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选取湖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具有九州粮仓和鱼米之乡美誉的传统农业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中的对农业问题经典论述,并对国内外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且,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仔细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现代农业发展实践历程,总结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基于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动态过程,并利用2001-201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本文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借鉴国内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构建一套理论指标体系和有关评价模型,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所处的阶段和实现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评判。利用湖南省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现代农业发展案例,探讨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其主要结论有:
     (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基于湖南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四个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几大矛盾:粮食安全国家责任与地方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集约化的矛盾;农业科技大省地位与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能力不足的矛盾;农业资金严重短缺与农村资金不断流出的矛盾;农业优质人力资源短缺与劳务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2)农业技术进步是面临资源要素禀赋约束的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尤其是机械动力技术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农业投资和政府对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的增长,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业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有效流动和人力资源结构性优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已经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化引导的现代农业模式;中部地区产业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西部地区生态化导向农业现代化模式。
     (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并有效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了一个多世纪,并且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和农业发展阶段特征。
     (4)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湖南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经营模式。湖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实施产业集群引领战略,高端品牌提升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科技跨越推进战略,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安全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应该打造现代优质粮食产业、现代双低油菜产业、现代绿色蔬菜产业、现代生猪产业、水产产业、生态草畜产业、家禽产业、棉麻丝产业以及现代休闲农业产业。
This paper selects Hu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scussion has a reputation of Kyushu granary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rea, how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its realization.Based on the integrated us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analysis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atu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n this basis, we buil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nstrained by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typical case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main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basic route of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na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has explored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asically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three modes: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market guide modern agriculture pattern; The central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guide mod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oriented mod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west.
     2.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a dynamic procee. Hun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ill faces several major contradiction:National food safety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goals; Separate management of small-scale and large market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tradictions; A big province i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us and lack of a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ive forces; Agricultural capital shortage contradiction with ongoing outflow of rural funds; Agricultural high quality human resources shortage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rural labor surplus labor big province.
     3.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vancement is faced with resource constraints of factor endowm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region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Mechanical power technique to replac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s the main factor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the growth of government spending for the following transaction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can promot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dual economy to modern industrial flow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effectively.
     4.Hunan explores the modern business model base on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continuously. A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should be around the security of grain and other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ive supply, and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major strategic target. Put forward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Hunan should build a modern quality grain industry, modern double low rapeseed industry, modern green vegetables industry, modern pig industry, aquaculture industry, ecological stockbreeding, poultry industry, cotton and silk industry and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引文
1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6—2012)。
    1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6》、《湖南统计年鉴2012》
    1 本处农产品加工产值数据是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计算,采用的是工业各行业中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13个行业的数据,其中因河南省统计年鉴中无企业总产值数据,采用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计算。
    2 数据根据中部六省乡镇企业局及农业产业化协会资料整理。
    3 数据来源:《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275个成员占总农户10.5%》(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央政府网。
    4 数据来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经济网。
    1 数据来源:2005年、2009年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1 数据来源:2008—2010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网。
    2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9》和《200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 《民政部发布09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部分地区严重》,中国政府网。
    4 张志敏:《湖南5000多病险水库存在隐患》,《农民日报》2009年5月20日。
    1 李航:《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4期。
    1 本表数据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14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湖南统计年鉴2009》、《200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湖南农村统计年鉴》,《湖南民生调查报告2009》。
    1 宋桥生、娄光新、李宝喜、姚传武:《基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19期。
    2 河南省农学会:《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3-34,160。
    1 马九杰:《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
    1 肖卫、朱有志、肖琳子:《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报酬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基于中国1978—2007年的实证》,《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2 Lewis, W. 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Source:Manchester School 1). voL 22: pp.139-9L,1954.
    3 Schultz T 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4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5 Jorgenson D W.,1967,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ics",112,939-964.
