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精神生活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境界,赋予人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每个时代的人,在其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希望追求同他们那个时代物质生活相一致甚至超越那一时代的精神生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农村教师作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资源之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农村学生、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命成长。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田野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农村教师、在校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亲属等进行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尝试勾勒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变迁图景与可能缺失,同时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内外因素与解决路径。通过田野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精神生活对农村教师个体的生命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有助于拓展农村教师对教育范畴的认识;第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智慧的养成乃至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为农村教师个体发展提供方向和注入动力。
     结论二,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能够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进教师从“职业道德”向“个体道德”回归,并最终向更高层次的“公共道德”跃升,从而有效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结论三,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农村少年儿童个体生命成长和命运走向息息相关,高层次的教师精神生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够引领农村学生、农村居民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
     结论四,当前农村教师个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精神生活之间各有特点,但并不完全排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些交叉,只是某一类型中的某一主导因素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当前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还存在一些缺失,如生命立场缺乏和主体性的缺失、公共性隐退和情感的变异、价值体系缺失与生活意义的失落。
     结论五,当前城乡社会发展失衡、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冲突、大众传媒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影响、教师政策缺陷以及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公共生活瓦解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是造成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现实境遇的外部因素,而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则是造成他们各自精神生活类型差异的主观原因。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精神生活层次,丰富农村教师精神生命的内涵,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的为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服务,必须从农村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思想以及教师个体等维度着手改革和完善,构建出一套基于当前中国农村教育实情的教师精神生活之系统理论。
Spiritual life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all-around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of human beings, it can promote human's existence state, endow human with life meaning and value concern. Each era in their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people always make effort to pursue their spiritual lif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material life of the era for satisfying their demands of self-development.
     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rural school teachers' spiritual life affects not only their self-development, but also rural education, life growth of rural students and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 By virtue of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observed and interviewed rural school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relatives, tried to present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possible deficiencies of rural teachers' spiritual lif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hile deeply explor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solut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onclusion1:The spiritual life has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life growt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Embodied in four aspects:First, the spiritual life helps to expand the rura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categories; Second, teachers' spiritual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ir choic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formation of teaching style and teaching tact, ev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rd, the spiritual life provides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teachers in rural area; Fourth, the spiritual life infuses driving force into the individual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Conclusion2:High level of spiritual life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ers returning from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to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eventually jumping to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morals", thus contribute to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clusion3:the spiritual life of teach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life growth and fate trends of children in rural area, high level of spiritual life is a kind of powerful education energy, which can guid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residents' spirit.
     Conclusion4:At presen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 teachers on spiritual life of in rural areas. Different types of spiritual life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not entirely excluded. There are some intersects among them, but the dominant factor is more prominent in a certain type.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spiritual life of rural teachers still has some deficiencies, such as the lack of faith and missing the meaning of life, such as the lack of life stance and the loss of subjectivity, the retreat of publicity and the variation of emotion, the absence of value system and the loss of life meaning.
     Conclusion5:The current imbala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and urban consumerism culture, the collapse of public life and extreme individualism caused by individualized society, the defects of current teacher policies, these are the external factors which caused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of rural school teachers' spiritual life, but the uneven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mselves is the subjective reason for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piritual lif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spiritual life of rural school teachers,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ir spiritual life,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we must begin to reform and improve from dimensions of rural education system, school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individual teachers, build a set of systems of teachers spiritual life based on the current rural education reality in China.
引文
1 高书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赟.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J].天津社会科学,2007,(5):35.
    3 [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 张慧君,方杲,侯治水.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精神生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06.
    2 程云鹤,单连春.论人生境界教育的重要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0):38.
    1 姜国峰.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扬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7-8.
    2 孙伟平.价值与人[J].山东社会科学,2007,(6):72-76.
    3 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93.
    4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09-31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2 孙伟平.价值与人[J].山东社会科学,2007,(6):72-76.
    3 [美]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23.
    4 孙伟平.价值与人[J].山东社会科学,2007,(6):72-76.
    1 陈春莲.论人的精神生活特点及运动规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
    1 陈春莲.论人的精神生活特点及运动规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79.
    2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3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1 郑永廷,罗珊.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5.
    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 陈春莲.健康精神生活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01-102.
    2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4 [美]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6-47.
    1 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27.
    2 [法]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尤莉莉,徐贵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8.
    3 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80.
    1 段鸿,陈霞.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59.
    2 黄理稳,黄英.城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9.
