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制度执行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复比较党的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制度对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要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基于制度缺失的严峻现实,根据党的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党的制度,初步形成了党的制度体系的雏形与轮廓,从而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随着制度条文的日趋增加和制度质量的日益提高,制度所指向的党内问题却并未日渐减少,究其根源则在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的本来功能和预期效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展现。实质上,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故而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当前制度建设“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因此,本文以党的制度执行力为研究对象,围绕提高党的制度执行力的研究主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建构、现实验证和经验推广、问题治理为研究进路,通过党的制度执行力系统的理论预设,建构起党的制度执行力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分析框架统摄全文:首先对党的制度执行的已然状态即执行历史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制度执行的阶段特征和历史经验,接着对党的制度执行的实然状态即当前制度执行所存在的困境与成因进行剖析,最后就如何实现制度执行的将然状态进行对策研析,相应地提出加强制度执行力的治理策略。
     全文由导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导论主要阐释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难点、创新和限度。
     第一章是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梳理界定了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党的制度的内涵与功能,以及对制度执行的内涵分析、过程分析、特征分析,并预设了党的制度执行力系统,其主要包含执行制度、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监控、执行资源、执行环境等六大系统要素,以此形成了党的制度执行力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是历史探析部分,主要追寻了党的制度执行的历史进路,归纳了党的制度执行的历史分期,总结了党的制度执行的历史经验。文中认为,以党的制度执行的“典型性的发展点”为基本标识,90多年来党的制度执行史大体上可分为初步探索阶段、积极推进阶段、遭遇挫折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阶段等五个阶段,并取得了制度执行的五个基本经验,即注重党的制度质量问题、加强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党的制度权威意识、提高党的制度执行能力、强化党的制度执行监督。
     第三章是问题剖析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党的制度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五个典型问题即制度虚置、制度剪切、制度敷衍、制度附加、制度置换,并从静态向度和动态向度两个方面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成因进行剖析。文中认为,制度执行不力既有单独的各个系统要素的问题,也有各个要素联合互动即运行机制的问题。
     第四章是对策研析部分,主要提出了从前提、过程和保障三个方面来提高党的制度执行力。文中认为,提高党的制度执行力,构建党的制度的科学体系是前提、形成制度运行的合理机制是过程,优化制度执行的资源环境是保障。就前提方面而言,必须提高单项制度的质量以构建微观层面的制度体系,加强党内制度的整合以构建中观层面的制度体系,实现内外制度的互动以构建宏观层面的制度体系;就过程方面而言,必须完善制度的传播机制、健全制度的执行机制、强化制度的控制机制;就保障方面而言,必须优化执行资源的有效供给、塑造崇尚法治的社会环境、培育党内制度的执行文化。
     结语主要对本文进行总结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Since the1980s, the CPC was more deeply aware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institution based on the repeated comparison between possitive experience andnegative lessons in party building. Therefore, in the basis of the grim reality ofinstitutional deficiency, the CPC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institution according to theobjective needs of the party building practice. It initially formed a prototype of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provided a stro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of the party building.Bu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provisions and the improving of quality, theinstitutional problems did not reduced. Its root was that the poor execution stoppedthe expected utility of institution from functioning adequately. In fact, the vitality ofinstitution lies in its execu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 dependson its executive power, so 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power is "the mostpractical voice of the inner state” in current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So,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ed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power of the CPC as theresearch subject and applied documentary analysis, historical method, comparisonmethod,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 and investigation integratedly. It took the theoreticalconstruction,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experience promotion and problem managementas research approach and formed a general analysis frame via the theoretical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power. The framework unifedthe full text: first,it analyzed the already state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of theCPC, and summarized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institutional execution; then, it analyzed the actual state, that is to analyze thedilemma and its cause in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finally, it analyzed the future of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execution accordingl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and the main body (four chapters), thespecific conten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contained the proposition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research significance,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is research, research approach andmethods,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 innovation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mainly defined the meaning andfunction of institution and the CPC’s institution. Meanwhile, it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and then builtthe system of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power, this executive system mainly containedsix factors such as the institution, subject, object, monitoring, resource andenvironment. It formed a general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The second chapter is historical exploration. It summed up the historical stagesand experie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of the CPC. This paper argued that iftaking "the typical points" as the basic identification,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history of the CPC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such as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the active promotion, the setbacks,the recovery and the comprehensively promotionstage. In these stages, we had also gained five experience in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Tha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party's institution, to strengthen the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 system, to form the authority consciousness of party'sinstitution,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ability of the party, and to strengthenthe supervis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problem analysis part. It mainly analyzed five typical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That is putting theinstitution in an awkward position, cutting the institution