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建构开创者,光复后客家方言写作首倡者,光复后最早进行原住民书写、也是相关著述最丰富的作家之一,乡土派代表作家。
     出身于底层的钟肇政,秉持底层认同,坚持客家书写、女性书写和原住民书写。
     光复后钟肇政第一个提出客家方言写作,实践上主要是对词语进行纯化、提炼;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家民俗,把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
     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
     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
     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
     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
     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Zhong Zhao-zheng is the pioneer of Taiwan epic construct, initiator of the Hakka dialect writing after the retrocession, one of the earliest writers who were engaged in the aboriginal writing and who had the most abundant related writings, and native-represented writer.
     Born in the underclass, Zhong Zhao-zheng upheld the underclass identity and adhered to the Hakka writing, women writing and the aboriginal writing. After the retrocession,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advocate Hakka dialect writing. What he did in practice was purifying and refining words. He looked at the Hakka customs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combining organically the depiction of the custom and the character and the plots in praise of their "stiff neck" spirit.
     Zhong Zhao-zheng has the potential of "androgyny", making a historic contribu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literature.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his writing was in an obscured state in the1950s, began to sprout in the1960s, and got widely known and mutated in the1980s.
     Zhong Zhao-zheng was highly identified with the aboriginal people. In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by the complex internal mental mechanisms, Zhong Zhao-zheng converted his earliest aboriginal perceptual experience into his romantic imagination and came up with a series of wild and heroic aboriginal female images.
     Zhong Zhao-zheng was bewitched by the Japanese culture in his early years, turning the inferiority of his own culture into an aesthetic taste and love legends. But later, Japanese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in his novels generated intense confrontations and still later there appeared a phenomenon of cultural hybridity. The Rough Sea preached the colonial modernization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ideology.
     Zhong Zhao-zheng was the pioneer of Taiwan epic creation. After completing the novel of the Roman-fleuve Trilogy, a sort of pre-training, he produced the majestic Taiwanese Trilogy, which is a typical novel of family history and through which the writer shows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by which he constructs the national epic. However, some literary historians deliberately deconstruct it to boost Taiwan independence by its literary history, to which we must be ale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on approach, Zhong Zhao-zheng's works in the1950s adopts the single perspective of typical narration and later that of children, thus learning to become "embodiment". The natural flow and change of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ide Flower makes the novel look like a Chinese painting scroll created by scatterplot perspective method. His novels in the1960s employ the focus perspective method to go into the subconscious layer, revealing the characters' irrational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hile since the1970s, his novels have resorted to the overlapping of time and space to create artistic and beautiful conceptions.
引文
①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490页。
    ② 钟肇政创作长篇小说共24部:《圳旁人家》、《鲁冰花》、《浊流三部曲》(《浊流》、《万里江山》、《流云》)、《台湾人三部曲》(《沉沦》、《沧溟行》、《插天山之歌》)、《大坝》、《大圳》、《绿色大地》、《八角塔下》、《青春行》、《丹心耿耿属斯人——姜绍祖传》、《望春风》、《马科利湾英雄传》、《马黑坡风云》、《高山组曲》(《川中岛》、《战火》)、《夕暮大稻埕》、《卑南平原》、《怒涛》、《歌德激情书》。因《歌德激情书》是关于歌德爱情的短篇小说合集,所以有的学者不把它列入钟肇政长篇小说之内。
    ① 1959年8月27日钟肇政致钟理和信,见《钟肇政全集》,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537页。
    ② 1959年9月2、15日钟理和致钟肇政信,见《钟肇政全集》,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540、544页。
    ③ 钱鸿钧编,黄玉燕译:《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105页。
    ④ 钱鸿钧编,黄玉燕译:《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125页。
    ⑤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大事记》(下),《台湾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925-927页。
    ⑥ 1958年9月21日钟肇政致钟理和信,见《钟肇政全集》第2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454页。这段文字被镌刻在美浓的钟理和纪念馆步道的一块石头上,略作改动:“我们未始不可彻底做一个弱者,探索弱者的世界,追求弱者的人生真相?一样可以不朽。”见《2000,美浓“钟理和纪念馆”文学步道与刻字合影》,《钟肇政全集》第38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34-35页。
    ① 钟肇政的这个理念遭到一些客家人的反对:“客家人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当家作主,不能老是站在一个反对者,不能一辈了当反对者,这个不公平。客家人的位置、前途、地位还是要建立起来!”不过,由于钟肇政德高望重,大家还是尊重他。转引自林吉祥:《叙述与行动:台湾客家认同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第65页。
    ② 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③ 在本论文中笔者借用了底层认同理论,这虽然烛照了钟肇政的大部分文本,但是也遮蔽了另外一小部分文本,比如《台湾人三部曲》的人物主体就是较为富庶的地主阶层,而《夕暮大稻埕》也曾以底层的视角管窥了台北大户人家的富贵生活。理论概括总会遗憾地留下除不尽的余数。
    ① 钱鸿钧:《<钟肇政回忆录二·文坛交游录>编后记》,《战后台湾文学之窗——钟肇政六百万字书简研究》,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2年,第613页。
    ② 钟肇政多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以“陆”为姓,有学者指出,这是钟肇政“民族意识”和“祖国情怀”的象征。2005年7月2日,为撰写硕士论文专访钟肇政的刘奕利再次提出这个问题,钟肇政“顾左右而言他”:“我很喜欢‘陆’这个字,带有一种庄严感,我的理想中有一个‘海洋台湾’理念,海洋围绕着陆地,所以我就以陆地中的‘陆’字当作小说人物的姓氏,而且自古以来,姓陆的人好像相当优秀,像三国演义的陆逊,是相当有名的将领,此外,宋代的陆象山等,都相当不错。”见刘奕利:《台湾客籍作家长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研究——吴浊流、钟理和、钟肇政、李乔所描写日治时期女性为主》,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4年,第381页。吊诡的是,无论他如何辩解,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语境,就像一个拔着自己头发要离开地球的人,终究还是留在地球上。
    ③ 黄文杰:《钟肇政米寿,回忆老伴的好不禁潸然泪下》,中国评论新闻网,2013年1月15日。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doc/1024/0/1/6/102401694html?coluid=23&kindid=292&docid=102401694&md ate=0115003121 (2013-03-17)
    ① 丁帆等: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0、253页。
    ① 武治纯:《压不扁的玫瑰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第237页。
    ② 肖乾:《台湾文学——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文学研究所讲话摘录》,《中国出版》1980年第7期,第44-45页。
    ③ 周锦:《中国新文学史》,台北:逸群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第三版,第787页。
    ① 钟肇政讲述,庄紫蓉笔录:《钟肇政口述历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① 钟肇政讲述,庄紫蓉笔录:《钟肇政口述历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② 钟肇政:《“乡土文学”二题》,《钟肇政全集》第20卷,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474页。原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0年2月21日。
    ① 转引自: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有关“乡土文学”的史的分析》,见尉天聪主编:《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三版,第118页。
    ② 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③ 转引自:欧宗智:《台湾文学最美丽的风景——贺钟肇政先生八十大寿》,见《钟肇政全集》第32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483页。
