asia and China: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ugust,2005.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②温北炎:《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新发展》,《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第26页。
    ③《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出口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2010年3月2日。http://id.mofcom.gov.cn/aarticle/whzhch/touzzn/201003/20100306801733.html
    ④陈元中、陈兵:《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3页。
    ①于向东:《中越关系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期,第24页。
    ②See Cecil B. Currey,“Vietnam:Foreign and Domestic Policies”,Journal of Third World Studies 16,no.2(Fall 1999):197-198;and Ang Cheng Guan,“Vietnam-China Relation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Asian Survey ,38,no.12(December 1998):1122-1141.转引自David C. Kang,“China Ring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the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56.
    ③《泰中关系正朝着积极并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新华网,2005年6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6/28/content_3146445.htm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⑤《中国与泰国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01年8月29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1075.htm
    ①Robert Sutter,“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Emphasizing the Positive;Continued Wariness”,Comparative Connections,Vol.7,No.4,January 2006,p.11.
    ②《外媒:中泰明年举行联合军演美国作为观察员》,网易网,2009年12月5日。http://war.news.163.com/09/1205/09/5POSV39J00011MTO.html
    ③Khong,“Coping with Strategic Uncertainty: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and Soft Balance in Southeast Asia’s Post-Cold War Strategy”,in J.J. Suh,Peter Katzenstein,and Allen Carlson,eds.,Rethinking Security in East Asia:Identity,Power and Efficienc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242.
    ④《中马经贸合作渐紧密去年双边贸易额达534亿美元》,广西新闻网,2009年10月3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1003/newgx4ac6985b-2331830.shtml
    ⑤Joseph Chinyong Liow,“Malaysia’s Post-Cold War China Policy: A Reassessment”, http://www.nids.go.jp/english/dissemination/joint_research/series4/pdf/4-2.pdf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网站,2005年12月25日。http://my.china-embassy.org/chn/zt/zmgxzywj/t299205.htm
    ⑦代帆,金是用:《安全与发展:菲律宾对华政策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2页。
    ①《中菲双边关系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网站,2009年2月17日。http://ph.china-embassy.org/chn/zfgx/zzgx/t537544.htm
    ②代帆、金是用:《安全与发展:菲律宾对华政策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6页。
    ③《中菲双边关系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网站,2009年2月17日。http://ph.china-embassy.org/chn/zfgx/zzgx/t537544.htm
    ④《中菲经贸关系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网站,2009年2月26日。http://ph.china-embassy.org/chn/zfgx/jmgx/t539282.htm
    ①刘阿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东南亚地区秩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第43页。
    ②“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http://www.aseansec.org/13163.htm
    ③《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国防政策》,新浪网,2009年1月20日。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20/1102539496.html
    ①James F. Hoge,Jr. ,“A Global Power Shift in the Making——Is the United States Ready?”,Foreign Affairs,Vol.83, No.4, July/August,2004, p.3.
    ②[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③在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克林顿政府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台湾水域附近游弋以支持台湾,这是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以来美军在该地区最大规模的集结。参见吴心伯著:《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4页。
    ④David C. Kang,“China Ring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the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55.
    ⑤[马来西亚]达图·阿卜杜勒·马吉德:《中马关系与马来西亚的对外政策》,《当代亚太》2003年第9期,第6页。
    ⑥《李光耀吁美关注亚太制衡中国》,《参考消息》2009年11月1日,第1版。
    ①T. J. Cheng and S. Philip Hsu,“Between Power Balancing and Bandwagoning: Rethinking the Post-Cold War East Asia”, http://iir.nccu.edu.tw/chinapolitics/rethinking/14.doc
    ②[日]添谷芳秀、[美]王建伟、[加拿大]戴维·韦尔奇:《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新视角:稳定构架的建立》,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10页。
    ①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 2004/05),pp.68-69.
    ②这18个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俄罗斯、中国、巴布新几内亚、越南和老挝。
    ③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0页。
    ④[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⑤阎学通著:《中国与亚太安全》,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①“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Nations,2009年9月22日。http://www.aseansec.org/1217.htm
    ②《朱镕基出席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00年11月25日。http://www1.fmprc.gov.cn/chn/pds/gjhdq/gjhdqzz/lhg_14/zyjh/t5213.htm
    ③《朱镕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6年10月29日。http://www.gx.xinhuanet.com/topic/2006-10/29/content_18326141.htm
    ①参见《清迈倡议多边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09年9月20日。http://www.mof.gov.cn/mof/zhuantihuigu/12jiecaizhenghui/caijinghezuochangshi/200904/t20090429_138271.html
    ②张蕴岭:《东亚合作再思考》,《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第4页。
    ③《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新华网,2007年11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20/content_7116652.htm
    ①即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将农产品先行降低关税,而不用等到2010年以后。
    ②陈向阳:《东南亚博弈的“先手棋”》,《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34期,第60页。
    ③陈向阳:《东南亚博弈的“先手棋”》,《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34期,第60页。
    ④中日韩签署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强调深化合作,中国新闻网2003年10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10-07/26/354407.html
    ①《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新闻声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菲律宾宿务1月14日电。http://www.gov.cn/jrzg/2007-01/15/content_495679.htm
    ②《<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全文)》,新华网,2009年10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0/content_12207110.htm
    ①刘军红:《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力学关系》,《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第16页。
    ②[马来西亚]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53页。
    ①孟祥青:《参与多边安全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29页。
    ②邱丹阳、程永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5页。
    ③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①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27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45页。
    ②王毅:《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区域合作》,《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0页。
    ③董武:《冷战后的大国关系》,载鲁毅等主编:《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261页。
    ④有学者认为,目前的中美日三国关系还不是三角关系,正在朝三角关系演变。参见贾庆国:《中美日三国关系:对亚洲安全合作的影响》,载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265页。
    ①李而炳主编:《21世纪前期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236页。
    ②李而炳主编:《21世纪前期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③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n——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2004/05),p.73.
