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历史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类型研究、比较文学、政治文化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对20年代“革命文学”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研究。并本着历史意义与现实考察相统一的原则,将理论与作品,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宏观与微观,历时性纵向考察与共时性横向研究结合并重,以尽可能逼近“革命文学”丰富、复杂的面貌。论文共分五部分进行论述:
     一、“革命文学”概说
     “革命文学”绝非1928午间突然产生的文学现象,它有一个长时间的酝酿、发展过程,20年代的特定社会历史动因使不同时期的“革命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革命文学”的代表性社团有太阳社、后期创造社等,其作家、作品与主要刊物共同催动了“革命文学”的兴盛。
     二、“革命文学”的流行特质
     在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背后,“革命文学”蕴涵着得以风靡当时文坛的一些流行性特质。首先,坎坷多难的20年代使革命成为那一时代的生存常态,革命成了那代人不可逃脱的宿命。文学反映革命成为必然。其次,“革命+恋爱”的题材优势促进了“革命文学”的流行。革命和恋爱的融合,满足了青年人偏好幻想、渴望激情与浪漫的文化心态,作家抓住了这一题材,也就抓住厂青年读者的心。而且“革命+恋爱”所流溢出的近乎武侠、言情等通俗文学的因子气息,也迎合了文化素质不太高的读者的阅读口味。最后,“革命文学”在叙事方式、“故事类型”、人物描写、语言及美学风格等方面,也合乎大多数读者的审美水准,促进了其流行性。
     三、“革命文学’实践对理论的悖离与超越
     “革命文学”目标在为工农大众写作,但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者,只是在假托工农大众的口吻进行叙述。他们所预期的读者——工农群众,却无法阅读,接受主体因此而置换成同样也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青年学生。“革命文学”究其实还只是知识分子之间的自说自话,自言自语,是革命知识分子假托大众之口的一场文学虚拟。其次,“革命文学”理论上追求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浪漫主义,但他们的创作却往往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英雄倾向。理论上要求描写群像,以集体为主人公,但好的作品却是对这一理论主张的突破与超越。再次,“革命文学”重内容轻形式,重思想轻艺术,但许多作家都体现了对艺术性的孜孜追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范,激越昂扬,热情奔放。
     四、理论资源与创作实绩
     20年代“革命文学”是世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的重要一支,它深受苏联、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影响。其理论资源主要来自这两国,理论及创作上的得失也都可以从这两国的文艺运动中找到痕迹。本文择取“革命文学”的优秀之作《田野的风》,将它作为重要个
    
    案与苏联的经典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毁灭》、《铁流》进行比较研究,以蠢测中国20年代“革
    命文学”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卜的水准与地位。
     五、“革命文学”所提示的理论问题
     “革命文学”提示了一些至今依然还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应当具有政治关怀,但也不可-因
    此而过度夸大文学的政治功能,以致忽视文学自身的独特艺术规律,甚至用行政手段来十涉
    文学创作与论争。这方面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大。冉就足1刁人团体一宗派卞义的问题、聚卜l
    结社利于促进文学的发展,但也会带未副面作用。尤其介丈学沦争时期,同人团体地穴易wj
    入宗派上义的泥淖:他们“一致对外”,剥夺他人的话讲权利,穴示出宁前的偏狄、独一‘。
    不容异己,而这却是违背文学现代性的。
The thesis researches Chines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1920's by the method of History,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 Narratology, Story Pat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Culture. It studies the plentiful and complicated features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by combining theory and works, authors and readers , macrocosmic and microcosmic, diachromque study and syncnronique research. The thesis includes five parts:
    I .An introduction to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s not a literary phenomenon which happens suddenly in 1928. It has been brewing for a long time. Different social phases mak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 different picture. Taiyang Organization and Post-Chuangzao Organization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They mak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riving by their joint writers, works and periodical publication.
    II .the popularity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 think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s popular to readers than a complete political inclination and grand narrative of ideology. First, continual social disasters make revolution normal, so it's evitable that literature reflects revolution. Second, the theme of "Revolutionary plus love" promotes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popular because it satisfies young men's eager for dream, enthusiasm and romantics. Its popular features as swordsman fiction or sentimental novel also suit readers' taste. Third,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fits readers' needs by it's narrative style, story pattern, characterization, language and aesthetic style.
    IILPractice deviating from or surpassing theory i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Firs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but writers express the intellectuals' ideas on the pretext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Correspondingly, their desired readers are also exchanged for young students. "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becomes a soliloquy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Second, contrary to the theory of emphasizing collectivism and against individualistic heroism and romanticism, works often show a color of individualism. One person, not the masses becomes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most wonderful works. Third, Theory of emphasizing content and ideology is deviated. Many writers work hard at artistic form and acquire strong aesthetic style.
    IV.Theory resources and writing achievements
    "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1920's is influenced by the proletarian literatur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Japan. Theories are almost from the two countries. The thesis Compares Chinese revolutionary works "Wind Through Field" with classical works " Destruction " and " Iron Flow ".
    
