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
     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著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
     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Wild medical resources refer to those various medical plants,animals and minerals with different reserve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certain areas and which are not planted,or stable bre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take a broad sense,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lk medicine(herbal medicine) and ethnic medicine.
     The use of medical resources dates back to early stage of human being existence,and great medical work such as Sheng Nong's Herbal Classic,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had emerged since then. Not only the Chinese medicine had a long history,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ir long-range practice, had also developed medicine with unique ethnic features,such as tibet medicine, mongolian medicine, uighur medicine, dai medicine, zhuang medicine,etc.
     Due to its unique and various natural conditions,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are blessed with abundant medical resources,and some well known authentic medical resources take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ntry.In recent years,with growing need,rampant deforestation,ilegal hunting,destruction of habitat and weak sense of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the wide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have been decreasing and are in dire need of protection.To protect the wide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has great significance,including preserveing the biodiversity,biotic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developing the Chinese and ethnic medical industry thus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people,and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status of the wide medical resources and its legal protec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the re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treaty and the experiences of some countries,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 in the aspects of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law bind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rt goes through relveant research in the area, then lays out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attempted innovation. 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defines wild medical resources,then analyses its character, classification,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With the data of the general survey of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this part presents in detail the facts and figures of trad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ethnic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ethnic region,. The second chapter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the drawbacks, of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from the angle of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law bind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went to Wenshan in Yunnan province to do field research on the local medical resources, and found ou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remaining problems in ite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the practice of som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wild med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to Chinese western region. In the fifth chatper, aiming to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uthor tries to bring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law bind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sixth part is peror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document study.combing the aspects of wild medical resources, resources protection,and relevant research pertaining to the western region;comparative study,expounding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the practice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wild medical resources,and drawing references to the western region;field study,finding a typical example and analyzing its success and failure.
     The innovations the author tries to realize lay out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innovation of the subject.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to study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wild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ethnic region from legal perspective. The second is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scope. The dissertation covers the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ild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12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the west ethnic region. Aside from the sorts,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al resources, the dissertation also covers the development,resources of the ethnic medic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 third is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s. With the theories of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issertation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law bind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of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n comes up with relevant suggestions. Namely, the legisl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must establish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its guiding ideology, and covers all the wild medical resources and all the management aspects. The autonomous regions must make the full use of autonomous legislation to show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western ethnic region must integrate the minority environmental customary law into its work, and takes advantage of its non-formal framework features. The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e introduction of vertical management and optional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in the enviromental law enforcement. The dissertation also suggest expa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by means of establishing enviromental NGO and exploring enviro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引文
① 叶万辉,陆兆华主编:《中药资源引论》,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① 龙马:《利用西部药材资源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3月15日第1版。
    ② 宋平顺,赵建邦,丁永辉:《甘肃省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发展对策》,《甘肃科技》2010年第26卷第7期,第1页。
    ③ 转引自席溢,阿里穆斯,李艳双,等:《我国少数民族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725-729页。
    ① 贾竞波:《保护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① 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166页。
    ②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③ 何本鸿,朱敏英:《中药资源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 万德光,王文权:《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⑤ 张惠源,袁昌齐,孙传奇,等:《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第7期,第387-390页。
    ⑥ 周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开发——<中国中药区划>分区论述(一,二,三,四)》,摘编自《中国中药区划》,《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第2卷第5,6,7,8期。
    ⑦ 丁建,夏燕莉:《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第21卷第5期,第453-454页。
