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岛、《今天》及其见证下的一段汉语文学史。以北岛的风格
     流变为主线,以《今天》杂志的回旋起落为副线——将个人与群体的创作活动互引为鉴——勾勒一位诗人、一个流派及其带动下的文学变革的一段生动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语言的演进与社会的转型在过去四十年间是交相映照的:一代又一代的写者集结于“今天”的旗下,从创刊到复刊,历经诗的“崛起”与词的“流散”,三十年如一日地持续下去,其对文学独立品质的坚守和重建经典的野心又是一以贯之的。
     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是因为《今天》实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无论是六、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八十年代的“新诗潮”,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海外汉语文学创作,都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梳理《今天》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去蔽溯源,揭示现代汉语在与世界文学或亲或疏、若隐若现的沟通之中艰难生长的生命进程。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时代,语种日益取代国籍成为一位作家的身份标识,拓展中国文学史为汉语文学史也就成为文学史书写的多元趋势之一。本文有意来做一次小规模的开创性尝试。
     鉴于《今天》文本的浩繁芜杂,本文主要考察北岛——《今天》至始至终的主编及灵魂人物在过去四十年间的文学创作,并辅之以同人色彩较为鲜明的《今天》的部分诗作,同时关注散文、小说等其他文体的突出成就。同以往的研究相比,“越界”与“整合”的思路是本文的新意所在,即超越时问、地域、文化、媒介等的界限,将北岛及《今天》从七十年代至今的语言冒险放置于世界文学的精神谱系及全球文化的“流散”(diaspora)语境中予以考察,再以文学价值为共同点“整合”其文学资源。
     本文力图突破以大陆为中心的视野局限,广泛搜阅国内及海外《今天》百期杂志、北岛的全部版本的作品、相关的中文、英文及德文评论,并首次披露一些调查访谈资料,努力做到学术无国界,为今后学者的深入剖析和多元阐释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跨国比较和新老对照也使得北岛及《今天》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向度拓展,这也有助于揭示《今天》同仁在糅合中西语言优势、古今美学经典方面所做出的先锋性探索。文本的汇集同时凸显了以往被诗歌光环掩盖的《今天》其它领域——如散文、小说等文学门类的成就。此外,系统性地辨析和清理一些历史歧义与模糊地带可以引发我们对既有定论的新的思考:如通过考察“朦胧诗”的来源去脉、其代表作品与《今天》诗歌的关系,以及这一称谓形成时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不难看出历史概念的约定俗成有着很大的将错就错的成分;通过比较细读也可以得出《今天》小说在思想性及艺术性上明显优于“伤痕文学”的判断,从而质疑其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合理性。对北岛早期诗歌如《结局或开始》的创作背景也有新的发现。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
     绪论部分简要勾勒了北岛及《今天》三十多年来文学流变的基本脉络,指出选题的价值和意义,考察现有成果及其局限性,阐发自己的研究路径及方法。
     正文共分上下两编各四章。上编诗的“崛起”(第一到第四章)为国内部分;下编词的“流散”(第五到第八章)为海外部分。
     第一章追溯北岛的成长和“今天派”的前史。从《今天》首发的《结局或开始》一诗中展露的疑点入手进行文献爬梳和史实钩沉,还原历史现场,指出“文革”爆发时北岛在北京四中的那段经历对他后来写诗及创办《今天》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北岛与四中同学的友谊也拓展到了“白洋淀诗群”的地下文学圈子。“白洋淀诗群”相对于后来的“今天派”有一种前史的关系,其代表性成员早在插队落户之前就已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浸染,并从“文革”中后期的“皮书”风潮中领略了精神上的早春。根子、多多、芒克等“知青”通过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反抗现实、与世界为敌;在“魔鬼化”和“逆崇高”的过程中颠覆文革语体、呼唤“新语言”,再经由北岛、芒克等人创立的《今天》杂志进入公众视野。
     第二章主要阐明“朦胧诗”与“今天派”历史命名的夹缠之处。北岛、芒克以及“白洋淀诗群”其他成员在“文革”时期的部分“潜在写作”经民刊《今天》涌流而出,其“震惊效应”更是透过主流媒体的放大而引发了八十年代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崛起”之争。这场并非纯文学性的论争给这类新诗留下了一个其后被广为人知的名称:“朦胧诗”。但“朦胧”称谓本身就是一个混淆视听的含混指涉,遮蔽了新诗形成的历史细节和精神特质,并在后期演变成为一个笼罩一切的口袋——因为“朦胧”本是现代诗歌的总体特质,而它所特指的那一类历史上的新诗曾经作为一种语言叛逆的形式,以其个人的、曲折的美文特质反抗宏大的、直白的朗诵语体,其文脉上可追溯到“今天派”及前驱“白洋淀诗群”,下可延伸至“先锋派”和“新生代”,其美学属性和艺术风格到八十年代中期也趋于丰富和多重向度。
     第三章评析《今天》的小说成就。与同时代的“伤痕文学”相比,《今天》小说呈现出思想及艺术上的早熟特质:他们召唤“自我”、反抗专制、勇于承担焦虑和绝望,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在语言及形式探索方面也有自觉的尝试。《今天》作家群中北岛、万之、史铁生等人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技巧方面各有所长,如北岛透过冲突凸显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万之凭借细腻的心理分析揭示人与世界的微妙的关系;史铁生则以爱的名义回归生命本真的人文关怀。但就哲学根本而言,《今天》小说渗透着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敢于直面现实的荒谬、人生的孤独和生活的苦难,绝不阿其所好粉饰太平,为文革后中国文学走下神坛重返人间迈出了先行的一步。
     第四章讨论由《今天》开启的北岛的文学转折。以文本细读和比较细读的方法评述北岛自1979至1986年间的主要诗作,并参照他在相应阶段的个人经历和社会活动,勾勒其风格演绎的大致曲线,指出情诗创作是他1979-1980年间一直被人所忽视的主要调式,认为从《界限》(1980)写作开始,其现代诗风愈显稳健。对语言本体的沉浸及对写作本身的觉悟,主导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岛诗艺的变化。同时北岛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译者,不仅通过翻译磨砺他的诗传导利器,还借鉴早年的翻译文体来拓展汉语表达的疆域。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辨析陈敬容译的波德莱尔、戴望舒译的洛尔迦、叶维廉译的帕斯,以及北岛自己译的特朗斯特罗姆与北岛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探讨在当代语境中,翻译文学对于促进语言的演进、糅合传统与现代、调解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复杂矛盾所扮演的角色。
     下面进入到下编词的“流散”。
     第五章回顾全球“流散文学”的历史背景,指出20世纪的“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诗人的“流散”即词的“流散”,场域也不仅限于国外。由于共同呈现的“先锋”特质,八十年代被划分的“朦胧诗人”与“后朦胧诗人”貌似“断裂”的关系到了八十年代末实为殊途同归,1990年海外复刊的《今天》成为合流之后的“先锋诗”的发表阵地。两代人都以同样的写者姿态将语言作为终极现实,这也符合汉语文学变革的内在生成逻辑。此外,“流散”语境也使得去国诗人获得了一种反观中西的双重视野和“对位”思考的能力,并在文化差异的设身比较中,产生一种相应的采撷各国之长,同时与传统衔接的内在需要的觉醒。
     第六章简述由宇文所安的一篇北岛书评引发的世界华语文学圈围绕新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所展开的一场大辩论,追踪北岛及其他“今天派”的新诗写作与传统诗学的纵向关联,特别是到九十年代以后,从身体到精神的“流散”使其获得一种对传统的再认识和再思考,摆脱现实因素的负面制约而从边缘出发,到世界文学的海洋中找回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通过细读北岛九十年代的诗歌文本,指出其中的玄思妙想与《庄子·齐物论》存在的相通之处。
     第七章探讨北岛的散文艺术成就,将其散文分为三类:漂泊路上的随笔、早年生活的追忆、介于诗歌传记和学术漫谈之间的翻译品鉴。其中又以第一类最为庞杂,可细分为“天涯记人”;“闲情记趣”;“浪游记历”;“旅途记囧”。不难看出,生命形态的“流散”与形而上学的“流散”在北岛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探索中互为表里,并且汇入到二十世纪流散美学的传统中去。其散文正是落到纸面上的环球漂泊的印迹,不仅与地理意义上的步履书写构成互文关系,也为其诗歌解读提供了线索。也正是“漂泊流散”、“去革命话语”、“世界诗歌”,成就了北岛散文艺术的古渡沉钟。
     第八章回到《今天》,介绍这份跨地域的汉语文学先锋杂志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述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今天》接过被迫在内地中断的“重写文学史”的接力棒,在文学的地平线上另辟史学经纬,坚持了十年之久,并最终回到内地出版发行;由“今天旧话”栏目编选而成的《持灯的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贡献并非简单的原始文献的增补和完善,而是转换视角,在历史叙事上另辟蹊径,迫使我们放弃对一段历史理解的一贯的假设和前提;《七十年代》旨在从经验层面去直面过去,接受历史记忆的挑战,从而思考“人”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的含义,分析文化变革的源头和流向;《暴风雨的记忆》——北京四中“老三届”学生关于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回忆性文字的结集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由此,“结局”又回到了“开始”,正文结束。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反思我们的文学史观和文学精神,提出文学史写作的另一种可能。如果说,以往的历史叙述往往与权力意志有关,将一位作家和一份刊物的命运与一段走过、路过、看过的文学史直接建立连接的做法,则好比打开了一扇观察人文风景的意外之窗,补足了传统文学史所缺失的个人化和细节化的生动呈现,并令文学精神最终落实到一个大写的“人”上。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explore Bei Dao, Today magazine and a period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y witnessed. Based on changes in Bei Dao's works as major thread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oday Magazine as sub thread, it combines personal and group creation activities together and sketches a vivid as well as torturous development route of literature revolution that was brought by a poet and a school.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ransition of society have been the mirror image of one another for the past40years:one generation after another of poets unites under the flag of Today, from its birth to re-publication, experiencing the rise of poetry and the diaspora of words, for30years. Their insistence on independence quality of literature and ambition to reconstruct classics has never changed.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his topic is because the existence of Today cannot be ignored if a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China's modern literature. No matter the potential writing in the60s and70s, the new poetry-surge in the80s, or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verseas after90s, they are all linked to Today more or less. When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 we can track back and reveal the hard growth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which has been communicated with world literature vaguely.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fierce globalization era, language has become identity symbol of an author in place of nationality. Extending China's literature history to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becomes a tendency of diversified writing of literature history. Thus,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act as a small-scale creative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Since Today covers numerous artworks, here I will mainly discuss about Bei Dao, who was chief editor and the soul of Today all the way, part of poems of similar style that were published on Today as well as proses, short stories and othe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different forms. Compared to existing research, overstepping and integrating are the creative parts of this article, which means, Bei Dao and Today will be moved and analyzed from language exploration in the70s to spirit pedigree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diaspora of world culture regardless of various limitations including time, geographical area, culture, media and so on. Finally, its literature resources will be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values.
     This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get rid of the limitation that past research was usually conducted based on the view of mainland literature. I collected one hundred of editions of Today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ll editions of Bei Dao's works together with relevant Chinese, English and German comments and disclosed some research and interview resourc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order to break academic barrier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o construct a solid base for future analysis and multiple explanations. Comparison across borders and time periods makes the research on Bei Dao and Today more thorough in various dimensions and helps to reveal the pioneer exploration made by Today's staff to integrate advantages of both Chinese and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as well as ancient and modern aesthetic classics.
     The collection of text resources also reveal successes in other areas that have been concealed by the light of poetry, such as prose, short story and other literature forms. Beside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isposal of historical ambiguity and vague zones will give us new thoughts about existing conclusion. For example, through look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isty Poetry, its representative works, its relation to Today's poems, and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the name "Misty Poetry" is formed, we can easily notice there is a "make the best of a bad situation" in the forming of historical concept. With compared close reading, we will find the idea-logical and artistic values of Today's short stories a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Scar Literature and doubt whether it is reasonable for it to be the beginning of "New Era" literature. New finds are also rai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ei Dao's poems in his early years such as "End or Beginning".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s as the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sketches the major thread of Bei Dao and Today's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the topic, draws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results and their limitation, and states my own research route and methods.
     The main body contains two parts, each having four different chapters. Part I, the Rise of Poetry (Chapter1-Chapter4) is the domestic part, while Part II, the Diaspora of Words (Chapter5-Chapter8), is the international part.
     Chapter1dates back the growth of Bei Dao and the pre-history of "Today-School". I start with doubtful aspects in "End or Beginning" that was first published on Today to comb through documents and history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buil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o point out the impact that Bei Dao's experience in Beijing No.4Highschool whe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started had on his poems and the birth of Today. Meanwhile, Bei Dao's friendship with his classmates in No.4Highschool was extended to the underground literature circle of Baiyangdian Lake poetry."Baiyangdian Lake Poetry" acted as the pre-history of "Today-School" while its representative poets were influenced by Western modern art before being sent to countryside and enjoyed a spiritual early spring in the agitation of "booklet". Educated youths including Gen Zi, Duo Duo and Mang Ke rebelled the reality and acted against the world through the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They tried to change the language style i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monizing" and "anti-subliming", to call for "New Language" and became known to the public by the Today magazine issued by Bei Dao, Mang Ke, and etc.
     Chapter2mainly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definition of "Misty Poetry" and "Today-School". The potential writing of Bei Dao, Mang Ke and other members of "Baiyangdian Lake Poetry" i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became public by Today, whose "Shock Effect" lead to a fierce dispute over the "rising Poetry" through mainstream media's enlarging. This dispute was not pure literal and gave these kinds of new poems a name, which became known to many people then:Misty Poetry. However, Misty means ambiguity itself. It concealed historical details and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oems, and became a big bag that covered everything:Misty i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poems. These new poems in history were a form of a language rebel against solemn and direct speech style with personal, vague characteristics. The literature form can be dated back to "Today-School" and its predecessor "Baiyangdian Lake Poetry" and extend to "Pioneer Poetry" and "New Generation Poetry".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 style became more luxuriant and developed in multiple dimensions in the80s.
     Chapter3includes comments on success of Today in the area of short story. Compared to the Scar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short stories on Today were precocious in both spirit and art. They called for "the ego", rebelled against dictator, was brave to bear angst and desperation, re-found personal values and dignity and made attempt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ms. For example, Bei Dao revealed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and social paradox through conflicts, Wang Zhi disclosed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the world with detailed psychoanalysis, while Shi Tiesheng gave humanistic care back to the nature of life in the name of love. However, if we talk about the philosophy root, the short stories on Toda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Existentialism and faced absurdness of reality, loneliness of life and life's pains bravely but never flattered. It was the first step for China's literature to return to people's daily life from santur-ary.
