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制度能力演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末发生在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转型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大规模制度变迁过程。然而,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俄两国的转型路径和绩效却出现了明显的大分化。转型之初,俄罗斯虽然遵循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推崇的标准转型战略——“华盛顿共识”,但却长期陷入经济严重衰退与社会秩序极度分裂的转型危机;而中国却在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从而创造了经济转型的“中国奇迹”。尽管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中俄两国的转型绩效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但国家制度能力构建策略及其演化路径的差异则是决定中俄两国转型绩效差异的关键变量。
     本文以国家制度能力为研究视角,对中俄两国的经济转型路径、绩效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详细分析,着重探讨了两国不同的国家制度能力演化路径的内在形成机理,以及国家制度能力差异与转型经济绩效差异的内在关联,并对中俄国家制度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最终得出了若干对转型国家和发展经济体的国家制度能力构建与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和启示。以国家制度能力为切入点来研究中俄两国的经济转型,体现了一种“大转型”的系统性研究视角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它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转型的整体性路径演化轨迹,深刻洞察转型进程中存在的核心制度问题,并在转型深化阶段探寻有效的制度改革战略。研究中俄两国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制度能力演化问题,不仅为转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经验支撑,也为这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生长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全文的导论。该章首先从理解中国和俄罗斯的转型之谜入手,引出国家制度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其次,对中外学术界关于经济转型、制度变迁以及国家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析;再次,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二章建立起研究中俄两国经济转型与国家制度能力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章以制度与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制度能力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分析了国家、制度与经济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将国家制度能力界定为国家制定、实施和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将国家制度能力的构成划分为国家的制度形成能力、国家的制度实施能力和国家的制度调适与学习能力,并清晰界定了国家制度能力三个构成部分的内涵,对这三种国家制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利用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博弈模型,从静态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形态与国家制度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动态角度研究了两条国家制度能力的演化路径,即国家制度能力的积极建路径和消极退化路径,并归纳总结了国家制度能力积极构建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对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转型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该章首先从批判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转型观入手,提炼和归纳出制度主义的经济转型观,并利用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主观博弈模型研究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路径演化特征。其次,对转型进程中出现的经济绩效分化现实进行了描述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解释转型绩效差异的观点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制度能力作为影响转型绩效的关键变量,并构建了一个国家制度能力与社会能力的最优配置模型,以分析国家制度能力与转型经济绩效的内在关系。
     第四章由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该章构建了一个由三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国家制度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分别对中俄两国的国家制度形成能力、制度实施能力和制度调适与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两国综合的国家制度能力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归纳出俄罗斯转型期的国家制度能力形态具有“勾结型国家”、“掠夺型国家”和“失败的国家”三大特征;而中国的国家制度能力形态则具有“自主性国家”、“发展型国家”和“强国家”的综合特征。
     第五章着重深入研究俄罗斯转型期的国家制度能力衰败与转型危机的内在形成机理。该章首先研究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强国家的崛起,分析了前苏联时期的经济改革与国家制度能力削弱的过程。然后着重研究了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国家制度解构与能力衰败的内在机理,即激进转型战略的形成导致国家制度形成能力的僵化;制度结构的解体导致国家制度实施能力的耗竭;利益集团的制约导致国家制度调适能力的近乎丧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家制度能力衰败与俄罗斯转型危机的关系。最后,本章进一步研究了俄罗斯普京执政时期和梅普共治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方略的转换,以及所采取的重塑国家制度能力的战略举措,并对俄罗斯未来的转型路径与国家制度能力改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第六章则转入对中国转型期国家制度能力培育与转型奇迹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该章首先研究了全能主义国家支撑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曲折探索对国家制度能力的影响。其次,着重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国家制度能力构建与培育的内在机理,即国家治理目标的灵活转换促进了有效制度改革能力的形成;国家权能范围的适度调整维系了国家必要的制度实施能力;国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增强了国家的制度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制度能力培育与中国转型奇迹的内在关系。最后,论文立足于经济转型深化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崭新挑战,集中论述了改进和提升国家制度能力的战略举措,并分析了国家制度能力提升与中国的转型发展方向。
     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若干结论和启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国家制度能力是理解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崭新理论视角;(2)国家制度能力是导致中俄两国转型绩效差异的关键变量;(3)国家制度能力构建是转型深化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转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论文得出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制度构建与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三方面重要启示:首先,社会经济转型不能以牺牲国家制度能力为代价,为此,应关注转型的策略选择,保持制度变迁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其次,在经济转型中,应处理好国家制度能力构建的三大核心问题,即国家自身的建设、国家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最后,在转型深化阶段,应关注国家制度能力构建中的内外联动效应,确保国家发展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The social economic transition occurring i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end of20thcentury was an extensive institutional changes process which involved many areas.However, in the process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transitionalroutes and performance appeared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At the beginning of transition, although Russia followed the standard transitionalstrategy supported by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Washington consensus, itsank into protracted economic recession and social order fission; while Chinamaintained sustained ra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asic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during the gradual process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which created “Chinesemiracl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Despite man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had different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Russian transitional performance, thedif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evolutionary path of state institutionalcapacity is the key variables which decided the difference of transitionalperformanc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this paper analyzesChinese and Russian economic transitional path, performance and futuredevelopmental trend, probes into the intern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wodifferent evolutionary paths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s well as the intrinsic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transit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assesses and compares Chinese and Russian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and finally