    ① 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及展望》,《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年第25卷第4期,第272-276页。
    ② 陈士林,张本刚,杨智,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16期,第1229-1232页。
    ③ 尹春梅,王良信:《建议开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调查》,《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第24卷第3期,第134-136页。
    ④ 邹寒雁等主编:《青海中草药区域开发综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 方鼎主编,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编著:《广西中药资源名录》,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⑥ 云南省药材公司编:《云南中药资源名录》,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 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贵州省中药研究所编:《贵州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 张恩和,黄高宝,景锐:《西北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第9卷第1期,第42-45页。
    ⑦ 赵文瑞:《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促进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S1期,第212-213页。
    ⑧ 方锐,李勇,陈琼:《西部中药资源保护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1期总第221期,第701-703页。
    ⑨ 郑汉臣:《发挥资源优势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西部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些建议》,《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2001年,第741页。
    ⑩ 谢长礼主编,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编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志中藏药材资源》,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① 郭振,崔箭:《生态视角下浅析民族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第23期,第3-4页。
    ② 冀静,张艺:《我国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全国第三届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187-190页。
    ③ 李隆云,占堆,卫莹芳,等:《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第27卷第8期,第561-564页。
    ④ 刘忠:《试论藏药资源及其开发》,《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总第72期,第11-12页。
    ⑤ 雷菊芳,李富银,扎西顿珠,等:《青藏高原藏药用植物生长特性及藏药资源保护初探》,《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年第4卷第2期,第60-64页。
    ⑥ 松林:《内蒙古蒙药植物药材资源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第1期,第23-28页。
    ⑦ 刘圆,尚远宏,刘超,等:《蒙药的历史与研究现状,发展前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2卷第2期,第281-285页。
    ⑧ 张新江,李燕林:《维吾尔药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对策》,《新疆中医药》2004年第22卷第4期(总第92期),第61-62页。
    ⑧ 谢玲,潘苇芩,刘丽霞,等:《新疆维吾尔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新疆中医药》,2009年第27卷第6期总第124期,第77-80页。
    ⑨ 索菲娅,陈世忠:《维吾尔药的现状及发展》,《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第208-212页。
    ⑩ 歹家林:《楚雄州彝药产业建设回顾与展望》,《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第3期,第40-44页。
    11 秦国政:《对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彝药研发的思考》,《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8卷第3期,第1-4页。
    12 陈士林,肖培根主编:《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13 周秀佳,徐宏发,顺庆生主编:《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 邓玉诚,李军,华会明,等:《当前我国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3卷第1期,56-59页。
    ② 赵步长:《保护中药材资源防止中药材资源浪费》,《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年第3期,第49-51页。
    (11) 周福成:《保护药材资源引导产业发展——对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年第6期,第72-76页。
    ③ 冉懋雄:《论我国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第12卷第1期,第15-18页。
    ④ 吕志坤:《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第11期,第7-9页。
    ⑤ 白隆华,缪剑华,柯芳:《论生物多样性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第7卷第7期,第29-32页。
    ⑥ 陈士林,黄林芳,王瑀:《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及对策》,《中医药信息》,2005年第22卷第2期,第3-5页。
    ⑦ 陈士林,郭宝林:《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4年第6卷第1期,第1-8页。
    ① 陈士林,苏钢强,邹健强,等:《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15期,第1141-1146页。
    ② 梅智胜,张文生,王永炎:《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亟待加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15卷第10期,第4-6页。
    ③ 林淑芳,郭兰萍,黄璐琦:《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初探》,《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第14卷第4期,第71-74页。
    ④ 詹亚华,曾亮,孙芳:《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及其对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7卷第1期,第37-40页。
    ⑤ 孟智斌:《中药濒危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论》,《科技导报》,2008年第14期,总第26期,第40-47页。
    ⑥ 郭冬梅:《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第8卷第3期,第35-36页。
    ⑦ 丁自勉,罗铮,谷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药用植物园自身可持续发展》,《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12-14页。
    ⑧ 孙成忠,赵润怀,陈国岭,等:《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网络化共享系统研究》,《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第11卷第9期,第4-6,转第20页。
    ⑨ 闫志峰,张本刚,张昭:《保护生物学视角下的药用植物研究对策》,《中国植物园》,《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第88-94页。
    ① 陈士林:《中药资源创新方法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第1-9页。
    ② 葛涤生:《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解决中药资源问题》,《自然资源(资源科学)》,1995年第1期,第51-56页。
    ③ 许赣申:《采用数学模型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分析》,《天津药学》,2003年第15卷第2期,第41-42页。
    ④ 白隆华,缪剑华,柯芳:《论生物多样性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第7期,第29-32页。
    ⑤ 胡丽,张文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学模型探讨》,《中国药房》,2009年第3期,第161-162页。
    ⑥ 甘庭宇:《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面临枯竭的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第43-46页。
    ⑦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34卷第15期,第1879-1885。
    ⑧ 陈静,李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立法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第13卷第11期,第6-8页。 页。
    ① 夏少敏,卢永元:《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立法探讨》,《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04.722-27·重庆)论文集》,2004年,第642-648页。
    ② 张洪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中药资源》,《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12月13日中药专业栏。
    ③ 张蓬涛,李香云:《西北干早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的资源法规分析》,《干旱区地理》,2002年第25卷第1期,第35-39页。
    ④ 彭羽,蒋高明,胡京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途径》,《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第67-68页。
    ⑤ 余承文:《中药资源保护区法律制度浅析》,《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2期,总第139期,第86,89页。
    ⑥ 陈士林,陈庆恒,杨明,等:《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中藏药材资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年,第407页。
    ⑦ 参见郭巧生,刘丽:《地道药材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迫在眉睫》,《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9月18日。
    ① 马小军,裴小颖,王志本:《利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打造道地药材保护体系》,《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第28卷第12期,第1105-1108页。
    ② 周成明,周凤华,靳光乾,等:《对中药材GAP认证和产业的思考与建议》,《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4年第6卷第5期,第66-75页。
    ③ 王化东,黄俊勇,卫莹芳:《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90-98页。
    ④ 曲莉,王智民,高慧敏:《欧盟关于野生草药采制管理规范GWP的介绍》,《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3期,第239240页。
    ⑤ 吴洁:《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GACP指南解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11卷第10期,第937-939页。
    ⑥ 杨青云,粟晓黎,许明哲,等:《我国GAP与世界卫生组织GACP指南对比浅析》,《中国药事》,2010年24卷9期,第873-874页。
    ⑦ 杨勇,杨世民:《中国,欧盟,日本的药用植物种植规范比较》,《中国药业》,2005年第14卷第4期,第14-16页。
    ① 张廷模:《中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 张廷模:《中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②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 杨世海称之为脆弱性。