    ④ 宋泽莱:《我与陈映真的淡泊情谊并以此文给陈映真先生与吴晟先生》,《印刻文学生活志》第6卷第3期(2009年11月),第117页。
    ⑤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492页。
    ①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下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② 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③ 王建民:《关于“台湾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问题的讨论》,见周志怀主编:《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08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④ 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281页。
    ① 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述与理论想象》(修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② 钟肇政:《浊流三部曲》,《钟肇政全集》第1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48页。查钟肇政:《浊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第212-213页,与台湾版本一字不差。
    ① 尹雪曼:《七十年来的台湾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季刊》第四期(1996年12月),第507页。
    ② 陈映真:《论“文学台独”》,《陈映真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46页。原载《文艺报》,2001年10月9日。
    ③ 朱双一:《“二二八”文学书写与台湾意识的自我异化——钟肇政长篇小说<怒涛>析论》,《台湾研究》2007年第1期。收入朱双一:《百年台湾文学散点透视》,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9年,第200-221页。
    ① 转引自萧阿勤:《回归现实——台湾一九七○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第381-382页。
    ② 林耀德:《世纪末现代诗论集——四度空间诗论第一辑》,台北:羚杰企业有限公司出版部,1995年,扉页。
    ③ 萧阿勤:《回归现实——台湾一九七O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第394-395页。
    ① 刘登翰:《台湾文学研究十年》,见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福建省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台湾文学走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② 古远清:《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0页。
    ③ 刘登翰:《关于台湾文学答客问》,《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④ 王文艳:《试论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3期。
    ① 黄秋芳:《钟肇政的台湾塑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19-21页。
    ② 钟肇政:《“仔”和“儿”——方言文学的一个小问题》,《钟肇政全集》第3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14页。
    ③ 钟肇政:《台湾文学十讲之四——台湾文学之父赖和和他的时代(上)》,《钟肇政全集》第30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77-78页。
    ① 贾平凹也有同样的认识,他说:“成语是什么,如戏曲中的程式,它是在众多的形容面前无法表达而抽象出来的语言。但一抽象为成语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马三立有一个有名的相声段子,讲发明了一个机器,把-头牛从机器这头赶进去,从机器那头就成了牛肉罐头。成语就是牛肉罐头。文学语言需要好牛肉罐头从机器这边再塞回去,变成活生生一头牛。”见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② 叶石涛说:“在台湾文学史上曾经有过三次乡土文学论争,分别是发生在日治时代一九三○年的第一次乡土文学论争,战后一九四七到一九四九年在新生报‘桥’副刊上展开的第二次论争,以及一九七六到一九七七年展开的第三次论争。”(见《叶石涛全集(17)·台湾文学史纲/台湾文学入门》,台湾文学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8年,第226页)《文友通讯》发生的这次论争显然因规模小和报纸不公开发行而未入文学史家法眼。
    ③ 钟理和、钟肇政:《台湾文学两钟书》,《钟肇政全集》第2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633-635页。
    ④ 钟理和、钟肇政:《台湾文学两钟书》,《钟肇政全集》第2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638页。
    ① 蔡德琳:《撤废“国语”的独尊地位》,台湾“回苦舍”网站。转引自:汪毅夫:《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以闽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48页。
    ② 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③ 钟肇政:《小说创作研究之一——怎样做一个小说家》,《钟肇政全集》第19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325页。原载:《桃园青年》1970年5月。
    ① 钟肇政:《圳旁人家》,《钟肇政全集》第1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403页。
    ② 钟肇政在《圳旁人家》文末注释:“土公伯:骂人卑猥意。‘土公’为拾骨师之俗称。”似有误。
    ③ 吕正惠:《白话文的病根在哪里?》,《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24页。原载《国文天地》二卷九期(1987年2月)。
    ④ 钟肇政:《客家台湾文学选·序》,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6页。
    ⑤ 刘立恒:《麻布岗客家方言名词词缀浅探》,见李如龙、邓晓华主编:《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513页。
    ① 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② 洪宏元:《台湾四县客语“死”语法化现象探讨》,见李如龙、邓晓华主编:《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74页。
    ③ 转引自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文学的一种解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第206页。
    ④ 钟肇政:《圳旁人家》,《钟肇政全集》第1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522页。
    ① 钟肇政:《怒涛》,《钟肇政全集》第11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36页。
    ② 钟肇政:《钟肇政给朱真一书简》,《钟肇政全集》第28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588页。
    ③ 李梁淑:《论客语小说的美学建构——以黄火廷、李得福作品为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④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 朱双一:《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年,第220页。
    ② 张紫晨:《中国民俗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③ 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44页。
    ④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关于民俗的分类,学界有纲目式与平列式两种,乌丙安、陶立璠、高丙中采用纲目式;张紫晨、房学嘉采用平列式。
    ① “五谷爷有的地方又叫五谷母,五谷爷生是民间崇奉的五谷神诞,五谷神诞是由下元节演变而来的。依道教仪规,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摘自注朋为广东揭阳的“老好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faf8bf3010008se.html.(2011-01-08)[2011-11-121
    ② 查远景出版社1979年版《鲁冰花》第169页,也是这个数字。
    ① 钟肇政:《鲁冰花》,《钟肇政全集》第5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163-164页。
    ② 钟肇政:《夕暮大稻埕》,《钟肇政全集》第10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12月,第472-479页。
    ① 王鼎钧:《省籍情结,拆不完的篱笆》,《文学江湖——王鼎均回忆录四部曲之四》,台北:尔雅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② 钟肇政:《社会改革家》,《钟肇政全集》第16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版,第154页。
    ①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① 钟肇政:《沉沦》,《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28-32页。
    ② “旧时客家未婚女子在脑后梳一根辫子,婚后就盘盘成‘髻’,称为‘梳头’,能如此者,便被视为一个真正的妇人。”见张卫东:《客家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47页。
    ③ 黄俊凌:《台湾传统生命礼俗及其变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① 钟肇政:《骷髅与没有数字板的钟》,《钟肇政全集》第1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版,第23-24页。
    ① 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7页。
    ② 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7-38页。
    ③ 钟壬寿:《六堆客家乡土志》,台湾常青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1页。
    ① 钟肇政:《榕树下》,《钟肇政全集》第1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87页。
    ② 钟肇政:《榕树下》,《钟肇政全集》第1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02页。
    ③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2页。
    ④ 钟肇政:《绿色大地》,《钟肇政全集》第1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31页。
    ⑤ 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0页。
    ① 钟肇政:《插天山之歌》,《钟肇政全集》第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1010—1011页。
    ① 转引自彭瑞金:《从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学的发展》,《台湾文学探索》,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1_2页。
    ① 转引自彭瑞金:《从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学的发展》,《台湾文学探索》,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年,第178-179页。
    ② 钟肇政:《沧溟行》,《钟肇政全集》第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653页。
    ③ 钟肇政:《沧溟行》,《钟肇政全集》第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655页。
    ① 另一说是“逢客必有山,无客不住山”。
    ② 温萍:《客家音乐文化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① 无均:据文中陆志龙的父亲解释是,天公太不公平,只给“我”一个儿子,所以说是枉然。
    ② 众人抬一:据文中陆志龙的父亲解释是,客家人的口头语,是说大家肯帮忙,来扶助一个人。