comes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about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transitional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Researching Chinese and Russian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e point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reflects a systemicresearching perspective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and an analytic paradigm of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It contribute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grasping the whole evolutionary path of transition, deeply discerning the coreinstitutional problem in transitional process, and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reform strategy in the stage of transitional deepening. Studying the evolutionaryproblem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in Chinese and Russian transitionalprocesses not only supplies theoretic resources and experiential supports fortransition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etc, butalso creates a brand new knowledge growth poin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these discipline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frame structure are arranged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firstly begins from the understandingof the transition puzzle in China and Russian, and leads to the research topic of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Secondly, it reviews and comments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transi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tate capacity in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a.Thirdly, it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research ideas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Chapter two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 analysis framework for researching theeconomic trans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n China andRussia. Firstly, this chapter takes the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logic starting point of reaching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on the basis ofanalyzing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among state,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it also defines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s the capacity that state’sestablishing institutions, implementing institutions and promoting institutionalchanges. Secondly, the chapter divides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compositionsinto the state’s capacities of institutional formation,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andinstitutional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clearly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reeparts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thre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Finally, using a game model between state andsociety,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s governance pattern and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from the static perspective, and on this basis, it researchesthe two evolutionary paths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from the dynamicperspective i.e. the organic construction path and negative degradation path, andfinally summariz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ng state institutionalcapacity.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institutionalcapacity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more deeply. Firstly, starting from criticizing theeconomic transitional conception of Neo-liberalism, the chapter refines andsummarizes the economic transitional conception of institutionalism, and studi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by the subjective game model of comparativeinstitutional analysis school.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performance in transitional process, and comments on three representativeviewpoints of explaining transitional performance differentiation, and on this basis itpresents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s the key variables of affecting transitional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s a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between state institutionalcapacity and social abilit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Chapter four transfers the research contents from qualitative analysis to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hapter constructs 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which has three indexes in one-level and eight indexes intwo-level, and applies the index system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state’s capacitiesof institutional formation,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adaptationand learning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on this basis, it also compares thecomprehensiv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thecomparison, the chapter summarizes that Russian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pattern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collusive state”,“predatory state” and “failed state”; andChines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pattern has thre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autonomy state”,“developmental state” and “strong state”.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inherent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ussian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decline and transitional crisis in transition. Firstly, the chapter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n former USSR and the rise of itsstrong stat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capacity weakening. Then it studie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Russian state’sinstitutional deconstruction and capacity decline in the Yeltsin era, i.e. the radicaltransitional strategy led to the rigid of state’s institutional formation capacity; thedisintegration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led to the depletion of state’s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the constraint of interest groups led to the loss of state’sinstitutional adjustment capacity. On the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Russian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decline and transitional crisis. Finally,this chapter further research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strategy duringthe Putin presidency and Medvedev&Putin term, the strategic measures ofremodeling Russian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analyzes and looks forward thefuture transitional path and direction of improving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nRussia.