    ①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 陈士林,肖培根主编:《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 杨丽主编:《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三易其稿,在1578年完成的近200万字的中医药科学巨著。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改绘药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它不仅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内容还广泛涉及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周祯祥主编:《中药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 杨丽主编:《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 周祯祥主编:《中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②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③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 陈士林,张本刚,杨智,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16期,第1229页。
    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郭兰萍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实施准备》中提到第一次全国普查在20世纪50年代初,尹春梅,王良信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与展望》认为各省市区野生药源普查在1960年到196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认为是在1960年到1962年,黄璐瑶为第四次普查筹备技术专家组组长,观点较为权威,故本文采用她的观点。
    ③ 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与展望》,《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年第25卷第4期,第273页。
    ④ 黄璐琦:《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1年
    ① 张卫,张瑞贤:《“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草药运动特点及表现形式》,《中华医史杂志》,2009年第39卷第1期,第25-26页。
    ② 张惠源,赵润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医学研究杂志》,1999年第10期,第16页。
    ①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第6页第一节列表中药用植物属数为2313,下面在介绍药用植物种类中又提出是2312属,之间存在出入。另据《中国中药区划》第9页中药资源概况,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药用植物有383科,2309属,11146种,包括藻,菌,地衣,苔藓,蕨及种子植物等各个植物类型。藻,菌,地衣类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1科,188属,459种。苔藓,蕨,种子植物等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292科,2121属,10687种。药用动物有415科,861属,1561种。这里的数据与本书中的相关数据基本都存在出入。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区划》,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页。
    ①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 《中国中药资源》记载内蒙古自治区中药资源有1340种,其中植物类1070种,动物类240种,矿物类30种,此处出入较大。《内蒙古植物药志》记载,在2781种高等植物中,有1198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其中草本植物占80%以上。丁文江:《内蒙古植物志(1~5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 《中国中药资源》记载青海省有药用植物1461种,此处略有出入。第30页。
    ② 《中国中药资源》中,四川省中药资源共计4354种,与此有些出入。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 云南省药材公司出版的《云南中药资源名录》收载的药用植物有315科,1841属,6157种。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② 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编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藏药材资源》,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 刘秀芳:《吉如很-Ⅰ号滴丸及其主要成分广枣,栀子的药效学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07年5月,第1页。
    ① 钟鸣主编:《简明壮医药学》,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①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②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227页。
    ①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103页。
    ②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97页。
    ①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34卷第15期,第1879页。
    ① 我国的行政立法活动从弱到强,逐渐在立法的数量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据统计,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已发布的行政法规有700多件,行政规章约3万多件,行政立法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国家主权等极为有限的领域外,在国家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很难找到不受行政立法调整的领域。引自刘莘,江澎涛:《行政立法60年之回眸》,《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卷第2期,第34页。
    ②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98页。
    ① 张惠源,赵润怀,袁昌齐,等:《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第20卷第7期,第387页。
    ②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34卷第15期,第1880页。
    ①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98页。
    ① 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第80页。
    ② 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第85页。
    ③ 吴宗金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在单行条例的概念中,制定主体包括了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参见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版,第85页。
    ①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① 乔世明:《民族自治地方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治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5页。
    ② 参见刘艺工,申伟:《简论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4期。
    ③ 余贵忠:《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
    ④ 余贵忠:《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⑤ 杨京彪,薛达元,孟秀祥,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7卷增刊,第25页。
    ⑥ 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⑦ 马晓琴,杨德亮:《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35页。
    ① 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②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正的法治,不但要求“法律被普遍的服从”,而且“被服从的法律应当是良法”。他认为,良法应体现正义并以实现正义为根本目的,应有利于实现立法目的,应为相对稳定性与适时变更性的完美结合,并应该考虑政体,地理环境等因素。参见李博:《论亚里士多德的“良法观”》,《当代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③ 陈伯良,袁翔珠,何前斌,等:《论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第565-568页。
    ④ 何雅静:《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28页。
    ① 陶立潘:《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页。
    ② 马晓琴,杨德亮:《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35页。
    ③ 王孔敬,佟宝山:《论古代蒙古族的生态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97页。
    ① 蓝寿荣:《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谢晖等主持《民间法》第3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② 华热·多杰:《浅谈藏区环保习惯法》,《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第98页。
    ③ 陈伯良,袁翔珠,何前斌等:《论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第565-568页。
    ④ 李可:《习惯法——一个正在发生的制度性事实》,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33页。
    ① 吴大华:《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12页。
    ② 李可认为,氏族公社时候,习惯法的产生具有民主性,是通过氏族会议民族讨论通过的,进入国家法时代后,在议定过程中,民主协商仍是其主要原则和特点:主观性体现在习惯法的立改废上,一般以习惯法所依存的社会团体的正式成员的协商一致为准;非专门性则指没有专门的机关进行习惯法的立改废和执行。引自李可:《习惯法——一个正在发生的制度性事实》,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34页。
    ③ 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修订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70页。
    ④ 古开弼:《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述略》,《古今农业》,2004年第4期,第93页。
    ⑤ 李可:《习惯法——一个正在发生的制度性事实》,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37页。
    ① 参见贵州民族研究所:《贵州民族调查》卷七第217-218页。
    ① 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296页。
    ② 《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制定,其第1条规定,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在1997年制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时》,第1条明确该条例宗旨是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可见,到此时,立法者对自然资源立法的价值追求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深化,逐渐提升到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指导整个环境立法。
    ③ 袁记平:《浅析我国环境立法指导思想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第3期,第49页。
    ①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34卷第15期,第1882页。
    ② 夏少敏,卢永元:《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立法探讨》,《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04.7.22-27.重庆)论文集,第644页。
    ① 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民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法律后果是指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后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117页。
    ②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在法律责任系统中,由违反法定和约定义务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占主导地位。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第168-169页。