    1 参阅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侯勇,徐海楠.困境与超越: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图景[J].中国青年研究,2012,(7).:5-9
    3 龙兴海.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及其导向[J].求索,2007,(11):37-40.
    1 孙玉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的重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45.
    2 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
    3 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
    4 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6):23.
    1 查啸虎,李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30.
    2 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33-38.
    3 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l.教育研究,2011,(3):31-35.
    4 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J].教育研究,2011,(12):25-27.
    5 胡俊生,李期.农村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J].甘肃社会科学,2010,(2):53-55.
    1 李泽楼.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黄海雁.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章跃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105-107.
    1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1-4.
    2 张云亮.国家扶贫县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状况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 参阅田祥珍.让阅读真正走进教师的精神生活[J].教书育人,2004,(7);赵昌木.教师的教学生活及追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6,(6);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王宝霞.让教师生活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程·综合刊,2006(4).
    2 参阅黄圣周.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J].咸宁师专学报,2000,(2);段鸿,陈霞.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
    3 刘以平.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J].湖南教育,2010,(7):34.
    4 童富勇,刘桂林.杭州市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J].教育评论,2006,(4):66-69.
    1 许丽英,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6A):57-61.
    2 王嘉毅,梁永平.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153.
    3 王慧,马晓娟.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省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3-6.
    4 王隆凤.宁化县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年专刊.
    5 罗华.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2006,(8):37-38.
    6 李菲.襄樊市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J].湖北教育,2006,(1):22-23.
    1 李迎春.农村教师生存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J].中州学刊.2010,(7):121-123.
    2 田苗力.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9-50.
    1 郑永廷,罗珊.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40-41.
    2 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商务印书馆,1983:145.
    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79.
    4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83.
    5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85.
    2 尼采.强力意志//洪谦.西方现代资本阶级哲学论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1982:17.
    1 [德]R.奥伊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fMl.张蕾.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德]齐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M].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美]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0.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 翠贺香.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1.
    3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 参阅Coles, R. (1990). The Spiritual Life of Children. Boston:Houghron Mifflin Company.;Goodson, I.F. (1992).Studying teachers'live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almer,P.(1998).To Know as We Are Known:Education as a Spiritual Journey.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almer, P. (1998).The Courage to Teach: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2 参阅Palmer,P.(1998).To Know as We Are Known:Education as a Spiritual Joumey.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almer, P. (1998).The Courage to Teach: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3 参阅Palmer, P. (2003). Teaching with Heart and Soul:Reflections on Spiritua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54(5):376-385.; Suhor,C.(1998-9). Spirituality—letting it grow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56(4):12-16.
    'S.D.P. Conti. (2002). The spiritual life of teachers:A study of holistic education and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Columbia University,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 Campbell, Laurel H. (2003). The spiritual Lives of Artist/Teachers.25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84th, Chicago, IL, April 21-25.)
    1 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7.
    2 参见叶澜在华东师范大学为2006级本科生所作的题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报告.
    1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 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1.
    1 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71.
    2 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23-124.
    1 李政涛.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2.
    2 滕星,巴战龙.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关怀、经验和信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 王学峰.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54.转引自李政涛.从“教
    育城市”到“城市教育学”——兼论当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与中国经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1.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涵义研究述评[J].2003,(4):47.
    3 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26.
    4 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5 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涵义研究述评[J].2003,(4):47.
    1 姜爱林.21世纪初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1,(9):46-48.
    2 Rees,W.&Wackernagel,M.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E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vol.16 (4):223-248.; Wackernagel,M. &Rees,W. (1996).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ing.
    2 陈艳鹃.基于我国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 阮爱民.WTO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及回应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11-14.
    2 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J].高等教育研究,1998,[5):39.
    3 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J]..战略与管理,2002,(1):87.
    4 高耀明.命题的分析.笔谈:高等教育通向农村[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3).转引自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大博士论文,2004.
    1 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战略与管理,2001,(1):87.
    2 十三经注疏(下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5,21.转引自于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 《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是伏胜的门徒张生、欧阳生辑录胜的遗说编成.参见《辞源(修订本)》合订本,第468页.
    3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4 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5 《宋史·列女传》.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6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98-103.
    7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24-132.
    1 参阅申国昌.明清塾师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J].教育研究2012,(6).韩凝春.明清塾师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1 申国昌.明清塾师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J].教育研究,2012,(6).
    2 王南湜.简论人类精神生活[J].求是学刊,1992,(4):16.
    3 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71.
    1 安起民.精神生产与精神文明[J].教学与研究,1986,(4):38.