     Chapter4discusses Bei Dao's transition in literature started by Today. Comments were made on Bei Dao's major poems written from1979to1986through close reading and compared close reading. Referring to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activity in the same period, I sketch the evolution of his art works and point out that love poem was his major form from1979to1980, which was ignored by many. After the work of "Borders"(1980), his style became more moderate in modern poems. His immersion in language itself and awareness in writing took control of evolution of Bei Dao's poems'style. Bei Dao was a translator as well as a poet. He improved his skill in modern poetry with the help of translation and enlarged the field of Chinese expression through translation forms in the early years. In comparing Baudelaire's poems translated by Chen Jingrong, Lorca's by Dai Wangshu, Paz's by Ye Weilian, Transtromer's by Bei Dao and the overlapping area between Transtromer's poems and Bei Dao's, we will discus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literature, translated literature's impact on evolution of language, integrity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world and adjusting the complicated conflict between nationality and the world.
     Then we will go to the next part, the Diaspora of Words.
     Chapter5review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Diaspora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and points out that Diaspora in20th century was a language activity. The diaspora of a poet means the diaspora of words, whose field is not limited to foreign countries. Due to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of "Pioneer Poetry","Misty Poetry" and "After-misty Poetry" who belonged to different groups in the80s reached the same destination in the late80s. In1990, Today was reissued overseas and became the publication field for the merged "Pioneer Poetry". Two generations both regarded language as ultimate reality with similar writing style, which was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inherent evolution logic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volution. Additionally, the context of diaspora provided exile poets a kind of dual-views to review Chinese and Western poems and the capability of contrapuntal thinking. In comparis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poets became aware that they should take advantages of diverse cultur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inherit tradition as well.
     Chapter6briefly discusses a debate, which was aroused by Stephen Owen's book review on Bei Dao's poems, on the national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ity of new poems in world's Chinese literature circle. It tracks the vertical links between Bei Dao's together with the Today-School's new poems writing and the traditional poetry. Especially when it came to the90s,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diaspora gave them a chance to recognize and think about the tradition again, to get rid of negative limitations of reality factors and to start from the edge to find the cultural memories of their own tradition. Through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poems written in the90s by Bei Dao, we can find links between his whims and the Equality of things by Zhuang Zi.
     Chapter7discusses Bei Dao's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prose. His pros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3categories:journals during trips, memories in early years, comments and remarks from biography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Among them, the first category covers the most sub-groups, including "People in the Earth","Memories during a Drift"," Little Pleasures of Life" and "Embarrassing Moments on a Trip".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 diaspora of life and the metaphysical diaspora in Bei Dao's works in the90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joined into the tradition of diaspora aesthetic in world literature of20th century. His proses were his footprints across the world on paper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is physical travelling. Also, his trips provided clues for us to interpret his poems. Drift and Diaspora, Un-Revolutionary Words, and World Poetry consist of Bei Dao's art of prose.
     Chapter8goes back to Today, to introduce the huge wide and deep impact this pioneer magazine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borders had on re-writing of China's literature history. For example, Today took discontinued Re-written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mainland and carried on with it. It started historical aspect on the horizon of literature, stuck to it for as long as10years and finally returned to mainland for publication. In a sense, The Herald with a Lantern edited by Old Words of Today contributed to China's literature history in20th century more than simple supplement and completion of original documents but a change in view's angle and open an untraveled route in historical narration. It forced us to abandon our existing hype-thesis and premise. The Seventies intends to face the past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 from historical memories, in order to consider changes taken place in human,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and origin as well as direction of culture evolution. The Memories in A Storm, collec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about a special history period from various views and points of junior and senior graduates of1966-1968in Beijing No.4Highschool. Now, the End reaches the Beginning and the main body is finished.
     In the conclusion we review our views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literal spirits and raise another possibility of literature history's writing. If past historical nar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authority's will, now we connect the destiny of an author, a magazine, to a period of literature history he had traveled and viewed. We open a window of surprise to view the scenery of humanity and provide supplement for missing personalization and vivid details in traditio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make the spirit of literature reach its destination of a capitalized HUMAN.
引文
① 例如黄万华认为: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主要是空间上的“越界”,从“文学的中国”这一空间“越界”到包括海外在内的“汉语的文学”,在消解单一中心论中提供了一种颠覆、超越以往以线性时间线索筛选作家作品、文学事件的文学史叙述。参见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江汉论坛》2013年第04期。
    ② “Diaspora(流散,又译飞散、离散)源于希腊语,原指植物通过种子和花粉的随风飘散繁衍生命,后引申为犹太民族在“巴比伦之囚”以后离开耶路撒冷而播散异邦的生存状态。“在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中,飞散(Diaspora)成为一种新概念、新视角,含有文化跨民族性、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涵意,也颇有德勒兹(G.Deleuze)所说的游牧式思想(nomadic thinking)的现代哲学意味。”参见童明:《飞散》,《外国文学》2004年6期。
    ③ 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江汉论坛》2013年第04期。
    ④ 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江汉论坛》2013年第04期。
    ① 1989年8月,在挪威留学的万之到柏林会见北岛,北岛首先提出《今天》复刊的可能性。1989年9-12月,北岛应邀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任访问学者,和万之商讨《今天》复刊的具体细节。1990年5月,北岛、万之在挪威奥斯陆大学筹办《今天》复刊的编委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北岛、万之、高行健、李陀、杨炼、孔捷生、查建英、刘索拉、徐星、老木等。奥斯陆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应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系邀请前往斯德哥尔摩继续开会,并和瑞典作家举行座谈。编委会正式决定复刊《今天》,编辑部设在奥斯陆。1990年8月,《今天》复刊号在奥斯陆出版。
    ② 参见万之:《聚散离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记<今天>海外复刊初期的几次编委会议》,《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③ 陈思和:《读三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著》,《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① 陈思和:《读三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著》,《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陈思和的回忆遗漏了另一位与会者陈晓明。
    ② “沟通: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中国作家研讨会《基本共识》:转引自万之:《沟通、帕尔梅、我和我们——关于在瑞典召开的一次中国作家研讨会》,《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③ 朱大可:《燃烧的迷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3/06/content_762253.htm).
    ④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172页。
    ① 例如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的修订版中,将“《今天》与朦胧诗”辟为“新诗潮”一章中的一节。
    ②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5页。
    ③ 卢新华:《谈谈我的习作<伤痕>》,牟钟秀编:《获奖短篇小说创作谈1978-1980》,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④ 北岛:《我们每天的太阳(二首)》,《上海文学》1981年05期。
    ⑤ 参见刘禾:《序言》,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Ⅵ页。
    ⑥ 参见刘禾:《序言》,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Ⅵ页。
    ⑦ 顾城:《“朦胧诗”问答》,收入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①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4页。
    ② 多多访谈:《我主张“借诗还魂”》,《南方都市报》2005年04月09日。
    ③ 韭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① 北岛:《附录:北岛写作年表》,收入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② 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朦胧诗旗手——北岛和他的现代诗》,《九十年代月刊》总第172期(1984/05),第94页。
    ③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④ 这首《告诉你吧,世界》(1973)是后来成为当代诗史经典之作的《回答》(1976)的雏形。参见北岛:《告诉你吧,世界》,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⑤ 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朦胧诗旗手——北岛和他的现代诗》,《九十年代月刊》总第172期(1984/05),第94页。
    ⑥ 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⑦ [美]苏珊·桑塔格著,沈弘、郭丽译:《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收入[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① 原文刊载于2008年6月1日《南方都市报》GB32版,篇名为《1978年12月,<今天>创刊: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相同的文章刊载于《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之上时,更名为《<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内容比原刊更为完整,故本文主要参考《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1.html)。
    ② 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③ 杨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页。
    ④ 参见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⑤ 参见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⑥ 参见翟顿、北岛:《附录: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收入北岛:《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5页。
    ⑦ 《今天》创刊于1978年12月23日,1980年12月被迫停刊,一共出版九期,另有三份“今天文学研究会” 内部交流资料及四本丛书。每一期篇幅从六十页到八十页不等,内容有诗歌、小说及评论。每一期的印量为1000本左右。
    ① 北岛、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l.html)。
    ② 北岛、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l.html)。
    ③ 北岛:《朗诵记》,《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④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淡录》,《诗探索》2003年Z2期。
    ① 旅美作家木心在《带根的流浪人》中如此评价米兰·昆德拉。
    ② 转引自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③ 北岛、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l.html).
    ④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8页。
    ① 北岛:《自序》,《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北岛:《同谋》,收入《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③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总第三辑(2006/04)。此文原发于‘'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What is World Poetry", New Republic (November 1990).
    ④ 北岛:《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⑤ 奚密:《差异的忧虑——一个回想》,《今天》1991年第一期,总第12期。
    ⑥ 奚密:《差异的忧虑——一个回想》,《今天》1991年第一期,总第12期。
    ① 林少华:《诗与史之间:早期北岛的诗》,《读书》2011年第四期。
    ② 北岛:《特朗斯特罗姆》,《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③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辑。
    ④ 北岛:《越界三人行——与施耐德、温伯格对话》,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页。
    ⑤ 北岛:《序:我的北京》,《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⑥ 王鼎钧:《水心》,《左心房漩涡》,台北: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⑦ 王鼎钧:《水心》,《左心房漩涡》,台北: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① 北岛:《美国圣母大学<今天>纪念活动上的致辞》,2006年。
    ② 北岛:《对未来发出的9封信——致2049的读者》,《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37期。
    ③ 北岛:《美国圣母大学<今天>纪念活动上的致辞》,2006年。
    ④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9页。
    ⑤ 例如谢冕在其评论文章中,对“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越来越多的‘背离’诗歌传统”的“一批新诗人”给予支持。接着,孙绍振、徐敬亚也分别撰文表示支持。
    ⑥ 参见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① 参见林思浩、北岛:《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南方周末》2010年10月07日D19版。
    ② 洪子诚:《北岛早期的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总第75期。
    ③ 一平:《孤立之境——读北岛的诗》,《诗探索》2003年Z2期。
    ④ 杨四平:《北岛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另见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总第37期,网络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v/0412041g.htm)。
    ⑤ 陈超:《北岛论》,《文艺争鸣》2007年08期。
    ⑥ 欧阳江河:《北岛诗的三种读法》,《站在虚构这边》,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7-210页。
    ① 北岛:《履历》,《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45页。
    ③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46页。
    ④ “沟通: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中国作家研讨会《基本共识》:转引自万之:《沟通、帕尔梅、我和我们——关于在瑞典召开的一次中国作家研讨会》,《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① 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江汉论坛》2013年第04期。
    ②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③ 北岛:《黑色地图》,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① 布罗茨基认为,存在着三种认识方式:分析的方式、直觉的方式和圣经中先知们所采用的领悟的方式。现代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就在于,它能同时利用这所有三种方式(首先倾向于第二和第三种方式)。参见[美]布罗茨基:《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① 参见赵毅衡:《“反者道之动”:当代诗学的逆向传达》,《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18页。
    ① “艾珊”也是北岛惯用的一个笔名,据笔者推测,应是取自“爱珊”之意——以纪念1976年因救人而溺水身亡的妹妹珊珊。
    ②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③ 参见牟志京:《似水流年》,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 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7-28页。
    ① 参见赵京兴:《我的阅读与思考》,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59-362页。
    ②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41页。
    ③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49页。
    ④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43页。
    ⑤ 参见牟志京:《似水流年》,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8-16页。
    ⑥ 参见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5页。
    ①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2页。
    ②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2页。
    ③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6页。
    ④ 北岛:《眼睛》,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388页。
    ① 参见牟志京:《似水流年》,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2-24页。
    ② 参见李宝臣:《往事岂堪容易想》,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95页。
    ③ 李宝臣:《往事岂堪容易想》,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94页。
    ④ 参见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1页。
    ⑤ 张育海:《张育海自缅共人民军致友人书》,转引自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4页。
    ① 北岛:《星光》,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② 北岛、陈炯:《用“昨天”与“今天”对话——谈<七十年代>》,《时代周报》2009年8月26日。
    ③ 北岛:《宣告》,《今天》(1978-1980)第八期,《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转载时,这一句改为“从星星般的弹孔中/流出了血红的黎明”。虽然这首诗的初稿时间成谜,但就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与《结局或开始》(1975)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④ 北岛:《冷酷的希望》,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404页。
    ⑤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⑥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⑦ 参见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⑧ 参见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⑨ 查建英:《北岛:主持人手记》,《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7页。
    ①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页。
    ② 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6-257页。
    ③ 转引自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7页。
    ④ 转引自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7页。
    ⑤ 赵京兴:《我的阅读与思考》,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46-347页。
