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柳得恭文学的文化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泠斋柳得恭(1748-1807),字惠风、惠甫,号泠斋、泠庵,是朝鲜北学派主要作家之一,与李德懋、朴齐家、李书九合称“海东四家”。柳得恭曾三次出使中国,著有《泠斋集》、《热河纪行诗注》、《燕台再游录》、《二十一都怀古诗》、《古云堂笔记》等多部著作。1776年凭借“后汉四家”共同编撰的诗歌集《韩客巾衍集》驰誉中国文坛。柳得恭本系庶出,按当时朝鲜律法不得进官加爵,但受惠于正祖的“庶孽通清”政策,32岁出任奎章阁检书官一职,自此仕途通达。1801年纯祖即位后,政界动荡,北学派文人相继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他遵从祖父遗训,归隐田野,专心著书,不问世事,幸免于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柳得恭作品的研究不乏历史研究,社会历史背景观照下的诗歌题材研究,以及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但还没有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因此本论以文化批判的视角和方法,结合形象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接受诗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柳得恭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学创作的系统研究,探讨了柳得恭对中世纪文化模式的批判。
     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证了十八、九世纪东亚近代化转型期社会文化特征及北学派思想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讨了采用文化批判视角研究柳得恭文学作品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第二章以《二十一都怀古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批判的方法,探讨了柳得恭对朝鲜传统历史文化模式的反思。柳得恭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重新阐明了朝鲜不同于东亚其他各国的文化根基,为发展朝鲜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阐释了文化开放性与自主性的重要性,为面临中世纪文化危机的朝鲜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发展思想。第三章则以《热河纪行诗注》和《燕台再游录》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柳得恭对东亚文化模式的批判。柳得恭借助三次出使经验,审时度势,展望了东亚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及朝鲜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关注“夷”文化,发现自身文化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共建东亚文化的思想,并通过诗歌创作实践了其文化创新思想。第四章以《泠斋集》中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文学创作实践。通过对《韩客巾衍集》中收录的柳得恭诗歌研究,探讨了柳得恭兴朝鲜民志,观朝鲜民风,群朝鲜民情,抒朝鲜民怨的诗学创作理念;以王士祯《秦淮杂诗·十四首》对柳得恭《松京杂绝·九首》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柳得恭对外来诗歌理论的接受与创新。最后讨论了柳得恭对朴趾源“朝鲜风”思想的继承及实践。在关注朝鲜地域文化,发现朝鲜不同于中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诗歌创作理念下,他营构了独具朝鲜人文风格特质的朝鲜风。并期望借助朝鲜风向东亚各国介绍朝鲜历史、民俗、风土,为朝鲜在中世纪文化转型期赢得尊重与话语权提供一个平台。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对柳得恭文学的文化批判研究,有益于阐释中世纪东亚文化转型期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裂变、离散、怀疑、反思、反省、批判等思想变化,进一步透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的深层变化和进步以及这些思想对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柳得恭文学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十八世纪朝鲜文学发展及其成就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Ling Zhai Liu Degong (1748-1807) is one of the main members of North Korean school, and with Li Demao, Piao Qijia, Li Shujiu all together called the "East four". Liu Degong had mission to China for three times, and he has lots of famous works, such as Ling collection(泠斋集), Yeolha-gihaengshiju(热河纪行诗注)Yeondae-jaeyurok (燕台再遊录), poems to the twenty-one cities (二十一都怀古诗),”Kyungdochapchi(京都杂志).In1776, it depends on the "Han four" jointly compiled poetry collection Han Gaeg Gun Yun Jib(韩客巾衍集)were famous in Chinese literary world. Ryu Degong had a bend sinister and he could not enter the palace according to Korean law. But with the help of Jeongjo's "Sin Tong Shu Qing(庶孽通清)”policies, at the age of32, he worked as Book officer in the Kyujanggak. In1801after the Sunjo's accession, political turmoil, the northern school scholars have persecuted by the different degrees, he followed the teachings of his grandfather, he lives in seclusion to fields, he concentrates on books, he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affairs of human lives and surviv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lots of historical researches on Liu Degong's works domestically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study of the poetry's theme which under the so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etry and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But there is no researches on the literature on cultural critical perspective. Therefore, this paper from the cultural crit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to combined with imagology, and the influenc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ceptive poetics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criticism of Liu Degong to medieval culture mode through the systematical studies of Liu Degong's soci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emonstrat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Northern School of thought in the important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them in18th,19th Century East Asian modernization,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gency and feasibility of Liu Degong's study from the point of cultural critic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is paper regards poems to the twenty-one cities(二十一都怀古诗)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using the method of cultural criticism, discusses reflection of Liu Degong on traditional Korean history and cultural mode. According to sum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Liu Degong clarified again the cultural roots of Korea and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 nation culture,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openness and autonomy,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the medieval culture crisis which is facing in the Korea.