    2 包哲兴,张同基.精神生活极其感觉的起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6-7.
    3 王书道.精神生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走向[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6.
    4 胡键.透视精神生活背后的物质性[J].社会观察,2004,(9):48.
    5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0-21.
    6 罗珊.当代中国社会人的精神生活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0.
    1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
    2 廖小琴.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及衡量尺度初探[J].理论与改革,2005,(5):112-115.
    1 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18.
    1 [法国]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9.
    1 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2.
    1 傅国涌.过去的小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236.转引自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
    1Ginzburg.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M]. Translated by John and Anne Te—deschi.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
    2 [瑞十]雅各布·坦纳.历史人类学导论[M].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转引自王莹莹.视野下移中的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3.
    1 [芬]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简史[M].刘小幸,李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 李政涛.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J].江苏教育,2011,(4):1.
    1 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97.
    2 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39.
    1 李金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1,(11):34.
    2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43-47.
    4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9日第二版刊发了题为《谁为农村青年教师心灵添一抹“绿”》的文章,对当前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交往情况等方面予以了关注,也从一个侧面了揭示了当前农村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其实,这一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农村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并不是偶然现象。有研究者对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鄂州市、宜昌市的农村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度均在80%以上,工作不满意度从县城到乡村依次升高。其中,96%的乡村小学教师对现在工作不满意,92.5%的乡镇小学教师对现在工作不满意。从农村教师对工作不满意的具体表现来看,100%的教师认为“工资待遇低”、
    93.6%的教师认为“劳动负担重”、92.7%教师认为“工作环境不理想”、89.3%的教师认为“学习进修少”、
    1 李金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1,(11):35.
    1 尚会鹏.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J].青年研究,1997,(9).
    2 袁燕.当代农村女青年的择偶观[D].武汉: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 刘玉荣.试论消除农村精神贫困现象与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J].理论与当代,2004,(7):36.
    2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
    1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1-103.转引自申明.休闲生活与教师德性之提升[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3 参阅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 张娟萍.关注教师的闲暇生活[J].教师博览,2009,(11):58-59.
    1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7.
    1 张晓娟.教师的教育信仰及其养成[J].现代教育管理,2013,(2):96-97.
    2 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28.
    1 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2):68.
    2 蔡海龙.学校法律地位变迁中的教师身份与教师社会经济地位[c].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六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78-186.
    1 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6B):46.
    2 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3,(9):6-10·
    3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2.
    1 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2.
    2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 9年级办公室一位40岁左右的女教师语.
    2 贝尔斯的群体内互动行为分类.参见自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
    2 李艳红.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刘海春,孙东屏.休闲: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风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44.
    2 刘海春.生命与休闲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9.
    3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4 [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1 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J].浙江社会科学,2004,(2):112.
    1 周德藩.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杨钦芬,李文萍.教师的教育信仰及其塑造[J].教学与管理,2012,(5):3-5.
    1 李政涛.让创新性实践成为当代教师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1.
    2 李政涛.让创新性实践成为当代教师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2.
    3 叶澜.时代与教师的职业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3,(2):50-51.
    1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8.
    2 李政涛.教师发展的理想与现实[J].中小学管理,2004,(10):4.
    1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2-3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4-46.
    3 张汝伦.坚持理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6.
    1 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
    1 叶澜,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2 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不少学者阐述了对生命的理解,有的认为“对人之生命之理解,必须置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视野下,以非线性复杂思维方式加以关照”,并由此显现出生命的种种特性;有的学者从发生论的角度出发,试图彰显生命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将其区分为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和超越生命。这些论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这样一种吁求:即教育要关注生命。但可以看出,他们眼中的生命,是哲学或社会学等学科视野中的对生命的解读,而不是从教育学的视野出发所形成的,这是当前许多教育研究者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借助其他学科的视角和理论来理解和阐释教育现象。3 李政涛教授认为,教育学的“生命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始终处在不断的生成和丰富之中,在此过程中,来自生命科学、复杂科学、哲学(尤其是生命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发展体现了它们的价值。详情请参阅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4.
    2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2-63.
    3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J].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1-263.
    4 李骏骑,李春燕,李峻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33.
    1 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版,2013,(2):1-6.
    1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262-263.
    2 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29.
    1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9.
    2 冯建军.论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0).
    3 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28.
    1 请参阅[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孙立平.社会的断裂http://sun-liping.blog.sohu.com/110779395.html.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1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5-50.
    2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4-5.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2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4-5.