     Chapters six turns to in-depth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ion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the transitional miracle in China. Firstly, thechapter studies the forming process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under the support oftotalism state,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ortuous exploration of plannedeconomy on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Secondly, it focuses on the internalmechanism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during theperiod of Chinese transition, i.e. the flexibl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s governancegoal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effective reform capacity; the appropriateadjustment of the state’s power and range maintains the state’s necessary capacity of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the adaptable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enhances state’s capacity of institutional leaning.On the basis, i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alcapacity and transitional miracle in China. Finally, basing on the new challenges inthe era of economic transitional deepening and post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focuson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improving and enhancing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and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upgrading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promotingtransition-development in China.
     Chapter seven summarizes the whole paper and reaches some conclusions andenlightenment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involves three aspects:(1)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s a brand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ounderstanding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2) The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is the key variable which leads to the transitional performancedifference in China and Russia;(3)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for transitional countries in the era of transitionaldeepening and po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is paper draws three aspects of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of transitional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Firstly, thepromotion of social economic transition can not be at the expense of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loss,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itionalstrategy selection, and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institutionalchanges. Secondly,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there are three key issues should bewell handled in building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e.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tself,the adjustment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tate andsociety. Finally, in the stage of transitional deepe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linkage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institutional capac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utonomy and effectiveness of state’sdevelopment.
引文
①[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同心出版社,第1-2页,1996年。
    ①吴垠、刘灿:《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
    ①景维民、黄秋菊:《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展望》,《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
    ②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刘晓勇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①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曹祖平、韩玉军、刘元春等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А. А. Бузгарин、В. В. Радаев:《Экономика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период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во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95.
    ④Л. И. Абалкин:《Курс переходнойзкономики》, Москва, Финстатинформ,1997
    ⑤[美]威联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陈国富:《契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①可参见韦森为《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一书所作的序言,第32页。
    ②[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和G·宾厄姆·小鲍威尔:《比较政治:一种发展观点》,第29页,波士顿,小布朗公司出版,1966年。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第433页,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①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台湾佳冠图书公司,第149一151页.
    ①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3页。
    ①[美]彼得·豪尔、罗斯玛利·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制度主义》,载薛晓源、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213页。
    ②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石士钧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5页。
    ①参见[美]斯图亚特·R.林恩著:《发展经济学》,王乃辉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参见[美]斯图亚特·R.林恩著:《发展经济学》,王乃辉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4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③[美]阿夫纳格雷夫著:《大裂变:中世纪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郑江淮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①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①[美]阿纳夫格雷夫著:《大裂变:中世纪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郑江淮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①参见道格拉斯·C.诺思、巴里·R·温格斯特:《宪法与承诺:17世纪英格兰治理公共选择制度的演进》,
    载[美]李·J·阿尔斯通等编:《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罗仲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美]曼瑟·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3页。
    ②参见[美]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参见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3页。
    ①[美]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著:《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赵红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6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编著:《找回国家》,方立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②[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4页。
    ③[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9页。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294页。
    ①曹红钢著:《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编著:《找回国家》,方立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②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载《改革》,1994年第2期。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②曼瑟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71页。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0页。
    ②对国家制度知识的论述受到下列文献的启发:曹红钢著:《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6页。
    ③卢现祥、朱巧玲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
    ①柳新元:《制度安排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安排的绩效》,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①部分参考了[德]史漫飞、柯武刚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5-138页。
    ①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②[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4页。
    ①[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4页。
    ②曹红钢著:《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88页。
    ①[匈]贝拉·格雷什科维奇著:《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张大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5页。
    ②丹尼·罗德里克:《寻找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①钱颖一:《目标与过程》,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①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①[俄]叶夫尼根·雅辛:《俄罗斯走向市场经济之路》,载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经济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3页。
    ①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http://www.stats.gov.cn。
    ②[美]邹至庄著:《中国经济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①World Bank,2002, Transition: 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 pp.11-20.
