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
     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
     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
     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s the work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found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is area. Developing regional economy, constructing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re all relied on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which should unite and lead the mass to struggle and work hard. Therefore, whether from the aspect of Xinjiang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r from the reality of consolidating the Party's image and status in 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especially the minor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eriou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centur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and reviewed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in Xinjiang,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 and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 respectively observes and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i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nd the c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rying to answer how to build the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become a cohesive, attractive and powerful core of leadership, through the way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concept consciousness,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setting etc,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whol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history review, this part mainly expounds the theory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Xinjiang, this part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ality research, this part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Xinjiang since the new century, and respectively observes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both i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nd the cities. This part includes the chapter3,chapter4, chapter5,chapter6and chapter7.
     In the first part, the introduction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briefly narrates the present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since the new century, and introduces the 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1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especially the public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ory,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 the thought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Marx, Engels, Lenin,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lso specifically states the new thoughts, which contributed by Jiang zeming and Hu jintao,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Chapter2mainly review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analyzes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y backgroun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firstly in chapter3,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main working methods, achievements, and the dilemma and the problems appea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respectively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construction situation,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agricultural and padtoral areas,urban community,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in chapter4, chapter5,chapter6and chapter7.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nally,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work of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引文
①傅明贤:《行政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②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②徐锋:《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①《毛洋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37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218页。
    ①徐锋:《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页。
    ①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①参见《十七大党章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7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方开淇等:《党的基层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功能的比较》,《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3月号。
    ②张建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③李少斐:《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问题新论——基于组织资源开发视角的分析》,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版。
    ④高新民:《论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转换》,《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⑤王长江:《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的思考》,《理论前沿》2000年第5期。
    ⑥周鹤龄:《围绕党的十六大报告探讨基层党建工作新课题》,《党政论坛》2003年第2期。
    ⑦秦兴洪:《试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⑧吴鹏:《基层党组织角色转换相关分析》,《岭南学刊》2003年第5期。
    ①罗争玉、李屏南:《论基层党组织的共性与个性》,《求索》2001年第3期。
    ②孙春兰:《科学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2004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④陈平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人民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9139/49143/4559289.html
    ⑤乔中明:《多民族聚居城市社区党组织是维护稳定的基础——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5期。
    ①自治区党校课题组:《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状况与对策》,《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2期。
    ②陈宏:《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杨丽、曹建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7月第7期。
    ①参见杨洪兰、张晓蓉:《现代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113页
    ①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张尚仁:《组织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40页。
    ①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①《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②《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③《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3页。
    ④《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8页。
    ⑤《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⑥《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①《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9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95页。
    ③《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④刘少奇:《论党》,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⑤《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⑧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页。
    ⑨《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⑩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页。
    11《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①《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②刘少奇:《论党》,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82页
    ④刘少奇:《论党》,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①《党章知识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5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8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②《江洋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9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3—2084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8年版,第590页。
    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8年版,第590—591页。
    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8年版,第591页。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8年版,第692页。
    ①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3月2日。
    ②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4月2日。
    ①王秦丰:2010年发展党员307.5万名基层一线党员数量明显增长[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6-24 http://cpc.people.com.cn/GB/164113/14989468.html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7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0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①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下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870页。
    ②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4页。
    ③此规定经中共中央1950年1月2日批示同意。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②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106页。
    ①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②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①张明楚主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②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开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页。 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6页。
    ②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7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8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②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①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自治区党委印发。
    ①参见《2010年新疆组织工作汇报材料》(内部资料)。
    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通知》(新组电明字(2009)105号)
    ①参见《“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回顾》,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4月。
    ①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①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20日。
    ①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②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③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①参见《“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回顾》,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4月。
    ②参见《自治区党委基层办2010年工作总结》
    ③《关于自治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意见建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6月。
    ①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②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③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①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全面实行公安边防派出所责任区警官兼任村领导职务深化警民共建的通知》2008年7月。
    ①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②《“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回顾》,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4月。
    ①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②参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暨有关问题汇报(2010年8月20日)》
    ①《新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6月27日。
    ①参见《“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回顾》,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4月。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35页。
    ②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①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年——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40页。
    ①《毛洋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①参见《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年——二○一○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20—721页。
    ①参见《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年——二○一○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2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②《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年——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38页。
    ①牟振江:《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6页。
    ①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①参见李景,杨秀玲:《甘肃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
    ①参见吴晓俊、何渭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①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2008年度课题调研优秀成果汇编》,第265页。
    ①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2009年度课题调研优秀成果汇编》,第155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4页。