arbitrarily, executing theinstitution perfunctorily, attaching something else in the institution discretionarily anddisplacing the institution casually. Furthermore, it dissected causes of the poorexecution from both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ides. This paper figured out that both theseparate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can lead to the poor execu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part of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t mainly put forward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ve power of the CPC from three aspects. Thispaper believes that,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institution is the premise,forming a 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is the process, optimizingthe environ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execution is the guarantee. In terms of the premise,it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stitution to construct the micro level system,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s institution to build the meso level system, andre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 to build a macro levelsystem; in terms of the process, it must improve the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institution, perfect the executive mechanism,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mechanism;in terms of the guaranteeing respect, it must optimiz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executiveresources, shap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advocating the rule of law, and cultivate the executive culture.
     The conclusion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is a general prospectfor the further stud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②同上。
    ③[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17页。
    ④本文中所指称的“党”,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中国共产党”的简称。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③《孟子·离娄上》。
    ④[明]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上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0页。
    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513页。
    ①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②同上。
    ③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人民日报,2006年9月8日,第2版。
    ④[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邓经元、骈宇鶱点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页。
    ⑤[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邓经元、骈宇鶱点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⑥转引自,盛若蔚:《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17版。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99页。
    ⑧臧胜业主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3页。
    ①《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7日,第1版。
    ②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3月29日,第2版。
    ③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1版。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制度建设课题组编:《党的制度建设新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李玉荣:《新中国60年党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④杨世文等著:《党的制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⑤陈怀敏:《浅谈企业制度执行力》,《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⑥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6年3月16日,第1版。
    ⑦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人民日报,2006年9月8日,第2版。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1版。
    ②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③陈怀敏:《浅谈企业制度执行力》,《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徐海东:《部队党委制度执行力建设刍议》,《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第16期。
    ⑤陈满雄:《提高制度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①孟文琪:《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思考》,《中国监察》2008年第17期。
    ②李娣:《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赵旭生:《试论党的制度执行力》,《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②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③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制度建设课题组编:《党的制度建设新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杨世文等著:《党的制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①陈怀敏:《浅谈企业制度执行力》,《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李娣:《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陈小斌:《党内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陈满雄:《提高制度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⑤赵旭生:《试论党的制度执行力》,《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⑥刘桂兰:《制度执行力——政党权威强化的有效载体》,《领导科学》2011年2月(中)。
    ⑦蔡永生:《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根本要义和实现途径》,贵州日报,2010年7月8日第11版。
    ⑧刘政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问题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⑨赵旭生:《试论党的制度执行力》,《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⑩陈满雄:《提高制度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11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①莫勇波、张定安:《制度执行力:概念辨析及构建要素》,《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1期。
    ②刘典文:《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领导科学》2010年6月(下)。
    ③陈满雄:《提高制度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④臧胜业主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版,第34-35页。
    ⑤杨世文等著:《党的制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99-101页。
    ⑥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若干限制因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⑦河南省纪委研究室:《刍议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中国监察》2011年第11期。
    ⑧颜纪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提高制度执行力》,人民日报,2010年5月26日,第7版。
    ⑨陈怀敏:《浅谈企业制度执行力》,《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陈小斌:《党内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唐踔: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梗阻与对策,《理论学习》2011年第10期。
    ③龚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阻滞的调查及其执行力的强化路径》,《桂海论丛》2010年第5期。
    ④徐遥:《提高制度执行力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红旗文稿》2010年第17期。
    ⑤黄桂荣:《论完善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五项机制》,《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①赵旭生:《试论党的制度执行力》,《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居继清、何旗:《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4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7页。
    ①期刊论文方面:基于中国知网的2012年9月1日的学术检索显示,以“制度执行力”为篇名并与中国共产党关联的论文仅有51篇。学位论文方面: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王小金的《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社会学研究》(2009),福建师范大学李娣的《党的制度执行力研究》(2010),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陈小斌的《党内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2011),山东师范大学贾胜军的《中国共产党执行力研究》(2012)。专著方面:只有1本臧胜业主编的《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版。