     In the third chapter, this paper regards the Yeolha-gihaengshiju(热河纪行诗注)and Yeondae-jaeyurok(燕台再遊录)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criticism of East Asian cultural mode of Liu Degong. Liu Degong with the help of three mission to the experience, to assess up the situation, and to prospec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and Korea's role orientation, to raise concerns about the "Yi" culture, to find their own cultural values,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to build East Asian cultural thoughts, and to practice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thought by this poetry.
     In the fourth chapter,this paper regards the Ling collection(泠斋集)of poem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discuss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Liu Degong poetry which included Han Gaeg Gun Yun Jib (韩客巾衍集),to discuss the Liu Degong's Korean chronicles, view of Korean folk customs, the Korean people to express grievances group, Korea's poetic creation idea. From Wang Shizhen's Qinhuai fourteen(秦淮杂诗)poetry to Liu Degong's Songjingzajue(松京杂绝)various vast influen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discusses Liu Degong's acceptance and innovation of foreign poetry theory. Finally discussed the inheritance and practice of Liu Degong to Park Ji-won's "Korean Style" thought. To be concerned about Korean regional culture, found that Korea is different from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poetry creation idea, it formed a unique Korean humanities of Korean style. The Korean style and expectations with East Asian countries introduced Korean history, folk customs, customs to Korea in the medieval cultural transition period to win the respect and the right words to provide a platform.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Cultural criticism of Liu Degong's literature, it is benefi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st Asian cultural transition, cultural idea and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conflict, fission, discrete, doubt, reflection, reflective, change of critical thought, and to deeper change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further perspective on the human spiri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houghts on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The study on Liu Degong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itique of Liu Degong made an attemp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Korean literature in eighteenth Century.
引文
1 [美]狄柏瑞著,何兆武何冰译,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69-70页。
    2 丁立群,文化哲学何以存在,求是学刊,1999年第一期,第14页。
    详见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0-12页。
    39 [美]雷纳·韦勒克和奥斯丁·澳伦.文学理论,(Rene Wh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Penguin Books,1986,P111)转引自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个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第138页
    42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个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第139页。
    43 邹广义,试论文化哲学的理论源流,文史哲,1995年01期,第43页。
    44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文化门类组成的,如科学、艺术、宗教、哲学、政治、道德等,因此关于哲学的文化价值的研究就是要确定哲学与其他文化门类之间的关系。如哲学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哲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特殊作用。
    45 它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文化价值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文化价值的整合与沟通问题;文化生态学问题。
    46 丁立群,文化哲学的三个层面.哲学动态.1999年03期.第37页
    47 拉尔夫·科纳斯曼(Ralf Konersmann)著,李尚烨主编,什么是文化哲学,北考利亚(bookkorea)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48 以依俊卿的《文化哲学》为基础绘制
    49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的新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冲突才能进入文化的怀疑和批判时期。详见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52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53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54 丁立群,文化哲学何以存在.求是学刊.1999年01期.第17页
    55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56 详见袁行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158页
    57 巴柔:《从文化形象学到集体想象物》,载布吕奈尔等主编《比较文学概论》,PUF,1989,第137页,转引自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第117页。
    5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5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60 以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为基础绘制
    61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62 王先霈 王又平 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本,第868页。
    63 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第50页
    64 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第268页
    65 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 第271页
    6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本第18页
    67 谭自强 图解跨文化交流学 兴界图书出版社 2010年版本第148页
    68 乐黛云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第5页
    69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70 详见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第268-317页。
    71 金柄珉,金宽雄主编,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72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详见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73 [韩]Ralf Konersmann,李尚烨译,文化哲学是什么.图书韩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74 黎跃进,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75 书状官负责记录每日的见闻,直到归国以后向国王禀报“见闻之事“,另外还兼任督查一行以及渡江时负责检点使行人马卜驮事情。
    77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78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详见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79 Ralf Konersmann,李灿奎译,文化哲学是什么.图书韩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80 黎跃进,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81 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第50页