    ① 三七五号电柱系陆志龙路经其梦中情人完妹家的一只铁塔型电柱。这首诗是钟肇政作品中仅见的一首现代诗,原文以同伴林盛光用调侃的语气说出,现特予分行排列。
    ② 钟肇政:《流云》,《钟肇政全集》第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025页。
    ① 钟肇政自注:碛系假借字,读若摘,入声,当压字解。见《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156页。
    ① 钟肇政自注:日语谓薪水为月给,台胞亦袭用,故谓薪水阶级为“食月给”。
    ① 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的简称。
    ② 钟肇政、黄娟:《钟肇政与黄娟往来书简》,《钟肇政全集》第29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728页。
    ③转引自陈国伟:《想像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族群书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157页。
    ④ 庄华堂:《客家传统山村生活显影——从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看内山客家人的产业与生活》,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2003年10月19日。
    ① 陈国伟:《想像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族群书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44页。
    ② 余英时:《文化多元化与普遍价值的寻求》,见黄俊杰、何寄澎主编:《台湾的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省思》,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2年修订一版,第78页。
    ① 这里借用了女性主义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家创作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伍尔夫说:“伟大的脑子是雌雄同体的,……只有在这种融合产生之时,头脑才能变得充分肥沃,并且使用其所有的功能……雌雄同体的脑子是能引起共鸣的、可渗透的,它能没有障碍地转达情感,它天生是具有创造性的、光辉绚丽的、未可分开的。”见: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随笔全集》,王义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78-579页。之后,埃莱娜·西苏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等这个概念均有所阐述、发展。
    ② Caroline,Ramazanoglu.up against Foucault,pp.147-148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92页。
    ④ 这显然指男性笔下的女性描写。
    ⑤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① 有人说,钟肇政的文体阳刚中又有婉约,“或许和他自己的体质性格有关吧?因为他不但特别了解女性,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易感、容易流泪,且富于照顾他人的人”。朱立伦:《蹦至龙潭的天外文学巨石》,见陈万益主编:《大河之歌——钟肇政文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2003年,序一。
    ② 叶石涛等:《台湾文学的里程碑——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对谈记录》,《叶石涛全集》第19卷,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台湾文学馆,2008年,第28-29页。
    ③ 李乔:《女性的追寻——钟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见《钟肇政全集》第37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11月,第66页。
    ④ 黄靖雅:《钟肇政小说研究》,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第108页。(指导教师:萧新煌)
    ① 洪正吉:《钟肇政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大学语文应用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第102页。(指导教师:张清荣)
    ① 钟肇政:《阿月的婚事》,《钟肇政全集》第15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485页。
    ① 钟肇政:《完整的爱》,《钟肇政全集》第36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587-588页。
    ① 李乔:《女性的追寻——钟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见《钟肇政全集》第37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73页。
    ②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① 洪亚吉:《钟肇政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大学语文应用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第90页。(指导教师:张清荣)
    ② 钟肇政:《沉沦》,《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8年,第315页。
    ① 林海音:《台湾的媳妇仔——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央日报》“妇女与家庭”版,1950年3月20日。转引自: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② 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③ 钟肇政:《溢洪道》,《钟肇政全集》第1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619页。
    ① 钟肇政、张良泽:《肝胆相照》,《钟肇政全集》第2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85-86页。
    ② 钟肇政、江文双:《情诚书简》,《钟肇政全集》第28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80页。
    ③ 张良泽:《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学历程》,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
    ④ 彭瑞金:《钟肇政文学评传》,高雄:春晖出版社,2009年,第98-99页。
    ① 洪正吉:《钟肇政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大学语文应用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第96页。(指导教师:张清荣)
    ② 钟肇政:《一种离别》,《钟肇政全集》第16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488-489页。
    ① 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86页。
    ② 洪正吉:《钟肇政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大学语文应用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第151-155页。(指导教师:张清荣)
    ① 吕正惠:《男作家与女性》,《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89页。原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2年2月2日。
    ② 丁伊莎:《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论文,2003年。(指导教师:罗婷)
    ③ 陈玉玲:《台湾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文讯》1996年5月号,第37页。
    ④ 丁帆:《“女权主义”的悲哀——与陈染商榷“超性别意识”》,见张清华主编:《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原载《文论报》1995年9月1日。
    ①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② 参阅:温文龙:《受难女性的代言人——论吕赫若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台湾文艺》154期(1996年4月),第85-95页。
    ③ 参阅:陈芳明:《我是如何到达台湾女性主义》,《文讯》305期(2011年3月),第12-15页。
    ④ 这里指的是两性由对立走向对话、沟通、融合,形成一种男性的强悍中有温柔,女性的细致中有果敢的理想状态的心理特质。
    ① “由钟肇政这位平地汉人作家以记述‘雾社事件’的长篇小说《马黑坡风云》,开启文学界关怀原住民历史命运、文化处境的先声。”见:黄靖雅:《钟肇政小说研究》,台北市: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第47页。
    ② “钟肇政是台湾作家以原住民题材创作,作品最丰富的平地作家。”见黄季平:《原住民的课程设计》,台湾原住民文学研讨会,1998年11月14日;转引自:郭慧华:《钟肇政小说中的原住民图像书写》,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3年,第6页。
    ③ 颜元叔:《我国当前的社会写实主义小说》,《社会写实文学及其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年,第67页。
    ④ 《钟肇政全集》最后一批完成于2004年。
    ① 郭慧华:《钟肇政小说中的原住民图像书写》,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3年。(指导教师:许俊雅)
    ② 郭慧华:《刚健、真朴与纯美——钟肇政的原住民世界访谈记录》,见《钟肇政全集》第33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148页。
    ③ 钟肇政:《钟肇政口述历史——“战后台湾文学发展史”十二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第317页。
    ④ [奥地利]西格蒙德·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在美学上的应用》,《佛洛依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39页。
    ① 钟肇政:《浊流》,《钟肇政全集》第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9-21页。
    ② “八吉”应与上文的“八结”、“百吉”同。
    ① 钟肇政:《那天——我走过八吉隧道》,《钟肇政全集》第14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32页。
    ① 钟肇政:《高山组曲·自序》,《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3-4页。
    ② 黄秋芳:《从<马利科湾英雄传>谈钟肇政的英雄追寻、浪漫向往与在地时空构筑》,见《钟肇政全集》第33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411页。
    ③ 钟肇政:《马黑坡风云》,《钟肇政全集》第7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61-162页。
    ① 钟肇政:《川中岛》,《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34页。
    ① 吕昱:《解开苛政下隐忍图存的奥秘——评钟肇政的<川中岛>》,见《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31-232页。
    ② “传统卑南族的社会组织,主要建立在严密的‘会所制度(palakuwan)以及‘年龄阶级’上。部落的‘头目’(ajawan)与‘祭司(rahan),则分掌政治与宗教事宜。整个族群的仪式性活动,即围绕在这个组织架构上运作。‘会所’分‘少年会所(rakoban)与‘青年会所’(palakuwan),乃是传统卑南族对其青少年男子集中训练的场所,有‘教化’及‘政治’、‘军事’的功能,由聚落头目领导。按传统的习俗,卑南族男子从十二、三岁起至十八岁,应加入‘少年会所’,并按其年龄分阶级层层管教。十八岁以后结婚成家,则加入‘青年会所’,完成整个社会化过程。”见孙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山海文化杂志社,2010年复刻 增订版,第67-68页。
    ① 钟肇政:《卑南平原》,《钟肇政全集》第10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79页。
    ① 钟肇政:《女人岛》,《钟肇政全集》第15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327-328页。
    ② 曹族又称邹族,以拉丁字母标音为cou或tsou。
    ③ 郭慧华:《钟肇政小说中的原住民图像书写》,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3年,第179页。(指导教师:许俊雅)