    ③ 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① 蔡晓昕:《论环境刑法的法益》,法学硕士论文,北京大学,2003年,第65页。
    ② 余承文:《中药资源保护区法律制度浅析》,《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2期,总第139期,第86页。
    ③ 法制统一就是指在我国仅有一个法制体系,构成法制体系的法结构严谨,内容协调,互不抵触:在司法和行政执法中,标准口径一致;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一致,防止多元化。何伟:《论法制统一与地方立法》,2008年第10期,第108页。
    ①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② 侯方淼:《《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解析及其在我国的履行》,《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论文集》,第1705页。
    ① 有论者认为,立法不作为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隐性的立法不作为,是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国家机关的职责,由于需要立法机关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完善实施细则,使公民权利得以确实的保障,国家机关必须强制实施其职责,但是由于宪法与法律没有明确作出相关立法机关必须进行立法的要求,立法机关迟迟不制定相关的法律,来保障宪法与法律所规定公民权利得以落实,使国家机关的职责得以切实履行。显性的立法不作为,是指宪法与法律明确规定了立法机关(包括具有立法权限的行政机关)应当对某一事项进行专门立法,相关立法机关迟迟不进行立法,或者对于相互冲突的法律,法规不进行有效清理,抑或对于应当及时批准和备案的下级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法规不及时批准或者备案,以至于使公民权利得不到具体的保障和国家机关职责无法得以履行。其危害在于会将宪法与法律所赋予以及保障的公民权利落空,将给国家不积极履行职责或者超越职权提供借口,并有损于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杨涛:《立法不作为及其规制》,《人大研究》,2012年第3期,第35-37页。
    ① 朴光洙主编:《环境法与环境执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② 汪劲:《中国环境执法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世界环境》,2010年第2期,第19页。
    ③ 陆新元,Daniel J.Dudek,秦虎,等:《中国环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 年第19卷增刊,第2-11页。
    ① 汪劲主编:《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制蓝皮书(197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9页。
    ② 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赋予若干强制执行权,第75,83条。
    ③ 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① 刘志仁,吴虹:《如何完善西北内陆河流域环境行政执法》,《环境保护》,2012年第5期,第64页。
    ② 汪劲教授的课题组在四川调研时,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说:“地方少数领导对环保工作认识不到位,一届领导上任后,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于环保工作却不太关心。环保是长远的,经济是眼前的,在“重近轻远”思想的影响下,环保领域出现两头热的现象:中央包括省市都很重视,群众也很关注,但一些基层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却没有把环保当回事。”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③ 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① 华旦嘉措,完玛措毛,普化尖参:《黄南州环境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环境》,2011年第21卷第3期,第113页。
    ② 李祝才:《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成就,困境及对策》,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8页。
    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④ 华旦嘉措,完玛措毛,普化尖参:《黄南州环境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环境》,2011年第21卷第3期,第112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② 张希武:《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上的讲话》,《林业建设》,2012年第1期,第6-7页。张希武为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保护区管理司司长。
    ③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3页。
    ① 万德光,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172页。
    ② 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47-155页
    ③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59页。
    ① 余贵忠:《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② 汪劲:《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107页。
    ③ 在中国,环境民主主要指在环境资源保护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公民有权通过法定的程序参与与自身利益或者社会公共环境利益相关的环境决策与实施活动。蔡守秋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页。
    ① 参见张广裕:《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① 引自中华环保联合会2008年发布的《2008蓝皮书: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① 周晓旸:《我国西部环保组织的发展与特点》,《青年记者》,2011年第5期,第23页。
    ② 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3月,第60-116页。
    ① 闫继红:《我国实施绿色消费的难点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年第17期,第14页。
    ② 张一心等:《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第12期,第3页。
    ③ 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编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藏药材资源》,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④ 李扬勇:《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第147-148页。
    ① 熊彦清:《乡土教材给乡村教育多一种选择》,《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第3版。
    ② 李妙然,王晓民:《中国自下而上兴环保NGO发展的特点及瓶颈探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2期,第103页。
    ① 和世钧,杨宇明,田昆:《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第4期,第49页。
    ① 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起草过程与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1994年第1期,第54页。
    ① 张丽荣,成文娟,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履约的进展与趋势》,《生态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0期,第5637页。
    ② 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后续行动》,《世界环境》,1998年第4期,第18页。
    ① 白长波:《<生物多样性>介绍(之一)》,《生物多样性》,1995年第1期,第52页。
    ① 张丽荣,成文娟,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履约的进展与趋势》,《生态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0期,第5636页。
    ② 王德辉:《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进展》,《环境保护》,2003年第1期,第6页。
    ① 徐学红:《俄罗斯加盟国际保护赛加羚羊行动》,《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7月9日第3版。
    ① Steven Broad, Teresa Mulliken,Dilys Roe: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legal and illegal trade in wildlife, The Trade In Wildlife ——Regulation for Conservation, Oldfield, Sara (EDT), 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3, P3-22.
    ② 蒋志刚:《CITES公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340页。
    ① 侯方淼:《<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解析及其在我国的履行》,《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论文集》,第1702页。
    ② 宋燕波:《生命链条拒绝裂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0年回顾》,《绿色中国》,2005年第15期,第69页。
    ① 万自明:(CITES的履约机制和中国履约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5月,第31-37页。
    ② 万自明:(CITES的履约机制和中国履约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5月,底20页。
    ① 刘晓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成立》,《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2期,第2页。
    ② 封晓梅:《<湿地公约>与我国的湿地保护》,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第13页。
    ① 封晓梅:《<湿地公约>与我国的湿地保护》,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第14页。
    ①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制定与实施》,该文依据联舍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1996年6月的发行材料整理,《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第3期,第19页。
    ③ 郭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6日第013版。
    ④ 侯富儒:《<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持续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总第89期,第151页。
    ② 陈建存:《植物药在美国的发展,问题与市场机遇》,《中国药房》,2002年第13卷第3期,第183页。
    ③ 参见于丽凤:《实现中药国际化的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① NatureServe, States of the Union:Ranking America's Biodiversity, April 2002.
    ①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 钟赣生:《澳大利亚的药用植物》,《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年第2卷第3期,第42-43页。
    ① J. C. Z. Woinarski and Alaric Fisher:The Australian 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 Act 1992. Conservation Biology, Vol. 13, No.5 (Oct.,1999), pp.959-962.
    ② 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 张小勇:《印度遗传资源立法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总第117期,第118页。
    ① Se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 Government of India, India's Second National Report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New Delhi,2001, p.138.
    ② K. VENKATARAMAN, India's Biodiversity Act 2002 and its role in conservation, Tropical Ecology 50(1):23-30,2009.