    ①Oliver Blanchard and Michael Kremer,“Disorganiz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2, No.4,1997, pp.1091-1126.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①[美]大卫·科茨:《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俄中经济转型经验比较》(上、下),载《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1、2期。
    ②K.波兹南斯基:《共产主义制度瓦解的转轨是导致东欧地区经济衰退的原因》,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①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俄罗斯转型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根源》,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2期。
    ②张慧君、景维民:《从经济转型到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转型深化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议题》,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③[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9-13页。
    ①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4页。
    ②即建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政治制度和组织的费用,主要包括立法、国防、公正的管理、交通和教育(包括意识形态投资)方面的开支;与政党、利益集团打交道的费用;控制官僚代理系统的费用等。参见[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7页。
    ①参见A.布兹加林、B.拉达耶夫:《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①姚洋著:《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①伦纳德·夏皮罗著:《一个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②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蒋葆英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页。
    ①参见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六章“俄罗斯文明的主要特征”。
    ②冯绍雷著:《20世纪的俄罗斯》,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页。
    ③[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王保存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①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1页。
    ②黄仁宇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5页。
    ③孔田平著:《东欧经济改革之路:经济转轨与制度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参见[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48-175页。
    ①唐士其著:《国际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6、139页。
    ②《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第5页。
    ①王文奇著:《俄罗斯:悄然复苏的北极熊》,吉林: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第83-84页。
    ①[英]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编:《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①徐坡岭:《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特征与问题》,载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经济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①参见张慧君著《:俄罗斯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29页。
    ②参见[英]卡瑟琳·丹克斯:《转型中的俄罗斯政治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①常欣欣.苏联的“制度僵化症”与苏联剧变——新制度主义的一个实证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第116页。
    ②参见[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05-120页。
    ①参见杨光斌、郑伟铭.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苏联—俄罗斯转型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4)。
    ①参见[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第45-54页。
    ①胡键著:《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刘文革著:《强制性制度变迁——“俄罗斯转轨之迷”的经济学解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109页。
    ①《关于国家经济状况和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又称“政府方案”。
    ②以叶利钦的经济顾问、俄联邦内阁副总理亚夫林斯基制定的“400天计划”为基础于1990年7月30日出台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500天计划”。
    ①参见殷红著:《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3页。
    ①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7页。
    ②[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著:《民主的巩固:南美、南欧和后共产主义欧洲》,孙龙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关海庭、吴群芳主编:《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236页。
    ①[美]托马斯拉尔森:《改革、腐败和增长:为什吗俄罗斯的腐败更具破坏性》,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9期。
    ①[加]克里斯蒂亚·弗里兰.世纪大拍卖——俄罗斯转轨的内幕故事.刘卫,张春霖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4
    ②殷红著:《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③刘文革:《强制性制度变迁——“俄罗斯转轨之迷”的经济学解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①World Bank. Transition—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Union. Washington D.C.,2002.9
    ②[俄]《统计问题》,1996年第5期,第80页;И.В.利波西茨:《公民收入的构成和社会支持》,[俄]《社会政治》,1996年第2期,第125页。
    ①B.A.列别辛:《当代俄罗斯的分化与中间阶级》,[俄]《社会科学与当代》,1998年第4期,第38页。
    ①徐向梅:《普京的政治治理和俄罗斯政治走势分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①参见徐向梅:《普京的政治治理与俄罗斯的政治走势》,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①唐朱昌主编:《俄罗斯经济转轨透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①张弛著:《俄罗斯转轨绩效透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①[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俄罗斯转型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根源》,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2期。
    ①А.Арбатов. Ресурсное проклятие России: зкскурс в историю и нынешние проблемы. Общество изкономика.2004, No.11-12, Стр.143.