    ②[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9页。
    ③转引自,[英]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第20页。
    ⑤萧斌:《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⑥[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①[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2011年版,第272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33页。
    ③[美]菲利普·施米特、特丽·林恩·卡尔:《民主是什么,不是什么?》//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页。
    ④[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⑤[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译者说明第2页。
    ⑥《周易》,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55页。
    ⑦《商君书·开塞篇》。
    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2-523页。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3页。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页。
    ⑤[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⑥[法]米亚拉雷、维亚尔主编:《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张人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⑦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⑧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②[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9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年版,第50-51页。
    ⑥[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⑦[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三联书店2011年版。
    ⑧[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0页。
    ①[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②[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③[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⑥[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⑦[法]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⑧[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②[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④[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9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45页。
    ⑧[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2页。
    ⑨[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⑩[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①[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9页。
    ②[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9页。注:值得指出的是,在1995年版的马恩选集和2009年版的马恩文集中,“现存的制度”被“因为这种存在状况”的翻译代替(分别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4页。),但笔者认为前者的翻译更切合语境。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②[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③Oliver E.Williamson,“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XXXVII(September2000),pp.595-613.
    ④[美] H.培顿·杨:《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王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⑥[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①[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美]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页。
    ④[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146页。
    ①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4页。
    ②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21页。
    ③[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2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5页。
    ③[美]卡罗尔·索尔坦、埃里克·尤西拉纳、维吉尼亚·郝夫勒:《新制度主义:制度与社会秩序》,陈雪莲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年版,第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②同上。
    ③[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④同上。
    ⑤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1页。
    ②同上。
    ③叶笃初、甄小英:《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军事学院图书资料馆内部资料,第4页。
    ④杨世文:《党的制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黄飚、杨杰主编:《党的制度建设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①刘泉、付建勤主编:《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教程》,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②韩强:《党的制度建设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④陈登才、张文正、卢先福主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页。
    ①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④同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②常光民等:《党内关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73-8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页。
    ③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0年3月16日,第1版。
    ④张全景:《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序)》,参见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④[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页。
    ⑤[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②《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③《荀子·修身》。
    ④《潜书》。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4页。
    ⑥[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黄健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6页。
    ⑦Erwin C. Hargrove,The missing link: th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policy, Urban Institute Press,1975.
    ⑧[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②Peter DeLeon. A democratic approach to policy implementation.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of the APSA,San Francisco,California,2001,pp.1.
    ③Jeffrey L. Pressman and Aaron B. Wildavsky,Implementation:how 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Oakland,2nd 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pp.XX-XXI.
    ④[韩]吴锡泓、金荣枰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金东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页。
    ⑤Raman Ananth, DeHoratius Nicole, Ton Zeynep. Execution:the missing link in retail operations, 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 Spring2001, Vol.43,Issue3,pp.136-152.
    ⑥[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刘祥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⑦[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刘祥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当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课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罗豪才:《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③[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杨建顺、周作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④徐珂:《政府执行力》,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⑤徐珂:《政府执行力》,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5。
    ②[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刘祥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国富执行力课题组:《本土化执行力模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⑥国富执行力课题组:《本土化执行力模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David J.Teece, Gary Pisano, 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August1997,Vol.18,Issue7, pp.516.