    ① 万自明:(CITES的履约机制和中国履约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5月,第21页。
    ① 万德光,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② 倪健,任九长,巩玉华:《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与管理》,《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2期,第105页。
    ③ 刘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建议》,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320页。
    ① 颜士鹏,骆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模式的理论分析》,《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第5期,第68-72页。
    ② 万德光,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③ 周旺生:《立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75页。
    ④ 周旺生:《立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① 林淑芳,郭兰萍,黄璐琦:《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初探》,《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第4期,第71-74页。
    ①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药材野生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4页。
    ② 汪劲,严厚福:《构造中国环境立法中的按日连续处罚制:行政处罚还是执行罚——以<水污染防治法>修改为例》,《法学》,2007年第12期,第26页。
    ① 杜万平:《论环境刑法的法益》,《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第135页。
    ②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5-15页。
    ① 杜照华:《演变朝鲜族自治州单行条例立法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2006年5月,第9页。
    ① 前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杨侯弟曾说:“实际上现在很多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民族村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习惯法。”引自吴大华主编:《民族法学讲座》,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① 马晓琴,杨德亮:《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环境保护一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37页。
    ②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7页。
    ③ 高其才:《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的若干思考》,载高其才主编:《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6-54页。
    ① [德]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② 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页。
    ③ 刘艺工,张鹏飞:《关于藏族习惯法当代发展的几个问题》,载高其才主编:《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146页。
    ① 周旺生:《立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07页。
    ① 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② 刘永鑫,戴秋香,李小鹏:《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执法新举措》,《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期(中),第213 页。
    ① 汪劲:《环境法治中的中国路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011年版,第30页。
    ② 戴双玉:《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9年9月,第30-31页。
    ① 秦虎,张建宇:《美国环境执法特点及其启示》, 《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18卷第1期,第4041页。
    ① 张丽:《环境执法中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的价值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卷第2期,第110页。
    ② 秦虎,张建宇:《美国环境执法特点及其启示》,《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18卷第1期,第41页。
    ①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编:《环境执法原理》,王曦等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② 乔世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③ 王岐海:《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创新:两个维度的思考》,《林业经济》2012年第5期,第106页。
    ① 万德光,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② 肖建华.周训芳:《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管理与社区共管契约》,《求索》,2009年第2期,第5页。
    ① 陈京华主编:《参与式理论在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2页。
    ① 徐文君:《我国环境事务中的公众参与及其完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6月,第9页。
    ② Luca Del Furia,Jane Wallace-Jones:The Effectiveness of Provisions and Quality of Practices Concerning Pubic Participation in ELA in Italy, Enviro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2000),p.464.
    ① 余琴:《NGO:环境保护部门的“同盟军”》,《中国改革》,2006年第12期,第30页。
    ② 张晓杰通过对国外相关论述的梳理,认为学者几乎都将政治机会结构定义为社会运动的政治环境,并将其在中国适用的变量概括为政党的执政理念(包括执政党的民主观和发展观),政治制度的开放性(包括党和政府促进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放松媒体管制,放松非政府环保组织管理的政策),政府的权力配置。
    ③ 张晓杰:《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④ 刘晨:《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11年,第25页。
    ① 王宏娜:《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6月,第42页。
    ① 徐祥民,胡中华,梅宏:《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8页。
    ② 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页。
    ① 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诉讼制度构想》,载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0页。
    ② [日]小岛武司著:《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③ 吕忠梅:《环境公益诉讼辨析》,载吕忠梅,王立德主编《环境公益诉讼中美之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④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⑤ 徐祥民,胡中华,梅宏:《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259页。
    ① 徐祥民采取的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并行的模式,吕忠梅后来则认为环境公益诉讼是二者之外的另一种诉讼。
    ② 徐祥民,胡中华,梅宏:《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307贝。
    [1]蔡守秋,常纪文:《国际环境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蔡守秋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曹明德:《环境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陈京华主编:《参与式理论在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年版
    [7]陈士林,肖培根教授:《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8]达元主编:《民族地区医药传统知识传承与惠益分享》,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0]丁文江:《内蒙古植物志(1-5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修订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2]高其才主编:《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2∽27·重庆)论文集》,2004年,第642-648页
    [15]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
    [16]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编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藏药材资源》,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7]何本鸿,朱敏英:《中药资源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编:《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1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贾竞波:《保护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0]江伟钮,陈方林:《资源环境法研究及应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研究述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可:《习惯法——一个正在发生的制度性事实》,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4]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刘锐,陈京华,王玉柱主编《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年版
    [26]吕忠梅,王立德主编《环境公益诉讼中美之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7]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9]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编:《环境执法原理》,王曦等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31]那力:《国际环境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朴光洙主编:《环境法与环境执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4]乔世明:《民族自治地方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治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5]乔世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Steven Broad, Teresa Mulliken, Dilys Roe: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legal and illegal trade in wildlife, The Trade In Wildlife----Regulation for Conservation, Oldfield, Sara (EDT), 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3
    [37]陶立潘:《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8]万德光,王文全主编:《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39]万德光,王文权:《中药资源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40]万德光,吴家荣:《药用动物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41]汪劲:《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2]汪劲:《环境法治中的中国路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2011年版