    ⑥ 赵京兴:《我的阅读与思考》,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47-348页。
    ① 陶洛诵:《我和遇罗克的一家》,收入徐晓、丁东、徐友渔主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② 参见赵京兴:《我的阅读与思考》,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60页。
    ③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页。
    ④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页。
    ⑤ 北岛:《宣告——给遇罗克烈士》,《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
    ⑥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⑦ 石默(北岛):《在废墟上》,《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⑧ 参见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0页。
    ⑨ 北岛的记忆有误,芒克的生日献辞应该是:“漂亮,健康,会思想。”参见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页。
    ⑩ 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 参见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页。
    ② 参见徐晓:《无题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③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0页。
    ④ 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5页。
    ⑤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①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②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①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②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5页。
    ③ 北岛:《致读者》,原署名:《今天》编辑部,《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④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页。
    ⑤ 祝晓风、张洁宇:《披露尘封的冤情——报道遇罗克冤案前后》,收入梁刚建、喻国英主编:《光明日报新闻内情》,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97-98页。
    ① 参见牟志京:《似水流年》,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5页。原文中的《光明日报》文章发表日期有误,参见祝晓风、张洁宇:《披露尘封的冤情——报道遇罗克冤案前后》,收入梁刚建、喻国英主编:《光明日报新闻内情》,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98页。
    ② 参见田志凌:《1978年12月,<今天>创刊: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GB32版。
    ③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④ 对“白洋淀诗歌群落”所做的“定义”,参见《诗探索》1994年总16期。该期的“当代诗歌群落”专栏集中刊登一组回忆“文革”时期白洋淀诗歌活动的文章,作者有宋海泉、齐简、甘铁生、白青、严力等。专栏的“主持人的话”(林莽执笔)以“亲历者”的身份,对该“群落”加以“定位”。认为这一“群落”发生时间“应是:1969-1976年”;人员构成“应是:在白洋淀下乡的各个村落间形成的松散的共同追求诗歌艺术的文学青年群体”;诗艺特征是“以现代诗为主要标志”。
    ⑤ 据林莽回忆,食指曾于1970年或1971年到白洋淀住过一周,去找何京颉——何其芳的女儿。“但是食指比较 隐瞒这段历史,这关系到他的私人生活”。参见张清华、林莽:《见证白洋淀——林莽访谈录》,《新文学评论》2012年04期。
    ① 文革时期,北京也存在一些地下文化沙龙,如“徐浩渊沙龙”、“史康成沙龙”、“赵一凡沙龙”等,其成员读禁书、写禁诗,学习音乐或者绘画。徐浩渊本人则说,当年在北京真正能称得上“沙龙”的地方,当属黄元的家,还保留了文革前的样子,有画册、书籍、唱片、钢琴、美酒……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227页;杨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54-57页;徐浩渊:《诗样年华》,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7页。
    ② 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③ 参见亚缩、陈家坪:《彭刚、芒克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51页。
    ④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⑤ 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⑥ 亚缩、陈家坪:《林莽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① 翟頔、北岛:《附录: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5页。
    ② 参见[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收入[英]戴维·洛奇编,葛林等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③ 北岛在一次采访中称,毛主席让知青下乡的决定最终改变了一代人——中国底层的现实远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他们从此陷入了信仰的迷失。参见查建英:《北岛访谈》,《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9页。
    ④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1-30页。
    ① 陈敬容翻译的那九首诗分别是:《朦胧的黎明》(Le crepuscule du matin)、《薄暮》(Le crepuscule du soir)、《天鹅》(Le cygne)、《穷人的死》(La mort des pauvres)、《秋》(Sonnet d'automne)《仇敌》(L'ennemi)、《不灭的火炬》(Le flambeau vivant)、《忧郁病》(Spleen)《黄昏的和歌》(Harmonie du soir)。其中《天鹅》是《巴黎风景》(Tableaux parisiens)的一部份,《穷人的死》是《死亡》(La Mort)的一部份,其余的皆是出自《忧郁和理想》(Spleen et ideal)。
    ② 《译文》当时的主编是茅盾,1959年的第1期开始更名为《世界文学》,由曹靖华仁总编,于1965停刊一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在出版了一期(总139期)之后,这本当时唯一的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杂志最终停刊了。《世界文学》再次正式复刊是在1978年。
    ③ 关于波德莱尔对北岛创作的影响,请参阅亚思明:《诗意栖居的中间地带——北岛创作与翻译文学的关系探析》,《东岳论丛》2012年第5期。
    ④ 参见张清华、林莽:《见证白洋淀——林莽访谈录》,《新文学评论》2012年04期。
    ⑤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⑥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① 根子:《三月与末日》,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38页。
    ② 参见多多:《雪不是白色的》,《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③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英国诗人、文学理论家和哲学家托马斯·厄内斯特·休姆(Thomas Ernest Hulme)认为:“浪漫主义就是溅溢出来的宗教,这是我能给它下的最好的定义。”参见[英]托·欧·休姆:《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收入[英]戴维·洛奇编,葛林等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② [法]夏尔·波德莱尔:《波德莱尔全集》第一卷,伽利马出版社七星版,1975年版,第682-683页。
    ③ “平庸的恶”是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提出的一个概念。在1963年出版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中,阿伦特认为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另一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们通常是旁人眼里的克己奉公的“良善之辈”。
    ④ [美]苏珊·桑塔格:《西蒙娜·薇依》,[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⑤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
    ⑥ 这三首诗分别为《三月与末日》、《致生活》、《白洋淀》,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6年版,第136-157页。
    ① 参见徐浩渊:《诗样年华》,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页。
    ② 这是当年的北京国务院宿舍、铁道部宿舍“文化沙龙”女主人徐浩渊对根子的封号,她断言:“岳重为诗霸,岳重写了诗没有人再可与之匹敌。”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③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④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⑤ 凌越、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4月号。
    ⑥ 多多:《同居》,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⑦ 多多以《万象》命名的组诗现有两种版本,此诗收入《行礼:诗38首》,另一组组诗《万象》收入《里程:多多诗选1972-1988》。参见多多:《万象》,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243页。
    ⑧ 参见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⑨ ‘'Diaspora"源于希腊语,原指植物通过种子和花粉的随风飘散繁衍生命,后引申为犹太民族在“巴比伦之囚”以后离开耶路撒冷而播散异邦的生存状态。在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中,流散(Diaspora),又译飞散、离散,成为一种新概念、新视角,含有文化跨民族性、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涵意,也颇有德勒兹(G. Deleuze)所说的游牧式思想(nomadic thinking)的现代哲学意味。详请参见童明:《飞散》,《外国文学》2004 年6期。
    ① 显然,“中国诗”的一般含义是:用中文写的诗。此处用“中国性”,是以对中国的了解决定阅读的前提。
    ② 关于“政治性”的定义并不仅是围绕人们所熟知的“政治”这一概念。严格地讲应是“社会政治性”更确切些,但这个词在英语中是不能读的。
    ③ 参见[荷兰]柯雷著,北岛、柯雷译:《多多诗歌的政治性与中国性》,《今天》1993年第三期,总第22期。
    ④ 多多:《无题》(一个阶级……),《回忆与思考》,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236页。
    ⑤ 参见凌越、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4月号。
    ① 多多:《祝福》,《回忆与思考》,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 多多:《无题》(浮肿憔悴……),《回忆与思考》,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235页。
    ③ 多多:《钟为谁鸣——我问你,电报大楼》,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① 多多:《致青年艺术家彭刚》,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246页。
    ② 参见多多:《雪不是白色的》,《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③ 黄灿然:《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天涯》1998年第6期。
    ④ 黄灿然:《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天涯》1998年第6期。
    ⑤ 多多:《教诲——颓废的纪念》,收入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⑥ 参见杨小滨:《今天的“今天派”诗歌》,《今天》1995年第四期,总第31期。
    ⑦ 关于“魔鬼化”和“逆崇高”,参见[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增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14页。
    ① 芒克、多多、根子后被文学史家称为“白洋淀诗群三剑客”。
    ② 唐晓渡:《芒克:一个人和他的诗》(代序),芒克:《芒克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③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④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2页。
    ⑤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①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② 北岛:《宣告》,《今天》(1978-1980)第八期,《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转载时,这一句改为“从星星般的弹孔中/流出了血红的黎明”
    ③ 方含:《生日》,《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④ 北岛、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⑤ 北岛:《附录:北岛写作年表》,《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⑥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① 这几行诗出自北岛于1971年夏季去湖北沙洋干校探望父亲返京时在江轮上所写的《在扬子江上放歌》,转引自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② 参见齐简:《诗的往事》,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
    ③ 参见亚思明:《北岛与遇罗克——从“结局或开始”说起》,《名作欣赏》2013年3月上旬,总第423期。
    ④ 北岛:《结局或开始》,《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⑤ 芒克:《太阳落了》,《今天》(1978-1980)第三期,原文没有标明写作年代;另见芒克:《太阳落了》,《芒克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 北岛:《红帆船》,《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没有标明写作年代,初稿发表于《今天》(1978-1980)第八期,与后来编入诗选的修改版本差异很大。
    ② 芒克:《海岸·海风·船》,《今天》(1978-1980)第八期。
    ③ 参见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④ 亚缩、陈家坪:《马佳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⑤ 此诗初稿作于1973年,参见齐简:《诗的往事》,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⑥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88页。
    ① 多多作品的首次集中亮相是在1985年出版的上下两册的《新诗潮诗集》中,由当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老木(刘卫国)主编,为“内部交流”的“非正式”出版物。此前的报刊中未曾发表过多多的作品,《今天》也未刊发过他的诗,只是在最后一期“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上出现了他的署名“白夜”的诗。
    ② 齐云(依群):《巴黎公社》,《今天》(1978-1980)第三期。
    ①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② 北岛:《履历》,《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③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89页。
    ④ 关于这本著作的中文译名,业内提法并不统一,如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为《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赵毅衡译为《含混七型》(参见赵毅衡《重访新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朱自清译为《多义七式》(参见朱自清《朱自清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杨自伍在翻译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时,在第七章中译为《歧义七类》,在第十章却译为《晦涩的七种类型》。朦胧在语义上与含混、多义、歧义、晦涩多有重叠。因燕卜荪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朦胧诗,故在此采用周邦宪等的译本。
    ⑤ [英]威廉·燕卜荪著,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⑥ [英]威廉·燕卜荪著,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第二版序言》,《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 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①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② 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③ 转引自[美]迈·霍·艾布拉姆斯:《批评理论的方向》(1953),高逾译,[英]戴维·洛奇编、葛林等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④ 参见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23页。
    ① 黄翔:《独唱》,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这首诗标明写于1962年。据黄翔本人的陈述,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写出“异质性”的诗。因为这些作品都迟至80年代才与读者见面,史实也缺乏多方面来源的支持,因而诗评家在处理上颇为犹豫。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页。
    ② 例如60年代初北京的“X诗社”和“太阳纵队”等的活动,被称为“时代之根”,这是《沉沦的圣殿》一书所表现的理解,也为许多80年代末以来出版的当代诗歌史(文学史)论著所采纳。文革时期,北京也存在一些文化沙龙,如徐浩渊沙龙、史康成沙龙、赵一凡沙龙等,其成员读禁书、写禁诗,以被禁的“消极主体性”展开早期的诗艺探索。徐浩渊本人则说,当年在北京真正能称得上“沙龙”的地方,当属黄元的家,还保留了文革前的样子,有画册、书籍、唱片、钢琴、美酒……参见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0-1978),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227页;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86-87页。徐浩渊:《诗样年华》,《今天》2008年秋季号,“七十年代”专号,总第82期,第134页。
    ③ 例如“白洋淀诗歌群落”被看作是《今天》的“前驱”,对这一“群落”所做的“定义”,刊于《诗探索》1994年的总16期上。
    ④ 参见翟頔、北岛:《附录: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5页。
    ⑤ 北岛在一次采访中说:“那是70年春,我和几个朋友到颐和园划船,一个朋友站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春天我开始写诗。之前都写旧体诗。”参见翟頔、北岛:《附录: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5页。
    ⑥ 参见芒克:《瞧!这些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⑦ 参见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0-1978),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202页。
    ① 孙绍振:《给艺术的革新者更自由的空气》,《诗刊》1980年第9期。
    ② 王家新:《回答四十个问题》,《中国诗选》,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7页。
    ③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④ 于坚:《持久的象征——<今天>出刊一百期有感》,《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⑤ 柏桦、余夏云:《“今天”:俄罗斯式的对抗美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1期。
    ⑥ 参见[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⑦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② 诗评家丁力等人曾在“朦胧诗”论争中称这些有争议的诗为“古怪诗”,他认为:“‘朦胧诗’这个提法很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我的提法是古怪诗,也就是晦涩诗。”参见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③ 唐晓渡:《新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④ 参见[英]威廉·燕卜荪著,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第二版序言》,《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⑤ 参见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0年版,第12-13页。
    ⑥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7页。
    ⑦ 参见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413-417、418-420、423页。
    ⑧ 根据燕卜荪的划分,“反语式”朦胧被归为第七种类型,即“一个词的两种意义,不仅含混不清,而且是由上下文明确规定了的两个对立意义”,北岛早期的诗多以矛盾的语义凸显此类朦胧,如希望-寒冷,英雄-人,春天-谎言,结局-开始,生活-网等。参见[英]威廉·燕卜荪著,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页。
    ⑨ 顾城:《“朦胧诗”问答》,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第34页。
    ①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加拿大]凯琳-安德·米海列司库编,陈重仁译:《博尔赫斯谈诗论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②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加拿大]凯琳-安德·米海列司库编,陈重仁译:《博尔赫斯谈诗论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③ 树才:《“中间代”:命名的困难》,《中国诗人》2004年1月总第28期。
    ④ 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8页。
    ①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② 舒婷:《生活、书籍与诗》,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176页。
    ③ 徐敬亚:《<今天>,中国第一根火柴》,《诗歌报》2011年8月4日03版。
    ④ 徐敬亚:《<今天>,中国第一根火柴》,《诗歌报》2011年8月4日03版。
    ⑤ 于坚:《持久的象征——<今天>出刊一百期有感》,《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⑥ 柏桦:《始于一九七九: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今天》2008年秋季号,“七十年代”专号,总第82期。
    ① 《今天》杂志于1980年9月被迫停刊,之后以“今天文学研究会”的名义编发三期《文学资料》,1980年12月末在收到市公安局的通知后终止一切活动。
    ②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67页。
    ③ 引自欧文·豪(Irving Howe)参见[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沃尔特·惠特曼》,[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④ 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⑤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① 例如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出版的《朦胧诗选》中,舒婷入选29首,北岛入选15首,芒克只入选1首。而一再重印印数惊人的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朦胧诗选》中,舒婷入选29首,北岛入选27首,芒克只入选3首。而有的选本则根本没有收入芒克的诗。
    ② 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③ 参见江江:《诗的放逐与放逐的诗——诗人多多凝视》,《今天》1990年第二期,总第11期,第70页。
    ④ 参见黄灿然:《最初的契约》,多多诗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代序,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⑤ 参见黑大春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诗歌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16页。
    ⑥ 食指1998年在接受崔卫平采访时,当被问及其作品同后来诗人的区别时,他的回答是:“我不朦胧。”参见崔卫平:《诗神眷顾受苦的人——郭路生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参见崔卫平:《郭路生》,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 参见陈炯、北岛:《用“昨天”与“今天”对话——谈(七十年代>》,《时代周报》2009年8月26日。
    ③ 参见崔卫平:《郭路生》,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④ 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⑤ 北岛:《断章》,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页。
    ⑥ 刘小枫:《“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2页。
    ⑦ 张闳:《北岛,或一代人的“成长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6期。
    ⑧ 北岛访谈:《一个四海为家的人》,访谈者:刘子超,原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6期,原题《此刻离故土最近》,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⑨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毕业典礼致辞》,[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308页。
    ① 参见张枣:《关于当代新诗的一段回顾》,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②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① 翟頔、北岛:《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书城》2003年第2期。
    ② 陈超:《先锋诗歌20年:想象力方式的转换》,《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04期。
    ① Zhang Zao. Auf die Suche nach poetischer Modernitat:Die Neue Lyrik Chinas nach 1919, Tubingen:TOBIAS-Lib, Universitatsbibliothek,2004.s.242-243.例如唐晓渡称朦胧诗是实验诗的“开先河者”;陈超认为先锋诗是对朦胧诗的超越(包括“朦胧诗人”后期创作的自我超越)。参见唐晓渡:《实验诗:生长着的可能性》,《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8页: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③ 刘溜、北岛:《北岛:靠强硬的文学精神突围》,《经济观察报》2009年1月19日。
    ④ 例如谢冕在其评论文章中,对“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越来越多的‘背离’诗歌传统”的“一批新诗人”给予支持。孙绍振、徐敬亚也在其文章中认同诗界的艺术革新。