    1 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55.
    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4.
    3 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
    4 胡适.胡适文萃[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557.
    1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45.
    2 罗祖兵.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1 梁漱美,司洪昌.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评述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9.
    2 凡勇昆,邬志辉.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文化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27.
    3 邬志辉,马青.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8.
    1 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81.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69-170.
    3 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81.
    4 庄孔韶.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上)[J].民族教育研究,2000,(2):38-44.
    1 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
    2 刘月红.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价值的迷失与重塑[J].教育理论实践,2013,(22):21.
    3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2.
    4 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6):54-55.
    1 吴涛.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教育探索,2012,(7):4.
    2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 张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3,(3):4.
    1 Bauman Zygmunt.(2000). Liquid 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P32.
    1 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29.
    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156.
    3 张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3,(3):4.
    1 [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新时代的精神[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
    2 [德]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69-71.
    3 Charles Tilly.(1975).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36-37.
    3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81-182.转引自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82.
    4 王建民.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J].社会科学评论,2007,(2):72.
    5 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2):169.
    1 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 Francis Hsu.(1948).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Kinship,Personality,and Social Mobility in Village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257.
    1 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1998,(5):65.
    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65.
    1 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J].上海文学,1993,(6).
    2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0.
    3 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4-88.
    4 王玉如,赵继伦.大众传媒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建构[J].理论学刊,2012,(8):109-110.
    1 王玉如,赵继伦.大众传媒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建构[J].理论学刊,2012,(8):110.
    2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7.
    3 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88.
    4 高梦媛,郑欣.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江苏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3,(4):43-45.
    1 高梦媛,郑欣.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江苏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3,(4):45.
    2 张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3,(3):5.
    3 韩毓海.市场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批评的困境[J].天涯,1998,(2).
    4 陈赞.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M].思想(第5辑),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5 陈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M].思想(第5辑),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1 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见韩少功,蒋子丹.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许纪霖.从非典危机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J].天涯,2003,(4).
    3 陈柏峰.现代性、村庄与私人生活——评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J].学术界,2006,(4):292-293.
    4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后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化[M].苏尔坎普出版社,2006:86.
    1 周宪.崎岖的思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254.
    1 转引自[英]保罗·霍普著,沈毅译,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5.
    1 转引自[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弱[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 冯宇红.论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发展的阻抗及消解[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36.
    1 张济洲.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J].教育科学,2013,(2):52.
    2 张济洲.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J].教育科学,2013,(2):53.
    1 李尚卫,袁桂林.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3).35-36版,2007,(8):47-48.
    2 王大耀。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看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王大耀.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看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47-48.
    2 慈航.论农村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和培训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12-13.
    1 邬跃,陈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5.
    1 庄孔韶.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下)[J].民族教育研究,2000,(3):47.
    1 李霞,符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政策变迁与特征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2,(4):42.
    1 张乐天.正视农村教育政策的真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3-6-20.
    2 张乐天.正视农村教育政策的真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3-6-20.
    1 胡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教师政策的问题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6.
    2 郑莉,王娇萍.教育厅长叫苦代表委员热议落实教师绩效工资[N].工人日报,2009-03-13.
    3 教师应具有参与时代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由叶澜教授在其所著的《时代与教师的职业修养》一文中提出,除此之外,在她看来,教师还应具有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觉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1 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群体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担当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性,能运用知识和智慧进行思考和判断,能够对发生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和学理层面的解释,有能力向大众提出更加合理的问题解决之道。其二,教育者具备更多的道德关怀,他们本身担负着教人求知和教人向善的职责,他们追求并实践着真、善、美的统一,并倾向于以此作为价值尺度来判断一切社会事物。第三,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者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详见车丽娜,徐继存.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一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7,(2):29.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重建.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3 李政涛.论教育学的基本指向及其灵魂[J].教师教育研究,2007,(3):15.
    1 陈春莲.论人的精神生活特点及运动规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78.
    2 [德]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64,173,270.
    3 李政涛.教师发展的理想与现实[J].中小学管理.2004,(10):4.
    1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8-89.
    2 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9.
    3 详情请参阅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45-147.和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9-10.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
    1 王甬.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西向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2(4:17.
    2 赵茜.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1,(6):16.
    1 王勇.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4):18.
    2 刘长军.新时期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休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7
    2 曹原,李刚,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教师人事制度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11(5):16-17.
    3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8.
    1 庞丽娟,韩小幽.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7,31.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9.
    2 雷万鹏.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4-47.
