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天理循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坚持儒家的价值立场,以宋明理学的思维方式来梳理、解释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礼法观,既是法律思想史研究,也是儒学研究。
     本文将礼法学的定位为中国古代的法哲学,程朱礼法学是程朱理学在礼法领域的应用,是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礼法领域的最一般问题,如理、礼、法之间的关系,礼法的一般价值,仁礼关系,规范展开的枢机等等。
     本文第一章采用以范畴带动体系的方法勾画出理学的基本框架,从中找出礼法学的位置,并简介了程朱礼法学的基本思路。第二章讲天理如何由宇宙的普遍规律演化为人世之礼法,作为原始秩序的礼如何过渡为人定秩序的法,纲常关系为何成为古代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说明了礼法的根本依据是“天理”,中国古代法的结构特征是礼法一体。第三章讲天理如何在人身上体现为“性”,性含仁、义、礼、智,其中义、礼、智又由仁含摄、派生,礼是仁的外化,仁是礼法的内在精神,义是仁在法中的具体体现,智是成就仁、礼的工具,礼法出自人本性中的秩序需要而非自外铄。第四章讲礼法自身的展开。人们对礼法的需要产生于理欲之争,理欲之分确定了规范的内容,理一分殊推出了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有统一标准,又各有其分的礼法体系,最后,人通过格物致知、克己复礼的实践而返回天理。至此,前四章完成了理学的目的。礼法学的作用就是追寻人在天道循环中行为选择的依据,道德意志的价值。所以说,礼法实践是天理在人间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程朱礼法学是天人合一、理气并建、内圣外王、孟荀兼收的法哲学。
     第五章选择了程朱礼法学对义利、王霸、德刑、变法等四个问题的看法进行探讨,并挖掘其中的现实意义,是礼法哲学的具体应用研究。具体结论为国家行为应以义为利,尊王黜霸,德主刑辅,在变法中坚持仁义的核心价值。
     本文正式提出礼法学是古代法哲学的命题,以二程、朱熹的理论为依托,勾画出了理学流派礼法学的基本面貌,并用程朱礼法学的一般原理研究了古今皆存的一些基本法哲学问题,此三者在法学界皆有创新意义。本文在忠于思想史原貌的前提下,从法哲学角度论述了天人合一、仁礼合一,将重在心性伦理的理学研究重新引向社会实践,对儒学的现代化、法理化亦有一定意义。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rsisting in Confucian value standpoint, hackles and mak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Neo-Confucianism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wo Chengs and Zhu Xi, with the Song and Ming Neo-Confucianism thinking mode. It is not only history of legal thought research, but also Confucianism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looks the etiquette study as the ancient Chinese jurisprudence. Chengs-Zhu’s theory of etiquette and law is the result of Chengs-Zhu’s Neo-Confucianism’s application in the etiquette domain, which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Neo-Confucianism system, whos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s the most general questions in etiquette domain, such as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principles, the rituals and the laws, the general values of etiquet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kindness and ritual in Confucianism, the core of spreading rules, and so on.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the basic frame of the Neo-Confucianism, by the method of concept-to-system, to discover the position of etiquette study,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mentality of Chengs-Zhu’s etiquette theory.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how the natural justice devolving from universal disciplinarian to human law, and explains how the ritual from primitive orders transferring to the human manners, how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going in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ncient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draws an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base of etiquette is the natural justice, and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laws is the admixture of etiquette and law.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how the represents of natural justice the is nature of persons. The nature contains the kindness, righteousness, the ritual, the wisdom. Thereinto, the righteousness, the ritual and the wisdom also contains the kernel, the ritual is appearance of the kindness, the kindness is the soul of the etiquette, the righteousness is the concrete marks of the kernel, the wisdom is the tool for kernel and the kindness’forming, the etiquette-system comes from the personal nature.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preading of etiquette, the need of people’s etiquette and law comes from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principle 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 and desire determines its rules’content,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 and one justice promoted an the union of the universality and special disposition, which is the etiquette and system with unified standard and respectively position. Finally, the people will return back to the natural justice, by the practice of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the self-restraint and ritual.
     Here,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completes the goal of the etiquette study. The etiquette study’s function is to track down human being’s footmark in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e etiquette practice is the important link to natural justice in a universal circulation, Chengs-Zhu’s etiquette theory is the beauty union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pattern and metal, saint and monarch, Mencius and Xuncius.
     The fifth chapter chooses four questions among Chengs-Zhu’s etiquette theory to discuss, which are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kingcraft and arbitrariness, education and punishment, the political reform. And excavates their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which is the concrete applying research to etiquette philosophy. The concret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national behaviors should take righteousness as the advantage, revere kingcraft than arbitrariness, revere education than punishment, and persist the justice and humanity in the political reform the core value.
     This article officially proposes that the etiquette theory was the ancient legal philosophy for the first time, taking Chengs-Zhu's theory as its base, and outlines the basic frame of Neo-Confucianism etiquette theory. And studys som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legal philosophy which exists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time by Chengs-Zhu’s methods. Thess three all have the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legal science. This dissertation, with the precondition of keeping the original visage of the history of legal thought, studies the union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tween kindness and etiquette, and leads the etiquette study stressing ethics research to the social practice, which also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modern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引文
1 [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第 1 页,王朴 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3 月出版。
    2 俞荣根、龙大轩、吕志兴等编著的《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一书曾将“礼法学”作为传统法学的一种加以简介,参见该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出版。其他学科学者使用礼法学一词的也有,但多指习俗、礼仪之学,近于古代的三礼之学而非法哲学。
    3 如张国华的《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 侯欣一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 马小红:《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
    6 杨鹤皋:《宋元明清法律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
    8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 209 页,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9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0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1 江山:《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2 江山:《中国法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3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三联书店,2003 年;《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 该文是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届博士论文,尚未出版,存于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15 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6 俞荣根、龙大轩、吕志兴等编著:《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7 余英时先生认为,狭义的新儒家即指当代儒家中的熊十力学派,参见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台湾三民书局,1991 年版。
    18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1987。
    19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0陈来:《宋明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1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2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 302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3 《庄子·齐物论》,《庄子集解》,[清]王先慎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 年。本文下引《庄子》未加特别说明者皆出此版本。
    24 《庄子·齐物论》。
     25 周敦颐:《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岳麓出版社,2002 年,本文下引《周敦颐集》皆出此版本。
    26 王阳明《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第 5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本文下引王阳明全集皆出此版本。
     29 《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 年。本文下引《二程集》皆出此版本。
    30 《宋元学案·上蔡学案》。[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全四册),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 年。本文下引《宋元学案》皆出此版本。
    3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 243 页,新世界出版社,2004 年。
    32 《慎言》,《王廷相集》。[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全四册),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 年。本文下引《王廷相集》皆出此版本。
    33 《横渠理气辨》,《王廷相集》。
    34《刘子全书》卷十一:《学言中》,台北,华文书局,1968 年。
    35 《明儒学案·王浚川学案》。[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上、下册),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 年。本文下引《明儒学案》皆出此版本。
    36 《明儒学案·肃敏王竣川先生廷相》。
    37 《孟子师说》卷二:《浩然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年。
    38 《明儒学案·薛思庵学案》。
    39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三联书店,2005 年。
    40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 414 页,台湾学生书局,1984 年。
    41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 415 页,台湾学生书局,1984 年。
    42 《知言·序》,《胡宏集》。[宋]胡宏:《胡宏集》,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本文下引《胡宏集》皆出此版本。
    43 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第 289 页,人民出版社,1997 年。
    44 《宋元学案·五峰学案》。
    45 “尽心成性”本是张载提出的命题,胡宏又加以发挥。
    46 朱熹的及门弟子陈淳在其所著《四书性理字义》(《北溪字义》)确定和疏解的主要理学范畴有 25 个,这 25个理学范畴是命、性、心、情、才、志、意、仁义礼智信、忠信、忠恕、诚、敬、恭敬、道、理、德、太极、皇极、中和、中庸、礼乐、经权、义利、鬼神、佛老。46另一及门弟子程端蒙在《性理字训》中界定的理学范畴有 30 个,这 30 个范畴是:命、性、才、情、志、 仁、义、礼、智、道、德、诚、信、忠、恕、中、和、敬、一、孝、悌、天理、人欲、谊、利、善、恶、公、私。在朱熹的三传弟子程若庸的《性理字训讲义》那里,这三十个范畴又增广为一百八十三条,元末明初朱熹的五传弟子朱升又增益一条为一百八十四条。
    47 见《中国理学大辞典》,董玉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年。
    48《理学范畴体系》,蒙培元著,人民出版社,1998 年。
    49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三联书店,2005 年。该书早于 1935-1936 年写成。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宇宙论中分“本根论”、“大化论”两篇,人生论中分“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人生问题论”四篇,“致知论”中分“知论”、“方法论”两篇,形成整体的哲学体系。
    50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4 年。本文下引《道德经》皆出此版本。
    51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52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53 《太极图说》,见《周敦颐集》,岳麓出版社,2002 年。本文下引《周敦颐集》皆出此版本。
    54 《宋史·道学传》。《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简体横排版,中华书局,1999 年。本文下引《二十四史》皆出此版本。
    55 以上《正蒙·太和篇》,《张载集》。本文下引《张载集》皆出此版本。
    75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76《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另见《朱子四书或问》,《中庸或问》卷一。
    77 《朱子语类》卷一。
    78 《朱子语类》卷一,另见卷六十二。
    79 《朱子语类》卷一。
    80 《朱子语类》卷四。
    81 《朱子语类》卷一。
    82 《朱子语类》卷一。
    83 《朱子语类》卷一。
    84 《朱子语类》卷一。
    85 《答王子合》,《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九。
    