    ⑤ 根据谢冕在“全国诗歌理论讨论会”上的发言,经整理后刊发于《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和《诗探索》1980年第1期。
    ①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②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③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④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⑤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⑥ 参见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① 参见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②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03期。
    ①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② 参见吴嘉、先树:《一次热烈而冷静的交锋——诗刊社举办的“诗歌理论座谈会”简记》,《诗刊》1980年第12期。
    ③ 参见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第227页。
    ④ 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第227页。
    ⑤ 孙绍振说,他是从一个同学那里知道批判他的起因:“《诗刊》退稿,是在1980年底,第一次‘反自由化’已经决策。有权威人士指出,文艺界自由化,《人民日报》上太多消极的东西,报刊要清理。胡耀邦全力减压。说80年12月以前,就不要算账了。从81年开始吧。那时,电影界已经挂上号的是白桦的《苦恋》。《解放军报》等都发了严厉的批判文章。我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还没有发表。但是,一个领导人物在中宣部主持了一个会,把我的文章的打印稿拿出来,表示问题比较大了。青年诗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倾向。不能让它形成自觉的理论。因而要展开评论。”参见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⑥ 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第232页。
    ① 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之争》(未刊稿)。
    ②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③ 时任《当代文艺思潮》主编的谢昌余退休后在《山西文学》撰文回忆了那段往事,对于当年的“引蛇出洞”内幕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史料介绍。事实上早在徐敬亚文章刊发之间,有关部门就已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批判。他们认为徐文是一份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参见谢昌余:《<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的创刊与停刊》,《山西文学》2001年第8期。
    ④ 针对徐敬亚观点的批判情况,可参见发表于《文艺报》1984年第4期上的综述文章《一场意义重大的文艺论争》。
    ⑤ 参见黄粱:《意志自由之路——大陆先锋诗歌历史脉动与文化特征(一)》,《今天》1999年第三期,总第46期。
    ⑥ 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
    ⑦ 参见吕进:《重庆诗歌讨论会》,《文艺报》(北京)1983年第12期。
    ① 参见于坚:《持久的象征——<今天>出刊一百期有感》,《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① 参见黄平:《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以<今天>杂志为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第12期。
    ② 《今天》编辑部(北岛执笔):《致读者》,《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③ 《今天》编辑部(北岛执笔):《致读者》,《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④ 《今天》创刊于1978年12月23日,1980年12月被迫停刊,一共出版九期,另有三份“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及四本丛书。每一期篇幅从六十页到八十页不等,形式涉及诗歌、小说、评论、译介文学,以及素描和版画。1990年8月,《今天》在海外复刊。本章研究内容仅限于老《今天》(1978-1980)部分。
    ⑤ 李陀、李欧梵、黄子平、刘再复:《<今天>的意义——芝加哥四人谈》,《今天》1990年第1期,总第10期。
    ⑥ 李陀、李欧梵、黄子平、刘再复:《<今天>的意义——芝加哥四人谈》,《今天》1990年第1期,总第10期。
    ① 《致读者》对“今天”的强调,钟鸣认为“在被遗忘的职业革命家李大钊那里,就已经存社了。”参见钟鸣:《旁观者》,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卷第613页。
    ② 北岛在一次访谈中说:“当时我就有预感,我们注定是要失败的,至于这失败是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却无法预测。那是一种悲剧,很多人都被这悲剧之光所照亮。”参见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6页。
    ③ 参见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0年版,第44页。
    ④ [法]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⑤ 参见[法]贝尔纳·亨利·列维著,闫素伟译:《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9页。
    ⑥ 何林编著:《萨特:存在给自由带上镣铐》,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⑧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239页。
    ⑨ 张炯主编:《新中国文学五十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② 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③ 黄平:《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以<今天>杂志为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第12期。
    ④ 参见[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第21期。
    ⑤ 参见[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第21期。
    ⑥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桂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2页。
    ② 《今天》(1978-1980)共发表34篇原创小说(中篇小说《波动》共分三部分连载),109首原创诗歌。其中第3期和第8期《今天》为诗歌专刊,第7期《今天》为短篇小说专辑。
    ③ 参见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322页。
    ④ 石默(北岛):《在废墟上》,《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⑤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⑥ 艾珊(北岛):《旋律》,《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⑦ 石默(北岛):《稿纸上的月亮》,《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⑧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四、五、六期。
    ⑨ 李陀、李欧梵、黄子平、刘再复:《<今天>的意义——芝加哥四人谈》,《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⑩ 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页。
    ① 韭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② 老广(黄子平):《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波动)随想录》,《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③ 老广(黄子平):《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波动>随想录》,《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④ 老广(黄子平):《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波动>随想录》,《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⑤ 参见[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第21期。
    ⑥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⑦ 非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⑧ [美]戴维斯·麦克罗伊著,沈华进译:《存在主义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① 北岛:《宣告》,《今天》(1978-1980)第八期。
    ②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③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④ 易言:《评<波动>及其它》,《文艺报》1982年第4期。
    ⑤ 参见汤永宽:《前言:萨特,一位“处于左派和右派的交叉火力之下”的哲学家》,[法]让-保罗·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⑥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05页。
    ① 参见杜博妮:《以赵振开为例谈当代中国小说中的爱情、真理与沟通》,收入赵振开:《波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v页。
    ② 易言:《评<波动>及其它》,《文艺报》1982年第4期。
    ③ [法]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④ 老广(黄子平):《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波动>随想录》,《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⑤ 李文俊:《译本序》,[美]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⑥ 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① 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② 参见易言:《评<波动>及其它》,《文艺报》1982年第4期。
    ③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87页。
    ④ 杜博妮:《以赵振开为例谈当代中国小说中的爱情、真理与沟通》,收入赵振开:《波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vi页。
    ⑤ 参见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⑥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① 廖亦武、陈勇:《李南访谈录》,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② 《归来的陌生人》的简称。依此类推。
    ③ 许子东:《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3页。
    ④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⑤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① 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②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③ 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④ 顾城:《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第8页。
    ⑤ 顾城:《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第8页。
    ⑥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① 韭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② 石默(北岛):《归来的陌生人》,《今天》(1978-1980)第二期。
    ③ 石默(北岛):《在废墟上》,《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④ 石默(北岛):《在废墟上》,《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① 石默(北岛):《在废墟上》,《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② 北岛:《断章》,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页。
    ③ 阿城:《一些话》,《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
    ④ 王岳川:《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⑤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①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② 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299页。
    ③ 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9页。
    ④ 宾斯万格根据海德格尔此在“在世界之中”的理论,把世界中的存在划分为三种:周围世界、人际世界和自我世界。罗洛·梅接受了存在哲学和宾斯万格的观点,他把人存在于世界上的关系设想成为一种三维关系,他称之为“存在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人与他人的关系方式、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
    ⑤ 万之:《雪雨交加之间》,《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① 施蛰存:《梅雨之夕》,《朔方》2003年03期。
    ② 万之:《雪雨交加之间》,《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① [美]罗洛·梅著,方红、郭本禹译:《存在之发现》,《罗洛·梅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② 万之:《远方——雪》,《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③ 万之:《城市之光》,《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① 万之:《自鸣钟下》,《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② 万之:《自鸣钟下》,《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③ 万之:《自鸣钟下》,《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④ 万之:《自鸣钟下》,《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⑤ 万之:《开阔地》,《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⑥ 万之:《噩耗》,《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⑦ 万之:《谜》,《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⑧ 万之:《沙》,《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① 徐晓:《今天与我》,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② [法]萨特著,关群德等译:《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③ 铁冰(史铁生):《墙》,《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④ 艾珊(北岛):《波动》,《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⑤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岳建一执行主编:《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17页。
    ① 金水(史铁生):《没有太阳的角落》,《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② 金水(史铁生):《没有太阳的角落》,《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③ 徐晓:《铁生轶事》,岳建一执行主编:《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79页。
    ④ 柏晓利:《附录寻找生命意义》,岳建一执行主编:《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05页。
    ⑤ 柏晓利:《附录寻找生命意义》,岳建一执行主编:《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05页。
    ⑥ 参见林滨:《现代人的“两难困境”——试析存在主义人生哲学》,《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① 夏歌(陈凯歌):《假面舞会》,《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② 韭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③ 迪星(马德升):《瘦弱的人》,《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④ 肖迪:《一个孩子死了》,《今天》(1978-1980)第九期。
    ⑤ 晨漠(王力雄):《永动机患者》,《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⑥ 伊恕(刘自立):《仇恨》,《今天》(1978-1980)第七期。
    ⑦ 伊恕(刘自立):《圆号》,《今天》(1978-1980)第五期。
    ⑧ 郑先:《未完成的篇章》,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⑨ 万之的记忆有误,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后刊载于《当代》1980年第1期。
    ⑩ 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308页。
    ① 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页。
    ② 林中(林大中):《评<醒来吧,弟弟>》,《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③ 史文(赵振先):《评<伤痕>的社会意义》,《今天》(1978-1980)第四期。
    ④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312页。
    ⑤ 北岛:《今天三十年(代序)》,徐晓主编:《今天三十年》,北京:今天文学杂志社,2008年版,第1页。
    ⑥ 北岛、李陀:《编者按》,《七十年代专号》,香港:今天文学杂志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⑦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①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9页。
    ② 这首诗写于1979-1982年。参见北岛:《同谋》,《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③ 北岛:《同谋》,《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④ [奥地利]里克尔著,梁宗岱译:《罗丹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⑤ 参见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413-417、418-420、423页。
    ⑥ 北岛:《十年之间》,《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⑦ 北岛:《你好,百花山》,《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⑧ 从《北岛诗选》英译本The August Sleepwalker的译者说明得知,并参照台版《午夜歌手》的排列顺序,1972至1978年间的创作纳入第一辑,1979至1982年的创作纳入第二辑。这册由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北岛诗选》是北岛亲自编选并顺时排序的。参见Bonnie S. McDougall. "Translator's Note." The August Sleepwalker,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0. P.15.
    ① 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6页。
    ② 艾珊也是北岛惯用的一个笔名,据笔者推测,应是取自“爱珊”之意——以纪念1976年因救人而溺水身亡的妹妹珊珊。
    ③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④ 北岛:《雨夜》,《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3页。
    ⑤ 关于北岛的《雨夜》与陈敬容译的波德莱尔的《忧郁病》之间的比较细读,请参阅亚思明:《诗意栖居的中间地带——北岛创作与翻译文学的关系探析》,《东岳论从》2012年第5期。
    ① 北岛:《雨夜》,《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3页。
    ② 凌冰:《给你》,《今天》第四期,1979年6月。
    ③ 其中《结局或开始》初稿于1975,同样题献给遇罗克的《宣告》就主题和风格来看也应是当年的手笔,故不被纳入统计。详请参见亚思明:《北岛与遇罗克——从“结局或开始”说起》,《名作欣赏》2013年3月上旬,总第423期。
    ④ 这九首情诗分别为:《雨夜》、《睡吧,山谷》、《无题》(把手伸给我)、《桔了熟了》、《习惯》、《无题》(在你呼吸的旋律中)、《你说》、《和弦》、《枫叶和七颗星星》。
    ⑤ 北岛:《无题》(把手伸给我),《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⑥ 北岛在献给蔡其矫的散文《远行》中写道:“一九八○年十月下旬,我和前妻从山东度蜜月回来。第二天一早,有人拍门大叫……在朋友中,他是头一个来贺喜的。”由此可以推测1980年前后应是北岛爱情圆满的季节。参见北岛:《远行》,《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9-70页。
    ⑦ 北岛:《睡吧,山谷》,《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此诗在《今天》第五期上首发时也是注明“给F”
    ① 北岛:《船票》,《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② 北岛:《红帆船》,《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③ 北岛:《无题》(在你呼吸的旋律中),《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④ 北岛:《港口的梦》,《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⑤ 北岛:《和弦》,《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⑥ 李欧梵:《既亲又疏的距离感》(序),《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⑦ 北岛:《界限》,《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①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游动的黑影》,《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75页。
    ② 《游动的黑影》的简称。
    ① 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② 参见北岛:《蓝房子》,《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③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④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⑤ 参见张枣:《关于当代新诗的一段回顾》,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165页。
    ⑥ 北岛在访谈中还提到:“《新观察》主编是戈扬,副主编是杨犁(后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前两年我才听杨犁的儿子杨葵说起,原来当年是杨犁替我写了份检查,才幸免于难。”原文刊载于2008年6月1日《南方都市报》GB32版,篇名为《1978年12月,<今天>创刊: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相同的文章刊载于《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之上时,更名为《<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内容比原刊更为完整,故本文主要参考《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i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1.html)。
    ① 北岛:《明天,不》,《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94页。
    ② 北岛:《走向冬天》,《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
    ③ 北岛:《主人》,《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④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⑤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① 北岛:《履历》,《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115页。
    ②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仪式是这样的:通过拈阄决定两只公山羊的命运,一只杀了作祭典,另一只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头替罪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参见《旧约·利未记》第16章。
    ③ [意大利]翁贝尔托·萨巴著,吕同六译:《山羊》,王家新、沈睿编选:《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页。
    ④ 参照九歌版诗集《午夜歌手》的目录编排,推知《关于传统》是北岛1982年的作品。北岛:《关于传统》,《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① 参照牛津版诗集《守夜》及九歌版诗集《午夜歌手》的目录编排,《地铁车站》应是写于1984-1985年。北岛:《地铁车站》,《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② 参见北岛、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i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1.html)
    ③ 参照牛津版诗集《守夜》及九歌版诗集《午夜歌手》的目录编排,推知《诗艺》是北岛1984-1985年的作品。参见北岛:《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④ 北岛:《诗艺》,《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① 李子丹、泰德·休斯:《思想之狐》,《英语知识》2009年01期。
    ② 转引自[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详请参见Friedrich, H.:《法国光明会的语言理论》(Die Sprachtheorie der franzosischen Illuminaten, in:Deutsche Vierteljahrschrift f.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Geistersgeschaft,1935)。
    ③ [英]泰德·休斯/作,白元宝/译:《思想的狐狸》,《休斯的诗》(13首),《诗歌月刊》2007年08期。
    ① 《中国》隶属中国作协,由丁玲创办于1985年1月,停刊于1986年12月,共出版18期。1985年为双月刊,1986年为月刊。主编为丁玲、舒群,副主编为魏巍、雷加、牛汉、刘绍棠,编委为王朝闻、叶水夫等15人。后虽情况有变,但1985年的刊物封底内页一直保留着这份名单。1986年后,只在刊物的最后一页列发编辑名单。
    ② 参见牛汉、孙晓娅:《访牛汉先生谈<中国>》,《新文学史料》2002年01期。
    ③ 张枣在其完成于图宾根大学的德语博士论文《诗的现代性的追寻:1919年后的中国新诗》中称,北岛与柏桦等“新生代”诗人有过一些通信,在逐步深入的诗艺交流中他开始正视其早期创作的一些问题,并决心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另辟他途。Zhang Zao. Auf die Suche nach poetischer Modernitat:Die Neue Lyrik Chinas nach 1919, Tubingen:TOBIAS-Lib, Universitatsbibliothek,2004. s.181-183.