    [43]汪劲主编:《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制蓝皮书(1979-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5]王文全,沈连生:《中药资源学》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46]吴大华:《民族法学讲座》,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47]吴大华:《民族法学通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48]吴宗金:《中国民族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9]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50]小岛武司著:《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1]肖国兴,肖乾刚:《自然资源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2]徐祥民,胡中华,梅宏:《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53]薛达元,高振宁《<生物多样性公约>技术评注和履行策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杨丽主编:《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
    [55]杨世海主编:《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56]叶万辉:《中药资源引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
    [57]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8]于连生:《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9]余贵忠:《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1]张恩迪,李冰:《中药资源与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2004年版
    [62]张廷模:《中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3]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4]张晓杰:《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6]赵新先:《中药现代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67]郑汉臣:《生药资源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区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9]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0]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1]钟鸣主编:《简明壮医药学》,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72]周坷:《生态环境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3]周荣汉:《中药资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
    [74]周旺生:《立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5]周训芳:《环境权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6]周祯祥主编:《中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77]巴哈尔古丽,张新平,赵万里,等:《新疆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中国林副特产》,2006年第3期总第82期
    [78]白长波:《<生物多样性》介绍(之一)》,载《生物多样性》1995年第1期
    [79]白隆华,缪剑华,柯芳:《论生物多样性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第7期
    [80]陈伯良,袁翔珠,何前斌,等:《论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81]陈成:《甘肃中药资源现状及其产业发展思路》,《中医药学刊》,2005年第23卷第7期
    [82]陈贵林:《内蒙古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2009年全国第八届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
    [83]陈建存:《植物药在美国的发展,问题与市场机遇》,《中国药房》,2002年第13卷第3期22-27·重庆)论文集》,2004年,第642-648页
    [84]陈静,李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立法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第13卷第11期
    [85]陈士林,陈庆恒,杨明,等:《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中藏药材资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年第407页
    [86]陈士林,郭宝林:《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4年第6卷第1期
    [87]陈士林,黄林芳,王璃,等:《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及对策》,《中医药信息》,2005年第22卷第2期22∽27·重庆)论文集》,2004年,第642-648页
    [88]陈士林,张本刚,杨智,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16期
    [89]陈士林:《中药资源创新方法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第1-9页
    [90]陈西仓:《甘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国林副特产》,2007年第2期总第87期
    [91]程建国,李敏莲:《发挥资源优势,振兴陕西中药产业》,《陕西农业科学》,2002年第8期
    [92]初雨,潘晓玲:《新疆药用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年第20卷第1期
    [93]歹家林:《楚雄州彝药产业建设回顾与展望》,《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第3期
    [94]邓玉诚,李军,华会明,等:《当前我国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3卷第1期,56-59
    [95]丁建,夏燕莉:《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第21卷第5期
    [96]丁自勉,罗铮,谷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药用植物园自身可持续发展》,《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12-14页
    [97]杜树山,贾敬敦,张文生,等:《内蒙古药用资源开发与中蒙药产业基地建设》,《资源科学》,2004年第26卷第3期
    [98]杜万平:《论环境刑法的法益》,《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
    [99]方锐,李勇,陈琼:《西部中药资源保护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1期总第221期
    [100]甘庭宇:《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面临枯竭的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
    [101]葛涤生:《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解决中药资源问题》,《自然资源(资源科学)》,1995年第1期
    [102]古开弼:《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述略》,《古今农业》,2004年第4期
    [103]郭冬梅:《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第8卷第3期)
    [104]郭兰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实施准备》,《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第11卷第2期
    [105]郭兰萍,黄璐琦:《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资源科学》,2008年第2期
    [106]郭振,崔箭:《生态视角下浅析民族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第23期
    [107]韩建萍,张文生,孟繁蕴,等:《内蒙古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环境保护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第27卷第2期
    [108]何顺志,徐文芬,黄敏,等:《贵州中药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贵州科学》,2004年第22卷第4期
    [109]何顺志,徐文芬,孙庆文,等:《贵州中药资源种类与分布的修订与增补研究》,《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04页
    [110]何伟:《论法制统一与地方立法》,《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
    [111]何雅静:《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12]侯方淼:《<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解析及其在我国的履行》,《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论文集》,2006年
    [113]侯富儒:《<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持续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总第89期
    [114]胡丽,张文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学模型探讨》,《中国药房》,2009年第3期C
    [115]华旦嘉措,完玛措毛,普化尖参:《黄南州环境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环境》,2011年第21卷第3期
    [116]华热·多杰:《浅谈藏区环保习惯法》,《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17]黄海魁,李纯,李兆元:《云南省药材资源的利用与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第12期
    [118]黄璐琦:《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1年
    [119]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120]冀静,张艺:《我国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全国第三届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187-190页
    [121]加措:《藏药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探讨》,《西藏科技》2007年5期(总第169期)
    [122]蒋志刚:《CITES公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123]蒋志刚:《有关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六点思考》,《绿叶》,2012年第4期
    [124]J C Z Woinarski and Alaric Fisher:The Australian 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 Act 1992, Conservation Biology, Vol 13, No 5 (Oct,1999)
    [125]K VENKATARAMAN, India's Biodiversity Act 2002 and its role in conservation, Tropical Ecology 50(1)
    [126]瞿显友,秦松云,余在柏,等:《重庆药用植物新种》,《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年第1期总第51期
    [127]Luca Del Furia, Jane Wallace-Jones:The Effectiveness of Provisions and Quality of Practices Concerning Pubic Participation in ELA in Italy, Enviro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2000)
    [128]蓝楠:《美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及其借鉴》,《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129]蓝寿荣:《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载谢晖等主持《民间法》第3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0]雷国莲,邹艳敏,刘耀武:《陕西道地药材资源种类与分布》,《西部药学杂志》,2001年第3期
    [131]雷菊芳,李富银,扎西顿珠,等:《青藏高原藏药用植物生长特性及藏药资源保护初探》,《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年第4卷第2期
    [132]李博:《论亚里士多德的“良法观”》,《当代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133]李佳政:《新疆中药材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新疆农业科技》,1995年第1期
    [134]李良玉,占堆:《藏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135]李隆云,占堆,卫莹芳,等:《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第27卷第8期
    [136]李妙然,王晓民:《中国自下而上兴环保NGO发展的特点及瓶颈探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2期
    [137]李星群,文军:《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第6期
    [138]李扬勇:《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