    1 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22,2,139-191,1954.在Lewis首次规范提出二元经济分析框架的基础上,Ranis and Fei进一步发展了二元经济理论,弥补了刘易斯忽视农业发展的局限性,形成从要素替代、劳动力转移一直到实现部门均衡增长的二元经济改造路径。参见:Ranis G, 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68-91,1961.
    1 Schultz T 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2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 参见:Romer,P. M.:"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5,1986以及Lucas, Robert.:"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42,1988.。由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包括两种思路,即以资本投入的收益递增和人力资本来解释技术进步,舒而茨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新型的农业资本实际是隐蔽在农业技术变化中的生产要素。
    1 肖卫、朱有志、肖琳子:《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报酬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基于中国1978—2007年的实证》,《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1 许庆、尹荣梁、章辉:《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2 引言所用数据,除注明文献出处的引用数据外,均为作者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得出。
    3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增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 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2 韩俊等:《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
    3 陈飞、范庆泉、高铁梅:《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4 2011年城乡居民人居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1.4%和8.4%,根据该数据换算得出。
    3 在速水和拉坦的模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函数表示为:lg(Y/L)=aA log(A/L)+as log(S/L)+aF log(A/L)+aM(M/L)+βElogE+βTlogT+(k-1)IogZ+logγ,其中,L为劳动力,A为土地,S为牲畜,F为化肥,M为机械,E和T为普通和技术教育。见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1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Jin, Songqing, Jikun Huang, Ruifa Hu and Scott Rozelle:"The Creation and Spread of Technolog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84(4):916-930,2002.
    2 Jin, Songqing, Jikun Huang, Ruifa Hu and Scott Rozelle:"The Creation and Spread of Technolog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84(4):916-930,2002.
    1 郑高强、付静、钟海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4期。
    1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到底如何划分[EB/OL].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5-07。
    2 孔祥智、关付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3期。
    1 2004至2011年三大产业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1 刘敏华、田永明、马永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律与启示》,《农业经济》2009年第6期。
    1 胡建:《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湖南两型农业发展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1 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
    1 王征南:《台湾农业集约经营的模式及启示》,《经济纵横》2003年第2期。
    2 樊丽明、郭琪:《台湾农业税制演变及对大陆的启示》,《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1 李航:《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4期。
    [1]Lewis W Arthur.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source:Manchester school 1). voL 22:pp.139-9L L.
    [2]Ranis G, Fei.1961.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1961.
    [3]Jorgenson D W.1967.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ics,112:939-964.
    [4]Todaro M P.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59.
    [5]Kelly A C, Williamson G, Cheetham R J. Dualistic Development:Theory and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72.
    [6]Yujiro Hayami, Yoshihisa Godo: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Lardy, Nocholas, 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 Press,1983.
    [8]Shue, Vivienne,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9]Arrigo, Linda, Landownership Concentration in China:The Buck Survey Revidited, modern China Press,1986.
    [10]Boserup, Ester,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a Study of Long-Tern Trend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11]Boserup,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Growth:The Economics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Chicago:Aldine,1965.
    [12]Byrd, William A., and Qingsong Liu, eds. China's Rual Industry: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Unpublished manuscript,1988.
    [13]Chayanov, A. V., The Theory of Peasant Economy,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6.
    [14]Hollis Burnley Chenery, Moises Syrquin: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5]Georgescu-Roegen, N., Economic Theory and Agrarian Economics, Oxfod Econoic Papers,1960.
    [16]Huang, Philip C. C.,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7]Perkins, Dwigh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 Chicago:Aldine, 1968.
    [18][美国]约翰·梅勒.农业发展经济学[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19][日本]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美国]钱纳里,[美]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1][美国]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2][美国]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等.美国农业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7.
    [23][日本]岗部守等.日本农业概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4][韩国]朴振焕.韩国的新村运动[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5]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6]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再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8]郭剑雄.元经济与中国农村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9]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7.
    [30]蔡防.人口红利、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
    [31]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N].农民日报,2009-10-9.