    86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87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88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89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90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
    92 《太极图说》,《周敦颐集》。
    93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94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95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96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97 《张子正蒙注》卷一,第 23 页。[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 年。本文下引《张子正蒙注》皆出此版本。
    98 《张子正蒙注》卷一,第 20 页。
    99 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下卷,第 77 页,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100 朱熹曾与陆九渊书信来往大段辩论阴阳是气不是理,参见《宋元学案·晦庵学案》。
    101 参见熊十力:《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2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103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104 《太极图说》,《周敦颐集》。
    105 《答黄道夫书》,《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106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107 《中庸章句·序说》,《四书章句集注》。
    108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109 《读大纪》,《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110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111 《永嘉证道歌》,《景德传灯录》,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年。又如《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某尝读《华严经》,第一真空绝相观,第二事理无碍观,第三事事无碍观,臂如镜灯之类,包含万象,无有穷尽。此理如何?曰:只为释氏要周遮。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亦可见理学一理万理之说与佛教的渊源。
    112 《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1979 年。本文下引《论语》、《孟子》、《尚书》、《诗经》、《周易》、《三礼》、《三传》等,凡未加特殊说明者,皆出此版本。
    113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114 《朱子语类》卷五。
    115 《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
    116 《朱子语类》卷四。
    117 《通书·诚几德》,《周敦颐集》。
    118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119 本段胡宏言论均引自《胡宏集·知言》,又见朱熹《知言疑义》,《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
    120 《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本文所引《王文成公全书》皆四部丛刊本。
    121 《答陆原静》,《王文成公全书》卷四。
    122 《大学古本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七。
    123 《论语·阳货》。
    124 《孟子·离娄下》。
    125 《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
    126 《困知记续卷下》第四章,《困知记》第 81 页。[明]罗钦顺:《困知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0 年。本文下引《困知记》皆出此版本。
    127 《答吕子约》,《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
    128 《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
    129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130 《尚书·大禹谟》。
    131 《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
    132 《答吕子约》,《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七。
    133 《论语集注》卷九《阳货第十七》,转引明道言,《四书章句集注》。
    134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135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
    136 《西铭》,见《正蒙·乾称篇》,《张载集》
    137 《正蒙·大心篇》,《张载集》。
    138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139 《上蔡学案》,《宋元学案》,第 923 页。
    140 《荀子·礼论》。《荀子集解》,[清]王先慎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 年。本文下引《荀子》无特别说明者,皆出此版本。
    141 《礼记·礼运》。
    142 《孟子·公孙丑上》。
    143 参见《大明会典》,中华书局 1989 年缩印本。
    144 参见《读律存疑点校》,胡星桥、邓又天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45 参见丘濬:《大学衍义补》,林冠群、周济夫点校,京华出版社,1999 年。本文下引《大学衍义补》无特殊说明处皆出此版本。
    146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
    147 《礼记·中庸》。
    148 《诗经·谷风之什》。
    149 《诗经·文王之什》。
    150 《诗经·生民之什》。
    151 《周书·周官》。
    152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
    153 《朱子语类》卷一。
    154 《朱子语类》卷五。
    155 《读大纪》,《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156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157 《延平答问》,《朱文公文集·朱子遗书》。
    158 《中庸章句·序说》,《四书章句集注》。
    159 本文下面在强调法的客观性的时候用世间法一词,在强调法由人制定的主观性是用人定法一词。称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自然法则时用自在法一词,统称时用万物法一词。
    160 《答吕子约》,《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
    