    82 “平壤者,本仙人王俭之宅也。”转引自[韩]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83 “平壤者,本仙人王俭之宅也。”转引自[韩]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84 “檀君子扶娄,为扶余始祖。”转引自[韩]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85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86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87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88 “旁边一点鸡林碧鳌山孕秀生奇特”[韩]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89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90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91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93 宋俊镐,柳得恭的诗文学研究.太学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94 宋俊镐,柳得恭的诗文学研究.太学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95 宋俊镐,柳得恭的诗文学研究.太学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96 宋俊镐,柳得恭的诗文学研究.太学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97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98 详见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 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99 详见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100 详见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101 详见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02 王明星,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研究会会刊.第119页。
    103 详见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104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105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106 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知识产业社.2010年版本.第50页
    107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108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109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110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111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112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1528页,再引用自邓新华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76页。
    113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1528页,再引用自邓新华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76页。
    114 邓新华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76页。
    [韩]宋俊镐,柳得恭的诗文学研究.太学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116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117 详见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118 “旁边一点鸡林碧鳌山孕秀生奇特“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 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119 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译注:二十一都怀古诗译注.绿色历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20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121 书状官负责记录每日的见闻,直到归国以后向国王禀报“见闻之事“,另外还兼任督查一行以及渡江时负责检点使行人马卜驮事情。
    122 详见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189页
    123 详见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189页
    124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本第65页。
    125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8页
    126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9页
    127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9页
    128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9页
    129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1页
    130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5页
    131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3页
    132 葛兆光:从“朝天”到“燕行”——17世纪中叶以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解体.中华文史论文.2006年01期第29页
    133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3页
    134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6页
    135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6页
    136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6页
    137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8页
    138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8页
    139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9页
    140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28页
    141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9页
    142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0页
    143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9页
    144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4页
    145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4页
    146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3页
    147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4页
    148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3页
    149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5页
    150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5页
    151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5页
    152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4页
    153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1页
    154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1页
    155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7页
    156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6页
    157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7页
    158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07页
    159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5页
    160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5页
    161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5页
    162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15页
    163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2页
    164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2页
    165 柳得恭:热河纪行诗注.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人文出版社,2010版,第243页
    166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韩国: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第392页
    16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五页,再引用
    168 参见王锦民《柳得恭与清朝士人的交友》载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2辑第61页
    169 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年,第76-77页
    170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本,199页
    171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130页