    [32]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学习与研究,2002(6).
    [33]张五常.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安排的选择[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4]张晓山.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22.
    [35]韩俊,张云华,张要杰.农民不需要“以土地换市民身份”——北京市朝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查[J].中国发展观察.2008(6).
    [36]韩俊.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应界定为按份共有制[J].政策瞭望,2003(12).
    [37]蔡防.论农村经营形式的选择——着重于社区合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993(1).
    [38]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39]黄少安,刘明宇.权利的不公平分配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10.
    [40]徐勇.“再识小农”与社会化小农的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41]樊纲,陈瑜.“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及制度转轨[J].经济学季刊,2005(4).
    [42]孙宝云.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迥异的集体利益实现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9(5).
    [43]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夏季卷).
    [44]杜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5]郭晓鸣.四川农业发展报告[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6]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人民出版社,1995.
    [47]韩俊.产业化:中国农业新趋势[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8]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9]慈鸿飞.西部农业开发与生态中外比较[M].商务印书馆,2007.
    [50]姚洋,张珂.中国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了吗?——基于省级数据的证据[C].2010年刘易斯转折点国际研讨会参会论文.
    [5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52]万广华,张藕香,伏润民.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8(3).
    [53]汪进,钟笑寒.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11(5).
    [54]刘林平,雍听,舒玢玢.劳动权益的地区差异——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1(2).
    [55]丁守海.劳动剩余条件下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1(5).
    [56]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1).
    [57]邓玉林.生态农业的内涵与产业尺度[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1).
    [58]丁汝俊,柳泽平.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理论模型分析与借鉴[J].甘肃理论学刊,2008,11.
    [59]杜江,王雅鹏.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05,(3).
    [60]高鸿业.高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1]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9.
    [62]黄祖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3]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4]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续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
    [65]江林茜.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11):250-254.
    [66]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种植与养殖.2007,(14).
    [67]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
    [68]孔祥智,李圣军.公共财政支持与发展现代农[J].河南社会科学,2007(2).
    [69]库滋涅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散[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89.
    [70]匡远配,罗荷花.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7).
    [71]李叔昭.辽宁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06(9).
    [72]李燕凌,汤庆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6.
    [73]郭晓鸣,廖祖君,付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4).
    [74]王景新.新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法制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0(4).
    [75]郭红东,蒋文华.“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订单模式的启示与启发[J].中国农村经济,2007(4).
    [76]韩淑明.山东潍坊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8).
    [77]吴祥玉,周学礼.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浅析[J].农村经济,1999(3).
    [78]曹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的组织形式[J].农业经济,2002(11).
    [79]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7(10).
    [80]胡瑞卿.农地制度变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81]赵维清,白秀丽.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
    [82]张胜文.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
    [83]丁可可,王清.当代西方社群主义与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1).
    [84]邓晓臻.马克思的集体思想[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3).
    [85]刘刚,姚康墉.对集体经济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8)
    [86]姜建斌,曹英伟.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9(4)
    [87]黄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探析[J].理论探讨,2009(2).
    [88]曲恒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山东农业科学,2006(3).
    [89]周虹.新农村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2007(7).
    [90]钟玉.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与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9(2).
    [91]蒋占峰.简析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增收绩效[J].安徽农业科学,2005(8).
    [92]李远,王晓霞.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管理:背景及演变[J].环境保护,2加5,330(4).
    [93]李周.论我国农业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化[J].经济研究,1990(6).
    [94]刘荣茂,张莉侠,孟令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地理,2006,(3).
    [95]刘助仁.可资借鉴的国外“三农”政策[J].调研世界,2004,(5).
    [96]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7]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26(10).
    [98]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6(8).
    [99]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中国科技出版社1987.
    [100]彭水军,包群,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6).
    [101]秦川,徐平.恢复与整合—法国农业现代化历史考察阴[J].浙江学刊.2005,01.