    161 《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
    16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
    163《论语集注》卷九《阳货第十七》转引明道言,《四书章句集注》。
    164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165 《荀子·礼论》。
    166 《荀子·成相》。
    167 《荀子·劝学》。
    168 《朱子语类》卷十三。
    169 《朱子语类》卷十三。
    170 《朱子语类》卷十三。
    171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172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173 江永:《近思录集注》,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后录》。
    174 “定在”一词借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之术语,意指与抽象法相对应的现实的法律。
    175 《朱子语类》卷七十。
    176 《朱子语类》卷十三。
    177 《知言》,《胡宏集》。
    178 《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
    179 理学家用欲、人欲这个词时,有时是中性的,有时是贬抑的私欲,具体是何意需要看语境。
    180 《河南程氏易传·乾传》,《二程集》。
    181 《朱子语类》卷四。
    182 《朱子语类》卷五。
    183 《理》,《北溪字义》卷下。[宋]陈淳:《北溪字义》,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本文下引《北溪字义》皆出此版本。
    
    184 《周易·系辞下》。
    185 《论语·雍也》。
    186 《论语·颜渊》。
    187 《朱子语类》卷十二。
    188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189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190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
    191 可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 年;《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92 参见江山:《中国法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9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页 1,商务印书馆,1947。
    194 可参见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1904);《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95 戴炎辉《中国法制史》,三民书局,1966,1979。
    196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第 2 版,第 209-210 页,法律出版社,2005 年。
    197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第 2 版,第 210 页,法律出版社,2005 年。
    198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第 2 版,第 210 页,法律出版社,2005 年。
    199 《礼记·乐记》。
    200 《礼记·礼运》。
    201 《周书·微子之命》。
    202 《唐律疏议·名例》。《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编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本文下引《唐律疏议》未加特别说明者皆出此版本.
    203 《礼记·礼运》。
    204 《礼记·曲礼上》。
    205 《礼记·曲礼上》。
    206 唐朝的唐令汇编已不可见,但今人多恢复之,能够证明唐令在当时的地位,如日本学者仁井田陞编修之《唐令拾遗》,栗劲、霍存福编译,长春出版社,1989 年。另可参见李玉生:《唐令与中华法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07 《史记·周本纪》。
     208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 4 页,法律出版社,2005 年第 2 版。
     209 《夏书·胤征》
    210 《荀子·礼论》。
    211 《唐律疏议·名例》。
    212 [宋] 杨万里:《诚斋集·刑法论》,四部丛刊本。
    213 [明] 邱浚:《大学衍义补》第一百卷,四库全书本。
    214 《论语集注·阳货第十七》,《四书章句集注》。
    215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
     216 《四书章句集注》,第 54 页,中华书局,1983 年.
     217 如冯友兰在《新理学》中举例议道:“所谓方之理,即方之所以为方者,亦即一切方底物之所以然之理也。凡方底物必有其所以为方者,必皆依照方之所以为方者。此方之所以为方,为凡方底物所皆依照而因以成其为方者,即方之理。”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 32 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18 《朱子语类》卷一。
    219 《朱子语类》卷一。
    220 《朱子语类》卷一。
    221 《朱子语类》卷一。
    222 《朱子语类》卷一。
    223 朱熹亦曾将理气关系比喻为“人跨马相似”,就是“理在气上”的一种表述。见《语类》卷九十四。
    224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225 《朱子语类》卷一。
    226 《答黄道夫书》,《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227 此处借用华严宗术语,意思是礼带有理的全部特征而不是分有理的部分特征,理学称此为理一殊万,即物物有一太极,此太极即本体之全部太极,而非分有之部分太极。
    228 《朱子语类》卷一。
    229 自在法从文字上可包括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和器物世界的自然秩序,所谓理,是包括一切规律的,但当本文用自在法一词时,特指器物世界的系统秩序,如生态土壤关系。用“自然法”一词亦可表达同样意思,但因为“自然法”一词在主流法学中有特定含义,为避免语言纠缠,本文一般用“自在法”一词。
    238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239 《河南程氏遗书》卷五,二先生语,《二程集》。
    240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二程集》。
    241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242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
    243 《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
    244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2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56 页。
    246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
    247 《礼记·曲礼》。
    248 《论语·述而》。
    249 《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
    250 《河南程氏遗书》卷七,《二程集》。
    251 《<论语>的哲学诠释》,第 58 页。[美]安乐哲、罗思文著,余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252 《荀子·非相》。
    253 《荀子·礼论》。
    254 《二程粹言》卷一,《二程集》。
    255 《朱子语类》卷三二。
    257 《礼记·曲礼》。
    258 《论语·先进》。
    259 《论语·为政》。
    260 此处“定在“一词借用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术语。
    261 《礼记·乐记》。
    262 《尚书·大禹谟》。
    263 《程氏粹言》卷第一,《二程集》。
    264 《读两陈谏议遗墨》,《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265 《朱子语类》卷第一百。
    266 《朱子语类》卷二三。
    267 《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268 《孟子·离娄上》。
    269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惜时》,上海书店,1989。
    27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一《答程允夫》。
    271 《朱文公文集》卷一零八。
    272 《张载集》47-48 页,中华书局,1978。
    273 《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
    274 《朱子大全》,文十四,台北:台湾中华书局 1982。
    275 《礼记·礼运》。
    276 《商君书·画策》。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 年。本文下引《商君书》皆出此版本。
    277 《商君书·更法》。
    278 《论语·为政》。
    279 《汉书·礼乐志》。
    280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
    281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
    282 《汉书·礼乐志》。
    283 《汉书·艺文志》。
    284 此处“定在”一词借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术语,意指与抽象的,本质意义上的法相对应的具体的、现实的法律样态。
    285 《朱子语类》卷二三。
    286 此处借用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之所以未谈动力因,因为礼法的根本动力是理、欲职斗争,属于心性儒学部分,本文在后面章节才能涉及。
    287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288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289 《汉书·董仲舒传》。
    290《春秋繁露·基义》。
    291《春秋繁露·基义》。
    292 《太玄·玄禽篇》。《太玄经》[汉]杨雄撰,[晋]范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 年。
    293 《汉书·刑法志》。
    294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295 《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
    296 《朱子全书·诸子二》,台北:世界书局,1986。
    297 《资治通鉴》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98 《李觏集·礼论》,中华书局,1981。
    299 参见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年。
    300 《宋元学案·明道学案》上。
    301 《呻吟语》卷四:《谈道》,[明]吕坤:《呻吟语》,三秦出版社 2006 年,本文下引《呻吟语》未加特别说明者皆出此版本。
    302 《礼记·中庸》。
     303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
     304 《论语·季氏》。
    