    ④ 参见[美]苏珊·桑塔格著,沈弘、郭丽译:《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美]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⑤ 希尼指的是《约翰福音》第八章有关耶稣写字的记载:“文士和法利赛人把一个通奸的妇人带到他面前;他们叫她站在当中,对他说,先生,这个妇人是捉奸在床的。摩西在法律上吩咐我们,这种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但是你认为呢?……耶稣俯下来用手指在地面上写字,仿佛没有听见他们。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他就站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当中有谁是没有罪的,就先站出来拿石头打她。他又俯下身在地面上写字。他们听了这句话,扪心自问是有罪的,于是一个接一个走出去,先是最年长的,终于最后一个也走了;留下耶稣一人,和那个站在当中的妇人。……于是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走吧,别再犯罪了。”[美]谢默斯·希尼:《舌头的 管辖》,[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275页。
    ① 参见[美]谢默斯·希尼:《舌头的管辖》,[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275页。
    ② [冰岛]斯泰因·斯泰纳尔作,北岛译:《在嬉戏的孩子》,王家新、沈睿编选:《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50页。
    ③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尾曲》,王家新、沈睿编选:《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16页。
    ④ 转引自[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详请参见Kommerell, M.:《关于诗歌的思考》(Gedanken uber Gedichte, 2. Aufl. Frankfurt a. M.1956, s.41)。
    ⑤ 参见赵毅衡:《“反者道之动”:当代诗学的逆向传达》,《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 北岛:《期待》,《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② 北岛:《呼救信号》,《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③ 参见亚思明:《“莫若以明”——读<庄子·齐物论>感北岛诗艺》,《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④ [冰岛]斯泰因·斯泰纳尔作,北岛译:《海》,王家新、沈睿编选:《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51页。
    ⑤ 北岛:《无题》(他睁开第三只眼睛),《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① 北岛:《翻译与母语》,《新世纪周刊》2001年第34期。该文为北岛在“第三届青海国际诗歌节”上的讲演,经作者补充修改定稿。
    ② 波德莱尔在《太阳》一诗中将诗艺比作是一种剑术。参见[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郭宏安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③ 荷尔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提出,人类的每一种具体语言都是同一基本语言即所谓“纯语言”的体现,翻译就是寻找构成一个联通所有人类语言所共有东西的一个所谓“文化和言语上的中间地带”。参见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④ 北岛:《翻译与母语》,《新世纪周刊》2001年第34期。该文为北岛在“第三届青海国际诗歌节”上的讲演,经作者补充修改定稿。
    ⑤ 《译文》当时的主编是茅盾,1959年的第1期开始更名为《世界文学》,由曹靖华仁总编,于1965停刊一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在出版了一期(总139期)之后,这本当时唯一的一份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杂志最终停刊了。《世界文学》再次正式复刊是在1978年。
    ⑥ 北岛:《里尔克》,《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另参见大陆版: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② 柏桦:《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7页。
    ③ 柏桦:《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7-538页。
    ④ 参见郭宏安:《论(恶之花)》,[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郭宏安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⑤ 北岛常常反省他所受的革命话语的影响,例如他说:“我们那代人被伟大志向弄疯了,扭曲变态,无平常心,有暴力倾向,别说救国救民,自救都谈不上。”参见北岛:《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① [新加坡]张松建:《“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
    ② 关于那场风波的始末,详请参见:[新加坡]张松建:《“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
    ③ 陈敬容:《题记》,[法]波德莱尔、[奥地利]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象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④ 陈敬容翻译的那九首诗分别是:《朦胧的黎明》(Le crepuscule du matin)、《薄暮》(Le crepuscule du soir)、《天鹅》(Le cygne)、《穷人的死》(La mort des pauvres)、《秋》(Sonnet d'automne)、《仇敌》(L'ennemi)、《不灭的火炬》(Le flambeau vivant)、《忧郁病》(Spleen)、《黄昏的和歌》(Harmonie du soir)。其中《天鹅》是《巴黎风景》(Tableaux parisiens)的一部份,《穷人的死》是《死亡》(La Mort)的一部份,其余的皆是出自《忧郁和理想》(Spleen et ideal)。
    ⑤ 陈敬容:《题记》,[法]波德莱尔、[奥地利]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象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⑥ 陈敬容:《波德莱尔与猫》,《文汇报·浮世绘》1946年12月19日。
    ① 北岛:《雨夜》,《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3页。
    Bonnie S. McDougall. "Translator's Note." The August Sleepwalker.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0. p.15.
    Bonnie S. McDougall. "Translator's Note." The August Sleepwalker.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0. p.15.
    ④ 《今天》创刊于1978年12月23日,1980年12月被迫停刊,一共出版九期,还有四本从书。每一期篇幅从六十页到八十页不等,内容有诗歌、小说及评论。每一期的印量为1000本左右。
    ⑤ 参见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信息科技,2010年版,第44页。
    ⑥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6页。
    ⑦ 波德莱尔认为:“诗人最伟大、最高贵的目的”是美,诗要表现的是“纯粹的愿望、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 参见郭宏安:《论<恶之花>》,[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郭宏安译文集》,第99页。
    ① 柏桦:《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收入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8页。
    ② 北岛称食指是“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人”,没有食指就没有他写诗的开始。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那是70年春,我和几个朋友到颐和园划船,一个朋友站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春天我开始写诗。之前都写旧体诗。”参见:翟頔、北岛:《附录: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5页。
    ③ 原诗应为:“我的青春只是一场阴暗的暴风雨,/星星点点,透过来明朗朗的太阳”。参见:[法]波德莱尔著,陈敬容译:《忧郁病》,《图象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④ 艾龙:《“中国气派”与“人神合一”》,《诗刊》2003年第12期。
    ⑤ 欧阳江河、赵振江、张枣对话录:《诗歌与翻译:共同致力汉语探索》,《新京报》2006年3月30日。
    ① 戴望舒译:《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9页。
    ② [法]瓦雷里著,戴望舒译:《波特莱尔的位置》,收入《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页。
    ①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② 北岛:《翻译与母语》,收入《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页。
    ③ 参见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④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V-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9.
    ⑤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V-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9.
    ⑥ [法]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⑦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V-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7.
    ① 卞之琳称:“胡适自己借一首译诗(《关不住了!》)的顺利,为白话‘新诗’开了路”,并认为,胡适和他的同道“通过模仿和翻译尝试,在‘五四’时期促成了白话新诗的产生”。参见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译林》1989年04期。
    ② 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译林》1989年04期。
    ③ 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译林》1989年04期。
    ④ 北岛:《洛尔迦》,《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⑤ 北岛的这首诗具有洛尔迦式的音乐性和绿色调,其中有这样一句:“沿着原始森林的小路,/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参见北岛:《你好,百花山》,《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⑥ 北岛:《洛尔迦》,《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⑦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页。
    ① 顾城:《关于诗的现代技巧》,收入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07页。
    ② 顾城:《关于诗的现代技巧》,收入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07页。
    ③ [西班牙]洛尔迦著,戴望舒译:《哑孩子》,收入《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① 北岛:《黄昏:丁家滩》,《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② [西班牙]洛尔迦著,戴望舒译:《婚约》,收入《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2页。
    ③ 参见[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页。
    ④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② 这是台湾诗人痘弦对叶维廉的评价。[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封底。
    ③ 台湾诗人陈黎的评语。[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封底。
    ④ 参见北岛:《帕斯》,《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⑤ 对照艾略特的英文译稿,中文译文中漏掉了这一句,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校失误。
    ⑥ [墨西哥]奥他维奥·帕斯:《街》,[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① 参见叶维廉:《翻译:深思的机遇》(增订版代序),[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 北岛:《触电》,《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① 北岛:《同谋》,《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 又译作: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③ 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④ 它们是:《对一封信的回答》、《记忆看见我》、《黑色明信片》、《很多足迹》、《车站》和《自一九七九年三月》。
    ⑤ 《北欧现代诗选》是诗人彭燕郊主持的外国诗歌翻译丛书“诗苑译林”中的一种。“诗苑译林”是“五四”以来中国第一套大型外国诗歌翻译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二年十年间共出书五十一种。
    ⑥ 北岛:《译序》,北岛译:《北欧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⑦ 这九首诗分别是:《晨鸟》、《零度以下》、《自一九七九年三月》、《记忆看见我》、《冬日的凝视》、《对一封信的回答》、《人造卫星的眼睛》、《黑色明信片》和《乱涂之火》。其中《晨鸟》译自诗集《音色与足迹》(1966),《零度以下》译自诗集《真理的障碍》(1978),其余七首则译自《野蛮的广场》(1983)。诗作是北岛从英译本转译的。
    ⑧ 这里的“语言”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语言”,而应是本雅明所指的“纯语言”。
    ①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自一九七九年三月》,收入北岛译:《北欧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② [德]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③ 转引自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④ 根据《午夜歌手》的时间排序,《语言》被归入“八月的梦游者”<1983-1985>一辑,在其中的14首诗中排第12,推测写作时间大约为1984-1985年。
    ① 北岛:《语言》,《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94-95页。
    ② 北岛:《蓝房子》,《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 北岛:《蓝房子》,《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② 北岛:《蓝房子》,《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③ 北岛:《致T.Transtromer》,《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④ Alexander Gumz. "Der Dichter und die schneebedeckte Insel", ZEIT ONLINE (06.10.2011). (http://www.zeit.de/kultur/literatur/2011-10/tomas-transtromer-gumz/seite-2).
    ⑤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著,北岛译:《致防线后面的朋友》,这首诗出自特朗斯特罗默诗集《小路》(1973)。参见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⑥ 石默、杨迟译:《现代瑞典诗选》,《外国文学》1985年03期。
    ① 叶维廉:《翻译:深思的机遇》(增订版代序),[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 北岛:《策兰》,《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③ 参见北岛:《界限》,《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④ [瑞典]约朗·索尼维:《细弱的谐音;一种声音》(选译),北岛译:《北欧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⑤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著,北岛译:《致防线后面的朋友》,出自特朗斯特罗默诗集《小路》(1973)。参见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⑥ [墨西哥]奥他维奥·帕斯:《序诗》,[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⑦ 北岛:《翻译与母语》,根据2011年8月8日在第三届“青海国际诗歌节”上的演讲稿整理。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
    ⑧ 北岛:《钟声》,《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① 据李欧梵在《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的序言中陈述,北岛是“在八九年初主动地发起释放魏京生的签名运动,终至于流亡欧洲”。参见李欧梵:《既亲又疏的距离感(序)》,《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② 1989年8月,在挪威留学的万之到柏林会见北岛,北岛首先提出《今天》复刊的可能性。1989年9-12月,北岛应邀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任访问学者,和万之商讨《今天》复刊的具体细节。1990年5月,北岛、万之在挪威奥斯陆大学筹办《今天》复刊的编委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北岛、万之、高行健、李陀、杨炼、孔捷生、查建英、刘索拉、徐星、老木等。奥斯陆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应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系邀请前往斯德哥尔摩继续开会,并和瑞典作家举行座谈。编委会正式决定复刊《今天》,编辑部设在奥斯陆。1990年8月,《今天》复刊号在奥斯陆出版。
    ③ 万之:《聚散离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记<今天>海外复刊初期的几次编委会议》,《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① 万之:《聚散离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记<今天>海外复刊初期的几次编委会议》,《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② 杨炼:《诗意思考的全球化——或另一标题:寻找当代杰作》,收入《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4页。
    ③ 北岛:《重建星空》,收入《旧雪1989-1990》,《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④ 童明:《飞散》,《外国文学》2004年6期。
    ①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导论》(博士论文),2006。
    ② 参见[丹麦]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引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③ 参见[丹麦]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④ [丹麦]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页。
    ⑤ [英]萨尔曼·拉什迪:《论君特·格拉斯》,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⑥ 木心:《带根的流浪人》,《哥伦比亚的倒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⑦ 王鼎钧:《本是同根生》,《我们现代人》,作者自印,1975年版。参见黄万华:《乡愁是一种美学》,《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⑧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31页。
    ①‘'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干草堆里找针)是一句英语谚语,原指事物的渺邈难寻,此处意指微茫但被人所探寻的存在。德国哲学家阿多诺也曾说过,知识分子的希望不是对世界有影响,而是某天、某地、某人能了解他写作的原意。[美]布罗茨基:《我们称为“流亡”的状态,或浮起的橡实》,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② 参见[美]塞廖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③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收入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①"obsession with china'亦被某些学者译为“感时忧国”,或“对中国的执迷”等。
    ② [美]夏志清著,丁福祥等译:《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附录二),[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462页。
    ①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 木心:《风言》,收入《琼美卡随想录》(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③ 顾彬认为,“他律”在文化和文化之间、国与国之间各有不同表现。在中国的情形下是民族国家、祖国提供了身份获取的可能性,在时间进程中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都俯伏于此。这是西方不满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实质性原因。参见[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④ 文学批评把一种“如痴如狂、充斥着道德说教和未来幻景”的文学称为“迷狂文学”(Literatur der Verzuckung)。这一现象在现代派之后仅仅残存在社会主义文学之中:随着后现代派的兴起,它在西方已绝迹。参见[德]顾彬著,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第21期。曼德尔施塔姆遗孀娜杰日达在《希望反对希望》一书中指出,革命其实是来自某些理念,为此着魔的人们认为可预见未来,改变历史的进程。其实这是一种宗教,其代理人赋予它神权般的信条和伦理。参见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⑤ 参见张枣:《关于当代新诗的一段回顾》,收入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165页。
    ① 麦文:《中国文学在国外研讨会》,《今天》1993年第一期,总第20期。
    ② 参见翟頔、北岛:《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书城》2003年第2期。
    ③ 参见北岛、陈炯:《用“昨天”与“今天”对话——谈<七十年代>》,《时代周报》2009年8月26日。
    ④ 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⑤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⑥ 参见廖亦武、陈勇:《马佳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⑦ 参见廖亦武、陈勇:《彭刚、芒克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356页。
    ⑧ 戴望舒:《<比也尔·核佛尔第诗>译后记》,载《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页。
    ①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 参见[美]苏珊·桑塔格著,沈弘、郭丽译:《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收入[美]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
    ③ 麦文:《中国文学在国外研讨会》,《今天》1993年第一期,总第20期。
    ④ 凌越、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4月号。
    ⑤ 参见麦文:《中国文学在国外研讨会》,《今天》1993年第一期,总第20期。
    ⑥ 参见宋明炜:《“流亡的沉思”:纪念萨义德教授》,《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⑦ 参见[美]布罗茨基:《我们称为“流亡”的状态,或浮起的橡实》,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① 八十年代初,叶维廉译的一本译诗集《众树歌唱》曾在北京的诗歌圈中风靡一时。叶维廉说,杨炼从他翻译的濮斯(大陆译:圣-琼·佩斯)的宇宙感中得到过灵感。参见叶维廉:《翻译:深思的机遇》(增订版代序),收入[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 杨炼:《诗意思考的全球化——或另一标题:寻找当代杰作》,收入杨炼:《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3页。
    ③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翻译的影响》,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④ 北岛:《白日梦》(节选),收入北岛:《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⑤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期。
    ⑥ 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4-58页。
    ⑦ 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页。
    ① 参见单德兴:《译者序》,[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页。
    ② 北岛:《创造》,收入北岛:《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页。
    ③ 北岛在《乡音》中写道:“我对着镜子说中文/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在《主人》中则有这样一句:“我的影子在试/钉子上摇晃的衣服/试我最后的运气”。参见北岛:《乡音》,收入北岛:《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北岛:《主人》,收入《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④ [美]布罗茨基:《我们称为“流亡”的状态,或浮起的橡实》,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⑤ 转引自[德]顾彬著,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21期。
    ⑥ 杨炼:《黑暗们》,收入杨炼:《大海停止之处:杨炼作品1982-1997诗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⑦ 杨炼:《冥思板块的移动——与叶辉对话》,收入杨炼:《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197页。
    ⑧ 北岛:《自序》,《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 杨炼:《因为奥德修斯,海才开始漂流——致<重合的孤独>的作者》,《今天》1997年第二期,总第37期。
    ② 转引自[德]顾彬著,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21期。
    ③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Minima Moralia:Reflections from Damaged Life, trans E. F. N. Jepheott, London: New Left Books,1951. p.87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3页。
    ④ 麦文:《中国文学在国外研讨会》,《今天》1993年第一期,总第20期。
    ⑤ 王鼎钧:《本是同根生》,《我们现代人》,作者自印,1975年版。参见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18页。
    ② 《今天》编辑部:《复刊词》,《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③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8页。
    ④ 《今天》编辑部:《复刊词》,《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⑤ 《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专辑》,《今天》2001年第三期,总第54期。
    ⑥ 《中国独立戏剧专辑》,《今天》2005年第四期,总第71期。
    ⑦ 《中国新独立电影专辑》,《今天》2007年第一期,总第76期。
    ⑧ 《纪实摄影展与宋庄专辑》,《今天》2007年第一期,总第76期。
    ⑨ 《星星画会专号》,《今天》2007年第四期,总第79期。
    ① 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② 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 Zhang Zao. Auf die Suche nach poetischer Modernitat:Die Neue Lyrik Chinas nach 1919, Tubingen:TOBIAS-Lib, Universitatsbibliothek,2004. s.242-243例如唐晓渡称朦胧诗是实验诗的“开先河者”;陈超认为先锋诗是对朦胧诗的超越(包括“朦胧诗人”后期创作的自我超越)。参见唐晓渡:《实验诗:生长着的可能性》,《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8页: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5页。