    ④Aaron Friedbre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Is Conflict Inevitabl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No.2(Fall 2005),p14.
    ①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the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126.
    ②[马来西亚]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55页。
    ③乔林生著:《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①[日]高桥克秀:《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与日本的经济外交——与中国的竞争和协调产生的共同利益》,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②乔林生著:《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278页。
    ③张蕴岭主编:《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洲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①赵树森:《多重复合相互依赖与东亚大国关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66页。
    ②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③叶自成著:《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④《中国经济增长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19页。
    ⑤[马来西亚]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58页。
    ⑥《中国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8月15日。http://www.gov.cn/jrzg/2009-08/15/content_1392870.htm
    ①欧阳欢子:《中国地区战略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②《中国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8月15日。http://www.gov.cn/jrzg/2009-08/15/content_1392870.htm
    ③《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张克宁就签署<投资协议>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09年8月17日。http://sousuo.mofcom.gov.cn/query/queryDetail.jsp?articleid=20090806460641&query=%E4%B8%9C%E7%9B%9F%E5%AF%B9%E5%8D%8E%E6%8A%95%E8%B5%84
    ④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48页。
    ①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13页。
    ②时殷弘:《对当前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第50页。
    ③Kevin G.Cai,“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Group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Vol.25,No.3(2003)pp.387-404.
    ④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①曹云华:《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6期,第8页。
    ②[美]卡尔·多伊奇著,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页。
    ①“Asean signs comprehensive FTA with Japan, services deal with Korea”,ICTSD Bridges Weekly,Vol 11,Number 40,21st November,2007. http://ictsd.net/i/news/bridgesweekly/7773/#ASEAN;《东盟与对话国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新华网,2010年1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10/26/content_12330019.htm
    ②《美国明确表态要进东亚共同体》新浪网,2009年10月16日。http://news.sina.com.cn/w/2009-10-16/070316446867s.shtml
    ③Kevin G. Cai,“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Group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Vol.25,no.3(2003)pp. 387-404.
    ④《美国明确表态要进东亚共同体》,新浪网,2009年10月16日。http://news.sina.com.cn/w/2009-10-16/070316446867s.shtml
    ⑤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ASEAN-China Expert Group on Economic,“Forging Closer ASE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October, 2001, p.31. http://www.aseansec.org/asean_chi.pdf
    ①John H. Herz.“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p231.
    ②Thucydides,“The Peloponnesian War”,Random Home,1951,p.25.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
    ①李淑云:《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第33~34页。
    ①《“睦邻、安邻、富邻”的时代内涵》,新华网,2003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1/17/content_1182749_1.htm
    ②刘渝梅:《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软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9页。
    ③[韩]卢武铉:《东北亚的未来要学习欧盟精神》,韩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每周韩国》2007年第15期,第1页。转引自石源华:《六方会谈面临的新挑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8期,第13页。
    ④关于六方会谈机制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关系,具体请参见参见朱锋:《六方会谈的制度建设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赵跃钦:《浅议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魏玲:《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建设——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例》,《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任晓:《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可能性》,《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①《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的机遇——温家宝总理在东亚峰会领袖对话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12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12/content_3910057.htm
    ②《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0日,第1版。
    ③欧阳欢子:《中国地区战略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④IMF,China Growth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2004年7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⑤欧阳欢子:《中国地区战略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22页。
    ⑥欧阳欢子:《中国地区战略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①欧阳欢子:《中国地区战略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载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123页。
    ②王子昌:《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与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176页。
    ③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49页。
    ④这是东盟秘书处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计算的结果。转引自张蕴岭:《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当代亚太》2002年第1期,第10页。
    ⑤冯力、孙健:《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南亚之窗》2009年第1期,第1页。
    ①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48页。
    ②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2005,p.85.
    ③于铁军:《中日防务交流:一波三折,咋暖还寒》,《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第29~31页。
    ①《中泰军方举行防务磋商交换地区安全形势意见》,新浪网,2009年10月20日。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20/1137570762.html
    ②参见刘国新:《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及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第63~69页。
    ③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n——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2004/05),p.87~89.
    ④吴晓明、徐纬地:《军事透明与安全互信——兼与马伟宁先生等对话》,《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12期,第50页。
    ⑤江新凤:《中日防务交流潮起潮落》,《世界知识》2008年第16期,第28页。
    ⑥《中国与新加坡举行“合作-2009”安保联合训练》,人民网,2009年6月18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2/9502751.html
    ①《中国国防部首邀日本军官来华观摩军演》,人民网,2007年9月24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69693/104226/104228/6313131.html
    ②David Shambaugh,“Asian in Transition: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Current History,April 2006,pp.153~159.