    305 《论语·颜渊》。
    306 《论语·八佾》。
    307 郭象:《庄子·齐物论》注。《庄子集释》,[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 年。
    308 《论语·八佾》。
    309 陆贾:《新语·道基》。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 年。
    310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八脩第三》,尹氏注。
    311 《朱子语类》卷十三、七一。
    312 《严几道文钞》卷一:《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 年。
    313 《大同书》丙部:《去级界平民族》。[清]康有为:《康有为大同论二种》,三联书店,1998 年。
    
    314 《论语·公治长》。
    315 《朱子语类》卷四。
    316 《朱子语类》卷五。
    317 《二程遗书》卷十八。《二程集》。
    318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19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20 《周易·系辞上》。
    321 《朱子语类》卷五。
    322 《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
    323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
    324 《性》,陈淳《北溪字义》第 6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325 理学家的性理一致偏重于道德理性与天道的一致,但性中也含人的先天认识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性理一致也包含了认识的原则与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致的的意思。
    326 《朱子语类》卷五。
    327 《朱子语类》卷五。
    328 《朱子语类》卷五。
    329 《胡子知言疑义》,《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
    330 《朱子语类》卷五。
    331 《北溪字义》第 11 页。
    332 《朱子语类》卷五。
    333 《朱子语类》卷五。
    334 《朱子语类》卷五。
    335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36 《朱子语类》卷六十。
    
    337 《中庸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338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339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40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41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
    342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43 《朱子语类》卷五。
    344 《孟子集注·公孙丑上》。
    345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46 《朱子语类》卷二十。
    347 《朱子学案·朱子学提纲》台北,1971 年。
    348 《困知记》附录《达欧阳少司成崇》一。
    349 《困知录》续卷下第四章。
    350 《孟子·告子上》。
    351 《孟子·告子上》。
    352 《荀子·性恶》。
    353 《法言·修身》。[汉]杨雄:《法言》,汪荣宝撰:《法言义疏》(全二册),陈仲天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 年。
    354 《孟子·尽心上》。
    355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上,《二程集》。
    356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上,《二程集》。
    357 《正蒙·诚明》,《张载集》。
    358 《朱子语类》卷四。
    359 《朱子语类》卷四。
    360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61 《正蒙·诚明》,《张载集》。
    362 《朱子语类》卷四。
    363 《孟子集注·告子上》,《四书章句集注》。
    364 《论语或问》卷十七。
    365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66 《朱子语类》卷四。
    367 《朱子语类》卷四。
    368 《答蔡季通》,《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
    369 《孟子集注》卷一,《四书章句集注》。
    370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371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72 《朱子语类》卷四。
    373 《朱子语类》卷四。
    374 《论语集注·卫灵公》,《四书章句集注》。
    375 《论语集注·阳货》,《四书章句集注》。
    376 《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377 《颜元集·驳气质性恶》。
    378 《孟子字义疏证·性》。
    379 《孟子字义疏证·性》。
    
    380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
    381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82 《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
    383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
    384 《朱子语类》卷十七。
    385 《孟子集注·离娄下》,《四书章句集注》。
    386 《延平李先生师弟子答问》,《朱子遗书》,台北:艺文印书馆,1969 年。
    
    387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388 《明道论性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
    389 《朱子语类》卷四。
    390 《朱子语类》卷四。
    391 《孟子·告子上》。
    392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393 《答张敬夫论仁说》,《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二。
    394 《朱子语类》卷第四。
    395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396 《答郑子上》,《朱子文集》,卷五十六。
    397 《明道论性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
    398 《答蔡季通》,《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
    399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伊川先生语七下,《二程集》。
    400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401 《朱子语类》卷七十七。
    402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403 《朱子语类》卷九五。
    