    ④ 钟肇政:《川中岛·自序》,《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4页。
    ① 钟肇政:《雾社的真实——兼介阿乌伊·黑巴哈<证言雾社事件>》,《钟肇政全集》第2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224-225页。
    ② 钟肇政:《月夜的召唤》,《钟肇政全集》第15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231-232页。
    ① 叶石涛:《塞达卡·达耶的英雄史诗——评钟肇政的<高山组曲>》,《叶石涛全集》15卷,台南:台湾文学馆/高雄:高雄市文化局,2008年,第266页。原载《民众日报》,1985年5月1日。
    ① 钟肇政:《马利科湾英雄传》,《钟肇政全集》第7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575-576页。
    ② 钟肇政:《马利科湾英雄传·序》,《钟肇政全集》第7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389页。
    ① 钟肇政:《关于台湾高山故事》,《联合报》副刊,1974年1月14日。
    ① 钟肇政:《卑南平原》,《钟肇政全集》第10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333页。
    ② 孙大川:《宽广的文学心灵》,《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4年10月14日。转引自:郭慧华:《钟肇政小说中的原住民图像书写》,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3年,第51页。
    ① 钟肇政:《蹒跚步履说从头——卅五年笔墨生涯哀欢录》,《钟肇政全集》第1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156页。
    ② 与钟肇政本人自传性随笔比照来读,这个故事并非杜撰,他还清楚地记得干出这事的是淡水中学第一届学生,名叫吕鸿铨。见《钟肇政全集》第20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593页。
    ① 白少帆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06页。
    ② 叶石涛少年时即踏入文学圈,战后则因“偷”看左翼书籍而被逮捕,出狱后沉潜一段时间才复出,大半生穷困潦倒,晚年被推举为本土派主帅;钟肇政战后才发表文章,1960年因《鲁冰花》一举成名,基本进入顺境(1980年代初期曾陷入经济困境),晚年被推举为客家运动领袖。
    ③ 彭瑞金:《比较钟肇政和叶石涛的殖民地经验》,见江自得主编:《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杏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第215页。
    ④ 钟肇政:《钟肇政回忆录·(一)彷徨与挣扎》,台北:前卫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⑤ 钟肇政有篇散文《势津老师》,记其中学时一位博学的台籍汉文老师,“势津”是其原姓“薛”的日文发音,文中用一位暴烈的日本汉文教师佐野与之对比。见《钟肇政全集》第20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547-554页。
    ① 钟肇政:《台湾文学十讲》,台北:前卫出版社,2000年,第294页。
    ② 后殖民“意指西方帝国列强凭借军事和经济力量对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的殖民侵略和统治结束后人类历史所开启的新时期”;后殖民理论“致力于揭示和批判文化领域的殖民与被殖民的历史与结构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形态”,“侧重于种族、阶级、性别、文化、语言与认同等等问题的批评性阐释,注重心理层面和文化文本的具体微观的权力分析”。1978年萨义德《东方主义》一书的出版是后殖民主义的滥觞。见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4-35页。
    ③ 钟肇政:《浊流》,《钟肇政全集》第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37-138页。
    ① [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 钟肇政:《浊流》,《钟肇政全集》第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53页。
    ① [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北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90页。
    ① [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北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77页。
    ② 计璧瑞:《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③ 钟肇政:《浊流》,《钟肇政全集》第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95页。
    ① 陈芳明:《希望树》,《昨夜雪深几许》,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原载《印刻文学生活志》2007年6月)。
    ② 钟肇政:《我怎样写<浊流>》,原载《中华日报》1962年12月25-27日,转引自:《钟肇政全集》第32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63页。
    ③ 刘小新爬梳了“殖民现代性”概念的来由,见刘小新:《“殖民现代性”概念的缘起》,《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0-84页;计璧瑞则给“殖民现代性”以定义:“殖民现代性是现代性进入殖民社会引发的多重变貌和矛盾纠葛的总和”,它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殖民者自认为的现代性;二是被殖民者眼中的现代性”,见计璧瑞:《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华文文学》2010年第5期。
    ① 林瑞明:《人间的条件——论钟肇政的<沧溟行>》,《台湾文学的本土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125页。原载《成功思潮》第27期(1981年5月)。
    ① “20世纪初兴起的民族自决学说曾经为众多殖民地民众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在冷战结束,乃至911后的世界格局中,民族自决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弊端,需要认真反省。”见计璧瑞:《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4页。
    ② 它们对应的英语分别是handsome、pass、boy。
    ① 壹阐提:《女性的追寻——钟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见《钟肇政全集》第37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38-73页。
    ① 杉山对台湾的情感类乎旅台日本作家西川满。陈映真说:“西川之爱,是支配者民族以他自己为本位去理解、去看殖民地台湾,从而投注他的感情。从‘第二代’在台日本殖民者看来,台湾有南国之美,有古台湾历史的神秘感,充满着叫人向往的‘华丽’的异国情调。但是对于殖民地的儿子杨逵,台湾充满着殖民地内部矛盾,是一个一触即破的脓疮;是疲惫破产的农村;是充满着民族压抑和荒诞支配的地狱。”见陈映真:《西川满与台湾文学》,《陈映真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33-234页。
    ① 钟肇政:《川中岛》,《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218-219页。
    ②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这里为方便引用,特引赵著的概括)
    ①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① 1983年8月31日致吕昱信,见《钟肇政全集》第27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251-252页。
    ② 1987年7月15日,台湾宣布“解严”。
    ③ 钟肇政:《试写抗战——盼看到台湾地区的“抗战文学”》,《联合报》副刊,1987年9月18日。这篇短文没有收入《钟肇政全集》。
    ④ 潘亚暾:《钟肇政创作浅说》,见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9页。
    ① 姜匀自称广东梅县人并无大错,因为小说描述的台湾桃园县的客家人祖上都是从那里迁徙赴台的。钟肇政之所以如此分明切割,意在割断与祖国联系的脐带。吕正惠说:“八十年代以后,倾向‘台独’的人认为,‘乡士’就是‘本土’,也就是‘台湾’,既不必跟‘中国’扯上关系,也必须跟中国割断关系。”见吕正惠:《乡土文学与台湾现代文学》,《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钟肇政如此设计故事情节显然是社会思潮使之然。
    ② 彭瑞金:《钟肇政文学评传》,高雄:春晖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① 托西整日把“日本精神”挂在嘴边,为自己早生几天而未能当上日本兵而深以为憾,其情结脱胎于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
    ①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8页。
    ② 钟肇政翻译的日本作家著作还有:安部公房的《砂丘之女》、《燃烧的地图》、《箱子里的男人》;川端康成的《水月》:白石浩一的《幽默心理学》;井上靖的《冰壁》、《敦煌导读》;伊藤胜彦的《爱的思想史》;连城三纪彦的《一朵桔梗花》;松本清张的《假疯子凶杀案》、《杀人机器的控诉》、《青春的彷徨》、《卖子的女人》;水上勉的《毒海怒涛》;西村京太郎的《污染海域》;赤川次郎的《魔鬼女人》、《迷幻的重奏》、《周末惊魂》等。
    ③ 三岛由纪夫具有国际影响,参见《日本国内外兴起新的三岛由纪夫热》,《世界文学》,1991年第1期。
    ④ 小说中陆志钧临死前说:“如今支那人,只懂得把番薯当一块肥肉。他们彻底变成贪婪、虚伪、卑怯、丑恶的人种了。成了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种,不是吗?”见《钟肇政全集》第11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639页。
    ① 吕正惠:《殖民地的伤痕:脱亚入欧论与皇民化教育》,见江自得主编:《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杏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第62页。
    ② 陈芳明:《现代性与殖民性的矛盾——论朱点人的小说》,见江自得主编:《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杏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第79页。
    ③ 陈芳明语。见黄文钜整理:《从文学看见台湾的丰富——陈芳明×纪大伟对谈<台湾新文学史>》(下),《联合文学》325期(2011年11月)。
    ① 也有论者把《马黑坡风云》纳入,与《川中岛》、《战火》形成完整的三部曲。这虽与钟肇政当初的创作意图不符,却也可自圆其说。
    ② 也有学者认为钟肇政的代表作是《浊流三部曲》,何欣的《钟肇政论》即持这种观点。钟肇政1979年参评第二届吴三连文艺奖时以《浊流三部曲》申报,而何欣为此届吴三连文艺奖评审委员,因此认定《浊流三部曲》为钟肇政代表作;其论文不曾把两部大河小说对举论述,所见非全人,有失偏颇(见何欣:《钟肇政论》;彭瑞金主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钟肇政》,台南:台湾文学馆,2011年,第135-150页)。而杨照的比较则是持平,认为“《浊流三部曲》太过细腻,故而对社会关照的幅度不大,所处理的时间纵身(深)也不足。但《台湾人三部曲》所试图建立的历史观、历史意识,在原创性、颠覆性上却远逊于《浊流三部曲》。”(见杨照:《历史大河小说中的悲情》,《文学、社会与历史想像——战后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1995年,第98页)
    ③ 叶石涛、钟铁民、彭瑞金、林梵:《台湾文学的里程碑——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对谈记录》,《台湾文艺》第75期(1982年2月)。
    ④ 彭瑞金:《钟肇政文学评传》,高雄:春晖出版社,2009年,第228页。
    ⑤ 徐永龄:《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评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①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②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③ 这14族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邵族、葛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和平埔族。
    ④ 台湾原住民有《颂祖歌》,是歌颂祖先的,但可能仅算歌谣,称不上史诗。见方忠主编:《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311页。