    ① 北岛:《写作》,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 关于北岛诗歌中的原始语素的词库,可以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③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④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①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② 这是《水银》组诗中的一首《我们写东西》,《今天》杂志发表的是包括《吸烟》在内的另外几首,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元诗写作的深化。中德版的《水银》九十年代初在德集中首发。参见顾城:《吸烟》,《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顾城:《我们写东西》,《水银》(四十八首),收入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81-782页。
    ③ 王安忆:《岛上的顾城》,《视野》2012年07期。
    ④ [德]顾彬著,张呼果译:《片段:回忆顾城和谢烨》,《今天》1994年第四期,总第27期。
    ① 于坚:《短篇》(选章),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② 于坚:《事件:写作》,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③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④ 参见[美]布罗茨基:《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收入[美]布罗茨祭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了——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十四行组诗),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② 参见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③ 宋琳:《精灵的名字——论张枣》,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① 参见宋琳:《精灵的名字——论张枣》,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153页。
    ② 于坚:《事件:写作》,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③ 韩东:《我认同的今天》,《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①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辑。
    ②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辑。
    ③ 杨炼:《再谈‘主动的他者’——与阿多尼斯笔谈》,收入《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51页。
    ④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王永年等译:《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90页。
    ① 多多访谈:《我主张“借诗还魂”》,《南方都市报》2005年04月09日。
    ② 参见宋琳:《精灵的名字——论张枣》,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③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页。
    ①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舌头的管辖》,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① 多多:《依旧是》,《今天》1994年第二期,总第25期。
    ② 参见凌越、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4月号。
    ③ 参见夏榆、陈璇、多多:《“诗人社会是怎样一个江湖”——诗人多多专访》,《南方周末》2010年11月17日。
    ④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195页。
    ① 北岛:《田园诗》,《走廊1991-1992》,收入《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② 贝克莱(1685-1753):爱尔兰牧师和哲学家。
    ③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诗歌的纠正》,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④ 翟頔、北岛:《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书城》2003年第2期。
    ⑤参见《今天》编辑部:《复刊词》,《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① 北岛:《仅仅一瞬间》,《旧雪1989-1990》,收入《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② 北岛:《开锁》,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③ [美]布罗茨基:《诗人与散文》,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④ 参见苏杭:《茨维塔耶娃:“活到头——才能嚼完那苦涩的艾蒿”》,《文景》2012年11月号。
    ⑤ 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① 参见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② 张枣:《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63页。
    ③ 参见[俄]阿里阿德娜·埃夫伦著,苏杭译:《女儿心目中的茨维塔耶娃》(节选),收入[俄]丘可夫斯卡娅等著,苏杭等译:《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④ 参见[俄]伊利亚·爱伦堡著,冯南江译:《人,岁月,生活》(节选),收入[俄]丘可夫斯卡娅等著,苏杭等译:《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① [俄]伊利亚·爱伦堡著,冯南江译:《人,岁月,生活》(节选),收入[俄]丘可夫斯卡娅等著,苏杭等译:《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②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十四行组诗),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③ 张枣1996年9月18日于图宾根写给傅维的一封信中如此表述。参见傅维:《美丽如一个智慧——忆枣哥》,收入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④ [德]歌德:转引自Fritz Strich. Goethe und die Weltliteratur. Bern:Francke Verlag,1946. s.13.
    ① 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Vii页。
    ② 至于“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究竟达到什么程度,详请参见顾昕:《民粹主义与五四激进思潮》,《东方》1996年第3期。
    ③ 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今天》1998年第三期,总第42期。
    ① Stephen Owen. "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 What Is World Poetry? " The New Republic (November 19.1990).中文译文参见[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总第3辑。
    ②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③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④ 转引自[日]是永骏著,阿喜译:《试论中国当代诗》,《今天》1997年第一期,总第36期。
    ⑤ 转引自[日]是永骏著,阿喜译:《试论中国当代诗》,《今天》1997年第一期,总第36期。
    ① [瑞典]约然·格莱德尔著,陈迈平译:《什么样的自行车?》,《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② 北岛:《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③ 北岛:《无题》,收入北岛:《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页。
    ④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总第3辑。
    ⑤ [瑞典]约然·格莱德尔著,陈迈平译:《什么样的自行车?》,《今天》1990年第1期,总第10期。
    ⑥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⑦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①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总第3辑。
    ②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总第3辑。
    ① 唐勇:《专访汉学家宇文所安:我想给美国总统讲唐诗》,《环球时报》2006年09月03日。
    ② 奚密:《差异的忧虑——一个回想》,《今天》1991年第一期,总第12期。
    ③ 奚密:《差异的忧虑——一个回想》,《今天》1991年第一期,总第12期。
    ④ Rey Chow. Writing Diaspora: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⑤ Rey Chow. Writing Diaspora: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pp.3-4.
    ⑥ Bonnie McDougall. "Bei Dao's Poetry:Revelation & Communica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 (Spring 1985).
    ⑦ 关于北岛去国前创作与翻译文学的关系问题,详请参见亚思明:《诗意栖居的中间地带——北岛创作与翻译文学的关系探析》,《东岳论从》2012年第5期。
    ① 参见江弱水:《孤独的舞者,没有布景与音乐——从欧阳江河序谈北岛诗》,《创世纪》总111期(1997/06)。
    ② Dian Li. The Chinese Poetry OfBei Dao,1978-2000 Resistance and Exile. 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6. pp.101-113.
    ③ Dian Li. 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1978-2000 Resistance and Exile. 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6. pp.107-109.
    ④ 北岛:《同谋》,《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⑤ Bei Dao. "Accomplices." The August Sleepwalker,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0. p.89.
    ⑥ 北岛:《同谋》,《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⑦ Dian Li. 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1978-2000 Resistance and Exile. 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6. p.109.
    ① 北岛:《守灵之夜》,《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169页。
    ② 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0年版,第142页。
    ③ Huang Yunte. Transpacific Displacement:Ethnography, Translation, and Intertextual 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pp.161-182.
    ④ Hans Magnus Enzenberger. "Vorwort", Museum der modernen Poesie. Frankfurt a. Main:Suhrkamp,1960. p.6.
    ① Hans Magnus Enzenberger. "Vorwort", Museum der modernen Poesie. Frankfurt a. Main:Suhrkamp,1960. p.5.
    ② “杂交”(Hybridity)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建构的一个理论术语,指的是在话语实践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它与泾渭分明的本质主义者和极端论者的二元对立模式相区隔。参见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109页。
    ③ Hans Magnus Enzenberger. "Vorwort, Museum der modernen Poesie. Frankfurt a. Main:Suhrkamp,1960. p.7.
    ① Hans Magnus Enzenberger. "Vorwort", Museum der modernen Poesie. Frankfurt a. Main:Suhrkamp,1960. p.9.
    ②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③ Anna Fenner, Claudia Hillebrandt und Stefanie PreuB.,,Eine,Weltsprache der Poesie'? Transnationale Austauschprozesse in der Lyrik seit 1960", Literaturkritik (Juni 2011).
    ④ 韩少功:《后记》,《马桥词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页。
    ⑤ 参见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
    ① 多多访谈:《我主张“借诗还魂”》,《南方都市报》2005年04月09日。
    ② 杨炼:《冥思板块的移动——与叶辉对话》,收入杨炼:《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202-203页。
    ③ 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 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联书店,2011年版,第Ⅴ页。
    ② 参见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今天》1997年第四期,总第39期。
    ③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第三期,总第22期。
    ④ 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今天》1997年第四期,总第39期。
    ⑤ “毛文体”并非毛泽东的个人发明。例如瞿秋白在《鬼门关外的战斗》、《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大众文艺的问题》等文章中都曾提出过把一定的革命话语与特定的“大众化”的“语体”相结合的设想:“这个革命就是主张真正用俗话写一切文章。”参见《瞿秋白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858页。
    ⑥ 参见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收入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⑦ [美]布罗茨基:《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 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8页。
    ① 参见欧阳江河:《初醒时的孤独》,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②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辑。
    ③ 参见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ix页。
    ④ 北岛:《越界三人行——与施耐德、温伯格对话》,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页。
    ⑤ 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xii页。
    ① 杨炼:《再谈‘主动的他者’——与阿多尼斯笔谈》,收入《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第46页。
    ② 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ix页。
    ③ 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ix-xx页。
    ④ 欧阳江河:《初醒时的孤独》,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① 布罗茨基认为,存在着三种认识方式:分析的方式、直觉的方式和圣经中先知们所采用的领悟的方式。现代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就在于,它能同时利用这所有三种方式(首先倾向于第二和第三种方式)。参见[美]布罗茨基:《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② 参见[美]哈罗德·布鲁姆等著,王敖译:《读诗的艺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③ [日]是永骏著,阿喜译:《试论中国当代诗》,《今天》1997年第一期,总第36期。
    ④ [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⑤ 参见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 参见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北岛:《特朗斯特罗默》,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③ 参见[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④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⑤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⑥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辑。
    ① 张枣:《入夜》,收入《张枣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6页。
    ② 参见北岛:《缺席与在场——2009年11月11日在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上的获奖致辞》,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北岛的上述言论遭到诗人臧棣的猛烈抨击,除了这篇获奖致辞,遭到批评的还有北岛写于2008年的短文《<今天>三十年》,2009年的短文《民族文化复兴之梦——致2049年的读者》,以及北岛在2011年香港书展所做的讲座“古老的敌意”、在“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的发言、近年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的有关言论等等。究其根本,臧棣不同意北岛对当代中国诗歌现状的质疑,认为此类言论除了有助于北岛整体抹黑大陆诗歌、“申请国际资本用于文学政治的特殊款项”并进一步强化北岛自身的诗歌文化符号意义之外,并无可取之处。这篇9万字的长篇访谈《北岛,不是我批评你》刊载于《观典》2011年12月号。
    ③ 北岛:《缺席与在场——2009年11月11日在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上的获奖致辞》,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④ 例如苏珊·桑塔格认为,“格言式思维的本质在于总是处于结论的状态中;一种要得出最后结论的企图内含于所有强有力的创造警句的活动之中。”参见[美]苏珊·桑塔格著,沈弘、郭丽译:《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收入[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① 北岛:《无题》(他睁开第三只眼睛),收入辑四(1989-1990),《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② 法国诗人圣-琼·佩斯曾在流亡美国期间创作《流亡集》,其中包括《流亡》、《雨》、《雪》、《诗赠外国女友》四题。参见[法]圣-琼·佩斯著,叶汝琏译,胥弋编:《圣-琼·佩斯诗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89页。
    ③ 参见圣-琼·佩斯对“观念诗”的定义。转引自叶汝琏:《佩斯在中国(代序)》,[法]圣-琼·佩斯著,叶汝琏译,胥弋编:《圣-琼·佩斯诗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6页。
    ④ 参见[美]布罗茨基:《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⑤ 参见[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⑥ [美]爱伦·坡著,杨烈译:《诗的原理》,收入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⑦ 参见[美]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3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193页。
    ①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全集》第二卷,伽利马出版社七星版,1975年版,第599页。
    ② 参见[法]瓦雷里:《诗与抽象思维》,收入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7-38页。
    ③ 参见[法]瓦雷里:《论纯诗——一次演讲的札记》,收入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④ 罗兰·巴特在《文学与元语言》一文中认为,最早的元文学是19世纪下半叶由马拉美开始的,“马拉美的雄心壮志是把文学与关于文学的思想融合在同一文字实体中”。另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页。
    ⑤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⑥ 关于“元诗”的概念可以参见张枣的阐述:“诗歌的形而上学”,即:“诗是关于诗本身的,诗的过程可以读作是显露写作者姿态,他的写作焦虑和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因而元诗常常首先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并用它来打破萦绕人类的宇宙沉寂。”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收入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⑦ 参见[法]瓦雷里:《论纯诗——一次演讲的札记》,收入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参见[法]梵乐希(瓦雷里):《前言》,收入曹葆华编译:《现代诗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3页。
    ②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8-459页。
    ③ 关于北岛早期诗作的历史社会背景,详请参见亚思明:《北岛与遇罗克——从“结局或开始”说起》,《名作欣赏》2013年07期。
    ④ 北岛:《回答》,收入《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⑤ 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①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② 关于北岛转折时期的诗艺转变,详请参见亚思明:《彼岸有界诗意无声——论转折时期的北岛的诗(1979-1986)》,《南方文坛》2013年第5期。
    ③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④ 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156页。
    ⑤ 北岛:《多事之秋》,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⑥ 北岛:《蓝墙》,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① 北岛:《练习曲》,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② 北岛:《那最初的》,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③ 转引自[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④ 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⑤ 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 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23页。
    ② 参见张枣:《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③ 这些译后记后来收入《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另请参见高蔚:《“纯诗”的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④ [法]瓦雷里著,戴望舒译:《波特莱尔的位置》,收入《戴望舒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⑤ 参见北岛:《洛尔迦》,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① [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收入[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② 参见高蔚:《“纯诗”的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 在“现代”诗人中,梁宗岱是较早涉足“纯诗”理论的译介者,其主要建树详请参见高蔚:《“纯诗”的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251页。
    ④ 梁宗岱曾于1951年在广西百色被关进监狱两年多,差一点被公审并判死刑,新时期以后,他的作品才重见天日。参见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1-82页。
    ⑤ 梁宗岱:《论诗》,收入《梁宗岱文集》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⑥ 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收入《梁宗岱文集》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5页。
    ⑦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3页。
    ① 黄锦鋐注译:《新译庄子读本》,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版,第72页。
    ② 朱大可:《燃烧的迷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3/06/content 762253.htm)。
    ① 北岛:《旧地》,收入《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贝。
    ② [德]海德格尔,彭富春译:《诗·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③ 北岛:《夜》,收入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① 北岛:《二月》,收入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② 这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亨斯·萨克斯(Hans Sachs)在《善歌者》(Meistersinger)中的诗句:“朋友呵,这正是诗人的责任;去阐明和记下自己的梦境。信我吧,人间最真实的幻影/往往是在梦中对人们显现;所有的诗艺和所有的诗情/不过是对现实之梦的说明。”
    ③ 北岛:《开锁》,收入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① 北岛:《关键词》,收入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② 北岛:《艾基》,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③ 黄锦鋐注译:《新译庄子读本》,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版,第73页。
    ① 参见北岛:《魏斐德:熟悉的陌生人》,《南方周末》2006年11月9日文化版。
    ② 德国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本雅明曾说:“要理解卡夫卡的作品,在所有的事情里,首先要噁一个简单的认识,那就是,他是一个失败者。”
    ③ 王寅、北岛:《失败者是没有真正归属的人》,《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11月26日第D3版。
    ① 翟頔、北岛:《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书城》2003年第2期。
    ② 参见[美]苏珊·桑塔格:《诗人的散文》,收入[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 北岛:《自序》,《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l页。
    ④ 李陀:《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收入《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 [英]托·欧·休姆.《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收入《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② 《失败之书》所收的文章亦可见于另三本文集:《蓝房子》、《青灯》和《午夜之门》,故此不复述。
    ③ 牛津版的《青灯》辑三即《断章》,这篇回忆性的文字未见收入大陆版的《青灯》。
    ④ 北岛:《约翰和安》,收入《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①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期。
    ② 北岛答瑞典记者:《流亡只是一次无终结的穿越虚空的旅行》。
    ③ 查建英:《北岛》,收入《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9页。
    ④ 孟悦:《瞎子领瞎子,穿过光明》,收入北岛:《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⑤ Wolfgang Kubin. "Nachbemerkung", Bei Dao. Von Ganseblumchen und Revolution, Wien:Erhard Locker GesmbH, 2012,s.61.