    
    V.Theoretical questions tha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reveals
    One question i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Politics is almost the important thing in social life, so literature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politics. If the political function is magnified, the literature loses its artistic charming then. The other question is about forming literary organization. Organizing writers is advantage to literary flourish; it also brings about literary factionalism, which does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引文
《太阳月刊》(共七期) 1928年1月1日创刊,1928年7月1日终刊。
    《时代文艺》(一期) 1928年10月1日创刊。
    《海风周报》(共十七期) 1929年1月1日创刊,约同年6月终刊。
    《新流月报》(共五期) 1929年3月1日创刊,1930年1月15日终刊。
    《拓荒者》(共五期) 1930年1月10日创刊,同年5月1日终刊。
    《我们》(共三期) 1928年5月20日创刊,同年8月20日终刊。
    《创造月刊》(第一卷十二期;第二卷六期) 1926年3月16日创刊,1929年1月10终刊。
    《创造周报》(共五十二期) 1923年5月13日创刊,1924年5月19日终刊。
    《文化批判》(共五期) 1928年1月15日创刊,约同年5月终刊。
    《思想》(共五期) 1928年8月15日创刊,约1928年底或1929年初终刊。
    《新思潮》(共七期) 1929年11月15日创刊,1930年7月1日终刊。
    《流沙》(共六期) 1928年3月15日创刊,同年5月30日终刊。
    《日出》旬刊(共五期),1928年11月5日创刊,同年12月15日终刊。
    《畸形》(共两期) 1928年5月30日创刊,同年6月15日终刊。
    《白华》(共三期) 1928年10月16日创刊,同年12月25日终刊。
    《引擎》(一期) 1929年5月19日创刊。
    《流荧》(共三期) 1928年6月10日创刊,约同年7月终刊。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茅盾全集》第18、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1991年版。
    《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阿英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郑伯奇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冯雪峰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年版。
    《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丁丁编《革命文学论》,泰东图书局 1927年。
    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上海新学会社 1928年版。
    冯乃超主编《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 1930年4月版。
    任国桢辑译《苏俄文艺论战》北京未名社 1925年版。
    藏原惟人《写实主义论文集》(之本译),上海现代书局 1933年版。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 1940年版。
    黄人影编《创造社论》,上海书店 1985年印行。
    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 1933年版。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 1933年版。
    张若英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光明书局 1934年印。
    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一、二卷),泰东图书局 1928;1930年版。
    钱杏邨《批评六大文学家》,上海亚东图书局 1932年版。
    钱杏邨《作品论》,上海沪滨书店 1929年版。
    
    
    钱杏邨《文艺批评集》,神州国光社 1930年5月初版。
    郭沫若《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李何林编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任访秋《鲁迅散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史若平编《成仿吾研究资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饶鸿竞等编《创造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唐沅等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 1955年版。
    朱联保编撰《近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 1993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版。
    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施建伟《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年版。
    王庆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版。
    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 1999年版。
    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张大明《不灭的火种——左翼文艺论》,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张大明《三十年代文学札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黄侯兴、钱谷融等著《三十年代作家作品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许豪炯《五卅时期文学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
    张小红《左联五烈士传略》,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左联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卡理斯马与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黄淳浩《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朱寿桐《殉情的罗曼司》,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朱寿桐《酒神的灵光:文学情绪论》,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0年版。
    吴腾凰《蒋光慈传》,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吴似鸿《我与蒋光慈》,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苏]斯·舍舒科夫《苏联二十年代文学斗争史实》,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版。
    [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2年版。
    [苏]节林斯基《法捷耶夫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苏]弗·博博雷金《亚历山大·法捷耶夫:创作概貌》,北京出版社 1984年版。
    齐广春、郑一新《法捷耶夫》,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王思敏、石钟扬《绥拉菲摩维支》,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倪蕊琴主编《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郑异凡编译《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白嗣宏编选《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叶水夫主编《苏联文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张秋华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苏]阿·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刘柏青编译《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简史1921—1934》,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叶渭水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靳全明《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赵毅衡《苦恼的叙事者——中国小说的叙事述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陈平原《中国学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桂冠图书有限公司 1984年版。
    
    
    华岗《中国大革命史 一九二五——一九二七》,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戴逸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第7、8卷,红旗出版社 1997年版。
    [美]大卫·宁等著《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苏]A·B·巴库林《中国大革命武汉时期见闻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苏]C·A·达林《中国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Hsia Tsi-an, The Gr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rshington, 1971.
    Hsia Tsi-an, Enigma of the Five Martyrs; A Study of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Modem China, Berkley, Calif Univ. of California, 1962.
    John Horton and Andrea T. Baumeister,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Routledge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