    ①吴恩元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2-164页。
    ①[俄]叶夫尼根·亚辛.俄罗斯能否在21世纪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前景与方案.俄罗斯研究,2007(1):89~95
    ①曾峻著:《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应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①以上参考了[美]李侃如著:《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治理》,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0页;武力:《新中国60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变》,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
    ②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①参见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参见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①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①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59-60页。
    ①参见曾峻著:《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225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9页。
    ①以上权力下放的论述可参见吴敬琏著:《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8页。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页。
    ①参见[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景维民著:《过渡经济论:目标、道路与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美]曼瑟奥尔森著:《权力与繁荣》,苏长和、稽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29-130页。
    ①中国加速转型期的若干发展问题研究(上)》,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6期。
    ②张宇著:《中国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①参见[美]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张宇著:《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38-139页。
    ①[比]热若尔·罗兰著:《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周冰等著:《过渡性制度安排与平滑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参见周冰为“转型经济学理论前沿”丛书所作的总序,曹红刚著:《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总序,第38-39页。
    ①[美]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和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52页。
    ②[比]热若尔罗兰著:《转型与经济学》,张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①参见钱颖一、许成钢:《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载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钱颖一、B. R. Weingast:《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载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39页;姚洋著:《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1-139页。
    ②影响后社会主义民主转型与巩固的五大场域(因素)分别是公民社会、政治社会、法治、国家机器和经济社会。参见[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著:《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孙龙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5页。
    ①参见周天勇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50页。
    ①陈明明:《政府改革及其社会空间:从多元主义到法团主义》,载顾丽梅主编:《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4页。
    ①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②姚洋著:《作为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改革》,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第74页。
    ①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参见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载罗卫东、姚中秋主编:《中国转型的理论分析:奥地利学派的视角》,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加速转型期的若干发展问题研究(上)》,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6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②以下参考了刘树成、吴太昌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宋智勇等:《后危机时代的“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0第5期。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①[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21页。
    ②[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65页。
    ①参见郑永年著:《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1][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丹]奥勒·诺格德.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孙友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德]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刘晓勇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德]史漫飞,柯武刚.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5][俄]B.A.列别辛.当代俄罗斯的分化与中间阶级.社会科学与当代,1998(4):38
    [6][俄]O.T.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的过渡年代.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7][俄]И.В.利波西茨.公民收入的构成和社会支持.社会政治,1996(2):125
    [8][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俄罗斯转型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根源.国外理论动态,2011(2):67~74
    [9][俄]叶夫尼根·亚辛.俄罗斯能否在21世纪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前景与方案.俄罗斯研究,2007(1):89~95
    [10][加]克里斯蒂娅弗里兰.世纪大拍卖——俄罗斯转轨的内幕故事.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1][美]K.波兹南斯基.共产主义制度瓦解的转轨是导致东欧地区经济衰退的原因.经济社会体制较,2001(6):70~78
    [12][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美]阿夫纳格雷夫著.大裂变:中世纪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郑江淮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4][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美]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著.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赵红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6][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王保存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17][美]彼得埃文斯等编著.找回国家,方立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18][美]大卫·科茨.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俄中经济转型经验比较.国外理论动态.2005
    [19][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1][美]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2][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3][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小鲍威尔.比较政治:一种发展观点.波士顿:小布朗公司出版,1966
    [2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6][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7][美]李·J·阿尔斯通,[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等编.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28][美]李·J·阿尔斯通等编.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罗仲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9][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治理,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0][美]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1][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美]曼瑟·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4][美]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5][美]斯图亚特·R.林恩著.发展经济学,王乃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6][美]托马斯拉尔森.改革、腐败和增长:为什吗俄罗斯的腐败更具破坏性.国外理论动态,2011(9)
    [37][美]亚当·普沃斯基著.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8][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9][美]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曹祖平、韩玉军、刘元春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0][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41][日]青木昌彦等.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2][匈]贝拉·格雷什科维奇著.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张大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3][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4][英]卡瑟琳·丹克斯.转型中的俄罗斯政治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3
    [45][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石士钧译.商务印书馆,1992
    [46][英]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47] E.赫尔普曼.经济增长的秘密,王世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8] 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9]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蒋葆英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50]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294