    ③[瑞典]英·基佐:《建立信任措施欧洲经验及其对亚洲的启示》,《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2期,第47页。
    ④江新凤:《中日防务交流潮起潮落》,《世界知识》2008年第16期,第38页。
    ⑤门洪华:《中国大战略的主导理念》,《学习时报》2005年5月2日,第3版。
    ①[马来西亚]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53页。
    ②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③王毅:《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区域合作》,《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0页。
    
    ①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②李文:《构建东亚认同:意义、问题与途径》,《当代亚太》2007年第6期,第3页。
    ③陈奉林:《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第67页。
    ④俞新天:《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当代亚太》2007年第4期,第10页。
    ①Satoshi Ikeda,“The History of the Capitalist World-System Vs. the History of East-Southeast Asia”,Review,XIX,1 Winter,1996.转引自[美]乔万尼·阿瑞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的崛起》,载王正毅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俞新天:《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当代亚太》2007年第4期,第4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①陈奉林:《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现代意义》,《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第73页。
    ②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①刘宗贤著:《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③陈廷湘:《从近二十年儒学讨论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强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124页。
    ④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①刘宗贤著:《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②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③陈廷湘:《从近二十年儒学讨论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强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126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107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④张兴国:《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第25页。
    ⑤潘一禾著:《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在学术界,很多学者并没有将亚洲价值观和东亚价值观严格区分,本文也遵循这一学术惯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俞新天研究员认为,把“亚洲价值观”说成是“亚洲的”,是夸大其词,因为中亚、西亚、南亚与东亚都很不相同,将之视为“东亚价值观”比较接近一点,尽管各国还有差异。参见俞新天:《中国培育东亚认同的思考》,《当代亚太》2008年第3期,第29页。
    ①孙英春:《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第74页。
    ②[韩]李光来:《21世纪东亚价值观——从比较思想的角度》,《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0~11页。
    ③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国际论坛》2000年第1期,第4~5页。
    ④张兴国:《东亚价值观可以可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第23页。
    ⑤张兴国,《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第23页。
    ⑥杨翰卿:《儒学与现代东亚价值观》,《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第111页。
    ①孙英春:《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第74页。
    ②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国际论坛》2002年第1期,第4页。
    ③俞新天:《中国培育东亚认同的思考》,《当代亚太》2008年第3期,第33页。
    ④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⑤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0页。
    ②[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1页。
    ③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0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1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2~436页。
    ④[日]高原明生:《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新局面与中日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主编:《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⑤孙承:《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日本学刊》2009年第2期,第38页。
    ①《中国对韩国投资期待突破》,人民网,2007年12月20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677236.html.
    ②《东盟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搜狐网,2010年2月11日。http://news.sohu.com/20100211/n270194080.shtml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7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7页。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
    ①《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4日,第3版。
    ①夏建平著:《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2~443页。
    ③孙溯源:《认同危机与美欧关系的结构性变迁》,《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57页。
    ①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②《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参考消息》2009年8月13日,第16版。
    ③[日]高原明生:《日本视角下的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④《孔子学院助增泰国人对华好感》,《参考消息》2009年1月28日,第8版。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6~448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8页。
    ③温特认为,内化分为三个等级,即强迫、利己及合法性。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
    ⑥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452页。
    ⑦详见本文第四章。
    ⑧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21页。
    ①“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http://www.aseansec.org/13163.htm.
    ②《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发展改革委网站,2007年6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04/content_6196300_2.htm
    ③David Shambaugh,“Asian in Transition: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Current History,April 2006,p.76.
    ④[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门洪华:《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开放导报》2005年第3期,第23页。
    ②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 2004/2005,p.64.
    ③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④Joseph S. 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ublic Affairs, 2004. p.11.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美]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⑥刘建飞主编:《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4页。
    ⑦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郭树勇著:《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②Ronald L. Jeppesen,Alexander Wendt,and Peter J. KatzenStein,“Norms,Identity,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Katze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 Secur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 52.
    ③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1页。
    ④比如:《危机让中国富裕》,美国《纽约时报》9月21日;《繁荣之路》,美国《时代周刊》9月28日;《中国:世界榜样》,墨西哥《进程》周刊9月21日;《中国重返世界舞台的六十年》,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8日;《从穷乡僻壤到21世纪的超级大国——经济奇迹下的中国庆祝60周年》,俄罗斯《独立报》9月21日。《参考消息》报社刊发了《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纵横谈》系列专题,见《参考消息》8月27日、9月3日、10日、17日、24日。
    ①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1页。
    ②肖欢荣:“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①“一条线”是指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并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即“一大片”),以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参见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②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2005,p.65.
    ③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⑤肖欢荣:《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①这里所说的“反社会行为”是与温特的“亲社会行为”相对立的。
    ②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11页。
    ③李小华著:《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④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12页。
    ⑤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9页。
    ①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9页。
    ②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1992,pp.391-452.
    ③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12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页。
    ⑥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164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9页。
    ②参见焦士新:《“软均势”论及其实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第57~63页。
    
    ①王家福著:《21世纪警戒线》,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7页。
    ①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12页。
    ②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21页。
    ①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②潘忠歧:《世界秩序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的解析》,载王辑思总主编,秦亚青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③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大国的社会化——东亚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崛起》,载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目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3页。
    ①王子昌著:《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与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3页。
    ②李一平:《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探析》,《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第35页。
    ③参见苏长和:《帝国、超国家与东亚的未来》,《国际观察》2003年第2期,第1~7页。
    ④《中国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网站,2007年7月9日。http://210.34.3.198/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2
    ①《中国向东盟论坛提交新安全关立场文件》,《人民日报》2002年8月2日,第3版。
    ②参见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第7~15页。
    ①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126.
    ②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大国的社会化——东亚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崛起》,载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目诚一郎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1页。
    ③樊以宁:《和谐世界: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载梁守德、李义虎主编:《全球化与和谐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新华网,2005年12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htm
    ①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②温家宝:《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东亚——在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人民网,2007年1月15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69/49171/5282834.html
    ③俞新天:《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当代亚太》2007年第4期,第9页。
    ④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p167.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266页。也可参见Amitav Acharya,“Will Asia’s Past Be It’s Futur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8,No.3,Winter 2003/2004,pp.149-164.
    ①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 2004/05,p.95.