    404 《朱子语类》卷六一。
    405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406 《朱子语类》卷四。
    407 《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
    408,《孟子集注》卷三:《公孙丑上》,《四书章句集注》。
    409 《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十二上,伊川先生语八上,《二程集》。
    410 《商书·太甲下》。
    411 《商书·仲虺之诰》。
    412 《周书·金滕》。
    413 《周书·泰誓中》。
    414 《周书·武成》。
    415 《礼记·乡饮酒义》。
    416 《易经·系辞下》。
    417 《易经·系辞上》。
    418 见王国良著《明清时期儒学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19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420 《自诚而明谓之性赋》,见《范文正公文集》卷二十。
    421 《易童子问》卷一,见《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七十六。
    422 《通书·顺化》,《周敦颐集》。
    423 《通书·顺化》,《周敦颐集》。
    424 《横渠易说·上经·复》,《张载集》。
    425 《识仁篇》,《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426 《道体》,明道语,《近思录》卷一。[宋]吕祖谦、朱熹:《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本文下引《近思录》无特别说明处皆出此版本。
    427 《道体》,伊川语,《近思录》卷一。
    428 《道体》,伊川语,《近思录》卷一。
    429 《上蔡先生语录》上,[宋]谢良佐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0 《仁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
    431 《孟子或问》卷一,《四书或问》,[宋]朱熹:《四书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32 《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433 《四书正误》卷六,《颜元集》上册。
    434 《习斋记余》卷一:《烈香集序》,《颜元集》下册。
    435 《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智》。
    436 《读易系辞论性》,《孟子字义疏证》第 180 页。
    437 《论语·公治长》。
    
    438 《道德经·上经》。
    439 《易经·系辞上》。
    440 参见《新唯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41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442 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 194 页,上海:上海出版社,1985。
    
    443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二程集》。
    444 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第 34、35 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年。
    445 《周易·乾·文言》。
    446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 48 页,山东,齐鲁书社,1998 年。
    447 《周易·乾·文言》。
    448 《太极图说》,《周敦颐集》第 8 页,岳麓出版社 2002 年。
    449 《道体》,《近思录》卷一,明道语。
    450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此条未注明谁语,《宋元学案》卷十三列为明道语;牟宗三亦认为此条显然是明道语,见《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 136 页。
    451 《仁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
    452 颜元《存性编》卷二:《妄冕圆》,《颜元集》第 21 页。
     453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
    
    454 《孟子·尽心上》。
    455 《正蒙·乾称》,《张载集》。
    456《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
    457《大学问》,《王阳明全集》。
    458 《论语·颜渊》。
    459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 83-84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60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 84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61 《道体》,《近思录》卷一。
    462 《孟子·梁惠王上》。
    463 《孟子·尽心下》。
    464 《正蒙·乾称》,《张载集》。
    465 《论语·宪问》。
    466 《四书或问》第 333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67 《河南程氏遗书》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二程集》。
    468 《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
    469 《近思录》卷一《道体》。
    470 《论语·八脩》。
    471 《河南程氏外书》第十二,《传闻杂记》,祁宽记尹和靖语,《二程集》。
    472 《朱子语类》卷九十九。
    473 《河南程氏遗书》第三,二先生语三,谢显道记忆平日语,《二程集》。
    474 《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
    475 《近思录》卷一《道体》,伊川语。
    476 《论语·卫灵公》。
    
    477 《读易系辞论性》,《孟子字义疏证》第 180 页。
    478 《孟子字义疏证》卷下,页 118。
    479 《孟子字义疏证》卷下,页 111。
    
    480 《孟子·离娄下》。
    481 《白虎通·嫁娶》。
    482 《论语·学而》。
    483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484 《孟子·告子上》。
    485 《孟子·公孙丑上》。
    486 《识仁篇》,《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另见《宋元学案·明道学案》。
    487 《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
    488 《孟子集注·告子上》,《四书章句集注》。
    489 《孟子集注·公孙丑上》,《四书章句集注》。
    490 《仁义礼智信》,《北溪字义》第 18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492 《原儒》序,第 7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93 《周书·吕刑》。
    494 《周书·文侯之命》。
    495 《周书·康王之诰》。
    496 《周书·大诰》。
    497 《周书·洪范》。
    498 《商书·仲虺之诰》。
    499 《论语·宪问》。
    500 《论语·为政》。
    501 《论语·微子》。
    502 《孟子·梁惠王上》。
    503 《孟子·离娄下》。
    504 《孟子·尽心上》。
    505 《礼记·中庸》。
    506 《汉书·董仲舒传》。
    507 《春秋繁露·仁义法》。
    508 《太极图说》,《周敦颐集》。
    509 《通书·诚几德第三章》,《周敦颐集》。
    510 《仁义礼智信》,《北溪字义》第 19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511 正义的条件性观点慈继伟所论甚精,可参见《正义的两面性》一书,三联书店,2001 年。
    512 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第 252 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13 《论语·雍也》。
    514 《论语·颜渊》,另见《论语·卫灵公》。
    515 《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
    
    516 《左传·昭公五年》。
    517 《论语·阳货》。
    518 《论语·八佾》。
    519 《论语·颜渊》。
    520 《论语·颜渊》。
    521 《孟子·梁惠王下》。
    