    175 石学峰,以貌取人的清朝“大挑选官”,中国人大,2010年8月10日,第48页
    178 阎崇年,说说清朝政府的“卖官”,文史月刊,2010年,第六期,第8页
    180 殷琦,浅论清代乾隆时期贪污腐败问题的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8月第三期28卷,第37页
    181 王振忠,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记录——兼论日·朝对清时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及其社会反响,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第1页
    182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275页
    183 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音韵学家用来指称汉字声母的代表字。字母一词来自梵文摩多(梵文作mata)。梵文摩多本指元音,后来梵文词义扩大,辅音也称摩多。该词传入中国后,当时音韵学家只用它表示声母。在此以前,汉语声母没有专门的名称,人们用双声来表示声母,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表明两字有相同的声母。唐末僧人从梵文字母得到启发,给每一声类规定了一个代表字,这就是字母。敦煌出土守温字母残卷列“不芳并明……”30字母,后来有人“益以‘娘床邦滂微奉’六母”,就有36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中又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守温字母”。“字母”即声母。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由此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这三十六个字母实际上是宋人根据唐末三十字母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音韵学家用来指称汉字声母的代表字。字母一词来自梵文摩多(梵文作mata)。梵文摩多本指元音,后来梵文词义扩大,辅音也称摩多。该词传入中国后,当时音韵学家只用它表示声母。在此以前,汉语声母没有专门的名称,人们用双声来表示声母,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表明两字有相同的声母。唐末僧人从梵文字母得到启发,给每一声类规定了一个代表字,这就是字母。“字母”即声母。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由此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
    184 郑成宏,朝鲜北学派的新华夷观解析,东北亚论坛,2008年11月,第17卷,第6期
    186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187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188 王先霈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189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190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191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192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1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
    194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195 赵东一,韩国文学通史(第三版).知识产业社.第73页
    196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197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198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48页
    (?)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204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05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06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07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208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209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210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211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212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13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14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15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216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17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准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218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19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220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页
    221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页
    222 赵东一,朝鲜文学通史3.知识产业司出版社.1994年.第三版.第131页。
    223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224 金柄珉,朝鲜北学派文学与清代诗人王士祯.文学评论.2002年.第四期。
    225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次版本.第105页
    226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9页。
    227 徐东日 李德懋文学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28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2页。
    229 徐东日 李德懋文学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231 王小舒,王士祯神韵说的三部曲.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四期.第105页。
    232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233 金柄珉,朝鲜北学派文学与清代诗人王士祯.文学评论.2002年第四期.第63页
    234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30页
    235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6页
    236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237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92页
    238 郑珉,朝鲜后期古文论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9.第23页
    239 [美]乔治·H·米得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43 柳琴编,朴钟动译,韩客巾衍集.问津出版社.2011年版.第109页
    244 柳得恭著,金允朝译,谁会了解.太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92页
    245 柳得恭著,实事学舍古典文学研究会编著,热河纪行诗注.人文出版社.2010版本.第230页。
    [1][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著,高铦,高戈译,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德]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港]科大卫著, 卜永坚译,皇帝和祖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美]爱德华·T·霍尔著,刘建荣译,无声的语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超越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
    [8][美]狄宇宙著,贺严,高书文译,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9][美]拉里·A·萨摩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麻争旗,田刚,王之延,徐扬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0][美]拉里·A·萨摩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译,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迈克尔·莱恩著,赵炎秋译,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
    [1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4][美]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主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版
    [16][日]蔌原朔太郎,于君译,诗性的哲学散步.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
    [17][瑞]高本汉著,聂鸿飞译,汉语的本质和历史.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版
    [18][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未发现的自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19][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心理学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0][苏]威廉·巴托尔德著,罗致平译,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叙]波菲利著,王路译,范畴篇导论.哲学译丛.1994年版