    ②陈峰君、祈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页。
    ③门洪华:《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60页。
    ④黄仁伟著:《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阎学通、孙学峰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②David Shanbaugh,“China Engages Asian: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2004/2005,p66.
    ①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选择》,《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10页。
    ②《“均势体系”将加剧冲突风险——专家分析未来亚洲新格局(三)》,《参考消息》2009年1月30日,第3版。
    ③Aaron L. Friebderg,“Will Europe’s Past be Asia’s Future?”,Survival,Vol.42,No.3,Autumn 2000,pp.147-160.
    ④甄炳禧:《合作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第17页。
    ①《中美正在重构‘平衡的伙伴关系”》,中国网,2006年11月28日。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6-11/28/content_7419978.htm
    ②吴心伯著:《太平洋上不太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③皇甫平丽:《东亚携手应对挑战》,《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15期,第7页。
    ①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 Power,and Order in East As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126.
    ②陈峰君、祈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19页。
    ③陈峰君、祈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20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这个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9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美]卡尔·多伊奇著,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38页。
    ②David Shambaugh,“Power Shift: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p.9-10.
    ③Condoleezza Rice,“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Vol.79,Issue 1,Jan/Feb 2000,p.56.
    ④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第46页。
    ①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第48页。
    ②[美]乔万尼·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1~452页。
    ②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③《2009年GDP增长8.7%中国用信心收获复苏》,新华网,2010年1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2/content_12855499.htm
    ④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郭树勇:《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道路——兼论东亚共识的制度化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5期,第20页。
    ②[美]约瑟夫·奈:《中美关系的未来》,《美国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页。
    ③翟崑:《小马拉大车?——对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地位作用的再认识》,《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第13页。
    ①李文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②吴建民:《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合作》,《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第23页。
    ③[美]乔万尼·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杨洁勉.大合作——变化中的世界和中国国际战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小华.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郑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英]巴瑞·布赞.新安全论[M].朱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陈峰君,祈建华.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8][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M].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9][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美]麦乔治·邦迪.美国核战略[M].褚广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15][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英]马丁·怀特,[英]赫德利·布尔、卡斯滕·霍尔不莱德.权力政治[M].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7]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8][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M].何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0]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2]阮宗泽.中国崛起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3]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4][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M].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5][英]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M].朱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6]黄凤志.信息革命与当代国际关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7]刘杰.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8][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0][美]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M].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32][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33][美]约翰·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韩召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4][美]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5][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3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37]陈剑峰.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8][日]山本吉宣.国际政治理论[M].王志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
    [39]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0]王正毅,[美]迈尔斯·卡勒,[日]高木诚一郎.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1]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42]李慎明,王逸舟.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3]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4]阎学通,金德湘.东亚和平与安全[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45]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6][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7][美]杰克·斯奈德.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M].于铁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8]阎学通,孙学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李建民.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0]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21世纪东亚格局下的中国和日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1][美]詹姆斯·多尔蒂,[美]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拉格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 [M].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2]杜浩.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53][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M].刘永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4][日]五百旗头真.战后日本外交史[M].吴万虹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55]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56][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7]陈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8]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9][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0]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1]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62][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M].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3]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4]鲁毅等.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65]乔林生.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6]张蕴岭.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洲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7]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8]王子昌.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9]刘宗贤.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M].济南:齐鲁书社,2002.
    [70]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71]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72]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3]刘建飞.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74]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
    [75]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王家福.21世纪警戒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77]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8]梁守德,李义虎.全球化与和谐世界[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79]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80][美]乔万尼·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1] Joseph S. 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ublic Affairs, 2004.
    [82] Khong,“Coping with Strategic Uncertainty: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and Soft Balance in Southeast Asia’s Post-Cold War Strategy”,in J.J. Suh,Peter Katzenstein,and Allen Carlson,eds.,“Rethinking Security in East Asia:Identity,Power and Efficienc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83]David C. 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84]Bruce M. Russett,“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Chicago:Rand McNally,1967.
    [85]Joseph S. Nye,Jr.(ed.),“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Readings”, 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68.
    [86]Joseph E. Stiglitz and Shahid Yusuf,“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Word Bank, 2001.
    [87]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88]Peter J. Katze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1]庞中英.亚洲地区的转变与中国[J].外交评论,2005(4):41-49.
    [2]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国际关系,2006(4):17-22.
    [3]王毅.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J].求是,2007(23):61-63.
    [4]宿景祥.中国和平崛起与东亚的未来[J].当代世界,2004(1):14-16.
    [5]郭树勇.论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J].太平洋学报,2005(6):3-11.
    [6]吴建民.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合作[J].外交评论,2005(6):21-23.
    [7][美]罗伯特·S.罗斯.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36-43.
    [8]金迪.和平崛起: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J].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2):62-64
    [9]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10][英]罗斯玛丽·福特.中国与亚太的安全秩序:“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8-15.
    [11]吴昕春.地区秩序及其治理机制[J].现代国际关系,2003(9):56-61.
    [12]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国际政治研究,2004(2):133-142.
    [13]周丕启.霸权稳定论:批判与修正[J].太平洋学报,2005(1):13-23.
    [14]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0):22-27.
    [15]倪峰.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J].美国研究,2001(3):7-26.
    [16]赵怀普.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兼论“单极”与“多极”的矛盾[J].太平洋学报,2003(2):45-51.
    [17]邝艳湘.和平还是冲突: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后果[J].国际论坛,2007(3):44-48.
    [18]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J].外交学院学报,1998(1):40-47.
    [19]李晓燕.从“合作”到“和谐”:国际制度的作用趋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26-129.