    ⑤ 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之后,被誉为台湾史诗性小说陆续有李乔的《寒夜三部曲》、东方白的《大浪淘沙》和》姚嘉文的《台湾七色记》等。王德威认为,《寒夜三部曲》“为大河小说树立了又一典范”,这“又”字透露了《台湾人三部曲》不可忽视的存在;而后二者“写得实在不能说好”,“这些作家如何创作,而非创作本身,才应是评者大作文章的对象。大河小说以长取胜,献身革命运动的同志哪有时间细读?但是它们的长度,不,体积,已形成纪念碑的意义,早为下个阶段的台湾乡土/国族书写,占下一席之地。”见王德威:《国族论述与乡土风格》,《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171页。
    ⑥ 据陈建忠考据,“大河小说”由叶石涛在评论钟肇政《浊流三部曲·流云》的《流云,流云,你流向何处?》-文时首次公开提出,“由叶石涛转介法国文学所提出的‘大河小说’一词,已然化作台湾文学史中碑石般的存在物,得以让各方论者通过它进行后续对话,这无疑己显示叶石涛在文学评论上的启发性与重要性之一斑。”(见陈建忠:《诠释权争夺下的文学传统——台湾“大河小说”的命名、诠释与叶石涛的文学评论》,《文学台湾》第70期/2009年夏季号,第317、307页)
    ⑦ 钟肇政:《浅谈“大河小说”》,《钟肇政全集》第18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352-360页。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园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
    ② 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③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246页。
    ① 《联合报》副刊编辑林海音原己约於梨华的一个长篇小说连载,可是於因故无法如期交稿,《鲁冰花》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撞上了空档期。
    ② 叶石涛:《钟肇政和他的<沉沦>》,《叶石涛全集》13卷,台南:台湾文学馆/高雄:高雄市文化局,2008年,第232页。原载《台湾日报》,1968年7月29日。
    ③ 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8页。
    ④ 汪民安:《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①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17页。
    ① 潘亚暾:《钟肇政创作浅说》,见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② 钟肇政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廿七日致张良泽信,见《钟肇政全集》第2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75-76页。
    ③ 钟肇政:《蹒跚步履说从头——卅五年笔墨生涯哀欢录》,《钟肇政全集》第19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164页。
    ①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7-20页。
    ② 学界对中国的“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有较大的争议。为论述方便,本文姑且用之,指的是从秦汉帝国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历史时期。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8.19页。
    ③ 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读史札记之一》,《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0期,第9页。
    ④ 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18页。
    ① 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93页。
    ② 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16页。
    ① 钟肇政:《沉沦》,《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117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② 学界有人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隐”应为“(?)”,是一种可以使曲木变直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是“纠正”的意思,故孔子这句话是说父亲要能纠正做儿子的错误,儿子也要能纠正父亲的错误。见廖名春:《不要再误读<论语>了》,《中华读书报》2012年11月28日第10版。本文不取此说。
    ① “蒸尝’的原意是把谷物蒸熟献奉给祖先品尝。‘蒸尝田’在有些地方亦称之为‘祖坟田’、‘清明田’、‘族田’等等。”见蒙绍荣:《壮族历史上的“蒸尝田”助学金制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② 钟肇政:《沧溟行》,《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628页。
    ③ 转引自:王日根:《论清朝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①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75、674页。
    ② 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楔子》,《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3-4页。
    ① 钟肇政一九五七年四月廿三日致钟理和信,见《钟肇政全集》第2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359页。
    ② 钟肇政一九五八年元月六日致钟理和信,见《钟肇政全集》第2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1年,第405页。
    ③ 连横:《台湾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第2版,第7-8页。
    ① 叶石涛、林瑞明、彭瑞金、钟铁民:《台湾文学的里程碑——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对谈记录》,《台湾文艺》第75期(1982年2月);转引自林瑞明:《台湾文学的本土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234页。
    ② 林瑞明:《且看鹰隼出风尘——论钟肇政的<沉沦>》,《台湾文学的本土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95页。原载《综合月刊》第147期(1981年2月)。
    ③ 叶石涛、林瑞明、彭瑞金、钟铁民:《台湾文学的里程碑——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对谈记录》,《台湾文艺》第75期(1982年2月);转引自林瑞明:《台湾文学的本土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237页。
    ④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488页。
    ① 袁勇麟:《“国族想像”与“精神私史”——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华文文学》2006年第5期。
    ② 罗怀宇:《巴赫金<史诗与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论>的贡献与局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9页。
    ③ 王岳川:《王岳川序》,见[英]斯图亚特·西姆:《德里达与历史终结》,王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④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39页。
    ① 钟肇政:《沉沦》,《钟肇政全集》第3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1999年,第459-460页。
    ② 转引自王杰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9页。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②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第27页。
    ① 李昂:《纷争的年代——叶石涛访问记》,《书评书目》,1974年11月、12月。转引自:彭瑞金:《叶石涛评传》,高雄:春晖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② [清]李绂:《秋山论文》,清奉国堂版《李穆堂诗文全集·穆堂别稿》卷四十四。转引自: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③ 何欣:《当代台湾作家论·论钟肇政》,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转引自:《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钟肇政》,台南:台湾文学馆,2011年,第149页。
    ① 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6页。
    ③ 阿原:《台湾少年乡土小说的启蒙之作——钟肇政的<鲁冰花>》http://blog.163.com/fujun.chen/blog/static/ 121080296201132624214748/(2011-04-26) [2011-08-261
    ④ 这是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概念。参阅:黄秋芳:《从<鲁冰花>的社会阶层流动谈钟肇政》,见《钟肇政全集》第3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4年,第489-496页。
    ①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① 李贽:《童心说》,《焚书·续焚书》,长沙:岳麓书店,1997年,第97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悦文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第16页。
    ② 伦布兰又译伦布朗,是17世纪荷兰画家,他对灯光的应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能使对象产生明多暗少的效果,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增强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故享有“光和影的画家”美誉。后来他这种顺侧光的用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摄影,叫伦布朗光。
    ① 王杰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② 钟肇政:《流云》,《钟肇政全集》第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012-1016页。
    ③ 钟肇政:《流云》,《钟肇政全集》第2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1232页。
    ④ 钟肇政:《战火》,《钟肇政全集》第9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0年,第453-457页。
    ① 这里指1950年代前期林海音、郭良蕙、孟瑶等书写主体是女性,读者对象主要也是女性的文学书写。
    ② 陈芳明:《钟肇政小说的现代主义实验—<中元的构图>的再阅读》,见陈万益主编:《大河之歌——钟肇政文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2003年,第310页。
    ③ 叶石涛:《论<中元的构图>》,《叶石涛全集》13卷,台南:台湾文学馆/高雄:高雄市文化局,2008年,第281-295页。
    ④ 转引自:郑清文:《探索台湾人的原型——生活诚实的再现》,见《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钟肇政》,台南:台湾文学馆,2011年,第198页。
    ① 钟肇政:《骷髅与没有数字板的钟》,《钟肇政全集》第14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3页。
    ②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5页。
    ① 钟肇政:《樱村残梦》,《钟肇政全集》第16卷,桃园:台湾桃园县文化局,2002年,第487-488页。
    ① 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9-39页。
    ① 朱云霞:《性别视阈下的历史重构——试论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① 《瞿秋白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第543页。
    ② “1962年2月14日教育实验广播电台开播,这是台湾电视的开端。”见陈飞宝:《当代台湾传媒》,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292页。