    ①参见朱文伟:《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党管农村工作路径探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②牟振江主编:《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2009年度课题调研优秀成果汇编》,第278页。
    ①参见吴晓俊、何渭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①参见肖永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①参见吴晓俊、何渭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①参见闫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的科学路径——以辽西某县为例》,《学理论》2011年第9期。
    ①参见辛桂梓:《大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求是》2010年第2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①参见刘力:《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②参见肖永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①参见费雅君:《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路径》,《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10期。
    ①参见刘先春、孙明杰:《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①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①臧杰斌:《城市街道社区党建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建设研究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2009年度课题调研优秀成果汇编》,2010年7月,第125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王亚平:《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求实》2003年第2期。
    ②张国隆:《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建研究》2004年第1期。
    ①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建设研究会:《2008年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09年3月,第44页。
    ①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建设研究会:《2009年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09年3月,第51页。
    ①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④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人民日报》2007年5月5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参见本书编写组编:《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第49—50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405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271页。
    ①本书编写组编:《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页。
    ②本书编写组编:《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9月27日。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6、1986、1988年版。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1、1991、1993年版。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年版。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年版。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年版。
    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年——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一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1一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6.《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陈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8年版。
    11.《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2.《党章知识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13.《邓小平论党的建设》,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5.《王恩茂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丛书》(1—6册),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牟振江主编:《固本强基——新疆农牧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张彦、吴淑凤:《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蔡长水等:《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与热点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7.张明楚主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资料史》(1937—1987),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9.钟民和主编:《一个真实的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王小平:《中国共产党领导边疆农垦历史经验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杨发仁编著:《新疆党的执政能力与民族工作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吴福环:《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4.厉声:《“东突厥斯坦”分裂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厉声:《新中国时期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厉声等著:《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潘志平:《“颜色革命”袭击下的中亚》,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潘志平:《中亚政局走势微妙》,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潘志平:《中南亚的民族宗教冲突》,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潘志平:《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潘志平:《中亚的民族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宋士昌:《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与实践——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
    24.黄远志:《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炳林等著:《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赵刚印,袁峰主编:《执政党建设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7.翟昌民主编:《中心城区社区党建研究——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党建工作解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28.林尚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29.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林尚立等著:《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32.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刘毅主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周敬青:《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35.马西恒等著:《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6.李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7.江金权:《江泽民党建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罗争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基层党建理论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臧杰斌主编:《城市街道社区党建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40.黄志远主编:《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新化出版社2000年版。
    41.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杨钦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甄小英:《党的建设理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44.赵云献主编:《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概论》,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45.叶海平、王荣发著:《党的建设战略和方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岩松等主编:《中国共产党人论党的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7.甄小英:《新时期邓小平党建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8.万福义等主编:《政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49.王长江:《政党的危机》,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50.徐仲韬编著:《邓小平党建理论最新发展研究》,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9年版。
    51.张国隆:《改革发展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版。
    52.田夫、李欣主编:《邓小平党建论著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3.魏泽涣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4.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5.陈钟著:《党的建设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7.陆浩主编:《以“三个代表”为纲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
    58.吕澄、储霞主编:《新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手册》,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
    59.[法]布隆代尔,[意]科塔主编,曾淼,林德山译:《政党政府的性质: 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1.[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刘力:《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徐行、田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3期。
    3.康菊花、王东:《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特殊性分析》,《兵团建设》2011年第5期。
    4.严宏:《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模式:转型与重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肖飒:《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活动新特征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科学与无神论》2011年第2期。
    6.刘永哲、高兴国、曹殊:《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新时期以来甘肃地方党建的新探索之四》,《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
    7.孙长来、马倩:《党员责任区制度:城市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成功实践》,《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7期。
    8.李家福:《基于创先争优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第7期。
    9.刘先春、孙明杰:《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0.肖永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1.吴晓俊、何渭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2.刘珍珍、林庭芳:《十七大以来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山西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3.周耀宏:《论社会和谐视阈下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4.辛桂梓:《大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求是》2010年第2期。
    15.段文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红河探索》2010年第3期。
    16.甘信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7.肖纯柏:《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史的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8.陈小斌:《国外一些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及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3期。
    19.张勇、朱文:《新疆高校反对"三股势力"教育对策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第1期。
    20.崇波:《新疆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年第6期。
    21.居马别克、阿娜尔古丽:《对加强团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22.乔中明:《多民族聚居城市社区党组织是维护稳定的基础——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3.牛克林、贺萍:《改革开放30年新疆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综述》,《实事求是》2009年第2期。
    24.姚尚建:《从政洽社会学视角看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与执政能力提高》,《岭南学刊》2009年第2期。
    25.杨丽、曹建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
    26.李刚:《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实事求是》2009年第1期。
    27.陈宏:《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8.段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新疆工作的成功实践与启示》,《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2期。
    29.段良:《建国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疆工作决策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30.孙亚萍:《浅析乌鲁木齐市社区党建在社区稳定中的作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1.杨业玲:《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32.杨业玲:《少数民族地区被区党建的定位、问题及对策建议》,《学理论》2009年16期。
    33.赵兴盛:《伊宁市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与展望》,《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2009年第4期。
    34.李媛媛:《布莱尔时期英国工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理论月刊》2009年第10期。
    35.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3期。
    36.刘建勤:《对进一步加强农牧团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思考》,《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37.李俊伟:《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创新思路——基于中央党校新疆、西藏班基层党组织建设问卷调查的分析》,《理论前沿》2008年第21期。
    38.胡小君、卢文华:《发展中国家的政党组织型态及其变迁》,《求实》2008年第10期。
    39.王春燕、杨令平:《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教育与南疆社会稳定的调查与思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0.肖纯柏:《世界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
    41.丁俊萍:《基层党建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党的十七 大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42.丁俊萍:《十七大在党建方面的新贡献》,《政策》2008年第3期。
    43.丁俊萍:《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效益探析》,《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44.叶东:《阿勒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事求是》2007年第1期。
    45.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理论前沿》2006年第9期。
    46.杨丽:《世纪社会变革中新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历史演变》,《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6期。
    47.自治区党校课题组:《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状况与对策》,《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2期。
    48.马李辉:《社会转型时期新疆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9.肖纯柏:《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50.孙亚萍:《论乌鲁木齐市街道社区党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1.杨丽、武磊:《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新疆农村的建立与发展》,《实事求是》2007年第2期。
    52.李齐备:《壮大农牧民党员队伍工作的难点问题及对策》,《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53.丁俊萍、邓旭峰:《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4.孙懿:《新疆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5.李屏南、罗争玉:《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6.罗争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高价值目标新探》,《湘潭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