    522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523 《论语集注·八佾》,《四书章句集注》。
    524 《论语集注·颜渊》,《四书章句集注》。
    525 《论语集注·颜渊》,《四书章句集注》。
    526 《礼记·礼运》。
    52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伊川先生语三,《二程集》。
    528 《论语·八脩》。
    529 《论语·子路》。
    530 《论语集注·子路》,《四书章句集注》。
    531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伊川先生语十,《二程集》。
    532 《论语·为政》。
    533 《论语·八佾》。
    534 《论语·卫灵公》。
    535 《论语·为政》。
    536 《孟子·尽心上》。
    537 《孟子·尽心上》。
    538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539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540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541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
    542 《识仁篇》,《宋元学案·明道学案》。
    543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
    544 《正蒙·大心篇》,《张载集》。
    545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二程集》。
    546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六,另见《明儒学案》卷六。
    547 《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548 《朱子语类》卷二十。
    549 《朱子语类》卷六。
    550 《朱子语类》卷二十。
    551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张敬夫》。
    552 《朱子语类》卷十三。
    553 《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十六》。
    554 《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555 《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556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六:《别曾见台漫语摘略》。
    557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答吴悟斋》。
     558 《朱子语类》卷十二。
    559 《论语集注·先进》,《四书章句集注》。
    560 《论语·里仁》。
    561 《孟子·告子》。
    562 《周书·泰誓》。
    563 《虞书·大禹谟》。
    564 《论语·颜渊》。
    565 《论语·尧曰》。
    566 《周书·泰誓》。
    567 《孟子·尽心下》。
    568 《礼记·月令》曰:“节嗜欲,定心气”。
    569 《虞书·皋陶谟》曰:“无教逸欲”。
    570 《商书·仲虺之诰》曰:“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571 《商书·太甲中》。
    572 《孟子·万章》。
    
    573 《商书·仲虺之诰》。
    574 《虞书·皋陶谟》。
    575 《礼记·曲礼》。
    576 《礼记·乐记》。
    577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
    578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
    579 《正蒙·大心篇》,《张载集》。
    580 《正蒙·大心篇》,《张载集》。
    581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四,《二程集》。
    582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 84 页,三联书店,2002 年。
    583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
    584 《朱子语类》卷十三。
    585 《朱子语类》卷六十一。
    
    586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587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588 《朱子语类》卷十三。
    589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590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591 《知言》,《胡宏集》。
    592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
    593 《朱子语类》卷五
    594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 84 页,三联书店,2002 年。
    595 《朱子语类》卷十三。
    596 《朱子语类》卷十三。
    597 《朱子语类》卷十三。
    598 《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
    599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600 《朱子语类》卷十三。
    601 《朱子语类》卷六十一。
    602 《孟子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603 《朱子语类》卷四。
    604 《朱子语类》卷四。
    605 《颜元集·朱子语类评》。
    606 如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中说:“理学家无不辨天理人欲,然天理人欲同出一心,此亦一体分两体合一之一例。朱子论阳不与阴对,善不与恶对,天理不与人欲对。”
    607 《孟子字义疏证·才》。
    608 《孟子字义疏证·理》。
    609 《孟子字义疏证·权》。
    610 《孟子字义疏证·理》。
    611 《孟子字义疏证·权》。
    612 《孟子字义疏证·权》。
    613 如果让牟宗三来列,这个名单的最后面将到刘宗周为止。参见《中国哲学十九讲》。
    614 《困知记》第 8 页,中华书局,1990 年。
    615 《困知记》第 28 页,中华书局,1990 年。
    616 《陈确集》之《别集》卷五。
    617 《孟子·梁惠王上》。
     618 《论语·为政》。
    
    
    619 《周书·周官》。
    620 《周书·旅獒》。
    621 《周书·武成》。
    622 《论语·季氏》。
    623 《论语·微子》。
    624 《论语·泰伯》。
    625 《孟子·滕文公上》。
    626 《孟子·尽心上》。
    627 《礼记·曲礼上》。
    628 《礼记·礼运》。
    629 《荀子·非相》。
    630 《荀子·礼论》。
    631 《荀子·礼论》。
    632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633 《呻吟语》卷五《治道》,四库全书本。
    634 《呻吟语》卷一《谈道》,四库全书本。
    635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第 25 页,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 年。
    636 《周书·泰誓》。
    637 《孟子·公孙丑上》。
    638 《商书·仲虺之诰》。
    639 《荀子·性恶》。
    640 《荀子·性恶》。
    641 《荀子·礼论》。
    642 《荀子·王制》。
    643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九,二先生语九,《二程集》。
    644 《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
    645 《孟子字义疏证·理》。
    646 《仁学》第二十九,华夏出版社,2002 年。
    647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648 《朱子语类》卷十二。
    649 《朱子语类》卷十二。
    650 《答蔡季通》,《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
    651 《孟子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652 《朱子语类》卷十三。
    653 《朱子语类》卷四十七。
    654《读四书大全说》,《船山遗书》,四部丛刊本。
    655《读四书大全说》,《船山遗书》,四部丛刊本。
    656 《陈确集》之《别集》卷五。
    657 《孟子字义疏证·理》。
    
    658 《北溪字义》第 19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659 《尚书·仲虺之诰》。
    660 《荀子·王制》。
    661 《北溪字义》第 20 页,中华书局,1983 年。
    662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伊川先生语三,《二程集》。
    663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伊川先生语三,《二程集》。
    664 《上蔡语录》,卷上,《正谊堂全书》本,页五。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 241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665 《大学章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 4 页,中华书局,1983 年。
    666 《程氏粹言》卷一,《二程集》。
    667 《陆九渊集》卷十。
    668 《陆九渊集》卷五。
    
    669 《孟子字义疏证·理》。
    670 《孟子字义疏证·理》。
    671 《孟子字义疏证·理》。
    
    672 《延平答问后录》,转引自《宋元学案》卷三十九《延平答问》。
    673 《华严法界观门·理事无碍观》,任继愈:《佛教经籍选编》,第 199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
    674 《河南程氏文集》卷九《答杨时论西铭书》,《二程集》。
    675 《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
    676 《孟子或问》卷一,《四书或问》。
    677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678 《朱子语类》卷十八。
    679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680 《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文庄罗整菴先生钦顺》
    681 《读大记》,《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682 见孔令宏:《试论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道家道教渊源》,《朱子学刊》2003 年第 1 期。
    683 《孟子·公孙丑上》。
    684 参见姚才刚著:《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
    685 《朱子语类》卷四十。
    686,《河南程氏文集》卷九,伊川先生文五,《答杨时论西铭》,《二程集》。
    687 《孟子字义疏证·理》。
    688 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载于《哲学研究》,1981 年第 9 期。
    689 《朱子语类》卷十八。
    690 《河南程氏遗书》二先生语,《二程集》。
    691 《周易程氏传·家人》,《二程集》。
    692 《二程粹言》卷一,《二程集》。
    693 《朱子文集·读大纪》。
    694 《朱子语类》卷六八。
    695 《朱子语类》卷三二。
    696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697 《论语·卫灵公》。
    698 《孟子·滕文公上》。
    699《孟子字义疏证·理》。
    700 此处“主缘”、“助缘”二词借用佛家语,与佛家原意基本相同。
    701 《近思录》卷一:《道体》。
    702 《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703 《荀子·劝学》。
     704 《礼记·中庸》。
    