    ① “‘文学’对某些人来说,是个人创作想象力的结晶,但在更抽象的意义上,是社会多股力量的交叉、集体经营的产物”;“实际的作品生产绝少直接呼应文学论述里的规范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对各种文化体制背后的宰执力量——像政治性或道德性的审查制度、精英文化观、艺术自由原则、舆论中对‘政治正确性’的共识、市场上的经济逻辑等等——采取立即或迂回的对应策略。”(美)张诵圣:《“文学体制”与现当代中国文学——一个方法学的初步审思》,《华文文学》2012年第6期。
    ② 这是一个很好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不过材料收集工作比较困难。
    ③ 彭锦华:《南北二钟的传统空间论述》,台湾真理大台湾文学系:《福尔摩沙的文豪——钟肇政文学会议论文集》,1999年,第105-132页。
    ① 朱立立、刘小新:《宽容话语与承认的政治》,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7-208页。
    1.潘亚暾:《钟肇政创作浅说》,《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2期。
    2.潘亚暾:《一曲爱国抗日的悲壮战歌——评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3.黄重添:《乡土文学的一个波澜——读钟肇政的两个三部曲》,《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2期。
    4.成远镜、方吉长:《台湾人民爱国抗日的壮丽画卷——读钟肇政的小说<沉沦>》,《娄底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
    5.徐永龄:《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评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6.潘亚暾、汪义生:《台湾长河小说中两座相互辉映的丰碑——比较<台湾人>和<寒夜>两个三部曲》,《当代文坛》,1987年第3期。
    7.陈辽:《钟肇政的生态小说<白翎鸶之歌>》,《当代文坛》,1991年第1期。
    8.王耀辉:《钟肇政的小说创作》,《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9.刘晓华:《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的创造——论钟肇政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0.李石勇:《成长的力量——兼论<八角塔下>的主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1.韩彦斌:《台湾大河小说的史志意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
    12.韩彦斌:《论台湾大河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3.韩彦斌:《论台湾大河小说的悲剧美与崇高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4.韩彦斌:《现实主义闪耀在乡土话语里的光彩——台湾大河小说风格论》,《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15.韩彦斌:《台湾大河小说综论》,《阴山学刊》,2005年第4期。
    16.韩彦斌:《论台湾大河小说体现的民族向心力》,《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7.李石勇、骆觉智:《历史的担当意识与人性的隐忍坚韧——论<台湾三部曲>的历史意识与人性意识》,《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8.吴奕錡:《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9.杨长胜:《论钟肇政小说的艺术特色》,《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0.袁勇麟:《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1.袁勇麟:《历史与叙事——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暨南学报》2006年第4期。
    22.毛宗刚:《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价值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3.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文学的一种解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
    24.朱双一:《“二二八”文学书写与台湾意识的自我异化——钟肇政长篇小说<怒涛>析论》,《台湾研究》2007年第1期。
    25.吕正惠:《三十年后反思“乡土文学”运动》,《读书》,2007年第8期。
    26.黄万华、黄一:《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场域与媒介》,《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3期。
    27.黄万华:《战后至1960年代台湾文学辨析》,《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28.朱立立、刘小新:《近20年来台湾地区本土论思潮的形成与演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9.刘小新:《台湾文学研究中的殖民现代性幽灵》,《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
    30.向忆秋:《乡土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刊的<台湾文艺>等期刊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1.曹亚男:《钟肇政与客家文化认同——以<沉沦>为重点的考察》,《赣南师范学院 学报》,2011年第1期。
    32.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读史札记之一》,《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0期。
    33.罗怀宇:《巴赫金<史诗与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论>的贡献与局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叶石涛:《钟肇政论——流云,流云,你流向何处?》,《台湾文艺》,1966年第7期。
    2.叶石涛:《论<轮回>》,《台湾乡土作家论集》,1967年。
    3.叶石涛:《两年来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说》,《台湾文艺》,1968年第4期。
    4.叶石涛:《钟肇政和他的<沉沦>》,《台湾日报》,1968-07-29。
    5.叶石涛:《神兽之间》,《幼狮文艺》1969年9月。
    6.叶石涛:《两年来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说(下)》,《台湾文艺》,1970年4月。
    7.叶石涛、彭瑞金:《<白翎鸶之歌>简评》,《民众日报》,1979年8月。
    8.叶石涛:《沦钟肇政的文学特质》,《民众日报》,1979年11月。
    9.叶石涛、钟铁民、彭瑞金:《台湾文学的里程碑——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对谈记录》,《台湾文艺》,1982年2月。
    10.叶石涛:《文学回忆录·钟肇政与我》,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
    11.叶石涛:《接续“祖国”脐带后所目睹怪现状——台湾人的谴责小说<怒涛>》,《自立晚报》,1993-03-05。
    12.叶石涛:《生命力和创造力充沛的巨匠——钟肇政》,《台湾新闻报》1997-06-27-28。
    13.彭瑞金:《论钟肇政的乡土风格》,《台湾文艺》,1973年7月。
    14.彭瑞金:《追寻·迷惘与再生——战后的吴浊流到钟肇政》,《台湾文艺》,1983年7月。
    15.彭瑞金:《传灯者——钟肇政》,《联合文学》,1986年4月。
    16.彭瑞金:《当前台湾文学的本土化与多元化》,《台湾文学探索》,1990年5月。
    17.彭瑞金:《怒涛》,《中国时报》,1993-03-12。
    18.彭瑞金:《评<沧溟行>》,《钟肇政乡土文学讨论会》(一),1993-12-19。
    19.彭瑞金:《陪我们成长的作家——钟肇政的文学岁月》,《中国时报》1994-10-14。
    20.彭瑞金:《值得仔细聆听的愤怒声音》,《民众日报》,1994-12-26。
    21.彭瑞金:《钟肇政与<白翎鸶之歌>》,《台湾文艺》,1995年6月。
    22.彭瑞金:《台湾文学50家·钟肇政——台湾大河小说的拓荒者》,台北:玉山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3.壹禅提:《女性的追寻——钟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台湾文艺》,1982年2月。
    24.李乔:《小论<插天山之歌>》,《台湾文学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25.李乔:《女性的追寻——钟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文学评论——台湾文学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26.李乔:《评<插天山之歌>》,《钟肇政乡土文学讨论会》(二),1993-12-26。
    27.李乔:《台湾文学中的钟肇政》,《文学台湾》2001年10月。
    28黄秋芳:《浊流里的台湾人》,《文学笔记》1989年1月。
    29.黄秋芳:《解读钟肇政的<怒涛>》,《台湾文艺》第138期,1993年8月。
    30.黄秋芳:《解读<鲁冰花>》,《台湾文艺》,1994年8月。
    31.黄秋芳:《永远的青少年显影——专访钟肇政》,《文讯》第120期,1995年10月。
    32.欧宗智:《塑造台湾女性勇敢热情的形象——谈钟肇政三部曲小说中的银妹与奔妹》,《明道文艺》,2001年12月。
    33.欧宗智:《吴浊流精神长存——谈<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台湾新闻报》2002-01-23。
    34.欧宗智:《绝望的爱恋与宿命的必然——以钟肇政、东方白的大河小说为例》上、下,《台湾新闻报》2002-04-11-12。
    35.欧宗智:《<八角塔下>的异族爱恋》,《盐分地带文学》2006年8月。
    36.欧宗智:《论本土小说的族群情结——以<怒涛>等为例恋》,《台湾大河小说作品论》,前卫出版社,2007年。
    37.吕昱:《解开苛政下隐忍图存的奥秘——评钟肇政<高山组曲>的第一部<川中岛>》,《台湾时报》,1983-12-12。
    38.吕昱:《历史就是历史——评钟肇政<高山组曲>的第一部<战火>》,《台湾时报》,1984-05-01。
    39.吕昱:《道不尽文学创作的艰苦历程:访钟肇政先生谈台湾文学界的一些杂务》, 《台湾文艺》,1984年7月。
    40.吕昱:《文史具备的<高山组曲>》,《中华日报》,1985-04-22。
    41.林瑞明:《人间的条件——论钟肇政的<沧溟行>》,《成功思潮》,1981年5月。
    42.林梵:《战争的变调——论钟肇政的<插天山之歌>》,《台湾文艺》,1982年10月。
    43.林瑞明:《论钟肇政的<高山组曲>——川中岛的战火》,钟肇政文学国际学术会议,2003-11-22。
    44.花村:《钟肇政小说的爱情观》,《台湾文艺》,1982年2月。
    45.许俊雅:《忆昔红颜少年时——兼论钟肇政的<八角塔下>》,《台湾文学评论》,2003年10月。
    46.庄园:《读钟肇政短篇小说札记》,《台湾文艺》,1982年2月。
    47.詹宏志、黄春秀:《时代社会再现的正图——谈钟肇政的<浊流三部曲>》,《台湾文艺》,1982年2月。
    48.钟铁民:《<鲁冰花>前后的爱情》,《台湾文艺》,1984年5月。
    49.林德政:《雾社抗日精神的延读——评介钟肇政著<川中岛>》,《文讯》,1985年8月。
    50.林深靖、林芳玫、魏贻君:《山地文学发展的可能性——<高山组曲>讨论会》,《台湾文艺》,1985年12月。
    51.东年:《在黑潮之畔叹卑南之古——评钟肇政的<卑南平原>》,《联合文学》,1987年10月。
    52.张堂錡:《都来采茶满山香——从族群融合观点看<客家台湾文学选>》,《文讯》,1994年9月。
    53.林海音:《台籍作家的写作生活——钟肇政》,《文星》,1960年。
    54.郑焕:《我的恶补老师——钟肇政》,《幼狮文艺》,1966年10月
    55.钟铁民:《我敬爱的钟肇政老师》,《纯文学》,1970年6月。
    56.张彦勋:《坚毅刚强的钟肇政》,《台湾文艺》,1971年7月。
    57.洪醒夫:《从日据时代活过来的——钟肇政访问记》,《书评书目》,1975年8月。
    58.黄武忠:《钟肇政不服老——近将写一部表现客家妇女的小说》,《联合报》副刊1978-09-04。
    59.彭碧玉:《跨越语言的小说家——钟肇政的创作道路》,《联合报》副刊,1979-10-19。
    60.曾心仪:《钟肇政先生印象记》,《台湾文艺》,1982年2月。
    61.萧文:《钟肇政先生答客问》,《台湾文艺》,1982年2月。
    62.彭明辉:《大隐——到龙潭访钟肇政先生》,《联合文学》1986年4月。
    63.钟肇政:《悲欢岁月》,《文讯》1988年4月。
    64.吴锦发:《像大地般坦荡——访名作家钟肇政先生》,《民众日报》,1989-04-10。
    65.钟铁民:《台湾文学的领袖——钟肇政》,《客家杂志》,1991年5月。
    66.陈烨:《永远的赤子——钟肇政纪事》,《台湾文艺》,1991年10月。
    67.黄靖雅:《钟肇政访问记》,《联合文学》,1992年10月。
    68.张大春访问:《大河小说的长跑老兵——钟肇政》,《中时晚报》1994-04-13。
    69.王开平:《不凋的鲁冰花》,《联合报》副刊,1998-05-25。
    70.庄紫蓉采访整理:《探索者、奉献者——钟肇政专访》,《台湾文艺》,1998年8月。
    71.曾增勳:《钟肇政诠释台湾文学》,《联合报》副刊,1999-12-01。
    72.应凤凰:《北钟南叶与台湾文坛》,《文讯》2002年2月。