    1 申素平.对我国公立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55-56.
    2 [美国]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转引自刘莎莉.学校班级互动仪式中师生关系解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视角[J].教育导刊-,2012,(12).
    1 袁颖.中小学学校仪式的“形式化”倾向研究—基于学校德育的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4.
    2 转引自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26.
    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2):5-9.
    4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88-110.
    1 龙宝新.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基础教育,2011,(5):48.
    2 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7.
    3 龙宝新.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基础教育,2011,(5):52.
    1 龙宝新.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基础教育,2011,(5):53.
    1 张睿.论公共生活视野中的学校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1,(10):8.
    2 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
    3 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3.
    1 方信文.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化反思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8.
    2 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J].教育评论,1997,(6):21.
    1 熊焰.教师校本学习的理念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67-71.
    1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2 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杨启亮.教师道德发展的几个境界[J].教育发展研究,2009(6):4142.
    1 Lortie d.c.(1975). 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Leo.T,& Cowan, D. (2000).Launch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Beginning Actions.issues about Change.P81.
    3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的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时长江,陈仁涛.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77.
    2 J. Calderhead and P. Gates.(1993).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sThe Falmer Press, P123.
    3 郭浩.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阻抗及其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20.
    1 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46.
    2 周小川,严先山.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
    1 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10).
    2 方信文.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化反思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4.
    3 方信文.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化反思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9
    1 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30.
    2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 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6,(1):16.
    2 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71.
    3 张济洲.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J].教育科学,2013,(2):53.
    1 参见叶澜在华东师范大学为2006级本科生所作的题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报告.
    1 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11-12.
    2 [古岁马]昆体良.演说术原理,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50.
    3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4.
    1 孙彩平.当代道德的嬗变与教育的道德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2.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
    1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2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7
    3 [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9.
    4 坞志辉.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教师政策与教育公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9.
    [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澳]弗里曼.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M].夏循祥,徐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包哲兴,张同基.精神生活极其感觉的起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4][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著[M].乌兰,易丽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
    [7]陈春莲.健康精神生活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1]陈赞.现时代的精神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12]陈赞.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M].思想(第5辑),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13]陈赞:现时代的精神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14]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
    [15][丹]玛丽亚·海默,曹诗弟.在中国做田野调查[M].于忠江,赵晗,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16][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7][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新时代的精神[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
    [1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9][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德]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1][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2][德]鲁多夫·奥伊肯(Eucken R.).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M].张蕾,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3][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2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6][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27][德]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8][德]乌尔里希·贝克著.后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化[M].苏尔坎普出版社,2006.
    [2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0]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2]董志峰,申文.农村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33][法]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5][法]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6][法]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11.
    [38][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张祖建,译.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9][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nde Levi-Strauss).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0][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M].王志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1][法]吕西安·费弗尔.十六世纪的不信教问题:拉伯雷的宗教[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
    [42][法]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尤莉莉,徐贵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43][芬]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简史[M].刘小幸,李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5]费孝通.六上瑶山[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46]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8]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49]傅国涌.过去的小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50]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1]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2]辜胜阻著.家庭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53][古罗马]昆体良.演说术原理,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4]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5][加]克兰迪宁,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M].张园,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8.
    [56]胡适.胡适文萃[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57]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58]黄应贵.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9]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六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0]雷万鹏.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1]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2]李金奇.资本与地位[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4]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5]李小江.让女人自己说话.民族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66]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67]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8]李政涛.教育科学的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9]梁鸿.中国在梁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70]梁鸿.出梁庄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7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7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7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75]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6]刘海春.生命与休闲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7]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M].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8]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9]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80]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1]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2]《论衡.物势》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6]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87][美]A·麦金太尔.宋继杰译.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88][美]J.U.奥布.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M].石中英,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9][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90][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91][美]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92][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3][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M].高丙中,康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4][美]大卫·艾尔金斯.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M].顾肃,杨晓明,王文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5][美]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7][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8][美]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9][美]克利福德,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高丙中,吴晓黎,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0][美]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M].高丙中,康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2][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弱[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03][美]罗伯特·埃默森(Enerson R.),雷切尔·弗雷兹(Fretz R.),琳达·肖(Shaw L.).如何做田野笔记[M].符裕,何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04][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5][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6][美]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常人方法论与对科学的社会研究[M].邢冬梅,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107][美]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8][美]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虹,李姚军,刘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9][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110][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1][美]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2][美]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13][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M}.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14][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15][美]沃森(Watson,R.S.)兄弟并不平等:华南的阶级和亲族关系[M].时丽娜,译.上海:海译文出版社,2008.