    [22][英]理查德·奥斯本博林·梵·隆,视读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3][英]乔治·弗兰克尔,心灵考古——潜意识的社会史.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24]阿里吉,滨下武志编著,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5]蔡美花主编,中韩文论关联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10版本
    [26]曹顺庆,徐行言主编,跨文明对话:视界融合与文化互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27]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本
    [29]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31]崔雄权,陶渊明与韩国古典山水田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版
    [32]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
    [33]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4]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35]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葛兆光,汉字的魔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葛兆光,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葛兆光,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 ·
    [40]葛兆光,中国实学思想史上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本
    [41]顾忠华著,围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译.中华书局.2003年版
    [44]金柄珉,朝鲜-韩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比较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
    [45]金柄珉,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上).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金柄珉,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下).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金柄珉,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合著,汉文版).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
    [48]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本
    [49]金柄珉,民族文学的整体观照.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50]金柄珉,徐东日主编,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版本
    [51]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黎跃进,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53]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本
    [54]李宗勋,东亚中韩日三国文化交融与葛藤.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5]李宗勋,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7]刘世剑,小说的叙事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版本
    [58]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9]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 等译,文化模式.三联书店
    [60]鲁毅,黄金祺,王德仁,周启朋,杨闯,谢鹏,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6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64]谭自强,图解跨文化交流学.兴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
    [65]汪高鑫,程仁桃,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本
    [67]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94年版
    [69]王振复,陈立群,张艳艳著,中国美学范畴史.陕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0]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利的总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1]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2]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本
    [73]亚里士多德著,方书春译,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版
    [74]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75]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个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
    [76]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月
    [78]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9]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版
    [80]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名出版社.2010年版
    [82]张弘,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本
    [83]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张立文,岑贤安,徐荪铭,蔡方鹿,张怀承著,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5]张立文,岑贤安,徐荪铭,蔡方鹿,张怀承著,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 范畴精粹丛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6]张立文,岑贤安,徐荪铭,蔡方鹿,张怀承著,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7]张立文,岑贤安,徐荪铭,蔡方鹿,张怀承著,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邹广义,当代文化哲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韩]曹圭益著,徐东日译《燕行录》中的千山、医巫闾山和首阳山形象.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1卷第1期
    [2][韩]李东欢,韩国实学的哲学基础.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01月第19卷进第1期
    [3][韩]琴知雅,朝鲜诗学上的“神韵”.暨南学报.2002年1月第24卷进第1期
    [4]安维翰,浅谈王士祯的“神韵说”.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5]步进智,18-19世纪中韩华夷观的变革对中韩两国的影响.当代韩国.2001年第3期
    [6]曹顺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07第3期
    [7]陈东辉,阮元在中朝关系史上的若干事迹考述.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20卷进第2期
    [8]陈辉,黄华新,洪大容地转说之学术渊源.自然辨证法通迅第26卷总151期.2004年第3期
    [9]陈树林,当下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困境.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
    [10]陈云,形象意象兴象.美术报.2007年9月第35版
    [11]陈正夫,何植靖,论中西文化哲学的异同点与结合点.南昌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2]夫马进,1765年洪大容的中国京师行与1764年朝鲜通信使.文学研究新视野.复旦学报.2008年第4期
    [13]甘阳,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从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谈起.读书.1987年第7期
    [14]郭杰,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学术研究.2002年12期
    [15]何金彝, 《人论》——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导引.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16]黄立之,从维柯到康德:前马克思时期的文化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17]金柄珉, 《韩客巾衍集》与清代文人李调元、潘庭筠、的文学批评.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
    [18]金柄珉,朝鲜北学派文学与清代诗人王士禛.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9]金柄珉,朝鲜诗人朴齐家与清代文坛.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6期
    [20]金柄珉,东北亚文化:一体多元互动整合.东疆学刊.第23卷第4期2006年10月
    [21]金柄珉,洪大容和“古杭三才”的友谊与东北亚文化.东北亚论坛第17卷第4期.2008年7月
    [22]金柄珉,洪大容和“古杭三才”的友谊与东北亚文化.东北亚论坛第17卷第4期.2008年7月
    [23]孔正毅,王士祯“神韵”内涵新探.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5月.第24卷第3期
    [24]李斌斌,李虎,朝鲜朱子学初期形成特点及其演变.东疆学刊.24卷第3期.2007年7月
    [25]李杜教,从康德的“理性批判”到卡西尔的“文化寻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43卷第4期
    [26]李敦球,韩国北学派的经济思想.韩国研究论丛.2000年
    [27]李红霞,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8]李英顺,17-19世纪中叶中国实学与朝鲜实学之比较.东疆学刊.第25卷第3期.2008年7月