    705 此理论可参见慈继伟:《正义的两面性》,三联书店,2002 年。
    706 《朱子语类》卷十二。
    707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708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709 汉杨子云曰:“克,约也;己,身也。言能约身反礼,则为仁矣。”程颢云:“克训胜也,己谓身也。朱熹论语集注云:“克, 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
    710 《咎潘叔昌》,《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
    711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712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 87 页,三联书店,2002 年。
    713 《朱子语类》卷一百《邵子之书》。
    714 《大学衍义补·总论朝廷之政》。
    715 《大学衍义补·总论朝廷之政》。
    716 《论语·颜渊》。
    717 《克斋记》,《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七。
    718 《论语集注·颜渊》,《四书章句集注》。
    719 《礼记·中庸》。
    720 《礼记·中庸》。
    72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下,《二程集》。
    722 《宋元学案·明道学案》。
    723 《论语·里仁》。
    724 《孟子·粱惠王上》。
    725 《孟子·告子下》。
    726 《荀子·大略》。
    727《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28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大夫不得为仁》。
    729 《汉书·董仲舒传》。
    730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二程集》。
    731《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与延平李先生书》。
    732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
    733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
    
    734 《陈亮集》增订本卷二八。
    735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
    736 《周易程氏传》卷第三,《二程集》。
    738 《孟子集注·惠王上》,《四书章句集注》。
    739 《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740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41 《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742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743 《孟子集注·梁惠王上》,《四书章句集注》。
    744 《龙川文集》卷四,《问答》第七。
    745 《龙川文集》卷九《勉强行道大有功》。
    746 《宋元学案》卷六十五《龙川学案》。
    747 《龙川文集》卷九,《勉强行道大有功》。
    748 《止斋先生文集》卷三十六。[宋]陈傅良,四部丛刊初版缩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749 参见《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第 541-543 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
    750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
    751 陈明曾经在儒学网上发表《“以义为利”:制度本身的伦理原则——<大学>新读之二》一文,本段论述受其益颇多。该文网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index.htm。
    752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3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4 《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755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6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7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8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59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760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761 《左传·成公二年》。
    762 《墨子·经说上》。
    763 《墨子·天志中》。
    764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时子云》。
    765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送张仲隆序》。
    766 《读通鉴论》卷十四。
    767 《孟子·公孙丑上》。
    768 《孟子·告子上》。
    
    769 《论语·季氏》。
    770 《孟子·告子下》
    771 《尚书·西伯戡黎》。
    772 《尚书·蔡仲之命》。
    773 《韩非子·五蠹》。
    774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二程集》。
    775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师训》,《二程集》。
    776 但陈亮的功利与王安石的功利大有不同,王安石是抑止富民、强大国家的“集体主义”功利学说;陈亮、叶适等却是反对国家与民争利,主张富人权益的“个人主义”功利学说。
    777 《陈亮集(增订本)》(邓广铭点校)卷三十五《先祖府君墓志铭》。
    778 《又甲辰秋书》,《陈亮集》。
    779 《又甲辰秋书》,《陈亮集》。
    780 《答陈同甫》,《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781 《又乙巳春书之二》,《陈亮集》。
    782 《又乙巳秋书》,《陈亮集》。
    783 陈明:《<唐虞之道>与早期儒家的社会理想》,载于《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年。
    784 尧舜之道是否实有,争议甚为纷纭,多数人以现实之人性多恶推断尧舜之道是古人的美化,不可能实际存在,但今人之恶也是经验之谈,不代表古人必恶,有人则认为尧舜之世是事实存在的,如陈明,可参见其《<唐虞之道>与早期儒家的社会理想》,载于《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年。
    785 《礼记·礼运》。
     786 陈亮在《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中说:“王霸可以杂用,则天理人欲可以并行矣。”陈傅良在《答陈同甫》中,概括其主张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止斋文集》卷三十六,四部备要本)邓广铭先生认为他的归纳有悖陈亮原意。
    787 《周书·多方》,另见《周书·康诰》。
    788 《周书·蔡仲之命》。
    789 《论语·为政》。
    790 《论语·为政》。
    791 《论语·尧曰》。
    792 《论语·颜渊》。
    793 《孟子·公孙丑上》。
    794 《孟子·尽心下》。
    795 《左传·昭公二十年》。
    796 《孟子·离娄上》。
    797 《荀子·富国》。
    798 《荀子·富国》。
    799 《春秋繁露·精华》。
    800 《春秋繁露·阴阳义》。
    801 《天人三策》,《汉书·董仲舒传》。
    802 《春秋繁露·天辨在八》。
    803 《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程集》。
    804 《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
    805 《四书章句集注》第 54 页,中华书局,1983 年。
    806 《读两陈谏议遗墨》,《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807 《朱子语类》卷三十二。
    
    808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809 《朱子大全》文十四,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2。
    81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一《答程允夫》。
    811 《朱子语类大全·论语·为政上》。
    812 《读两陈柬议遗墨》,《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813 《朱子语类》卷一百零七。
    814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二《乙酉拟上封事》。
    815 《朱子语类》卷一百零八《论治道》。
    816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西汉)》。
    817 《论治道》,《朱子语类》卷一百零八。
    818 《戊申延和奏札之一》,《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819 《论治道》,《朱子语类》卷一百零八。
    820 《戊申延和奏札一》,《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821 《戊申延和奏札一》,《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822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论刑》
    823 《朱子语类》卷一零八。
    824 《王廷相集·慎言》。
    825 《韩非子·显学》。
    