    [20]俞正梁.国际无政府状态辨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2(1):48-53.
    [21]潘忠岐.制度与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与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37.
    [22]朱锋.论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J].国际政治研究,1998(1):56-63.
    [23]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J].外交学院学报,2003(1):28-35.
    [24]王学玉.论地区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2(8):29-35.
    [25]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J].国际论坛,2000(1):4-9.
    [2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6):5-10.
    [27]张鸿石.论基督教与欧洲外交[J].欧洲研究,2009(1):114-125.
    [28]郑先武.“安全复合体”与区域秩序建构:一种理论阐释[J].欧洲研究,2004(3):38-53.
    [29]孙吉胜.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26-36.
    [30]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J].国际政治研究,2009(1):132-143.
    [31]王日华.古代中国体系的基本单位、结构及其特征[J].国际政治研究,2009(2):44-57.
    [32]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44-54.
    [33]陈秀武.论日本型“华夷秩序”的虚像[J].东北师大学报,2008(1): 55-60.
    [34]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架构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5-54.
    [35]郝祥满.天朝礼制体系下的东亚“封建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9(3):260-262.
    [36]李滨.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6):9-13.
    [37]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20-36.
    [38]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6):47-55.
    [39]焦世新.“软均势论”及其实质[J].现代国际关系,2006(8):57-63.
    [40]朱锋.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态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31-36.
    [41]张锡镇.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新进展[J].东南亚研究,2008(3):20-25.
    [42]祈怀高,梅毅.华盛顿体系与大东亚新秩序比较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1):61-66、72.
    [43]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6(3):24-42.
    [44]张骥.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J].国际观察,2006(4):41-46.
    [45]朱锋.权力转移理论述评[J].欧洲,1998(1):19-26.
    [46]张春.权势和平转移与中国对美战略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7(3):65-72.
    [47][美]罗纳德·塔门、亚采克·库格勒.权力转移与中美冲突[J].国际政治科学,2005(3):1-20.
    [48]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J].国际问题研究,2007(3):28-38.
    [49]时殷弘.美国权势的变迁[J].现代国际关系,2006(9):26-28.
    [50]刘江永.美国霸权异化现象耐人寻味[J].现代国际关系,2006(9):28-30.
    [51]甄炳禧.合作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9(1):16-25.
    [52][美]黄靖.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的演变[J].新远见,2007(7):44-58.
    [53]金熙德.中国与东亚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8(9):28-30.
    [54]朱锋.权力变更、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3):16-25.
    [55]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J].世界知识,2006(17):48-49.
    [56]高兰.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转型[J].国际观察,2005(5):60-65.
    [57]倪乐雄.从陆权到海权的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1):22-32.
    [58]李文.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6(4):37-48.
    [59]武寅.论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1):64-69.
    [60]张季风.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提升合作新高度[J].瞭望新闻周刊,2007(49):58.
    [61]孙承: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09(2):36-46.
    [62]刘世龙.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J].日本学刊,2003(5):23-38.
    [63]王屏.日本民主党的外交安全政策取向[J].瞭望新闻周刊,2009(36):58.
    [64]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20-25.
    [65][美]罗伯特·罗斯.大国政治、影响范围与东亚和平[J].世界经济研究,2004(3):4-10.
    [66]王生.韩国疏美亲中现象剖析[J].东北亚论坛,2006(2):87-92.
    [67]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8(4):59-69.
    [68]王宜胜.中韩安全关系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07(4):50-53.
    [69]郭宪纲.韩美同盟寻求新定位[J].国际问题研究,2006(3):28-32.
    [70]崔志鹰.韩美同盟关系的新变化及未来走向[J].当代韩国,2006年冬季号:20-26.
    [71][韩]韩献栋.结构、行为、朝核危机和东北亚安全[J].现代国际关系,2007(1):38-44.
    [72][韩]李元烨.“疏美亲华”:韩国的热闹话题[J].世界知识,2004(14):39-40.
    [73]王生.韩国外交的美国情结与现实抉择——接近美国并不会疏远中国[J].东北亚论坛,2008(4):27-32.
    [74]曹云华.东盟与大国关系评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3(2):124-132.
    [75]唐小松,刘江韵.论东盟对中美的对冲外交困境及其原因[J].南洋问题研究,2008(3):16-22.
    [76]代帆,金是用.安全与发展:菲律宾对华政策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09(3):40-51.
    [77]何胜.越美关系步入成熟期[J].中国新闻周刊,2005(6):44-45.
    [78]仇朝兵.“9·11”事件后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军事关系的正常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1-48.
    [79]肖欢荣,刘欣宜.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J].东南亚纵横,2009(8):3-7.
    [80]王光厚.冷战后东盟对华战略析论[J].国际论坛,2005(2):39-44.
    [81]温北炎.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新发展.东南亚研究,2006(2):26-29.
    [82]陈元中,陈兵.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9-95.
    [83]于向东.中越关系发展的特征与趋势[J].东南亚纵横,2003(1):24-26.
    [84]刘阿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东南亚地区秩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6):38-46.
    [85][马来西亚]达图·阿卜杜勒·马吉德.中马关系与马来西亚的对外政策[J].当代亚太,2003(9):3-6.
    [86]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0-15.
    [87]张蕴岭.东亚合作再思考[J].外交评论,2009(2):106-111.
    [88]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上、下)[J].东南亚研究,2003(4):4-12;东南亚研究,2003(5):48-52.
    [89]刘军红.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力学关系[J].外交评论,2009(2):16-20.
    [90][马来西亚]郭清水.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53-59.
    [91]孟祥青.参与多边安全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25-29.