    ①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20.1万个。引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1日,第1版。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1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③[奥]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王兴成译,《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
    ④钱学森:《创建系统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7页。
    ①C·E.Shannon,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27,1948.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③同上。
    ①[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6页。
    ⑥同上。
    ⑦《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列宁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页。
    ④同上。
    ⑤同上。
    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页。
    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653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3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④同上。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5页。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
    ⑩同上。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73页。
    ②同上。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81-482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235页。
    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0-81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⑧同上。
    ⑨《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页。
    ⑩同上。
    11《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①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②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3页。
    ③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页。
    ⑥宋晓明主编:《中共党建史》(1949-1976),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0-81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7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70页。
    ②同上。
    ③《陶铸文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⑥同上。
    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⑨《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5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②中央纪委办公厅、中央纪委研究室:《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历次全会工作报告汇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版,第286页。
    ①本报评论员:《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福州日报,2012年10月26日,第1版。
    ②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人民日报,2006年9月8日,第2版。
    ③同上。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
    1版。
    ⑤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⑥同上。
    ⑦同上。
    ⑧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1版。
    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02页。
    ③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人民日报,2010年1月13日,第1版。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①《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1版。
    ②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1版。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0页。
    ②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1版。
    ③[清]龚自珍:《尊隐·龚自珍集》,康沛竹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⑥转引自:孙业礼:《学习党史,益人心智》,《北京党史》2010年第2期。
    ⑦同上。
    ①本报记者:《胡锦涛强调要十分重视党史工作,以史鉴今、以史育人》,人民日报,1994年11月22日,第1版。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页。
    ③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问题评析》,《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30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⑥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第2版。
    ①[美]丹尼斯·郎:《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
    ①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第2版。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页。
    ③《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①Eugene Bardach, Implementation Game: What Happens After a Bill Becomes a Law, Cambridge, MA: MITPress,1977.
    ②《孙子兵法》。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编人事政策法规全书》第2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628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编人事政策法规全书》第2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628页。
    ③《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1期。
    ④中央办公厅法规室等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⑤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编:《把握人民的意愿: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及复文选》(2006年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579页。
    ①即干贝银丝汤、清炒虾球、酱烧小牛排、茭白鲜蔬、柠香银鳕鱼。
    ②即翠汁鸡豆花汤、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冷盘。
    ③即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猪肉丸子冬瓜汤。
    ①[荷]H·布雷塞斯、M·霍尼赫:《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张蓉燕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年第2期。
    ②同上。
    ①《我国拟实行官员财产登记制》,《南京晨报》2004年8月31日第12版。
    ②杨建国:《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理据、缺失及构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济南日报,2013年02月20日,第1版。
    ④[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第31期,第15-1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人民日报》2009年7月13日,第2版。
    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人民日报》2002年7月24日,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②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③同上。
    ④[法]夏尔·德巴什:《行政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第2版。
    ②同上。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②《列宁全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页。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党的组织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页。
    ③[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①[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31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④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室等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1-2007),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页。
    ①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01页。
    ①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Karl W.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3,pp.67-68.
    ③[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
    ②同上。
    ①[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刘祥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68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③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1页。
    ①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②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页。
    ③周敬青:《党内潜规则的由来及其治理对策》,学习时报,2011年9月12日,第3版。
    ①[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韩晖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②《荀子·性恶》。
    ③张永桃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政治学分册),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①[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7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290页。
    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人民日报》2013年5月28日,第6版。
    ①[美]亨利·罗伯特:《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袁天鹏、孙涤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潘泽林:《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及其体系构建问题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7页。
    ②曾市南:《“党内法规”提法不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2日,第8版。
    ①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政府法制》2009年第5期。
    ②[奥]欧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舒国滢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③选编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④《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①吴官正:《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求是》2006年第18期。
    ①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荷]A.F.G.汉肯:《控制论与社会》,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③[美]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中文注释版),张咏华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①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Elisabeth Noelle-Neumann,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3.