    [51]丹尼·罗德里克,李楠译.寻找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1~8
    [52]伦纳德·夏皮罗.一个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3]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石士钧译.商务印书馆,1992
    [54]曼瑟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5]米伊科金.风雨兼程——俄罗斯转型启示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6]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7]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5
    [58]威联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
    [59]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0]曹红钢著.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1]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
    [62]常欣欣.苏联的“制度僵化症”与苏联剧变——新制度主义的一个实证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116
    [63]陈国富.契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4]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65]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经济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6]冯绍雷.20世纪的俄罗斯.北京:三联书店,2007
    [67]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8]顾丽梅主编.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9]关海庭,吴群芳.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郭连成主编.转型国家经济评论.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1]胡家勇主笔.转型经济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2]胡键.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73]黄秋菊,景维民.国家构建视角下的中俄转型比较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5):136~140
    [74]黄秋菊,景维民.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132~140
    [75]黄秋菊,景维民.经济转型与包容性增长的关联度.改革,2011(6):28~32
    [76]黄秋菊.俄罗斯转型期的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发展.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3):41~46
    [77]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8]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79]金雁,秦晖.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80]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1]景维民,黄秋菊.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南开学报,2011(1):115~122
    [82]景维民,黄秋菊.转型经济学的定位与展望.东岳论丛,2010(3):5~9
    [83]景维民,孙景宇等著.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进与评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4]景维民,张慧君等著.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化与相对市场化进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5]景维民.过渡经济论:目标、道路与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6]孔田平.东欧经济改革之路:经济转轨与制度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7]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6)
    [88]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89]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0]林毅夫,姚洋.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1]李新,刘军梅等著.经济转型比较制度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2]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3]刘文革.强制性制度变迁——“俄罗斯转轨之迷”的经济学解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94]柳新元.制度安排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安排的绩效.经济评论,2002(4):48~50
    [95]卢现祥,朱巧玲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6]陆南泉.当今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与面临的主要难题.学习时报,2010(2)
    [97]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8]陆南泉.对俄罗斯经济转轨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2)
    [99]陆南泉.苏联剧变的关键是体制.社会观察,2011(8)
    [100]罗卫东,姚中秋.中国转型的理论分析:奥地利学派的视角.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3]钱颖一,许成钢.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4]钱颖一.目标与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1~7
    [105]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6]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7]宋智勇.后危机时代的“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0(5)
    [108]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9]唐朱昌主编.俄罗斯经济转轨透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10]田春生.“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11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12]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7)
    [113]王文奇.俄罗斯:悄然复苏的北极熊.吉林:长春出版社,2010
    [114]吴恩元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116]吴垠,刘灿.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经济评论,2009(4):132~139
    [117]武力.新中国60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教学与研究,2009(10)
    [118]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上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119]新帕格雷夫大辞典(第二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20]徐向梅.普京的政治治理和俄罗斯政治走势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121]徐坡岭.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研究——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经济政治过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22]徐坡岭.决定俄罗斯2012年后经济前景的两个关键因素:社会政治改革与经济现代化模式.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23]徐坡岭,韩爽.梅普组合下俄罗斯经济增长与政策趋势分析.俄罗斯研究,2008(3)
    [124]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5]杨光斌,郑伟铭.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苏联—俄罗斯转型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4)
    [126]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7]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8]殷红.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29]童伟.2011年俄罗斯财经研究报告--基于俄中比较的视角.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30]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4)
    [131]张弛.俄罗斯转轨绩效透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132]张慧君,黄秋菊.经济转型深化与中国模式提升.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6):5~7
    [133]张慧君,景维民.从经济转型到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转型深化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0(2):73~79
    [134]张慧君.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9(2)
    [135]张慧君.俄罗斯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36]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7]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台湾:台湾佳冠图书公司,1995
    [138]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9]张宇.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40]张宇.中国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41]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2):97~106
    [142]庄起善.过渡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143]庄起善.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世界经济研究,2003(3)
    [144]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1)
    [145]周冰.有限理性和过渡型制度安排.天津社会科学,2001(3)
    [146]周冰.转型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学科定位.社会科学战线,2009(7)
    [147]周冰等著.过渡性制度安排与平滑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48]周天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9]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0] Bernard Black, Reinier Kraakman and Anna Tarassova. Russian privatization andcorporate governance: what Went Wrong?. Stanford Law Review,2000,52:1731~1808
    [151] Blanchard, Olivier and Sleifer, Anderei.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 NBER Working Paper No.7616, March2000.