    [92]邱丹阳,程永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3):114-117
    [93]王毅.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区域合作[J].外交学院学报,2004(2):19-21.
    [94]赵树森.多重复合相互依赖与东亚大国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4):61-66.
    [95]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J].世界知识,2006(17):48-49.
    [96]时殷弘.对当前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3(6):50-51.
    [97]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太平洋学报,2004(2):4-13.
    [98]曹云华.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J].东南亚研究,2003(6):4-9.
    [99]李淑云.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32-38.
    [100]石源华.六方会谈面临的新挑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J].现代国际关系,2007(8):8-15.
    [101]张蕴岭.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J].当代亚太,2002(1):3-12.
    [102]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东南亚之窗,2009(1):1-4.
    [103]于铁军.中日防务交流:一波三折,咋暖还寒[J].教学与研究,2008(11):29-32.
    [104]刘国新.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及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63-69.
    [105]吴晓明,徐纬地.军事透明与安全互信——兼与马伟宁先生等对话[J].现代国际关系,2005(12):49-56.
    [106]江新凤.中日防务交流潮起潮落[J].世界知识,2008(16):27-29.
    [107][瑞典]英·基佐.建立信任措施欧洲经验及其对亚洲的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2005(12):45-48.
    [108]陈奉林.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现代意义[J].世界历史,2007(3):66-75.
    [109]俞新天.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J].当代亚太,2007(4):3-10.
    [110]李文.构建东亚认同:意义、问题与途径[J].当代亚太,2007(6):3-10.
    [111]陈廷湘.从近二十年儒学讨论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强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123-127.
    [112]张兴国.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J].社会科学辑刊,2005(6):21-26.
    [113]孙英春.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J].教学与研究,2007(2):72-77.
    [114]俞新天.中国培育东亚认同的思考[J].当代亚太,2008(3):21-35.
    [115][韩]李光来.21世纪东亚价值观——从比较思想的角度[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1.
    [116]杨翰卿.儒学与现代东亚价值观[J].中州学刊,2002(1):111-115.
    [117]孙承.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09(2):36-46.
    [118]孙溯源.认同危机与美欧关系的结构性变迁[J].欧洲研究,2004(5):52-61.
    [119]门洪华.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开放导报,2005(3):23-30.
    [120]肖欢荣.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46-51.
    [121]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3):7-15.
    [122]焦士新.“软均势”论及其实质[J].现代国际关系,2006(8):57-63.
    [123]李一平.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探析[J].世界历史,2004(5):33-39.
    [124]苏长和.帝国、超国家与东亚的未来[J].国际观察,2003(2):1-7.
    [125]门洪华.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J].教学与研究,2006(1):57-63.
    [126]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选择[J].美国研究2001(1):223-242.
    [127]郭树勇.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道路——兼论东亚共识的制度化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5):14-20.
    [128][美]约瑟夫·奈.中美关系的未来[J].美国研究,2009(1):13-16.
    [129]翟崑.小马拉大车?——对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地位作用的再认识[J].外交评论,2009(2):9-15.
    [130]David Kang,“Getting Asia Wrong——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wrok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 No.4,Spring 2003 ,pp.57-85.
    [131]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No.3,Winter 2004/05,pp.64-99.
    [132]Robert S. 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Spring 1999,pp.81-188.
    [133]John J. Mearsheimer,“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The Atlantic Monthly, Vol.266,No.2,August 1990.
    [134]Alexander 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20, No.1,Summer1995.
    [135]Robert O.Keohane and Lisa L.Martin,“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Summer 1995.
    [136]John J. Mearsheimer,“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1.15, No.1,Summer 1990.
    [137] Condoleezza Rice,“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Vol.79,Issue 1,Jan/Feb 2000.
    [138] Aaron L. Friebderg,“Will Europe’s Past be Asia’s Future?”,Survival,Vol.42,No.3,Autumn 2000.
    [139]Peter J.Katzenstein,“Regionalism and Asia”,New Political Economy,Vol.5,No.3,2000.
    [140]Charles Krauthammer,“The Unipolar Mo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0,No.1 1990-1991.
    [141]Charles Krauthammer,“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The NationalInterest,No.70(winter2002-2003)
    [142]Joseph S. Nye, Jr.,“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143]William C. Wohlforth ,“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
    [144]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No.1,Summer 2005.
    [145]Joseph Nye,“East Asian Security: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5.
    [146]Aaron Friedbre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Is Conflict Inevitabl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No.2,Fall 2005.
    [147]Alstair Iain Johnston,“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Spring 2003.
    [148]James F. Hoge,Jr. ,“A Global Power Shift in the Making——Is the United States Ready?”,Foreign Affairs,Vol.83, No.4, July/August,2004.
    [149]Yukio Hatoyama,“A New Path for Japan”,The New York Times , August 26, 2009.
    [150]Norimitsu Onishi,“U.S. Needs Japan’s Diplomacy,but Tokyo Isn’t Taking”,The New York Times,June 25,2006.
    [151]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
    [152]Watanabe Takeshi,“Redefinition of a US-ROK Alliance Constrained by Regional Awareness”,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ews,No.115,October 2007.
    [153]L. Gordon Flake,“The Future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and Korea’s Role”,East Asia, Vol. 21,No.2 ,Summer 2004.
    [154]Scott Snyder,“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The U.S. Approach”,Asian Perspective,Vol.32,No.2,2008.
    [155]Banning Garrett and Bonnie Glaser,“China’s Pragmatic Posture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Vol.9, No.2, 1997.
    [156]Sunhyuk Kim and Wonhyuk Limi,“How to Deal with South Korea”,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0, No.2, Spring 2007.