    ①《春秋左传》(一),顾馨、徐明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①[美]贾森·A.科尔基特等:《组织行为学:提高执行力和承诺的要素》,吴晓巍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①[美]贾森·A.科尔基特等:《组织行为学:提高执行力和承诺的要素》,吴晓巍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③同上。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1版。
    ①[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513页。
    ③[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0页。
    ①转引自[德]维尔纳·马泽尔:《统一总理:科尔传》,马福云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3年2月26日,第2版。
    ①《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3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0版),孙健敏、李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选编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七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③[英]培根:《培根论人生》,王义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①干以胜:《不断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中国监察》2012年第12期。
    ①黄稻主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
    ③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2版。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⑤同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2013年3月17日。
    ①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1版。
    ②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2版。
    ③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37·文化学大义、民族与文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页。
    ①刘云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求是》2010年第20期。
    ②公茂虹:《加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3年第1期。刘仕平:《在党史研究中应重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北京党史》2007年第2期。
    ①《管子·法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2]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陈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陶铸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28]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3]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七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
    [1][奥]欧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德]克里斯托夫·兰多,安东·埃希巴赫.德式执行力[M].刘开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德]维尔纳·马泽尔.统一总理科尔传[M].马福云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10][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2][法]加斯东.米亚拉雷等.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M].张人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13][法]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刘刚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法]夏尔·德巴什.行政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7][韩]吴锡泓,金荣枰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M].金东日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8][荷]A.F.G.汉肯.控制论与社会[M].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9][加]梁鹤年.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M].丁进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0][美]A·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1][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M].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2][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3][美]H.培顿·杨.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M].王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4][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5][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26][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郑永年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7][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8][美]丹尼斯·郎.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0][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韦森译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1][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2][美]菲利普·施米特,特丽·林恩·卡尔.民主是什么?民主不是什么?[A].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3][美]亨利·罗伯特.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M].袁天鹏,孙涤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4][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35][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6][美]贾森·A.科尔基特.组织行为学:提高执行力和承诺的要素[M].吴晓巍译,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7][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M].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8][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9][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0][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1][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刘祥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2][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M].汪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3][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4][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列,赖海榕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7][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4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9][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5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1][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吕增奎,王新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2][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3][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0版)[M].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5][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6][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57][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张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
    [58][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9][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M].杨建顺,周作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0][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1][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M].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6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63][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4][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5][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6][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陈建波,郁仲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7][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8][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执行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治理[M].黄健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9][英]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70][英]培根.培根论人生[M].王义国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7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M].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曹堂哲.公共行政执行的中层理论——政府执行力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常光民等.党内关系[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4]陈登才,张文正,卢先福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党校,1997.
    [5]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戴天宇.超越执行力:科学管理从科学的制度设计开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10]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龚自珍.尊隐龚自珍集[M].康沛竹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2]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一),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国富执行力课题组.本土化执行力模式[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4]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5]韩强.党的制度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6]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7]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8]黄飚,杨杰编.党的制度建设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19]黄稻主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金炯烈等.政策执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2]金太军等.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3]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刘泉,付建勤编.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教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5]刘湘武,贺新谱编.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26]陆学艺编.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27]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28]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9]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0]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3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编人事政策法规全书(第2册)[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35]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编.把握人民的意愿: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及复文选(2006年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6]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7]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邓经元,骈宇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38]宋晓明编.中共党建史1949-1976[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
    [39]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0]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1]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3]萧斌.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44]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5]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6]徐珂.政府执行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47]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8]杨世文,吴溯明,杨冠琼.党的制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49]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M].军事学院图书资料馆内部资料.
    [50]臧胜业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51]张金马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2]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53]张全景.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序)[A].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4]张荣臣.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5]张荣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56]张荣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机制[M].北京:五洲转播出版社,2012.
    [57]张永桃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政治学分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8]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室,中共中央纪委法规室,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1-2007)[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0]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制度建设课题组编.党的制度建设新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62]中共中央组织部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党的组织工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63]中央办公厅法规室等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64]中央纪委办公厅,中央纪委研究室.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历次全会工作报告汇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65]中央纪委研究室编.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初探(内部发行)[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66]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7]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1][奥]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J].王兴成译,国外社会科学,1978(2).