    ⑥ 北岛:《波兰来客》,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⑦ 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 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 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③ 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④ 参见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⑤ 北岛:《与死亡干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3页。
    ⑥ 北岛:《远行——献给蔡其矫》,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① 北岛:《听风楼记——怀念冯亦代伯伯》,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北岛:《胡金铨导演》,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③ 北岛:《证人高尔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④ 北岛:《异乡人迈克》,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6页。
    ⑤ 北岛:《依萨卡庄园的主人》,收入《午夜之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129页。
    ⑥ 林语堂著,越裔汉译:《以放浪者为理想的人》,收入《生活的艺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⑦ 北岛:《纽约骑士》,收入《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⑧ 北岛:《革命与雏菊》,收入《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⑨ 北岛:《巴黎故事》,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① 北岛:《纽约变奏》,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② 北岛:《卡夫卡的布拉格》,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③ 北岛:《忆柏林》,收入《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④ 北岛:《在中国这幅画的留白处》,收入《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⑤ 旅美作家木心在《带根的流浪人》中如此评价米兰·昆德拉。
    ⑥ 王鼎钧:《水心》,《左心房漩涡》,台北: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⑦ 黄万华:《乡愁是一种美学》,收入《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69页。
    ⑧ 参见[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① 1919年2月《新青年》第6卷第2号刊载周作人的《杂译诗二十三首》,其中第十五首就是法国后期象征诗人果尔蒙的《死叶》,这应该是中国新诗坛最早译介的象征诗之一
    ② 北岛:《后院》,收入《午夜之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③ 北岛:《后院》,收入《午夜之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① 林语堂著,越裔汉译:《论幽默感》,收入《生活的艺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② 参见林语堂著,越裔汉译:《论幽默感》,收入《生活的艺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③ 北岛:《巴黎故事》,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④ 北岛:《巴黎故事》,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⑤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①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34页。
    ②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③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④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⑤ 北岛:《搬家记》,收入《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⑥ 梁实秋:《谈幽默》,收入《大道无所不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⑦ 刘子超、北岛:《此刻离故土最近》,《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6期。
    ① 北岛:《黑色地图》,《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社,2009年版,第175页。
    ② 北岛:《序:我的北京》,《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页。
    ③ 参见林思浩、北岛:《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南方周末》2010年10月07日D19版。
    ④ 林思浩、北岛:《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南方周末》2010年10月07日D19版。
    ⑤ [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⑥ 参见[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著,郭洋生译:《象征主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⑦ 林思浩、北岛:《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南方周末》2010年10月07日D19版。
    ⑧ [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收入《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① 北岛:《序:我的北京》,《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页。
    ② 北岛:《玩具与游戏》,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3页。
    ③ 北岛:《玩具与游戏》,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4页。
    ④ 北岛:《北京四中》,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46页。
    ⑤ 刘子超、北岛:《此刻离故土最近》,《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6期。
    ① 北岛:《北京四中》,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60页。
    ② 北岛:《北京四中》,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61页。
    ③ 北岛:《断章》,收入《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④ 刘子超、北岛:《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原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6期,原题《此刻离故士最近》,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⑤ 北岛:《艾基》,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283页。
    ⑥ 北岛:《帕斯捷尔纳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⑦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沃尔夫冈·顾彬2008年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作家与中国文学,认为北岛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最好的。另参见Wolfgang Kubin. "Nachbemerkung", Bei Dao. Von Ganseblumchen und Revolution, Wien:Erhard Locker GesmbH,2012, s.64.
    ① 参见Wolfgang Kubin. "Nachbemerkung", Bei Dao. Von Ganseblumchen und Revolution, Wien:Erhard Locker GesmbH,2012, s.62.
    ② 哈特费尔德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其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中杜撰的一个人物,其实哈特费尔德就是村上的影子作家,其言论就是村上自己的一贯看法。村上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出于他的叙事风格的需要。
    ③ 北岛:《证人高尔泰》,收入《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④ 布莱顿·布莱顿巴赫(Breten Bretenbach):中文名为卞延博,南非作家、画家,曾入狱七年,后以被捕和坐监为题材,完成回忆录《一个患白化症恐怖份子的真实自白》。
    ⑤ 北岛:《布莱顿·布莱顿巴赫》,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⑥ 北岛:《布莱顿·布莱顿巴赫》,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⑦ 北岛:《父亲》,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75-176页。
    ⑧ 北岛:《父亲》,收入《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95页。
    ⑨ 林道群、北岛:《我的记忆之城》,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4页。
    ⑩ 参见[美]苏珊·桑塔格:《西蒙娜·薇依》,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① 郭玉洁、北岛:《越过王朔向老舍致敬》,收入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② [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
    ③ 参见[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
    ④ 北岛:《布莱顿·布莱顿巴赫》,收入《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⑤ [日]村上春树:《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学习博览》2009年04期。
    ⑥ [日]村上春树:《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学习博览》2009年04期。
    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诗人之眼”是“通古今而观之”;宋琳认为,写作若渴望获得全部文化的依托,有待“通古今(中外)而观之”的双重视野。参见宋琳:《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收入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xvii页。
    ⑧ 北岛:《远行——献给蔡其矫》,收入《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 北岛:《彭刚》,收入《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② 参见北岛:《青灯》,收入《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③ 北岛:《黑色地图》,收入《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176页。
    ① 北岛:《后记》,《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1页。
    ② 北岛:《后记》,《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页。
    ③ 北岛:《后记》,《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页。
    ④ 曼德尔施塔姆的遗孀娜杰日达对曼德尔施塔姆的分析:“显而易见他是命中注定的,永远不会找到他在新世界的位置……他不会躲避自己的同伴,他不认为自己在众生之上,而是其中一员。”
    ⑤ 茨维塔耶娃如此描述帕斯捷尔纳克。
    ① 摘自《莎洛美回忆录》,参见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② [德]姚斯著,周宁、金元浦译:《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收入《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③ 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④ 参见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⑤ 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109页。
    ① 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② W.H.奥登曾在《论阅读》中说,“在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用以说明一个人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品味的最确切的证据是,他对自己的品味没有把握。”参见[英]W.H.奥登:《论阅读》,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③ 北岛:《里尔克》,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96页。
    ④ [英]彼得·福克纳著,邹羽译:《现代主义》,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1页。
    ⑤ 参见[爱尔兰]谢默斯·希尼:《诗歌的纠正》,收入[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⑥ 参见北岛:《时间的玫瑰》,收入《守夜》,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⑦ [俄]曼德尔施塔姆著,北岛译:《无题》,参见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① 柏桦:《序言:回忆:一个时代的翻译和写作》,收入《时间的玫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② 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③ [英]狄兰·托马斯著,北岛译:《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量》,参见北岛:《狄兰·托马斯》,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2页。
    ④ 北岛:《狄兰·托马斯》,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⑤ 柏桦:《序言:回忆:一个时代的翻译和写作》,收入《时间的玫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⑥ 柏桦:《序言:回忆:一个时代的翻译和写作》,收入《时间的玫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贝。
    ① 参见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Ⅳ-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9.
    ③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Ⅳ-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9.
    ④ Walter Benjamin."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Ⅳ-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s.17.
    ⑤ 北岛:《特拉克尔》,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⑥ 北岛:《翻译与母语》,财新《新世纪》2011年第34期。
    ⑦ 北岛:《狄兰·托马斯》,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贝。
    ⑧ 北岛:《后记》,《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页。
    ① 北岛:《曼德尔施塔姆》,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② 关于这场论争的主要经过,详请参见刘春:《新世纪诗坛的两次重要论争》,《南方文坛》2011年第4期。
    ③ 反驳文章包括:王家新:《隐藏或保密了什么——对北岛的回答》,《红岩》2004年第6期;黄灿然:《粗率与精湛》,《读书》2006年第7期、第8期;李笠:《是北岛的“焊”?还是特朗斯特罗姆的“烙”?——对北岛<黑暗怎样焊着灵魂的银河>回答》,《诗歌报月刊》2005年5月号。
    ④ 参见缪哲:《北岛的“世界诗学”》,《南方周末》2005年12月08日,收入缪哲:《祸枣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⑤ 北岛:《狄兰·托马斯》,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⑥ 北岛:《美国圣母大学<今天>纪念活动上的致辞》,2006年。
    ⑦ 参见北岛:《诗意地栖居在香港》,收入《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页。
    ⑧ 参见北岛:《特拉克尔》,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⑨ 北岛:《策兰》,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① 北岛:《美国圣母大学<今天>纪念活动上的致辞》,2006年。
    ② [法]让·保罗·萨特:《为什么写作》,收入《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 北岛:《策兰》,收入《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④ 翟頔、北岛:《游历,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收入:《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① 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Ⅷ页。
    ② 万之:《聚散离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记<今天>海外复刊初期的几次编委会议》,《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③ 宋琳:《同人于野——<今天>杂忆》,《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① 陈思和:《读三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著》,《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② 北岛:《致读者》,《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总第13期。
    ③ 北岛:《致读者》,《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总第13期。
    ① 李陀:《重写文学史专栏编者按》,《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总第13期。
    ② 参见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ⅫⅠ页。
    ① 参见王晓明、杨庆祥:《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
    ②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③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④ 参见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⑤ 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① 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Ⅳ页。
    ② 西川:《民刊:中国诗歌小传统》,《大西北诗刊》五周年纪念特刊,2010年总第9/10合刊。
    ③ 西川:《民刊:中国诗歌小传统》,《大西北诗刊》五周年纪念特刊,2010年总第9/10合刊。
    ④ 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Ⅻ页。
    ⑤ 查建英:《北岛》,《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8页。
    ① 参见李陀:《先锋文学运动与文学史写作》(编者前言),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Ⅵ页。
    ②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③ 在1989年出版的《文学研究批评术语》一书中,李·帕特森(Lee Patterson)在介绍文学史的章节中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
    ④ 这是塔棱斯(Jenaro Talens)、尊尊圭(Santos Zunzunegui)的观点,参见张英进:《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⑤ 丁雄飞:《黄子平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① 黄子平:《文学住院记——重读丁玲短篇小说<在医院中>》,原载《今天》1992年第四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8页。
    ② 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原载《今天》1992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9页。
    ③ 参见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原载《今天》1992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52-55页。
    ④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原载《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00页。
    ⑤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原载《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05-209页。
    ① 参见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原载《今天》1991年第三、四期合刊,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22页。
    ②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原载《今天》1993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34页。
    ③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原载《今天》1993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55-156页。
    ④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原载《今天》1993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56页。
    ① 参见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原载《今天》1993年第三期,收入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58页。
    ② 参见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③ 刘禾:《编者的话》,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x页。
    ④ 刘禾:《编者的话》,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xi页。
    ⑤ 田晓青:《十三路沿线》,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 参见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参见亚缩、陈家坪:《彭刚、芒克访谈录》,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51页。
    ③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④ 刘禾:《编者的话》,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xiii页。
    ⑤ 田晓青:《十三路沿线》,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4页。
    ① 田晓青:《十三路沿线》,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② 参见鄂复明提供:《今天编辑部活动大事记》,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436页。
    ③ 多多:《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④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⑤ 对“白洋淀诗歌群落”所做的“定义”,刊于《诗探索》1994年的总16期上。该期的“当代诗歌群落”专栏集中刊登一组回忆“文革”期间白洋淀诗歌活动的文章,作者有宋海泉、齐简、甘铁生、白青、严力等。林莽以亲历者的身份在专栏“主持人的话”中对该“群落”加以“定位”,认为这一“群落”发生时间“应是:1969-1976年”;人员构成“应是:在白洋淀下乡的各个村落间形成的松散的共同追求诗歌艺术的文学青年群体”;诗艺特征是“以现代诗为主要标志”。
    ⑥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② 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③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303页。
    ④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239页。
    ⑤ 刘禾:《编者的话》,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xviii页。
    ⑥ 一平:《为了告别的纪念——献给赵一凡》,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① 徐晓:《<今天>与我》,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② 徐晓:《<今天>与我》,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③ 转引自徐晓:《<今天>与我》,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5页。
    ④ 徐晓:《<今天>与我》,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84页。
    ⑤ 参见万之:《也忆老<今天>》,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页。
    ⑥ 《编者前言》,《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⑦ 参见宋琳:《同人于野——<今天>杂忆》,《今天》2013年春季号,总第100期特刊。
    ① 参见北岛、李陀:《编者按》,《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② 查建英:《北岛》,收入《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7页。