    [152] Dani Rodrik, Second-Best Institu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No.14050, June2008.
    [153] Daniel Kaufmann, Aart Kraay, Massimo Mastruzzi, Governance Matters III: GovernanceIndicators for1996-2002,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3106, RevisedVersion: April5,2004.
    [154] Daron Acemoglu and Simon Johnson, Institutions a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Growth. In Philippe Aghion and Steven N. Durlauf (ed),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Volume IA. Elsevier B.V.,2005. pp.386-472
    [155] Erik Berglof and Patrick Bolton,“The Great Divide and Beyond: Financial Architecturein Transi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ume16, Number1, Winter2002, pp.77-100.
    [156] Gérard Roland,“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Fast-moving and Slow-movingInstitution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4, Vol.38, No.4, pp.109-131.
    [157] Jeffery B. Miller and Stiyan Tenev,“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TheExperiences of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Vol.49,2007.554-555.
    [158] Jeffrey Sachs and Wing Thye Woo,“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 of China,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y Union”, Economic Policy,April1994,pp.102-145.
    [159] Joachim Ahrens and Philipp Mengeringhau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Transition: Market-Enhancing Governance, Chinese-style”, The European 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 No.1,2006, pp.75-102.
    [160] Joachim Arens, Philipp Mengeringau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Transition:Market-Enhancing Governance, Chinese-Style”,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Vol.3, No.1,2006, pp.75-102.
    [161] Joel S. Hellman, Geraint Jones, and Daniel Kaufmann. Seize the state, seize the da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 No.2444.
    [162] Joel S. Hellman, Winners Take All: The Politics of Partial Reform in PostcommunistTransitions, World Politics,1998, Vol.50, No.2, pp.203-234.
    [163] La Porta, etal,“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6, pp.1113-1155.
    [164] Michael McFaul,“State Power,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Politics of Privatization inRussia”, World Politics, Vol.47, No.2,1995, pp.210-243.
    [165] Nauro F. Campos and Fabrizio Coricelli,“Growth in Transition: What We Know, WhatWe Don’t, and What We Should”, William Davidson Working Paper Number470,February2002.
    [166] Oliver Blanchard and Michael Kremer,“Disorganiz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Vol.112, No.4,1997, pp.1091-1126.
    [167] Olivier Blanchard and Anderei Sleifer.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 NBER Working Paper,2000, No.7616
    [168] Padma Desai. Russian retrospectives on reforms from Yelsin to Putin. Journal ofEconomic Pectives,2005,19:87~106
    [169] Qian Yingyi,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Paper preparedfor the World Bank's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ashington, D.C.,April28-30,1999.
    [170] Stanley Fischer and Rata Sahay,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after Ten Years. IMFWorking Papers,2000, No.30; World Bank, Transition: 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2002.pp.11-13.
    [171] Venelin I. Ganev,“Post-communism as an episodeof state building: A reversed Tillyanperspective”,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38(2005)425-445.
    [172] Vladimir Popov,“Shock Therapy versus Gradualism Reconsidered: Lessons fromTransition Economies after15Years of Reforms”,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Vol.49,2007.1-31.
    [173] Weingast, B.,“The Economic Rol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1,1995, p1.
    [174] Wladimir Andreff,“Would a Second Transition Stage Prolong the Initial Period ofPost-socialis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to Market Capitalism?”, The European Journal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 No.1,2004, pp.7-31.
    [175] World Bank,2002, Transition: 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 pp.11-20.
    [176] World Bank. Transition—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2002.9
    [177] А. А. Бузгарин, В. В. Радаев. Экономика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период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Московсков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95
    [178] Вишневский А. 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Москва,1976
    [179] Гриневецки В.И. Послевоенны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усск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М.: Изд-во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го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Союза Потребительных Обществ,1922
    [180] Гендальф. Им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западных стран: альтернативы для России/Под ред. Г.Витковской М.2002
    [181] Л. И. Абалкин. Курс переходнойзкономики. Москва:Финстатинформ,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