    [139]林淑芳,郭兰萍,黄璐琦:《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初探》,《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第14卷第4期
    [140]刘书润:《内蒙古野生药用植物概述》,《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89年第1期
    [141]刘晓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成立》,《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2期
    [142]刘莘,江澎涛:《行政立法60年之回眸》,《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卷第2期
    [143]刘艺工,申伟:《简论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4期
    [144]刘永泉,凌博闻,徐鹏飞:《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湿地生态保护》,载《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
    [145]刘永鑫,戴秋香等:《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执法新举措》,《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期(中)
    [146]刘圆,尚远宏,刘超,等:《蒙药的历史与研究现状,发展前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2卷第2期
    [147]刘志仁,吴虹:《如何完善西北内陆河流域环境行政执法》,《环境保护》,2012年第5期
    [148]刘忠:《试论藏药资源及其开发》,《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总第72期
    [149]龙马:《利用西部药材资源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3月15日第1版
    [150]陆新元,Daniel J. Dudek,秦虎,等:《中国环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第19卷增刊
    [151]吕志坤:《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第11期
    [152]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诉讼制度构想》,载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53]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起草过程与主要内容》,载《生物多样性》,1994年第1期
    [154]马庆红,俞青娟:《青海省中藏药材资源分布及概述》,《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第35卷)第5期
    [155]马小军,裴小颖,王志本:《利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打造道地药材保护体系》,《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第28卷第12期
    [156]马晓琴,杨德亮:《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57]梅智胜,张文生,王永炎: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亟待加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08年第15卷第10期
    [158]孟智斌:《中药濒危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论》,科技导报2008,26(14)
    [159]明兴加,赵纪峰,王昌华:《重庆中药材种植区域分布及中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8卷第30期
    [160]缪剑华:《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年第23卷第2期
    [161]倪健,任九长,巩玉华:《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与管理》,《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2期
    [162]牛云壮:《云南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年第25卷第4期
    [163]彭培好,何飞:《四川省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研究》,(《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第102-106页
    [164]彭羽,蒋高明,胡京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途径》,《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第67-68页
    [165]蒲瑞翎:《广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对策》,《广西医学》,2006年第28卷第6期
    [166]秦国政:《对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彝药研发的思考》,《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8卷第3期
    [167]秦虎,张建宇:《美国环境执法特点及其启示》,《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18卷第1期
    [168]秦路平,郑汉臣,黄宝康:《GACP——栽培及野生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3-49页
    [169]秦松云,钟国跃,王昌华等:《重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年第1期
    [170]青海省科技厅农社处,青海绿色药业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组:《宁夏中药产业化种植及枸杞研发中心考察报告》,《青海科技》,2001年第6期
    [171]曲莉,王智民,高慧敏:《欧盟关于野生草药采制管理规范GWP的介绍》,《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0卷第3期
    [172]冉懋雄:《论我国西部地区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第12卷第1期
    [173]松林:《内蒙古蒙药植物药材资源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第1期
    [174]宋平顺,赵建邦,丁永辉:《甘肃省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发展对策》,《甘肃科技》,2010年第26卷第7期
    [175]宋燕波:《生命链条拒绝裂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0年回顾》,《绿色中国》,2005年第15期
    [176]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77]孙成忠,赵润怀,陈国岭等:《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网络化共享系统研究》,《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第11卷第9期
    [178]索菲娅,陈世忠:《维吾尔药的现状及发展》,《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第208-212页
    [179]唐雪明:《广西民族医药的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71期)
    [180]田方,陈学林:《甘肃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 年第2期
    [181]万兵:《四川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方向》,《四川环境》,1995年第14卷第3期
    [182]汪劲,严厚福:《构造中国环境立法中的按日连续处罚制:行政处罚还是执行罚——以<水污染防治法>修改为例》,《法学》,2007年第12期
    [183]汪劲,张晏,严厚福:《环保执法难:难在何处?——对我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84]汪劲:《中国环境执法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世界环境》,2010年第2期
    [185]王德辉:《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进展》,《环境保护》,2003年第1期
    [186]王化东,黄俊勇,卫莹芳:《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90-98页
    [187]王孔敬,佟宝山:《论古代蒙古族的生态保护》,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188]王岐海:《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创新:两个维度的思考》,《林业经济》2012年第5期
    [189]魏林生:《青海省中药资源特点与利用建议》,《青海环境》,2000年第10卷第1期总第35期)
    [190]吴大华:《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191]吴洁:《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GACP指南解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11卷第10期。7
    [192]吴忠发,余丽莹:《广西中草药的资源分布情况及种类》,《重庆中草药研究》,1999年第40期
    [193]席溢,阿里穆斯,李艳双,等:《我国少数民族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25-729页
    [194]夏少敏,卢永元:《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立法探讨》,《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047
    [195]谢玲,潘苇芩,刘丽霞等:《新疆维吾尔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新疆中医药2009年第27卷第6期(总第124期)
    [196]辛辰:《甘肃中药材的分布特点与蕴藏量》,《西部论丛》,2005年第5期
    [197]许赣申:《采用数学模型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分析》,《天津药学》,2003年第15卷第2期
    [198]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后续行动》,载《世界环境》,1998年第4期
    [199]闫继红:《我国实施绿色消费的难点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年第17期
    [200]闫志峰,张本刚,张昭:《保护生物学视角下的药用植物研究对策》,,《中国植物园》,《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第88-94页
    [201]颜承云,谷继伟,宗希明等:《我国民族药资源概述》,《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年第26卷第6期
    [202]颜士鹏,骆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模式的理论分析》,《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第5期
    [203]杨京彪,薛达元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7卷增刊
    [204]杨青云,粟晓黎,许明哲,等:《我国GAP与世界卫生组织GACP指南对比浅析》,《中国药事》,2010年24卷09期
    [205]杨涛:《立法不作为及其规制》,《人大研究》,2012年第3期
    [206]杨勇,杨世民:《中国,欧盟,日本的药用植物种植规范比较》,《中国药业》,2005年第14卷第4期
    [207]易思荣,黄娅,肖波,等:《重庆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战略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第9卷第4期
    [208]尹春梅,王良信:《建议开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调查》,《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第24卷第3期
    [209]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及展望》,《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年第25卷第4期
    [210]余承文:《中药资源保护区法律制度浅析》,《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2期,总第139期
    [211]袁记平:《浅析我国环境立法指导思想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第3期
    [212]詹亚华,曾亮,孙芳等:《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及其对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7卷第1期
    [213]张东风:《陈士林教授在第九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上提出4项策略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9月4日第002版
    [214]张恩和,黄高宝,景锐:《西北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第9卷第1期
    [215]张惠源,赵润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医学研究杂志》,1999年第10期
    [216]张惠源,赵润怀,孙传奇,等:《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第20卷第7期
    [217]张丽:《环境执法中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的价值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卷第2期
    [218]张丽荣,成文娟,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履约的进展与趋势》,《生态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0期