    ③ 北岛、李陀:《编者按》,《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④ 李陀:《七十年代专号编者按》,《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⑤ 李陀:《七十年代专号编者按》,《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⑥ 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① 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② 阿城:《听敌台》,《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③ 参见徐冰:《愚昧作为一种养料》,《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④ 参见陈丹青:《幸亏年轻》,《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⑤ 参见阎连科:《我的那年代》,《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① 鲍昆:《黎明前的跃动——我看到的七十年代》,《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② 参见韩少功:《漫长的假期》,《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③ 参见唐晓峰:《难忘的一九七一》,《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④ 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⑤ 参见赵越胜:《骊歌清酒忆旧时——记七十年代我的一个朋友》,《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⑥ 参见徐浩渊:《诗样年华》,《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① 唐晓峰:《难忘的一九七一》,《今天》2008年秋季号,总第82期。
    ② 陈丹青:《幸亏年轻》,《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③ 陈丹青:《幸亏年轻》,《今天》2008年冬季号,总第83期。
    ④ 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⑤ 北岛:《序》,收入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页。
    ① 北岛:《编者按》,“暴风雨的记忆”专辑,《今天》2010年冬季号,总第91期。
    ② 刘辉宣:《昨夜星辰昨夜风——北京四中的红卫兵往事》,“暴风雨的记忆”专辑,《今天》2010年冬季号,总第91期。
    ③ 牟志京称,遇罗克在六八年先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但拒绝签字。为何从十五年徒刑改判死刑?在判决书上,其主要罪名是“阴谋暗杀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出身论》却只字未提。“遇罗克是如何涉嫌暗杀的呢?一九六七年夏天,东北武斗正盛,部分《文革报》成员结伙北上。一到长春,在火车站就给每人发武器,离开长春时,我曾嘱咐大家将所有武器退还,以免留下祸根。后来才得知,罗文(遇罗克的弟弟)并未退还领到的手榴弹,把它带回了北京。”详请参见牟志京:《似水流年》,“暴风雨的记忆”专辑,《今天》2010年冬季号,总第91期。
    ④ 刘辉宣:《昨夜星辰昨夜风——北京四中的红卫兵往事》,“暴风雨的记忆”专辑,《今天》2010年冬季号,总第91期。
    ⑤ 北岛:《致读者》,原署名:《今天》编辑部,《今天》(1978-1980)第一期。
    ① 已经出版的《今天》丛书包括:《亲爱的张枣》、《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持灯的使者》、《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即将出版的《今天》丛书包括:《在废墟上》、《危机中的阐释——重写文学史的今天意义》、《另一种声音——<今天>小说选1990-1999》。
    ② 已经出版的《今天》单行本包括:《七十年代》、《暴风雨的记忆:1965至1970年的北京四中》,即将出版的包括:刘禾编的新媒体专辑、张献编的实验戏剧专辑,以及北岛编的奇人列传等。内容全部出自过去的《今天》杂志。
    ① 李欧梵:《永远的<今天>》,《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② 于坚:《持久的象征——<今天>出刊一百期有感》,《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张枣著、颜炼军编选:《张枣随笔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枣:《张枣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枣、宋琳编:《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牟钟秀编:《获奖短篇小说创作谈1978-1980》,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版。
    北岛:《失败之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岛:《蓝房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蓝房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北岛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北岛:《午夜歌手——北岛诗选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
    北岛:《时间的玫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北岛:《古老的敌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北岛:《城门开》,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北岛:《守夜——诗歌自选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青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青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
    北岛:《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北岛:《午夜之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午夜之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北岛(赵振开):《波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北岛译:《北欧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北岛、曹一凡、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李润霞编:《被放逐的诗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杨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庆全:《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王鼎钧:《左心房漩涡》,台北: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
    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木心:《带根的流浪人》,《哥伦比亚的倒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木心:《琼美卡随想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晓、丁东、徐友渔主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梁刚建、喻国英主编:《光明日报新闻内情》,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芒克:《芒克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芒克:《瞧!这些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家新:《中国诗选》,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家新、沈睿编选:《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唐晓渡:《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0年版。
    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黑大春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诗歌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钟鸣:《旁观者》,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何林编著:《萨特:存在给自由带上镣铐》,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张炯主编:《新中国文学五十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许子东:《许子东讲稿》(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顾城:《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岳建一执行主编:《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徐晓主编:《今天三十年》,北京:今天文学杂志社,2008年版。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杨炼:《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2年版。
    杨炼:《大海停止之处:杨炼作品1982-1997诗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戴望舒译:《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陀编选:《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曹葆华编译:《现代诗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高蔚:《“纯诗”的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II,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黄锦鋐注译:《新译庄子读本》,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版。
    林语堂著,越裔汉译:《生活的艺术》,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梁实秋:《大道无所不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缪哲:《祸枣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等译:《重点所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唐烈英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布罗茨基等著,黄灿然译:《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英]戴维·洛奇编,葛林等译:《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增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等著,王敖译:《读诗的艺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威廉·燕卜荪著,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著,陈东东、张枣编,陈东飚、张枣译:《最高虚构笔记—— 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加拿大]凯琳-安德·米海列司库编,陈重仁译:《博尔赫斯谈诗论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王永年等译:《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法]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译:《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保罗·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法]萨特著,关群德等译:《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法]贝尔纳·亨利·列维著,闫素伟译:《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戴维斯·麦克罗伊著,沈华进译:《存在主义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美]罗洛·梅著,方红、郭本禹译:《罗洛·梅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奥地利]里克尔著,梁宗岱译:《罗丹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
    [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郭宏安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2年版。
    [法]波德莱尔、[奥地利]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象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美]庞德等著,叶维廉译:《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丹麦]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美]塞廖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俄]丘可夫斯卡娅等著,苏杭等译:《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法]圣-琼·佩斯著,叶汝琏译,胥弋编:《圣-琼·佩斯诗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3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著,郭洋生译:《象征主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德]姚斯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英]彼得·福克纳著,邹羽译:《现代主义》,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江汉论坛》2013年第04期。
    童明:《飞散》,《外国文学》2004年6期。
    万之:《聚散离合,都已成流水落花——追记<今天)海外复刊初期的几次编委会议》,《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万之:《沟通、帕尔梅、我和我们——关于在瑞典召开的一次中国作家研讨会》,《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陈思和:《读三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著》,《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北岛:《我们每天的太阳(二首)》,《上海文学》1981年05期。
    北岛:《对未来发出的9封信——致2049的读者》,《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37期。
    北岛:《结局或开始——给遇罗克烈士》,《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北岛:《宣告——给遇罗克烈士》,《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
    北岛:《翻译与母语》,财新《新世纪》2011年第34期。
    韭民(阿城):《<今天>短篇小说浅谈》,《今天》(1978-1980)第九期。
    李陀:《<波动>修订版序言》,《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今天》1997年第四期,总第39期。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第三期,总第22期。
    李陀、李欧梵、黄子平、刘再复:《<今天>的意义——芝加哥四人谈》,《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Z2期。
    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上),《今天》2003年春季号,总第60期。
    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总第三辑(2006/04)。
    奚密:《差异的忧虑——一个回想》,《今天》1991年第一期,总第12期。
    林少华:《诗与史之间:早期北岛的诗》,《读书》2011年第四期。
    洪子诚:《北岛早期的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总第75期。
    一平:《孤立之境——读北岛的诗》,《诗探索》2003年Z2期。
    杨四平:《北岛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陈超:《北岛论》,《文艺争鸣》2007年08期。
    张清华、林莽:《见证白洋淀——林莽访谈录》,《新文学评论》2012年04期。
    多多:《雪不是白色的》,《今天》1996年第四期,总第35期。
    凌越、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4月号。
    黄灿然:《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天涯》1998年第6期。
    黄灿然:《粗率与精湛》,《读书》2006年第7期、第8期。
    杨小滨:《今天的“今天派”诗歌》,《今天》1995年第四期,总第31期。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孙绍振:《给艺术的革新者更自由的空气》,《诗刊》1980年第9期。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03期。
    于坚:《持久的象征——<今天>出刊一百期有感》,《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柏桦、余夏云:《“今天”:俄罗斯式的对抗美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1期。
    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树才:《“中间代”:命名的困难》,《中国诗人》2004年1月总第28期。
    江江:《诗的放逐与放逐的诗——诗人多多凝视》,《今天》1990年第二期,总第11期。
    张闳:《北岛,或一代人的“成长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6期。
    翟頔、北岛:《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书城》2003年第2期。
    陈超:《先锋诗歌20年:想象力方式的转换》,《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04期。
    吴嘉、先树:《一次热烈而冷静的交锋——诗刊社举办的“诗歌理论座谈会”简记》,《诗刊》1980年第12期。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谢昌余:《<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的创刊与停刊》,《山西文学》2001年第8期。
    黄粱:《意志自由之路——大陆先锋诗歌历史脉动与文化特征(一)》,《今天》1999年第三期,总第46期。
    吕进:《重庆诗歌讨论会》,《文艺报》(北京)1983年第12期。
    黄平:《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以(今天>杂志为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老广(黄子平):《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读(波动>随想录》,《今天文学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之二》,1980年11月。
    易言:《评(波动)及其它》,《文艺报》1982年第4期。
    阿城:《一些话》,《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
    王岳川:《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施蛰存:《梅雨之夕》,《朔方》2003年03期。
    林滨:《现代人的“两难困境”——试析存在主义人生哲学》,《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林中(林大中):《评(醒来吧,弟弟>》,《今天》(1978-1980)第一期。
    史文(赵振先):《评<伤痕)的社会意义》,《今天》(1978-1980)第四期。
    李子丹、泰德·休斯:《思想之狐》,《英语知识》2009年01期。
    牛汉、孙晓娅:《访牛汉先生谈<中国)》,《新文学史料》2002年0l期。
    艾龙:《“中国气派”与“人神合一”》,《诗刊》2003年第12期。
    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译林》1989年04期。
    王家新:《从<众树歌唱>看叶维廉的诗歌翻译》,《新诗评论》2008年第2辑。
    王家新:《隐藏或保密了什么——对北岛的回答》,《红岩》2004年第6期。
    石默、杨迟译:《现代瑞典诗选》,《外国文学》1985年03期。
    麦文:《中国文学在国外研讨会》,《今天》1993年第一期,总第20期。
    宋明炜:《“流亡的沉思”:纪念萨义德教授》,《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杨炼:《因为奥德修斯,海才开始漂流——致<重合的孤独>的作者》,《今天》1997年第二期,总第37期。
    王安忆:《岛上的顾城》,《视野》2012年07期。
    韩东:《我认同的今天》,《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苏杭:《茨维塔耶娃:“活到头——才能嚼完那苦涩的艾蒿”》,《文景》2012年11月号。
    顾听:《民粹主义与五四激进思潮》,《东方》1996年第3期。
    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今天》1998年第三期,总第42期。
    江弱水:《孤独的舞者,没有布景与音乐——从欧阳江河序谈北岛诗》,《创世纪》总111期(1997/06)。
    刘子超、北岛:《此刻离故土最近》,《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6期。
    周作人:《杂译诗二十三首》,《新青年》1919年2月第6卷第2号。
    刘春:《新世纪诗坛的两次重要论争》,《南方文坛》2011年第4期。
    李笠:《是北岛的“焊”?还是特朗斯特罗姆的“烙”?——对北岛<黑暗怎样焊着灵魂的银河>回答》,《诗歌报月刊》2005年5月号。
    宋琳:《同人于野——<今天)杂忆》,《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王晓明、杨庆祥:《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西川:《民刊:中国诗歌小传统》,《大西北诗刊》五周年纪念特刊,2010年总第9/10合刊。
    张英进:《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李欧梵:《永远的<今天)》,《今天》2013年春季号,第100期特刊。
    [英]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朦胧诗旗手——北岛和他的现代诗》,《九十年代月刊》总第172期(1984/05)。
    [荷兰]柯雷著,北岛、柯雷译:《多多诗歌的政治性与中国性》,《今天》1993年第三期,总第22期。
    [德]顾彬,成川译:《预言家的终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今天》1993年第二期,总第21期。
    [德]顾彬著,张呼果译:《片段:回忆顾城和谢烨》,《今天》1994年第四期,总第27期。
    [英]泰德·休斯/作,白元宝/译:《休斯的诗》(13首),《诗歌月刊》2007年08期。
    [新加坡]张松建:《“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
    [美]宇文所安著,洪越译、田晓菲校:《什么是世界诗歌?》,《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总第3辑。
    [日]是永骏著,阿喜译:《试论中国当代诗》,《今天》1997年第一期,总第36期。
    [瑞典]约然·格莱德尔著,陈迈平译:《什么样的自行车?》,《今天》1990年第一期,总第10期。
    [日]村上春树:《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学习博览》2009年04期。
    多多访谈:《我主张“借诗还魂”》,《南方都市报》2005年04月09日。
    夏榆、陈璇、多多:《“诗人社会是怎样一个江湖”——诗人多多专访》,《南方周末》2010年11月17日。
    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林思浩、北岛:《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南方周末》2010年10月07日D19版。
    陈炯、北岛:《用“昨天”与“今天”对话——谈<七十年代)》,《时代周报》2009年8月26日。
    北岛:《魏斐德:熟悉的陌生人》,《南方周末》2006年11月9日文化版。
    王寅、北岛:《失败者是没有真正归属的人》,《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11月26日第D3版。
    田志凌:《1978年12月,<今天>创刊: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GB32版。
    徐敬亚:《<今天>,中国第一根火柴》,《诗歌报》2011年8月4日03版。
    刘溜、北岛:《北岛:靠强硬的文学精神突围》,《经济观察报》2009年1月19日。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陈敬容:《波德莱尔与猫》,《文汇报·浮世绘》1946年12月19日。
    欧阳江河、赵振江、张枣对话录:《诗歌与翻译:共同致力汉语探索》,《新京报》2006年3月30日。
    唐勇:《专访汉学家宇文所安:我想给美国总统讲唐诗》,《环球时报》2006年09月03日。
    丁雄飞:《黄子平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09年23日。
    朱大可:《燃烧的迷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3/06/content 762253.htm)。
    南方都市报记者、北岛:《<今天>的故事——北岛访谈录》,《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l.html)
    Bei Dao. The August Sleepwalker,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0.
    Rey Chow. Writing Diaspora: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Dian Li. 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1978-2000'.Resistance and Exile. 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6.
    Huang Yunte. Transpacific Displacement:Ethnography, Translation, and Intertextual
    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Stephen Owen. "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 What Is World Poetry? " The New Republic (November 19,1990).
    Bonnie McDougall. "Bei Dao's Poetry:Revelation & Communica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 (Spring 1985).
    Zhang Zao. Auf die Suche nach poetischer Modernitdt:Die Neue Lyrik Chinas nach 1919,
    Tubingen:TOBIAS-Lib, Universitatsbibliothek,2004.
    Walter Benjamin. "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rs", Walter Benjamin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V-1.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Fritz Strich. Goethe und die Weltliteratur. Bern:Francke Verlag,1946.
    Hans Magnus Enzenberger. Museum der modernen Poesie. Frankfurt a. Main:Suhrkamp, 1960.
    Anna Fenner, Claudia Hillebrandt und Stefanie PreuB.,,Eine,Weltsprache der Poesie'?
    Transnationale Austauschprozesse in der Lyrik seit 1960", Literaturkritik (Juni 2011).
    Bei Dao. Von Gdnseblumchen und Revolution, Wien:Erhard Locker GesmbH,2012.
    Alexander Gumz. "Der Dichter und die schneebedeckte Insel", ZEIT ONLINE (06.10.2011). (http://www.zeit.de/kultur/literatur/2011-10/tomas-transtromer-gumz/seite-2).
    《今天》(1978-1980)
    《今天》(1990-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