    73.庄紫蓉采访整理:《钟肇政专访:谈第二代作家》,《台湾文艺》2002年4月。
    74.黄琼华:《台湾的语言政策》,《台湾文艺》1998年8月。75.林德政:《雾社抗日精神的延续——评介钟肇政着<川中岛)》,《文讯》,1985年8月。
    76.张素贞:《五十年代小说管窥》,《文讯》,1984年3月。
    77.钟肇政:《艰难孤寂的足迹》,《文讯》,1984年3月。
    78.齐邦媛:《江河汇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说》,《文讯》,1984年8月。
    79.钟肇政:《熬过廿年霜雪的<台湾文艺>沧桑史》,《台湾文艺重刊本》,台湾文艺出版社,1984年。
    80.邱秀春:《从<台湾文学十讲>看钟肇政之台湾文学观》,恋恋桃子园——桃园文学与历史研讨会,万能科技大学,2008年5月3日。
    (1)王士琼:《论黄春明小说的乡土世界》,汕头大学文学院,2006年,指导教师: 刘俊峰。
    (2)杨志强:《论台湾作家钟理和和“乡土小说”的意识内蕴与审美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指导教师:付中丁。
    (3)刘小佳:《两岸乡土小说的世俗精神范本——汪曾祺与萧丽红创作比较论》,西北大学文学院,2007年,指导教师:周燕芬。
    (4)司方维:《台湾乡土小说意象论》,苏州大学文学院,2008年,指导教师:曹惠民。
    (5)李秉星:《文学书写中的民俗记忆:以萧丽红小说为例》,复旦大学中文系,2010年,指导教师:郑土有。
    (6)赵丛娜:《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苏州大学文学院,20011年,指导教师:曹惠民。
    (7)周开艳:《台湾抗日历史风云的史诗叙述——以海峡两岸三部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指导教师:陈颖。
    (8)黄晨:《台湾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想象——流变及原因》,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指导教师:蒋朗朗。
    (1)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复旦大学中文系,2003年,指导教师:唐金海。
    (2)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年,指导教师:陈思和。
    (3)陈安娜:《从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看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处境》,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指导教师:曾思奇。
    (4)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指导教师:房福贤、方忠。
    (1)王淑雯:《大河小说与族群认同:以台湾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为焦点的分析》,台中市: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指导教师:萧 新煌。(存目)
    (2)黄靖雅:《钟肇政小说研究》,台北市: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指导教师:施淑女。(存目)
    (3)张谦继:《台湾人三部曲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指导教师:陈爱丽。(存目)
    (4)王慧芬:《台湾客籍作家长篇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认同》,台中市: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指导教师:洪铭水。(全文)
    (5)杨嘉玲:《台湾客籍作家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指导教师:石光生。(摘要)
    (6)林明孝:《钟肇政长篇自传性小说研究》,高雄市: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年,指导教师:龚显宗。(全文)
    (7)庄嘉玲:《台湾小说殖民地战争经验之研究》,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硕士论文,2001年,指导教师:陈培丰。(存目)
    (8)郭秀理:《论钟肇政<鲁冰花>》,台东市;台东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指导教师:林文宝。(存目)
    (9)高丽敏:《桃园县文学史料之分析与研究》,台北市: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2年,指导教师:陈明台。(全文)
    (10)吴智伟:《战争、回忆与政治——战后台湾本省籍人士的战争书写》,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2002年,指导教师:张瑞德。(摘要)
    (11)杨明慧:《台湾文学薪传的一个案例——由吴浊流到钟肇政、李乔》,台中市: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2003年,指导教师:魏仲佑。(全文)
    (12)郭慧华:《钟肇政小说中的原住民图像书写》,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3年,指导教师:许俊雅。(全文)
    (13)林美华:《钟肇政大河小说中的殖民地经验》,台南市: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2004年,指导教师:林瑞明。(全文)
    (14)曾盛甲:《钟肇政小说乡土情怀之研究——以<大坝>与<大圳>为例》,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4年,指导教师:廖吉郎。(全文)
    (15)刘奕利:《台湾客籍作家长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研究——一吴浊流、钟理和、钟肇政、李乔所描写日治时期女性为主》,高雄市: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4年,指导教师:李若莺。(全文)
    (16)洪正吉:《钟肇政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市:台南大学语文应用研究所,2006年,指导教师:张清荣。(全文)
    (17)许惠文:《战后非原住民作家的原住民书写》,台中市:静宜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2006年,指导教师:陈建忠。(全文)
    (18)董砡娟:《钟肇政小说中反殖民意识之研究——以<台湾人三部曲>、<怒涛>为例》,台东市:台东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指导教师:詹卓颖。(全文)
    (19)林吉祥:《叙述与行动:台湾客家认同的形成》,新竹市: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指导教师:张维安、萧阿勤。(全文)
    (20)丁世杰:《台湾家族叙述的记忆与认同》,台北市:台北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台湾文学研究所,2007年,指导教师:赵天仪。(摘要)
    (21)王伟音:《钟肇政与吴锦发成长小说研究——以<八角塔下>、<春秋茶室>为例》,云林县: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2008年,指导教师:叶连鹏。(摘要)
    (22)徐惠玲:《台湾现代小说中的淡水校园成长书写——以钟肇政<八角塔下>、蔡素芬<橄榄树>为研究对象》,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2008年,指导教师:许俊雅。(全文)
    (23)黄凯珺:《从孤儿到废人——七O年代以来台湾小说中的“余生”叙述》,台南市:成功大学文学院台湾文学研究所,2008年,指导教师:杨翠。(全文)
    (24)曾玉菁:《钟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编电影之研究》,新竹市:交通大学客文化学院客家社会与文化硕士在职专班,2009年,指导教师:蒋淑贞。(摘要)
    (25)刘玉慧:《历史记忆与伤痕的书写——钟肇政<怒涛>研究》,台中市:中兴大学文学院台湾文学研究所,2010年,指导教师:罗秀美、朱惠足、陈建忠。(全文)
    (26)王志仁:《台湾客家小说移民书写之探究——以吴浊流、钟理和、钟肇政、李乔作品为例》,高雄市: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2010年,指导教师:彭瑞金。(全文)
    (27)吴欣怡:《叙史传统与家国图像:以吕赫若、钟肇政、李乔为中心》,新竹市: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2010年,指导教师:祝平次、柳书琴。(存目)
    (28)吴淑梅:《钟肇政<绿色大地>研究》,台中市: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2011年,指导教师:徐照华。(摘要)
    (1)傅素春:《雾社事件的历史、文学、影像之辩证》,台中市:中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所,2008年。(存目)
    (2)林申力:《“乡土”的寻索:台湾文学场域中的“乡土”论述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学文学院台湾文学研究所,2009年。(存目)
    (3)余昭玟:《战后跨语一代小说家及其作品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学中文研究所,2002年。(全文)
    (4)洪英雪:《文学、历史、政治与性别——二二八小说研究》,台中市: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2006年。(存目)
    (5)刘智浚:《认同、书写、他者:1980年代以来汉人原住民书写》,高雄市: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硕博士班,2010年。(摘要)
    1.封祖盛:《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2.武治纯:《压不扁的玫瑰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
    3.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4.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5.黄重添:《台湾当代小说艺术采光》,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年。
    6.白少帆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7.安兴本、王露云编:《今日台湾文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8.包恒新:《台湾现代文学简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9.古继堂:《静听那心底的旋律——台湾文学论》,北京: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10.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
    12.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福建省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台湾文学走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
    13.王晓波:《台湾史论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
    14.徐国伦、王春荣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林承璜:《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16.杨匡汉主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17.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18.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
    19.刘登翰:《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20.刘登翰:《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以闽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21.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2.刘登翰:《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汪毅夫:《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
    24.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赵遐秋、曾庆瑞:《文学台独面面观》,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27.朱双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朱双一、张羽:《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朱双一:《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年。