    [219]张蓬涛,李香云:《西北干早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的资源法规分析》,《干旱区地理》,2002年第25卷第1期
    [220]张伟,刘延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中国林副特产》,2012年第1期
    [221]张卫,张瑞贤:《“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草药运动特点及表现形式》,《中华医史杂志》,2009年第39卷第1期
    [222]张希武:《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上的讲话》,《林业建设》,2012年第1期
    [223]张小勇:《印度遗传资源立法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总第117期
    [224]张新江,李燕林:《维吾尔药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对策》,《新疆中医药》2004年第22卷第4期(总第92期
    [225]张一心等:《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006年第12期
    [226]赵步长:《保护中药材资源防止中药材资源浪费》,《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年第3期
    [227]赵仁,马炳康,曹云霞等:《云南气候环境与药物资源分布状况及发展建议》,《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第27卷第4期
    [228]赵文瑞:《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促进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S1期
    [229]赵佐成,罗定泽,毛发和:《四川省中药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研究》,《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1990年第6卷第2期
    [230]郑汉臣:《发挥资源优势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西部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些建议》,《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2001年,第741页
    [231]钟赣生:《澳大利亚的药用植物》,《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年第2卷第3期
    [232]钟国跃,王昌华,赵纪峰等:《民族药资源研究思路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第11卷第1期
    [233]钟鸣:《加快广西中草药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5卷第3期
    [234]周成明,周凤华,靳光乾,等:《对中药材GAP认证和产业的思考与建议》,《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年第6卷第5期
    [235]周福成:《保护药材资源引导产业发展——对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年第6期
    [236]周晓旸:《我国西部环保组织的发展与特点》,《青年记者》,2011年第5期
    [237]周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开发——<中国中药区划>分区论述(一二,三,四)》,摘编自《中国中药区划》,《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第2卷第5,6,7,8期
    [238]朱强,王俊,梁文裕:《宁夏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年第28卷第1期
    [239]庄起明,马骥,李俊祯:《甘肃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年第22卷第1期
    [240]蔡晓听:《论环境刑法的法益》,法学硕士论文,北京大学,2003年
    [241]封晓梅:《<湿地公约>与我国的湿地保护》,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42]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3月
    [243]林江:《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3月
    [244]欧阳静:《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新疆大学,2006年6月
    [245]万自明:《CITES的履约机制和中国履约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46]吴颖雄:《我国中医药立法比较分析与思考》,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6月
    [247]许赣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年6月
    [248]易琨:《我国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5月
    [249]余承文:《论我国重要资源的法律保护》,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7年3月
    [250]郭巧生,刘丽:《地道药材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迫在眉睫》,《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9月18日
    [251]郭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6日第013版
    [252]胡彬:《为全国中药资源“摸清家底”——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洪魁》,《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6月23日,第3版
    [253]龙马:《利用西部药材资源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3月15日第1版
    [254]熊彦清:《乡土教材给乡村教育多一种选择》,《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第3版
    [255]徐学红:《俄罗斯加盟国际保护赛加羚羊行动》,《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7月9日第3版
    [256]Arthur D. Chapman:Numbers of Living Spec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2nd edition), Report for the 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 Canberra, Australia, September 2009 http://www. environment.gov.au/biodiversity/abrs/publications/other/species-n umbers/index.html,2012年8月24日访问
    [257]Bruce A. Stein, Lynn S. Kutner, and Jonathan S. Adams, Precious Heritage: The Status of Biod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March 2000. http://www.natureserve.org/publications/preciousHeritage.jsp,2012年8月28日访问
    [258]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http://www.cqdbs.com/Web_Page/default.aspx,2012年7月11日访问
    [259]第六次人口普查称中国内地总人口达13.39亿(实录),2011年4月28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28/6038219_0.shtml,2011年8月1日访问
    [260]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http://www.baishuijiang.com.cn/index.html,2012年7月11日访问
    [261]环境保护部文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2010年9月17日,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009/t20100921_194841.htm,2012年7月12日访问
    [262]蓝建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闭幕》,新华网,2010年10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10/30/c_12718157.htm,2012年5月7日访 问
    [263]孟智斌:《CITES的演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网站,2008年4月29日,http://www.cites.org.cn/news.php?id=687,2012年5月8日访问
    [264]National Biodiversity Authority,Annual Report 2009-2010, http://nbaindia.org/content/103/37//reports.html,2012年8月27日访问
    [265]任海军:《美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览》,新华网,2011年6月18日,http://eelib.zslib.com.cn/showarticle.asp?id:18321,2012年8月28日访问
    [266]The Ramsar Convention and its mission, 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about-mission/main/ramsar/1-36-53_4000_0—,2012年5月10日访问
    [267]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A brief history of the Ramsar Convention》,2011年10月27日,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about-history/main/ramsar/1-36-62_4000_0—,2012年5月10日访问
    [268]新华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03/content_951783.htm,2012年5月9日访问
    [269]新华网:《<湿地公约>与“世界湿地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2/04/content_1298150.htm,2012年5月11日访问
    [270]新华网:《我国将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11年11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1/06/c_111149069.htm,2012年7月9日访问
    [27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站,http://www.btpta.gov.cn/publish/portal0/tab131/info22460.htm,2012年7月11日访问
    [272]新浪环保:《2010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发布公众环保行为无突破》,2010年10月12日http://green.sina.com.cn/2010-10-12/144521259694.shtml,2012年7月26日访问
    [273]新浪新闻:《国家林业局: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2011年4月8日,http://news.sina.com.cn/c/2011-04-08/190222259562.shtml,2012年5月9日访问
    [274]云南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http://www.ynysbhq.com/index.asp.2012年7月11日访问
    [275]张洪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中药资源》,寻医问药网,http://topic.xywy.com/wenzhang/20070228/602753.html.2011年8月2日访问
    [276]中国林业网:《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5月13日,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zrbh/s/3057/content-454928.html,2012年7月11日访问
    [277]中国林业网,《10月2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常委会第54次会议召开》,2011年10月2日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2429/content-503926.html,2012年5月6日访问
    [27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6月6日,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1zkgb/201206/t20120606_231056.htm,2012年 7月12日访问
    [279]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卫生部就西部卫生事业发展、圣元奶粉事件等答问》,2010年8月10日,http://www.gov.cn/xwfb/2010-08/10/content-1675599.htm,2011年8月1日访问
    [280]诸国本:《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新华网,2010年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0-05/27/c-12149023.htm,2011年8月1日访问
    [281]筑龙建材网:《2012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活动同期举办》,2012年4月21日,http://jc.zhulong.com/news/readl57261.html,2012年5月10日访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