    826 《贤良对策》,《汉书·董仲舒传》。
    827 《论十事箚子》,《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一,《二程集》。
    828 《朱子语类》卷一百零八。
    829 《读两陈谏议遗墨》,《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830 《贤良对策》,《汉书·董仲舒传》。
    831 《春秋繁露·三纲六纪》。
    832 《论政篇》,《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二程集》。
    833 《朱子语类》卷五十六。
    834 《读两陈谏议遗墨》,《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835 《甲寅行宫便殿奏箚一》,《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836 《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837 《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集》。
    838 《周易程氏传》,《二程集》。
    839 《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
     840 《答吕子约》,《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
    841 《论语·里仁》。
    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1979 年。
    2、《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简体横排版,中华书局,1999 年。
    3、《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
    4、《老子校释》,朱谦之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4 年。
    5、《庄子集释》,[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 年。
    6、《荀子集解》,[清]王先慎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 年。
    7、《商君书锥指》,蒋礼鸿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 年。
    8、《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宗哲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 年。
    9、《吕氏春秋校释》,陈奇遒,学林出版社,1984 年,。
    10、《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 年。
    11、[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 年。
    12、[汉]桓宽撰:《盐铁论》,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 年。
    13、《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4 年。
    14、《法言义疏》(全二册),汪荣宝撰,陈仲天点校,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 年。
    15、《新语校注》,王利器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 年。
    16、《太玄经》,[晋]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 年。
    17、《孔子家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年。
    18、《王弼集校释》(全二册),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
    19、《周子全书》,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8 年。
    20、《周敦颐集》,谭松林、尹红整理,岳麓书社,2002 年。
    21、[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年。
    22、[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 年。
    23、[宋]邵雍:《皇极经世书》,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24、[宋]胡宏:《胡宏集》,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
    25、[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26、[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2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年。
    28、[宋]朱熹:《四书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29、[宋]吕祖谦、朱熹:《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
    30、[宋]陈淳:《北溪字义》,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
    31、[宋]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 年。
    32、[宋]叶适:《叶适集》(全三册),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61 年。
    33、[宋]朱震:《汉上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34、[宋]黎靖德等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 年。
    3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 年。
    3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37、[明]罗钦顺:《困知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0 年。
    38、[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全四册),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 年。
    39、[明]丘濬:《大学衍义补》,林冠群、周济夫点校,京华出版社,1999 年。
    40、[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 年。
    41、[明]王夫之:《尚书引义》,中华书局,1976 年。
    42、[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全四册),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 年。
    4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上、下册),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 年。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古籍出版社,1955 年。 [清]陈确:《陈确集》(全三册),中华书局,1979 年。
    44、[清]颜元:《颜元集》(全二册),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
    45、[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何文光整理,中华书局,1961 年。
    46、[清]戴震:《戴震文集》,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 年。
    47、[清]朱彬:《礼记训纂》,尧钦农点校,中华书局,1996 年。
    48、[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 年。
    49、[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年。
    50、[清]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 年。
    51、[清]康有为:《康有为大同论二种》,三联书店,1998 年。
    52、[清]《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年。
    53、《唐律疏议》,长孙无忌等编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
    54、《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 年。
    55、《大唐开元礼》,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 年。
    56、《宋刑统》,薛梅卿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年。
    57、《明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 年。
    58、《大明律》,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年。
    59、《大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 年缩印本。
    60、《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政学社印。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4 年。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年。
    3、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熊十力:《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年。
    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三联书店,2005 年。
    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 年。
    9、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0、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2、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4、候外庐、丘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5、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 年。
    16、张立文主编:《退溪书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7、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18、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9、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0、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1、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2、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 年。
    23、李幼蒸:《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商务印书馆,2000 年。
    24、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5、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年。
    26、彭国祥:《良知学的展开》,三联书店,2005 年。
    27、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8、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9、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0、彭永捷:《朱陆之辨——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31、张加才:《诠释与建构——陈淳与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4 年。
    32、程志华:《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2005 年。
    33、杨明:《现代儒学重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4、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 年。
    35、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 年。
    36、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
    37、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
    38、章雪富:《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39、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 年。
    40、姚大志:《现代之后——20 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 年。
    41、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 年。
    43、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44、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 年。
    45、徐公喜:《朱熹理学法律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
    46、马小红:《礼与法:历史的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7、江山:《中国法理念》(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8、江山:《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9、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0、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51、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年。
    52、蒋庆:《政治儒学》,三联书店,2003 年。
    53、慈继伟:《正义的两面性》,三联书店,2001 年。
    54、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5、季乃礼:《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6、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7、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中华书局,2003 年。
    58、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 年。
    59、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年。
    60、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年。
    6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 年。
    62、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 年。
    63、钱穆:《朱子新学案》,台北:三民书局,1971 年。
    64、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弘文馆出版社,1987 年。
    65、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66、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6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6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下册),台湾学生书局,1983 年。
    7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94 年二版。
    71、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 年。
    7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 年。
    73、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4、辛华、任菁编:《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年。
    75、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76、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77、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78、蔡仁厚:《宋明理学》,台湾学生书局,1980 年。
    79、罗光:《儒家哲学的体系》,台湾学生书局,1984 年。
    80、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香港基督教辅仁出版社,1965 年。
    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年。
    6、[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
    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上、下册),商务印书馆,韩水法译,2001 年。
    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年。
    9、[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 年。
    1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3、[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 年。
    14、[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 译 法律出版社,2005 年。
    15、[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俊译,三联书店,2003 年。
    1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7、[英]葛瑞汉:《二程兄弟的新儒学》,程德祥等译,大象出版社,2000 年。
    18、[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
    19、[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年。
    20、[英]约瑟夫·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21、[英]约翰·香德、彼得·斯坦:《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
    22、[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年。
    23、[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24、[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1999 年。
    2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26、[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7、[美]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余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28、[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