    [2][荷]H·布雷塞斯,M·霍尼赫.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J].张蓉燕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2).
    [3][美]卡罗尔·索尔坦,埃里克·尤西拉纳,维吉尼亚·郝夫勒.新制度主义:制度与社会秩序[J].陈雪莲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6).
    [4]蔡永生.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根本要义和实现途径[N].贵州日报,2010-7-8(11).
    [5]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若干限制因素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2).
    [6]陈怀敏.浅谈企业制度执行力[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7]陈满雄.提高制度执行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
    [8]陈小斌.党内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研究[D].上海:上海市委党校,2011.
    [9]干以胜.不断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J].中国监察,2012(12).
    [10]龚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阻滞的调查及其执行力的强化路径[J].桂海论丛,2010(5).
    [11]公茂虹.加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3(1).
    [12]河南省纪委研究室.刍议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J].中国监察,2011(11).
    [13]胡锦涛.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N].人民日报,2010-1-13(1).
    [14]黄桂荣.论完善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五项机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5).
    [15]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9-8(2).
    [16]居继清,何旗.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2011(4).
    [17]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问题评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7(2).
    [18]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4).
    [19]李娣.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20]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4).
    [21]李玉荣.新中国60年党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4).
    [22]刘典文.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领导科学,2010(6).
    [23]刘桂兰.制度执行力——政党权威强化的有效载体[J].领导科学,2011(2).
    [24]刘仕平.在党史研究中应重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北京党史,2007(2).
    [25]刘云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J].求是,2010(20).
    [26]刘政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问题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9).
    [27]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09(5).
    [28]孟文琪.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思考[J].中国监察,2008(17).
    [29]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当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课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0]莫勇波,张定安.制度执行力:概念辨析及构建要素[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
    [31]潘泽林.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及其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2]盛若蔚.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N].人民日报,2010-12-30(17).
    [33]孙业礼.学习党史,益人心智[J].北京党史,2010(2).
    [34]唐踔.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梗阻与对策[J].理论学习,2011(10).
    [35]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36]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3-29(2).
    [37]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6-3-16(1).
    [38]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1).
    [39]我国拟实行官员财产登记制[N].南京晨报,2004-8-31(12).
    [40]吴官正.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J].求是杂志,2006(18).
    [41]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9-10-9(2).
    [4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5(2).
    [4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3(2).
    [44]徐海东.部队党委制度执行力建设刍议[J].政工研究动态,2006(16).
    [45]徐遥.提高制度执行力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红旗文稿,2010(17).
    [46]颜纪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提高制度执行力[N].人民日报,2010-5-26(7).
    [47]杨建国.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理据、缺失及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8]曾市南.“党内法规”提法不妥[N].中国青年报,2004-1-2(8).
    [49]赵旭生.试论党的制度执行力[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3).
    [5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9-28(1).
    [5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7(1).
    [52]周敬青.党内潜规则的由来及其治理对策[N].学习时报,2011-9-12(3).
    [1]C.E.Shannon,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Bell SystemTechnical Journal,Vol.27,1948.
    [2]David J.Teece,Gary 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8,Issue7, August1997,pp.516.
    [3]Elisabeth Noelle-Neumann,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Ski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4]Erwin C.Hargrove,The missing link: th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policy,Urban Institute Press,1975.
    [5]Eugene Bardach, Implementation Game: What Happens After a Bill Becomes aLaw,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77.
    [6]Jeffrey L.Pressman&Aaron B.Wildavsky, Implementation: how great expectations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akland,2nd 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7]Karl W.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The FreePress,1953,pp.67-68.
    [8]Oliver E.Williamson,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LookingAhead,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XXVII(September2000),pp.595-613.
    [9]Peter DeLeon,A democratic approach to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epared for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PSA,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2001.
    [10]Raman Ananth,DeHoratius Nicole,Ton Zeynep. Execution: the missing link inretail operation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2001, Vol.43,Issue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