    [157]Deney Roy,“Southeast Asia and China: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ugust,2005.
    [158]Robert Sutter,“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Emphasizing the Positive;Continued Wariness”,Comparative Connections,Vol.7,No.4,January 2006.
    [159]James F. Hoge,Jr. ,“A Global Power Shift in the Making——Is the United States Ready?”,Foreign Affairs,Vol.83, No.4, July/August,2004.
    [160]Kevin G.Cai,“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Grouping”,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Vol.25,No.3,2003.
    [161]David Shambaugh,“Asian in Transition: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Current History,April 2006.
    [162]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1992.
    [163]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164]Amitav Acharya,“Will Asia’s Past Be It’s Futur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8,No.3,Winter 2003/2004.
    [1]中国正在拯救当今资本主义[N].参考消息,2009-7-9(16).
    [2]伊战年底开支将超过越战[N].参考消息,2009-4-13(3).
    [3]美承认“撇开”联合国付出高昂代价[N].参考消息,2009-8-14(2).
    [4]世界进入文明“转换期”[N].参考消息,2009-2-5(3).
    [5]世界新秩序重心向中国倾斜[N].参考消息,2009-5-7(16).
    [6]世界面临建立新秩序空前机遇[N].参考消息,2009-1-14(3).
    [7]中美强国地位大转换开始加速[N].参考消息,2009-4-22(16).
    [8]世界新秩序重心向中国倾斜[N].参考消息,2009-5-7(16).
    [9]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7-12(1).
    [10]中国学当“超级大国”[N].参考消息,2009-5-7(16).
    [11]中国经济规模前年已成世界第三[N].参考消息,2009-1-15(8).
    [12]李鹏会见小泉纯一郎[N].人民日报,2002-4-5(1、3).
    [13]日报称日本经济日益依赖中国[N].参考消息,2008-8-23(4).
    [14]世界面临建立新秩序的空前机遇[N].参考消息,2009-1-14(3).
    [15]日本担心成为亚洲配角[N].参考消息,2008-11-20(3).
    [16]日本企业盈利主要靠亚洲[N].参考消息,2009-6-5(4).
    [17]日本或转向“全方位外交”[N].参考消息,2009-9-2(3).
    [18]日民主党称若执政将深化中日关系[N].参考消息,2009-8-5(1).
    [19]李光耀吁美关注亚太制衡中国[N].参考消息,2009-11-1(1).
    [20]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20(1).
    [21]门洪华.中国大战略的主导理念[N].学习时报,2005-5-2(3).
    [22]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N].人民日报,2002-11-14(3).
    [23]孔子学院助增泰国人对华好感[N].参考消息,2009-1-28(8).
    [24]孔子学院在美受欢迎[N].参考消息,2009-10-31(1).
    [25]孔子青铜像“落户”美国休斯顿[N].参考消息,2009-9-3(10).
    [26]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N].参考消息,2009-8-13(16).
    [27]中国向东盟论坛提交新安全关立场文件[N].人民日报,2002-8-2(3).
    [28]“均势体系”将加剧冲突风险——专家分析未来亚洲新格局(三)[N].参考消息,2009-1-30(3).
    [29]美国已无法恢复往日荣光[N].参考消息,2009-1-17(3).
    [30]胡锦涛.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2010-2-26].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6/content_1439621.htm
    [3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0.htm
    [32]《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 [EB/OL].(2005-12-22)[2009-12-2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965180.html
    [33]江泽民.在以色列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EB/OL].(2006-6-16)[2009-11-22]. http://gov.ce.cn/home/gwygb/2000/17/200606/16/t20060616_7383735.shtml
    [34]统计显示美国去年军费开支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EB/OL].(2008-6-9)[2009-10-6].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09/content_8334957.htm
    [35]金融危机本质:美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EB/OL].(2008-09-22)[2009-11-22].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080922/02405326704.shtml
    [36]美国医疗改革奥巴马志在必得(上)[EB/OL].[2009-09-1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12/content_12035814.htm
    [37]美参议院决定停产更多F-22‘猛禽’战斗机[EB/OL].[2009-07-22].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7/22/content_11748410.htm
    [38]美国宣布放弃东欧反导计划[EB/OL].[2009-09-18]. http://news.sina.com.cn/w/2009-09-18/153316320754s.shtml
    [39]第六次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闭幕[EB/OL].(2004-12-05)[2009-10-08] http://news.sina.com.cn/o/2004-12-05/20244439773s.shtml
    [40]2009年GDP增长8.7%中国用信心收获复苏[EB/OL].[2010-01-22].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2/content_12855499.htm
    [41][日]坂田恭代(Yasuyo Sakata).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与中国因素:机会与挑战[EB/OL].[2009-08-12]. http://www.kuis.ac.jp/icci/member/kenkyuin/sakata/ronko/sakata3.pdf.