    30.朱双一:《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31.计璧瑞:《台湾文学论稿》,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
    32.计璧瑞:《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33.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4.陆卓宁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5.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36.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37.陈映真:《陈映真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8.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39.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0.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李如龙、邓晓华主编:《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5.潘俊明主编:《大陆地区台湾研究论著目录》(1980-2006),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46.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47.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48.朱立立、刘小新:《宽容话语与承认的政治》,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
    49.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50.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5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54.[法]弗朗兹·法农:《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55.[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北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57.[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58.[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9.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60.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61.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3.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4.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65.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6.孟庆枢、杨守森主编:《西方文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67.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69.陈飞宝:《当代台湾传媒》,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70.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1.周志怀主编:《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72.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张大春:《小说稗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4.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5.古远清:《当今台湾文学风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76.古远清:《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77.方忠主编:《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78.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9.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8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
    81.连横:《台湾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第2版。
    1.《钟肇政全集》1-38卷,桃园:桃园县文化局,1999-2004年。
    2.尉天骢编:《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1978年。
    3.钟肇政:《钟肇政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4.钟肇政:《钟肇政杰作选》,台北:文华出版社,1979年。
    5.钟肇政主编:《台湾文艺小说选》,台北:台湾文艺出版社,1981年。
    6.高天生:《台湾小说与小说家》,台北:前卫出版社,1986年。
    7.吕正惠:《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8.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2年
    9.钟肇政:《钟肇政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
    10.钟肇政主编:《客家台湾文学选》,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4年
    11.龚鹏程编:《台湾的社会与文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12.游胜冠:《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年。
    13.林瑞明:《台湾文学的本土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4.[日]岗田郁子:《台湾文学——异端的系谱》,叶笛、郑清文、涂翠花译,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
    15.[日]下村作次郎:《从文学读台湾》,邱振瑞译,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
    16.痖弦、陈义芝主编:《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综论》,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7年。
    17.陈昭英:《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台北:正中书店,1998年。
    18.台湾真理大台湾文学系:《福尔摩沙的文豪——钟肇政文学会议论文集》,新北市:真理大学台湾文学系,1999年。
    19.钱鸿钧编,黄玉燕译:《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20.钟肇政口述,庄紫蓉笔录:《台湾文学十讲》,台北:前卫出版社,2000年。
    21.黄秋芳:《钟肇政的台湾塑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22.周英雄、刘纪蕙编:《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与后现代》,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
    23.江自得主编:《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
    24.张诵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25.黄俊杰、何寄澎主编:《台湾的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省思》,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2年修订一版。
    26.钱鸿钧:《战后台湾文学之窗——钟肇政六百万字书简研究》,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2年。
    27.钱鸿钧:《台湾文学的万里长城——钟肇政六百万字书简研究》,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5年。
    28.陈万益主编:《大河之歌——钟肇政文学国际会议研讨会论文集》,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3年。
    29.邱贵芬:《后殖民及其外》,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
    30.杨和颖主编:《钟肇政的文学影像之旅》,桃园:桃园县文化局,2005年。
    31.陈国伟:《想像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族群书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32.陈建忠、应凤凰、邱贵芬、张诵圣、刘雅亮:《台湾小说史论》,台北:麦田出版,2007年。
    33.叶石涛:《叶石涛全集(17)·台湾文学史纲/台湾文学入门》,台南:台湾文学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8年。
    34.钟肇政讲述,庄紫蓉笔录:《钟肇政口述历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
    35.萧阿勤:《回归现实——台湾一九七○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
    36.范铭如:《文学地理》,台北:麦田出版,2008年。
    37.朱双一:《百年台湾文学散点透视》,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9年。
    38.王鼎钧:《文学江湖——王鼎均回忆录四部曲之四》,台北:尔雅出版社,2009年。
    39.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40.彭瑞金:《台湾文学探索》,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年。
    41.彭瑞金:《钟肇政文学评传》,高雄:春晖出版社,2009年。
    42.彭瑞金主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钟肇政》,台南:台湾文学馆,2011年。
    43.孙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山海文化杂志社,2010年复刻增订版。
    44.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修订二版。
    45.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46.杨照:《文学、社会与历史想像——战后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1.台湾“国家图书馆”网站中的“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http://lit.ncl.edu.tw
    2.大河浩荡——钟肇政数位博物馆,http://www.zxproxy.com
    3.“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www.etds.ncl.edu.tw
    4.台湾中文电子学位论文服务,http://lib.ouk.edu.tw
    5.“中央研究院”,:http://www.sinica.edu.tw
    6.教育论文线上资料库,http://140.122.127.251/edd/edd.htm
    7.台湾联合大学博硕士论文全文影像系统,网址:140.113.39.130/cgi-bin
    8.师范校院联合博硕士论文网,网址:http://140.122.127.247/cgi-bin.tw
    9.政治大学,网址:http://www.nccu.edu.tw
    10.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http://www.soc.nthu.edu.tw
    11.台湾客家数位图书馆,http://memory.ncl.edu.tw
    12.文讯,http://www.wenhsun.com.tw
    13.吴三连奖基金会,http://www.wusanlien.org.tw
    14.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http://www.twcenter.org.tw
    15.台湾广域数位图书馆,http://www.ncl.edu.tw
    16.钱鸿钧个人网页,http://hcchien.mtwww.mt.au.edu.tw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