    [116][美]谢弗.社会学与生活(精要插图第11版)[M].赵旭东,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117][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18][美]张彤禾.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M].张坤,吴怡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119][美]朱迪斯·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M].张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20]孟子.公孙丑上》
    [121]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民教育出版社,2004.
    [122]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3]彭虹斌,刘剑玲.流变与博弈——一个农村小镇30年的教育变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2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125]秦晖.共同的底线[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126][瑞典]芭芭拉·查尔尼娅维斯卡(Barbara Czarniawska),丁钢.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M].鞠玉翠,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7][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M].孙军悦,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
    [128][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29][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30][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31]尚书大传》
    [132]十三经注疏(下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33]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34]宋史·列女传》
    [135]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36]唐力行.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7]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138]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39]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0]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41]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2]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3]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
    [144]王海燕.实践共同体视野下的教师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45]王建军.学校转型中的教师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46]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47]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书店,1997.
    [149]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C]//韩少功,蒋子丹.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50]王一涛.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M].北京: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1]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52]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53]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教师政策与教育公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4]吴黛舒.“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5]吴黛舒.教师发展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6]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7]吴元梁等.精神系统和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8]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59]萧楼.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60]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6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62]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63]徐杰舜.人类学与当代生活罗康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64]薛正斌.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流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
    [165]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66]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7]阎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68]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69]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70]叶澜,白益民,王枬.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1]叶澜,李政涛,等.“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7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7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74]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6]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77]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重建[c]//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78叶哲铭.底层视野:现代学校教育与乡村民众生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79]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80][印]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81][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82][英]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M].秘舒,凌曼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183][英]保罗·霍普著,沈毅译,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84][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5][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8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87][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8][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9][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90][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92]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93]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94]张慧君.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精神生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195]张汝伦.坚持理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96]张小乔.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97]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198]曾纪洲.教书,不简单——位乡村教师的教育生活[M].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19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00]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1]周德李.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02]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3]周险峰.教师流动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04]周险峰.农村教师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05]周宪.崎岖的思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06]周小川,严先山.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7]郑永廷,罗姗.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20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9]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先秦部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10]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安起民.精神生产与精神文明[J].教学与研究,1986,(4).
    [2]曹永国.从信仰到职业—一个对教师专业化的省思[J].教育学报,2012,(2).
    [3]查啸虎,李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4]柴秀波.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
    [5]陈柏峰.现代性、村庄与私人生活——评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J].学术界,2006,(4).
    [6]陈春莲.论人的精神生活特点及运动规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
    [7]陈会方.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8]程云鹤,单连春.论人生境界教育的重要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0).
    [9]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10]慈航.论农村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和培训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11]段鸿,陈霞.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
    [12]樊秀丽.教育人类学性格的探讨[J].教育学报,2008,(6).
    [13]凡勇昆,邬志辉.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文化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14]冯宇红.论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发展的阻抗及消解[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
    [15]高梦媛,郑欣.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江苏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3,(4).
    [16]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J].教育评论,1997,(6).
    [17]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18]方杲,张慧君,胡远超.论精神生活的主体性特征[J].社会科学辑刊,2008,(3).
    [19]冯建军.论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0).
    [20]傅树京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互动现象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
    [21]高耀明.命题的分析.笔谈:高等教育通向农村[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3).
    [22]郭浩.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阻抗及其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3]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J].教育研究,2011,(12).
    [24]韩凝春.明清塾师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25]韩毓海.市场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批评的困境[J].天涯,1998,(2).
    [26]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
    [27]侯勇,徐海楠.困境与超越: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图景[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28]胡键.透视精神生活背后的物质性[J].社会观察,2004,(9).
    [29]胡俊生,李期.农村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J].甘肃社会科学,2010,(2).
    [30]胡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教师政策的问题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
    [31]黄理稳,黄英.城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2]黄圣周.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J].咸宁师专 学报,2000,(2).
    [33]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34]姜爱林.21世纪初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1,(9).
    [35]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
    [36]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
    [37]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2).
    [38]李金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1,(11).
    [39]李菲.襄樊市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J].湖北教育,2006,(1).
    [40]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41]李骏骑,李春燕,李峻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42]李尚卫,袁桂林.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43]李淑贞.城镇化与农村教育问题[J].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0,(5).
    [44]李迎春.农村教师生存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J].中州学刊.2010,(7).