    [42]中国对韩国投资期待突破[EB/OL].(2007-12-20)[2008-12-12].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677236.html
    [43]中韩双边关系[EB/OL].(2007-3-28)[2009-08-0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80175/80180/5532541.html
    [44]中国与泰国联合公报[EB/OL].(2001-8-29)[2009-10-15].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1075.htm
    [45]泰中关系正朝着积极并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EB/OL].(2005-06-28)[2009-12-16].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6/28/content_3146445.htm
    [46]外媒:中泰明年举行联合军演美国作为观察员[EB/OL].[2009-12-05]. http://war.news.163.com/09/1205/09/5POSV39J00011MTO.html
    [47]中马经贸合作渐紧密去年双边贸易额达534亿美元[EB/OL].[2009-10-03].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1003/newgx4ac6985b-2331830.shtml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公报[EB/OL].(2005-12-25日)[2009-12-25]. http://my.china-embassy.org/chn/zt/zmgxzywj/t299205.htm
    [49]中菲双边关系概况[EB/OL].[2009-02-17]. http://ph.china-embassy.org/chn/zfgx/zzgx/t537544.htm
    [50]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国防政策[EB/OL].[2009-01-20].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20/1102539496.html
    [51]朱镕基出席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EB/OL].(2000-11-25)[2009-08-11]. http://www1.fmprc.gov.cn/chn/pds/gjhdq/gjhdqzz/lhg_14/zyjh/t5213.htm
    [52]朱镕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6-10-29)[2009-10-12]. http://www.gx.xinhuanet.com/topic/2006-10/29/content_18326141.htm
    [53]清迈倡议多边化[EB/OL].[2009-9-20]. http://www.mof.gov.cn/mof/zhuantihuigu/12jiecaizhenghui/caijinghezuochangshi/200904/t20090429_138271.html
    [54]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EB/OL].(2007-11-20)[2009-10-23].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20/content_7116652.htm
    [55]中国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EB/OL].[2009-08-15]. http://www.gov.cn/jrzg/2009-08/15/content_1392870.htm
    [56]中国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EB/OL].[2009-08-15]. http://www.gov.cn/jrzg/2009-08/15/content_1392870.htm
    [57]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张克宁就签署《投资协议》答记者问[EB/OL].[2009-08-17]. http://sousuo.mofcom.gov.cn/query/queryDetail.jsp?articleid=20090806460641&query=%E4%B8%9C%E7%9B%9F%E5%AF%B9%E5%8D%8E%E6%8A%95%E8%B5%84
    [58]《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全文)》[EB/OL].[2009-10-1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0/content_12207110.htm
    [59]东盟与对话国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EB/OL].[2010-01-30].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10/26/content_12330019.htm
    [60]美国明确表态要进东亚共同体[EB/OL].[2009-10-16].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16/070316446867s.shtml
    [61]“睦邻、安邻、富邻”的时代内涵[EB/OL].(2003-11-17)[2009-05-08].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1/17/content_1182749_1.htm
    [62]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的机遇——温家宝总理在东亚峰会领袖对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5-12-12)[2009-07-2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12/content_3910057.htm
    [63]中泰军方举行防务磋商交换地区安全形势意见[EB/OL].[2009-10-20].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20/1137570762.html
    [64]中国与新加坡举行“合作-2009”安保联合训练[EB/OL].[2009-06-18].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2/9502751.html
    [65]中国国防部首邀日本军官来华观摩军演[EB/OL].(2007-09-24)[2009-01-25].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69693/104226/104228/6313131.html
    [66]中国对韩国投资期待突破[EB/OL].(2007-12-20)[2009-06-08].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677236.html.
    [67]东盟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EB/OL].[2010-02-11日]. http://news.sohu.com/20100211/n270194080.shtml
    [68]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发展改革委网站[EB/OL].(2007-06-04)[2009-03-0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04/content_6196300_2.htm
    [69]中国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宣言[EB/OL].(2007-07-09)[2009-08-09] http://210.34.3.198/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2
    [70]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EB/OL].(2005-12-22)[2008-12-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htm
    [71]温家宝.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东亚——在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7-01-15)[2009-11-23].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69/49171/5282834.html
    [72]郑永年.经济危机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中国的选择[N/OL].[2009-03-22]. 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9-03/22/content_736886.htm
    [73]中美正在重构‘平衡的伙伴关系”[EB/OL].(2006-11-28)[2009-11-12].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6-11/28/content_7419978.htm
    [74]“Asean signs comprehensive FTA with Japan, services deal with Korea”,ICTSD Bridges Weekly,Vol 11,Number 40,21st November,2007. http://ictsd.net/i/news/bridgesweekly/7773/#ASEAN
    [75]Anthony D. Smith,“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68.1(1992), p.70. http://www.crassh.cam.ac.uk/uploads/documents/National%20identity%20and%20the%20idea%20of%20European%20unity.pdf
    [76]“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February 2006.http ://www.defenselink.mil/pdfs/QDR20060203.pdf
    [77]Chung Mini Lee,“China’s Rise,Asia’s Dilemma”,The National Interest,fall 2005.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2751/is_81/ai_n15753421/
    [78]Zhao Lin,“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Graduate Conference Series,No.31,2006,p.4.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fileadmin/stored/pdfs/IGSCwp031.pdf
    [79]David C. Kang,“Forging an Enduring Foundation for U.S.-ROK Relations”,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 http://www.mansfieldfdn.org/programs/program_pdfs/rok_us_kang.pdf
    [80]Bard Glosserman,Vivian Brailey Fritschi,“The Future of U.S.-ROK Relations and Four-Way Cooperation with Japan and China”,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 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issuesinsights_v05n06.pdf
    [81]Joseph Chinyong Liow,“Malaysia’s Post-Cold War China Policy: A Reassessment”. http://www.nids.go.jp/english/dissemination/joint_research/series4/pdf/4-2.pdf
    [82]“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http://www.aseansec.org/13163.htm
    [83]T. J. Cheng and S. Philip Hsu,“Between Power Balancing and Bandwagoning: Rethinking the Post-Cold War East Asia”. http://iir.nccu.edu.tw/chinapolitics/rethinking/14.doc
    [84]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ASEAN-China Expert Group on Economic,“Forging Closer ASE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October, 2001, p.31. http://www.aseansec.org/asean_chi.pdf
    [1]邝艳湘.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世界和平[D].外交学院,2008.
    [2]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D].西南交通大学,2003.
    [4]刘渝梅.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软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