    [102]曲军,胡胜德.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
    [103]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
    [104]孙立,李俊清.可利用的水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拓展和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2004,4(5).
    [105]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1974.
    [106]唐奈勒·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赵旭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07]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
    [108]黄少安,刘明宇.权利的不公平分配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九辑,2005,10.
    [109]蔡防.论农村经营形式的选择着重于社区合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993,1.
    [110]郭书田.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农村公共服务[J].中国改革论坛: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政府转型国际研讨会",2006.
    [111]郭晓鸣,廖祖君,付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4).
    [112]郭红东,蒋文华.”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订单模式的启示与启发,中国农村经济,2007(4).
    [113]樊纲,陈瑜.”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及制度转轨[J].经济学季刊,2005,4(4):7.
    [114]方向新.农村变迁论——当代中国农村变革与发展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15]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6]韩淑明.山东潍坊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考察[M].中国农村经济,2007(8).
    [117]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118]王淑艳,孟军,柏继云.区域可持续农业定量综合评价[J].农机化研究,2009(1).
    [119]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
    [120]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杂志,2010(5).
    [121]柯炳生,陈华宁.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
    [122]黄祖辉.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机遇、挑战与政策框架[J].农业技术经济,2001(2).
    [123]韩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要有新思路[J].农业经济,2002(5).
    [124]李炳坤.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125]杜鹰.从农业大省看农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J].中国农村经济,1993(9).
    [126]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新情况、新思考——浙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127].杜朝晖.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模式、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10(2).
    [128]王世元.适应新形势构建新机制全面开创地籍管理工作新局面——在201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部署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国土资源通讯,2011(12).
    [129]肖卫,朱有志.秩序演进与中国农村改革:一个基于契约经济学的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2).
    [130]汪懋华.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新功[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9).
    [131]张晓山.从“新仓经验”看如何保障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J].中国合作经济,2009(10).
    [132]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上海大学学报,2010(3).
    [133]齐荣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提升方法[J].农业纵横,2008(11).
    [134]曾福生.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进步主攻方向[J].农业现代研究,2000(6).
    [135]杨继瑞.正确处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几个重大关系[J].理论与改革,1999(1).
    [136]白雪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J].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2).
    [137]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
    [138]蒋永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成都市的案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6).
    [139]蒋永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经济学家,2003(3).
    [140]郭晓鸣.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来自成都市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7(1).
    [141]郭晓鸣.四川农业科技平台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6(9).
    [142]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0(8).
    [143]郭红东,蒋文华.”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订单模式的启示与启发[J].中国农村经济,2007(4).
    [144]韩淑明.山东潍坊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8).
    [145]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146]王海建.资源环境约束之下的一类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预测,1999(4).
    [147]王淑艳,孟军,柏继云.区域可持续农业定量综合评价[J].农机化研究2009(1).
    [148]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2).
    [149]西奥多·W·舒尔茨[美].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
    [150]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
    [151]杨万江.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152]肖卫,朱有志.合约基础上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博弈分析——以湖南山区农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
    [153]赵莹雪.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五华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3(4).
    [154]张法瑞.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农业经济,1999(8).
    [155]周栋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8).
    [156]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157]张密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www.studa.net/nonglin/ 070123/14210736.html,2007-01-23.
    [158]范东君.湖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与途径[J].中国财政,2010(22).
    [159]范东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0(9).
    [160]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J].前线,2007(4).
    [161]周应华,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162]朱智泯.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水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
    [163]万宝瑞.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农业科学,1998,31(1).
    [164]刘润秋.农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农村经济,2006(1).
    [165]郑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探析[J].理论视野,2007(2).
    [166]杨启智.我国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4(6).
    [167]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168]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
    [169]刘承礼.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特质与现实途径[J].理论导刊,2004(1).
    [170]白雪秋.科学发展观鱼新型农民培育[J].农业经济,200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