    [45]李艳红.教师工作与家庭关系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6]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4)
    [47]李政涛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8]李政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J].人民教育,2008,(3-4).
    [49]李政涛.从“教育城市”到“城市教育学”——兼论当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与中国经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0]李政涛.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J].江苏教育,2011,(4).
    [51]李政涛.让创新性实践成为当代教师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52]李政涛.教师发展的理想与现实[J].中小学管理,2004,(10).
    [53]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54]李政涛.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特征探析[J].基础教育,2009,(5).
    [55]李政涛.论教育学的基本指向及其灵魂[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56]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
    [57]梁漱美,司洪昌.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评述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58]寥小琴.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及衡量尺度初探[J].理论与改革.2005,(5).
    [59]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6B).
    [60]刘梅.精神生活:奥伊肯对人生哲学的批判与建构[J.]哲学研究,2006,(7).
    [61]刘海春,孙东屏.休闲: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风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2]刘京希.“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究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2001,(4).
    [63]刘好香.试论享乐主义人生观与人类的现代危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64]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东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版,2013,(2).
    [65]刘以平.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J].湖南教育,2010,(7).
    [66]刘玉荣.试论消除农村精神贫困现象与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J].理论与当代,2004,(7).
    [67]刘月红.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价值的迷失与重塑[J].教育理论实践,2013,(22).
    [68]龙宝新.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基础教育,2011,(5).
    [69]龙兴海.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及其导向[J].求索,2007,(11).
    [70]罗华.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2006,(8).
    [71]罗祖兵.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72]潘华实.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前沿,2012,(10).
    [73]庞丽娟,韩小幽.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
    [7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2).
    [75]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76]任卓,张建新,彭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学校为例[J].基础教育,2011,(6).
    [77]尚会鹏.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J].青年研究,1997,(9).
    [78]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和建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5).
    [79]申国昌.明清塾师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J].教育研究,2012,(6).
    [80]申素平.对我国公立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81]时长江,陈仁涛.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82]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83]石中英.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84]石中英.谈谈校长的价值领导力[J]中小学管理,2008,(10).
    [85]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86]孙伟平.价值与人[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87]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2).
    [88]孙玉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的重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9]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90]孙彩平.当代道德的嬗变与教育的道德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91]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2).
    [92]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一一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6,(5).
    [93]滕星.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史与现状[J].民族教育研究,1999,(4).
    [94]田祥珍.让阅读真正走进教师的精神生活[J].教书育人,2004,(7).
    [95]童富勇,刘桂林.杭州市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J].教育评论,2006,(4).
    [96]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10).
    [97]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98]王宝霞.让教师生活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程·综合刊,2006,(4).
    [9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00]王大耀.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看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
    [101]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
    [102]王慧,马晓娟.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省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
    [103]王隆凤.宁化县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年专刊.
    [104]王南湜.简论人类精神生活[J].求是学刊,1992,(4).
    [105]王嘉毅,梁永平.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106]王建民.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J].社会科学评论,2007,(2).
    [107]王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状况与对策——基于浙江省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
    [108]王勇.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4).
    [109]王玉棵.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J].东岳论丛,1993,(4).
    [110]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J].上海文学,1993,(6).
    [111]王学峰.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 发,2011,(4).
    [112]王莹莹.视野下移中的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13]王玉如,赵继伦.大众传媒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建构[J].理论学刊,2012,(8).
    [114]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
    [115]邬跃,陈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
    [116]邬志辉,马青.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17]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6).
    [118]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119]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
    [120]吴涛.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教育探索,2012,(7).
    [121]吴晓蓉.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审视[J].教育研究,2012,(5)
    [122]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123]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124]肖正德,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分析及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
    [125]许纪霖.从非典危机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J].天涯,2003,(4).
    [126]许丽英,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6A).
    [127]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2000,(6).
    [128]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129]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30]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
    [131]熊焰.教师校本学习的理念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132]杨启亮.教师道德发展的几个境界[J].教育发展研究,2009,(6).
    [133]杨钦芬,李文萍.教师的教育信仰及其塑造[J].教学与管理2012,(5).
    [134]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6).
    [135]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36]叶澜.时代与教师的职业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3,(2).
    [137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
    [138]叶澜,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139]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分支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闭.中国社会科学,1986,(3).
    [140]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构建阴.教育研究,1994,(10).
    [141]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42]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J].惭江社会科学,2004,(2)
    [143]余清臣.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生态[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
    [144]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J].战略与管理,2002,(1).