    [29]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与诸实学流派的关系.东疆学刊.2009年4月第26卷第2期
    [30]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与诸实学流派的关系.东疆学刊.2009年第2期
    [31]李英顺,金成镐,试论洪大容的实学思想.2006年1月.东疆学刊.第23卷第1期
    [32]李哲承,18世纪韩国哲学思想上出现的现代性问题:以朴齐家的实学思想为中心.当代韩国.2002年第3期
    [33]李哲理,王士祯“神韵说”的探微.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4]廉松心,18世纪是韩文人学士之间的友好交流.北华大学学报.2006年4月第7卷第2期
    [35]林继中,情志·兴象·境界-传统文论之重组.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36]刘 浏,诗之美·诗之境·诗之作.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
    [37]刘广铭,徐东日 《建州闻见录》中的女真人形象.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9卷第1期
    [38]刘新敖,王士祯“神韵”说的主体性追求.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39]柳晟俊,朝鲜朝后期以来清代诗学研究概况.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6月第19卷第2期
    [40]毛文静,王士祯《唐贤三昧集》中的清远之音.科技风.2011年第8期
    [41]苗威,华夷观的嬗变对朝鲜王朝吸收中国文化的影响.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42]聂锦芳,全球化与东亚的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3]潘畅和,{韩}张闰洙,对韩国实学的哲学诠释.延边大学学报.第40卷第4期.2007年8月
    [44]祁见春,王士祯神韵说饿鼓扬者.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5]邱睿,从“李调元”故事看清代地域文化对抗.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8月(下)
    [46]石学峰,以貌取人的清朝“大挑选官”.中国人大.2010年8月10日
    [47]孙德彪,朝鲜四家诗人与李调元的诗文友谊.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0期
    [48]孙定辉,从兴象到意境.渝州大学学报.2001年12月.第18卷第6期
    [49]孙慧,文化批判与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卡西尔文化哲学的理论自觉.社会科学战 线.2012年第9期
    [50]孙敏明,王士祯“神韵说”的审美特征.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1]孙玉良,柳得恭与《渤海考》.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6期
    [52]孙玉良,柳得恭与《渤海考》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6期总第47期
    [53]田成义,李楠明,文化哲学的意义:文化模式的变迁与历史发展.学术交流.2003年第12期
    [54]王成兰,清初京师汉宫的生活空间和关系网络.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55]王传明, “神韵”背后的秘密.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6]王锦民,柳得恭与清朝士人的交友载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2辑
    [57]王利民,论王士祯七绝的清远风格.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6月.第10卷第2期
    [58]王路,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分类.晋阳学刊.1989年第4期
    [59]王万祥,顾晶晶,论王士祯的神韵说.安徽文学.2009年第8期
    [60]王小舒,王士祯神韵说的三部曲.南开学报.2004年第4期
    [61]王英志,王士祯“神韵说”诗例一则-简析《寄陈伯玑金陵》.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62]王元周,华夷观与朝鲜后期的小中华意识.韩国学论文集.第十二辑
    [63]王振复,诗性与思性: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时空结构.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64]王振忠,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记录.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5]王振忠,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记录——兼论日·朝对清时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及其社会反响,10.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
    [66]魏中林,郑才林, 《蜀道集》的神韵解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7]邬国平,王士祯《神韵集》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
    [68]徐 江,王士祯“神韵说”创作论摭谈.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冬之卷
    [69]徐东日,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汉族士人形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1月第37卷第6期
    [70]徐东日,朝鲜朝燕行使节眼中的乾隆皇帝形象.东疆学刊.2009年.第26卷第4期
    [71]徐东日,朝鲜朝燕行使者眼中的关羽形象.东疆学刊.2008年.第25卷第2期
    [72]徐东日,朝鲜古典说话:朝鲜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0卷(总第151期)
    [73]徐东日,朝鲜儒士李德懋的人本思想刍议.东疆学刊.2002年.第19叛卷第1期
    [74]徐东日,李德懋的诗人心理涵养论.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第38卷第1期
    [75]徐东日,李德懋诗学观与王士祯诗学观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4期
    [76]徐东日,李德懋诗作:民族自省意识徐东日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5卷第3期
    [77]徐东日,李德懋与中国儒家在义利观上的异同.东北亚论坛.2003年5月第3期
    [78]徐东日,论朝鲜实学家李德懋的治学观.求是学刊.2007年.第34卷第3期
    [79]徐东日,论朝鲜文学家李德懋诗的以诗辅谊意识.东疆学刊.2002年.第19 卷第4期
    [80]徐东日,论李德懋对诗歌复合意象美的创造.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27卷
    [81]徐东日,论李德懋对诗歌结构美的创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4卷第4期
    [82]徐东日,论李德懋文学特征.东疆学刊.2003年.第20卷第2期
    [83]徐东日,品藻:李德懋诗评品格的体现延边大学学报2004年第37卷第2期
    [84]徐东日,探析李德懋“知人论世”的诗评观.东疆学刊.2004年.第21卷第1期
    [85]徐东日,天真:李德懋的诗歌本质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院.2005年.第45卷第4期
    [86]徐东日,新罗宾贡生的汉诗唐代格律诗.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17卷第4期
    [87]徐振贵,王士祯“神韵说”新探.齐鲁学刊.1993年第2期
    [88]鄢传恕,清代诗论家论明代前后七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89]阎崇年,说说清朝政府的“卖官”.文史月刊.2010年第6期
    [90]杨明, “兴象”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9卷第2期
    [91]殷琦,浅论清代乾隆时期贪污腐败问题的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8月第三期28卷
    [92]臧公余,丁忠锋,近2 0年国内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93]张晨辉,王士祯“神韵说”的审美意蕴辨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4]张光兴,刍议王士祯的“诗人之书”.美与时代.2008年第3期
    [95]张荣翼,历史的文化和文体的历史化.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33卷第2期
    [96]张学君,张莉红,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文史杂志.2007年第4期
    [97]张振亭,朝鲜北学派文人对王士禛“神韵说”的主体间性批评.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7月第4期
    [98]张振孝,王士祯的“神韵说”及其创作实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99]张志刚,卡西尔宗教文化哲学思想述要.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2期
    [100]赵常青,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4年第3期
    [101]赵东一著,徐东日译,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1).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02]赵东一著,徐东日译,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2).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03]赵理直,诗禅三昧自然清远.学理论.2010年第8期
    [104]赵理直,王士祯“神韵说”中文学创作理念的三个层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105]郑才林,略论王士祯的宋诗观与“神韵”说之关联.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06]郑成宏,朝鲜北学派的新华夷观解析.东北亚论坛.2008年11月.第17卷第6期
    [107]周海涛,王士祯“神韵说”探幽.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08]朱人求,孔子文化哲学思想初探.南昌大学学报.1997年6月.第28卷第2期
    [109]朱怿,多元视野下的建筑美观.建筑学报.2005年第1期
    [110]邹广文,关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