    [145]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
    [146]袁桂林.现行若干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2).
    [147]章跃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148]张济洲.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J].教育科学,2013,(2).
    [149]张娟萍.关注教师的闲暇生活[J].教师博览,2009,(11).
    [150]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
    [151]张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3,(3).
    [152]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
    [153]张晓娟.教师的教育信仰及其养成[J].现代教育管理,2013,(2).
    [154]张同基,包哲兴.精神生活:一个属人的世界——有关精神生活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札记[J].宁夏社会科学.1996,(6).
    [155]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156]庄孔韶.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上)[J].民族教育研究,2000,(2).
    [157]庄孔韶.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下)[J].民族教育研究,2000,(3).
    [158]赵昌木教师的教学生活及追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6,(6).
    [159]赵茜.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1,(6).
    [160]郑立柱.关于精神生活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河北学刊,2012,(2).
    [161]周守军,袁小鹏.农村教师的社会资本及其社会地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162]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1998,(5).
    [1]陈艳鹃.基于我国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3]方信文.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化反思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郝良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统筹问题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黄海雁.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8]李艳红.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7.
    [9]李泽楼.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刘长军.新时期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12]罗珊.当代中国社会人的精神生活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3]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5]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大博士论文,2004.
    [16]王书道.精神生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走向[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7]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8]袁燕.当代农村女青年的择偶观[D].武汉: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9]袁颖.中小学学校仪式的“形式化”倾向研究—基于学校德育的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20]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1]张云亮.国家扶贫县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状况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2]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3]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Bruner, J. (2002). Making Stories:Law, Literature, Life. 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Zygmunt,B.(2000).Liquid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3]Taylor,C.C.W. (2008).Pleasure,Mind,and Soul—Selected Papers in Ancient Philosoph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Campbell, L. H. (2003). The spiritual Lives of Artist/Teachers.25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84th, Chicago, IL, April 21-25.)
    [5]Tilly, C.(1975).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Clandinin, D.J.& Connelly, F. M. (1991). Narrative and Story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7]Schon, D. A. (ed.). The Reflective Turn:Case Studies in and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8]Connelly, F.M.& Clandinin, D.J. (1987).On Narrative Method, Biographical and Narrative Unitie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vol.21(3):130-139.
    [9]Giddens.(1991).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Coles, R. (1990). The Spiritual Life of Children. Boston:Houghron Mifflin Company.
    [11]Goodson, I.F. (1992).Study ing teachers'live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2]Lortie,D.C.(1975).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Denzin, N.K.& Lincoln, Y. S. (2003).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eories and Issues (2rd ed).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14]Francis,H.(1948).Uder the Ancestors'Shadow:Kinship.Personality,and Social Mobility in Village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5]Gall, M.D., Borg, W.R. & Gall, J.P.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White Plains.NY:Longman. Chapter 1.
    [16]H. Rickert.(1921).System der Philosophie I, Tubingen.
    [17]Calderhead,J.&G&tes,P.(1993).ConceptualizingReflectionin'TeacherDevelopments.London:Th e Falmer Press.
    [18]Klooger,J.(2009).Castoriadis:Psyche,Society,Autonomy.Boston:B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Leo,T,& Cowan, D. Launch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Beginning ActionsIssues about Change,2000:81.
    [20]Midgley,M.(2003).Heart and Mind The Varieties of Moral Eperience.London:Routledge.
    [21]Jane,W.O.(1994). Pursuing truth in narr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28(2):161-172.
    [22]Palmer,P.(1998).To Know as We Are Known:Education as a Spiritual Journey.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3]Palmer, P. (1998).The Courage to Teach: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24]Palmer, P. (2003). Teaching with Heart and Soul:Reflections on Spiritua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54(5):376-385.
    [25]Dodwell,P.(2000).Brave New Mind: A Thoughtful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Mental Lif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Suhor,C.(1998-9). Spirituality—letting it grow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 56(4):12-16.
    [27]Rees,W.&Wackernagel,M.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vol.16 (4):223-248.
    [28]Wackernagel,M.&Rees,W. (1996).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ing.
    [29]Conti,. S.D.P. (2002). The spiritual life of teachers:A study of holistic education and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Columbia University,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
    [1]张乐天.正视农村教育政策的真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3-6-20.
    [2]蔡杨.农村女教师找谁来告别单身[N].重庆日报,2013-9-9.
    [3]孙传才,何昌寿.农村教师,为何难成婚姻中的“香饽饽”[N].中国教育报,2010-5-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